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959780A - 触控显示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触控显示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959780A
CN106959780A CN201710198402.0A CN201710198402A CN106959780A CN 106959780 A CN106959780 A CN 106959780A CN 201710198402 A CN201710198402 A CN 201710198402A CN 106959780 A CN106959780 A CN 10695978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ouch
pixel cell
glow color
display panel
touch contro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198402.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959780B (zh
Inventor
金健
苏聪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Tianma AM OLE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Tianma AM OLED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Tianma AM OLE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198402.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959780B/zh
Publication of CN10695978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95978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95978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95978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该触控显示面板包括:衬底基板;形成在衬底基板上的多个像素单元,像素单元的发光颜色包括蓝色和红色;形成在多个像素单元上的多个第一触控电极;多个第一触控电极仅覆盖发光颜色为蓝色的至少部分像素单元,或者多个第一触控电极仅同时覆盖发光颜色为蓝色的至少部分像素单元和发光颜色为红色的至少部分像素单元。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触控显示面板通过调整触控电极的布设位置,使其仅覆盖人眼敏感度相对较低的发光颜色的像素单元,解决了现有的触控显示面板中触控电极的布设位置不合理,触控显示面板的色偏严重的问题,实现了改善触控显示面板的色偏效果的目的。

Description

触控显示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触控技术,尤其涉及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带有触控功能的显示面板作为一种信息输入工具被广泛应用于手机、平板电脑以及公共场所大厅的信息查询机等各种显示产品中。这样,用户只需用手指触摸触控显示面板上的标识就能够对该电子设备进行操作,消除了用户对其他输入设备(如键盘和鼠标等)的依赖,使人机交互更为简易。
现有的触控显示面板往往包括多个像素单元以及覆盖像素单元的触控电极。像素单元包括发光颜色为蓝色的像素单元、发光颜色为红色的像素单元以及发光颜色为绿色的像素单元。触控电极覆盖多个发光颜色为蓝色的像素单元、发光颜色为红色的像素单元以及发光颜色为绿色的像素单元。这样各个发光颜色的像素单元发出的光线均需要透过触控电极才能够从触控显示面板出射。这样触控电极会起到遮蔽作用,使得人眼所感受到的这个像素单元的亮度和像素单元的实际亮度会有差别,我们把它称之为某种像素单元的亮度偏差,这样会使得原本应该混出的颜色在人眼中发生改变,即产生色偏现象,当像素单元的亮度偏差越大,色偏现象越严重。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以实现改善触控显示面板的色偏效果的目的。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触控显示面板,该触控显示面板包括:
衬底基板;
形成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多个像素单元,所述像素单元的发光颜色包括蓝色和红色;
形成在所述多个像素单元上的多个第一触控电极;所述多个第一触控电极仅覆盖所述发光颜色为蓝色的至少部分像素单元,或者所述多个第一触控电极仅同时覆盖发光颜色为蓝色的至少部分像素单元和发光颜色为红色的至少部分像素单元。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触控显示装置,该触控显示装置包括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任意一种触控显示面板。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设置多个第一触控电极仅覆盖发光颜色为蓝色的至少部分像素单元,或者多个第一触控电极仅同时覆盖发光颜色为蓝色的至少部分像素单元和发光颜色为红色的至少部分像素单元,解决了现有的触控显示面板中触控电极的设置位置不合理,触控显示面板色偏严重的问题,实现了改善触控显示面板色偏效果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触控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触控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a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触控显示面板中像素单元的排布方案;
