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936722B - 一种网络设备及信号发送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网络设备及信号发送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936722B
CN106936722B CN201511032373.8A CN201511032373A CN106936722B CN 106936722 B CN106936722 B CN 106936722B CN 201511032373 A CN201511032373 A CN 201511032373A CN 106936722 B CN106936722 B CN 10693672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ne card
terminal
main control
bus
control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1032373.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936722A (zh
Inventor
陈国导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1032373.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936722B/zh
Publication of CN10693672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93672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93672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93672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60Router architectur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9/00Packet switching elements
    • H04L49/10Packet switching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switching fabric construc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Small-Scale Networks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网络设备及该网络设备中信号发送的方法。所述网络设备包括:主控板、转接板、第一线卡、第二线卡和总线控制单元,其中,所述主控板通过所述转接板与所述第一线卡和所述第二线卡连接;所述转接板,用于将所述主控板的一条总线分别连接到所述第一线卡和所述第二线卡;所述总线控制单元与所述第一线卡和所述第二线卡连接,所述总线控制单元通过总线协商控制所述第一线卡和所述第二线卡,使得所述第一线卡和所述第二线卡通过时分复用的方式向所述主控板发送信号。通过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在无需修改主控板结构的情况下,实现了线卡数量的增加,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网络设备扩容困难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网络设备及信号发送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网络设备及该网络设备中信号发送的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网络通信中网络设备,比如中高端路由器,以太网交换机等,在硬件架构上,多数都由主控板、线卡、背板和电源组成,一般包含两块主控板和多块线卡,主控板中一个作为主用主控板,另一个作为备用主控板,网络设备有两块主控板,n个线卡,每一个主控板提供n个总线接口,每个主控板的n个总线接口分别连接n个线卡。每个线卡提供2个总线接口,分别连接到主用主控板和备用主控板,所述主控板和线卡连接到背板,通过背板互连,实现信号交互。所述主控板负责对线卡进行初始化、动态配置、管理;所述线卡负责对不同业务的信号包进行转发;其中,主控板通过串行总线对线卡进行管理,这种总线管理是点对点结构,也就是说,在网络设备的架构设计时就要确定网络设备支持多少个线卡,主控板和背板上需要部署对应数量的总线。
