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031318A - 车轮上的空气维持系统 - Google Patents

车轮上的空气维持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031318A
CN107031318A CN201611131172.8A CN201611131172A CN107031318A CN 107031318 A CN107031318 A CN 107031318A CN 201611131172 A CN201611131172 A CN 201611131172A CN 107031318 A CN107031318 A CN 10703131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ller
inaccessible
air
outer shroud
flexible pi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1131172.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031318B (zh
Inventor
D.P.L.M.欣克
G.邦内
O.迪普里兹奥
G.皮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oodyear Tire and Rubber Co
Original Assignee
Goodyear Tire and Rubber Co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oodyear Tire and Rubber Co filed Critical Goodyear Tire and Rubber Co
Publication of CN10703131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03131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03131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031318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23/00Devices for measuring, signalling, controlling, or distributing tyre pressure or temperature, specially adapted for mounting on vehicles; Arrangement of tyre inflating devices on vehicles, e.g. of pumps or of tanks; Tyre cooling arrangements
    • B60C23/001Devices for manually or automatically controlling or distributing tyre pressure whilst the vehicle is moving
    • B60C23/004Devices for manually or automatically controlling or distributing tyre pressure whilst the vehicle is moving the control being done on the wheel, e.g. using a wheel-mounted reservoi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23/00Devices for measuring, signalling, controlling, or distributing tyre pressure or temperature, specially adapted for mounting on vehicles; Arrangement of tyre inflating devices on vehicles, e.g. of pumps or of tanks; Tyre cooling arrangements
    • B60C23/10Arrangement of tyre-inflating pumps mounted on vehicles
    • B60C23/12Arrangement of tyre-inflating pumps mounted on vehicles operated by a running wheel
    • B60C23/126Arrangement of tyre-inflating pumps mounted on vehicles operated by a running wheel the pumps being mounted on the wheel rim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SSERVICING, CLEANING, REPAIRING, SUPPORTING, LIFTING, OR MANOEUVRING OF VEH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S5/00Servicing, maintaining, repairing, or refitting of vehicles
