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941389B - 一种干扰消除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干扰消除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941389B
CN106941389B CN201610006926.0A CN201610006926A CN106941389B CN 106941389 B CN106941389 B CN 106941389B CN 201610006926 A CN201610006926 A CN 201610006926A CN 106941389 B CN106941389 B CN 10694138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ceiver
information
complexity
preset
susceptibil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006926.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941389A (zh
Inventor
邢金强
马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006926.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941389B/zh
Publication of CN10694138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94138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94138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94138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JMULTIPLEX COMMUNICATION
    • H04J11/00Orthogonal multiplex systems, e.g. using WALSH codes
    • H04J11/0023Interference mitigation or co-ordination
    • H04J11/0026Interference mitigation or co-ordination of multi-user interference
    • H04J11/0036Interference mitigation or co-ordination of multi-user interference at the receiver
    • H04J11/004Interference mitigation or co-ordination of multi-user interference at the receiver using regenerative subtractive interference cancell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干扰消除方法及装置,其中,所述方法包括:获取查询信息,所述查询信息至少包括以下信息中的之一:终端所遭受的干扰程度、业务误码率的敏感度和终端的电量信息和时延敏感度;根据所述查询信息查询预设的关联信息,得到接收机的复杂度信息;根据所述接收机的复杂度信息确定接收机;利用所述接收机对业务进行干扰消除。

Description

一种干扰消除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干扰消除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由于频谱资源的稀缺性,在长期演进(LTE)网络中多采用同频组网方式,即多个小区均采用同样的频点。这样可以节约频谱资源,但带来的问题是小区边缘用户很容易就会受到比较强的邻区同频干扰。因此干扰抑制消除成为LTE系统中的一项关键技术,其中包括网络侧的小区间干扰协调技术和终端侧的干扰抑制消除技术。
终端侧的干扰抑制消除按照是否需要网络提供辅助信息分为纯终端自身的干扰抑制消除接收机和需要网络辅助的干扰抑制消除接收机两种。其中纯终端自身的干扰抑制消除接收机包括多种,比如MMSE接收机(最小均方误差接收机)、MRC接收机(最大比合并接收机)、MMSE-IRC接收机(最小均方误差干扰抑制合并接收机)等;网络辅助的终端干扰抑制消除接收机也包含多种,比如E-MMSE-IRC接收机(增强型最小均方误差干扰抑制合并接收机)、L-CWIC接收机(线性码字级串行干扰消除接收机)、SLIC接收机(线性符号级串行干扰消除接收机)和R-ML接收机(低复杂度最大似然接收机)等。不同的终端接收机类型其处理时延、运算开销、耗电量等随实现复杂度的增加而大幅增加。
现有的终端接收机多只具备上述一种干扰抑制消除能力,即不论处于何种干扰环境、不论开展何种业务、不论终端自身的耗电及运算开销情况如何均执行一种接收机算法。这直接导致如下后果:1)复杂度低的接收机算法虽然具有较低的时延、耗电及运算开销,但其干扰消除效果有限,对于误码率敏感的业务体验不好;2)复杂度高的接收机算法虽然干扰消除效果好,但其时延、耗电及运算开销等均较高,无法满足低时延业务及终端电量极低情况下的通信需求。
