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972142A - 推进式夹 - Google Patents

推进式夹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972142A
CN106972142A CN201610954478.7A CN201610954478A CN106972142A CN 106972142 A CN106972142 A CN 106972142A CN 201610954478 A CN201610954478 A CN 201610954478A CN 106972142 A CN106972142 A CN 10697214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folder
otch
battery unit
periphery ed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954478.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972142B (zh
Inventor
G.坎佩尔
K.C.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obert Bosch GmbH
Original Assignee
Robert Bosch GmbH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Robert Bosch GmbH filed Critical Robert Bosch GmbH
Publication of CN10697214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97214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97214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97214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50Current conducting connections for cells or batteries
    • H01M50/502Interconnectors for connecting terminals of adjacent batteries; Interconnectors for connecting cells outside a battery casing
    • H01M50/514Methods for interconnecting adjacent batteries or cell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50Current conducting connections for cells or batteries
    • H01M50/502Interconnectors for connecting terminals of adjacent batteries; Interconnectors for connecting cells outside a battery casing
    • H01M50/503Interconnectors for connecting terminals of adjacent batteries; Interconnectors for connecting cells outside a battery cas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of the interconnecto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2220/00Batteries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 H01M2220/20Batteries in motive systems, e.g. vehicle, ship, plan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50Current conducting connections for cells or batteries
    • H01M50/543Terminals
    • H01M50/547Terminal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sposition of the terminals on the cells
    • H01M50/55Terminal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sposition of the terminals on the cells on the same side of the cell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50Current conducting connections for cells or batteries
    • H01M50/543Terminals
