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005379B - 对等(p2p)通信和广域网(wan)通信的复用的方法、装置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 Google Patents

对等(p2p)通信和广域网(wan)通信的复用的方法、装置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005379B
CN107005379B CN201580037416.3A CN201580037416A CN107005379B CN 107005379 B CN107005379 B CN 107005379B CN 201580037416 A CN201580037416 A CN 201580037416A CN 107005379 B CN107005379 B CN 10700537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n
subframes
communication
data
uplin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80037416.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005379A (zh
Inventor
王任秋
D·N·团
R·保兰基
N·布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ualcomm Inc
Original Assignee
Qualcomm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US14/328,996 external-priority patent/US9084240B2/en
Application filed by Qualcomm Inc filed Critical Qualcomm Inc
Priority to CN202010451483.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698071B/zh
Publication of CN10700537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00537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00537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00537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7Inter-user or inter-terminal allo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1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3Two-dimensional division
    • H04L5/0005Time-frequency
    • H04L5/0007Time-frequency the frequencies being orthogonal, e.g. OFDM(A), DM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4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allocation of payloa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公开了用于支持对等(P2P)通信和广域网(WAN)通信的技术。在一个方面中,一种可由网络实体操作以促进无线网络中的对等(P2P)通信的方法包括指定广域网(WAN)上行链路(UL)频谱中的第一子帧组用于WAN通信。该方法包括指定该WAN UL频谱中的第二子帧组用于P2P通信。该方法还包括允许P2P移动实体使用第二子帧组中的WAN物理层信道来传送P2P控制信息和P2P数据。

Description

对等(P2P)通信和广域网(WAN)通信的复用的方法、装置和计 算机可读介质
技术领域
概括地说,本公开内容涉及通信,并且更具体地说,本公开内容涉及用于支持对等(P2P)通信的技术。
背景技术
无线通信网络被广泛地部署,以提供诸如语音、视频、分组数据、消息传送、广播等等的各种通信内容。这些无线网络可以是能够通过共享可用的网络资源来支持多个用户的多址网络。这种多址网络的例子包括码分多址(CDMA)网络、时分多址(TDMA)网络、频分多址(FDMA)网络、正交FDMA(OFDMA)网络和单载波FDMA(SC-FDMA)网络。无线通信网络也可以被称为广域网(WAN)。
无线通信网络可以包括能够支持针对多个用户设备(UE)的通信的多个基站。UE可以与基站进行通信。UE还可能能够与一个或多个其它UE 对等通信。可能期望的是,有效地支持针对UE的P2P通信。
发明内容
本文中描述了用于支持P2P通信和WAN通信的技术。在一个方面中,一种可由网络实体操作以促进无线网络中的对等(P2P)通信的方法,包括:指定广域网(WAN)上行链路(UL)频谱中的第一子帧组用于WAN通信。所述方法包括指定所述WAN UL频谱中的第二子帧组用于P2P通信。所述方法还包括允许P2P移动实体使用所述第二子帧组中的WAN物理层信道来传送P2P控制信息和P2P数据。
在另一个方面中,一种可由移动实体操作用于无线网络中的对等(P2P) 通信的方法,包括:在广域网(WAN)上行链路(UL)频谱中识别已经被指定用于P2P通信的子帧组。所述方法包括在与所述子帧组对应的WAN 物理层信道上与另一个移动实体传送P2P数据。
下面进一步详细描述本公开内容的各个方面和特征。
附图说明
图1示出支持P2P通信的无线网络。
图2示出用于频分双工(FDD)的帧结构。
图3示出用于时分双工(TDD)的帧结构。
图4A和4B示出具有HARQ的数据传输的两个例子。
图5示出交错传输结构。
图6A到6C示出支持P2P通信的三种资源划分方案。
图7示出在FDD中针对P2P通信的子帧分配。
图8A和8B示出针对图7中所示的子帧分配的并发的P2P通信和WAN 通信。
图9A到9C示出在TDD中针对P2P通信的子帧分配。
图10A到10D示出针对图9B和9C中所示的子帧分配的并发的P2P 通信和WAN通信。
图11示出用于在TDD中获得传输间隙的一些方案。
图12A到12C示出用于在FDD中获得传输间隙的一些方案。
图13示出用于支持上行链路频谱上的P2P通信的过程。
图14示出用于支持P2P通信的过程。
图15示出用于支持WAN通信和P2P通信的过程。
图16示出用于在WAN传输和P2P传输之间获得传输间隙的过程。
图17A示出UE的框图。
图17B示出基站的框图。
图18示出基站和UE的另一个框图。
图19示出用于支持P2P通信的时分双工(TDM)和HARQ过程。
图20示出用于支持P2P通信的示例性物理信道设计。
图21示出用于支持P2P通信的另一个过程。
图22示出用于支持P2P通信的又一个过程。
具体实施方式
本文中所描述的技术可以用于各种无线通信网络,例如,CDMA、 TDMA、FDMA、OFDMA、SC-FDMA和其它无线网络。术语“网络”与“系统”通常可互换地使用。CDMA网络可以实现诸如通用陆地无线接入 (UTRA)、cdma2000等的无线电技术。UTRA包括宽带CDMA(WCDMA)、时分同步CDMA(TD-SCDMA)和CDMA的其它变型。cdma2000涵盖 IS-2000、IS-95以及IS-856标准。TDMA网络可以实现诸如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之类的无线电技术。OFDMA网络可以实现诸如演进型UTRA (E-UTRA)、超移动宽带(UMB)、IEEE 802.11(Wi-Fi)、IEEE 802.16(WiMAX)、IEEE 802.20、闪速
Figure BDA0001205345430000031
等的无线电技术。UTRA和E-UTRA 是通用移动电信系统(UMTS)的一部分。在FDD和TDD二者中的3GPP 长期演进(LTE)和改进的LTE(LTE-A)是UMTS的使用E-UTRA的新版本,其在下行链路上采用OFDMA并且在上行链路上采用SC-FDMA。在来自名为“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GPP)的组织的文档中描述了UTRA、 E-UTRA、UMTS、LTE、LTE-A和GSM。在来自名为“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2”(3GPP2)的组织的文档中描述了cdma2000和UMB。本文中描述的技术可以用于上面提到的无线网络和无线电技术以及其它无线网络和无线电技术。为了清楚起见,下面针对LTE来描述这些技术的某些方面,并且在下面的很多描述中使用了LTE术语。
图1示出WAN 100,其可以是LTE网络或某种其它WAN。WAN 100 可以包括多个演进型节点B(eNB)和其它网络实体。为了简单起见,在图 1中仅示出了三个eNB 110a、110b和110c和一个网络控制器130。eNB可以是与这些UE通信的实体,并且还可以被称为基站、节点B、接入点等等。每个eNB可以为特定地理区域提供通信覆盖并且可以支持位于该覆盖区域中的UE的通信。在3GPP中,术语“小区”可以指的是eNB的覆盖区域和/或为该覆盖区域服务的eNB子系统,这取决于该术语被使用的上下文。在3GPP2中,术语“扇区”或“小区-扇区”可以指的是基站的覆盖区域和 /或为该覆盖区域服务的基站子系统。为了清楚起见,在本文的描述中使用了“小区”的3GPP概念。
eNB可以为宏小区、微微小区、毫微微小区和/或其它类型的小区提供通信覆盖。宏小区可以覆盖相对大的地理区域(例如,半径为若干千米),并且可以允许具有服务订制的UE进行的不受限制的接入。微微小区可以覆盖相对小的地理区域,并且可以允许具有服务订制的UE进行的不受限制的接入。毫微微小区可以覆盖相对小的地理区域(例如,家庭),并且可以允许与该毫微微小区具有关联的UE(例如,封闭用户组(CSG)中的UE) 进行的受限制的接入。在图1中示出的例子中,WAN 100可以包括用于宏小区的宏eNB 110a、110b和110c。WAN 100还可以包括用于微微小区的微微eNB和/或用于毫微微小区(在图1中未示出)的归属eNB(HeNB)。
WAN 100还可以包括中继器。中继器可以是从上游实体(例如,eNB 或UE)接收数据传输以及向下游实体(例如,UE或eNB)发送数据传输的实体。中继器还可以是为其它UE中继传输的UE。
网络控制器130可以耦合到一组eNB,并且可以为这些eNB提供协调和控制。网络控制器130可以经由回程与eNB进行通信。eNB还可以经由回程相互通信。
UE 120可以分散在整个WAN 100内,并且每个UE可以是静止的或移动的。UE还可以被称为站、移动站、终端、接入终端、用户单元等等。UE 可以是蜂窝电话、个人数字助理(PDA)、无线调制解调器、无线通信设备、手持设备、膝上型计算机、无绳电话、无线本地环路(WLL)站、智能电话、上网本、智能本、平板设备等等。UE能够与eNB、中继器、其它UE 等等进行通信。
在本文的描述中,WAN通信指的是UE和eNB之间的通信,例如,针对与远程实体(例如,另一个UE)的呼叫。P2P通信指的是两个或更多个 UE之间的直接通信,而无需通过eNB。WAN UE是对WAN通信感兴趣或参与其中的UE。P2P UE是对P2P通信感兴趣或参与其中的UE。
