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937271A - 终端设备的移动性管理方法及服务网关的控制面功能实体 - Google Patents

终端设备的移动性管理方法及服务网关的控制面功能实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937271A
CN106937271A CN201511029740.9A CN201511029740A CN106937271A CN 106937271 A CN106937271 A CN 106937271A CN 201511029740 A CN201511029740 A CN 201511029740A CN 106937271 A CN106937271 A CN 10693727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ateway
pdn
user plane
entity
functional ent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1029740.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937271B (zh
Inventor
王胡成
侯云静
艾明
张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ATT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ATT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ATT filed Critical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ATT
Priority to CN201511029740.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937271B/zh
Publication of CN10693727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93727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93727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93727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Network data management
    • H04W8/02Processing of mobility data, e.g. registration information at HLR [Home Location Register] or VLR [Visitor Location Register]; Transfer of mobility data, e.g. between HLR, VLR or external networks
    • H04W8/08Mobility data transf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0Communication routing or communication path finding
    • H04W40/24Connectivity information management, e.g. connectivity discovery or connectivity update
    • H04W40/244Connectivity information management, e.g. connectivity discovery or connectivity update using a network of reference devices, e.g. beacon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0Communication routing or communication path finding
    • H04W40/34Modification of an existing route
    • H04W40/36Modification of an existing route due to handov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5Setup of multiple wireless link connections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终端设备的移动性管理方法及服务网关的控制面功能实体,终端设备已建立多条分组数据网PDN连接,该移动性管理方法包括:服务网关的控制面功能实体根据所述终端设备的位置信息和每条PDN连接所连接的分组数据网关的信息,为每个PDN连接确定与所述PDN连接对应的服务网关的目标用户面功能实体;若所述PDN连接所经过的服务网关的用户面功能实体发生变化,所述服务网关的控制面功能实体控制所述服务网关的目标用户面功能实体建立所述PDN连接的用户面转发隧道,并请求所述分组数据网关更新所述PDN连接的用户面转发隧道,从而可以确定每条PDN连接的最优转发路径。

Description

终端设备的移动性管理方法及服务网关的控制面功能实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终端设备的移动性管理方法及服务网关的控制面功能实体。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服务网关SGW作为网络中的移动性锚点,通常一个UE只有一个SGW为其服务,因此在进行SGW选择时,网络需要根据终端的位置进行选择,同时考虑网络的拓扑,即所选的SGW能够在UE所处的位置提供服务,MME优选SGW改变概率最小的SGW。SGW之间的负载均衡也是SGW选择的准则。当域名系统DNS服务器返回的SGW IP地址包括权重参数(weight factor)时,如果需要考虑负载均衡,MME使用该参数选择SGW。对于一个特定的SGW,一般根据该SGW与其他的为同一跟踪区提供服务的SGW之间的相对容量设置该SGW的权重参数。
如果MME支持GTP-U(通用分组无线服务隧道协议的用户面)负载控制,当MME选择SGW时,MME不仅考虑从DNS服务器接收到的权重参数,还考虑从SGW接收到的负载信息。