    • B60S5/04Supplying air for tyre inflation
    • B60S5/043Supplying air for tyre inflation characterised by the inflation control means or the drive of the air pressure system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ires In General (AREA)
  • Reciprocating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车轮上的空气维持系统。一种空气维修系统包括与车辆车轮相关联的旋转内环;维持恒定的角度位置的静止外环,该静止外环包括由多个连接轴被紧固在一起的环区段;闭塞滚子,该闭塞滚子由该多个连接轴中的第一连接轴被旋转地固定到该静止外环,该闭塞滚子具有在该闭塞滚子的径向外表面处轴向地位于中心的突起部分,并且该闭塞滚子的轴向外部分从该突起部分径向地凹陷并且被该旋转内环的支承表面支撑;间隔滚子,该间隔滚子由该多个连接轴中的第二连接轴和第三连接轴被旋转地固定到该静止外环并被该支承表面旋转地支撑;以及限定泵腔的柔性管,该空气维持系统通过对该柔性管施加闭塞力,周期性地闭塞该泵腔的部分,而从周围环境泵送流体到充气轮胎中。间隔滚子具有轴向外表面用于通过该旋转内环的支承表面旋转地支撑,以及在该间隔滚子的外表面轴向地位于中心的凹陷用于避免该间隔滚子和该柔性管之间的任何接触。

Description

车轮上的空气维持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总体涉及汽车领域,并且更具体地,涉及汽车领域中的新的和有用的轮胎空气维持系统。
背景技术
没有被最佳地加压的充气轮胎是低燃料效率的原因之一。在载重汽车业中尤其明显地感受到这种影响,因为长距离和大负载放大了充气不足的轮胎的影响。但是,载重汽车司机不断地停车、检查和将车辆轮胎充气至最佳压力通常是不方便且低效率的,致使载重汽车车队中持续存在低于最佳的燃料效率。这种挑战已经带来若干常规的自动充气轮胎系统。常规的自动充气轮胎系统可以是中央式或分布式的,但各自系统均受到其自身的缺点组的不利影响。中央式充气系统是复杂昂贵的,并且需要大量的售后装配工作(通过轴钻孔、在现有空气管道开孔等)。分布式系统被安装在每个车轮上并且可以不那么昂贵,但是成本降低的可能性通常以装置的不断更换为代价(装置由于严酷的车轮环境而故障)。因此,汽车领域需要创造一种用于充气轮胎的新型有用的空气维持系统。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的空气维修系统包括:与车辆车轮相关联或被紧固到车辆车轮上的旋转内环;维持恒定的角度位置的静止外环,所述静止外环包括由多个连接轴被紧固在一起的环区段;闭塞滚子,所述闭塞滚子由所述多个连接轴中的第一连接轴被旋转地固定到所述静止外环,所述闭塞滚子具有在所述闭塞滚子的径向外表面轴向地位于中心的突起部分,并且所述闭塞滚子的轴向外部分从所述突起部分径向地凹陷并且被所述旋转内环的支承表面支撑;间隔滚子,所述间隔滚子所述间隔滚子由所述多个连接轴中的第二连接轴和第三连接轴被旋转地固定到所述静止外环并被所述支承表面旋转地支撑;以及限定泵腔的柔性管,所述空气维持系统通过对所述柔性管施加闭塞力,周期性地闭塞所述泵腔的部分,而从周围环境泵送流体到充气轮胎中,所述间隔滚子具有轴向外表面用于通过所述旋转内环的支承表面旋转地支撑,以及在所述间隔滚子的外表面轴向地位于中心的凹陷用于避免所述间隔滚子和所述柔性管之间的任何接触。
根据所述系统的另一方面,所述柔性管被直接模制到所述车辆车轮中。
根据所述系统的另一方面,所述柔性管被加工到所述车辆车轮上。
根据所述系统的另一方面,所述旋转内环相对于所述静止外环同心地旋转。
根据所述系统的另一方面,所述内旋转环的支承表面提供用于所述间隔滚子和所述闭塞滚子的平滑的锥形表面。
根据所述系统的另一方面,当被组装时,所述静止外环包围所述空气维持系统并且在所述间隔滚子上施加向内的径向力。
根据所述系统的另一方面,所述向内的径向力维持所述内旋转环和所述间隔滚子处于同心关系。
根据所述系统的另一方面,所述内旋转环具有基本上均匀的重量分布,从而使得所述内旋转环的任何部分都不会实质上比另一部分更重。
根据所述系统的另一方面,所述内旋转环是基本上刚性的并且由金属制成。
根据所述系统的另一方面,所述内旋转环由刚性聚合物制成。
根据所述系统的另一方面,所述静止外环的质量克服由所述内旋转环和旋转车轮的旋转所产生的惯性和摩擦力,从而使得在所述内旋转环和车辆车轮旋转时所述静止外环保持基本上静止。
根据所述系统的另一方面,所述静止外环在所述车辆车轮旋转时维持相对于路面的角度位置,并且提供由重力产生的扭矩,所述扭矩对抗所述静止外旋转环与所述车辆车轮一起旋转。
根据所述系统的另一方面,所述静止外环的质量阻止所述静止外环与所述车辆车轮和所述内旋转环一起旋转。
根据所述系统的另一方面,所述间隔滚子保持在所述间隔滚子和所述内旋转环的支承表面之间的非滑动接触。
根据所述系统的另一方面,所述系统包括三个间隔滚子。
根据所述系统的另一方面,所述柔性管限定闭塞所述泵腔的可变形表面。
根据所述系统的另一方面,所述柔性管具有椭圆形剖面。
根据所述系统的另一方面,所述柔性管包括柔性弹性体材料。
