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973373A - 网络注册方法、装置、移动终端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网络注册方法、装置、移动终端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973373A
CN106973373A CN201710408619.XA CN201710408619A CN106973373A CN 106973373 A CN106973373 A CN 106973373A CN 201710408619 A CN201710408619 A CN 201710408619A CN 106973373 A CN106973373 A CN 10697337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bile terminal
adjacent area
user
network
preferen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408619.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燕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ku Interne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ku Interne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ku Interne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ku Interne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408619.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973373A/zh
Publication of CN10697337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97337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Network data management
    • H04W8/02Processing of mobility data, e.g. registration information at HLR [Home Location Register] or VLR [Visitor Location Register]; Transfer of mobility data, e.g. between HLR, VLR or external networks
    • H04W8/08Mobility data transfer
    • H04W8/082Mobility data transfer for traffic bypassing of mobility servers, e.g. location registers, home PLMNs or home ag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02Arrangements for optimising operational condi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8/00Access restriction; Network selection; Access point selection
    • H04W48/20Selecting an access poi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60/00Affiliation to network, e.g. registration; Terminating affiliation with the network, e.g. de-registration
    • H04W60/04Affiliation to network, e.g. registration; Terminating affiliation with the network, e.g. de-registration using triggered ev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网络注册方法、装置、移动终端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网络注册方法包括:判断移动终端是否进入当前小区与跨境的邻区共同覆盖的重叠区域;当判断所述移动终端进入了所述重叠区域时,判断所述移动终端能否接入所述邻区;当判断所述移动终端能接入所述邻区时,根据用户偏好从所述当前小区和所述邻区中选择优先级最高的小区进行注册。本发明提供的网络注册方法,使用用户偏好网络,提升了用户的体验度。

Description

网络注册方法、装置、移动终端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通信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网络注册方法、装置、移动终端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对外的交流越来越频繁,因此,移动终端用户经常跨境出行,而跨境漫游地与归属地、各个跨境漫游地之间存在网络重叠区域。
