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952764B - 按键组件及移动终端 - Google Patents

按键组件及移动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952764B
CN106952764B CN201710129219.5A CN201710129219A CN106952764B CN 106952764 B CN106952764 B CN 106952764B CN 201710129219 A CN201710129219 A CN 201710129219A CN 106952764 B CN106952764 B CN 10695276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unting wall
mounting
wall
button assembly
circuit carri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129219.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952764A (zh
Inventor
张海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129219.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952764B/zh
Publication of CN10695276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95276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95276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95276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13/00Switches having rectilinearly-movable operating part or parts adapted for pushing or pulling in one direction only, e.g. push-button switch
    • H01H13/02Details
    • H01H13/12Movable parts; Contacts mounted thereon
    • H01H13/14Operating parts, e.g. push-button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13/00Switches having rectilinearly-movable operating part or parts adapted for pushing or pulling in one direction only, e.g. push-button switch
    • H01H13/02Details
    • H01H13/04Cases; Covers
    • H01H13/06Dustproof, splashproof, drip-proof, waterproof or flameproof casings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KPULSE TECHNIQUE
    • H03K17/00Electronic switching or gating, i.e. not by contact-making and –breaking
    • H03K17/94Electronic switching or gating, i.e. not by contact-making and –break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way in which the control signals are generated
    • H03K17/96Touch switche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5/00Casings, cabinets or drawer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5/04Metal casing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按键组件,包括金属壳体、电路载体和第一弹性件。金属壳体内设安装槽,安装槽的内壁形成相对设置的第一安装壁和第二安装壁,第一安装壁远离安装槽的一侧表面为按压面。电路载体上设有感应电路。第一弹性件设于电路载体和第一安装壁之间。按压面受到按压操作时,感应电路感应第一安装壁与电路载体之间的距离变化,对所述按压操作做出按键响应。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移动终端。本发明解决了移动终端的按键组件的防水问题及容易产生误动作的问题。

Description

按键组件及移动终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终端的按键组件。
背景技术
移动终端(例如智能手机)所包括的按键多为能够活动实体式机械按键,实体机械按键,需要被按压,相对机壳有进程和回程,按键组装至机壳(例如中框)时,按键和机壳之间会有缝隙,缝隙容易进水,无法达到未来移动厂商对于防水等级的要求。
现在技术还包括电容式按键,利用电容式原理实现按键功能,代替实体式机械按键,虽然能够实现防水功能,但是电容式按键有以下缺点:机壳不能是金属,因为电容式按键采用电容原理,任何导体碰到机壳都会产生误动作。
越来越多的用户对全金属外壳的移动终端都有良好的体验感,在保证移动终端防水性能的前提下,如何解决现有技术中电容式按键容易产生误动作的问题,为业界的研究方向。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解决了移动终端的按键组件的防水问题及容易产生误动作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方式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按键组件,包括金属壳体、电路载体和第一弹性件。金属壳体内设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内壁形成相对设置的第一安装壁和第二安装壁,所述第一安装壁远离所述安装槽的一侧表面为按压面。电路载体上设有感应电路;第一弹性件设于所述电路载体和所述第一安装壁之间。所述按压面受到按压操作时,所述感应电路感应所述第一安装壁与所述电路载体之间的距离变化,以对所述按压操作做出按键响应。
