CN107069816B - 分布式发电装置的无功协调控制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分布式发电装置的无功协调控制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069816B
CN107069816B CN201710273333.5A CN201710273333A CN107069816B CN 107069816 B CN107069816 B CN 107069816B CN 201710273333 A CN201710273333 A CN 201710273333A CN 107069816 B CN107069816 B CN 10706981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eneration unit
power generation
voltage
distributed power
outpu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273333.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069816A (zh
Inventor
陈邦发
黄静
殴繁
李恒真
刘益军
陈道品
王云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shan Power Supply Bureau of Guangdong Power Grid Corp
Original Assignee
Foshan Power Supply Bureau of Guangdong Power Grid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shan Power Supply Bureau of Guangdong Power Grid Corp filed Critical Foshan Power Supply Bureau of Guangdong Power Grid Corp
Priority to CN201710273333.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069816B/zh
Publication of CN10706981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06981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06981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06981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02J3/383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3/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 H02J3/12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for adjusting voltage in ac networks by changing a characteristic of the network load
    • H02J3/16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for adjusting voltage in ac networks by changing a characteristic of the network load by adjustment of reactive power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3/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 H02J3/38Arrangements for parallely feeding a single network by two or more generators, converters or transformers
    • H02J3/46Controlling of the sharing of output between the generators, converters, or transforme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 Y02E10/56Power conversion systems, e.g. maximum power point tracke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40/00Technologies for an efficient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40/30Reactive power compens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Supply And Distribution Of Alternating Curr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分布式发电装置的无功协调控制方法和装置,其方法包括:在检测到分布式发电装置的电压值超限时,检测分布式发电装置当前输出的视在功率和储能装置的当前荷电状态值;在当前荷电状态值大于预设电量正常区上限值时,先调整光伏侧的输出功率再调整分布式发电装置的有功输出,否则,调整分布式发电装置的有功输出;在视在功率小于其上限值时,或者在电压值超下限时且无功功率值大于零时,或者在电压值超上限时且无功功率值小于零时,或者在调整分布式发电装置的有功输出后,调整分布式发电装置的无功输出。采用本发明方案,满足了分布式发电装置的无功的调节要求,还不缩短变压器的使用寿命并尽量避免电压偏差等电能质量问题的发生。

Description

