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992544A - 微电网能量实时管理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微电网能量实时管理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992544A
CN106992544A CN201710302036.9A CN201710302036A CN106992544A CN 106992544 A CN106992544 A CN 106992544A CN 201710302036 A CN201710302036 A CN 201710302036A CN 106992544 A CN106992544 A CN 10699254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icro
power
time
capacitance sensor
gri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302036.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992544B (zh
Inventor
郝义军
刘铭山
张忠
王晟磊
刘俊龙
王君俊
秦文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RECTANGL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RECTANGL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RECTANGL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RECTANGL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302036.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992544B/zh
Publication of CN10699254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99254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99254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99254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3/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 H02J3/38Arrangements for parallely feeding a single network by two or more generators, converters or transformers
    • H02J3/381Dispersed generator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3/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 H02J3/12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for adjusting voltage in ac networks by changing a characteristic of the network load
    • H02J3/14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for adjusting voltage in ac networks by changing a characteristic of the network load by switching loads on to, or off from, network, e.g. progressively balanced loading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3/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 H02J3/28Arrangements for balancing of the load in a network by storage of energy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3/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 H02J3/38Arrangements for parallely feeding a single network by two or more generators, converters or transformers
    • H02J3/388Islanding, i.e. disconnection of local power supply from the network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70/00Technologies for an efficient end-user side electric power management and consumption