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1. 一种空气维修系统,包括:
与车辆车轮相关联的旋转内环;
维持恒定的角度位置的静止外环,所述静止外环包括由多个连接轴被紧固在一起的环区段;
闭塞滚子,所述闭塞滚子由所述多个连接轴中的第一连接轴被旋转地固定到所述静止外环,所述闭塞滚子具有在所述闭塞滚子的径向外表面轴向地位于中心的突起部分,并且所述闭塞滚子的轴向外部分从所述突起部分径向地凹陷并且被所述旋转内环的支承表面支撑;
间隔滚子,所述间隔滚子由所述多个连接轴中的第二连接轴和第三连接轴被旋转地固定到所述静止外环并被所述支承表面旋转地支撑;以及
限定泵腔的柔性管,所述空气维持系统通过对所述柔性管施加闭塞力,周期性地闭塞所述泵腔的部分,而从周围环境泵送流体到充气轮胎中,
所述间隔滚子具有轴向外表面用于通过所述旋转内环的支承表面旋转地支撑,以及在所述间隔滚子的外表面轴向地位于中心的凹陷用于避免所述间隔滚子和所述柔性管之间的任何接触。
2. 如技术方案1所述的空气维持系统,其中,所述柔性管被直接模制到所述车辆车轮中。
3. 如技术方案1所述的空气维持系统,其中,所述柔性管被加工到所述车辆车轮上。
4. 如技术方案1所述的空气维持系统,其中,所述旋转内环相对于所述静止外环同心地旋转。
5. 如技术方案1所述的空气维持系统,其中,所述内旋转环的支承表面提供用于所述间隔滚子和所述闭塞滚子的平滑的锥形表面。
6. 如技术方案5所述的空气维持系统,其中,当被组装时,所述静止外环包围所述空气维持系统并且在所述间隔滚子上施加向内的径向力。
7. 如技术方案6所述的空气维持系统,其中,所述向内的径向力维持所述内旋转环和所述间隔滚子处于同心关系。
8. 如技术方案1所述的空气维持系统,其中,所述内旋转环具有基本上均匀的重量分布,从而使得所述内旋转环的任何部分都不会实质上比另一部分更重。
9. 如技术方案1所述的空气维持系统,其中,所述内旋转环是基本上刚性的并且由金属制成。
10. 如技术方案1所述的空气维持系统,其中,所述内旋转环由刚性聚合物制成。
11. 如技术方案1所述的空气维持系统,其中,所述静止外环的质量克服由所述内旋转环和旋转车轮的旋转所产生的惯性和摩擦力,从而使得在所述内旋转环和车辆车轮旋转时所述静止外环保持基本上静止。
12. 如技术方案1所述的空气维持系统,其中,所述静止外环在所述车辆车轮旋转时维持相对于路面的角度位置,并且提供由重力产生的扭矩,所述扭矩对抗所述静止外旋转环与所述车辆车轮一起旋转。
13. 如技术方案1所述的空气维持系统,其中,所述静止外环的质量阻止所述静止外环与所述车辆车轮和所述内旋转环一起旋转。
14. 如技术方案1所述的空气维持系统,其中,所述间隔滚子保持在所述间隔滚子和所述内旋转环的支承表面之间的非滑动接触。
15. 如技术方案1所述的空气维持系统,其中,所述系统包括三个间隔滚子。
16. 如技术方案1所述的空气维持系统,其中,所述柔性管限定闭塞所述泵腔的能够变形的表面。
17. 如技术方案1所述的空气维持系统,其中,所述柔性管具有椭圆形剖面。
18. 如技术方案1所述的空气维持系统,其中,所述柔性管包括柔性的弹性体材料。
定义
“三角胶芯”指的是位于胎体与轮胎胎圈区中的胎体反包之间的橡胶的楔形物,通常用于加硬轮胎的下胎侧。
“轴向的”和“轴向地”表示平行于轮胎旋转轴线的线或方向。
“胎圈”表示轮胎的包括环形抗拉构件的部分,其由帘布层帘线包绕并且成形为带有或不带其它增强元件如胎圈芯包布(flipper)、胎跟增强层(chipper)、三角胶芯、护趾胶(toe guard)和胎圈包布(chafer)以便适配于轮辋设计。
“带束层增强结构”表示由平行帘线构成的至少两层帘布层,帘线经过编织或未经编织,位于胎面下方,非锚定于胎圈上,并且相对于轮胎的赤道面具有在17度至27度范围内的左帘线角和右帘线角。
“斜交帘布层轮胎”表示胎体具有增强帘线的轮胎,所述增强帘线在胎体帘布层中相对于轮胎赤道面以约25度至50度的角度对角地穿过轮胎从胎圈芯至胎圈芯延伸。帘线在交替层中以相反的角度伸展。
“缓冲层”指的是由平行增强帘线构成的至少两个环形层或帘布层,所述平行增强帘线相对于轮胎的赤道面具有与胎体帘布层中的平行增强帘线相同的角度。
“胎体帘布层”表示除带束层结构、胎面、底胎面、胎侧橡胶和胎圈之外的轮胎结构。
“胎圈包布”指的是置于围绕胎圈外侧的狭窄的带形材料,用于保护帘布层不受轮辋影响,将挠曲分散轮辋上方,并且密封轮胎。
“帘线”表示组成轮胎中的帘布层的增强线束之一。
“设计轮辋”表示具有规定的配置和宽度的轮辋。为了本说明书的目的,设计轮辋和设计轮辋宽度由轮胎制造地生效的工业标准规定。例如,在美国,设计轮辋由Tire andRim Association(轮胎和轮辋协会)规定。在欧洲,轮辋由European Tyre and RimTechnical Organization - Standards Manual(欧洲轮胎和轮辋技术组织-标准指南)规定,并且术语设计轮辋与标准测量轮辋的意思相同。在日本,标准组织是The JapanAutomobile Tire Manufacturer's Association(日本汽车轮胎制造商协会)。
“设计轮辋宽度”是被指定给每个轮胎尺寸的特定可商购轮辋宽度,并且通常在特定轮胎的断面宽度的75%至90%之间。
“赤道面(EP)”表示垂直于轮胎的旋转轴线并且穿过其胎面中心的平面。
“长丝(filament)”指的是单根纱线(yarn)。
“印迹(footprint)”表示轮胎胎面在零速度及标准负载和压力下,与平坦表面的接触区域或接触面积。
“内衬”表示形成无内胎轮胎的内表面的弹性体或其它材料的层或多层,其含有轮胎内的充气流体。
