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991313B - 显示屏、显示装置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显示屏、显示装置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991313B
CN106991313B CN201710309633.4A CN201710309633A CN106991313B CN 106991313 B CN106991313 B CN 106991313B CN 201710309633 A CN201710309633 A CN 201710309633A CN 106991313 B CN106991313 B CN 10699131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display
display screen
capacitance
dispos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309633.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991313A (zh
Inventor
张文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309633.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991313B/zh
Publication of CN10699131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99131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99131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99131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30Authentication, i.e. establishing the identity or authorisation of security principals
    • G06F21/31User authentication
    • G06F21/32User authentication using biometric data, e.g. fingerprints, iris scans or voiceprint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3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of portable computers not specific to the type of enclosures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15 - G06F1/1626
    • G06F1/1637Details related to the display arrangement, including those related to the mounting of the display in the hous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 H04M1/026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for a display module assembl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显示屏、显示装置及电子设备,该显示屏包括显示层以及第一电容层,第一电容层用于检测或识别指纹信息,第一电容层与所述显示层层叠设置,且第一电容层在所述显示层上的投影覆盖显示层。该方案中,显示屏内设置有第一电容层,因此在显示屏的显示区域范围内,可以检测或识别到用户的指纹信息。从而,用户无需通过显示屏上的预设区域来输入指纹信息,能够提高电子设备检测用户指纹信息的效率。

Description

显示屏、显示装置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显示屏、显示装置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当前,诸如智能手机等移动终端设置有指纹识别区域。该指纹识别区域用于识别用户输入的指纹信息。指纹识别区域通常位于移动终端显示屏的下部。在指纹识别区域设置有物理按键,然后再将指纹传感芯片贴合在该物理按键上。
上述移动终端中,指纹识别区域小,并且指纹识别区域在移动终端上的位置是固定的。用户在输入指纹信息时,只能通过按压该指纹识别区域来输入指纹信息。因此,移动终端的指纹识别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只能通过预设的指纹识别区域来识别用户输入的指纹信息,从而导致指纹识别的效率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及电子设备,可以提高电子设备指纹识别的效率。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屏,包括显示层以及第一电容层,所述第一电容层用于检测或识别指纹信息,所述第一电容层与所述显示层层叠设置,且所述第一电容层在所述显示层上的投影覆盖所述显示层。
相应地,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盖板以及显示屏,所述盖板以及显示屏依次层叠设置,所述盖板覆盖所述显示屏,所述显示屏为上述显示屏。
相应地,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壳体、盖板以及显示屏,所述显示屏安装在所述壳体上,所述盖板覆盖所述显示屏,所述显示屏为上述显示屏。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屏,包括显示层以及第一电容层,第一电容层用于检测或识别指纹信息,第一电容层与所述显示层层叠设置,且第一电容层在所述显示层上的投影覆盖显示层。该方案中,显示屏内设置有第一电容层,因此在显示屏的显示区域范围内,可以检测或识别到用户的指纹信息。从而,用户无需通过显示屏上的预设区域来输入指纹信息,能够提高电子设备检测用户指纹信息的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第一种分解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第二种分解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屏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屏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屏的第三种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屏的第四种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电容层的示意图。
