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017949B - 光模块、处理数据的方法以及发送装置 - Google Patents

光模块、处理数据的方法以及发送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017949B
CN107017949B CN201611191371.8A CN201611191371A CN107017949B CN 107017949 B CN107017949 B CN 107017949B CN 201611191371 A CN201611191371 A CN 201611191371A CN 107017949 B CN107017949 B CN 10701794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ec
encoded data
encoder
optical
stat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1191371.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017949A (zh
Inventor
本杰明·P·史密斯
阿拉什·法胡德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arvell Asia Pte Ltd
Original Assignee
Ying Fei Co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ing Fei Co filed Critical Ying Fei Co
Publication of CN10701794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01794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01794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01794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4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forward error control
    • H04L1/0041Arrangements at the transmitter end
    • H04L1/0043Realisations of complexity reduction techniques, e.g. use of look-up tables
    • H04L1/0044Realisations of complexity reduction techniques, e.g. use of look-up tabl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ower sav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4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forward error control
    • H04L1/0045Arrangements at the receiver end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MCODING; DECODING; CODE CONVERSION IN GENERAL
    • H03M13/00Coding, decoding or code conversion, for error detection or error correction; Coding theory basic assumptions; Coding bounds; Error probability evaluation methods; Channel models; Simulation or testing of codes
    • H03M13/25Error detection or forward error correction by signal space coding, i.e. adding redundancy in the signal constellation, e.g. Trellis Coded Modulation [TCM]
    • H03M13/256Error detection or forward error correction by signal space coding, i.e. adding redundancy in the signal constellation, e.g. Trellis Coded Modulation [TCM] with trellis coding, e.g. with convolutional codes and TCM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MCODING; DECODING; CODE CONVERSION IN GENERAL
    • H03M13/00Coding, decoding or code conversion, for error detection or error correction; Coding theory basic assumptions; Coding bounds; Error probability evaluation methods; Channel models; Simulation or testing of codes
    • H03M13/29Coding, decoding or code conversion, for error detection or error correction; Coding theory basic assumptions; Coding bounds; Error probability evaluation methods; Channel models; Simulation or testing of codes combining two or more codes or code structures, e.g. product codes, generalised product codes, concatenated codes, inner and outer codes
    • H03M13/2906Coding, decoding or code conversion, for error detection or error correction; Coding theory basic assumptions; Coding bounds; Error probability evaluation methods; Channel models; Simulation or testing of codes combining two or more codes or code structures, e.g. product codes, generalised product codes, concatenated codes, inner and outer codes using block cod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0Transmission systems employing electromagnetic waves other than radio-waves, e.g.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or employing corpuscular radiation, e.g. quantum communication
    • H04B10/50Transmitt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0Transmission systems employing electromagnetic waves other than radio-waves, e.g.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or employing corpuscular radiation, e.g. quantum communication
    • H04B10/50Transmitters
    • H04B10/516Details of coding or modul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0Transmission systems employing electromagnetic waves other than radio-waves, e.g.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or employing corpuscular radiation, e.g. quantum communication
    • H04B10/50Transmitters
    • H04B10/516Details of coding or modulation
    • H04B10/5161Combination of different modulation schem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0Transmission systems employing electromagnetic waves other than radio-waves, e.g.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or employing corpuscular radiation, e.g. quantum communication
    • H04B10/50Transmitters
    • H04B10/516Details of coding or modulation
    • H04B10/532Polarisation modul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0Transmission systems employing electromagnetic waves other than radio-waves, e.g.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or employing corpuscular radiation, e.g. quantum communication
    • H04B10/50Transmitters
    • H04B10/516Details of coding or modulation
    • H04B10/54Intensity modulation
    • H04B10/541Digital intensity or amplitude modul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0Transmission systems employing electromagnetic waves other than radio-waves, e.g.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or employing corpuscular radiation, e.g. quantum communication
    • H04B10/60Receivers
    • H04B10/66Non-coherent receivers, e.g. using direct detection
    • H04B10/69Electrical arrangements in the receiver
    • H04B10/697Arrangements for reducing noise and distor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4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forward error contro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4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forward error control
    • H04L1/0041Arrangements at the transmitter en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4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forward error control
    • H04L1/0056Systems characterized by the type of code used
    • H04L1/0057Block codes
    • H04L1/0058Block-coded modul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4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forward error control
    • H04L1/0056Systems characterized by the type of code used
    • H04L1/0059Convolutional codes
    • H04L1/006Trellis-coded modul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4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forward error control
    • H04L1/0056Systems characterized by the type of code used
    • H04L1/0064Concatenated codes
    • H04L1/0065Serial concatenated cod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Probability & Statistics with Application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Optical Communication System (AREA)
  • Detection And Prevention Of Errors In Transmission (AREA)

Abstract

发明涉及光模块、处理数据的方法以及发送装置。光模块具有用于对第一FEC编码数据的子集进一步编码以产生第二FEC编码数据的第二FEC编码器。光模块还具有光调制器,其用于基于第二FEC编码数据和第一FEC编码数据的未进一步编码的剩余部分的组合来调制用于通过光信道传输的光信号。第二FEC编码器为用于FEC码的编码器,该FEC码具有比特级网格表示,该比特级网格表示的任何部分中的状态的数量小于或等于256个状态。以这种方式,第二FEC编码器具有相对较低的复杂度(例如,相对较少的晶体管数),其可以降低光模块的功耗。