其中,所述按键组件还包括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二弹性件设于所述电路载体和所述第二安装壁之间,所述第一弹性件和所述第二弹性件共同作用将所述电路载体定位在所述第一安装壁和所述第二安装壁之间。
其中,所述第一弹性件和所述第二弹性件结构、形态、尺寸均相同。
其中,所述第一弹性件和所述第二弹性件为泡棉或硅胶。
其中,所述第一弹性件贴设于所述电路载体的表面,通过挤压所述第一弹性件将所述电路载体连同所述第一弹性件安装至所述安装槽内,通过所述第一弹性件在所述安装槽内抵接至所述第一安装壁将所述电路载体固定在所述安装槽内。
其中,所述电路载体为柔性电路板,所述电路载体包括主体部和延伸部,所述感应电路设于所述主体部,所述延伸部的一端连接至所述主体部的边缘,所述延伸部的另一端用于连接移动终端的主板,所述延伸部位于所述安装槽之外。
其中,所述感应电路设置在所述主体部之面对所述第一安装壁的表面。
其中,所述感应电路为呈螺旋形延伸的导线,所述导线的一端位于所述感应电路的中心处,所述导线的另一端位于所述感应电路的边缘。
其中,所述金属壳体为移动终端的中框,所述金属壳体包括互连为一体的框体段及按键段,所述按键段包括所述第一安装壁、所述第二安装壁及所述安装槽,在所述框体段厚度的方向上,所述第一安装壁的尺寸和所述第二安装壁的尺寸均小于所述框体段的尺寸。
其中,所述第二安装壁的尺寸大于等于所述第一安装壁的尺寸。
其中,所述安装槽的数量为两个,所述两个安装槽之间设有隔墙,所述第一安装壁的数量亦为两个,所述两个第一安装壁尺寸相同,所述电路载体包括相互独立的第一基体和第二基体,所述第一基体和所述第二基体之面对所述第一安装壁的表面均设有所述感应电路。
其中,所述第一安装壁之面对所述安装槽的表面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用于提升所述第一安装壁的弹性形变能力。
另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移动终端,包括后盖、金属中框及面板,所述金属中框连接在所述面板和所述后盖之间,还包括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按键组件,所述按键组件的所述金属壳体为所述金属中框的一部分。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第一弹性件形变将所述电路载体定位在所述第一安装壁和所述第二安装壁之间,且通过感应电路感应第一安装壁与电路载体之间距离变化,以对按压面的按压操作做出按键响应。由于需要一定的压力,才能启动按键,本发明能够避免误动作的产生,使得按键功能更精确。而且,第一安装壁作为金属壳体的一部分,一体式的无缝隙的结构,使得按键组件具有很高的防水等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明显变形方式。
图1为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提供的移动终端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提供的按键组件的金属壳体的侧面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提供的移动终端的金属中框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提供的按键组件的电路载体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提供的按键组件的电路载体的两侧设置第一弹性件和第二弹性件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提供的按键组件的电路载体的一侧设置第一弹性件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提供的按键组件的电路载体的两侧设置第一弹性件和绝缘层的示意图。
图8为图5所示的第一弹性件和第二弹性件受力压缩状态示意图。
图9为将图8所示状态的电路载体连同第一弹性件和第二弹性件转入安装槽中的状态中,且外力未取消,第一弹性件和第二弹性件仍然处于受力压缩状态。
图10为图9所示的状态,进一步取消外力,第一弹性件和第二弹性件在自身弹力的作用下展开的状态。
图11为图6所示的按键组件中的电路载体连同第一弹性件安装至安装槽后的状态图。
图12为图7所示的按键组件中的电路载体连同第一弹性件和绝缘层安装至安装槽后的状态图。
图13为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提供的按键组件中的电路载体的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提供的按键组件中的金属壳体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移动终端,包括金属中框100、面板20及后盖30,所述金属中框100连接在所述面板20和所述后盖30之间。本发明提供的移动终端可以为手机、PAD等。
请参阅图2、图3、图4和图5,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按键组件,所述按键组件的金属壳体10为移动终端的金属中框100的一部分。一种实施方式中,按键组件包括金属壳体10、电路载体40和第一弹性件50(如图6所示的实施例)。其它实施方式中,按键组件还包括第二弹性体60(如图5所示的实施例)或者绝缘层70(如图7所示的实施例)。
请参阅图2和图3,金属壳体10内设安装槽122,所述安装槽122的内壁形成相对设置的第一安装壁121和第二安装壁123,所述第一安装壁121远离所述安装槽122的一侧表面为按压面124。具体而言,所述金属壳体包括互连为一体的框体段11及按键段12,所述按键段12包括所述第一安装壁121、所述第二安装壁及所述安装槽122。如图3所示,在所述框体段11厚度的方向上,框体段11的尺寸为D1,第一安装壁121的尺寸为D2,第二安装壁123的尺寸为D3,安装槽122的尺寸为D4。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安装壁121的尺寸D2和所述第二安装壁123的尺寸D3均小于所述框体段11的尺寸D1。这样即能保证框体段11的刚性,也能够保证第一安装壁121的柔性,使得第一安装壁121受到按压操作的情况下能够产生内凹的形变。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安装壁122的尺寸D2小于第二安装壁123的尺寸D3。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框体段11的尺寸D1为1.5mm,第一安装壁121的尺寸D2为0.6mm,第二安装壁123的尺寸D3为0.8m,安装槽122的尺寸D4为1mm。