    • Y02B70/30Systems integrating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power network operation and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for improving the carbon footprint of the management of residential or tertiary loads, i.e. smart grids as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y in the buildings sector, including also the last stages of power distribution and the control, monitoring or operating management systems at local level
    • Y02B70/3225Demand response systems, e.g. load shedding, peak shaving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8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for sector-wide applications
    • Y02P80/10Efficient use of energy, e.g. using compressed air or pressurized fluid as energy carrier
    • Y02P80/14District level solutions, i.e. local energy network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4INFORMATION OR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HAVING AN IMPACT ON OTHER TECHNOLOGY AREAS
    • Y04SSYSTEMS INTEGRATING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POWER NETWORK OPERATION,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FOR IMPROVING THE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DISTRIBUTION, MANAGEMENT OR USAGE, i.e. SMART GRIDS
    • Y04S20/00Management or operation of end-user stationary applications or the last stages of power distribution; Controlling, monitoring or operating thereof
    • Y04S20/20End-user application control systems
    • Y04S20/222Demand response systems, e.g. load shedding, peak shav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 Supply And Distribution Of Alternating Curr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微电网能量实时管理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当前时间,判断其所属时间阶段;根据当前时间所属时间阶段,进行控制参数初始化;判断微电网的运行模式,当运行模式为并网运行时,执行微电网的并网运行流程;当运行模式为离网运行时,执行微电网的离网运行流程;当运行模式为并网转离网切换时,执行微电网的并网转离网切换运行流程;当运行模式为离网转并网切换时,执行微电网的离网转并网切换运行流程。本发明基于电网、发电、负荷、储能、电价等多约束目标微电网能量实时调度技术,能够实现微电网并网、离网、并离网切换等模式下功率平衡技术及无缝切换。

Description

微电网能量实时管理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微电网领域,特别是涉及微电网能量实时管理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分布式能源(DER)一般定义为包括分布式发电(DG)、储能装置(ES)和与公共电网相连的系统。其中DG是指满足终端用户的特殊需求,接在用户侧的小型发电系统,主要有内燃机,微型燃气轮机、燃料电池、太阳能、风能等发电系统。分布式能源有很多优点,比如可实现能源综合梯级利用,弥补大电网稳定性方面不足,环境友好等,但是它的最本质缺点在于不可控和随机波动性,从而造成高渗透率下对电网稳定的负面影响。
微电网(Micro-Grid,MG)也称为微网,把分布式发电、储能装置、负荷通过控制系统协调控制,形成单一可控单元,直接连接在用户侧,优点是非常明显的。具体地说,微电网是一种新型网络结构,是一组微电源、负荷、储能系统和控制装置构成的系统单元。微电网是一个能够实现自我控制、保护和管理的自治系统,既可以与外部电网并网运行,也可以孤立运行。微电网是相对传统大电网的一个概念,是指多个分布式电源及其相关负载按照一定的拓扑结构组成的网络,并通过静态开关进行关联至常规电网。开发和延伸微电网能够充分促进分布式电源与可再生能源的大规模接入,实现对负荷多种能源形式的高可靠供给,是实现主动式配电网的一种有效方式,是传统电网向智能电网过渡。
目前微电网能量管理调度受制于控制系统的通讯能力、数据快速处理能力、多任务处理能力、微电网控制集成算法限制,目前微电网的能量管理调度控制,大多采用单片机或是DSP开发的控制单板,只能做简单控制,通讯能力接口单一、通讯兼容性差,数据处理能力也非常差,而且不能集成智能微电网控制算法,随着微电网的发展此类控制器,不能满足日益发展的微电网控制要求,微电网的能量效率、用能质量、稳定性以及经济性都不能很好地满足。
一般微电网都是一个复杂的系统,需要与分布式电源、双向储能变流器、储能系统BMS、分布式控制、负荷、仪表、能量管理软件等进行实时通讯获取数据,并依据智能算法进行数据运算生成可执行的控制策略,并下达至分布式控制,所以微电网能量管理控制方面,对数据处理、实时通讯、数据运算都有非常高的要求,才能满足微电网对稳定性、经济性的要求。
