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049599A - 治疗耳石症的转椅及其使用方法 - Google Patents

治疗耳石症的转椅及其使用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049599A
CN107049599A CN201710277482.9A CN201710277482A CN107049599A CN 107049599 A CN107049599 A CN 107049599A CN 201710277482 A CN201710277482 A CN 201710277482A CN 107049599 A CN107049599 A CN 10704959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ir
crossbeam
seat support
chair back
suppo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277482.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进让
吴立峰
段晓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710277482.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049599A/zh
Publication of CN10704959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04959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11/00Methods or devices for treatment of the ears or hearing sense; Non-electric hearing aids; Methods or devices for enabling ear patients to achieve auditory perception through physiological senses other than hearing sense; Protective devices for the ears, carried on the body or in the hand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Biophysics (AREA)
  • Otolaryngology (AREA)
  • Psycholog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Vascular Medicine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Rehabilitation Too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耳石症的转椅及其使用方法,包括:椅子,其包括椅座和与所述椅座连接的椅背;支撑机构,其包括第一支撑架和设于所述第一支撑架顶部的横梁;所述椅子以可绕所述横梁侧向转动0‑180°,以及绕所述横梁正向或反向转动0‑180°的方式活动连接在所述横梁上部。本发明耳石复位效果更好,自动化操作更省力,且保留了手法复位治疗的优势。

Description

治疗耳石症的转椅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治疗耳石症的转椅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耳石症又称为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正常情况下耳石是附着于耳石膜上的,当一些致病因素导致耳石脱离,这些脱落的耳石就会在内耳内被称作为内淋巴的液体里游动,当人体头位变化时,这些半规管亦随之发生位置变化,沉伏的耳石就会随着液体的流动而运动,从而刺激半规管毛细胞,导致机体发生强烈性眩晕。
现在针对耳石症已经有了很好的治疗方法,不需服药,效果奇特,可以说是立竿见影,这种治疗方法叫做“手法复位治疗”,具体就是医生通过改变患者头部位置,让脱落的耳石重新回到原来的地方,使它不能再刺激神经末梢,自然也就不会头晕了;人工复位过程中有任何不适医生随时可以暂停治疗,在患者有恶心症状前随时调整治疗的力度和节奏,但人工复位需要医生亲力亲为,对于体重过重的人,医生在进行人工复位治疗时,十分损耗体力,无形中增大了医生的工作压力,且手法复位不能保证精准性,尤其不能保证细小耳石的复位,利用机器复位耳石效果则更好,耳石症多发于50-60岁女性人群,市场上的现有的耳石复位机器却不适合高龄、身体虚弱及特别焦虑恐惧的患者,且不具备手法复位疗法的优势,提供一种既适合普通患者,又适合特殊群体患者,还保留了手法复位治疗的优势的机器是很有必要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
本发明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耳石症的转椅及其使用方法,其耳石复位效果更好,自动化操作更省力,且保留了手法复位治疗的优势。
为了实现根据本发明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治疗耳石症的转椅,包括:
椅子,其包括椅座和与所述椅座连接的椅背。
支撑机构,其包括第一支撑架和设于所述第一支撑架顶部的横梁;所述椅子以可绕所述横梁侧向转动0-180°,以及绕所述横梁正向或反向转动0-180°的方式活动连接在所述横梁上部。
