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997054A - 一种发送装置、接收装置、数据传输方法及传输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发送装置、接收装置、数据传输方法及传输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997054A
CN106997054A CN201710210574.5A CN201710210574A CN106997054A CN 106997054 A CN106997054 A CN 106997054A CN 201710210574 A CN201710210574 A CN 201710210574A CN 106997054 A CN106997054 A CN 10699705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ckets
data sub
multiple data
packet
inform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210574.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郑卫锋
其他发明人请求不公开姓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PowerVision Technology Co Ltd
PowerVision Robot Inc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PowerVis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PowerVis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PowerVis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210574.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997054A/zh
Publication of CN10699705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99705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SRADIO DIRECTION-FINDING; RADIO NAVIGATION; DETERMINING DISTANCE OR VELOCITY BY USE OF RADIO WAVES; LOCATING OR PRESENCE-DETECTING BY USE OF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ANALOGOUS ARRANGEMENTS USING OTHER WAVES
    • G01S19/00Satellite radio beacon positioning systems; Determining position, velocity or attitude using signals transmitted by such systems
    • G01S19/01Satellite radio beacon positioning systems transmitting time-stamped messages, e.g. GPS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GLONASS [Global Orbiting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 or GALILEO
    • G01S19/13Receivers
    • G01S19/24Acquisition or tracking or demodulation of signals transmitted by the system
    • G01S19/29Acquisition or tracking or demodulation of signals transmitted by the system carrier including Doppler, related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SRADIO DIRECTION-FINDING; RADIO NAVIGATION; DETERMINING DISTANCE OR VELOCITY BY USE OF RADIO WAVES; LOCATING OR PRESENCE-DETECTING BY USE OF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ANALOGOUS ARRANGEMENTS USING OTHER WAVES
    • G01S19/00Satellite radio beacon positioning systems; Determining position, velocity or attitude using signals transmitted by such systems
    • G01S19/38Determining a navigation solution using signals transmitted by a satellite radio beacon positioning system
    • G01S19/39Determining a navigation solution using signals transmitted by a satellite radio beacon positioning system the satellite radio beacon positioning system transmitting time-stamped messages, e.g. GPS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GLONASS [Global Orbiting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 or GALILEO
    • G01S19/42Determining position
