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976944B - 一种抛物分级浓缩池 - Google Patents
一种抛物分级浓缩池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6976944B CN106976944B CN201710328006.5A CN201710328006A CN106976944B CN 106976944 B CN106976944 B CN 106976944B CN 201710328006 A CN201710328006 A CN 201710328006A CN 106976944 B CN106976944 B CN 106976944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edicament
- plate
- tank body
- stagnation
- adjustabl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1/5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flocculation or precipitation of suspended impuritie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2103/00—Nature of the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to be treated
- C02F2103/10—Nature of the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to be treated from quarries or from mining activitie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Hydrology & Water Resour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煤泥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抛物分级浓缩池。本发明依据在液体介质中、不同形状、重量、大小的煤泥颗粒,其抛物轨迹的不同进行分级原理设计;至少包括药剂添加系统、进料系统、浓缩池池体、第一道引流滞泥板单元、第二道引流滞泥板单元、第一道可调振动板装置、第二道可调振动板装置等;矿浆通过环形药剂分散器内穿过时与药剂一次混合,能够实现药剂的定量添加;一次混合后的矿浆通过进料系统内的二次加药管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再次加药,大喇叭状药剂分散口及其周边的锯齿状结构能够对从小喇叭状分散口流出的矿浆进行剧烈的分散作用;浓缩池池体内的环形隔板围成的自由沉降区对煤泥煤泥水进行深度澄清;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工程造价低、维修工作量小、效果明显等优点。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煤泥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抛物分级浓缩池。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煤炭资源的匮乏以及煤炭开采机械化程度的提高,煤炭地质条件的 恶化,导致从矿井下开采的毛煤的品位日益降低。现场生产过程中,煤泥泥化现 象严重,煤泥处理难度加大。特别增加了浮选环节的作业压力。
煤泥中因富含大量的黏土类矿物,如高岭石、伊利石、蒙脱石等,导致在煤 泥水处理难度加大。如何高效的进行煤泥水处理是目前学者的研究重点之一,为 此设计一种能达到高效煤泥浓缩、澄清循环水的设备,增加经济效益降低成本。 能有效地改善浮选作业压力与煤泥水工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抛物分级浓缩池。本浓缩池利用抛物分级浓缩原 理设置,具有药剂定量添加,煤泥多次沉降,底流防堵,无刮泥耙的特点。整个 浓缩池池体呈圆形结构,中心处布置了药剂添加系统和进料系统,在进料系统中 能够实现二次加药,矿浆与药剂充分接触混合的效果。池体中又分别布置了第一 道引流滞泥板单元、第二道引流滞泥板单元、第一道可调振动板装置、第二道可 调振动板装置能够实现絮状煤泥的高效沉降,以及池体内部设置的自由沉降区再 次保证煤泥的沉降。浓缩池底部设置有高压循环水管路,可保证底部煤泥不会淤 积。该分级池结构简单、建造成本低、使用方便、无耙结构等优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抛物分级浓缩池,至少包括浓缩池池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浓缩池池体 整体上呈圆形结构,为中心对称结构,由上侧壁、斜底、中侧壁、底板组成;所 述上侧壁所围成的大圆直径大于中侧壁所围成的圆的直径,即上侧壁位于中侧壁 的外部;所述上侧壁的下端与中侧壁的上端不在同一水平面上,其通过斜底相连; 所述斜底呈一定角度,向浓缩池池体内部倾斜布置;所述中侧壁下端上布置有高 压循环水管路,此处实例仅设置了两个高压循环水管路,也可在中侧壁下端沿周 边设置多个;所述中侧壁下端与浓缩池池体的底板相连;所述上侧壁的上端外侧 还设置有溢流口,所述溢流口略低于上侧壁的上端高度;所述浓缩池池体底板中 心处还设置有底流口;
所述浓缩池池体内还设置有环形隔板;所述环形隔板位于中侧壁正上方位 置;所述环形隔板的上端高度低于上侧壁上端的高度,淹没于浓缩池池体内;所 述环形隔板的下端与中侧壁的上端留有一定的间隙;所述环形隔板与上侧壁之间 的水平距离为自由沉降区,所述自由沉降区底部与浓缩池池体内部相通。
所述浓缩池池体中心处还设置有药剂添加系统;所述药剂添加系统包括矿浆 进口、一段矿浆管道、流量计、环形药剂分散器、内环壁、外环壁、矿浆与药剂 混合区、药剂管道、出口阀片、药剂挤出口、二段矿浆管道组成;