传统的微电网控制采用单片机或是DSP开发其数据处理能力有限、通讯兼容性和实时性都比较差、而且不能集成复杂的微电网控制算法,只能满足一些简单的微电网控制需求,也很难做到快速实时能量调度,使得微电网的能量管理较为粗放,而且不能实现并离网切换,更不能同时满足复杂微电网的控制要求,不能提升微电网能源利用效率。
因此,随着国家坚强智能电网的推行以及微电网的快速发展,亟待研制开发新的智能微电网能量管理方法,使得各个微电网能够增强稳定性及实现经济性。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微电网能量实时管理控制方法。
一种微电网能量实时管理控制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获取当前时间,判断其所属时间阶段;根据当前时间所属时间阶段,进行控制参数初始化;判断微电网的运行模式,执行对应的运行流程。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判断微电网的运行模式,执行对应的运行流程,具体包括以下步骤:判断微电网的运行模式,当运行模式为并网运行时,执行微电网的并网运行流程;当运行模式为离网运行时,执行微电网的离网运行流程;当运行模式为并离网切换时,执行微电网的并离网切换流程。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并网运行流程中,判断电池的储能容量,依据实时发电、用电功率及谷峰电价,对发电、电网、储能进行实时能量控制。
例如,并网运行流程中,判断电池的储能容量为电池不可放、电池可充放或电池不可充,当电池的储能容量为电池不可放时,执行以下步骤:比较发电功率与用电功率;当发电功率大于等于用电功率时,发电差值功率优先给电池恒充,富余再到电网;当发电功率小于用电功率时,用电差值功率由电网提供,同时电网在谷平时段给储能蓄能;当电池的储能容量为电池可充放时,执行以下步骤:比较发电功率与用电功率;当发电功率大于等于用电功率时,发电差值功率优先给电池恒充,富余再到电网;当发电功率小于用电功率时,用电差值功率由电网提供,同时电网在谷平时段给储能蓄能;当电池的储能容量为电池不可充时,执行以下步骤:比较发电功率与用电功率;当发电功率大于等于用电功率时,发电差值功率到电网;当发电功率小于用电功率时,用电差值功率在峰时段由储能提供,在谷平时段由电网提供。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离网运行流程中,判断电池的储能容量,依据实时发电、用电功率及谷峰电价,对发电、储能进行实时能量控制。
例如,离网运行流程中,判断电池的储能容量为电池不可放、电池可充放或电池不可充,当电池的储能容量为电池不可放时,执行以下步骤:比较发电功率与用电功率;当发电功率大于等于用电功率时,发电差值功率优先给电池恒充,再超额时限制发电;当发电功率小于用电功率时,限制用电减负荷;当电池的储能容量为电池可充放时,执行以下步骤:比较发电功率与用电功率;当发电功率大于等于用电功率时,发电差值功率优先给电池恒充,再超额时限制发电;当发电功率小于用电功率时,用电差值功率由电池提供;当电池的储能容量为电池不可充时,执行以下步骤:比较发电功率与用电功率;当发电功率大于等于用电功率时,发电差值功率优先给电池恒充,再超额时限制发电;当发电功率小于用电功率时,用电差值功率由电池提供。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当运行模式为并离网切换时,执行微电网的并离网切换流程,具体包括以下步骤:当运行模式为并网转离网切换时,执行微电网的并网转离网切换运行流程;当运行模式为离网转并网切换时,执行微电网的离网转并网切换运行流程。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并网转离网切换运行流程中,微电网切断公共连接点由恒功率模式转换为恒频恒压模式。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离网转并网切换运行流程中,微电网同期后由恒频恒压模式转换为恒功率模式。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时间阶段根据地域和时间进行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时间阶段根据地域和时间的电价进行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根据地域和时间的电价,预设置若干所述时间阶段。
上述微电网能量实时管理控制方法,通过设计两种并网运行流程、两种电池恒充流程及电池可充放流程,能够基于电网、发电、负荷、储能、电价等多约束目标微电网能量实时调度技术,实现微电网并网、离网、并离网切换等模式下功率平衡技术及无缝切换,具有优化的控制策略,通讯兼容性和实时性较好,可以快速实时地进行能量调度,从而实现了并离网切换,能够同时满足复杂微电网的控制要求,并且提升了微电网能源利用效率,满足了微电网对稳定性、经济性的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实施方式的并网运行流程示意图。
图3为图2所示实施方式的电池不可放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图2所示实施方式的电池可充放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图2所示实施方式的电池不可充的流程示意图。