在图1中示出的例子中,UE 120a和120b处于eNB 110a的覆盖范围内,并且进行对等通信。UE 120c和120d处于eNB 110b的覆盖范围内,并且进行对等通信。UE 120e和120f处于不同的eNB 110b和110c的覆盖范围内,并且进行对等通信。UE 120g、120h和120i处于eNB110c的覆盖范围内,并且进行对等通信。图1中的其它UE 120参与WAN通信。
两个或更多个UE的组可以参与P2P通信并且可以被称为P2P组。在可以被称为协作式P2P的一种设计中,P2P组中的一个UE可以被指定为 P2P组所有者(或P2P服务器),而P2P组中的每个剩余的UE可以被指定为P2P客户端。P2P服务器可以执行某些管理功能,例如,利用WAN交换信令、协调P2P服务器和P2P客户端之间的数据传输等等。在可以被称为自组织P2P的另一种设计中,P2P组中的所有UE可以执行相似的功能,来发送和/或接收数据以进行P2P通信。在这种设计中,P2P组中没有UE可以负责对P2P组的管理功能的任务。本文中所描述的技术可以用于具有或没有P2P组所有者的协作式P2P和自组织P2P二者。为了清楚起见,下面的很多描述针对P2P组所有者与P2P客户端进行对等通信的情况。
一般而言,可以经由下行链路和上行链路上的传输来促进通信。对于 WAN通信,下行链路(或前向链路)指的是从eNB到UE的通信链路,而上行链路(或反向链路)指的是从UE到eNB的通信链路。用于WAN通信的下行链路还可以被称为WAN下行链路,而用于WAN通信的上行链路还可以被称为WAN上行链路。对于协作式P2P通信,P2P下行链路指的是从P2P组所有者到P2P客户端的通信链路,而P2P上行链路指的是从P2P 客户端到P2P组所有者的通信链路。对于自组织P2P通信,P2P下行链路可以指的是从一个特定UE到其对等UE的通信链路,而P2P上行链路可以指的是从其对等UE到该特定UE的通信链路。因此,用于自组织P2P的P2P下行链路和P2P上行链路可以是对称的,并且可以仅在方向上不同。
WAN 100可以使用FDD或TDD。对于FDD,可以为下行链路和上行链路分配两个单独的频率信道,其可以被称为下行链路频谱和上行链路频谱。可以在下行链路频谱和上行链路频谱上并发地发送传输。对于TDD,下行链路和上行链路可以共享相同的频率信道或频谱。可以在不同的时间间隔中在相同的频谱上在下行链路和上行链路上发送传输。通常,术语“频谱”一般可以指频率范围,其可以对应于频率信道、子带等等。
图2示出用于LTE中的FDD的帧结构200。用于下行链路和上行链路中的每一个的传输时间线可以被划分为无线帧单元。每个无线帧可以具有预定的持续时间(例如,10毫秒(ms)),并且可以被划分为具有0到9的索引的10个子帧。每个子帧可以包括两个时隙。每个无线帧因此可以包括具有0到19的索引的20个时隙。每个时隙可以包括L个符号周期,例如,对于普通循环前缀而言,包括七个符号周期(如图2中所示),或者对于扩展循环前缀而言,包括六个符号周期。可以为每个子帧中的2L个符号周期分配0到2L-1的索引。对于FDD,用于下行链路频谱的每个子帧可以被称为下行链路子帧。用于上行链路频谱的每个子帧可以被称为上行链路子帧。
图3示出用于LTE中的TDD的帧结构300。该传输时间线可以被划分为无线帧单元,并且每个无线帧可以被划分为具有0到9的索引的10个子帧。LTE支持用于TDD的多种下行链路-上行链路配置。对于所有下行链路 -上行链路配置而言,子帧0和5用于下行链路(DL),而子帧2用于上行链路(UL)。子帧3、4、7、8和9可以分别用于下行链路或上行链路,这取决于下行链路-上行链路配置。子帧1包括三个特殊字段,这三个特殊字段包括用于下行链路控制信道以及数据传输的下行链路导频时隙(DwPTS)、没有传输的保护时段(GP)和用于随机接入信道(RACH)或探测参考信号(SRS)的上行链路导频时隙(UpPTS)。子帧6可以仅包括DwPTS、或者所有三个特殊字段、或者下行链路子帧,这取决于下行链路-上行链路配置。对于不同的子帧配置而言,DwPTS、GP和UpPTS可以具有不同的持续时间。对于TDD,用于下行链路的每个子帧可以被称为下行链路子帧。用于上行链路的每个子帧可以被称为上行链路子帧。
针对FDD和TDD二者而言,LTE在下行链路上使用正交频分复用 (OFDM),而在上行链路上使用单载波频分复用(SC-FDM)。OFDM和 SC-FDM将频率范围划分为多个(NFFT)正交子载波,它们通常也被称为音调、频带等等。每个子载波可以用数据来调制。通常,在频域中利用OFDM,以及在时域中利用SC-FDM发送调制符号。相邻子载波之间的间隔可以是固定的,并且子载波的总数量(NFFT)可以取决于系统带宽。例如,子载波间隔可以是15千赫(KHz),并且针对1.25、2.5、5、10或20兆赫(MHz) 的系统带宽而言,NFFT可以分别等于128、256、512、1024或2048。系统带宽还可以被划分为子带。每个子带可以覆盖一定的频率范围,例如1.08MHz。
对于FDD和TDD二者而言,可以在下行链路子帧的每个符号周期中发送OFDM符号。可以在上行链路子帧的每个符号周期中发送SC-FDMA 符号。
WAN 100可以支持具有混合自动重传(HARQ)的数据传输以提高可靠性。对于HARQ,发射机可以发送数据的分组的初始传输,并且如果需要的话,可以发送该分组的一个或多个额外的传输,直到该分组被接收机正确地解码,或者针对该分组而言已经发送了最大数量的传输,或者遇到某个其它终止条件为止。
图4A示出在下行链路上具有HARQ的数据传输的例子。UE可以估计 eNB的下行链路的信道质量,并且可以向eNB发送用于指示下行链路信道质量的信道质量指示符(CQI)。eNB可以调度UE在下行链路上进行数据传输,并且可以基于CQI来选择调制和编码方案(MCS)。eNB可以向UE 发送下行链路准许和分组的传输。下行链路准许可以包括所选择的MCS、所分配的资源等等。UE可以进行以下操作:处理来自eNB的数据传输;如果该分组被正确地解码,则发送确认(ACK);或者如果该分组解码错误,则发送否定确认(NACK)。如果接收到NACK,则eNB可以发送该分组的另一个传输,而如果接收到ACK,则可以终止该分组的传输。下行链路上的数据传输和上行链路上的ACK/NACK反馈可以以类似的方式继续。
图4B示出在上行链路上具有HARQ的数据传输的例子。UE可能具有要发送的数据,并且可以向eNB发送调度请求。eNB可以调度UE在上行链路上进行数据传输,并且可以向该UE发送上行链路准许。上行链路准许可以包括所选择的MCS、所分配的资源等等。UE可以根据上行链路准许来发送分组的传输。eNB可以处理来自UE的数据传输,并且可以根据解码结果来发送ACK或NACK。如果接收到NACK,则UE可以发送该分组的另一个传输,而如果接收到ACK,则可以终止该分组的传输。上行链路上的数据传输和下行链路上的ACK/NACK反馈可以以类似的方式继续。
图5示出可以用于下行链路和上行链路中的每一个的示例性交错传输结构500。可以定义具有0到M-1的索引的M个交错体,其中M可以等于 4、6、8或某个其它值。每个交错体可以包括由M个子帧间隔开的子帧。例如,交错体m可以包括子帧m、m+M、m+2M等等。M个交错体可以用于HARQ,并且可以被称为HARQ交错体、HARQ进程等等。对于HARQ,发射机可以在同一交错体的不同子帧中发送分组的所有传输。发射机可以在不同的交错体中发送不同分组的传输。
如图4A和4B中所示,可以在每个链路上利用一个交错体来支持下行链路和/或上行链路上的数据传输。对于下行链路上的数据传输,可以在交错体的用于下行链路的子帧中发送数据,而可以在该交错体的用于上行链路的子帧中发送ACK/NACK反馈。对于上行链路上的数据传输,可以在交错体的用于上行链路的子帧中发送数据,而可以在该交错体的用于下行链路的子帧中发送ACK/NACK反馈。更多交错体可以用于每个链路,以增加容量、减小延迟和/或获得其它益处。
与WAN通信相比,P2P通信可以提供某些优点,尤其是对于位置上相互靠近的UE而言。具体而言,由于两个UE之间的路径损耗比任何一个 UE到其服务eNB之间的路径损耗小得多,所以可以提高效率。此外,两个UE可以经由P2P通信的单个传输“跳”而直接通信,而不是经由WAN 通信的两个传输跳—一跳用于从一个UE到其服务eNB的上行链路,而另一跳用于从相同或不同的eNB到其它UE的下行链路。因此,P2P通信可以用于提高UE容量,并且还可以用于通过将一些负载转移到P2P通信上而提高网络容量。
一般而言,可以在同信道P2P部署中在由WAN 100使用的相同频谱上支持P2P通信,或者在没有由WAN 100使用的不同频谱上支持P2P通信。例如,当单独的频谱不可用于支持P2P通信时,可以使用同信道P2P部署。下面的很多描述假设同信道P2P部署。但是,本文中描述的技术也可以应用于具有专用频谱的P2P部署。
在一个方面中,可以在FDD部署中在由WAN使用的上行链路频谱上支持P2P通信。由于管理约束,可能难以或者不可能在FDD中在由WAN 使用的下行链路频谱和上行链路频谱二者上支持P2P通信。因此,可以通过将上行链路频谱上的可用时间频率资源中的一些分配给P2P通信,来在上行链路频谱上支持P2P通信。
在另一个方面中,可以利用在WAN通信和P2P通信之间的TDM划分来定义帧结构,以使得这二者可以由UE同时支持。这可以通过向P2P通信分配一些子帧并且将剩余的子帧用于WAN通信来实现。在另一个方面中, TDM划分可以用于P2P下行链路和P2P上行链路,其可以使得UE能够在用于P2P下行链路和P2P上行链路二者的相同的频谱上进行操作。这可以通过将分配给P2P通信的一些子帧用于P2P下行链路并且将剩余分配的子帧用于P2P上行链路来实现。
图6A示出使用频分复用(FDM)在上行链路频谱上支持P2P通信的设计。在这种设计中,在P2P通信的整个持续时间内,可以将上行链路频谱的一部分分配给UE组。可以为不同的UE组分配上行链路频谱的不同的非重叠部分。例如,可以为第一UE组分配第一部分612,而可以为第二 UE组分配上行链路频谱的第二部分614。上行链路频谱的剩余部分可以用于WAN通信。
图6B示出使用时分复用(TDM)在上行链路频谱上支持P2P通信的设计。在这种设计中,可以将上行链路频谱的一些子帧分配给UE以用于 P2P通信。可以为不同的UE组分配不同的子帧,或者如果它们不会对彼此造成过多的干扰,则可能为它们分配相同的子帧。上行链路频谱的剩余子帧可以用于WAN通信。
图6C示出使用FDM和TDM二者在上行链路频谱上支持P2P通信的设计。在这种设计中,可以将一些子帧中的上行链路频谱的一部分分配给 UE组以用于P2P通信。可以为不同的UE组分配上行链路频谱的和/或不同子帧中的不同的非重叠部分。例如,可以为第一UE组(G1)分配子帧0 和2中的上行链路频谱的第一部分。可以为第二UE组(G2)分配子帧0、 1和5中的上行链路频谱的第二部分。上行链路频谱上的剩余时间频率资源可以用于WAN通信。
对于图6A中示出的FDM设计,TDD帧结构可以用于P2P下行链路和 P2P上行链路。对于每个P2P组,一些子帧可以被分配给P2P下行链路,而剩余子帧可以被分配给P2P上行链路。每个P2P UE可以在一些子帧中的上行链路频谱的所分配的部分上发送数据,并且可以在其它子帧中的上行链路频谱的所分配的部分上接收数据。但是,P2P UE可能难以并发地支持 P2P通信和WAN通信,这是因为可能要求P2P UE:(i)在上行链路频谱上从另一个UE接收数据以进行P2P通信,以及(ii)在同一个子帧中在上行链路频谱上向eNB发送数据以进行WAN通信。由于在P2P UE中从发射机到接收机的信号泄漏,该UE可能无法在相同的频谱上同时进行发送和接收。
对于图6B中示出的TDM设计和图6C中示出的FDM-TDM设计,TDD 帧结构还可以用于P2P下行链路和P2P上行链路。然后,每个P2P UE可以在一些子帧中的上行链路频谱中的所有或一部分频谱上发送数据,并且可以在其它子帧中的上行链路频谱中的所有或一部分频谱上接收数据。P2P UE还能够并发地支持P2P通信和WAN通信,这是因为它们是TDM的并且发生在不同的子帧中,如图6B和6C中所示。