在服务请求(Service Request)过程中,MME会向SGW发送Modify BearerRequest(修改承载请求)消息,通知SGW回复是S1-U承载。SGW收到该消息中的eNB FTEID(基站的全量隧道端点标识)后,更新下行S1-U承载的隧道端点,同时分配上行S1-U承载,并返回给MME。如果UE接入的RAT(无线接入技术)发生变化或者MME在Modify Bearer Request消息中携带了UE的位置(location)信息,则SGW需要发送Modify Bearer Request消息通知PGW关于UE的RAT和位置信息。
在切换过程中,如果SGW不变,则SGW在收到MME发送的Modify BearerRequest消息后,和服务请求(Service Request)过程类似,仅更新S1-U承载,无需发消息到PGW。如果UE接入的RAT发生变化或者MME在Modify BearerRequest消息中携带了UE的位置(location)信息,则SGW需要发送Modify BearerRequest消息通知PGW关于UE的RAT和位置信息。
进一步的,在控制面与转发平面分离的新型移动核心网络架构中,服务网关SGW和分组数据网络网关PDN GW的控制平面功能和用户平面功能分离,且一个控制面功能可以与多个用户面功能具有接口,反之亦然。在这种架构中,当拥有多个PDN(分组数据网)连接的用户设备UE在移动过程中发生SGW用户面功能变化时,如果按照在现有EPS系统中,MME仅根据UE当前的位置来选择SGW,因此UE只会被一个SGW服务。
如果一个UE同时只能被一个SGW服务,则支持多PDN连接的UE可能无法在每条PDN连接上获得最优的转发路径,因为不同PDN连接的最优路径可能经过不同的SGW-U(服务网络控制面)和PGW-U(分组数据网络网关控制面)。且现有技术中也没有针对多SGW-U提供服务时的移动性管理机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终端设备的移动性管理方法及服务网关的控制面功能实体,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支持多PDN连接的UE无法在每条PDN连接上获得最优的转发路径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终端设备的移动性管理方法,所述终端设备已建立多条分组数据网PDN连接,所述移动性管理方法包括:
服务网关的控制面功能实体根据所述终端设备的位置信息和每条PDN连接所连接的分组数据网关的信息,为每个PDN连接确定与所述PDN连接对应的服务网关的目标用户面功能实体;
若所述PDN连接所经过的服务网关的用户面功能实体发生变化,所述服务网关的控制面功能实体控制所述服务网关的目标用户面功能实体建立所述PDN连接的用户面转发隧道,并请求所述分组数据网关更新所述PDN连接的用户面转发隧道。
其中,所述终端设备的位置信息包括所述终端设备的跟踪区标识符TAI、所述终端设备的接入基站的地址和所述终端设备的接入接站的标识中的至少一个;
所述每条PDN连接所连接的分组数据网关的信息包括:所述分组数据网关的地址或标识、所述分组数据网关的用户面功能实体的地址或标识以及所述分组数据网关的控制面功能实体的地址或标识中的至少一个。
其中,确定与所述PDN连接对应的服务网关的目标用户面功能实体之后,所述移动性管理方法还包括:
所述服务网关的控制面功能实体对比与所述PDN连接对应的所述服务网关的目标用户面功能实体和当前提供服务的用户面功能实体,确定所述PDN连接所经过的服务网关的用户面功能实体是否发生变化;
若与所述PDN连接对应的服务网关的目标用户面功能实体与当前提供服务的用户面功能实体相同,确定所述PDN连接所经过的服务网关的用户面功能实体未发生变化;
若与所述PDN连接对应的服务网关的目标用户面功能实体与当前提供服务的用户面功能实体不同,确定所述PDN连接所经过的服务网关的用户面功能实体发生变化。
其中,所述当前提供服务的用户面功能实体由所述PDN连接的上下文确定。
其中,所述服务网关的控制面功能实体控制所述服务网关的目标用户面功能实体建立所述PDN连接的用户面转发隧道之后,所述移动性管理方法还包括:
所述服务网关的控制面功能实体将所述PDN连接的上下文中的服务网关的用户面功能实体更新为目标用户面功能实体,并控制以前提供服务的用户面功能实体删除所述PDN连接的用户面转发隧道。
其中,所述请求所述分组数据网关更新所述PDN连接的用户面转发隧道的步骤包括:
针对服务网关的用户面发生变化的PDN连接,所述服务网关的控制面功能实体发送修改承载请求到所述PDN连接所连接的分组数据网关,对所述分组数据网关和所述服务网关之间的用户面转发隧道进行切换。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服务网关的控制面功能实体,一终端设备已建立多条分组数据网PDN连接,所述服务网关的控制面功能实体包括:
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终端设备的位置信息和每条PDN连接所连接的分组数据网关的信息,为每个PDN连接确定与所述PDN连接对应的服务网关的目标用户面功能实体;
建立切换模块,用于若所述PDN连接所经过的服务网关的用户面功能实体发生变化,控制所述服务网关的目标用户面功能实体建立所述PDN连接的用户面转发隧道,并请求所述分组数据网关更新所述PDN连接的用户面转发隧道。
其中,所述终端设备的位置信息包括所述终端设备的跟踪区标识符TAI、所述终端设备的接入基站的地址和所述终端设备的接入接站的标识中的至少一个;
所述每条PDN连接所连接的分组数据网关的信息包括:所述分组数据网关的地址或标识、所述分组数据网关的用户面功能实体的地址或标识以及所述分组数据网关的控制面功能实体的地址或标识中的至少一个。
其中,所述服务网关的控制面还包括:
对比模块,用于对比与所述PDN连接对应的所述服务网关的目标用户面功能实体和当前提供服务的用户面功能实体,确定所述PDN连接所经过的服务网关的用户面功能实体是否发生变化;
第一判断模块,用于若与所述PDN连接对应的服务网关的目标用户面功能实体与当前提供服务的用户面功能实体相同,确定所述PDN连接所经过的服务网关的用户面功能实体未发生变化;
第二判断模块,用于若与所述PDN连接对应的服务网关的目标用户面功能实体与当前提供服务的用户面功能实体不同,确定所述PDN连接所经过的服务网关的用户面功能实体发生变化。
其中,所述当前提供服务的用户面功能实体由所述PDN连接的上下文确定。
其中,所述服务网关的控制面还包括:
更新删除模块,用于将所述PDN连接的上下文中的服务网关的用户面功能实体更新为目标用户面功能实体,并控制以前提供服务的用户面功能实体删除所述PDN连接的用户面转发隧道。
其中,所述建立切换模块包括:
建立切换子模块,用于针对服务网关的用户面发生变化的PDN连接,发送修改承载请求到所述PDN连接所连接的分组数据网关,对所述分组数据网关和所述服务网关之间的用户面转发隧道进行切换。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服务网关的控制面功能实体,一终端设备已建立多条分组数据网PDN连接,所述服务网关的控制面功能实体包括:处理器;以及通过总线接口与所述处理器相连接的存储器,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所述处理器在执行操作时所使用的程序和数据,当处理器调用并执行所述存储器中所存储的程序和数据时,实现如下的功能模块:
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终端设备的位置信息和每条PDN连接所连接的分组数据网关的信息,为每个PDN连接确定与所述PDN连接对应的服务网关的目标用户面功能实体;
建立切换模块,用于若所述PDN连接所经过的服务网关的用户面功能实体发生变化,控制所述服务网关的目标用户面功能实体建立所述PDN连接的用户面转发隧道,并请求所述分组数据网关更新所述PDN连接的用户面转发隧道。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实施例的终端设备的移动性管理方法及服务网关的控制面功能实体中,服务网关的控制面功能实体根据终端的位置和连接的分组数据网关的信息,来确定服务网关的目标用户面功能实体,从而可以确定每条PDN连接的最优转发路径,提高PDN连接的转发效率;且对于经过的服务网关的用户面功能实体未发生变化的PDN连接则不发生服务网关的用户面功能实体的切换,避免不必要的信令开销。
附图说明
图1表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终端设备的移动性管理方法的基本步骤流程图;
图2表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终端设备的移动性管理方法应用于服务请求过程中的信令交互图;
图3表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终端设备的移动性管理方法应用于切换过程中的信令交互图;
图4表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服务网关的控制面功能实体的组成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终端设备的移动性管理方法,所述终端设备已建立多条分组数据网PDN连接,所述移动性管理方法包括:
步骤11,服务网关的控制面功能实体根据所述终端设备的位置信息和每条PDN连接所连接的分组数据网关的信息,为每个PDN连接确定与所述PDN连接对应的服务网关的目标用户面功能实体;
步骤12,若所述PDN连接所经过的服务网关的用户面功能实体发生变化,所述服务网关的控制面功能实体控制所述服务网关的目标用户面功能实体建立所述PDN连接的用户面转发隧道,并请求所述分组数据网关更新所述PDN连接的用户面转发隧道。
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中,当建立了多条PDN连接的终端设备发生移动性管理事件时则执行步骤11和步骤12。其中,服务网关的控制面功能实体称为SGW-C;服务网关的用户面功能实体称为SGW-U;分组数据网关称为PDN GW(简称PGW);服务网关称为SGW。具体的,步骤11中为每个PDN连接确定的与所述PDN连接对应的目标SGW-U是将为各PDN连接服务的SGW-U。
较佳的,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中当所述PDN连接所经过的服务网关的用户面功能实体发生变化时,SGW-C控制目标SGW-U建立所述PDN连接的用户面转发隧道;而对于所述PDN连接所经过的服务网关的用户面功能实体未发生变化的情况,本发明实施例不作处理,避免不必要的信令开销,提供信令传输效率。进一步的,当目标SGW-U建立PDN连接的用户面转发隧道之后,SGW-C对PGW和SGW的接口进行PDN连接切换,来更新PGW和SGW的接口信息。
其中,SGW-C控制目标SGW-U建立所述PDN连接的用户面转发隧道,具体为控制目标SGW-U建立所述PDN连接的上下行用户面转发隧道;进一步的,上行隧道是通往PGW(分组数据网关)的隧道,下行是通往eNB(基站)的隧道。
具体的,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终端设备的位置信息包括所述终端设备的跟踪区标识符TAI、所述终端设备的接入基站的地址和所述终端设备的接入接站的标识中的至少一个;
所述每条PDN连接所连接的分组数据网关的信息包括:所述分组数据网关(即PGW)的地址或标识、所述分组数据网关的用户面功能实体(即PGW-U)的地址或标识以及所述分组数据网关的控制面功能实体(即PGW-C)的地址或标识中的至少一个。其中,PGW或PGW-U或PGW-C的地址一般指IP地址(网际协议地址),PGW或PGW-U或PGW-C的标识一般指身份标识ID或者全称域名FQDN。
进一步的,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在确定与所述PDN连接对应的服务网关的目标用户面功能实体之后,所述移动性管理方法还包括:
步骤13,所述服务网关的控制面功能实体对比与所述PDN连接对应的所述服务网关的目标用户面功能实体和当前提供服务的用户面功能实体,确定所述PDN连接所经过的服务网关的用户面功能实体是否发生变化;
步骤14,若与所述PDN连接对应的服务网关的目标用户面功能实体与当前提供服务的用户面功能实体相同,确定所述PDN连接所经过的服务网关的用户面功能实体未发生变化;
步骤15,若与所述PDN连接对应的服务网关的目标用户面功能实体与当前提供服务的用户面功能实体不同,确定所述PDN连接所经过的服务网关的用户面功能实体发生变化。且所述当前提供服务的用户面功能实体由所述PDN连接的上下文确定。
本发明实施例中在终端设备发生移动性管理事件时,如果SGW-C判断某些PDN连接仍然可以使用当前的SGW-U提供服务(即所述PDN连接所经过的服务网关的用户面功能实体未发生变化),则这些PDN连接将不发生SGW-U的切换,避免不必要的信令开销。则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中需包括判断PDN连接所经过的SGW-U是否发生变化的步骤(即步骤13-步骤15);具体的,通过将同一PDN连接的目标SGW-U和当前提供服务的SGW-U进行对比,若相同则表明所述PDN连接所经过的SGW-U未发生变化;若不同则表明所述PDN连接所经过的SGW-U发生变化。其中,目标SGW-U由步骤11确定,当前提供服务的SGW-U存储于PDN连接的上下文(即context)中,可直接从该PDN连接的上下文中获取,且当前提供服务的SGW-U是在该终端设备未发生移动时该PDN连接使用的SGW-U。
