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026882A - 一种资源获取的方法及相关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资源获取的方法及相关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026882A
CN107026882A CN201610072844.6A CN201610072844A CN107026882A CN 107026882 A CN107026882 A CN 107026882A CN 201610072844 A CN201610072844 A CN 201610072844A CN 107026882 A CN107026882 A CN 10702688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source
registrar
attribute
property value
stor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072844.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026882B (zh
Inventor
王嗣琛
殷佳欣
张永靖
曾米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Cloud Computing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072844.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026882B/zh
Priority to PCT/CN2017/071939 priority patent/WO2017133496A1/zh
Priority to KR1020187024163A priority patent/KR102223260B1/ko
Priority to JP2018558470A priority patent/JP2019506696A/ja
Priority to EP17746816.2A priority patent/EP3402164B8/en
Publication of CN10702688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026882A/zh
Priority to US16/051,988 priority patent/US10880785B2/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02688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02688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90Details of database functions independent of the retrieved data types
    • G06F16/95Retrieval from the web
    • G06F16/957Browsing optimisation, e.g. caching or content distillation
    • G06F16/9574Browsing optimisation, e.g. caching or content distillation of access to content, e.g. by cach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50Network services
    • H04L67/56Provisioning of proxy services
    • H04L67/568Storing data temporarily at an intermediate stage, e.g. caching
    • H04L67/5682Policies or rules for updating, deleting or replacing the stored dat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16Central resource management; Negotiation of resources or communication parameters, e.g. negotiating bandwidth or QoS [Quality of Service]
    • H04W28/26Resource reserv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50Network services
    • H04L67/51Discovery or management thereof, e.g. service location protocol [SLP] or web ser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5/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supporting real-time applications in data packet communication
    • H04L65/40Support for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50Network services
    • H04L67/56Provisioning of proxy services
    • H04L67/568Storing data temporarily at an intermediate stage, e.g. cach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50Network services
    • H04L67/60Scheduling or organising the servicing of application requests, e.g. requests for application data transmissions using the analysis and optimisation of the required network resources
    • H04L67/63Routing a service request depending on the request content or contex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70Services for machine-to-machine communication [M2M] or 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 [MTC]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8/00Access restriction; Network selection; Access point selection
    • H04W48/08Access restriction or access information delivery, e.g. discovery data deliver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7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between access poi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101/00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group H04L61/00
    • H04L2101/30Types of network names
    • H04L2101/365Application layer names, e.g. buddy names, unstructured names chosen by a user or home appliance nam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02Protocols based on web technology, e.g. 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 [HTT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04Protoc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erminals or networks with limited capabiliti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erminal portabil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50Network services
    • H04L67/56Provisioning of proxy services
    • H04L67/565Conversion or adaptation of application format or content
    • H04L67/5651Reducing the amount or size of exchanged application dat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资源获取的方法及相关设备,用于有效减少注册服务器和资源服务器之间冗余数据的传输。本发明实施例方法包括:注册服务器接收终端发送的用于获取资源包含的目标属性的第一请求,第一请求中携带目标属性的通用资源标识符URI;注册服务器根据URI确定注册服务器中存储有目标属性所属的资源,目标属性为资源包含的部分内容;注册服务器向终端发送URI指示的有效的目标属性。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注册服务器和一种资源服务器,有效的减少了注册服务器和资源服务器之间冗余数据的传输,节省了网络资源。

Description

一种资源获取的方法及相关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资源获取的方法及相关设备。
背景技术
M2M(Machine to Machine,机器与机器)是将数据从一台终端传送到另一台终端,也就是机器与机器(Machine to Machine)的对话。M2M是机器和机器之间的一种智能化、交互式的通信。随着M2M技术迅速发展,已经在越来越多的垂直行业和领域得到丰富的应用。例如智能交通、农业灌溉、智能家居、电网、抄表等行业。M2M系统为了满足对不同垂直行业应用服务的需要,开发统一的M2M平台实现部分公共能力,例如数据访问和存储、数据的共享和传输、群组通信、对数据的订阅通知、安全、计费、设备管理等。在M2M系统中可以包括终端、注册服务器和资源服务器,注册服务器可以是运营商平台,可以是家庭网关,资源服务器提供具体特定的服务,可以是天气服务器,也可以是车队管理服务器。终端通过注册服务器向资源服务器获取资源,资源是信息的一种抽象,任何能够被命名的信息都能够作为一个资源:例如,资源可以是一份文档或一张图片、一个与时间相关的服务(例如,“南京2015年9月1号的天气”)等。在实际应用中,例如:
终端A需要获取资源C,而终端B也需要获取资源C,资源C包括例如具体内容、内容大小、内容格式等属性,其中,在一种情况下,终端A需要获取的资源C和终端B获取的资源C相同,则资源服务器向注册服务器发送两次相同的资源。在另一种情况下,终端A获取的资源C与终端B获取的资源C相比,其中,只有一部分的属性值发生了改变,而其中大部分的属性值是相同的,资源服务器可能会将大部分重复的数据,即属性值相同的那部分数据多次发送给注册服务器,从而造成了资源服务器和注册服务器之间的冗余数据传输,造成网络资源的浪费,也减缓了注册服务器对终端的响应速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资源获取的方法及相关设备,能够有效的减少注册服务器和资源服务器之间冗余数据的传输,节省网络资源。