如上所述,图6A到6C中示出的设计可以用于FDD部署,并且可以在上行链路频谱上支持P2P通信。图6A到6C中示出的设计还可以用于 TDD部署,并且可以以类似的方式在上行链路子帧(或一些下行链路和上行链路子帧)中支持P2P通信。
为了清楚起见,下面的很多描述假设:(i)在FDD部署中在上行链路频谱上支持P2P通信,或(ii)在TDD部署中仅在上行链路子帧中或者在下行链路和上行链路子帧二者中支持P2P通信。下面的很多描述还假设将图6C中示出的FDM-TDM设计和TDD帧结构用于P2P通信。
在FDD部署中,可以针对下行链路和上行链路的每一个定义M个交错体,例如如图5中所示。用于上行链路的一个交错体可以被分配给P2P 通信。该交错体中的一半子帧可以用于P2P下行链路,该交错体中的另一半子帧可以用于P2P上行链路。在这种情况中,可以在子帧t中发送数据的传输,可以在子帧t+M中发送ACK/NACK反馈,可以在子帧t+2M中发送另一个数据传输等等。在数据传输之后的M个子帧中发送ACK/NACK反馈可能不适合于延迟敏感的服务(例如,语音)。因此,可以向P2P通信分配多个交错体,以便减小延迟。
图7示出在FDD部署中针对P2P通信的用于上行链路频谱的子帧的示例性分配。在图7中示出的例子中,八个交错体0到7可用于上行链路,两个交错体3和7被分配给P2P通信,而剩余六个交错体用于WAN通信。交错体0-2和4-6中的子帧可以用于WAN上行链路。交错体3中的子帧可以用于P2P下行链路。交错体7中的子帧可以用于P2P上行链路。
如图7中所示,两个均匀间隔开的交错体(例如,交错体3和7)可以被分配给P2P通信。此外,这两个所分配的交错体中的子帧可以被均匀地分配给P2P下行链路和P2P上行链路。那么,可以针对P2P通信而支持8ms 的HARQ传输时间线。
P2P组所有者和P2P客户端可以在被分配给P2P下行链路和P2P上行链路的子帧中进行通信。eNB可以在相同的交错体或不同的交错体中的子帧中向P2P组所有者和P2P客户端进行发送,只要这些子帧不同于用于P2P 下行链路和P2P上行链路的子帧。
图8A示出针对图7中所示的子帧分配的并发P2P通信和WAN通信的一种设计。在图8A中示出的设计中,eNB可以在子帧0中向P2P组所有者发送数据传输,在子帧4中从P2P组所有者接收ACK/NACK反馈,并且在子帧8中向P2P组所有者发送另一个数据传输。类似地,eNB可以在子帧0中向P2P客户端发送数据传输,在子帧4中从P2P客户端接收 ACK/NACK反馈,并且在子帧8中向P2P客户端发送另一个数据传输。因此,在图8A中,eNB可以在相同的交错体中向P2P组所有者和P2P客户端发送数据。
图8B示出针对图7中示出的子帧分配的并发P2P通信和WAN通信的另一种设计。在图8B中示出的设计中,eNB可以在子帧1中向P2P组所有者发送数据传输,在子帧5中从P2P组所有者接收ACK/NACK反馈,并且在子帧9中向P2P组所有者发送另一个数据传输。eNB可以在子帧0中向 P2P客户端发送数据传输,在子帧4中从P2P客户端接收ACK/NACK反馈,并且在子帧8中向P2P客户端发送另一个数据传输。因此,在图8B中,eNB 可以在不同的交错体中向P2P组所有者和P2P客户端发送数据。
对于图8A和8B二者,P2P组所有者可以在子帧3中向P2P客户端发送数据传输,在子帧7中接收ACK/NACK反馈,并且在下一个无线帧的子帧1中发送另一个数据传输。类似地,P2P客户端可以在子帧7中向P2P 组所有者发送数据传输,在下一个无线帧的子帧1中接收ACK/NACK反馈,并且在下一个无线帧的子帧5中发送另一个数据传输。
图9A示出TDD部署中针对下行链路和上行链路的示例性子帧分配。在图9A中示出的例子中,选择使用下行链路-上行链路配置1,每个无线帧的子帧0、4、5和9被分配给下行链路,并且在图9A中利用标签“D”来表示。每个无线帧的子帧2、3、7和8被分配给上行链路,并且利用标签“U”来表示。子帧1和6是特殊子帧并且利用标签“S”来表示。
图9B示出在TDD部署中向P2P通信分配下行链路子帧和上行链路子帧二者的设计。图9B假设选择使用图9A中示出的下行链路-上行链路配置 1。在图9B中示出的例子中,每个无线帧的上行链路子帧3和下行链路子帧9可以被分配给P2P通信,其中子帧3用于P2P下行链路,而子帧9用于P2P上行链路。这种设计可以减少对P2P通信的HARQ传输时间线的影响。但是,应当注意的是,确保在下行链路子帧上来自P2P UE的传输不对 WAN UE造成过多干扰。
图9C示出在TDD部署中向P2P通信仅分配上行链路子帧的设计。图9C假设选择使用图9A中示出的下行链路-上行链路配置1。在图9C中示出的例子中,每个无线帧的上行链路子帧2和7可以被分配给P2P通信,其中子帧2用于P2P下行链路,而子帧7用于P2P上行链路。这种设计可以避免在下行链路上从P2P UE对WAN UE的干扰。但是,针对一些下行链路-上行链路配置而言,上行链路子帧可以不是跨越无线帧而分布的,并且分配给P2P通信的子帧也可以不是跨越无线帧而分布。在这种情况中,P2P 通信的HARQ传输时间线可以基于分配给P2P通信的子帧,根据需要而修改。
图10A示出针对图9B中示出的子帧分配的并发的P2P通信和WAN通信的一种设计。eNB可以在子帧4中向P2P组所有者和P2P客户端发送数据传输,在子帧8中接收ACK/NACK反馈,并且在下一个无线帧的子帧4 中向P2P组所有者和P2P客户端发送额外的数据传输。因此,在图10A中, eNB可以在相同的子帧中向P2P组所有者和P2P客户端发送数据。
图10B示出针对图9B中所示的子帧分配的并发的P2P通信和WAN通信的另一种设计。eNB可以在子帧0中向P2P组所有者发送数据传输,在子帧7中从P2P组所有者接收ACK/NACK反馈,并且在下一个无线帧的子帧0中向P2P组所有者发送另一个数据传输。eNB可以在子帧4中向P2P 客户端发送数据传输,在子帧8中从P2P客户端接收ACK/NACK反馈,并且在下一个无线帧的子帧4中向P2P客户端发送另一个数据传输。因此,在图10B中,eNB可以在不同的子帧中向P2P组所有者和P2P客户端发送数据。
对于图10A和10B二者,P2P组所有者可以在子帧3中向P2P客户端发送数据传输,在子帧9中接收ACK/NACK反馈,并且在下一个无线帧的子帧3中发送另一个数据传输。类似地,P2P客户端可以在子帧9中向P2P 组所有者发送数据传输,在下一个无线帧的子帧3中接收ACK/NACK反馈,并且在下一个无线帧的子帧9中发送另一个数据传输。
图10C示出针对图9C中所示的子帧分配的并发的P2P通信和WAN通信的一种设计。eNB可以在子帧4中向P2P组所有者和P2P客户端发送数据传输,在子帧8中接收ACK/NACK反馈,并且在下一个无线帧的子帧4 中向P2P组所有者和P2P客户端发送额外的数据传输。因此,在图10C中, eNB可以在相同的子帧中向P2P组所有者和P2P客户端发送数据。
图10D示出针对图9C中所示的子帧分配的并发的P2P通信和WAN通信的另一种设计。eNB可以在子帧0中向P2P组所有者发送数据传输,在子帧7中从P2P组所有者接收ACK/NACK反馈,并且在下一个无线帧的子帧0中向P2P组所有者发送另一个数据传输。eNB可以在子帧4中向P2P 客户端发送数据传输,在子帧8中从P2P客户端接收ACK/NACK反馈,并且在下一个无线帧的子帧4中向P2P客户端发送另一个数据传输。因此,在图10D中,eNB可以在不同的子帧中向P2P组所有者和P2P客户端发送数据。
对于图10C和10D二者,P2P组所有者可以在上行链路子帧2中向P2P 客户端发送数据传输,在上行链路子帧7中接收ACK/NACK反馈,并且在下一个无线帧的上行链路子帧2中发送另一个数据传输。类似地,P2P客户端可以在上行链路子帧7中向P2P组所有者发送数据传输,在下一个无线帧的上行链路子帧2中接收ACK/NACK反馈,并且在下一个无线帧的上行链路子帧7中发送另一个数据传输。
图10C和10D中仅使用上行链路子帧的P2P通信的HARQ传输时序不同于图10A和10B中使用下行链路和上行链路子帧二者的P2P通信的 HARQ传输时序。P2P组所有者和P2P客户端可以知道该差异,并且可以在适当的子帧中发送数据和ACK/NACK反馈。
对于FDD和TDD部署二者,可能期望的是,维护eNB和UE之间的 WAN通信的HARQ传输时间线(例如,如在LTE标准中规定的)。这可以通过适当地将UE调度为与eNB通信和/或适当地向P2P通信分配交错体来实现。此外,可以通过为用于eNB和UE之间的WAN通信的上行链路保留至少一个交错体,来支持并发的P2P通信和WAN通信。
图7到10D示出两个交错体被分配给P2P通信的例子。还可以将多于两个的交错体分配给P2P通信,例如以便增加P2P通信的吞吐量。P2P通信的HARQ传输时间线可以被扩展到多于两个的交错体被分配给P2P通信的情况。例如,P2P通信的HARQ传输时间线可以被定义为满足3子帧处理时间要求,这意味着:ACK/NACK反馈应当比数据传输晚至少三个子帧,和/或另一个数据传输应当比ACK/NACK反馈晚至少三个子帧。ACK捆绑可以用于通过以下方式来满足处理时间要求:(i)将针对不同交错体上发送的数据传输的ACK和/或NACK进行捆绑或组合,以及(ii)在将满足处理时间要求的子帧中发送所捆绑的ACK/NACK。
如上所述,UE可能无法在相同的频谱上同时发送和接收信号,以便避免在该UE处从发射机到接收机干扰以及泄漏。这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确保:每当UE在相同的频谱上在发送和接收(TX/RX)之间或者在接收和发送 (RX/TX)之间切换时,使传输中具有间隙(即,传输间隙)。
在另一个方面中,各种技术可以用于确保在相同的频谱上的每个 TX/RX切换点处以及每个RX/TX切换点处的传输间隙。传输间隙要求对于 FDD和TDD部署而言可以是不同的。因此,下面针对FDD和TDD分别描述用于获得传输间隙的技术。
为了清楚起见,下面的很多描述是针对具有并发的P2P通信和WAN 通信的特定UE的。在下面的描述中使用了以下术语:
·WAN TX-UE向eNB发送数据以进行WAN通信,
·WAN RX-UE从eNB接收数据以进行WAN通信,
·P2P TX-UE向对等UE发送数据以进行P2P通信,
·P2P RX-UE从对等UE接收数据以进行P2P通信,
·WAN TX时序-UE用于WAN通信的发送时序,
·WAN RX时序-UE用于WAN通信的接收时序,以及
·P2P时序-UE用于P2P通信的发送和接收时序。
WAN TX、WAN RX、P2P TX和P2P RX是从UE的角度出发的。WAN TX时序、WAN RX时序和P2P时序是针对UE给出的。
对于TDD,相同的频谱用于WAN通信和P2P通信二者。此外,相同的频谱用于WAN下行链路、WAN上行链路、P2P下行链路和P2P上行链路。因此,WAN通信可能潜在地干扰P2P通信,反之亦然。表1列出根据一种设计的、在TDD中确保用于不同的TX/RX和RX/TX切换点的传输间隙的不同方式。
表1-在TDD中获得传输间隙
Figure BDA0001205345430000151
图11示出在TTD中确保用于不同的TX/RX和RX/TX切换点的传输间隙的多种设计。图11假设选择使用下行链路-上行链路配置1,其中,每个无线帧的子帧0、4、5和9被分配给下行链路,每个无线帧的子帧2、3、 7和8被分配给上行链路,以及子帧1和6作为特殊子帧。每个特殊子帧包括下行链路部分,之后跟随着间隙Tgap,之后跟随着上行链路部分,其中,Tgap可以是可配置的并且取决于被选择用在TDD中的子帧配置。图11假设一些上行链路子帧被分配给P2P通信。为了简单起见,图11还假设为零的往返延迟(RTD)。
WAN RX时间线1112示出UE潜在地在每个无线帧中在下行链路子帧 0、4、5和9中并且也在特殊子帧1和6的下行链路部分中从eNB接收数据。WAN TX时间线1114示出UE潜在地在每个无线帧中在上行链路子帧 2、3、7和8中并且也在特殊子帧1和6的上行链路部分中向eNB发送数据。WAN TX时间线1114可以应用在UE仅参与WAN通信(而不参与P2P 通信)时。