Description

光模块、处理数据的方法以及发送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系统,并且更具体地,涉及通过光信道传送数据。
背景技术
通信系统的光模块可以通过光信道发送和/或接收数据。在通过光信道传输之前,可以通过一或多个FEC(前向纠错)编码器对数据进行编码。执行此编码是因为光信道扭曲并向所发送的数据添加噪声。编码可以使得即使在存在损伤的情况下也能够在接收器处恢复数据。
编码的性能可以基于数据是否可以在接收器处恢复来确定。具有复杂编码器和/或解码器的FEC码通常可以比具有较不复杂的FEC编码器和/或解码器的码实现更好的性能。
发明内容
虽然具有复杂编码器和/或解码器的FEC码通常可以比较不复杂的FEC方案实现更好的性能,但是复杂的FEC编码器和解码器通常消耗更多的功率。在一些应用中,对功耗不太关心,因为实现高水平的性能比降低功耗更重要。然而,在其它应用中,降低功耗是一个问题。
本公开提供了被配置为处理由第一FEC编码器所产生的第一FEC编码数据的光模块。光模块具有用于接收第一FEC编码数据的接口,以及用于进一步对第一FEC编码数据的子集进行编码以产生第二FEC编码数据的第二FEC编码器。光模块还具有光调制器,其用于基于第二FEC编码数据和第一FEC编码数据的未进一步编码的剩余部分的组合来调制用于通过光信道传输的光信号。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第二FEC编码器为用于FEC码的编码器,该FEC码具有比特级网格表示,该比特级网格表示的任何部分中的状态的数量小于或等于256个状态。以这种方式,第二FEC编码器具有相对较低的复杂度(例如,相对较少的晶体管数),其可以降低光模块的功耗。
本公开还提供了通信系统,其包括具有第一FEC编码器的传输电路和上面概述的光模块。在一些实现中,第一FEC编码器实现符合G.975.1/G.709的FEC码。
本发明还提供了相应的光模块和相应的通信系统,其用于以与上面概述的光模块和通信系统互补的方式处理所接收到的FEC编码数据。
在阅读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的以下描述之后,本公开的其它方面和特征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显而易见。
附图说明
现将通过示例的方式,参考附图来描述实施例,其中:
图1为具有发送装置和接收装置的示例通信系统的框图;
图2为用于生成和发送光信号的示例方法的流程图;
图3为用于接收和处理光信号的示例方法的流程图;
图4为示例发送装置的框图。
图5为示例接收装置的框图。
图6为具有集合划分映射的示例发送装置的框图。
图7为用于图6的发送装置的集合划分星座图;以及
图8和9为其它集合划分星座图。
具体实施方式
首先应该理解,尽管下面提供了本公开的一或多个实施例的说明性实施方式,但是所公开的系统和/或方法可以使用任何数量的技术来实现。本公开不应以任何方式局限于以下所示的说明性实施方式、附图和技术,包括本文所示出和描述的设计和实施方式,而是可在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及其等同物的全部范围内进行修改。
示例通信系统
现在参考图1,示出了具有发送装置101和接收装置103的示例通信系统100的框图。发送装置101通过光信道102被耦合到接收装置103。通信系统100可具有其它部件,但是为了简单起见未示出。
发送装置101具有传输电路110、光模块120,并且可具有未示出的其它部件。传输电路110具有第一接口111、第一FEC编码器112,并且可具有未示出的其它部件。光模块120具有第二接口121、第二FEC编码器122、光调制器123,并且可以具有未示出的其它部件。
接收装置103具有光模块130、传输电路140,并且可具有未示出的其它部件。光模块130具有第一接口131、第一FEC解码器132、光解调器133,并且可具有未示出的其它部件。传输电路140具有第二接口141、第二FEC解码器142,并且可具有未示出的其它部件。
现在将通过示例描述通信系统100的操作。发送装置101具有通过光信道102待发送到接收装置103的数据。为了即使在由光信道102引入了噪声的情况下也能够在接收装置103处恢复数据,发送装置101在光传输之前执行数据的FEC编码。
具体地,第一FEC编码器112执行数据的编码以产生第一FEC编码数据,并使用第一接口111发送第一FEC编码数据。光模块120使用第二接口121接收第一FEC编码数据,并且第二FEC编码器122还对第一FEC编码数据的子集进行编码以产生第二FEC编码数据。最后,光调制器123基于第二FEC编码数据和未进一步编码的第一FEC编码数据的剩余部分的组合来调制用于通过光信道102传输的光信号。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第二FEC编码器122为用于FEC码的编码器,该FEC码具有比特级网格表示,该比特级网格表示的任何部分中的状态的数量小于或等于256个状态。以这种方式,第二FEC编码器122具有相对较低的复杂度(例如,相对较少的晶体管数),其可以降低光模块120的功耗。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在比特级网格表示中的任何部分中的状态的数量为32个状态。具有更少或更多状态(例如,16或64个状态)的其它实施方案是可能的。
如在本文所使用的FEC码的“比特级网格表示”意味着根据被包含在至多N个连续输入比特的窗口中的输入比特而计算输出比特的编码器。随着编码的进行,该窗口在未来的方向上“滑动”,其中2N为在网格的任何部分中的状态的最大数目;网格状态由在至多N个连续输入比特的当前窗口内的比特的可能值的集合来定义。被应用于窗口比特以计算输出比特的编码函数可根据第二FEC编码器122的码字中的输出比特的位置而变化。虽然这是以编码为中心的描述,但是它不限于编码器的实施方案。相反,它定义了可以被用于编码器实施方案和/或解码器实施方案的一类FEC码。