现有的移动终端注册规范包括两种方式。一种是在开机时选择上次关机或脱网前登记的PLMN(Public Land Mobile Network,公共陆地移动网络);另外一种是通过MinimumPeriodicSearchTimer或者卡中的T时间间隔重选来搜索归属地。因此,在跨境网络重叠区,移动终端所连接的网络可能不是用户希望连接的网络。
例如,移动终端最初连接的是第一漫游地网络,当用户到达第一漫游地网络与第二漫游地网络共同覆盖的区域时,移动终端也会保持注册于第一漫游地网络,直到移动终端离开共同覆盖区域进入到第二漫游地网络单独覆盖区域,才会注册到第二漫游地网络。而在第二漫游地网络的网络速度更快,或者信号更强,显然,用户可能更希望注册于第二漫游地网络,但是移动终端始终连接的是第一漫游地网络,这并非用户所希望的,因此,在跨境网络的共同覆盖区域,现有的网络注册方式用户体验差。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网络注册方法、网络注册装置和移动终端,以在多个跨境网络共同覆盖区域注册至用户希望的网络,进而提升用户的体验度。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网络注册方法,包括:判断移动终端是否进入当前小区与跨境的邻区共同覆盖的重叠区域;当判断所述移动终端进入了所述重叠区域时,判断所述移动终端能否接入所述邻区;当判断所述移动终端能接入所述邻区时,根据用户偏好从所述当前小区和所述邻区中选择优先级最高的小区进行注册。
在上述的网络注册方法中,所述判断移动终端是否进入当前小区与跨境的邻区共同覆盖的重叠区域包括:当接收到所述邻区的广播消息时,提取所述广播消息中的所述邻区的PLMN标识,或者通过主动搜索获取所述邻区的PLMN标识;判断所述邻区的PLMN标识中的MCC是否与所述当前小区的PLMN标识中的MCC一致,若不一致,则判断进入了所述重叠区域。
在上述的网络注册方法中,所述判断所述移动终端能否接入所述邻区包括:判断所述邻区的PLMN标识和无线接入技术类型的组合是否在所述移动终端的PLMN标识和无线接入技术类型的组合列表中,若在所述移动终端的PLMN标识和无线接入技术类型的组合列表中,则判断所述移动终端能接入所述邻区。
在上述的网络注册方法中,所述用户偏好包括用户预设偏好以及用户历史偏好,所述用户预设偏好是用户根据预定参数预设的网络选择优先级,所述用户历史偏好是所述移动终端中记录的用户的历史网络选择优先级。
在上述的网络注册方法中,所述预定参数包括信号强度、网速和费率。
在上述的网络注册方法中,当判断所述移动终端能接入所述邻区时,调用所述用户预设偏好,当不存在所述用户预设偏好时,调用所述用户历史偏好。
在上述的网络注册方法中,还包括:预先设置最低信号强度要求;当判断所述移动终端能接入所述邻区时,判断所述当前小区和所述邻区的信号强度是否满足最低信号强度要求;当所述当前小区和所述邻区都满足最低信号强度要求时,根据所述用户偏好从所述当前小区和所述邻区中选择优先级最高的小区进行注册;当所述当前小区和所述邻区中的部分小区满足最低信号强度要求时,则根据所述用户偏好从所述部分小区中选择优先级最高的小区进行注册;当都不满足最低信号强度要求时,则选择信号强度最高的小区注册。
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网络注册装置,包括:重叠区域判断模块,用于判断移动终端是否进入当前小区与跨境的邻区共同覆盖的重叠区域;接入判断模块,用于当所述重叠区域判断模块判断所述移动终端进入了所述重叠区域时,判断所述移动终端能否接入所述邻区;注册模块,用于当所述接入判断模块判断所述移动终端能接入所述邻区时,根据用户偏好从所述当前小区和所述邻区中选择优先级最高的小区进行注册。
在上述网络注册装置中,所述重叠区域判断模块包括:网络标识获取模块,用于当接收到所述邻区的广播消息时,提取所述广播消息中的所述邻区的PLMN标识,或者通过主动搜索获取所述邻区的PLMN标识;其中,所述重叠区域判断模块判断所述邻区的PLMN标识中的MCC是否与所述当前小区的PLMN标识中的MCC一致,若不一致,则判断进入了所述重叠区域。
在上述网络注册装置中,所述接入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邻区的PLMN标识和无线接入技术类型的组合是否在所述移动终端的PLMN标识和无线接入技术类型的组合列表中,若在所述移动终端的PLMN标识和无线接入技术类型的组合列表中,则判断所述移动终端能接入所述邻区。
在上述网络注册装置中,所述用户偏好包括用户预设偏好以及用户历史偏好,所述网络注册装置还包括:用户偏好预设模块,将用户根据预定参数预设的网络选择优先级设置为所述用户预设偏好;用户历史偏好记录模块,记录用户的历史网络选择优先级作为所述用户历史偏好。
在上述网络注册装置中,所述预定参数包括信号强度、网速和费率。
在上述网络注册装置中,所述注册模块包括:用户偏好调用模块,当判断所述移动终端能接入所述邻区时,调用所述用户预设偏好,当不存在所述用户预设偏好时,调用所述用户历史偏好。
在上述网络注册装置中,还包括:最低信号强度要求设置模块,用于预先设置最低信号强度要求;最低信号强度要求判断模块,用于当判断所述移动终端能接入所述邻区时,判断所述当前小区和所述邻区的信号强度是否满足最低信号强度要求;其中,当所述当前小区和所述邻区都满足最低信号强度要求时,所述注册模块根据所述用户偏好从所述当前小区和所述邻区中选择优先级最高的小区进行注册;当所述当前小区和所述邻区中的部分小区满足最低信号强度要求时,所述注册模块根据所述用户偏好从所述部分小区中选择优先级最高的小区进行注册;当都不满足最低信号强度要求时,所述注册模块选择信号强度最高的小区注册。
第三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包括存储器以及处理器,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运行所述计算机程序以使所述移动终端执行上述的网络注册方法。