所述药剂添加系统下端设置有一段矿浆管道,所述一段矿浆管道上安装有流 量计,所述一段矿浆管道下端为矿浆进口,上端连接有环形药剂分散器;所述环 形药剂分散器下端与一段矿浆管道上部密封布置,上端与二段矿浆管道密封布 置;本实例中仅设置了一个环形药剂分散器,也可在一段矿浆管道与二段矿浆管 道之间沿管道中心线周边布置或者轴向平行布置多个环形药剂分散器;
所述环形药剂分散器呈圆环状结构,在其外环壁上设置有药剂管道,此处实 例仅设置了两路对称布置的药剂管道,也可沿环形药剂分散器的外环壁周边设置 多个;所述药剂管道上均布置有流量计;所述环形药剂分散器内环壁上均匀开设 有药剂挤出口;所述药剂挤出口上覆盖有出口阀片,且出口阀片布置方向与矿浆 流向相同,所述出口阀片为半扇形形状;所述内环壁中间为矿浆与药剂混合区, 所述矿浆进口内矿浆以一定的速度从环形药剂分散器内的内环壁中穿过与药剂 一次混合;所述药剂挤出口的入药压力略大于矿浆进口处入料压力。
所述浓缩池池体中心处还设置有与药剂添加系统相连接的进料系统;所述进 料系统与药剂添加系统通过二段矿浆管道相连;所述进料系统由进料圆筒、小喇 叭状分散口、二次加药管、大喇叭状药剂分散口、混合管、倒锥形筒、二段扩散 口、矿浆二次分散区、药剂雾化室组成;
所述进料系统布置与浓缩池池体中心处,上端安装有进料圆筒;所述进料圆 筒与二段矿浆管道相连接;所述进料圆筒下端设置有小喇叭状分散口;所述进料 圆筒内部安装有微细的二次加药管,所述二次加药管布置在进料圆筒中心处,可 以根据实际生产需要二次加药,所述二次加药管下端连接有大喇叭状药剂分散 口;所述大喇叭状药剂分散口的下端最大直径大于小喇叭状分散口的最大直径; 所述大喇叭状药剂分散口位于小喇叭状分散口的下部,所述大喇叭状药剂分散口 与小喇叭状分散口两者之间留有一定的高度,且大喇叭状药剂分散口的开口度大 于小喇叭状分散口的开口度;所述大喇叭状药剂分散口的边缘为锯齿状结构;所 述进料圆筒的下端还焊接有混合管,所述大喇叭状药剂分散口与小喇叭状分散口 均位于混合管内部;所述混合管下端还设置有倒锥形筒;所述倒锥形筒的下部设 置有二段扩散口,所述二段扩散口与倒锥形筒为对称结构,呈轴对称布置;所述 大喇叭状药剂分散口与小喇叭状分散口竖直高度上空间位置为矿浆二次分散区, 所述矿浆二次分散区尺寸上为上宽下缩的结构;所述大喇叭状药剂分散口的正下 方位置为药剂雾化室。
所述浓缩池池体内沿池体中心向外依次布置有第一道引流滞泥板单元、第二 道引流滞泥板单元;所述第一道引流滞泥板单元与第二道引流滞泥板单元结构相 同;所述第一道引流滞泥板单元、第二道引流滞泥板单元均由斜板、曲面板、支 架、轴、轴承组成;
所述斜板两端与轴连接,穿过固定在两端支架上的轴承;所述斜板与曲面板 相连;所述斜板为等厚度的薄板,所述曲面板为一端与斜板等厚,另一端逐渐变 薄的弯曲板,所述曲面板弯曲角度向下;所述斜板可以随意调节与水平方向的夹 角;所述每两个斜板之间留有一定的距离;所述每两个相邻的第一道引流滞泥板 单元与每两个相邻的第二道引流滞泥板单元之间留有一定的间隙。
所述浓缩池池体内沿池体中心向外依次还布置有第一道可调振动板装置、第 二道可调振动板装置;所述第一道可调振动板装置与第二道可调振动板装置结构 相同;所述第一道可调振动板装置、第二道可调振动板装置均由振动板、铰链、 柔性震荡片、超声波调控器组成;
所述柔性震荡片通过铰链连接在振动板两侧,所述柔性震荡片稍向下倾斜; 所述振动板与超声波调控器通过导线相连接,通过超声波调控器发出声波震动振 动板传递给柔性震荡片;所述超声波调控器可以调整声波的振动频率;所述第一 道可调振动板装置与第二道可调振动板装置上的振动板将浓缩池池体内围成一 个类正七边形结构,将浓缩池池体又分割开来,将第一道可调振动板装置上的振 动板与第二道可调振动板装置上的振动板与环形隔板组合开来,将浓缩池池体分 割成4个部分,底部流域贯通,且其上端高度由内向外依次升高;所述每两个相 邻的第一道可调振动板装置与每两个相邻的第二道可调振动板装置之间留有一 定的间隙。
所述浓缩池池体内沿池体中心向外依次布置第一道引流滞泥板单元、第一道 可调振动板装置、第二道引流滞泥板单元、第二道可调振动板装置;所述第一道 引流滞泥板单元在尺寸上小于第二道引流滞泥板单元;所述第一道可调振动板装 置在尺寸上小于第二道可调振动板装置;
所述第一道引流滞泥板单元的水平高度低于第二道引流滞泥板单元;所述第 一道可调振动板装置高度低于第二道可调振动板装置;所述第一道可调振动板装 置高度低于第一道引流滞泥板单元的高度;所述第二道可调振动板装置高度低于 第二道引流滞泥板单元的高度;所述第一道引流滞泥板单元、第一道可调振动板 装置、第二道引流滞泥板单元、第二道可调振动板装置的高度均低于浓缩池池体 内水面的高度;所述第一道引流滞泥板单元、第一道可调振动板装置、第二道引 流滞泥板单元、第二道可调振动板装置沿水平径向方向依次布置,且总体结构尺 寸上呈内小外大布置,如对第一道引流滞泥板单元来讲,距离中心近端长度尺寸 小,远端尺寸大,呈扇形状,此处实例沿中心线中心对称布置了七组。
所述浓缩池池体内下部还布置有多个非连续假底,所述非连续假底由上平板 和下支柱组成;所述上平板为圆环状结构,沿浓缩池池体内部中心线圆周布置; 所述底流口上方的非连续假底上部布置了锥形分散器;所述每两个非连续假底之 间留有一定的间距;所述每一个非连续假底的上平板都在同一个水平面上;
所述锥形分散器布置在进料系统的正下方,所述锥形分散器由锥形台与凹形 槽组成;所述锥形台布置在凹形槽内部正中心位置,高度与凹形槽齐平;所述凹 形槽开口直径大于进料系统下端二段扩散口的开口直径。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表现在:
1、本发明利用在浓缩池池体内布置的锥形分散器结构,使得与药剂混合后 矿浆喷射而出跃升至池体中,之后在同高度水平的煤泥颗粒以一定速度抛出,考 虑到不同形状、大小、重量颗粒的形状系数、介质阻力系数的不同,其在水平方 向上抛射距离不同,利用第一道引流滞泥板单元与第二道引流滞泥板单元,使得 煤泥颗粒絮团沉降,而达到不同煤泥颗粒分级的效果;
函数F(χ、δ、ρ......)为颗粒在矿浆中运动时所受阻力与煤泥颗粒的球形系 数、矿浆浓度、矿粒颗粒密度等有关,导致颗粒的水平运动距离有差异从而达到 分级的效果;
F——颗粒在矿浆中所受的阻力;
χ——颗粒的球形系数;
δ——矿浆的浓度;
......