第二FEC编码器122具有许多可能性。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第二FEC编码器122实现扩展汉明码。在其它实施方案中,第二FEC编码器122实现卷积码。无论如何,第二FEC编码器122具有如上所述的低复杂度。这与第一FEC编码器112相反,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第一FEC编码器112具有比第二FEC编码器122更高的复杂度,因为通过牺牲第一FEC编码器112的复杂度和所得的性能来降低传输电路110的功耗不被认为是期望的折衷。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第一FEC编码器112实现符合G.975.1/G.709的FEC码。在美国专利No.8,751,910中描述了这样的示例,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并入本文。然而,可以使用具有良好编码增益的其它硬判定FEC。
所发送的光信号通过光信道102行进,并由接收装置103接收。光信道102将噪声引入光信号。因此,所接收到的光信号与所发送的光信号不完全相同。接收装置103处理所接收到的光信号以便恢复数据。
具体地,光解调器133解调光信号以产生所接收到的FEC编码数据。第一FEC解码器132对所接收到的FEC编码数据的子集进行解码以产生第一FEC解码数据。被解码的子集对应于由发送装置101的第二FEC编码器122进一步编码的子集。光模块130使用第一接口131向传输电路140发送第一FEC解码数据和所接收到的FEC编码数据的未解码的剩余部分的组合。传输电路140使用第二接口141接收该组合,并且第二FEC解码器142对该组合进行解码以恢复数据。
接收装置103的第一FEC解码器132与发送装置101的第二FEC编码器122互补。同样,接收装置103的第二FEC解码器142与发送装置101的第一FEC编码器112互补。
因此,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第一FEC解码器132为用于FEC码的解码器,该FEC码具有比特级网格表示,该比特级网格表示的任何部分中的状态的数量小于或等于256个状态。以这种方式,第一FEC解码器132具有相对较低的复杂度(例如,相对较少的晶体管数),其可以降低光模块130的功耗。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在比特级网格表示中的任何部分中的状态的数量为32个状态。具有更少或更多状态(例如,16或64个状态)的其它实施方案是可能的。
此外,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第一FEC解码器132实现扩展汉明码。在其它实施方案中,第一FEC解码器132实现卷积码。其它实施方案在与发送装置101的第二FEC编码器122的实施方案互补的程度上是可能的。无论如何,第一FEC解码器132具有如上所述的低复杂度。这与第二FEC解码器142相反,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第二FEC解码器142具有比第一FEC解码器132更高的复杂度,因为通过牺牲第二FEC解码器142的复杂度和所得的性能来降低传输电路140的功耗不被认为是期望的折衷。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第二FEC解码器142实现符合G.975.1/G.709的FEC码。在美国专利No.8,751,910中描述了这样的示例,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并入本文。然而,可以使用具有良好编码增益的其它硬判定FEC。
第二FEC编码器122和第一FEC解码器132存在于通信系统100中,并且被表述为具有相对较低的复杂度。如果增加了复杂度,例如使用具有BICM(位交织编码调制)的LDPC(低密度奇偶校验),则光模块120、130的功耗会更高。如果第二FEC编码器122和第一FEC解码器132被省略,则性能将是次优的。因此,本公开的实施例存档性能和功耗之间的折衷。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发送装置101和接收装置103具有类似或甚至相同的配置。具体地,接收装置103还可具有用于生成和发送光信号的部件,并且发送装置101还可具有用于接收和处理光信号的部件。因此,可以在两个方向上支持光通信。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对于双向通信,存在两个光信道,即每个传输方向一个光信道。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发送装置101和接收装置103用于在长距离光网络上通信。因此,发送装置101和接收装置103可以使用光信道102在远距离上发送和接收光信号。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利用很少或没有中继器(未示出)来实现通信。
示例方法
现在参考图2,该图示出了用于生成和发送光信号的示例方法的流程图。该方法可由光模块实现,例如通过图1所示的发送装置101的光模块120来实现。
在步骤201,光模块接收已经由第一FEC编码器产生的第一FEC编码数据。在步骤202,光模块还对第一FEC编码数据的子集进行编码以产生第二FEC编码数据。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在步骤202,使用具有相对较低的复杂度(例如相对较少的晶体管数)的第二FEC编码器(例如上面参照图1描述的第二FEC编码器122)来执行编码。以此方式,可类似于上面参考图1所述的那样降低光模块的功耗。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光模块将第一FEC编码数据分成LSB(最低有效位)序列和MSB(最高有效位)序列,使得LSB序列为第一FEC编码数据的子集,所述第一FEC编码数据的子集由第二FEC编码器进一步编码以产生第二FEC编码数据。MSB序列不被第二FEC编码器进一步编码,这可以有助于降低第二FEC编码器的复杂度。