图6为图1所示实施方式的离网运行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发明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发明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所述“连接”包括物理连接与通讯连接。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一个例子是,一种微电网能量实时管理控制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获取当前时间,判断其所属时间阶段;根据当前时间所属时间阶段,进行控制参数初始化;判断微电网的运行模式,执行对应的运行流程;即,根据微电网的运行模式执行对应的运行流程;例如,判断微电网的运行模式是并网运行、离网运行或并离网切换,然后分别执行对应的运行流程。例如,一种微电网能量实时管理控制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获取当前时间,判断其所属时间阶段;根据当前时间所属时间阶段,进行控制参数初始化;判断微电网的运行模式,当运行模式为并网运行时,执行微电网的并网运行流程;当运行模式为离网运行时,执行微电网的离网运行流程;当运行模式为并网转离网切换时,执行微电网的并网转离网切换运行流程;当运行模式为离网转并网切换时,执行微电网的离网转并网切换运行流程。例如,一种微电网能量实时管理控制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判断时间阶段,根据不同的时间阶段,进行不同阶段的控制参数初始化;判断微电网的运行模式为并网运行,执行微电网并网运行流程;判断微电网的运行模式为离网运行,执行微电网离网运行流程;判断微电网的运行模式为并网转离网切换,执行微电网并网转离网切换运行流程;判断微电网的运行模式为离网转并网切换,执行微电网离网转并网切换运行流程。例如,运行模式包括并网运行、离网运行、并网转离网切换及/或离网转并网切换。
例如,判断微电网的运行模式,执行对应的运行流程,具体包括以下步骤:判断微电网的运行模式是并网运行、离网运行或并离网切换,当运行模式为并网运行时,执行微电网的并网运行流程;当运行模式为离网运行时,执行微电网的离网运行流程;当运行模式为并离网切换时,进一步判断是离网转并网切换还是并网转离网切换;当运行模式为并网转离网切换时,执行微电网的并网转离网切换运行流程;当运行模式为离网转并网切换时,执行微电网的离网转并网切换运行流程。
其中,所述时间阶段可以根据实际需求或者预设情况进行设置。例如,所述时间阶段根据地域和时间进行设置,例如,所述时间阶段根据不同城市的不同时间进行设置。例如,所述时间阶段根据实际需求或者预设情况,以及地域和时间进行设置。例如,所述时间阶段根据地域和时间的电价进行设置。这样,不同的电价对应不同的时间阶段。例如,根据地域和时间的电价,预设置若干所述时间阶段。
例如,微电网能量实时管理控制方法还包括步骤:预设置若干时间阶段;其中,所述若干时间阶段,包括两个或者两个以上时间阶段。又如,所述若干时间阶段,包括节假日或工作日。又如,所述若干时间阶段,包括每一天的若干波峰期(亦称峰时段)、若干平峰期(亦称平期或平时段)及若干波谷期(亦称谷时段)。又如,所述若干时间阶段,按节假日及工作日分别包括每一天的若干波峰期、若干平峰期及若干波谷期。例如,每一天具有第一平峰期(平1)、第一波峰期(峰1)、第二平峰期(平2)、第二波峰期(峰2)、第三平峰期(平3)、第三波峰期(峰3)、第四平峰期(平4)与波谷期。又如,根据电价及/或需求等情况,预设置若干时间阶段。平峰期及波谷期合称为谷平时段,谷平时段包括波谷期及全部平峰期。优选的,根据政府的政策设置上午的平1、上午的峰1、中午的平2、中午的峰2、下午的平3、晚上的峰3、晚上的平4与深夜的波谷期。这样,对于各个地区例如各个城市,根据不同时间的不同电价,预设置若干时间阶段。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并网运行流程中,判断电池的储能容量(SOC),依据实时发电、用电功率及谷峰电价,对发电、电网、储能进行实时能量控制;其中,谷峰电价即波峰期、平峰期及波谷期的电价,例如,依据实时发电、用电功率及谷峰电价的具体情况,按预设的控制模式,对发电、电网及/或储能进行实时能量控制,即控制发电、电网及/或储能的具体措施。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并网运行流程中,判断电池储能容量,例如电池SOC分为a.电池不可放、b.电池可充可放、c.电池不可充,分别针对上述三种SOC,再依据实时发电、用电功率及谷峰电价,对发电、电网、储能进行实时能量控制。
例如,并网运行流程中,当电池的储能容量为电池不可放时,执行以下步骤:比较发电功率与用电功率;当发电功率大于等于用电功率时,发电差值功率优先给电池恒充,富余再到电网,发电差值功率即发电功率与用电功率的差值,这样,当发电功率大于等于用电功率时,先以恒流充电方式给电池充电,发电差值功率存在富余时再输送到电网,下同,不再赘述;当发电功率小于用电功率时,用电差值功率由电网提供,同时电网在谷平时段给储能蓄能,用电差值功率即用电功率与发电功率的差值,例如给储能蓄能即为电池充电蓄能,即,当发电功率小于用电功率时,用电差值功率由电网提供,同时判断是否属于谷平时段,是则由电网给储能蓄能,以此类推。这样,当发电功率小于用电功率时,从电网获得供电,并在谷平时段给储能蓄能;当电池的储能容量为电池可充放时,执行以下步骤:比较发电功率与用电功率;当发电功率大于等于用电功率时,发电差值功率优先给电池恒充,富余再到电网;当发电功率小于用电功率时,用电差值功率由电网提供,同时电网在谷平时段给储能蓄能;当电池的储能容量为电池不可充时,执行以下步骤:比较发电功率与用电功率;当发电功率大于等于用电功率时,发电差值功率到电网;当发电功率小于用电功率时,用电差值功率在峰时段由储能提供,在谷平时段由电网提供,即在峰时段由电池的储能提供用电差值功率,在谷平时段由电网提供用电差值功率。这样,在高峰期采用储能供电,一方面可以避免高峰期对电网的消耗,另一方面也可以避免高峰电价。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离网运行流程中,判断电池的储能容量,依据实时发电、用电功率及谷峰电价,对发电、储能进行实时能量控制。例如,依据实时发电、用电功率及谷峰电价的具体情况,按预设的控制模式,对发电及/或储能进行实时能量控制,即控制发电及/或储能的具体措施,以此类推。