进一步的,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中所述服务网关的控制面功能实体控制所述服务网关的目标用户面功能实体建立所述PDN连接的用户面转发隧道之后,所述移动性管理方法还包括:
步骤16,所述服务网关的控制面功能实体将所述PDN连接的上下文中的服务网关的用户面功能实体更新为目标用户面功能实体,并控制以前提供服务的用户面功能实体删除所述PDN连接的用户面转发隧道。
本发明实施例中,为了保证PDN连接的上下文中保存的信息的实时性及有效性,当终端设备移动导致为某些PDN连接服务的SGW-U发生变化时,需对PDN连接的上下文也进行同步更新,使得终端设备移动后,PDN连接的上下文中存储的是终端设备移动后为PDN连接服务的目标SGW-U信息。同时,由于以前提供服务的SGW-U不再为之前的PDN连接服务,则需控制以前提供服务的SGW-U删除之前的PDN连接的用户面转发隧道,从而使得以前提供服务的SGW-U能够为其他PDN连接服务,即使得以前提供服务的SGW-U能够为其他PDN连接建立用户面转发隧道,提高SGW-U的综合利用率。
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中当PDN连接的服务SGW-U不变时,SGW-C不执行接口(该接口为PGW和SGW之间的接口)的PDN连接的切换;而当PDN连接的服务SGW-U需发生变化时,SGW-C执行接口的PDN连接切换。
具体的,本发明上述实施例中步骤12包括:
步骤121,针对服务网关的用户面发生变化的PDN连接,所述服务网关的控制面功能实体发送修改承载请求到所述PDN连接所连接的分组数据网关,对所述分组数据网关和所述服务网关之间的用户面转发隧道进行切换。且所述分组数据网关和所述服务网络的接口为S5接口或S8接口。
本发明实施例中,SGW-C针对SGW-U发生变化的PDN连接,发送修改承载请求到该PDN连接所连接的PGW或PGW-C,PGW或PGW-C对PDN连接的用户面转发隧道进行更新,并发送修改承载响应给SGW-C,告知SGW-C接口更新完成。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终端设备的移动性管理方法通常应用于服务请求(service request)过程或者切换过程中,下面分别对服务请求过程和切换过程进行详细描述。
如图2所示为在服务请求过程中进行本发明提供的终端设备的移动性管理方法的过程:
步骤21,当UE发起服务请求(service Request)过程,移动管理实体MME向SGW-C发送修改承载请求消息,请求SGW-C为UE的每条PDN连接恢复用户面转发隧道。
步骤22,SGW-C接收MME发来的消息,根据消息中携带的UE的位置或者接入点信息,例如eNB FTEID中携带的eNB IP地址或eNB标识,或TAI,以及各PDN连接所连接的PDN GW的信息(例如PGW/PGW-C/PGW-U的地址或标识)确定将为各PDN连接服务的目标SGW-U;
进一步的,SGW-C对比所选择的目标SGW-U和已存储的各PDN连接的Context中的当前提供服务的SGW-U信息,确定各PDN连接所经过的SGW-U是否发生变化;若无变化,则SGW控制面功能不对该PDN连接执行任何操作。
步骤23:若变化,SGW-C控制目标SGW-U对PDN连接进行用户面配置,即根据为其所选的目标SGW-U,控制目标SGW-U建立PDN连接的用户面转发隧道,并更新PDN连接的Context,随后SGW-C向以前提供服务的SGW-U发送指令删除转发隧道。
步骤24,SGW-C针对SGW-U发生变化的PDN连接发送修改承载请求到该PDN连接所连接的PGW/PGW-C;
步骤25,PGW/PGW-C根据该修改承载请求对S5/S8接口进行更新,并返回修改承载响应;
步骤26,SGW-C向MME返回发生SGW-U变化的PDN连接的信息。
如图3所示为在切换过程中进行本发明提供的终端设备的移动性管理方法的过程:
步骤31,当建立了多条PDN连接的UE发生切换时,MME在完成RAN侧的切换过程之后,移动管理实体MME向SGW-C发送修改承载请求消息,请求SGW-C为UE的每条PDN连接建立用户面转发隧道。
步骤32,SGW-C接收MME发来的消息,根据消息中携带的UE的位置或者接入点信息,例如TAI或eNB ID,以及各PDN连接所连接的PDN GW的信息(例如PGW/PGW-C/PGW-U的地址或标识)确定将为各PDN连接服务的SGW-U;
进一步的,SGW-C对比所选择的目标SGW-U和已存储的各PDN连接的Context中的当前提供服务的SGW-U信息,确定各PDN连接所经过的SGW-U是否发生变化;若无变化,则SGW控制面功能不对该PDN连接执行任何操作。
步骤33,若变化,GW-C控制目标SGW-U对PDN连接进行用户面配置,根据为其所选的目标SGW-U,控制目标SGW-U建立PDN连接的用户面转发隧道,并更新PDN连接的Context,随后SGW-C向原SGW-U发送指令删除转发隧道;
步骤34,SGW-C针对SGW-U发生变化的PDN连接发送修改承载请求到该PDN连接所连接的PGW/PGW-C;
步骤35,PGW/PGW-C根据该修改承载请求对S5/S8接口进行更新,并返回修改承载响应;
步骤36,SGW-C向MME返回发生切换的PDN连接的信息。
综上,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使得终端在切换/service request过程中,SGW-C可以根据终端的位置和连接的PDN GW来确定SGW-U,从而可以确定最优的转发路径。且在连接的切换过程中,如果SGW-C判断某些PDN连接仍然可以使用现有的SGW的用户面功能提供服务,则这些PDN连接将不发生SGW-U的切换,避免了不必要的信令开销。
为了更好的实现上述目的,如图4所示,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服务网关的控制面功能实体,一终端设备已建立多条分组数据网PDN连接,所述服务网关的控制面功能实体包括:
确定模块41,用于根据所述终端设备的位置信息和每条PDN连接所连接的分组数据网关的信息,为每个PDN连接确定与所述PDN连接对应的服务网关的目标用户面功能实体;
建立切换模块42,用于若所述PDN连接所经过的服务网关的用户面功能实体发生变化,控制所述服务网关的目标用户面功能实体建立所述PDN连接的用户面转发隧道,并请求所述分组数据网关更新所述PDN连接的用户面转发隧道。
具体的,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终端设备的位置信息包括所述终端设备的跟踪区标识符TAI、所述终端设备的接入基站的地址和所述终端设备的接入接站的标识中的至少一个。
