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961412A - 一种报文转换方法、装置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报文转换方法、装置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961412A
CN106961412A CN201610015249.9A CN201610015249A CN106961412A CN 106961412 A CN106961412 A CN 106961412A CN 201610015249 A CN201610015249 A CN 201610015249A CN 106961412 A CN106961412 A CN 10696141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ni
nni
flow table
messages
packet head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015249.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961412B (zh
Inventor
张婷婷
程伟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015249.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961412B/zh
Publication of CN10696141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96141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96141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96141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9/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independent of the application payload and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H04L69/08Protocols for interworking; Protocol convers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报文转换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当由用户网络侧接口(UNI)物理端口到网络侧接口(NNI)物理端口转发报文时,根据服务器侧下发的第一类流表对不同的报文使用不同的动作操作,以实现报文封装;当由NNI物理端口向UNI物理端口转发报文时,根据服务器侧下发的第二类流表对不同的报文使用不同的匹配规则与动作操作,以实现报文的解封装。本发明还同时公开了一种报文转换装置及系统。采用本发明技术方案,能解决现有技术中无法直接将标准的OpenFlow协议用于分组报文转发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报文转换方法、装置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软件定义网络(SDN,Soft Defined Network)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报文转换方法、装置及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网络流量井喷式的增长,现网运维压力日益增加,利用先进的网络系统架构来优化现网结构已经是大势所趋。SDN是一种新型网络创新架构,是网络虚拟化的实现方式,其核心技术OpenFlow通过将网络转发设备的控制层与转发层分离开来,从而实现网络流量的灵活控制,为核心网络及应用的创新提供平台。
在现网中,分组传送网(PTN,Packet Transport Network)设备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但其主要依靠静态配置路由进行业务创建等,配置比较复杂。当底层PTN设备属于不同厂商时,因为不同厂商技术实现的差异,异厂商互通具有一定复杂度,且容易出错。图1为现网PTN架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当需要从A节点到Z节点建立端到端业务时,需要先人工将从A到Z按照厂商拆分成从A到B、C到D、E到Z,在每一段利用网管进行人工路径配置,之后利用用户网络侧接口(UNI,User Networks interface)对接实现端到端业务开通。
超级分组传送网(SPTN,Super Packet Transport Network)指将SDN架构用于PTN网络,将SDN的集中化智能控制与PTN面向数据优化的高效多业务传送能力、电信级的高可靠性、端到端的服务质量(QoS,Quality of Service)保障结合起来的全新网络系统。SPTN系统是对PTN系统的升级,是将PTN网络进行软件化升级,是向SDN的演进。图2为现网SPTN架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最下层是PTN设备,包括A厂商PTN设备、B厂商PTN设备,C厂商PTN设备,PTN设备通过标准南向接口与控制器相连,APP基于控制器发起业务建立等。其中,南向接口是基于标准的OpenFlow协议,利用统一的基于OpenFlow的南向接口实现控制器对PTN设备的统一化管理。当需要建立从A到Z的端到端业务时,控制器生成相应的流表,下发到每个PTN设备,PTN设备根据流表的匹配以及转发规则,将相应的报文进行处理与转发。
在上述现有PTN网络中,UNI与网络侧接口(NNI,Network Node Interface)转发报文需要对报文进行PTN的相应封装与解封装,包含以太网包头封装、伪线(PW,Prisoner of War)标签封装、标记交换路径(LSP,Label Switching Path)标签封装等。但是,标准的OpenFlow协议是基于交换机的转发设置对报文进行转发操作,并没有标准的PTN分组报文的封装手段,因此无法直接将标准的OpenFlow协议用于PTN分组报文转发。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期望提供一种报文转换方法、装置及系统,能解决现有技术中无法直接将标准的OpenFlow协议用于PTN分组报文转发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报文转换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当由UNI物理端口到NNI物理端口转发报文时,根据服务器侧下发的第一类流表对不同的报文使用不同的动作操作,以实现报文封装;
当由NNI物理端口向UNI物理端口转发报文时,根据服务器侧下发的第二类流表对不同的报文使用不同的匹配规则与动作操作,以实现报文的解封装。
上述方案中,优选地,所述根据服务器侧下发的第一类流表对不同的报文使用不同的动作操作,以实现报文封装,包括:
依据第一类流表中的各个流表,依次为UNI到NNI的报文进行以太网包头封装、伪线层(PW,Pseudo Wire)标签封装、标签交换路径(LSP,Label SwitchedPath)标签封装;
根据服务器侧下发的第二类流表对不同的报文使用不同的匹配规则与动作操作,以实现报文的解封装,包括:
依据第二类流表中的各个流表,依次为NNI到UNI的报文进行LSP标签解封装、PW标签解封装、以太网包头解封装。
上述方案中,优选地,所述第一类流表包括:第一流表、第二流表、第三流表、第四流表、第五流表;其中,
所述第一流表包括:匹配操作、动作操作;其中,所述匹配操作用于指示匹配UNI端口、或虚拟局域网(VLAN,Virtual Local Area Network)标签;所述动作操作为空;