例如,离网运行流程中,当电池的储能容量为电池不可放时,执行以下步骤:比较发电功率与用电功率;当发电功率大于等于用电功率时,发电差值功率优先给电池恒充,再超额时限制发电,亦即给电池恒充之后仍然富余发电差值功率的情况下,限制发电,亦可称为超额限制发电,例如,预设一定额度值,发电差值功率优先给电池恒充,再超过该一定额度值时限制发电;又如,当发电功率大于等于用电功率时,发电差值功率优先给电池恒充,有剩余时限制发电,以此类推;当发电功率小于用电功率时,限制用电减负荷,即限制用电以降低负荷;当电池的储能容量为电池可充放时,执行以下步骤:比较发电功率与用电功率;当发电功率大于等于用电功率时,发电差值功率优先给电池恒充,再超额时限制发电;当发电功率小于用电功率时,用电差值功率由电池提供;当电池的储能容量为电池不可充时,执行以下步骤:比较发电功率与用电功率;当发电功率大于等于用电功率时,发电差值功率优先给电池恒充,再超额时限制发电;当发电功率小于用电功率时,用电差值功率由电池提供。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并网转离网切换运行流程中,微电网实时切断公共连接点,微电网能量管理系控制微电网中双向储能变流器由恒功率模式转换为恒频恒压模式,同时微电网运行模式实时切换为离网运行,开始执行微电网离网运行策略;离网转并网切换运行流程,微电网同期后,微电网能量管理系统控制微电网中双向储能变流器由恒频恒压模式转换为恒功率模式,同时微电网运行模式实时切换为并网运行。
本发明及其各实施例的一种策略目标是在负荷一定时,最优先使用光伏,光伏不够时通过错峰填谷,对于如何错峰填谷、功率平衡及无缝切换,则通过进一步的并网运行流程、离网运行流程、微电网的并网转离网切换运行流程及离网转并网切换运行流程等实现。例如,在电池可充放时,对电池进行充电。及/或,电池恒充中,在电池可充放时,保持运行。及/或,在电池可充放时,将逆变器总功率设为100%。
例如,请参阅图1,一种微电网能量实时管理控制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开始,进行初始化,进行时间判断,进行模式参数设定,然后判断运行模式属于并网运行、离网运行或并离网切换,对于并离网切换进一步判断是离网转并网切换还是并网转离网切换,离网转并网切换则执行微电网的离网转并网切换运行流程,转为并网运行;并网转离网切换则执行微电网的并网转离网切换运行流程,转为离网运行。然后进行并网运行,执行微电网的并网运行流程,或进行离网运行,执行微电网的离网运行流程。例如,一种微电网能量实时管理控制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开始进行微电网能量实时管理控制,进行初始化,获取当前时间,然后进行时间判断,判断其所属时间阶段,然后进行模式参数设定,根据当前时间所属时间阶段,进行控制参数初始化;然后判断微电网的运行模式,当运行模式为并网运行时,执行微电网的并网运行流程;当运行模式为离网运行时,执行微电网的离网运行流程;当运行模式为并离网切换时,进一步判断是离网转并网切换还是并网转离网切换;当运行模式为并网转离网切换时,执行微电网的并网转离网切换运行流程;当运行模式为离网转并网切换时,执行微电网的离网转并网切换运行流程。
例如,并网运行流程请参阅图2,其包括以下步骤:并网初始化,上层调度,其中,上层调度主要是大电网对微电网的能量调度或是微电网之间的能量调度,其需要微电网根据调度响应需求,改变储能容量,参数设定,例如,参数设定包括设置调度信息,根据电池的储能容量判断属于电池不可放、电池可充放或电池不可充,然后分别执行对应的控制操作,即依据实时发电、用电功率及谷峰电价,对发电、储能进行对应的实时能量控制。
例如,请参阅图3,电池不可放时,执行以下步骤:判断发电功率是否大于等于用电功率,是则进一步判断时间阶段为峰时段、平时段或谷时段,当时间阶段为峰时段时,发电差值功率优先给电池恒充,富余再到电网;当时间阶段为谷时段时,发电差值功率给电池恒充,即给储能蓄能;当时间阶段为平时段时,发电差值功率给电池恒充;优选的,如图3所示,当处于平2与平3时,发电差值功率与电网共同给电池恒充,当处于平1与平4时,发电差值功率给电池恒充。例如,请继续参阅图3,电池不可放时,执行以下步骤:判断发电功率是否大于等于用电功率,否则进一步判断时间阶段为峰时段、平时段或谷时段,当时间阶段为峰时段时,用电差值功率由电网提供;当时间阶段为谷时段时,用电差值功率由电网提供,同时电网给储能蓄能;当时间阶段为平时段时,用电差值功率由电网提供,同时电网给储能蓄能;即平1、平2、平3与平4时,用电差值功率由电网提供,同时电网给储能蓄能。
例如,请参阅图4,电池可充放时,执行以下步骤:判断发电功率是否大于等于用电功率,是则进一步判断时间阶段为峰时段、平时段或谷时段,当时间阶段为峰时段时,发电差值功率优先给电池恒充,富余再到电网;当时间阶段为谷时段时,发电差值功率优先给电池恒充,富余再到电网;当时间阶段为平时段时,发电差值功率给电池恒充;即平1、平2、平3与平4时,发电差值功率给电池恒充。其中,判断发电功率是否大于等于用电功率,否则进一步判断时间阶段为峰时段、平时段或谷时段,当时间阶段为峰时段时,用电差值功率由电池提供;当时间阶段为谷时段时,用电差值功率由电网和电池共同提供;当时间阶段为平时段时,用电差值功率由电网和电池共同提供,即平1、平2、平3与平4时,用电差值功率由电网和电池共同提供。
例如,请参阅图5,电池不可充时,执行以下步骤:判断发电功率是否大于等于用电功率,是则进一步判断时间阶段为峰时段、平时段或谷时段,当时间阶段为峰时段时,发电差值功率到电网;当时间阶段为谷时段时,发电差值功率到电网;当时间阶段为平时段时,发电差值功率到电网;即平1、平2、平3与平4时,发电差值功率到电网。其中,判断发电功率是否大于等于用电功率,否则进一步判断时间阶段为峰时段、平时段或谷时段,当时间阶段为峰时段时,用电差值功率由电池提供;当时间阶段为谷时段时,用电差值功率由电池提供;当时间阶段为平时段时,用电差值功率由电池提供,即平1、平2、平3与平4时,用电差值功率由电池提供。
例如,离网运行流程请参阅图6,其包括以下步骤:离网初始化,上层调度,参数设定,根据电池的储能容量判断属于电池不可放、电池可充放或电池不可充,然后分别执行对应的控制操作,即依据实时发电、用电功率及谷峰电价,对发电、储能进行实时能量控制。例如,电池不可放时,执行以下步骤:判断发电功率是否大于等于用电功率,是则发电差值功率优先给电池恒充,再超额时限制发电;否则限制用电减负荷。电池可充放时,执行以下步骤:判断发电功率是否大于等于用电功率,是则发电差值功率优先给电池恒充,再超额时限制发电;否则用电差值功率由电池提供。电池不可充时,执行以下步骤:判断发电功率是否大于等于用电功率,是则发电差值功率优先给电池恒充,再超额时限制发电;否则用电差值功率由电池提供。
例如,状态说明如下:
电池恒充:有恒充;
