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063632A - 一种脉动压力驱动下河床垂向潜流交换试验装置及其制作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脉动压力驱动下河床垂向潜流交换试验装置及其制作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063632A
CN107063632A CN201710371546.1A CN201710371546A CN107063632A CN 107063632 A CN107063632 A CN 107063632A CN 201710371546 A CN201710371546 A CN 201710371546A CN 107063632 A CN107063632 A CN 10706363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riverbed
tank
water level
connecting r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371546.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063632B (zh
Inventor
吕辉
简鸿福
傅琼华
刘东升
盛闵贵
游文荪
陈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xi Academy Of Water Resources Jiangxi Dam Safety Management Center Jiangxi Water Resources Management Center
PowerChina Beijing Engineering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XI PROVINCE WATER CONSERVANCY SCIENCE RESEARCH INSTITUT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XI PROVINCE WATER CONSERVANCY SCIENCE RESEARCH INSTITUTE filed Critical JIANGXI PROVINCE WATER CONSERVANCY SCIENCE RESEARCH INSTITUTE
Priority to CN201710371546.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063632B/zh
Publication of CN10706363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06363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06363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06363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MTESTING STATIC OR DYNAMIC BALANCE OF MACHINES OR STRUCTURES; TESTING OF STRUCTURES OR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M10/00Hydrodynamic testing; Arrangements in or on ship-testing tanks or water tunnel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30/00Energy generation of nuclear origin
    • Y02E30/30Nuclear fission reactor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luid Mechan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Instructional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用于研究脉动压力驱动下河床垂向潜流交换的模拟试验装置及其制作方法,其特征是模拟地表水位呈周期性正弦波动,造成河床界面产生脉动压力。该装置通过自动升降水位控制系统、水位简谐振动控制室及河床水槽模型,使河床地表水位产生近似三角函数的周期性波动,水体波动产生的脉动压力驱使河床垂向方向发生潜流交换作用,该装置实现了由水位波动产生的脉动压力为河床潜流交换试验唯一驱动力的功能,突破了传统水槽试验只能通过改变河床地形、地表水流速等方法的局限性。该装置技术论证可行,整体结构协调性强,模型制作和试验操作较为简便。

Description

