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982239B - 一种多电子渠道报活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多电子渠道报活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982239B
CN106982239B CN201610031868.7A CN201610031868A CN106982239B CN 106982239 B CN106982239 B CN 106982239B CN 201610031868 A CN201610031868 A CN 201610031868A CN 106982239 B CN106982239 B CN 10698223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ser
electronic channel
request
unit
ident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031868.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982239A (zh
Inventor
吴朝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China Mobil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031868.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982239B/zh
Publication of CN10698223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98223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98223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98223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0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 H04L67/1001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for accessing one among a plurality of replicated serv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多电子渠道报活方法及装置,方法包括在从第一用户对应的第一次登陆时间点起的第一预设时间内,检测是否存在至少一个电子渠道发送的至少一个报活请求,报活请求用于请求延长第一用户对应的登陆时间;在第一预设时间到达时,若存在至少一个报活请求且第一用户为登陆状态,则延长第一用户对应的登陆时间。

Description

一种多电子渠道报活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电子渠道报活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网络技术应用的快速普及,人们越来越多的利用电子渠道来办理各项业务,例如网上话费充值、流量使用查询、或者网上购物等。目前,可采用的电子渠道有多种方式,包括运营商的服务网站(网上营业厅)、智能终端的无线应用通讯协议(WAP,WirelessApplication Protocol)营业厅、短信营业厅、客户自助服务终端、移动商城、浏览器、智能终端的应用软件(APP,Application)客户端等。
现有技术中,利用同一个用户账号通过多种电子渠道办理各项业务,对各个电子渠道的每次登录都会建立对应的登陆会话且各登陆会话存在有效期,参考图1所示。在与某个电子渠道对应的登录会话超过有效期时,则该登录会话失效。若该用户账号仍然需要利用该电子渠道登录,则必须重新建立一个登陆会话,才能保证用户登录状态的有效性。
然而,由于每个电子渠道需要单独报活,也就是说,同一个用户账号利用多个电子渠道或者多个终端登录时,需要多次报活(报活次数=电子渠道数×终端数),才能满足多个电子渠道的用户登录状态的有效性,这样,增加了后台服务器和承载网络的负载压力。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期望提供一种多电子渠道报活方法及装置,能够减少同一个用户账号利用多个电子渠道登录的报活次数,降低后台服务器和承载网络的负载压力,节约网络资源。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多电子渠道报活方法,应用于服务器,包括:
在从第一用户对应的第一次登陆时间点起的第一预设时间内,检测是否存在至少一个电子渠道发送的至少一个报活请求,报活请求用于请求延长第一用户对应的登陆时间,其中,报活请求与电子渠道一一对应;
在第一预设时间到达时,若存在至少一个报活请求且第一用户为登陆状态,则延长第一用户对应的登陆时间。
进一步地,在检测是否存在至少一个电子渠道发送的至少一个报活请求之后,方法还包括:
在第一预设时间到达时,若不存在至少一个报活请求或第一用户为退出登陆状态,则不更改第一用户对应的登陆时间。
进一步地,在延长第一用户对应的登陆时间之后,方法还包括:
将完成延长消息发送至至少一个电子渠道,以使得至少一个电子渠道发送至少一个身份凭证的更新请求。
进一步地,在将完成延长消息发送至至少一个电子渠道之后,方法还包括:
接收至少一个身份凭证的更新请求,其中,一个身份凭证与一个电子渠道对应;
获取更新的至少一个身份凭证;
将更新后的至少一个身份凭证发送至至少一个电子渠道,以更新至少一个电子渠道的身份凭证。
进一步地,获取更新的至少一个身份凭证,包括:
向客户信息库发送至少一个身份凭证更新请求,其中,身份凭证更新请求用于更新身份凭证;
获取客户信息库发送的至少一个更新的身份凭证。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多电子渠道报活方法,应用于客户信息库,包括:
接收至少一个身份凭证更新请求;
更新至少一个身份凭证;
发送至少一个更新后的身份凭证。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服务器,包括:检测单元和延长单元,其中:
检测单元,用于在从第一用户对应的第一次登陆时间点起的第一预设时间内,检测是否存在至少一个电子渠道发送的至少一个报活请求,报活请求用于请求延长第一用户对应的登陆时间,其中,报活请求与电子渠道一一对应;
延长单元,用于在第一预设时间到达时,若检测单元检测出存在至少一个报活请求且第一用户为登陆状态,则延长第一用户对应的登陆时间。
进一步地,延长单元,还用于:
在第一预设时间到达时,若检测单元检测出不存在至少一个报活请求或第一用户为退出登陆状态,则不更改第一用户对应的登陆时间。
进一步地,服务器还包括第一发送单元,用于:
在延长单元延长第一用户对应的登陆时间之后,将完成延长消息发送至至少一个电子渠道,以使得至少一个电子渠道发送至少一个身份凭证的更新请求。
进一步地,服务器还包括接收单元、获取单元和第二发送单元,其中:
接收单元,用于在第一发送单元将完成延长消息发送至至少一个电子渠道之后,接收至少一个身份凭证的更新请求,其中,一个身份凭证与一个电子渠道对应;
获取单元,用于在接收单元接收至少一个身份凭证的更新请求之后,获取更新的至少一个身份凭证;
第二发送单元,用于将获取单元获取的更新后的至少一个身份凭证发送至至少一个电子渠道,以更新至少一个电子渠道的身份凭证。
进一步地,获取单元,具体包括第三发送装置和获取装置,其中:
第三发送装置,用于向客户信息库发送至少一个身份凭证更新请求,其中,身份凭证更新请求用于更新身份凭证;
获取装置,用于在第三发送装置向客户信息库发送身份凭证更新请求之后,获取客户信息库发送的至少一个更新的身份凭证。
第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客户信息库,包括接收单元、更新单元和发送单元,其中: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身份凭证更新请求;
更新单元,用于在接收单元接收身份凭证更新请求之后,更新身份凭证;发送单元,用于在更新单元更新身份凭证之后,发送更新后的身份凭证。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多电子渠道报活方法及装置,包括在从第一用户对应的第一次登陆时间点起的第一预设时间内,检测是否存在至少一个电子渠道发送的至少一个报活请求,报活请求用于请求延长第一用户对应的登陆时间;在第一预设时间到达时,若存在至少一个报活请求且第一用户为登陆状态,则延长第一用户对应的登陆时间。采用上述技术实现方案,当报活请求的发送时间不在第一预设时间内或第一用户为退出登录状态,则不处理报活请求,如此减少了第一用户利用多个电子渠道登录的报活次数,降低了后台服务器和承载网络的负载压力,并节约了网络资源。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信息模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信息模型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多电子渠道报活系统的系统框架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多电子渠道报活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一;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多电子渠道报活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二;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多电子渠道报活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三;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多电子渠道报活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四;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多电子渠道报活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五;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多电子渠道报活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六;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多电子渠道报活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七;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多电子渠道报活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八;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服务器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服务器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1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服务器的结构示意图三;
图1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服务器的结构示意图四;