第四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存储有上述移动终端中所使用的计算机程序。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网络注册方法、网络注册装置、移动终端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当移动终端处于当前注册网络与跨境网络共同覆盖的位置时,根据用户偏好选择优先级最高的小区进行注册。例如,可能用户对于信号要求比较高,可以接入信号好的网络,而在例如对费用敏感时,可以接入费用低廉的网络,因此,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优先使用用户希望的网络注册,极大地提升了用户的体验度。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本发明范围的限定。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注册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网络注册方法的流程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注册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网络注册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发明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下述各实施例均可应用于如图1所示的移动终端中,图1示出了该移动终端的结构框图,该移动终端100包括:射频(Radio Frequency,RF)电路110、存储器120、输入单元130、显示单元140、传感器150、音频电路160、无线保真(wireless fidelity,WiFi)模块170、处理器180、以及电源190等部件。输入单元130可以包括触控面板和其他输入设备,显示单元140可以包括显示面板140。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1中示出的移动终端100结构并不构成对移动终端的限定,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网络注册方法、网络注册装置、移动终端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技术可以应用于移动终端处于当前小区和跨境的邻区共同覆盖区域时,根据用户偏好选择优先级最高的小区进行注册。该技术可以采用相关的软件或硬件实现,下面通过实施例进行描述。
实施例1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注册方法的流程图,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21,判断移动终端是否进入当前小区与跨境的邻区共同覆盖的重叠区域。
例如,移动终端位于当前小区,当移动终端用户准备出境旅行时,用户可能移动至当前小区和跨境的邻区共同覆盖的重叠区域,移动终端仍然注册于当前小区,而用户有可能希望注册至跨境的邻区。因此,首先需要判断移动终端是否进入与跨境的邻区共同覆盖的重叠区域。
这里提及当前小区是指移动终端当前注册的小区,跨境的邻区涉及用户在准备进行跨越国家或地区的跨境旅行时,在边境或口岸等位置与当前小区相邻的边境或口岸另一边的小区。比如,当使用美国卡(例如SIM卡)的用户在深圳的皇岗口岸准备去香港,用户当前注册的小区可能是中国移动或联通等的小区,而跨境的邻区可以是香港的营运商的网络覆盖的小区。而当用户从香港经皇岗口岸来深圳时,当前小区可能是香港的营运商的小区,而跨境的邻区可能是中国移动或联通等的小区。
步骤S22,当判定进入了与跨境的邻区共同覆盖的重叠区域时,判断移动终端能否接入以上的跨境的邻区。例如,在用户准备从深圳去香港,与当前小区共同覆盖的邻区可能包括多个运营商提供的网络的小区,需要判定移动终端能否接入这些跨境的邻区。
步骤S23,当判断移动终端能接入以上的跨境的邻区时,据用户偏好从当前小区和所述邻区中选择优先级最高的小区进行注册。例如,在持有美国卡的用户从深圳去香港时,进入大陆和香港的网络共同覆盖的区域,当前小区是中国移动或联通等的小区,如果存在可以接入的跨境小区,则移动终端可以根据用户偏好(例如信号强弱、网速等)选择优先级最高的小区。
更进一步讲,在步骤S21中,判断移动终端是否进入当前小区与跨境的邻区共同覆盖的重叠区域,例如,可以采用如下方式执行:
当接收到当前小区的邻区的广播消息时,提取所述广播消息中的所述邻区的网络标识,或者通过主动搜索获取所述邻区的网络标识;
根据所述邻区的网络标识判断所述邻区是否为跨境的邻区,若是跨境的邻区,则判定进入了所述重叠区域。
具体地,首先读取移动终端中存储的当前小区的网络标识,当所述邻区的网络标识与所述当前小区的网络标识不一致时,确定所述邻区是跨境的邻区。
网络标识可以包括PLMN(Public Land Mobile Network,公共陆地移动网络)标识,该PLMN标识为PLMN号,例如46000、46002中国移动;46001中国联通;46003中国电信;PLMN号由两部分MCC+MNC组成,MCC表示移动国家号码,MNC表示移动网号;PLMN号可以从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IMSI)中获得。
当判断邻区的PLMN标识中的MCC与当前小区的PLMN标识中的MCC不一致时,则确定所述邻区为跨境的邻区。
更进一步讲,在步骤S22中,当判断所述移动终端进入了所述重叠区域时,判断所述移动终端能否接入所述邻区,例如,可以采用如下方式执行:
判断跨境邻区的PLMN标识和无线接入技术类型的组合是否在移动终端的PLMN标识和无线接入技术类型的组合列表中,若在所述移动终端的PLMN标识和无线接入技术类型的组合列表中,则判断所述移动终端能接入所述邻区。
