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992188A - 一种阵列基板、显示面板与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阵列基板、显示面板与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992188A
CN106992188A CN201710237454.4A CN201710237454A CN106992188A CN 106992188 A CN106992188 A CN 106992188A CN 201710237454 A CN201710237454 A CN 201710237454A CN 106992188 A CN106992188 A CN 10699218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rea
array base
base palte
grid
function circu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237454.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992188B (zh
Inventor
秦锋
简守甫
夏志强
曹兆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AVIC Opto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AVIC Opt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AVIC Opto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AVIC Opt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237454.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992188B/zh
Publication of CN10699218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99218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99218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99218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7/00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 H01L27/02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ctifying, oscillating, amplifying or switching and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including integrated passive circuit element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 H01L27/12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ctifying, oscillating, amplifying or switching and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including integrated passive circuit element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the substrate being other than a semiconductor body, e.g. an insulating body
    • H01L27/1214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ctifying, oscillating, amplifying or switching and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including integrated passive circuit element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the substrate being other than a semiconductor body, e.g. an insulating body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TFTs formed on a non-semiconducting substrate, e.g. driving circuits for AMLCDs
    • H01L27/124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ctifying, oscillating, amplifying or switching and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including integrated passive circuit element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the substrate being other than a semiconductor body, e.g. an insulating body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TFTs formed on a non-semiconducting substrate, e.g. driving circuits for AMLCDs with a particular composition, shape or layout of the wiring layers specially adapted to the circuit arrangement, e.g. scanning lines in LCD pixel circui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 Semiconductor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阵列基板、显示面板与显示装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阵列基板包括:显示区域,环绕显示区域的周边区域,包括:在栅线排列方向上相对设置的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其中,靠近显示区域一侧的扇形区位于第一区域内;栅极驱动电路,包括驱动功能电路;驱动功能电路设置在第一区域和/或第二区域中;驱动功能电路通过位于显示区域的栅极引线与栅线连接,栅极引线的延伸方向与栅线排列方向相同。