“横向边缘”表示由与赤道面平行并且在内胎面表面的径向高度处与轴向最外侧牵引花纹(traction lug)的外端相交的平面所限定的胎面轴向最外侧边缘。
“前沿(leading)”指的是在轮胎沿行进方向旋转期间,相对于一系列这类部位或部分,最先与地面接触的胎面部分或部位。
“模制基底宽度”指的是固化模具中的轮胎的胎圈之间的距离。固化的轮胎在从固化模具移出后将基本上保持其模制形状,并且“模制基底宽度”还可指未安装的固化轮胎的胎圈之间的距离。
“净接触面积”表示在横向边缘之间接地胎面元件的总面积。
“标准轮辋直径”表示在轮胎的胎圈部分所处于的位置处轮辋辋圈的平均直径。
“标准充气压力”指的是由适当的标准组织为轮胎使用状况选定的规定设计充气压力和负荷。
“标准负载”指的是由适当的标准组织为轮胎使用状况选定的规定设计充气压力和负荷。
“缩放(pantographing)”指的是,当轮胎直径变化时,例如在轮胎在模具中膨胀期间,轮胎中帘线增强件的角度变化。
“帘布层”表示由涂覆有橡胶的平行帘线构成的连续层。
“充气轮胎”表示大体环面形状(通常为敞口圆环)的机械装置,其具有胎圈和胎面,并由橡胶、化学品、织物和钢或其它材料制成。当被安装到机动车辆的车轮上时,轮胎通过其胎面提供牵引,并含有承受车辆负载的流体或气体物质,通常是空气。
“径向的”和“径向地”表示在径向方向上朝着或远离轮胎的旋转轴线的方向。
“子午线轮胎”表示带束或周向地限制的充气轮胎,其中,从胎圈延伸至胎圈的帘布层帘线相对于轮胎赤道面以在65度至90度之间的帘线角铺设。
“Rhom”指的是从轮胎旋转轴线至平行于旋转轴线并穿过轮胎的最大断面宽度的线的垂直距离。
“断面高度”(SH)表示在轮胎赤道面上从标准轮辋直径到轮胎外直径的径向距离。
“断面宽度”(SW)表示以标准压力对轮胎充气24小时之时或之后,但并未承载的情况下,平行于轮胎轴线且位于其胎侧的外部之间的最大线性距离,不包括由于标签、装饰或保护带而导致的胎侧升高造成的宽度。
“胎肩”表示胎面边缘正下方的胎侧的上部分。
“胎侧”表示轮胎在胎面与胎圈之间的部分。
“拼接”指的是轮胎中两个部件的端部或同一部件的两个端部的连接。“拼接”可指两个这类端部的抵接或交叠。
“应变能量密度”是指六个应力分量(三个法向应力和三个剪切应力)与它们的相应应变的乘积之和。
“轮胎设计负载”是轮胎在特定充气压力和使用状况下选定的基础或参考负载:可应用于轮胎的其它负载-压力关系基于该基础或参考。
“胎面”表示当结合至轮胎外胎时包括轮胎的一部分的模制橡胶部件,该部分在轮胎正常充气并在标准负载下时与路接触。
“胎面弧宽”(TAW)表示当轮胎被安装在其指定的轮辋上并被充气至其特定充气压力但未承受任何负载时,中心位于赤道面(EP)上并且与横跨轮胎胎面部分的横向或径向宽度的各种牵引元件(花纹、花纹块、肋、花纹条等)的径向最外侧表面基本重合的弧的宽度。
“胎面宽度”表示在轴线方向上(即,在穿过轮胎旋转轴线的平面中)的胎面表面的弧长度。
“单位胎面压力”表示当胎面表面的单位面积在标准地被充气并标准地被加载的轮胎的印迹中时,该胎面表面的单位面积(平方厘米或平方英寸)所承受的径向负载。
“垫胶(wedge)”指的是锥形橡胶插入件,通常用于限定增强部件的单个曲率,例如在带束层边缘处。
附图说明
将以举例方式参照附图描述本发明,在附图中:
图1示意性地图示根据本发明的空气维持组件的一部分的立体图。
图2示意性地图示根据本发明的空气维持组件的另一部分的剖视图。
图3示意性地图示图2部分的细节剖视图。
图4示意性地示出在不同条件下图3部分的细节剖视图。
图5示意性地图示根据本发明的空气维持组件的另一部分。
具体实施方式
常规的轮胎充气系统可安装到车辆车轮。轮胎充气系统可包括与车轮一起旋转的泵送环和可旋转地联接到车轮上的定位系统。定位系统可包括定位机构和偏心质量。行星滚子可被放置为与泵送环和定位系统非滑动接触。柔性隔膜可限定泵腔,其中,泵送环和定位系统之间的相对运动可被行星滚子转化成使隔膜变形并由此闭塞泵腔的闭塞力。可通过将偏心质量联接到定位机构以使定位系统的质心偏离定位系统的旋转中心,实现泵送环和定位系统之间的相对运动。美国专利No. 8,763,661公开了这种系统,该专利全部内容通过引用合并于此。
空气维持系统的另一个例子可包括旋转内环、静止外环、偏心质量、位于紧靠偏心质量的闭塞滚子、以及限定泵腔的柔性管。空气维持系统可联接到旋转车轮,其中,旋转内环与旋转车轮一起旋转,同时偏心质量相对于旋转车轮维持恒定的角度位置。由此,此布置可在旋转内环和偏心质量之间产生相对运动。空气维持系统可将此相对运动转化成机械功或其它能量形式。空气维持系统可通过向柔性管应用闭塞力,周期性地闭塞泵腔的部分,而将流体从周围环境泵送到入装配到旋转车轮的充气轮胎中。空气维持系统可联接到(诸如载重汽车、紧凑型车辆、摩托车、自行车和/或其它车辆的)车轮的轮辋。内旋转环和滚子元件之间的相对直径可相互合作从而实现期望的传动比和泵送速度。也可利用被动或主动控制机构来控制泵送的速率、压力、和频率。
内旋转环可向柔性管施加闭塞力。内旋转环也可为滚子元件和闭塞滚子(occlusion roller)提供平滑的支承表面,并且可额外地包含或约束空气维持系统的其它部件。内旋转环可与旋转车轮一起旋转,并且可以静止地但可拆卸地联接到旋转车轮。当组装时,外环可包围空气维持系统,并且向滚子施加向内的径向力。此向内的径向力可维持内旋转环和滚子。内旋转环可具有基本上均匀的重量分布,从而使得内旋转环的任何部分都不会实质上比另一部分更重。内旋转环可以是基本上刚性的并且由金属(例如不锈钢、铝、钛)制成,但可替代地由刚性聚合物(例如聚乙炔、聚氟、尼龙和聚酰亚胺)或陶瓷制成。