分布式发电装置的无功协调控制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分布式发电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分布式发电装置的无功协调控制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提高配电网末端电能质量的主要方式主要是通过调节配电网中有载调压变压器的分接头调节分布式光伏电源接入引起的电压波动,但该方式不能满足分布式发电装置无功的实时性、快速性及精细化的调节要求,无法有效处理配电网末端电压越限的情况。同时,频繁调节有载调压变压器的分接头不仅会缩短变压器的使用寿命甚至会导致电压偏差等电能质量问题的发生。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分布式发电装置的无功协调控制方法和装置,不但可以满足分布式发电装置无功的实时性、快速性及精细化的调节要求,实现对提高配电网末端电压的稳定水平,还不会缩短变压器的使用寿命并可以尽量避免电压偏差等电能质量问题的发生。
一方面,提供一种分布式发电装置的无功协调控制方法,其包括:
检测并网点的电压值,在检测到所述电压值超限时,确定所述并网点的电压的当前超限类型;
将分布式发电装置当前输出的视在功率与预设的视在功率上限值进行比较,获得第一比较结果;
在所述第一比较结果表明所述视在功率不小于所述视在功率上限值时,检测所述分布式发电装置当前输出的无功功率值;
在所述当前超限类型表征所述电压值低于所述并网点的预设电压范围下限值时且所述无功功率值不大于零时,或者在所述当前超限类型表征所述电压值高于所述并网点的预设电压范围上限值且所述无功功率值不小于零时,将储能装置的当前荷电状态值与所述储能装置的预设电量正常区上限值进行比较,获得第二比较结果;
在所述第二比较结果表明所述当前荷电状态值大于所述预设电量正常区上限值时,根据预设的输出功率调节步长先调整光伏侧的输出功率再调整所述分布式发电装置的有功输出;
在所述第二比较结果表明所述当前荷电状态值不大于所述预设电量正常区上限值时,根据预设的有功功率调节步长调整所述分布式发电装置的有功输出;
在所述第一比较结果表明所述视在功率小于所述视在功率上限值时,或者在所述当前超限类型表征所述电压值低于所述预设电压范围下限值且所述无功功率值大于零时,或者在所述当前超限类型表征所述电压值高于所述预设电压范围上限值且所述无功功率值小于零时,或者在调整所述分布式发电装置的有功输出后,根据所述当前超限类型和预设的无功功率调节步长调整所述分布式发电装置的无功输出。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上述根据所述当前超限类型和预设的无功功率调节步长调整所述分布式发电装置的无功输出的步骤包括:
在所述当前超限类型表征所述电压值低于所述并网点的预设正常电压下限值时,将所述分布式发电装置的当前输出的无功功率值减去所述无功功率调节步长作为新的无功功率值;
在所述当前超限类型表征所述电压值高于所述并网点的预设正常电压上限值时,将所述分布式发电装置的当前输出的无功功率值加上所述无功功率调节步长作为新的无功功率值。
结合第一方面或上述某些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所述预设电压范围下限值低于所述并网点的预设电压正常区的下限值,所述预设电压范围上限值高于所述并网点的预设电压正常区的上限值。
结合第一方面或上述某些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上述的分布式发电装置的无功协调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在所述电压值处于所述预设电压正常区对应的电压范围内时,控制所述分布式发电装置按照设定功率运行。
结合第一方面或上述某些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
上述根据预设的输出功率调节步长先调整光伏侧的输出功率再调整所述分布式发电装置的有功输出的步骤包括:先将光伏侧的当前输出功率值减去所述输出功率调节步长作为新的当前输出功率值,再将所述分布式发电装置的当前输出的有功功率值减去所述输出功率调节步长作为新的有功功率值;
上述根据预设的有功功率调节步长调整所述分布式发电装置的有功输出的步骤包括:将所述分布式发电装置的当前输出的有功功率值减去所述有功功率调节步长作为新的有功功率值。
第二方面,提高一种分布式发电装置的无功协调控制装置,其包括:
电压检测单元,用于检测并网点的电压值,在检测到所述电压值超限时,确定所述并网点的电压的当前超限类型;
视在功率比较单元,用于将分布式发电装置当前输出的视在功率与预设的视在功率上限值进行比较,获得第一比较结果;
无功功率检测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一比较结果表明所述视在功率不小于所述视在功率上限值时,检测所述分布式发电装置当前输出的无功功率值;
电量比较单元,用于在所述当前超限类型表征所述电压值低于所述并网点的预设电压范围下限值时且所述无功功率值不大于零时,或者在所述当前超限类型表征所述电压值高于所述并网点的预设电压范围上限值且所述无功功率值不小于零时,将储能装置的当前荷电状态值与所述储能装置的预设电量正常区上限值进行比较,获得第二比较结果;
第一调整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二比较结果表明所述当前荷电状态值大于所述预设电量正常区上限值时,根据预设的输出功率调节步长先调整光伏侧的输出功率再调整所述分布式发电装置的有功输出;
第二调整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二比较结果表明所述当前荷电状态值不大于所述预设电量正常区上限值时,根据预设的有功功率调节步长调整所述分布式发电装置的有功输出;
第三调整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一比较结果表明所述视在功率小于所述视在功率上限值时,或者在所述当前超限类型表征所述电压值低于所述预设电压范围下限值且所述无功功率值大于零时,或者在所述当前超限类型表征所述电压值高于所述预设电压范围上限值且所述无功功率值小于零时,或者在调整所述分布式发电装置的有功输出后,根据所述当前超限类型和预设的无功功率调节步长调整所述分布式发电装置的无功输出。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的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三调整单元在所述当前超限类型表征所述电压值低于所述并网点的预设正常电压下限值时,将所述分布式发电装置的当前输出的无功功率值减去所述无功功率调节步长作为新的无功功率值,在所述当前超限类型表征所述电压值高于所述并网点的预设正常电压上限值时,将所述分布式发电装置的当前输出的无功功率值加上所述无功功率调节步长作为新的无功功率值。
