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952792B - 低压断路器 - Google Patents

低压断路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952792B
CN106952792B CN201710352349.5A CN201710352349A CN106952792B CN 106952792 B CN106952792 B CN 106952792B CN 201710352349 A CN201710352349 A CN 201710352349A CN 106952792 B CN106952792 B CN 10695279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aft bar
contact
shaft
shell
operating mechanis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352349.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952792A (zh
Inventor
谢心意
陈红影
顾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shu Switchgear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angshu Switchgear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shu Switchgear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angshu Switchgear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352349.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952792B/zh
Publication of CN10695279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95279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95279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95279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71/00Details of the protective switches or relays covered by groups H01H73/00 - H01H83/00
    • H01H71/10Operating or release mechanism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71/00Details of the protective switches or relays covered by groups H01H73/00 - H01H83/00
    • H01H71/10Operating or release mechanisms
    • H01H71/50Manual reset mechanisms which may be also used for manual release
    • H01H71/52Manual reset mechanisms which may be also used for manual release actuated by lever
    • H01H71/521Details concerning the lever handl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73/00Protective overload circuit-breaking switches in which excess current opens the contacts by automatic release of mechanical energy stored by previous operation of a hand reset mechanism
    • H01H73/02Details
    • H01H73/04Contacts
    • H01H73/045Bridging contacts

Landscapes

  • Driving Mechanisms And Operating Circuits Of Arc-Extinguishing High-Tension Switches (AREA)