因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技术中显示面板的左右边框较宽,不能满足窄边框化需求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阵列基板、显示面板与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阵列基板、显示面板与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请参考图1,其为现有技术中显示面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在显示面板上包括:显示区域10和环绕显示区域设置的周边区域20,为了便于表述,根据周边区域20相对于显示区域10的相对位置的不同,可以把周边区域20分为如图1所示的三个子区域。其中,第一区域201和第二区域202在栅线排列方向h1上相对设置,第三区域203为周边区域20中,除第一区域201和第二区域202之外的其他区域,如图1所示,第三区域203即相当于显示区域10两侧的左右边框区域。图1中,栅线排列方向h1与栅线延伸方向h2相垂直。
如图1所示,现有技术中,显示面板的第三区域203中相对设置有栅极驱动电路40,栅极驱动电路40分布在显示区域10的左右边框内。以右边框内的栅极驱动电路为例,此时,栅极驱动电路40包括:驱动功能电路401和复位功能电路402。其中,驱动功能电路401包括多个驱动模块A,驱动模块A在图1中表示为:A-1、A-2、A-3、A-4、A-5、A-6……A-n-1、A-n;复位功能电路402包括多个复位模块B,复位模块B在图1中表示为B-1、B-2、B-3、B-4、B-5、B-6……B-n-1、B-n。栅极驱动电路40的信号线通过第三区域203并经扇形区30连接至驱动芯片50中,扇形区30中的信号线呈扇形分布,并且,如图1所示,扇形区30与驱动芯片50都设置于第一区域201中。
目前,一般将栅极驱动电路40设置于如图1所示的显示面板上的第三区域203中,也即,将栅极驱动电路设置于显示面板的左右边框内,然而,这样的设置会使得显示面板的左右边框区域较宽,不能满足显示面板的窄边框化需求。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阵列基板、显示面板与显示装置,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显示面板的左右边框较宽,不能满足窄边框化需求的问题。
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阵列基板,包括:
显示区域;
环绕所述显示区域的周边区域,包括:在栅线排列方向上相对设置的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其中,靠近所述显示区域一侧的扇形区位于所述第一区域内;
栅极驱动电路,包括驱动功能电路;
所述驱动功能电路设置在所述第一区域和/或所述第二区域中;
所述驱动功能电路通过位于所述显示区域的栅极引线与栅线连接,所述栅极引线的延伸方向与所述栅线排列方向相同。
如上所述的方面和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进一步提供一种实现方式,所述栅极驱动电路还包括复位功能电路;
所述复位功能电路设置在所述周边区域中。
如上所述的方面和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进一步提供一种实现方式,
所述驱动功能电路包括n个驱动模块,所述n个驱动模块通过所述栅极引线与n条栅线一一对应连接,n为正整数。
如上所述的方面和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进一步提供一种实现方式,
所述复位功能电路包括n个复位模块,所述n个复位模块通过所述栅极引线与n条栅线一一对应连接。
如上所述的方面和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进一步提供一种实现方式,当所述驱动功能电路设置于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二区域时,
所述栅极引线包括第一栅极引线和第二栅极引线,相邻的两行所述栅线中,靠近所述第一区域一侧的栅线通过所述第一栅极引线连接至位于所述第一区域的驱动功能电路,靠近所述第二区域一侧的栅线,通过第二栅极引线连接至位于所述第二区域的驱动功能电路。
如上所述的方面和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进一步提供一种实现方式,
在垂直于所述阵列基板所在平面的方向上,连接于所述相邻的两行所述栅线的,一条第一栅极引线的投影与一条第二栅极引线的投影位于同一条直线上。
如上所述的方面和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进一步提供一种实现方式,
所述驱动功能电路通过驱动信号线与驱动芯片连接。
如上所述的方面和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进一步提供一种实现方式,所述驱动信号线位于所述显示区域。
如上所述的方面和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进一步提供一种实现方式,所述复位功能电路设置于所述第一区域和/或所述第二区域中。
如上所述的方面和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进一步提供一种实现方式,所述周边区域还包括:第三区域,所述第三区域为所述周边区域中,除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二区域之外的其他区域;
所述复位功能电路设置于所述第三区域中。
如上所述的方面和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进一步提供一种实现方式,
一个所述驱动模块通过至少一条栅极引线与一条栅线对应连接。
如上所述的方面和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进一步提供一种实现方式,
一个所述复位模块与一条栅线直接对应电连接。
如上所述的方面和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进一步提供一种实现方式,所述阵列基板还包括数据线和触控电极线,当所述数据线与所述触控电极线位于不同层时,所述栅极引线与所述触控电极线位于同一层。
