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963343A - 感测温度整合机 - Google Patents

感测温度整合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963343A
CN106963343A CN201610023943.5A CN201610023943A CN106963343A CN 106963343 A CN106963343 A CN 106963343A CN 201610023943 A CN201610023943 A CN 201610023943A CN 106963343 A CN106963343 A CN 10696334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mperature
sensing
housing
paster
mach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023943.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游朱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esur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esur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esur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Mesur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023943.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963343A/zh
Publication of CN10696334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96334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01Measuring temperature of body parts ; Diagnostic temperature sensing, e.g. for malignant or inflamed tissue
    • A61B5/015By temperature mapping of body part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0002Remote monitoring of patients using telemetry, e.g. transmission of vital signals via a communication network
    • A61B5/0015Remote monitoring of patients using telemetry, e.g. transmission of vital signals via a communication network characterised by features of the telemetry system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Surgery (AREA)
  • Biophysics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Patholog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Measuring And Recording Apparatus For Diagnosis (AREA)
  • Measuring Temperature Or Quantity Of Hea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感测温度整合机,能配合两组温度感测装置及至少一外部装置以应用,而各个温度感测装置都包括至少一温度感测贴片,另外部装置为与感测温度整合机通讯连接,感测温度整合机包括壳体、连接装置组、显示设备、外接装置、存储装置、处理单元、控制装置及无线通信装置;处理单元能通过显示设备显示出感测温度整合机的运作状况,当温度感测贴片通过对应的连接插头,与感测温度整合机电连接时,能对温度感测贴片进行充电和读取体温感测数据的动作,还能对体温感测数据进行处理、整合出一整合数据,并一同储存于存储装置内,而当外部装置通过外接装置或无线通信装置,与感测温度整合机通讯连接时,能将整合数据传输至外部装置处。

Description

感测温度整合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感测温度整合装置,尤指一种能配合温度感测装置应用,使用于医疗辅助上的感测温度整合机。