所述第二流表包括下述动作操作:增加NNI-ETH包头;增加PW控制字,其中,是否增加PW控制字为可选的操作;转到伪线层组表;
所述第三流表包括下述动作操作:增加端到端伪线仿真(PWE3,PseudoWire Emulation Edge-to-Edge)标签;设置与PWE3标签相关的字段;转到LSP隧道层组表;
所述第四流表包括下述动作操作:增加LSP标签;设置与LSP标签相关的字段;转到段层组表;
所述第五流表包括下述动作操作:设置以太网的目的MAC地址、源MAC地址、协议类型;转到指定的NNI端口。
上述方案中,优选地,所述依据第一类流表中的各个流表,依次为UNI到NNI的报文进行以太网包头封装、PW标签封装、LSP标签封装,包括:
将第一UNI层的UNI报文经过第一流表进行选择,根据选择结果输出至相应的UNI物理端口,形成第二UNI层的UNI报文;
将第二UNI层的UNI报文经过第二流表,进行与增加NNI-ETH包头相关的操作,形成伪线层的UNI报文;
将伪线层的UNI报文经过第三流表,进行与增加PW3标签相关的操作,形成LSP隧道层的UNI报文;
将LSP隧道层的UNI报文经过第四流表,进行与增加LSP标签相关的操作,形成段层的UNI报文;
将段层的UNI报文经过第五流表,进行与确定NNI端口相关的操作,形成可供NNI端口识别的UNI报文。
上述方案中,优选地,第一UNI层的UNI报文以及第二UNI层的UNI报文均由UNI-ETH包头以及负载组成;
伪线层的UNI报文由NNI-ETH包头、UNI-ETH包头以及负载组成,或由NNI-ETH包头、PW控制字、UNI-ETH包头以及负载组成;
LSP隧道层的UNI报文由NNI-ETH包头、PWE3标签、UNI-ETH包头以及负载组成,或由NNI-ETH包头、PWE3标签、PW控制字、UNI-ETH包头以及负载组成;
段层的UNI报文由NNI-ETH包头、LSP标签、PWE3标签、UNI-ETH包头以及负载组成,或由NNI-ETH包头、LSP标签、PWE3标签、PW控制字、UNI-ETH包头以及负载组成。
上述方案中,优选地,所述第二类流表包括:第六流表、段层流表、LSP隧道层流表、伪线层流表;其中,
所述第六流表包括:匹配操作、动作操作;其中,所述匹配操作用于指示匹配NNI端口;所述动作操作用于指示转向指定的段层流表;
所述段层流表包括:匹配操作、动作操作;其中,所述匹配操作用于指示匹配NNI-ETH地址;所述动作操作包括第一动作操作和第二作操作;所述第一动作操作用于指示转向指定的LSP隧道层流表;所述第二动作操作用于指示在满足预设条件时,去掉NNI-ETH包头;所述预设条件为在执行伪线流表中转到指定的UNI端口操作之前;
所述LSP隧道层流表包括:匹配操作、动作操作;其中,所述匹配操用于指示匹配LSP标签身份识别号(ID,Identity);所述动作操作用于指示去掉LSP标签,转向指定的伪线层流表;
所述伪线层流表包括:匹配操作、动作操作;其中,所述匹配操作用于指示匹配PWE3标签ID;所述动作操作用于指示去掉PWE3标签及PW控制字,转到指定的UNI端口。
上述方案中,优选地,所述依据第二类流表中的各个流表,依次为NNI到UNI的报文进行LSP标签解封装、PW标签解封装、以太网包头解封装,包括:
将第一NNI层的NNI报文经过第六流表选择,根据选择结果输出至相应的NNI物理端口,形成第二NNI层的NNI报文;
将第二NNI层的NNI报文经过段层流表匹配NNI-ETH地址,执行段层流表的第一动作操作转向指定的LSP隧道层流表,形成段层的NNI报文;
将段层的NNI报文经过LSP流表,执行与去掉LSP标签相关的解封装操作,形成LSP隧道层的NNI报文;
将LSP隧道层的NNI报文经过伪线层流表,执行与去掉PW3标签及PW控制字相关的解封装操作,形成伪线层的NNI报文;
在执行伪线流表中转到指定的UNI端口的操作之前,基于段层流表的第二动作操作将伪线层的NNI报文进行与去掉NNI-ETH包头相关的解封装操作,形成可供UNI端口识别的NNI报文。
上述方案中,优选地,第一NNI层文、第二NNI层以及段层的NNI报文,均由NNI-ETH包头、LSP标签、PWE3标签、UNI-ETH包头以及负载组成,或由NNI-ETH包头、LSP标签、PWE3标签、PW控制字、UNI-ETH包头以及负载组成;
LSP隧道层的UNI报文由NNI-ETH包头、PWE3标签、UNI-ETH包头以及负载组成,或由NNI-ETH包头、PWE3标签、PW控制字、UNI-ETH包头以及负载组成;
伪线层的UNI报文由NNI-ETH包头、UNI-ETH包头以及负载组成,或由NNI-ETH包头、UNI-ETH包头以及负载组成;
UNI层的报文由UNI-ETH包头以及负载组成。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报文转换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处理模块,用于当由UNI物理端口到NNI物理端口转发报文时,根据服务器侧下发的第一类流表对不同的报文使用不同的动作操作,以实现报文封装;
第二处理模块,用于当由NNI物理端口向UNI物理端口转发报文时,根据服务器侧下发的第二类流表对不同的报文使用不同的匹配规则与动作操作,以实现报文的解封装。
上述方案中,优选地,所述第一处理模块,还用于:依据第一类流表中的各个流表,依次为UNI到NNI的报文进行以太网包头封装、PW标签封装、LSP标签封装;
所述第二处理模块,还用于:依据第二类流表中的各个流表,依次为NNI到UNI的报文进行LSP标签解封装、PW标签解封装、以太网包头解封装。
上述方案中,优选地,所述第一类流表包括:第一流表、第二流表、第三流表、第四流表、第五流表;其中,
所述第一流表包括:匹配操作、动作操作;其中,所述匹配操作用于指示匹配UNI端口或VLAN标签;所述动作操作为空;
所述第二流表包括下述动作操作:增加NNI-ETH包头;增加PW控制字,其中,是否增加PW控制字为可选的操作;转到伪线层组表;
所述第三流表包括下述动作操作:增加PWE3标签;设置与PWE3标签相关的字段;转到LSP隧道层组表;
所述第四流表包括下述动作操作:增加LSP标签;设置与LSP标签相关的字段;转到段层组表;
所述第五流表包括下述动作操作:设置以太网的目的MAC地址、源MAC地址、协议类型;转到指定的NNI端口。
上述方案中,优选地,所述第一处理模块,还用于:
将第一UNI层的UNI报文经过第一流表进行选择,根据选择结果输出至相应的UNI物理端口,形成第二UNI层的UNI报文;
将第二UNI层的UNI报文经过第二流表,进行与增加NNI-ETH包头相关的操作,形成伪线层的UNI报文;
将伪线层的UNI报文经过第三流表,进行与增加PW3标签相关的操作,形成LSP隧道层的UNI报文;
将LSP隧道层的UNI报文经过第四流表,进行与增加LSP标签相关的操作,形成段层的UNI报文;
将段层的UNI报文经过第五流表,进行与确定NNI端口相关的操作,形成可供NNI端口识别的UNI报文。
上述方案中,优选地,第一UNI层的UNI报文以及第二UNI层的UNI报文均由UNI-ETH包头以及负载组成;
伪线层的UNI报文由NNI-ETH包头、UNI-ETH包头以及负载组成,或由NNI-ETH包头、PW控制字、UNI-ETH包头以及负载组成;
LSP隧道层的UNI报文由NNI-ETH包头、PWE3标签、UNI-ETH包头以及负载组成,或由NNI-ETH包头、PWE3标签、PW控制字、UNI-ETH包头以及负载组成;
段层的UNI报文由NNI-ETH包头、LSP标签、PWE3标签、UNI-ETH包头以及负载组成,或由NNI-ETH包头、LSP标签、PWE3标签、PW控制字、UNI-ETH包头以及负载组成。
上述方案中,优选地,所述第二类流表包括:第六流表、段层流表、LSP隧道层流表、伪线层流表;其中,
所述第六流表包括:匹配操作、动作操作;其中,所述匹配操作用于指示匹配NNI端口;所述动作操作用于指示转向指定的段层流表;
所述段层流表包括:匹配操作、动作操作;其中,所述匹配操作用于指示匹配NNI-ETH地址;所述动作操作包括第一动作操作和第二作操作;所述第一动作操作用于指示转向指定的LSP隧道层流表;所述第二动作操作用于指示在满足预设条件时,去掉NNI-ETH包头;所述预设条件为在执行伪线流表中转到指定的UNI端口操作之前;
所述LSP隧道层流表包括:匹配操作、动作操作;其中,所述匹配操用于指示匹配LSP标签ID;所述动作操作用于指示去掉LSP标签,转向指定的伪线层流表;