    • G01S19/43Determining position using carrier phase measurements, e.g. kinematic positioning; using long or short baseline interferometr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Radar, Positioning & Navigation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发送装置、接收装置、数据传输方法及传输系统,其中,数据传输方法包括:从基准站接收机获取待传输的第一数据包;将获取的第一数据包分解成多个数据子包,并将分解后的多个数据子包分别进行编码;将编码后的多个数据子包依次发送至接收装置,以便于对接收的多个数据子包分别进行解码,并将解码后的多个数据子包进行合并,得到第二数据包。通过本发明所提供的发送装置、接收装置、数据传输方法及传输系统,保证了数据传输完整性和实时性的同时,还降低了数据传输过程中存在着丢包率较高的问题,从而提高后续定位处理的定位精度。

Description

一种发送装置、接收装置、数据传输方法及传输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发送装置、接收装置、数据传输方法及传输系统。
背景技术
RTK(Real-time kinematic,实时动态)定位技术,是基于载波相位观测的实时动态定位技术,它能够实时快速地提供测站点在指定坐标系中的三维定位结果,并达到厘米级精度。其中,高波特率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和抗干扰性将对上述RTK定位所达到的精度产生较大的影响。
相关技术中的数据传输方法大多采用全透明传输方式,该传输方法通过基准站接收机对采集的载波相位数据进行广播或者单播,流动站接收机则接收上述载波相位数据,且对该数据进行差分定位解算,并将解算后的定位数据进行输出。其中,RTK定位时要求基准站接收机实时地把观测数据,伪距观测值、相位观测值,及已知数据传输给流动站接收机,数据量比较大。另外,通过基准站接收机至流动站接收机的大数据传输进一步实现了定位结算。
发明人在研究中发现,相关技术中的数据传输方法存在着丢包率较高的问题,从而导致定位的精度较差。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发送装置、接收装置、数据传输方法及传输系统,以降低数据传输过程中存在着丢包率较高的问题,从而提高后续定位处理的定位精度。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从基准站接收机获取待传输的第一数据包;
将获取的所述第一数据包分解成多个数据子包,并将分解后的多个数据子包分别进行编码;
将编码后的多个数据子包依次发送至接收装置,以便于对接收的所述多个数据子包分别进行解码,并将解码后的多个数据子包进行合并,得到第二数据包。
结合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将获取的所述第一数据包分解成多个数据子包,并将分解后的多个数据子包分别进行编码,包括:
按照预设帧长度对获取的所述第一数据包进行分解,得到分解后的多个数据子包;
通过为分解后的多个数据子包分别添加相应的属性信息,将每个数据子包进行编码;其中,所述属性信息包括分解信息、校验信息、转义信息、源地址信息和目标地址信息,所述分解信息用于表示将第一数据包进行分解后的数据子包的信息,所述校验信息用于表示数据子包的数据完整性,所述转义信息用于表示数据子包的数据安全性。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将编码后的多个数据子包依次发送至接收装置,包括:
重复执行将编码后的多个数据子包依次发送至接收装置的步骤,直至在接收到所述接收装置返回的确认指令。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发送装置发送的多个数据子包;其中,所述数据子包是所述发送装置将获取的第一数据包分解成多个数据子包,并将分解后的多个数据子包分别进行编码得到的;
对接收的所述多个数据子包分别进行解码,并将解码后的多个数据子包进行合并,得到第二数据包。
结合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对接收的所述多个数据子包分别进行解码,并将解码后的多个数据子包进行合并,得到第二数据包,包括:
基于所述发送装置进行编码所添加的属性信息对接收的所述多个数据子包分别进行解码,得到解码后的多个数据子包;其中,所述属性信息包括分解信息、校验信息、转义信息、源地址信息和目标地址信息,所述分解信息用于表示将第一数据包进行分解后的数据子包的信息,所述校验信息用于表示数据子包的数据完整性,所述转义信息用于表示数据子包的数据安全性;
对解码后的多个数据子包进行合并,得到合并后的第二数据包。
结合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二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还包括:
将合并后的所述第二数据包发送至流动站接收机,以便于所述流动站接收机基于所述第二数据包进行定位解算。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发送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从基准站接收机获取待传输的第一数据包;
分解编码模块,用于将获取的所述第一数据包分解成多个数据子包,并将分解后的多个数据子包分别进行编码;
发送模块,用于将编码后的多个数据子包依次发送至接收装置,以便于对接收的所述多个数据子包分别进行解码,并将解码后的多个数据子包进行合并,得到第二数据包。
结合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三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分解编码模块包括:
分解单元,用于按照预设帧长度对获取的所述第一数据包进行分解,得到分解后的多个数据子包;
编码单元,用于通过为分解后的多个数据子包分别添加相应的属性信息,将每个数据子包进行编码;其中,所述属性信息包括分解信息、校验信息、转义信息、源地址信息和目标地址信息,所述分解信息用于表示将第一数据包进行分解后的数据子包的信息,所述校验信息用于表示数据子包的数据完整性,所述转义信息用于表示数据子包的数据安全性。
第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接收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发送装置发送的多个数据子包;其中,所述数据子包是所述发送装置将获取的第一数据包分解成多个数据子包,并将分解后的多个数据子包分别进行编码得到的;
解码合并模块,用于对接收的所述多个数据子包分别进行解码,并将解码后的多个数据子包进行合并,得到第二数据包。
第五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系统,所述系统包括发送装置和接收装置;