具体的,本发明上述实施例中所述每条PDN连接所连接的分组数据网关的信息包括:所述分组数据网关的地址或标识、所述分组数据网关的用户面功能实体的地址或标识以及所述分组数据网关的控制面功能实体的地址或标识中的至少一个。
具体的,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中所述服务网关的控制面还包括:
对比模块,用于对比与所述PDN连接对应的所述服务网关的目标用户面功能实体和当前提供服务的用户面功能实体,确定所述PDN连接所经过的服务网关的用户面功能实体是否发生变化;
第一判断模块,用于若与所述PDN连接对应的服务网关的目标用户面功能实体与当前提供服务的用户面功能实体相同,确定所述PDN连接所经过的服务网关的用户面功能实体未发生变化;
第二判断模块,用于若与所述PDN连接对应的服务网关的目标用户面功能实体与当前提供服务的用户面功能实体不同,确定所述PDN连接所经过的服务网关的用户面功能实体发生变化。
具体的,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中所述当前提供服务的用户面功能实体由所述PDN连接的上下文确定。
具体的,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中所述服务网关的控制面还包括:
更新删除模块,用于将所述PDN连接的上下文中的服务网关的用户面功能实体更新为目标用户面功能实体,并控制所述服务网关的以前提供服务的用户面功能实体删除所述PDN连接的用户面转发隧道。
具体的,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中所述建立切换模块包括:
建立切换子模块,用于针对服务网关的用户面发生变化的PDN连接,发送修改承载请求到所述PDN连接所连接的分组数据网关,对所述分组数据网关和所述服务网关之间的用户面转发隧道进行切换。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服务网关的控制面功能实体是能够应用上述终端设备的移动性管理方法的服务网关的控制面功能实体,则上述终端设备的移动性管理方法的所有实施例均适用于该服务网关的控制面功能实体,且均能达到相同或相似的有益效果。
为了更好的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服务网关的控制面功能实体,一终端设备已建立多条分组数据网PDN连接,所述服务网关的控制面功能实体包括:处理器;以及通过总线接口与所述处理器相连接的存储器,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所述处理器在执行操作时所使用的程序和数据,当处理器调用并执行所述存储器中所存储的程序和数据时,实现如下的功能模块:
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终端设备的位置信息和每条PDN连接所连接的分组数据网关的信息,为每个PDN连接确定与所述PDN连接对应的服务网关的目标用户面功能实体;
建立切换模块,用于若所述PDN连接所经过的服务网关的用户面功能实体发生变化,控制所述服务网关的目标用户面功能实体建立所述PDN连接的用户面转发隧道,并请求所述分组数据网关更新所述PDN连接的用户面转发隧道。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服务网关的控制面功能实体是能够应用上述终端设备的移动性管理方法的服务网关的控制面功能实体,则上述终端设备的移动性管理方法的所有实施例均适用于该服务网关的控制面功能实体,且均能达到相同或相似的有益效果。
以上所述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所述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5)

1.一种终端设备的移动性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已建立多条分组数据网PDN连接,所述移动性管理方法包括:
服务网关的控制面功能实体根据所述终端设备的位置信息和每条PDN连接所连接的分组数据网关的信息,为每个PDN连接确定与所述PDN连接对应的服务网关的目标用户面功能实体;
若所述PDN连接所经过的服务网关的用户面功能实体发生变化,所述服务网关的控制面功能实体控制所述服务网关的目标用户面功能实体建立所述PDN连接的用户面转发隧道,并请求所述分组数据网关更新所述PDN连接的用户面转发隧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设备的移动性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的位置信息包括所述终端设备的跟踪区标识符TAI、所述终端设备的接入基站的地址和所述终端设备的接入接站的标识中的至少一个。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设备的移动性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每条PDN连接所连接的分组数据网关的信息包括:所述分组数据网关的地址或标识、所述分组数据网关的用户面功能实体的地址或标识以及所述分组数据网关的控制面功能实体的地址或标识中的至少一个。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设备的移动性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确定与所述PDN连接对应的服务网关的目标用户面功能实体之后,所述移动性管理方法还包括:
所述服务网关的控制面功能实体对比与所述PDN连接对应的所述服务网关的目标用户面功能实体和当前提供服务的用户面功能实体,确定所述PDN连接所经过的服务网关的用户面功能实体是否发生变化;
若与所述PDN连接对应的服务网关的目标用户面功能实体与当前提供服务的用户面功能实体相同,确定所述PDN连接所经过的服务网关的用户面功能实体未发生变化;
若与所述PDN连接对应的服务网关的目标用户面功能实体与当前提供服务的用户面功能实体不同,确定所述PDN连接所经过的服务网关的用户面功能实体发生变化。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终端设备的移动性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当前提供服务的用户面功能实体由所述PDN连接的上下文确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终端设备的移动性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服务网关的控制面功能实体控制所述服务网关的目标用户面功能实体建立所述PDN连接的用户面转发隧道之后,所述移动性管理方法还包括:
所述服务网关的控制面功能实体将所述PDN连接的上下文中的服务网关的用户面功能实体更新为目标用户面功能实体,并控制以前提供服务的用户面功能实体删除所述PDN连接的用户面转发隧道。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终端设备的移动性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请求所述分组数据网关更新所述PDN连接的用户面转发隧道的步骤包括:
针对服务网关的用户面发生变化的PDN连接,所述服务网关的控制面功能实体发送修改承载请求到所述PDN连接所连接的分组数据网关,对所述分组数据网关和所述服务网关之间的用户面转发隧道进行切换。
8.一种服务网关的控制面功能实体,其特征在于,一终端设备已建立多条分组数据网PDN连接,所述服务网关的控制面功能实体包括:
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终端设备的位置信息和每条PDN连接所连接的分组数据网关的信息,为每个PDN连接确定与所述PDN连接对应的服务网关的目标用户面功能实体;
建立切换模块,用于若所述PDN连接所经过的服务网关的用户面功能实体发生变化,控制所述服务网关的目标用户面功能实体建立所述PDN连接的用户面转发隧道,并请求所述分组数据网关更新所述PDN连接的用户面转发隧道。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服务网关的控制面功能实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的位置信息包括所述终端设备的跟踪区标识符TAI、所述终端设备的接入基站的地址和所述终端设备的接入接站的标识中的至少一个。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服务网关的控制面功能实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每条PDN连接所连接的分组数据网关的信息包括:所述分组数据网关的地址或标识、所述分组数据网关的用户面功能实体的地址或标识以及所述分组数据网关的控制面功能实体的地址或标识中的至少一个。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服务网关的控制面功能实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服务网关的控制面还包括:
对比模块,用于对比与所述PDN连接对应的所述服务网关的目标用户面功能实体和当前提供服务的用户面功能实体,确定所述PDN连接所经过的服务网关的用户面功能实体是否发生变化;
第一判断模块,用于若与所述PDN连接对应的服务网关的目标用户面功能实体与当前提供服务的用户面功能实体相同,确定所述PDN连接所经过的服务网关的用户面功能实体未发生变化;
第二判断模块,用于若与所述PDN连接对应的服务网关的目标用户面功能实体与当前提供服务的用户面功能实体不同,确定所述PDN连接所经过的服务网关的用户面功能实体发生变化。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服务网关的控制面功能实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当前提供服务的用户面功能实体由所述PDN连接的上下文确定。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服务网关的控制面功能实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服务网关的控制面还包括:
更新删除模块,用于将所述PDN连接的上下文中的服务网关的用户面功能实体更新为目标用户面功能实体,并控制以前提供服务的用户面功能实体删除所述PDN连接的用户面转发隧道。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服务网关的控制面功能实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立切换模块包括:
建立切换子模块,用于针对服务网关的用户面发生变化的PDN连接,发送修改承载请求到所述PDN连接所连接的分组数据网关,对所述分组数据网关和所述服务网关之间的用户面转发隧道进行切换。
15.一种服务网关的控制面功能实体,其特征在于,一终端设备已建立多条分组数据网PDN连接,所述服务网关的控制面功能实体包括:处理器;以及通过总线接口与所述处理器相连接的存储器,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所述处理器在执行操作时所使用的程序和数据,当处理器调用并执行所述存储器中所存储的程序和数据时,实现如下的功能模块:
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终端设备的位置信息和每条PDN连接所连接的分组数据网关的信息,为每个PDN连接确定与所述PDN连接对应的服务网关的目标用户面功能实体;
建立切换模块,用于若所述PDN连接所经过的服务网关的用户面功能实体发生变化,控制所述服务网关的目标用户面功能实体建立所述PDN连接的用户面转发隧道,并请求所述分组数据网关更新所述PDN连接的用户面转发隧道。
CN201511029740.9A 2015-12-31 2015-12-31 终端设备的移动性管理方法及服务网关的控制面功能实体 Active CN10693727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1029740.9A CN106937271B (zh) 2015-12-31 2015-12-31 终端设备的移动性管理方法及服务网关的控制面功能实体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1029740.9A CN106937271B (zh) 2015-12-31 2015-12-31 终端设备的移动性管理方法及服务网关的控制面功能实体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937271A true CN106937271A (zh) 2017-07-07
CN106937271B CN106937271B (zh) 2019-07-02

Family