Abstract

一种低压断路器,属于低压电器技术领域。包括一壳体、设置在壳体内的一桥式触头系统和一与桥式触头系统接触或分离的操作机构,该操作机构包括一用于致动桥式触头系统动作的手柄连杆机构,操作机构还包括有一用于使所述手柄连杆机构产生对所述桥式触头系统形成分闸趋势的分闸辅助装置,该分闸辅助装置连接在所述壳体与所述手柄连杆机构之间。由于在操作机构的结构体系中增设了分闸辅助装置,因而在断路分闸过程中由该分闸辅助装置释放能量,而在断路器合闸过程中吸收能量,从而在确保提高断路器分闸速度与对操作机构的严苛强度之间找到了合理的平衡点,显著降低了对操作机构的强度设计要求,排除了制约断路器小型化、模块化设计的制约因素。

Description

低压断路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低压电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断路器。
背景技术
如业界所知,低压断路器的作用是保护电路,当检测到电路上存在故障电流时,便自动打开电路,由断路器的触头系统的结构体系的动静触头彼此分离,分断电路中的故障电流,达到保护电路的目的。进而如业界所知,利用操作机构中的主弹簧释放能量来体现分断(分闸)速度和防止由电动斥力斥开后动触头回落是考量断路器分闸速度的重要技术指标之一。
图1为已有技术中断路器桥式触头系统的结构图,该触头系统2的结构体系的触头弹簧23设置在断路器壳体(图中未示出)与动触头21之间,由该触头弹簧23对动触头21提供一个向静触头22方向的作用力而藉以保证动触头21的动触点211与静触头22的静触点221之间的正常接通。由图1所示,在动触头21上配置有动触头引弧板24,该动触头引弧板24的两端分别延伸至对应于灭弧栅片26的下方,静触头22的静触头引弧板25延伸到对应于两侧的灭弧栅片26的上方。当电路出现诸如由过载、短路等引起的故障电流时,前述的动触头21与静触头22分离,具体地讲,前述的动触点211与静触点221分开,在动触点211与静触点221分开的瞬间所产生的电弧的弧跟跳转至动触头引弧板24以及静触头引弧板25,避免电弧对动、静触点211、221烧蚀。同时,由动、静触头引弧板24、25将电弧引入灭弧室内,由灭弧室内的前述灭弧栅片26对电弧分割直至熄灭。
断路器还配备有用于致动触头系统2动作的操作机构,操作机构一般由手柄连杆机构构成,其包括手柄杠杆、主弹簧、跳扣、锁扣、牵引杆和用于与触头系统的触头支座27作用的转轴杆等。
从图1可知,当触头系统在分闸状态时,触头弹簧23作用在动触头21上,使动触头21与触头支座27接触,对动触头21与触头支座27提供向上的作用力Ft,为使触头系统保持分闸状态,手柄连杆机构中转轴杆上的作用端与触头支座27接触,克服触头弹簧力,保持动静触点分离状态。触头系统2对手柄连杆机构施加一反作用力,即使手柄连杆机构向合闸方向运动的作用力矩。当断路器进行合闸时,推动手柄杠杆,使操作机构主弹簧对上连杆作用力矩变为逆时针方向,手柄连杆机构向合闸状态运动,即转轴杆上的作用端向上运动,动触头21与触头支座27在触头弹簧23作用下向上运动,使动静触点接触,同时,触头弹簧提供动静触点间的接触压力。为了保证断路器超程,操作机构与触头系统是分离的,即操作机构中的用于致动触头系统2动作的转轴杆的转轴杆作用端与触头支座27之间设置有一间隙。
图2所示为具有图1所示结构的触头系统2的断路器的触头系统2对操作机构的作用力示意图。在合闸状态,触头系统与操作机构无作用力矩,当断路器进行分闸时,转轴杆上的作用端向下运动,当转轴杆转动过一定角度,其作用端走完与触头支座27的间隙后,与触头支座27接触,在触点接触但即将分离时(图2横坐标表示的触点接触的时刻),手柄连杆机构承受触头弹簧23的作用力矩,然后,手柄连杆机构克服触头弹簧力,推动触头支座27与动触头21向触头打开方向运动,在此过程中,触头系统2通过触头支座27对手柄连杆机构的产生反作用力矩。此力矩随着触头弹簧压缩量增大而线性增大,直到断路器到达分闸稳定位置。为保障断路器分闸状态的稳定性,此时手柄连杆机构对触头系统提供的触头打开方向的力矩应大于触头弹簧提供的触头闭合方向的力矩,通常设置为2倍以上。而操作机构主弹簧释放能量与触头弹簧吸收能量的差值,决定了断路器的分闸速度。图2中,横坐标为转轴杆转过的角度,纵坐标为触头弹簧等效作用在转轴杆上的力矩,曲线所围的面积即为动作过程中弹簧吸收或释放的能量。从上述作用机理分析,在动触点211与静触点221分离的过程中,触头弹簧23吸收能量,即在动触头21与静触头22分离的过程中产生阻力,因而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动触点211与静触点221的分离速度。在保障断路器分闸速度的前提下,机构主弹簧在分合闸过程中释放的能量将很难降低,而断路器在合闸过程中,机构主弹簧与触头弹簧同时释放能量,机构主弹簧释放能量,使操作机构向合闸位置方向运动,同时触头弹簧释放能量,推动动触头部分向触头闭合方向运动,驱动动触头21动作的断路器操作机构的主弹簧释放的能量与触头弹簧23释放的能量叠加在一起,这些能量除完成断路器动作外,剩余的能量将以限位碰撞的方式被断路器吸收,这样将大大增加断路器特别是手柄连杆机构结构强度的设计,也对断路器的小型化设计形成技术障碍,具体而言,在保障操作机构的足够强度与断路器体积小型化以及提高分闸速度之间难以获得期望的平衡点。