一种脉动压力驱动下河床垂向潜流交换试验装置及其制作 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试验装置,特别涉及一种脉动压力驱动下河床垂向潜流交换试验装置。
背景技术
潜流交换是潜流带中地表水与地下水相互交换时所引起的物质(水、保守性溶质、反应性溶质)、颗粒和胶体在河道和河道附近饱和沉积层之间的相互交换。潜流交换过程对流域水资源的准确评价、潜流带的生态系统及河流生态系统的健康均具有重要意义。通过试验来研究潜流交换过程和机理是最直接有效的手段。
目前,潜流交换试验主要有室内水槽试验和野外监测试验两种形式。野外监测试验通常采用设置观测井并埋设传感器的形式,来获得测点处温度、压力等实测数据,其主要优点是测量数据真实、数据时间序列长,但成本较高、野外干扰因素多、试验周期较长等缺点也会给潜流交换试验的进程造成不利影响。相对而言,室内试验具有测试方便、测量方法较多、测量成本低等优点。因此,利用室内水槽试验方法研究潜流交换相关问题成为目前国内外学者采用较多的手段。
过去多数研究者通过建立室内水槽模型、填充砂石的方式来模拟河道,通过塑造特定的河床形态改变河床的局部压力梯度,促进潜流交换的发生;或者通过水槽及流量阀控制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水流条件,在相关测点布置传感器和数据采集装置,研究不同水位、流速条件下河床垂向潜流交换的情况;也有研究者通过自动升降活塞控制水槽水位形成动态的洪水脉冲效应,用于研究一种周期性洪水脉冲驱动下的河漫滩潜流交换过程。这些模型主要通过改变河床形态、水流条件或者利用水槽水位整体升降达到洪水的脉冲效应,无法实现脉动压力为唯一驱动力作用下的河床垂向潜流交换过程的研究。发生洪水、大坝泄水、阶梯坎等均会使下游水流产生较大的脉动压力,对河道的潜流交换过程具有重要影响,因此,开发一种周期性脉动压力驱动下的河床垂向潜流交换试验模型及其制作方法已成潜流交换试验函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目前水槽试验的局限,开发一种周期性脉动压力驱动下河床垂向潜流交换试验装置;打破了传统水槽模型通过改变河床地形产生局部压力梯度的局限性,突破了地表水位整体升降产生动态脉冲效应的单一模式,通过控制水位自动升降形成振动源,引起水槽水位发生近似三角函数的周期性波动,对河床界面形成动态脉动压力,驱动河床发生垂向潜流交换作用。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周期性脉动压力驱动下河床垂向潜流交换试验装置,主要包括自动升降水位控制系统、水位简谐振动控制室及河床水槽模型三部分,所述自动升降水位控制系统通过出水管连接水位简谐振动控制室;水位简谐振动控制室位于河床水槽模型左侧,之间用有机玻璃板作为挡板;所述自动升降水位控制系统由铁支架、大齿轮、短连杆、小齿轮、长连杆、电机及铁架台、细钢丝、储水桶、木平台、出水管、导轨组成;所述水位简谐振动控制室由消能仓和水箱组成,河床水槽模型由河床模型、角钢支架、水槽组成;其特征在于:铁支架、铁架台分别固定大齿轮和小齿轮,小齿轮轴心处与电机连接,大齿轮和小齿轮正确啮合;大齿轮轴心处连接短连杆,短连杆下端连接长连杆,长连杆端部通过细钢丝与储水桶相连,储水桶固定在木平台上,木平台水平置于四根导轨间,可上下滑动;储水桶桶口处通过出水管连接水箱进水口,出水管管身设一止水夹;水箱进水口与消能仓位于水箱底部,水箱右侧填石英砂构成河床模型,水箱与河床模型均置于水槽中,水槽用角钢支架支撑,水槽侧壁上布置4个测孔。
进一步的,所述水槽结构尺寸为2m×0.15×1m。
进一步的,所述测孔位于水槽一侧侧壁上,在水平方向上等距布置4个侧孔,测孔,测孔距河床模型上表面5cm,左侧测孔距挡板30cm,4个测孔间距10cm。
进一步的,所述水箱为水槽壁面与挡板连接构成的半封闭结构,上端开口与水槽水体连通,下端设置消能仓与进水口。
进一步的,所述木平台方形木板制作而成,木板中心处开一个直径8cm的孔洞,用于放置储水桶桶口,木板两边各开2个矩形缺口,缺口中间设置橡胶滚轮,以木板中心为圆心、以14cm长为半径画圆并沿圆轮廓等间距钻6个孔,孔径为1cm,孔内放入长40cm、直径1cm铁棒,铁棒下端带有螺纹,用螺母固定在木板上;将左右两侧的三根铁棒分别用铁片焊接成为铁箍,用于将储水桶固定在木平台上。
进一步的,所述储水桶由饮用水桶改装而成,将饮水桶桶口倒置放入木平台洞口处,用橡胶塞封闭,橡胶塞中间插入一根出水管和一根导气管,导气管一端插入桶内,其端口低于桶内液面但高于出水管端口,另一端暴露在空气中,高度大于桶内液面,用固定夹固定在铁棒上。
进一步的,所述进水口处的出水管端设滤网防止堵塞。
进一步的,所述导轨用2m长角钢焊接而成,中间形成凹槽,用于木平台滚轮滚动,导轨底部高度30cm和50cm之间布置一排桁架,用于维持导轨的稳定性。
进一步的,所述消能仓长宽高为0.1m×0.15m×0.1m,通过填充砂砾构成。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周期性脉动压力驱动下河床垂向潜流交换试验装置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方法步骤如下:
第一步,关闭止水夹19,向储水桶8内注入2/3体积水,转动小齿轮4和大齿轮2使短连杆3与长连杆5位于同一直线上且竖向连杆长度之和达到最大。
第二步,向水槽17内注水至水深达到10cm时停止注水,打开止水夹19,待储水桶与水槽内水位持平且处于稳定状态时,打开电机使系统开始运行,并记下转速。
第三步,系统运行时,小齿轮4带动大齿轮2转动,大齿轮上的连杆带动储水桶升降,利用储水桶与水位简谐振动控制室内水量的流通达到使水槽水体产生脉动压力的效果。
第四步,待水槽内水体形成稳定的脉动压力时,用注射器依次、迅速地通过4个测孔向河床注射浓度为0.25g/L的高锰酸钾溶液作为示踪剂,并开始计时。此时刻计为0时刻。这里注射器不宜插入河床太深,防止观察不到所注入示踪剂的示踪轨迹。
第五步,分别在第5min、10min、15min、20min、30min、60min、90min、120min……记录4个测孔注入的示踪剂轨迹。当示踪剂轨迹基本不再发生变化时,关闭电机,停止试验。
第六步,得到4组示踪剂垂向距离变化与试验时间之间的关系曲线。
第七步,改变转机转速,重复第一步至第六步的步骤。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获得不同强度的脉动压力对河床垂向潜流交换深度及潜流交换速度的影响。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是:水槽设置沙床模型模拟河床;通过电机使小齿轮带动大齿轮转动,大齿轮再通过连杆带动储水桶缓慢升降,使储水桶水位发生周期性升降,利用连通器原理,使水位简谐振动室内水位产生简谐振动;电机转速与连杆长度的设计依托于特定水位波动的波峰与周期。水箱进水口与自动升降水位控制系统相连,并通过消能仓减小涌水造成的紊流影响,水箱上端开口与水槽水体相通,整体形成上游地表水简谐振动控制系统,它使水槽地表水左端形成稳定的振动源,引起水槽地表水位产生近似三角函数变化的周期性波动。
本发明的创新点:1)改变了传统水槽模型通过塑造不同河床地形或者通过活塞使水槽水位整体升降的制作模式,实现了脉动压力作为河床垂向潜流交换唯一驱动因子的试验效果;2)通过自制的自动升降水位控制系统,使水槽水体形成稳定、连续、呈周期性变化的动态脉动压力,实现室内研究脉动压力驱动下的河床垂向潜流交换过程;3)自制的消能仓能够消减进水口的涌水造成的紊流影响,保证水位简谐振动控制室内的水体形成稳定的振动源,减少对试验的干扰。4)调节电机的转速,利用自制的齿轮组和连杆的机械运动可对比研究不同强度的脉动压力对河床垂向潜流交换的影响,试验操作灵活、简便。5)本试验装置通过注射示踪剂并获得不同脉动压力作用下示踪距离的时间曲线,可以直接获得潜流交换深度,并间接获得脉动压力强度对潜流交换速率的影响,为脉动压力驱动下的河床垂向潜流交换机理研究提供了重要依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潜流交换实验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自动升降水位控制系统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木平台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自动升降水位控制系统初始时刻连杆位置图;
图5为本发明的自动升降水位控制系统某时刻连杆位置图;
图6为本发明的自动升降水位控制系统在控制室水位达到振幅时连杆位置图;
图7为本发明的自动升降水位控制系统末时刻连杆位置图。
在图中,1、铁支架,2、大齿轮,3、短连杆,4、小齿轮,5、长连杆,6、电机,7、铁架台,8、细钢丝,9、储水桶,10、木平台,11、出水管,12、导轨,13、消能仓,14、水箱,15、挡板,16、河床模型,17、角钢支架,18、水槽,19、测孔,20、螺栓,21、止水夹,22、滚轮,23、固定夹,24、铁箍,25、通气管,26、铁棒,27、铁轴。
具体实施方式
1、水槽制作与技术。水槽结构尺寸为2m×0.15m×1m。水槽左部为水位简谐振动控制室,其下端通过出水管与自动升降水位控制系统相连;水槽右部设置沙床模型模拟河床。水槽用角钢支架支撑。随着电机转动,储水桶中的水位随之升降,带动水位简谐振动控制室中水位自动升降形成振动源,引起水槽水位发生近似三角函数的波动。
水槽设计较窄,有利于增强水槽水位对水位简谐振动控制室水位振动的响应,提高其波动特性。
2、水位简谐振动控制室制作与技术。控制室由水箱、消能仓、进水口组成。其中,水箱为水槽壁面与挡板连接构成的半封闭结构,上端开口与水槽水体连通,下端设置消能仓与进水口,利用连通器原理,控制室内水位随储水桶升降产生简谐振动,形成振动源。其中,挡板结构尺寸为0.15m×0.6m,挡板距水槽左壁尺寸为0.1m。进水口设置消能仓,长宽高为0.1m×0.15m×0.1m,进水时填充砾石可缓冲水流,消减涌水造成的紊流影响。由于存在一定的水头损失,控制室内实际水位与理论值略有偏差。
3、自动升降水位控制系统制作与技术。系统由木平台、导轨、储水桶、齿轮组、电机、连杆、出水管组成。系统运行时,电机使小齿轮带动大齿轮转动,大齿轮上的连杆带动储水桶升降,使储水桶水位发生周期性升降,利用连通器原理,水位简谐振动控制室内水位也会随之响应,在较为狭窄的空间内快速升降,达到简谐振动的目的,并形成振动源带动水槽水位发生近似三角函数的周期性波动。大齿轮转动一周,对应水位简谐振动控制室水位的一个升降过程,定义为一个周期。当储水桶上升时,储水桶内部分水体流入水位简谐振动控制室内,使控制室水位上升;当储水桶下降时,控制室内有部分水体又会回流到储水桶内,对应的控制室内水位下降。
