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961866A - 北方河岸带采砂迹地的生态修复方法 - Google Patents
北方河岸带采砂迹地的生态修复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6961866A CN106961866A CN201710080504.2A CN201710080504A CN106961866A CN 106961866 A CN106961866 A CN 106961866A CN 201710080504 A CN201710080504 A CN 201710080504A CN 106961866 A CN106961866 A CN 106961866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oil
- sand
- slash
- matrix
- plan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B—SOIL WORKING IN AGRICULTURE OR FORESTRY;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AGRICULTURAL MACHINES OR IMPLEMENTS, IN GENERAL
- A01B79/00—Methods for working soil
- A01B79/02—Methods for working soil combined with other agricultural processing, e.g. fertilising, planting
-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17/00—Cultivation of hops, vines, fruit trees, or like trees
- A01G17/005—Cultivation method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Botan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oil Sciences (AREA)
- Cultivation Of Pla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北方河岸带采砂迹地的生态修复方法,属于采砂迹地生态修复方法技术领域。采砂迹地土壤基质的整理与改良,首先对原土壤基质进行平整,主要为去除地表因采砂产生的积沙,露出原生境基质;制造小生境,在覆洒土壤的采砂迹地上挖鱼鳞坑;植物物种的选择,包括草本植物或木本植物物种的选择;植物种植;苗期管理,分为灌水和施肥,灌水采用浇灌或喷灌,施肥采用有机肥。本发明的突出特点是采用植被修复与生境修复等集成技术,能明显提高植被覆盖率,改善植物生境,增强生态系统保持水土、降解污染物等功能。实验表明,植被覆盖率提高了40%~60%,植物生产力提高了30%~50%以上。对维护区域生态安全和粮食生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北方河岸带采砂迹地的生态修复方法,属于采砂迹地的生态修复方法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近年来,由于经济利益的驱使,江河流域采砂活动猖獗,采砂行为已经使河岸带区域近乎变成了一个带状沙化区,形成采砂迹地(从河道抽取的砂子堆砌到河岸带,砂子被运走后而形成的沙化土地),其活动使过去的湿地和植被已荡然无存。据资料显示,以哈尔滨地区的阿什河流域砂场为例,2012年其总占地面积300万平方米左右。采砂使当地土壤结构发生变化,草木无法生长,破坏了湿地生态环境。由于防风固沙能力的削弱,降低了对城市气候、降雨、湿度的调节和改善。此外,更为严重的是还导致周边农田土壤表层发生风蚀,土地生产力衰退,农业生产受到严重影响。因此,采砂活动危及区域流域环境、防洪、粮食等的安全。由此可见,采砂迹地的生态治理工作亟需开展。目前国内外对采砂迹地的生态修复主要集中在植被构建以及理论研究等方面,而有关从改善生态环境、植被构建集成等方面的应用技术报道甚少。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进而提供一种北方河岸带采砂迹地的生态修复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北方河岸带采砂迹地的生态修复方法,步骤如下,
步骤一、采砂迹地土壤基质的整理与改良,首先对原土壤基质(砂质基质)进行平整,主要为去除地表因采砂产生的积沙,尽量露出原生境基质,原生境基质一般为三种情况,土壤基质、沙土混合基质或沙质基质;其次,针对土壤基质,均匀覆洒土壤,土壤的厚度为1~3mm,针对沙土混合基质,覆洒土壤厚度为2~5mm,针对沙质基质,覆洒土壤厚度为5~10mm。
步骤二、制造小生境,在覆洒土壤的采砂迹地上挖“鱼鳞坑”,“鱼鳞坑”的深度为400~600mm深,面积为2~5m2,密度为1hm2内5~10个,其目的为储存水份,利于植物生长。
步骤三、植物物种的选择,包括草本植物或木本植物物种的选择,①草本植物物种的选择,选择耐土壤贫瘠的植物或者在当地生长良好的优势植物,或者优良栽培植物,通常选取早熟禾或车轴草;种子的纯净度为90%~95%;草本植物的发芽率为70%~90%,②木本植物物种的选择,选择耐贫瘠的植物或者当地生长良好的植物,通常为柳属植物。
