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015644B - 虚拟场景中游标的位置调节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虚拟场景中游标的位置调节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015644B
CN107015644B CN201710174364.5A CN201710174364A CN107015644B CN 107015644 B CN107015644 B CN 107015644B CN 201710174364 A CN201710174364 A CN 201710174364A CN 107015644 B CN107015644 B CN 10701564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ursor
actual
human body
coordinate
coordinat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174364.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015644A (zh
Inventor
易伟斌
荆彦青
魏学峰
曹文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Tencent Cloud Computing Beij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174364.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015644B/zh
Publication of CN10701564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01564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01564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01564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11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with the human body, e.g. for user immersion in virtual reality
    • AHUMAN NECESSITIES
    • A63SPORTS; GAMES; AMUSEMENTS
    • A63FCARD, BOARD, OR ROULETTE GAMES; INDOOR GAMES USING SMALL MOVING PLAYING BODIES; VIDEO GAMES; GAM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A63F13/00Video games, i.e. games using an electronically generated display having two or more dimensions
    • A63F13/60Generating or modifying game content before or while executing the game program, e.g. authoring to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game development or game-integrated level editor
    • A63F13/65Generating or modifying game content before or while executing the game program, e.g. authoring to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game development or game-integrated level editor automatically by game devices or servers from real world data, e.g. measurement in live racing competi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0 - G06F3/048
    • G06F2203/01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1
    • G06F2203/012Walk-in-place systems for allowing a user to walk in a virtual environment while constraining him to a given position in the physical environme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 Position Input By Displaying (AREA)
  • Processing Or Creating Imag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揭示了一种虚拟场景中游标的位置调节方法及装置,属于计算机应用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通过对处于预定位置的人体进行检测,获取所述人体的实际身高,根据所述实际身高对预置身高下的游标配置坐标进行转换,得到游标实际坐标,按照所述游标实际坐标对相应游标的位置进行调节。上述虚拟场景中游标的位置调节方法及装置能够根据人体的实际身高对虚拟场景中游标的位置进行调节。

Description

虚拟场景中游标的位置调节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应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虚拟场景中游标的位置调节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虚拟场景的实现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例如,体感舞蹈游戏中通过在虚拟场景中的预定位置设置游标,用户通过在虚拟场景中触碰这些游标而产生特效,从而提高用户的沉浸感。