本发明中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通信系统,该通信系统包括终端、注册服务器和资源服务器,其中,在具体M2M网络部署中,终端可对应ADN(Application Dedicated Node,应用专用节点)、ASN(Application Service Node,应用服务节点)、MN(Middle Node,中间节点),注册服务器和资源服务器可对应ASN、MN或IN(Infrastructure Node,基础设施节点)。注册服务器(英文:Registrar Common Service Entity,缩写:R-CSE)为终端注册的CSE,CSE(Common Service Entity,公共服务实体)是作为M2M系统的公共能力部件,可以实现对公共能力的承载。资源服务器(英文:Hosting Common ServiceEntity,缩写:H-CSE)为资源或属性的持有实体。
注册服务器可以支持多个终端,注册服务器可以是运营商平台,可以是家庭网关。资源服务器提供具体特定的服务,如,可以是天气服务器,也可以是车队管理服务器。终端可以通过注册服务器向资源服务器获取资源或资源的属性。本发明实施例中,在注册服务器中引入存储机制,将资源进行存储,当终端请求获取目标属性时,该目标属性为资源包含的部分属性,注册服务器首先在本地存储进行搜索,确定本地是否存储有该目标属性所属的资源,若存储有该资源,注册服务器就会直接将本地存储的该资源所包含的目标属性发送给终端,而不需要向资源服务器获取目标属性了,有效的减少了注册服务器和资源服务器之间的数据传输。
本发明中终端需要获取的可能是资源,也可能是该资源所包括的目标属性,下面对终端需要获取目标属性进行说明。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资源获取的方法,应用于机器通信M2M系统。其中,注册服务器接收终端发送的用于获取资源包含的目标属性的第一请求,该第一请求中携带该目标属性的通用资源标识符URI,注册服务器可以根据URI确定出第一请求所请求的是资源包括的目标属性,该目标属性为该资源包含的部分内容,目标属性为至少一个属性,注册服务器根据通用资源标识符(英文:Uniform Resource Identifier,缩写:URI)确定该注册服务器中存储有该目标属性所属的资源,然后,注册服务器将URI的资源部分作为索引在本地存储进行搜索,确定本地存储中是否存在该目标属性所属的资源,当注册服务器确定本地存储有该目标属性所属的资源时,注册服务器向终端发送URI指示的有效的目标属性,这里的有效的目标属性为注册服务器中本地存储的目标属性。这里所指的资源为终端向注册服务器首次获取请求后,注册服务器从资源服务器获取响应并存储后得到的。在注册服务器中存储的资源会进行更新,可以定期进行数据更新并存储,优选的,随着后期资源服务器向注册服务器返回的变化的属性值内容而同步更新并存储。
通过本发明的实施例,在注册服务器中引入了存储机制,当终端向注册服务器请求目标属性时,注册服务器根据URI的资源部分为索引在存储中进行搜索,若确定本地存储有该目标属性所属的资源时,注册服务器直接向终端发送该资源所属的目标资源,不需要再向资源服务器获取,有效的减少的注册服务器和资源服务器之间的数据的传输量。
具体的,注册服务器对于有效的目标属性的确定又包括几种不同的情况,下面分别进行说明。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该资源包含用于指示该资源有效期的时间属性,该注册服务器可以根据该时间属性确定该目标属性所属的资源是否过期,若该资源未过期,那么,注册服务器确定该有效的目标属性具体为该注册服务器中存储的该URI所指示的目标属性。注册服务器向终端发送该有效的目标属性。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若注册服务器根据时间属性确定目标属性所属的资源已过期,进一步的,注册服务器会向资源服务器发送第二请求,该第二请求用于向资源服务器获取该目标属性,该第二请求携带存储在注册服务器中的该资源的最后修改时间属性值和URI。之后,该注册服务器会接收资源服务器反馈的属性值内容,其中,属性值内容具体为当注册服务器中存储的最后修改时间属性值与资源服务器中存储的最后修改时间属性值不同时,存储在资源服务器中的目标属性中相对于该存储在注册服务器中的目标属性发生变化的属性值内容。
注册服务器器确定有效的目标属性具体为:注册服务器接收的该属性值内容和注册服务器中存储的目标属性中未发生变化的属性值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中,注册服务器首先会根据资源的时间属性确定该资源是否过期了,如果该资源没有过期,则直接确定本地存储的未过期的资源所包含的目标属性为有效的目标属性。不需要向资源服务器获取,如果该资源已过期,注册服务器会将该资源包括的最后修改时间属性值发送给资源服务器,以使资源服务器根据该最后修改时间属性值来确定在注册服务器中存储的目标属性中哪些属性值内容发生了变化,注册服务器接收资源服务器发送的目标属性中发生变化的属性值内容,并不会接收全部的目标属性内容,有效的减少的了注册服务器和资源服务器之间的数据传输,注册服务器确定接收的发生变化的属性值内容和本地存储的未发生变化的属性值内容为有效的目标属性,注册服务器向终端发送有效的目标属性。
上面对终端向注册服务器获取目标属性做了说明,下面对终端需要获取资源进行说明。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该注册服务器接收终端发送的用于获取资源的第三请求,该第三请求中携带资源的URI,注册服务器将URI作为索引,在本地存储中进行搜索,注册服务器根据资源的URI确定本地存储有该资源,并且,注册服务器根据资源的时间属性确定该资源是否已经过期了,若该资源已过期,注册服务器就会向资源服务器发送第四请求,该第四请求用于向资源服务器请求获取该资源,同时第四请求还会携带资源的URI和在注册服务器中存储的资源的最后修改时间属性值,之后,该注册服务器接收该资源服务器反馈的属性值内容,其中,该属性值内容包括存储在资源服务器的当最后修改时间属性值与存储在该注册服务器中的该最后修改时间属性值不同时,存储在资源服务器的资源中相对于存储在注册服务器中的资源的属性值发生变化的属性值内容。注册服务器确定该有效的资源具体为:接收的发生变化的属性值内容和存储在该注册服务器中未发生变化的属性值内容。该注册服务器向该终端发送该有效的资源。注册服务器接收到变化的属性值内容时,根据变化的属性值内容将对应的属性值进行更新存储。
本发明实施例中,若注册服务器中存储的资源只是部分属性内容发生了变化,还有一部分属性内容没有发生变化,那么,注册服务器只接收该资源中发生变化的属性值内容,并不会接收资源中全部的属性值内容,减少了注册服务器和资源服务器之间传输的数据。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用于储存上述注册服务器所用的计算机软件指令,其包含用于执行上述方面所设计的程序。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注册服务器,具有实现上述方法中实际中注册服务器所执行的功能。该功能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执行相应的软件实现。该硬件或软件包括一个或多个与上述功能相对应的模块。
第四方面,注册服务器的结构中包括存储器,收发器和处理器。其中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可执行程序代码,并与收发器耦合。该程序代码包括指令,当该处理器执行该指令时,该指令使该注册服务器执行上述方法中所涉及的信息或者指令。
第五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资源获取的方法,应用于机器通信M2M系统。其中,资源服务器接收注册服务器发送的用于获取资源包含的目标属性的第二请求,该第二请求携带该目标属性的URI和该资源的最后修改时间属性,该目标属性为该资源包含的部分内容。资源服务器根据该URI可以确定第二请求所请求的是资源,进一步的,资源服务器会判断接收到的最后修改时间属性值和存储的最后修改时间属性值是否相同,当该目标属性所属的资源的最后修改时间属性值与接收到的最后修改时间属性值不同时,资源服务器将注册服务器请求的目标属性逐一对比,资源服务器确定该存储在资源服务器中的目标属性中相对于该存储在注册服务器中的目标属性发生变化的属性值内容,可选的,并根据该发生变化的属性值内容生成响应。通过本发明的实施例,资源服务器将请求的目标属性逐一对比,只将发生变化的属性值内容发送给注册服务器,或者,资源服务器将请求的目标属性逐一对比后,发现目标属性中所有的属性值内容都没有发生变化,则资源服务器向注册服务器发送响应,以指示该目标属性没有变化,资源服务器不需要将全部的目标属性发送给注册服务器,减少了资源服务器和注册服务器之间传输的冗余数据。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资源服务器接收注册服务器发送的用于获取资源的第四请求,该第四请求携带该资源的URI和存储在该注册服务器中该资源的最后修改时间属性值。该资源服务器确定存储的该资源的最后修改时间属性值与接收的该资源的最后修改时间属性值不同时,资源服务器将请求的资源中的所有属性逐一对比,资源服务器确定该存储在资源服务器中的资源相对于存储在注册服务器中的资源发生变化的属性值内容。该资源服务器向该注册服务器发送该发生变化的属性值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中,资源服务器对接收到最后修改时间属性值和本地存储的最后修改时间属性值做比较,若两个最后修改时间属性值不同,资源服务器会进一步比较存储的最后修改时间属性值对应的资源中相对于接收的最后修改时间属性值对应的资源中,哪些属性值发生了变化,并只将发生变化的属性值发送给注册服务器,并不会将资源中所有的属性值发送给注册服务器,因此极大的减少了注册服务器和资源服务器之间的冗余信息传输,节省了网络资源。
第六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用于储存为上述资源服务器所用的计算机软件指令,其包含用于执行上述方面所设计的程序。第七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资源服务器,该资源服务器具有实现上述方法中资源服务器所执行的功能。该功能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执行相应的软件实现。该硬件或软件包括一个或多个与上述功能相对应的模块。
第七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资源服务器,该资源服务器具有实现上述方法中资源服务器所执行的功能。所述功能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执行相应的软件实现。所述硬件或软件包括一个或多个与上述功能相对应的单元。