在一种设计中,UE的WAN TX时序可以相对于该UE的WAN RX时序提前Delta1ms,如图11中的时间线1114所示。那么,UE的上行链路/ 发送子帧可以相对于该UE的下行链路/接收子帧提前Delta1。那么,可以在WAN TX和WAN RX之间获得Delta1的传输间隙,例如在上行链路子帧8和下行链路子帧9之间。可以在WAN RX和WAN TX之间获得Delta2 的传输间隙(例如在特殊子帧6中),其中,Delta2可以等于(Tgap-Delta1)。 Delta1可以等于或者可以不等于Delta2。
时间线1116示出通过捆绑P2P TX子帧、P2P RX子帧和WAN TX子帧来获得传输间隙的设计。对于时间线1116中示出的设计,UE的P2P时序可以类似于WAN TX时序。每组连续上行链路子帧可以通过如上针对时间线1114描述的获得的传输间隙与下行链路子帧分隔开。UE可以在每组连续上行链路子帧中(i)向eNB和/或向对等UE进行发送或者(ii)从对等UE进行接收。那么,这将避免任何组的连续上行链路子帧中的TX/RX 或RX/TX切换点,于是这将避免对于在任何组的连续上行链路子帧中的传输间隙的需求。由于子帧捆绑,对于P2P通信而言,HARQ传输时间线可能更长。可以选择合适的下行链路-上行链路子帧配置和/或可以向P2P通信分配足够数量的交错体以获得期望的HARQ传输时间线。
时间线1118示出通过对符号打孔来获得传输间隙的设计。对于时间线 1118中示出的设计,UE的P2P时序可以类似于WAN TX时序。每组连续上行链路子帧可以用于WAN TX、P2P TX和/或P2P RX。如果给定组中的所有上行链路子帧都用于(i)WAN TX和/或P2P TX或者(ii)仅P2P RX,则不需要传输间隙。如果给定组中的上行链路子帧用于WAN/P2P TX和P2PRX二者,则可以提供传输间隙。在第一种设计中,传输间隙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获得:(i)将P2P RX调度为在组的最后一个上行链路子帧(例如,子帧8)中发生;以及(ii)将在紧接在前一个上行链路子帧(例如,子帧 7)中发送的数据传输的最后一个符号打孔或删除。在第二种设计中,传输间隙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获得:(i)将WAN/P2P TX调度为在组的最后一个上行链路子帧(例如,子帧8)中发生;以及(ii)对针对WAN/P2P TX 发送的数据传输的第一个符号打孔。然而,由于前几个符号通常携带控制数据并且剩余信号通常携带业务数据,因此在第一种设计中对最后一个符号(而不是第二种设计中的第一个符号)打孔可能更好。
在一种设计中,子帧中的传输的最后一个符号可以通过将UE配置为发送探测参考信号(SRS)来打孔,SRS正常是在子帧的最后一个符号周期中在上行链路上进行发送。但是,UE实际上将不发送SRS以便获得传输间隙。通过将UE配置为发送SRS,该UE可以处理数据,以使得其能够在子帧的除了最后一个符号周期以外的所有符号周期中进行发送,这可以减轻由于打孔而对数据传输性能的影响。因此,将UE配置为发送SRS可以用于方便地使用LTE中规定的机制来对传输的最后一个符号打孔。
时间线1120示出通过将P2P时序相对于WAN TX时序延迟 (Delta1-Delta3)来获得传输间隙的设计。每组连续上行链路子帧可以用于 WAN TX、P2P TX和/或P2P RX。如果给定组中的所有上行链路子帧都用于(i)WAN TX和/或P2P TX或者(ii)仅P2P RX,则可以不需要传输间隙。如果给定组中的上行链路子帧用于WAN/P2P TX和P2P RX二者,则可以提供传输间隙。P2P TX或P2P RX可以被调度在一组连续上行链路子帧的最后一个子帧中。由于P2P时序相对于WAN TX时序被延迟 (Delta1-Delta3),因此对于发生在WAN TX之后的P2P RX(例如,如子帧1和2中所示的)而言,可以获得(Delta1-Delta3)的传输间隙。由于(i) WAN TX时序相对于WAN RX时序被提前Delta1、以及(ii)P2P时序相对于WAN TX时序被延迟(Delta1-Delta3),因此对于在WAN RX之前发生的P2P TX(例如,如子帧3和4中所示的)而言,可以获得Delta3的传输间隙。Delta3可以小于或等于Delta1。在这种情况中,可以针对P2P TX到WAN RX转换和WAN TX到P2P RX转换创建不同的保护时段。
对于FDD,不同的下行链路频谱和上行链路频谱可以分别用于WAN 下行链路和WAN上行链路。因此,在WAN TX和WAN RX之间不需要传输间隙。用于上行链路频谱的一些子帧可以被分配用于P2P通信。因此, WAN TX可能潜在地干扰P2P通信,反之亦然。表2列出根据一种设计的、在FDD中确保用于不同的TX/RX和RX/TX切换点的传输间隙的不同方式。
表2-在FDD中获得传输间隙
Figure BDA0001205345430000181
图12A示出在FDD中获得用于感兴趣的TX/RX和RX/TX切换点的传输间隙的多种设计。图12A假设图7中示出的子帧分配,其中,用于上行链路频谱的交错体3和7被分配给P2P通信。为了简单起见,图12A还假设为零的往返延迟。
WAN RX时间线1212示出UE潜在地在用于下行链路频谱的所有子帧中从eNB接收数据。WAN TX时间线1214示出UE潜在地在交错体0-2和 4-6的子帧中向eNB发送数据。
P2P时间线1216示出UE使其P2P时序相对于WAN TX时序提前Delta1。 UE可以潜在地在用于上行链路频谱的一些子帧中向对等UE发送数据,并且在用于该上行链路频谱的其它子帧中从对等UE接收数据。可以通过将 P2P时序相对于WAN TX时序提前Delta1,来在P2PRX和WAN TX(例如,在子帧7和8中)之间获得Delta1的传输间隙。通过对向eNB发送的数据传输(例如,在子帧6中)的最后一个符号打孔,来在WAN TX和P2P RX(例如,在子帧6和7中)之间获得Delta2的传输间隙,其中, Delta2=Tsym-Delta1,并且Tsym是一个符号周期的持续时间。Delta1可以等于或者可以不等于Delta2。如果Delta1和Delta2之和是小的(例如,大约5到10微秒),则循环前缀的一部分(而不是整个符号周期)可以用于获得传输间隙。相反地,如果Delta1和Delta2之和是大的,则一个符号周期可以用于获得传输间隙。
WAN TX时间线1218示出UE潜在地在交错体0-2和4-6的子帧中向 eNB发送数据,而无需删除任何WAN传输的最后一部分。P2P时间线1220 示出UE使其P2P时序相对于WAN TX时序延迟Delta1。可以通过将P2P 时序相对于WAN TX时序延迟Delta1,来在WAN TX和P2P RX(例如,在子帧6和7中)之间获得Delta1的传输间隙。通过对针对P2P通信发送的数据传输(例如,在子帧7中)的最后一个符号打孔,来在P2P RX和 WAN TX(例如,在子帧7和8中)之间获得Delta2的传输间隙。
由P2P时间线1214示出的设计通过对WAN传输的最后符号(例如,在子帧2和6中)打孔而可能影响WAN通信。由P2P时间线1220示出的设计可以通过对P2P传输的最后符号(例如,在子帧3和7中)打孔来避免对WAN通信的影响。针对这两种设计,子帧中的传输的最后一个符号可以通过将UE配置为发送SRS来进行打孔,尽管实际上没有发送SRS,以便获得传输间隙。
图12B示出通过捆绑P2P TX子帧和P2P RX子帧来减少TX/RX和 RX/TX切换点的数量的设计。在图12B中示出的例子中,用于上行链路频谱的两个连续交错体3和4可以被分配给P2P通信。UE可以在交错体3和 4的两个连续子帧中向对等UE进行发送,然后在交错体3和4的两个连续子帧中从对等UE进行接收,等等。通过捆绑P2P TX子帧和P2P RX子帧,传输间隙的数量可以减少一半。但是,HARQ传输时间线与图12A中示出的设计相比可能延长(例如,加倍)。
图12C示出使用特殊子帧获得用于TX/RX和RX/TX切换点的传输间隙的设计。在图12C中示出的例子中,用于上行链路频谱的两个交错体2 和6可以被分配给P2P通信。交错体3和7可以被定义为包括特殊子帧。
WAN RX时间线1232示出UE潜在地在用于下行链路频谱的所有子帧中从eNB接收数据。WAN TX时间线1234示出UE潜在地在交错体0、1、 4和5的子帧中并且也在交错体3和7中的特殊子帧的上行链路部分中向 eNB发送数据。
P2P时间线1236示出UE使其P2P时序相对于其WAN TX时序延迟 Delta1。UE可以潜在地在用于上行链路频谱的一些子帧中向对等UE发送数据,而在用于该上行链路频谱的其它子帧中从对等UE接收数据。可以通过将P2P时序相对于WAN TX时序延迟Delta1,来在WANTX和P2P RX (例如,在子帧5和6中)之间获得Delta1的传输间隙。可以利用特殊子帧中的间隙,来在P2P RX和WAN TX(例如,在子帧7中)之间获得Delta2 的传输间隙,其中,Delta2=Tgap-Delta1。
图11到12C示出在TDD和FDD部署中在针对并发的WAN通信和P2P 通信的TX/RX和RX/TX切换点处获得传输间隙的各种设计。传输间隙还可以以其它方式来获得。
在另一个方面中,用于WAN通信的物理信道和信号可以重用于P2P 通信。例如,P2P下行链路和/或P2P上行链路可以使用物理控制格式指示符信道(PCFICH)、物理HARQ指示符信道(PHICH)、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DCCH)、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PDSCH)、小区特定参考信号 (CRS)、UE特定参考信号(UE-RS)和/或用于LTE中的下行链路的其它物理信道和信号。P2P上行链路和/或P2P下行链路可以使用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PUCCH)、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PUSCH)、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RACH)、SRS和/或用于LTE中的上行链路的其它物理信道和信号。在公众可获得的、题为“Evolved 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E-UTRA); Physical Channels and Modulation”(演进型通用陆地无线接入(E-UTRA);物理信道和调制)的3GPP TS 36.211中描述了这些各种物理信道和信号。
本文中描述的技术可以提供各种优点。首先通过将WAN物理信道和信号重用于P2P通信,UE用于支持P2P通信的复杂度可以相对低。其次,如上所述,通过将WAN帧结构和时间线用于P2P通信,有可能并发地支持 WAN通信和P2P通信。第三,所述技术可以用于在FDD和TDD部署二者中支持P2P通信。第四,所述技术可以用于在用于WAN通信的频谱(例如, FDD部署中的上行链路频谱),或者用于P2P的专用频谱或非许可频谱上支持P2P通信。第五,所述技术可以由其它通信系统(例如,Wi-Fi)用来支持P2P通信,以使得不同系统中的UE能够利用P2P直接通信。本文中所描述的技术还可以提供其它优点。
图13示出用于支持WAN通信和P2P通信的过程1300的设计。过程 1300可以由第一UE(如下所述)或由某个其它实体来执行。第一UE可以在用于WAN通信的下行链路频谱和上行链路频谱二者上与基站进行通信 (框1312)。对于框1312,第一UE可以在下行链路频谱上从基站接收数据,并且可以在上行链路频谱上向基站发送数据。第一UE可以仅在用于P2P通信的上行链路频谱上与第二UE进行通信(框1314)。对于框1314,第一 UE可以在上行链路频谱上向第二UE发送数据并且从其接收数据。