现有终端接收机方案不具备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干扰抑制消除算法的能力,导致算法与实际情况不符,影响终端整体性能。一般来说,接收机干扰消除效果与算法复杂度成正比。由于终端的业务类型多样化,不同的业务类型对干扰的敏感度不同,对于干扰不敏感的业务采用复杂度高的干扰抑制消除算法徒增终端开销成本,而对于干扰敏感的业务采用复杂度低的干扰抑制消除算法则会影响业务体验;此外不同的业务对时延的要求也不同,低时延的业务采用了高复杂度的干扰消除将增加处理时延,无法满足该类业务的需求。因此需要就不同的业务类型做相应的干扰消除算法选择;耗电也是需要考虑的重要指标,当终端的剩余电量不多时为延长终端的使用时间需要尽可能的降低耗电。此时选择耗电更低的干扰消除算法则更加有利。此外,终端所处的实际干扰环境情况也是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在低干扰场景下各种干扰消除算法的效果非常接近,而耗电量却差别巨大。此时更适合采用低复杂度的干扰消除算法。相反,在高干扰场景下则更适于采用高复杂度干扰消除算法。因此,综上可知,终端接收机干扰消除算法的合理选择对于终端的整体性能具有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至少一个问题而提供一种干扰消除方法及装置,通过对终端的各项条件进行综合分析,合理选择终端干扰抑制消除接收机算法,达到最优化终端干扰抑制消除性能的目的。
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干扰消除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查询信息,所述查询信息至少包括以下信息中的之一:终端所遭受的干扰程度、业务误码率的敏感度和终端的电量信息和时延敏感度;
根据所述查询信息查询预设的关联信息,得到接收机的复杂度信息;
根据所述接收机的复杂度信息确定接收机;
利用所述接收机对业务进行干扰消除。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干扰消除装置,所述装置包括获取单元、查询单元、确定单元和消除单元,其中:
所述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查询信息,所述查询信息至少包括以下信息中的之一:终端所遭受的干扰程度、业务误码率的敏感度和终端的电量信息和时延敏感度;
所述查询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查询信息查询预设的关联信息,得到接收机的复杂度信息;
所述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接收机的复杂度信息确定接收机;
所述消除单元,用于利用所述接收机对业务进行干扰消除。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干扰消除方法及装置,其中:获取查询信息,所述查询信息至少包括以下信息中的之一:终端所遭受的干扰程度、业务误码率的敏感度和终端的电量信息和时延敏感度;根据所述查询信息查询预设的关联信息,得到接收机的复杂度信息;根据所述接收机的复杂度信息确定接收机;利用所述接收机对业务进行干扰消除;如此,通过对终端的各项条件进行综合分析,合理选择终端干扰抑制消除接收机算法,达到最优化终端干扰抑制消除性能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干扰消除方法的实现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二干扰消除方法的实现流程示意图;
图3-1为本发明实施例三干扰消除方法的实现流程示意图;
图3-2为本发明实施例三接收机算法选择的流程示意图;
图3-3为本发明实施例三检测及判断条件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四干扰消除装置的组成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发明以下的各实施例中,终端干扰消除接收机算法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接收机类型,终端自身将具备其中的部分接收机能力:1)复杂度低的接收机:如MMSE接收机(最小均方误差接收机)、MRC接收机(最大比合并接收机);2)复杂度中等的接收机:如MMSE-IRC接收机(最小均方误差干扰抑制合并接收机);3)复杂度高的接收机:如E-MMSE-IRC接收机(增强型最小均方误差干扰抑制合并接收机)、L-CWIC接收机(线性码字级串行干扰消除接收机)、SLIC接收机(线性符号级串行干扰消除接收机)和R-ML接收机(降低复杂度最大似然接收机)等。
为有效匹配终端接收机算法能力与环境及业务等特点,达到最优化终端干扰抑制消除的目的,需对干扰抑制消除接收机算法选择条件进行综合分析。算法选择条件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1)干扰强度:分为高干扰、低干扰;2)业务特征:分为对误码率敏感度高、对误码率敏感度低;3)终端的剩余电量:分为高电量、低电量。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干扰消除算法:1)选择条件不局限于以上方面,比如业务特征还可以从时延敏感度维度来分析等;2)干扰强度的高低划分可以与业务类型一起决定,对于误码率敏感度高的业务则需要把干扰高低的门限放低,反之则抬高门限;3)业务类型中对误码率敏感度高和低的划分视具体业务而定,比如流媒体业务、音视频通话业务则对误码率敏感,而上传下载业务则对误码率不敏感;4)终端剩余电量可以用预设电量门限的方法来判断是高还是低,也可以由用户来决定是否进入省电状态,从而调整干扰消除算法;5)以上干扰强度门限、根据业务特征对业务的划分等可以通过预存在终端里面的方式,后续通过查找获得终端的状态信息。