第八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资源服务器,该资源服务器包括存储器,收发器和处理器。其中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可执行程序代码,并与和收发器耦合。该程序代码包括指令,当该处理器执行该指令时,该指令使该资源服务器执行上述方法中所涉及的信息或者指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M2M系统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通信系统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M2M系统中CSE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资源数据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种资源获取的方法的一个实施例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种资源获取的方法的另一个实施例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种注册服务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种资源服务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资源获取方法及相关设备,用于有效减少资源服务器和注册服务器之间有冗余数据传输,提高注册服务服务器对终端的响应速度。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等(如果存在)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内容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图1提供了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M2M系统的架构示意图,M2M系统包括M2M平台102、M2M网关103、M2M设备104以及AE(Application Entity,应用实体)101。如图1所示,M2M平台102可以是IN(Infrastructure Node,基础设施节点),M2M网关103是MN(Middle Node,中间节点),M2M设备可以是ASN(Application Service Node,应用服务节点)和ADN(ApplicationDedicated Node,应用专用节点)图中未示出。另外,CSE(Common ServiceEntity,公共服务实体)是作为M2M系统的公共能力部件,可以实现对公共能力的承载。CSE可以包含在M2M平台、M2M网关,或作为M2M设备的ASN中,以实现相应的功能。AE可以单独存在,也可以包含在M2M平台、M2M网关,或作为M2M设备的ASN或ADN中。CSE通过Mca参考点让AE访问CSE开放的公共能力,通过Mcc参考点实现CSE之间的通信以及通过Mcn参考点实现对底层网络能力的调用。
本发明中实施例中,图2为通信系统示意图,包括终端10、注册服务器20和资源服务器30,其中,注册服务器20(英文:Registrar Common Service Entity,缩写:R-CSE)为终端注册的CSE,资源服务器30(英文:Hosting CommonService Entity,缩写:H-CSE)为资源或属性的持有实体。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终端10、注册服务器20和资源服务器30对应于图1中M2M系统的实体如下表1所示:
表1
如上表1所示,在实际网络部署中,终端可对应ADN、ASN、MN,注册服务器20和资源服务器30可对应ASN、MN或IN。
注册服务器可以支持多个终端10,注册服务器20可以是运营商平台,可以是家庭网关。资源服务器30提供具体特定的服务,可以是天气服务器,也可以是车队管理服务器。终端10可以通过注册服务器20向资源服务器30获取资源或资源的属性。
图3显示了本发明实施例在M2M系统中的CSE 40的结构示意图,CSE 40可以是R-CSE,也可以是H-CSE,CSE 40可包含一个或多个端口21,与收发器(transceiver)22相耦合。收发器22可以是发射器,接收器或其组合,从其他网络节点通过端口21发送或接收数据包。处理器23耦合到收发器22,用于处理数据包。处理器23可包含一个或多个多核处理器23和/或存储器24。处理器23可以是一个通用处理器23,专用集成电路(英文:application specificintegrated circuit,缩写:ASIC),或数字信号处理器(英文:digital signalprocessor,缩写:DSP)23。
存储器24可为非瞬时性的存储介质,与处理器23相耦合,用于保存不同类型的数据,如语义描述资源,被语义描述资描述的资源等。存储器24可包含只读存储器24(英文:read only memory,缩写:ROM),随机存取存储器24(英文:random access memory,缩写:RAM)或者可存储信息和指令的其他类型的动态存储设备,也可以是磁盘存储器24。存储器24可用于保存实现语义验证相关方法的指令。可以理解,通过编程或装载可执行指令到设备200的处理器23,存储和长期存储中的至少一个。
一个实施例中,CSE 40作为注册服务器(R-CSE)时,包括存储器24,处理器23和收发器22以及与收发器22耦合的一个或多个端口21。存储器24,用于存储计算机可执行程序代码;处理器23与所述存储器24和所述收发器22耦合。
其中所述程序代码包括指令,当所述处理器23执行所述指令时,所述指令使注册服务器执行图5和图6中的相关步骤。
此外,CSE 40作为资源服务器(R-CSE)时,包括存储器24,处理器23和收发器22以及与收发器22耦合的一个或多个端口21。存储器24,用于存储计算机可执行程序代码;处理器23与所述存储器24和所述收发器22耦合。
其中所述程序代码包括指令,当所述处理器23执行所述指令时,所述指令使所述资源服务器执行图5和图6中的相关步骤。
在M2M系统中,操作的对象以资源的形式出现,资源是信息的一种抽象表现形式,任何能够被命名的信息都能够作为一个资源,例如,一份文档、一张图片、一个与时间相关的服务(例如,“南京2015年9月1号的天气”)等。通常使用通用资源标识符(英文:Uniform Resource Identifier,缩写:URI)来标识特定资源,每个资源都有唯一的地址(URI)。资源可以通过CRUD(create/retrieve/update/delete)对其进行管理,分别对应创建、获取、更新和删除等。
资源可以包含子资源和属性,子资源又可以包括属性。资源和属性的区别在于,属性不再包含下级子资源或属性,而资源包含下一级子资源或属性。
本发明实施例中,请参阅图4所示的资源的数据结构图,在图4中,方头长框表示的是资源,圆头长框表示的是属性,资源“容器”(container)可以存储数据,主要用于和其他实体之间进行数据共享,以及对数据进行追踪。其中,容器实例(contentInstance)为子资源,而创建者(creator)、最大实例个数(maxNrOfInstances)作为容器资源的属性。具体内容(content),内容大小(contentSize)、最后修改时间(lastModifiedTime),时间(cacheExpire)作为子资源的容器实例包括的属性。属性是对资源的具体描述,用于存储资源的具体数据。一个属性有名称-值对(name-value pair),例如属性creator的名称值对表现为creator=Sam,表示创建者为名叫Sam的人。有需要共享的信息,创建container资源,将信息放到其子资源contentInstance中的content属性中,包括天气信息共享、农户庄稼种植信息共享等。
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在注册服务器引入存储机制,将资源进行存储,终端获取资源或获取目标属性时,目标属性为资源包含的部分属性,即目标属性可以是至少一个属性,以终端获取目标属性举例说明,当终端向注册服务器发送获取目标属性的请求时,注册服务器可以在本地存储中查找,当注册服务器确定已存储了该目标属性所属的资源时,注册服务器将有效的目标属性发送给终端。其中,有效的目标属性,当时间(cacheExpire)属性指示该目标属性所属的资源未过期时,注册服务器中存储的目标属性。可选的,当时间(cacheExpire)属性指示该目标属性所属的资源已过期时,注册服务器会将资源的最后修改时间(lastModifiedTime)属性值发送给资源服务器,资源服务器确定接收的最后修改时间(lastModifiedTime)属性值和资源服务器中存储的最后修改时间属性值不同时,资源服务器将本地存储的最后修改时间属性值对应的目标属性中,相对于接收的最后修改时间属性值对应的目标属性中发生变化的属性值发送给注册服务器。为了便于理解,将图4中的具体内容(content),内容大小(contentSize)、最后修改时间(lastModifiedTime),过期时间(cacheExpire)等属性值内容进行举例说明:
属性 属性值
lastModifiedTime 格林尼治时间,2015-9-29,星期二,04:51:59
contentSize 1k
content cloudy(多云)
cacheExpire 格林尼治时间,2015-9-29,星期二,06:00:00
根据终端请求获取的是资源的全部内容(即资源),还是资源的部分内容(目标属性)的不同,下面分实施例进行具体描述,请参阅图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资源获取的方法,包括:
一、终端请求获取目标属性
501、终端向注册服务器发送用于获取目标属性的第一请求,第一请求中携带目标属性的通用资源标识符URI;
目标属性可以为至少一个属性,此处不限定,为了方便理解下面举例进行说明。
以终端获取天气信息为例:
终端向注册服务器发送第一请求,第一请求请求contentInstance资源下的属性‘content’和‘content size’。
第一请求可以为:
GET/m2m.provider.com/CSE221/container/contentinstance?atr=con&atr=csHTTP/1.1
其中,GET表示获取操作,遵循HTTP1.1版本。
第一请求中携带的URI为:
/m2m.provider.com/CSE221/container/contentinstance?atr=con&atr=cs。
/m2m.provider.com/CSE221/container/contentinstance表示URI的资源部分,‘con’表示该URI资源部分所指示资源的属性‘content’,cs表示该URI资源部分所指示资源的属性content size。
502、注册服务器接收第一请求,并根据URI的资源部分确定注册服务器中存储有目标属性所属的资源。
注册服务器接收第一请求中携带的URI。首先,注册服务器对该URI进行解析,注册服务器可以通过对URI的解析确定第一请求中URI的资源部分和/或属性部分。
例如,通过对步骤501中第一请求中携带的URI进行解析:
在/m2m.provider.com/CSE221/container/contentinstance?atr=con&atr=cs中,URI的资源部分和属性部分的划分可以根据两者的边界字符“?”区分,“?”前面的部分为资源部分,“?”后面部分根据“atr”判断请求的是属性。
那么,资源部分为‘/m2m.provider.com/CSE221/container/contentinstance’,根据‘atr=con&atr=cs’可以确定第一请求所请求的属性为该资源的content属性和content size属性。
同理,若第一请求携带的URI为:
‘/m2m.provider.com/CSE221/container/contentinstance’没有“?”字符,则表示第一请求所请求的是资源。
综上所述,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请求请求的目标属性。
其次,注册服务器以URI的资源部分作为索引搜索本地存储,确定本地是否存储有目标属性所属的资源。
例如,注册服务器以URI的资源部分为:
‘/m2m.provider.com/CSE221/container/contentinstance’作为索引搜索本地存储,确定本地存储存在目标属性所属的资源,通过atr=con&atr=cs确定该终端所请求的目标属性为content和content size。
可以理解的是,注册服务器中存储的目标属性所属的资源为注册服务器根据终端首次请求资源进行存储的。也就是说,注册服务器在接收到任一终端发送的对于某一资源的获取请求时,根据请求的URI确定本地没有存储资源。注册服务器在向资源服务器获取到终端请求的资源后,根据确定的本地没有存储资源的结果,将从资源服务器中获取到的响应存储在注册服务器中。注册服务器中存储的包括目标属性所属的资源的响应如下:
HTTP/1.1 200OK /表示200OK成功响应,遵循HTTP 1.1版本。
Content-Type:application/xml /表示消息体的内容格式为XML。
Date:Tue,29Sep 2015 05:51:59GMT /表示消息发送时间为:格林尼治
时间,2015年9月29日,星期二,05:51:59。
<?xml version="1.0"encoding="UTF-8"?>
<contentInstance> /表示部分更新开始。
<lastModifiedTime>Tue,29Sep 2015 04:51:59GMT
</lastModifiedTime>
