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988717B - 一种用于井下混相热流体发生器的地面供给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井下混相热流体发生器的地面供给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988717B
CN106988717B CN201710435292.5A CN201710435292A CN106988717B CN 106988717 B CN106988717 B CN 106988717B CN 201710435292 A CN201710435292 A CN 201710435292A CN 106988717 B CN106988717 B CN 10698871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nderground
mixed phase
heated fluid
monitoring
fu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435292.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988717A (zh
Inventor
刘继颖
曹广胜
付强
李春成
计炜
程少伟
王培龙
高超
袁鹏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ixin County rain if Mdt InfoTech Ltd
Original Assignee
Lixin County Rain If Mdt Infotech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ixin County Rain If Mdt Infotech Ltd filed Critical Lixin County Rain If Mdt Infotech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435292.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988717B/zh
Publication of CN10698871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98871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98871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98871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21EARTH OR ROCK DRILLING; MINING
    • E21BEARTH OR ROCK DRILLING; OBTAINING OIL, GAS, WATER, SOLUBLE OR MELTABLE MATERIALS OR A SLURRY OF MINERALS FROM WELLS
    • E21B43/00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obtaining oil, gas, water, soluble or meltable materials or a slurry of minerals from wells
    • E21B43/16Enhanced recovery methods for obtaining hydrocarbons
    • E21B43/24Enhanced recovery methods for obtaining hydrocarbons using heat, e.g. steam injection
    • E21B43/243Combustion in situ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ology (AREA)
  • Mining & Mineral Resource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Fluid Mechanics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ochemistry & Mineralogy (AREA)
  • Feeding And Controlling Fuel (AREA)