然而,目前的虚拟场景中,游标都是预先设定的,进而一直采用统一的游标位置,而无法针对不同的用户对游标的位置进行动态调节。例如,虚拟场景中游标的位置是针对一般成人用户的身高而设定的,相对身高不同于一般成人身高的用户而言,部分游标的位置设置并不合理,当这部分用户对虚拟场景中的游标进行碰触时,由于游标位置较高或较低而导致不方便触碰,极大的影响了这部分用户在虚拟场景中的体验。
因此,有必要针对不同的用户对虚拟场景中游标的位置进行动态调节。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相关技术中无法针对不同的用户对虚拟场景中游标的位置进行动态调节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虚拟场景中游标的位置调节方法及装置。
一种虚拟场景中游标的位置调节方法,包括:
通过对处于预定位置的人体进行检测,获取所述人体的实际身高;
根据所述实际身高对预置身高下的游标配置坐标进行转换,得到游标实际坐标;
按照所述游标实际坐标对相应游标的位置进行调节。
一种虚拟场景中游标的位置调节装置,包括:
实际身高获取模块,用于通过对处于预定位置的人体进行检测,获取所述人体的实际身高;
坐标转换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实际身高对预置身高下的游标配置坐标进行转换,得到游标实际坐标;
游标位置调节模块,用于按照所述游标实际坐标对相应游标的位置进行调节。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通过对处于预定位置的人体进行检测,获取人体的实际身高,根据实际身高对预置身高下的游标配置坐标进行转换,得到游标实际坐标,按照游标实际坐标对相应游标的位置进行调节,从而能够根据不同人体的身高对虚拟场景中游标的位置进行动态调节。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发明。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原理。
图1是根据本公开所涉及的一种应用环境的示意图;
图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虚拟场景中游标的位置调节方法流程图;
图3是图2对应实施例示出的虚拟场景中游标的位置调节方法中步骤S110的一种具体实现流程图;
图4是图3对应实施例示出的虚拟场景中游标的位置调节方法中步骤S112的一种具体实现流程图;
图5是图3对应实施例示出的虚拟场景中游标的位置调节方法中步骤S112的另一种具体实现流程图;
图6是图2对应实施例示出的虚拟场景中游标的位置调节方法中步骤S120的一种具体实现流程图;
图7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虚拟场景中游标的位置调节方法流程图;
图8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虚拟场景中进行舞蹈体感游戏的示意图;
图9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对虚拟场景中游标的位置进行调节的具体应用示意图;
图10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虚拟场景中游标的位置调节装置框图;
图11是图10对应实施例示出的实际身高获取模块110的框图;
图12是图11对应实施例示出的实际身高计算子模块112的一种结构框图;
图13是图11对应实施例示出的实际身高计算子模块112的另一种结构框图;
图14是图10对应实施例示出的坐标转换模块120的一种结构框图;
图15是根据图10对应的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虚拟场景中游标的位置调节装置框图;
图16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终端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执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发明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发明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在一个实施例中,本公开涉及的实施环境包括:计算机设备和装设在计算机设备上的游标位置调节模组。其中,计算机设备具有独立操作系统,独立运行空间,可以安装软件以及第三方服务商提供的软件,例如,计算机设备可以是各种智能系统处理设备等。
图1是根据本公开所涉及的一种应用环境的示意图。该应用环境包括:终端100、摄像头200、人体300。
终端100和摄像头200之间的关联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以WiFi等无线网络或者有线宽带实现的二者之间往来的数据关联方式,具体关联方式不受本实施例的限制。
摄像头200获取人体300的实际身高后传送给终端100,终端100根据实际身高及预置身高对游标配置坐标进行转换,并按照转换后得到的游标实际坐标对虚拟场景中游标的位置进行调节。
终端100可以是智能电视、电脑、体感游戏机等计算机设备,具体实现方式不受本实施例的限制。
图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虚拟场景中游标的位置调节方法流程图,该虚拟场景中游标的位置调节方法运行于上述实施环境中的计算机设备中。如图2所示,该虚拟场景中游标的位置调节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在步骤S110中,通过对处于预定位置的人体进行检测,获取人体的实际身高。
虚拟场景是指计算机通过数字通讯技术勾勒出的数字化场景。例如,3D游戏中,以三维计算机图像为基础制作虚拟场景,并将虚拟场景进行显示。
预定位置是计算机设备指定的位置,预定位置可以是计算机设备前方指定距离的位置,也可以是计算机设备前方任一位置,还可以是计算机设备指定的其他位置。