结合第二方面或上述某些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方面的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所述预设电压范围下限值低于所述并网点的预设电压正常区的下限值,所述预设电压范围上限值高于所述并网点的预设电压正常区的上限值。
结合第二方面或上述某些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方面的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上述的分布式发电装置的无功协调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控制单元,用于在所述电压值处于所述预设电压正常区对应的电压范围内时,控制所述分布式发电装置按照设定功率运行。
结合第二方面或上述某些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方面的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
上述第一调整单元在所述第二比较结果表明所述当前荷电状态值大于所述预设电量正常区上限值时,将光伏侧的当前输出功率值减去所述输出功率调节步长作为新的当前输出功率值,再将所述分布式发电装置的当前输出的有功功率值减去所述输出功率调节步长作为新的有功功率值;
上述第二调整单元在所述第二比较结果表明所述当前荷电状态值不大于所述预设电量正常区上限值时,将所述分布式发电装置的当前输出的有功功率值减去所述有功功率调节步长作为新的有功功率值。
根据上述本发明的方案,是在检测到并网点的电压值超限时,确定并网点处电压的当前超限类型,将分布式发电装置当前输出的视在功率与预设的视在功率上限值进行比较,在视在功率不小于视在功率上限值时,检测分布式发电装置当前输出的无功功率值,在当前超限类型表征电压值低于预设电压范围下限值时且无功功率值不大于零时,或者在当前超限类型表征电压值高于预设电压范围上限值且无功功率值不小于零时,将储能装置的当前荷电状态值与储能装置的预设电量正常区上限值进行比较,在该当前荷电状态值大于预设电量正常区上限值时,根据预设的输出功率调节步长先调整光伏侧的输出功率再调整分布式发电装置的有功输出,在该当前荷电状态值不大于预设电量正常区上限值时,根据预设的有功功率调节步长调整分布式发电装置的有功输出,在视在功率小于视在功率上限值时,或者在当前超限类型表征电压值低于并网点的预设正常电压下限值时且无功功率值大于零时,或者在当前超限类型表征电压值高于并网点的预设正常电压上限值时且无功功率值小于零时,或者在调整分布式发电装置的有功输出后,根据当前超限类型和预设的无功功率调节步长调整分布式发电装置的无功输出;如此,能够实现对并网点电压的主动支撑,满足分布式发电装置无功的实时性、快速性及精细化的调节要求,提高配电网末端电压的稳定水平,改善电能质量,由于不需要调节配电网中有载调压变压器的分接头,不会因此缩短变压器的使用寿命并可以尽量避免电压偏差等电能质量问题的发生。
附图说明
图1为一个实施例中的分布式发电装置的无功协调控制方法的实现流程示意图;
图2为储能装置的荷电状态区域划分示意图;
图3为并网点电压区域划分示意图;
图4为另一个实施例中的分布式发电装置的无功协调控制方法的实现流程示意图;
图5为图4中的电压偏低控制子流程的实现流程示意图;
图6为图4中的电压偏高控制子流程的实现流程示意图;
图7为一个实施例中的分布式发电装置的无功协调控制装置的组成结构示意图;
图8另一个实施例中的分布式发电装置的无功协调控制装置的组成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参见图1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一种分布式发电装置的无功协调控制方法,该实施例中的分布式发电装置的无功协调控制方法以应用到分布式发电装置为例进行说明。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无分布式发电装置的无功协调控制方法包括:
步骤S101:检测并网点的电压值;
步骤S102:在检测到所述电压值超限时,确定所述并网点的电压的当前超限类型;
具体地,分布式发电装置对光伏电站的并网点的电压值进行实时检测,并将检测到的电压值与预设电压范围进行比较,若所述电压值在所述预设电压范围内,则判定所述电压值未超限,反之,则判定电压值超限。其中,当前超限类型包括两种,一种是所述电压值低于预设电压范围下限值,另一种是所述电压值高于预设电压范围上限值,预设电压范围下限值和预设电压范围上限值的大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定。
步骤S103:将分布式发电装置当前输出的视在功率与预设的视在功率上限值进行比较,获得第一比较结果;
具体地,分布式发电装置获取分布式发电装置当前输出的视在功率,将该视在功率预设的视在功率上限值进行比较,获得第一比较结果。其中,视在功率上限值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定。
步骤S104:在所述第一比较结果表明所述视在功率不小于所述视在功率上限值时,检测所述分布式发电装置当前输出的无功功率值;
本实施例中,分布式发电装置在所述第一比较结果表明所述视在功率不小于所述视在功率上限值时,检测所述分布式发电装置当前输出的无功功率值;
步骤S105:在所述当前超限类型表征所述电压值低于所述并网点的预设电压范围下限值时且所述无功功率值不大于零时,或者在所述当前超限类型表征所述电压值高于所述并网点的预设电压范围上限值且所述无功功率值不小于零时,将储能装置的当前荷电状态(State of Charge,SOC,也称剩余电量)值与所述储能装置的预设电量正常区上限值进行比较,获得第二比较结果;