另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包括:上述各实现方式中提供的阵列基板。
再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上述显示面板。
上述技术方案中的一个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实施例中,考虑到栅极驱动电路中的驱动功能电路在垂直于阵列基板所在平面的方向上所占的面积较大,因此,将驱动功能电路由显示面板的左右边框中移出,设置于第一区域和/或第二区域中,而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分别位于显示区域上下侧,这样,在尽量不影响显示区域的开口率的前提下,能够有效缩减显示区域左右两侧的面积,使得显示面板的左右边框较窄,在一定程度上满足窄边框化的需求,因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显示面板的左右边框较宽,不能满足窄边框化需求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是现有技术中显示面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阵列基板的第一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所示的阵列基板的俯视结构放大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阵列基板的第二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所示的阵列基板的俯视结构放大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阵列基板的第三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6所示的阵列基板的俯视结构放大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信号线排布关系的第一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信号线排布关系的第二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应当明确,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发明。在本发明实施例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
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应当理解,尽管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能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来描述区域等,但这些区域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区域彼此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发明实施例范围的情况下,第一区域也可以被称为第二区域,类似地,第二区域也可以被称为第一区域。
取决于语境,如在此所使用的词语“如果”可以被解释成为“在……时”或“当……时”或“响应于确定”或“响应于检测”。类似地,取决于语境,短语“如果确定”或“如果检测(陈述的条件或事件)”可以被解释成为“当确定时”或“响应于确定”或“当检测(陈述的条件或事件)时”或“响应于检测(陈述的条件或事件)”。
现有技术中,通常将栅极驱动电路设置于显示面板的左右两侧,难以满足显示面板的窄边框化需求,基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如下的解决思路:将栅极驱动电路中所占面积较大的部分电路移出显示面板的左右边框,以使得显示面板的左右边框较窄,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满足窄边框化的需求。
在该思路的引导下,本方案实施例提供了以下可行的实施方案。
本发明实施例给出一种阵列基板。
具体的,请参考图2,其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阵列基板的第一俯视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该阵列基板包括:显示区域10和环绕显示区域10的周边区域20。其中,周边区域20包括:在栅线排列方向h1上相对设置的第一区域201和第二区域202,其中,靠近显示区域10一侧的扇形区30位于第一区域201内。其中,扇形区30用于将该显示面板上的信号线连接至驱动芯片50,并且,扇形区30和驱动芯片50设置于周边区域20中的第一区域201中。
具体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阵列基板还包括:栅极驱动电路,栅极驱动电路包括驱动功能电路。其中,驱动功能电路为栅极驱动电路中用于将驱动芯片发送的驱动信号提供给栅线的电路,也就是说,驱动功能电路连接于驱动芯片与栅线之间。
本发明实施例中,将驱动功能电路设置在第一区域和/或第二区域中。这样,在垂直于阵列基板所在平面的方向上,将所占面积较大的驱动功能电路移出显示面板的左右边框区域,以缩减显示面板的左右边框区域的面积和宽度,如此,可以实现显示面板的窄边框化。
例如,如图2所示的阵列基板上,将驱动功能电路401同时设置于第一区域201和第二区域202中。其中,驱动功能电路401连接于驱动芯片50,图2中位于第二区域202中的驱动功能电路401与驱动芯片50的连接线未标示出。可以理解的是,如图2所示的阵列基板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阵列基板的多种实现方式中的一种实现方式,并不用以限制本申请。
本发明实施例中,驱动功能电路可以通过位于显示区域的栅极引线与栅线连接,并且,栅极引线的延伸方向与栅线排列方向相同。
具体的,请参考图3,其为图2所示的阵列基板的俯视结构放大图。结合图2和图3,该阵列基板上,驱动功能电路401通过位于显示区域10的栅极引线2(包括图3中的第一栅极引线21和第二栅极引线22)与栅线1连接,栅极引线2位于显示区域10内。如图3所示,栅极引线2的延伸方向与栅线排列方向h1相同,也就是说,如图3所示的阵列基板上,栅极引线2与栅线1互相垂直。
需要说明的是,在图3所示的阵列基板上,连接于驱动芯片50和驱动功能电路401之间的驱动信号线设置于周边区域20中,这样,能够在尽量不影响显示区域10的开口率的情况下,实现本方案。图2和图3所示的显示面板,相较于现有技术中图1所示的显示面板,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实现显示面板的窄边框化。