当用户位于预定位置时,实现对该用户的人体进行检测,可以是通过红外识别,进而测量出人体的实际身高;也可以在拍摄人体图像状态下,进行人体实际身高的测量;还可以通过其他方式进行人体实际身高的测量。
在步骤S120中,根据实际身高对预置身高下的游标配置坐标进行转换,得到游标实际坐标。
游标配置坐标是游标在虚拟场景中的位置坐标。游标是虚拟场景中对位置的标记。
例如,在舞蹈体感游戏中,通过在虚拟场景中设置游标,引导用户触碰相应位置,从而进行特定的舞蹈游戏。
需要说明的是,计算机设备中预设有游标在预置身高下的位置。
然而,对处于计算机设备预定位置的人体而言,不同人体的实际身高与预置身高存在或多或少的差异。若针对不同的人体,统一按照预置身高下游标配置坐标设置对应的游标,将对实际身高与预置身高偏离较大的人体进行游标触碰时造成不便。
为使实际身高不同的人体均能方便地对游标进行触碰,有必要根据人体的实际身高对游标的位置进行调节。
例如,预置身高为1.7米,游标A对应的游标配置坐标为1.6米,当实际身高为1米的人体对游标A进行触碰时,将很难触碰到。因此,有必要针对1米的实际身高,对游标A的位置进行调节。
通过对预置身高下的游标配置坐标进行转换,获取对应的游标在人体实际身高下的游标实际坐标。
在步骤S130中,按照游标实际坐标对相应游标的位置进行调节。
通过如上所述的方法,在检测到人体的实际身高后,根据实际身高对预置身高下的游标配置坐标进行转换,得到游标实际坐标后,通过游标实际坐标对相应游标的位置进行动态调节,使游标的设定位置更加合理。
图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对图2中步骤S110的细节描述。该步骤S110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在步骤S111中,针对处于预定位置的人体,通过人体的深度图像数据获取人体各部位的骨骼点坐标。
深度图像数据是基于三维立体视觉的图像数据。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通过3D摄像头,对预定位置进行红外线的发送和接收,采集红外线图像,再经过一系列复杂计算后,得到三维深度信息,即深度图像数据。
通过将获取的深度图像数据进行转换,得到人体骨骼点图像中人体各部位的骨骼点坐标。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对深度图像数据进行转换,得到人体骨骼点图像中人体各部位的骨骼点坐标。首先,将深度图像数据从背景环境中剥离;其次,将人体分为32个部位,相邻部位用不同色着色;最后,考虑到深度图像数据中人体部位的重叠现象,分别从正面、侧面、俯视角度去分析处理深度图像数据,根据每一个可能的像素来确定骨骼点。
通常地,人体各部位的骨骼点坐标包括以下一个或者多个部位在在预置坐标系中的坐标:头部、颈部、腰部、手部、腿部、膝盖、脚部等部位。
在步骤S112中,根据各部位的骨骼点坐标计算人体的实际身高。
根据各部位的骨骼点坐标计算人体的实际身高时,可以根据头部和脚部骨骼点的坐标计算人体的实际身高;也可以根据中间部分的骨骼点坐标,进而参照相应部位之间距离所占人体身高的比例计算人体的实际身高;还可以通过其他方式计算人体的实际身高。
通过如上所述的方法,通过获取人体各部位的骨骼点坐标,计算人体的实际身高,再根据实际身高对预置身高下的游标配置坐标进行转换,得到游标实际坐标后,通过游标实际坐标对相应游标的位置进行动态调节,使游标的设定位置更加合理。
图4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对图3中步骤S112的细节描述。该步骤S112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在步骤S1121中,从各部位的骨骼点坐标中选取头部和脚部的骨骼点坐标。
在步骤S1122中,根据头部和脚部的骨骼点坐标计算人体的实际身高。
针对头部和脚部的骨骼点坐标,通过计算这两个坐标之间的距离,得到人体的实际身高。
通过如上所述的方法,在获取到人体头部和脚部的骨骼点坐标后,计算头部和脚部的骨骼点坐标之间的距离得到人体的实际身高,再根据实际身高对预置身高下的游标配置坐标进行转换,得到游标实际坐标后,通过游标实际坐标对相应游标的位置进行动态调节,使游标的设定位置更加合理。
图5是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对图3中步骤S112的细节描述。该步骤S112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在步骤S1126中,将各部位的骨骼点坐标在预置的人体骨骼点数据库中进行匹配运算,得到人体的骨骼中心点坐标。
骨骼中心点是人体各部位骨骼点的分布在人体平面的中心点。
可以理解的是,当出现处于预定位置的人体的实际身高较高等情况时,无法采集到该人体某些部位的骨骼点,进而无法获取到这些部位的骨骼点坐标。
当无法获取到人体某些部位的骨骼点坐标时,此时将无法根据人体的头部和脚部的骨骼点坐标计算人体的实际身高。因此,通过计算人体的骨骼中心点,进而根据骨骼中心点计算人体的实际身高。
在步骤S1127中,根据骨骼中心点坐标计算人体的实际身高。
需要说明的是,骨骼中心点与各部位骨骼点之间的距离与人体实际身高的比例是一定的。
因而在得到骨骼中心点后,根据其他部位的骨骼点坐标,计算出人体的实际身高。
通过如上所述的方法,在获取到人体各部位的骨骼点坐标后,通过计算人体的骨骼中心点坐标,进而根据骨骼中心点坐标计算出人体的实际身高,再根据实际身高对预置身高下的游标配置坐标进行转换,对相应游标的位置进行动态调节,使游标的设定位置更加合理,并且由于无需采集人体所有部位的骨骼点坐标即可计算出人体的实际身高,大大减轻了对人体所处位置的要求,并减小了人体骨骼点数据的采集量。
图6是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对图2中步骤S120的细节描述。该步骤S120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在步骤S121中,获取预置身高下的游标配置坐标。
预置身高下的游标配置坐标的预先设定的。
游标配置坐标是在预先设定的坐标系下,对相应位置进行标记的坐标。
在步骤S122中,根据实际身高与预置身高的比例,对游标配置坐标进行坐标转换,得到实际身高下的游标实际坐标。
可以理解的是,游标配置坐标标记的游标位置对于预置身高的人体而言是相对合理的。