背景技术
世上没有完全相同两片绿叶,人与人之间的基因存有差异,服同样药,未必每人都有效,每个人对药物的反应,存在着差异,所以一般来说,药厂开发药物、医生开处方的时候,基于技术限制通常只能针对多数病人的“平均水平”来做治疗,即标准化医疗。
但是,随着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引入和庞大数据处理能力的提高,现代医学正在经历巨大的变革,由传统标准化医疗模式向个体化医疗模式转变,个体化医疗也就是“精准医疗”,成为现代医学的新方向。
精准医疗是本着患者的最大获益和社会医疗投入的高效配置为宗旨,结合现代流行病学和预防医学、临床诊断学和治疗学、分子医学、医学信息学技术以及卫生经济学和医学社会学,使传统的医疗模式走向现代化,为每一个人提供量体裁衣般的疾病预防、筛查、诊断、治疗和康复计划,以最小资源投入获取最大健康保障,从而提高整体人群的健康水平。
另一方面,就中医而言,在中医理论之中,有着人体为一整体系统,有自然的运作与平衡,失去平衡则会产生病理的此一论述,而且中医的治疗方向中,原本就存在着“同病不同治”与“精准医疗”相呼应的理论,就是因为每个人体质不同,对相同的治疗会产生不同的反应与结果,所以必须诊断出适合每个患者的病理和病因,以做出最适合的治疗。
要如何将“精准医疗”与中医做结合,集合现代科技手段与传统医学方法,以科学地认知人体机能和疾病本质,实现对称精准医疗,这是一大难题。
为了让中医能达到“精准医疗”的效果,选择对的对称生命信息表现,也就是生物或物理的关键标志物,便非常重要;因为对称生命信息及信息差“平衡状况”,是因人而异、因病而异,据此用药与干预,也就是所谓的对称平衡医疗,在个性化医疗时是具有方向性“上下左右“的。
故,以选择对称温差,来做为关键标志物,为当前较优的选择,理由有五个,第一点:人是恒温动物;第二点: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统计学表现;第三点:是各种医学最大公约数;第四点:为最准确、最方便、最便宜的生命测量方式;第五点:根据21世纪物理学的前沿,对称和对称性破缺之理论。
虽然,目前已经认可对称温差,有助于实现对称精准医疗,关于对称温差的取得,本案发明人提出一种能长时间监测记录的病患体温变化、且方便应用的温度感测贴片,但单单只有温度感测贴片,在使用上并无法有效地达到辅助精准医疗的目标。
有鉴于此,如何提供一种能解决前述问题,方便自温度感测贴片处,取得体温变化数据,以利于精准医疗施行的感测温度整合装置,便成为本发明欲改进的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配合温度感测装置应用,能将其所监测记录的病患身体温度变化,汇整后输出,以便于医疗人员应用的感测温度整合机。
为解决上述问题及达到本发明的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手段,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感测温度整合机,该感测温度整合机能配合两组温度感测装置、及至少一外部装置以应用,而各个该温度感测装置都包括有至少一能配合贴附定位于人体表面上以感测记录体温变化、更能与该感测温度整合机电连接的温度感测贴片,另该外部装置为与该感测温度整合机通讯连接,所述感测温度整合机,其包括有一壳体、一设于该壳体顶侧面的连接装置组、一设于该壳体顶侧面的显示设备、一设于该壳体上的外接装置、一设于该壳体内的存储装置、一设于该壳体内的处理单元、一设于该壳体内并与前述各装置电连接的控制装置、及一设于该壳体内的无线通信装置;所述连接装置组,其包括有呈对称状设置、能供对应的该温度感测装置连接用的一第一连接组及一第二连接组,其两者都具有数个间隔设置、能与该温度感测贴片电连接的连接插头;所述外接装置,其包括有一设于该壳体前侧处的连接单元、及设于该壳体后侧处的一连接单元组,该连接单元能配合连接线与该外部装置电连接,该连接单元组具有数个能配合连接线、与该温度感测装置连接用的端口;所述存储装置,其能供储存该温度感测贴片所传输来的体温感测数据用;所述处理单元,其能通过该显示设备显示出该感测温度整合机的运作状况,当该温度感测贴片通过对应的该连接插头,与该感测温度整合机电连接时,能对该温度感测贴片进行充电和读取该体温感测数据的动作,还能对该体温感测数据进行处理、整合出一整合数据,并一同储存于该存储装置内,而当外部装置通过该外接装置、该无线通信装置其中之一,与该感测温度整合机通讯连接时,能将该整合数据传输至该外部装置处。
更具体的,所述控制装置,其还包括有一设于该壳体内的电路板、一设于该壳体顶侧处的第一控制钮、及一设于该壳体顶侧处的第二控制钮,该电路板为与所述各装置及处理单元电连接,该第一控制钮能供控制该温度感测贴片用,该第二控制钮能供控制该无线通信装置运作与否用。
更具体的,所述感测温度整合机,其还包括有一电池组,其为设于该壳体内,而该壳体对应形成有一能供容纳该电池组用的电池容纳槽、及一能供封闭该电池容纳槽用的电池盖。