    • H01M50/552Termina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 H01M50/553Terminals adapted for prismatic, pouch or rectangular cell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 Connection Of Batteries Or Termin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推进式夹,公开了一种蓄电池系统,其包括第一电池单元,所述第一电池单元经由推进式夹被电气地连接至第二电池单元。所述夹是导电板,所述导电板包括:第一切口,其被配置成接收第一电池单元的第一端子并搭锁于其上;和第二切口,其被配置成接收第二电池单元的第二端子并搭锁于其上。第一切口和第二切口的形状不规则,且形成在夹的周边边缘中。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中的每一个均具有扩宽的远端部,且在夹切口与对应的扩宽远端部之间形成过盈配合,由此提供端子与夹之间的牢固的电连接。

Description

推进式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在两个或更多个电化学电池单元的端子之间形成电连接的端子连接器,且更具体地涉及用于在具有柱型端子的邻近电池单元的电端子之间形成搭锁连接(snap-on connection)的导电夹。
背景技术
蓄电池组为从便携式电子设备到可再生动力系统(renewable power system)和环境友好的车辆的各种技术提供动力。例如,混合动力车辆(HEV)使用蓄电池组和电动马达结合内燃机以提高燃料效率。蓄电池组由多个蓄电池模块形成,其中每个蓄电池模块包括若干电化学电池单元。所述电池单元层叠布置并被串联或并联地电气连接。同样地,蓄电池组内的蓄电池模块被串联或并联地电气连接。在一些常规蓄电池组中,可通过将电导体焊接至相应的电池单元端子来形成电池单元间电连接,由于焊接向电池单元引入高温,因此这成为问题。这种高温能够损坏电池单元,且对于一些类型的电池单元(诸如,锂离子电池单元)而言,高温能够导致爆炸。此外,一旦单个电池单元已通过焊接连接置蓄电池系统,其便难以更换,由此对应蓄电池组的维修就变得昂贵。在其它常规蓄电池组中,可以使用机械方法(诸如,将电导体附接至电池单元端子)来形成电池单元间电连接。例如,可以经由紧固件(诸如,螺母和螺柱)来形成电池单元间电连接。使用这种类型的机械紧固件是劳动密集的,并且能够易于出现困难(诸如,与紧固件过度拧紧或拧紧不足有关的那些问题)。
发明内容
在一些方面中,使用夹以便将第一电池单元的第一端子电气地连接至第二电池单元的第二端子。所述夹包括导电板,所述导电板具有:面向电池单元的表面;与面向电池单元的表面相对的面向外的表面;以及周边边缘,其在面向电池单元的表面与面向外的表面之间延伸。第一切口(cutout)形成在周边边缘中以便延伸穿过夹的厚度。夹的厚度对应于面向电池单元的表面与面向外的表面之间的距离。另外,第一切口的形状和尺寸适合于接收并固持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中的一者。
夹可以包括以下特征中的一者或多者:第一切口包括:锥形部分,其邻接周边边缘的一部分;以及扩宽部分,其与周边边缘间隔分开并与锥形部分相交。扩宽部分具有对应于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中的一者的形状的形状,以及被配置成以间隙配合来接收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中的所述一者的尺寸。锥形部分在对应于周边边缘的部分的位置处具有宽端部且在与扩宽部分相交处具有窄端部。宽端部沿平行于周边边缘的所述部分的方向的尺寸大于窄端部沿平行于周边边缘的所述部分的方向的尺寸,且在窄端部处切口的面向内部的表面之间的间距具有小于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中的所述一者的尺寸的尺寸。第一切口包括狭缝部分,所述狭缝部分与扩宽部分相交,使得扩宽部分布置在锥形部分与狭缝部分之间,且狭缝部分是沿垂直于周边边缘的所述部分的方向伸长的穿过夹的厚度的开口。夹包括形成在周边边缘中的第二切口,且所述第二切口的形状和尺寸适合于接收并固持第一电池单元端子和第二电池单元端子中的另一者。
夹也可以包括以下额外特征中的一个或多个:夹包括形成在周边边缘中的第二切口,且所述第二切口具有与第一切口相同的形状和大小。夹包括形成在周边边缘中的第二切口,且第一切口和第二切口沿共同的方向沿周边边缘开放。夹包括布置在第一切口与第二切口之间的U形折皱。U形褶皱包括:突起,其从夹的面向外的表面向外突出;以及凹部,其在对应于突起的位置处形成在面向电池单元的表面中。周边边缘包括平行于第二边缘部分并与其间隔分开的第一边缘部分,其中,第一切口和第二切口形成在第一侧边缘中,且U形褶皱在第一侧边缘与第二侧边缘之间延伸。
在一些方面中,蓄电池系统包括:第一电池单元,其具有导电的第一端子;第二电池单元,其具有导电的第二端子;以及夹,其提供第一端子与第二端子之间的电连接。夹包括导电板,所述导电板具有:面向电池单元的表面;与面向电池单元的表面相对的面向外的表面;以及周边边缘,其在面向电池单元的表面与面向外的表面之间延伸。第一切口形成在周边边缘中以便延伸穿过夹的厚度。夹的厚度对应于面向电池单元的表面与面向外的表面之间的距离,且第一切口接收并固持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中的一者。