偏心质量可克服内旋转环和旋转车轮的旋转所产生的惯性和摩擦力,从而使得在内旋转环旋转时偏心质量保持基本静止。此外,偏心质量可联接到空气维持系统,以在车轮旋转时维持偏心质量相对于(与车轮接触的)路面的角度位置,并提供由重力产生的对抗内旋转环与车轮的旋转的扭矩。换言之,偏心质量可阻止外环与车轮及内旋转环一起旋转。由作用于偏心质量的重力引力所造成的此相对运动可被获得用于做机械功。
此相对运动可发生是因为偏心质量的质心不位于旋转中心,从而使得作用于偏心质量的重力引力可容许该偏心质量在内旋转环相对于路面旋转时相对于路面保持基本静止。除了足以克服摩擦力并足够地减弱由非旋转运动(例如撞击)诱发的振动之外,偏心质量的重量可大到足以产生期望量的机械功。偏心质量可以是矩形、球形或不规则形状的。偏心质量可由金属制成,诸如不锈钢、铜、铝等,但可替代地由塑料、陶瓷和/或流体/凝胶制成。滚子元件可额外地保持滚子元件和内旋转环之间的非滑动接触,但可不提供直接的闭塞力。空气维持系统可包括两个、三个、五个或任何合适数量的滚子。
柔性管可限定装有流体的泵腔和闭塞泵腔的可变形界面。柔性管可具有圆形或椭圆形截面。柔性管可包括柔性弹性体材料,诸如橡胶或热固性材料、热塑性塑料或任何其它合适的材料。柔性管可包括入口端口和出口端口,每个都与管和压力调节器组件流体连接。
压力调节器组件可包括控制阀、止回阀、过滤器和用于接收周围空气的入口端口。压力调节器组件的壳体可被紧固到车轮上,其中,入口出口位于轮胎的轮胎腔外,并且压力调节器组件的其余结构位于轮胎腔内。
空气维持系统可采用蠕动泵或往复泵方法。在蠕动方法中,闭塞滚子可压缩与闭塞滚子相邻的柔性管的部分,由此响应于利用偏心质量由于重力而静止地位于外环底部的封闭滚子所造成的各自的逐段变形,而使柔性管逐段地在膨胀状态与至少部分挤扁状态之间变形。
旋转内环可同心地设置在静止外环内,并且由滚子元件决定其相对于静止外环的定向。滚子元件可以经由轴被可旋转地紧固到静止外环上。静止外环可包括多个(例如3个、4个、5个等)区段,每个区段在一端处具有阴型匹配连接结构并且在其相反端具有阳型连接结构。旋转内环可包括用于接纳滚子元件的滚子元件轨道、在一端处具有用于与其相反端处的阳型夹持连接结构匹配的阴型凹陷的多个区段(例如1个、2个、3个、4个等)。每个端部还可具有用于固定柔性管的槽。可通过连接所述端部将旋转内环紧固到车轮。闭塞滚子可以由轴可旋转地附接到静止外环,从而使得当旋转内环和车轮旋转时因偏心质量而保持静止的闭塞滚子滚动并挤压柔性管。当车轮旋转时,滚子元件可沿滚子元件轨道行进,并且闭塞滚子可按顺序挤压柔性管。压力调节器组件的壳体可包括用于定期的轮胎压力维持(例如,初始空气填充等)的填充端口。2015年1月28日提出的美国专利申请序列号14/607,897公开了这种示例性系统,该申请的全部内容通过引用合并于此。
如图1-5所示,根据本发明的空气维持系统10可包括装备装配有滚子50、70的分段式环13,滚子50、70被装配在环区段15的相交处的轴53上。松弛补偿可由可延伸区段17实现,该可延伸区段17容许调整分段式环13的周向长度并且还容许延伸分段式环用于装配操作。环区段15可由轴杆/轴53连接在一起,该轴杆/轴53上装配有滚子50、70和经润滑或未经润滑的支承表面12。可交替地使用滚子支承或滚针支承配置。支承12因此容许分段式环13与附接到车辆轮辋9上的内环11同心地一起旋转。系统10可被紧固到改进的轮辋9,该轮辋9容许在不从轮辋移出系统的情况下安装轮胎。
系统10的直径可小于胎圈座直径,以便容许在不接触系统的情况下进行轮胎安装操作。柔性管20可被添加作为紧固到改进式轮辋9上的额外零件。替代地,内环11和/或柔性管20可被直接模制到改进式轮辋9上和/或加工到改进式轮辋9内,以降低复杂性(例如零件的数量等)并增强与改进式轮辋9的一体性(例如同轴性、平衡、重量等)。
可在试验转鼓7(图5)上测试系统10的零件。可测试驱动装置,并且可评估管压缩装置(pinching device)参数对系统10的动态行为的影响。可在没有管连接或阀的情况下执行这些测试,因为未测试充气泵送。
如图1-4所示,根据本发明的系统10可包括闭塞滚子50。闭塞滚子50可包括突起部分51,突起部分51用于响应于闭塞滚子所产生的相应逐段变形而压缩柔性管20与闭塞滚子相邻的部分并且使柔性管在膨胀状态和至少部分压扁状态之间逐段地变形,该闭塞滚子与偏心质量(未示出)一起在重力作用下保持在外分段式环13的底部处。柔性管20可被固定到内环11。内环11可被固定到车辆轮辋9。突起部分51可在闭塞滚子50的径向外表面处位于轴向中心,并且闭塞滚子的轴向外部分从突起部分沿径向地凹陷并且由内环11上的支承表面12支撑。
系统10还可包括至少两个间隔滚子70,用于维持内环11和外环13之间的同心关系,闭塞滚子50可旋转地被紧固在外环13上。间隔滚子70可具有轴向外表面71用于被内环11的支承表面12可旋转地支撑。间隔滚子70的凹陷72可在间隔滚子的外表面处位于轴向中心,以避免间隔滚子和柔性管20之间的任何接触。压力调节器组件(未示出)可获得系统10产生的压力,用于维持轮胎腔28内的合适的空气压力。
根据以上详细描述并且根据附图和权利要求,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可对本发明的例子进行修改和改变而不违背由以下权利要求限定的本发明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空气维修系统,包括:
与车辆车轮相关联的旋转内环;
维持恒定的角度位置的静止外环,所述静止外环包括由多个连接轴被紧固在一起的环区段;
闭塞滚子,所述闭塞滚子由所述多个连接轴中的第一连接轴被旋转地固定到所述静止外环,所述闭塞滚子具有在所述闭塞滚子的径向外表面处轴向地位于中心的突起部分,并且所述闭塞滚子的轴向外部分从所述突起部分径向地凹陷并且被所述旋转内环的支承表面支撑;