图3b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触控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c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触控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a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触控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b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触控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a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触控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b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触控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c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触控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触控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触控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8a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触控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8b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触控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触控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触控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发明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研究表明,人眼对不同颜色的光亮度变化的敏感度是不同的。其中,人眼对绿色光的敏感度最高,其次为红色,最后为蓝色。
基于上述研究结果,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触控显示面板,该触控显示面板包括:衬底基板;形成在衬底基板上的多个像素单元,像素单元的发光颜色包括蓝色和红色;形成在多个像素单元上的多个第一触控电极;多个第一触控电极仅覆盖发光颜色为蓝色的至少部分像素单元,或者多个第一触控电极仅同时覆盖发光颜色为蓝色的至少部分像素单元和发光颜色为红色的至少部分像素单元。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触控显示面板,通过设置多个第一触控电极仅覆盖发光颜色为蓝色的至少部分像素单元,或者多个第一触控电极仅同时覆盖发光颜色为蓝色的至少部分像素单元和发光颜色为红色的至少部分像素单元,目的是通过调整触控电极的布设位置,使其仅覆盖人眼敏感度相对较低的发光颜色的像素单元,解决了现有的触控显示面板中触控电极的布设位置不合理,触控显示面板的色偏严重的问题,实现了改善触控显示面板色偏效果的目的。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触控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参见图1,该触控显示面板包括:衬底基板11;形成在衬底基板11上的多个像素单元12,像素单元12的发光颜色包括蓝色、红色和绿色;形成在多个像素单元12上的多个第一触控电极13;多个第一触控电极13仅覆盖发光颜色为蓝色的至少部分像素单元B。具体地,多个像素单元12构成多个重复单元121,多个重复单元121呈阵列结构;重复单元121包括一个发光颜色为红色的像素单元R、一个发光颜色为绿色的像素单元G以及一个发光颜色为蓝色的像素单元B,重复单元121内各像素单元12沿行方向依次排列,同一列像素单元12的发光颜色相同。第一触控电极13为沿列方向延伸的条状电极。
由于第一触控电极13覆盖触控显示面板的像素单元12,因而其对其覆盖的各个像素单元12的实际出光亮度会不可避免的产生影响。