蓄电池系统可以包括以下特征中的一个或多个: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中的所述一者包括:近端部,其连接到相应的第一电池单元和第二电池单元中的所述一者,所述近端部具有第一横截面尺寸;远端部,其与近端部相对,并与第一电池单元和第二电池单元中的所述一者间隔分开,所述远端部具有第二横截面尺寸;以及中部分,其布置在近端部与远端部之间,所述中部分具有第三横截面尺寸。第三横截面尺寸小于第一横截面尺寸和第二横截面尺寸,并且其中,第一切口的形状和尺寸适合于接收并固持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中的所述一者的中部分。远端部的形状为圆形。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中的每一个均包括布置在第一电池单元和第二电池单元中的相应一者的表面上的近端部,且第一电池单元端子和第二电池单元端子中的每一个均终止于与近端部相对并与所述表面间隔分开的远端部中。另外,第一电池单元端子和第二电池单元端子中的每一个均包括布置在近端部与远端部之间的中部分。中部分具有小于近端部和远端部的横截面尺寸的横截面尺寸,且夹具有等于或大于近端部与远端部之间的距离的厚度,使得当第一切口接收并固持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中的所述一者的中部分时,在夹与近端部及远端部的表面之间存在过盈配合,其中夹厚度对应于夹的面向电池单元的表面与夹的面向外的表面之间的距离。第一切口形成在周边边缘的第一部分中且第二切口形成在周边边缘的第一部分中,以便延伸穿过夹的厚度。第二切口沿第一部分与第一切口间隔分开,且第二切口接收并固持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中的另一者。第一切口和第二切口中的每一个均包括:锥形部分,其邻接周边边缘的第一部分;扩宽部分,其与周边边缘的第一部分间隔分开并与锥形部分相交。锥形部分在对应于周边边缘的第一部分的位置处具有宽端部且在与扩宽部分相交处具有窄端部。宽端部沿平行于周边边缘的第一部分的方向的尺寸大于窄端部沿平行于周边边缘的第一部分的方向的尺寸,且在窄端部处切口的面向内部的表面之间的间距具有小于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中的一者的尺寸。
在一些方面中,一种将具有第一端子的第一电池单元电连接至具有第二端子的第二电池单元的方法包括提供包括导电板的夹。所述夹包括:面向电池单元的表面;面向外的表面,其与面向电池单元的表面相对;以及周边边缘,其在面向电池单元的表面与面向外的表面之间延伸。夹包括第一切口,所述第一切口形成在周边边缘的第一部分中以便延伸穿过夹的厚度,其中夹的厚度对应于面向电池单元的表面与面向外的表面之间的距离,且第一切口的形状和尺寸适合于接收并固持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中的一者。另外,夹包括第二切口,所述第二切口形成在周边边缘的第一部分中,以便延伸穿过夹的厚度,其中第二切口沿第一部分与第一切口间隔分开,且第二切口的形状和尺寸适合于接收并固持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中的另一者。所述方法包括:通过将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中的一者插入第一切口内达到其被接收在第一切口内的程度来将夹电连接至第一端子;以及通过将第一电池单元端子和第二电池单元端子中的另一者插入第二切口内达到其被接收在第二切口内的程度来将夹电连接至第二端子。
所述方法可以包括以下特征: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中的每一个均从第一电池单元和第二电池单元中的相应一者的表面突出,且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中的每一个均包括限定凹部的外表面,所述凹部具有由间隙分开的对向表面(facing surface)。夹具有等于或大于凹部的对向表面之间的距离的厚度,使得在夹与凹部的对向表面之间存在过盈配合,其中夹厚度对应于夹的面向电池单元的表面与夹的面向外的表面之间的距离,且夹的面向外的表面与夹的面向电池单元的表面相对。
在一些方面中,提供导电夹,其能够使用搭扣配合被推至电化学电池单元端子上。夹是包括一对并排切口的导电板,所述并排切口中的每一个的形状和大小均适合于经由过盈配合电连接将来接收电池单元端子并将电池单元端子固持在其中。夹被配置成改进蓄电池模块组件的电生产量,同时减少在蓄电池模块组件的单个电池单元之间形成电连接所需的零件的数量。有利地,能够经由搭扣型连接将夹容易且快速地推至端子上并固持在端子上,由此能够避免对焊接或使用螺母和螺柱紧固件的劳动力和资本投资。
附图说明
图1图示蓄电池组的主要元件,包括电化学电池单元、蓄电池模块(其中单个电池单元经由夹被电气地连接)、子单元和蓄电池组。
图2是与电化学电池单元的端子组装的图1的夹的横截面视图。
图3是导电夹的透视图。
图4是一对电化学电池单元的透视分解视图,所述电化学电池单元经由图2的夹被电气地连接。
图5是所述一对电化学电池单元和图2的夹的透视组装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考图1,用以提供电力的蓄电池系统10包括棱柱形电化学电池单元20,所述电化学电池单元被电气地互连并以有组织的方式存储在蓄电池组壳体12内。如本文中所使用的术语“棱柱形”是指具有矩形形状。电池单元20以并排构型设置以形成层叠18,且呈层叠设置的若干电池单元20被束在一起以形成蓄电池模块15。在蓄电池模块15内,层叠的一组电池单元20可共同被支撑在支撑板17上并经由带16在压力下被束在一起。虽然蓄电池模块15的图示实施例包括六个电池单元20,但是蓄电池模块15可以包括更大或更小数量的电池单元20。若干蓄电池模块15被聚集至子单元14中,且若干子单元14设置在蓄电池组壳体12内。使用导电夹60将电池单元20串联或并联地电气连接,能够使用搭锁连接容易地将所述导电夹60推至电池单元20的端子上。下文详细描述夹60。