请参阅图4,电路载体40上设有感应电路41。具体而言,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电路载体40为柔性电路板,其它实施方式中,电路载体40也可以为薄膜结构,薄膜更轻薄,有利于移动终端的轻薄化的发展。当然电路载体40也可以为硬质的电路板,硬质量电路板较容易安装。所述电路载体40包括主体部42和延伸部43,所述感应电路41设于所述主体部42,所述延伸部43的一端连接至所述主体部42的边缘,所述延伸部43的另一端用于连接移动终端的主板,所述延伸部43位于所述安装槽122之外。
一种实施方式中,将电路载体40安装至安装槽122后,所述感应电路41设置在所述主体部42之面对所述第一安装壁121的表面。
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感应电路41为呈螺旋形延伸的导线,所述导线的一端位于所述感应电路的中心处,所述导线的另一端位于所述感应电路的边缘。图4所示的实施例中,感应电路41呈矩形螺旋线状。
如图5、图6、图7及图10所示,第一弹性件50设于所述电路载体40和所述第一安装壁121之间,通过所述第一弹性件50的形变将所述电路载体40定位在所述第一安装壁121和所述第二安装壁之间。所述按压面124受到按压操作时,所述第一安装壁121弹性变形,使所述第一安装壁121与所述电路载体40之间的距离变小,所述感应电路41通过检测所述距离的变化,感知所述按压力,实现按键功能。
一种实施方式中,请参阅图5和图10,所述按键组件还包括第二弹性件60,所述第二弹性件60设于所述电路载体40和所述第二安装壁123之间,所述第一弹性件50和所述第二弹性件60共同作用将所述电路载体40定位在所述第一安装壁121和所述第二安装壁123之间。
图5、图8、图9和图10分别表示了安装前、安装过程中及安装后的不同状态。图5表示安装前的状态,第一弹性件50和第二弹性件60固定在电路载体40的两侧,可以通过粘贴的方式将第一弹性件50和第二弹性件60固定连接至电路载体40,安装前,第一弹性件50和第二弹性件60均处于自由状态。图8所示为外力F作用在第一弹性件50和第二弹性件60上,将二者挤压的状态,此时,第一弹性件50和第二弹性件60受力压缩,外力的方向为垂直于电路载体40,第一弹性件50和第二弹性件60在外力的方向上尺寸变小,以至于小于安装槽122尺寸。参见图9,将受力压力状态下的电路载体40连同第一弹性件50和第二弹性件60置入安装槽122内,在安装槽122内,外力F移除,第一弹性件50和第二弹性件60弹性伸展,且第一弹性件50抵顶至第一安装壁121,第二弹性件60抵顶至第二安装壁123,通过第一弹性件50和第一安装壁121之间的摩擦力及第二弹性件与第二安装壁123之间的摩擦力将电路载体40固定在安装槽122中。
安装槽122的尺寸与电路载体40的尺寸相匹配,即电路载体40的边缘能够接触安装槽122侧壁,从而,在电路载体40所在的平面范围内,通过安装槽122能够精确定位电路载体40的位置。在垂直于电路载体40的方向上,通过第一弹性件50和第一安装壁121之间的摩擦力及第二弹性件与第二安装壁123之间的摩擦力来定位电路载体40。
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弹性件50和所述第二弹性件60结构、形态、尺寸均相同。这样在制作过程中,第一弹性件50和第二弹性件60作为同样的零件,操作人员无需区分电路载体的正返面,也无需区分第一弹性件50和第二弹性件60,将同样的零件在电路载体40的两侧均进行贴合的工作,容易操作,能够提升良率及工作效率。
所述第一弹性件50和所述第二弹性件60可为泡棉或硅胶。
一种实施方式中,如图6和图11所示,所述第一弹性件50贴设于所述电路载体40的表面,电路载体40的另一面不贴设任何元件。通过挤压所述第一弹性件50将所述电路载体40连同所述第一弹性件50安装至所述安装槽122内,通过所述第一弹性件50在所述安装槽122内抵接至所述第一安装壁121将所述电路载体40固定在所述安装槽122内。本实施方式仅通过第一弹性件50与第一安装壁121之间的摩擦力实现电路载体40在安装槽122中的定位。也可以在电路载体40面对第二安装壁123的一侧设粘胶,通过粘胶将电路载体40贴合至第二安装壁123,从而加强电路载体40的固定强度。
一种实施方式中,如图7和图12所示,所述第一弹性件50贴设于所述电路载体40的表面,电路载体40的另一面贴设绝缘层70,绝缘层70与第二安装壁123接触,绝缘层70与第二安装壁123之间也可以通过胶贴合。
一种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示,所述安装槽122的数量为两个,所述两个安装槽122之间设有隔墙126,所述第一安装壁121的数量亦为两个,所述两个第一安装壁121尺寸相同。如图13所示,所述电路载体40包括相互独立的第一基体421和第二基体422,所述第一基体421和所述第二基体422之面对所述第一安装壁121的表面均设有所述感应电路41。
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安装壁121之面对所述安装槽122的表面设有凹槽127,所述凹槽127用于提升所述第一安装壁121的弹性形变能力。凹槽127呈环形位于安装槽122的边缘处。
为了增强用户体验感,在金属中框100的外表面,在按压面124的位置处,将按压面124向内侧弯折,形成凹陷部,凹陷部能够使得用户手指感觉到按键的位置。亦可以在按压面124的表面设置凸点,提高按键位置的识别度。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第一弹性件50形变将所述电路载体40定位在所述第一安装壁121和所述第二安装壁123之间,且通过感应电路检测第一安装壁121之按压面124上的按压力,实现按键功能。由于需要一定的压力,才能启动按键,能够避免误动作的产生,使得按键功能更精确。而且,第一安装壁121作为金属壳体10的一部分,移动终端的金属中框100为一体式的无缝隙的结构,使得按键组件具有很高的防水等级。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发明几种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发明之权利范围,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流程,并依本发明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于发明所涵盖的范围。

Claims (30)

1.一种按键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金属壳体,内设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内壁形成相对设置的第一安装壁和第二安装壁,所述第一安装壁远离所述安装槽的一侧表面为按压面;