ρ——矿粒颗粒密度。
2、本发明采用的药剂添加系统能够实现对药剂的定量加药,矿浆进料管道 上与药剂添加管道上均布置有流量计;矿浆从环形药剂分散器内环壁中穿过的同 时与从药剂挤出口的药剂达到一次混合,图中仅展示了一个环形药剂分散器的工 作,也可以同时布置多个环形药剂分散器,增加系统处理能力;出口阀片的设置 可以防止矿浆堵塞药剂挤出口,其布置方向与矿浆流向相同,高速运动的矿浆也 有利于引射药剂,从而有利于将一滴药剂拉伸成长条状,增加其与矿浆的接触面 积。
3、本发明的进料系统能够实现对矿浆和药剂的多次混合作用,进料系统中 的二次加药管可以根据实际生产需要对矿浆进行二次加药,另外大喇叭状药剂分 散口能够起到对矿浆的分散作用,其次边缘处的锯齿状加剧了矿浆的分散;小喇 叭状分散口使得进料圆筒中的高压矿浆突然释放压力能够有效的散开矿浆。
4、本发明中设置的第一道可调振动板装置与第二道可调振动板装置,将浓 缩池池体内的流域再次分割成一个上部与下部互相连通,中间部分上下错隔开的 流域,能够有效实现絮团颗粒的沉降与防止从上部跑粗颗粒;通过可调振动板装 置上的超声波调控器发出的声波传递给柔性震荡片,使得沉降在柔性震荡片上或 者周边区域的煤泥颗粒,能够很快的降落在浓缩池池体底部。
5、本发明的第一道引流滞泥板单元与第二道引流滞泥板单元的设置在高度 上第一道引流滞泥板单元低于第二道引流滞泥板单元的高度,可以实现第一道引 流滞泥板单元未处理完的絮团颗粒二次被处理;另外引流滞泥板单元的斜板与曲 面板结构能够实现任意调整其与水平方向的夹角;曲面板设置为一端与斜板等厚 而另一端薄且向下方弯曲角度,实现对煤泥颗粒的任意角度的抛射。
6、本发明的浓缩池池体内还设置有自由沉降区,当矿浆从进料系统喷射而 出最终到达环形隔板附近后,矿浆的运动动能已经被中间环节的第一道引流滞泥 板单元、第一道可调振动板装置、第二道引流滞泥板单元、第二道可调振动板装 置消耗殆尽,即使有未被处理絮团矿浆颗粒,在越过环形隔板后在自由沉降区内 会完全沉降,从环形隔板底部的间隙留到浓缩池池体底部。
7、本发明在浓缩池池体底部设置有高压循环水管路,可以实现对底部矿浆 的清淤作用,防止矿浆淤积与堵塞。
8、本发明在浓缩池池体内的非连续假底为环形结构,实现矿浆沉降的中间 转接和及时粘附絮团矿浆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为本发明的药剂添加系统及进料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为环形药剂分散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为本发明结构的俯视图。
图5是第一道引流滞泥板单元、第二道引流滞泥板单元结构示意图。
图6是第一道可调振动板装置、第二道可调振动板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7是为锥形分散器结构示意图。
图中附图标记含义如下:
10—药剂添加系统;11—矿浆进口;12—一段矿浆管道;13—流量计
14—环形药剂分散器;14a—内环壁;14b—外环壁;14c—矿浆与药剂混合 区;14d—药剂管道;14e—出口阀片;14f—药剂挤出口
15—二段矿浆管道
20—进料系统;21—进料圆筒;21a—小喇叭状分散口;22—二次加药管;
22a—大喇叭状药剂分散口;23—混合管;24—倒锥形筒;25—二段扩散口;
26—矿浆二次分散区;27—药剂雾化室
30—浓缩池池体;31—上侧壁;32—斜底;33—中侧壁;33a—高压循环水 管道;34—底板
40—溢流口;41—底流口
50—环形隔板;51—自由沉降区
60—第一道引流滞泥板单元;60A—第二道引流滞泥板单元;61—斜板;61a —曲面板;62—支架;63—轴;64—轴承
70—第一道可调振动板装置;70A—第二道可调振动板装置;71—振动板;
72—铰链;73—柔性震荡片;74—超声波调控器
80—非连续假底;80a—上平板;80b—下支柱
90—锥形分散器;90a—锥形台;90b—凹形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便于理解,此处结合图1-7,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作以下进一步描述, 图中的箭头为矿浆及煤泥沉降流向示意:
本发明的具体组成部分,分为几大模块,包括:药剂添加系统10、进料系 统20、浓缩池池体30、第一道引流滞泥板单元60、第二道引流滞泥板单元60A、 第一道可调振动板装置70、第二道可调振动板装置70A、非连续假底80、锥形 分散器90下面逐一进行详细描述:
1、药剂添加系统
其机构如图1、2、3所示,药剂添加系统10为本发明的重点;本实例的药 剂添加系统10能够实现根据矿浆流量的大小对药剂的定量添加,药剂添加系统 10包括矿浆进口11、一段矿浆管道12、流量计13、环形药剂分散器14、二段 矿浆管道15;矿浆从矿浆进口11进入一段矿浆管道12,一段矿浆管道12上布 置有流量计13,能够实时监测矿浆瞬时流量,传递给控制中心,计算出所要添 加的药剂量;
矿浆进入到环形药剂分散器14中,环形药剂分散器14为圆环形结构,结构 包括内环壁14a、外环壁14b、矿浆与药剂混合区14c、药剂管道14d、出口阀片 14e、药剂挤出口14f;