为使实际身高不同于预置身高的人体对游标进行触碰也同样相对合理,需对游标配置坐标根据人体的实际身高进行相应调节。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基于同样的坐标系,根据实际身高与预置身高的比例,对游标配置坐标进行坐标转换,使得到的游标实际坐标标记的游标位置相对人体的实际身高而言相对合理化。
例如,预置身高为1.7米,游标A对应的游标配置坐标M为1.6米,当实际身高为1米的人体对游标A进行触碰时,将很难触碰到,因此,有必要针对1米的实际身高,对游标A进行调节。按照人体的实际身高与预置身高的比例,将游标A对应的游标配置坐标M转换为游标实际坐标N=0.94米。
通过如上所述的方法,根据人体的实际身高对预置身高下的游标配置坐标进行转换,从而对相应游标的位置进行动态调节,使游标的设定位置相对人体的实际身高更加合理。
可选的,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对步骤S130的细节的描述。该步骤S130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在步骤中,按照游标实际坐标,在虚拟场景中相应的位置对游标进行显示。
按照坐标转换或得到的游标实际坐标,对相应游标的位置进行调节,进而在虚拟场景中相应的位置对游标进行显示。
图7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虚拟场景中游标的位置调节方法流程图。如图7所示,图3对应实施例示出的虚拟场景中游标的位置调节方法在步骤S130之后还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在步骤S210中,在游标实际坐标的预设距离范围内,进行骨骼点坐标的检测。
在步骤S220中,若存在骨骼点坐标在游标实际坐标的预设范围内,则确定虚拟场景中游标实际坐标对应的游标被命中。
为保证游标触碰的检测精度,检测以游标实际坐标为中心的预设距离范围内是否存在骨骼点坐标,若存在骨骼点坐标,则确定虚拟场景中对应的游标被命中;若预设范围内不存在骨骼点坐标,则确定虚拟场景中对应的游标未被命中。
可选的,通过在深度图像数据提取人体图像,在虚拟场景中显示人体的区域显示该人体图像,并将游标实际坐标对应的游标显示在相应位置。
图8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虚拟场景中进行舞蹈体感游戏的示意图。图8中,在虚拟场景中显示人体图像,并对位置调节后的游标进行显示,大大增强了在舞蹈体感游戏的沉浸感。
通过如上所述的方法,根据人体的实际身高对预置身高下的游标配置坐标进行转换,再对相应游标的位置进行动态调节,得到游标实际坐标,进而根据调节后的游标实际坐标,对人体骨骼点坐标进行检测,使游标实际坐标相对人体骨骼点坐标更加合理化。
下面结合具体的应用场景来详细阐述如上的虚拟场景中游标的位置调节方法。虚拟场景中游标的位置调节方法运行于如上实施环境中的计算机设备中,计算机设备可以为体感游戏机。
图9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对虚拟场景中游标的位置进行调节的具体应用示意图。
步骤S810,深度图像数据采集。通过3D摄像头对处于计算机设备指定位置的人体进行拍摄,采集人体的深度图像数据。
步骤S820,获取骨骼点坐标。对采集到的深度图像数据进行分析,提取人体各部位的骨骼点坐标。
步骤S830,计算人体实际身高。根据人体各部位的骨骼点坐标,计算人体的实际身高。
步骤S840,坐标转换。根据实际身高与计算机设备中预置身高的比例,对游标配置坐标进行坐标转换,得到在该实际身高下的游标实际坐标。
步骤S850,游标显示。按照游标实际坐标,在虚拟场景中相应的位置对游标进行显示。
步骤S860,骨骼点坐标检测。在游标实际坐标的预设距离范围内,进行骨骼点坐标的检测,判断对应的游标是否被命中。
步骤S870,确认游标命中。当存在有骨骼点坐标在游标实际坐标的预设范围内时(Y),则确定虚拟场景中该游标实际坐标对应的游标被命中。
步骤S880,确认游标未命中。当不存在有骨骼点坐标在游标实际坐标的预设范围内时(N),则确定虚拟场景中该游标实际坐标对应的游标被命中。
下述为本发明装置实施例,可以用于执行上述虚拟场景中游标的位置调节方法实施例。对于本发明装置实施例中未披露的细节,请参照本发明虚拟场景中游标的位置调节方法实施例。
图10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虚拟场景中游标的位置调节装置框图,该装置包括但不限于:实际身高获取模块110、坐标转换模块120及游标位置调节模块130。
实际身高获取模块110,用于通过对处于预定位置的人体进行检测,获取人体的实际身高;
坐标转换模块120,用于根据实际身高对预置身高下的游标配置坐标进行转换,得到游标实际坐标;
游标位置调节模块130,用于按照游标实际坐标对相应游标的位置进行调节。
上述装置中各个模块的功能和作用的实现过程具体详见上述虚拟场景中游标的位置调节方法中对应步骤的实现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可选的,如图11所示,图10示出的实际身高获取模块110包括但不限于:骨骼点坐标获取子模块111和实际身高计算子模块112。
骨骼点坐标获取子模块111,用于针对处于预定位置的人体,通过人体的深度图像数据获取人体各部位的骨骼点坐标;
实际身高计算子模块112,用于根据各部位的骨骼点坐标计算人体的实际身高。
可选的,如图12所示,图11示出的实际身高计算子模块112包括但不限于:坐标选取单元1121和第一实际身高计算单元1122。
坐标选取单元1121,用于从各部位的骨骼点坐标中选取头部和脚部的骨骼点坐标;
第一实际身高计算单元1122,用于根据头部和脚部的骨骼点坐标计算人体的实际身高。
可选的,如图13所示,图10示出的实际身高计算子模块112包括但不限于:中心点坐标获取单元1126和第二实际身高计算单元1127。
中心点坐标获取单元1126,用于将各部位的骨骼点坐标在预置的人体骨骼点数据库中进行匹配运算,得到人体的骨骼中心点坐标;
第二实际身高计算单元1127,用于根据骨骼中心点坐标计算人体的实际身高。
可选的,如图14所示,图10示出的坐标转换模块120包括但不限于:配置坐标获取子模块121和坐标转换子模块122。
配置坐标获取子模块121,用于获取预置身高下的游标配置坐标;
坐标转换子模块122,用于根据实际身高与预置身高的比例,对游标配置坐标进行坐标转换,得到实际身高下的游标实际坐标。
可选的,图10示出的游标位置调节模块130具体用于按照游标实际坐标,在虚拟场景中相应的位置对游标进行显示。
