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018212B - 一种可穿戴便携式智能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穿戴便携式智能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018212B
CN107018212B CN201610058333.9A CN201610058333A CN107018212B CN 107018212 B CN107018212 B CN 107018212B CN 201610058333 A CN201610058333 A CN 201610058333A CN 107018212 B CN107018212 B CN 10701821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dule
key
control
finger
wearable portab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058333.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018212A (zh
Inventor
余俊
易海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xi Zhixi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Fingerchip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Fingerchip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Fingerchip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058333.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018212B/zh
Publication of CN10701821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01821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01821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01821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22Illumination; Arrangements for improving the visibility of characters on di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23Construction or mounting of dials or of equivalent devices;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use thereof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智能便携设备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可穿戴便携式智能设备。在本发明中,可穿戴便携式智能设备包括控制模块、指纹采集模块、通信模块、按键模块、显示模块、话筒及听筒,指纹采集模块对用户进行身份验证,用户在通过验证时可使用该智能设备,当按键模块处于拨号状态时,控制模块控制通信模块与拨号所对应的外部设备进行通信,话筒采集用户声音并经控制模块和通信模块传送至外部设备,听筒播放控制模块所反馈的来自外部设备的音频信号,显示模块显示按键模块的输入信息和控制模块的处理信息。因此,该智能设备具备手机的功能,满足了人们进行户外运动时对于手机功能的需求,用户在户外运动时可将该智能设备穿戴于手上,使用方便。

Description

一种可穿戴便携式智能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智能便携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穿戴便携式智能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智能终端(如手机、平板电脑及笔记本电脑等)在生活中随处可见,给人们的日常工作和生活带来了便利。如今人们的健康意识不断增强,越来越多的人参加跑步、徒步、骑行等户外运动来锻炼身体,而当人们参加户外运动时,需将上述智能终端放入包或口袋中携带,容易丢失,且智能终端都具有一定重量,随身携带很不方便。然而,可穿戴便携式智能设备的发展为人们进行户外运动提供了便利,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可穿戴便携式智能设备普遍可用来照明、定位及导航等。但是现有的可穿戴便携式智能设备的功能较少,无法满足人们进行户外运动时对多种功能的需求。因此,现有的可穿戴便携式智能设备存在因功能较少而无法满足人们进行户外运动时对多种功能需求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穿戴便携式智能设备,旨在解决现有的可穿戴便携式智能设备存在因功能较少而无法满足人们进行户外运动时对多种功能需求的问题。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可穿戴便携式智能设备,所述可穿戴便携式智能设备包括控制模块、指纹采集模块、通信模块、按键模块、显示模块、话筒及听筒。