优选的是,所述椅背内设置第二转动机构,以使所述椅背可向后翻转0-90°,所述椅背后面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内以可伸缩并可折叠的方式设置第二支撑架,所述椅背的上方设置有可绕所述椅背转动的挡肩,所述挡肩为L形挡肩,所述挡肩的宽度尺寸设置为4-8cm;所述椅背的两侧面对称设置第一挡板;所述第一挡板内侧设置海绵层,所述第一挡板的宽度尺寸设置为25-35cm。
优选的是,所述椅子还包括头枕,所述头枕以可拆卸并可转动的方式连接在所述椅背上部,以使所述椅背顶端与所述头枕间的距离可调;所述头枕包括支撑板和头套,其中,所述支撑板内设置第一转动机构,以使所述头枕可侧向转动0-90°,所述支撑板表面设置充气层,所述充气层为三棱柱体,其连接充气装置,所述三棱柱侧边三角形夹角设置为30°-60°;所述头套固定连接于所述充气层表面;所述头枕上端设置支架,所述支架前端设置摄像头。
优选的是,所述椅座,其以角度可调的方式连接在所述椅背下方,所述椅座两侧边以可转动的方式对称设置第二挡板;所述第二挡板为框架结构,所述框架结构外设置锁紧机构,所述第二挡板的宽度尺寸设置为15-20cm;所述椅座下方设置第三转动机构。
优选的是,还包括控制装置、微处理器和显示屏,所述控制装置电连接所述第一转动机构、第二转动机构、第三转动机构、充气装置及微处理器;所述第三转动机构连接所述椅座和横梁;所述微处理器电连接所述显示屏;所述显示屏电连接所述摄像头。
优选的是,所述头套为对称的U形框架结构,所述U形框架结构间的距离可调,并通过魔术贴连接,所述U形框架结构外设置海绵层,所述海绵层外设置聚氨酯合成革层。
优选的是,所述椅座和椅背两侧边对称设置绑带,所述绑带设置为4-6个,所述椅座的长度尺寸设置为80-100cm。
优选的是,所述支架为金属软管。
本发明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通过所述椅座与所述横梁平行设置,并以所述横梁为轴心向左或向右单向侧向旋转0-180°,再将所述椅座调整到与所述横梁垂直的位置,并以所述横梁为轴心向前或向后翻转0-180°,通过一系列转动的动作,可让脱落的耳石重新回到原来的地方,使它不能再刺激神经末梢,有治疗耳石症的功能,大部分患者经过1-2次复位即可康复,复位治疗后大多数病人不需要用药物治疗,患者只需接受一次治疗就可以康复的概率高达98%,还有2%的人可能需要接受两次治疗,治疗周期短,所述治疗过程不需医生人工复位治疗,完全自动化控制,方便省力,治疗效果好。
此操作过程自动化完成,可人为控制调节操作节奏,保留了手法复位治疗的优势,应用广泛,使用方便,治愈率可达98%以上。
本发明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发明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述治疗耳石症的转椅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所述治疗耳石症的转椅的椅背平置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应当理解,本文所使用的诸如“具有”、“包含”以及“包括”术语并不配出一个或多个其它元件或其组合的存在或添加。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治疗耳石症的转椅,包括:
椅子90,其包括椅座300和与所述椅座300连接的椅背200。
支撑机构400,其包括第一支撑架401和设于所述第一支撑架401顶部的横梁402;所述椅子90以可绕所述横梁402侧向转动0-180°,以及绕所述横梁402正向或反向转动0-180°的方式活动连接在所述横梁402上部。
在上述方案中,通过所述转椅与所述横梁平行设置,并以所述横梁为轴心向左或向右侧向旋转0-180°,再将所述椅座调整到与所述横梁垂直的位置,并以所述横梁为轴心向前或向后翻转0-180°,所述摄像头105可方便医生在显示器前观察病人是否有眼震等情况,通过一系列转动的动作,可让脱落的耳石重新回到原来的地方,使它不能再刺激神经末梢,有治疗耳石症的功能,且不需医生人工复位治疗,所述转椅的设计就是根据手法复位的原理,但与手法复位相比,角度精确,尤其是细小耳石的复位效果比手法复位更好,减少了手法复位的不精确性,患者只需接受一次治疗就可以康复的概率高达98%,仅2%的人可能需要接受两次治疗,提高了复位的有效率,治疗周期短,患者痛苦少,并且完全自动化控制,方便省力。
一个优选方案中,所述椅背200内设置第二转动机构,以使所述椅背200可向后翻转0-90°,所述椅背200后面设置有凹槽201,所述凹槽201内以可伸缩并可折叠的方式设置第二支撑架202,所述椅背200的上方设置有可绕所述椅背200转动的挡肩203,所述挡肩203为L形挡肩,所述挡肩203的宽度尺寸设置为4-8cm;所述椅背200的两侧面对称设置第一挡板204,所述第一挡板204内侧设置海绵层,所述第一挡板204的宽度尺寸设置为25-35cm。
一个优选方案中,所述椅子还包括头枕100,所述头枕100以可拆卸并可转动的方式连接在所述椅背200上部,以使所述椅背200顶端与所述头枕100间的距离可调;所述头枕100包括支撑板101和头套102,其中,所述支撑板101内设置第一转动机构,以使所述头枕100可侧向转动0-90°,所述支撑板101表面设置充气层103,所述充气层103为三棱柱体,其连接充气装置,所述三棱柱侧边三角形夹角设置为30°-60°;所述头套102固定连接于所述充气层103表面;所述头枕100上端设置支架104,所述支架104前端设置摄像头105。
一个优选方案中,所述椅座300,其以角度可调的方式连接在所述椅背200下方,所述椅座300两侧边以可转动的方式对称设置第二挡板301;所述第二挡板301为框架结构,所述框架结构外设置锁紧机构,所述第二挡板301的宽度尺寸设置为15-20cm;所述椅座300下方设置第三转动机构。