电池可充放:无恒充||无过充||无过放||最大SOC>当前SOC>最小SOC;
电池不可充:无恒充||(有过充&&当前SOC>最大SOC);
电池不可放:无恒充||(有过放&&当前SOC<最大SOC);
P负(P负载):负载总功率;
P电池:电池功率,+为充电,-为放电;
SOC:储能容量;
SOC下限:电池放电截止SOC;
SOC上限:电池充电截止SOC;
P发:实时发电功率;
P用:实时负荷用电功率;
P差:|P发-P负|;
电池梯度调节充电:根据电池的SOC百分比调节电池的充电功率。例如,在电池不可放时进行电池梯度调节充电,即为在电池不可放时,根据电池的SOC百分比调节电池的充电功率。
例如,并网运行策略如下:P(功率)负荷一定,最优先使用光伏,光伏不够时通过错峰填谷;然后判断SOC、实时发电功率与负荷的关系,执行相应策略,具体包括以下诸项。
1.1、SOC下限<当前SOC<SOC上限(储能容量的预设上限值),P发>P用,P差->储能,多余再到电网;
1.2、SOC上限<当前SOC<SOC上限,且P发=P用,则设置功率平衡;
1.3、SOC下限<当前SOC<SOC上限,且P发<P用,则设置P差<-储能,即电池的储能用于填补P差的空缺,以此类推;
1.4、当前SOC≥SOC上限,且P发>P用,则设置P差->并网,即多余的P差送去电网,以此类推;
1.5、当前SOC≥SOC上限,且P发=P用,则设置功率平衡;
1.6、当前SOC≥SOC上限,且P发<P用,则设置P差<-储能;
1.7、当前SOC<SOC下限,且P发>P用,则设置P差->储能;
1.8、当前SOC<SOC下限,且P发=P用,则设置功率平衡;
1.9、当前SOC<SOC下限,且P发<P用,则设置P差<-电网。
例如,离网运行策略(包括恒充流程运行策略,及/或,恒充流程及电池可充放流程的运行策略)如下:判断储能SOC、实时发电功率与负荷关系,微电网离网运行时电网不参与微电网功率调节,具体包括以下诸项。
2.1、下限<SOC<SOC日上限,且P发>P用,P差->储能,则设置限制发电;
2.2、下限<SOC<SOC上限,且P发=P用,则设置P差=0暂态平衡;
2.3、下限<SOC<SOC日上限,且P发<P用,则设置P差<-储能;
2.4、SOC≥SOC上限,且P发>P用,则设置P差->限制发电;
2.5、SOC≤SOC下限,且P发>P用,则设置P差->储能,限制发电;
2.6、SOC≤SOC下限,且P发<P用,则设置P差<-储能,并切负荷;
2.7、日下限<SOC≤SOC下限&(电网计划),且P发<P用,则设置P差<-储能。
本发明及其各实施例,通过开发一种微电网能量实时管理控制方法,可满足复杂微电网的控制要求,填补微电网的专用能量实时管理控制技术的空白,进而提高了微电网稳定性和经济效益。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其它实施例还包括,上述各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相互组合所形成的、能够实施的微电网能量实时管理控制方法。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微电网能量实时管理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当前时间,判断其所属时间阶段;
根据当前时间所属时间阶段,进行控制参数初始化;
判断微电网的运行模式,执行对应的运行流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微电网能量实时管理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判断微电网的运行模式,执行对应的运行流程,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判断微电网的运行模式,
当运行模式为并网运行时,执行微电网的并网运行流程;
当运行模式为离网运行时,执行微电网的离网运行流程;
当运行模式为并离网切换时,执行微电网的并离网切换流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微电网能量实时管理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并网运行流程中,判断电池的储能容量,依据实时发电、用电功率及谷峰电价,对发电、电网、储能进行实时能量控制。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微电网能量实时管理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离网运行流程中,判断电池的储能容量,依据实时发电、用电功率及谷峰电价,对发电、储能进行实时能量控制。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微电网能量实时管理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当运行模式为并离网切换时,执行微电网的并离网切换流程,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当运行模式为并网转离网切换时,执行微电网的并网转离网切换运行流程;
当运行模式为离网转并网切换时,执行微电网的离网转并网切换运行流程。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微电网能量实时管理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并网转离网切换运行流程中,微电网切断公共连接点由恒功率模式转换为恒频恒压模式。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微电网能量实时管理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离网转并网切换运行流程中,微电网同期后由恒频恒压模式转换为恒功率模式。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微电网能量实时管理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时间阶段根据地域和时间进行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微电网能量实时管理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时间阶段根据地域和时间的电价进行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微电网能量实时管理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地域和时间的电价,预设置若干所述时间阶段。