所述控制模块的指纹信息输入端、通信接口、按键信号输入端、显示信息输出端、语音输入端及语音输出端分别与所述指纹采集模块的输出端、所述通信模块的通信接口、所述按键模块的输出端、所述显示模块的输入端、所述话筒的输出端及所述听筒的输入端相连接。
当用户将所述可穿戴设备戴于手上时,所述控制模块、所述指纹采集模块、所述通信模块、所述按键模块、所述显示模块、所述话筒及所述听筒均位于用户的左手上;所述控制模块位于所述左手的手掌侧的手腕部;所述指纹采集模块位于所述左手的手掌背面除去手指部位的区域;所述通信模块位于所述左手的手掌的中心部位;所述按键模块共有12个,12个所述按键模块中的第一按键模块、第二按键模块及第三按键模块分别位于所述左手的第二手指的手掌侧的远节指骨区域、中节指骨区域及近节指骨区域;12个所述按键模块中的第四按键模块、第五按键模块及第六按键模块分别位于所述左手的第三手指的手掌侧的远节指骨区域、中节指骨区域及近节指骨区域;12个所述按键模块中的第七按键模块、第八按键模块及第九按键模块分别位于所述左手的第四手指的手掌侧的远节指骨区域、中节指骨区域及近节指骨区域;12个所述按键模块中的第十按键模块、第十一按键模块及第十二按键模块分别位于所述左手的第五手指的手掌侧的远节指骨区域、中节指骨区域及近节指骨区域;所述显示模块位于所述左手的手掌背面除去手指部位的区域;所述话筒位于所述第五手指上与所述第四手指相贴合的一侧;所述听筒位于所述左手的第一手指上与所述第二手指相贴合的一侧。
所述指纹采集模块对用户的指纹信息进行采集,所述控制模块根据指纹数据库对所述用户的指纹信息进行验证,当验证通过时,用户可使用所述可穿戴便携式智能设备;当12个所述按键模块的按键状态为拨号状态时,所述控制模块控制所述通信模块与拨号所对应的外部设备进行通信,所述话筒采集用户声音并反馈音频信号至所述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通过所述通信模块将所述音频信号发送至所述外部设备,所述听筒播放所述控制模块所反馈的来自所述外部设备的音频信号,所述显示模块显示所述按键模块的输入信息和所述控制模块的处理信息。
在本发明中,可穿戴便携式智能设备包括控制模块、指纹采集模块、通信模块、按键模块、显示模块、话筒及听筒,其中,指纹采集模块对用户进行身份验证,用户在通过验证时可使用该智能设备,当按键模块处于拨号状态时,控制模块控制通信模块与拨号所对应的外部设备进行通信,话筒采集用户声音并经控制模块和通信模块传送至外部设备,听筒播放控制模块所反馈的来自外部设备的音频信号,显示模块显示按键模块的输入信息和控制模块的处理信息。因此,该可穿戴便携式智能设备具备手机的功能,满足了人们进行户外运动时对于手机功能的需求,用户在户外运动时可将该可穿戴便携式智能设备穿戴于手上,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可穿戴便携式智能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可穿戴便携式智能设备戴于手上时各模块在左手手掌侧的位置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可穿戴便携式智能设备戴于手上时各模块在左手手背侧的位置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可穿戴便携式智能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可穿戴便携式智能设备戴于手上时各模块在右手上的位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图1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可穿戴便携式智能设备的结构示意图,为了便于说明,仅示出了与本发明实施例相关的部分,详述如下:
可穿戴便携式智能设备包括控制模块11、指纹采集模块12、通信模块13、按键模块14、显示模块15、话筒16及听筒17。
控制模块11的指纹信息输入端、通信接口、按键信号输入端、显示信息输出端、语音输入端及语音输出端分别与指纹采集模块12的输出端、通信模块13的通信接口、按键模块14的输出端、显示模块15的输入端、话筒16的输出端及听筒17的输入端相连接。
当用户将可穿戴设备戴于手上时,控制模块11、指纹采集模块12、通信模块13、按键模块14、显示模块15、话筒16及听筒17均位于用户的左手上。如图2所示,控制模块11位于左手的手掌侧的手腕部;通信模块13位于左手的手掌的中心部位;所述按键模块共有12个,12个所述按键模块中的第一按键模块、第二按键模块及第三按键模块分别位于所述左手的第二手指的手掌侧的远节指骨区域、中节指骨区域及近节指骨区域;12个所述按键模块中的第四按键模块、第五按键模块及第六按键模块分别位于所述左手的第三手指的手掌侧的远节指骨区域、中节指骨区域及近节指骨区域;12个所述按键模块中的第七按键模块、第八按键模块及第九按键模块分别位于所述左手的第四手指的手掌侧的远节指骨区域、中节指骨区域及近节指骨区域;12个所述按键模块中的第十按键模块、第十一按键模块及第十二按键模块分别位于所述左手的第五手指的手掌侧的远节指骨区域、中节指骨区域及近节指骨区域;话筒16位于第五手指上与第四手指相贴合的一侧;听筒17位于左手的第一手指上与第二手指相贴合的一侧,如图3所示,指纹采集模块12位于左手的手掌背面除去手指部位的区域;显示模块15位于左手的手掌背面除去手指部位的区域。