在上述方案中,将所述转椅与所述横梁垂直设置时,可实施适合于高龄、身体虚弱及特别焦虑恐惧的患者的治疗方式,通过所述支撑板101内设置第一转动机构,所述头套102固定在所述充气层103表面,且所述头枕100至所述椅背200顶端的距离可调,便于患者将头部固定在所述头套102内,所述第一转动机构带动患者头部侧向转动45°,所述第二转动机构使所述椅背200向后翻转90°,所述支撑架202可打开用于支撑所述椅背200,使所述椅背200平行于地面,所述挡肩203可在患者的身体向头部方向滑动时,起到一定的固定作用,所述挡肩203宽度尺寸的设置使得患者的肩与所述挡肩接触时,接触压力较少,舒适度更佳,所述充气层103完全放气,使人的头部后仰45°,并保持30秒以上,所述摄像头105可方便医生在显示器前观察病人是否有眼震等情况,及时根据患者的情况作出调整;再将所述头枕100反向转动90°,并保持30秒以上,通过所述推拉机构使所述椅座300侧翻90°,并保持30秒以上,再通过所述第二转动机构使椅背200恢复至翻转前角度,然后通过所述推拉机构使椅座300保持于地面平行,并保持一定时间,复位结束;此操作过程自动化完成,可人为控制调节操作节奏,医生省力的同时,也保留了手法复位治疗的优势。
一个优选方案中,还包括控制装置、微处理器和显示屏,所述控制装置电连接所述第一转动机构、第二转动机构、第三转动机构、充气装置及微处理器;所述第三转动机构连接所述椅座300和横梁402;所述微处理器电连接所述显示屏;所述显示屏电连接所述摄像头105。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控制装置电连接所述第一转动机构、第二转动机构、第三转动机构、充气装置及微处理器,实现所述第一转动机构、第二转动机构、第三转动机构及充气装置自动化控制功能,并通过显示屏连接所述微处理器来操作所述机构及装置,并可通过所述摄像头105时时观察患者的情况,便于调整自动化操作的节奏,保证患者的安全。
一个优选方案中,所述头套102为对称的U形框架结构106,所述U形框架结构106间的距离可调,并通过魔术贴107连接,所述U形框架结构106外设置海绵层,所述海绵层外设置聚氨酯合成革层。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U形框架结构106避免了对患者的耳朵的压迫,且所述U形框架结构106间距离可根据患者头部的大小进行调节,并通过所述魔术贴107固定连接,防止头部固定不稳,影响复位疗效;所述的海绵层设置,保证了患者头部置于所述U形框架结构106内的舒适性,所述聚氨酯合成革层的设置,使所述头套的清理擦拭更为方便省力。
一个优选方案中,所述椅座300和椅背200两侧边对称设置绑带302,所述绑带设置为4-6个,所述椅座300的长度尺寸设置为80-100cm。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绑带302将患者固定在转椅上,防止转椅侧翻时,患者从转椅上掉落,所述椅座300长度的设置,可使患者的腿平置在所述椅座300上时,更具舒适性。
一个优选方案中,所述支架104为金属软管。
在上述方案中,因患者不同,所述摄像头105要求进行不同的调整,而金属软管不仅保证了一定的硬度,还具有可调的韧度,所述摄像头105安装在所述金属软管上,可随意调整其位置,便于医生准确观察患者的情况。
实施例1
一种治疗耳石症的转椅的使用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使用者固定在转椅上。
步骤2、椅座与所述横梁平行设置,并以所述横梁为轴心向右单向侧向旋转180°,翻转时间为2秒,并重复2次。
步骤3、将椅座调整为与所述横梁垂直的位置,并以所述横梁为轴心向前翻转180°,翻转时间为2秒,并重复2次。
实施例2
一种治疗耳石症的转椅的使用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使用者固定在转椅上。
步骤2、椅座与所述横梁平行设置,并以所述横梁为轴心向左单向侧向旋转180°,翻转时间为1秒,并重复1-3次。
步骤3、将椅座调整为与所述横梁垂直的位置,并以所述横梁为轴心向后翻转180°,翻转时间为1秒,并重复1-3次。
典型病例:
l、孙某,女,60岁,午睡起来出现了眩晕症状,无法起床行走,睁眼时觉得整个屋子都在转动,伴有轻微恶心,呕吐症状,能少量进食,经确诊为耳石症,利用本发明治疗耳石症的转椅治疗一次,当天眩晕消失,行动自如,随访1年无复发,无不良后遗症。
2、李某,女,50岁,无诱因突然出现头晕,行走不稳,阵发性反复发作,头颈部活动时头晕加剧,睁闭眼时头晕无明显差异,且血压、血糖正常,利用本发明治疗耳石症的转椅治疗一次,眩晕消失,行动自如,随访1年无复发,无不良后遗症。
尽管本发明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发明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发明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

Claims (9)

1.一种治疗耳石症的转椅,其中,包括:
椅子,其包括椅座和与所述椅座连接的椅背;
支撑机构,其包括第一支撑架和设于所述第一支撑架顶部的横梁;所述椅子以可绕所述横梁侧向转动0-180°,以及绕所述横梁正向或反向转动0-180°的方式活动连接在所述横梁上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耳石症的转椅,其中,所述椅背内设置第二转动机构,以使所述椅背可向后翻转0-90°,所述椅背后面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内以可伸缩并可折叠的方式设置第二支撑架,所述椅背的上方设置有可绕所述椅背转动的挡肩,所述挡肩为L形挡肩,所述挡肩的宽度尺寸设置为4-8cm;所述椅背的两侧面对称设置第一挡板;所述第一挡板内侧设置海绵层,所述第一挡板的宽度尺寸设置为25-35cm。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耳石症的转椅,其中,所述椅子还包括头枕,所述头枕以可拆卸并可转动的方式连接在所述椅背上部,以使所述椅背顶端与所述头枕间的距离可调;