现将自动升降水位控制系统各部分的具体设计技术方案分述如下:
1)木平台与导轨设计
木平台由厚5cm、边长40cm的方形木板制作而成,木板中心处开一个直径8cm的孔洞,用于放置储水桶桶口,木板两边各开2个矩形缺口,缺口尺寸为7.5cm×4cm,缺口中间设置外径8cm、厚3cm的橡胶滚轮。以木板中心为圆心、以14cm长为半径画圆并沿圆轮廓等间距钻6个孔,孔径为1cm,孔内放入长40cm、直径1cm铁棒,铁棒下端带有螺纹,用螺母固定在木板上;将左右两侧的三根铁棒分别用铁片焊接成为铁箍,用于将储水桶固定在木平台上。木平台水平置于4根导轨中间,导轨用2m长角钢焊接而成,中间形成凹槽,用于木平台滚轮滚动,导轨底部高度30cm和50cm之间布置一排桁架,用于维持导轨的稳定性。
2)储水桶设计
储水桶由饮用水桶(18L,直径27cm)改装而成,取材方便,制作简单,水容量大,具体改装过程为:将饮水桶桶口倒置放入木平台洞口处,用橡胶塞封闭,橡胶塞中间插入一根出水管(桶内Φ202.5亚克力管,桶外接26 19PVC加筋软管)和一根导气管(桶内Φ5 1亚克力管,桶外接85PU管);导气管一端插入桶内,其端口低于桶内液面但高于出水管端口,另一端暴露在空气中,高度大于桶内液面,用固定夹固定在铁棒上;出水管与水位简谐振动控制室的消能仓相连,中间设置止水夹控制流量。
3)连杆长度设计
初始时刻(t0)储水桶内水位与水位简谐振动控制室内水位齐平,以水槽底部为基准面,则储水桶内水位()即为控制室内初始水位,此时短连杆(长度a)与长连杆(长度b)处于一条直线上且两连杆竖向长度之和达到最大(a+b),储水桶底部高度为h0;当大齿轮转动半周时,短连杆与长连杆处于一条直线上且两连杆竖向长度之和达到最小(b-a),则储水桶内水位达到最大值();大齿轮继续转动半周后,储水桶达到初始位置,因此,大齿轮转动一周,对应储水桶内水位一个振动周期。设某时刻(t1)短连杆与竖向夹角为α,则储水桶底部高度为h‘0,储水桶内水位为h‘1,这里,
利用连通器原理,水位简谐振动控制室内水位与储水桶内水位近似持平,即h‘1,储水桶内水量变化与控制室内水量变化近似相等,则有,
A1[(h1-h0)-(h'1-h'0)]=A2(h'1-h1) (2)
简化式(2)得,
式中,A1、A2分别表示储水桶和控制室的截面面积。因此,水位简谐振动控制室内的水位变化量也可表述为一个三角函数波动,且受储水桶和控制室的截面面积、长(短)连杆长度、电机转速三个因子控制。所以,控制室内水位变化区间为
因此,长(短)连杆长度的设计依托于控制室内水位振幅的弹性调整。
4)电机转速设计
大齿轮转动一周对应水位简谐振动控制室内水位的一个振动周期。设大、小齿轮半径为,水位振动周期为T,则大齿轮角速度为由于大、小齿轮角速度之间存在如下关系:w1R=w2r,则小齿轮角速度转化为电机转速为
因此,电机转速的设置依托于控制室内水位振动周期与大、小齿轮的半径。
具体实施例
1、水槽18结构尺寸为2m×0.15m 1m,由有机玻璃材质制作而成。水槽18由左侧水位简谐振动控制室与右侧河床模型16组成,中间用有机玻璃材质的挡板15隔开,挡板尺寸为0.15m×0.6m,挡板距水槽左壁尺寸为0.1m。挡板右侧河床模型16结构尺寸为1.9m×0.15m×0.6m,用石英砂料(d10=0.6mm,d60=1.1mm,d90=1.4)填充,孔隙率为0.25,干密度为1.6g。当系统运行时,水位简谐振动控制室内水位发生简谐振动形成振动源,引起河床模型上部水体发生近似三角函数的周期性波动,对河床界面形成动态脉动压力,驱动河床部分的地表—地下水发生垂向潜流交换作用。
2、水位简谐振动控制室有效尺寸为0.1m×0.15m×0.6m,位于挡板15左侧,由水箱14、消能仓13、进水口组成。其中,水箱14为水槽壁面与挡板连接构成的半封闭结构,上端开口与水槽水体连通,下端设置消能仓与进水口。消能仓结构尺寸为0.1m×0.15m×0.1m,用砾石(d≈20mm)填充,进水口处的出水管11端口附有滤网(200目304钢)防止堵塞。进水时消能仓可缓冲水流,消减涌水造成的紊流影响。
3、自动升降水位控制系统控制储水桶内水位发生变化,引起水位简谐振动控制室内水位产生简谐振动。系统由铁支架1、电机6、铁架台7、小齿轮4、大齿轮2、短连杆3、长连杆5、细钢丝8、储水桶9、木平台10、出水管11、导轨12组成。系统运行前,关闭止水夹21,向储水桶9内注入2/3体积水,转动小齿轮4和大齿轮2使短连杆3与长连杆5位于同一直线上且竖向连杆长度之和达到最大;向水槽18内注水至水深达到10cm时停止注水,打开止水夹21,待储水桶与水槽内水位持平且处于稳定状态时,打开电机使系统开始运行。系统运行时,小齿轮4带动大齿轮2转动,大齿轮上的连杆带动储水桶升降,利用储水桶与水位简谐振动控制室内水量的流通达到使水槽水体产生脉动压力的效果。

Claims (10)