所述伪线层流表包括:匹配操作、动作操作;其中,所述匹配操作用于指示匹配PWE3标签ID;所述动作操作用于指示去掉PWE3标签及PW控制字,转到指定的UNI端口。
上述方案中,优选地,所述第二处理模块,还用于:
将第一NNI层的NNI报文经过第六流表选择,根据选择结果输出至相应的NNI物理端口,形成第二NNI层的NNI报文;
将第二NNI层的NNI报文经过段层流表匹配NNI-ETH地址,执行段层流表的第一动作操作转向指定的LSP隧道层流表,形成段层的NNI报文;
将段层的NNI报文经过LSP流表,执行与去掉LSP标签相关的解封装操作,形成LSP隧道层的NNI报文;
将LSP隧道层的NNI报文经过伪线层流表,执行与去掉PW3标签及PW控制字相关的解封装操作,形成伪线层的NNI报文;
在执行伪线流表中转到指定的UNI端口的操作之前,基于段层流表的第二动作操作将伪线层的NNI报文进行与去掉NNI-ETH包头相关的解封装操作,形成可供UNI端口识别的NNI报文。
上述方案中,优选地,第一NNI层文、第二NNI层以及段层的NNI报文,均由NNI-ETH包头、LSP标签、PWE3标签、UNI-ETH包头以及负载组成,或由NNI-ETH包头、LSP标签、PWE3标签、PW控制字、UNI-ETH包头以及负载组成;
LSP隧道层的UNI报文由NNI-ETH包头、PWE3标签、UNI-ETH包头以及负载组成,或由NNI-ETH包头、PWE3标签、PW控制字、UNI-ETH包头以及负载组成;
伪线层的UNI报文由NNI-ETH包头、UNI-ETH包头以及负载组成,或由NNI-ETH包头、UNI-ETH包头以及负载组成;
UNI层的报文由UNI-ETH包头以及负载组成。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报文转换系统,所述系统包括:
服务器,用于向节点设备下发第一类流表与第二类流表;
节点设备,用于当由UNI物理端口到网络侧接口NNI物理端口转发报文时,根据服务器侧下发的第一类流表对不同的报文使用不同的动作操作,以实现报文封装;当由NNI物理端口向UNI物理端口转发报文时,根据服务器侧下发的第二类流表对不同的报文使用不同的匹配规则与动作操作,以实现报文的解封装。
上述方案中,优选地,所述节点设备包括上文所述的报文转换装置。
本发明所提供的报文转换方法、装置及系统,基于OpenFlow协议提出了实现UNI与NNI报文相互转换的机制;解决了利用OpenFlow协议进行UNI与NNI分组报文的封装和解封装问题,使得分组报文可以利用OpenFlow协议进行转发。当由UNI(客户侧)物理端口到NNI(网络侧)物理端口转发报文时,根据流表对不同的报文使用不同的执行操作实现以太网包头封装、PW标签封装、LSP标签封装。当由NNI物理端口向UNI物理端口转发报文时,利用不同的流表、不同的匹配规则,不同的操作实现报文的解封装。
附图说明
图1为现网PTN架构示意图;
图2为现网SPTN架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报文转换方法的实现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提供的UNI到NNI的报文转换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提供的NNI到UNI的报文转换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报文转换装置的组成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报文转换系统的组成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加详尽地了解本发明的特点与技术内容,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现进行详细阐述,所附附图仅供参考说明之用,并非用来限定本发明。
实施例一
图3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报文转换方法的实现流程图,所述方法应用于节点设备侧,如图3所示,所述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301:当由UNI物理端口到NNI物理端口转发报文时,根据服务器侧下发的第一类流表对不同的报文使用不同的动作操作,以实现报文封装。
优选地,所述根据服务器侧下发的第一类流表对不同的报文使用不同的动作操作,以实现报文封装,可以包括:
依据第一类流表中的各个流表,依次为UNI到NNI的报文进行以太网包头封装、PW标签封装、LSP标签封装。
优选地,所述第一类流表包括:第一流表、第二流表、第三流表、第四流表、第五流表;其中,
所述第一流表包括:匹配操作、动作操作;其中,所述匹配操作用于指示匹配UNI端口、或虚拟局域网(VLAN,Virtual Local Area Network)标签;所述动作操作为空;
所述第二流表包括下述动作操作:增加NNI-ETH包头;增加PW控制字,其中,是否增加PW控制字为可选的操作;转到伪线层组表;
所述第三流表包括下述动作操作:增加端到端伪线仿真(PWE3,PseudoWire Emulation Edge-to-Edge)标签;设置与PWE3标签相关的字段;转到LSP隧道层组表;
所述第四流表包括下述动作操作:增加LSP标签;设置与LSP标签相关的字段;转到段层组表;
所述第五流表包括下述动作操作:设置以太网的目的MAC地址、源MAC地址、协议类型;转到指定的NNI端口。
这里,MAC是Media Access Control的英文缩写,其中文疑问可以是物理地址。
优选地,所述依据第一类流表中的各个流表,依次为UNI到NNI的报文进行以太网包头封装、PW标签封装、LSP标签封装,包括:
将第一UNI层的UNI报文经过第一流表进行选择,根据选择结果输出至相应的UNI物理端口,形成第二UNI层的UNI报文;
将第二UNI层的UNI报文经过第二流表,进行与增加NNI-ETH包头相关的操作,形成伪线层的UNI报文;
将伪线层的UNI报文经过第三流表,进行与增加PW3标签相关的操作,形成LSP隧道层的UNI报文;
将LSP隧道层的UNI报文经过第四流表,进行与增加LSP标签相关的操作,形成段层的UNI报文;
将段层的UNI报文经过第五流表,进行与确定NNI端口相关的操作,形成可供NNI端口识别的UNI报文。
优选地,第一UNI层的UNI报文以及第二UNI层的UNI报文均由UNI-ETH包头以及负载组成;
伪线层的UNI报文由NNI-ETH包头、UNI-ETH包头以及负载组成,或由NNI-ETH包头、PW控制字、UNI-ETH包头以及负载组成;
LSP隧道层的UNI报文由NNI-ETH包头、PWE3标签、UNI-ETH包头以及负载组成,或由NNI-ETH包头、PWE3标签、PW控制字、UNI-ETH包头以及负载组成;
段层的UNI报文由NNI-ETH包头、LSP标签、PWE3标签、UNI-ETH包头以及负载组成,或由NNI-ETH包头、LSP标签、PWE3标签、PW控制字、UNI-ETH包头以及负载组成。
步骤302:当由NNI物理端口向UNI物理端口转发报文时,根据服务器侧下发的第二类流表对不同的报文使用不同的匹配规则与动作操作,以实现报文的解封装。
优选地,根据服务器侧下发的第二类流表对不同的报文使用不同的匹配规则与动作操作,以实现报文的解封装,可以包括:
依据第二类流表中的各个流表,依次为NNI到UNI的报文进行LSP标签解封装、PW标签解封装、以太网包头解封装。
优选地,所述第二类流表包括:第六流表、段层流表、LSP隧道层流表、伪线层流表;其中,
所述第六流表包括:匹配操作、动作操作;其中,所述匹配操作用于指示匹配NNI端口;所述动作操作用于指示转向指定的段层流表;
所述段层流表包括:匹配操作、动作操作;其中,所述匹配操作用于指示匹配NNI-ETH地址;所述动作操作包括第一动作操作和第二作操作;所述第一动作操作用于指示转向指定的LSP隧道层流表;所述第二动作操作用于指示在满足预设条件时,去掉NNI-ETH包头;所述预设条件为在执行伪线流表中转到指定的UNI端口操作之前;
所述LSP隧道层流表包括:匹配操作、动作操作;其中,所述匹配操用于指示匹配LSP标签ID;所述动作操作用于指示去掉LSP标签,转向指定的伪线层流表;