  • Spray-Type Burn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布了一种用于井下混相热流体发生器的地面供给系统,涉及石油开发领域,具体是一种用于向井下混相热流体发生器供给、监测、远程控制的系统。所述系统包括氧化剂供给系统、燃料供给系统、冷却水供给系统、电点火系统、监控系统,所述地面供给系统为井下混相热流体发生器提供工作压力,且所述地面供给系统结构简单、体积小、便于拆装多次使用,可应用于各种环境的井场或海上平台,可有效降低采油成本,监控系统对地面供给系统产生的供给流量、压力、温度以及井下混相热流体发生器运行时的压力、温度进行实时监控,并可实现远程控制,确保生产的精确性和安全性。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井下混相热流体发生器的地面供给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石油开发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井下混相热流体发生器的地面供给系统,具体是一种用于向井下混相热流体发生器供给、监测、远程控制的系统。
背景技术
混相热流体是由高压氧化剂与高压燃料燃烧生成的烟道气结合过热蒸汽而形成的,将混相热流体注入油层提高原油采收率目前在油田中已经开始应用,相对于传统稠油热采技术,混相热流体驱油在提高原油采收率和单井产能效果更加显著。
井下混相热流体发生器由顶部连接组件、燃烧组件、汽化组件、螺旋增压组件和喷射组件组成,其工作原理是将氧化剂和燃料供入井下混相热流体发生器燃烧组件内进行增压燃烧,通过冷却水供给系统将冷却水供入井下混相热流体发生器进行冷却,并将冷却后的水喷入汽化腔与燃烧腔内形成的烟道气混合形成高温蒸汽,高温蒸汽与烟道气混合形成混相热流体,混相热流体经由螺旋增压组件增压后经由喷射组件注入地层中,该工艺技术混相热流体热效率高达98%以上,可达到全程可控、零碳排放、节能环保,综合提高采收率和单井产能。
然而传统的配套地面供给系统存在一定的缺点:
1、结构较为复杂,各部位零部件较多,地面管汇所使用的转角、接头连接较为繁琐,且难以实现多次拆装。
2、体积较大,在一些特殊井场环境中作业困难,增加了大量的人力投入和资金投入,导致采油成本较高。
3、传统的地面供给系统往往难以对生产情况进行实时监测和远程控制,从而难以确保采油生产的精确性和安全性。
4、地面作业流程复杂,由于地层压力原因,地面供给系统进行更换零部件、更换设备、更换管线连接等地面作业时,需考虑防止井下流体自溢,增加了作业流程及作业时间。
有鉴于此,本发明人凭借多年的相关设计和制造经验,提供一种用于井下混相热流体发生器的地面供给系统,以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用于井下混相热流体发生器的地面供给系统,该地面供给系统结构简单、体积小、便于拆装多次使用,可应用于各种环境的井场或海上平台,可有效降低采油成本,地面供给系统工作时,可对其产生的供给流量、压力、温度以及井下混相热流体发生器运行时的压力、温度进行实时监控,并可实现远程监控,确保生产的精确性和安全性。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井下混相热流体发生器的地面供给系统,所述系统包括氧化剂供给系统、燃料供给系统、冷却水供给系统、电点火系统、监控系统;其中所述氧化剂供给系统与所述井下混相热流体发生器相连接,所述燃料供给系统与所述井下混相热流体发生器相连接,所述冷却水供给系统与所述井下混相热流体发生器相连接,所述电点火系统与所述井下混相热流体发生器相连接,所述监控系统分别与所述氧化剂供给系统、燃料供给系统、冷却水供给系统、电点火系统和井下混相热流体发生器相连接;所述氧化剂供给系统用于将氧化剂干燥、过滤后供入所述井下混相热流体发生器;所述燃料供给系统用于将燃料供入所述井下混相热流体发生器;所述冷却水供给系统用于将不同类型的水过滤、软化后供入所述井下混相热流体发生器;所述电点火系统用于对所述井下混相热流体发生器进行电点火操作,使上述氧化剂、燃料和水在井下混相热流体发生器中形成混相燃烧;所述监控系统用于监测所述氧化剂供给系统、燃料供给系统、冷却水供给系统、电点火系统和井下混相热流体发生器工作时产生的具体工作参数,并可通过监控系统实现远程传输、控制操作。
优选的,本发明的氧化剂供给系统包括氧化剂处理装置、气体增压装置、单向阀、压力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流量计量装置、流量控制器、供给管线、井下单向阀;所述氧化剂处理装置将氧化剂进行干燥、过滤处理,随后将处理后氧化剂供入所述气体增压装置进行增压,经增压后的氧化剂经由单向阀、流量计量装置、流量控制器以及井下单向阀通过供给管线供入所述井下混相热流体发生器,作为所述井下混相热流体发生器进行混相燃烧时所应用的氧化剂,所述温度传感器及所述压力传感器位于单向阀和流量计量装置之间,用于实时监测注入氧化剂温度及压力,所述压力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流量计量装置及流量控制器与监控系统相连接,实时向监控系统传输工作参数,并可实现远程控制,所述氧化剂供给系统中加入所述单向阀和所述井下单向阀,简化了地面作业流程并防止井下压力过高而产生的溢流,降低了对氧化剂供给系统损坏的风险。
更优选的,本发明的所述氧化剂包括贫氧气体、空气、富氧气体,实际生产中根据不同的需求而选择不同的气体作为氧化剂,应用不同氧化剂时,通过调整氧化剂供给系统的注入压力、速度以实现最佳注入参数;所述氧化剂处理装置包括过滤机、干燥机及其他气体处理装置;所述气体增压装置包括空气压缩机、增压泵及其他能为气体提供压力的装置。