图15是根据图10对应的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虚拟场景中游标的位置调节装置的框图,该装置包括但不限于:位置检测模块210及游标命中确定模块220。
位置检测模块210,用于在游标实际坐标的预设距离范围内,进行骨骼点坐标的检测;
游标命中确定模块220,用于若存在骨骼点坐标在游标实际坐标的预设范围内,则确定虚拟场景中游标实际坐标对应的游标被命中。
图16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终端100的框图。参考图16,终端100可以包括以下一个或者多个组件:处理组件101,存储器102,电源组件103,多媒体组件104,音频组件105,传感器组件107以及通信组件108。其中,上述组件并不全是必须的,终端100可以根据自身功能需求增加其他组件或减少某些组件,本实施例不作限定。
处理组件101通常控制终端100的整体操作,诸如与显示,电话呼叫,数据通信,相机操作以及记录操作相关联的操作等。处理组件101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109来执行指令,以完成上述操作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此外,处理组件101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模块,便于处理组件101和其他组件之间的交互。例如,处理组件101可以包括多媒体模块,以方便多媒体组件104和处理组件101之间的交互。
存储器102被配置为存储各种类型的数据以支持在终端100的操作。这些数据的示例包括用于在终端100上操作的任何应用程序或方法的指令。存储器102可以由任何类型的易失性或非易失性存储设备或者它们的组合实现,如SRAM(Static Random AccessMemory,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EEPROM(Electrically 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 OnlyMemory,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M(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可编程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只读存储器),磁存储器,快闪存储器,磁盘或光盘。存储器102中还存储有一个或多个模块,该一个或多个模块被配置成由该一个或多个处理器109执行,以完成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和图7任一所示方法中的全部或者部分步骤。
电源组件103为终端100的各种组件提供电力。电源组件103可以包括电源管理系统,一个或多个电源,及其他与为终端100生成、管理和分配电力相关联的组件。
多媒体组件104包括在所述终端100和用户之间的提供一个输出接口的屏幕。在一些实施例中,屏幕可以包括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液晶显示器)和TP(TouchPanel,触摸面板)。如果屏幕包括触摸面板,屏幕可以被实现为触摸屏,以接收来自用户的输入信号。触摸面板包括一个或多个触摸传感器以感测触摸、滑动和触摸面板上的手势。所述触摸传感器可以不仅感测触摸或滑动动作的边界,而且还检测与所述触摸或滑动操作相关的持续时间和压力。
音频组件105被配置为输出和/或输入音频信号。例如,音频组件105包括一个麦克风,当终端100处于操作模式,如呼叫模式、记录模式和语音识别模式时,麦克风被配置为接收外部音频信号。所接收的音频信号可以被进一步存储在存储器102或经由通信组件108发送。在一些实施例中,音频组件105还包括一个扬声器,用于输出音频信号。
传感器组件107包括一个或多个传感器,用于为终端100提供各个方面的状态评估。例如,传感器组件107可以检测到终端100的打开/关闭状态,组件的相对定位,传感器组件107还可以检测终端100或终端100一个组件的坐标改变以及终端100的温度变化。在一些实施例中,该传感器组件107还可以包括磁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或温度传感器。
通信组件108被配置为便于终端100和其他设备之间有线或无线方式的通信。终端100可以接入基于通信标准的无线网络,如WiFi(WIreless-Fidelity,无线网络),2G或3G,或它们的组合。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通信组件108经由广播信道接收来自外部广播管理系统的广播信号或广播相关信息。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通信组件108还包括NFC(Near Field Communication,近场通信)模块,以促进短程通信。例如,在NFC模块可基于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射频识别)技术,IrDA(Infrared DataAssociation,红外数据协会)技术,UWB(Ultra-Wideband,超宽带)技术,BT(Bluetooth,蓝牙)技术和其他技术来实现。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终端100可以被一个或多个ASIC(Application SpecificIntegrated Circuit,应用专用集成电路)、DSP(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数字信号处理器)、PLD(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可编程逻辑器件)、FPGA(Field-ProgrammableGate Array,现场可编程门阵列)、控制器、微控制器、微处理器或其他电子元件实现,用于执行上述方法。
该实施例中的终端的处理器执行操作的具体方式已经在有关该虚拟场景中游标的位置调节方法的实施例中执行了详细描述,此处将不再做详细阐述说明。
应当理解的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执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发明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Claims (10)