而在实际应用中,根据实际需求可能会碰到需要增加线卡数量的场景,为了避免端口密度过高,希望在现有槽位基础上进行槽位拆分,将一个槽位拆分为两个槽位,按照现有连接方式,就需要增加对应的总线的数量,进而需要对整个系统的硬件架构进行修改,以支持更多的线卡。而如此操作使得在每次增加现有网络设备的线卡数量时,都需要修改主控板的结构,造成网络设备维护成本增加,网络设备扩容困难。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网络设备及该网络设备中信号发送的方法,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网络设备扩容困难的技术问题。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网络设备,包括:主控板,转接板,第一线卡,第二线卡以及总线控制单元;
所述主控板通过所述转接板与所述第一线卡和所述第二线卡连接;
所述转接板,用于将所述主控板的一条总线分别连接到所述第一线卡和所述第二线卡;
所述总线控制单元与所述第一线卡和所述第二线卡连接,所述总线控制单元通过总线协商控制所述第一线卡和所述第二线卡,使得所述第一线卡和所述第二线卡通过时分复用的方式向所述主控板发送信号。
通过上述方案,利用在网络设备中增加转接板来实现主控板的一条总线分别连接到至少两个线卡上,并通过总线控制单元引入总线协商机制,实现该至少两个线卡通过时分复用的方式向主控板发送信号,保证主控板和该至少两个线卡正常工作,从而在无需修改主控板结构的情况下,实现了线卡数量的增加,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网络设备扩容困难的技术问题。
可选的,所述总线控制单元包括第一控制管理器、第一开关控制单元、第二控制管理器、第二开关控制单元以及复位置位RS触发器,其中,
所述第一开关控制单元控制所述第一线卡与所述主控板的连通;所述第二开关控制单元控制所述第二线卡与所述主控板的连通;
所述RS触发器由设置在第一线卡上的第一与非门和设置在第二线卡上的第二与非门构成,所述第一控制管理器通过所述RS触发器触发控制所述第一开关控制单元,所述第二控制管理器通过所述RS触发器控制所述第二开关控制单元,对总线进行时分复用的控制,使得同一时刻,只有一个线卡可以向主控板发送信号。
可选地,所述网络设备中的所述转接板包括:第一连接端子、第二连接端子、第三连接端子、第四连接端子、第五连接端子、第六连接端子、第七连接端子和第八连接端子;
所述主控板包括第一发射端TX+、第一发射端TX-、第一接收端RX+和第一接收端RX-;
所述第一线卡包括第二发射端TX+、第二发射端TX-、第二接收端RX+和第二接收端RX-;
所述第二线卡包括第三发射端TX+、第三发射端TX-、第三接收端RX+和第三接收端RX-;
其中,
所述第一发射端TX+通过所述第一连接端子与所述第二接收端RX+连接;所述第一发射端TX-通过所述第二连接端子与所述第二接收端RX-连接;
所述第二发射端TX+通过所述第三连接端子与所述第一接收端RX+连接;所述第二发射端TX-通过所述第四连接端子与所述第一接收端RX-连接;
所述第一发射端TX+通过所述第五连接端子与所述第三接收端RX+连接;所述第一发射端TX-通过所述第六连接端子与所述第三接收端RX-连接;
所述第三发射端TX+通过所述第七连接端子与所述第一接收端RX+连接;所述第三发射端TX-通过所述第八连接端子与所述第一接收端RX-连接。
可选的,所述网络设备还包括设置在所述转接板上的阻抗匹配单元,位于所述总线的末端。通过在所述转接板的总线末端设置阻抗匹配单元的设置,能够有效保证信号的可靠传输,实现两个线卡只有一个线卡在位时,消除由于总线传输中信号分叉所导致的信号反射,提高了信号传输质量。
进一步可选的,所述阻抗匹配单元包括连接在所述总线末端的匹配电阻,所述匹配电阻包括第一电阻和第二电阻,所述第五连接端子经所述第一电阻与所述第六连接端子电连接,所述第七连接端子经所述第二电阻与所述第八连接端子电连接。
可选的,所述总线可以包括千兆以太网(英文:Gigabit Ethernet,GE)总线、外部设备互联(英文:Peripheral Component Interconnect,PCI)总线、PCIExpress总线或者快速输入输出(英文:Rapid Input Output,Rapid IO)总线等等。
所述第一线卡和第二线卡在上行方向以时分复用的方式进行信号传输,是指在同一时刻,两个线卡中只有一个线卡可以进行信号发送。
可选的,所述主控板和所述第一线卡,所述第二线卡之间的连接总线上,分别设置有隔直电容,用于隔离直流电流分量,消除直流电平对于传输信号的影响,方便信号处理,可以更加有效的保证信号传输质量。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网络设备中信号发送的方法,该网络设备采用第一方面所提供的网络设备,所述网络设备包括主控板、转接板、第一线卡、第二线卡和总线控制单元,其中,所述主控板通过所述转接板与所述第一线卡和所述第二线卡连接;所述转接板,用于将所述主控板的一条总线分别连接到所述第一线卡和所述第二线卡;所述总线控制单元与所述第一线卡和所述第二线卡连接,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主控板以广播的方式向所述第一线卡和所述第二线卡发送信号;