图1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电容层的示意图。
图1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屏的第五种结构示意图。
图1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屏的第六种结构示意图。
图1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屏的第七种结构示意图。
图1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屏的第八种结构示意图。
图18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屏的第九种结构示意图。
图19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的第三种结构示意图。
图20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的第四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所述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可以相互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下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方式或例子用来实现本发明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发明的公开,下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当然,它们仅仅为示例,并且目的不在于限制本发明。此外,本发明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参考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方式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此外,本发明提供了的各种特定的工艺和材料的例子,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其他工艺的应用和/或其他材料的使用。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可以是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设备。参考图1和图2,其中,图1为电子设备100的第一种分解示意图,图2为电子设备100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电子设备100包括盖板10、显示屏20、电路板30、电池40以及壳体50。
其中,盖板10安装到显示屏20上,以覆盖显示屏20。盖板10可以为透明玻璃盖板。在一些实施例中,盖板10可以是用诸如蓝宝石等材料制成的玻璃盖板。
显示屏20安装在壳体50上,以形成电子设备100的显示面。显示屏20可以包括显示区域201和非显示区域202。显示区域201用于显示图像、文本等信息。非显示区域202不显示信息。非显示区域202可以形成在显示区域201的上部、下部或侧边等边缘区域。非显示区域202可以设置摄像头、接近传感器等功能组件。
其中,显示屏20包括显示区域201和非显示区域202时,盖板10的面积大于显示屏20的面积。盖板10覆盖显示屏20上的显示区域201和非显示区域202。
电路板30安装在壳体50内部。电路板30可以为电子设备100的主板。其中,电路板30上集成有摄像头301。在一些实施例中,电路板30上还可以集成接近传感器以及处理器等功能组件。同时,显示屏20可以电连接至电路板30。
从电子设备100的显示屏20所面向的方向观察时,摄像头301可以位于显示屏20的非显示区域202。
电池40安装在壳体50内部。电池40用于为电子设备100提供电能。在一些实施例中,电池40可以通过电子设备100中的电源管理系统与电路板30上的处理器逻辑相连,从而通过电源管理系统实现管理充电、放电、以及功耗管理等功能。
壳体50用于形成电子设备100的外部轮廓。壳体50的材质可以为塑料或金属。壳体50可以一体成型。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3和图4,其中图3为电子设备100的第二种分解示意图,图4为电子设备100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电子设备100包括盖板10、显示屏20、电路板30、电池40以及壳体50。
其中,盖板10安装到显示屏20上,以覆盖显示屏20。盖板10可以为透明玻璃盖板。在一些实施例中,盖板10可以是用诸如蓝宝石等材料制成的玻璃盖板。
显示屏20安装在壳体50上,以形成电子设备100的显示面。显示屏20可以包括显示区域201。显示区域201用于显示图像、文本等信息。其中,显示屏20可以为大屏幕显示屏,显示屏20上不包括非显示区域。电子设备100中的摄像头、接近传感器等功能组件可以隐藏在电子设备100内部。
其中,显示屏20只包括显示区域201而不包括非显示区域时,盖板10的面积可以与显示屏20的面积相同。盖板10的面积也可以大于显示屏20的面积。盖板10覆盖显示屏20上的显示区域201。
电路板30安装在壳体50内部。电路板30可以为电子设备100的主板。电路板30上可以集成有摄像头、接近传感器以及处理器等功能组件。同时,显示屏20可以电连接至电路板30。
从电子设备100的显示屏20所面向的方向观察时,电路板30上集成的摄像头、接近传感器以及处理器等功能组件是不可见的。
电池40安装在壳体50内部。电池40用于为电子设备100提供电能。在一些实施例中,电池40可以通过电子设备100中的电源管理系统与电路板30上的处理器逻辑相连,从而通过电源管理系统实现管理充电、放电、以及功耗管理等功能。