具体地,在所述当前超限类型表征所述电压值低于预设电压范围下限值时,分布式发电装置检测所述无功功率值是否大于零,若否,则将光伏电站的储能装置的当前荷电状态值与所述储能装置的预设电量正常区上限值进行比较,获得第二比较结果,或者在所述当前超限类型表征所述电压值高于预设电压范围上限值时,分布式发电装置检测所述无功功率值是否小于零,若否,则将储能装置的当前荷电状态值与所述储能装置的预设电量正常区上限值进行比较,获得第二比较结果。
其中,预设电量正常区上限值的大小可以根据储能装置的实际情况进行设定。储能装置的当前荷电状态值可以通过分布式发电装置与储能装置的电池管理系统实时通讯获取。
步骤S106:在所述第二比较结果表明所述当前荷电状态值大于所述预设电量正常区上限值时,根据预设的输出功率调节步长先调整光伏侧的输出功率再调整所述分布式发电装置的有功输出;
具体地,分布式发电装置可以在所述第二比较结果表明所述当前荷电状态值大于所述预设电量正常区上限值时,首先根据预设的输出功率调节步先调整光伏侧的输出功率,在调整完光伏侧的输出功率后,再根据预设的输出功率调节步调整所述分布式发电装置的有功输出。
步骤S107:在所述第二比较结果表明所述当前荷电状态值不大于所述预设电量正常区上限值时,根据预设的有功功率调节步长调整所述分布式发电装置的有功输出;
本实施例中,分布式发电装置在所述第二比较结果表明所述当前荷电状态值不大于所述预设电量正常区上限值时,根据预设的有功功率调节步长调整所述分布式发电装置的有功输出。
步骤S108:在所述第一比较结果表明所述视在功率小于所述视在功率上限值时,或者在所述当前超限类型表征所述电压值低于所述预设电压范围下限值且所述无功功率值大于零时,或者在所述当前超限类型表征所述电压值高于所述预设电压范围上限值且所述无功功率值小于零时,或者在调整所述分布式发电装置的有功输出后,根据所述当前超限类型和预设的无功功率调节步长调整所述分布式发电装置的无功输出。
这里,在调整所述分布式发电装置的有功输出后指执行完步骤S106之后或者执行完步骤S107之后。
具体地,在所述第一比较结果表明所述视在功率小于所述视在功率上限值时,或者在所述当前超限类型表征所述电压值低于所述预设电压范围下限值且所述无功功率值大于零时,或者在所述当前超限类型表征所述电压值高于所述预设电压范围上限值且所述无功功率值小于零时,或者在调整所述分布式发电装置的有功输出后,分布式发电装置根据所述当前超限类型确定所述分布式发电装置的无功输出的调节方式,根据所确定出的调节方式和预设的无功功率调节步长调整所述分布式发电装置的无功输出。
一般地,在本次调整所述分布式发电装置的无功输出后,重新返回步骤S101检测并网点的电压值,直至所述并网点的电压值恢复到所述并网点的预设电压范围。
据此,根据上述本实施例中的方案,在检测到并网点的电压值超出预设电压范围时,进一步对分布式发电装置输出的视在功率、输出的无功功率以及储能装置荷电状态进行判断,结合判断结果,进行分布式发电装置的无功输出调整,使得并网点的电压值恢复到预设电压范围,能够实现对并网点电压的主动支撑,提高配电网末端的稳定水平,改善电能质量。同时,由于能在检测到并网点的电压值超出预设电压范围时,即时的触发分布式发电装置的无功协调控制,且由于是根据预设的无功功率调节步长调整所述分布式发电装置的无功输出,实现了对分布式发电装置无功的实时性、快速性及精细化的调节要求,且在无功功率调节步长设置的足够小时可以实现对分布式发电装置无功的无级调节。另外,在储能装置的当前荷电状态值大于预设电量正常区上限值时,根据预设的输出功率调节步长先调整光伏侧的输出功率再调整所述分布式发电装置的有功输出在储能装置的当前荷电状态值不大于所述预设电量正常区上限值时,根据预设的有功功率调节步长调整所述分布式发电装置的有功输出,在调整所述分布式发电装置的有功输出后,根据预设的无功功率调节步长调整所述分布式发电装置的无功输出,实现了利用分布式发电装置本省的剩余容量进行无功补偿,可以减少无功补偿装置的使用,降低运行成本,且由于不需要调节配电网中有载调压变压器的分接头,不会因此缩短变压器的使用寿命并可以尽量避免电压偏差等电能质量问题的发生。
为了便于控制,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根据储能装置的荷电状态值将工作区域分为5个,具体地,如图2所示,当SOC<SOC1时为禁放区,SOC1≤SOC<SOC2时为电量偏低区,SOC2≤SOC<SOC3时为电量正常区,SOC3≤SOC<SOC4时为电量偏高区,SOC≥SOC4时为禁充区。其中,SOC指储能装置的荷电状态值,SOC1、SOC2、SOC3和SOC4为区域划分的临界值。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上述根据所述当前超限类型和预设的无功功率调节步长调整所述分布式发电装置的无功输出的步骤可以包括:在所述当前超限类型表征所述电压值低于所述并网点的预设正常电压下限值时,将所述分布式发电装置的当前输出的无功功率值减去所述无功功率调节步长作为新的无功功率值;在所述当前超限类型表征所述电压值高于所述并网点的预设正常电压上限值时,将所述分布式发电装置的当前输出的无功功率值加上所述无功功率调节步长作为新的无功功率值。
具体地,在所述当前超限类型表征所述电压值低于所述并网点的预设正常电压下限值时,根据如下的公式(1)调整所述分布式发电装置的无功输出;在所述当前超限类型表征所述电压值高于所述并网点的预设正常电压上限值时,根据如下的公式(2)调整所述分布式发电装置的无功输出。
QDG'=QDG-ΔQ (1)
QDG'=QDG+ΔQ (2)
其中,QDG为所述分布式发电装置的当前输出的无功功率值,即本次无功输出调整前所述分布式发电装置输出的无功功率值,ΔQ表示所述无功功率调节步长,QDG'表示新的无功功率值,即本次无功输出调整后所述分布式发电装置输出的无功功率值。
在本实施例中,在并网点的电压过低时,调低分布式发电装置的无功输出,而在并网点的电压过高时,调高分布式发电装置的无功输出,运行一段时间后,会使并网点的电压值恢复到所述并网点的预设电压范围,也进而控制了并网点无功的无功输出,实现了分布式发电装置无功输出和并网点无功的协调控制。
在本实施例中,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预设电压范围下限值低于所述并网点的预设电压正常区的下限值,所述预设电压范围上限值高于所述并网点的预设电压正常区的上限值。