所述发送装置,用于从基准站接收机获取待传输的第一数据包;将获取的所述第一数据包分解成多个数据子包,并将分解后的多个数据子包分别进行编码;将编码后的多个数据子包依次发送至接收装置;
所述接收装置,用于接收所述发送装置发送的多个数据子包;其中,所述数据子包是所述发送装置将获取的第一数据包分解成多个数据子包,并将分解后的多个数据子包分别进行编码得到的;对接收的所述多个数据子包分别进行解码,并将解码后的多个数据子包进行合并,得到第二数据包。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包括:从基准站接收机获取待传输的第一数据包;将获取的第一数据包分解成多个数据子包,并将分解后的多个数据子包分别进行编码;将编码后的多个数据子包依次发送至接收装置,以便于接收装置对接收的多个数据子包分别进行解码,并将解码后的多个数据子包进行合并,得到第二数据包。通过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发送装置、接收装置、数据传输方法及传输系统,将待传输的第一数据包进行分解编码后再进行解码和合并,以得到第二数据包,保证了数据传输完整性和实时性的同时,还降低了数据传输过程中存在着丢包率较高的问题,从而提高后续定位处理的定位精度。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图;
图2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另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图;
图3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另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图;
图4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另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图;
图5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发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发送装置中分解编码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7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接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8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接收装置中解码合并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发送装置;2、接收装置;11、获取模块;12、分解编码模块;13、发送模块;121、分解单元;122、编码单元;21、接收模块;22、解码合并模块;221、解码单元;222、合并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发明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考虑到相关技术中的数据传输方法由于传输的数据量较大且对实时性的要求较高,从而导致数据传输过程中存在着丢包率较高的问题,进一步导致定位的精度较差。基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发送装置、接收装置、数据传输方法及传输系统,以降低数据传输过程中存在着丢包率较高的问题,从而提高后续定位处理的定位精度。
另外,在对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发送装置和接收装置进行具体的阐述之前,考虑到本发明实施例具体的应用场景,现首先对由发送装置1和接收装置2构成的数据传输系统进行简单说明。
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数据传输系统中的发送装置1对应于基准站接收机,接收装置2对应于流动站接收机,其中,发送装置1用于从基准站接收机获取待传输的第一数据包;将获取的第一数据包分解成多个数据子包,并将分解后的多个数据子包分别进行编码;将编码后的多个数据子包依次发送至接收装置2;接收装置2,用于接收发送装置1发送的多个数据子包;其中,数据子包是发送装置1将获取的第一数据包分解成多个数据子包,并将分解后的多个数据子包分别进行编码得到的;对接收的多个数据子包分别进行解码,并将解码后的多个数据子包进行合并,得到第二数据包。其通过对高吞吐量实时数据采用离散聚合方式进行传输,维持原有数据链路实时性完整性的同时,有效抑制随机丢包事件的产生,全面提升链路质量。
接下来对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发送装置1和接收装置2进行具体阐述。
参见图1所示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图,所述方法由发送装置1执行,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S101、从基准站接收机获取待传输的第一数据包;
具体的,考虑到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数据传输方法的具体应用场景,本发明实施例的数据传输方法依赖于基准站接收机接收的数据包,其中,基准站接收机是指用作固定站的仪器,它相对于流动站接收机是用脚架架设,固定不动的。RTK(Real-time kinematic,实时动态)定位技术,在作业时,是将一台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全球定位系统)接收机安置在基准站接收机上进行观测,基准站接收机通过数据链实时将载波观测值及基准站的坐标信息一同传送至流动站接收机,流动站接收机接收导航卫星的载波相位与来自基准站接收机的载波相位,并组成相位观测值进行实时处理,进行求差解算,达到厘米级的定位效果。
其中,上述第一数据包即为基准站接收机的载波相位观测量。
S102、将获取的第一数据包分解成多个数据子包,并将分解后的多个数据子包分别进行编码;
S103、将编码后的多个数据子包依次发送至接收装置,以便于对接收的多个数据子包分别进行解码,并将解码后的多个数据子包进行合并,得到第二数据包。
具体的,针对GPS-RTK技术的数据量大、传输实时性要求高、无线丢包率高等特点,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对于获取的第一数据进行分解和解码,并将解码后的数据子包发送出去。