根据混色原理,触控显示面板工作时所呈现的颜色是由三种发光颜色不同的像素单元12发出的光线(包括蓝色光线、红色光线以及绿色光线)混色形成,触控显示面板工作时各位置所显示的颜色的色坐标的值(即不同的坐标点代表不同的颜色)取决于三种颜色的亮度配比。当第一触控电极13覆盖某一种颜色的像素单元12,人眼所感受到的这个像素单元12的亮度和像素单元12的实际亮度会有差别,我们把它称之为某种像素单元12的亮度偏差,这样会使得原本应该混出的颜色在人眼中发生改变,即产生色偏现象,当某种像素单元12的亮度偏差越大,色偏现象越严重。由于人眼对蓝色光、红色光和绿色光的敏感度逐渐增大,因而,当第一触控电极13仅仅覆盖发光颜色为蓝色的像素单元B,亮度偏差最小,从而有效地缓解色偏现象。当第一触控电极13仅仅覆盖发光颜色为蓝色的像素单元B,避开发光颜色为红色的像素单元R和发光颜色为绿色的像素单元G,能够得到最好的色偏改善效果。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触控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与图1提供的触控显示面板相比,图2中提供的触控显示面板中,多个第一触控电极13仅同时覆盖发光颜色为蓝色的至少部分像素单元B和发光颜色为红色的至少部分像素单元R。
本实施例中,第一触控电极13除了覆盖发光颜色为蓝色的像素单元B,还可以同时覆盖发光颜色为红色的像素单元R,避开人眼敏感度最高的发光颜色为绿色的像素单元G,相比于现有技术同时覆盖所有发光颜色的像素单元的方案,仍然可以大幅度降低色偏程度,同时相比于仅仅覆盖发光颜色为蓝色的像素单元的方案,降低了工艺复杂度。
需要说明的是,在实际设计时,像素单元的排布方案有多种。针对不同的像素单元排布方案,第一触控电极的设置位置、形状以及大小等各不相同。下面就典型示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所列出的示例仅仅用于解释说明本发明,并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定。
图3a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触控显示面板中像素单元的排布方案。参见图3a,该触控显示面板中,多个像素单元12构成两组相互穿插的阵列结构,分别为第一阵列结构(图3a中,填充有网格状图案的像素单元12共同构成第一阵列结构)和第二阵列结构(图3a中,未填充图案的像素单元12共同构成第二阵列结构)。
奇数行像素单元12(即图3a中填充有网格状图案的各行像素单元12)共同构成第一阵列结构。第一阵列结构中,每一行像素单元12均包括发光颜色为红色的像素单元R、发光颜色为绿色的像素单元G以及发光颜色为蓝色的像素单元B,同一行像素单元12内,各像素单元12按照第一发光颜色顺序依次排列。这里,第一发光颜色顺序为红色、蓝色、绿色。同一列像素单元12的发光颜色相同。
偶数行像素单元12(即,图3a中未填充图案的各行像素单元12)共同构成第二阵列结构。第二阵列结构中,每一行像素单元12均包括发光颜色为红色的像素单元R、发光颜色为绿色的像素单元G以及发光颜色为蓝色的像素单元B,同一行像素单元12内,各像素单元12均按照第二发光颜色顺序依次排列。这里,第二发光颜色顺序为蓝色、绿色、红色。同一列像素单元12的发光颜色相同。
继续参见图3a,第一阵列结构与第二阵列结构相互错位半个像素单元12的宽度。任一像素单元12的发光颜色与其紧邻的像素单元12的发光颜色不同。
参见图3a,像素单元12的宽度d等于像素单元12光线穿透区的宽度m与相邻两个像素单元12光线穿透区之间的距离n之和。第一阵列结构与第二阵列结构相互错位半个像素单元12的宽度,是指,第一阵列结构中第M行第N个像素单元与第二阵列结构中第M行第N个像素单元相互错位d/2,其中,M、N均为正整数。示例性,参见图3a,第一阵列结构中第1行第1个像素单元与第二阵列结构中第1行第1个像素单元相互错位d/2。
针对这种像素单元的排布方案,第一触控电极13的形状可以有多种,例如,如图3b所示,第一触控电极13为折线状电极;或者如图3c所示,第一触控电极13为块状电极。相比于第一触控电极13为折线状电极,第一触控电极13为块状电极时,制作工艺简单,适于批量生产。需要说明的是,若第一触控电极13为折线状电极,在实际生产中,设备精度等因素可能造成各个被第一触控电极13覆盖的像素单元12的实际被覆盖面积不同,致使在显示时第一触控电极13对其所覆盖的各像素单元12的干扰程度不同,进而造成显示时,触控显示面板出现非必要的纹理。
需要说明的是,在图3a、图3b和图3c中,第一发光颜色顺序为红色、蓝色、绿色。同一行像素单元12内,各像素单元12按照第一发光颜色顺序依次排列,是指,同一行像素单元12内,各像素单元12按照发光颜色为红色的像素单R、发光颜色为蓝色的像素单元B、发光颜色为绿色的像素单元G的顺序周期性排列。类似地,第二发光颜色顺序为蓝色、绿色、红色。同一行像素单元12内,各像素单元12按照第二发光颜色顺序依次排列,是指,同一行像素单元12内,各像素单元12按照发光颜色为蓝色的像素单元B、发光颜色为绿色的像素单元G、发光颜色为红色的像素单R的顺序周期性排列。除此之外,在实际设置时,第一发光颜色顺序和第二发光颜色顺序还可以有多种,示例性地,可以设置第一发光颜色顺序为绿色、蓝色、红色,第二发光颜色顺序为蓝色、红色、绿色。
图4a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触控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参见图4a,多个像素单元12构成多个重复单元121,多个重复单元121呈阵列结构;重复单元121包括一个发光颜色为红色的像素单元R、一个发光颜色为绿色的像素单元G以及一个发光颜色为蓝色的像素单元B,重复单元121内各像素单元12排列形成品字结构;在重复单元121内,发光颜色为红色的像素单元R和发光颜色为绿色的像素单元G沿列方向排列,发光颜色为蓝色的像素单元B位于发光颜色为红色的像素单元R和发光颜色为绿色的像素单元G的同一侧,发光颜色为蓝色的像素单元B沿列方向延伸。
针对这种像素单元12的排布方案,第一触控电极13的形状可以有多种,例如,如图4a所示,第一触控电极13为条状电极,或者如图4b所示,第一触控电极13为梳状电极。亦或者第一触控电极13为块状电极。相比于第一触控电极13为梳状电极,第一触控电极13为块状电极或条状电极时,制作工艺简单,适于批量生产。
图5a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触控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参见图5a,多个像素单元12构成多个重复单元121,多个重复单元121呈阵列结构;重复单元121包括一个发光颜色为红色的像素单元R、两个发光颜色为绿色的像素单元G以及一个发光颜色为蓝色的像素单元B,重复单元121内两个发光颜色为绿色的像素单元G位于同一条对角线上,其余两个像素单元12位于另一条对角线上。