环形药剂分散器14的上下端为密封机构,矿浆通过环形药剂分散器14的内 环壁14a穿过的同时与药剂在矿浆与药剂混合区14c内实现一次混合,快速通过 的矿浆能够实现对药剂的吸入作用,对于单个的药滴来讲,能够将药滴拉伸,增 加药滴的表面积,增加与矿浆的接触面积;出口阀片14e的设置一方面防止矿浆 堵塞药剂挤出口14f,再者能够实现对药剂的剥离分散作用和增加矿浆的紊流作 用,出口阀片14e与矿浆流向平行布置,结构为扇形结构;药剂挤出口14f开设 在内环壁14a上,药剂挤出口14f为微小的孔口结构,实现对药剂拉伸,分散作 用;内环壁14a上开设多个药剂挤出口14f;外环壁14b上设置了两个药剂管道 14d,在药剂管道14d上均设置有流量计13,能够根据矿浆的流量定量的加入药 剂,本实例仅设置了两个药剂管道14d,也可沿外环壁14b周边设置多个药剂管 道14d;内环壁14a与外环壁14b之间的空间为药剂暂存与分散区域,另外环形 药剂分散器14的上端为二段矿浆管道15,矿浆与药剂一次混合后进入到二段矿 浆管道15;本实例中仅设置了一个环形药剂分散器14,也可在一段矿浆管道12 与二段矿建管道15之间沿中心线方向周边布置或者轴向平行布置多个环形药剂 分散器14。
2、进料系统
其机构如图1、2所示,进料系统20为本发明的另一重点;进料系统20由 进料套筒21、小喇叭状分散口21a、二次加药管22、大喇叭状药剂分散口22a、 混合管23、倒锥形筒24、二段扩散口25、矿浆二次分散区26、药剂雾化室27 组成;
进料系统20通过二段矿浆管道15与药剂添加系统10相连,进料系统20 布置在浓缩池池体30中心处;进料系统20上端安装有进料圆筒21,进料圆筒 21与二段矿浆管道15相连接;进料圆筒21下端设置有小喇叭状分散口21a,有 压矿浆通过进料圆筒21输送矿浆,通过小喇叭状分散口21a进行矿浆压力的释 放,有利于矿浆的再次分散;进料圆筒21内部还安装有微细的二次加药管22, 二次加药管22布置在进料圆筒21中心处,可以根据实际生产需要二次加药,二 次加药管22下端连接有大喇叭状药剂分散口22a;大喇叭状药剂分散口22a的 下端最大直径大于小喇叭状分散口21a的最大直径,大喇叭状药剂分散口22a 位于小喇叭状分散口21a的下部,大喇叭状药剂分散口22a与小喇叭状分散口 21a两者之间留有一定的高度,且大喇叭状药剂分散口22a的开口度大于小喇叭 状分散口21a的开口度;大喇叭状药剂分散口22a的边缘为锯齿状结构,可以有 利于对矿浆的切割分散,另外其喇叭口状的结构还能够实现伞形分散器的作用; 进料圆筒21的下端还焊接有混合管23,大喇叭状药剂分散口22a与小喇叭状分 散口21a均位于混合管23内部;混合管23下端还设置有倒锥形筒24,倒锥形 筒24对药剂与矿浆再次施压、收缩;倒锥形筒24的下部还设置有二段扩散口 25,二段扩散口25与倒锥形筒24为对称结构,呈轴对称布置,倒锥形筒24施 加压力后的矿浆通过二段扩散口25后二次释放压力,从二段扩散口25喷散而出; 大喇叭状药剂分散口22a与小喇叭状分散口21a竖直高度上空间位置为矿浆二次 分散区26,矿浆二次分散区26尺寸上为上宽下缩的结构,使得矿浆以一定的压 力喷射而出;所述大喇叭状药剂分散口22a的正下方位置为药剂雾化室27,微 细的二次加药管22中的药剂喷射而出至药剂雾化室27,由于压力的突然释放, 使得药剂雾化成药滴,增加了药剂与矿浆的接触面积,若二次加药管22不作为 添加药剂的管道,其下部大喇叭状药剂分散口22a的正下方可以作为矿浆与药剂 的紊流混合区,加剧药剂与矿浆的混合程度。
3、浓缩池池体
其结构如图1、4所示,浓缩池池体30整体上呈圆形结构,为中心对称结构, 由上侧壁31、斜底32、中侧壁33、底板34组成;
上侧壁31所围成的大圆直径大于中侧壁33所围成的圆的半径,即上侧壁 31位于中侧壁33的外部;上侧壁31的下端与中侧壁33的上端不在同一水平面 上,其通过斜底32相连;斜底32呈一定角度,向浓缩池池体30内部倾斜布置, 有利于沉降的煤泥依靠自身重力滑进浓缩池池体30内的底板34上;中侧壁33 下端上布置有高压循环水管路33a,此处实例仅设置了两个高压循环水管路33a, 也可在中侧壁33下端沿周边设置多个,高压循环水管路33a可以防止底板34 煤泥淤积,用于紧急状况下的煤泥自清理;中侧壁33下端与浓缩池池体30的底 板34相连;上侧壁31的上端外侧还设置有溢流口40,用于收集浓缩池池体30上部的澄清水,溢流口40略低于上侧壁31的上端高度;浓缩池池体30底板34 中心处还设置有底流口41;
浓缩池池体30内还设置有环形隔板50;环形隔板50位于中侧壁33正上方 位置;环形隔板50的上端高度低于上侧壁31上端的高度,淹没于浓缩池池体 30内;环形隔板50的下端与中侧壁33的上端留有一定的间隙;环形隔板50与 上侧壁31之间的水平距离为自由沉降区51,越过环形隔板50的煤泥水,经过 自由沉降区51的深度澄清作用,煤泥沉降至斜底32后滑落至底板34上,澄清 水越过上侧壁31上端后进入溢流口40。
4、第一道引流滞泥板单元60、第二道引流滞泥板单元60A
其结构如图1、5所示,第一道引流滞泥板单元60、第二道引流滞泥板单元 60A为本发明的另一重点;第一道引流滞泥板单元60与第二道引流滞泥板单元 60A结构相同;第一道引流滞泥板单元60、第二道引流滞泥板单元60A均由斜板 61、曲面板61a、支架62、轴63、轴承64组成;