电池单元20是棱柱形锂离子电池单元。每一个电池单元20均包括电池单元壳体19。电极组件(未示出)连同电解质一起被密封在电池单元壳体19内,以形成电力生成与存储单元。电极组件可以是,但不限于,“果酱卷”电极组件,所述电极组件包括以层叠和卷绕设置提供的正电极、负电极和中间分隔件。
每一个电池单元壳体19均包括相对的宽侧面21、22和在所述宽侧面21、22之间延伸的四个相对窄的端部表面23、24、25、26。在图示实施例中,第一端部表面23和第三端部表面25位于电池单元20的相对侧面上,且比第二端部表面24和第四端部表面26更长。第二和第四端部表面24、26垂直于第一和第三端部表面23、25延伸。每一个电池单元20包括穿过第一端部表面23开放的通风口29。
参考图2,每一个电池单元20还包括:正端子32,其电气地连接至正电极;以及负端子42,其电气地连接至负电极。正端子32、负端子42从第一端部表面23突出。正端子32、负端子42具有相同的形状和尺寸,且因此在此将仅描述正端子32。正端子32包括板形近端部34,所述近端部34覆在电池单元第一端部表面23上、由电池单元第一端部表面23支撑并与电池单元第一端部表面23电绝缘。正端子32包括圆形远端部38,所述远端部38与近端部34相对并与电池单元第一端部表面23间隔分开。在图示实施例中,远端部38具有截球体的形状。另外,正端子32包括布置在近端部34与远端部38之间的中部分36。中部分36总体上为圆筒形,且具有小于近端部34与远端部38两者的横截面尺寸。具体地,中部分34具有小于近端部34的对应尺寸d1和远端部38的最大尺寸d3的横截面尺寸d2。结果,正端子32具有不规则形状,其中远端部38的大小相对于中部分36被扩大,且环形凹部33被形成在近端部34与远端部38之间。
参考图3,夹60是导电板,其可被用以将第一端子(例如,第一电池单元20a的正端子32a)电气地连接至第二端子(例如,第二电池单元20b的负端子42b)。夹60包括:面向电池单元的表面62;以及面向外的表面64,其与面向电池单元的表面62相对。夹60还包括在面向电池单元的表面62与面向外的表面64之间的延伸的周边边缘66。夹厚度t(对应于面向电池单元的表面62与面向外的表面64之间的距离)相对于面向电池单元的表面62和面向外的表面64的长度和宽度是极小的。
当沿图3中所示的箭头A1的方向(例如,在俯视平面图中)观察夹60时,夹60具有总体上矩形的轮廓。因此,周边边缘66限定夹60的四个边缘部分61、63、65、67,其中第一边缘部分61和第三边缘部分65是平行的,且第二边缘部分63和第四边缘部分67横向于第一边缘部分61和第三边缘部分65。
另外,夹60包括形成在周边边缘66中的第一切口70和第二切口80。如本文中所使用的,术语“切口”是指在从其它物品切除某物之后留下的空间或孔。在夹60中,已沿周边边缘66从夹60移除了材料,使得在周边边缘66中形成凸型。第一切口70沿周边边缘66的第四边缘部分67与第二切口80间隔分开。
除了布置在第一切口70与第二切口80之间的U形突起或折皱68之外,夹60总体上为平面。折皱68延伸穿过夹60的宽度(例如,在第二边缘部分63与第四边缘部分67之间),并从面向外的表面64向外突出。夹60具有均匀的厚度,由此对应的凹部69在对应于折皱68的位置处形成在面向电池单元的表面62中。折皱68为夹60提供灵活性,从而允许其在平面内扩展或压缩,且因此适应端子之间的间距的变化。其还允许互连的电池单元20之间有轻微运动,而不过度地在对应的互连端子32a、42b上产生应力。
第一切口70和第二切口80的大小和形状相同,且因此将仅详细描述第一切口70。第一切口70的形状和尺寸适合于以搭扣配合的方式接收和固持正电池单元端子32和负电池单元端子42中的一者。第一切口70延伸穿过板的厚度t,并在周边边缘66中形成凹状部,当在俯视平面图中观察夹60时,所述凹状部的形状是不规则的。具体地,第一切口70包括:锥形部分71,其邻接周边边缘66的第四边缘部分67;狭缝部分76,其与周边边缘66间隔分开;以及扩宽部分75,其布置在锥形部分71与狭缝部分76之间,并将锥形部分71连结至狭缝部分76。
锥形部分71在对应于第四边缘部分67的位置处具有宽端部72且在与扩宽部分75相交处具有窄端部73。也就是说,沿平行于第四边缘部分67的方向的宽端部72的尺寸l1(例如,在宽端部72处锥形部分71的面向内部的表面之间的间距)大于沿平行于第四边缘部分67的方向的窄端部73的尺寸l2(例如,在窄端部73处锥形部分71的面向内部的表面之间的间距)。在宽端部72处锥形部分71的面向内部的表面之间的间距l1具有远大于端子中部分36的尺寸的尺寸,以促进容易地将端子32插入切口70中。例如,在宽端部72处面向内部的表面之间的间距l1可在端子近端部34的直径的2倍到5倍的范围中。另外,在窄端部73处锥形部分71的面向内部的表面之间的间距l2具有小于端子32的中部分36的尺寸d2的尺寸,由此经由锥形部分71的面向内部的表面的偏转发生端子中部分36从锥形部分71进入扩宽部分75中的通行。消除应力的狭缝部分76的存在促进了这种偏转,所述狭缝部分76是夹60中沿垂直于第四边缘部分67的方向伸长的窄开口。
当在平面图中观察时,扩宽部分75(其在锥形部分71和狭缝部分76中间,并将锥形部分71连接到狭缝部分76)具有对应于端子中部分36的横截面形状的形状。例如,在图示实施例中,当在平面图中观察时,扩宽部分75具有环形形状,以对应于端子中部分36的环形横截面形状。扩宽部分75具有最大尺寸l3,所述最大尺寸的大小适合于在间隙配合的情况下接收端子中部分36。如本文中所使用的,术语“间隙配合”是指在所有公差条件下在已组装的零件之间均存在间隙的配合类型。然而,夹60的厚度t和/或端子远端部38距离端子近端部34的间距被设定成使得夹60与端子32、42的近端部34和远端部38之间存在过盈配合。具体地,在夹60的面向电池单元的表面62和面向外的表面64与凹部33的对向表面33a、33b之间存在过盈配合。如本文中所使用的,术语“过盈配合”是指在所有公差条件下在已组装的零件之间存在过盈的配合类型。根据切口70的形状且由于夹60与端子32、42之间的过盈配合,切口70用以接收端子中部分36并将端子中部分36固持在其中。