如果用户的归属网络和异地网络(跨境网络)之间签订了用户漫游协议,则该异地网络的PLMN标识被存储在移动终端中,例如存储在PLMN标识和无线接入技术类型的组合列表中,因此,归属网络的用户可以接入该异地网络。
此外,不同的移动终端以及不同的PLMN可能支持的不同的无线接入技术。无线接入技术(Radio Access Technologies):也称空中接口技术,是无线通信的关键,关联一组通信技术协议,如LTE(Long Term Evolution,长期演进)、WCDMA(Wideband Code DivisionMultiple Access,宽带码分多址)、CDMA2000(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2000,码分多址2000)、TD-SCDMA(Time Division-Synchronous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时分同步码分多址)、GSM(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全球移动通信系统)、CDMA(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码分多址)等等。移动终端可用PLMN列表可在移动终端生成,定义参见3GPP 23.122 1.2。
例如,跨境邻区的运营商与用户的归属网络签订了漫游协议,跨境邻区的运营商的PLMN标识存储在移动终端中,并且跨境邻区的运营商支持LTE和GSM等,而用户移动终端也支持LTE和GSM中的至少一种,则该邻区的运营商的PLMN标识和无线接入技术类型的组合在移动终端的PLMN标识和无线接入技术类型的组合列表中,移动终端可以接入该邻区。
当收到多个所述邻区的广播消息或搜索获取多个所述邻区的网络标识时,依次比较这些网络的PLMN标识中的MCC与当前小区的PLMN标识中的MCC是否一致,并判断移动终端能否接入这些邻区。对于获取了多个邻区PLMN标识的情况,可以先针对一个PLMN标识先判断MCC是否一致,再判断移动终端能够接入该PLMN,然后对其余的PLMN分别重复此过程;或者可以在对所有PLMN标识判断MCC是否一致后,再针对所有MCC不一致的PLMN,判断移动终端能否接入这些PLMN。
在判断移动终端进入了与跨境的邻区共同覆盖的重叠区域并且能接入所述邻区时,根据用户的偏好来选择优先级最高的小区进行注册。用户偏好包括用户预设偏好,用户预设偏好是用户根据预定参数预先设置的网络选择优先级。预定参数可以包括信号强度、网速和费率等。当然,预定参数可以不限于上述参数,例如,还可以包括信噪比等参数。
例如,如果用户对于通话质量要求比较高,可以将信号强度作为第一优先级,如果对于上网速度要求高,则可以将网速作为第一优先级参数;如果对于费率比较敏感,则可以将费率作为第一优先级参数。然后,可以根据用户自己的需求,将其他参数依次设置第二优先级、第三优先级等。
在根据用户偏好选择当前小区和跨境网络的小区进行注册时,首先比较各个小区的第一优先级参数,若第一优先级参数是信号强度,则比较各个小区的信号强弱,选择信号最强的小区进行注册;如果信号强度相同,则比较第二优先级参数,若第二优先级参数是费率,则比较各个小区的费率高低,选择费率最低的小区进行注册;若第二优先级参数也相同,则比较第三优先级参数。
在第一优先级相同的情况下,根据第二优先级进行小区选择,在第二优先级也相同的情况下,根据第三优先级进行小区选择。
以上给出了直接比较各个参数大小的方式,但是为了明显提高切换后的用户体验,可以设定各个参数之间的差值达到一定阈值,才进行切换。例如,在比较信号强度时,只有在跨境的邻区比当前小区的信号强度高例如30dB时,才选择跨境的邻区。各个参数的具体优先级设置方法,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和调整。
用户偏好还可以包括用户历史偏好,用户历史偏好是所述移动终端中记录的用户的历史网络选择优先级。在判断移动终端进入了当前小区与跨境的邻区共同覆盖的重叠区域后,先调用用户预设偏好,当不存在用户预设偏好时,调用用户历史偏好,并根据用户历史偏好选择优先级最高的小区进行注册。关于用户历史偏好,例如,可以统计用户过去使用的网络的频率和时间,比如,用户进入了第一、第二和第三网络的小区的共同重叠区域,根据历史统计数据,用户使用最多的是第一网络的小区,则在判断进入所述重叠区域时,根据用户历史偏好选择第一网络的小区进行注册。
此外,例如还可以统计以前用户主动选择网络时的倾向,例如用户经常的是选择网络信号好,而不是仅费用便宜的网络,则根据用户历史偏好可以确定用户倾向于网络信号的优先级高于费率的优先级。
根据本实施例提供的网络注册方法,当移动终端在当前小区和跨境小区的重叠区域时,能够将移动终端注册至用户所希望的网络。例如,根据用户偏好,用户对于信号要求比较高,可以接入信号好的网络,而对于费用敏感的用户时,将接入费用低廉的网络,由此,本实施例的网络注册方法极大地提升了用户的体验度。
实施例2
图3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网络注册方法流程图。
如图3所示,在步骤S30中,预先设置最低信号强度要求;在步骤S31中,判断移动终端是否进入当前小区与跨境的邻区共同覆盖的重叠区域;在步骤S32中,当判断所述移动终端进入了所述重叠区域时,判断移动终端是否能接入所述邻区;在步骤S33中,当判定移动终端能接入该邻区时,判断当前小区和邻区的信号强度是否满足最低信号强度要求;在步骤S34中,若当前小区和邻区的信号强度都满足最低信号强度要求,则根据所述用户偏好选择优先级最高的小区进行注册;在步骤S35中,若当前小区和邻区中的部分小区的信号强度满足最低信号强度要求,则根据所述用户偏好从满足最低信号强度要求的小区中选择优先级最高的小区进行注册;在步骤S36中,若当前小区和邻区中的部分小区的信号强度都不满足最低信号强度要求,则选择信号强度最高的小区进行注册。
实施例2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包括预先设置了最低信号强度要求,最低信号强度是满足一定通话质量所需的最小信号强度要求,例如可以设置为-100dBm,当然,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设置。