电路载体,其上设有感应电路;
第一弹性件,设于所述电路载体和所述第一安装壁之间;
所述按压面受到按压操作时,所述感应电路感应所述第一安装壁与所述电路载体之间的距离变化,以对所述按压操作做出按键响应;
其中,所述按键组件还包括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二弹性件设于所述电路载体和所述第二安装壁之间,所述第一弹性件和所述第二弹性件共同作用将所述电路载体定位在所述第一安装壁和所述第二安装壁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键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件和所述第二弹性件结构、形态、尺寸均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按键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件和所述第二弹性件为泡棉或硅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键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件贴设于所述电路载体的表面,通过挤压所述第一弹性件将所述电路载体连同所述第一弹性件安装至所述安装槽内,通过所述第一弹性件在所述安装槽内抵接至所述第一安装壁将所述电路载体固定在所述安装槽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键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载体为柔性电路板,所述电路载体包括主体部和延伸部,所述感应电路设于所述主体部,所述延伸部的一端连接至所述主体部的边缘,所述延伸部的另一端用于连接移动终端的主板,所述延伸部位于所述安装槽之外。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按键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电路设置在所述主体部之面对所述第一安装壁的表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按键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电路为呈螺旋形延伸的导线,所述导线的一端位于所述感应电路的中心处,所述导线的另一端位于所述感应电路的边缘。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键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壳体为移动终端的中框,所述金属壳体包括互连为一体的框体段及按键段,所述按键段包括所述第一安装壁、所述第二安装壁及所述安装槽,在所述框体段厚度的方向上,所述第一安装壁的尺寸和所述第二安装壁的尺寸均小于所述框体段的尺寸。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按键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安装壁的尺寸大于等于所述第一安装壁的尺寸。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按键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槽的数量为两个,所述两个安装槽之间设有隔墙,所述第一安装壁的数量亦为两个,所述两个第一安装壁尺寸相同,所述电路载体包括相互独立的第一基体和第二基体,所述第一基体和所述第二基体之面对所述第一安装壁的表面均设有所述感应电路。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键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壁之面对所述安装槽的表面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用于提升所述第一安装壁的弹性形变能力。
12.一种按键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金属壳体,内设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内壁形成相对设置的第一安装壁和第二安装壁,所述第一安装壁远离所述安装槽的一侧表面为按压面;
电路载体,其上设有感应电路;
第一弹性件,设于所述电路载体和所述第一安装壁之间;
所述按压面受到按压操作时,所述感应电路感应所述第一安装壁与所述电路载体之间的距离变化,以对所述按压操作做出按键响应;
其中,所述第一弹性件贴设于所述电路载体的表面,通过挤压所述第一弹性件将所述电路载体连同所述第一弹性件安装至所述安装槽内,通过所述第一弹性件在所述安装槽内抵接至所述第一安装壁将所述电路载体固定在所述安装槽内。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按键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载体为柔性电路板,所述电路载体包括主体部和延伸部,所述感应电路设于所述主体部,所述延伸部的一端连接至所述主体部的边缘,所述延伸部的另一端用于连接移动终端的主板,所述延伸部位于所述安装槽之外。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按键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电路设置在所述主体部之面对所述第一安装壁的表面。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按键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电路为呈螺旋形延伸的导线,所述导线的一端位于所述感应电路的中心处,所述导线的另一端位于所述感应电路的边缘。
16.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按键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壳体为移动终端的中框,所述金属壳体包括互连为一体的框体段及按键段,所述按键段包括所述第一安装壁、所述第二安装壁及所述安装槽,在所述框体段厚度的方向上,所述第一安装壁的尺寸和所述第二安装壁的尺寸均小于所述框体段的尺寸。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按键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安装壁的尺寸大于等于所述第一安装壁的尺寸。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按键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槽的数量为两个,所述两个安装槽之间设有隔墙,所述第一安装壁的数量亦为两个,所述两个第一安装壁尺寸相同,所述电路载体包括相互独立的第一基体和第二基体,所述第一基体和所述第二基体之面对所述第一安装壁的表面均设有所述感应电路。