在以上因素中又可根据其重要性分为主要因素和次要因素,例如:可以把干扰强度和业务特征作为主要因素,把终端剩余电量作为次要因素。主要因素用于决定干扰消除算法的复杂度大类,次要因素从这些大类中进一步确定采用的具体接收机算法。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一步详细阐述。
实施例一
为了解决前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干扰消除方法,该方法可以应用于终端,该方法所实现的功能可以通过终端中的处理器调用程序代码来实现,当然程序代码可以保存在计算机存储介质中,可见,该终端至少包括处理器和存储介质。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干扰消除方法的实现流程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方法包括:
步骤S101,获取查询信息,所述查询信息至少包括以下信息中的之一:终端所遭受的干扰程度、业务误码率的敏感度和终端的电量信息和时延敏感度;
这里,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查询信息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例如查询信息可以包括终端所遭受的干扰程度、业务误码率的敏感度和终端的电量信息和时延敏感度;当设置了查询信息后,终端需要对查询信息进行获取,针对每一种查询信息,具体的获取方式可能不同,例如就干扰程度而言,可以利用信噪比来确定,当信噪比小于某一阈值时,确定干扰程度高,当信噪比大于某一阈值时,确定干扰程度低。业务误码率的敏感度可以根据业务类型进行确定,例如流媒体业务、音视频通话业务则对误码率敏感,因此流媒体业务、音视频通话业务划分为误码率的敏感度高,而上传下载业务则对误码率不敏感因此流媒体业务、音视频通话业务划分为误码率的敏感度低。
根据所述终端所遭受的干扰程度、所述业务误码率的敏感度、所述电量信息和时延敏感度中至少两个查询预设的关联信息,得到接收机的复杂度信息
步骤S102,根据所述查询信息查询预设的关联信息,得到接收机的复杂度信息;
这里,所述关联信息用于表明查询信息与接收机的复杂度信息之间的对应关系,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所述关联信息可以采用实施例三中的表1来实现。
这里,所述接收机的复杂度信息包括第一等级、第二等级和第三等级,其中:第一等级可以理解为高复杂度,第二等级可以理解为中复杂度,第三等级可以理解为低复杂度。
步骤S103,根据所述接收机的复杂度信息确定接收机;
这里,与所述第三等级对应的接收机至少包括以下之一:最小均方误差(MMSE)接收机、最大比合并(MRC)接收机;与所述第二等级对应的接收机至少包括以下之一:最小均方误差干扰抑制合并(MMSE-IRC)接收机;与所述第二等级对应的接收机至少包括以下之一:增强型最小均方误差干扰抑制合并(E-MMSE-IRC)接收机、线性码字级串行干扰消除(L-CWIC)接收机、线性符号级串行干扰消除(SLIC)接收机和降低复杂度最大似然(R-ML)接收机。
步骤S104,利用所述接收机对业务进行干扰消除。
本发明实施例中:获取查询信息,所述查询信息至少包括以下信息中的之一:终端所遭受的干扰程度、业务误码率的敏感度和终端的电量信息和时延敏感度;根据所述查询信息查询预设的关联信息,得到接收机的复杂度信息;根据所述接收机的复杂度信息确定接收机;利用所述接收机对业务进行干扰消除;如此,通过对终端的各项条件进行综合分析,合理选择终端干扰抑制消除接收机算法,达到最优化终端干扰抑制消除性能的目的。
实施例二
基于前述的实施例,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干扰消除方法,该方法可以应用于终端,该方法所实现的功能可以通过终端中的处理器调用程序代码来实现,当然程序代码可以保存在计算机存储介质中,可见,该终端至少包括处理器和存储介质。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终端根据查询信息中至少两个查询预设的关联信息,从而得到接收机的复杂度信息。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二干扰消除方法的实现流程示意图,如图2所示,该方法包括:
步骤S201,获取查询信息,所述查询信息至少包括以下信息中的之一:终端所遭受的干扰程度、业务误码率的敏感度和终端的电量信息和时延敏感度;
这里,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查询信息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例如查询信息可以包括终端所遭受的干扰程度、业务误码率的敏感度和终端的电量信息和时延敏感度;当设置了查询信息后,终端需要对查询信息进行获取,针对每一种查询信息,具体的获取方式可能不同,例如就干扰程度而言,可以利用信噪比来确定,当信噪比小于某一阈值时,确定干扰程度高,当信噪比大于某一阈值时,确定干扰程度低。
根据所述终端所遭受的干扰程度、所述业务误码率的敏感度、所述电量信息和时延敏感度中至少两个查询预设的关联信息,得到接收机的复杂度信息
步骤S202,判断终端所遭受的干扰程度是否大于预设的干扰阈值;
这里,当利用信噪比来确定干扰程度时,所述干扰阈值为关于信噪比的阈值,当信噪比小于某一阈值时,则认为干扰程度大于预设的干扰阈值,确定干扰程度高,当信噪比大于某一阈值时,则认为干扰程度小于预设的干扰阈值,确定干扰程度低。