步骤四、植物种植,①柳属植物(灌木)种植采用扦插方式,扦插苗为当年新鲜的柳属枝条,其长度为400~600mm,扦插时间为4月下旬或5月上旬,枝条插入土壤深度为100~150mm,保证柳树枝条嫩芽向上(既枝条直径较粗的一端插入到土壤里面,直径较细的另一端暴露在空气中),扦插间距1000~1200mm,既7000~10000株/hm2,②早熟禾播种,播种时间为5月~6月,播种量:100~200kg/hm2,播种方式:用24~48行播种机,行间距为100~200mm,覆土深度为3~6mm,播种后填压1~3次;③车轴草播种,播种时间为5月,播种量为75~100kg/hm2,行距250~350mm,覆土深度为5~10mm。
步骤五、苗期管理,主要为灌水和施肥,灌水采用浇灌或喷灌均可,施肥主要采用有机肥。
步骤二中,鱼鳞坑的深度为500mm,鱼鳞坑的面积为4m2,鱼鳞坑的密度为1hm28个。
步骤三中,种子的纯净度为94%;草本植物的发芽率为80%。
步骤四中,柳属枝条的长度为500mm。
步骤四中,枝条插入土壤深度为120mm。
步骤四中,早熟禾的播种量为150kg/hm2。
步骤四中,车轴草的播种量为90kg/hm2。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北方河岸带采砂迹地的生态修复方法,突出特点是采用植被修复与生境修复等集成技术,能明显提高植被覆盖率,改善植物生境,增强生态系统保持水土、降解污染物等功能。2014年,在松花江流域哈尔滨段江北造船厂附近设置采砂迹地实验样地1.5hm2,实验表明,植被覆盖率提高了40%~60%,植物生产力提高了30%~50%以上,生态系统保持水土等功能显著提高(固体悬浮物降低20%~30%),并且本发明适用性广,企事业单位均可承受,可明显改善区域生态环境,对维护区域生态安全和粮食生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可实现区域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本发明的方法可用于北方河岸带采砂迹地的生态修复。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在以本发明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实施例。
实施例1
步骤一:采砂迹地土壤基质的整理与改良,首先对原土壤基质(砂质基质)进行平整,主要为去除地表因采砂产生的积沙,尽量露出原生境基质,原生境基质一般为三种情况,土壤基质、沙土混合基质或沙质基质;其次,针对土壤基质,均匀覆洒土壤,土壤的厚度为1~2mm,针对沙土混合基质,覆洒土壤厚度为2~4mm,针对沙质基质,覆洒土壤厚度为5~10mm。
步骤二:制造小生境,在覆洒土壤的采砂迹地上挖“鱼鳞坑”,“鱼鳞坑”的深度为400~600mm,面积为4~5m2,密度为1hm2内5~10个,其目的为储存水份,利于植物生长。
步骤三:植物物种的选择,包括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物种的选择,①草本植物物种的选择,选择耐土壤贫瘠的植物或者在当地生长良好的优势植物,或者优良栽培植物,一般选取早熟禾(学名:Poa annua)、车轴草(学名:Trifolium Linn)等;种子的纯净度为90%~95%;草本植物的发芽率为80%,②木本植物物种的选择,选择耐贫瘠的植物或者当地生长良好的植物,一般为柳属植物。
步骤四:植物种植,①柳属植物(灌木)种植采用扦插方式,扦插苗为当年新鲜的柳属枝条,其长度为400~600mm,扦插时间为4月下旬或5月上旬,枝条插入土壤深度为100~150mm,保证柳树枝条嫩芽向上(既枝条直径较粗的一端插入到土壤里面,直径较细的另一端暴露在空气中),扦插间距1000~1200mm,既8000~10000株/hm2,②早熟禾播种,播种时间为5月~6月,播种量:100~200kg/hm2,播种方式:用24~48行播种机,行间距为100~200mm,覆土深度为3~6mm,播种后填压1~3次;③车轴草播种,播种时间为5月,播种量为75~100kg/hm2,行距250~350mm,覆土深度为5~10mm。
步骤五:苗期管理,主要为灌水和施肥,灌水采用浇灌或喷灌,施肥主要采用有机肥。
实施例2
步骤一:采砂迹地土壤基质的整理与改良,首先对原土壤基质(砂质基质)进行平整,主要为去除地表因采砂产生的积沙,尽量露出原生境基质,原生境基质一般为三种情况,土壤基质、沙土混合基质或沙质基质;其次,针对土壤基质,均匀覆洒土壤,土壤的厚度为1~3mm,针对沙土混合基质,覆洒土壤厚度为2~5mm,针对沙质基质,覆洒土壤厚度为5~10mm。
步骤二:制造小生境,在覆洒土壤的采砂迹地上挖“鱼鳞坑”,“鱼鳞坑”的深度为400~600mm,面积为2~5m2,密度为1hm2内5~10个,其目的为储存水份,利于植物生长。
步骤三:植物物种的选择,包括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物种的选择,①草本植物物种的选择,选择耐土壤贫瘠的植物或者在当地生长良好的优势植物,或者优良栽培植物,一般选取早熟禾、车轴草等;种子的纯净度为90%~95%;草本植物的发芽率为75%以上,②木本植物物种的选择,选择耐贫瘠的植物或者当地生长良好的植物,一般为柳属植物。
步骤四:植物种植,①柳属植物(灌木)种植采用扦插方式,扦插苗为当年新鲜的柳属枝条,其长度为600mm,扦插时间为4月下旬或5月上旬,枝条插入土壤深度为120mm,保证柳树枝条嫩芽向上(既枝条直径较粗的一端插入到土壤里面,直径较细的另一端暴露在空气中),扦插间距1000~1100mm,既9000~10000株/hm2,②早熟禾播种,播种时间为5月~6月,播种量:100~200kg/hm2,播种方式:用24~48行播种机,行间距为100~200mm,覆土深度为3~6mm,播种后填压1~3次;③车轴草播种,播种时间为5月,播种量为75~100kg/hm2,行距250~350mm,覆土深度为5~10mm。