1.一种虚拟场景中游标的位置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通过对处于预定位置的人体进行检测,获取所述人体的实际身高;
根据所述实际身高对预置身高下的游标配置坐标进行转换,得到游标实际坐标;
按照所述游标实际坐标对相应游标的位置进行调节;
所述通过对处于预定位置的人体进行检测,获取所述人体的实际身高,包括:
针对处于预定位置的人体,通过所述人体的深度图像数据获取所述人体各部位的骨骼点坐标;
根据所述各部位的骨骼点坐标计算所述人体的实际身高;
所述根据所述各部位的骨骼点坐标计算所述人体的实际身高,包括:
将所述各部位的骨骼点坐标在预置的人体骨骼点数据库中进行匹配运算,得到所述人体的骨骼中心点坐标,所述骨骼中心点是人体各部位骨骼点的分布在人体平面的中心点;
根据所述骨骼中心点坐标计算所述人体的实际身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实际身高对预置身高下的游标配置坐标进行转换,得到游标实际坐标,包括:
获取预置身高下的游标配置坐标;
根据所述实际身高与所述预置身高的比例,对游标配置坐标进行坐标转换,得到所述实际身高下的游标实际坐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按照所述游标实际坐标对相应游标的位置进行调节的步骤包括:
按照所述游标实际坐标,在虚拟场景中相应的位置对游标进行显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按照所述游标实际坐标对相应游标的位置进行调节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游标实际坐标的预设距离范围内,进行骨骼点坐标的检测;
若存在骨骼点坐标在所述游标实际坐标的预设范围内,则确定虚拟场景中所述游标实际坐标对应的游标被命中。
5.一种虚拟场景中游标的位置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实际身高获取模块,用于通过对处于预定位置的人体进行检测,获取所述人体的实际身高;
坐标转换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实际身高对预置身高下的游标配置坐标进行转换,得到游标实际坐标;
游标位置调节模块,用于按照所述游标实际坐标对相应游标的位置进行调节;
所述实际身高获取模块包括:
骨骼点坐标获取子模块,用于针对处于预定位置的人体,通过所述人体的深度图像数据获取所述人体各部位的骨骼点坐标;
实际身高计算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各部位的骨骼点坐标计算所述人体的实际身高;
所述实际身高计算子模块包括:
中心点坐标获取单元,用于将所述各部位的骨骼点坐标在预置的人体骨骼点数据库中进行匹配运算,得到所述人体的骨骼中心点坐标,所述骨骼中心点是人体各部位骨骼点的分布在人体平面的中心点;
第二实际身高计算单元,用于根据所述骨骼中心点坐标计算所述人体的实际身高。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坐标转换模块包括:
配置坐标获取子模块,用于获取预置身高下的游标配置坐标;
坐标转换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实际身高与所述预置身高的比例,对游标配置坐标进行坐标转换,得到所述实际身高下的游标实际坐标。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游标位置调节模块具体用于按照所述游标实际坐标,在虚拟场景中相应的位置对游标进行显示。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位置检测模块,用于在所述游标实际坐标的预设距离范围内,进行骨骼点坐标的检测;
游标命中确定模块,用于若存在骨骼点坐标在所述游标实际坐标的预设范围内,则确定虚拟场景中所述游标实际坐标对应的游标被命中。
9.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
存储装置,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当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虚拟场景中游标的位置调节方法。
10.一种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运行时执行所述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中所述的方法。
CN201710174364.5A 2017-03-22 2017-03-22 虚拟场景中游标的位置调节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0701564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174364.5A CN107015644B (zh) 2017-03-22 2017-03-22 虚拟场景中游标的位置调节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174364.5A CN107015644B (zh) 2017-03-22 2017-03-22 虚拟场景中游标的位置调节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015644A CN107015644A (zh) 2017-08-04
CN107015644B true CN107015644B (zh) 2019-12-31

Family