如图3所示,将并网点的电压按照电压高低预先划分电压偏低区、电压正常区和电压偏高区三个区域,其中,电压偏低区是U<U1的区域,电压正常区是指U∈[U2,U3]的区域,电压偏高区是指U>U4的区域,其中,U指并网点的电压值,U1指预设电压范围下限值,U2指预设电压正常区的下限值,U4指预设电压范围下限值,U3指预设电压正常区的下限值,在本实施例中,U1<U2(即所述预设电压范围下限值低于所述并网点的预设电压正常区的下限值)且U4>U3(述预设电压范围上限值高于所述并网点的预设电压正常区的上限值),也就是说在不同区域间设置了滞环区域,可以防止控制流程的频繁切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本发明的分布式发电装置的无功协调控制方法,还可以包括:在所述电压值处于所述预设电压正常区对应的电压范围内时,控制所述分布式发电装置按照设定功率运行。这里,设定功率的大小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进一步地,还控制分布式光伏装置按照MPPT(Maximum Power Point Tracking,最大功率点跟踪)运行。
进一步地,在所述电压值既不处于所述预设电压正常区对应的电压范围内也未超限时,如在U∈[U1,U2],或者U∈[U3,U4]时,返回步骤S101重新检测并网点的电压值。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根据预设的输出功率调节步长先调整光伏侧的输出功率再调整所述分布式发电装置的有功输出可以包括:先将光伏侧的当前输出功率值减去所述输出功率调节步长作为新的当前输出功率值,再将所述分布式发电装置的当前输出的有功功率值减去所述输出功率调节步长作为新的有功功率值。
具体地,先根据如下的公式(3)调整光伏侧的输出功率,再根据公式(4)调整分布式发电装置的有功输出。
PPV'=PPV-ΔPPV (3)
PDG'=PDG-ΔPPV (4)
其中,PPV指光伏侧的当前输出功率值,即光伏侧本次输出功率调整前的输出功率值,PPV'指新的当前输出功率值,即光伏侧本次输出功率调整后的输出功率值,ΔPPV指所述输出功率调节步长,PDG指分布式发电装置的当前输出的有功功率值,即分布式发电装置本次有功输出调整前输出的有功功率值,PDG'指新的有功功率值,即分布式发电装置本次有功输出调整后输出的有功功率值。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根据预设的有功功率调节步长调整所述分布式发电装置的有功输出可以包括:将所述分布式发电装置的当前输出的有功功率值减去所述有功功率调节步长作为新的有功功率值。
具体地,先根据如下的公式(5)调整所述分布式发电装置的有功输出。
PDG'=PDG-ΔP (5)
其中,PDG指分布式发电装置的当前输出的有功功率值,即分布式发电装置本次有功输出调整前输出的有功功率值,ΔP指所述有功功率调节步长,PDG'指新的有功功率值,即分布式发电装置本次有功输出调整后输出的有功功率值。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的方案,以下通过一个较佳实施例进行对本发明方案进行详细阐述。
图4为本实施例中的分布式发电装置的无功协调控制方法的实现流程示意图,图5为电压偏低控制子流程的实现流程示意图,图6为电压偏高控制子流程的实现流程示意图。在图4-图6中,U指并网点的电压值,U1指预设电压范围下限值,U2指预设电压正常区的下限值,U4指预设电压范围下限值,U3指预设电压正常区的下限值,SDG为分布式发电装置输出的视在功率值,Smax为分布式发电装置输出的视在功率上限值,PDG为分布式发电装置输出的有功功率值,QDG为分布式发电装置输出的无功功率值,ΔP为有功功率调节步长,ΔQ为无功功率调节步长,PPV为光伏侧输出的有功功率值,ΔPPV为输出功率调节步长,SOC指储能装置的荷电状态值,SOC3指预设电量正常区上限值。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分布式发电装置的无功协调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401:检测并网点的当前电压值;
步骤S402:判断并网点的当前电压值是否小于预设电压范围下限值,若否,则进入步骤S403,若是,则进入电压偏低控制子流程;
其中,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的电压偏低控制子流程包括如下步骤:
S501:判断分布式发电装置当前输出的视在功率是否小于预设的视在功率上限值,若否,则进入步骤S502,若是,则进入步骤S507;
S502:判断所述分布式发电装置当前输出的无功功率值是否大于0,若否,则进入步骤S503,若是,则进入步骤S507;
S503:判断储能装置的当前荷电状态值是否所述储能装置的预设电量正常区上限值,若是,则进入步骤S504,若否,则进入步骤S505;
S504:根据PPV'=PPV-ΔPPV调整光伏侧的输出功率,进入步骤S505;
S505:根据PDG'=PDG-ΔPPV调整分布式发电装置的有功输出,进入步骤S507;
S506:根据PDG'=PDG-ΔP调整分布式发电装置的有功输出,进入步骤S507;
S507:根据QDG'=QDG-ΔQ调整分布式发电装置的无功输出。
在本次的电压偏低控制子流程执行完成后,返回步骤S401。
步骤S403:判断并网点的当前电压值是否大于预设电压范围上限值,若否,则进入步骤S404,若是,则进入电压偏高控制子流程;
其中,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中的电压偏高控制子流程包括如下步骤:
S601:判断分布式发电装置当前输出的视在功率是否小于预设的视在功率上限值,若否,则进入步骤S602,若是,则进入步骤S607;
S602:判断所述分布式发电装置当前输出的无功功率值是否小于0,若否,则进入步骤S603,若是,则进入步骤S607;
S603:判断储能装置的当前荷电状态值是否所述储能装置的预设电量正常区上限值,若是,则进入步骤S604,若否,则进入步骤S605;
S604:根据PPV'=PPV-ΔPPV调整光伏侧的输出功率,进入步骤S605;
S605:根据PDG'=PDG-ΔPPV调整分布式发电装置的有功输出,进入步骤S607;
S606:根据PDG'=PDG-ΔP调整分布式发电装置的有功输出,进入步骤S607;
S607:根据QDG'=QDG+ΔQ调整分布式发电装置的无功输出。
在本次的电压偏高控制子流程执行完成后,返回步骤S401。
步骤S404:判断储能装置的当前荷电状态值是否处于预设电压正常区所对应的范围内,若是,则进入步骤S405,若否,则返回步骤S401;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步骤S401-步骤S403也可以不采用上述先后顺序执行,也可以采用其他先后顺序执行。
步骤S405:控制分布式发电装置按照设定功率运行。