其中,考虑到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能够应用于2.4G频段低速无线通信网络中,为了最大化提升2.4G频段的带宽利用率,本发明实施例根据第一数据包的实际大小按照预设帧长度对其分解,预设帧长度的设置于第一数据包的大小相关,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优选的将第一数据包分解为30个字节长度的若干数据子包,对于分解后的数据子包均添加分组信息、校验信息、转义信息和目标地址信息进行编码,并按照低速无线网络组网规则,配置无线通信目标地址等必要信息将编码后的数据子包依次发送至接收装置2,以便于接收装置2对接收的多个数据子包分别进行解码,并将解码后的多个数据子包进行合并,得到第二数据包。其中,上述解码过程是编码过程的逆过程。
另外,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还能够应用于其他频段的无线通信网络中。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与相关技术中的数据传输方法存在着丢包率较高的问题,从而导致定位的精度较差相比,其首先从基准站接收机获取待传输的第一数据包,然后将获取的第一数据包分解成多个数据子包,并将分解后的多个数据子包分别进行编码,最后将编码后的多个数据子包依次发送至接收装置2,以便于接收装置2对接收的多个数据子包分别进行解码,并将解码后的多个数据子包进行合并,得到第二数据包,其将待传输的第一数据包进行分解编码后再进行解码和合并,以得到第二数据包,保证了数据传输完整性和实时性的同时,还降低了数据传输过程中存在着丢包率较高的问题,从而提高后续定位处理的定位精度。
为了更好的对获取的第一数据包进行分解和编码,上述S102的分解编码过程,具体通过如下步骤实现,参见图2所示的流程图,所述方法还包括:
S201、按照预设帧长度对获取的第一数据包进行分解,得到分解后的多个数据子包;
S202、通过为分解后的多个数据子包分别添加相应的属性信息,将每个数据子包进行编码;其中,属性信息包括分解信息、校验信息、转义信息、源地址信息和目标地址信息,分解信息用于表示将第一数据包进行分解后的数据子包的信息,校验信息用于表示数据子包的数据完整性,转义信息用于表示数据子包的数据安全性。
具体的,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按照IEEE 802.15.4协议2.4G频段内实际测得通信最优最长帧长度值,该帧长度区间值即为预设帧长度,本发明实施例兼顾了分解的子包数量与传输效率,又考虑到第一数据包通常最多不超过180个字节,将第一数据包优选的分解为30个字节子包。
另外,对于分解后的每个数据子包均添加分解信息、校验信息和转义信息,以实现对每个数据子包的分别编码。其中,上述分解信息是指将第一数据包进行分解后的数据子包的信息,该信息至少包括该数据子包的子包包号,该子包包号对应的第一数据包的包号,该子包包号的分解序号,以及将第一数据包分解为数据子包的总包数,且通过上述分解信息可以将数据子包进行对应的重组。上述校验信息则表示数据子包的数据完整性,用一种指定的算法对数据子包计算出的一个校验值,接收装置2用同样的算法计算一次校验值,如果和随数据提供的校验值一样,就说明数据是完整的。本发明实施例能够采用奇偶校验的方式进行校验,还能够采用异或校验的方式进行校验,还能够采用校验和的方式进行校验。考虑到md5(Message Digest Algorithm,消息摘要算法第五版)校验的高效率和高可靠性,本发明实施例优选的采用md5进行校验。对于上述转义信息,则用于表示数据子包的安全性,即对数据进行转换,以增强传输过程中的安全性。对于上述源地址信息,则用于表示数据子包的数据唯一性,对于上述目标地址信息,则用于表示表示数据子包的数据通用性。考虑到发送装置1进行编码时,自身将作为传输的起始地,因此,本发明实施例优选的在发送装置1只对与接收装置2相应的目标地址信息进行编码即可。
为了进一步保证数据传输的完整性,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还重复执行将编码后的多个数据子包依次发送至接收装置2的步骤,直至在接收到接收装置2返回的确认指令。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与相关技术中的数据传输方法存在着丢包率较高的问题,从而导致定位的精度较差相比,其首先从基准站接收机获取待传输的第一数据包,然后将获取的第一数据包分解成多个数据子包,并将分解后的多个数据子包分别进行编码,最后将编码后的多个数据子包依次发送至接收装置2,以便于接收装置2对接收的多个数据子包分别进行解码,并将解码后的多个数据子包进行合并,得到第二数据包,其将待传输的第一数据包进行分解编码后再进行解码和合并,以得到第二数据包,保证了数据传输完整性和实时性的同时,还降低了数据传输过程中存在着丢包率较高的问题,从而提高后续定位处理的定位精度。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参见图3所示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图,所述方法由接收装置2执行,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S301、接收发送装置发送的多个数据子包;其中,数据子包是发送装置将获取的第一数据包分解成多个数据子包,并将分解后的多个数据子包分别进行编码得到的;
S302、对接收的多个数据子包分别进行解码,并将解码后的多个数据子包进行合并,得到第二数据包。
具体的,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对于发送装置1发送的多个数据子包分别进行解码,并将解码后的多个数据子包进行合并,得到第二数据包。其中,数据子包来自于发送装置1对第一数据包的分解和编码。
另外,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在对接收的多个数据子包进行解码之前,是确保所有的数据子包均已接收完毕。因此,本发明实施例在实现数据解码之前会将接收的数据子包均存储在缓存池中,其中,该接收的数据子包不仅包括发送装置1首次发送所接收的数据子包,还包括发送装置1重复发送所接收的数据子包,直至在上述缓存池中完全接收到第一数据包分解的所有数据子包后,进行解码。
上述解码的过程是接收装置2对分解的数据子包进行编码的逆过程。该解码过程剥离出分解信息、校验信息以及转义信息,进而将解码后的数据子包按照分解信息进行合并,得到第二数据包,以实现第二数据包的数据内容与第一数据包的数据内容相同,通过重组为完整数据包,完成多路线性并发后的数据聚合。
另外,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还将对重发过程中产生的重复数据子包进行过滤,且能够对过滤后的所有数据子包进行编码和合并处理,在保证数据传输可靠性的同时,还保证了数据传输的完整性。
为了更好的对接收的多个数据子包进行解码和合并,上述S302的解码合并过程,具体通过如下步骤实现,参见图4所示的流程图,所述方法还包括:
S401、基于发送装置进行编码所添加的属性信息对接收的多个数据子包分别进行解码,得到解码后的多个数据子包;其中,属性信息包括分解信息、校验信息、转义信息、源地址信息和目标地址信息,分解信息用于表示将第一数据包进行分解后的数据子包的信息,校验信息用于表示数据子包的数据完整性,转义信息用于表示数据子包的数据安全性;
S402、对解码后的多个数据子包进行合并,得到合并后的第二数据包。
具体的,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基于发送装置1进行编码所添加的属性信息对接收的多个数据子包分别进行解码,得到解码后的多个数据子包,并将解码后的多个数据子包进行合并以得到合并的第二数据包。
其中,上述分解信息是指将第一数据包进行分解后的数据子包的信息,该信息至少包括该数据子包的子包包号,该子包包号对应的第一数据包的包号,该子包包号的分解序号,以及将第一数据包分解为数据子包的总包数,且通过上述分解信息可以将数据子包进行对应的重组。上述校验信息则表示数据子包的数据完整性,用一种指定的算法对数据子包计算出的一个校验值,接收装置2用同样的算法计算一次校验值,如果和随数据提供的校验值一样,就说明数据是完整的。本发明实施例能够采用奇偶校验的方式进行校验,还能够采用异或校验的方式进行校验,还能够采用校验和的方式进行校验。考虑到md5(MessageDigest Algorithm,消息摘要算法第五版)校验的高效率和高可靠性,本发明实施例优选的采用md5进行校验。对于上述转义信息,则用于表示数据子包的安全性,即对数据进行转换,以增强传输过程中的安全性。对于上述源地址信息,则用于表示数据子包的数据唯一性,对于上述目标地址信息,则用于表示表示数据子包的数据通用性。考虑到接收装置2进行解码时,自身将作为传输的目标地,因此,本发明实施例优选的在接收装置2只对与接收装置1相应的源地址信息进行解码即可。那么,通过对上述信息的解码,即可得到解码后的数据子包,将根据分解信息的具体内容对解码后的多个数据子包进行唯一的合并以得到合并的第二数据包。
另外,考虑到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的具体应用场景,本发明实施例还将合并后的第二数据包发送至流动站接收机,以便于流动站接收机基于第二数据包进行定位解算。
具体的,本发明实施例中还将合并后的第二数据包发送至流动站接收机进行定位解算,完成数据传输的完整过程,以实现厘米级定位目标任务。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与相关技术中的数据传输方法存在着丢包率较高的问题,从而导致定位的精度较差相比,其首先接收发送装置1发送的多个数据子包;其中,数据子包是发送装置1将获取的第一数据包分解成多个数据子包,并将分解后的多个数据子包分别进行编码得到的,然后对接收的多个数据子包分别进行解码,并将解码后的多个数据子包进行合并,得到第二数据包,其将待传输的第一数据包进行分解编码后再进行解码和合并,以得到第二数据包,保证了数据传输完整性和实时性的同时,还降低了数据传输过程中存在着丢包率较高的问题,从而提高后续定位处理的定位精度。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发送装置1,所述发送装置1用于执行上述第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参见图5,所述发送装置1包括:
获取模块11,用于从基准站接收机获取待传输的第一数据包;
分解编码模块12,用于将获取的第一数据包分解成多个数据子包,并将分解后的多个数据子包分别进行编码;
发送模块13,用于将编码后的多个数据子包依次发送至接收装置2,以便于对接收的多个数据子包分别进行解码,并将解码后的多个数据子包进行合并,得到第二数据包。
为了更好的对获取的第一数据包进行分解和编码,参见图6,上述分解编码模块12包括:
分解单元121,用于按照预设帧长度对获取的第一数据包进行分解,得到分解后的多个数据子包;
编码单元122,用于通过为分解后的多个数据子包分别添加相应的属性信息,将每个数据子包进行编码;其中,属性信息包括分解信息、校验信息、转义信息、源地址信息和目标地址信息,分解信息用于表示将第一数据包进行分解后的数据子包的信息,校验信息用于表示数据子包的数据完整性,转义信息用于表示数据子包的数据安全性。
为了进一步保证数据传输的完整性,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发送装置1还包括重发模块,该重发模块,用于重复执行将编码后的多个数据子包依次发送至接收装置2的步骤,直至在接收到接收装置2返回的确认指令。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发送装置1,与相关技术中的数据传输方法存在着丢包率较高的问题,从而导致定位的精度较差相比,其首先从基准站接收机获取待传输的第一数据包,然后将获取的第一数据包分解成多个数据子包,并将分解后的多个数据子包分别进行编码,最后将编码后的多个数据子包依次发送至接收装置2,以便于接收装置2对接收的多个数据子包分别进行解码,并将解码后的多个数据子包进行合并,得到第二数据包,其将待传输的第一数据包进行分解编码后再进行解码和合并,以得到第二数据包,保证了数据传输完整性和实时性的同时,还降低了数据传输过程中存在着丢包率较高的问题,从而提高后续定位处理的定位精度。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接收装置2,所述接收装置2用于执行上述第二种数据传输方法,参见图7,所述接收装置2包括:
接收模块21,用于接收发送装置1发送的多个数据子包;其中,数据子包是发送装置1将获取的第一数据包分解成多个数据子包,并将分解后的多个数据子包分别进行编码得到的;
解码合并模块22,用于对接收的多个数据子包分别进行解码,并将解码后的多个数据子包进行合并,得到第二数据包。
为了更好的对接收的多个数据子包进行解码和合并,参见图8,上述解码合并模块22包括:
解码单元221,用于基于发送装置1进行编码所添加的属性信息对接收的多个数据子包分别进行解码,得到解码后的多个数据子包;其中,属性信息包括分解信息、校验信息、转义信息、源地址信息和目标地址信息,分解信息用于表示将第一数据包进行分解后的数据子包的信息,校验信息用于表示数据子包的数据完整性,转义信息用于表示数据子包的数据安全性;
合并单元222,用于对解码后的多个数据子包进行合并,得到合并后的第二数据包。
另外,考虑到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接收装置2的具体应用场景,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接收装置2还包括解算模块,该解算模块,用于将合并后的第二数据包发送至流动站接收机,以便于流动站接收机基于第二数据包进行定位解算。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接收装置2,与相关技术中的数据传输方法存在着丢包率较高的问题,从而导致定位的精度较差相比,其首先接收发送装置1发送的多个数据子包;其中,数据子包是发送装置1将获取的第一数据包分解成多个数据子包,并将分解后的多个数据子包分别进行编码得到的,然后对接收的多个数据子包分别进行解码,并将解码后的多个数据子包进行合并,得到第二数据包,其将待传输的第一数据包进行分解编码后再进行解码和合并,以得到第二数据包,保证了数据传输完整性和实时性的同时,还降低了数据传输过程中存在着丢包率较高的问题,从而提高后续定位处理的定位精度。