步骤S203,当所述干扰程度大于预设的干扰阈值时,判断所述敏感度是否大于预设的敏感度阈值;
步骤S204,当所述敏感度大于预设的敏感度阈值时,确定复杂度信息为第一等级;
这里,所述第一等级为接收机的复杂度程度最高。
步骤S205,当所述敏感度小于预设的敏感度阈值时,确定复杂度信息为第二等级,所述第二等级的复杂度小于所述第一等级的复杂度;
这里,所述接收机的复杂度信息包括第一等级、第二等级和第三等级,其中:第一等级可以理解为高复杂度,第二等级可以理解为中复杂度,第三等级可以理解为低复杂度。
步骤S206,根据所述接收机的复杂度信息确定接收机;
这里,与所述第三等级对应的接收机至少包括以下之一:最小均方误差(MMSE)接收机、最大比合并(MRC)接收机;与所述第二等级对应的接收机至少包括以下之一:最小均方误差干扰抑制合并(MMSE-IRC)接收机;与所述第二等级对应的接收机至少包括以下之一:增强型最小均方误差干扰抑制合并(E-MMSE-IRC)接收机、线性码字级串行干扰消除(L-CWIC)接收机、线性符号级串行干扰消除(SLIC)接收机和降低复杂度最大似然(R-ML)接收机。
步骤S207,利用所述接收机对业务进行干扰消除。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步骤S208,当所述干扰程度小于预设的干扰阈值时,判断所述敏感度是否大于预设的敏感度阈值;
步骤S209,当所述敏感度大于预设的敏感度阈值时,确定复杂度信息为第二等级,所述第二等级的复杂度小于所述第一等级的复杂度。
步骤S210,当所述敏感度小于预设的敏感度阈值时,确定复杂度信息为第三等级,所述第三等级的复杂度小于所述第二等级的复杂度。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步骤S211,判断终端的电量信息是否超过预设的电量阈值;
步骤S212,当所述电量信息超过所述电量阈值时,对确定的第一等级和第二等级的复杂度信息进行降级处理,其中将第一等级降低为第二等级,将第二等级降低为第三等级。
实施例三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干扰消除方法,图3-1为本发明实施例三干扰消除方法的实现流程示意图,如图3-1所示,该方法包括:
步骤S301,监测初始条件;
这里,监测初始条件包括:1)获得终端所处的环境干扰强度及干扰特点,采用的方法可以是测量信噪比(Signal Noise Ratio,SNR);2)获得终端自身正在开展的业务类型及特点;3)获得终端目前的电量水平;4)获得其他所需的环境及终端信息。
步骤S302,选择接收机算法;
具体地,根据环境干扰情况、业务特点、电量信息等条件选择合适的接收机算法;选择接收机算法的映射表可以选择如表1:
表1
干扰强度 业务对误码率的敏感度 接收机算法
高复杂度类接收机
中复杂度类接收机
中复杂度类接收机
低复杂度类接收机
通过对电量高、低等信息的应用可以进一步选择合适的接收机算法,映射方式及流程如图3-2中虚线框部分所示,该流程包括:
步骤S311,判断干扰程度;
具体地,当干扰程度为低时,进入步骤S312,当干扰程度为高时,进入步骤S313。
步骤S312,判断业务误码率敏感度;
具体地,当业务误码率敏感度为低时,进入步骤S316,当业务误码率敏感度为高时,进入步骤S314。
步骤S313,判断业务误码率敏感度;
具体地,当业务误码率敏感度为低时,进入步骤S314,当业务误码率敏感度为高时,进入步骤S315;
步骤S314,选择中复杂度类接收机;
步骤S315,选择高复杂度类接收机;
步骤S316,选择低复杂度类接收机;
步骤S317,判断终端的剩余电量;
步骤S318,根据终端的剩余电量选取具体接收机类型。
具体地,当剩余电量低时,选择低复杂度类接收机;当剩余电量高时,维持原步骤S314至S316的选择结果。
步骤S303,条件检测及判断;
实时监控环境干扰情况的变化、终端业务的变化、终端自身电量的变化以及当前算法是否满足业务要求等信息,当这些条件中的存在变化或当前算法选取无法满足业务需求时,需实时进入接收机算法选择模块对算法进行调整,以达到算法与条件的实时匹配。条件检测及判断过程的具体过程如图3-3的虚线框中所示,该流程包括:
步骤S321,判断接收机误码率是否超出阈值;是时,进入步骤S322,否时,进入步骤S323;
步骤S322,输出条件变化信息;
步骤S323,判断接收干扰强度是否超出阈值;是时,进入步骤S322,否时,进入步骤S324;
步骤S324,判断接收业务强度是否超出阈值;是时,进入步骤S322,否时,进入步骤S325;
步骤S325,检测外界及终端自身的条件。
本发明实施例提出了通过对终端所处干扰环境强弱、业务类型对时延及干扰的敏感程度、电量的多少等条件的综合分析,实时调整终端干扰抑制消除接收机算法,能够匹配终端业务需求同时降低终端耗电。通过该方法的实施可以达到最优化终端干扰抑制消除性能的目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实施例具有如下的技术优点:现有的终端接收机多只具备上述一种干扰抑制消除能力,即不论处于何种干扰环境、不论开展何种业务、不论终端自身的耗电及运算开销情况如何均执行一种接收机算法。这直接导致接收机算法与实际需求的不匹配,使得终端总体性能下降。本方案通过对终端所处干扰环境强弱、业务类型对时延及干扰的敏感程度、电量的多少等条件的综合分析,实时调整终端干扰抑制消除接收机算法,可匹配终端业务需求同时降低终端耗电。
通过对终端所处干扰环境、业务类型、电量等条件的综合分析,合理选择终端干扰抑制消除接收机算法,达到最优化终端干扰抑制消除性能的目的。
实施例四