更具体的,所述无线通信装置,其为下列之一或其组合:红外线、蓝芽、ZIGBEE、WIFI、WIMAX、2G、3G、4G;所述外部装置,其为下列之一:智能型手机、平板计算机、笔记本电脑、桌面计算机、智能手表、智能型穿戴装置。
更具体的,所述壳体,其还包括有一上盖、一下盖、及一容置盒,该上盖能供该显示设备及该电池容纳槽设置用,该下盖为对应于该上盖而设置,该容置盒设于该上盖与该下盖间,位于该壳体后侧端处,能供容纳该连接线用。
更具体的,所述连接插头,其为下列之一:A型USB插头、B型USB插头、C型USB插头、Micro-A型USB插头、Micro-B型USB插头、Mini-A型USB插头、Mini-B型USB插头;所述连接单元,其为下列之一:A型USB端口、B型USB端口、C型USB端口、Micro-A型USB端口、Micro-B型USB端口、Mini-A型USB端口、Mini-B型USB端口;所述端口,其为下列之一:A型USB端口、B型USB端口、C型USB端口、Micro-A型USB端口、Micro-B型USB端口、Mini-A型USB端口、Mini-B型USB端口。
更具体的,所述温度感测贴片,其包括有一外壳体、一电路基板、以及与该电路基板电连接的一温度感测单元、一电池、至少一端口、至少一记忆单元、及一处理芯片;所述端口,其能与该连接插头对应连接;所述处理芯片,其能于该端口与该连接插头断开连接时,依该处理芯片内部软件设定,免开关自动启动该温度感测贴片,并重置规零,更将该记忆单元内部的数据清除。
更具体的,所述外壳体,其内设有一容纳空间;所述电路基板,其设置于该容纳空间内;所述温度感测单元,其为一与该电路基板电连接,一端凸出于该外壳体表面、能与人体表面相接触、以供感测温度用的感测端子;所述电池,其设于该容纳空间内,其电池容量至少需能供该温度感测贴片至少运作24小时;所述连接单元,其设于设于该容纳空间内,一端位于该外壳体周缘处;所述记忆单元,其设于该电路基板上,能供储存自该处理芯片所传输而来的数字信息;以及所述处理芯片,其设于该电路基板上,还能供处理自该温度感测单元于设定时间内,所持续传输而来的数据数据。
优选的,所述温度感测贴片,还包括有一与该电路板电连接的发光单元、及一设于该外壳体一侧表面上的识别贴纸,该发光单元为设于该容纳空间内,而一端裸露于该外壳体一侧表面,能对外发光以供指示运作状态用,该识别贴纸能供辨识该温度感测贴片所属之该温度感测装置组别用。
优选的,所述温度感测贴片,其还包括有一设于该外壳体另一侧表面上,能供将该温度感测贴片贴附定位于人体表面上的胶着单元,该胶着单元包括有依序堆栈设置的一胶着层体、及一离型层体。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作用及效果如下:
第一点:本发明中,通过壳体、连接装置组、显示设备、外接装置、存储装置、处理单元、控制装置及无线通信装置的配合,组成一感测温度整合机,能便于配合温度感测贴片应用,更能有效地将体温感测数据整合为整合数据,并在医疗人员要使用整合数据时,能快速输出至外部装置处,解决单单只有温度感测贴片,在使用上并无法有效地达到辅助精准医疗之目标的问题,极具实用性。
第二点:本发明中,通过不同外接装置、无线通信装置的应用,能以有线式、无线式的方式配合各种不同的外部装置,方便快速应用于各种场所中,让使用者不用担心会有难以应用的问题发生,降低应用上的困难。
第三点:本发明中,感测温度整合机为小型化设计,所占空间校小,并配合上小型化设计的温度感测贴片,除了应用于一般医疗场所之外,更能应用于居家照护之中,不用担心收纳问题,使本发明的应用范围更加的广泛。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配合温度感测装置应用时的立体示意图。
图2:本发明的分解示意图。
图3:本发明的俯视示意图。
图4:本发明的后视示意图。
图5:本发明配合温度感测装置时的立体实施示意图。
图7、图6:本发明以无线通信装置配合外部装置时的立体实施示意图。
图8:本发明中所应用的温度感测贴片的立体示意图。
图9:本发明中所应用的温度感测贴片的分解示意图。
符号说明
1 壳体 8 无线通信装置
11 电池容纳槽 9 电池组
12 电池盖 10 温度感测装置
13 上盖 20 外部装置
14 下盖 30 温度感测贴片
15 容置盒 301 外壳体
2 连接装置组 3011 容纳空间
21 第一连接组 302 电路基板
22 第二连接组 303 温度感测单元
23 连接插头 3031 感测端子
3 显示设备 304 电池
4 连接装置 305 端口
41 连接单元 306 记忆单元
42 连接单元组 307 处理芯片
421 端口 308 发光单元
43 连接线 309 识别贴纸
5 存储装置 40 体温感测数据
6 处理单元 50 整合数据
7 控制装置 100 感测温度整合机
71 电路板 A 胶着单元
72 第一控制钮 A1 胶着层体
73 第二控制钮 A2 离型层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依据图面所示的实施例详细说明如后:
如图1至图7所示,图中揭示出,为一种感测温度整合机,该感测温度整合机100能配合两组温度感测装置10、及至少一外部装置20以应用,而各个该温度感测装置10都包括有至少一能配合贴附定位于人体表面上以感测记录体温变化、还能与该感测温度整合机100电连接的温度感测贴片30,另该外部装置20为与该感测温度整合机100通讯连接,所述感测温度整合机100,其包括有一壳体1、一设于该壳体1顶侧面的连接装置组2、一设于该壳体1顶侧面的显示设备3、一设于该壳体1上的外接装置4、一设于该壳体1内的存储装置5、一设于该壳体1内的处理单元6、一设于该壳体1内并与前述各装置电连接的控制装置7、及一设于该壳体1内的无线通信装置8;所述连接装置组2,其包括有呈对称状设置、能供对应的该温度感测装置10连接用的一第一连接组21及一第二连接组22,其两者都具有数个间隔设置、能与该温度感测贴片30电连接的连接插头23;所述外接装置4,其包括有一设于该壳体1前侧处的连接单元41、及设于该壳体1后侧处的一连接单元组42,该连接单元41能配合连接线43与该外部装置20电连接,该连接单元组42具有数个能配合连接线43、与该温度感测装置10连接用的端口421;所述存储装置5,其能供储存该温度感测贴片30所传输来的体温感测数据40用;所述处理单元6,其能通过该显示设备3显示出该感测温度整合机100的运作状况,当该温度感测贴片30通过对应的该连接插头23,与该感测温度整合机100电连接时,能对该温度感测贴片30进行充电和读取该体温感测数据40的动作,还能对该体温感测数据40进行处理、整合出一整合数据50,并一同储存于该存储装置5内,而当外部装置20通过该外接装置4、该无线通信装置8其中之一,与该感测温度整合机100通讯连接时,能将该整合数据50传输至该外部装置20处。
其中,通过壳体1、连接装置组2、显示设备3、外接装置4、存储装置5、处理单元6、控制装置7及无线通信装置8的配合,组成感测温度整合机100,不仅如图5所示,能便于配合温度感测贴片30应用,对温度感测贴片30充电和读取体温感测数据40,还能如图7、图6所示,通过感测温度整合机100,将体温感测数据40整合为整合数据50,在医疗人员要使用时,利用外接装置4、无线通信装置8其中之一,将前述整合数据50传输至外部装置20处,以便于应用,解决单单只有温度感测贴片30,在使用上并无法有效地达到辅助精准医疗的目标的问题。
其次,本发明感测温度整合机100采用小型化设计的概念,整体所占空间不大,并配合上同样是小型化设计的温度感测贴片30,使本发明的应用范围更加的广泛,除了应用于一般医疗场所之外,还能应用于居家照护之中,不用担心收纳问题。
再者,整合数据50能以温度变化对应曲线图表来实施,让医疗人员能有效地、精准地判断出,病灶的所在位置,这是因为在中医理论之中,将人体视为一个整体系统,人体有着自然的运作与平衡,失去平衡则会产生病理,而体温的变化就代表平衡的变化,所以通过温度变化对应曲线图表,就能有利于辨明人体失去平衡的位置,能便于诊断出病患的病理和病因。
另一方面,通过无线通信装置8的应用,让本发明感测温度整合机100的应用,更加地方便化,数据的传输更容易,不用担心会有难以使用的问题发生,不会受到线材的拘束,更加地数字化,以更智能化地应用数据。
上述中,所述控制装置7,其还包括有一设于该壳体1内的电路板71、一设于该壳体1顶侧处的第一控制钮72、及一设于该壳体1顶侧处的第二控制钮73,该电路板71为与所述各装置及处理单元6电连接,该第一控制钮72能供控制该温度感测贴片30用,该第二控制钮73能供控制该无线通信装置8运作与否用。
其中,通过第一控制钮72使用,配合温度感测贴片30,让温度感测贴片30能提供不同的应用方式,于一定量测时间内记录体温,又或者是实时量测、感测体温,此两种应用方式间作变化。
其次,通过第二控制钮73的应用,控制无线通信装置8的使用与否,于输出整合数据50才运作,能降低整体耗电,延长本发明感测温度整合机100的使用时间。
上述中,所述感测温度整合机100,其还包括有一电池组9,其为设于该壳体1内,而该壳体1对应形成有一能供容纳该电池组9用的电池容纳槽11、及一能供封闭该电池容纳槽11用的电池盖12。
其中,通过此电池组9的应用,能在没有外部电源输入时,对温度感测贴片30进行充电,并提供各装置运作电力。
其次,通过电池容纳槽11以便于放置电池组9,通过电池盖12以便于电池组9的更换。
请再参阅图2至图4所示,所述无线通信装置8,其为下列之一或其组合:红外线、蓝芽、ZIGBEE、WIFI、WIMAX、2G、3G、4G;所述外部装置20,其为下列之一:智能型手机、平板计算机、笔记本电脑、桌面计算机、智能手表、智能型穿戴装置。
其中,通过不同无线通信装置8的应用,以配合各种不同的外部装置20,方便快速应用于各种场所中,让使用者不用担心会有难以应用的问题发生。
其次,外部装置20的选择多元化,让使用人能依据当前的应用需求、环境,选择最佳的对应外部装置20来应用,不论是通过外接装置4、又或者是无线通信装置8来传输数据,都有能有效地配合的外部装置20。
请再参阅图2和图4所示,所述壳体1,其还包括有一上盖13、一下盖14、及一容置盒15,该上盖13能供该显示设备3及该电池容纳槽11设置用,该下盖14为对应于该上盖13而设置,该容置盒15为设于该上盖13与该下盖14间,位于该壳体1后侧端处,能供容纳该连接线43用。
其中,通过上盖13、下盖14的配合,能便于生产组装,并提供各装置一有力的保护,通过容置盒15能便于收纳连接线43,让连接线43不容易遗失,并便于与本发明感测温度整合机100一同携带使用。