在一种设计中,可以在上行链路频谱上对WAN通信和P2P通信进行频分复用。在这种设计中,第一UE可以进行以下操作:(i)在框1312中在上行链路频谱的第一部分上向基站发送数据,以及(ii)在框1314中在上行链路频谱的第二部分上向第二UE发送数据,例如如图6A中所示。
在另一种设计中,可以在上行链路频谱上对WAN通信和P2P通信进行时分复用。在这种设计中,第一UE可以进行以下操作:(i)在框1312 中在第一子帧中的上行链路频谱上向基站发送数据,以及(ii)在框1314 中在第二子帧中的上行链路频谱上向第二UE发送数据,例如如图6B或6C 中所示。
图14示出用于支持P2P通信的过程1400的设计。过程1400可以由第一UE(如下所述)或由某个其它实体执行。第一UE可以在用于P2P通信的第一子帧中的指定频谱上向第二UE发送数据(框1412)。第一UE可以接收由第二UE在用于P2P通信的第二子帧中的指定频谱上向第一UE发送的数据(框1414)。第一子帧可以与第二子帧是时分复用的。
在一种设计中,第一和第二子帧可以对应于使用TDD的基站的两个上行链路子帧。在这一设计中,指定频谱可以对应于用于下行链路和上行链路二者的频谱。在另一种设计中,第一和第二子帧可以对应于使用FDD的基站的上行链路频谱的两个子帧。在这一设计中,指定频谱可以对应于上行链路频谱。
在一种设计中,第一UE可以在用于WAN通信的第三子帧中与基站进行通信。WAN通信和P2P通信可以是时分复用的,并且第三子帧可以与第一和第二子帧是时分复用的。
图15示出用于支持WAN通信和P2P通信的过程1500的设计。过程 1500可以由第一UE(如下所描述的)或由某个其它实体来执行。第一UE 可以在用于WAN通信的至少一个第一子帧中与基站进行通信(例如,向其发送数据和/或从其接收数据)(框1512)。第一UE可以在至少一个第二子帧中与第二UE进行通信,至少一个第二子帧可以与至少一个第一子帧是时分复用的(框1514)。在一种设计中,第一UE可以与基站和第二UE并发地通信。
在一种设计中,基站可以使用FDD并且可以在下行链路频谱和上行链路频谱上进行操作。至少一个第一子帧和至少一个第二子帧可以对应于用于上行链路频谱的子帧。在另一种设计中,基站可以使用TDD。至少一个第二子帧可以对应于基站的至少一个上行链路子帧和/或至少一个下行链路子帧。
图16是用于支持P2P通信的过程1600的设计。过程1600可以由第一 UE(如下所述)或由某个其它实体执行。第一UE可以在第一子帧中向基站发送第一数据传输以进行WAN通信(框1612)。第一UE可以接收由第二UE在第二子帧中向第一UE发送的第二数据传输以进行P2P通信(框 1614)。第二数据传输可以通过第一传输间隙与第一数据传输分隔开,以便分隔开WAN TX和P2P RX。
第一传输间隙可以以各种方式来获得。在一种设计中,第一传输间隙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获得:(i)调度第二数据传输比第一数据传输晚发送至少一个子帧,或者(ii)调度第二数据传输在特殊子帧中进行发送,其中特殊子帧包括子帧的发送部分和接收部分之间的间隙。情况(i)可以由在图 11中的时间线1116中子帧8中的WAN TX和的下一个无线帧的子帧2中的P2P RX示出。在另一种设计中,第一UE可以删除第一数据传输的最后一部分,以获得第一传输间隙,例如如由图11中的时间线1118中的子帧7 中的WAN TX所示。第一UE可以基于用于第一UE的SRS配置来删除第一数据传输的最后一个符号周期。在另一种设计中,第一UE可以将其用于 P2P通信的发送时序相对于其用于WAN通信的发送时序延迟,以获得第一传输时隙,例如如由图11中的时间线1120中的子帧7中的WAN TX和子帧8中的P2P RX所示。在另一种设计中,第一UE可以将其用于P2P通信的发送时序相对于其用于WAN通信的发送时序提前。第一UE可以通过删除第一数据传输的最后一部分来获得第一传输间隙,例如如由图12A中的时间线1214和1216中的子帧6中的WAN TX和子帧7中的P2P RX所示。在另一种设计中,可以通过在包括子帧的发送部分和接收部分之间的间隙的特殊子帧中发送第一或第二数据传输,来获得第一传输间隙,例如如图 12C中所示的。第一传输间隙还可以以其它方式来获得,例如如表1和2 中所列出的以及如上所描述的。
在一种设计中,第一UE可以接收由第二UE在第三子帧中向第一UE 发送的第三数据传输,以进行P2P通信(框1616)。第一UE可以在第四子帧中向基站发送第四数据传输以进行WAN通信(框1618)。第四数据传输可以通过第二传输间隙与第三数据传输分隔开,以分隔开P2P RX和WAN TX。如上所述,第二传输间隙可以以各种方式来获得。
在一种设计中,第一UE可以将其用于WAN通信的发送时序相对于其用于WAN通信的接收时序提前,例如如由图11中的时间线1114所示。这可以为第一UE提供WAN TX和WAN RX之间的传输间隙。WAN RX和 WAN TX之间的传输间隙可以通过使用特殊子帧来获得,例如如图11中所示。
图17A示出UE 120x的设计框图,UE 120x可以是图1中的UE之一。在UE 120x中,接收机1712可以接收由其它UE针对P2P通信发送的P2P 信号和由eNB针对WAN通信发送的下行链路信号。发射机1714可以向其它UE发送P2P信号以进行P2P通信,以及向eNB发送上行链路信号以进行WAN通信。模块1716可以支持P2P通信,例如生成并处理用于P2P通信的信号。模块1718可以支持WAN通信,例如生成并处理用于WAN通信的信号。模块1720可以确定被分配用于P2P通信的子帧、用于P2P下行链路的子帧和用于P2P上行链路的子帧。模块1722可以确定可用于WAN 通信的子帧。模块1724可以确定UE 120x的P2P时序,其可以相对于WAN TX时序对齐、提前或延迟。模块1726可以确定UE 120x的WAN TX时序和WAN RX时序。UE 120x中的各个模块可以如上所描述地进行操作。控制器/处理器1728可以指导UE 120x中的各个模块的操作。存储器1730可以存储UE 120x的数据和程序代码。
图17B示出eNB 110x的设计框图,eNB 110x可以是图1中的eNB之一。在eNB 110x中,接收机1752可以接收由UE发送的上行链路信号以支持WAN通信。发射机1754可以向UE发送下行链路信号以支持WAN通信。模块1756可以支持针对UE的WAN通信,例如生成并处理用于WAN通信的信号。模块1758可以支持经由回程与其它网络实体(例如,eNB)的通信。模块1760可以确定可用于WAN通信的子帧。模块1762可以向P2P 通信分配子帧。模块1764可以确定eNB 110x的WAN TX时序和WAN RX 时序。eNB 110x中的各个模块可以如上所描述地进行操作。控制器/处理器 1768可以指导eNB 110x中的各个模块的操作。存储器1770可以存储eNB 110x的数据和程序代码。调度器1766可以调度UE进行WAN通信和/或 P2P通信,并且可以为所调度的UE分配资源。
图17A中的UE 120x和图17B中的eNB 110x中的模块可以包括处理器、电子设备、硬件设备、电子组件、逻辑电路、存储器、软件代码、固件代码等等或其任意组合。
图18示出eNB 110y和UE 120y的设计框图,它们可以是图1中的eNB 之一和UE之一。eNB 110y可以配备有T个天线1834a到1834t,而UE 120y 可以配备有R个天线1852a到1852r,其中通常,T≥1并且R≥1。
在eNB 110y处,发送处理器1820可以从数据源1812接收针对一个或多个UE的数据并且从控制器/处理器1840接收控制信息(例如,支持P2P 通信、WAN通信的消息等等)。处理器1820可以处理(例如,编码和调制) 数据和控制信息,以分别获得数据符号和控制符号。处理器1820还可以生成针对同步信号、参考信号等的参考符号。发送(TX)多输入多输出(MIMO) 处理器1830可以对数据符号、控制符号和/或参考符号执行空间处理(例如,预编码)(如果适用的话),并且可以向T个调制器(MOD)1832a到1832t 提供T个输出符号流。每个调制器1832可以处理相应的输出符号流(例如,针对OFDM等等)以获得输出采样流。每个调制器1832可以进一步处理(例如,转换为模拟、放大、滤波和上变频)输出采样流,以获得下行链路信号。来自调制器1832a到1832t的T个下行链路信号可以分别通过T个天线1834a到1834t来发送。
在UE 120y处,天线1852a到1852r可以从eNB 110y和其它eNB接收下行链路信号和/或从其它UE接收P2P信号,并且可以将所接收的信号分别提供给解调器(DEMOD)1854a到1854r。每个解调器1854可以调节(例如,滤波、放大、下变频和数字化)相应接收到的信号,以获得输入采样。每个解调器1854可以进一步处理输入采样(例如,针对OFDM、SC-FDM 等等)以获得接收符号。MIMO检测器1856可以从所有R个解调器1854a 到1854r获得接收符号,对接收符号执行MIMO检测(如果适用的话)并且提供经检测的符号。接收处理器1858可以处理(例如,解调和解码)经检测的符号,将针对UE 120y的经解码的数据提供给数据宿1860,并且将经解码的控制信息提供给控制器/处理器1880。信道处理器1884可以检测来自P2PUE的P2P信号以及来自eNB的下行链路信号。处理器1884可以测量经检测的P2P信号和下行链路信号的接收信号强度,并且可以确定经检测的P2P UE和eNB的信道增益。
在上行链路上,在UE 120y处,发送处理器1864可以从数据源1862 接收数据并且从控制器/处理器1880接收控制信息(例如,针对P2P通信、 WAN通信的消息等等)。处理器1864可以处理(例如,编码和调制)数据和控制信息,以分别获得数据符号和控制符号。处理器1864还可以生成针对参考信号、接近度检测信号等的符号。来自发送处理器1984的符号可以由TX MIMO处理器1866预编码(如果适用的话),进一步由调制器1854a 到1854r处理(例如,针对SC-FDM、OFDM等等),并且发送给eNB 110y、其它eNB和/或其它UE。在eNB 110y处,来自UE 120y和其它UE的上行链路可以由天线1834接收,由解调器1832处理,由MIMO检测器1836 检测(如果适用的话),并且由接收处理器1838进一步处理,以获得由UE 120y和其它UE发送的经解码的数据和控制信息。处理器1838可以将经解码的数据提供给数据宿1839,并且将经解码的控制信息提供给控制器/处理器1840。
控制器/处理器1840和1880可以分别指导eNB 110y和UE 120y处的操作。处理器1880和/或UE 120y处的其它处理器和模块可以执行或指导图 13中的过程1300、图14中的过程1400、图15中的过程1500、图16中的过程1600和/或用于本文中描述的技术的其它过程。存储器1842和1882 可以分别存储eNB 110y和UE 120y的数据和程序代码。通信(Comm)单元1844可以使得eNB 110y能够与其它网络实体进行通信。调度器1846可以调度UE进行WAN通信和P2P通信。
在一种配置中,用于无线通信的装置120x和/或120y可以包括:用于由第一UE在用于WAN通信的下行链路频谱和上行链路频谱二者上与基站进行通信的单元;以及用于由第一UE仅在用于P2P通信的上行链路频谱上与第二UE进行通信的单元。
在另一种配置中,用于无线通信的装置120x和/或120y可以包括:用于在用于P2P通信的第一子帧中的指定频谱上从第一UE向第二UE发送数据的单元;以及用于接收由第二UE在用于P2P通信的第二子帧中的指定频谱上向第一UE发送的数据的单元,第一子帧与第二子帧是TDM的。
在另一种配置中,用于无线通信的装置120x和/或120y可以包括:用于由第一UE在用于WAN通信的至少一个第一子帧中与基站进行通信的单元;以及用于由第一UE在至少一个第二子帧中与第二UE进行通信的单元,至少一个第一子帧与至少一个第二子帧是TDM的。