<contentSize>1k</contentSize> /表示contentSize的属性值为“1k”。
<content>cloudy</content> /表示content的属性值为“多云”。
<cacheExpire>Tue,29Sep 2015 06:00:00GMT</cacheExpire>
/表示cacheExpire的属性值为格林尼治时间2015年9月29日,星期二,06:00:00。
<contentInstance> /表示资源部分结束。
作为另一种方式,注册服务还可以根据资源服务器在发送的资源中增加的cacheExpire属性值,存储从资源服务器中获取的资源。具体的,资源服务器接收到针对同一资源的至少两个请求后,当确定针对同一资源的请求的数量达到预值时,资源服务器将在发送给注册服务器的响应中包括cacheExpire属性值,以指示注册服务器存储包括该资源的响应。
503、注册服务器确定URI所指示的目标属性所属的资源已过期。
注册服务器根据cacheExpire属性值确定该目标属性所属的资源是否过期,若该资源过期,则目标属性过期,该cacheExpire的属性值可以是绝对时间(如,格林尼治时间,2015年9月9日,05:43:02),也可以是相对时间(如,600s),此处不限定。
下面对注册服务器比较当前时间和cacheExpire属性值来确定该目标属性所属的资源是否过期进行举例说明:
cacheExpire属性值:格林尼治时间,2015年9月9日,05:43:02,接收到第一请求时的当前时间为:格林尼治时间,2015年9月9日,05:45:02,则确定存储中的目标属性已过期。又如,cacheExpire属性值为相对时间,cacheExpire:600s,注册服务器存储该资源的时间为:格林尼治时间,2015年9月9日,05:33:02,注册服务器接收第一请求时的当前时间为格林尼治时间,2015年9月9日,05:55:02,则存储中的目标属性已过期。
注册服务器确定资源未过期的原理与确定资源已过期的原理相同,此处不再举例子赘述。
504、所述注册服务器向所述资源服务器发送第二请求,第二请求携带存储在注册服务器中所述资源的lastModifiedTime属性值和所述URI。
例如,所述第二请求如下:
GET/m2m.provider.com/CSE221/container/contentinstance?atr=con&atr=csHTTP/1.1
LastModifiedTime:Tue,29Sep 2015 04:51:59GMT
其中,该第二请求的头域携带lastModifiedTime,lastModifiedTime的属性值为:格林尼治时间,2015年9月29日,星期二,04:51:59。
第二请求中携带的URI为:
/m2m.provider.com/CSE221/container/contentinstance?atr=con&atr=cs,对于‘/m2m.provider.com/CSE221/container/contentinstance?atr=con&atr=cs’的说明与步骤501中的说明相同,此处不赘述。
505、资源服务器接收第二请求,所述第二请求携带所述目标属性的通用资源标识符URI和所述资源的lastModifiedTime属性值。
可以理解的是,所述资源服务器中存储的所述目标属性所属的资源如下:
<contentInstance> /表示资源部分开始。
<lastModifiedTime>Tue,29Sep 2015 05:51:59GMT
</lastModifiedTime>
/表示lastModifiedTime属性值为:格林尼治时间,2015年9月29日,星期二,05:51:59。
<contentSize>1k</contentSize> /表示contentSize的属性值为1k。
<content>raining</content> /表示content的属性值为“雨”。
<cacheExpire>Tue,29Sep 2015 07:00:00GMT</cacheExpire>
/表示cacheExpire的属性值为:格林尼治时间,2015年9月29日,星期二,
07:00:00。
<contentInstance> /资源部分结束。
所述资源服务器确定存储在所述资源服务器中的lastModifiedTime属性值与接收到的lastModifiedTime属性值是否相同,当所述目标属性所属的资源的lastModifiedTime属性值与接收到的lastModifiedTime属性值不同时,存在两种情况:
(1)资源服务器将注册服务器请求的目标属性逐一对比,资源服务器确定所述存储在资源服务器中的目标属性中相对于所述存储在注册服务器中的目标属性发生变化的属性值内容,并根据该发生变化的属性值内容生成响应。
(2)可选的,资源服务器将请求的目标属性逐一对比后,资源服务器确定存储在资源服务器中的目标属性中相对于所述存储在注册服务器中的目标属性都未发生变化。
下面,针对第(1)种情况进行举例说明:第二请求获取的是/m2m.provider.com/CSE221/container/contentinstance指示资源中的content和content size,该目标属性包括‘content’和‘content size’属性,请参阅表2所示:
表2
从上表2可以看出,lastModifiedTime属性值不同,需要说明的是,资源服务器中存储有不同的lastModifiedTime属性值对应的资源的不同版本,用于资源不同版本的内容比较,因为即使是版本不同,各版本中的各属性值并非全部发生变化,也可能只是部分的属性值发生了变化。
需要说明的是,资源服务器确定存储在资源服务器中的目标属性相对于存储在注册服务器中的目标属性发生变化的属性值内容,包括两种方法,第一种方法是直接比较各属性的属性值,如表2所示,‘content size’属性值没有变化,都是‘1K’,‘content’属性值发生了变化,一个是‘raining’,另一个是‘cloudy’。
第二种方法是比较各属性的更新时间,即每个属性对应一个更新时间,请参阅表3所示,该更新时间为各属性的标识位的状态值,每一个属性都具有一个更新时间。
表3
在第二中方法中资源服务器不需要比较属性值,而是比较各属性值的更新时间,从上表3可以看出,‘content size’对应的更新时间相同,‘content’对应的更新时间不同,因此,存储在资源服务器中的目标属性相对于存储在注册服务器中的更新时间发生变化的属性值内容即为‘content=raining’,未发生变化的属性值内容为‘content size=1K’。
可以理解的是,资源服务器比较的属性值的结果相同,但比较的方法不同。第一种方法是直接比较各属性的属性值,而第二种方法是比较各属性值的更新时间。
506、资源服务器向注册服务器发送响应,该响应包括发生变化的属性值内容。
可选的,资源服务器也可以直接向注册服务器发送发生变化的属性值内容,具体的方式此处不限定。
针对上述第(1)种情况,资源服务器生成消息发送时间为‘Tue,29Sep2015 06:01:59GMT’,根据第二请求所请求的目标属性中发生变化的属性值内容生成响应,资源服务器生成的响应如下:
HTTP/1.1 200OK /表示200OK成功响应,遵循HTTP 1.1版本。
Content-Type:application/xml /表示消息体的内容格式为XML。
Date:Tue,29Sep 2015 06:01:59GMT
表示消息发送时间为:格林尼治时间,2015年9月29日,星期二,06:01:59。
可选的,针对第(2)种情况,资源服务器生成标识信息,该标识信息指示变化的属性值内容为空集。
可选的,该标识信息可以被携带于响应中,该响应指示目标属性未改变,该响应如下:
HTTP/1.1 304Not Modified
表示返回304响应指示第二请求所请求的目标属性未改变。
Date:Tue,29Sep 2015 06:01:59GMT
表示消息发送的时间为:格林尼治时间,2015年9月29日,星期二,06:01:59。
可选的,资源服务器可以通过不同的状态码表示目标属性未改变,例如3xy。
507、注册服务器接收响应,并确定有效的目标属性。
可选的,该有效的目标属性可以被携带于新的响应中。
针对步骤506中的第(1)种情况,有效的目标属性为接收的发生变化的属性值内容和注册服务器中存储的目标属性中未发生变化的属性值内容。
可以理解的是,注册服务器接收到响应,根据响应指示(partialUpdate),也可以通过特定的响应状态码(例如3xz partial update)确定该响应为部分更新响应。
注册服务器将响应消息发送的时间修改为当前时间,例如,将消息发送的时间修改为当前时间“Date:Tue,29Sep 2015 06:01:59GMT”。将本地存储的未变化属性值内容‘contentSize’加到接收到的响应中,生成新的响应。
可选的,注册服务器将响应消息发送的时间修改为当前时间,例如,将消息发送的时间修改为当前时间“Date:Tue,29Sep 2015 06:01:59GMT”。将注册服务器中存储的资源的响应进行复制,将复制版本中的所述目标属性所属的资源中除了目标属性之外的属性删除,将‘content’的属性值由‘cloudy’替换成‘raining’,生成新的响应,新的响应举例如下:
HTTP/1.1 200OK /表示200OK成功响应,遵循HTTP 1.1版本。
Content-Type:application/xml /表示消息体的内容格式为XML。
Date:Tue,29Sep 2015 06:01:59GMT
表示消息发送时间为:格林尼治时间,2015年9月29日,星期二,06:01:59。
从上述新的响应的例子可以看出,有效的目标属性为接收的发生变化的属性值内容(content=raining)和注册服务器中存储的目标属性中未发生变化的属性值内容(contentSize=1k)。
针对步骤506中的第(2)种情况,有效的目标属性为注册服务器中存储的目标属性。
可以理解的是,当注册服务器接收到标识信息,该标识信息指示变化的属性值内容为空集,注册服务器根据该标识信息确定存储的URI所指示资源中的目标属性未发生变化。
可选的,注册服务器接收到响应,根据响应指示(如304Not Modified)确定请求的目标属性未改变。注册服务器根据存储的响应和请求的属性值生成新的响应,将新的响应消息发送的时间修改为当前时间,例如,将消息发送的时间修改为当前时间‘Date:Tue,29Sep 2015 06:01:59GMT’,注册服务器将资源进行复制,并将复制版本的资源中除了目标属性之外的属性删除,根据复制版本的响应中的‘contentSize’属性值和‘content’属性值生成新的响应,新的响应如下所示:
HTTP/1.1 200OK /表示200OK成功响应,遵循HTTP 1.1版本。
Content-Type:application/xml /表示消息体的内容格式为XML。
Date:Tue,29Sep 2015 06:01:59GMT
表示消息发送时间为:格林尼治时间,2015年9月29日,星期二,06:01:59。
从上述新的响应的例子可以看出,有效的目标属性为注册服务器中存储的目标属性(contentSize=1k和content=cloudy)。
508、注册服务器向终端发送有效的目标属性。
注册服务器可以直接向终端发送有效的目标属性。
可选的,该有效的目标属性被携带于响应中,注册服务器修改消息发送时间后向终端发送该响应。
具体的发送方式此处不做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步骤503至步骤507为注册服务器中存储的目标属性所属的资源已过期的情况。
可选的,若注册服务器根据cacheExpire属性值确定目标属性所属的资源未过期,则所述有效的目标属性为在注册服务器中存储的URI所指示的未过期的属性值内容。注册服务器根据终端请求的目标属性,直接将本地存储的目标属性(content和contentSize)生成响应返回给终端。
注册服务器可以将存储的目标属性发送给终端,也可以将目标属性携带于响应中,将该响应发送给终端,具体的发送方式不限定。
注册服务器修改消息发送时间并根据存储的目标属性生成响应,该响应如下:
HTTP/1.1 200OK /表示200OK成功响应,遵循HTTP 1.1版本。
Content-Type:application/xml /表示消息体的内容格式为XML。
Date:Tue,29Sep 2015 06:01:59GMT
表示消息发送时间为:格林尼治时间,2015年9月29日,星期二,06:01:59。
有效的目标属性为cacheExpire属性值指示未过期的资源所包括的目标属性。