所述头枕包括支撑板和头套,其中,所述支撑板内设置第一转动机构,以使所述头枕可侧向转动0-90°,所述支撑板表面设置充气层,所述充气层为三棱柱体,其连接充气装置,所述三棱柱侧边三角形夹角设置为30°-60°;所述头套固定连接于所述充气层表面;所述头枕上端设置支架,所述支架前端设置摄像头。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耳石症的转椅,其中,所述椅座,其以角度可调的方式连接在所述椅背下方,所述椅座两侧边以可转动的方式对称设置第二挡板;所述第二挡板为框架结构,所述框架结构外设置锁紧机构,所述第二挡板的宽度尺寸设置为15-20cm;所述椅座下方设置第三转动机构。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耳石症的转椅,其中,还包括控制装置、微处理器和显示屏,所述控制装置电连接所述第一转动机构、第二转动机构、第三转动机构、充气装置及微处理器;所述第三转动机构连接所述椅座和横梁;所述微处理器电连接所述显示屏;所述显示屏电连接所述摄像头。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耳石症的转椅,其中,所述头套为对称的U形框架结构,所述U形框架结构间的距离可调,并通过魔术贴连接,所述U形框架结构外设置海绵层,所述海绵层外设置聚氨酯合成革层。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耳石症的转椅,其中,所述椅座和椅背两侧边对称设置绑带,所述绑带设置为4-6个,所述椅座的长度尺寸设置为80-100cm。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耳石症的转椅,其中,所述支架为金属软管。
9.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耳石症的转椅的使用方法,其中,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使用者固定在转椅上;
步骤2、设定所述转椅的旋转方案,具体包括以下几种方案或几种方案的任意组合:
方案一、椅座与所述横梁平行设置,并以所述横梁为轴心向左或向右侧向旋转0-180°,并重复1-5次;
方案二、椅座与所述横梁垂直设置,并以所述横梁为轴心向前翻转0-180°,重复1-5次;
方案三、椅座与所述横梁垂直设置,并以所述横梁为轴心向后翻转0-180°,重复1-5次;
此外,以上所述方案单次翻转时间为1-5秒。
CN201710277482.9A 2017-04-25 2017-04-25 治疗耳石症的转椅及其使用方法 Pending CN10704959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277482.9A CN107049599A (zh) 2017-04-25 2017-04-25 治疗耳石症的转椅及其使用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277482.9A CN107049599A (zh) 2017-04-25 2017-04-25 治疗耳石症的转椅及其使用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049599A true CN107049599A (zh) 2017-08-18

Family

ID=596044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277482.9A Pending CN107049599A (zh) 2017-04-25 2017-04-25 治疗耳石症的转椅及其使用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049599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817051A (zh) * 2019-03-18 2019-05-28 山东康泰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前庭功能检测装置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4000191A1 (en) * 2002-06-24 2003-12-31 Teixera De Almeida Eurico Eman Chair for executing the epley maneuver
CN201617849U (zh) * 2010-03-11 2010-11-03 杨扬 Ct扫描颈部专用托垫
CN201822998U (zh) * 2010-10-23 2011-05-11 迟绍明 甲状腺手术专用枕
CN102379791A (zh) * 2011-08-16 2012-03-21 上海交通大学 智能控制三维轴向耳石复位转椅
CN202376265U (zh) * 2011-11-29 2012-08-15 杨善国 辅助治疗装置
CN202891966U (zh) * 2012-11-22 2013-04-24 刘本瑞 Ct室检查床
CN103417193A (zh) * 2012-05-15 2013-12-04 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一种前庭诊疗床