19.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按键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壁之面对所述安装槽的表面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用于提升所述第一安装壁的弹性形变能力。
20.一种按键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金属壳体,内设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内壁形成相对设置的第一安装壁和第二安装壁,所述第一安装壁远离所述安装槽的一侧表面为按压面;
电路载体,其上设有感应电路;
第一弹性件,设于所述电路载体和所述第一安装壁之间;
所述按压面受到按压操作时,所述感应电路感应所述第一安装壁与所述电路载体之间的距离变化,以对所述按压操作做出按键响应;
其中,所述电路载体为柔性电路板,所述电路载体包括主体部和延伸部,所述感应电路设于所述主体部,所述延伸部的一端连接至所述主体部的边缘,所述延伸部的另一端用于连接移动终端的主板,所述延伸部位于所述安装槽之外。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按键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电路设置在所述主体部之面对所述第一安装壁的表面。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按键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电路为呈螺旋形延伸的导线,所述导线的一端位于所述感应电路的中心处,所述导线的另一端位于所述感应电路的边缘。
23.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按键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壳体为移动终端的中框,所述金属壳体包括互连为一体的框体段及按键段,所述按键段包括所述第一安装壁、所述第二安装壁及所述安装槽,在所述框体段厚度的方向上,所述第一安装壁的尺寸和所述第二安装壁的尺寸均小于所述框体段的尺寸。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按键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安装壁的尺寸大于等于所述第一安装壁的尺寸。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按键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槽的数量为两个,所述两个安装槽之间设有隔墙,所述第一安装壁的数量亦为两个,所述两个第一安装壁尺寸相同,所述电路载体包括相互独立的第一基体和第二基体,所述第一基体和所述第二基体之面对所述第一安装壁的表面均设有所述感应电路。
26.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按键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壁之面对所述安装槽的表面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用于提升所述第一安装壁的弹性形变能力。
27.一种按键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金属壳体,内设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内壁形成相对设置的第一安装壁和第二安装壁,所述第一安装壁远离所述安装槽的一侧表面为按压面;
电路载体,其上设有感应电路;
第一弹性件,设于所述电路载体和所述第一安装壁之间;
所述按压面受到按压操作时,所述感应电路感应所述第一安装壁与所述电路载体之间的距离变化,以对所述按压操作做出按键响应;
其中,所述金属壳体为移动终端的中框,所述金属壳体包括互连为一体的框体段及按键段,所述按键段包括所述第一安装壁、所述第二安装壁及所述安装槽,在所述框体段厚度的方向上,所述第一安装壁的尺寸和所述第二安装壁的尺寸均小于所述框体段的尺寸;
其中,所述第二安装壁的尺寸大于等于所述第一安装壁的尺寸;
其中,所述安装槽的数量为两个,所述两个安装槽之间设有隔墙,所述第一安装壁的数量亦为两个,所述两个第一安装壁尺寸相同,所述电路载体包括相互独立的第一基体和第二基体,所述第一基体和所述第二基体之面对所述第一安装壁的表面均设有所述感应电路。
28.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按键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壁之面对所述安装槽的表面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用于提升所述第一安装壁的弹性形变能力。
29.一种按键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金属壳体,内设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内壁形成相对设置的第一安装壁和第二安装壁,所述第一安装壁远离所述安装槽的一侧表面为按压面;
电路载体,其上设有感应电路;
第一弹性件,设于所述电路载体和所述第一安装壁之间;
所述按压面受到按压操作时,所述感应电路感应所述第一安装壁与所述电路载体之间的距离变化,以对所述按压操作做出按键响应;
其中,所述第一安装壁之面对所述安装槽的表面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用于提升所述第一安装壁的弹性形变能力。
30.一种移动终端,包括后盖、金属中框及面板,所述金属中框连接在所述面板和所述后盖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还包括权利要求1至29任意一项所述的按键组件,所述按键组件的所述金属壳体为所述金属中框的一部分。