基于前述的实施例,本发明实施例再提供一种干扰消除装置,该装置所包括的各单元以及各单元所包括的各模块,都可以通过终端中的处理器来实现,在当然也可通过具体的逻辑电路实现;在具体实施例的过程中,处理器可以为中央处理器(CPU)、微处理器(MPU)、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或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等。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四干扰消除装置的组成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该装置400包括获取单元401、查询单元402、确定单元403和消除单元404,其中:
所述获取单元401,用于获取查询信息,所述查询信息至少包括以下信息中的之一:终端所遭受的干扰程度、业务误码率的敏感度和终端的电量信息和时延敏感度;
所述查询单元402,用于根据所述查询信息查询预设的关联信息,得到接收机的复杂度信息;
所述确定单元403,用于根据所述接收机的复杂度信息确定接收机;
所述消除单元404,用于利用所述接收机对业务进行干扰消除。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查询单元包括第一判断模块、第二判断模块和确定模块,其中:
所述第一判断模块,用于判断终端所遭受的干扰程度是否大于预设的干扰阈值;
所述第二判断模块,用于当所述干扰程度大于预设的干扰阈值时,判断所述敏感度是否大于预设的敏感度阈值;
所述确定模块,用于当所述敏感度大于预设的敏感度阈值时,确定复杂度信息为第一等级,所述第一等级为接收机的复杂度程度最高。
所述确定模块还用于当所述敏感度小于预设的敏感度阈值时,确定复杂度信息为第二等级,所述第二等级的复杂度小于所述第一等级的复杂度。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判断模块,还用于当所述干扰程度小于预设的干扰阈值时,判断所述敏感度是否大于预设的敏感度阈值;
所述确定模块,还用于当所述敏感度大于预设的敏感度阈值时,确定复杂度信息为第二等级,所述第二等级的复杂度小于所述第一等级的复杂度。
所述确定模块,还用于当所述敏感度小于预设的敏感度阈值时,确定复杂度信息为第三等级,所述第三等级的复杂度小于所述第二等级的复杂度。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查询单元还包括第三判断模块,用于判断终端的电量信息是否超过预设的电量阈值;
所述确定模块,还用于当所述电量信息超过所述电量阈值时,对确定的第一等级和第二等级的复杂度信息进行降级处理,其中将第一等级降低为第二等级,将第二等级降低为第三等级。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接收机的复杂度信息包括第一等级、第二等级和第三等级,其中:
与所述第三等级对应的接收机至少包括以下之一:最小均方误差MMSE接收机、最大比合并MRC接收机;
与所述第二等级对应的接收机至少包括以下之一:最小均方误差干扰抑制合并MMSE-IRC接收机;
与所述第二等级对应的接收机至少包括以下之一:增强型最小均方误差干扰抑制合并E-MMSE-IRC接收机、线性码字级串行干扰消除L-CWIC接收机、线性符号级串行干扰消除SLIC接收机和降低复杂度最大似然R-ML接收机。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以上装置实施例的描述,与上述方法实施例的描述是类似的,具有同方法实施例相似的有益效果,因此不做赘述。对于本发明装置实施例中未披露的技术细节,请参照本发明方法实施例的描述而理解,为节约篇幅,因此不再赘述。
应理解,说明书通篇中提到的“一个实施例”或“一实施例”意味着与实施例有关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包括在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因此,在整个说明书各处出现的“在一个实施例中”或“在一实施例中”未必一定指相同的实施例。此外,这些特定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任意适合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应理解,在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中,上述各过程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上述本发明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设备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以上所描述的设备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外,所显示或讨论的各组成部分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设备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的、机械的或其它形式的。