根据此实施例,在大于最低信号强度要求的可用小区中根据用户偏好选择所要注册网络。在保证通信质量的情况下,选择用户偏好的网络注册。在所有的可用小区的信号质量都低于最低信号强度的情况下,选择信号强度最高的小区注册以选择通话质量相对好的网络。
由于,首先基于最低信号强度要求筛选出备选的网络小区,再根据用户偏好进行网络注册,从而可以在保证一定通话质量的前提下,根据用户的偏好进行网络注册,因此,可进一步提高用户的体验度。
实施例3
图4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注册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4的网络注册装置400,包括:重叠区域判断模块410,用于判断移动终端是否进入当前小区与跨境的邻区共同覆盖的重叠区域;接入判断模块420,用于当所述重叠区域判断模块410判断所述移动终端进入了所述重叠区域时,判断所述移动终端能否接入所述邻区;注册模块430,用于当接入判断模块420判断移动终端能接入所述邻区时,根据用户偏好从所述当前小区和所述邻区中选择优先级最高的小区进行注册。
此外,网络注册装置400还可以包括与网络注册方法相应的网络标识获取模块、用户偏好预设模块、用户历史偏好记录模块、用户偏好调用模块等,这些模块用于执行网络注册方法中的对应步骤,这里不再一一描述。
本实施例提供的网络注册装置,当移动终端在两个或更多的跨境小区的重叠区域时,能够将移动终端注册至用户所希望的网络。例如,在用户对于信号要求比较高时,将接入信号好的网络,而在例如对费用敏感时,将接入费用低廉的网络,可以极大地提升用户的体验度。
实施例4
图5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网络注册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5的网络注册装置500包括:最低信号强度要求设置模块510,用于预先设置最低信号强度要求;重叠区域判断模块520,用于判断移动终端是否进入当前小区与跨境的邻区共同覆盖的重叠区域;接入判断模块530,用于当重叠区域判断模块520判断所述移动终端进入了所述重叠区域时,判断所述移动终端能否接入所述邻区;最低信号强度要求判断模块540,用于当接入判断模块530判断所述移动终端能接入所述邻区时,判断所述当前小区和所述邻区的信号强度是否满足最低信号强度要求;注册模块550,当所述当前小区和所述邻区都满足最低信号强度要求时,根据所述用户偏好从所述当前小区和所述邻区中选择优先级最高的小区进行注册;当所述当前小区和所述邻区中的部分小区满足最低信号强度要求时,根据所述用户偏好从所述部分小区中选择优先级最高的小区进行注册;当都不满足最低信号强度要求时,选择信号强度最高的小区注册。
当然,网络注册装置500也可以包括实施例3中提及的其他模块。
本实施中,具有最低信号强度要求设置模块510以及最低信号强度要求判断模块530,首先基于最低信号强度要求筛选出备选的网络小区,再根据用户偏好进行网络注册,从而可以在保证一定通话质量的前提下,根据用户的偏好进行网络注册,因此,可进一步提高用户的体验度。
此外,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该移动终端可以包括智能电话、平板电脑、车载电脑、智能穿戴设备等。该移动终端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存储器可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处理器通过运行所述计算机程序,从而使移动终端执行上述方法或者上述网络注册装置中的各个模块的功能。
存储器可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区可存储操作系统、至少一个功能所需的应用程序(比如声音播放功能、图像播放功能等)等;存储数据区可存储根据移动终端的使用所创建的数据(比如音频数据、电话本等)等。此外,存储器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件、闪存器件、或其他易失性固态存储器件。
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用于储存上述移动终端中使用的计算机程序。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和方法,也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附图中的流程图和结构图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多个实施例的装置、方法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可能实现的体系架构、功能和操作。在这点上,流程图或框图中的每个方框可以代表一个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所述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包含一个或多个用于实现规定的逻辑功能的可执行指令。也应当注意,在作为替换的实现方式中,方框中所标注的功能也可以以不同于附图中所标注的顺序发生。例如,两个连续的方框实际上可以基本并行地执行,它们有时也可以按相反的顺序执行,这依所涉及的功能而定。也要注意的是,结构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每个方框、以及结构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方框的组合,可以用执行规定的功能或动作的专用的基于硬件的系统来实现,或者可以用专用硬件与计算机指令的组合来实现。