ID=594399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174364.5A Active CN107015644B (zh) 2017-03-22 2017-03-22 虚拟场景中游标的位置调节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01564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864743B (zh) * 2019-01-29 2021-12-10 网易(杭州)网络有限公司 虚拟现实系统中的用户身高确定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701424B2 (ja) * 2009-08-12 2011-06-15 島根県 画像認識装置および操作判定方法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CN102880352A (zh) * 2011-07-11 2013-01-16 北京新岸线移动多媒体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非接触式界面操作方法及系统
CN105224809A (zh) * 2015-10-16 2016-01-06 中山大学 一种基于Kinect的自助体检系统及方法
CN105718052B (zh) * 2016-01-18 2018-09-1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纠正体感交互追踪失败的指示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015644A (zh) 2017-08-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417028B (zh) 信息处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US10168767B2 (en) Interaction mode selection based on detected distance between user and machine interface
KR102154416B1 (ko) 지문 입력 제시 방법 및 장치
US11551726B2 (en) Video synthesis method terminal and computer storage medium
CN109308205B (zh) 应用程序的显示适配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KR102051418B1 (ko) 영상에 포함된 객체를 선택하기 위한 사용자 인터페이스 제어 장치 및 그 방법 그리고 영상 입력 장치
US20160171773A1 (en) Display control metho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storage medium
US9392248B2 (en) Dynamic POV composite 3D video system
CN110443769B (zh) 图像处理方法、图像处理装置及终端设备
US10379602B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switching environment picture
CN108848313B (zh) 一种多人拍照方法、终端和存储介质
CN106648063B (zh) 手势识别方法及装置
CN113763228B (zh) 图像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6612369A (zh) 定位信息的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12115894B (zh) 手部关键点检测模型的训练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US20200402321A1 (en) Method, electronic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for image generation
CN111723843B (zh) 一种签到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7015644B (zh) 虚拟场景中游标的位置调节方法及装置
CN104883603B (zh) 播放控制方法、系统及终端设备
EP3629291A1 (en) Image process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storage medium,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115002443B (zh) 图像采集的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245166B (zh) 直播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CN109727191B (zh) 一种图像处理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12529770A (zh) 图像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CN108174101B (zh) 一种拍摄方法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102

Address after: 518057 Tencent Building, No. 1 High-tech Zone, Nansh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35 floors

Patentee after: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Ltd.

Patentee after: TENCENT CLOUD COMPUTING (BEIJING)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000 Tencent Building, No. 1 High-tech Zone, Nansh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35 Floors

Patentee before: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