壳体50用于形成电子设备100的外部轮廓。壳体50的材质可以为塑料或金属。壳体50可以一体成型。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5,图5为电子设备100的安装结构示意图。其中,壳体50形成电子设备100的外部轮廓。电路板30安装在壳体50内部。电池40也安装在壳体50内部。显示屏20安装在壳体50内部。其中,在电子设备100的厚度方向,显示屏20可以安装在电路板30和电池40的上方。盖板10安装在壳体50上。在电子设备100的厚度方向,盖板10可以安装在显示屏20的上方。盖板10覆盖显示屏20。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显示屏20包括有显示层和第一电容层。第一电容层与显示层层叠设置,且第一电容层在显示层上的投影覆盖显示层。第一电容层包括多个彼此间隔设置的电容。第一电容层用于感应用户的指纹,从而检测或识别用户的指纹信息。
由于第一电容层在显示层上的投影覆盖显示层,因此在显示屏20的显示区域201范围内,电子设备100均可以检测或识别到用户的指纹信息。从而,用户无需通过显示屏上的预设区域来输入指纹信息,能够提高电子设备检测或识别用户指纹信息的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6,图6为显示屏20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其中,显示屏20为液晶显示屏(Liquid Crystal Display,简称LCD),显示层21为液晶层21。则,显示屏20包括第一电容层60、液晶层21、上层基板22、上偏光片23、下层基板24、下偏光片25以及背光模组层26。
其中,上偏光片23、上层基板22、第一电容层60、液晶层21、下层基板24、下偏光片25以及背光模组层26依次层叠设置。上偏光片23、上层基板22、第一电容层60、液晶层21、下层基板24、下偏光片25以及背光模组层26之间可以采用粘合方式固定,也可以采用其他方式固定。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电容层60覆盖液晶层21。上偏光片23、上层基板22、第一电容层60、液晶层21、下层基板24、下偏光片25以及背光模组层26的面积可以相同。
具体实施时,第一电容层60可铺设在上层基板22靠近液晶层21的一侧。
其中,上偏光片23、下偏光片25用于进行滤光。上层基板22、下层基板24作为液晶层21的基板,用于为液晶层21提供支撑。液晶层21用于发光。显示屏20显示的图像、文本等信息即为液晶层21所产生的可见光。背光模组层26用于为液晶层21提供光源。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层基板22、下层基板24都可以为透明的玻璃基板。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7,图7为显示屏20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
其中,显示屏20为液晶显示屏。显示屏20包括第一电容层60、液晶层21、上层基板22、上偏光片23、下层基板24、下偏光片25以及背光模组层26。
其中,上偏光片23、第一电容层60、上层基板22、液晶层21、下层基板24、下偏光片25以及背光模组层26依次层叠设置,第一电容层60在液晶层21上的投影覆盖液晶层21。上偏光片23、第一电容层60、上层基板22、液晶层21、下层基板24、下偏光片25以及背光模组层26之间可以采用粘合方式固定,也可以采用其他方式固定。上偏光片23、第一电容层60、上层基板22、液晶层21、下层基板24、下偏光片25以及背光模组层26的面积可以相同。
其中,上偏光片23、下偏光片25用于进行滤光。上层基板22、下层基板24作为液晶层21的基板,用于为液晶层21提供支撑。液晶层21用于发光。显示屏20显示的图像、文本等信息即为液晶层21所产生的可见光。背光模组层26用于为液晶层21提供光源。
具体实施过程中,第一电容层60可以铺设在上偏光片23靠近上层玻璃22的一侧,或者第一电容层60可以铺设在上层玻璃22远离液晶层21(即靠近上层玻璃22)的一侧。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8,图8为显示屏20的第三种结构示意图。
其中,显示屏20为液晶显示屏。显示屏20包括第一电容层60、液晶层21、上层基板22、上偏光片23、下层基板24、下偏光片25以及背光模组层26。
其中,上偏光片23、上层基板22、液晶层21、下层基板24、第一电容层60、下偏光片25以及背光模组层26依次层叠设置,第一电容层60在液晶层21上的投影覆盖液晶层21。上偏光片23、上层基板22、液晶层21、下层基板24、第一电容层60、下偏光片25以及背光模组层26之间可以采用粘合方式固定,也可以采用其他方式固定。上偏光片23、上层基板22、液晶层21、下层基板24、第一电容层60、下偏光片25以及背光模组层26的面积可以相同。
其中,上偏光片23、下偏光片25用于进行滤光。上层基板22、下层基板24作为液晶层21的基板,用于为液晶层21提供支撑。液晶层21用于发光。显示屏20显示的图像、文本等信息即为液晶层21所产生的可见光。背光模组层26用于为液晶层21提供光源。
具体实施过程中,第一电容层60可铺设在下层基板24上远离液晶层21的一侧,或铺设在下偏光片25上靠近下层基板24的一侧。
在一些实施例中,显示屏20还可包括有第二电容层,第二电容层包括多个彼此间隔设置的电容,且第二电容层在液晶层21(即显示层21)上的投影覆盖液晶层21(显示层21)。第二电容层用于感应用户按压触控操作,以使得电子设备100对用户的触控操作进行响应。
具体实施过程中,上述任一显示屏20的结构中,该第二电容层可设置在液晶层21的上方,比如可设置在液晶层21与上层基板22之间,或可设置在上层基板22与上偏光片23之间。
比如,参考图9,图9为显示屏20的第四种结构示意图。如图9所示,显示屏20包括第一电容层60、液晶层21、上层基板22、上偏光片23、下层基板24、下偏光片25、背光模组层26以及第二电容层70。且上偏光片23、第二电容层70、上层基板22、液晶层21、下层基板24、第一电容层60、下偏光片25以及背光模组层26依次层叠设置。其中,第二电容层70覆盖上层基板22,上偏光片23、第二电容层70、上层基板22、液晶层21、下层基板24、第一电容层60、下偏光片25以及背光模组层26的面积可以相同。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10,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0所示,在盖板10和显示屏20之间设置有第二电容层70,第二电容层70包括多个彼此间隔设置的电容。第二电容层70用于感应用户按压触控操作,以使得电子设备100对用户的触控操作进行响应。盖板10、第二电容层70以及显示屏20依次层叠设置,且第二电容层70覆盖显示屏20的显示区域,以使在显示屏20的显示区域201范围内,电子设备100均可以检测或识别到用户的触控信息。