1.一种周期性脉动压力驱动下河床垂向潜流交换试验装置,主要包括自动升降水位控制系统、水位简谐振动控制室及河床水槽模型三部分,所述自动升降水位控制系统通过出水管连接水位简谐振动控制室;水位简谐振动控制室位于河床水槽模型左侧,之间用有机玻璃板作为挡板;所述自动升降水位控制系统由铁支架、大齿轮、短连杆、小齿轮、长连杆、电机、铁架台、细钢丝、储水桶、木平台、出水管、导轨组成;所述水位简谐振动控制室由消能仓和水箱组成,河床水槽模型由河床模型、角钢支架、水槽组成;其特征在于:铁支架、铁架台分别固定大齿轮和小齿轮,小齿轮轴心处与电机连接,大齿轮和小齿轮正确啮合;大齿轮轴心处连接短连杆,短连杆下端连接长连杆,长连杆端部通过细钢丝与储水桶相连,储水桶固定在木平台上,木平台水平置于四根导轨间,可上下滑动;储水桶桶口处通过出水管连接水箱进水口,出水管管身设一止水夹;水箱进水口与消能仓位于水箱底部,水箱右侧填石英砂构成河床模型,水箱与河床模型均置于水槽中,水槽用角钢支架支撑,水槽侧壁上布置4个测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周期性脉动压力驱动下河床垂向潜流交换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槽结构尺寸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周期性脉动压力驱动下河床垂向潜流交换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测孔位于水槽一侧侧壁上,在水平方向上等距布置4个测孔,测孔距河床模型上表面5cm,左侧测孔距挡板30cm,4个测孔间距10c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周期性脉动压力驱动下河床垂向潜流交换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为水槽壁面与挡板连接构成的半封闭结构,上端开口与水槽水体连通,下端设置消能仓与进水口。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周期性脉动压力驱动下河床垂向潜流交换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木平台方形木板制作而成,木板中心处开一个直径8cm的孔洞,用于放置储水桶桶口,木板两边各开2个矩形缺口,缺口中间设置橡胶滚轮,以木板中心为圆心、以14cm长为半径画圆并沿圆轮廓等间距钻6个孔,孔径为1cm,孔内放入长40cm、直径1cm铁棒,铁棒下端带有螺纹,用螺母固定在木板上;将左右两侧的三根铁棒分别用铁片焊接成为铁箍,用于将储水桶固定在木平台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周期性脉动压力驱动下河床垂向潜流交换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水桶由饮用水桶改装而成,将饮水桶桶口倒置放入木平台洞口处,用橡胶塞封闭,橡胶塞中间插入一根出水管和一根导气管,导气管一端插入桶内,其端口低于桶内液面但高于出水管端口,另一端暴露在空气中,高度大于桶内液面,用固定夹固定在铁棒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周期性脉动压力驱动下河床垂向潜流交换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口处的出水管端设滤网防止堵塞。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周期性脉动压力驱动下河床垂向潜流交换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用2m长角钢焊接而成,中间形成凹槽,用于木平台滚轮滚动,导轨底部高度30cm和50cm之间布置一排桁架,用于维持导轨的稳定性。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周期性脉动压力驱动下河床垂向潜流交换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消能仓长宽高为0.1m×0.15m×0.1m,通过填充砂砾构成。
10.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周期性脉动压力驱动下河床垂向潜流交换试验装置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方法步骤如下:
第一步,关闭止水夹,向储水桶内注入2/3体积水,转动小齿轮和大齿轮使短连杆与长连杆位于同一直线上且竖向连杆长度之和达到最大;
第二步,向水槽内注水至水深达到10cm时停止注水,打开止水夹,待储水桶与水槽内水位持平且处于稳定状态时,打开电机使系统开始运行,并记下转速;
第三步,系统运行时,小齿轮带动大齿轮转动,大齿轮上的连杆带动储水桶升降,利用储水桶与水位简谐振动控制室内水量的流通达到使水槽水体产生脉动压力的效果;
第四步,待水槽内水体形成稳定的脉动压力时,用注射器依次、迅速地通过4个测孔向河床注射浓度为0.25g/L的高锰酸钾溶液作为示踪剂,并开始计时;此时刻计为0时刻;
第五步,分别在第5min、10min、15min、20min、30min、60min、90min、120min……记录4个测孔注入的示踪剂轨迹;当示踪剂轨迹基本不再发生变化时,关闭电机,停止试验;