步骤五:苗期管理,主要为灌水和施肥,灌水采用浇灌或喷灌,施肥主要采用有机肥。
实施例3
步骤一:采砂迹地土壤基质的整理与改良,首先对原土壤基质(砂质基质)进行平整,主要为去除地表因采砂产生的积沙,尽量露出原生境基质,原生境基质一般为三种情况,土壤基质、沙土混合基质或沙质基质;其次,针对土壤基质,均匀覆洒土壤,土壤的厚度为2mm,针对沙土混合基质,覆洒土壤厚度为5mm,针对沙质基质,覆洒土壤厚度为10mm。
步骤二:制造小生境,在覆洒土壤的采砂迹地上挖“鱼鳞坑”,“鱼鳞坑”的深度为500mm,面积为2~5m2,密度为1hm2内10个,其目的为储存水份,利于植物生长。
步骤三:植物物种的选择,包括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物种的选择,①草本植物物种的选择,选择耐土壤贫瘠的植物或者在当地生长良好的优势植物,或者优良栽培植物,一般选取早熟禾、车轴草等;种子的纯净度为95%;草本植物的发芽率为70%以上,②木本植物物种的选择,选择耐贫瘠的植物或者当地生长良好的植物,一般为柳属植物。
步骤四:植物种植,①柳属植物(灌木)种植采用扦插方式,扦插苗为当年新鲜的柳属枝条,其长度为500mm,扦插时间为4月下旬或5月上旬,枝条插入土壤深度为100mm,保证柳树枝条嫩芽向上(既枝条直径较粗的一端插入到土壤里面,直径较细的另一端暴露在空气中),扦插间距1000~1200mm,既7000~10000株/hm2,②早熟禾播种,播种时间为5月~6月,播种量:150~200kg/hm2,播种方式:用24~48行播种机,行间距为100~200mm,覆土深度为3~6mm,播种后填压1~3次;③车轴草播种,播种时间为5月,播种量为75~100kg/hm2,行距250~350mm,覆土深度为5~10mm。
步骤五:苗期管理,主要为灌水和施肥,灌水采用浇灌或喷灌,施肥主要采用有机肥。
实施例4
步骤一:采砂迹地土壤基质的整理与改良,首先对原土壤基质(砂质基质)进行平整,主要为去除地表因采砂产生的积沙,尽量露出原生境基质,原生境基质一般为三种情况,土壤基质、沙土混合基质或沙质基质;其次,针对土壤基质,均匀覆洒土壤,土壤的厚度为3mm,针对沙土混合基质,覆洒土壤厚度为5mm,针对沙质基质,覆洒土壤厚度为5mm。
步骤二:制造小生境,在覆洒土壤的采砂迹地上挖“鱼鳞坑”,“鱼鳞坑”的深度为400~600mm深,面积为3~5m2,密度为1hm2内5~8个,其目的为储存水份,利用植物生长。
步骤三:植物物种的选择,包括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物种的选择,①草本植物物种的选择,选择耐土壤贫瘠的植物或者在当地生长良好的优势植物,或者优良栽培植物,一般选取早熟禾、车轴草等;种子的纯净度为90%;草本植物的发芽率为70%以上,②木本植物物种的选择,选择耐贫瘠的植物或者当地生长良好的植物,一般为柳属植物。
步骤四:植物种植,①柳属植物(灌木)种植采用扦插方式,扦插苗为当年新鲜的柳属枝条,其长度为400~600mm,扦插时间为4月下旬或5月上旬,枝条插入土壤深度为100~150mm,保证柳树枝条嫩芽向上(既枝条直径较粗的一端插入到土壤里面,直径较细的另一端暴露在空气中),扦插间距1000~1200mm,既7000~10000株/hm2,②早熟禾播种,播种时间为5月~6月,播种量:100~200kg/hm2,播种方式:用24~48行播种机,行间距为100~200mm,覆土深度为3~6mm,播种后填压1次;③车轴草播种,播种时间为5月,播种量为75~100kg/hm2,行距250~350mm,覆土深度为5mm。
步骤五:苗期管理,主要为灌水和施肥,灌水采用浇灌或喷灌,施肥主要采用有机肥。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这些具体实施方式都是基于本发明整体构思下的不同实现方式,而且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7)
1.一种北方河岸带采砂迹地的生态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一、采砂迹地土壤基质的整理与改良,首先对原土壤基质进行平整,主要为去除地表因采砂产生的积沙,露出原生境基质,原生境基质一般为三种情况,土壤基质、沙土混合基质或沙质基质;其次,针对土壤基质,均匀覆洒土壤,土壤的厚度为1~3mm,针对沙土混合基质,覆洒土壤厚度为2~5mm,针对沙质基质,覆洒土壤厚度为5~10mm;
步骤二、制造小生境,在覆洒土壤的采砂迹地上挖鱼鳞坑,鱼鳞坑的深度为400~600mm,鱼鳞坑的面积为2~5m2,鱼鳞坑的密度为1hm25~10个;
步骤三、植物物种的选择,包括草本植物或木本植物物种的选择,①草本植物物种的选择,选择耐土壤贫瘠的植物或者在当地生长良好的优势植物,或者优良栽培植物,通常选取早熟禾或车轴草;种子的纯净度为90%~95%;草本植物的发芽率为70%~90%,②木本植物物种的选择,选择耐贫瘠的植物或者当地生长良好的植物,通常为柳属植物;
步骤四、植物种植,①柳属植物种植采用扦插方式,扦插苗为当年新鲜的柳属枝条,其长度为400~600mm,扦插时间为4月下旬或5月上旬,枝条插入土壤深度为100~150mm,柳树枝条嫩芽向上,扦插间距1000~1200mm,既7000~10000株/hm2,②早熟禾播种,播种时间为5月~6月,播种量:100~200kg/hm2,播种方式:用24~48行播种机,行间距为100~200mm,覆土深度为3~6mm,播种后填压1~3次;③车轴草播种,播种时间为5月,播种量为75~100kg/hm2,行距250~350mm,覆土深度为5~10mm;