CN104524691A (zh) * 2015-01-27 2015-04-22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总医院 前庭性错觉诱发装置
CN204636874U (zh) * 2015-05-14 2015-09-16 王冬梅 一种妇产科分娩床
CN204932516U (zh) * 2015-08-19 2016-01-06 重庆市肿瘤研究所 气管插管垫枕
CN204995727U (zh) * 2015-09-09 2016-01-27 无锡市第三人民医院 头颈体位调节软垫
CN205548813U (zh) * 2015-10-22 2016-09-07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一种耳石症诊疗及半规管功能检查一体化系统

Patent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4000191A1 (en) * 2002-06-24 2003-12-31 Teixera De Almeida Eurico Eman Chair for executing the epley maneuver
CN201617849U (zh) * 2010-03-11 2010-11-03 杨扬 Ct扫描颈部专用托垫
CN201822998U (zh) * 2010-10-23 2011-05-11 迟绍明 甲状腺手术专用枕
CN102379791A (zh) * 2011-08-16 2012-03-21 上海交通大学 智能控制三维轴向耳石复位转椅
CN202376265U (zh) * 2011-11-29 2012-08-15 杨善国 辅助治疗装置
CN103417193A (zh) * 2012-05-15 2013-12-04 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一种前庭诊疗床
CN202891966U (zh) * 2012-11-22 2013-04-24 刘本瑞 Ct室检查床
CN104524691A (zh) * 2015-01-27 2015-04-22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总医院 前庭性错觉诱发装置
CN204636874U (zh) * 2015-05-14 2015-09-16 王冬梅 一种妇产科分娩床
CN204932516U (zh) * 2015-08-19 2016-01-06 重庆市肿瘤研究所 气管插管垫枕
CN204995727U (zh) * 2015-09-09 2016-01-27 无锡市第三人民医院 头颈体位调节软垫
CN205548813U (zh) * 2015-10-22 2016-09-07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一种耳石症诊疗及半规管功能检查一体化系统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817051A (zh) * 2019-03-18 2019-05-28 山东康泰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前庭功能检测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334572B (zh) 一种颈椎牵引装置
CN203539602U (zh) 神经内科用脑神经疾病患者全方位支撑理疗装置
CN211023390U (zh) 一种神经外科患者用的护理约束椅
CN107485507A (zh) 一种具有按摩功能的医疗用护理床
CN201602920U (zh) 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腰枕
ES2791974T3 (es) Aparato para reducir los síntomas de enfermedades neurodegenerativas
CN108078756B (zh) 一种按摩床
CN106726467A (zh) 一种具有颈部治疗功能的智能围脖及其控制方法
CN107049599A (zh) 治疗耳石症的转椅及其使用方法
CN205434029U (zh) 一种针对脊柱外科病的预防治疗椅
CN201760035U (zh) 健颈仪
CN203970654U (zh) 腰颈椎病康复治疗椅
CN105943223A (zh) 非手术颈椎减压治疗系统
CN205814530U (zh) 眼科疾病护理装置
CN200939213Y (zh) 一种眼罩
CN211356623U (zh) 一种神经内科按摩器
CN204683180U (zh) 一种颈腰保健多功能枕
CN204798324U (zh) 颈椎按摩药枕
CN204105584U (zh) 一种按摩枕头
Elkis-Abuhoff et al. Medical Art Therapy Applied to the Trauma Experienced by those Diagnosed with Parkinson's Disease
CN104287958B (zh) 捏脊松筋保健装置
CN209060361U (zh) 一种颈椎治疗装置
CN209528712U (zh) 一种便捷性颈椎治疗装置
CN207745151U (zh) 针刺治鼻炎进针装置
CN207654409U (zh) 一种多功能保健器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0818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