指纹采集模块12对用户的指纹信息进行采集,控制模块11根据指纹数据库对用户的指纹信息进行验证,当验证通过时,用户可使用可穿戴便携式智能设备。当12个按键模块14的按键状态为拨号状态时,控制模块11控制通信模块13与拨号所对应的外部设备进行通信,话筒16采集用户声音并反馈音频信号至控制模块11,控制模块11通过通信模块13将音频信号发送至外部设备,听筒17播放控制模块11所反馈的来自外部设备的音频信号,显示模块15显示按键模块14的输入信息和控制模块11的处理信息。
优选的,第一手指、第二手指、第三手指、第四手指及第五手指可分别为用户左手的大拇指、食指、中指、无名指及小拇指。
具体的,远节指骨区域为指尖与第一关节之间的区域,中节指骨区域为第一关节与第二关节之间的区域,近节指骨区域为第二关节与第三关节之间的区域。其中,在手掌侧,靠近指尖的关节为第一关节,靠近手掌的关节为第三关节,手指中间的关节(即第一关节与第三关节之间的关节)为第二关节。
具体的,控制模块11包括ARM微处理器及其外围电路,通信模块13为3G通信模块,按键模块14为微触按键或无源感应芯片,显示模块15为显示屏,听筒17采用骨传导耳机。其中,ARM微处理器的操作系统可为安卓操作系统、Windows操作系统及Linux操作系统中的任意一种。
具体的,控制模块11将指纹采集模块12所采集的指纹信息与指纹数据库中的指纹信息进行一一比对,若所采集的指纹信息与指纹数据库中的某个指纹信息一致,则指纹验证通过,用户可使用该可穿戴便携式智能设备的所有功能。其中,指纹数据库中包括该可穿戴便携式智能设备所有常用用户的指纹信息。
具体的,拨号状态为用户连续短暂按下12个按键模块14中的部分按键模块14的状态,其中,12个按键模块14在拨号时的功能与手机按键的功能相同,第一按键模块、第二按键模块、第三按键模块、第四按键模块、第五按键模块、第六按键模块、第七按键模块、第八按键模块、第九按键模块、第十按键模块、第十一按键模块及第十二按键模块可分别为数字0键、数字1键、数字2键、数字3键、数字4键、数字5键、数字6键、数字7键、数字8键、数字9键、*键及#键,短暂按下是指按下每个按键模块14的时间小于2秒。
具体的,显示模块15可显示按键模块14的输入信息,如拨号号码,还可显示处理器的处理信息,如通话时间等。
具体的,当用户将该可穿戴便携式智能设备穿戴于手上时,用户还可同时进行其他工作,即进行其他工作时无需摘除该可穿戴便携式智能设备,因此,该可穿戴便携式智能设备使用方便。该可穿戴便携式智能设备可使用防火塑胶材料来制造。
控制模块11的指纹信息输入端接口、通信接口、按键信号输入端接口、显示信息输出端接口、语音输入端接口及语音输出端接口均为标准接口,指纹采集模块12、通信模块13、按键模块14、显示模块15、话筒16及听筒17分别基于标准协议与控制模块11进行数据交换。
具体的,上述标准接口可以为制造商自行制造的接口,可根据标准协议进行数据传输,具有通用性强、数据传输速度快的特性。其中,标准协议可为TCP(传输控制协议)。
如图4所示,上述可穿戴便携式智能设备还包括无线传输模块21,无线传输模块21的控制端和传输端分别与控制模块11的传输控制端和数据传输端相连接,当用户将可穿戴设备戴于手上时,如图3所示,无线传输模块21位于左手的手掌背面除去手指部位的区域。控制模块11根据第一按键模块的按键状态输出传输信号以使无线传输模块21与外部通信设备进行数据交互。
具体的,无线传输模块21可为蓝牙数据传输模块,还可为WIFI数据传输模块。当用户长按第一按键模块时,控制模块11输出传输信号以使无线传输模块21与外部通信设备进行数据交换,即打开可穿戴便携式智能设备的数据传输功能,其中,第一按键模块为数字0键,长按第一按键模块是指按下第一按键模块的时间大于2秒。
如图4所示,上述可穿戴便携式智能设备还包括照明模块22,照明模块22的控制端与控制模块11的照明控制端相连接,当用户将可穿戴设备戴于手上时,如图2所示,照明模块22位于左手的第三手指的指尖部。控制模块11根据第二按键模块的按键状态输出开启照明控制信号以使照明模块22开启照明,控制模块11根据第三按键模块的按键状态输出关闭照明控制信号以使照明模块22关闭照明。
具体的,照明模块22可为LED灯。当用户长按第二按键模块时,控制模块11输出开启照明控制信号以使照明模块22开启照明,即打开可穿戴便携式智能设备的照明功能;当用户长按第三按键模块时,控制模块11输出关闭照明控制信号以使照明模块22关闭照明,即关闭可穿戴便携式智能设备的照明功能。其中,第二按键模块为数字1键,第三按键模块为数字2键,长按第二按键模块是指按下第二按键模块的时间大于2秒,长按第三按键模块是指按下第三按键模块的时间大于2秒。
如图4所示,上述可穿戴便携式智能设备还包括红外测距模块23,红外测距模块23的控制端与控制模块11的测距控制端相连接,当用户将可穿戴设备戴于手上时,如图2所示,红外测距模块23位于左手的第二手指的指尖部。控制模块11根据第四按键模块的按键状态输出测距信号以使红外测距模块23进行距离测量,红外测距模块23用于测量第二手指与外部物体之间的距离。