上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既可以位于一个地方,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各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全部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单元分别单独作为一个单元,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硬件加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程序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前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执行包括上述方法实施例的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移动存储设备、只读存储器(Read Only Memory,RO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或者,本发明上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也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移动存储设备、RO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8)

1.一种干扰消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查询信息,所述查询信息包括:终端所遭受的干扰程度、业务误码率的敏感度和终端的电量信息和时延敏感度;
根据所述查询信息查询预设的关联信息,得到接收机的复杂度信息;其中,所述根据所述查询信息查询预设的关联信息,得到接收机的复杂度信息,包括:
判断终端所遭受的干扰程度是否大于预设的干扰阈值;
当所述干扰程度大于预设的干扰阈值时,判断所述业务误码率敏感度是否大于预设的敏感度阈值;
当所述业务误码率敏感度大于预设的敏感度阈值时,确定复杂度信息为第一等级,所述第一等级为接收机的复杂度程度最高;
根据所述接收机的复杂度信息确定接收机;
利用所述接收机对业务进行干扰消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查询信息查询预设的关联信息,得到接收机的复杂度信息,还包括:
当所述业务误码率敏感度小于预设的敏感度阈值时,确定复杂度信息为第二等级,所述第二等级的复杂度小于所述第一等级的复杂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查询信息查询预设的关联信息,得到接收机的复杂度信息,还包括:
当所述干扰程度小于预设的干扰阈值时,判断所述业务误码率敏感度是否大于预设的敏感度阈值;
当所述业务误码率敏感度大于预设的敏感度阈值时,确定复杂度信息为第二等级,所述第二等级的复杂度小于所述第一等级的复杂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查询信息查询预设的关联信息,得到接收机的复杂度信息,还包括:
当所述干扰程度小于预设的干扰阈值时,判断所述业务误码率敏感度是否大于预设的敏感度阈值;
当所述业务误码率敏感度小于预设的敏感度阈值时,确定复杂度信息为第三等级,所述第三等级的复杂度小于第二等级的复杂度。
5.根据权利要求2至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查询信息查询预设的关联信息,得到接收机的复杂度信息,还包括:
判断终端的电量信息是否超过预设的电量阈值;
当所述电量信息超过所述电量阈值时,对确定的第一等级和第二等级的复杂度信息进行降级处理,其中将第一等级降低为第二等级,将第二等级降低为第三等级。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机的复杂度信息包括第一等级、第二等级和第三等级,其中:
与所述第三等级对应的接收机至少包括以下之一:最小均方误差MMSE接收机、最大比合并MRC接收机;
与所述第二等级对应的接收机至少包括以下之一:最小均方误差干扰抑制合并MMSE-IRC接收机;增强型最小均方误差干扰抑制合并E-MMSE-IRC接收机、线性码字级串行干扰消除L-CWIC接收机、线性符号级串行干扰消除SLIC接收机和降低复杂度最大似然R-ML接收机。
7.一种干扰消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获取单元、查询单元、确定单元和消除单元,其中:
所述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查询信息,所述查询信息包括:终端所遭受的干扰程度、业务误码率的敏感度和终端的电量信息和时延敏感度;
所述查询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查询信息查询预设的关联信息,得到接收机的复杂度信息;其中,所述查询单元包括第一判断模块、第二判断模块和确定模块,其中:
所述第一判断模块,用于判断终端所遭受的干扰程度是否大于预设的干扰阈值;
所述第二判断模块,用于当所述干扰程度大于预设的干扰阈值时,判断所述业务误码率敏感度是否大于预设的敏感度阈值;
所述确定模块,用于当所述业务误码率敏感度大于预设的敏感度阈值时,确定复杂度信息为第一等级,所述第一等级为接收机的复杂度程度最高;
所述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接收机的复杂度信息确定接收机;
所述消除单元,用于利用所述接收机对业务进行干扰消除。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机的复杂度信息包括第一等级、第二等级和第三等级,其中:
与所述第三等级对应的接收机至少包括以下之一:最小均方误差MMSE接收机、最大比合并MRC接收机;