图1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客户信息库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信息模型图,参考图2所示,同一个用户账号利用多种电子渠道登录均共享同一个登陆会话,也就是说,在通过用户账号利用电子渠道1登陆并建立一个登陆会话之后,若同一个用户账号利用电子渠道2再次登陆时,可以直接利用电子渠道1建立的上述登陆会话登陆。其中,利用用户账号每建立一次登陆会话都会产生对应的动态信息,包括每次登录产生的用户身份证明(UID,User Identification)信息、用户身份凭证信息、登录时间、网络之间互连协议(IP,Internet Protocol)地址等。然而,每次登录所利用的用户账号是唯一的,与该用户账号对应的用户信息也是唯一的。也就是说,用户账号为静态信息,不随每次登陆的电子渠道的不同而改变。如此,利用用户账号的唯一性,实现同一个用户账号利用多个电子渠道登录的统一处理,进而减少了相应的报活次数,降低了后台服务器和承载网络的负载压力。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多电子渠道报活方法应用于多电子渠道报活系统,参考图3所示,多电子渠道报活系统包括电子渠道301、服务器302和客户信息库303。电子渠道301用于在预定时间内(第二预设时间),例如,在自身的登陆会话失效前的一段时间内,向服务器302发送报活请求,以便延长自身的登陆会话的有效期。服务器302,用于管理至少一个电子渠道301的登陆会话,仅对在从用户账号对应的第一次登陆时间点起的预设时间内(第一预设时间)存在的报活请求且该用户账号为登陆状态的情况下响应该报活请求,如此,减少了同一个用户账号利用多个电子渠道登录的报活次数。客户信息库303,用于存储并用户账号的相关信息,在接收到服务器302发送的身份凭证更新请求时更新该身份凭证。
实施例一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多电子渠道报活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一,该方法应用于服务器,其中,服务器包括中国移动登录网站(login.10086.cn)的后台服务器等,当然还包括其他应用的服务器,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限制。具体地,该方法可以包括:
步骤401:在从第一用户对应的第一次登陆时间点起的第一预设时间内,检测是否存在至少一个电子渠道发送的至少一个报活请求,报活请求用于请求延长第一用户对应的登陆时间,其中,报活请求与电子渠道一一对应;
其中,第一用户,包括与第一用户对应的用户信息等。例如,第一用户可以为通信运营商提供的手机号码,第一用户也可以为互联网APP应用的用户名称。当然,本发明实施例对第一用户的类型不做具体限定。
第一预设时间,为第一用户对应的第一次登陆时间点起的一段时间,在第一预设时间内允许对报活请求进行处理。举例来说,第一预设时间可以为第一用户第一次登陆时间点起的30分钟内,当然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限制。
电子渠道包括:运营商的服务网站、智能终端的WAP营业厅、短信营业厅、客户自助服务终端、移动商城、浏览器、智能终端的APP客户端等。
第一用户对应的登陆时间,为第一用户对应的登陆会话的有效时间,且第一用户利用多种电子渠道登录均共享同一个登陆会话。
在实际应用中,各个电子渠道按照预设的报活规则定期向服务器发送报活请求,以延长登录会话的有效期。需要说明的是,各个电子渠道发送报活请求的时间间隔可根据实际应用来设置,例如,电子渠道建立的登录会话的有效期限为30分钟,在登录会话失效前的5分钟,即登录会话开始后的第25分钟到第30分钟,向服务器发送报活请求。另外,发送报活请求的时间间隔需小于登录会话的有效期时长。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通过报活接口来接收各个电子渠道发送的报活请求。
步骤402:在第一预设时间到达时,若存在至少一个报活请求且第一用户为登陆状态,则延长第一用户对应的登陆时间。
其中,第一用户的状态包括登陆状态和退出登陆状态。具体来说,若有至少一个电子渠道通过第一用户来登陆并建立登陆会话,则说明第一用户为登陆状态;若没有至少一个电子渠道通过第一用户来登陆并建立登陆会话,则说明第一用户为退出登陆状态。
需要说明的是,延长了第一用户对应的登陆时间,即统一延长了至少一个利用第一用户登陆的电子渠道的登陆时间,也就减少了各个电子渠道的报活次数,降低了后台服务器和承载网络的负载压力,并节约了网络资源。
举例来说,若登录会话的默认登陆时间为第一次登陆时间点起的30分钟,那么,延长第一用户对应的登陆时间,则可以为将第一用户对应的登陆时间延长30分钟,即第一次登陆时间点起的60分钟。当然,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制。
可理解地,若接收的报活请求不在第一预设时间内,则无论收到多少报活请求,均都不做处理,如此,实现了仅对满足发送时间要求的报活请求进行处理,而对不满足发送时间要求的报活请求不做处理,减少了同一个第一用户即第一用户利用多个电子渠道或者多个终端登录的报活次数。
示例性地,参考图5所示,在步骤401之后,方法还包括步骤400。其中:
步骤400:在第一预设时间到达时,若不存在至少一个报活请求或第一用户为退出登陆状态,则不更改第一用户对应的登陆时间。
需要说明的是,步骤400和步骤402为步骤401之后的两个可选步骤,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其中一个步骤执行;也就是说,在步骤401之后,可以执行步骤402,也可以执行步骤400,具体的执行顺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而定,本发明实施例不作限制。
需要补充的是,不更改第一用户对应的登陆时间,当登录会话超过登陆时间时,则会注销第一用户对应的登录会话。
可以理解地,在第一用户为退出登陆状态时,由于第一用户对应的登陆会话被注销,因此,没有必要再更改第一用户对应的登陆时间,进而在第一用户为退出登陆状态时,则不更改第一用户对应的登陆时间。
示例性地,参考图6所示,在步骤402之后,方法还包括步骤403。其中:
步骤403:将完成延长消息发送至至少一个电子渠道,以使得至少一个电子渠道发送至少一个身份凭证的更新请求。
其中,完成延长消息用于通知至少一个电子渠道,服务器已经对至少一个电子渠道发送的至少一个报活请求进行了响应,并触发至少一个电子渠道向服务器发送至少一个身份凭证的更新请求。
进一步地,参考图7所示,在步骤403之后,方法还包括步骤404-步骤406。其中:
步骤404:接收至少一个身份凭证的更新请求,其中,一个身份凭证与一个电子渠道对应;
需要说明的是,身份凭证在第一用户利用一个电子渠道进行相应操作时产生,并在一定期限内有效。具体地,第一用户在利用一个电子渠道如移动商城进行购买手机的操作时,会产生一个身份凭证;第一用户在利用一个电子渠道如移动网上营业厅进行查询话费的操作时,也会产生一个身份凭证。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制。