本实施例中,在注册服务器中引入了存储机制,当终端向注册服务器请求目标属性时,注册服务器根据URI的资源部分为索引在存储中进行搜索,若确定本地存储有该目标属性所属的资源时,注册服务器根据资源的cacheExpire属性值确定该资源是否过期,若资源未过期,注册服务器将存储的目标属性发送给终端,不需要向资源服务器获取,极大的减少了资源服务器和注册服务器之间的数据传输。进一步的,若注册服务器确定该资源已过期,注册服务器向资源服务器发送该资源的lastModifiedTime属性值,资源服务器对接收到lastModifiedTime属性值和最新的lastModifiedTime属性值做比较,若两个lastModifiedTime属性值不同,资源服务器会进一步判断存储的lastModifiedTime属性值对应的目标属性,相对于接收的lastModifiedTime属性值对应的目标属性中,哪些属性值内容发生了变化,并只将发生变化的属性值内容发送给注册服务器,并不会将目标属性中所有的属性值内容发送给注册服务器,因此极大的减少了注册服务器和资源服务器之间的冗余信息传输,节省了网络资源。
二、终端请求获取资源
请参阅图6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资源获取的方法,包括:
601、终端向注册服务器发送用于获取资源的第三请求,第三请求中携带资源的通用资源标识符URI;
以终端获取天气信息为例:
终端向注册服务器发送第三请求,第三请求请求获取<contentInstance>资源。
该第三请求如下:
GET/m2m.provider.com/CSE221/container/contentinstance HTTP/1.1
第三请求中携带的URI为:
/m2m.provider.com/CSE221/container/contentinstance。其中,第三请求和URI的说明请参阅上述实施例步骤501中的说明,此处不赘述。
602、注册服务器接收第三请求,并根据URI确定注册服务器中存储有该资源。
注册服务器接收第三请求中携带的URI,对该URI进行解析,确定终端请求的是资源。其中,对于URI的解析,确定是资源的说明请参阅上述实施例中步骤502,此处不赘述。
注册服务器以URI的资源部分作为索引搜索本地存储,确定本地是否存储有第三请求所请求的资源。
例如,注册服务器以URI的资源部分为:
‘/m2m.provider.com/CSE221/container/contentinstance’作为索引搜索本地存储,确定本地存储有该资源contentinstance,注册服务器中存储的该资源包括的属性值内容如下表4所示:
表4
属性 属性值
lastModifiedTime 2015-9-29,星期二,04:51:59
contentSize 1k
content cloudy
cacheExpire 2015-9-29,星期二,06:00:00
603、注册服务器确定URI所指示的资源已过期。
注册服务器根据cacheExpire属性值确定该资源已过期。对于根据cacheExpire属性值确定资源是否过期的说明请参阅上述实施例步骤503,此处不赘述。
604、注册服务器向资源服务器发送第四请求,第四请求携带存储在注册服务器中的所述资源的lastModifiedTime属性值和所述URI;
该第四请求如下:
GET/m2m.provider.com/CSE221/container/contentinstance HTTP/1.1
LastModifiedTime:Tue,29Sep 2015 04:51:59GMT
其中,该第四请求的头域携带lastModifiedTime,lastModifiedTime的属性值为格林尼治时间,2015年9月29日,星期二,04:51:59。
第四请求中携带的URI为:
/m2m.provider.com/CSE221/container/contentinstance。
其中,第四请求和URI的说明请参阅上述实施例步骤501中的说明,此处不赘述。
605、资源服务器接收第四请求,所述第四请求携带该资源的通用资源标识符URI和所述资源的lastModifiedTime属性值。
所述资源服务器确定存储本地中的lastModifiedTime属性值与接收到的lastModifiedTime属性值是否相同,当所述资源的lastModifiedTime属性值与接收到的lastModifiedTime属性值不同时,资源服务器将请求的资源中的所有属性逐一对比,资源服务器确定所述存储在资源服务器中的资源相对于存储在注册服务器中的资源发生变化的属性值内容。
可选的,资源服务器根据发生变化的属性值内容生成响应。
第四请求所请求的是资源,该资源包括‘contentSize’,‘content’,‘lastModifiedTime’和‘cacheExpire’属性,具体实际应用中,该资源包括的属性不限于此4个,本实施例中只是举例说明,并非限制,请参阅表5所示:
表5
从上表5可以看出,lastModifiedTime属性值不同,资源服务器确定存储在资源服务器中的资源相对于存储在注册服务器中的资源发生变化的属性值,包括两种方法,第一种方法是直接比较各属性的属性值,如表5所示,contentSize的属性值没有变化,都是‘1K’,‘content’的属性值发生了变化,一个是‘raining’,另一个是‘cloudy’。‘cacheExpire’的属性值发生了变化,一个是“2015-9-29,06:00:00”,另一个是“2015-9-29,07:00:00”。‘lastModifiedTime’的属性值发生了变化,一个是2015-9-29,05:51:59,而另一个是2015-9-29,04:51:59。
第二种方法是比较各属性的更新时间,即资源的每个属性对应一个更新时间,请参阅表6所示。该更新时间为各属性的标识位的状态值,每一个属性都具有一个更新时间。
表6
在第二中方法中资源服务器不需要比较属性的属性值,而是比较各属性值的更新时间,需要说明的是,对于lastModifiedTime而言,lastModifiedTime的更新时间与属性值相同,从上表6可以看出,‘contentSize’对应的更新时间相同,‘content’对应的更新时间不同,‘cacheExpire’对应的更新时间不同,lastModifiedTime的更新时间不同,因此,存储在资源服务器中的资源相对于存储在注册服务器中的资源,更新时间发生变化的属性值内容即为content=raining,cacheExpire=2015-9-29 07:00:00,lastModifiedTime=2015-9-29,05:51:59,未发生变化的属性值内容为contentSize=1K。
可以理解的是,资源服务器比较的发生变化的属性值的结果相同,但比较的方法不同。第一种方法是直接比较各属性的属性值,而第二种方法是比较资源中各属性值的更新时间。
606、资源服务器向所述注册服务器发送变化的属性值内容。
可选的,该变化的属性值内容可以被携带于响应中。
如资源服务器生成消息的发送时间为‘Tue,29Sep 2015 06:01:59GMT’,并根据发生变化的属性值内容(content=raining,cacheExpire=Tue,29Sep 201507:00:00GMT)生成响应,该响应如下:
HTTP/1.1 200OK /表示200OK成功响应,遵循HTTP 1.1版本。
Content-Type:application/xml /表示消息体的内容格式为XML。
Date:Tue,29Sep 2015 06:01:59GMT
表示消息发送时间为:格林尼治时间,2015年9月29日,星期二,06:01:59。
<cacheExpire>Tue,29Sep 2015 07:00:00GMT</cacheExpire>
/表示cacheExpire的属性值为2015年9月29日,星期二,07:00:00。
<lastModifiedTime>2015-9-29,05:51:59/表示lastModifiedTime的属性值为“2015-9-29,05:51:59”。
<contentInstance> /表示资源部分结束。
</partialUpdate> /表示部分更新结束。
可选的,资源服务器可以通过不同的状态码表示资源中的部分属性值发生改变,例如3xb。
需要说明的是,注册服务器接收到变化的属性值内容或者该响应时,根据变化的属性值内容将对应的属性值进行更新存储,例如,以上述响应为例子进行说明,注册服务器将本地存储的响应中的该资源的content属性值更新为‘raining’,将‘cacheExpire’的属性值更新为‘Tue,29Sep 2015 07:00:00GMT’,将‘lastModifiedTime’的属性值更新为‘2015-9-29,05:51:59’。
607、注册服务器接收变化的属性值内容,并确定有效的资源。
可选的,注册服务器也可以接收响应,该响应包括变化的属性值内容。
可以理解的是,注册服务器可以接收到响应的指示标识(如partialUpdate),或者通过特定的响应状态码(3xc partial update)确定资源中一部分属性值内容发生了变化。
则注册服务器确定有效的资源为接收的发生变化的属性值内容和存储的资源中未发生变化的属性值内容。
注册服务器根据接收到的发生变化的属性值内容确定本地存储中未发生变化的属性值内容,在该资源中,确定了一部分是发生变化的属性值内容,则另一部分就是未发生变化的属性值内容。
可选的,有效的属性值内容可以被携带于新的响应中,具体的,注册服务器将消息的发送时间更改当前时间,并将本地存储的未变化的属性值内容(contentSize=1k)加到响应中,生成新的响应。
可选的,注册服务器接收到响应,注册服务器将消息的发送时间更改为当前时间,将发生变化的属性值内容进行更新存储,例如将‘content’的属性值更新为‘raining’,将‘cacheExpire’的属性值更新为‘Tue,29Sep 201507:00:00GMT’,将‘lastModifiedTime’的属性值更新为‘2015-9-29,05:51:59’。注册服务器根据更新后的本地存储的资源生成新的响应。
可选的,注册服务器将消息的发送时间更改为当前时间,并将本地存储的content属性值替换为‘raining’,将‘cacheExpire’属性值替换为‘Tue,29Sep 2015 07:00:00GMT’,将lastModifiedTime’替换为‘2015-9-29,05:51:59’,‘contentSize’属性值不改变,生成新的响应。
生成新的响应如下:
HTTP/1.1 200OK /表示200OK成功响应,遵循HTTP 1.1版本。
Content-Type:application/xml /表示消息体的内容格式为XML。
Date:Tue,29Sep 2015 06:01:59GMT
/表示消息发送时间为:格林尼治时间,2015年9月29日,星期二,06:01:59。
<cacheExpire>Tue,29Sep 2015 07:00:00GMT</cacheExpire>
/表示cacheExpire的属性值为2015年9月29日,星期二,07:00:00。
<lastModifiedTime>2015-9-29,05:51:59/表示lastModifiedTime的属性值为“2015-9-29,05:51:59”。
<contentInstance> /表示资源部分结束。
608、注册服务器向终端发送有效的资源。
注册服务器可以直接向终端发送有效的资源。
可选的,该有效的资源被携带于响应中,注册服务器修改消息发送时间后向终端发送该响应。
需要说明的是:
(1)、步骤603至步骤607为注册服务器中存储的资源已过期的情况,可选的,若注册服务器根据cacheExpire属性值确定资源未过期,则所述有效的资源为URI所指示的在注册服务器中存储的资源。
(2)、步骤605至步骤607为资源服务器接收到的lastModifiedTime属性值和资源服务器存储的lastModifiedTime属性值不同的情况。可选的,若资源服务器接收到的lastModifiedTime属性值和资源服务器存储的lastModifiedTime属性值相同时,则资源服务器可以生成标识信息,该标识信息指示注册服务器中存储的资源未发生改变,即发生变化的属性值内容为空集。
可选的,该标识信息可以被携带于响应中,该响应指示注册服务器中存储的资源未改变,该响应如下:
HTTP/1.1 304Not Modified
表示返回304响应指示第四请求所请求的目标属性未改变。
Date:Tue,29Sep 2015 06:01:59GMT
表示消息发送的时间为:格林尼治时间,2015年9月29日,星期二,06:01:59。
注册服务器接收到资源服务器发送的标识信息或响应时,注册服务器确定有效的资源为注册服务器中存储的资源。
(3)、本实施例中步骤602至步骤607为注册服务器中存储有该资源响应的情况,若注册服务器根据第三请求确定注册服务器中未存储有该资源响应时,则注册服务器需要将第三请求转发给资源服务器,从资源服务器首次获取该资源。第三请求如步骤601所示。
资源服务器接收到第三请求,该第三请求中未携带lastModifiedTime则表示是对该资源的首次请求,资源服务器根据该资源的URI确定请求的是资源,资源服务器生成响应。
例如,该响应如下:
HTTP/1.1 200OK /200OK表示成功响应,遵循HTTP 1.1版本规范。
Content-Type:application/xml /消息体的内容格式为XML。Date:Tue,29Sep 2015 05:51:59GMT/消息发送时间。
<?xml version="1.0"encoding="UTF-8"?>
<contentInstance> /资源部分开始。
<lastModifiedTime>Tue,29Sep 2015 04:51:59GMT</lastModifiedTime>
/该资源的lastModifiedTime的属性值为格林尼治时间,2015年9月29日,星期二,04:51:59。
<contentSize>1k</contentSize> /contentSize的属性值为“1k”。
<content>cloudy</content> /content的属性值为“多云”。
<cacheExpire>Tue,29Sep 2015 06:00:00GMT</cacheExpire>
/该资源的cacheExpire的属性值为格林尼治时间,2015年9月29日,星期二,06:00:00。
<contentInstance> /资源部分结束。
注册服务器接收到该响应后可以根据cacheExpire确定需要支持存储,也就是说,当该资源包括cacheExpire的属性值时,注册服务器会将整个响应进行存储。
可以理解的是,附图5对应的实施例中的步骤502,附图6对应的实施例中的步骤602中的资源的来源为:终端向注册服务器首次获取请求后,注册服务器从资源服务器获取响应并存储后得到的。在注册服务器中存储的资源会进行更新,可以定期进行数据更新并存储,优选的,随着后期资源服务器向注册服务器返回的变化的属性值内容而同步更新并存储。
本实施例中,在注册服务器中引入了存储机制,当终端向注册服务器请求资源时,注册服务器根据URI为索引在存储中进行搜索,若确定在存储中存在有该资源时,注册服务器根据资源的cacheExpire属性值确定该资源是否过期,若资源未过期,注册服务器将存储的资源发送给终端,不需要向资源服务器获取,极大的减少了资源服务器和注册服务器之间的数据传输。进一步的,若注册服务器确定该资源已过期,注册服务器向资源服务器发送该资源的lastModifiedTime属性值,资源服务器对接收到lastModifiedTime属性值和本地存储的lastModifiedTime属性值做比较,若两个lastModifiedTime属性值不同,资源服务器会进一步比较存储的lastModifiedTime属性值对应的资源中相对于接收的lastModifiedTime属性值对应的资源中,哪些属性值发生了变化,并只将发生变化的属性值发送给注册服务器,并不会将资源中所有的属性值发送给注册服务器,因此极大的减少了注册服务器和资源服务器之间的冗余信息传输,节省了网络资源。
以上对一种资源获取的方法进行了详细描述,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注册服务器,请参阅图7所述的注册服务器700的结构示意图,该注册服务器包括接收模块701、确定模块702和发送模块703。
其中,接收模块701,用于接收终端发送的用于获取资源包含的目标属性的第一请求,所述第一请求中携带所述目标属性的通用资源标识符URI;
确定模块702,用于根据所述接收模块701接收的所述URI确定所述注册服务器中存储有所述目标属性所属的资源,所述目标属性为所述资源包含的部分内容;
发送模块703,用于向所述终端发送所述URI指示的有效的目标属性。
进一步的,接收模块701还用于执行图5和图6中注册服务器执行的步骤502,507,602,607等步骤。确定模块702还可以执行图5和图6中注册服务器执行的503、603步骤,发送模块用于执行图5和图6中的504、508、604和608步骤。本发明实施例在此不再详述。
进一步的,图7中的注册服务器是以功能模块的形式来呈现。这里的“模块”可以指特定应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电路,执行一个或多个软件或固件程序的处理器和存储器,集成逻辑电路,和/或其他可以提供上述功能的器件。在一个简单的实施例中,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想到图7中的注册服务器可以采用图3所示的形式。各模块可以通过图3的处理器、收发器和存储器来实现。
如图8所示,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资源服务器的结构示意图。该资源服务器应用于M2M系统。该装置包括:接收模块801、确定模块802和发送模块803。
其中,接收模块801,用于接收注册服务器发送的用于获取资源包含的目标属性的第二请求,所述第二请求携带所述目标属性的通用资源标识符URI和所述资源的最后修改时间属性,所述目标属性为所述资源包含的部分内容;
确定模块802,用于确定存储在所述资源服务器中的所述目标属性的最后修改时间属性值与接收到的最后修改时间属性值不同时,确定所述存储在资源服务器中的目标属性中相对于所述存储在注册服务器中的目标属性发生变化的属性值内容;
发送模块803,用于向所述注册服务器发送所述发生变化的属性值内容。
进一步的,接收模块801还用于在图5的步骤505中执行“接收第二请求”的步骤,图6的步骤605中执行“接收第四请求”的步骤。确定模块802还可以执行图5的在步骤505中执行“确定存储在所述资源服务器中的所述目标属性的最后修改时间属性值与接收到的最后修改时间属性值不同时,确定所述存储在资源服务器中的目标属性中相对于所述存储在注册服务器中的目标属性发生变化的属性值内容”的步骤,以及可以在图6的步骤605中执行“确定存储的所述资源的最后修改时间属性值与接收的所述资源的最后修改时间属性值不同时,确定存储在资源服务器中的资源相对于存储在注册服务器中的资源发生变化的属性值内容”的步骤。发送模块803还可以用于执行图5和图6中的506和606步骤,本发明实施例在此不再详述。
进一步的,图8中的装置是以功能模块的形式来呈现。这里的“模块”可以指特定应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电路,执行一个或多个软件或固件程序的处理器和存储器,集成逻辑电路,和/或其他可以提供上述功能的器件。在一个简单的实施例中,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想到图8中的装置可以采用图3所示的形式。各模块可以通过图3的收发器、处理器和存储器来实现。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用于储存为上述图7所示的注册服务器或图8所示的资源服务器所用的计算机软件指令,其包含用于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所设计的程序。通过执行存储的程序,可以实现对资源的获取。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申请的所有或部分标的物可在结合硬件和/或固件的软件中实施。例如,本文描述的标的物可在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的软件中实施。在一项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本文描述的标的物可使用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非瞬时计算机可读介质实施,当计算机处理器执行该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时,该指令控制计算机执行步骤。适于实施本文描述的标的物的示例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非瞬时计算机可读介质,例如磁盘存储器设备、芯片存储器设备、可编程逻辑设备和专用集成电路。另外,实施本文描述的标的物的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位于单个设备或计算平台上,或可在多个设备或计算平台上分发。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4)

1.一种资源获取的方法,应用于机器通信M2M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注册服务器接收终端发送的用于获取资源包含的目标属性的第一请求,所述第一请求中携带所述目标属性的通用资源标识符URI;
所述注册服务器根据所述URI确定所述注册服务器中存储有所述目标属性所属的资源,所述目标属性为所述资源包含的部分内容;
所述注册服务器向所述终端发送所述URI指示的有效的目标属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资源包含用于指示所述资源有效期的时间属性,所述注册服务器向所述终端发送所述URI指示的有效的目标属性之前,该方法进一步包括:
所述注册服务器根据所述时间属性确定所述资源未过期,所述有效的目标属性具体为:所述注册服务器中存储的所述URI所指示的目标属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资源包含用于指示所述资源有效期的时间属性和最后修改时间属性,所述注册服务器向所述终端发送所述URI指示的有效的目标属性之前,该方法进一步包括:
所述注册服务器根据所述时间属性确定所述资源已过期;
所述注册服务器向所述资源服务器发送第二请求,所述第二请求携带存储在注册服务器中的所述资源的最后修改时间属性值和所述URI;
所述注册服务器接收所述资源服务器反馈的属性值内容,其中,所述属性值内容具体为当注册服务器中存储的最后修改时间属性值与资源服务器中存储的最后修改时间属性值不同时,存储在资源服务器中的目标属性中相对于所述存储在注册服务器中的目标属性发生变化的属性值内容;
所述有效的目标属性具体为:所述注册服务器接收的所述属性值内容和注册服务器中存储的目标属性中未发生变化的属性值内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注册服务器接收终端发送的用于获取资源的第三请求,所述第三请求中携带所述资源的URI;
所述注册服务器根据所述资源的URI确定所述注册服务器中存储有所述资源,且所述资源已过期,所述资源包括最后修改时间属性;
所述注册服务器向所述资源服务器发送第四请求,所述第四请求携带所述资源的URI和所述存储在所述注册服务器中的资源的最后修改时间属性值;
所述注册服务器接收所述资源服务器反馈的属性值内容,其中,所述属性值内容包括当存储在资源服务器的所述最后修改时间属性值与存储在所述注册服务器中的所述最后修改时间属性值不同时,所述存储在资源服务器的资源中相对于所述存储在注册服务器中的资源的属性值发生变化的属性值内容;
所述注册服务器向所述终端发送所述有效的资源,所述有效的资源具体为:所述接收的属性值内容和存储在所述注册服务器中未发生变化的所述资源的属性值内容。
5.一种资源获取的方法,应用于机器通信M2M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资源服务器接收注册服务器发送的用于获取资源包含的目标属性第二请求,所述第二请求携带所述目标属性的通用资源标识符URI和所述资源的最后修改时间属性,所述目标属性为所述资源包含的部分内容;
所述资源服务器确定存储在所述资源服务器中的所述目标属性的最后修改时间属性值与接收到的最后修改时间属性值不同时,确定所述存储在资源服务器中的目标属性中相对于所述存储在注册服务器中的目标属性发生变化的属性值内容;
所述资源服务器向所述注册服务器发送所述发生变化的属性值内容。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资源服务器接收注册服务器发送的用于获取资源的第四请求,所述第四请求携带所述资源的URI和存储在所述注册服务器中所述资源的最后修改时间属性值;
所述资源服务器确定存储的所述资源的最后修改时间属性值与接收的所述资源的最后修改时间属性值不同时,确定存储在资源服务器中的资源相对于存储在注册服务器中的资源发生变化的属性值内容;
所述资源服务器向所述注册服务器发送所述发生变化的属性值内容。
7.一种注册服务器,应用于机器通信M2M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终端发送的用于获取资源包含的目标属性的第一请求,所述第一请求中携带所述目标属性的通用资源标识符URI;
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接收模块接收的所述URI确定所述注册服务器中存储有所述目标属性所属的资源,所述目标属性为所述资源包含的部分内容;