针对这种像素单元的排布方案,第一触控电极13的形状可以有多种,例如,如图5a所示,第一触控电极13为条状电极;或者如图5b所示,第一触控电极13的形状为折线状电极。亦或者如图5c所示,第一触控电极13的形状为梳状电极,亦或者,第一触控电极13的形状为块状电极。相比于第一触控电极13为折线状电极或梳状电极,第一触控电极13为块状电极或条状电极时,制作工艺简单,适于批量生产。需要说明的是,若第一触控电极13为折线状电极或梳状电极,在实际生产中,设备精度等因素可能造成各个被第一触控电极13覆盖的像素单元12的实际被覆盖面积不同,致使在显示时第一触控电极13对其所覆盖的各像素单元12的干扰程度不同,进而造成显示时,触控显示面板出现非必要的纹理。
在上述各技术方案中,多个第一触控电极13可以为自容式触控电极,也可以与其他电极构成互容式触控电极,以实现触控位置检测,便于人机交互。
若多个第一触控电极13为自容式触控电极时,可选地,第一触控电极13为块状电极,每一个第一触控电极13对应于一个确定的坐标位置,并且这些第一触控电极13分别与地构成电容。当手指触摸该触控显示面板时,手指的电容将会叠加到其触摸的第一触控电极13上,使其所触摸的第一触控电极13的对地电容发生变化。由于各第一触控电极13的信号的变化反应第一触控电极13对地电容的变化。通过检测各个第一触控电极13的信号变化情况,确定具体哪个第一触控电极13的信号发生变化,进而可以根据信号发生变化的第一触控电极13对应的坐标值,确定手指的触摸位置。
若多个第一触控电极13与其他电极构成互容式触控电极,如图6所示,触控显示面板还包括与多个第一触控电极13绝缘设置的多个第二触控电极14。多个第一触控电极13和多个第二触控电极14为互容式触控电极。第二触控电极14在衬底基板11上的垂直投影位于相邻行或相邻列像素单元12的间隙在衬底基板11上的垂直投影内(图6中第二触控电极14在衬底基板11上的垂直投影位于相邻行像素单元12的间隙在衬底基板11上的垂直投影内)。
在实际设置时,可以将第一触控电极13用作为触控驱动电极,将第二触控电极14用作为触控感测电极;或者将第二触控电极14用作为触控驱动电极,将第一触控电极13用作为触控感测电极。
示例性地,若第一触控电极13为触控驱动电极,第二触控电极14为触控感测电极,在进行触控位置检测时,依次向各第一触控电极13输入触控驱动信号,并检测第二触控电极14输出的检测信号。各第一触控电极13与第二触控电极14之间耦合,并形成耦合电容。当用户触摸该触控显示面板时,由于手指为导体,其触摸位置处第一触控电极13与第二触控电极14之间的电容值发生变化,进而使得第二触控电极14输出的检测信号发生变化。通过识别第二触控电极14所反馈的检测信号的变化情况,确定被触摸的第一触控电极13与第二触控电极14具体为哪个,并根据该第一触控电极13与第二触控电极14的坐标,确定手指的触摸位置。
上述各技术方案中提供的触控显示面板可以为液晶触控显示面板,也可以为有机发光触控显示面板。
若触控显示面板为液晶触控显示面板,如图7所示,该液晶触控显示面板中衬底基板11用作阵列基板,该液晶触控显示面板还包括与衬底基板11对置的彩膜基板112,以及位于衬底基板11与彩膜基板112之间的液晶113。彩膜基板112上设置有色阻层1121,以使经过液晶113折射的光线通过色阻层1121上不同颜色的色阻后,实现液晶显示装置的彩色化目的。可选地,如图7所示,第一触控电极13设置于液晶触控显示面板中彩膜基板112背离色阻层1121的一侧。
若触控显示面板为有机发光触控显示面板,像素单元12包括有机发光元件;多个像素单元12远离衬底基板10的一侧还设置有覆盖多个像素单元12的薄膜封装层15。可选地,如图8a所示,第一触控电极13设置于薄膜封装层15与有机发光元件之间,或者如图8b所示,第一触控电极13设置于薄膜封装层15背离有机发光元件的表面上。
薄膜封装层15可以为有机层和无机层交替设置的叠层结构。示例性地,继续参见图8a或图8b,薄膜封装层15包括两层无机层151和一层有机层152,有机层152位于无机层151之间,两层无机层151和一层有机层152共同构成三明治结构。
进一步地,如图8b所示,若第一触控电极13设置于薄膜封装层15背离有机发光元件的表面上;第一触控电极13的材料为聚乙撑二氧噻吩、纳米银线或碳纳米管等,第一触控电极13利用喷墨打印工艺制作形成。现有的触控显示面板中,第一触控电极13的材料多为氧化铟锡。氧化铟锡材料太脆,挠曲性不佳,阻值过大,且氧化铟锡材料会吸收特定波长的光影响触控显示面板的光线透过率。与氧化铟锡材料的第一触控电极13相比,聚乙撑二氧噻吩、纳米银线或碳纳米管材料的第一触控电极13的挠曲性好,有利于制作柔性触控显示面板。另外,聚乙撑二氧噻吩、纳米银线或碳纳米管材料的第一触控电极13,不会吸收特定波长的光,对触控显示面板的光线透过率影响较小。此外,现有的触控显示面板中,第一触控电极13采用湿法刻蚀工艺制作。其中,湿法刻蚀工艺是指利用蚀刻液与待刻蚀对象进行化学反应,以去除待刻蚀对象的工艺。在湿法刻蚀工艺中,所选用的蚀刻液多为强酸或强碱溶液。本技术方案中第一触控电极13利用喷墨打印工艺制作形成,而非湿法刻蚀工艺制作形成,不会用到湿法刻蚀工艺中必须的蚀刻液,不会出现蚀刻液腐蚀薄膜封装层15的不良现象,有利于确保薄膜封装层15具有良好的封装效果。