所述伪线层流表包括:匹配操作、动作操作;其中,所述匹配操作用于指示匹配PWE3标签ID;所述动作操作用于指示去掉PWE3标签及PW控制字,转到指定的UNI端口。
优选地,所述依据第二类流表中的各个流表,依次为NNI到UNI的报文进行LSP标签解封装、PW标签解封装、以太网包头解封装,包括:
将第一NNI层的NNI报文经过第六流表选择,根据选择结果输出至相应的NNI物理端口,形成第二NNI层的NNI报文;
将第二NNI层的NNI报文经过段层流表匹配NNI-ETH地址,执行段层流表的第一动作操作转向指定的LSP隧道层流表,形成段层的NNI报文;
将段层的NNI报文经过LSP流表,执行与去掉LSP标签相关的解封装操作,形成LSP隧道层的NNI报文;
将LSP隧道层的NNI报文经过伪线层流表,执行与去掉PW3标签及PW控制字相关的解封装操作,形成伪线层的NNI报文;
在执行伪线流表中转到指定的UNI端口的操作之前,基于段层流表的第二动作操作将伪线层的NNI报文进行与去掉NNI-ETH包头相关的解封装操作,形成可供UNI端口识别的NNI报文。
优选地,第一NNI层文、第二NNI层以及段层的NNI报文,均由NNI-ETH包头、LSP标签、PWE3标签、UNI-ETH包头以及负载组成,或由NNI-ETH包头、LSP标签、PWE3标签、PW控制字、UNI-ETH包头以及负载组成;
LSP隧道层的UNI报文由NNI-ETH包头、PWE3标签、UNI-ETH包头以及负载组成,或由NNI-ETH包头、PWE3标签、PW控制字、UNI-ETH包头以及负载组成;
伪线层的UNI报文由NNI-ETH包头、UNI-ETH包头以及负载组成,或由NNI-ETH包头、UNI-ETH包头以及负载组成;
UNI层的报文由UNI-ETH包头以及负载组成。
本实施例所述报文转换方法,基于OpenFlow协议提出了实现UNI与NNI报文相互转换的机制;解决了利用OpenFlow协议进行UNI与NNI分组报文的封装和解封装问题,使得分组报文可以利用OpenFlow协议进行转发。当由UNI(客户侧)物理端口到NNI(网络侧)物理端口转发报文时,根据流表对不同的报文使用不同的执行操作实现以太网包头封装、PW标签封装、LSP标签封装。当由NNI物理端口向UNI物理端口转发报文时,利用不同的流表、不同的匹配规则,不同的操作实现报文的解封装。本发明所述技术方案可行性高、易于推广、实用性强。
实施例二
如图2所示,当UNI(客户侧)报文由A节点进入设备进行传输时,需要将报文进行UNI到NNI的封装,此时需要服务器或上层控制器产生相应流表(第一类流表)下发到A端设备。图4为本发明提供的UNI到NNI的报文转换的示意图,如图4所示,其流表处理流程为:数据帧由UNI物理端口到NNI物理端口,客户帧从UNI物理口进入,流向NNI物理端口的方向。
对于第一类流表,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匹配操作,另一部分是动作操作。所述第一类流表包括:第一流表、第二流表、第三流表、第四流表、第五流表。
第一流表:匹配操作:IN_PORT=UNI Ports
动作操作:空
具体地,IN_PORT表示“进入的端口”,UNI Ports表示“选中的UNI端口”。
如图4所示,客户帧即UNI报文,由ETH包头以及负载组成,经过第一流表的匹配操作选出相应的报文到达UNI组2(即第二UNI层)。
这里,所述第一流表的匹配操作可以是端口匹配或者VLAN标签匹配。
第二流表:动作操作:PUSH_ETHERNET
PUSH_MPLS_CW_ACH(可选)
GROUP:PWE3
UNI组2中的报文先执行PUSH_ETHERNET操作,用于增加NNI-ETH包头。之后执行PUSH_MPLS_CW_ACH用于增加PW控制字,不需要时可不选。最后执行GROUP操作,使得报文进入PWE3(即伪线层)。
第三流表:动作操作:PUSH_MPLS
SET_MPLS_TTL
SET-FIELDS:
MPLS_LABEL
MPLS_TC(可选)
MPLS_BOS
GROUP:LSP_TUNNEL
PWE3组中的报文先执行PUSH_MPLS用于增加PWE3的标签,之后执行SET_MPLS_TTL用于设定TTL的值,然后执行SET-FIELDS的操作,包含设置MPLS_LABLE(标签),MPLS_TC(流量优先级),MPLS_BOS(底层标签)。最后执行GROUP操作,使得报文进入LSP_TUNNEL组(即LSP隧道层)。
第四流表:动作操作:PUSH_MPLS
SET_MPLS_TTL或者COPY_TTL_OUTWARDS
SET-FIELDS:
MPLS_LABEL
MPLS_TC(可选)
GROUP:SECTION
LSP_TUNNEL组中的报文先执行PUSH_MPLS用于增加LSP标签,之后执行SET_MPLS_TTL或者COPY_TTL_OUTWARDS用于设置TTL值,之后执行SET-FIELDS,包含设置MPLS_LABEL(MPLS标签),MPLS_TC(流量优先级)。最后执行GROUP操作,使得报文进入SECTION组(即段层)。
第五流表:动作操作:SET-FIELDS:
ETH_DST
ETH_SRC
ETH_TYPE
OUTPUT:NNI PORT
LSP_TUNNEL组的报文先执行SET-FIELDS,包含设置ETH_DST(目的MAC地址),ETH_SRC(源MAC地址),ETH_TYPE(协议类型)。最后执行OUTPUT操作,使得报文到达NNI端口进行报文转发。
本实施例给出了基于PTN场景的UNI到NNI的报文转换的机制;当由UNI物理端口到NNI物理端口转发时,根据流表对不同的报文使用不同的执行操作实现以太网包头封装,PW标签封装,LSP标签封装。并且,利用PUSH的操作进行PTN分组报文的封装。
当然,需要说明的是,还可以用其他语言形式来编写第一类流表中的各个流表的语句,在此,不再赘述。
实施例三
如图2所示,当NNI(网络侧)报文由Z节点出设备进行传输时,需要将报文进行NNI到UNI的封装,此时需要上层控制器产生相应流表(第二类流表)下发到Z端设备。图5为本发明提供的NNI到UNI的报文转换的示意图,如图5所示,数据帧由NNI物理端口到UNI物理端口,其流表处理流程为:数据帧由UNI物理端口到NNI物理端口,网络帧从NNI物理口进入,流向UNI物理端口的方向。
对于第二类流表,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匹配操作,另一部分是动作操作。第二类流表包括:第六流表、段层流表、LSP隧道层流表、伪线层流表;其中,
第六流表:匹配操作:IN_PORT=NNI Ports
动作操作:Goto-Table:“SECTION”
如图5所示,网络帧即NNI报文经过第六流表,进行NNI端口匹配操作,转向段层流表。
段层流表:匹配操作:NNI_ETH ADDRESS
执行操作:写入POP_ETHERNET,暂不执行
Goto-Table:“LSP”
利用NNI_ETH的地址进行报文匹配操作,将段层流表的执行操作写入POP_ETHERNET,用于之后处理。之后转向LSP隧道层流表。
LSP隧道层流表:匹配操作:LSP ID
动作操作:POP_MPLS
Goto-Table:“PWE3”
使用LSP ID进行匹配操作,对报文进行POP_MPLS操作去掉LSP标签,之后转向伪线层流表。
伪线层流表:匹配操作:PWE3ID
动作操作:POP_MPLS
POP_MPLS_CW_ACH
OUTPUT:UNI Port
使用PWE3ID进行匹配操作,对报文进行POP_MPLS操作去掉PW标签,进行POP_MPLS_CW_ACH操作去掉PW控制字,最后利用OUTPUT操作选择正确的UNI端口进行报文转发。
需要说明的是,在将报文转发到相应的UNI端口之前,还需执行段层流表中的POP_ETHERNET操作,去掉以太头NNI-ETH。
本实施例给出了基于PTN场景的NNI到UNI的报文转换的机制;当由NNI物理端口转发时,利用不同的流表不同的匹配规则,不同的操作实现报文的解封装;并且,利用POP操作进行PTN封装报文的解封装。
当然,需要说明的是,还可以用其他语言形式来描述第二类流表中的各个流表的语句,在此,不再赘述。
实施例四
图6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报文转换装置的组成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所述报文转换装置主要包括:
第一处理模块61,用于当由UNI物理端口到NNI物理端口转发报文时,根据服务器侧下发的第一类流表对不同的报文使用不同的动作操作,以实现报文封装;
第二处理模块62用于当由NNI物理端口向UNI物理端口转发报文时,根据服务器侧下发的第二类流表对不同的报文使用不同的匹配规则与动作操作,以实现报文的解封装。
优选地,所述第一处理模块61,还用于:依据第一类流表中的各个流表,依次为UNI到NNI的报文进行以太网包头封装、PW标签封装、LSP标签封装;所述第二处理模块62,还用于:依据第二类流表中的各个流表,依次为NNI到UNI的报文进行LSP标签解封装、PW标签解封装、以太网包头解封装。
上述方案中,优选地,所述第一类流表包括:第一流表、第二流表、第三流表、第四流表、第五流表;其中,
所述第一流表包括:匹配操作、动作操作;其中,所述匹配操作用于指示匹配UNI端口或VLAN标签;所述动作操作为空;
所述第二流表包括下述动作操作:增加NNI-ETH包头;增加PW控制字,其中,是否增加PW控制字为可选的操作;转到伪线层组表;
所述第三流表包括下述动作操作:增加PWE3标签;设置与PWE3标签相关的字段;转到LSP隧道层组表;
所述第四流表包括下述动作操作:增加LSP标签;设置与LSP标签相关的字段;转到段层组表;
所述第五流表包括下述动作操作:设置以太网的目的MAC地址、源MAC地址、协议类型;转到指定的NNI端口。
上述方案中,优选地,所述第一处理模块61,还用于:
将第一UNI层的UNI报文经过第一流表进行选择,根据选择结果输出至相应的UNI物理端口,形成第二UNI层的UNI报文;
将第二UNI层的UNI报文经过第二流表,进行与增加NNI-ETH包头相关的操作,形成伪线层的UNI报文;
将伪线层的UNI报文经过第三流表,进行与增加PW3标签相关的操作,形成LSP隧道层的UNI报文;
将LSP隧道层的UNI报文经过第四流表,进行与增加LSP标签相关的操作,形成段层的UNI报文;
将段层的UNI报文经过第五流表,进行与确定NNI端口相关的操作,形成可供NNI端口识别的UNI报文。
上述方案中,优选地,第一UNI层的UNI报文以及第二UNI层的UNI报文均由UNI-ETH包头以及负载组成;
伪线层的UNI报文由NNI-ETH包头、UNI-ETH包头以及负载组成,或由NNI-ETH包头、PW控制字、UNI-ETH包头以及负载组成;
LSP隧道层的UNI报文由NNI-ETH包头、PWE3标签、UNI-ETH包头以及负载组成,或由NNI-ETH包头、PWE3标签、PW控制字、UNI-ETH包头以及负载组成;
段层的UNI报文由NNI-ETH包头、LSP标签、PWE3标签、UNI-ETH包头以及负载组成,或由NNI-ETH包头、LSP标签、PWE3标签、PW控制字、UNI-ETH包头以及负载组成。
上述方案中,优选地,所述第二类流表包括:第六流表、段层流表、LSP隧道层流表、伪线层流表;其中,
所述第六流表包括:匹配操作、动作操作;其中,所述匹配操作用于指示匹配NNI端口;所述动作操作用于指示转向指定的段层流表;
所述段层流表包括:匹配操作、动作操作;其中,所述匹配操作用于指示匹配NNI-ETH地址;所述动作操作包括第一动作操作和第二作操作;所述第一动作操作用于指示转向指定的LSP隧道层流表;所述第二动作操作用于指示在满足预设条件时,去掉NNI-ETH包头;所述预设条件为在执行伪线流表中转到指定的UNI端口操作之前;
所述LSP隧道层流表包括:匹配操作、动作操作;其中,所述匹配操用于指示匹配LSP标签ID;所述动作操作用于指示去掉LSP标签,转向指定的伪线层流表;
所述伪线层流表包括:匹配操作、动作操作;其中,所述匹配操作用于指示匹配PWE3标签ID;所述动作操作用于指示去掉PWE3标签及PW控制字,转到指定的UNI端口。
上述方案中,优选地,所述第二处理模块62,还用于:
将第一NNI层的NNI报文经过第六流表选择,根据选择结果输出至相应的NNI物理端口,形成第二NNI层的NNI报文;
将第二NNI层的NNI报文经过段层流表匹配NNI-ETH地址,执行段层流表的第一动作操作转向指定的LSP隧道层流表,形成段层的NNI报文;
将段层的NNI报文经过LSP流表,执行与去掉LSP标签相关的解封装操作,形成LSP隧道层的NNI报文;
将LSP隧道层的NNI报文经过伪线层流表,执行与去掉PW3标签及PW控制字相关的解封装操作,形成伪线层的NNI报文;
在执行伪线流表中转到指定的UNI端口的操作之前,基于段层流表的第二动作操作将伪线层的NNI报文进行与去掉NNI-ETH包头相关的解封装操作,形成可供UNI端口识别的NNI报文。
上述方案中,优选地,第一NNI层文、第二NNI层以及段层的NNI报文,均由NNI-ETH包头、LSP标签、PWE3标签、UNI-ETH包头以及负载组成,或由NNI-ETH包头、LSP标签、PWE3标签、PW控制字、UNI-ETH包头以及负载组成;
LSP隧道层的UNI报文由NNI-ETH包头、PWE3标签、UNI-ETH包头以及负载组成,或由NNI-ETH包头、PWE3标签、PW控制字、UNI-ETH包头以及负载组成;
伪线层的UNI报文由NNI-ETH包头、UNI-ETH包头以及负载组成,或由NNI-ETH包头、UNI-ETH包头以及负载组成;
UNI层的报文由UNI-ETH包头以及负载组成。
上述报文转换装置可部署于节点设备上。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实施例的报文转换装置中各模块的功能,可参照前述报文转换方法的相关描述而理解,本实施例的报文转换装置中各模块,可通过实现本实施例所述的功能的模拟电路而实现,也可以通过执行本实施例所述的功能的软件在智能终端上的运行而实现。
实际应用中,上述第一处理模块61、第二处理模块62的具体结构均可对应于处理器。所述处理器具体的结构可以为中央处理器(CPU,Central ProcessingUnit)、微处理器(MCU,Micro Controller Unit)、数字信号处理器(DSP,DigitalSignal Processing)或可编程逻辑器件(PLC,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等具有处理功能的电子元器件或电子元器件的集合。其中,所述处理器包括可执行代码,所述可执行代码存储在存储介质中,所述处理器可以通过总线等通信接口与所述存储介质中相连,在执行具体的各模块的对应功能时,从所述存储介质中读取并运行所述可执行代码。所述存储介质用于存储所述可执行代码的部分优选为非瞬间存储介质。
本实施例的报文转换装置,能根据服务器侧下发的流表进行UNI到NNI的报文转换以及NNI到UNI的报文转换;解决了利用OpenFlow协议进行UNI与NNI分组报文的封装和解封装问题,使得分组报文可以利用OpenFlow协议进行转发。
实施例四
图7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报文转换系统的组成结构示意图,如图7所示,所述报文转换系统主要包括:
服务器71,用于向节点设备下发第一类流表与第二类流表;
节点设备72,用于当由UNI物理端口到网络侧接口NNI物理端口转发报文时,根据服务器侧下发的第一类流表对不同的报文使用不同的动作操作,以实现报文封装;当由NNI物理端口向UNI物理端口转发报文时,根据服务器侧下发的第二类流表对不同的报文使用不同的匹配规则与动作操作,以实现报文的解封装。
上述方案中,优选地,所述节点设备72包括图6所示的应用于节点设备的报文转换装置。
本发明所提供的报文转换系统,解决了利用OpenFlow协议进行UNI与NNI分组报文的封装和解封装问题,使得分组报文可以利用OpenFlow协议进行转发。
在本发明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方法、设备和系统,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以上所描述的设备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外,所显示或讨论的各组成部分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设备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的、机械的或其它形式的。