具体来说,身份凭证可以为一个32位的随机数,当然,还可以为其他的随机数,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的限制。
步骤405:获取更新的至少一个身份凭证;
需要说明的是,通过更新身份凭证,可以延长第一用户利用电子渠道进行相应操作的有效期限。
步骤406:将更新后的至少一个身份凭证发送至至少一个电子渠道,以更新至少一个电子渠道的身份凭证。
在实际应用中,将至少一个更新后的身份凭证发送至对应至少一个电子渠道,以便延长第一用户利用上述至少一个电子渠道进行相应操作的有效期限。
需要说明的是,在延长第一用户对应的登陆时间后,更新至少一个电子渠道的身份凭证,可以进一步延长第一用户利用上述至少一个电子渠道进行相应操作的有效期限,如此,减少了至少一个电子渠道进行相应操作的有效期限到期后的报活次数。
优选地,步骤405包括:向客户信息库发送至少一个身份凭证更新请求,其中,身份凭证更新请求用于更新身份凭证;获取客户信息库发送的至少一个更新的身份凭证。
其中,客户信息库,用于存储并用户账号的相关信息,在接收到服务器发送的身份凭证更新请求时,更新该身份凭证。具体的,客户信息库包括客户关系管理系统(CRM,Custome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等。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的限制。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多电子渠道报活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五,该方法应用于客户信息库,其中,客户信息库包括CRM,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限制。具体地,该方法包括:
步骤501:接收至少一个身份凭证更新请求;
其中,至少一个身份凭证与第一用户登陆时所利用的至少一个电子渠道相对应。也就是说,通过对第一用户登陆时所利用的至少一个电子渠道的身份凭证进行统一处理,减少了对各个电子渠道的身份凭证更新请求的处理次数,降低了后台服务器和承载网络的负载压力,并节约了网络资源。
需要说明的是,身份凭证在第一用户利用一个电子渠道进行相应操作时产生,并在一定期限内有效。具体地,第一用户在利用一个电子渠道如移动商城进行购买手机的操作时,会产生一个身份凭证;第一用户在利用一个电子渠道如移动网上营业厅进行查询话费的操作时,也会产生一个身份凭证。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制。
具体来说,身份凭证可以为一个32位的随机数,当然,还可以为其他的随机数,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的限制。
步骤502:更新至少一个身份凭证;
需要说明的是,通过更新身份凭证,可以延长第一用户利用电子渠道进行相应操作的有效期限。
步骤503:发送至少一个更新后的身份凭证。
在实际应用中,将至少一个更新后的身份凭证发送至对应至少一个电子渠道,以便延长第一用户利用上述至少一个电子渠道进行相应操作的有效期限。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多电子渠道报活方法,包括:在从第一用户对应的第一次登陆时间点起的第一预设时间内,检测是否存在至少一个电子渠道发送的至少一个报活请求,报活请求用于请求延长第一用户对应的登陆时间,其中,报活请求与电子渠道一一对应;在第一预设时间到达时,若存在至少一个报活请求且第一用户为登陆状态,则延长第一用户对应的登陆时间。采用上述技术实现方案,当报活请求的发送时间不在第一预设时间内或第一用户为退出登录状态,则不处理报活请求,如此减少了第一用户利用多个电子渠道登录的报活次数,降低了后台服务器和承载网络的负载压力,并节约了网络资源。
实施例二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多电子渠道报活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六,方法应用于电子渠道、服务器和客户信息库,并以电子渠道为WAP营业厅,客户信息库为CRM为例进行说明,该方法包括:
步骤601:WAP营业厅通过第一用户登陆,并建立登陆会话;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用户的类型可以为通信运营商例如移动、电信或联通所提供的手机号码,例如139XXXXXXXX,第一用户的类型也可以为浏览器、智能终端的APP客户端的用户名称。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限制。
步骤602:WAP营业厅检测到第二预设时间到达时,向服务器发送报活请求;
第二预设时间,为各个电子渠道预设的发送报活请求的时间间隔。
在实际应用中,包括WAP营业厅的各个电子渠道按照预设的报活规则定期向服务器发送报活请求,以延长登录会话的有效期。需要说明的是,各个电子渠道发送报活请求的时间间隔可根据实际应用来设置。例如,电子渠道建立的登录会话的有效期限为30分钟,在登录会话失效前的5分钟,即登录会话开始后的第25分钟到第30分钟,向服务器发送报活请求。需要说明的是,登录会话失效,也就是说,与登录会话对应的身份凭证的有效期超期。另外,发送报活请求的时间间隔需小于登录会话的有效期时长。
步骤603:服务器接收报活请求,并判断该报活请求是否在从第一用户对应的第一次登陆时间点起的第一预设时间内;
报活请求用于请求延长第一用户对应的登陆时间,其中,报活请求与电子渠道一一对应。
其中,第一用户对应的登陆时间,为第一用户对应的登陆会话的有效时间,且第一用户利用多种电子渠道登录均共享同一个登陆会话。
第一预设时间,为第一用户对应的第一次登陆时间点起的一段时间,在第一预设时间内允许对报活请求进行处理。举例来说,第一预设时间可以为第一用户第一次登陆时间点起的30分钟内,当然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限制。
步骤604:若服务器判断该报活请求在从第一用户对应的第一次登陆时间点起的第一预设时间内,则判断第一用户是否为登陆状态;