但是,如图2和图3所示的显示面板仅为示例性的,在实际实现本方案的过程中,还可以将连接于驱动芯片和驱动功能电路之间的驱动信号线设置于显示区域中,这样,能够在图2或图3所示显示面板的基础上,进一步缩减第三区域203中的器件,进而,能够更进一步的缩小显示面板的左右边框。
本发明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的阵列基板上,驱动功能电路401包括n个驱动模块A,n个驱动模块A通过n条栅极引线2与n条栅线1一一对应连接,n为正整数。如图3所示,驱动模块A-1、A-2……A-n各自通过一条栅极引线2与一条栅线1对应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在实际实现本方案过程中,栅极驱动电路中还可以包括:复位功能电路。具体的,复位功能电路具体用于将复位信号提供给栅线,以使得栅线进行复位作用的电路。复位功能电路连接于复位芯片与栅线之间。
在具体的实现过程中,驱动芯片和复位芯片可以集成在一个芯片中,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进行特别限定,为了便于表述,本发明实施例各图示中所涉及到的驱动芯片50为驱动芯片和复位芯片的复合芯片。
本发明实施例中,复位功能电路设置在周边区域中。此时,可以将复位功能电路设置于第三区域中,或者,也可以将其设置于第一区域中,或者,也可以将其设置于第二区域中,或者,也可以将其设置于周边区域的至少两个子区域中,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进行特别限定。
与驱动功能电路类似,复位功能电路也可以包括n个复位模块B,n个复位模块B通过栅极引线2与n条栅线1一一对应连接。或者,在另一个具体的实现过程中,当复位模块B位于显示面板的左右边框中时,一个复位模块B也可以直接与一条栅线1直接对应电连接。
如图2和图3所示的阵列基板上,栅极驱动电路40中的复位功能电路402设置于周边区域20中的第三区域203中,并且,分布于显示面板上的左右边框中。并且,如图2和图3所示,复位功能电路402中包括有n个复位模块B,复位模块B-1、B-2……B-n各自与一条栅线1直接对应连接。
在具体实现本方案的过程中,一个驱动模块A可以通过至少一条栅极引线与一条栅线对应连接。当一个驱动模块A通过至少两条栅极引线与一条栅线1对应连接时,连接于同一个驱动模块A的这至少两条栅极引线能够共同承担传递信号的任务,在一定程度上,这至少两条栅极引线相当于并联的效果,能够达到降低山鸡引线的总电阻的效果。
例如,以图2和图3所示的阵列基板中的驱动模块A-1为例,驱动模块A-1通过一条栅极引线2与一条栅线1对应连接;或者,又例如,在另一个具体的实现过程中,驱动模块A-1还可以通过至少两条栅极引线2与一条栅线1对应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在垂直于该阵列基板所在平面的方向上,驱动功能电路所占面积大于复位功能电路所占面积。因此,如图2和图3所示,将栅极驱动电路40中所占面积较大的驱动功能电路401从该阵列基板的左右边框中挪出,而阵列基板上的第二区域202有较多的闲置区域,因此,若将驱动功能电路401设置于第二区域202既可以实现显示面板的窄边框化,又可以提高第二区域202的空间利用率;若将驱动功能电路401设置于第一区域201,第一区域201更靠近扇形区30,也就更靠近驱动芯片50,此时,对阵列基板的开口率的影响非常小,同时,也可以实现显示面板的窄边框化;另一方面,由于复位功能电路402在垂直于阵列基板的方向上所占面积较小,即使将其设置于第三区域203和/或第四区域204对显示面板左右边框的影响也较小,对缩减显示面板的左右边框也有一定作用。
基于此,本发明实施例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两种情况:
第一种,复位功能电路设置于第一区域和/或第二区域中。
此时,驱动功能电路设置于第一区域和/或第二区域中,那么,可以将一个复位模块B与一个驱动模块A共同构成一个移位寄存器C,那么,相应的,栅极驱动电路中可以包括有多个移位寄存器C,此时,复位功能电路与驱动功能电路作为一个栅极驱动电路整体存在。基于此,本发明实施例给出以下两种实现方式:
实现方式a:将栅极驱动电路设置于第二区域中。
请参考图4,其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阵列基板的第二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的阵列基板上,栅极驱动电路40设置于第二区域202中,也就是,该栅极驱动电路40中的n个移位寄存器C-1、C-2……C-n均设置于第二区域202中。此时,驱动功能电路与复位功能电路同时设置于第二区域202中,第一区域201中设置有扇形区30和驱动芯片50。
具体的,请参考图5,其为图4所示的阵列基板的俯视结构放大图。如图5所示,栅极驱动电路40中包括n个移位寄存器C,并且,位于第二区域的n个移位寄存器C通过位于显示区域10的n条栅极引线2连接至栅线1。
如图5所示的阵列基板上,整个栅极驱动电路40设置于相对于显示区域10的上边框区域中,栅极驱动电路40完全不占用显示面板的左右边框区域,可以大范围的缩减边框区域的宽度,并且,将栅极驱动电路40设置于第二区域202,还能够充分利用第二区域202中的闲置空间,提高了空间利用率。
实现方式b:将栅极驱动电路设置于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中。
请参考图6,其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阵列基板的第三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的阵列基板上,栅极驱动电路40设置于第一区域201和第二区域202中。具体的,如图6所示,栅极驱动电路40中的移位寄存器C-1、C-3、C-5……C-n-1设置于第二区域202中,栅极驱动电路40中的移位寄存器C-2、C-4、C-6……C-n设置于第一区域201中。此时,第一区域201中设置有扇形区30和驱动芯片50,并且,栅极驱动电路40中的移位寄存器C-2、C-4、C-6……C-n可以具体设置于扇形区30中。
需要说明的是,在实际实现图6所示的阵列基板的过程中,一个移位寄存器C可以表示连接于同一条栅线的一个驱动模块和一个复位模块,并将栅极驱动电路40中的多个移位寄存器C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移位寄存器C设置于第一区域201,另一部分移位寄存器C设置于第二区域202中。
具体的,请参考图7,其为图6所示的阵列基板的俯视结构放大图。如图7所示,栅极驱动电路40中包括n个移位寄存器C,这n个移位寄存器C通过位于显示区域10的栅极引线2连接至栅线1。