上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各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全部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单元分别单独作为一个单元,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硬件加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程序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前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执行包括上述方法实施例的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移动存储设备、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或者,本发明实施例上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也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移动存储设备、RO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8)

1.一种报文转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当由用户网络侧接口UNI物理端口到网络侧接口NNI物理端口转发报文时,根据服务器侧下发的第一类流表对不同的报文使用不同的动作操作,以实现报文封装;
当由NNI物理端口向UNI物理端口转发报文时,根据服务器侧下发的第二类流表对不同的报文使用不同的匹配规则与动作操作,以实现报文的解封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根据服务器侧下发的第一类流表对不同的报文使用不同的动作操作,以实现报文封装,包括:
依据第一类流表中的各个流表,依次为UNI到NNI的报文进行以太网包头封装、伪线层PW标签封装、标签交换路径LSP标签封装;
根据服务器侧下发的第二类流表对不同的报文使用不同的匹配规则与动作操作,以实现报文的解封装,包括:
依据第二类流表中的各个流表,依次为NNI到UNI的报文进行LSP标签解封装、PW标签解封装、以太网包头解封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类流表包括:第一流表、第二流表、第三流表、第四流表、第五流表;其中,
所述第一流表包括:匹配操作、动作操作;其中,所述匹配操作用于指示匹配UNI端口或虚拟局域网VLAN标签;所述动作操作为空;
所述第二流表包括下述动作操作:增加NNI-ETH包头;增加PW控制字,其中,是否增加PW控制字为可选的操作;转到伪线层组表;
所述第三流表包括下述动作操作:增加端到端伪线仿真PWE3标签;设置与PWE3标签相关的字段;转到LSP隧道层组表;
所述第四流表包括下述动作操作:增加LSP标签;设置与LSP标签相关的字段;转到段层组表;
所述第五流表包括下述动作操作:设置以太网的目的MAC地址、源MAC地址、协议类型;转到指定的NNI端口。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依据第一类流表中的各个流表,依次为UNI到NNI的报文进行以太网包头封装、PW标签封装、LSP标签封装,包括:
将第一UNI层的UNI报文经过第一流表进行选择,根据选择结果输出至相应的UNI物理端口,形成第二UNI层的UNI报文;
将第二UNI层的UNI报文经过第二流表,进行与增加NNI-ETH包头相关的操作,形成伪线层的UNI报文;
将伪线层的UNI报文经过第三流表,进行与增加PW3标签相关的操作,形成LSP隧道层的UNI报文;
将LSP隧道层的UNI报文经过第四流表,进行与增加LSP标签相关的操作,形成段层的UNI报文;
将段层的UNI报文经过第五流表,进行与确定NNI端口相关的操作,形成可供NNI端口识别的UNI报文。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第一UNI层的UNI报文以及第二UNI层的UNI报文均由UNI-ETH包头以及负载组成;
伪线层的UNI报文由NNI-ETH包头、UNI-ETH包头以及负载组成,或由NNI-ETH包头、PW控制字、UNI-ETH包头以及负载组成;
LSP隧道层的UNI报文由NNI-ETH包头、PWE3标签、UNI-ETH包头以及负载组成,或由NNI-ETH包头、PWE3标签、PW控制字、UNI-ETH包头以及负载组成;
段层的UNI报文由NNI-ETH包头、LSP标签、PWE3标签、UNI-ETH包头以及负载组成,或由NNI-ETH包头、LSP标签、PWE3标签、PW控制字、UNI-ETH包头以及负载组成。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类流表包括:第六流表、段层流表、LSP隧道层流表、伪线层流表;其中,
所述第六流表包括:匹配操作、动作操作;其中,所述匹配操作用于指示匹配NNI端口;所述动作操作用于指示转向指定的段层流表;
所述段层流表包括:匹配操作、动作操作;其中,所述匹配操作用于指示匹配NNI-ETH地址;所述动作操作包括第一动作操作和第二作操作;所述第一动作操作用于指示转向指定的LSP隧道层流表;所述第二动作操作用于指示在满足预设条件时,去掉NNI-ETH包头;所述预设条件为在执行伪线流表中转到指定的UNI端口操作之前;
所述LSP隧道层流表包括:匹配操作、动作操作;其中,所述匹配操用于指示匹配LSP标签身份识别号ID;所述动作操作用于指示去掉LSP标签,转向指定的伪线层流表;
所述伪线层流表包括:匹配操作、动作操作;其中,所述匹配操作用于指示匹配PWE3标签ID;所述动作操作用于指示去掉PWE3标签及PW控制字,转到指定的UNI端口。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依据第二类流表中的各个流表,依次为NNI到UNI的报文进行LSP标签解封装、PW标签解封装、以太网包头解封装,包括:
将第一NNI层的NNI报文经过第六流表选择,根据选择结果输出至相应的NNI物理端口,形成第二NNI层的NNI报文;
将第二NNI层的NNI报文经过段层流表匹配NNI-ETH地址,执行段层流表的第一动作操作转向指定的LSP隧道层流表,形成段层的NNI报文;
将段层的NNI报文经过LSP流表,执行与去掉LSP标签相关的解封装操作,形成LSP隧道层的NNI报文;
将LSP隧道层的NNI报文经过伪线层流表,执行与去掉PW3标签及PW控制字相关的解封装操作,形成伪线层的NNI报文;
在执行伪线流表中转到指定的UNI端口的操作之前,基于段层流表的第二动作操作将伪线层的NNI报文进行与去掉NNI-ETH包头相关的解封装操作,形成可供UNI端口识别的NNI报文。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第一NNI层文、第二NNI层以及段层的NNI报文,均由NNI-ETH包头、LSP标签、PWE3标签、UNI-ETH包头以及负载组成,或由NNI-ETH包头、LSP标签、PWE3标签、PW控制字、UNI-ETH包头以及负载组成;
LSP隧道层的UNI报文由NNI-ETH包头、PWE3标签、UNI-ETH包头以及负载组成,或由NNI-ETH包头、PWE3标签、PW控制字、UNI-ETH包头以及负载组成;
伪线层的UNI报文由NNI-ETH包头、UNI-ETH包头以及负载组成,或由NNI-ETH包头、UNI-ETH包头以及负载组成;
UNI层的报文由UNI-ETH包头以及负载组成。
9.一种报文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处理模块,用于当由UNI物理端口到NNI物理端口转发报文时,根据服务器侧下发的第一类流表对不同的报文使用不同的动作操作,以实现报文封装;
第二处理模块,用于当由NNI物理端口向UNI物理端口转发报文时,根据服务器侧下发的第二类流表对不同的报文使用不同的匹配规则与动作操作,以实现报文的解封装。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处理模块,还用于:依据第一类流表中的各个流表,依次为UNI到NNI的报文进行以太网包头封装、PW标签封装、LSP标签封装;