请再参阅图2至图4所示,所述连接插头23,其下列之一:A型USB插头、B型USB插头、C型USB插头、Micro-A型USB插头、Micro-B型USB插头、Mini-A型USB插头、Mini-B型USB插头;所述连接单元41,其为下列之一:A型USB端口、B型USB端口、C型USB端口、Micro-A型USB端口、Micro-B型USB端口、Mini-A型USB端口、Mini-B型USB端口;所述端口421,其为下列之一:A型USB端口、B型USB端口、C型USB端口、Micro-A型USB端口、Micro-B型USB端口、Mini-A型USB端口、Mini-B型USB端口。
其中,通过不同连接插头23、连接单元41、端口421的应用,以有效地配合外部装置20、温度感测贴片30,以顺利的传输数据、及对温度感测贴片30充电。
其次,使用USB插头的好处,除了容易取得、容易应用、能防呆之外,更能降低成本,避免整体变厚而影响使用,更重要的是,能在充电的同时,进行温度数据的传输,使本发明感测温度整合机100能便于配合温度感测贴片30应用,不用花费多余的心思,去额外关注及或学习本发明感测温度整合机100的维护等相关讯息,能专注在病患身上。
请再参阅图8和图9所示,所述温度感测贴片30,其包括有一外壳体301、一电路基板302、以及与该电路基板302电连接的一温度感测单元303、一电池304、至少一端口305、至少一记忆单元306、及一处理芯片307;所述端口305,其能与该连接插头23对应连接;所述处理芯片307,其能于该端口307与该连接插头23断开连接时,依该处理芯片307内部软件设定,免开关自动启动该温度感测贴片30,并重置规零,更将该记忆单元306内部的数据清除。
其中,通过外壳体301、电路基板302、温度感测单元303、电池34、连接单元305、记忆单元306及处理芯片307的配合,组成一温度感测贴片30,能便于长时间监测人体的温度变化,提供精准的数据,以达到精准医疗之精准治疗的目标,作为养生、康复、治疗方向等措施的重要依据,当然也能应用于精准预防、精准预测之上。
其次,将开关的设计免除,更无设置任何按钮,通过软件设定,温度感测贴片30与本发明感测温度整合机100一断开连接,温度感测贴片30就会自动启动,能避免误作动与误关机的问题,在使用上,温度感测贴片30的运作时间、运用与否,皆交由电池304的电量来决定,使用上非常简单。
再者,温度感测贴片30,有别于一般的温度计,能同时多个使用,达到同时多点测量多点温度的效果,如此一来,还能避免发生一般不同时间测量多点温度而所产生的温度误差问题。
还有,温度感测贴片30的小型化设计,能降低被测量者的负担,还能降低不适感,让更愿意配合使用,使本发明除了应用于一般医疗场所之外,更能应用于居家照护之上。
另外,处理芯片307的使用,除了控制本发明温度感测贴片100起动与否之外,更能处理自温度感测单元303于设定时间内所持续传输而来的数字信息之外,还能确保在电池304断电前,都能妥善地储存于记忆单元306之中,又还能配合连接单元305,以与本发明感测温度整合机100连接,输出数据及/或充电。
请再参阅图8和图9所示,所述外壳体301,其内设有一容纳空间3011;所述电路基板302,其设置于该容纳空间3011内;所述温度感测单元303,其为一与该电路基板302电连接,一端凸出于该外壳体301表面、能与人体表面相接触、以供感测温度用的感测端子3031;所述电池304,其设于该容纳空间3011内,其电池容量至少需能供该温度感测贴片30至少运作24小时;所述连接单元305,其设于设于该容纳空间3011内,一端位于该外壳体301周缘处;所述记忆单元306,其设于该电路基板302上,能供储存自该处理芯片5所传输而来的数字信息;以及所述处理芯片307,其设于该电路基板302上,还能供处理自该温度感测单元303于设定时间内,所持续传输而来的数据数据。
其中,通过,让由外壳体301、电路基板302、温度感测端子3031、连接单元305、电池304、记忆单元306及处理芯片307所组成的温度感测贴片30,能顺利的被应用,不用担心成本组装问题,还能降低整体的故障率,更加地耐用,成为一能有效应用于精准预防、精准预测之上的医疗辅助器材。
其次,电池304的电池容量以至少24小时的时间范围来作为基准,以符合人的生活型态、生活规律,能有利于体温感测数据40的应用,快速判断出病患的身体状态,找出身体上的问题点,并且还能将前述体温感测数据40,投入数据库中,成为巨量数据的一部份,促进精准医疗的发展。
请再参阅图8和图9所示,所述温度感测贴片30,还包括有一与该电路板302电连接的发光单元308、及一设于该外壳体301一侧表面上的识别贴纸309,该发光单元308为设于该容纳空间3011内,而一端裸露于该外壳体301一侧表面,能对外发光以供指示运作状态用,该识别贴纸309能供辨识该温度感测贴片30所属的该温度感测装置10组别用。
其中,通过发光单元308的应用,配合上处理芯片307,能快速地告知使用者,当前运作状态,是可运作或是即将停机等,能于有电时显示之外,更能于快没电时变换光色及/或闪烁,以提醒用户,而发光单元308较佳的应用选择,是为LED。