与所述第二等级对应的接收机至少包括以下之一:最小均方误差干扰抑制合并MMSE-IRC接收机;增强型最小均方误差干扰抑制合并E-MMSE-IRC接收机、线性码字级串行干扰消除L-CWIC接收机、线性符号级串行干扰消除SLIC接收机和降低复杂度最大似然R-ML接收机。
CN201610006926.0A 2016-01-05 2016-01-05 一种干扰消除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0694138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006926.0A CN106941389B (zh) 2016-01-05 2016-01-05 一种干扰消除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006926.0A CN106941389B (zh) 2016-01-05 2016-01-05 一种干扰消除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941389A CN106941389A (zh) 2017-07-11
CN106941389B true CN106941389B (zh) 2019-06-25

Family

ID=594684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006926.0A Active CN106941389B (zh) 2016-01-05 2016-01-05 一种干扰消除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94138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208428B (zh) * 2022-07-05 2024-02-09 北斗天汇(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抗干扰功能的通讯终端及其应用的方法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058406A2 (en) * 1999-06-04 2000-12-06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ducing the computational complexity and relaxing the critical path of reduced state sequence estimation (RSSE) techniques
CN1432216A (zh) * 2000-05-26 2003-07-23 艾利森电话股份有限公司 零延迟干扰消除
CN101599928A (zh) * 2008-06-03 2009-12-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干扰消除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02638423A (zh) * 2011-02-11 2012-08-1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干扰和噪声消除方法及装置
CN103493383A (zh) * 2011-01-25 2014-01-01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基于干扰链路il信号质量的干扰消除及有关方法和装置
WO2015113238A1 (en) * 2014-01-29 2015-08-06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Publ) Methods of handling assistance information for interference mitigation
CN104869648A (zh) * 2015-06-04 2015-08-26 厦门大学 一种基于基站间协作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干扰消除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120070058A (ko) * 2010-12-21 2012-06-29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의 송수신 장치 및 채널 보상 방법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058406A2 (en) * 1999-06-04 2000-12-06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ducing the computational complexity and relaxing the critical path of reduced state sequence estimation (RSSE) techniques
CN1432216A (zh) * 2000-05-26 2003-07-23 艾利森电话股份有限公司 零延迟干扰消除
CN101599928A (zh) * 2008-06-03 2009-12-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干扰消除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03493383A (zh) * 2011-01-25 2014-01-01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基于干扰链路il信号质量的干扰消除及有关方法和装置