所述第二处理模块,还用于:依据第二类流表中的各个流表,依次为NNI到UNI的报文进行LSP标签解封装、PW标签解封装、以太网包头解封装。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类流表包括:第一流表、第二流表、第三流表、第四流表、第五流表;其中,
所述第一流表包括:匹配操作、动作操作;其中,所述匹配操作用于指示匹配UNI端口或VLAN标签;所述动作操作为空;
所述第二流表包括下述动作操作:增加NNI-ETH包头;增加PW控制字,其中,是否增加PW控制字为可选的操作;转到伪线层组表;
所述第三流表包括下述动作操作:增加PWE3标签;设置与PWE3标签相关的字段;转到LSP隧道层组表;
所述第四流表包括下述动作操作:增加LSP标签;设置与LSP标签相关的字段;转到段层组表;
所述第五流表包括下述动作操作:设置以太网的目的MAC地址、源MAC地址、协议类型;转到指定的NNI端口。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所述第一处理模块,还用于:
将第一UNI层的UNI报文经过第一流表进行选择,根据选择结果输出至相应的UNI物理端口,形成第二UNI层的UNI报文;
将第二UNI层的UNI报文经过第二流表,进行与增加NNI-ETH包头相关的操作,形成伪线层的UNI报文;
将伪线层的UNI报文经过第三流表,进行与增加PW3标签相关的操作,形成LSP隧道层的UNI报文;
将LSP隧道层的UNI报文经过第四流表,进行与增加LSP标签相关的操作,形成段层的UNI报文;
将段层的UNI报文经过第五流表,进行与确定NNI端口相关的操作,形成可供NNI端口识别的UNI报文。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第一UNI层的UNI报文以及第二UNI层的UNI报文均由UNI-ETH包头以及负载组成;
伪线层的UNI报文由NNI-ETH包头、UNI-ETH包头以及负载组成,或由NNI-ETH包头、PW控制字、UNI-ETH包头以及负载组成;
LSP隧道层的UNI报文由NNI-ETH包头、PWE3标签、UNI-ETH包头以及负载组成,或由NNI-ETH包头、PWE3标签、PW控制字、UNI-ETH包头以及负载组成;
段层的UNI报文由NNI-ETH包头、LSP标签、PWE3标签、UNI-ETH包头以及负载组成,或由NNI-ETH包头、LSP标签、PWE3标签、PW控制字、UNI-ETH包头以及负载组成。
14.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类流表包括:第六流表、段层流表、LSP隧道层流表、伪线层流表;其中,
所述第六流表包括:匹配操作、动作操作;其中,所述匹配操作用于指示匹配NNI端口;所述动作操作用于指示转向指定的段层流表;
所述段层流表包括:匹配操作、动作操作;其中,所述匹配操作用于指示匹配NNI-ETH地址;所述动作操作包括第一动作操作和第二作操作;所述第一动作操作用于指示转向指定的LSP隧道层流表;所述第二动作操作用于指示在满足预设条件时,去掉NNI-ETH包头;所述预设条件为在执行伪线流表中转到指定的UNI端口操作之前;
所述LSP隧道层流表包括:匹配操作、动作操作;其中,所述匹配操用于指示匹配LSP标签ID;所述动作操作用于指示去掉LSP标签,转向指定的伪线层流表;
所述伪线层流表包括:匹配操作、动作操作;其中,所述匹配操作用于指示匹配PWE3标签ID;所述动作操作用于指示去掉PWE3标签及PW控制字,转到指定的UNI端口。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处理模块,还用于:
将第一NNI层的NNI报文经过第六流表选择,根据选择结果输出至相应的NNI物理端口,形成第二NNI层的NNI报文;
将第二NNI层的NNI报文经过段层流表匹配NNI-ETH地址,执行段层流表的第一动作操作转向指定的LSP隧道层流表,形成段层的NNI报文;
将段层的NNI报文经过LSP流表,执行与去掉LSP标签相关的解封装操作,形成LSP隧道层的NNI报文;
将LSP隧道层的NNI报文经过伪线层流表,执行与去掉PW3标签及PW控制字相关的解封装操作,形成伪线层的NNI报文;
在执行伪线流表中转到指定的UNI端口的操作之前,基于段层流表的第二动作操作将伪线层的NNI报文进行与去掉NNI-ETH包头相关的解封装操作,形成可供UNI端口识别的NNI报文。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第一NNI层文、第二NNI层以及段层的NNI报文,均由NNI-ETH包头、LSP标签、PWE3标签、UNI-ETH包头以及负载组成,或由NNI-ETH包头、LSP标签、PWE3标签、PW控制字、UNI-ETH包头以及负载组成;
LSP隧道层的UNI报文由NNI-ETH包头、PWE3标签、UNI-ETH包头以及负载组成,或由NNI-ETH包头、PWE3标签、PW控制字、UNI-ETH包头以及负载组成;
伪线层的UNI报文由NNI-ETH包头、UNI-ETH包头以及负载组成,或由NNI-ETH包头、UNI-ETH包头以及负载组成;
UNI层的报文由UNI-ETH包头以及负载组成。
17.一种报文转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
服务器,用于向节点设备下发第一类流表与第二类流表;
节点设备,用于当由UNI物理端口到网络侧接口NNI物理端口转发报文时,根据服务器侧下发的第一类流表对不同的报文使用不同的动作操作,以实现报文封装;当由NNI物理端口向UNI物理端口转发报文时,根据服务器侧下发的第二类流表对不同的报文使用不同的匹配规则与动作操作,以实现报文的解封装。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节点设备包括权利要求10至16任一项所述的报文转换装置。
CN201610015249.9A 2016-01-11 2016-01-11 一种报文转换方法、装置及系统 Active CN10696141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015249.9A CN106961412B (zh) 2016-01-11 2016-01-11 一种报文转换方法、装置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015249.9A CN106961412B (zh) 2016-01-11 2016-01-11 一种报文转换方法、装置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961412A true CN106961412A (zh) 2017-07-18
CN106961412B CN106961412B (zh) 2020-04-24

Family

ID=594813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015249.9A Active CN106961412B (zh) 2016-01-11 2016-01-11 一种报文转换方法、装置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961412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25061A (zh) * 2019-06-26 2019-09-10 天津市滨海新区信息技术创新中心 基于流表驱动的异构协议转换方法和装置
CN113542210A (zh) * 2020-04-21 2021-10-22 迈络思科技有限公司 网络设备和联网方法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27012A (zh) * 2009-03-05 2010-09-08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分组传送网及其承载纯三层ip包业务的方法、出口节点