如图7所示的阵列基板上,整个栅极驱动电路40设置于显示面板的上下边框区域中,栅极驱动电路40完全不占用显示面板的左右边框区域,可以大范围的缩减边框区域的宽度,并且,将栅极驱动电路40同时分布于第一区域201和第二区域202,在充分利用第二区域202中的闲置空间的同时,能够有效的减少位于显示区域10的走线的数目,使得对显示面板的开口率的影响较低。
需要说明的是,在实际实现本方案的过程中,除了按照上述图4至图7所示方法将驱动模块A与复位模块B组成一个移位寄存器C的整体的方式,将复位功能电路402与驱动功能电路401共同设置于第一区域201和/或第二区域202的方式之外,还可以将驱动功能电路和复位功能电路分开设置。
例如,将驱动功能电路设置于第一区域,并将复位功能电路设置于第二区域中。或者,又例如,也可以将驱动功能电路设置于第二区域,并将复位功能电路设置于第一区域中。这样,也能够使得栅极驱动电路设置于第一区域和/或第二区域中,缩减触控面板的左右边框,达到窄边框化。
第二种,复位功能电路402设置于第三区域203中。
此时,可以参考上述图2所示的阵列基板。
如图2所示,栅极驱动电路40分为驱动功能电路401和复位功能电路402两部分,并且,驱动功能电路401设置于第一区域201和第二区域202中,复位功能电路设置于第三区域203中。
需要说明的是,如图2、图4、图6所示的阵列基板仅为示例性的,仅用以说明栅极驱动电路40的设置方式,在实际实现过程中,还可以有其他的多种设置方式,本发明不进行特别限定。
本发明实施例中,当驱动功能电路401设置于第一区域201和第二区域202时,请参考图3或图7,此时,栅极引线2可以包括:第一栅极引线21和第二栅极引线22。
具体的,以图3所示的阵列基板为例进行具体说明。如图3所示,在相邻的两行栅线中,靠近第一区域201一侧的栅线1,通过第一栅极引线21连接至位于第一区域201的驱动功能电路401,靠近第二区域202一侧的栅线2,通过第二栅极引线22连接至位于第二区域202的驱动功能电路401。
例如,如图3所示的阵列基板上,连接于驱动模块A-1与驱动模块A-2的两条相邻的栅线1中,驱动模块A-1位于第二区域202中,驱动模块A-2位于第一区域201中,此时,靠近驱动模块A-1一侧的栅线通过第二栅极引线22连接至驱动模块A-1,靠近驱动模块A-2一侧的栅线通过第一栅极引线21连接至驱动模块A-2。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一个驱动模块通过至少一条栅极引线与一条栅线对应连接,因此,如图3所示的阵列基板上,连接于驱动模块A-1的第二栅极引线22的数目为至少一条,连接于驱动模块A-2的第一栅极引线21的数目为至少一条。可以理解的是,当连接于一个驱动模块的栅极引线的数目为至少两条时,这至少两条栅极引线能够共同承担传递信号的任务,在一定程度上,这至少两条栅极引线相当于并联的效果,能够达到降低山鸡引线的总电阻的效果。
在一个具体的实现过程中,如图3或图7所示的阵列基板上,在垂直于阵列基板所在平面的方向上,连接于相邻的两行栅线1的,一条第一栅极引线21的投影与一条第二栅极引线22的投影位于同一条直线上。在实际应用本发明的过程中,可以设置为连接于相邻两行栅线的一条第一栅极引线的投影与一条第二栅极引线的投影在一条直线上,此时,这两条栅极引线相当于占用一条栅极引线的位置,能够进一步缩小对显示面板的开口率的影响。
例如,如图3所示,在垂直于阵列基板所在平面的方向上,连接于驱动模块A-1的一条第二栅极引线22的投影,与连接于驱动模块A-2的一条第一栅极引线21的投影,位于同一条直线上,这样,这两条栅极引线只占用了一条栅极引线的位置,因此,能够尽量缩小对显示面板的开口率的影响。本发明实施例中,该阵列基板还包括:数据线和触控电极线。
具体的,当数据线与触控电极线位于不同层时,栅极引线与触控电极线位于同一层。或者,当数据线与触控电极线位于同一层时,栅极引线、数据线与触控电极线位于同一层中。
具体的,请参考图3、图5和图7,在这些显示面板上的显示区域10中,设置有触控电极5,以及,用于连接触控电极5和驱动芯片50的触控电极线4。数据线在图3、图5和图7中并未标示出。
当栅极引线、数据线与触控电极线位于同一层时,为了尽可能的降低对显示面板的开口率的影响,可以获取数据线、栅极引线和触控电极线的总数目,然后,根据这个总数目与子像素的列数之间的比例值k,设置多列子像素对应的信号线数目。其中,信号线包括数据线、栅极引线和触控电极线。
具体的,若1<k≤1.33,则每相邻的3列子像素对应4条信号线;若1.33<k≤1.5,则每相邻的6列子像素对应9条信号线;若1.50<k≤1.66,则每相邻的3列子像素对应5条信号线;若1.66<k≤2,则每列子像素对应2条信号线。
举例说明,请参考图8,其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信号线排布关系的第一示意图,如图8所示,该显示面板上,多个子像素7阵列排布,此时,k=1.33,每相邻的三列子像素7上分布有四条信号线,这四条信号线中,包括:三条数据线3和一条信号线6,其中,信号线6可以包括:栅极引线2或者触控电极线4。
或者,又例如,请参考图9,其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信号线排布关系的第二示意图,如图9所示,该显示面板上,多个子像素7阵列排布,此时,k=1.5,每相邻的六列子像素7上分布有九条信号线,这九条信号线中,包括:六条数据线3和三条信号线6,其中,信号线6可以包括:为栅极引线2或者和触控电极线4。
基于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阵列基板,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该显示面板包括:上述的阵列基板。
基于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请参考图10,其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如图10所示,该显示面板包括:上述的显示面板100。
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实施例中,考虑到栅极驱动电路中的驱动功能电路在垂直于阵列基板所在平面的方向上所占的面积较大,因此,将驱动功能电路由显示面板的左右边框中移出,设置于第一区域和/或第二区域中,而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分别位于显示区域上下侧,这样,在尽量不影响显示区域的开口率的前提下,能够有效缩减显示区域左右两侧的面积,使得显示面板的左右边框较窄,在一定程度上满足窄边框化的需求,因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显示面板的左右边框较宽,不能满足窄边框化需求的问题。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保护的范围之内。

Claims (15)

1.一种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显示区域;