其中,第一用户的状态包括登陆状态和退出登陆状态。具体来说,若有至少一个电子渠道通过第一用户来登陆并建立登陆会话,则说明第一用户为登陆状态;若没有至少一个电子渠道通过第一用户来登陆并建立登陆会话,则说明第一用户为退出登陆状态。
步骤605:若服务器判断第一用户为登陆状态,则延长第一用户对应的登陆时间;
需要说明的是,需要说明的是,延长了第一用户对应的登陆时间,即统一延长了至少一个利用第一用户登陆的电子渠道的登陆时间,也就减少了各个电子渠道的报活次数,降低了后台服务器和承载网络的负载压力,并节约了网络资源。
举例来说,若登录会话的默认登陆时间为第一次登陆时间点起的30分钟,那么,延长第一用户对应的登陆时间,则可以为将第一用户对应的登陆时间延长30分钟,即第一次登陆时间点起的60分钟。当然,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制。
可选地,参考图10所示,方法还包括步骤606。具体为:
步骤606:若服务器判断该报活请求不在从第一用户对应的第一次登陆时间点起的第一预设时间内,则不更改第一用户对应的登陆时间。
需要说明的是,步骤606和步骤604为步骤603之后的两个可选步骤,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其中一个步骤执行;也就是说,可以执行步骤603-步骤604,也可以执行步骤603-步骤606,具体的执行顺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而定,本发明实施例不作限制。
可理解地,若接收的报活请求不在第一预设时间内,则无论收到多少报活请求,均都不做处理,如此,实现了仅对满足发送时间要求的报活请求进行处理,而对不满足发送时间要求的报活请求不做处理,减少了同一个第一用户即第一用户利用多个电子渠道或者多个终端登录的报活次数。
可选地,参考图11所示,方法还包括步骤607。具体为:
步骤607:若服务器判断第一用户为退出登陆状态,则不更改第一用户对应的登陆时间。
需要说明的是,步骤607和步骤605为步骤604之后的两个可选步骤,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其中一个步骤执行;也就是说,可以执行步骤604步骤605,也可以执行步骤604-步骤607,具体的执行顺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而定,本发明实施例不作限制。
需要补充的是,不更改第一用户对应的登陆时间,当登录会话超过登陆时间时,则会注销第一用户对应的登录会话。
可以理解地,在第一用户为退出登陆状态时,由于第一用户对应的登陆会话被注销,因此,没有必要再更改第一用户对应的登陆时间,进而在第一用户为退出登陆状态时,则不更改第一用户对应的登陆时间。
步骤608:服务器将完成延长消息发送至WAP营业厅;
需要说明的是,步骤608为步骤606之后的步骤。
其中,完成延长消息用于通知至少一个电子渠道,服务器已经对至少一个电子渠道发送的至少一个报活请求进行了响应,并触发至少一个电子渠道向服务器发送至少一个身份凭证的更新请求。
步骤609:WAP营业厅向服务器发送身份凭证的更新请求;
步骤610:服务器向CRM发送身份凭证更新请求;
步骤611:CRM查找与WAP营业厅对应的身份凭证,并对该身份凭证进行更新;
需要说明的是,身份凭证在第一用户利用一个电子渠道进行相应操作时产生,并在一定期限内有效。具体地,第一用户在利用一个电子渠道如移动商城进行购买手机的操作时,会产生一个身份凭证;第一用户在利用一个电子渠道如移动网上营业厅进行查询话费的操作时,也会产生一个身份凭证。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制。
具体来说,身份凭证可以为一个32位的随机数,当然,还可以为其他的随机数,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的限制。
步骤612:CRM将更新的身份凭证发送至服务器;
需要说明的是,通过更新身份凭证,可以延长第一用户利用电子渠道进行相应操作的有效期限。
在实际应用中,将至少一个更新后的身份凭证发送至对应至少一个电子渠道,以便延长第一用户利用上述至少一个电子渠道进行相应操作的有效期限。
需要说明的是,在延长第一用户对应的登陆时间后,更新至少一个电子渠道的身份凭证,可以进一步延长第一用户利用上述至少一个电子渠道进行相应操作的有效期限,如此,减少了至少一个电子渠道进行相应操作的有效期限到期后的报活次数。
步骤613:服务器将更新后的身份凭证发送至WAP营业厅。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更新后的身份凭证对应的有效期更长,使得WAP营业厅建立的登陆会话的有效期更长,从而减少了第一用户利用WAP营业厅登录的报活次数。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多电子渠道报活方法,包括:在从第一用户对应的第一次登陆时间点起的第一预设时间内,检测是否存在至少一个电子渠道发送的至少一个报活请求,报活请求用于请求延长第一用户对应的登陆时间,其中,报活请求与电子渠道一一对应;在第一预设时间到达时,若存在至少一个报活请求且第一用户为登陆状态,则延长第一用户对应的登陆时间。采用上述技术实现方案,当报活请求的发送时间不在第一预设时间内或第一用户为退出登录状态,则不处理报活请求,如此减少了第一用户利用多个电子渠道登录的报活次数,降低了后台服务器和承载网络的负载压力,并节约了网络资源。
实施例三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服务器的结构示意图一,参考图12所示,该服务器包括:检测单元101和延长单元102,其中:
检测单元101,用于在从第一用户对应的第一次登陆时间点起的第一预设时间内,检测是否存在至少一个电子渠道发送的至少一个报活请求,报活请求用于请求延长第一用户对应的登陆时间,其中,报活请求与电子渠道一一对应;
延长单元102,用于在第一预设时间到达时,若检测单元101检测出存在至少一个报活请求且第一用户为登陆状态,则延长第一用户对应的登陆时间。
进一步地,延长单元102,还用于:在第一预设时间到达时,若检测单元101检测出不存在至少一个报活请求或第一用户为退出登陆状态,则不更改第一用户对应的登陆时间。
进一步地,参考图13所示,服务器还包括第一发送单元103,用于:在延长单元102延长第一用户对应的登陆时间之后,将完成延长消息发送至至少一个电子渠道,以使得至少一个电子渠道发送至少一个身份凭证的更新请求。