CN201710302036.9A 2017-05-02 2017-05-02 微电网能量实时管理控制方法 Active CN10699254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302036.9A CN106992544B (zh) 2017-05-02 2017-05-02 微电网能量实时管理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302036.9A CN106992544B (zh) 2017-05-02 2017-05-02 微电网能量实时管理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992544A true CN106992544A (zh) 2017-07-28
CN106992544B CN106992544B (zh) 2019-10-11

Family

ID=594172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302036.9A Active CN106992544B (zh) 2017-05-02 2017-05-02 微电网能量实时管理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992544B (zh)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539775A (zh) * 2018-05-24 2018-09-14 安徽国电京润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适用于智能电网的能量管理系统
CN109038670A (zh) * 2018-08-24 2018-12-18 深圳市汉储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微电网及储能系统控制器
CN109193757A (zh) * 2018-09-05 2019-01-11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 光储充系统的能量控制方法和控制系统
CN109435739A (zh) * 2018-09-27 2019-03-08 苏州融硅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新能源充电站系统及其控制方法、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CN110707747A (zh) * 2019-10-25 2020-01-17 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 含煤改电设备的户用光伏微电网能源管理系统
CN110890761A (zh) * 2018-09-11 2020-03-17 宝马股份公司 用于操作电能存储装置的方法和控制设备
CN111884253A (zh) * 2020-07-28 2020-11-03 湖南红太阳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风光储充校园微电网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13032377A (zh) * 2020-12-03 2021-06-25 万克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储能与微型燃气轮机组成的独立微电网运行控制方法
CN113300403A (zh) * 2021-05-27 2021-08-24 中清能绿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太阳能微网储能容量配置优化处理系统及处理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281977A (zh) * 2013-07-10 2015-01-14 北京中电建投微电网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混合型微电网应用平台及其控制方法
CN104617605A (zh) * 2015-02-12 2015-05-13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微网控制系统和方法
EP3297113A1 (en) * 2015-05-13 2018-03-21 Hitachi, Ltd. Device for controlling load frequency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load frequency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281977A (zh) * 2013-07-10 2015-01-14 北京中电建投微电网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混合型微电网应用平台及其控制方法
CN104617605A (zh) * 2015-02-12 2015-05-13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微网控制系统和方法