所述总线控制单元通过总线协商控制所述第一线卡和第二线卡;
所述第一线卡和所述第二线卡通过时分复用的方式向所述主控板发送信号。
可选的,所述总线控制单元包括第一控制管理器、第一开关控制单元、第二控制管理器、第二开关控制单元以及复位置位RS触发器,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第一开关控制单元控制所述第一线卡与所述主控板的连通;所述第二开关控制单元控制所述第二线卡与所述主控板的连通。
可选的,所述第一线卡和所述第二线卡通过时分复用的方式向所述主控板发送信号包括:
所述第一线卡向所述主控板发送信号时,所述第一控制管理器通过所述RS触发器触发控制所述第一开关控制单元连通,所述第二控制管理器通过所述RS触发器控制所述第二开关控制单元断开。
可选的,所述第一线卡和所述第二线卡通过时分复用的方式向所述主控板发送信号包括:
所述第一线卡向所述主控板发送信号时,所述第一控制管理器通过所述RS触发器触发控制所述第一开关控制单元连通,所述第二控制管理器通过所述RS触发器控制所述第二开关控制单元断开。
通过上述方案,利用网络设备中转接板来实现主控板的一条总线分别连接到至少两个线卡上,主控板以广播的方式向该至少两个线卡发送信号,总线控制单元通过总线协商控制该至少两个线卡,该至少两个线卡通过时分复用的方式向该主控板发送信号,实现主控板和该至少两个线卡正常工作,从而在无需修改主控板结构的情况下,实现了线卡数量的增加,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网络设备扩容困难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设备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的网络设备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总线控制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总线控制单元的工作状态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设备的信号发送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到的第一线卡、第一连接端子、第一发射端TX+、第一发射端TX-和第一电阻的“第一”只是用来做名字标识,并不代表顺序上的第一。该规则同样适用于“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第六”、“第七”和“第八”,本申请实施例提及的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是间接连接。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设备的硬件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设备中的电路结构示意图;为方便描述,图1,图2中只显示了在一个槽位上拆分出两个线卡及它们与一个主控板的连接方式,但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均可以认识到,本申请主控板能够支持多个线卡,关于主控板与其它线卡的连接方式,与本申请实施例相同,不再赘述。
如图1所示,所述网络设备包括:主控板201、转接板202、第一线卡203、第二线卡204和总线控制单元205,其中,
主控板201通过转接板202与第一线卡203和第二线卡204连接;
转接板202,用于将主控板201的一条总线分别连接到第一线卡203和第二线卡204;
所述总线控制单元205与所述第一线卡203和所述第二线卡204连接,所述总线控制单元205通过总线协商控制所述第一线卡203和所述第二线卡204,使得所述第一线卡203和所述第二线卡204通过时分复用的方式向所述主控板发送信号。
可选地,在转接板202上设置多个连接端子,用于分别连接主控板201,第一线卡203和第二线卡204。在主控板201向第一线卡203和第二线卡204发送信号的下行方向,主控板201通过转接板202上的连接端子同时连接第一线卡203和第二线卡204,主控板201以广播的方式向第一线卡203和第二线卡204发送信号。在第一线卡203和第二线卡204向主控板201发送信号的上行方向,第一线卡203和第二线卡204通过转接板202上的连接端子同时与主控板201进行连接。总线控制单元205与第一线卡203和第二线卡204连接,通过总线协商控制第一线卡203和第二线卡204,使得第一线卡203和第二线卡204以时分复用的方式向主控板201发送信号。关于总线控制单元205的具体结构以及工作方式将在下文中进行具体描述。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定义主控板向线卡发送信号的方向为下行方向,线卡向主控板发送信号的方向为上行方向。