在步骤203,光模块基于第二FEC编码数据和未进一步编码的第一FEC编码数据的剩余部分的组合来调制用于通过光信道传输的光信号。对于存在未被第二FEC编码器进一步编码的MSB序列的实施方案,调制基于第二FEC编码数据和MSB序列的组合。
如果在步骤204完成传输,则该方法结束。然而,如果因为存在更多待发送的数据而在步骤204未完成传输,则该方法循环回到步骤201。重复步骤201到203,直到完成传输。
现在参考图3,该图示出了用于接收和处理光信号的示例方法的流程图。该方法可由光学模块实现,例如通过图1所示的接收装置103的光学模块130来实现。
在步骤301,光模块解调通过光信道接收的光信号以产生所接收到的FEC编码数据。在步骤302,光模块对所接收到的FEC编码数据的子集进行解码以产生第一FEC解码数据。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在步骤302,使用具有相对较低的复杂度(例如,相对较少的晶体管数)的第一FEC解码器(例如上面参考图1所述的第一FEC解码器132)来执行解码。以此方式,可类似于上面参考图1所述的那样降低光模块的功耗。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光模块将所接收到的FEC编码数据分成LSB序列和MSB序列,使得LSB序列为所接收到的FEC编码数据的子集,其由第一FEC解码器解码以产生第一FEC解码数据。被解码的所接收到的FEC编码数据的子集对应于由发送装置进一步编码的子集。MSB序列不被第一FEC解码器进一步解码,这可以有助于降低第一FEC解码器的复杂度。
在步骤303,光模块向传输电路发送第一FEC解码数据和所接收到的FEC编码数据的未被解码的剩余部分的组合。传输电路然后解码该组合以恢复数据。对于存在未被第一FEC解码器解码的MSB序列的实施方案,光模块将第一FEC解码数据和MSB序列的组合发送到传输电路以用于解码。
如果在步骤304完成接收,则该方法结束。然而,如果因为存在更多待接收的数据而在步骤304未完成接收,则该方法循环回到步骤301。重复步骤301至303,直到完成接收。
示例发送装置
现在参考图4,其示出示例发送装置400的框图。发送装置400具有主机卡410、光模块420,并且可具有未示出的其它部件。主机卡410具有硬FEC编码器412、误差解相关器(error decorelator)413、成帧器414,并且可具有未示出的其它部件。光模块420具有解复用器421、软FEC编码器422、2M点映射器423、DSP(数字信号处理器)424、光调制器425,并且可具有未示出的其它部件。
现在将通过示例描述发送装置400的操作。主机卡410接收通过光信道待传送到接收装置的数据。为了即使在由光信道引入了噪声的情况下也能够在接收装置处恢复数据,发送装置400在光传输之前执行数据的FEC编码。如下面进一步详细描述的,FEC编码通过两个FEC编码器的组合:硬FEC编码器412和软FEC编码器422来执行。
硬FEC编码器412执行数据的编码以产生硬FEC编码数据。硬FEC编码数据在成帧器414对硬FEC编码数据进行成帧以传输到光模块420之前由误差解相关器413进行处理。在一些实施方案中,误差解相关器413执行交织,其在与接收装置处的相应误差解相关器(例如,图5中所示的误差解相关器543)一起使用时,用于使硬FEC解码器(例如图5中所示的硬FEC解码器544)的输入端处的误差的位置随机化。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传输至光模块420的传输通过OTL(光通道传输通道)接口。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每个帧为由ITU(国际电信联盟)在用于光传输网络的G.709/Y.1331(2012年2月)接口中标准化的OTUk(光信道传输单元)帧(k(=1,2,3,4)表示速率(例如,OTU1=10Gbps,OTU2=10Gbps,OTU3=40Gbps,OTU4=100Gbps)),G.709/Y.1331接口的全部内容通过引用并入本文并在下文中称为“ITU G.709”。其它接口和帧是可能的,并且在本公开的范围内。
光模块420使用第二接口121接收硬FEC编码数据。解复用器421将硬FEC编码数据划分为LSB序列和MSB序列。LSB序列由软FEC编码器422进一步编码以产生软FEC编码数据。MSB序列不被软FEC编码器422进一步编码。2M点映射器423将软FEC编码数据和MSB序列的组合映射为数据符号。在光调制器425基于DSP 424的输出调制用于通过光信道传输的光信号之前,数据符号由DSP 424处理。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DSP 424执行符号的转换。例如,一对PAM-4(脉冲幅度调制)符号可以被转换为QAM-16(正交幅度调制)符号。稍后将参考图6和图7论述此转换的更多细节。在一些实施方案中,DSP 424还执行预均衡(pre-equalization)。在一些实施方案中,使用具有少量抽头(例如2或3个抽头)的FIR(有限脉冲响应)滤波器来实现预均衡。在其它实施方案中,使用更复杂的预均衡器来实现预均衡,该预均衡器补偿可能由光调制器425或光信道引起的非线性。其它实施方案是可能的。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软FEC编码器422为具有相对较低的复杂度(例如,相对较少的晶体管数)的编码器,诸如上面参照图1所述的第二FEC编码器122。