进一步地,如图9所示,触控显示面板还可以包括多条连接导线16,连接导线16与第一触控电极13连接,以传输触控信号;连接导线16的材料为金属材料,连接导线16通过激光熔融工艺制作形成。这里连接导线16通过激光熔融工艺制作形成,而非选用湿法刻蚀工艺制成,同样是为了在连接导线16形成的过程中,不需要利用蚀刻液,不会出现蚀刻液腐蚀薄膜封装层15的不良现象,有利于确保薄膜封装层15具有良好的封装效果。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触控显示装置。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触控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参见图10,该触控显示装置101包括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任意一种触控显示面板201。该触控显示装置101具体可以为手机、笔记本电脑,智能可穿戴设备以及公共大厅的信息查询机等。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触控显示装置的触控显示面板,通过设置多个第一触控电极仅覆盖发光颜色为蓝色的至少部分像素单元,或者多个第一触控电极仅同时覆盖发光颜色为蓝色的至少部分像素单元和发光颜色为红色的至少部分像素单元,目的是通过调整触控电极的设置位置,使其仅覆盖人眼敏感度相对较低的发光颜色的像素单元,解决了现有的触控显示面板中,触控电极的位置设置不合理,对触控显示面板的显示性能造成影响的问题,实现了提高触控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的目的。
注意,上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发明不限于这里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发明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Claims (14)

1.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衬底基板;
形成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多个像素单元,所述像素单元的发光颜色包括蓝色和红色;
形成在所述多个像素单元上的多个第一触控电极;所述多个第一触控电极仅覆盖所述发光颜色为蓝色的至少部分像素单元,或者所述多个第一触控电极仅同时覆盖发光颜色为蓝色的至少部分像素单元和发光颜色为红色的至少部分像素单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像素单元构成多个重复单元,所述多个重复单元呈阵列结构;
所述重复单元包括一个发光颜色为红色的像素单元、一个发光颜色为绿色的像素单元以及一个发光颜色为蓝色的像素单元,所述重复单元内各像素单元沿行方向依次排列,同一列所述像素单元的发光颜色相同;
所述第一触控电极为沿列方向延伸的条状电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像素单元构成两组相互穿插的阵列结构,分别为第一阵列结构和第二阵列结构;
奇数行所述像素单元共同构成所述第一阵列结构;所述第一阵列结构中,每一行所述像素单元均包括发光颜色为红色的像素单元、发光颜色为绿色的像素单元以及发光颜色为蓝色的像素单元,同一行所述像素单元内,各所述像素单元按照第一发光颜色顺序依次排列,同一列所述像素单元的发光颜色相同;
偶数行所述像素单元共同构成所述第二阵列结构;所述第二阵列结构中,每一行所述像素单元均包括发光颜色为红色的像素单元、发光颜色为绿色的像素单元以及发光颜色为蓝色的像素单元,同一行所述像素单元内,各所述像素单元均按照第二发光颜色顺序依次排列,同一列所述像素单元的发光颜色相同;
所述第一阵列结构与所述第二阵列结构相互错位半个像素单元的宽度;
任一所述像素单元的发光颜色与其紧邻的像素单元的发光颜色不同;
所述第一触控电极的形状为折线状电极或块状电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像素单元构成多个重复单元,所述多个重复单元呈阵列结构;
所述重复单元包括一个发光颜色为红色的像素单元、一个发光颜色为绿色的像素单元以及一个发光颜色为蓝色的像素单元,所述重复单元内各所述像素单元排列形成品字结构;
在所述重复单元内,所述发光颜色为红色的像素单元和所述发光颜色为绿色的像素单元沿列方向排列,所述发光颜色为蓝色的像素单元位于所述发光颜色为红色的像素单元和所述发光颜色为绿色的像素单元的同一侧,所述发光颜色为蓝色的像素单元沿列方向延伸;
所述第一触控电极的形状为条状电极、梳状电极或块状电极。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像素单元构成多个重复单元,所述多个重复单元呈阵列结构;
所述重复单元包括一个发光颜色为红色的像素单元、两个发光颜色为绿色的像素单元以及一个发光颜色为蓝色的像素单元,所述重复单元内两个发光颜色为绿色的像素单元位于同一条对角线上,其余两个像素单元位于另一条对角线上;
所述第一触控电极的形状为条状电极、梳状电极、折线状电极或块状电极。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第一触控电极为自容式触控电极。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与所述多个第一触控电极绝缘设置的多个第二触控电极;
所述多个第一触控电极和所述多个第二触控电极为互容式触控电极;
所述第二触控电极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垂直投影位于相邻行或相邻列所述像素单元的间隙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垂直投影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触控电极为触控驱动电极,所述第二触控电极为触控感测电极;或者
所述第二触控电极为触控驱动电极,所述第一触控电极为触控感测电极。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显示面板为液晶触控显示面板。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显示面板为有机发光触控显示面板;
所述像素单元包括有机发光元件;
