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006290A - 一种水稻盆栽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水稻盆栽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006290A
CN107006290A CN201710261946.7A CN201710261946A CN107006290A CN 107006290 A CN107006290 A CN 107006290A CN 201710261946 A CN201710261946 A CN 201710261946A CN 107006290 A CN107006290 A CN 10700629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ddy rice
potted plant
staving
rice
plant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261946.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006290B (zh
Inventor
陶龙兴
符冠富
陈婷婷
奉保华
张彩霞
赵霞
符卫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National Rice Research Institute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National Rice Research Institut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National Rice Research Institute filed Critical China National Rice Research Institute
Priority to CN201710261946.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006290B/zh
Publication of CN10700629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00629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00629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006290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9/00Cultivation in receptacles, forcing-frames or greenhouses; Edging for beds, lawn or the like
    • A01G9/02Receptacles, e.g. flower-pots or boxes; Glasses for cultivating flowers
    • A01G9/029Receptacles for seedlings
    • A01G9/0293Seed or shoot receptacles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稻盆栽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属于农作物种植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水稻盆栽装置,包括底部封口的桶体,所述桶体侧壁底端设有排水口,所述排水口连通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的出口位置设有挂环,所述桶体的外侧壁上间隔装有与所述挂环相配合的多个挂钩。本发明提供的水稻盆栽装置能够解决盆栽水稻土壤供氧不畅的技术难题,使水稻根系健壮发达,水稻植株在氧营养丰富的环境中茁壮成长。

Description

一种水稻盆栽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作物种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稻盆栽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在土壤中,含氧量影响土壤氧化还原状态、营养元素及重金属元素化学行为(有效性或毒性)、土壤微生物群落分布及活性、土壤结构、还原性物质(有毒物质或温室气体)排放等。土壤缺氧将引发土壤的脱N作用,铁、锰和硫的还原,而大量还原性物质如NO2-、Mn2+、Fe2+、S2-或HS-积累,会对植物根系产生毒害作用。据有关资料,目前我国稻田土壤次生潜育化面积已达20%以上,严重地区达40%以上,而土壤次生潜育化的深层次原因正是土壤氧营养不足。
水稻属沼泽性植物,为适应缺氧环境,水稻体内形成了由皮层细胞发育的裂生通气组织。这一组织由叶至根连成一体,在节间及茎根交接处通过细胞间隙相通,能将大气中的氧气和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由气孔经叶脉、叶鞘转运至节部通气组织,而后通过根部的细胞间隙到达根尖。通气组织对氧的吸收和转运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水稻对氧的需求。但在水稻的不同生育期,需氧量是不一样的,其中孕穗期至抽穗期是水稻需氧最多的时期,而此时也正是水稻一生中需水的高峰期,灌水必然导致根际含氧量降低,两者矛盾非常突出。水稻早衰现象已成为制约水稻产量提高的主要因素,而由于根系活力下降导致的根系早衰是水稻早衰的重要原因。土壤氧营养成为影响水稻根系生长发育和构建和谐稻田生态环境的关键性因素和应用基础性问题。