针对上述已有技术,有必要加以改进,为此本申请人作了有益的设计,并且形成了下面将要介绍的技术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既有助于提高分闸速度、又有利于降低对操作机构的强度并且有益于满足对断路器的小型化及模块化设计要求的低压断路器。
本发明的任务是这样来完成的,一种低压断路器,包括一壳体、设置在壳体内的一桥式触头系统和一与桥式触头系统接触或分离的操作机构,该操作机构包括一用于致动桥式触头系统动作的手柄连杆机构,所述操作机构还包括有一用于使所述手柄连杆机构产生对所述桥式触头系统形成分闸趋势的分闸辅助装置,该分闸辅助装置连接在所述壳体与所述手柄连杆机构之间。
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手柄连杆机构包括一转轴杆,该转轴杆转动设置在所述壳体内,并且在该转轴杆朝向所述桥式触头系统的一端具有一转轴杆作用端,所述分闸辅助装置连接在所述壳体与所述转轴杆之间,使得所述转轴杆作用端产生对所述桥式触头系统形成分闸趋势。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转轴杆远离所述转轴杆作用端的一端构成有一转轴杆铰接端,所述的分闸辅助装置为一拉簧,该拉簧的一端定位在所述壳体上,而另一端定位在转轴杆铰接端上。
在本发明的又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转轴杆的形状呈“〉”形,该转轴杆的中部通过转轴杆铰接轴铰接在所述壳体上。
在本发明的再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手柄连杆机构还包括一形状呈“〈”形的肘结连杆,所述的转轴杆通过所述转轴杆铰接端与肘结连杆铰接。
在本发明的还有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的壳体上并且在对应于所述转轴杆铰接端的左侧的位置设置有一转轴杆铰接端限位轴。
在本发明的更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手柄连杆机构还包括一手柄杠杆、一主弹簧、一跳扣、一锁扣和一牵引杆,手柄杠杆枢置在用于设置所述操作机构的操作机构支架上,肘结连杆包括一上连杆和一下连杆,上连杆的上端与跳扣铰接,上连杆的下端通过连杆铰接轴与下连杆的一端铰接,所述转轴杆的中部通过转轴杆铰接轴铰接在所述操作机构支架上,转轴杆的转轴杆铰接端通过转轴杆铰接端铰接轴与下连杆的另一端铰接,主弹簧的一端挂着在手柄杠杆的顶部,主弹簧的另一端挂着在所述连杆铰接轴上,跳扣通过跳扣轴枢置在所述操作机构支架上并且与锁扣搭扣,锁扣铰设在操作机构支架上并且与牵引杆搭扣,牵引杆同样铰设在操作机构支架上,所述拉簧的一端通过拉簧固定柱定位在所述壳体上,而另一端定位在所述转轴杆铰接端铰接轴上。
在本发明的进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桥式触头系统包括触头支座、分别设置在触头支座两侧的一对静触头、穿设在触头支座上的动触头以及设在所述壳体与动触头之间的触头弹簧,动触头具有一对动触点,该对动触点与一对静触头上的静触点相对应,触头弹簧对动触头提供一个向静触头方向运动的作用力。
在本发明的又更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壳体包括用于容置所述操作机构的上壳体和用于容置所述桥式触头系统的基座,上壳体与基座卡装配合,上壳体的底部具有开口,在所述转轴杆枢转时,所述转轴杆作用端位于开口内且与桥式触头系统分离或者探出该开口推压桥式触头系统。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由于在操作机构的结构体系中增设了分闸辅助装置,因而在断路分闸过程中由该分闸辅助装置释放能量,而在断路器合闸过程中吸收能量,从而在确保提高断路器分闸速度与对操作机构的严苛强度之间找到了合理的平衡点,显著降低了对操作机构的强度设计要求,排除了制约断路器小型化、模块化设计的制约因素。
附图说明
图1为已有技术中的断路器触头系统的结构图。