间隔滚子,所述间隔滚子由所述多个连接轴中的第二连接轴和第三连接轴被旋转地固定到所述静止外环并被所述支承表面旋转地支撑;以及
限定泵腔的柔性管,所述空气维持系统通过对所述柔性管施加闭塞力,周期性地闭塞所述泵腔的部分,而从周围环境泵送流体到充气轮胎中,
所述间隔滚子具有轴向外表面用于通过所述旋转内环的支承表面旋转地支撑,以及在所述间隔滚子的外表面轴向地位于中心的凹陷用于避免所述间隔滚子和所述柔性管之间的任何接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维持系统,其中,所述柔性管被直接模制到所述车辆车轮中。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维持系统,其中,所述柔性管被加工到所述车辆车轮上。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维持系统,其中,所述旋转内环相对于所述静止外环同心地旋转。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维持系统,其中,所述内旋转环的支承表面提供用于所述间隔滚子和所述闭塞滚子的平滑的锥形表面。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气维持系统,其中,当被组装时,所述静止外环包围所述空气维持系统并且在所述间隔滚子上施加向内的径向力。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气维持系统,其中,所述向内的径向力维持所述内旋转环和所述间隔滚子处于同心关系。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维持系统,其中,所述内旋转环具有基本上均匀的重量分布,从而使得所述内旋转环的任何部分都不会实质上比另一部分更重。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维持系统,其中,所述内旋转环是基本上刚性的并且由金属制成。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维持系统,其中,所述内旋转环由刚性聚合物制成。
CN201611131172.8A 2015-12-09 2016-12-09 车轮上的空气维持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703131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4/963746 2015-12-09
US14/963,746 US9682599B1 (en) 2015-12-09 2015-12-09 On-wheel air maintenance system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031318A true CN107031318A (zh) 2017-08-11
CN107031318B CN107031318B (zh) 2018-09-18

Family

ID=574217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1131172.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7031318B (zh) 2015-12-09 2016-12-09 车轮上的空气维持系统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9682599B1 (zh)
EP (1) EP3178676A1 (zh)
JP (1) JP2017105454A (zh)
CN (1) CN107031318B (zh)
BR (1) BR102016028519A2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453258B2 (en) * 2013-03-12 2022-09-27 Aperia Technologies, Inc. System for tire inflation
US10759236B2 (en) 2017-05-04 2020-09-01 The Goodyear Tire & Rubber Company Wheel for an air maintenance tire system
US11199186B2 (en) * 2017-08-31 2021-12-14 Dana Heavy Vehicle Systems Group, Llc Pressurized fluid supply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supplying pressurized fluid
WO2020112686A1 (en) 2018-11-27 2020-06-04 Aperia Technologies, Inc. Hub-integrated inflation system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511294A (en) * 1967-12-18 1970-05-12 Lockheed Aircraft Corp Emergency tire inflation system