CN102638423A (zh) * 2011-02-11 2012-08-1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干扰和噪声消除方法及装置
WO2015113238A1 (en) * 2014-01-29 2015-08-06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Publ) Methods of handling assistance information for interference mitigation
CN104869648A (zh) * 2015-06-04 2015-08-26 厦门大学 一种基于基站间协作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干扰消除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941389A (zh) 2017-07-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Liu et al. Cooperative spectrum sensing optimization in energy-harvesting cognitive radio networks
Sobron et al. Energy detection technique for adaptive spectrum sensing
CN103141067B (zh) 频带识别方法、装置
Nandakumar et al. Efficient spectrum management techniques for cognitive radio networks for proximity service
Li et al. Learning-aided sub-band selection algorithms for spectrum sensing in wide-band cognitive radios
CN112020098A (zh) 负荷均衡方法、装置、计算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06941389B (zh) 一种干扰消除方法及装置
Wu et al. Training-based joint channel and antenna impedance estimation
CN114900855A (zh) 信道测量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8471323A (zh) 一种基于mimo系统的信号检测方法及装置
Liu et al. An adaptive double thresholds scheme for spectrum sensing in cognitive radio networks
Jun et al. Multiple cumulants based spectrum sensing methods for cognitive radios
CN102137484B (zh) 邻小区接收信号码功率的测量方法和装置
Wu et al. A hybrid approach to joint estimation of channel and antenna impedance
CN106982454A (zh) 一种基于负载的用户接入机制
CN102783232A (zh) 用于频谱感知的方法和装置
Wang et al. Preserving parameter privacy in sensor networks
Long et al. An estimation algorithm of channel state transition probabilities for cognitive radio systems
Sabat et al. Full-duplex cooperative spectrum sensing with primary user activity in cognitive radio networks
Yin et al. Optimal multi-slot spectrum sensing in energy harvesting cognitive radio systems
Gursoy et al. On the interplay between channel sensing and estimation in cognitive radio systems
CN105101303B (zh) 移动无源设备、流量控制方法及开放供源系统
Vu‐Van et al. A cluster‐based sequential cooperative spectrum sensing scheme utilizing reporting framework for cognitive radios
Hassan et al. QoS enhancements in energy harvesting cognitive radio communications networks
Ribeiro et al. Distributed cooperative spectrum sensing with selective updating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