图2为具有图1所示结构的断路器的触头系统对手柄连杆机构的作用力矩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低压断路器的实施例结构暨触头系统处于在扣分闸状态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低压断路器的实施例结构暨触头系统处于合闸状态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低压断路器的实施例结构暨触头系统处于脱扣状态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低压断路器的手柄连杆机构与已有技术相对比的作用力矩状况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低压断路器的上壳体底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见图3至图5,示出了低压断路器的壳体1、设置在壳体1内的一桥式触头系统2和一可与桥式触头系统2接触或分离的操作机构3,并且在图4和图5中还示出了一脱扣装置4。
前述的桥式触头系统2包括动触头21、静触头22、触头弹簧23和触头支座27,动触头21具有两动触点211即具有一对动触点211,静触头22为分设在触头支座27两侧的一对,每个静触头22具有一静触点221,前述的一对动触点211与两静触点221相对应,具体而言,图3至图5示出了一对可分离的动、静触点211、221,触头系统2为桥式平行双断点结构,触头弹簧23配设在壳体1与动触头21之间,对动触头21提供一个向静触头22方向运动的作用力,保证动、静触点211、221之间的正常接通,在动触头21下方配置有动触头引弧板24,该动触头引弧板24的两端分别延伸到对应于两侧的灭弧栅片26的下方,静触头22的静触头引弧板25延伸到对应于两侧的灭弧栅片26的上方。当线路出现诸如由过载、短路等引起的故障电流时,前述的动触头21与静触头22快速分离,具体地讲,前述的动触点211与静触点221快速分开,在动触点211与静触点221分开时所产生的电弧的弧跟跳转至动触头引弧板24以及静触头引弧板25,避免电弧对动、静触点211、221的烧蚀,同时,由动、静触头引弧板24、25将电弧引入灭弧室内,由灭弧室内的前述灭弧栅片26将电弧快速分割。
前述的操作机构3包括一手柄连杆机构31,其用于致动桥式触头系统2动作,作为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的技术要点:在操作机构3的结构体系中还包括有一增设的用于使手柄连杆机构31产生对前述桥式触头系统2形成分闸趋势的分闸辅助装置32,该分闸辅助装置32连接在前述壳体1与前述手柄连杆机构31之间。
具体地,该手柄连杆机构31包括一转轴杆311,该转轴杆311转动设置在壳体1内,并且在该转轴杆311朝向前述桥式触头系统2的一端具有一用于致动桥式触头系统2动作的转轴杆作用端3111,分闸辅助装置32连接在壳体1与转轴杆311之间,使转轴杆作用端3111产生对桥式触头系统2形成分闸趋势,即分闸辅助装置32作用于转轴杆311上,使得转轴杆作用端3111产生致动桥式触头系统2分闸的趋势。
优选地,见图3至图5,前述转轴杆311远离前述转轴杆作用端3111的一端构成有一转轴杆铰接端3112,前述的分闸辅助装置32为一拉簧,该拉簧的一端定位在壳体1上,而另一端定位在转轴杆铰接端3112上。
由图3至图5所示,前述转轴杆311的中部通过转轴杆铰接轴3114铰接在操作机构支架318上,也可以是铰接在前述壳体1上,在壳体1上并且在对应于前述转轴杆铰接端3112的左侧(以图示位置状态为例)的位置设置有一转轴杆铰接端限位轴11,所述转轴杆铰接端限位轴11固定在壳体1上或者操作机构支架318上。
在本实施例中,前述转轴杆311的形状大体上呈“〉”形。
由图4所示,合闸状态时,动触头21在触头弹簧23作用下,保持与静触头22接触,此时,操作机构3与触头系统2分离,为了保证断路器超程,转轴杆311的转轴杆作用端3111与触头支座27之间设置有间隙,转轴杆311的转轴杆作用端3111未对触头系统2产生作用,然而当操作机构3进行分闸操作时,转轴杆311的转轴杆作用端3111与桥式触头系统2接触,即转轴杆作用端3111推动动触头21克服触头弹簧23的弹簧力向分闸方向运动。当操作机构3进行合闸操作时,转轴杆311如图3所示位置顺时针转动,转轴杆311仍与桥式触头系统2接触,但是,此时为转轴杆作用端3111释放对触头系统2的动触头21的推压,动触头21在触头弹簧23的弹簧力作用下向上运动,与静触头22接触,即动、静触点211、221接触。
继续见图3至图5,前述的手柄连杆机构31还包括一手柄杠杆312、肘结连杆313、主弹簧314、跳扣315、锁扣316和牵引杆317,手柄杠杆312卡装在用于设置前述操作机构3的操作机构支架318上并且以卡合点3121为回转中心旋转摆动,肘结连杆313为由一上连杆3131和一下连杆3132构成的形状呈“〈”形的结构,上连杆3131的上端与跳扣315铰接,上连杆3131的下端通过连杆铰接轴31311与下连杆3132的一端铰接,前述转轴杆311的转轴杆铰接端3112通过转轴杆铰接端铰接轴3113与下连杆3132的另一端铰接,主弹簧314的一端挂着在手柄杠杆312的顶部,主弹簧314的另一端挂着在前述连杆铰接轴31311上,跳扣315通过跳扣轴3151枢置在前述操作机构支架318上并且与锁扣316搭扣,锁扣316铰设在操作机构支架318上并且与牵引杆317搭扣,牵引杆317同样铰设在操作机构支架318上。前述分闸辅助装置32即拉簧的一端通过拉簧固定柱13定位在前述壳体1上,而另一端定位在前述转轴杆铰接端铰接轴3113上,拉簧固定柱13位于即设置于壳体1上,拉簧对转轴杆311施加一个转动力矩,该力矩为使转轴杆作用端3111推压触头系统,也就是说该力矩为使动、静触头21、22产生打开方向的力矩。分闸辅助装置32即拉簧作用于转轴杆311上,使得转轴杆作用端3111产生致动桥式触头系统2分闸的趋势。