其中,第二电容层70可铺设在显示屏20的上偏光片23上靠近盖板10的一侧,或铺设在盖板10靠近上偏光片23的一侧。
如图10所示,该第二电容层70可与盖板10等面积。优选的,参考图11,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1所示,该第二电容层70可与显示屏20等面积。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电容层60和第二电容层70可以为同一电容阵列并设置在显示屏20上,电容阵列包括多个检测电容,该显示屏20至少具备一个工作状态以使检测电容检测或识别用户的触控操作的同时,检测或识别所述用户的指纹。
具体实施时,该电容阵列可设置在液晶层21和上层玻璃22之间,或设置在上层玻璃22和上偏光片23之间,或设置在上偏光片23的上表面。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12、图13,图12为第一电容层60的结构示意图,图13为第二电容层70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第一电容层60包括多个彼此间隔设置的电容601。两个相邻电容601之间的间距为d1。第二电容层70包括多个彼此间隔设置的电容701。两个相邻电容701之间的间距为d2。其中,d1小于d2。也即,第一电容层60的电容排列密度大于第二电容层70的电容排列密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14,图14为显示屏20的第五种结构示意图。其中,显示屏20为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简称OLED)显示屏,显示层21为有机发光层21。显示屏20包括第一电容层60、有机发光层21、上层基板22、上偏光片23、以及下层基板24。
其中,上偏光片23、上层基板22、第一电容层60、有机发光层21、下层基板24、下偏光片25以及背光模组层26依次层叠设置。上偏光片23、上层基板22、第一电容层60、有机发光层21以及下层基板24之间可以采用粘合方式固定,也可以采用其他方式固定。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电容层60覆盖有机发光层21。上偏光片23、上层基板22、第一电容层60、有机发光层21以及下层基板24的面积可以相同。
具体实施时,第一电容层60可铺设在上层基板22靠近有机发光层21的一侧。
其中,上偏光片23用于进行滤光。上层基板22、下层基板24作为有机发光层21的基板,用于为有机发光层21提供支撑。有机发光层21用于发光。显示屏20显示的图像、文本等信息即为有机发光层21所产生的可见光。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层基板22、下层基板24都可以为透明的玻璃基板。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15,图15为显示屏20的第六种结构示意图。
其中,显示屏20为OLED显示屏。显示屏20包括第一电容层60、有机发光层21、上层基板22、上偏光片23、下层基板24。
其中,上偏光片23、第一电容层60、上层基板22、有机发光层21、下层基板24依次层叠设置,第一电容层60在有机发光层21上的投影覆盖有机发光层21。上偏光片23、第一电容层60、上层基板22、有机发光层21、下层基板24之间可以采用粘合方式固定,也可以采用其他方式固定。上偏光片23、第一电容层60、上层基板22、有机发光层21、下层基板24的面积可以相同。
其中,上偏光片23用于进行滤光。上层基板22、下层基板24作为有机发光层21的基板,用于为有机发光层21提供支撑。有机发光层21用于发光。显示屏20显示的图像、文本等信息即为有机发光层21所产生的可见光。
具体实施过程中,第一电容层60可以铺设在上偏光片23靠近上层玻璃22的一侧,或者第一电容层60可以铺设在上层玻璃22远离有机发光层21(即靠近上层玻璃22)的一侧。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16,图16为显示屏20的第七种结构示意图。
其中,显示屏20为OLED显示屏。显示屏20包括第一电容层60、液晶层21、上层基板22、上偏光片23、下层基板24。
其中,上偏光片23、上层基板22、液晶层21、下层基板24、第一电容层60、依次层叠设置,第一电容层60在液晶层21上的投影覆盖液晶层21。上偏光片23、上层基板22、液晶层21、下层基板24、第一电容层60之间可以采用粘合方式固定,也可以采用其他方式固定。上偏光片23、上层基板22、液晶层21、下层基板24、第一电容层60的面积可以相同。
其中,上偏光片23用于进行滤光。上层基板22、下层基板24作为液晶层21的基板,用于为液晶层21提供支撑。液晶层21用于发光。显示屏20显示的图像、文本等信息即为液晶层21所产生的可见光。
具体实施过程中,第一电容层60可铺设在下层基板24上远离液晶层21的一侧。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17,图17为显示屏20的第八种结构示意图。如图17所示,在上述图16所示的显示屏20的基础上,该显示屏20还可以包括功能层80,该功能层设80置在下层基板40上远离显示层的一侧,第一电容层60铺设在功能层80靠近下层基板24的一侧。
其中,功能层80的面积可与第一电容层60的面积相同。在一些实施例中,功能层80可以为玻璃层或薄膜层。功能层80用于为第一电容层60提供保护,避免在盖板10意外破裂的情况下第一电容层60被损坏。
在一些实施例中,显示屏20还可包括有第二电容层,第二电容层包括多个彼此间隔设置的电容,且第二电容层在有机发光层21(即显示层21)上的投影覆盖有机发光层21(显示层21)。第二电容层用于感应用户按压触控操作,以使得电子设备100对用户的触控操作进行响应。
具体实施过程中,上述任一显示屏20的结构中,该第二电容层可设置在有机发光层21的上方,比如可设置在有机发光层21与上层基板22之间,或可设置在上层基板22与上偏光片23之间。
比如,参考图18,图18为显示屏20的第九种结构示意图。如图18所示,显示屏20包括第一电容层60、有机发光层21、上层基板22、上偏光片23、下层基板24以及第二电容层70。且上偏光片23、第二电容层70、上层基板22、有机发光层21、下层基板24、第一电容层60依次层叠设置。其中,第二电容层70覆盖上层基板22,上偏光片23、第二电容层70、上层基板22、有机发光层21、下层基板24、第一电容层60的面积可以相同。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19,图1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三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9所示,在盖板10和显示屏20之间设置有第二电容层70,第二电容层70包括多个彼此间隔设置的电容。第二电容层70用于感应用户按压触控操作,以使得电子设备100对用户的触控操作进行响应。盖板10、第二电容层70以及显示屏20依次层叠设置,且第二电容层70覆盖显示屏20的显示区域,以使在显示屏20的显示区域201范围内,电子设备100均可以检测或识别到用户的触控信息。