根据上述实施例中的分布式发电装置的无功协调控制方法,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分布式发电装置的无功协调控制装置。如图7所示,该实施例中的分布式发电装置的无功协调控制装置包括电压检测单元701、视在功率比较单元702、无功功率检测单元703、电量比较单元704、第一调整单元705、第二调整单元706和第三调整单元707,其中:
电压检测单元701,用于检测并网点的电压值,在检测到所述电压值超限时,确定所述并网点的电压的当前超限类型;
视在功率比较单元702,用于将分布式发电装置当前输出的视在功率与预设的视在功率上限值进行比较,获得第一比较结果;
无功功率检测单元703,用于在所述第一比较结果表明所述视在功率不小于所述视在功率上限值时,检测所述分布式发电装置当前输出的无功功率值;
电量比较单元704,用于在所述当前超限类型表征所述电压值低于所述并网点的预设电压范围下限值时且所述无功功率值不大于零时,或者在所述当前超限类型表征所述电压值高于所述并网点的预设电压范围上限值且所述无功功率值不小于零时,将储能装置的当前荷电状态值与所述储能装置的预设电量正常区上限值进行比较,获得第二比较结果;
第一调整单元705,用于在所述第二比较结果表明所述当前荷电状态值大于所述预设电量正常区上限值时,根据预设的输出功率调节步长先调整光伏侧的输出功率再调整所述分布式发电装置的有功输出;
第二调整单元706,用于在所述第二比较结果表明所述当前荷电状态值不大于所述预设电量正常区上限值时,根据预设的有功功率调节步长调整所述分布式发电装置的有功输出;
第三调整单元707,用于在所述第一比较结果表明所述视在功率小于所述视在功率上限值时,或者在所述当前超限类型表征所述电压值低于所述预设电压范围下限值且所述无功功率值大于零时,或者在所述当前超限类型表征所述电压值高于所述预设电压范围上限值且所述无功功率值小于零时,或者在调整所述分布式发电装置的有功输出后,根据所述当前超限类型和预设的无功功率调节步长调整所述分布式发电装置的无功输出。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三调整单元707在所述当前超限类型表征所述电压值低于所述并网点的预设正常电压下限值时,将所述分布式发电装置的当前输出的无功功率值减去所述无功功率调节步长作为新的无功功率值,在所述当前超限类型表征所述电压值高于所述并网点的预设正常电压上限值时,将所述分布式发电装置的当前输出的无功功率值减去所述无功功率调节步长作为新的无功功率值。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预设电压范围下限值低于所述并网点的预设电压正常区的下限值,所述预设电压范围上限值高于所述并网点的预设电压正常区的上限值。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本发明的分布式发电装置的无功协调控制装置,还可以包括:
控制单元801,用于在所述电压值处于所述预设电压正常区对应的电压范围内时,控制所述分布式发电装置按照设定功率运行。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调整单元705可以在所述第二比较结果表明所述当前荷电状态值大于所述预设电量正常区上限值时,将光伏侧的当前输出功率值减去所述输出功率调节步长作为新的当前输出功率值,再将所述分布式发电装置的当前输出的有功功率值减去所述输出功率调节步长作为新的有功功率值;
第二调整单元706可以在所述第二比较结果表明所述当前荷电状态值不大于所述预设电量正常区上限值时,将所述分布式发电装置的当前输出的有功功率值减去所述有功功率调节步长作为新的有功功率值。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分布式发电装置的无功协调控制装置的描述,与上述分布式发电装置的无功协调控制方法的描述是类似的,并且具有上述分布式发电装置的无功协调控制方法的有益效果,为节约篇幅,不再赘述;因此,以上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分布式发电装置的无功协调控制装置中未披露的技术细节,请参照上述提供的分布式发电装置的无功协调控制方法的描述。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分布式发电装置的无功协调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检测并网点的电压值,在检测到所述电压值超限时,确定所述并网点的电压的当前超限类型;
将分布式发电装置当前输出的视在功率与预设的视在功率上限值进行比较,获得第一比较结果;
在所述第一比较结果表明所述视在功率不小于所述视在功率上限值时,检测所述分布式发电装置当前输出的无功功率值;
在所述当前超限类型表征所述电压值低于所述并网点的预设电压范围下限值时且所述无功功率值不大于零时,或者在所述当前超限类型表征所述电压值高于所述并网点的预设电压范围上限值且所述无功功率值不小于零时,将储能装置的当前荷电状态值与所述储能装置的预设电量正常区上限值进行比较,获得第二比较结果;
在所述第二比较结果表明所述当前荷电状态值大于所述预设电量正常区上限值时,根据预设的输出功率调节步长先调整光伏侧的输出功率再调整所述分布式发电装置的有功输出;
在所述第二比较结果表明所述当前荷电状态值不大于所述预设电量正常区上限值时,根据预设的有功功率调节步长调整所述分布式发电装置的有功输出;
在所述第一比较结果表明所述视在功率小于所述视在功率上限值时,或者在所述当前超限类型表征所述电压值低于所述预设电压范围下限值且所述无功功率值大于零时,或者在所述当前超限类型表征所述电压值高于所述预设电压范围上限值且所述无功功率值小于零时,或者在调整所述分布式发电装置的有功输出后,根据所述当前超限类型和预设的无功功率调节步长调整所述分布式发电装置的无功输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布式发电装置的无功协调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当前超限类型和预设的无功功率调节步长调整所述分布式发电装置的无功输出的步骤包括:
在所述当前超限类型表征所述电压值低于所述并网点的预设正常电压下限值时,将所述分布式发电装置的当前输出的无功功率值减去所述无功功率调节步长作为新的无功功率值;