基于上述发送装置1和接收装置2,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系统,该数据传输系统包括发送装置1和接收装置2,其中:
发送装置1,用于从基准站接收机获取待传输的第一数据包;将获取的第一数据包分解成多个数据子包,并将分解后的多个数据子包分别进行编码;将编码后的多个数据子包依次发送至接收装置2;
接收装置2,用于接收发送装置1发送的多个数据子包;其中,数据子包是发送装置1将获取的第一数据包分解成多个数据子包,并将分解后的多个数据子包分别进行编码得到的;对接收的多个数据子包分别进行解码,并将解码后的多个数据子包进行合并,得到第二数据包。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系统,将待传输的第一数据包进行分解编码后再进行解码和合并,以得到第二数据包,保证了数据传输完整性和实时性的同时,还降低了数据传输过程中存在着丢包率较高的问题,从而提高后续定位处理的定位精度。
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进行数据传输的方法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存储了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程序代码包括的指令可用于执行前面方法实施例中所述的方法,具体实现可参见方法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发送装置1、接收装置2、以及数据传输系统可以为设备上的特定硬件或者安装于设备上的软件或固件等。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装置,其实现原理及产生的技术效果和前述方法实施例相同,为简要描述,装置实施例部分未提及之处,可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相应内容。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前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均可以参考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发明所提供的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又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通信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提供的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
所述功能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实施例,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可轻易想到变化,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变化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从基准站接收机获取待传输的第一数据包;
将获取的所述第一数据包分解成多个数据子包,并将分解后的多个数据子包分别进行编码;
将编码后的多个数据子包依次发送至接收装置,以便于对接收的所述多个数据子包分别进行解码,并将解码后的多个数据子包进行合并,得到第二数据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获取的所述第一数据包分解成多个数据子包,并将分解后的多个数据子包分别进行编码,包括:
按照预设帧长度对获取的所述第一数据包进行分解,得到分解后的多个数据子包;
通过为分解后的多个数据子包分别添加相应的属性信息,将每个数据子包进行编码;其中,所述属性信息包括分解信息、校验信息、转义信息、源地址信息和目标地址信息,所述分解信息用于表示将第一数据包进行分解后的数据子包的信息,所述校验信息用于表示数据子包的数据完整性,所述转义信息用于表示数据子包的数据安全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编码后的多个数据子包依次发送至接收装置,包括:
重复执行将编码后的多个数据子包依次发送至接收装置的步骤,直至在接收到所述接收装置返回的确认指令。
4.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发送装置发送的多个数据子包;其中,所述数据子包是所述发送装置将获取的第一数据包分解成多个数据子包,并将分解后的多个数据子包分别进行编码得到的;
对接收的所述多个数据子包分别进行解码,并将解码后的多个数据子包进行合并,得到第二数据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接收的所述多个数据子包分别进行解码,并将解码后的多个数据子包进行合并,得到第二数据包,包括:
基于所述发送装置进行编码所添加的属性信息对接收的所述多个数据子包分别进行解码,得到解码后的多个数据子包;其中,所述属性信息包括分解信息、校验信息、转义信息、源地址信息和目标地址信息,所述分解信息用于表示将第一数据包进行分解后的数据子包的信息,所述校验信息用于表示数据子包的数据完整性,所述转义信息用于表示数据子包的数据安全性;
对解码后的多个数据子包进行合并,得到合并后的第二数据包。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将合并后的所述第二数据包发送至流动站接收机,以便于所述流动站接收机基于所述第二数据包进行定位解算。
7.一种发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从基准站接收机获取待传输的第一数据包;
分解编码模块,用于将获取的所述第一数据包分解成多个数据子包,并将分解后的多个数据子包分别进行编码;
发送模块,用于将编码后的多个数据子包依次发送至接收装置,以便于对接收的所述多个数据子包分别进行解码,并将解码后的多个数据子包进行合并,得到第二数据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发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解编码模块包括:
分解单元,用于按照预设帧长度对获取的所述第一数据包进行分解,得到分解后的多个数据子包;
编码单元,用于通过为分解后的多个数据子包分别添加相应的属性信息,将每个数据子包进行编码;其中,所述属性信息包括分解信息、校验信息、转义信息、源地址信息和目标地址信息,所述分解信息用于表示将第一数据包进行分解后的数据子包的信息,所述校验信息用于表示数据子包的数据完整性,所述转义信息用于表示数据子包的数据安全性。
9.一种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发送装置发送的多个数据子包;其中,所述数据子包是所述发送装置将获取的第一数据包分解成多个数据子包,并将分解后的多个数据子包分别进行编码得到的;
解码合并模块,用于对接收的所述多个数据子包分别进行解码,并将解码后的多个数据子包进行合并,得到第二数据包。
10.一种数据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发送装置和接收装置;
所述发送装置,用于从基准站接收机获取待传输的第一数据包;将获取的所述第一数据包分解成多个数据子包,并将分解后的多个数据子包分别进行编码;将编码后的多个数据子包依次发送至接收装置;
所述接收装置,用于接收所述发送装置发送的多个数据子包;其中,所述数据子包是所述发送装置将获取的第一数据包分解成多个数据子包,并将分解后的多个数据子包分别进行编码得到的;对接收的所述多个数据子包分别进行解码,并将解码后的多个数据子包进行合并,得到第二数据包。
CN201710210574.5A 2017-03-31 2017-03-31 一种发送装置、接收装置、数据传输方法及传输系统 Pending CN10699705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210574.5A CN106997054A (zh) 2017-03-31 2017-03-31 一种发送装置、接收装置、数据传输方法及传输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210574.5A CN106997054A (zh) 2017-03-31 2017-03-31 一种发送装置、接收装置、数据传输方法及传输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997054A true CN106997054A (zh) 2017-08-01

Family

ID=594356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210574.5A Pending CN106997054A (zh) 2017-03-31 2017-03-31 一种发送装置、接收装置、数据传输方法及传输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997054A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753259A (zh) * 2019-11-15 2020-02-04 北京字节跳动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视频数据的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11191293A (zh) * 2019-12-25 2020-05-22 北斗天地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区块链的北斗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2291189A (zh) * 2020-06-28 2021-01-29 神州融安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发送、校验密文的方法、装置、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CN112328641A (zh) * 2021-01-05 2021-02-05 平安国际智慧城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多维度数据聚合方法、装置及计算机设备
CN114142971A (zh) * 2021-11-29 2022-03-04 山东恒创智控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5g的机器人通信系统、方法及计算机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064331A (ja) * 2000-08-21 2002-02-28 Nec Corp マルチビーム空中線装置
CN101834700A (zh) * 2010-05-12 2010-09-15 北京邮电大学 一种基于数据包的单向可靠传输方法及收发装置
US20140023122A1 (en) * 2012-07-19 2014-01-23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Asynchronous correlation circuit, asynchronous full adder circuit, calculation device, correlation device, asynchronous maximum value n detection circuit, and satellite signal acquisition device
CN103596178A (zh) * 2013-11-28 2014-02-19 中国航天科工信息技术研究院 一种单站cors系统及其差分数据传输及认证方法
CN103645482A (zh) * 2013-12-25 2014-03-19 上海华测导航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任意点设置的基准站实现gps实时动态测量的方法
US20140119392A1 (en) * 2012-10-26 2014-05-01 Deere & Company Receiver and method for receiving a composite signal
CN103346830B (zh) * 2013-07-03 2016-05-11 深圳中科智星通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北斗卫星的语音传输方法和装置
CN103944674B (zh) * 2014-04-04 2017-04-12 浙江大学 适合物理层无速率编码传输的数据拆分封装方法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064331A (ja) * 2000-08-21 2002-02-28 Nec Corp マルチビーム空中線装置