多个像素单元远离所述衬底基板的一侧还设置有覆盖所述多个像素单元的薄膜封装层。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触控电极设置于所述薄膜封装层与所述有机发光元件之间,或者所述第一触控电极设置于所述薄膜封装层背离所述有机发光元件的表面上。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触控电极设置于所述薄膜封装层背离所述有机发光元件的表面上;
所述第一触控电极的材料为聚乙撑二氧噻吩、纳米银线或碳纳米管,所述第一触控电极利用喷墨打印工艺制作形成。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触控显示面板还包括多条连接导线,所述连接导线与所述第一触控电极连接,以传输触控信号;
所述连接导线的材料为金属材料,所述连接导线通过激光熔融工艺制作形成。
14.一种触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13任一所述的触控显示装置。
CN201710198402.0A 2017-03-29 2017-03-29 触控显示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Active CN10695978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198402.0A CN106959780B (zh) 2017-03-29 2017-03-29 触控显示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198402.0A CN106959780B (zh) 2017-03-29 2017-03-29 触控显示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959780A true CN106959780A (zh) 2017-07-18
CN106959780B CN106959780B (zh) 2020-04-28

Family

ID=594706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198402.0A Active CN106959780B (zh) 2017-03-29 2017-03-29 触控显示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959780B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665868A (zh) * 2018-07-02 2018-10-16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显示面板驱动方法
CN108762571A (zh) * 2018-05-31 2018-11-06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触控显示面板和触控显示装置
CN110058709A (zh) * 2017-11-17 2019-07-26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具有触摸传感器的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N110675813A (zh) * 2018-07-02 2020-01-10 三星显示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CN111625111A (zh) * 2019-02-28 2020-09-04 奇景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系统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53776A (zh) * 2011-07-06 2011-11-23 汕头超声显示器有限公司 用于遏制画面干扰的电容触摸屏的电极搭桥连接结构
CN102375636A (zh) * 2010-08-19 2012-03-14 索尼公司 具有触摸检测功能的显示单元及电子装置
CN102566838A (zh) * 2010-12-21 2012-07-11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电容式触摸感应装置及触摸显示装置
CN102841716A (zh) * 2012-08-21 2012-12-26 北京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容式内嵌触摸屏及显示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75636A (zh) * 2010-08-19 2012-03-14 索尼公司 具有触摸检测功能的显示单元及电子装置
CN102566838A (zh) * 2010-12-21 2012-07-11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电容式触摸感应装置及触摸显示装置
CN102253776A (zh) * 2011-07-06 2011-11-23 汕头超声显示器有限公司 用于遏制画面干扰的电容触摸屏的电极搭桥连接结构
CN102841716A (zh) * 2012-08-21 2012-12-26 北京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容式内嵌触摸屏及显示装置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58709A (zh) * 2017-11-17 2019-07-26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具有触摸传感器的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N108762571A (zh) * 2018-05-31 2018-11-06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触控显示面板和触控显示装置