由图3所示,当断路器处于在扣分闸状态时,锁扣316与牵引杆317搭扣,跳扣315与锁扣316搭扣,上连杆3131、下连杆3132、转轴杆311构成稳定的四连杆机构,操作机构的主弹簧314对上连杆3131施加顺时针方向的力矩,通过上连杆3131、下连杆3132的配合,下连杆3132对转轴杆311施加了使转轴杆311逆时针方向转动的力矩,同时分闸辅助装置32即拉簧对转轴杆311施加使转轴杆311逆时针方向转动的力矩,转轴杆311的转轴杆作用端3111与触头系统2的动触头支架接触并保持推压,克服触头弹簧23的力,保持动、静触头21、22处于分离状态。
断路器进行合闸的过程为:在图3状态,推动手柄杠杆312顺时针转动,在操作机构的主弹簧314的作用下上连杆3131逆时针方向转动,通过上连杆3131、下连杆3132,带动转轴杆311绕转轴杆铰接轴3114即以转轴杆铰接轴3114为转动中心作顺时针方向转动,克服分闸辅助装置32即克服拉簧对转轴杆311的作用力,在转轴杆311顺时针方向转动的同时,其转轴杆作用端3111解除对触头系统2的动触头21的推压作用,动触头21在触头弹簧23作用下,与静触头22接触,即动、静触点211、221接触,当动静触点碰撞后,动触头21与触头支座27被静触头限位停止运动,而手柄连杆机构31继续运动,即转轴杆311继续顺时针转动,使转轴杆311与桥式触头系统2的动触头支座27分离,上连杆3131被主弹簧314限位,如图4所示。
在图4的合闸状态,前述的主弹簧314对上连杆3131施加逆时针方向力矩,通过上连杆3131、下连杆3132对转轴杆311施加使转轴杆311向顺时针方向转动的力矩,克服分闸辅助装置32即拉簧对轴杆311施加的逆时针方向力矩,使操作机构保持合闸状态,转轴杆311与桥式触头系统2分离,动触头21在触头弹簧23的作用下,与静触头22接触,即动、静触点211、221彼此接触,保持断路器合闸状态。
断路器分闸过程是合闸过程的逆过程,当断路器在正常工作的合闸位置时,锁扣316与牵引杆317搭扣,跳扣315与锁扣316搭扣,上连杆3131、下连杆3132、转轴杆311构成稳定的四连杆机构,在图4位置驱动手柄杠杆312,带动主弹簧314压往上连杆3131,在主弹簧314动作过程中,主弹簧314逐渐伸长并储存能量,此过程四连杆机构保持静止状态,当主弹簧314压过(越过)上连杆3131的位置,四连杆机构在主弹簧314的作用下开始动作,具体为:上连杆3131在主弹簧314拉力作用下转动,上连杆3131带动下连杆3132动作,下连杆3132拉动转轴杆311绕转轴杆铰接轴3114作为回转中心在图4所示位置逆时针转动,使转轴杆311上的作用端3111向下运动,走完间隙后与触头支座27碰撞,转轴杆311与触头系统2的动触头支撑杆接触,然后逐步推压触头系统2的动触头支撑杆,克服触头弹簧23的力,使动、静触头21、22分离,最终到达并保持在分闸状态。由于分闸辅助装置32即拉簧作用于转轴杆311,对转轴杆311施加了一个使其在断路器任何时刻均使得转轴杆作用端3111具有致动触头系统2分闸的趋势(如图4所示施加了一个使得转轴杆311逆时针方向转动的力矩),拉簧在断路器分闸过程中释放能量,提高了断路器分闸速度,同时降低了操作机构的设计强度要求,有利于断路器的小型化设计。增加分闸辅助装置32后,断路器合分闸过程中,操作机构受力如图6所示。
在图4的合闸状态时,当断路器所在电路发生故障时,脱扣装置4使操作机构的手柄连杆机构31的结构体系的锁扣316、跳扣315解锁,主弹簧314通过跳扣315、上连杆3131、下连杆3132和转轴杆311五连杆结构对转轴杆311施加逆时针方向力矩,分闸辅助装置32即拉簧对转轴杆311施加逆时针方向力矩,使转轴杆311逆时针方向转动,使转轴杆311上的作用端3111向下运动,走完间隙后与触头支座27碰撞,克服触头弹簧23的力,推动动触头21向分闸方向运动,最终到达图5的断路器脱扣状态,转轴杆311被转轴杆铰接端限位轴11限位,保持脱扣状态,由于分闸辅助装置32即拉簧在断路器脱扣过程中释放能量,因而提高了断路器分闸速度。
断路器再扣过程即为由图5至图3的变化(演变)过程,推动手柄杠杆312,使操作机构的跳扣315与锁扣316接触再扣,转轴杆311在分闸辅助装置32即在弹簧的拉簧力和主弹簧34的作用力下,保持断路器触头部分分闸状态。