其中,第二电容层70可铺设在显示屏20的上偏光片23上靠近盖板10的一侧,或铺设在盖板10靠近上偏光片23的一侧。
如图19所示,该第二电容层70可与盖板10等面积。优选的,参考图20,图2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四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1所示,该第二电容层70可与显示屏20等面积。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电容层60和第二电容层70可以为同一电容阵列并设置在显示屏20上,电容阵列包括多个检测电容,该显示屏20至少具备一个工作状态以使检测电容检测或识别用户的触控操作的同时,检测或识别所述用户的指纹。
具体实施时,该电容阵列可设置在有机发光层21和上层玻璃22之间,或设置在上层玻璃22和上偏光片23之间,或设置在上偏光片23的上表面。
上述实施例中的显示屏20内设置有第一电容层20且其在显示层21上的投影覆盖显示层21,因此,在显示屏20的显示区域范围内,电子设备100均可以检测或识别到用户的指纹信息。从而,用户无需通过显示屏上的预设区域来输入指纹信息,能够提高电子设备检测用户指纹信息的效率。
以上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及电子设备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同时,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Claims (16)

1.一种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屏包括显示层以及第一电容层,所述第一电容层用于检测或识别指纹信息,所述第一电容层与所述显示层层叠设置,且所述第一电容层在所述显示层上的投影覆盖所述显示层;
所述显示屏还包括第二电容层,所述第二电容层用于检测或识别触控信息,所述第二电容层、所述显示层和所述第一电容层依次层叠设置,且所述第二电容层设置于所述显示层的出光侧;
所述第一电容层、所述第二电容层均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电容,所述第一电容层的电容排列密度大于所述第二电容层的电容排列密度;
其中,所述显示屏至少具有一个工作状态,以在检测或识别触控操作的同时,检测或识别指纹信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屏还包括上层基板,所述上层基板与显示层层叠设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容层铺设在所述上层基板靠近所述显示层的一侧。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屏还包括上偏光片,所述上偏光片设置在所述上层基板远离所述显示层的一侧,所述上偏光片、上层基板以及显示层依次层叠设置。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容层铺设在所述上偏光片靠近所述上层基板的一侧。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容层铺设在所述上层基板远离所述显示层的一侧。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屏还包括下层基板,所述下层基板设置在所述显示层远离所述上层基板的一侧,所述上偏光片、上层玻璃、显示层以及下层基板依次层叠设置。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容层铺设在所述下层基板远离所述显示层的一侧。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屏还包括功能层,所述功能层设置在所述下层基板远离显示层的一侧,所述第一电容层铺设在所述功能层靠近所述下层基板的一侧。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层为玻璃层或薄膜层。
11.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屏还包括下偏光片,所述下偏光片设置在所述下层基板远离所述显示层的一侧,所述上偏光片、上层基板、显示层、下层基板以及下偏光片依次层叠设置,所述第一电容层铺设置在所述下偏光片靠近所述下层基板的一侧。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屏还包括背光模组层,所述背光模组层设置在所述下偏光片远离所述下层基板的一侧。
13.如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层为有机发光体层。
14.如权利要求1-8和11-12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层为液晶层。
15.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装置包括盖板以及显示屏,所述盖板以及显示屏依次层叠设置,所述盖板覆盖所述显示屏,所述显示屏为权利要求1-14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屏。
16.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盖板以及显示屏,所述显示屏安装在所述壳体上,所述盖板覆盖所述显示屏,所述显示屏为权利要求1-14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屏。
CN201710309633.4A 2017-05-04 2017-05-04 显示屏、显示装置及电子设备 Active CN10699131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309633.4A CN106991313B (zh) 2017-05-04 2017-05-04 显示屏、显示装置及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309633.4A CN106991313B (zh) 2017-05-04 2017-05-04 显示屏、显示装置及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991313A CN106991313A (zh) 2017-07-28