以这种方式,可类似于上面参照图1所述降低光模块420的功耗。这与硬FEC编码器412相反,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硬FEC编码器412为具有相对高复杂度的编码器,诸如上面参照图1所述的第一FEC编码器112。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光模块420的功耗仅随着端到端性能的轻微降低而下降。这可以通过将具有相对较低的复杂度(例如相对较少的晶体管数)的软FEC编码器422与作为强大的硬判定外部FEC编码器的硬FEC编码器412适当地级联来实现。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硬FEC编码器412比强大的软判定FEC消耗明显更少的功率,并且具有存在于主机卡410内的,对功耗的灵敏度降低的优点。
发送装置400针对软FEC编码器422使用MLC(多级编码)。在一些实施方案中,2M点映射器423的星座使用混合的Gray/集合分割的星座标记来标记,使得M比特标签中的LSB序列充当已由光模块420中的软FEC编码器422编码的L个子集选择比特。注意,软FEC编码器422为将K个输入比特转换成N个输出比特的基于块的码。在一些实施方案中,使用弹性FIFO(先进先出)来创建L位输出。此外,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用于FIFO的存储器也用于实现块交织器。
示例接收装置
现在参考图5,该图示出了示例接收装置500的框图。接收装置500具有光模块530、主机卡540,并且可具有未示出的其它部件。光模块530具有光解调器531、DSP 532,子集LLR(对数似然比)计算器533、软FEC解码器534、软FEC编码器535、2M点解映射器536、复用器537,并且可具有未示出的其它部件。主机卡540具有成帧器542、误差解相关器543、硬FEC解码器544,并且可具有未示出的其它部件。
现在将通过示例描述接收装置500的操作。由发送装置发送的光信号在光信道上行进,并由接收装置500接收。光解调器531解调光信号以产生所接收到的FEC编码数据。注意,所接收到的FEC编码数据已经由发送装置编码,以便即使当光信道已经引入噪声时也能够在接收装置500处恢复数据。如下面进一步详细描述的,FEC解码通过两个FEC解码器的组合来执行:软FEC解码器534和硬FEC解码器544。
所接收到的FEC编码数据由DSP 532处理,在一些实施方案中,DSP532执行与图4所示的DSP 424的处理互补的处理。另外或可选地,DSP 532计算所发送符号的软估计。所接收到的FEC编码数据的子集由软FEC解码器534解码以产生软FEC解码数据。为此,子集LLR计算器533处理来自DSP532的软估计,以计算与所接收到的FEC编码数据的子集对应的发送至软FEC解码器534的比特的幅度和可靠性估计。在该示例中,所接收到的由软FEC解码器534解码的FEC编码数据的子集为LSB序列。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软FEC解码器534为具有相对较低的复杂度(例如,相对较少的晶体管数)的解码器,诸如上面参照图1所述的第一FEC解码器132。以这种方式,可类似于上面参照图1所述降低光模块530的功耗。这与硬FEC解码器544相反,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硬FEC解码器544为具有相对高复杂度的编码器,诸如上面参照图1所述的第二FEC解码器142。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当执行解码时,软FEC解码器534使用来自DSP532的软信息。实现这一点的方式是特定实现的,但是一般来说,软信息使得能够更可靠地确定“最可能”的发送码字。在不存在软信息的情况下,软FEC解码器534将找到具有与所接收到的信号不同的最少符号的候选码字;这被称为“硬”判定度量,因为符号是正确的或不正确的。然而,在存在软信息的情况下,选择最可能的码字以最小化软接收值和候选码字之间的“距离”;这里,可能的度量是软值和候选码字之间的欧几里德距离(即,平方和的平方根)。因此,软信息允许软FEC解码器534使用不同的“距离”度量来标识最可能发送的码字。
利用如上所述来自DSP 532的软信息,可增加编码增益,从而增加系统的鲁棒性和链路操作裕度。请注意,在光模块530中不存在软判定FEC解码器的情况下,软信息被丢弃,因为它不能被容易地发送到主机卡。通过可以携带软信息的接口将光模块530连接到主机卡540涉及过多的布线并且是不实用的。
复用器537组合软FEC解码数据和所接收到的FEC编码数据的MSB序列,并且将该组合发送到主机卡540。MSB序列由2M点解映射器536生成,2M点解映射器536具有两个输入:由DSP 532计算的发送符号的软估计和由软FEC编码器535对软FEC解码数据进行编码所生成的处理后的LSB序列。通过使用处理后的LSB序列而不是直接从DSP 532的软估计直接获得的LSB序列,可以增加解映射中的鲁棒性,因为软FEC解码器534可以在解映射之前校正一些误差。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传输到主机卡540的传输通过OTL接口。在一些实施方案中,传输包括帧,每个帧为在ITU G.709中标准化的OTUk帧。其它接口和帧是可能的,并且在本公开的范围内。