进一步地,参考图14所示,服务器还包括接收单元104、获取单元105和第二发送单元106,其中:
接收单元104,用于在第一发送单元103将完成延长消息发送至至少一个电子渠道之后,接收至少一个身份凭证的更新请求,其中,一个身份凭证与一个电子渠道对应;
获取单元105,用于在接收单元104接收至少一个身份凭证的更新请求之后,获取更新的至少一个身份凭证;
第二发送单元106,用于将获取单元105获取的更新后的至少一个身份凭证发送至至少一个电子渠道,以更新至少一个电子渠道的身份凭证。
进一步地,参考图15所示,获取单元105,具体包括第三发送装置1051和获取装置1052,其中:
第三发送装置1051,用于向客户信息库发送至少一个身份凭证更新请求,其中,身份凭证更新请求用于更新身份凭证;
获取装置1052,用于在第三发送装置1051向客户信息库发送身份凭证更新请求之后,获取客户信息库发送的至少一个更新的身份凭证。
在实际应用中,上述检测单元101、延长单元102、第一发送单元103、接收单元104、获取单元105和第二发送单元106可由位于服务器上的处理器实现,具体为中央处理器(CPU)、微处理器(MPU)、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或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等实现,终端中还可以包括存储器,该存储器可以通过系统总线与处理器连接,其中,存储器用于存储可执行程序代码,该程序代码包括计算机操作指令,存储器可能包含高速RAM存储器,也可能还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
图1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客户信息库的结构示意图,参考图16所示,该客户信息库包括:接收单元1401、更新单元1402和发送单元1403,其中:
接收单元1401,用于接收身份凭证更新请求;
更新单元1402,用于在接收单元1401接收身份凭证更新请求之后,更新身份凭证;
发送单元1403,用于在更新单元1402更新身份凭证之后,发送更新后的身份凭证。
在实际应用中,上述接收单元1401、更新单元1402和发送单元1403可由位于终端上的处理器实现,具体为中央处理器(CPU)、微处理器(MPU)、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或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等实现,终端中还可以包括存储器,该存储器可以通过系统总线与处理器连接,其中,存储器用于存储可执行程序代码,该程序代码包括计算机操作指令,存储器可能包含高速RAM存储器,也可能还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发明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发明可采用硬件实施例、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发明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和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发明是参照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的制造品,该指令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2)

1.一种多电子渠道报活方法,应用于服务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从第一用户对应的第一次登陆时间点起的第一预设时间内,检测是否存在至少一个电子渠道发送的至少一个报活请求,所述报活请求用于请求延长所述第一用户对应的登陆时间,其中,所述报活请求与所述电子渠道一一对应;
在所述第一预设时间到达时,若存在至少一个报活请求且所述第一用户为登陆状态,则延长所述第一用户对应的登陆时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检测是否存在至少一个电子渠道发送的至少一个报活请求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第一预设时间到达时,若不存在所述至少一个报活请求或所述第一用户为退出登陆状态,则不更改所述第一用户对应的登陆时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延长所述第一用户对应的登陆时间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将完成延长消息发送至所述至少一个电子渠道,以使得所述至少一个电子渠道发送至少一个身份凭证的更新请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将完成延长消息发送至所述至少一个电子渠道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至少一个身份凭证的更新请求,其中,一个身份凭证与一个电子渠道对应;
获取更新的所述至少一个身份凭证;
将更新后的所述至少一个身份凭证发送至所述至少一个电子渠道,以更新所述至少一个电子渠道的身份凭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更新的所述至少一个身份凭证,包括:
向客户信息库发送至少一个身份凭证更新请求,其中,所述身份凭证更新请求用于更新身份凭证;
获取所述客户信息库发送的至少一个更新的身份凭证。
6.一种多电子渠道报活方法,应用于客户信息库,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至少一个身份凭证更新请求;
更新所述至少一个身份凭证;
发送所述至少一个更新后的身份凭证;其中,所述身份凭证在第一用户利用一个电子渠道进行相应操作时产生,并在一定期限内有效。
7.一种服务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检测单元和延长单元,其中:
所述检测单元,用于在从第一用户对应的第一次登陆时间点起的第一预设时间内,检测是否存在至少一个电子渠道发送的至少一个报活请求,所述报活请求用于请求延长所述第一用户对应的登陆时间,其中,所述报活请求与所述电子渠道一一对应;