在另一种配置中,用于无线通信的装置120x和/或120y可以包括:用于由第一UE在第一子帧中向基站发送第一数据传输以进行WAN通信的单元;用于接收由第二UE在第二子帧中向第一UE发送的第二数据传输以进行P2P通信的单元;用于接收由第二UE在第三子帧中向第一UE发送的第三数据传输以进行P2P通信的单元;以及用于由第一UE在第四子帧中向基站发送第四数据传输以进行WAN通信的单元。第二数据传输可以通过第一传输间隙与第一数据传输分隔开。第四数据传输可以通过第二传输间隙与第三数据传输分隔开。
在一个方面中,上述单元可以是UE 120y处的处理器1858、1864和/ 或1880,其可以被配置为执行由上述单元所列举的功能。在另一个方面中,上述单元可以是被配置为执行上述单元所列举的功能的一个或多个模块或任何装置。
根据本文中描述的实施例的一个或多个方面,现有PHY信道(用于 WAN通信)还可以用于P2P通信(如上所述和下面进一步描述的)。WAN UL频谱中的一些子帧可以共享用于P2P通信。由于管理约束,可能难以或者不可能在WAN UL中支持P2P通信。子帧在周期性交错体中可以被放置为相距4ms。这一技术可以扩展到专用P2P频谱(如果可用的话)。
在一个实施例中,五个信道可以与直接通信(即P2P通信)相关联。这五个信道可以包括:
·数据:从设备A到设备B的数据有效载荷;
·PFI:分组格式指示符(从设备A向设备B发送的)。PFI可以包含调制和编码方案(MCS)、冗余版本、新分组指示符和关于使用的资源块的信息。PFI可以类似于LTE中的DL准许;
·ACK:确认(由设备B向设备A发送的)。ACK可以用于所接收的数据,并且NACK可以相反地使用;
·CQI:信道质量信息(由设备B向设备A发送的)。CQI使得设备 A能够选择具体MCS。较好的CQI与较高的MCS相关或者导致较高的MCS;以及
·CSI-RS: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由设备A向设备B发送的)。 CSI-RS使得设备B能够估计来自设备A的CQI。
图19示出用于支持P2P通信的TDM和HARQ进程。关于物理信道设计,针对LTE P2P物理层,现有LTE物理信道的最大重用可以如下地实现:
·使用LTE PUCCH携带LTE P2P控制,这提供良好的链路预算,因为控制扩展在14个符号上。益处包括针对现有CQI、ACK等等的现有设计以及小的额外的接收机复杂度。
·使用LTE DL信道设计(PDSCH)携带LTE P2P数据,这不提供额外解码复杂度并且不需要均衡。益处包括比控制更低的链路预算(在模拟中所考虑的)。
图20示出用于支持P2P通信的示例性物理信道设计。在一个实施例中,物理信道设计可以包括以下各项:
·数据:OFDM和/或turbo编码的。
·PFI:10比特有效载荷。PFI可以使用PUCCH格式2,因为经Reed Muller(雷德密勒)编码的QPSK符号根据UE PDI调制Chu序列和/或Chu序列“跳频”。
·CQI,5比特有效载荷。CQI可以以类似于PFI的方式类似地使用 PUCCH格式。如果不存在CQI,则ACK可以在CQI时隙中以格式1a/1b发送。
·ACK,如果不存在CQI,则在CQI时隙中以格式1a/1b发送;或者如果存在CQI,则与CQI一起以格式2a/2b发送。
·CSI-RS:包括均匀扩展的资源。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由于WAN UL频谱的共享而导致的、在WAN和 P2P通信之间的潜在干扰可以通过使用共享和非共享的交错体二者来避免。交错体可以是间隔开8ms的UL子帧序列。在每个交错体上,eNB可以指定可以用于P2P直接通信的最大允许发射功率(其可以通过SIB信令来指示)。eNB可以通过在某些交错体(即,“非共享”交错体)上设置零功率来禁止那些交错体上的任何P2P直接通信。非共享交错体为eNB提供处理 P2P的强健机制。如果传统设备仅被调度在非共享交错体上,则对于传统 UE没有P2P影响(反之亦然)。
剩余的“共享”交错体可以包括UE之间的P2P直接通信和/或从UE 到eNB的通信,其可以包括到互联网的业务或邻近UE之间的业务。目标是在共享交错体中达到最佳性能,即使这意味着一些邻近UE通过WAN而非P2P来进行通信。
图21示出用于支持P2P通信的过程2100的设计。过程2100可以由eNB、网络节点或由某个其它实体执行。网络节点可以指定广域网(WAN)上行链路(UL)频谱中的第一子帧组用于WAN通信(框2112)。网络节点可以指定该WAN UL频谱中的第二子帧组用于P2P通信(框2114)。网络节点可以允许P2P移动实体使用第二子帧组中的WAN物理层信道来传送P2P 控制信息和P2P数据(框2116)。
图22示出用于支持P2P通信的过程2200的设计。过程2200可以由 UE、移动实体或由某个其它实体执行。移动实体可以在广域网(WAN)上行链路(UL)频谱中识别已经被指定用于P2P通信的子帧组(框2212)。移动实体可以在与该子帧组对应的WAN物理层信道上与另一个移动实体传送P2P数据(框2214)。
返回参考图17A-B和18,在一种配置中,用于无线通信的装置110x 和/或110y可以包括:用于指定广域网(WAN)上行链路(UL)频谱中的第一子帧组用于WAN通信的单元;用于指定WAN UL频谱中的第二子帧组用于P2P通信的单元;以及用于允许P2P移动实体使用第二子帧组中的 WAN物理层信道来传送P2P控制信息和P2P数据的单元。
在另一种配置中,用于无线通信的装置120x和/或120y可以包括:用于在广域网(WAN)上行链路(UL)频谱中识别已经被指定用于P2P通信的子帧组的单元;以及用于在与该子帧组对应的WAN物理层信道上与另一个移动实体传送P2P数据的单元。
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的是,信息和信号可以使用多种不同的技术和方法中的任何一种来表示。例如,可能贯穿上面的描述而提及的数据、指令、命令、信息、信号、比特、符号和码片可以用电压、电流、电磁波、磁场或粒子、光场或粒子或者其任意组合来表示。
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将明白的是,结合本文中的公开内容描述的各种说明性的逻辑框、模块、电路和算法步骤均可以实现成电子硬件、计算机软件或这二者的组合。为了清楚地说明硬件和软件的可交换性,上面已经对各种说明性的组件、框、模块、电路和步骤围绕其功能进行了总体描述。至于这种功能是实现成硬件还是实现成软件,取决于具体的应用和对整个系统所施加的设计约束。熟练的技术人员可以针对每个具体应用,以变通的方式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决策不应被解释为导致脱离本公开内容的范围。
被设计为执行本文所述功能的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专用集成电路(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或其它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分立硬件组件或者其任意组合,可以实现或执行结合本文的公开内容描述的各种说明性的逻辑框、模块和电路。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处理器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控制器、微控制器或者状态机。处理器还可以实现为计算设备的组合,例如,DSP 和微处理器的组合、多个微处理器、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与DSP内核的结合,或者任何其它此种配置。
结合本文中公开内容描述的方法或算法的步骤可以直接体现在硬件、处理器执行的软件模块或这二者的组合中。软件模块可以位于RAM存储器、闪存、ROM存储器、EPROM存储器、EEPROM存储器、寄存器、硬盘、可移动盘、CD-ROM或本领域已知的任何其它形式的存储介质中。示例性的存储介质耦合到处理器,以使得处理器可以从存储介质读取信息以及向其写入信息。替代地,存储介质可以集成到处理器中。处理器和存储介质可以位于ASIC中。ASIC可以位于用户终端中。或者,处理器和存储介质可以作为分立组件位于用户终端中。
在一种或多种示例性设计中,所描述的功能可以用硬件、软件、固件,或其任意结合来实现。如果用软件来实现,则功能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上或者作为计算机可读介质上的一个或多个指令或代码进行传输。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计算机存储介质和通信介质二者,通信介质包括有助于将计算机程序从一个地方传输到另一个地方的任何介质。存储介质可以是通用计算机或专用计算机能够访问的任何可用介质。通过举例而非限制的方式,这样的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包括RAM、ROM、EEPROM、CD-ROM 或其它光盘存储、磁盘存储或其它磁存储设备、或者可以用于携带或存储具有指令或数据结构形式的期望的程序代码单元并且能够由通用或专用计算机或者通用或专用处理器访问的任何其它介质。此外,任何连接都适当地被称作计算机可读介质。例如,如果软件是使用同轴电缆、光纤光缆、双绞线、数字用户线(DSL)、或无线技术(比如红外线、无线电和微波) 从网站、服务器、或其它远程源传输的,则同轴电缆、光纤光缆、双绞线、 DSL、或无线技术(比如红外线、无线电和微波)包含在介质的定义中。如本文中所使用的磁盘和光盘,包括压缩光盘(CD)、激光光盘、光盘、数字多功能光盘(DVD)、软盘和蓝光光盘,其中,磁盘通常磁性地复制数据,而光盘利用激光光学地复制数据。上述的组合也应当包括在计算机可读介质的范围内。
为使本领域任何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者使用本公开内容,提供了对本公开内容的先前描述。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对本公开内容的各种修改都是非常显而易见的,并且,本文中定义的总体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公开内容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应用于其它变型。因此,本公开内容并不旨在限于本文中描述的例子和设计,而是被赋予与本文中公开的原理和新颖性特征相一致的最广范围。

Claims (18)

1.一种可由基站操作以促进无线网络中的对等(P2P)通信的方法,包括:
在所述基站处,指定广域网(WAN)上行链路(UL)频谱中的第一子帧组用于WAN通信;
在所述基站处,指定所述WAN UL频谱中的第二子帧组用于P2P通信;以及
在所述基站处,允许P2P移动实体使用所述第二子帧组中的WAN物理层信道来传送P2P控制信息和P2P数据,其中,所述允许包括:
允许所述P2P移动实体使用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PUCCH)来携带所述P2P控制信息;以及
允许所述P2P移动实体使用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PDSCH)来携带所述P2P数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