优选的,本发明的燃料供给系统包括燃料供应装置、燃料增压装置、单向阀、压力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流量计量装置、流量控制器、供给管线、井下单向阀;所述燃料供应装置将燃料供入所述燃料增压装置进行增压,经增压后的燃料经由单向阀、流量计量装置、流量控制器以及井下单向阀通过供给管线供入所述井下混相热流体发生器,作为所述井下混相热流体发生器进行混相燃烧时所使用的燃料;所述温度传感器及所述压力传感器位于单向阀和流量计量装置之间,用于实时监测注入燃料温度及压力,所述压力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流量计量装置及流量控制器与监控系统相连接,实时向监控系统传输工作参数,并可实现远程控制,所述燃料供给系统中加入所述单向阀和所述井下单向阀,简化了地面作业流程并防止井下压力过高而产生的溢流,降低了对燃料供给系统损坏的风险。
更优选的,本发明所述的燃料包括氢气、甲烷、天然气、混合气及其他气体燃料,也包括汽油、柴油及其他液体燃料,应用不同燃料时,通过调整燃料供给系统的注入压力、速度以实现最优化注入参数;燃料供应装置包括油容器、天然气管路、CNG容器、LNG容器等燃料储存压力容器或传输管道。
优选的,本发明的冷却水供给系统包括水处理装置、冷却水增压装置、单向阀、压力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流量计量装置、流量控制器、供给管线、井下单向阀;所述水处理装置将供给水进行过滤、软化等处理,随后将处理后供给水供入所述冷却水增压装置进行增压,经增压后的供给水经由单向阀、流量计量装置、流量控制器以及井下单向阀通过供给管线供入所述井下混相热流体发生器,作为所述井下混相热流体发生器进行混相燃烧时所使用的冷却剂及供给水;所述温度传感器及所述压力传感器位于单向阀和流量计量装置之间,用于实时监测注入供给水温度及压力,所述压力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流量计量装置及流量控制器与监控系统相连接,实时向监控系统传输工作参数,并可实现远程控制,所述冷却水供给系统中加入所述单向阀和所述井下单向阀,简化了地面作业流程并防止井下压力过高而产生的溢流,降低了对冷却水供给系统损坏的风险。
更优选的,本发明所述的冷却水包括天然水、软化水、蒸馏水、油田污水、海水及其他不产生水垢的污水,根据现场供水情况来选择相应水处理装置,应用不同冷却水时,通过调整冷却水供给系统的注入压力、速度以实现最佳注入参数;所述水处理装置包括过滤器、海水净化装置或其他对污水进行处理的装置。
优选的,本发明的电点火系统包括点火器供电装置、点火器开关、井下传输电缆、井下电点火器;所述点火器供电装置与所述点火器开关相连接,经由井下传输电缆与井下电点火器相连接,点火器供电装置为井下电点火器提供稳定可靠的直流电源,将点火器开关调制闭合状态时,井下电点火器开始发出电火花进行井下电点火,将上述氧化剂、燃料点燃形成稳定燃烧。
更优选的,本发明所述的点火器供电装置包括电池、电瓶、直流发电机以及可提供稳定直流电的装置,电压范围为15-220V,可根据油田现场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供电方式。
优选的,本发明的监控系统包括远程信号发射装置、监控装置、井下监测电缆、井下测温组件、井下测压组件、地面监测电缆;所述远程信号发射装置与所述监控装置相连接,用于将监控装置收集的工作参数进行远程传输;所述监控装置通过所述井下监测电缆连接所述井下测温组件和井下测压组件,井下测温组件和井下测压组件位于井下混相热流体发生器燃烧组件内部,可实时传输燃烧组件内部燃烧温度及燃烧压力,通过井下监测电缆将工作参数传输至监控装置;所述监控装置通过所述地面监测电缆连接至所述氧化剂供给系统、燃料供给系统、冷却水供给系统和电点火系统,通过上述供给系统中的压力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流量计量装置和流量控制器将供给系统的工作参数实时传输至监控装置;通过监控装置和远程信号发射装置可实现远程控制整个地面供给系统的每一项具体工作步骤,包括所述氧化剂供给系统、燃料供给系统及冷却水供给系统的注入量控制、注入速度调整、电点火系统中所述点火器开关闭合控制等。
通过调整上述气体增压装置、燃料增压装置和冷却水增压装置可以调节井下混相热流体发生器的工作压力。
优选的,所述供给系统为可移动撬装式,占地面积范围为10-20平方米。
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用于井下混相热流发生器的地面供给系统有益效果是:1)首先创造性的发明了一种可以用于井下混相热流体发生器的地面供给系统,填补了技术空白点;2)相较传统的地面供给系统结构较为复杂,体积较大,在一些特殊井场环境中作业困难等问题,本发明地面供给系统结构简单、体积小、便于拆装多次使用,可应用于各种环境的井场或海上平台,可有效降低采油成本;3)相较传统的地面供给系统难以对生产情况进行实时监测和远程监控,本发明所述的监控系统对地面供给系统产生的供给流量、压力、温度以及井下混相热流体发生器运行时的压力、温度进行实时监控,并可实现远程监控,确保了生产的精确性和安全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地面供给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2为地面供给系统详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地面供给系统地面布置示意图。