可选的,所述网络设备还包括阻抗匹配单元206,阻抗匹配单元206位于转接板202上,位于所述总线的末端。在实际操作中,存在两个线卡中只使用一个线卡的场景。比如,只使用第一线卡203,而第二线卡204处于空位时,下行方向的信号传输到转接板202中连接第二线卡204的连接端子时,由于该连接端子空置,阻抗不连续,导致信号在此处发生信号反射,影响信号传输质量。为了保证总线能够完成从主控板201与第一线卡203和第二线卡204之间的信号传输质量,消除由于转接板202上设置的连接端子空置所导致的信号反射,在转接板203上增加阻抗匹配单元206。使得即使两个线卡中只有一个线卡在位时,也能有效的保证信号传输质量。
可选的,所述阻抗匹配单元可以是一个或多个电阻,也可以是包括电阻与电容的匹配电路。
可选的,所述网络设备还可以包括背板207,背板207设置在主控板201和转接板202之间,主控板201通过背板207与转接板202连接。
下面结合图2,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设备的工作方式。如图2所示,主控板201包括主控芯片301,第一线卡203包括第一芯片302,第二线卡204包括第二芯片303。主控芯片301包括第一发射端TX+,第一发射端TX-,第一接收端RX+,第一接收端RX-。第一芯片302包括第二发射端TX+,第二发射端TX-,第二接收端RX+,第二接收端RX-。第二芯片303包括第三发射端TX+、第三发射端TX-、第三接收端RX+和第三接收端RX-。转接板203包括第一连接端子1,第二连接端子2,第三连接端子3,第四连接端子4,第五连接端子5,第六连接端子6,第七连接端子7和第八连接端子8,用于主控芯片301与第一芯片302和第二芯片303的连接。
在主控板201至第一线卡203的下行方向上,主控芯片301的第一发射端TX+通过第一隔直电容c1、第一连接端子1与第一芯片302的第二接收端RX+连接;主控芯片301的第一发射端TX-通过第二隔直电容c2、第二连接端子2与第一芯片302的第二接收端RX-连接。
在第一线卡203至主控板201的上行方向上,第一芯片302的第二发射端TX+通过第一开关k1、第一隔直电容c3、第三连接端子3与主控芯片301的第一接收端RX+连接;而第一芯片302的第二发射端TX-通过第二开关k2、第四隔直电容c4、第四连接端子4与主控芯片301的第一接收端RX-连接。
在主控板201至第二线卡204的下行方向上,主控芯片301第一发射端TX+通过第一隔直电容c1、第五连接端子5与第二线卡204的第三接收端RX+连接;主控芯片301的第一发射端TX-通过第二隔直电容c2、第六连接端子6与第二芯片303的第三接收端RX-连接。
在第二线卡204至主控板201的上行方向上,第二芯片303的第三发射端TX+通过第三开关k3、第五隔直电容c5、第七连接端子7与主控芯片301的第一接收端RX+连接;而第二芯片303的第三发射端TX-通过第四开关k4、第六隔直电容c6、第八连接端子8与主控芯片301的第一接收端RX-连接。
可选的,所述转接板202是无源单板,在转接板202上不设置有源器件,提高了转接板202的可靠性。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设置上述第一至第六电容,能够隔离电路中的直流分量,消除直流电平对于传输信号的影响,方便信号处理,可以更加有效的保证信号传输质量,电容值通常选取50-200nf之间,优选100nf左右。可选的,本申请也可以不使用第一至第六隔直电容。
进一步可选的,当设置阻抗匹配单元206时,阻抗匹配单元206包括设置在总线末端的匹配电阻,所述匹配电阻包括第一电阻R1和第二电阻R2。第五连接端5经第一电阻R1和第六连接端子6电连接,第七连接端子7经第二电阻R2和第八连接端子8电连接。根据信号仿真的结果,所述匹配电阻的阻值可以选择100-300欧姆左右,优选200欧姆,通过上述电阻值的选择,能够有效保证信号传输的可靠性,实现两个线卡同时在位或者只有一个线卡在位时,均可以保证信号传输的质量。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总线控制单元205的结构示意图,总线控制单元205包括第一控制管理器401、第二控制管理器402、第一开关控制单元403、第二开关控制单元404以及一个复位置位(英文:Reset-Set,RS)触发器405。第一控制管理器401通过第一开关控制单元与所述第一线卡204的第一芯片302连接,用于控制第一线卡203的上行工作状态。第二控制管理器402通过第二开关控制单元404与所述第二线卡的第二芯片303连接,用于控制第二线卡204的上行工作状态。RS触发器405由第一与非门406和第二与非门407的输入输出端交叉连接而成。第一开关控制单元403包括第一开关k1和第二开关k2,第二开关控制单元404包括第三开关k3和第四开关k4。