其次,通过识别贴纸309的应用,以便于医疗人员设置应用温度感测贴片30,最重要的是,能有效避免认错温度感测贴片30所属之温度感测装置10组别,造成体温感测数据40不正确,而影响到整合数据50正确性,最重要的是,避免因数据不正确,而造成病患身体状况之误判,产生治疗失当、发生医疗纠纷的问题,有效保障病患和医疗人员双方。
请再参阅图8和图9所示,所述温度感测贴片30,其还包含有一设于该外壳体301另一侧表面上,能供将该温度感测贴片03贴附定位于人体表面上的胶着单元A,该胶着单元A包括有依序堆栈设置的一胶着层体A1、及一离型层体A2。
其中,通过胶着单元A的应用,能便于温度感测贴片30的快速定位,快速地稳固定位于人体上,更不用担心在收急体温变化的过程中,会因为病患的活动,而自身体上掉落,影响到温度数据,或是让本发明温度感测贴片30被摔坏。
其次,通过胶着层体A1和离型层体A2的应用,能便于快速应用,在未定位于人体皮肤上时,能便保存。
再者,胶着单元A为了符合医疗的相关规范,能使用可替换式的一次性之胶着层体A1,但若是应用于一般家庭中,为了降低使用上的麻烦,也能使用可多次重复使用的胶着层体A1。
以上,依据图式所示的实施例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构造、特征及作用效果;惟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但本发明不以图面所示限定实施范围,因此举凡与本发明意旨相符的修饰性变化,只要在均等范围内都应涵属于本发明专利范畴。

Claims (10)

1.一种感测温度整合机,该感测温度整合机(100)能配合两组温度感测装置(10)、及至少一外部装置(20)以应用,而各个该温度感测装置(10)都包括有至少一能配合贴附定位于人体表面上以感测记录体温变化、更能与该感测温度整合机(100)电连接的温度感测贴片(30),另该外部装置(20)为与该感测温度整合机(100)通讯连接,其特征在于:
所述感测温度整合机(100),其包括有一壳体(1)、一设于该壳体(1)顶侧面的连接装置组(2)、一设于该壳体(1)顶侧面的显示设备(3)、一设于该壳体(1)上的外接装置(4)、一设于该壳体(1)内的存储装置(5)、一设于该壳体(1)内的处理单元(6)、一设于该壳体(1)内并与前述各装置电连接的控制装置(7)、及一设于该壳体(1)内的无线通信装置(8);
所述连接装置组(2),其包括有呈对称状设置、能供对应的该温度感测装置(10)连接用的一第一连接组(21)及一第二连接组(22),其两者都具有数个间隔设置、能与该温度感测贴片(30)电连接的连接插头(23);
所述外接装置(4),其包括有一设于该壳体(1)前侧处的连接单元(41)、及设于该壳体(1)后侧处的一连接单元组(42),该连接单元(41)能配合连接线(43)与该外部装置(20)电连接,该连接单元组(42)具有数个能配合连接线(43)、与该温度感测装置(10)连接用的端口(421);
所述存储装置(5),其能供储存该温度感测贴片(30)所传输来的体温感测数据(40)用;
所述处理单元(6),其能通过该显示设备(3)显示出该感测温度整合机(100)的运作状况,当该温度感测贴片(30)通过对应的该连接插头(23),与该感测温度整合机(100)电连接时,能对该温度感测贴片(30)进行充电和读取该体温感测数据(40)的动作,还能对该体温感测数据(40)进行处理、整合出一整合数据(50),并一同储存于该存储装置(5)内,而当外部装置(20)通过该外接装置(4)、该无线通信装置(8)其中之一,与该感测温度整合机(100)通讯连接时,能将该整合数据(50)传输至该外部装置(20)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感测温度整合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7),其还包括有一设于该壳体(1)内的电路板(71)、一设于该壳体(1)顶侧处的第一控制钮(72)、及一设于该壳体(1)顶侧处的第二控制钮(73),该电路板(71)为与所述各装置及处理单元(6)电连接,该第一控制钮(72)能供控制该温度感测贴片(30)用,该第二控制钮(73)能供控制该无线通信装置(8)运作与否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感测温度整合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感测温度整合机(100),其还包括有一电池组(9),其设于该壳体(1)内,而该壳体(1)对应形成有一能供容纳该电池组(9)用的电池容纳槽(11)、及一能供封闭该电池容纳槽(11)用的电池盖(1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感测温度整合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通信装置(8),其为下列之一或其组合:红外线、蓝芽、ZIGBEE、WIFI、WIMAX、2G、3G、4G;