CN201710129219.5A 2017-03-06 2017-03-06 按键组件及移动终端 Active CN10695276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129219.5A CN106952764B (zh) 2017-03-06 2017-03-06 按键组件及移动终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129219.5A CN106952764B (zh) 2017-03-06 2017-03-06 按键组件及移动终端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952764A CN106952764A (zh) 2017-07-14
CN106952764B true CN106952764B (zh) 2019-04-05

Family

ID=594677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129219.5A Active CN106952764B (zh) 2017-03-06 2017-03-06 按键组件及移动终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95276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905505B (zh) * 2019-03-20 2020-09-04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壳体及电子设备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767853A (zh) * 2015-04-15 2015-07-08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具有按键组件的手机及具有按键组件的智能终端
CN204836295U (zh) * 2015-04-15 2015-12-02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具有按键组件的手机及具有按键组件的智能终端
CN105163484A (zh) * 2015-09-18 2015-12-16 刘炜 一种具有补强结构的柔性线路板及其加工工艺
CN205405335U (zh) * 2016-02-15 2016-07-27 合肥联宝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触控装置以及设置有该触控装置的电子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478436B2 (ja) * 2003-11-17 2010-06-09 ソニー株式会社 入力装置、情報処理装置、リモートコントロール装置および入力装置の制御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767853A (zh) * 2015-04-15 2015-07-08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具有按键组件的手机及具有按键组件的智能终端
CN204836295U (zh) * 2015-04-15 2015-12-02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具有按键组件的手机及具有按键组件的智能终端
CN105163484A (zh) * 2015-09-18 2015-12-16 刘炜 一种具有补强结构的柔性线路板及其加工工艺
CN205405335U (zh) * 2016-02-15 2016-07-27 合肥联宝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触控装置以及设置有该触控装置的电子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952764A (zh) 2017-07-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066055U (zh) 一种触控屏及具有该触控屏的终端
CN110362156B (zh) 移动终端
US10852780B2 (en) Casing and terminal
CN206212063U (zh) 电子设备
CN102044362A (zh) 电源按钮模组及采用该电源按钮模组的电子装置
CN107851177B (zh) 指纹模组及电子设备
CN218350857U (zh) 触控装置、触控板和电子设备
CN106952764B (zh) 按键组件及移动终端
CN102044364A (zh) 电源按钮模组及采用该电源按钮模组的电子装置
CN105450804B (zh) 一种移动终端
CN209000795U (zh) 一种手机防水按键的装配组件
CN103685656B (zh) 电容触控屏手机
CN110149120A (zh) 按键与卡槽组合结构及移动终端
CN113178695B (zh) 电子设备
CN115543124A (zh) 触控装置、触控板和电子设备
CN212413241U (zh) 防水侧键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06401331B (zh) 一种压电式门把手传感器结构
CN106067917A (zh) 指令接收模组结构及具有其的移动终端设备
CN205864521U (zh) 指令接收模组结构及具有其的移动终端设备
CN201130755Y (zh) 可转换式插头
CN102386008B (zh) 键盘组件
CN106131258B (zh) 一种移动终端
CN205039101U (zh) 键盘电路板模组
CN217740386U (zh) 电力装置及其按键结构
CN205195796U (zh) 一种手机侧按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523860 No. 18, Wu Sha Beach Road, Changan Town, Dongguan, Guangdong

Applicant after: OPPO Guangdo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Co., Ltd.

Address before: 523860 No. 18, Wu Sha Beach Road, Changan Town, Dongguan, Guangdong

Applicant before: Guangdong OPPO Mobile Communications Co., Ltd.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