申请人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前述分闸辅助装置32即拉簧不限于上述设置方式,其只要一端固定,另一端可挂置位置与转轴杆311的转轴杆作用端3111分设在转轴杆311转动中心即转轴杆铰接轴3114的两侧,均属于本发明公开的技术内涵范畴。尤其,分闸辅助装置32不限于前述拉簧的形式,也可是扭簧、压簧,只要是能够对转轴杆311施加一个力矩,使得转轴杆作用端3111具有致动触头系统2分闸的趋势均应当属于本发明范畴。
请参见图6,图6中,横坐标为转轴杆311转过的角度,纵坐标为弹簧等效作用在转轴杆311上的力矩,曲线所围的面积即为动作过程中弹簧吸收或释放的能量。分闸辅助装置32,在断路器分闸过程释放能量,在断路器合闸过程吸收能量,优选的实施例,采用一端连接手柄操作机构31,一端固定在壳体1上的拉簧实现,合闸过程弹簧伸长,分闸过程弹簧缩短,根据弹簧公式,F=kΔx,弹簧力与弹簧拉长或缩短量呈线性比例,故合闸位置拉簧力大于分闸位置拉簧力,优选的,拉簧力设置为,等效作用到转轴杆311,分闸位置拉簧对转轴杆311的作用力矩与触头弹簧23对转轴杆311的作用力矩相等或接近。图中采用横坐标轴上部的虚线表示拉簧32对手柄连杆机构31的作用力矩。因此,在增加了分闸辅助装置32后,操作机构的除去分闸辅助装置32的零件即手柄连杆机构31(也即现有技术中所述的操作机构)所受力拉簧32和触头弹簧23的合力矩,如图6中,采用横坐标轴上部的实线表示。
当触头系统2与手柄连杆机构31接触时,分闸辅助装置32与触头弹簧23的合力(以下简称合力)对手柄连杆机构31提供使触头打开方向的作用力矩。当断路器进行分闸时,需要由机构主弹簧314提供触头打开方向的力矩,由于合力也提供触头打开方向的力矩,在分闸过程中,合力效果为释放能量,因此,在保证断路器分闸速度的情况下,可减少操作机构主弹簧314释放的能量。在断路器分闸位置,合力接近零,机构主弹簧314只需提供较小的驱动力矩,就可以保持断路器在分闸位置的稳定性。断路器在合闸过程中,合力提供触头打开方向的力矩,操作机构主弹簧314需克服合力矩,使断路器向合闸方向运动,在此过程中,机构主弹簧释放能量,而合力效果为吸收能量,吸收的能量将用于下一次断路器分闸动作中,减少以限位碰撞的方式被断路器吸收的能量。综上,在断路器整个动作过程以及断路器分合闸的两个稳定状态下,由于增加了分闸辅助装置32,减少了机构主弹簧314释放的能量,降低了主弹簧的强度设计要求,同时,减少了手柄连杆机构31在整个动作过程中以限位碰撞的方式被断路器吸收的能量,从而降低了断路器操作机构结构强度设计要求,有利于断路器的小型化,模块化设计。
另外,本发明优选地,壳体1包括上壳体14和基座12,所述的操作机构3设置在上壳体14内,即上述手柄杠杆312、主弹簧314、跳扣315、锁扣316、牵引杆317以及转轴杆311、分闸辅助装置32、转轴杆铰接端限位轴11均设置在上壳体14内,所述的桥式触头系统2设置在基座12内,其中触头弹簧23设置在基座12与动触头21之间,上壳体14与基座12通过公知的固定结构例如卡装配合或通过螺钉组件紧固。
请参见图7并且结合图3至图5,前述的上壳体14的底部具有开口110,在转轴杆311枢转时,所述转轴杆作用端3111位于开口110内且与桥式触头系统2分离或者探出该开口110推压桥式触头系统2,具体的说,合闸状态时,操作机构3与触头系统2分离,此时转轴杆作用端3111位于开口110内,转轴杆311的转轴杆作用端3111与触头支座27具有间隙;然而当操作机构3进行分闸操作时,转轴杆311的转轴杆作用端3111探出该开口110与桥式触头系统2接触,推动动触头21克服触头弹簧23的弹簧力向分闸方向运动。当操作机构3在合闸操作过程中,转轴杆作用端3111仍然探出该开口110,但此时释放对触头系统2的动触头21的推压。通过将壳体分设为上壳体14和基座12,将断路器的操作机构3和桥式触头系统2分别构成两个独立的模块,实现了低压断路器的模块化设计,组装便捷,提高了效率。

Claims (9)

1.一种低压断路器,包括一壳体(1)、设置在壳体(1)内的一桥式触头系统(2)和一与桥式触头系统(2)接触或分离的操作机构(3),该操作机构(3)包括一用于致动桥式触头系统(2)动作的手柄连杆机构(31),所述的手柄连杆机构(31)包括一肘结连杆(313),一主弹簧(314),一转动设置在外壳(1)内的转轴杆(311),分别枢置在用于设置操作机构(3)的操作机构支架(318)上的一手柄杠杆(312)、一跳扣(315)、一锁扣(316)和一牵引杆(317);主弹簧(314)的一端挂着在手柄杠杆(312)上,主弹簧(314)的另一端挂着在肘结连杆(313)上;肘结连接(313)的一端与跳扣(315)铰接,肘结连杆(313)的另一端与转轴杆(311)连接,跳扣(315)与锁扣(316)搭扣,锁扣(316)与牵引杆(317)搭扣;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机构(3)还包括有一用于使所述手柄连杆机构(31)产生对所述桥式触头系统(2)形成分闸趋势的分闸辅助装置(32),该分闸辅助装置(32)连接在所述壳体(1)与所述手柄连杆机构