步骤五、苗期管理,分为灌水和施肥,灌水采用浇灌或喷灌,施肥采用有机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北方河岸带采砂迹地的生态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鱼鳞坑的深度为500mm,鱼鳞坑的面积为4m2,鱼鳞坑的密度为1hm28个。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北方河岸带采砂迹地的生态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三中,种子的纯净度为94%;草本植物的发芽率为8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北方河岸带采砂迹地的生态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四中,柳属枝条的长度为500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北方河岸带采砂迹地的生态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四中,枝条插入土壤深度为120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北方河岸带采砂迹地的生态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四中,早熟禾的播种量为150kg/hm2。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北方河岸带采砂迹地的生态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四中,车轴草的播种量为90kg/hm2。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10080504.2A CN106961866B (zh) | 2017-02-15 | 2017-02-15 | 北方河岸带采砂迹地的生态修复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10080504.2A CN106961866B (zh) | 2017-02-15 | 2017-02-15 | 北方河岸带采砂迹地的生态修复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6961866A true CN106961866A (zh) | 2017-07-21 |
CN106961866B CN106961866B (zh) | 2019-05-28 |
Family
ID=593351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10080504.2A Active CN106961866B (zh) | 2017-02-15 | 2017-02-15 | 北方河岸带采砂迹地的生态修复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6961866B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317513A (zh) * | 2018-10-22 | 2019-02-12 | 苏州金螳螂园林绿化景观有限公司 | 北方河道低洼地土壤污染修复系统 |
CN109729932A (zh) * | 2018-12-30 | 2019-05-10 | 内蒙古蒙草生态环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高海拔地区草山草坡小面积石漠化秃斑修复工艺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DE3713055C1 (en) * | 1987-04-16 | 1988-12-01 | Vni Skij I Pki Ochrany Okruzaj | Process for the reclamation of soils which have been destroyed by coalmining |
CN1820578A (zh) * | 2005-12-31 | 2006-08-23 | 兰州市南北两山环境绿化工程指挥部 | 一种利用集水、保水、补水抗旱造林的方法 |
CN101743840A (zh) * | 2009-12-23 | 2010-06-23 | 四川农业大学 | 一种损毁宅基地经济林果与绿肥配置生态恢复的方法 |
CN104429215A (zh) * | 2014-12-16 | 2015-03-25 | 西安科技大学 | 一种煤炭自燃火烧隐患区的生态恢复治理方法 |
CN105917903A (zh) * | 2016-04-26 | 2016-09-07 |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热区生态农业研究所 | 一种土壤薄层石质山地侵蚀陡坡的水土保持治理方法 |
-
2017