具体的,当用户长按第四按键模块时,控制模块11输出测距信号以使红外测距模块23开始测量第二手指与外部物体之间的距离,其中,第四按键模块为数字3键,长按第四按键模块是指按下第四按键模块的时间大于2秒。
具体的,红外测距模块23可与12个按键模块14进行功能组合,实现红外遥控器功能或红外控制器功能。
如图4所示,上述可穿戴便携式智能设备还包括摄像模块24,摄像模块24的控制端与控制模块11的摄像控制端相连接,当用户将可穿戴设备戴于手上时,如图2所示,摄像模块24位于左手的第四手指的指尖部。控制模块11根据第五按键模块的按键状态输出摄像控制信号以使摄像模块24进行摄像。
具体的,当用户长按第五按键模块时,控制模块11输出摄像控制信号以使摄像模块24进行摄像,其中,第五按键模块为数字4键,长按第五按键模块是指按下第五按键模块的时间大于2秒。
如图4所示,上述可穿戴便携式智能设备还包括电源模块25,当用户将可穿戴设备戴于手上时,如图3所示,电源模块25位于左手的手背的手腕部,电源模块25的输出端与控制模块11的电源端相连接。电源模块25为控制模块11提供工作电源。
具体的,电源模块25可包括锂电池以及7805集成稳压器。
具体的,上述指纹采集模块12、通信模块13、按键模块14、显示模块15、话筒16、听筒17、无线传输模块21、照明模块22、红外测距模块23、摄像模块24及电源模块25均可根据用户的兴趣爱好和需求进行同类更换,例如:用户可根据自己的需求将已安装的100W照明模块更换为相同连接接口的200W照明模块,或用户可根据自己的需求将已安装的300万像素的摄像模块更换为相同连接接口的800万像素的摄像模块。
如图5所示,上述可穿戴便携式智能设备还包括蓝牙耳机模块26,当用户将可穿戴设备戴于手上时,蓝牙耳机模块26位于右手手掌的掌心部。蓝牙耳机模块26用于在与用户的移动终端建立连接后,接听移动终端的来电。
具体的,蓝牙耳机模块26可为蓝牙耳机,用户的移动终端可为用户的手机。用户将蓝牙耳机模块26与用户的移动终端进行无线连接,当可穿戴便携式智能设备与用户移动终端的距离在无线传输距离范围内时,用户可通过可穿戴便携式智能设备上的蓝牙耳机模块26接听移动终端的来电。
如图5所示,上述可穿戴便携式智能设备还包括无线鼠标模块27,当用户将可穿戴设备戴于手上时,无线鼠标模块27位于右手手掌中心下部。无线鼠标模块27用于在与电子设备建立连接后,控制电子设备进行功能操作。
具体的,无线鼠标模块27可为无线鼠标,电子设备可为笔记本电脑。可穿戴便携式智能设备用户将无线鼠标模块27与电子设备无线连接,进而通过无线鼠标模块27控制电子设备进行功能操作,如控制电子设备进行打开文件操作、移动文件操作等。
在本发明中,可穿戴便携式智能设备包括控制模块11、指纹采集模块12、通信模块13、按键模块14、显示模块15、话筒16及听筒17,其中,指纹采集模块12对用户进行身份验证,用户在通过验证时可使用该可穿戴便携式智能设备,当按键模块14处于拨号状态时,控制模块11控制通信模块13与拨号所对应的外部设备进行通信,话筒16采集用户声音并经控制模块11和通信模块13传送至外部设备,听筒17播放控制模块11所反馈的来自外部设备的音频信号,显示模块15显示按键模块14的输入信息和控制模块11的处理信息。因此,该可穿戴便携式智能设备具备手机的功能,满足了人们进行户外运动时对于手机功能的需求,用户在户外运动时可将该可穿戴便携式智能设备穿戴于手上,使用方便。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可穿戴便携式智能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可穿戴便携式智能设备包括控制模块、指纹采集模块、通信模块、按键模块、显示模块、话筒及听筒;
所述控制模块的指纹信息输入端、通信接口、按键信号输入端、显示信息输出端、语音输入端及语音输出端分别与所述指纹采集模块的输出端、所述通信模块的通信接口、所述按键模块的输出端、所述显示模块的输入端、所述话筒的输出端及所述听筒的输入端相连接;
当用户将所述可穿戴便携式智能设备戴于手上时,所述控制模块、所述指纹采集模块、所述通信模块、所述按键模块、所述显示模块、所述话筒及所述听筒均位于用户的左手上;所述控制模块位于所述左手的手掌侧的手腕部;所述指纹采集模块位于所述左手的手掌背面除去手指部位的区域;所述通信模块位于所述左手的手掌的中心部位;所述按键模块共有12个,12个所述按键模块中的第一按键模块、第二按键模块及第三按键模块分别位于所述左手的第二手指的手掌侧的远节指骨区域、中节指骨区域及近节指骨区域;12个所述按键模块中的第四按键模块、第五按键模块及第六按键模块分别位于所述左手的第三手指的手掌侧的远节指骨区域、中节指骨区域及近节指骨区域;12个所述按键模块中的第七按键模块、第八按键模块及第九按键模块分别位于所述左手的第四手指的手掌侧的远节指骨区域、中节指骨区域及近节指骨区域;12个所述按键模块中的第十按键模块、第十一按键模块及第十二按键模块分别位于所述左手的第五手指的手掌侧的远节指骨区域、中节指骨区域及近节指骨区域;所述显示模块位于所述左手的手掌背面除去手指部位的区域;所述话筒位于所述第五手指上与所述第四手指相贴合的一侧;所述听筒位于所述左手的第一手指上与所述第二手指相贴合的一侧;
所述指纹采集模块对用户的指纹信息进行采集,所述控制模块根据指纹数据库对所述用户的指纹信息进行验证,当验证通过时,用户可使用所述可穿戴便携式智能设备;当12个所述按键模块的按键状态为拨号状态时,所述控制模块控制所述通信模块与拨号所对应的外部设备进行通信,所述话筒采集用户声音并反馈音频信号至所述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通过所述通信模块将所述音频信号发送至所述外部设备,所述听筒播放所述控制模块所反馈的来自所述外部设备的音频信号,所述显示模块显示所述按键模块的输入信息和所述控制模块的处理信息;