水稻盆栽后便于搬运而不损伤植株,但传统的盆栽水稻常常因为土壤障碍而不能正常生长发育,如土壤缺氧、盆栽土壤不易量化调节等,造成盆栽水稻的养分利用率低、根系发育迟缓、产量形成的生态生理失衡、早衰等现象和问题。目前并没有一种高效盆栽种植水稻的相关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稻盆栽装置及其使用方法。本发明提供的水稻盆栽装置能够解决盆栽水稻土壤供氧不畅的技术难题,使水稻根系健壮发达,水稻植株在氧营养丰富的环境中茁壮成长。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水稻盆栽装置,包括底部封口的桶体,所述桶体侧壁底端设有排水口,所述排水口连通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的出口位置设有挂环,所述桶体的外侧壁上间隔装有与所述挂环相配合的多个挂钩。
优选的是,所述桶体为圆柱形。
优选的是,所述桶体的高度为30~50cm,所述桶体的直径为35~40cm。
优选的是,所述桶体内外两侧设有刻度线。
优选的是,所述排水管的内径为1~1.5cm。
优选的是,所述排水管为软管。
优选的是,所述排水口处设有开关。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水稻盆栽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关闭排水口,在桶体中装入1/2~4/5深度的土,灌满水,静置;
打开排水口,将排水管挂于土面上方2~3cm处,移栽水稻;
一周后,将排水管挂于桶体底端上方3~6cm处,每周灌水一次。
优选的是,所述静置时间为12~24h。
优选的是,所述移栽的水稻秧龄为20~30天。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水稻盆栽装置及其使用方法。本发明提供的水稻盆栽装置通过调整软管挂靠的高度实现了可调式控水,通过排水过程把空气“吸”入土壤,有利于土壤内气体的交换,能够解决盆栽水稻土壤供氧不畅的技术难题,使水稻根系健壮发达,养分利用率高,水稻植株在氧营养丰富的环境中茁壮成长,避免了水稻早衰等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水稻盆栽装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水稻盆栽装置,包括底部封口的桶体,所述桶体侧壁底端设有排水口,所述排水口连通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的出口位置设有挂环,所述桶体的外侧壁上间隔装有与所述挂环相配合的多个挂钩。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所述水稻盆栽装置的结构如图1所示,图1中,水稻盆栽装置为圆柱形桶体,包括设置在桶体顶部的手把,桶体外侧壁的挂钩和刻度线,桶体侧壁底端的排水口、与排水口联通的排水管和排水管出口处的挂环。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所述桶体为圆柱形。本发明所述圆柱形桶体有利于土壤的装载与卸载,以及便于桶内土壤量及水量的计算。本发明对所述桶体的材质没有特殊的限定,采用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栽植用桶体的常规材质即可。在本发明中,所述桶体优选为透明。在本发明中,所述桶体顶部优选安装把手,以便于运输,把手的数量优选为两个。
在本发明中,所述桶体的高度为30~50cm,优选为45cm;所述桶体的直径为35~40cm,优选为38cm。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所述桶体侧壁的底端设置有排水口,所述排水口的长度优选为3~4cm,外径优选为1~1.5cm。在本发明中,所述排水口处设有开关,控制水的排出。
在本发明中,所述排水口处设置有排水管,与排水口连通。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所述排水管的内径为1~1.5cm,优选为1.2cm。本发明所述排水管优选为可拆卸安装的排水管,本发明对排水管与排水口的连接方式没有特殊的限定,采用常规排水口与排水管的连接方式即可。
在本发明中,所述排水管为软管。在本发明中,所述软管的长度为80~100cm。在本发明中,所述排水管的出口设有挂环,所述挂环的作用为固定排水口的高度。在本发明中,所述软管的材质优选为塑料。
在本发明中,所述桶体内外两侧设有刻度线,刻度线优选在同一位置,所述刻度线从桶体底部开始计数,计数单位优选为cm。在本发明中,所述刻度线位置优选为透明,用于观察土壤或水位的高度。在本发明中,所述刻度线的安装位置优选为排水口正对面或1/2正对面。
在本发明中,对应所述刻度线的高度位置设置有挂钩。在本发明中,相邻挂钩的间距优选为1cm。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水稻盆栽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关闭排水口,在桶体中装入1/2~4/5深度的土,灌满水,静置;
打开排水口,将排水管挂于土面上方2~3cm处,移栽水稻;
一周后,将排水管挂于桶体底端上方3~6cm处,每周灌水一次。
本发明关闭排水口,在桶体中装入1/2~4/5深度的土,优选装入3/5深度的土,灌满水,静置。在本发明中,所述静置的时间为12~24h,更优选为14h。在本发明中,所述静置的作用为浮土层的沉淀。
静置后,本发明打开排水口,将排水管挂于土面上方2~3cm处,移栽水稻后,高于土面2~3cm的水自动排出,维持水稻秧苗处于2~3cm的水层中,提供淹水的环境是为了使秧苗恢复活力。在本发明中,移栽用水稻的秧龄优选为20~30天,更优选为25天,所述移栽的数量优选为每桶3~5棵,更优选为3棵,当秧苗数量为3时,所述秧苗优选呈等边三角形排布。
本发明在移栽一周后,将排水管挂于桶体底端上方3~6cm处,更优选为5cm处,每周灌水一次,直至水稻成熟。在本发明中,每次灌水优选灌满水桶,高于桶体底端3~6cm的水会自动排出。在本发明中,每盆水稻在同一水分状态下生长发育,水稻植株生长发育均匀一致,能够消除处理间本底的差异,得到的水稻适合科学研究应用。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水稻盆栽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做进一步详细的介绍,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实施例。