发送模块,用于向所述终端发送所述URI指示的有效的目标属性。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注册服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资源包含用于指示所述资源有效期的时间属性;
所述确定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时间属性确定所述资源未过期,确定所述有效的目标属性具体为:所述注册服务器中存储的所述URI所指示的目标属性。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注册服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资源包含用于指示所述资源有效期的时间属性和最后修改时间属性;
所述确定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时间属性确定所述资源已过期;
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向所述资源服务器发送第二请求,所述第二请求携带存储在注册服务器中的所述资源的最后修改时间属性值和所述URI;
所述接收模块,还用于接收所述资源服务器反馈的属性值内容,其中,所述属性值内容具体为当注册服务器中存储的最后修改时间属性值与资源服务器中存储的最后修改时间属性值不同时,存储在资源服务器中的目标属性中相对于所述存储在注册服务器中的目标属性发生变化的属性值内容;
所述确定模块,还用于确定所述有效的目标属性具体为:所述注册服务器接收的发生变化的所述属性值内容和注册服务器中存储的目标属性中未发生变化的属性值内容。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注册服务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收模块,还用于接收终端发送的用于获取资源的第三请求,所述第三请求中携带所述资源的URI;
所述确定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资源的URI确定所述注册服务器中存储有所述资源,且所述资源已过期,所述资源包括最后修改时间属性;
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向所述资源服务器发送第四请求,所述第四请求携带所述资源的URI和所述存储在所述注册服务器中的资源的最后修改时间属性值;
所述接收模块,还用于接收所述资源服务器反馈的属性值内容,其中,所述属性值内容包括存储在资源服务器的所述最后修改时间属性值与存储在所述注册服务器中的所述最后修改时间属性值不同时,所述存储在资源服务器的资源中相对于所述存储在注册服务器中的资源的属性值发生变化的属性值内容;
所述确定模块,还用于确定所述有效的资源具体为:所述接收的发生变化的属性值内容和存储在所述注册服务器中未发生变化的所述资源的属性值内容;
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向所述终端发送所述有效的资源。
11.一种资源服务器,应用于机器通信M2M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注册服务器发送的用于获取目标属性第二请求,所述第二请求携带所述目标属性的通用资源标识符URI和所述资源的最后修改时间属性,所述目标属性为资源包含的部分内容;
确定模块,用于确定存储在所述资源服务器中的所述目标属性所属的资源的最后修改时间属性值与接收到的最后修改时间属性值不同时,确定存储在资源服务器中的目标属性中相对于所述存储在注册服务器中的目标属性发生变化的属性值内容;
发送模块,用于向所述注册服务器发送所述发生变化的属性值内容。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资源服务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所述接收模块,还用于接收注册服务器发送的用于获取资源的第四请求,所述第四请求携带所述资源的URI和存储在所述注册服务器中所述资源的最后修改时间属性值;
所述确定模块,还用于当确定存储的所述资源的最后修改时间属性值与接收的所述资源的最后修改时间属性值不同时,确定存储在资源服务器中的资源相对于存储在注册服务器中的资源发生变化的属性值内容;
发送模块,还用于向所述注册服务器发送所述发生变化的属性值内容。
13.一种注册服务器,应用于M2M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可执行程序代码;
收发器,以及
处理器,与所述存储器和所述收发器耦合;
其中所述程序代码包括指令,当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指令时,所述指令使所述注册服务器执行以下操作:
接收终端发送的用于获取资源包含的目标属性的第一请求,所述第一请求中携带所述目标属性的通用资源标识符URI;
根据所述URI确定所述注册服务器中存储有所述目标属性所属的资源,所述目标属性为所述资源包含的部分内容;
向所述终端发送所述URI指示的有效的目标属性。
14.一种资源服务器,应用于M2M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可执行程序代码;
收发器,以及
处理器,与所述存储器和所述收发器耦合;
其中所述程序代码包括指令,当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指令时,所述指令使所述资源服务器执行以下操作:
接收注册服务器发送的用于获取目标属性的第二请求,所述第二请求携带所述目标属性的通用资源标识符URI和所述资源的最后修改时间属性,所述目标属性为资源包含的部分内容;
确定存储在所述资源服务器中的所述目标属性的最后修改时间属性值与接收到的最后修改时间属性值不同时,确定所述存储在资源服务器中的目标属性中相对于所述存储在注册服务器中的目标属性发生变化的属性值内容;
向所述注册服务器发送所述发生变化的属性值内容。
CN201610072844.6A 2016-02-02 2016-02-02 一种资源获取的方法及相关设备 Active CN10702688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6)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072844.6A CN107026882B (zh) 2016-02-02 2016-02-02 一种资源获取的方法及相关设备
PCT/CN2017/071939 WO2017133496A1 (zh) 2016-02-02 2017-01-20 一种资源获取的方法及相关设备
KR1020187024163A KR102223260B1 (ko) 2016-02-02 2017-01-20 리소스 획득 방법 및 관련 장치
JP2018558470A JP2019506696A (ja) 2016-02-02 2017-01-20 資源取得方法および関係した装置
EP17746816.2A EP3402164B8 (en) 2016-02-02 2017-01-20 Resource acquisition method and related device
US16/051,988 US10880785B2 (en) 2016-02-02 2018-08-01 Resource obtaining method and related devic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072844.6A CN107026882B (zh) 2016-02-02 2016-02-02 一种资源获取的方法及相关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026882A true CN107026882A (zh) 2017-08-08
CN107026882B CN107026882B (zh) 2021-02-12

Family

ID=595001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072844.6A Active CN107026882B (zh) 2016-02-02 2016-02-02 一种资源获取的方法及相关设备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10880785B2 (zh)
EP (1) EP3402164B8 (zh)
JP (1) JP2019506696A (zh)
KR (1) KR102223260B1 (zh)
CN (1) CN107026882B (zh)
WO (1) WO2017133496A1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9153963A1 (zh) * 2018-02-11 2019-08-15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数据获取方法、服务提供端、服务使用端及网络功能实体
WO2019201258A1 (zh) * 2018-04-20 2019-10-2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设备状态同步的方法及公共能力组件
CN111163127A (zh) * 2019-12-02 2020-05-15 聚好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媒资属性推送方法及服务器
CN113557707A (zh) * 2019-02-01 2021-10-26 Arm IP有限公司 设备注册机制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9220010A1 (en) * 2018-05-12 2019-11-21 Nokia Technologies Oy Security management for network function messaging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10764688B (zh) * 2018-07-27 2023-09-05 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对数据进行处理的方法和装置
WO2020085528A1 (ko) * 2018-10-24 2020-04-30 전자부품연구원 구독 만료 관리 방법 및 이를 적용한 m2m 시스템
US20220015096A1 (en) * 2018-11-27 2022-01-13 Hyundai Motor Company Method and device for repeatedly transmitting message in m2m system
GB2582735B (en) 2019-02-01 2022-11-30 Arm Ip Ltd Template-based registration
CN113973093B (zh) * 2020-07-24 2023-10-13 中移(苏州)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可读存储介质
CN112883315A (zh) * 2021-02-25 2021-06-01 北京有竹居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资源展示方法及装置
CN114531448B (zh) * 2022-02-21 2024-02-27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算力确定方法、装置及算力共享系统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84155A (zh) * 2002-08-13 2004-03-24 �Ҵ���˾ 刷新网络代理高速缓存服务器对象的系统和方法