参考图4和图5,为将第一电池单元20a的正端子32a电气地连接之第二电池单元20b的负端子42b,从侧面将夹60推至端子32a、42b上(例如,沿对应于图4中所示的箭头A2的方向),使得第一电池单元20a的正端子32a的端子中部分36a布置在第一切口70中,且第二电池单元20b的负端子42b的端子中部分46b布置在第二切口80中。在每一个切口70、80内,端子中部分36a、46b将从宽端部72穿过第一切口70和第二切口80的锥形部分71到达窄端部73。由于夹60的尺寸适合于使得在窄端部73处锥形部分71的面向内部的表面之间的间距l2具有小于电池单元端子32a、42b的端子中部分36a、46b的尺寸d2的尺寸,因此经由锥形部分71的面向内部的表面的偏转发生端子中部分36a、46b从锥形部分71进入扩宽部分75的通行。具体地,夹60变形以准许端子远端部通行进入扩宽部分75中,且然后弹性地恢复到未变形形状(例如,快速回复至其原始形状)。因此,通过锥形部分窄端部73经由搭锁接合将端子近端部34a、44b固持在扩宽部分75内。由于锥形部分窄端部73的尺寸小于端子中部分36a、46b,因此这确保了一旦夹60被搭锁,端子32a、42b就将不容易滑出相应的切口70、80。另外,由于每一个端子32a、42b的凹部33a、43b与夹表面62、64之间的过盈配合,因此向下的力被施加至夹60并紧密地抵靠端子近端部34a、44b推动夹60,且防止夹60与相应的电池单元20a、20b之间的运动。端子远端部38a、48b的圆形形状使得容易通达以便推动夹60,并且也适应电池单元20a、20b之间的轻微运动或大小变化。
由于夹60的形状,因此容易且迅速地经由夹60在第一电池单元20a的正端子32a与第二电池单元20b的负端子42b之间形成可靠的电连接。所述连接在无额外部件且不需要使用专门的设备的情况下产生。
虽然在图示实施例中描述的电池单元20是锂离子电化学电池单元,但使用夹连接的电池单元20并不限于锂离子电化学电池单元。例如,电池单元20可以是镍金属氢化物、镍镉电池单元、铝离子电池单元或其它类型的电池单元。此外,虽然电池单元20被描述为具有棱柱形形状,但电池单元20可以以不同形状(诸如,圆筒形或袋形状)形成。
虽然夹60被描述为当在俯视平面图中查看时具有总体上矩形的轮廓,但夹60并不限于矩形形状。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当在俯视平面图中查看时,夹60的形状可以是椭圆形。
在图示实施例中,第一切口70沿周边边缘66的第四边缘部分67与第二切口80间隔分开,由此第一切口70和第二切口80沿相同方向开放。然而,夹60并不限于该构造。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切口70与第二切口80间隔分开,但沿与第二切口80的方向相对的方向开放。例如,在替代性夹60’(未示出)中,第一切口70在折皱68的一侧上沿第四边缘部分67开放,且第二切口80在折皱68的相对侧上沿第二边缘部分63开放。在该示例中,可修改第一切口70和第二切口80的形状以适应在与相应的电池单元端子组装期间夹60’的旋转运动。
虽然端子远端部36被描述为具有圆形或球形形状,但端子远端部36并不限于圆形形状。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端子远端部36可以是多边形,且包括平坦表面的锥形表面,其中所述锥形表面被配置成提供夹60与近端部端子32及远端部端子42之间的过盈配合。
虽然端子32、42被公开为布置在电池单元20的第一端部表面23上,但所述端子并不限于该位置。例如,取决于具体应用的要求,端子32、42能够被布置在端部表面23、24、25、26中的任一者上或在宽侧面21、22上。
虽然正端子32被公开为与负端子42相同,但预想到端子32、42可根据具体应用的需要在形状和/或尺寸方面不同。此外,虽然端子近端部34被描述和/或说明为具有矩形板的形式且远端部38被描述为是圆形,但端子能够具有不同的形状和尺寸,只要近端部是平坦的并且远端部相对于中部分36被扩大。
上文在某种程度上详细地描述了弹性构件的选择性说明性实施例。应理解的是,本文中仅描述被认为是对于阐明弹性构件必要的结构。假设其它常规结构及蓄电池系统的那些配套和辅助部件已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知晓和理解。此外,虽然上文已描述了弹性构件的工作示例,但弹性构件并不限于上文描述的工作示例,而是可以在不脱离如权利要求中所阐述的装置的情况下实施各种设计变型。

Claims (20)

1.一种用于将第一电池单元的第一端子电气地连接至第二电池单元的第二端子的夹,所述夹包括导电板,所述导电板包括:
面向电池单元的表面;面向外的表面,其与所述面向电池单元的表面相对;以及周边边缘,其在所述面向电池单元的表面与所述面向外的表面之间延伸;以及
第一切口,其形成在所述周边边缘中以便延伸穿过所述夹的厚度,
其中
所述夹的厚度对应于所述面向电池单元的表面与所述面向外的表面之间的距离,并且
所述第一切口的形状和尺寸适合于接收和固持所述第一端子和所述第二端子中的一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其中,所述第一切口包括:
锥形部分,其邻接所述周边边缘的一部分;以及