(31)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压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轴杆(311)朝向所述桥式触头系统(2)的一端具有一转轴杆作用端(3111),所述分闸辅助装置(32)连接在所述壳体(1)与所述转轴杆(311)之间,使得所述转轴杆作用端(3111)产生对所述桥式触头系统(2)形成分闸趋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低压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杆(311)远离所述转轴杆作用端(3111)的一端构成有一转轴杆铰接端(3112),所述的分闸辅助装置(32)为一拉簧,该拉簧的一端定位在所述壳体(1)上,而另一端定位在转轴杆铰接端(3112)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低压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杆(311)的形状呈“〉”形,该转轴杆(311)的中部通过转轴杆铰接轴(3114)铰接在所述壳体(1)上。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低压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肘结连杆(313)的形状呈“〈”形,所述的转轴杆(311)通过所述转轴杆铰接端(3112)与肘结连杆(313)铰接。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低压断路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壳体(1)上并且在对应于所述转轴杆铰接端(3112)的左侧的位置设置有一转轴杆铰接端限位轴(11)。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低压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肘结连杆(313)包括一上连杆(3131)和一下连杆(3132),上连杆(3131)的上端与跳扣(315)铰接,上连杆(3131)的下端通过连杆铰接轴(31311)与下连杆(3132)的一端铰接,所述转轴杆(311)的中部通过转轴杆铰接轴(3114)铰接在所述操作机构支架(318)上,转轴杆(311)的转轴杆铰接端(3112)通过转轴杆铰接端铰接轴(3113)与下连杆(3132)的另一端铰接,主弹簧(314)的另一端挂着在所述连杆铰接轴(31311)上,所述拉簧的一端通过拉簧固定柱(13)定位在所述壳体(1)上,而另一端定位在所述转轴杆铰接端铰接轴(3113)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压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桥式触头系统(2)包括触头支座(27)、分别设置在触头支座(27)两侧的一对静触头(22)、穿设在触头支座(27)上的动触头(21)以及设在所述壳体(1)与动触头(21)之间的触头弹簧(23),动触头(21)具有一对动触点(211),该对动触点(211)与一对静触头(22)上的静触点(221)相对应,触头弹簧(23)对动触头(21)提供一个向静触头(22)方向运动的作用力。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低压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1)包括用于容置所述操作机构(3)的上壳体(14)和用于容置所述桥式触头系统(2)的基座(12),上壳体(14)与基座(12)卡装配合,上壳体(14)的底部具有开口(110),在所述转轴杆(311)枢转时,所述转轴杆作用端(3111)位于开口(110)内且与桥式触头系统(2)分离或者探出该开口(110)推压桥式触头系统(2)。
CN201710352349.5A 2017-05-18 2017-05-18 低压断路器 Active CN10695279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352349.5A CN106952792B (zh) 2017-05-18 2017-05-18 低压断路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352349.5A CN106952792B (zh) 2017-05-18 2017-05-18 低压断路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952792A CN106952792A (zh) 2017-07-14