- 2017-02-15 CN CN201710080504.2A patent/CN106961866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DE3713055C1 (en) * | 1987-04-16 | 1988-12-01 | Vni Skij I Pki Ochrany Okruzaj | Process for the reclamation of soils which have been destroyed by coalmining |
CN1820578A (zh) * | 2005-12-31 | 2006-08-23 | 兰州市南北两山环境绿化工程指挥部 | 一种利用集水、保水、补水抗旱造林的方法 |
CN101743840A (zh) * | 2009-12-23 | 2010-06-23 | 四川农业大学 | 一种损毁宅基地经济林果与绿肥配置生态恢复的方法 |
CN104429215A (zh) * | 2014-12-16 | 2015-03-25 | 西安科技大学 | 一种煤炭自燃火烧隐患区的生态恢复治理方法 |
CN105917903A (zh) * | 2016-04-26 | 2016-09-07 |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热区生态农业研究所 | 一种土壤薄层石质山地侵蚀陡坡的水土保持治理方法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317513A (zh) * | 2018-10-22 | 2019-02-12 | 苏州金螳螂园林绿化景观有限公司 | 北方河道低洼地土壤污染修复系统 |
CN109729932A (zh) * | 2018-12-30 | 2019-05-10 | 内蒙古蒙草生态环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高海拔地区草山草坡小面积石漠化秃斑修复工艺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6961866B (zh) | 2019-05-28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Kumawat et al. |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measures for agricultural sustainability | |
CN102138491B (zh) | 沿海滩涂地土壤与生态治理方法 | |
Bashir et al. |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 |
CN105926533B (zh) | 一种植入型生态固滩方法 | |
CN102301936A (zh) | 极陡坡打孔造林绿化方法 | |
CN104365206B (zh) | 一种节水型滨海盐土局部土壤改良与植被种植方法 | |
CN106385843A (zh) | 一种提高耕层土壤盐分淋洗效率的方法 | |
Freppaz et al. | Soil properties on ski-runs | |
CN108914951A (zh) | 一种基于鱼鳞坑状护坡卷材的施工方法 | |
Sunday E et al. | Contemporary global issue of rising water scarcity for agriculture: the quest for effective and feasible soil moisture and free-water surface conservation strategies | |
CN106120647B (zh) | 边坡防护装置及防护方法 | |
CN106961866B (zh) | 北方河岸带采砂迹地的生态修复方法 | |
Polster et al. | Natural processes for the restoration of drastically disturbed sites | |
CN109429605A (zh) | 一种盐碱地和沙化地治理方法 | |
CN109845525B (zh) | 一种用于荒漠无灌溉生态恢复的栽植装置 | |
CN110603924A (zh) | 一种盐碱地种植系统及其施工工艺 | |
CN216626773U (zh) | 一种矿山酸化岩质坡面的植被恢复结构 | |
Sadiq et al. | Impact evaluation of sediment deposition on arable lands of Yola and environs of Adamawa State, Nigeria | |
CN208768521U (zh) | 沙洲临水坡岸绿化客土栽植系统 | |
CN105638197A (zh) | 一种扁穗牛鞭草及牛鞭草在生态治理中的植被构建方法 | |
CN111543135A (zh) | 一种排岩场人工无填充物乱石窖裸地生境修复方法 | |
KR100496118B1 (ko) | 접착성 도로비탈면 녹화공법 | |
CN109644765A (zh) | 一种在盐碱地中栽植桂花的方法 | |
Rutebuka | Erosion Control Success Stories and Challenges in the Context of Sustainable Landscape Management, Rwanda Experience | |
Fox | Bioengineering technology of quick grass establishment for erosion control on railway batters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