所述控制模块的指纹信息输入端接口、所述通信接口、所述按键信号输入端接口、所述显示信息输出端接口、所述语音输入端接口及所述语音输出端接口均为标准接口,所述指纹采集模块、所述通信模块、所述按键模块、所述显示模块、所述话筒及所述听筒分别基于标准协议与所述控制模块进行数据交换;
所述可穿戴便携式智能设备还包括无线传输模块;
所述无线传输模块的控制端和传输端分别与所述控制模块的传输控制端和数据传输端相连接,当用户将所述可穿戴便携式智能 设备戴于手上时,所述无线传输模块位于所述左手的手掌背面除去手指部位的区域;所述控制模块根据所述第一按键模块的按键状态输出传输信号以使所述无线传输模块与外部通信设备进行数据交互。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穿戴便携式智能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可穿戴便携式智能设备还包括照明模块;
所述照明模块的控制端与所述控制模块的照明控制端相连接,当用户将所述可穿戴便携式智能 设备戴于手上时,所述照明模块位于所述左手的第三手指的指尖部;所述控制模块根据所述第二按键模块的按键状态输出开启照明控制信号以使所述照明模块开启照明,所述控制模块根据所述第三按键模块的按键状态输出关闭照明控制信号以使所述照明模块关闭照明。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穿戴便携式智能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可穿戴便携式智能设备还包括红外测距模块;
所述红外测距模块的控制端与所述控制模块的测距控制端相连接,当用户将所述可穿戴便携式智能 设备戴于手上时,所述红外测距模块位于所述左手的第二手指的指尖部;所述控制模块根据所述第四按键模块的按键状态输出测距信号以使所述红外测距模块进行距离测量,所述红外测距模块用于测量所述第二手指与外部物体之间的距离。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穿戴便携式智能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可穿戴便携式智能设备还包括摄像模块;
所述摄像模块的控制端与所述控制模块的摄像控制端相连接,当用户将所述可穿戴便携式智能 设备戴于手上时,所述摄像模块位于所述左手的第四手指的指尖部;所述控制模块根据所述第五按键模块的按键状态输出摄像控制信号以使所述摄像模块进行摄像。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穿戴便携式智能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可穿戴便携式智能设备还包括电源模块;
当用户将所述可穿戴便携式智能 设备戴于手上时,所述电源模块位于所述左手的手背的手腕部,所述电源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控制模块的电源端相连接;所述电源模块为所述控制模块提供工作电源。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穿戴便携式智能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可穿戴便携式智能设备还包括蓝牙耳机模块;
当用户将所述可穿戴便携式智能 设备戴于手上时,所述蓝牙耳机模块位于右手手掌的掌心部;所述蓝牙耳机模块用于在与所述用户的移动终端建立连接后,接听所述移动终端的来电。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穿戴便携式智能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可穿戴便携式智能设备还包括无线鼠标模块;
当用户将所述可穿戴便携式智能 设备戴于手上时,所述无线鼠标模块位于右手手掌中心下部;所述无线鼠标模块用于在与电子设备建立连接后,控制所述电子设备进行功能操作。
CN201610058333.9A 2016-01-28 2016-01-28 一种可穿戴便携式智能设备 Active CN10701821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058333.9A CN107018212B (zh) 2016-01-28 2016-01-28 一种可穿戴便携式智能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058333.9A CN107018212B (zh) 2016-01-28 2016-01-28 一种可穿戴便携式智能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018212A CN107018212A (zh) 2017-08-04
CN107018212B true CN107018212B (zh) 2023-03-28

Family