环绕所述显示区域的周边区域,包括:在栅线排列方向上相对设置的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其中,靠近所述显示区域一侧的扇形区位于所述第一区域内;
栅极驱动电路,包括驱动功能电路;
所述驱动功能电路设置在所述第一区域和/或所述第二区域中;
所述驱动功能电路通过位于所述显示区域的栅极引线与栅线连接,所述栅极引线的延伸方向与所述栅线排列方向相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栅极驱动电路还包括复位功能电路;
所述复位功能电路设置在所述周边区域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驱动功能电路包括n个驱动模块,所述n个驱动模块通过所述栅极引线与n条栅线一一对应连接,n为正整数。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复位功能电路包括n个复位模块,所述n个复位模块通过所述栅极引线与n条栅线一一对应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当所述驱动功能电路设置于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二区域时,
所述栅极引线包括第一栅极引线和第二栅极引线,相邻的两行所述栅线中,靠近所述第一区域一侧的栅线通过所述第一栅极引线连接至位于所述第一区域的驱动功能电路,靠近所述第二区域一侧的栅线,通过第二栅极引线连接至位于所述第二区域的驱动功能电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
在垂直于所述阵列基板所在平面的方向上,连接于所述相邻的两行所述栅线的,一条第一栅极引线的投影与一条第二栅极引线的投影位于同一条直线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驱动功能电路通过驱动信号线与驱动芯片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信号线位于所述显示区域。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功能电路设置于所述第一区域和/或所述第二区域中。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周边区域还包括:第三区域,所述第三区域为所述周边区域中,除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二区域之外的其他区域;
所述复位功能电路设置于所述第三区域中。
11.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
一个所述驱动模块通过至少一条栅极引线与一条栅线对应连接。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
一个所述复位模块与一条栅线直接对应电连接。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阵列基板还包括数据线和触控电极线,当所述数据线与所述触控电极线位于不同层时,所述栅极引线与所述触控电极线位于同一层。
14.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阵列基板。
15.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显示面板。
CN201710237454.4A 2017-04-12 2017-04-12 一种阵列基板、显示面板与显示装置 Active CN10699218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237454.4A CN106992188B (zh) 2017-04-12 2017-04-12 一种阵列基板、显示面板与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237454.4A CN106992188B (zh) 2017-04-12 2017-04-12 一种阵列基板、显示面板与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992188A true CN106992188A (zh) 2017-07-28
CN106992188B CN106992188B (zh) 2020-04-24

Family

ID=594151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237454.4A Active CN106992188B (zh) 2017-04-12 2017-04-12 一种阵列基板、显示面板与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992188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622749A (zh) * 2017-09-08 2018-01-23 上海天马有机发光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电致发光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7633807A (zh) * 2017-09-08 2018-01-26 上海天马有机发光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9658824A (zh) * 2019-02-28 2019-04-19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25498A (zh) * 2007-03-28 2007-08-29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场序型液晶显示器的驱动方法
CN104731405A (zh) * 2015-03-09 2015-06-24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触控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N104795043A (zh) * 2015-05-11 2015-07-22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阵列基板、液晶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5549247A (zh) * 2016-01-29 2016-05-04 上海中航光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集成触控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