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模块或单元可以集成在一起形成一个独立的部分,也可以是各个模块单独存在,也可以两个或更多个模块集成形成一个独立的部分。
所述功能如果以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智能手机、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本发明实施例还揭示了:
A1.一种网络注册方法,包括:
判断移动终端是否进入当前小区与跨境的邻区共同覆盖的重叠区域;
当判断所述移动终端进入了所述重叠区域时,判断所述移动终端能否接入所述邻区;
当判断所述移动终端能接入所述邻区时,根据用户偏好从所述当前小区和所述邻区中选择优先级最高的小区进行注册。
A2.根据A1所述的网络注册方法,判断移动终端是否进入当前小区与跨境的邻区共同覆盖的重叠区域包括:
当接收到所述邻区的广播消息时,提取所述广播消息中的所述邻区的PLMN标识,或者通过主动搜索获取所述邻区的PLMN标识;
判断所述邻区的PLMN标识中的MCC是否与所述当前小区的PLMN标识中的MCC一致,若不一致,则判断进入了所述重叠区域。
A3.根据A2所述的网络注册方法,所述判断所述移动终端能否接入所述邻区包括:
判断所述邻区的PLMN标识和无线接入技术类型的组合是否在所述移动终端的PLMN标识和无线接入技术类型的组合列表中,若在所述移动终端的PLMN标识和无线接入技术类型的组合列表中,则判断所述移动终端能接入所述邻区。
A4.根据A1所述的网络注册方法,所述用户偏好包括用户预设偏好以及用户历史偏好,所述用户预设偏好是用户根据预定参数预设的网络选择优先级,所述用户历史偏好是所述移动终端中记录的用户的历史网络选择优先级。
A5.根据A4所述的网络注册方法,所述预定参数包括信号强度、网速和费率。
A6.根据A4所述的网络注册方法,当判断所述移动终端能接入所述邻区时,调用所述用户预设偏好,当不存在所述用户预设偏好时,调用所述用户历史偏好。
A7.根据A1所述的网络注册方法,还包括:
预先设置最低信号强度要求;
当判断所述移动终端能接入所述邻区时,判断所述当前小区和所述邻区的信号强度是否满足最低信号强度要求;
当所述当前小区和所述邻区都满足最低信号强度要求时,根据所述用户偏好从所述当前小区和所述邻区中选择优先级最高的小区进行注册;
当所述当前小区和所述邻区中的部分小区满足最低信号强度要求时,则根据所述用户偏好从所述部分小区中选择优先级最高的小区进行注册;
当都不满足最低信号强度要求时,则选择信号强度最高的小区注册。
B1.一种网络注册装置,包括:
重叠区域判断模块,用于判断移动终端是否进入当前小区与跨境的邻区共同覆盖的重叠区域;
接入判断模块,用于当所述重叠区域判断模块判断所述移动终端进入了所述重叠区域时,判断所述移动终端能否接入所述邻区;
注册模块,用于当所述接入判断模块判断所述移动终端能接入所述邻区时,根据用户偏好从所述当前小区和所述邻区中选择优先级最高的小区进行注册。
B2.根据B1所述的网络注册装置,所述重叠区域判断模块包括:
网络标识获取模块,用于当接收到所述邻区的广播消息时,提取所述广播消息中的所述邻区的PLMN标识,或者通过主动搜索获取所述邻区的PLMN标识;
其中,所述重叠区域判断模块判断所述邻区的PLMN标识中的MCC是否与所述当前小区的PLMN标识中的MCC一致,若不一致,则判断进入了所述重叠区域。
B3.根据B2所述的网络注册装置,所述接入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邻区的PLMN标识和无线接入技术类型的组合是否在所述移动终端的PLMN标识和无线接入技术类型的组合列表中,若在所述移动终端的PLMN标识和无线接入技术类型的组合列表中,则判断所述移动终端能接入所述邻区。
B4.根据B1所述的网络注册装置,所述用户偏好包括用户预设偏好以及用户历史偏好,所述网络注册装置还包括:
用户偏好预设模块,将用户根据预定参数预设的网络选择优先级设置为所述用户预设偏好;
用户历史偏好记录模块,记录用户的历史网络选择优先级作为所述用户历史偏好。
B5.根据B4所述的网络注册装置,所述预定参数包括信号强度、网速和费率。
B6.根据B4所述的网络注册装置,所述注册模块包括:
用户偏好调用模块,用于当判断所述移动终端能接入所述邻区时,调用所述用户预设偏好,当不存在所述用户预设偏好时,调用所述用户历史偏好。
B7.根据B1所述的网络注册装置,还包括:
最低信号强度要求设置模块,用于预先设置最低信号强度要求;
最低信号强度要求判断模块,用于当判断所述移动终端能接入所述邻区时,判断所述当前小区和所述邻区的信号强度是否满足最低信号强度要求;
其中,当所述当前小区和所述邻区都满足最低信号强度要求时,所述注册模块根据所述用户偏好从所述当前小区和所述邻区中选择优先级最高的小区进行注册;
当所述当前小区和所述邻区中的部分小区满足最低信号强度要求时,所述注册模块根据所述用户偏好从所述部分小区中选择优先级最高的小区进行注册;
当都不满足最低信号强度要求时,所述注册模块选择信号强度最高的小区注册。
C.一种移动终端,包括存储器以及处理器,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运行所述计算机程序以使所述移动终端执行根据A1至A7中任一项所述的网络注册方法。
D.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存储有C所述的移动终端中所使用的计算机程序。

Claims (10)

1.一种网络注册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判断移动终端是否进入当前小区与跨境的邻区共同覆盖的重叠区域;
当判断所述移动终端进入了所述重叠区域时,判断所述移动终端能否接入所述邻区;
当判断所述移动终端能接入所述邻区时,根据用户偏好从所述当前小区和所述邻区中选择优先级最高的小区进行注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络注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移动终端是否进入当前小区与跨境的邻区共同覆盖的重叠区域包括:
当接收到所述邻区的广播消息时,提取所述广播消息中的所述邻区的PLMN标识,或者通过主动搜索获取所述邻区的PLMN标识;
判断所述邻区的PLMN标识中的MCC是否与所述当前小区的PLMN标识中的MCC一致,若不一致,则判断进入了所述重叠区域。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网络注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所述移动终端能否接入所述邻区包括:
判断所述邻区的PLMN标识和无线接入技术类型的组合是否在所述移动终端的PLMN标识和无线接入技术类型的组合列表中,若在所述移动终端的PLMN标识和无线接入技术类型的组合列表中,则判断所述移动终端能接入所述邻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络注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偏好包括用户预设偏好以及用户历史偏好,所述用户预设偏好是用户根据预定参数预设的网络选择优先级,所述用户历史偏好是所述移动终端中记录的用户的历史网络选择优先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网络注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定参数包括信号强度、网速和费率。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网络注册方法,其特征在于,当判断所述移动终端能接入所述邻区时,调用所述用户预设偏好,当不存在所述用户预设偏好时,调用所述用户历史偏好。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络注册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预先设置最低信号强度要求;
当判断所述移动终端能接入所述邻区时,判断所述当前小区和所述邻区的信号强度是否满足最低信号强度要求;
当所述当前小区和所述邻区都满足最低信号强度要求时,根据所述用户偏好从所述当前小区和所述邻区中选择优先级最高的小区进行注册;
当所述当前小区和所述邻区中的部分小区满足最低信号强度要求时,则根据所述用户偏好从所述部分小区中选择优先级最高的小区进行注册;
当都不满足最低信号强度要求时,则选择信号强度最高的小区注册。
8.一种网络注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重叠区域判断模块,用于判断移动终端是否进入当前小区与跨境的邻区共同覆盖的重叠区域;
接入判断模块,用于当所述重叠区域判断模块判断所述移动终端进入了所述重叠区域时,判断所述移动终端能否接入所述邻区;
注册模块,用于当所述接入判断模块判断所述移动终端能接入所述邻区时,根据用户偏好从所述当前小区和所述邻区中选择优先级最高的小区进行注册。
9.一种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以及处理器,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运行所述计算机程序以使所述移动终端执行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网络注册方法。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其存储有权利要求9所述的移动终端中所使用的计算机程序。
CN201710408619.XA 2017-06-02 2017-06-02 网络注册方法、装置、移动终端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Pending CN10697337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408619.XA CN106973373A (zh) 2017-06-02 2017-06-02 网络注册方法、装置、移动终端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408619.XA CN106973373A (zh) 2017-06-02 2017-06-02 网络注册方法、装置、移动终端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973373A true CN106973373A (zh) 2017-07-21

Family

ID=593263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408619.XA Pending CN106973373A (zh) 2017-06-02 2017-06-02 网络注册方法、装置、移动终端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973373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339722A (zh) * 2021-12-31 2022-04-12 紫光展锐(重庆)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选网的方法、装置、芯片及模组设备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09917A (zh) * 2008-10-27 2009-04-15 深圳华为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网络注册方法和终端