图4为地面供给系统井下布置示意图。
附图标号:1、氧化剂处理装置 2、气体增压装置 3、单向阀 4、压力传感器 5、温度传感器 6、流量计量装置 7、流量控制器 8、供给管线 9、采油树 10、井下单向阀 11、井下混相热流体发生器 12、燃料供应装置 13、燃料增压装置 14、水处理装置 15、冷却水增压装置 16、远程信号发射装置 17、监控装置 18、点火器供电装置 19、点火器开关 20、井下传输电缆 21、地面传输电缆 22、供给系统连接组件 23、封隔器 24、套管 25、井下电点火器 26、顶部连接组件 27、井下测温组件 28、井下测压组件 29、燃烧组件 30、汽化组件31、螺旋增压组件 32、喷射组件 33、油层 100、氧化剂供给系统 200、燃料供给系统 300、冷却水供给系统 400、电点火系统 500、监控系统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为地面供给系统结构示意图,该供给系统可以包括:氧化剂供给系统100、燃料供给系统200、冷却水供给系统300、电点火系统400以及监控系统500;其中所述氧化剂供给系统100与所述井下混相热流体发生器11相连接,所述燃料供给系统200与所述井下混相热流体发生器11相连接,所述冷却水供给系统300与所述井下混相热流体发生器11相连接,所述电点火系统400与所述井下混相热流体发生器11相连接,所述监控系统500分别与所述氧化剂供给系统100、燃料供给系统200、冷却水供给系统300、电点火系统400和井下混相热流体发生器11相连接;
所述氧化剂供给系统100用于将氧化剂干燥、过滤后供入所述井下混相热流体发生器11并提供工作压力;所述燃料供给系统200用于将燃料供入所述井下混相热流体发生器11并提供工作压力;所述冷却水供给系统300用于将不同类型的水过滤、软化后供入所述井下混相热流体发生器11并提供工作压力;所述电点火系统400用于对所述井下混相热流体发生器11进行电点火操作,使上述氧化剂、燃料和冷却水在井下混相热流体发生器11中形成混相燃烧;所述监控系统500用于监测所述氧化剂供给系统100、燃料供给系统200、冷却水供给系统300、电点火系统400和井下混相热流体发生器11工作时产生的具体工作参数,并可通过监控系统500实现远程控制操作。
下面对上述的一种用于井下混相热流体发生器的地面供给系统进行进一步的描述:
如图2、3、4所示,为本发明地面供给系统详细结构示意图、地面布置示意图和井下布置示意图。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氧化剂供给系统100包括氧化剂处理装置1、气体增压装置2、单向阀3、压力传感器4、温度传感器5、流量计量装置6、流量控制器7、供给管线8、井下单向阀10;
所述氧化剂处理装置1将氧化剂进行干燥、过滤处理,随后将处理后氧化剂供入所述气体增压装置2进行增压,经增压后的氧化剂经由单向阀3、流量计量装置6、流量控制器7以及井下单向阀10通过供给管线8供入所述井下混相热流体发生器11,作为所述井下混相热流体发生器11进行混相燃烧时所应用的氧化剂,所述温度传感器5及所述压力传感器4位于单向阀3和流量计量装置6之间,用于实时监测注入氧化剂温度及压力,所述压力传感器4、温度传感器5、流量计量装置6及流量控制器7与监控系统500相连接,实时向监控系统500传输工作参数;所述氧化剂供给系统100中加入所述单向阀3和所述井下单向阀10,简化了地面作业流程及防止井下压力过高而产生的溢流,降低了对氧化剂供给系统100损坏的风险。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燃料供给系统200包括燃料供应装置12、燃料增压装置13、单向阀3、压力传感器4、温度传感器5、流量计量装置6、流量控制器7、供给管线8、井下单向阀10;
所述燃料供应装置12将燃料供入所述燃料增压装置13进行增压,经增压后的燃料经由单向阀3、流量计量装置6、流量控制器7以及井下单向阀10通过供给管线8供入所述井下混相热流体发生器11,作为所述井下混相热流体发生器11进行混相燃烧时所应用的燃料;所述温度传感器5及所述压力传感器4位于单向阀3和流量计量装置6之间,用于实时监测注入燃料温度及压力,所述压力传感器4、温度传感器5、流量计量装置6及流量控制器7与监控系统相500连接,实时向监控系统500传输工作参数;所述燃料供给系统200中加入所述单向阀3和所述井下单向阀10,简化了地面作业流程及防止井下压力过高溢流,降低了对燃料供给系统200损坏的风险。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冷却水供给系统300包括水处理装置14、冷却水增压装置15、单向阀3、压力传感器4、温度传感器5、流量计量装置6、流量控制器7、供给管线8、井下单向阀10;