所述无线网络包括长期演进(LTE)网络。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P2P数据是被正交频分复用(OFDM)编码在所述PDSCH上的。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
指定所述第一子帧组包括:分配所述WAN UL频谱的第一交错体作为非共享交错体,所述非共享交错体包括用于所述WAN通信的第一UL子帧序列;以及
指定所述第二子帧组包括:分配所述WAN UL频谱的第二交错体作为共享交错体,所述共享交错体包括允许P2P通信的第二UL子帧序列。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在所述第一交错体的至少一个子帧上从移动实体接收UL数据。
6.一种促进无线网络中的对等(P2P)通信的无线通信装置,包括:
至少一个处理器,其被配置为:
在基站处,指定广域网(WAN)上行链路(UL)频谱中的第一子帧组用于WAN通信;
在所述基站处,指定所述WAN UL频谱中的第二子帧组用于P2P通信;以及
在所述基站处,允许P2P移动实体使用所述第二子帧组中的WAN物理层信道来传送P2P控制信息和P2P数据,其中,所述允许包括:
允许所述P2P移动实体使用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PUCCH)来携带所述P2P控制信息;以及
允许所述P2P移动实体使用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PDSCH)来携带所述P2P数据;以及
耦合到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的存储器,其用于存储数据。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进行以下操作:
通过分配所述WAN UL频谱的第一交错体作为非共享交错体,来指定所述第一子帧组,所述非共享交错体包括用于所述WAN通信的第一UL子帧序列;以及
通过分配所述WAN UL频谱的第二交错体作为共享交错体,来指定所述第二子帧组,所述共享交错体包括允许P2P通信的第二UL子帧序列。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还被配置为:在所述第一交错体的至少一个子帧上从移动实体接收UL数据。
9.一种促进无线网络中的对等(P2P)通信的无线通信装置,包括:
用于在基站处指定广域网(WAN)上行链路(UL)频谱中的第一子帧组用于WAN通信的单元;
用于在所述基站处指定所述WAN UL频谱中的第二子帧组用于P2P通信的单元;以及
用于在所述基站处允许P2P移动实体使用所述第二子帧组中的WAN物理层信道来传送P2P控制信息和P2P数据的单元,其中,所述用于允许的单元包括:
用于允许所述P2P移动实体使用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PUCCH)来携带所述P2P控制信息的单元;以及
用于允许所述P2P移动实体使用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PDSCH)来携带所述P2P数据的单元。
10.一种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介质,其包括用于促进无线网络中的对等(P2P)通信的代码,所述代码使得至少一个计算机进行以下操作:
在基站处,指定广域网(WAN)上行链路(UL)频谱中的第一子帧组用于WAN通信;
在所述基站处,指定所述WAN UL频谱中的第二子帧组用于P2P通信;以及
在所述基站处,允许P2P移动实体使用所述第二子帧组中的WAN物理层信道来传送P2P控制信息和P2P数据,其中,所述允许包括:
允许所述P2P移动实体使用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PUCCH)来携带所述P2P控制信息;以及
允许所述P2P移动实体使用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PDSCH)来携带所述P2P数据。
11.一种可由移动实体操作用于无线网络中的对等(P2P)通信的方法,包括:
在广域网(WAN)上行链路(UL)频谱中识别已经被指定用于P2P通信的子帧组;以及
在与所述子帧组对应的WAN物理层信道上与另一个移动实体传送P2P数据,
其中,所述无线网络包括长期演进(LTE)网络;以及
所述传送包括:发送或接收以下各项:(a)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PUCCH)上的P2P控制信息、以及(b)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PDSCH)上的所述P2P数据。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P2P数据是被正交频分复用(OFDM)编码在所述PDSCH上的。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传送包括:在所述WAN UL频谱的共享交错体上发送或接收所述P2P数据,所述共享交错体包括允许P2P通信的UL子帧序列。
14.一种用于无线网络中的对等(P2P)通信的无线通信装置,包括:
至少一个处理器,其被配置为:
在广域网(WAN)上行链路(UL)频谱中识别已经被指定用于P2P通信的子帧组;
以及在与所述子帧组对应的WAN物理层信道上与另一个移动实体传送P2P数据;以及
耦合到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的存储器,其用于存储数据,其中,所述无线网络包括长期演进(LTE)网络;以及
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通过发送或接收以下各项来进行传送:(a)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PUCCH)上的P2P控制信息、以及(b)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PDSCH)上的所述P2P数据。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其中,所述P2P数据是被正交频分复用(OFDM)编码在所述PDSCH上的。
16.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其中,所述传送包括:在所述WAN UL频谱的共享交错体上发送或接收所述P2P数据,所述共享交错体包括允许P2P通信的UL子帧序列。
17.一种用于无线网络中的对等(P2P)通信的无线通信装置,包括:
用于在广域网(WAN)上行链路(UL)频谱中识别已经被指定用于P2P通信的子帧组的单元;以及
用于在与所述子帧组对应的WAN物理层信道上与另一个移动实体传送P2P数据的单元,
其中,所述无线网络包括长期演进(LTE)网络;以及
其中,所述用于传送的单元包括用于发送或接收以下各项的单元:(a)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PUCCH)上的P2P控制信息、以及(b)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PDSCH)上的所述P2P数据。
18.一种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介质,其包括用于使得至少一个计算机进行以下操作的代码:
在长期演进(LTE)网络中,在广域网(WAN)上行链路(UL)频谱中识别已经被指定用于P2P通信的子帧组;以及
通过发送或接收以下各项来在与所述子帧组对应的WAN物理层信道上与另一个移动实体传送P2P数据:(a)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PUCCH)上的P2P控制信息、以及(b)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PDSCH)上的所述P2P数据。
CN201580037416.3A 2014-07-11 2015-07-13 对等(p2p)通信和广域网(wan)通信的复用的方法、装置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Active CN10700537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451483.2A CN111698071B (zh) 2014-07-11 2015-07-13 对等(p2p)通信和广域网(wan)通信的复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4/328,996 US9084240B2 (en) 2010-04-15 2014-07-11 Multiplexing of peer-to-peer (P2P) communication and wide area network (WAN) communication
US14/328,996 2014-07-11
PCT/US2015/040187 WO2016007957A1 (en) 2014-07-11 2015-07-13 Multiplexing of peer-to-peer (p2p) communication and wide area network (wan) communication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451483.2A Division CN111698071B (zh) 2014-07-11 2015-07-13 对等(p2p)通信和广域网(wan)通信的复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005379A CN107005379A (zh) 2017-08-01
CN107005379B true CN107005379B (zh) 2020-06-09

Family

ID=53783318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80037416.3A Active CN107005379B (zh) 2014-07-11 2015-07-13 对等(p2p)通信和广域网(wan)通信的复用的方法、装置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CN202010451483.2A Active CN111698071B (zh) 2014-07-11 2015-07-13 对等(p2p)通信和广域网(wan)通信的复用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451483.2A Active CN111698071B (zh) 2014-07-11 2015-07-13 对等(p2p)通信和广域网(wan)通信的复用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EP (1) EP3167565B1 (zh)
JP (2) JP6843735B2 (zh)
KR (1) KR102386721B1 (zh)
CN (2) CN107005379B (zh)