所述外部装置(20),其为下列之一:智能型手机、平板计算机、笔记本电脑、桌面计算机、智能手表、智能型穿戴装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感测温度整合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其还包括有一上盖(13)、一下盖(14)、及一容置盒(15),该上盖(13)能供该显示设备(3)及该电池容纳槽(11)设置用,该下盖(14)为对应于该上盖(13)而设置,该容置盒(15)设于该上盖(13)与该下盖(14)间,位于该壳体(1)后侧端处,能供容纳该连接线(43)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感测温度整合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插头(23),其为下列之一:A型USB插头、B型USB插头、C型USB插头、Micro-A型USB插头、Micro-B型USB插头、Mini-A型USB插头、Mini-B型USB插头;
所述连接单元(41),其为下列之一:A型USB端口、B型USB端口、C型USB端口、Micro-A型USB端口、Micro-B型USB端口、Mini-A型USB端口、Mini-B型USB端口;
所述端口(421),其为下列之一:A型USB端口、B型USB端口、C型USB端口、Micro-A型USB端口、Micro-B型USB端口、Mini-A型USB端口、Mini-B型USB端口。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感测温度整合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感测贴片(30),其包括有一外壳体(301)、一电路基板(302)、以及与该电路基板(302)电连接的一温度感测单元(303)、一电池(304)、至少一端口(305)、至少一记忆单元(306)、及一处理芯片(307);
所述端口(305),其能与该连接插头(23)对应连接;
所述处理芯片(307),其能于该端口(307)与该连接插头(23)断开连接时,依该处理芯片(307)内部软件设定,免开关自动启动该温度感测贴片(30),并重置规零,更将该记忆单元(306)内部的数据清除。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感测温度整合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体(301),其内设有一容纳空间(3011);
所述电路基板(302),其设置于该容纳空间(3011)内;
所述温度感测单元(303),其与该电路基板(302)电连接,一端凸出于该外壳体(301)表面、能与人体表面相接触、以供感测温度用的感测端子(3031);
所述电池(304),其设于该容纳空间(3011)内,其电池容量至少需能供该温度感测贴片(30)至少运作24小时;
所述连接单元(305),其设于设于该容纳空间(3011)内,一端位于该外壳体(301)边沿处
所述记忆单元(306),其设于该电路基板(302)上,能供储存自该处理芯片(5)所传输而来的数字信息;以及
所述处理芯片(307),其设于该电路基板(302)上,更能供处理自该温度感测单元(303)于设定时间内,所持续传输而来的数据数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感测温度整合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感测贴片(30),还包括有一与该电路板(302)电连接的发光单元(308)、及一设于该外壳体(301)一侧表面上的识别贴纸(309),该发光单元(308)设于该容纳空间(3011)内,而一端裸露于该外壳体(301)一侧表面,能对外发光以供指示运作状态用,该识别贴纸(309)能供辨识该温度感测贴片(30)所属的该温度感测装置(10)组别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感测温度整合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感测贴片(30),其还包括有一设于该外壳体(301)另一侧表面上,能供将该温度感测贴片(03)贴附定位于人体表面上的胶着单元(A),该胶着单元(A)包括有依序堆栈设置的一胶着层体(A1)、及一离型层体(A2)。
CN201610023943.5A 2016-01-14 2016-01-14 感测温度整合机 Pending CN10696334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023943.5A CN106963343A (zh) 2016-01-14 2016-01-14 感测温度整合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023943.5A CN106963343A (zh) 2016-01-14 2016-01-14 感测温度整合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963343A true CN106963343A (zh) 2017-07-21