US20040254921A1 (en) * 1998-06-26 2004-12-16 Edith Coh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mproving end to end performance of a data network
CN101808218A (zh) * 2009-02-16 2010-08-18 闪联信息技术工程中心有限公司 电子节目单内容的获取和更新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2843437A (zh) * 2012-09-17 2012-12-26 北京星网锐捷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网页应用的转换方法、装置和网络设备
CN103257973A (zh) * 2012-02-20 2013-08-21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浏览器缓存更新方法和系统
US20150055557A1 (en) * 2012-03-22 2015-02-26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upporting machine-to-machine caching at a service capability layer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055870A (ja) * 2000-08-15 2002-02-20 Fuji Xerox Co Ltd データ提供装置、データ取得装置及びデータ処理システム
JP4687758B2 (ja) * 2008-08-08 2011-05-25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輻輳制御方法
JP2009076093A (ja) * 2008-11-13 2009-04-09 Softbank Mobile Corp キャッシングシステム
US11095743B2 (en) * 2014-07-16 2021-08-17 Tensera Networks Ltd. Optimized content-delivery network (CDN) for the wireless last mile
WO2016061143A1 (en) * 2014-10-13 2016-04-21 Seven Networks, Llc Wireless traffic management system for caching at a mobile device based on user characteristics
WO2016187515A1 (en) * 2015-05-20 2016-11-24 Convida Wireless, Llc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analyzing and grouping service layer subscriptions and notifications for enhanced efficiency
JP6637166B2 (ja) * 2015-09-23 2020-01-29 コンヴィーダ ワイヤレス, エルエルシー 強化RESTful動作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40254921A1 (en) * 1998-06-26 2004-12-16 Edith Coh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mproving end to end performance of a data network
CN1484155A (zh) * 2002-08-13 2004-03-24 �Ҵ���˾ 刷新网络代理高速缓存服务器对象的系统和方法
US20040068579A1 (en) * 2002-08-13 2004-04-08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to refresh proxy cache server objects
CN101808218A (zh) * 2009-02-16 2010-08-18 闪联信息技术工程中心有限公司 电子节目单内容的获取和更新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3257973A (zh) * 2012-02-20 2013-08-21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浏览器缓存更新方法和系统
US20150055557A1 (en) * 2012-03-22 2015-02-26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upporting machine-to-machine caching at a service capability layer
CN102843437A (zh) * 2012-09-17 2012-12-26 北京星网锐捷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网页应用的转换方法、装置和网络设备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9153963A1 (zh) * 2018-02-11 2019-08-15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数据获取方法、服务提供端、服务使用端及网络功能实体
CN110166502A (zh) * 2018-02-11 2019-08-23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数据获取方法、服务提供端、服务使用端及网络功能实体
CN110166502B (zh) * 2018-02-11 2021-06-01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数据获取方法、服务提供端、服务使用端及网络功能实体
US11758017B2 (en) 2018-02-11 2023-09-12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Research Institute Data acquisition method, service provider, service consumer and network functional entity
WO2019201258A1 (zh) * 2018-04-20 2019-10-2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设备状态同步的方法及公共能力组件
US11496564B2 (en) 2018-04-20 2022-11-08 Huawei Cloud Computing Technologies Co., Ltd. Device state synchronization method and common capability component
CN113557707A (zh) * 2019-02-01 2021-10-26 Arm IP有限公司 设备注册机制
CN111163127A (zh) * 2019-12-02 2020-05-15 聚好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媒资属性推送方法及服务器
CN111163127B (zh) * 2019-12-02 2021-12-14 聚好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媒资属性推送方法及服务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7133496A1 (zh) 2017-08-10
EP3402164B8 (en) 2022-04-13
KR102223260B1 (ko) 2021-03-04
CN107026882B (zh) 2021-02-12
JP2019506696A (ja) 2019-03-07
EP3402164A1 (en) 2018-11-14
EP3402164A4 (en) 2018-11-14
KR20180107777A (ko) 2018-10-02
US10880785B2 (en) 2020-12-29
EP3402164B1 (en) 2022-03-09
US20180343590A1 (en) 2018-11-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026882A (zh) 一种资源获取的方法及相关设备
US20220107970A1 (en) Enabling resource semantics
CN105897946B (zh) 一种访问地址的获取方法及系统
CN106663143B (zh) M2m本体管理和语义互操作性
CN103650545B (zh) 机器对机器(m2m)应用服务器、xdms服务器以及用于m2m应用组管理的方法
CN102202102B (zh) 基于云计算架构的网络服务聚合系统及其聚合方法
CN102171690B (zh) 用于在基于网络的地址簿中实现个性化和映射的系统与方法
CN100483386C (zh) 信息管理系统和方法
EP3017386A1 (en) Mechanisms for semantics publishing and discovery
CN108604236A (zh) 语义物联网的restful操作
CN101609415B (zh) 基于中间件的通用服务调用系统及方法
EP2995100A1 (en) Semantics support and management in m2m systems
US20100211563A1 (en) Cross Community Invitation and Multiple Provider Product Information Processing System
US20110145320A1 (en) Message bus based replication
CN101562578B (zh) 一种用户数据订阅通知方法及装置
CN102761532A (zh) 网络视频的信息处理系统和方法
CN105162697A (zh) 一种微博系统及其数据控制方法
CN102804818A (zh) 用于提供订源中的媒体附件兼容的方法和装置
CN110020243A (zh) 物联网数据的查询方法、装置、物联网服务器和存储介质
CN101877001A (zh) 基于领域本体的遥感信息处理服务语义描述方法
CN1996989A (zh) 一种个人网页系统及其实现方法
CN104144151B (zh) 内容分发网络调度方法和系统、及本地对象管理服务器
CN109816887A (zh) 一种基于智能柜的兑奖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Sharma et al. An emerging application centric RFID framework based on new web technology
CN104509028B (zh) 在通信系统中更新个人信息的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209

Address after: 550025 Huawei cloud data center, jiaoxinggong Road, Qianzhong Avenue, Gui'an New District, Guiyang City, Guizhou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Huawei Cloud Computing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129 Bantian HUAWEI headquarters office building, Longgang District, Guangdong, Shenzhen

Patentee before: HUAWEI TECHNOLOGIES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