WO1996005077A1 (en) * 1994-08-12 1996-02-22 Marks-Rms, Inc. Pneumatic tire inflation system
CN103402793A (zh) * 2010-07-21 2013-11-20 阿佩利亚科技公司 轮胎充气系统
US20150165836A1 (en) * 2013-12-16 2015-06-18 The Goodyear Tire & Rubber Company Snap-in inlet and connection method for air maintenance tire
CN105082905A (zh) * 2014-05-05 2015-11-25 固特异轮胎和橡胶公司 空气维持轮胎组件

Family Cites Families (2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211935A (en) 1937-12-15 1940-08-20 Clark W Parker Automatic tire inflater
US2415618A (en) 1945-05-21 1947-02-11 William S West Pump
US3012820A (en) 1959-01-19 1961-12-12 Arthur S King Automotive wheel balancer
US3047339A (en) 1960-01-06 1962-07-31 Leland S Hamer Wheel balancer
US3152553A (en) 1960-12-13 1964-10-13 Rydberg Sverker Rotary pump or the like
US3532449A (en) 1968-05-07 1970-10-06 Paul I Garton Wheel
SE387162B (sv) 1974-06-25 1976-08-30 Ljungmans Verkstader Ab Slangpump
US4030300A (en) 1975-02-12 1977-06-21 Thompson William C Power generating system
CA1036420A (en) 1975-09-25 1978-08-15 Baxter Travenol Laboratories Peristaltic pump with forgiving rollers
DE2553800A1 (de) 1975-11-29 1977-06-02 Koehring Gmbh Bomag Division Unwuchtantriebseinrichtung
US4157530A (en) 1975-12-18 1979-06-05 Merz Ernest J Automatic tire pressure monitoring system
US4291235A (en) 1979-02-26 1981-09-22 Bergey Jr Karl H Windmill
SE418411B (sv) 1979-07-04 1981-05-25 Rune Sturesson Excenterelement avsett for markvibratorer
US4256971A (en) 1979-11-16 1981-03-17 Rodney Griffith Wave and wind motion energy transducer
US4536668A (en) 1982-09-13 1985-08-20 Boyer Robert E Vehicle mountable electrical generating system
US4637152A (en) 1983-05-11 1987-01-20 Roy David C Rotary drive mechanism for energizing toys, kinetic sculptures, or the like
US4606710A (en) 1985-10-09 1986-08-19 Maguire Stephen B Peristaltic pump
AT386360B (de) 1986-05-15 1988-08-10 Heid Ag Maschf Massenausgleich fuer schwingantriebe
KR930001020B1 (ko) 1987-06-16 1993-02-12 스미도모 덴기 고오교오 가부시기가이샤 액압 제어장치 및 이것을 사용한 브레이크장치
FR2618102B1 (fr) 1987-07-15 1990-02-16 Michelin & Cie Gonflage d'un pneumatique en rotation
US4819593A (en) 1988-04-28 1989-04-11 Briggs & Stratton Corporation Pivoting balancer system
SK285543B6 (sk) 2001-12-11 2007-03-01 Franti�Ek Hrabal Zariadenie na sledovanie, udržiavanie a/alebo upravovanie tlaku v pneumatike vozidla
US8042586B2 (en) 2009-12-21 2011-10-25 The Goodyear Tire & Rubber Company Self-inflating tire assembly