CN106952792B true CN106952792B (zh) 2019-07-19

Family

ID=594797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352349.5A Active CN106952792B (zh) 2017-05-18 2017-05-18 低压断路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95279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979785B (zh) * 2019-03-22 2020-09-18 上海电器科学研究院 一种带有合闸储能机构的断路器
CN114783844B (zh) * 2022-06-22 2022-09-13 江苏凯隆电器有限公司 永磁式塑壳断路器的手动操作机构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516304A1 (fr) * 1981-11-09 1983-05-13 Telemecanique Electrique Interrupteur a commande mecanique et ouverture automatique
SU1753510A1 (ru) * 1990-11-11 1992-08-07 Харьковский Филиал Центрального Института Повышения Квалификации Министерства Электротехнического Приборостроения Ссср Автоматический токоограничивающий выключатель
DE9206137U1 (de) * 1992-05-07 1993-09-09 Siemens Ag Leistungsschalter mit einem Schaltschloß
DE4304772C1 (de) * 1993-02-17 1994-05-19 Kloeckner Moeller Gmbh Schaltvorrichtung für Leistungsschaltgeräte
CN1325123A (zh) * 2000-05-18 2001-12-05 上海奥富捷电气终端成套厂 具有模块结构断路单元的多路断路器
CN203445073U (zh) * 2013-08-16 2014-02-19 上海良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双断点塑壳式断路器的操作机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952792A (zh) 2017-07-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637746B (zh) 断路器
CN106952792B (zh) 低压断路器
CN201898099U (zh) 塑壳断路器的操作机构
JPS5942935B2 (ja) 回路しゃ断器
CN107452566A (zh) 断路器的脱扣结构
CN206758380U (zh) 低压断路器
CN1316757A (zh) 电弧气体接合脱扣梁和/或横梁上闸板的断路器
CN215527494U (zh) 一种开关的操作机构
CN101630612B (zh) 选择性保护断路器的主触头装置
CN107068508B (zh) 一种断路器
CN205984675U (zh) 接地刀手动分合闸操动机构及使用该操动机构的断路器
CN102034652A (zh) 塑壳断路器的操作机构
CN205911262U (zh) 一种小型断路器的脱扣锁定机构的改良结构
ITMI962687A1 (it) Interruttore di corrente con contatti movibili
CN203445074U (zh) 断路器分合闸关联机构
CN203367179U (zh) 一种用于断路器的分合闸操作机构
CN101051579A (zh) 一种具有快速致动功能的低压电路断路器
CN206774476U (zh) 一种断路器
CN115602502A (zh) 断路器脱扣结构
CN104601048A (zh) 能快速分断的电机起动器的操作机构
CN104332363B (zh) 一种用于断路器的分合闸操作机构
CN201069747Y (zh) 一种具有快速致动功能的低压电路断路器
CN201242983Y (zh) 选择性保护断路器的主触头装置
CN215451263U (zh) 一种具有状态检测功能的低压隔离开关
CN219677175U (zh) 一种断路器快速脱扣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