US20170025079A1 (en) * 2015-07-23 2017-01-26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Shift register unit and driving method thereof, gate driving circuit and display device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25498A (zh) * 2007-03-28 2007-08-29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场序型液晶显示器的驱动方法
CN104731405A (zh) * 2015-03-09 2015-06-24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触控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N104795043A (zh) * 2015-05-11 2015-07-22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阵列基板、液晶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US20170025079A1 (en) * 2015-07-23 2017-01-26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Shift register unit and driving method thereof, gate driving circuit and display device
CN105549247A (zh) * 2016-01-29 2016-05-04 上海中航光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集成触控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622749A (zh) * 2017-09-08 2018-01-23 上海天马有机发光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电致发光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7633807A (zh) * 2017-09-08 2018-01-26 上海天马有机发光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7622749B (zh) * 2017-09-08 2019-10-01 上海天马有机发光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电致发光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7633807B (zh) * 2017-09-08 2019-10-15 上海天马有机发光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US10460656B2 (en) 2017-09-08 2019-10-29 Shanghai Tianma AM-OLED Co., Ltd.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CN109658824A (zh) * 2019-02-28 2019-04-19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09658824B (zh) * 2019-02-28 2021-07-09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992188B (zh) 2020-04-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933416B (zh) 一种阵列基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04536629B (zh) 一种内嵌式触摸屏及显示装置
CN1800917B (zh) 阵列基板和具有其的显示面板
EP3151096B1 (en) Capacitive touch structure, embedded touchscreen, display device and scanning method therefor
CN103309070B (zh) 触控式液晶显示装置
CN106992188A (zh) 一种阵列基板、显示面板与显示装置
US9933902B2 (en) Touch panel and touch screen display device
CN105807523A (zh) 阵列基板、包含其的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06201143B (zh) 一种触控显示装置
CN105572935A (zh) 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JP2018509662A (ja) 内蔵型タッチパネル及びディスプレイ装置
CN105845033A (zh) 一种显示面板、其制作方法及显示装置
CN108447887A (zh)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08281089A (zh) 柔性显示面板和柔性显示装置
CN107132685A (zh) 一种显示基板、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06959783A (zh) 阵列基板、触控面板和触控装置
CN108292055A (zh) 液晶显示装置
WO2016206245A1 (zh) 内嵌式触摸屏及显示装置
CN104699340A (zh) 一种阵列基板、触控显示装置和触控驱动方法
CN105425490A (zh) 阵列基板和显示装置
CN107886850A (zh) 异形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8664907A (zh) 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4536631B (zh) 触控显示基板、触控显示装置
CN107193430A (zh) 阵列基板、显示模组、电子设备、指纹识别方法及装置
CN106932980A (zh) 一种goa阵列基板及液晶面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