斜板61两端与轴63连接,穿过固定在两端支架上的轴承64;斜板61与曲 面板61a相连;斜板61为等厚度的薄板,曲面板61a为一端与斜板等厚,另一 端逐渐变薄的弯曲板,曲面板61a弯曲角度向下;斜板61可以随意调节与水平 方向的夹角;每两个斜板61之间留有一定的距离,方便煤泥水的通过;每两个 相邻的第一道引流滞泥板单元60与每两个相邻的第二道引流滞泥板单元60A之 间留有一定的间隙,本实例中布置了七个第一道引流滞泥板单元60与七个第二 道引流滞泥板单元60A,围绕着浓缩池池体30中心线布置成正七边形结构,另 外靠近中心线处的第一道引流滞泥板单元60尺寸上小于第二道引流滞泥板单元60A尺寸。
5、第一道可调振动板装置70、第二道可调振动板装置70A
其结构如图1、6所示,第一道可调振动板装置70、第二道可调振动板装置 70A为本发明的另一重点;第一道可调振动板装置70、第二道可调振动板装置 70A结构相同,均由振动板71、铰链72、柔性震荡片73、超声波调控器74组成;
柔性震荡片73通过铰链72连接在振动板71两侧,柔性震荡片73稍向下倾 斜;振动板71与超声波调控器74通过导线相连接,通过超声波调控器74发出 声波震动振动板传71递给柔性震荡片73;超声波调控器74可以调整声波的振 动频率;第一道可调振动板装置70与第二道可调振动板装置70A上的振动板71 将浓缩池池体30内围成一个类正七边形结构,将浓缩池池体30又分割开来,单 独的将第一道可调振动板装置70上的振动板71与第二道可调振动板装置70A 上的振动板71与环形隔板50组合看来,将浓缩池池体30分割成4个部分,底 部流域贯通,且其上端高度由内向外依次升高;每两个相邻的第一道可调振动板 装置70与每两个相邻的第二道可调振动板装置70A之间留有一定的间隙;另外 靠近中心线处的第一道可调振动板装置70尺寸上小于第二道可调振动板装置 70A尺寸;
浓缩池池体30内沿池体中心向外依次布置第一道引流滞泥板单元60、第一 道可调振动板装置70、第二道引流滞泥板单元60A、第二道可调振动板装置70A; 第一道引流滞泥板单元60的水平高度低于第二道引流滞泥板单元60A;第一道 可调振动板装置70高度低于第二道可调振动板装置70A;第一道可调振动板装 置70高度低于第一道引流滞泥板单元60的高度;第二道可调振动板装置70A 高度低于第二道引流滞泥板单元60A的高度;第一道引流滞泥板单元60、第一 道可调振动板装置70、第二道引流滞泥板单元60A、第二道可调振动板装置70A 的高度均低于浓缩池池体30内水面的高度;第一道引流滞泥板单元60、第一道 可调振动板装置70、第二道引流滞泥板单元60A、第二道可调振动板装置70A 沿水平径向方向依次布置,且总体结构尺寸上呈内小外大布置,如对第一道引流 滞泥板单元60来讲,距离中心近端长度尺寸小,远端尺寸大,呈扇形状,此处 实例沿中心线中心对称布置了七组。
6、非连续假底80、锥形分散器90
其结构如图1、7所示,非连续假底80、锥形分散器90为本发明的另一重 点;进料系统20的正下方布置有锥形分散器90,锥形分散器90由锥形台90a 与凹形槽90b组成;锥形台90a布置在凹形槽90b内部正中心位置,高度与凹形 槽90b齐平;所述凹形槽90b开口直径大于进料系统20下端二段扩散口25的开 口直径;从进料系统20射出的汇聚矿浆喷射到锥形分散器90上后,被锥形台 90a冲击分散后经过凹形槽90b的边缘,分散矿浆跃升至浓缩池池体30内,经 第一道引流滞泥板单元60、第二道引流滞泥板单元60A抛物分级沉降;
浓缩池池体30内下部还布置有多个非连续假底80,非连续假底80由上平 板80a和下支柱80b组成;上平板80a为圆环状结构,沿浓缩池池体30内部中 心线圆周布置;底流口41上方的非连续假底80上部布置了锥形分散器90;每 两个非连续假底80之间留有一定的间距;每一个非连续假底80的上平板80a 都在同一个水平面上。
本说明书仅仅是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发明的范围进 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发明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技 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 内。
Claims (5)
1.一种抛物分级浓缩池,至少包括浓缩池池体(30),其特征在于:所述浓缩池池体(30)整体上呈圆形结构,为中心对称结构,由上侧壁(31)、斜底(32)、中侧壁(33)、底板(34)组成;所述上侧壁(31)所围成的大圆直径大于中侧壁(33)所围成的圆的直径,即上侧壁(31)位于中侧壁(33)的外部;所述上侧壁(31)的下端与中侧壁(33)的上端不在同一水平面上,其通过斜底(32)相连;所述斜底(32)呈一定角度,向浓缩池池体(30)内部倾斜布置;所述中侧壁(33)下端上布置有高压循环水管路(33a);所述中侧壁(33)下端与浓缩池池体(30)的底板(34)相连;所述上侧壁(31)的上端外侧还设置有溢流口(40),所述溢流口(40)略低于上侧壁(31)的上端高度;所述浓缩池池体(30)底板(34)中心处还设置有底流口(41);
所述浓缩池池体(30)内还设置有环形隔板(50);所述环形隔板(50)位于中侧壁(33)正上方位置;所述环形隔板(50)的上端高度低于上侧壁(31)上端的高度,淹没于浓缩池池体(30)内;所述环形隔板(50)的下端与中侧壁(33)的上端留有一定的间隙;所述环形隔板(50)与上侧壁(31)之间的水平距离为自由沉降区(51),所述自由沉降区(51)底部与浓缩池池体(30)内部相通;