所述水处理装置14将冷却水进行过滤、软化等处理,随后将处理后冷却水供入所述冷却水增压装置15进行增压,经增压后的冷却水经由单向阀3、流量计量装置6、流量控制器7以及井下单向阀10通过供给管线8供入所述井下混相热流体发生器11,作为所述井下混相热流体发生器11进行混相燃烧时所应用的冷却剂及汽化剂;所述温度传感器5及所述压力传感器4位于单向阀3和流量计量装置6之间,用于实时监测注入供给水时的温度及压力,所述压力传感器4、温度传感器5、流量计量装置6及流量控制器7与监控系统500相连接,实时向监控系统500传输工作参数,如所述冷却水供给系统300中加入所述单向阀3和所述井下单向阀10,简化了地面作业流程及防止井下压力过高溢流,降低了对冷却水供应系统300损坏的风险。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电点火系统400包括点火器供电装置18、点火器开关19、井下传输电缆20、井下电点火器25;
所述点火器供电装置18与所述点火器开关19相连接,经由井下传输电缆20与井下电点火器25相连接,点火器供电装置18为井下电点火器25提供稳定可靠的直流电源,将点火器开关19调制闭合状态时,井下电点火器25开始发出电火花进行井下电点火,将上述氧化剂、燃料点燃形成稳定燃烧。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监控系统500包括远程信号发射装置16、监控装置17、井下监测电缆20、井下测温组件27、井下测压组件28、地面监测电缆21;
所述远程信号发射装置16与所述监控装置17相连接,将监控装置17收集的工作参数进行远程发送;所述监控装置17通过所述井下监测电缆20连接所述井下测温组件27和井下测压组件28,井下测温组件27和井下测压组件28位于井下混相热流体发生器燃烧组件29内部,可实时传输燃烧组件29内部燃烧温度及燃烧压力,通过井下监测电缆20将工作参数传输至监控装置17;所述监控装置17通过所述地面监测电缆21连接至所述氧化剂供给系统100、燃料供给系统200、冷却水供给系统300和电点火系统400,通过上述供给系统中的压力传感器4、温度传感器5、流量计量装置6和流量控制器7将供给系统的工作参数实时传输至监控装置17;通过监控装置17和远程信号发射装置16可实现远程控制整个地面供给系统的每一项具体工作步骤,包括所述氧化剂供给系统100、燃料供给系统200及冷却水供给系统300的注入量控制、注入速度调整、电点火系统400中所述点火器开关19闭合控制等。
下面基于上述附图对应的一种用于井下混相热流体发生器的地面供给系统对本发明实施例供给系统工作流程进行如下介绍,本发明实施例工作流程分为以下步骤:
步骤一:连接地面供给系统和井下混相热流体发生器:将氧化剂供应系统100中的供给管线8、燃料供应装置200中的供给管线8、冷却水供给系统300中的供给管线8、电点火系统400中的井下传输电缆20和监控系统500中的井下传输电缆20与供给系统连接组件22相连接,将供给系统连接组件22与顶部连接组件26相连接,将井下测温组件27、井下测压组件28与所述监控系统500中的井下传输电缆20相连接,将井下电点火器25与所述电点火系统400中的井下传输电缆20相连接。
步骤二:下入井下混相热流体发生器至油层并完井:将井下混相热流体发生器11下入油田注入井中,依次下入顺序为井下混相热流体发生器11、供给系统连接组件22、封隔器23、井下单向阀10、供给管线8,下入深度为井下混相热流体发生器11的喷射组件32与油层33相平行或高于油层5-10米,下入完毕后封隔器23做封,在井下混相热流体发生器11与套管24之间形成密闭空间。
步骤三:布置地面系统:参照附图2所示,将氧化剂供给系统100、燃料供给系统200、冷却水供给系统300和电点火系统400的各个部件进行连接,并通过供给管线8、井下传输电缆20与采油树9相连接形成通路,将上述系统及部件摆放至井场中并加以固定,将所述监控系统500通过地面传输电缆21与所述氧化剂供给系统100、燃料供给系统200、冷却水供给系统300和电点火系统400中的压力传感器4、温度传感器5、流量计量装置6、流量控制器7相连接,通过地面传输电缆21与所述电点火系统400中的点火器开关19相连接,通过井下传输电缆20与所述井下混相热流体发生器11内部的井下测温组件27、井下测压组件28相连接。
步骤四:试压操作:对井下混相热流体发生器11和供给管线8进行试压,调制气体增压装置2注入压力小于螺旋增压组件31回压情况下,注入一定氧化剂,通过井下压力监测组件28监测压力达到螺旋增压组件31回压70%情况下,关闭气体增压装置2,观察井下压力监测组件28压力变化,如压力保持5-10小时不变,可证明井下混相热流体发生器11封闭性较好,观察压力传感器4,保持5-10小时压力不变,可证明单向阀3井下至单向阀10之间的供给管线8密闭性较好,同理通过燃料供应装置200、水供应系统300进行试压操作,确保井下混相热流体发生器11和供给管线8的密封性。
步骤五:点火及注入油层:通过监控系统500控制氧化剂供给系统100、燃料供给系统200和冷却水供给系统300向井下混相热流体发生器11供入氧化剂、燃料和冷却水,将点火器开关19调制闭合状态使井下电点火器25释放电火花将氧化剂和燃料点燃,氧化剂、燃料和冷却水经过燃烧组件29、汽化组件30生产混相热流体经螺旋增压组件31增压后进入喷射组件32注入油层33进行驱油操作;驱油操作开始后监控系统500通过井下传输电缆20、井下测温组件27及井下测压组件28监测井下燃烧压力、燃烧温度,通过地面传输电缆21进行监测氧化剂、燃料和冷却水的注入量、注入压力、注入速度,并将所有监测数据通过远程信号发射系统16进行远程传输。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用于井下混相热流体发生器的地面供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地面供给系统包括氧化剂供给系统、燃料供给系统、冷却水供给系统、电点火系统以及监控系统;