扩宽部分,其与所述周边边缘间隔分开并与所述锥形部分相交。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夹,其中,所述扩宽部分具有对应于所述第一端子和所述第二端子中的所述一者的形状的形状,以及被配置成以间隙配合接收所述第一端子和所述第二端子中的所述一者的尺寸。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夹,其中,
所述锥形部分在对应于所述周边边缘的所述一部分的位置处具有宽端部且在与所述扩宽部分相交处具有窄端部,
沿平行于所述周边边缘的所述一部分的方向的所述宽端部的尺寸大于沿平行于所述周边边缘的所述一部分的方向的所述窄端部的尺寸,并且
所述窄端部处所述切口的面向内部的表面之间的间距具有小于所述第一端子和所述第二端子中的所述一者的尺寸的尺寸。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夹,其中,所述第一切口包括狭缝部分,所述狭缝部分与所述扩宽部分相交,使得所述扩宽部分布置在所述锥形部分与所述狭缝部分之间,且所述狭缝部分是沿垂直于所述周边边缘的所述一部分的方向伸长的穿过所述夹的厚度的开口。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其中,所述夹包括形成在所述周边边缘中的第二切口,且所述第二切口的形状和尺寸适合于接收并固持所述第一端子和所述第二端子中的另一者。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其中,所述夹包括形成在所述周边边缘中的第二切口,且所述第二切口具有与所述第一切口相同的形状和大小。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其中
所述夹包括形成在所述周边边缘中的第二切口,并且
所述第一切口和所述第二切口沿共同的方向沿所述周边边缘开放。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夹,其中,所述夹包括布置在所述第一切口与所述第二切口之间的U形折皱。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夹,其中,所述U形折皱包括:
突起,其从所述夹的所述面向外的表面向外突出;以及
凹部,其在对应于所述突起的位置中形成在所述面向电池单元的表面中。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夹,其中,所述周边边缘包括平行于第二边缘部分并与其间隔分开的第一边缘部分,其中,所述第一切口和所述第二切口形成在第一侧边缘中,且所述U形折皱在所述第一侧边缘与第二侧边缘之间延伸。
12.一种蓄电池系统,其包括:
第一电池单元,其包括导电的第一端子;
第二电池单元,其包括导电的第二端子;以及
夹,其提供所述第一端子与所述第二端子之间的电连接,所述夹包括导电板,所述导电板具有:
面向电池单元的表面;面向外的表面,其与所述面向电池单元的表面相对;以及周边边缘,其在所述面向电池单元的表面与所述面向外的表面之间延伸,
第一切口,其形成在所述周边边缘中以便延伸穿过所述夹的厚度;以及
其中
所述夹的厚度对应于所述面向电池单元的表面与所述面向外的表面之间的距离,并且
所述第一切口接收并固持所述第一端子和所述第二端子中的一者。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蓄电池系统,其中,所述第一端子和所述第二端子中的所述一者包括:
近端部,其连接到相应的所述第一电池单元和所述第二电池单元中的一者,所述近端部具有第一横截面尺寸;
远端部,其与所述近端部相对并与所述第一电池单元和所述第二电池单元中的所述一者间隔分开,所述远端部具有第二横截面尺寸;以及
中部分,其布置在所述近端部与所述远端部之间,所述中部分具有第三横截面尺寸,其中所述第三横截面尺寸小于所述第一横截面尺寸和所述第二横截面尺寸,
其中,所述第一切口的形状和尺寸适合于接收并固持所述第一端子和所述第二端子中的所述一者的所述中部分。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蓄电池系统,其中,所述远端部的形状为圆形。
15.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蓄电池系统,其中
所述第一端子和所述第二端子中的每一个均包括布置在所述第一电池单元和所述第二电池单元中的相应一者的表面上的近端部,
所述第一电池单元端子和所述第二电池单元端子中的每一个均终止于与所述近端部相对并与所述表面间隔分开的远端部中,
所述第一电池单元端子和所述第二电池单元端子中的每一个均包括布置在所述近端部与所述远端部之间的中部分,所述中部分具有小于所述近端部和所述远端部的横截面尺寸的横截面尺寸,并且
所述夹具有等于或大于所述近端部与所述远端部之间的距离的厚度,使得当所述第一切口接收并固持所述第一端子和所述第二端子中的所述一者的所述中部分时,所述夹与所述近端部及所述远端部的表面之间存在过盈配合,其中所述夹厚度对应于所述夹的所述面向电池单元的表面与所述夹的所述面向外的表面之间的距离。
16.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蓄电池系统,其中,
所述第一切口形成在所述周边边缘的第一部分中,
第二切口形成在所述周边边缘的所述第一部分中,以便延伸穿过所述夹的厚度,且所述第二切口沿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第一切口间隔分开,
所述第二切口接收并固持所述第一端子和所述第二端子中的另一者。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蓄电池系统,其中,所述第一切口和所述第二切口中的每一个均包括:
锥形部分,其邻接所述周边边缘的所述第一部分;以及
扩宽部分,其与所述周边边缘的所述第一部分间隔分开并与所述锥形部分相交。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蓄电池系统,其中,
所述锥形部分在对应于所述周边边缘的所述第一部分的位置处具有宽端部且在与所述扩宽部分相交处具有窄端部,
沿平行于所述周边边缘的所述第一部分的方向的所述宽端部的尺寸大于沿平行于所述周边边缘的所述第一部分的方向的所述窄端部的尺寸,并且
在所述窄端部处所述切口的面向内部的表面之间的间距具有小于所述第一端子和所述第二端子中的所述一者的尺寸的尺寸。
19.一种将具有第一端子的第一电池单元电气地连接至具有第二端子的第二电池单元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提供包括导电板的夹,所述导电板具有:
面向电池单元的表面;面向外的表面,其与所述面向电池单元的表面相对;以及周边边缘,其在所述面向电池单元的表面与所述面向外的表面之间延伸,
第一切口,其形成在所述周边边缘的第一部分中以便延伸穿过所述夹的厚度,其中所述夹的厚度对应于所述面向电池单元的表面与所述面向外的表面之间的距离,且所述第一切口的形状和尺寸适合于接收并固持所述第一端子和所述第二端子中的一者,以及
第二切口,其形成在所述周边边缘的所述第一部分中以便延伸穿过所述夹的厚度,其中所述第二切口沿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第一切口间隔分开,且所述第二切口的形状和尺寸适合于接收并固持所述第一端子和所述第二端子中的另一者,
通过将所述第一端子和所述第二端子中的所述一者插入所述第一切口中达到其被接收在所述第一切口内的程度,将所述夹电气地连接至所述第一端子;以及
通过将所述第一电池单元端子和所述第二电池单元端子中的所述另一者插入所述第二切口中达到其被接收在所述第二切口内的程度,将所述夹电气地连接至所述第二端子。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其中
所述第一端子和所述第二端子中的每一个均从所述第一电池单元和所述第二电池单元中的相应一者的表面突出,
所述第一端子和所述第二端子中的每一个均包括限定凹部的外表面,所述凹部具有由间隙分开的对向表面,
所述夹具有等于或大于所述凹部的所述对向表面之间的距离的厚度,使得所述夹与所述凹部的所述对向表面之间存在过盈配合,其中所述夹厚度对应于所述夹的面向电池单元的表面与所述夹的面向外的表面之间的距离,且所述夹的所述面向外的表面与所述夹的所述面向电池单元的表面相对。
CN201610954478.7A 2015-10-28 2016-10-27 推进式夹 Active CN10697214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4/925,042 US20170125772A1 (en) 2015-10-28 2015-10-28 Push-On Clip
US14/925042 2015-10-28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972142A true CN106972142A (zh) 2017-07-21
CN106972142B CN106972142B (zh) 2021-09-03

Family

ID=585462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954478.7A Active CN106972142B (zh) 2015-10-28 2016-10-27 推进式夹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170125772A1 (zh)
CN (1) CN106972142B (zh)
DE (1) DE102016219459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741215B2 (ja) * 2017-01-20 2020-08-19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接続モジュール
KR102258172B1 (ko) * 2017-09-29 2021-05-28 주식회사 엘지에너지솔루션 배터리 모듈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배터리 팩
JP6972175B2 (ja) * 2017-12-21 2021-11-24 株式会社東芝 電池パック
CN112993473B (zh) * 2019-11-29 2023-09-05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电池模组、电池包和电动车
US11502363B2 (en) * 2020-01-22 2022-11-15 Toyota Motor Engineering & Manufacturing North America Inc. Terminal rail connector on battery stack sides for bus bar module removal
CN113948827B (zh) * 2020-06-30 2023-07-14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电池模组和电池包