ID=594436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1029740.9A Active CN106937271B (zh) 2015-12-31 2015-12-31 终端设备的移动性管理方法及服务网关的控制面功能实体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937271B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9062754A1 (zh) * 2017-09-30 2019-04-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9698800A (zh) * 2017-10-24 2019-04-30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实现控制面实体选择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WO2019174358A1 (zh) * 2018-03-14 2019-09-1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协同方法、装置、基站、smf网元及存储介质
WO2020011173A1 (zh) * 2018-07-10 2020-01-1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搬迁管理方法及装置
CN110868762A (zh) * 2018-08-27 2020-03-0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流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WO2021218627A1 (zh) * 2020-04-30 2021-11-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14286450A (zh) * 2020-09-27 2022-04-05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 承载建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37487A (zh) * 2010-12-31 2011-07-2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选择服务网关实体的方法及设备
CN103313329A (zh) * 2012-03-07 2013-09-18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服务网关选择方法及移动性管理实体
WO2015090455A1 (en) * 2013-12-20 2015-06-25 Nokia Solutions And Networks Oy Sgc and pgc and sgu and pgu allocation procedure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37487A (zh) * 2010-12-31 2011-07-2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选择服务网关实体的方法及设备
CN103313329A (zh) * 2012-03-07 2013-09-18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服务网关选择方法及移动性管理实体
WO2015090455A1 (en) * 2013-12-20 2015-06-25 Nokia Solutions And Networks Oy Sgc and pgc and sgu and pgu allocation procedure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CISCO,ET.AL.: "Solution to key issue# 3: Control plane changing the user plane session", 《SA WG2 MEETING #112 S2-154422》 *
CISCO: "Solution to key issue#2: Selection mechanism for user plane functional entities", 《SA WG2 MEETING #112 S2-154269》 *

Cited B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9062754A1 (zh) * 2017-09-30 2019-04-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装置及系统
US11564284B2 (en) 2017-09-30 2023-01-24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Communication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for determining a target user plan function entity
CN109698800B (zh) * 2017-10-24 2022-05-10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实现控制面实体选择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9698800A (zh) * 2017-10-24 2019-04-30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实现控制面实体选择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WO2019174358A1 (zh) * 2018-03-14 2019-09-1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协同方法、装置、基站、smf网元及存储介质
US11968576B2 (en) 2018-03-14 2024-04-23 Zte Corporation Address coordination method, device, base station, SMF network element and storage medium