主机卡540接收该组合,其在由硬FEC解码器544解码以恢复数据之前由成帧器542和误差解相关器543处理。未由软FEC解码器534校正的残余误差由硬FEC解码器544校正。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成帧器542执行与由发送装置执行的成帧互补的处理。在一些实施方案中,误差解相关器543执行与由发送装置执行的交织互补的解交织。误差解相关器543用于将输入处的任何误差的位置随机化到硬FEC解码器544,这可以提高性能。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光模块530的功耗仅随着端到端性能的轻微降低而下降。这可以通过将具有相对较低的复杂度(例如相对较少的晶体管数)的软FEC解码器534与作为强大的硬判定外部FEC编码器的硬FEC解码器544适当地级联来实现。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硬FEC解码器544比强大的软判定FEC消耗明显更少的功率,并且具有存在于主机卡540内的对功耗的灵敏度降低的优点。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主机卡540中的码率由OTN标准固定(例如R=239/255)。对于此类实施方案,软FEC解码器534和硬FEC解码器544的级联可以更好地利用硬FEC解码器544的强度,同时仍然能够使用可从如上所述的光模块530中的DSP 532获得的软信息。以这种方式,可以在性能和功耗之间实现适当的平衡。
设置分区示例
现在参考图6,该图示出了具有集合划分映射的示例性发送装置600的框图。发送装置600具有第一FEC编码器612、第二FEC编码器622、PAM-4映射器623、PAM-4到QAM-16映射器624,并且可具有未示出的其它部件。
第一FEC编码器612对数据进行编码以产生第一FEC编码数据,其在该示例中被分为MSB序列和LSB序列。第二FEC编码器622进一步对LSB序列进行编码以产生第二FEC编码数据。MSB序列不被第二FEC编码器622进一步编码。
通过PAM-4映射器623将MSB序列和第二FEC编码数据的组合映射为PAM-4符号。接下来,PAM-4到QAM-16映射器624将每对PAM-4符号映射为QAM-16符号。注意,PAM-4映射器623和PAM-4到QAM-16映射器624的组合构成24点2-D映射器块的分解。由于QAM-16符号可以被表示为两个PAM-4符号的笛卡尔乘积,所以可以根据如图7所示的PAM-4星座701来描述该系统。
尽管针对QAM-16调制描述了图6所示的发送装置600,但是应理解,对于多维映射器,其它QAM调制是可能的。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第二FEC编码数据为用于PAM-M星座的符号的集合划分比特流。因此,例如,第一符号映射器生成PAM-M符号,以及第二符号映射器用于将PAM-M符号对映射为QAM-M2符号。图6所示的发送装置600为M=4的特定情况。然而,M的其它值是可能的,并且在本公开的范围内。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由于光的两个正交偏振中的每一者上的实数和复数维度的可用性,光学调制器(未示出)使用多维调制方案。然而,光调制器的调制方案的维度不需要与多维映射器的维度相同。例如,4-D光调制器可以与2-D映射器一起使用,在此情况下,两个连续的2-D符号被映射为单个4-D符号。在第二示例中,8-D符号映射器可与4-D光调制器结合使用,在此情况下,两个连续的4-D符号被用于发送单个8-D符号。
第一FEC编码器612和第二FEC编码器622具有许多可能性。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第一FEC编码器612为具有相对高复杂度的传输IC编码器,诸如上面参考图1所述的第一FEC编码器112。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第一FEC编码器612具有码率r=239/255。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第二FEC编码器622为具有相对较低的复杂度(例如,相对较少的晶体管数)的模块软编码器,诸如上面参考图1所述的第二FEC编码器122。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第二FEC编码器622具有码率r=1/2。
第一FEC编码器612通常与第二FEC编码器622分离。例如,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第一FEC编码器612驻留在主机卡的传输电路上,而第二FEC编码器622驻留在与传输电路对接的光模块中。在其它实施方案中,第一FEC编码器612驻留在与第二FEC编码器622相同的光模块内,但是位于单独的芯片上。不管位置如何,在一些实施方案中,依赖第一FEC编码器612来保护未被第二FEC编码器622编码的比特,并且改进由第二FEC编码器编码的比特的BER(误码率)。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第二FEC编码数据为用于DP-DQPSK(双极化差分正交相移键控)星座的符号的集合划分比特流。DP-DQPSK自然地根据其4-D星座来描述。该星座包括16个点,其可以由欧几里德空间中的16个可能的4元组表示:(+/-1,+/-1,+/-1,+/-1)。注意,不同的多级编码方案是可能的,其中,不同数量的比特(来自4比特标签)是由软FEC编码的集合划分比特。下面参考图8和图9来描述示例。
现在参考图8,该图示出了星座801,802的图,其中,四个比特中仅有一个是集合划分比特。注意,由相同符号(即,十字或圆圈)表示的顶点具有公共LSB,并且星座801、802为由两个投影表示的4-D星座:x4=+1的第一3-D星座801,以及x4=-1的第二3-D星座802。
当四个比特中的两个为集合划分比特时,可以将每个偏振视为独立的DQPSK方案。现在参考图9,该图示出了星座901的图,其中,DQPSK星座图中的两个比特中的一个是集合划分比特。
根据上述教导,本公开的许多修改和变化是可能的。因此,应理解,在附属权利要求的范围内,本专利说明书的公开可以以不同于本文的具体描述来实施。