第六步,得到4组示踪剂垂向距离变化与试验时间之间的关系曲线;
第七步,改变转机转速,重复第一步至第六步的步骤。
CN201710371546.1A 2017-05-23 2017-05-23 一种周期性脉动压力驱动下河床垂向潜流交换试验装置的实验方法 Active CN10706363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371546.1A CN107063632B (zh) 2017-05-23 2017-05-23 一种周期性脉动压力驱动下河床垂向潜流交换试验装置的实验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371546.1A CN107063632B (zh) 2017-05-23 2017-05-23 一种周期性脉动压力驱动下河床垂向潜流交换试验装置的实验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063632A true CN107063632A (zh) 2017-08-18
CN107063632B CN107063632B (zh) 2023-04-28

Family

ID=596108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371546.1A Active CN107063632B (zh) 2017-05-23 2017-05-23 一种周期性脉动压力驱动下河床垂向潜流交换试验装置的实验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063632B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130883A (zh) * 2017-12-31 2018-06-08 浙江大学 一种模拟潮汐荷载的水位波动装置
CN108221844A (zh) * 2017-12-31 2018-06-29 浙江大学 模拟潮汐荷载作用下临海基坑动态响应试验装置
CN109142169A (zh) * 2018-10-09 2019-01-04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一种模拟砂砾岩垂向粒序的振荡测定方法及系统
CN109799324A (zh) * 2019-01-11 2019-05-24 河海大学 一种河道侧向潜流交换测量装置及其测量方法
CN112729766A (zh) * 2020-12-25 2021-04-30 西安理工大学 一种可调节供水方式的潜流交换试验装置及其试验方法
CN114281114A (zh) * 2021-12-22 2022-04-05 四川大学 一种控制土工离心模型试验水位升降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16625634A (zh) * 2023-07-26 2023-08-22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一种气动冲沙水槽成套系统与试验方法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RE31023E (en) * 1975-04-11 1982-09-07 Advanced Decision Handling, Inc. Highly automated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system
KR100620361B1 (ko) * 2006-05-27 2006-09-11 주식회사 한국종합기술 부표형 시험기를 이용한 현장투수시험방법
JP2007046926A (ja) * 2005-08-08 2007-02-22 Gunma Prefecture 鉛直方向の振動信号を用いた出水時の河道内状態推定方法及び推定装置
CN101504351A (zh) * 2009-03-06 2009-08-12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砂层渗流淤堵模拟装置
CN103091214A (zh) * 2011-10-29 2013-05-08 成都理工大学 坝下渗流实验装置
CN104155229A (zh) * 2014-08-13 2014-11-19 河海大学 便携式土壤表层原位垂向渗透实验装置
CN204211541U (zh) * 2014-08-29 2015-03-18 暨南大学 一种回流立式湿地污水处理系统
CN104502540A (zh) * 2014-12-26 2015-04-08 河海大学 一种岸滩沉积释放模拟实验装置及其模拟实验方法
CN104697742A (zh) * 2015-03-31 2015-06-10 河海大学 一种用于研究洪水脉冲驱动下潜流交换的模拟试验模型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105113453A (zh) * 2015-07-22 2015-12-02 河海大学 一种智能式河道清淤指导系统