US8113254B2 (en) 2009-12-21 2012-02-14 The Goodyear Tire & Rubber Company Self-inflating tire
US8235081B2 (en) 2010-11-22 2012-08-07 The Goodyear Tire & Rubber Company In-line pumping assembly for self-inflating tire
US20160167465A1 (en) * 2014-12-12 2016-06-16 The Goodyear Tire & Rubber Company On-wheel air maintenance system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511294A (en) * 1967-12-18 1970-05-12 Lockheed Aircraft Corp Emergency tire inflation system
WO1996005077A1 (en) * 1994-08-12 1996-02-22 Marks-Rms, Inc. Pneumatic tire inflation system
CN103402793A (zh) * 2010-07-21 2013-11-20 阿佩利亚科技公司 轮胎充气系统
US20150165836A1 (en) * 2013-12-16 2015-06-18 The Goodyear Tire & Rubber Company Snap-in inlet and connection method for air maintenance tire
US9205712B2 (en) * 2013-12-16 2015-12-08 The Goodyear Tire & Rubber Company Snap-in inlet and connection method for air maintenance tire
CN105082905A (zh) * 2014-05-05 2015-11-25 固特异轮胎和橡胶公司 空气维持轮胎组件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70166018A1 (en) 2017-06-15
EP3178676A1 (en) 2017-06-14
CN107031318B (zh) 2018-09-18
US9682599B1 (en) 2017-06-20
JP2017105454A (ja) 2017-06-15
BR102016028519A2 (pt) 2017-06-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691124B (zh) 车轮上的空气维持系统
CN110573353B (zh) 具有轮辐环的轮胎
CN107031318B (zh) 车轮上的空气维持系统
EP3481651B1 (en) Post-cure run-flat and/or noise reduc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US11235616B2 (en) Method of mounting a non-pneumatic tire onto a hub
US20170113500A1 (en) On-wheel air maintenance system
CN101654043B (zh) 用于车辆的轮胎
CN107257740A (zh) 非充气轮胎
CN102555689A (zh) 充气轮胎
AU2007231616B2 (en) Air shaping of green tire carcass
US10189320B2 (en) On-wheel air maintenance system
US20190184767A1 (en) Post-cure sidewall stabilizing reinforcement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CN114590076A (zh) 用于支撑结构的车轮
EP1543999B1 (en) Tire with deep tread groove comprising an inextensible ring in said groove
EP1226043B1 (en) Improvements in bead construction
JP4056089B2 (ja) 予め硬化されたエイペックスにより制御されるプライの経路
KR102646626B1 (ko) 비공기압 타이어
EP1226023B1 (en) An improved process for manufacturing tires
EP3256336B1 (en) A runflat tire with sidewall-reinforcing inserts
WO2017132635A1 (en) Elastomeric articles as well as devices including same and methods of manufactur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918

Termination date: 20191209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