所述延长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一预设时间到达时,若所述检测单元检测出存在至少一个报活请求且所述第一用户为登陆状态,则延长所述第一用户对应的登陆时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服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延长单元,还用于:
在所述第一预设时间到达时,若所述检测单元检测出不存在所述至少一个报活请求或所述第一用户为退出登陆状态,则不更改所述第一用户对应的登陆时间。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服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服务器还包括第一发送单元,用于:
在所述延长单元延长所述第一用户对应的登陆时间之后,将完成延长消息发送至所述至少一个电子渠道,以使得所述至少一个电子渠道发送至少一个身份凭证的更新请求。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服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服务器还包括接收单元、获取单元和第二发送单元,其中:
所述接收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一发送单元将完成延长消息发送至所述至少一个电子渠道之后,接收至少一个身份凭证的更新请求,其中,一个身份凭证与一个电子渠道对应;
所述获取单元,用于在所述接收单元接收至少一个身份凭证的更新请求之后,获取更新的所述至少一个身份凭证;
所述第二发送单元,用于将所述获取单元获取的更新后的所述至少一个身份凭证发送至所述至少一个电子渠道,以更新所述至少一个电子渠道的身份凭证。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服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单元,具体包括第三发送装置和获取装置,其中:
所述第三发送装置,用于向客户信息库发送至少一个身份凭证更新请求,其中,所述身份凭证更新请求用于更新身份凭证;
所述获取装置,用于在所述第三发送装置向客户信息库发送身份凭证更新请求之后,获取所述客户信息库发送的至少一个更新的身份凭证。
12.一种客户信息库,其特征在于,包括接收单元、更新单元和发送单元,其中:
所述接收单元,用于接收身份凭证更新请求;
所述更新单元,用于在所述接收单元接收身份凭证更新请求之后,更新所述身份凭证;
所述发送单元,用于在所述更新单元更新所述身份凭证之后,发送所述更新后的身份凭证;其中,所述身份凭证在第一用户利用一个电子渠道进行相应操作时产生,并在一定期限内有效。
CN201610031868.7A 2016-01-18 2016-01-18 一种多电子渠道报活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0698223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031868.7A CN106982239B (zh) 2016-01-18 2016-01-18 一种多电子渠道报活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031868.7A CN106982239B (zh) 2016-01-18 2016-01-18 一种多电子渠道报活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982239A CN106982239A (zh) 2017-07-25
CN106982239B true CN106982239B (zh) 2020-01-17

Family

ID=593410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031868.7A Active CN106982239B (zh) 2016-01-18 2016-01-18 一种多电子渠道报活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98223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258602B (zh) * 2020-01-10 2023-06-30 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信息更新方法和装置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88344A (zh) * 2008-05-20 2009-11-2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系统中控制同一帐户登录的系统及方法
CN102377743A (zh) * 2010-08-18 2012-03-14 国基电子(上海)有限公司 通信终端设备及其凭证更新方法
CN102739680A (zh) * 2012-06-28 2012-10-17 用友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延长会话寿命装置和延长会话寿命方法
CN103001941A (zh) * 2012-08-29 2013-03-27 五八同城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多点登陆的消息分流方法及装置
CN103634275A (zh) * 2012-08-21 2014-03-12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多设备管理与任务迁移方法及管理服务器
CN104734849A (zh) * 2013-12-19 2015-06-24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对第三方应用进行鉴权的方法及系统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88344A (zh) * 2008-05-20 2009-11-2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系统中控制同一帐户登录的系统及方法