CN105547966A (zh) * 2016-01-28 2016-05-04 成都理工大学 间歇性河流控制下的包气带与饱水带渗流实验装置
US20160327449A1 (en) * 2013-12-18 2016-11-10 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 Technology, Beijing Bidirectional variable cross-section water-pressure bearer cycle test system for coal mine water inrush model test
CN206876377U (zh) * 2017-05-23 2018-01-12 江西省水利科学研究院 一种脉动压力驱动下河床垂向潜流交换试验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RE31023E (en) * 1975-04-11 1982-09-07 Advanced Decision Handling, Inc. Highly automated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system
JP2007046926A (ja) * 2005-08-08 2007-02-22 Gunma Prefecture 鉛直方向の振動信号を用いた出水時の河道内状態推定方法及び推定装置
KR100620361B1 (ko) * 2006-05-27 2006-09-11 주식회사 한국종합기술 부표형 시험기를 이용한 현장투수시험방법
CN101504351A (zh) * 2009-03-06 2009-08-12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砂层渗流淤堵模拟装置
CN103091214A (zh) * 2011-10-29 2013-05-08 成都理工大学 坝下渗流实验装置
US20160327449A1 (en) * 2013-12-18 2016-11-10 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 Technology, Beijing Bidirectional variable cross-section water-pressure bearer cycle test system for coal mine water inrush model test
CN104155229A (zh) * 2014-08-13 2014-11-19 河海大学 便携式土壤表层原位垂向渗透实验装置
CN204211541U (zh) * 2014-08-29 2015-03-18 暨南大学 一种回流立式湿地污水处理系统
CN104502540A (zh) * 2014-12-26 2015-04-08 河海大学 一种岸滩沉积释放模拟实验装置及其模拟实验方法
CN104697742A (zh) * 2015-03-31 2015-06-10 河海大学 一种用于研究洪水脉冲驱动下潜流交换的模拟试验模型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105113453A (zh) * 2015-07-22 2015-12-02 河海大学 一种智能式河道清淤指导系统
CN105547966A (zh) * 2016-01-28 2016-05-04 成都理工大学 间歇性河流控制下的包气带与饱水带渗流实验装置
CN206876377U (zh) * 2017-05-23 2018-01-12 江西省水利科学研究院 一种脉动压力驱动下河床垂向潜流交换试验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吕辉;赵坚;陈孝兵;聂思敏: "洪水过程对垂向潜流交换作用的影响", 《水电能源科学》 *
张泽宇等: "洪水过程对河岸带地下水水位波动的影响", 《水资源保护》 *
李英玉;赵坚;吕辉;陈斌: "河岸带潜流层温度示踪流速计算方法", 《水科学进展》 *
胡强;肖先煊;袁文杰;蔡国军;梅杰;: "有入渗时地下水位变动下的分水岭移动规律" *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130883A (zh) * 2017-12-31 2018-06-08 浙江大学 一种模拟潮汐荷载的水位波动装置
CN108221844A (zh) * 2017-12-31 2018-06-29 浙江大学 模拟潮汐荷载作用下临海基坑动态响应试验装置
CN108221844B (zh) * 2017-12-31 2023-01-10 浙江大学 模拟潮汐荷载作用下临海基坑动态响应试验装置
CN108130883B (zh) * 2017-12-31 2023-01-10 浙江大学 一种模拟潮汐荷载的水位波动装置