Family

ID=593343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023943.5A Pending CN106963343A (zh) 2016-01-14 2016-01-14 感测温度整合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963343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983496A (zh) * 2016-01-21 2017-07-28 捷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温度感测贴片
WO2022179408A1 (zh) * 2021-02-24 2022-09-01 休美(北京)微系统科技有限公司 生理信号采集系统及方法生理信号采集系统及方法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070479A2 (en) * 1999-07-19 2001-01-24 Altec Incorporated Biosignal monitoring system and method
CN204654902U (zh) * 2015-04-10 2015-09-23 苏州海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贴片型体温监测装置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070479A2 (en) * 1999-07-19 2001-01-24 Altec Incorporated Biosignal monitoring system and method
CN204654902U (zh) * 2015-04-10 2015-09-23 苏州海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贴片型体温监测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983496A (zh) * 2016-01-21 2017-07-28 捷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温度感测贴片
WO2022179408A1 (zh) * 2021-02-24 2022-09-01 休美(北京)微系统科技有限公司 生理信号采集系统及方法生理信号采集系统及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005282A (zh) 用于电子装置激活的系统、装置和方法
US20070027367A1 (en) Mobile, personal, and non-intrusive health monitoring and analysis system
CN103961069A (zh) 一种基于云服务的智能健康监测系统
CN102670307A (zh) 社区自助健康监护系统
CN102361586A (zh) 具有即插即用功能的医疗系统
KR20090102264A (ko) 웨어러블 측정 장치
CN103593555A (zh) 移动医疗保健网
CN106073739A (zh) 集成可穿戴式多生理指标采集设备
CN105660443A (zh) 一种具有生理参数监测与定位功能的宠物项圈
CN108478199A (zh) 可穿戴式人体体温、血氧、心率监测终端
CN108257663A (zh) 电子化临床护理路径管理系统
CN106307804A (zh) 一种远程医疗模式下用于康复训练的智能鞋垫及方法
CN106302703A (zh) 一种移动数据终端的信号处理系统及方法
CN106963343A (zh) 感测温度整合机
CN109602402A (zh) 一种极端高低温环境人体多生理参数监测预警装置及方法
CN205563119U (zh) 一种智能心电手表
CN107095660A (zh) 医院监护设备
US20220117505A1 (en) Method for Health Detection Supportive Devices and System
CN101803912A (zh) 可无线传送信息的医疗检测仪
CN205197971U (zh) 一种电子体温标签
CN210520958U (zh) 可穿戴式人体体温、血氧、心率监测终端
CN206227810U (zh) 一种远程医疗模式下用于康复训练的智能鞋垫
CN202568213U (zh) 体温监测装置
CN206003094U (zh) 一种社区医疗服务系统
CN205003676U (zh) 智能健康管理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072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