所述浓缩池池体(30)中心处还设置有药剂添加系统(10);所述药剂添加系统(10)包括矿浆进口(11)、一段矿浆管道(12)、流量计(13)、环形药剂分散器(14)、内环壁(14a)、外环壁(14b)、矿浆与药剂混合区(14c)、药剂管道(14d)、出口阀片(14e)、药剂挤出口(14f)、二段矿浆管道(15)组成;
所述药剂添加系统(10)下端设置有一段矿浆管道(12),所述一段矿浆管道(12)上安装有流量计(13),所述一段矿浆管道(12)下端为矿浆进口(11),上端连接有环形药剂分散器(14);所述环形药剂分散器(14)下端与一段矿浆管道(12)上部密封布置,上端与二段矿浆管道(15)密封布置;
所述环形药剂分散器(14)呈圆环状结构,在其外环壁(14b)上设置有药剂管道(14d);所述药剂管道(14d)上均布置有流量计(13);所述环形药剂分散器(14)内环壁(14a)上均匀开设有药剂挤出口(14f);所述药剂挤出口(14f)上覆盖有出口阀片(14e),且出口阀片(14e)布置方向与矿浆流向相同,所述出口阀片(14e)为半扇形形状;所述内环壁(14a)中间为矿浆与药剂混合区(14c),所述矿浆进口(11)内矿浆以一定的速度从环形药剂分散器(14)内的内环壁(14a)中穿过与药剂一次混合;所述药剂挤出口(14f)的入药压力略大于矿浆进口(11)处入料压力;
所述浓缩池池体(30)内沿池体中心向外依次布置有第一道引流滞泥板单元(60)、第二道引流滞泥板单元(60A);所述第一道引流滞泥板单元(60)与第二道引流滞泥板单元(60A)结构相同;所述第一道引流滞泥板单元(60)、第二道引流滞泥板单元(60A)均由斜板(61)、曲面板(61a)、支架(62)、轴、轴承(64)组成;
所述斜板(61)两端与轴(63)连接,穿过固定在两端支架(62)上的轴承(64);所述斜板(61)与曲面板(61a)相连;所述斜板(61)为等厚度的薄板,所述曲面板(61a)为一端与斜板(61)等厚,另一端逐渐变薄的弯曲板,所述曲面板(61a)弯曲角度向下;所述斜板(61)可以随意调节与水平方向的夹角;所述每两个斜板(61)之间留有一定的距离;所述每两个相邻的第一道引流滞泥板单元(60)与每两个相邻的第二道引流滞泥板单元(60A)之间留有一定的间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抛物分级浓缩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浓缩池池体(30)中心处还设置有与药剂添加系统(10)相连接的进料系统(20);所述进料系统(20)与药剂添加系统(10)通过二段矿浆管道(15)相连;所述进料系统(20)由进料圆筒(21)、小喇叭状分散口(21a)、二次加药管(22)、大喇叭状药剂分散口(22a)、混合管(23)、倒锥形筒(24)、二段扩散口(25)、矿浆二次分散区(26)、药剂雾化室(27)组成;
所述进料系统(20)布置与浓缩池池体(30)中心处,上端安装有进料圆筒(21);所述进料圆筒(21)与二段矿浆管道(15)相连接;所述进料圆筒(21)下端设置有小喇叭状分散口(21a);所述进料圆筒(21)内部安装有微细的二次加药管(22),所述二次加药管(22)布置在进料圆筒(21)中心处,所述二次加药管(22)下端连接有大喇叭状药剂分散口(22a);所述大喇叭状药剂分散口(22a)的下端最大直径大于小喇叭状分散口(21a)的最大直径;所述大喇叭状药剂分散口(22a)位于小喇叭状分散口(21a)的下部,所述大喇叭状药剂分散口(22a)与小喇叭状分散口(21a)两者之间留有一定的高度,且大喇叭状药剂分散口(22a)的开口度大于小喇叭状分散口(21a)的开口度;所述大喇叭状药剂分散口(22a)的边缘为锯齿状结构;所述进料圆筒(21)的下端还焊接有混合管(23),所述大喇叭状药剂分散口(22a)与小喇叭状分散口(21a)均位于混合管(23)内部;所述混合管(23)下端还设置有倒锥形筒(24);所述倒锥形筒(24)的下部设置有二段扩散口(25),所述二段扩散口(25)与倒锥形筒(24)为对称结构,呈轴对称布置;所述大喇叭状药剂分散口(22a)与小喇叭状分散口(21a)竖直高度上空间位置为矿浆二次分散区(26),所述矿浆二次分散区(26)尺寸上为上宽下缩的结构;所述大喇叭状药剂分散口(22a)的正下方位置为药剂雾化室(27)。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抛物分级浓缩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浓缩池池体(30)内沿池体中心向外依次还布置有第一道可调振动板装置(70)、第二道可调振动板装置(70A);所述第一道可调振动板装置(70)与第二道可调振动板装置(70A)结构相同;所述第一道可调振动板装置(70)、第二道可调振动板装置(70A)均由振动板(71)、铰链(72)、柔性震荡片(73)、超声波调控器(74)组成;