EP3297113A1 (en) * 2015-05-13 2018-03-21 Hitachi, Ltd. Device for controlling load frequency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load frequency

Cited B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539775A (zh) * 2018-05-24 2018-09-14 安徽国电京润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适用于智能电网的能量管理系统
CN109038670A (zh) * 2018-08-24 2018-12-18 深圳市汉储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微电网及储能系统控制器
CN109193757A (zh) * 2018-09-05 2019-01-11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 光储充系统的能量控制方法和控制系统
CN110890761A (zh) * 2018-09-11 2020-03-17 宝马股份公司 用于操作电能存储装置的方法和控制设备
CN110890761B (zh) * 2018-09-11 2024-03-01 宝马股份公司 用于操作电能存储装置的方法和控制设备
CN109435739A (zh) * 2018-09-27 2019-03-08 苏州融硅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新能源充电站系统及其控制方法、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CN110707747A (zh) * 2019-10-25 2020-01-17 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 含煤改电设备的户用光伏微电网能源管理系统
CN111884253A (zh) * 2020-07-28 2020-11-03 湖南红太阳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风光储充校园微电网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13032377A (zh) * 2020-12-03 2021-06-25 万克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储能与微型燃气轮机组成的独立微电网运行控制方法
CN113300403A (zh) * 2021-05-27 2021-08-24 中清能绿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太阳能微网储能容量配置优化处理系统及处理方法
CN113300403B (zh) * 2021-05-27 2021-12-21 中清能绿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太阳能微网储能容量配置优化处理系统及处理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992544B (zh) 2019-10-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992544B (zh) 微电网能量实时管理控制方法
Wang et al. Active power regulation for large-scale wind farms through an efficient power plant model of electric vehicles
Zhao et al. An MAS based energy management system for a stand-alone microgrid at high altitude
CN103296754B (zh) 一种主动配电网分布式电源资源控制方法
CN102856930B (zh) 微网经济调度控制方法
CN108470239A (zh) 计及需求侧管理和储能的主动配电网多目标分层规划方法
CN104716693B (zh) 一种分布式储能电池的能量管理方法及控制器、系统
CN107069807B (zh) 含不确定性预算调节的无平衡节点微网鲁棒调度方法
CN108876040A (zh) 园区能源互联网运营商的多类能源定价与能量管理方法
WO2019094750A1 (en) Micro-grid energy management system
CN104362677A (zh) 一种主动配电网优化配置结构及其配置方法
CN112234638B (zh) 基于负荷侧智能充电桩集群控制的电网调峰系统和方法
CN105205552B (zh) 一种独立新能源混合发电系统优化规划方法
CN106451552B (zh) 一种基于势博弈的微电网能量管理系统分布式优化算法
CN106487036A (zh) 一种基于多目标优化算法的独立光伏拖动系统容量配置方法
CN107147106A (zh) 微电网能量实时管理控制装置
CN104682408B (zh) 一种含多类储能的离网型风光储微电网的能量管理方法
CN109217290A (zh) 计及电动汽车充放电的微网能量优化管理方法
CN102664401A (zh) 一种基于电池寿命模型的微电网控制方法
CN108808744A (zh) 有储能参与的新能源发电系统的有功协调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10350512A (zh) 一种智能园区新能源发电站调度优化方法及系统
CN113241757A (zh) 一种考虑柔性负荷与ess-sop的多时间尺度优化调度方法
CN112381269A (zh) 一种考虑负荷重要度及电价激励的独立微电网容量优化配置方法
CN102904288A (zh) 一种用于含风光柴储孤立微电网的稳态运行策略
CN115360804B (zh) 一种有序充电系统及有序充电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