Claims (22)

1.一种被配置用于处理由第一FEC(前向纠错)编码器所产生的第一FEC编码数据的光模块,所述光模块包括:
用于接收所述第一FEC编码数据的接口;
用于对所述第一FEC编码数据的子集进一步编码以产生第二FEC编码数据的第二FEC编码器;以及
光调制器,用于基于所述第二FEC编码数据和未进一步编码的所述第一FEC编码数据的剩余部分的组合来调制用于通过光信道传输的光信号;
其中,所述第二FEC编码器为用于FEC码的编码器,所述FEC码具有比特级网格表示,所述比特级网格表示的任何部分中的状态的数量小于或等于256个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模块,其中,在所述比特级网格表示中的任何部分中的状态的所述数量为32个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模块,其中,所述第二FEC编码器实现扩展汉明码或卷积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模块,还包括:
解复用器,配置用于将所述第一FEC编码数据划分为LSB(最低有效位)序列和MSB(最高有效位)序列;
其中,所述LSB序列为所述第一FEC编码数据的所述子集,进一步由所述第二FEC编码器编码以产生所述第二FEC编码数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模块,还包括:
符号映射器,被配置用于将所述第二FEC编码数据和所述第一FEC编码数据的所述MSB序列组合为符号;
其中,所述光模块基于所述符号调制所述光信号。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模块,其中:
所述第二FEC编码数据为用于DP-DQPSK(双极化差分正交相移键控)星座的符号的集合划分比特流。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模块,其中:
所述第二FEC编码数据为用于PAM-M(脉冲幅度调制)星座的符号的集合划分比特流。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光模块,其中,所述符号映射器包括:
用于生成PAM-M符号的第一符号映射器;以及
用于将所述PAM-M符号对映射为QAM-M2(正交幅度调制)符号的第二符号映射器。
9.一种用于处理由第一FEC(前向纠错)编码器所产生的第一FEC编码数据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所述第一FEC编码数据;
使用第二FEC编码器进一步编码所述第一FEC编码器数据的子集以产生第二FEC编码数据;并且
基于所述第二FEC编码数据和所述第一FEC编码数据的未进一步编码的剩余部分的组合来调制用于通过光信道传输的光信号;
其中,所述第二FEC编码器为用于FEC码的编码器,所述FEC码具有比特级网格表示,所述比特级网格表示的任何部分中的状态的数量小于或等于256个状态。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所述比特级网格表示中的任何部分中的状态的数量为32个状态。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二FEC编码器实现扩展汉明码或卷积码。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将所述第一FEC编码数据划分为LSB(最低有效位)序列和MSB(最高有效位)序列;
其中,所述LSB序列为所述第一FEC编码数据的所述子集,进一步由所述第二FEC编码器编码以产生所述第二FEC编码数据。
13.一种发送装置,包括:
传输电路,包括用于编码数据以产生第一FEC(前向纠错)编码数据的第一FEC;以及
光模块,包括:
用于对所述第一FEC编码数据的子集进一步编码以产生第二FEC编码数据的第二FEC编码器;以及
光调制器,用于基于所述第二FEC编码数据和所述第一FEC编码数据的未进一步编码的剩余部分的组合来调制用于通过光信道传输的光信号;
其中,所述第二FEC编码器为用于FEC码的编码器,所述FEC码具有比特级网格表示,所述比特级网格表示的任何部分中的状态的数量小于或等于256个状态。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发送装置,其中,在所述比特级网格表示中的任何部分中的状态的数量为32个状态。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发送装置,其中,所述第一FEC编码器实现符合G.975.1/G.709的FEC码。
16.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发送装置,其中,所述第二FEC编码器实现扩展汉明码或卷积码。
17.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发送装置,还包括:
解复用器,配置用于将所述第一FEC编码数据划分为LSB(最低有效位)序列和MSB(最高有效位)序列;
其中,所述LSB序列为所述第一FEC编码数据的所述子集,进一步由所述第二FEC编码器编码以产生所述第二FEC编码数据。
18.一种被配置用于处理所接收到的FEC(前向纠错)编码数据的光模块,所述光模块包括:
光解调器,配置用于解调通过光信道接收的光信号以产生所接收到的FEC编码数据;
第一FEC解码器,配置用于对所接收到的FEC编码数据的子集进行解码以产生第一FEC解码数据;以及
接口,用于进一步解码而向传输电路发送所述第一FEC解码数据和所接收到的FEC编码数据的未解码的剩余部分的组合;
其中,所述第一FEC解码器为用于FEC码的解码器,所述FEC码具有比特级网格表示,所述比特级网格表示的任何部分中的状态的数量小于或等于256个状态。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光模块,其中,在所述比特级网格表示中的任何部分中的状态的数量为32个状态。
20.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光模块,其中,所述第一FEC解码器实现扩展汉明码或卷积码。
21.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光模块,还包括:
解复用器,配置用于将所接收到的FEC编码数据划分为LSB(最低有效位)序列和MSB(最高有效位)序列;
其中,所述LSB序列为所接收到的FEC编码数据的所述子集,由所述第一FEC解码器解码以产生所述第一FEC解码数据。
22.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光模块,还包括:
DSP(数字信号处理器),配置用于处理所接收到的FEC编码数据以生成估计所接收到的比特的幅度和/或可靠性的软信息;
其中,所述第一FEC解码器被配置成当解码所接收到的FEC编码数据时利用所述软信息。
CN201611191371.8A 2015-12-21 2016-12-20 光模块、处理数据的方法以及发送装置 Active CN10701794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4/976,100 2015-12-21
US14/976,100 US9654253B1 (en) 2015-12-21 2015-12-21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mmunicating data over an optical channel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017949A CN107017949A (zh) 2017-08-04
CN107017949B true CN107017949B (zh) 2021-03-23