实施例1
水稻盆栽装置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在桶体为50cm高的盆栽装置中装入25~40cm高的水稻田干土。在确认排水开关处于关闭状态后,向盆栽装置中注满水,过夜平衡(12h)后,打开排水口,将排水管的挂环挂于土面上方2~3cm处,进行水稻秧苗移栽,每桶移栽3棵秧苗,秧龄为20~30天,三棵秧苗的排布呈等边三角形。
秧苗移入盆栽桶后,保持排水口开关处于开放状态,这样高出土层2~3cm的水就会自动排出,这样可以维持秧苗2~3厘米的水层中,保持这种水层一周。一周后把排水管的挂环挂在距桶底部5cm的挂钩上,保持排水口开关处于开放状态,高于5cm刻度的水自动排出。每周灌水(灌至满刻度)一次,自由落干至5cm刻度线,直到水稻成熟。
对照采用相似形状相同体积的普通水桶,按传统方法进行水分管理。两种处理的肥料水平一致。分别于齐穗期后30天和收获前1天,测定分析水稻茎秆直径和抗折力参数。从表1与表2可以看出,本发明的水稻盆栽装置培养的水稻均显著增加茎秆直径和抗折力,且对茎秆基部第1、2和3节间的直径及抗折力增加较基部第4节间明显,说明本发明水稻盆栽装置使水稻茎秆抗倒能力显著增强(表1、表2)。
表1、不同盆栽装置对水稻茎秆直径的影响(单位:毫米)
*D1、D2、D3和D4分别指基部第1、2、3和4节间直径,供试水稻品种为中浙优1号。
表2、不同盆栽装置对水稻茎秆抗折力的影响(单位:牛顿)
*D1、D2、D3和D4分别指基部第1、2、3和4节间,供试水稻品种为中浙优1号。
于始穗期取样分析或活体测定稻株的多项生理指标(表3)表明,(1)于始穗期挖取整丛稻株,用自来水冲洗根部后,把根部与地上部分开,调查根系并测定根系活力。表明,本发明水稻盆栽装置处理均显著增加始穗期的根长与根干重。(2)四氮唑还原强度是水稻根系活力的传统表达参数,从表3可以看出,本发明水稻盆栽装置处理显著增强始穗期的水稻根系活力。(3)利用LI-6400光合作用测定系统于始穗期对稻株剑叶进行活体测定,表明,本发明水稻盆栽装置处理对始穗期剑叶光合速率也有增强效果。
表3、不同盆栽装置对稻株各项生理参数的影响(中浙优1号)
*始穗期取样分析
表4、不同盆栽装置对水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项目 每盆穗数 每穗粒数 结实率% 千粒重.g 产量/盆.g 产量差
常规盆栽 20.8 160 74.4 27.6 68.2 /
本发明水稻盆栽装置 21.5 169 80.9 28.1 78.8 ﹢15.5
*供试水稻品种为中浙优1号。
表4为盆栽水稻收获后的产量结构分析,表明本发明水稻盆栽装置显著提高水稻结实率和千粒重,进而显著增加产量,产量增幅达15.5%。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水稻盆栽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部封口的桶体,所述桶体侧壁底端设有排水口,所述排水口连通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的出口位置设有挂环,所述桶体的外侧壁上间隔装有与所述挂环相配合的多个挂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稻盆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桶体为圆柱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稻盆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桶体的高度为30~50cm,所述桶体的直径为35~40c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稻盆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桶体内外两侧设有刻度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稻盆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管的内径为1~1.5c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稻盆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管为软管。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稻盆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口处设有开关。
8.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水稻盆栽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关闭排水口,在桶体中装入1/2~4/5深度的土,灌满水,静置;
打开排水口,将排水管挂于土面上方2~3cm处,移栽水稻;
一周后,将排水管挂于桶体底端上方3~6cm处,每周灌水一次。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静置时间为12~24h。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移栽的水稻秧龄为20~30天。
CN201710261946.7A 2017-04-20 2017-04-20 一种水稻盆栽装置的使用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700629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261946.7A CN107006290B (zh) 2017-04-20 2017-04-20 一种水稻盆栽装置的使用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261946.7A CN107006290B (zh) 2017-04-20 2017-04-20 一种水稻盆栽装置的使用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006290A true CN107006290A (zh) 2017-08-04