其中所述氧化剂供给系统与所述井下混相热流体发生器相连接,所述燃料供给系统与所述井下混相热流体发生器相连接,所述冷却水供给系统与所述井下混相热流体发生器相连接,所述电点火系统与所述井下混相热流体发生器相连接,所述监控系统分别与氧化剂供给系统、燃料供给系统、冷却水供给系统、电点火系统和井下混相热流体发生器相连接;
所述氧化剂供给系统用于将氧化剂干燥、过滤后供入所述井下混相热流体发生器并提供工作压力;所述燃料供给系统用于将燃料供入所述井下混相热流体发生器并提供工作压力;所述冷却水供给系统用于将不同类型的水过滤、软化后供入所述井下混相热流体发生器并提供工作压力;所述电点火系统用于对所述井下混相热流体发生器进行电点火操作,使上述氧化剂、燃料和冷却水在井下混相热流体发生器中形成混相燃烧;所述监控系统用于监测所述氧化剂供给系统、燃料供给系统、冷却水供给系统、电点火系统和井下混相热流体发生器工作时产生的具体工作参数,并可通过监控系统实现远程传输、控制操作;
所述的监控系统包括远程信号发射装置、监控装置、井下监测电缆、井下测温组件、井下测压组件、地面监测电缆;所述远程信号发射装置与所述监控装置相连接,用于将监控装置收集的工作参数进行远程传输;所述监控装置通过所述井下监测电缆连接所述井下测温组件和井下测压组件,井下测温组件和井下测压组件位于井下混相热流体发生器燃烧组件内部,可实时传输燃烧组件内部燃烧温度及燃烧压力,通过井下监测电缆将工作参数传输至监控装置;所述监控装置通过所述地面监测电缆连接至所述氧化剂供给系统、燃料供给系统、冷却水供给系统和电点火系统,通过上述供给系统中的压力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流量计量装置和流量控制器将上述供给系统的工作参数实时传输至监控装置;通过监控装置和远程信号发射装置可实现远程控制整个地面供给系统的具体操作,包括所述氧化剂供给系统、燃料供给系统及冷却水供给系统的供给量控制、供给速度调整、电点火系统中所述点火器开关闭合控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井下混相热流体发生器的地面供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氧化剂供给系统包括氧化剂处理装置、气体增压装置、单向阀、压力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流量计量装置、流量控制器、供给管线、井下单向阀;
所述氧化剂处理装置将氧化剂进行干燥、过滤处理,随后将处理后氧化剂供入所述气体增压装置进行增压,经增压后的氧化剂经由单向阀、流量计量装置、流量控制器以及井下单向阀通过供给管线供入所述井下混相热流体发生器,作为所述井下混相热流体发生器进行混相燃烧时所使用的氧化剂,所述温度传感器及所述压力传感器位于单向阀和流量计量装置之间,用于实时监测注入氧化剂温度及压力,所述压力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流量计量装置和流量控制器分别与监控系统相连接,实时向监控系统传输工作参数,并可实现远程控制,所述氧化剂供给系统中加入所述单向阀和所述井下单向阀,简化了地面作业流程并防止井下压力过高而产生的溢流,降低了对氧化剂供给系统损坏的风险。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井下混相热流体发生器的地面供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氧化剂包括贫氧气体、空气、富氧气体,实际生产中根据不同的需求而选择不同的气体作为氧化剂。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井下混相热流体发生器的地面供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燃料供给系统包括燃料供应装置、燃料增压装置、单向阀、压力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流量计量装置、流量控制器、供给管线、井下单向阀;
所述燃料供应装置将燃料供入所述燃料增压装置进行增压,增压后的燃料经由单向阀、流量计量装置、流量控制器以及井下单向阀通过供给管线供入所述井下混相热流体发生器,作为所述井下混相热流体发生器进行混相燃烧时所使用的燃料;所述温度传感器及所述压力传感器位于单向阀和流量计量装置之间,用于实时监测注入燃料的温度及压力,所述压力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流量计量装置和流量控制器分别与监控系统相连接,实时向监控系统传输工作参数,并可实现远程控制,所述燃料供给系统中加入所述单向阀和所述井下单向阀,简化了地面作业流程并防止井下压力过高而产生的溢流,降低了对燃料供给系统损坏的风险。