Family

ID=582843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1191371.8A Active CN107017949B (zh) 2015-12-21 2016-12-20 光模块、处理数据的方法以及发送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6) US9654253B1 (zh)
CN (1) CN107017949B (zh)
GB (1) GB254732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654253B1 (en) * 2015-12-21 2017-05-16 Inphi Corpora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mmunicating data over an optical channel
EP3427427A4 (en) * 2016-04-12 2019-08-21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SPREADING AND MULTIPLEXING SIGNALS
US10367600B2 (en) * 2017-08-09 2019-07-30 Ciena Corporation Forward error correction with contrast coding
US10374752B2 (en) 2017-08-31 2019-08-06 Inphi Corporation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data transmission
US11061456B2 (en) * 2019-01-23 2021-07-13 Cisco Technology, Inc. Transmission of pulse power and data over a wire pair
US10504013B1 (en) 2019-04-24 2019-12-10 Capital One Services, Llc Colorspace encoding multimedia data on a physical page
EP4005114A1 (en) * 2019-08-01 2022-06-01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Device and method for supporting forward error correction bit and power loading
US10833852B1 (en) 2019-10-03 2020-11-10 Capital One Services, Llc Encoded data along tape based on colorspace schemes
US10715183B1 (en) 2019-10-25 2020-07-14 Capital One Services, Llc Data encoding with error-correcting code pursuant to colorspace schemes
US10867226B1 (en) 2019-11-04 2020-12-15 Capital One Services, Llc Programmable logic array and colorspace conversions
CN117395546A (zh) * 2020-02-18 2024-01-1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设备、mac芯片、光模块
EP4186208A4 (en) * 2020-07-22 2024-01-03 Marvell Asia Pte Ltd OPTIMIZING A HOST/MODULE INTERFACE
CN112202501A (zh) * 2020-09-11 2021-01-08 同济大学 基于信道编码器和信道非线性补偿器的高速光通信系统
US11764902B2 (en) * 2020-10-15 2023-09-19 Nokia Solutions And Networks Oy Forward error correction control
CN114430278A (zh) * 2020-10-29 2022-05-0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以太网的编码方法及装置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1469A (zh) * 1993-05-24 1995-11-08 康姆斯崔姆公司 含有收缩卷积编译码的发送接收装置和方法
CN102356585A (zh) * 2011-08-19 2012-02-1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光传输模块和光信号传输装置
CN102577177A (zh) * 2009-09-29 2012-07-11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多值调制光发送接收装置以及多值调制光发送接收方法
WO2014203947A1 (en) * 2013-06-19 2014-12-24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modulating data for optical communication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458576B2 (en) * 2007-04-11 2013-06-04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Transport stream generating apparatus, turbo packet demultiplexing apparatus, and methods thereof
EP2213063B1 (en) * 2007-11-16 2012-08-01 Broadcom Corporation Low density parity check (ldpc) encoded higher order modulation
US8751910B2 (en) 2011-04-13 2014-06-10 Cortina Systems, Inc. Staircase forward error correction coding
US8601340B2 (en) * 2011-07-25 2013-12-03 Cortina Systems, Inc. Time varying data permuta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s
US8929432B2 (en) * 2012-09-07 2015-01-06 Sony Corporation Combination A/53 and A/153 receiver using a HIHO viterbi decoder
US9438376B2 (en) * 2013-03-15 2016-09-06 Cortina Systems, Inc.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forward error correction over a communication channel
US9461764B2 (en) 2013-07-01 2016-10-04 Cortina Systems, Inc.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mmunicating data over a communication channel
US9337935B2 (en) * 2013-09-08 2016-05-10 Tyco Electronics Subsea Communications Llc Coded modulation for small step-size variable spectral efficiency
WO2015080392A1 (en) * 2013-11-29 2015-06-04 Lg Electronics Inc.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broadcast signals, apparatus for receiving broadcast signals,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broadcast signals and method for receiving broadcast signals
US9654253B1 (en) * 2015-12-21 2017-05-16 Inphi Corpora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mmunicating data over an optical channel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1469A (zh) * 1993-05-24 1995-11-08 康姆斯崔姆公司 含有收缩卷积编译码的发送接收装置和方法
CN102577177A (zh) * 2009-09-29 2012-07-11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多值调制光发送接收装置以及多值调制光发送接收方法
CN102356585A (zh) * 2011-08-19 2012-02-1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光传输模块和光信号传输装置
WO2014203947A1 (en) * 2013-06-19 2014-12-24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modulating data for optical communication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0903937B2 (en) 2021-01-26
US11405134B2 (en) 2022-08-02
US10374750B2 (en) 2019-08-06
US20190044653A1 (en) 2019-02-07
GB201621778D0 (en) 2017-02-01
US20200244394A1 (en) 2020-07-30
US10659192B2 (en) 2020-05-19
US20170230140A1 (en) 2017-08-10
US9654253B1 (en) 2017-05-16
US20190319741A1 (en) 2019-10-17
CN107017949A (zh) 2017-08-04
US10128980B2 (en) 2018-11-13
GB2547321B (en) 2019-08-28
US20210111833A1 (en) 2021-04-15
GB2547321A (en) 2017-08-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017949B (zh) 光模块、处理数据的方法以及发送装置
US9337935B2 (en) Coded modulation for small step-size variable spectral efficiency
US9106470B2 (en) Enhanced decoding and demapp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QAM data signals
US9780990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multi-dimensional modulation using multiple constellations
WO2011151469A1 (en) Error control coding for orthogonal differential vector signaling
WO2006126501A1 (ja) 受信品質推定装置、無線通信システム及び受信品質推定方法
US9780883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multi-dimensional modulation using multiple constellations
EP1262027B1 (en) Method of differential coding and modulation
US9900105B1 (en) Coded modulation with amplitude and phase-shift keying having a circular constellation for variable spectral efficiency
US11683124B2 (en) Soft FEC with parity check
EP3080936A1 (en) Coded modulation for small step-size variable spectral efficiency
US11522635B2 (en) Device and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data by using multilevel coding,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14070463B (zh) 通过使用多层编码来发送数据的通信装置及通信系统
US20220038117A1 (en) Device and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data by using multilevel coding,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EP4152713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auxiliary data
WO2020257960A1 (en) Transceiver architectures for high-rate optical communicatio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524

Address after: Grand Cayman, Cayman Islands

Patentee after: Marvel technologies Cayman I

Address before: California, USA

Patentee before: INPHI Corp.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524

Address after: Singapore, Singapore City

Patentee after: Marvell Asia Pte. Ltd.

Address before: Grand Cayman, Cayman Islands

Patentee before: Kaiwei international Co.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524

Address after: Grand Cayman, Cayman Islands

Patentee after: Kaiwei international Co.

Address before: Grand Cayman, Cayman Islands

Patentee before: Marvel technologies Cayman 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