CN106991313B true CN106991313B (zh) 2023-10-03

Family

ID=594173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309633.4A Active CN106991313B (zh) 2017-05-04 2017-05-04 显示屏、显示装置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991313B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389552A (zh) * 2015-10-30 2016-03-09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指纹识别模组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CN105912168A (zh) * 2016-04-22 2016-08-31 上海与德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模组、电子设备及指纹解锁方法
CN106203026A (zh) * 2016-06-23 2016-12-07 华勤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指纹识别传感器、显示屏、电子设备及功能启动方法
CN206931087U (zh) * 2017-05-04 2018-01-26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显示屏、显示装置及电子设备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389552A (zh) * 2015-10-30 2016-03-09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指纹识别模组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CN105912168A (zh) * 2016-04-22 2016-08-31 上海与德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模组、电子设备及指纹解锁方法
CN106203026A (zh) * 2016-06-23 2016-12-07 华勤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指纹识别传感器、显示屏、电子设备及功能启动方法
CN206931087U (zh) * 2017-05-04 2018-01-26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显示屏、显示装置及电子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991313A (zh) 2017-07-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193680B (zh) 触摸面板和具有输入功能的电光装置
EP3605387B1 (en) Optical fingerprint recognition assembly, display apparatus and mobile terminal
EP3373119B1 (en) Display screen, display screen assembly, and terminal
CN203659866U (zh) 显示器、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和电子设备
CN107608454B (zh) 显示屏及电子设备
CN107819910B (zh) 盖板组件、显示面板和电子设备
CN207148471U (zh) 显示屏组件及终端
US9696768B2 (en) Touch type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 display device
US20120162087A1 (en) Cover glass button for display of mobile device
CN107886926B (zh) 显示屏及电子设备
KR20180013328A (ko) 입력 감지 패널을 구비한 전자 장치
CN106980427A (zh) 显示装置及电子设备和触控屏及显示屏
CN104134063A (zh) 指纹识别检测组件及其电子装置
CN101441537B (zh) 触控显示面板
EP3617832A1 (en) Display apparatus and mobile terminal
CN107948354B (zh) 显示屏组件及电子设备
CN107422526A (zh) 背光模组和电子设备
CN104156712A (zh) 一种指纹识别检测组件及电子设备
CN108595052B (zh) 背框具有触控按键的触控装置
CN110298288B (zh) 显示屏、电子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CN206684713U (zh) 显示装置及电子设备和触控屏及显示屏
CN104063087A (zh) 触控模块与电子装置
CN106980426A (zh) 显示装置、显示屏、触控屏及电子设备
CN204631840U (zh) 一种与触控屏技术相结合的指纹识别系统
CN207819880U (zh) 软性电路板、生物信息感测模组、和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Changan town in Guangdong province Dongguan 523860 usha Beach Road No. 18

Applicant after: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Ltd.

Address before: Changan town in Guangdong province Dongguan 523860 usha Beach Road No. 18

Applicant befor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Ltd.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