5.如权利要求4中所述的一种用于井下混相热流体发生器的地面供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燃料包括氢气、甲烷、天然气、混合气及其他气体燃料,也包括汽油、柴油及其他液体燃料。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井下混相热流体发生器的地面供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冷却水供给系统包括水处理装置、冷却水增压装置、单向阀、压力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流量计量装置、流量控制器、供给管线、井下单向阀;
所述水处理装置将冷却水进行过滤、软化处理,随后将处理后冷却水供入所述冷却水增压装置进行增压,经增压后的冷却水经由单向阀、流量计量装置、流量控制器以及井下单向阀通过供给管线供入所述井下混相热流体发生器,作为所述井下混相热流体发生器进行混相燃烧时所使用的冷却剂及汽化剂;所述温度传感器及所述压力传感器位于单向阀和流量计量装置之间,用于实时监测注入供给水的温度及压力,所述压力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流量计量装置和流量控制器分别与监控系统相连接,实时向监控系统传输工作参数,并可实现远程控制,所述冷却水供给系统中加入所述单向阀和所述井下单向阀,简化了地面作业流程并防止井下压力过高而产生的溢流,降低了对冷却水供给系统损坏的风险。
7.如权利要求6中所述的一种用于井下混相热流体发生器的地面供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冷却水包括天然水、软化水、蒸馏水、油田污水、海水及其他不产生水垢的污水,根据现场供水情况来选择相应水处理装置。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井下混相热流体发生器的地面供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点火系统包括点火器供电装置、点火器开关、井下传输电缆、井下电点火器;
所述点火器供电装置与所述点火器开关相连接,经由井下传输电缆与井下电点火器相连接,点火器供电装置为井下电点火器提供稳定可靠的直流电源,将点火器开关调制闭合状态时,井下电点火器发出电火花进行井下电点火,将上述氧化剂、燃料点燃形成稳定燃烧。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用于井下混相热流体发生器的地面供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点火器供电装置包括电池、电瓶、直流发电机,以及其他可提供稳定直流电的装置,电压范围为15-220V。
CN201710435292.5A 2017-06-10 2017-06-10 一种用于井下混相热流体发生器的地面供给系统 Active CN10698871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435292.5A CN106988717B (zh) 2017-06-10 2017-06-10 一种用于井下混相热流体发生器的地面供给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435292.5A CN106988717B (zh) 2017-06-10 2017-06-10 一种用于井下混相热流体发生器的地面供给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988717A CN106988717A (zh) 2017-07-28
CN106988717B true CN106988717B (zh) 2019-11-05

Family

ID=594219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435292.5A Active CN106988717B (zh) 2017-06-10 2017-06-10 一种用于井下混相热流体发生器的地面供给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98871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343415B (zh) * 2018-04-20 2023-09-22 吉林大学 一种井下涡流加热器
CN113719834A (zh) * 2021-09-03 2021-11-30 新疆广陆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多介质混相气体发生系统及调控发生器产气的方法
CN114837643A (zh) * 2022-04-18 2022-08-02 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多通道连续管的井下热流体发生方法和设备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593377A (zh) * 2016-12-19 2017-04-26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超稠油水平井的蒸汽驱启动方法