CN102377743A (zh) * 2010-08-18 2012-03-14 国基电子(上海)有限公司 通信终端设备及其凭证更新方法
CN102739680A (zh) * 2012-06-28 2012-10-17 用友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延长会话寿命装置和延长会话寿命方法
CN103634275A (zh) * 2012-08-21 2014-03-12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多设备管理与任务迁移方法及管理服务器
CN103001941A (zh) * 2012-08-29 2013-03-27 五八同城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多点登陆的消息分流方法及装置
CN104734849A (zh) * 2013-12-19 2015-06-24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对第三方应用进行鉴权的方法及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982239A (zh) 2017-07-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712485B (zh) 一种物联网设备的资源订阅方法和装置
US11563649B2 (en) NF service consumer restart detection using direct signaling between NFs
EP2901614A1 (en) Co-activation for authenticating a user's registration
EP3223578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session-based web service
US20170257767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joining network processing of sensor, network platform equipment and Internet of things gateway
CN102625287A (zh) 一种手机应用软件的下载方法
CN107682330B (zh) 统一认证方法和系统
CA2871295C (en) Application distribution method, terminal, and server
CN105871963B (zh) 资源操作请求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5472597B (zh) 应用的注册方法及装置
CN106982239B (zh) 一种多电子渠道报活方法及装置
CN109876455B (zh) 获取游戏app中新用户邀请判别方法及设备
EP3874774B1 (en) Filters for bulk subscriptions
CN101753561B (zh) 业务的集群处理方法及集群系统
US10511682B2 (en) Group resource updating processing methods, devices and system, and CSEs
CN104301294A (zh) 一种dns查询请求的响应方法、装置及网络侧设备
JP2017531358A (ja) 端末とotaサーバとの間でotaセッションを確立する方法、対応するotaサーバ及びリバース・プロキシ・サーバ
CN106912032B (zh)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系统、客户端和服务器
KR20100034025A (ko) 애플리케이션 서버들에 대한 네트워크 연결 및 서비스 상태 정보의 제공
CN111654476B (zh) 一种用户授权访问处理方法及装置
EP1985085B1 (en) Network entity
CN108989443B (zh) 推送服务器向移动终端推送消息的方法及系统
CN108322895B (zh) 一种消息状态查询方法及网络设备、网关
CN106790150B (zh) 一种会话保持方法和装置
CN114285658B (zh) 基于微信授权登陆的系统互跳免登陆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100032 Beijing Finance Street, No. 29, Xicheng District

Patentee after: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Ltd.

Address before: 100032 Beijing Finance Street, No. 29, Xicheng District

Patentee before: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Corp.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311

Address after: Room 1006, building 16, yard 16, Yingcai North Third Street, future science city, Changping District, Beijing 100000

Co-patentee after: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Ltd.

Patentee after: China Mobil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100032 Beijing Finance Street, No. 29, Xicheng District

Patentee before: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