所述柔性震荡片(73)通过铰链(72)连接在振动板(71)两侧,所述柔性震荡片(73)稍向下倾斜;所述振动板(71)与超声波调控器(74)通过导线相连接,通过超声波调控器(74)发出声波震动振动板(71)传递给柔性震荡片(73);所述超声波调控器(74)可以调整声波的振动频率;所述第一道可调振动板装置(70)与第二道可调振动板装置(70A)上的振动板(71)将浓缩池池体(30)内围成一个类正七边形结构,将浓缩池池体(30)又分割开来,将第一道可调振动板装置(70)上的振动板(71)与第二道可调振动板装置(70A)上的振动板(71)与环形隔板(50)组合开来,将浓缩池池体(30)分割成4个部分,底部流域贯通,且其上端高度由内向外依次升高;所述每两个相邻的第一道可调振动板装置(70)与每两个相邻的第二道可调振动板装置(70A)之间留有一定的间隙。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一种抛物分级浓缩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浓缩池池体(30)内沿池体中心向外依次布置第一道引流滞泥板单元(60)、第一道可调振动板装置(70)、第二道引流滞泥板单元(60A)、第二道可调振动板装置(70A);所述第一道引流滞泥板单元(60)在尺寸上小于第二道引流滞泥板单元(60A);所述第一道可调振动板装置(70)在尺寸上小于第二道可调振动板装置(70A);
所述第一道引流滞泥板单元(60)的水平高度低于第二道引流滞泥板单元(60A);所述第一道可调振动板装置(70)高度低于第二道可调振动板装置(70A);所述第一道可调振动板装置(70)高度低于第一道引流滞泥板单元(60)的高度;所述第二道可调振动板装置(70A)高度低于第二道引流滞泥板单元(60A)的高度;所述第一道引流滞泥板单元(60)、第一道可调振动板装置(70)、第二道引流滞泥板单元(60A)、第二道可调振动板装置(70A)的高度均低于浓缩池池体(30)内水面的高度;所述第一道引流滞泥板单元(60)、第一道可调振动板装置(70)、第二道引流滞泥板单元(60A)、第二道可调振动板装置(70A)沿水平径向方向依次布置,且总体结构尺寸上呈内小外大布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抛物分级浓缩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浓缩池池体(30)内下部还布置有多个非连续假底(80),所述非连续假底(80)由上平板(80a)和下支柱(80b)组成;所述上平板(80a)为圆环状结构,沿浓缩池池体(30)内部中心线圆周布置;所述底流口(41)上方的非连续假底(80)上部布置了锥形分散器(90);所述每两个非连续假底(80)之间留有一定的间距;所述每一个非连续假底(80)的上平板(80a)都在同一个水平面上;
所述锥形分散器(90)布置在进料系统(20)的正下方,所述锥形分散器(90)由锥形台(90a)与凹形槽(90b)组成;所述锥形台(90a)布置在凹形槽(90b)内部正中心位置,高度与凹形槽(90b)齐平;所述凹形槽(90b)开口直径大于进料系统(20)下端二段扩散口(25)的开口直径。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10328006.5A CN106976944B (zh) | 2017-05-10 | 2017-05-10 | 一种抛物分级浓缩池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10328006.5A CN106976944B (zh) | 2017-05-10 | 2017-05-10 | 一种抛物分级浓缩池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6976944A CN106976944A (zh) | 2017-07-25 |
CN106976944B true CN106976944B (zh) | 2023-08-22 |
Family
ID=593418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10328006.5A Active CN106976944B (zh) | 2017-05-10 | 2017-05-10 | 一种抛物分级浓缩池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6976944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727822B (zh) * | 2017-12-07 | 2024-04-16 | 河北华厚天成环保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水质分析仪试剂用量监控装置 |
CN110935207B (zh) * | 2019-12-13 | 2020-10-09 | 安徽理工大学 | 一种紧凑式无耙浓缩装置 |
CN110935205B (zh) * | 2019-12-13 | 2020-10-09 | 安徽理工大学 | 一种包括层降导流沉降筛的多级沉降无耙浓缩装置 |
CN113441287B (zh) * | 2021-07-09 | 2022-12-09 | 淮北市协力重型机器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制备精矿的方法 |