EP4207474A1 (fr) * 2021-12-29 2023-07-05 Automotive Cells Company SE Ensemble d'interconnexion élastique de cellules électrochimiques et procédé d'installation associé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773866U (zh) * 1980-10-24 1982-05-07
US20090274956A1 (en) * 2007-09-27 2009-11-05 Shinichiro Kosugi Bus bar
CN102171858A (zh) * 2008-11-07 2011-08-31 三菱重工业株式会社 二次电池用汇流条和二次电池模块
CN103840190A (zh) * 2012-11-23 2014-06-04 三星Sdi株式会社 可再充电电池及其模块
CN106257773A (zh) * 2015-06-19 2016-12-28 福特全球技术公司 包括偏置的汇流条的汇流条总成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0182441A (ja) * 2009-02-03 2010-08-19 Autonetworks Technologies Ltd 電圧検知回路と電池セルとの接続構造
JP2011233491A (ja) * 2010-04-08 2011-11-17 Denso Corp 電池パック及び電極端子間の接続方法
JP5773866B2 (ja) * 2011-12-31 2015-09-02 株式会社Sumco シリカガラスルツボの製造条件の設定を支援する装置、シミュレーションデータ生成装置及び改善モールド設計データ生成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773866U (zh) * 1980-10-24 1982-05-07
US20090274956A1 (en) * 2007-09-27 2009-11-05 Shinichiro Kosugi Bus bar
CN102171858A (zh) * 2008-11-07 2011-08-31 三菱重工业株式会社 二次电池用汇流条和二次电池模块
CN103840190A (zh) * 2012-11-23 2014-06-04 三星Sdi株式会社 可再充电电池及其模块
CN106257773A (zh) * 2015-06-19 2016-12-28 福特全球技术公司 包括偏置的汇流条的汇流条总成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972142B (zh) 2021-09-03
US20170125772A1 (en) 2017-05-04
DE102016219459A1 (de) 2017-05-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972142A (zh) 推进式夹
KR101446148B1 (ko) 자동차용 배터리 팩에 포함되는 배터리 모듈 집합체
CN102044701B (zh) 电池组及制造电池组的方法
US20190221814A1 (en) Cell module
US20120015235A1 (en) Battery module having electrochemical cells with integrally formed terminals
US20110244310A1 (en) Rechargeable Battery
US20060105624A1 (en) Power device
CN103119754A (zh) 具有改进的引线结构的可充电电池
EP3005442A1 (en) Battery connector assembly
CN105917495A (zh) 包括单元模块的电池模块组件
US20200083514A1 (en) Battery pack and battery cell
CN110892547B (zh) 机械固定的穿壁集流器
US10991973B2 (en) Lithium ion secondary battery
US10804561B2 (en) Clamping device, and battery module comprising same
KR20150137840A (ko) 단위전지모듈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전지모듈
KR20160060222A (ko) 이차 전지
US10103404B2 (en) Module having a plurality of removable cells, battery comprising such a module and vehicle comprising such a battery
US10193109B2 (en) Prismatic electrochemical cell
CN108140797A (zh) 包括一体式弹簧或柔性垫的电池端子
KR20160079220A (ko) 밀착 절곡부가 형성되어 있는 전지셀 접속부재를 사용하여 제조되는 전지팩
US9502709B2 (en) Terminal structure for secondary battery and secondary battery
KR20050123485A (ko) 이차 전지
US10770730B2 (en) Through-wall current collector for a pouch cell
CN206312961U (zh) 电池支架
US20100151315A1 (en) Prismatic accumulator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