CN106801598A (zh) * 2017-03-31 2017-06-06 邓晓亮 井下燃烧制混相过热蒸汽装置及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PL2643093T3 (pl) * 2010-11-22 2020-04-30 Advanced Combustion Energy Systems, Inc. Spalinowy generator cieplny oraz układy i sposoby do intensywnego wydobycia ropy naftowej
US9739125B2 (en) * 2014-12-18 2017-08-22 Chevron U.S.A. Inc. Method for upgrading in situ heavy oil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593377A (zh) * 2016-12-19 2017-04-26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超稠油水平井的蒸汽驱启动方法
CN106801598A (zh) * 2017-03-31 2017-06-06 邓晓亮 井下燃烧制混相过热蒸汽装置及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SAGD水平井钻井技术";林晶等;<新疆石油天然气>;20091231;第5卷(第3期);第56-60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988717A (zh) 2017-07-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988717B (zh) 一种用于井下混相热流体发生器的地面供给系统
CN104481467B (zh) 一种开采海底可燃冰的方法与装置
CN101666286B (zh) 一种海洋能源一体化开发系统
CN106640008A (zh) 超临界多源多元热流体注采系统及注采方法
CN2806760Y (zh) 一种新型石油热采复合载体注入机组
CN102080524B (zh) 火驱采油多层注气分层电点火方法
CN103291268B (zh) 燃气复合热载体发生器系统
CN104569317A (zh) 一种co2注入与煤层气强化开采地球化学效应模拟试验方法
CN103452538B (zh) 纯氧天然气复合热载体发生器系统
CN106996283A (zh) 一种水热裂解结合井下自生混相热流体的采油方法
CN104569316A (zh) 一种co2注入与煤层气强化开采地球化学效应模拟试验装置
US6182615B1 (en) Combustion-driven hydroelectric generating system
US9650877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mproving steam dryness of steam injection boiler
CN111608618B (zh) 一种低碳化海洋水合物开采及发电利用系统
CN107701159A (zh) 富氧助燃稠油井注气系统及注气方法
CN207393332U (zh) Lpg发电用供气系统
CN104047584A (zh) 双燃料热采混驱系统
CN102305404A (zh) 补燃式超临界压力气液两相燃料发生器燃烧室补燃喷注器
CN100560935C (zh) 一种火驱采油油层热力点火方法
EP4179270B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storing and recovering offshore renewable energy
CN203905922U (zh) 双燃料热采混驱系统
CN204374116U (zh) 一种高温高压原油燃点测试装置
CN106988716A (zh) 一种排式水平井网结合自生井下混相热流体采油方法
CN103291269B (zh) 柴油型复合热载体发生器系统
CN103422843B (zh) 井筒内燃烧稠油降粘装置及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0924

Address after: 236700 No. 12 Liu Xiaozhai, Chundian Community, Chengguan Town, Lixin County, Bozhou City, Anhui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Lixin County rain if Mdt InfoTech Ltd

Address before: Room No. 3 301, Emerging Industry Incubator (Park) No. 36 Torch New Street, Daqing High-tech Zone, Heilongjiang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Daqing East oil Technology Co., Ltd.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