US11595867B2 (en) 2018-03-14 2023-02-28 Zte Corporation Address coordination method, device, base station, SMF network element and storage medium
WO2020011173A1 (zh) * 2018-07-10 2020-01-1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搬迁管理方法及装置
CN110868762B (zh) * 2018-08-27 2022-04-1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流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0868762A (zh) * 2018-08-27 2020-03-0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流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WO2021218627A1 (zh) * 2020-04-30 2021-11-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及相关设备
EP4132197A4 (en) * 2020-04-30 2023-10-04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ASSOCIATED DEVICE
CN114286450A (zh) * 2020-09-27 2022-04-05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 承载建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286450B (zh) * 2020-09-27 2023-09-19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 承载建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937271B (zh) 2019-07-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937271A (zh) 终端设备的移动性管理方法及服务网关的控制面功能实体
CN108811016B (zh) 一种支持切换的方法
CN105554789B (zh) 通信系统、方法和装置
CN101370266B (zh) 切换方法、终端重新附着方法
CN105611585B (zh) 通信系统、方法和装置
KR101991536B1 (ko) 오프라인 상태 단말의 페이징
CN1605222B (zh) 移动终端及其系统间切换方法、网络交换机和通信系统
CN105828315B (zh) 服务网关选择方法及系统
EP2908566B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realizing mobility management of evolved packet core network
CN105874830B (zh) 一种移动性管理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3152726B (zh) eHRPD网络中的多协议关联和拓扑检测
CN103731901A (zh) 一种路由转发的方法、系统及控制器
US8594099B2 (en) Tunneling-based mobility support equipment and method
US8842636B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managing Internet Protocol offload connection
CN107888498A (zh) 实现用户面功能管理的方法及装置和网元及装置
CN110167083A (zh) 用于切换的方法和装置
CN104349394B (zh) 一种小小区架构中支持业务本地分流的方法、系统和设备
CN102123378B (zh) 一种终端切换的方法及相应的通信网络
MX2010012315A (es) Resolucion de apn mejorada.
CN103428731B (zh) 路由优化方法及系统、服务网关
CN104853344B (zh) 一种选择分流网关的方法和控制器
CN104735734B (zh) 一种业务处理的方法、网络控制器及转发设备
CN101127652A (zh) 一种确定用户终端访问外部网络锚点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4301445A (zh) 一种移动互联网数据传输方法和系统
CN105813146A (zh) 业务流传输路径优化方法、装置及mm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100191 No. 40,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Xueyuan Road

Patentee after: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Address before: 100191 No. 40,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Xueyuan Road

Patentee before: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608

Address after: 100085 1st floor, building 1, yard 5, Shangdi East Road,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after: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Ltd.

Address before: 100191 No. 40,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Xueyuan Road

Patentee before: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