CN101834700A (zh) * 2010-05-12 2010-09-15 北京邮电大学 一种基于数据包的单向可靠传输方法及收发装置
US20140023122A1 (en) * 2012-07-19 2014-01-23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Asynchronous correlation circuit, asynchronous full adder circuit, calculation device, correlation device, asynchronous maximum value n detection circuit, and satellite signal acquisition device
US20140119392A1 (en) * 2012-10-26 2014-05-01 Deere & Company Receiver and method for receiving a composite signal
CN103346830B (zh) * 2013-07-03 2016-05-11 深圳中科智星通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北斗卫星的语音传输方法和装置
CN103596178A (zh) * 2013-11-28 2014-02-19 中国航天科工信息技术研究院 一种单站cors系统及其差分数据传输及认证方法
CN103645482A (zh) * 2013-12-25 2014-03-19 上海华测导航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任意点设置的基准站实现gps实时动态测量的方法
CN103944674B (zh) * 2014-04-04 2017-04-12 浙江大学 适合物理层无速率编码传输的数据拆分封装方法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753259A (zh) * 2019-11-15 2020-02-04 北京字节跳动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视频数据的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11191293A (zh) * 2019-12-25 2020-05-22 北斗天地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区块链的北斗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1191293B (zh) * 2019-12-25 2023-10-20 北斗天地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区块链的北斗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2291189A (zh) * 2020-06-28 2021-01-29 神州融安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发送、校验密文的方法、装置、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CN112328641A (zh) * 2021-01-05 2021-02-05 平安国际智慧城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多维度数据聚合方法、装置及计算机设备
CN114142971A (zh) * 2021-11-29 2022-03-04 山东恒创智控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5g的机器人通信系统、方法及计算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997054A (zh) 一种发送装置、接收装置、数据传输方法及传输系统
CN104640211B (zh) 一种发送和接收数据的方法、系统及设备
CN102170696B (zh) 用于存储信标基准数据的cuckoo散列
CN103916974B (zh) 一种前导序列的传输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4424105B (zh) 一种内存数据的读写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03826301B (zh) 节点定位方法及装置
CN104599315B (zh) 一种三维场景的构建方法及系统
CN105553608B (zh) 一种基于非正交多址方式的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6612494A (zh) 一种智能追踪定位方法及系统
CN103793318B (zh) 一种模块稳定性的分布式测试方法及装置
CN104081701B (zh) 光网络系统的通信方法、系统及装置
CN103580772B (zh) 数据传输方法、系统及设备,终端获取数据的方法及终端
CN103944664B (zh) 传输信息的方法、基站和用户设备
CN107547574A (zh) 一种基于通用协议的通信系统及方法
CN104219760B (zh) 混合定位方法与系统
CN108024338A (zh) 子帧配置方法及装置
CN107968987A (zh) 基于定积分结合环境参数的rssi加权质心定位方法
CN105992379A (zh) 一种调度方法及终端
TW200631438A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ssion of configuration informat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
CN105072589B (zh) 一种广域物联网基站的数据传输方法及广域物联网基站
CN104796863B (zh) 信息转发、车辆多跳通信方法及系统
CN105592443B (zh) 基于空中下载技术的终端名称显示更新方法、设备及系统
US10389481B2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calculating transport block (TB) cyclic redundancy ceck (CRC) values
CN103441931B (zh) 一种报文发送方法及装置
CN104519455B (zh) 一种传输pbch的方法、系统和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0801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