CN101606402A (zh) * 2007-02-06 2009-12-16 朗讯科技公司 在第一和第二网络的重叠蜂窝覆盖的区域中注册移动终端
CN103731813A (zh) * 2013-10-31 2014-04-16 东莞宇龙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网络选择方法及终端
US20150257044A1 (en) * 2012-07-06 2015-09-10 Mobileum, Inc. Steering of roaming in lte and legacy network environment
CN106559770A (zh) * 2015-09-25 2017-04-05 联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外地漫游边界的选网方法及系统
CN106793009A (zh) * 2016-12-20 2017-05-31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搜索方法及移动终端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06402A (zh) * 2007-02-06 2009-12-16 朗讯科技公司 在第一和第二网络的重叠蜂窝覆盖的区域中注册移动终端
CN101409917A (zh) * 2008-10-27 2009-04-15 深圳华为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网络注册方法和终端
US20150257044A1 (en) * 2012-07-06 2015-09-10 Mobileum, Inc. Steering of roaming in lte and legacy network environment
CN103731813A (zh) * 2013-10-31 2014-04-16 东莞宇龙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网络选择方法及终端
CN106559770A (zh) * 2015-09-25 2017-04-05 联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外地漫游边界的选网方法及系统
CN106793009A (zh) * 2016-12-20 2017-05-31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搜索方法及移动终端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339722A (zh) * 2021-12-31 2022-04-12 紫光展锐(重庆)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选网的方法、装置、芯片及模组设备
CN114339722B (zh) * 2021-12-31 2023-12-01 紫光展锐(重庆)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选网的方法、装置、芯片及模组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DE102016201360B4 (de)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M AUSWÄHLEN VON BOOTSTRAP ESIMs
CN109417756A (zh) 用于多sim设备的网络预占
CN103945501B (zh) 根据网络环境在用户设备自动选择客户识别模块卡的方法
CN107135532A (zh) 网络注册方法、装置、移动终端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5308908B (zh) 减少无线通信设备的网络服务扫描时间
CN104159276B (zh) 多模终端的网络搜索方法和装置
CN103648146B (zh) 终端选网方法及终端
CN110024444A (zh) 在以多sim多待(msms)模式操作的无线通信装置中维持多个sim上的服务的系统和方法
KR100929090B1 (ko) 국가코드를 자동으로 관리하는 무선단말장치와 그를이용한 전화번호 저장 및 검색방법
CN102625416B (zh) 多模终端的工作方法和多模终端
US20170311238A1 (en) Network Access Method and Mobile Terminal
CN106470455A (zh) 用于动态无线运营商交换系统的系统和方法
CN106465237B (zh) 无线通信方法、处理器及无线终端
CN106604258A (zh) 一种用户身份识别卡切换方法及装置
CN106162813A (zh) 一种小区搜索方法和装置
CN102724652B (zh) 配置移动终端网络制式的方法及装置
CN107634845A (zh) 运营商网络的适配方法及设备
CN104853411A (zh) 一种网络接入方法及移动通信终端
CN106817746A (zh) 一种网络搜索方法及装置
CN105933954A (zh) 一种选择网络的方法和装置
CN107852578A (zh) 降低能够支持多用户标识模块的设备中的呼叫失败率
CN105517104A (zh) 终端通过apn建立网络连接的方法及终端
CN104581884A (zh) 一种移动终端搜索网络的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2833821A (zh) 选择网络的方法及装置、连接网络的方法及装置
CN103874152A (zh) 一种移动终端的控制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