CN115943917A (zh) * | 2023-01-10 | 2023-04-11 | 通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 一种鱼苗种投喂装置及其投喂方法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ZA728772B (en) * | 1971-12-28 | 1973-08-29 | Sugar Res Ltd | Improvements in and relating to clarifying apparatus |
CN205295044U (zh) * | 2015-11-23 | 2016-06-08 | 天津优信捷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一种煤泥水处理装置 |
CN105944407A (zh) * | 2016-06-27 | 2016-09-21 | 安徽理工大学 | 一种具有回旋式环形通道的无耙浓缩机 |
CN206828169U (zh) * | 2017-05-10 | 2018-01-02 | 安徽理工大学 | 一种抛物分级浓缩池 |
-
2017
- 2017-05-10 CN CN201710328006.5A patent/CN106976944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ZA728772B (en) * | 1971-12-28 | 1973-08-29 | Sugar Res Ltd | Improvements in and relating to clarifying apparatus |
CN205295044U (zh) * | 2015-11-23 | 2016-06-08 | 天津优信捷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一种煤泥水处理装置 |
CN105944407A (zh) * | 2016-06-27 | 2016-09-21 | 安徽理工大学 | 一种具有回旋式环形通道的无耙浓缩机 |
CN206828169U (zh) * | 2017-05-10 | 2018-01-02 | 安徽理工大学 | 一种抛物分级浓缩池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6976944A (zh) | 2017-07-2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6976944B (zh) | 一种抛物分级浓缩池 | |
US9289701B2 (en) | Open-channel feed dilution system for a thickener or settling tank | |
US11602704B2 (en) | Rake-free thickening device including driving area | |
CN104524824A (zh) | 一种浓密机的进料装置 | |
CN102989339A (zh) | 选煤用矿浆预处理器 | |
US20030173289A1 (en) | Self diluting feedwell including a vertical eduction mechanism and method of dilution employing same | |
CN110935206B (zh) | 一种倒流式多级沉降无耙浓缩装置 | |
CN106975375B (zh) | 微气泡装置、脱硫设备、氧化以及提升水体含氧量的方法 | |
CN101745256A (zh) | 机械加速澄清池 | |
CN103252183B (zh) | 分级跌落式煤浆预处理装置 | |
RU2535709C2 (ru) | Способ оптимизации распределения подачи в отстойном резервуаре | |
CN1275698C (zh) | 浮选机构和浮选槽 | |
CN201316558Y (zh) | 机械加速澄清池 | |
US11319215B2 (en) | Multi-stage sedimentation rake-free thickening device | |
CN215479958U (zh) | 自循环高密度悬浮污泥滤沉池及水处理系统 | |
CN107088474A (zh) | 一种煤泥浮选预处理设备 | |
CN206828169U (zh) | 一种抛物分级浓缩池 | |
CN216890150U (zh) | 变循环多向流高效混合反应装置 | |
CN215479954U (zh) | 自适应加重污泥澄清池 | |
CN112221206B (zh) | 一种优化的多级沉降无耙浓缩装置 | |
CN114307934B (zh) | 变循环多向流高效混合反应装置 | |
CN216639102U (zh) | 自平衡悬浮污泥高速沉淀池 | |
CN203264648U (zh) | 分级跌落式煤浆预处理装置 | |
CN114887776B (zh) | 一种气浮与斜板结合的微颗粒分级装置及方法 | |
US6083389A (en) | Flotation plant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