在所述当前超限类型表征所述电压值高于所述并网点的预设正常电压上限值时,将所述分布式发电装置的当前输出的无功功率值加上所述无功功率调节步长作为新的无功功率值。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分布式发电装置的无功协调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电压范围下限值低于所述并网点的预设电压正常区的下限值,所述预设电压范围上限值高于所述并网点的预设电压正常区的上限值。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分布式发电装置的无功协调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在所述电压值处于所述预设电压正常区对应的电压范围内时,控制所述分布式发电装置按照设定功率运行。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分布式发电装置的无功协调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根据预设的输出功率调节步长先调整光伏侧的输出功率再调整所述分布式发电装置的有功输出的步骤包括:先将光伏侧的当前输出功率值减去所述输出功率调节步长作为新的当前输出功率值,再将所述分布式发电装置的当前输出的有功功率值减去所述输出功率调节步长作为新的有功功率值;
所述根据预设的有功功率调节步长调整所述分布式发电装置的有功输出的步骤包括:将所述分布式发电装置的当前输出的有功功率值减去所述有功功率调节步长作为新的有功功率值。
6.一种分布式发电装置的无功协调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电压检测单元,用于检测并网点的电压值,在检测到所述电压值超限时,确定所述并网点的电压的当前超限类型;
视在功率比较单元,用于将分布式发电装置当前输出的视在功率与预设的视在功率上限值进行比较,获得第一比较结果;
无功功率检测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一比较结果表明所述视在功率不小于所述视在功率上限值时,检测所述分布式发电装置当前输出的无功功率值;
电量比较单元,用于在所述当前超限类型表征所述电压值低于所述并网点的预设电压范围下限值时且所述无功功率值不大于零时,或者在所述当前超限类型表征所述电压值高于所述并网点的预设电压范围上限值且所述无功功率值不小于零时,将储能装置的当前荷电状态值与所述储能装置的预设电量正常区上限值进行比较,获得第二比较结果;
第一调整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二比较结果表明所述当前荷电状态值大于所述预设电量正常区上限值时,根据预设的输出功率调节步长先调整光伏侧的输出功率再调整所述分布式发电装置的有功输出;
第二调整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二比较结果表明所述当前荷电状态值不大于所述预设电量正常区上限值时,根据预设的有功功率调节步长调整所述分布式发电装置的有功输出;
第三调整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一比较结果表明所述视在功率小于所述视在功率上限值时,或者在所述当前超限类型表征所述电压值低于所述预设电压范围下限值且所述无功功率值大于零时,或者在所述当前超限类型表征所述电压值高于所述预设电压范围上限值且所述无功功率值小于零时,或者在调整所述分布式发电装置的有功输出后,根据所述当前超限类型和预设的无功功率调节步长调整所述分布式发电装置的无功输出。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分布式发电装置的无功协调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三调整单元在所述当前超限类型表征所述电压值低于所述并网点的预设正常电压下限值时,将所述分布式发电装置的当前输出的无功功率值减去所述无功功率调节步长作为新的无功功率值,在所述当前超限类型表征所述电压值高于所述并网点的预设正常电压上限值时,将所述分布式发电装置的当前输出的无功功率值加上所述无功功率调节步长作为新的无功功率值。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分布式发电装置的无功协调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电压范围下限值低于所述并网点的预设电压正常区的下限值,所述预设电压范围上限值高于所述并网点的预设电压正常区的上限值。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分布式发电装置的无功协调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控制单元,用于在所述电压值处于所述预设电压正常区对应的电压范围内时,控制所述分布式发电装置按照设定功率运行。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分布式发电装置的无功协调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调整单元在所述第二比较结果表明所述当前荷电状态值大于所述预设电量正常区上限值时,将光伏侧的当前输出功率值减去所述输出功率调节步长作为新的当前输出功率值,再将所述分布式发电装置的当前输出的有功功率值减去所述输出功率调节步长作为新的有功功率值;
所述第二调整单元在所述第二比较结果表明所述当前荷电状态值不大于所述预设电量正常区上限值时,将所述分布式发电装置的当前输出的有功功率值减去所述有功功率调节步长作为新的有功功率值。
CN201710273333.5A 2017-04-24 2017-04-24 分布式发电装置的无功协调控制方法和装置 Active CN10706981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273333.5A CN107069816B (zh) 2017-04-24 2017-04-24 分布式发电装置的无功协调控制方法和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273333.5A CN107069816B (zh) 2017-04-24 2017-04-24 分布式发电装置的无功协调控制方法和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069816A CN107069816A (zh) 2017-08-18