CN109142169A (zh) * 2018-10-09 2019-01-04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一种模拟砂砾岩垂向粒序的振荡测定方法及系统
CN109142169B (zh) * 2018-10-09 2020-12-29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一种模拟砂砾岩垂向粒序的振荡测定方法及系统
CN109799324A (zh) * 2019-01-11 2019-05-24 河海大学 一种河道侧向潜流交换测量装置及其测量方法
CN112729766A (zh) * 2020-12-25 2021-04-30 西安理工大学 一种可调节供水方式的潜流交换试验装置及其试验方法
CN114281114A (zh) * 2021-12-22 2022-04-05 四川大学 一种控制土工离心模型试验水位升降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16625634A (zh) * 2023-07-26 2023-08-22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一种气动冲沙水槽成套系统与试验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063632B (zh) 2023-04-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063632A (zh) 一种脉动压力驱动下河床垂向潜流交换试验装置及其制作方法
CN104697742B (zh) 一种用于研究洪水脉冲驱动下潜流交换的模拟试验模型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108198498B (zh) 地震-海潮作用下近海岸带地下水渗流的模拟装置及模拟方法
CN202614752U (zh) 一种可变坡度矩形水槽模拟底泥侵蚀和传输特征的装置
CN104881051B (zh) 一种自升降式灌溉水量精确计量及控制装置
CN202854131U (zh) 一种波浪与湖流共同作用下模拟底泥侵蚀和传输特征的水槽装置
CN204228377U (zh) 一种水文地质参数综合测定的多功能实验装置
CN103091214A (zh) 坝下渗流实验装置
CN108152118A (zh) 一种可调节水头的桩承式路基渗流侵蚀试验装置
CN108732331A (zh) 一种用于非饱和带土壤水、汽、热、盐耦合运移试验的装置
CN106842999B (zh) 实验室中耦合生成非规则海岸带波浪潮汐的装置及方法
CN103498669A (zh) 一种非均质岩心模型层间窜流量的定量测定方法
CN105866379A (zh) 一种模拟滨海浅层非均质海滩污染物运移的装置及方法
CN105716958B (zh) 模拟承压水头升降的地基模型试验装置
CN206876377U (zh) 一种脉动压力驱动下河床垂向潜流交换试验装置
CN108287055B (zh) 一种可调式潮波实验水槽装置
CN105547966A (zh) 间歇性河流控制下的包气带与饱水带渗流实验装置
CN217820364U (zh) 一种地下水渗流隧道施工诱发地表变形的模型试验装置
CN105274959A (zh) 堤坝渗透性模拟试验器平水装置
CN105370238A (zh) 一种调堵球密度与直径的选取方法及装置
CN206768724U (zh) 模拟水流泥沙造床过程的实验设备
CN209745771U (zh) 一种用于现场单环渗水试验装置
CN217818897U (zh) 水下井口液位检测模拟试验装置
CN116818267A (zh) 用于模拟风浪流与海上风机全耦合作用的水槽试验系统
CN105973314A (zh) 地表水水位变化下多孔介质饱和非饱和测量系统及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410

Address after: 330029 no.1038, Beijing East Road, Nanchang City, Jiangxi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Jiangxi Academy of Water Resources (Jiangxi Dam Safety Management Center, Jiangxi Water Resources Management Center)

Applicant after: POWERCHINA BEIJING ENGINEERING Corp.,Ltd.

Address before: Jiangxi Academy of Water Sciences, No. 1038, East Beijing Road, Qingshanhu District, Nanchang, Jiangxi 330006

Applicant before: JIANGXI PROVINCE WATER CONSERVANCY SCIENCE Research Institute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