US10955948B2 (en) 2018-05-31 2021-03-23 Shanghai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Touch display panel and touch display device
CN108762571B (zh) * 2018-05-31 2021-10-29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触控显示面板和触控显示装置
CN108665868A (zh) * 2018-07-02 2018-10-16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显示面板驱动方法
CN110675813A (zh) * 2018-07-02 2020-01-10 三星显示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CN108665868B (zh) * 2018-07-02 2024-01-30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显示面板驱动方法
CN111625111A (zh) * 2019-02-28 2020-09-04 奇景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959780B (zh) 2020-04-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959780A (zh) 触控显示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CN103913869B (zh) 一种内嵌触控装置的液晶显示器及其形成方法
US10042451B2 (en) Touch display device comprising sense electrode with sub-electrodes extending along a first direction defining a pitch between sub-electrodes
CN103809316B (zh) 集成有触摸屏的显示设备
CN104319283B (zh) 一种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件、其驱动方法及显示装置
CN110098240B (zh) 像素结构及显示装置、像素驱动电路、显示控制方法
CN104238815B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显示装置
CN102759819B (zh) 一种彩膜基板、阵列基板、液晶面板及液晶显示装置
CN109582179A (zh) 一种阵列基板、触控显示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CN110047852A (zh)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09616508B (zh) 显示屏、显示屏驱动方法及显示装置
CN104699312B (zh) 一种触摸屏显示面板及电子设备
CN101598864B (zh) 触控面板
CN104536632A (zh) 一种内嵌式触摸屏及显示装置
CN108196735A (zh) 一种触控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CN108021267A (zh) 触控显示装置
CN106125989A (zh) 显示面板及包含其的显示装置
CN106775129A (zh) 一种触控显示面板、显示装置
CN109521609A (zh) 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1124189B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9445646A (zh) 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CN104508611A (zh) 显示装置
CN105183220B (zh) 触控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CN104662498A (zh) 显示装置
CN110989871B (zh) 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1029

Address after: No.8, liufangyuan Henglu, Donghu New Technology Development Zone, Wuhan City, Hubei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WUHA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Ltd.

Patentee after: Wuha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Ltd. Shanghai Branch

Address before: Room 509, building 1, No. 6111, Longdong Avenue, Pudong New Area, Shanghai, 200120

Patentee before: SHANGHAI TIANMA AM-OLED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