ID=594386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058333.9A Active CN107018212B (zh) 2016-01-28 2016-01-28 一种可穿戴便携式智能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018212B (zh)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410883A (zh) * 2014-11-29 2015-03-11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移动可穿戴非接触式交互系统与方法
CN104519163A (zh) * 2013-10-07 2015-04-15 王建勤 一种具有电话接听功能的智能可穿戴设备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519163A (zh) * 2013-10-07 2015-04-15 王建勤 一种具有电话接听功能的智能可穿戴设备
CN104410883A (zh) * 2014-11-29 2015-03-11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移动可穿戴非接触式交互系统与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018212A (zh) 2017-08-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80063308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Voice Recognition
US8519835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sensory feedback
US20150065090A1 (en) Wearable ring-shaped electronic device and the controlling method thereof
WO2017088154A1 (zh) 一种情景模式切换的方法
CN204536788U (zh) 智能控制手环
CN108874121A (zh) 穿戴设备的控制方法、穿戴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8829231A (zh) 一种穿戴设备的调整方法、穿戴设备及存储介质
US20170147033A1 (en) Wearable Ring Control Device
CN104460957A (zh) 环形穿戴式电子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10456911A (zh) 电子设备控制方法和装置、电子设备、可读存储介质
CN110362369A (zh) 可穿戴设备操控方法、可穿戴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US20180307326A1 (en) Communicating bracelet
CN205356453U (zh) 一种可穿戴便携式智能设备
CN108429956B (zh) 无线耳机、控制操作方法及相关产品
CN110543231B (zh) 电子装置控制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05898646A (zh) 一种多功能智能耳机
CN107450672B (zh) 一种高识别率的腕式智能装置
CN206479952U (zh) 一种智能穿戴设备
CN205788741U (zh) 一种用手势控制电器的智能穿戴
CN107018212B (zh) 一种可穿戴便携式智能设备
CN110324494A (zh) 一种终端设备的操作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10248269A (zh) 一种信息识别方法、耳机及终端设备
CN111935928B (zh) 腕表式通讯终端
WO2020181960A1 (zh) 一种穿戴式控制器及使用该控制器的方法
CN104375667A (zh) 一种具有输入功能的指套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336000 No.133, Yishang Avenue, Yichun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Jiangxi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Jiangxi Zhixi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000 room 1007, scientific research building, Tsinghua information port, North District, high tech Industrial Park, Nanshan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FINGERCHIP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