CN107006290B CN107006290B (zh) 2019-09-13

Family

ID=594485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261946.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7006290B (zh) 2017-04-20 2017-04-20 一种水稻盆栽装置的使用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006290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4540114U (zh) * 2015-03-18 2015-08-12 武汉庆发禾盛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水稻种子的内置输水管培育盆
CN105724097A (zh) * 2016-04-11 2016-07-06 西南科技大学 一种新型水稻盆栽系统
CN105850674A (zh) * 2016-04-15 2016-08-17 湖南农业大学 一种稻田增氧灌排模拟控制系统及方法
CN205491701U (zh) * 2016-04-07 2016-08-24 吴丽红 一种稻种智能催芽器
CN106186384A (zh) * 2016-09-14 2016-12-07 湖南省水利水电科学研究所 自压吸气增氧放水管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4540114U (zh) * 2015-03-18 2015-08-12 武汉庆发禾盛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水稻种子的内置输水管培育盆
CN205491701U (zh) * 2016-04-07 2016-08-24 吴丽红 一种稻种智能催芽器
CN105724097A (zh) * 2016-04-11 2016-07-06 西南科技大学 一种新型水稻盆栽系统
CN105850674A (zh) * 2016-04-15 2016-08-17 湖南农业大学 一种稻田增氧灌排模拟控制系统及方法
CN106186384A (zh) * 2016-09-14 2016-12-07 湖南省水利水电科学研究所 自压吸气增氧放水管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006290B (zh) 2019-09-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Li et al. Effects of micro-sprinkling with different irrigation amount on grain yield and water use efficiency of winter wheat in the North China Plain
Ali et al. Increasing water productivity in crop production—A synthesis
CN105103857B (zh) 一种盐碱地微咸水覆膜滴灌加工番茄种植方法
Zhang et al. Conserving groundwater for irrigation in the North China Plain
CN103210825B (zh) 山药基质横向栽培方法
CN103621353B (zh) 一种育苗基质及其制备方法
CN103392544B (zh) 一种水稻环保型钵体育苗方法
Shao et al. Impacts of controlled irrigation and drainage on the yield and physiological attributes of rice
CN105766310B (zh) 一种甘薯实生种子营养袋育苗方法
CN101422111B (zh) 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骆驼刺幼苗的人工培育的技术方法
He Effects of furrow irrigation on the growth, production, and water use efficiency of direct sowing rice
CN105104001B (zh) 一种有机蔬菜栽培系统
EP1886552B1 (en) Method of estimating deep rooting property of plant
CN104170617A (zh) 一种西北内陆干旱半干旱地区盐碱地甜菜保苗技术
CN107251798A (zh) 一种猕猴桃成品苗繁育的方法
CN106818295A (zh) 行道树栽植基质、行道树栽植基质的筛选方法及行道树种植系统
CN104412813A (zh) 一利竹柳的种植方法
CN108575474A (zh) 一种红锥采穗圃的营建与扦插方法
CN102792831B (zh) 红豆杉高效快繁技术
CN109699424A (zh) 一种京津冀地区冬绿肥作物抗寒越冬的栽培方法
CN103460933B (zh) 热淋清颗粒药材头花蓼种植繁育用种子处理方法
CN103444415B (zh) 热淋清颗粒药材头花蓼的繁殖育苗方法
WO2023246170A1 (zh) 一种基于直播旱管种植减少稻田甲烷排放的方法及其应用
CN107188713A (zh) 一种沙基水稻育苗基质及其制备方法
CN107006290B (zh) 一种水稻盆栽装置的使用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913

Termination date: 20210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