WO (1) WO2016007957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WO2017208609A1 (ja) * 2016-05-31 2019-03-28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ユーザ装置及び通信方法
US10506596B2 (en) * 2016-10-28 2019-12-10 Qualcomm Incorporated Coexistence of interleaved and contiguous uplink transmissions
KR102216803B1 (ko) 2020-10-27 2021-02-16 진연상 서버 시스템
US11553460B2 (en) 2021-01-11 2023-01-10 Qualcomm Incorporated Transmit and receive switching for sidelink communications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2037160A1 (en) * 2010-09-13 2012-03-22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pparatus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to facilitate use of lte channelization structures and waveforms for peer-to- peer communications
CN102812772A (zh) * 2010-03-17 2012-12-05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在未授权频谱上建立和维护对等(p2p)通信的方法和装置
US8713678B1 (en) * 2008-03-25 2014-04-29 Mcafee, Inc. System, method,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for identifying unwanted data communicated via a 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730841B2 (en) * 2007-07-06 2014-05-20 Qualcomm Incorporated Peer to peer communications methods and apparatus providing for use of both WAN uplink and downlink bands
US9264907B2 (en) * 2007-07-10 2016-02-16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nterference management between networks sharing a frequency spectrum
US8432939B2 (en) * 2008-05-15 2013-04-30 Qualcomm Incorporated Using guard carriers for extra channels
US8554200B2 (en) * 2008-09-12 2013-10-08 Nokia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interference measurements for device to-device communication
US9084283B2 (en) * 2008-11-19 2015-07-14 Qualcomm Incorporated Peer-to-peer communication using a wide area network air interface
US9565011B2 (en) * 2009-06-04 2017-02-07 Qualcomm Incorporated Data transmission with cross-subframe control in a wireless network
US8811359B2 (en) * 2010-04-15 2014-08-19 Qualcomm Incorporated Multiplexing of peer-to-peer (P2P) communication and wide area network (WAN) communication
US8526347B2 (en) * 2010-06-10 2013-09-03 Qualcomm Incorporated Peer-to-peer communication with symmetric waveform for downlink and uplink
US9826404B2 (en) * 2011-01-11 2017-11-21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stem and method for peer-to-peer authorization via non-access stratum procedures
US20120201158A1 (en) * 2011-02-03 2012-08-09 Qualcomm Incorporated Peer-to-peer / wan association control and resource coordination for mobile entities using aggregate neighborhood utility metrics
US9094960B2 (en) * 2012-05-30 2015-07-28 Intel Corporation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HARQ) mapping for carrier aggregation (CA)
US9392627B2 (en) * 2012-09-13 2016-07-12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hysical cell identifier collision detection and neighboring cell list construction
US8923880B2 (en) * 2012-09-28 2014-12-30 Intel Corporation Selective joinder of user equipment with wireless cell
DK3478014T3 (da) * 2012-12-13 2021-08-30 Ericsson Telefon Ab L M Design af fysisk kanal til netværksunderstøttet d2d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713678B1 (en) * 2008-03-25 2014-04-29 Mcafee, Inc. System, method,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for identifying unwanted data communicated via a 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
CN102812772A (zh) * 2010-03-17 2012-12-05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在未授权频谱上建立和维护对等(p2p)通信的方法和装置
WO2012037160A1 (en) * 2010-09-13 2012-03-22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pparatus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to facilitate use of lte channelization structures and waveforms for peer-to- peer communication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698071B (zh) 2023-08-15
JP2020109985A (ja) 2020-07-16
KR20170028926A (ko) 2017-03-14
CN107005379A (zh) 2017-08-01
EP3167565B1 (en) 2020-12-16
EP3167565A1 (en) 2017-05-17
JP7100675B2 (ja) 2022-07-13
WO2016007957A1 (en) 2016-01-14
JP6843735B2 (ja) 2021-03-17
KR102386721B1 (ko) 2022-04-13
CN111698071A (zh) 2020-09-22
BR112017000148A2 (pt) 2017-11-07
JP2017527169A (ja) 2017-09-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811359B2 (en) Multiplexing of peer-to-peer (P2P) communication and wide area network (WAN) communication
US11902993B2 (en) Pruning rules for DCI repetition
US11737059B2 (en) Signaling for slot aggregation
US9313782B2 (en) Enhanced PDSCH operation
JP5646727B2 (ja) アップリンク制御およびアップリンクデータ信号に対する個別のリソースパーティショニング管理
EP2845341B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reduced overhead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KR20120038009A (ko) 무선 네트워크에서의 비동기 시분할 듀플렉스 동작
US11026180B2 (en) Uplink power control configuration
JP7100675B2 (ja) ピアツーピア(p2p)通信およびワイドエリアネットワーク(wan)通信の多重化
US9084240B2 (en) Multiplexing of peer-to-peer (P2P) communication and wide area network (WAN) communication
CN110800355A (zh) 长上行链路突发信道设计
BR112017000148B1 (pt) Multiplexação de comunicação de ponto a ponto (p2p) e comunicação de rede de longa distância (wa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