CN107069816B true CN107069816B (zh) 2018-02-16

Family

ID=596039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273333.5A Active CN107069816B (zh) 2017-04-24 2017-04-24 分布式发电装置的无功协调控制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06981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038600A (zh) * 2018-06-29 2018-12-18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分布式发电系统的电能质量治理方法及装置
JP6618659B1 (ja) * 2018-12-10 2019-12-11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電力変換システム及びその管理装置、並びに、分散電源装置
CN109861259B (zh) * 2019-03-29 2022-05-17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扬州供电分公司 一种适用于低压台区的预装式储能系统自适应控制方法
CN110752619A (zh) * 2019-10-22 2020-02-04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大同供电公司 一种分布式电源即插即用控制方法和装置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591391A (zh) * 2015-12-23 2016-05-18 国家电网公司 一种风光储联合发电站无功电压控制方法
CN105703398A (zh) * 2016-04-08 2016-06-22 欣旺达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分布式光伏储能微电网系统电压波动调节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591391A (zh) * 2015-12-23 2016-05-18 国家电网公司 一种风光储联合发电站无功电压控制方法
CN105703398A (zh) * 2016-04-08 2016-06-22 欣旺达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分布式光伏储能微电网系统电压波动调节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分布式发电电压协调控制策略研究;李恒真等;《南京师范大学学报(工程技术版)》;20161231;第16卷(第4期);28-33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069816A (zh) 2017-08-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069816B (zh) 分布式发电装置的无功协调控制方法和装置
EP2367256B1 (en) Power storage apparatus of power generation system and operating method of power storage apparatus
CN106849172B (zh) 光储交直流微网中的并离网无缝切换策略
CN106849167B (zh) 一种供电系统及供电方法
CN110854911A (zh) 一种基于协调控制器的储能站功率快速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5914753A (zh) 主动配电网电压实时模糊控制方法
CN105703401B (zh) 一种适用于风光电站的紧急控制方法
CN108258810A (zh) 直流光伏储能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12952893B (zh) 风电机组的无功功率控制方法、装置以及风电场
CN107681650A (zh) 直流微电网能量管理和协调控制方法
CN107195944B (zh) 一种液流电池调控方法及其调控系统、液流电池
CN105226675B (zh) 防止光伏并网电压越限的逆变器无功调节控制方法
CN109802413B (zh) 一种主动支撑电网频率响应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05098775A (zh) 微电网电压稳定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05896550A (zh) 一种智能无功补偿系统的监控方法
CN105244900A (zh) 一种基于移频控制的微电网离网能量平衡控制方法
CN107681649B (zh) 一种控制直流微电网母线电压稳定的方法
CN111092443A (zh) 一种风电场内dfig和svc无功紧急协调控制方法
CN110544960A (zh) 一种提升孤岛微电网无功均分能力的分布式控制方法
CN110034584A (zh) 一种计及无功充裕性的光伏电站自适应无功电压控制方法
CN112039130B (zh) 一种考虑电压约束的弱送端电网直流故障后紧急控制方法
CN113067342A (zh) 一种并网点电压波动抑制方法及新能源电站
CN112165124A (zh) 用于特高压直流输电通道故障时的有功调控方法和系统
US8810211B2 (en) Electrical power converting device and method to accommodate voltage variations in electricity networks
CN113067362B (zh) 一种提升级联型混合直流单极运行功率极限的控制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