CN102035718A (zh) * 2009-09-27 2011-04-27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一种分组传送网保护倒换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3685033A (zh) * 2013-12-19 2014-03-26 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 Sdn架构中支持分组交换和电路交换的通用流表及方法
CN104125191A (zh) * 2013-04-23 2014-10-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以太网的点对点协议的处理方法、设备和系统
CN104205745A (zh) * 2014-04-04 2014-12-1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报文处理的方法与设备
CN104601432A (zh) * 2014-12-31 2015-05-06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报文传输方法和设备
CN104639470A (zh) * 2013-11-14 2015-05-2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流标识封装方法及系统
CN104821890A (zh) * 2015-03-27 2015-08-05 上海博达数据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普通交换芯片的OpenFlow多级流表的实现方法
CN104967578A (zh) * 2015-07-08 2015-10-07 上海斐讯数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Sdn控制器和交换机、流表管理方法及报文处理方法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27012A (zh) * 2009-03-05 2010-09-08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分组传送网及其承载纯三层ip包业务的方法、出口节点
CN102035718A (zh) * 2009-09-27 2011-04-27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一种分组传送网保护倒换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4125191A (zh) * 2013-04-23 2014-10-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以太网的点对点协议的处理方法、设备和系统
CN104639470A (zh) * 2013-11-14 2015-05-2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流标识封装方法及系统
CN103685033A (zh) * 2013-12-19 2014-03-26 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 Sdn架构中支持分组交换和电路交换的通用流表及方法
CN104205745A (zh) * 2014-04-04 2014-12-1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报文处理的方法与设备
CN104601432A (zh) * 2014-12-31 2015-05-06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报文传输方法和设备
CN104821890A (zh) * 2015-03-27 2015-08-05 上海博达数据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普通交换芯片的OpenFlow多级流表的实现方法
CN104967578A (zh) * 2015-07-08 2015-10-07 上海斐讯数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Sdn控制器和交换机、流表管理方法及报文处理方法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25061A (zh) * 2019-06-26 2019-09-10 天津市滨海新区信息技术创新中心 基于流表驱动的异构协议转换方法和装置
CN110225061B (zh) * 2019-06-26 2021-12-28 天津市滨海新区信息技术创新中心 基于流表驱动的异构协议转换方法和装置
CN113542210A (zh) * 2020-04-21 2021-10-22 迈络思科技有限公司 网络设备和联网方法
CN113542210B (zh) * 2020-04-21 2022-12-20 迈络思科技有限公司 网络设备和联网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961412B (zh) 2020-04-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518940B (zh) 实现nvo3网络与mpls网络之间通信的方法和装置
CN103347013B (zh) 一种增强可编程能力的OpenFlow网络系统和方法
CN107911258A (zh) 一种基于sdn网络的安全资源池的实现方法及系统
CN104410541B (zh) Vxlan内层虚拟机流量在中间交换机上进行统计的方法及装置
CN105591868B (zh) 一种虚拟专用网络vpn的接入方法和装置
US20160142226A1 (en) Method for packet tunneling through software defined network, method of intelligently controlling flow of a packet through software defined network and system
CN107113240A (zh) 可扩展虚拟局域网报文发送方法、计算机设备和可读介质
CN106656801A (zh) 业务流的转发路径的重定向方法、装置和业务流转发系统
CN103944818B (zh) 一种多归接入叠加网络中报文处理的方法和系统
CN103391296B (zh) 一种控制器、转发器及通道建立方法和系统
CN105991435B (zh) 用于获取端口路径的方法及装置
CN107181663A (zh) 一种报文处理方法、相关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7171852B (zh) 基于OpenFlow的二层业务配置系统及其方法
CN106134133B (zh) 隧道化通过wan在分站之间的时间关键消息
CN101924699B (zh) 报文转发处理方法、系统和运营商边缘设备
CN104025522A (zh) 扩展基于openflow的分离式体系结构网络的网络功能性
CN106416148A (zh) 网络控制方法、网络系统、装置和程序
CN105915427A (zh) 一种报文发送、接收方法及设备
CN104243299B (zh) 一种隧道处理方法及系统、控制面设备、转发面设备
CN104283755A (zh) 一种虚拟专用云接入方法及系统
CN106506315B (zh) 一种报文转发的透明配置方法
CN107968749A (zh) 实现QinQ路由终结的方法、交换芯片及交换机
CN108199958A (zh) 一种通用的安全资源池服务链实现方法及系统
CN112631726B (zh) 一种虚拟机数据处理方法、系统、设备以及介质
CN107948077A (zh) 一种数据报文的转发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