实现总线控制单元205功能的电路可以集成在所述第一线卡203和第二线卡204上。具体来说,第一控制管理器401、第一开关控制单元403、第一与非门406集成在所述第一线卡203上;第二控制管理器402、第二开关控制单元404、第二与非门407集成在所述第二线卡204上;第一与非门406和第二与非门407的输入输出端交叉连接。
可选的,实现所述总线控制单元205功能的电路也可以独立于所述第一线卡203和第二线卡204,所述电路通过另外的电路板与所述第一线卡203和第二线卡204连接,实现所述总线控制单元的功能。
如图3所示,其中A,B表示输入位,C表示输出位。其中,输入位A表示本线卡是否有信号需要发送,输入位B表示对方线卡是否占用总线,输入位C表示本线卡是否占用总线。
第一线卡203侧输入位A由第一控制管理器401控制,A=0表示第一线卡203没有信号需要发送,A=1表示第一线卡203有信号需要发送。第二线卡204侧输入位A由第二控制管理器402控制,A=0表示第二线卡204没有信号需要发送;A=1表示第二线卡204有信号需要发送。
第一线卡203侧输出位C的输出状态通过转接板202输出给第二线卡204侧输入位B作为输入条件,第二线卡204侧输入位C的输出状态通过转接板202输出给第一线卡203侧输入位B作为输入条件。第一线卡203侧输入位B=0表示第二线卡204占用总线;B=1表示第二线卡204没有占用总线。第二线卡203侧输入位B=0表示第一线卡203占用总线,B=1表示第一线卡203没有占用总线。
第一线卡203侧输出位C=0表示第一线卡203占用总线,控制对应的第一开关控制单元403为连通状态,第一线卡203可以往主控板201发送信号;C=1表示第一线卡203没有占用总线,控制对应的第一开关控制单元403为断开状态,第一线卡203无法向主控板201发送信号。
第二线卡204侧输出位C=0表示第二线卡204占用总线,控制对应的第二开关控制单元404为连通状态,第二线卡204可以往主控板201发送信号;C=1表示第二线卡204没有占用总线,控制对应的第二开关控制单元404为断开状态,第二线卡204无法向主控板201发送信号。
第一线卡203和第二线卡204向主控板201发送信号时,必须将对应的开关控制单元置于连通状态,让开关控制端状态C=0,而需要达到C=0,必须达成两个条件,其一是A=1,表示本线卡需要占用总线,例如第一线卡203需要占用总线;其二为B=1,表示对方线卡没有占用总线,例如第二线卡204需要占用总线,如上机制保证了总线对于第一线卡203和第二线卡204来说总是时分复用的,同一时刻只有一个线卡占用总线,确保总线不会发生冲突。
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网络设备可以为路由器,以太网交换机,分组传送网(英文:Packet Transport Network,PTN)设备等。总线可以包括千兆以太网(英文:GigabitEthernet,GE)总线、外部设备互联(英文:Peripheral Component Interconnect,PCI)总线、PCIExpress总线或者快速输入输出(英文:Rapid Input Output,Rapid IO)总线等。
本申请下面结合附图4,来对本申请所述的总线控制单元205控制第一线卡203和第二线卡204的工作过程进行具体说明,图中A,B,C的下角标1,2分别表示第一线卡203和第二线卡204。
如图4中状态一所示,A1=0,A2=0,表示两个线卡都没有信号需要发送,B1=1,B2=1,表示两个线卡的对方线卡都没有占用总线,C1=1,C2=1表示两个线卡都没有占用总线,总线处于等待状态。
当第一线卡203需要向主控板201发送信号时,如状态二所示,第一控制管理器401将A1置位为1,此时A1=1,B1=1,C1=0,表示第一线卡203占用总线;B2=0,A2=0,C2=1,表示第二线卡204没有占用总线。第一线卡203向主控板201发送信号完成之后,第一控制管理器401将A1置位为0,当A1重新置位为0时,C1=1,相应的,B2变成1,第一线卡203和第二线卡204重新回到状态一,总线继续处于等待状态。
如果第一线卡203在占用总线的过程中,第二线卡也有信号需要发送,此时,第二控制管理器402将A2置位为1,但是由于C2=1,第二线卡204对应的第二开关控制单元404处于断开状态,无法连通总线进行信号发送,如图5状态三所示,第二线卡204处于发送等待状态。
当第一线卡203完成信号发送后,第一控制管理器401将A1置位为0,此时C1为1,相应的B2=1,C2由1变成为0,第二线卡204获得总线使用权,如图5的状态四所示,第二线卡204启动信号发送,信号发送完成后,第二控制管理器402将A2置位为0,第一线卡和第二线卡再次回到状态一,总线处于等待状态。
通过上述说明,可以得知总线控制单元的工作过程,第一控制管理器401通过RS触发器405控制第一开关控制单元403的连通和断开,第二控制管理器402通过RS触发器405控制第二开关控制单元404的连通和断开,控制第一线卡203和第二线卡204在上行方向以时分复用的方式进行信号传输,使得在同一时刻,两个线卡中只有一个线卡可以进行信号发送,有效保证了总线在信号传输过程中不会发生冲突。
通过上述方案,利用在网络设备中增加转接板202来实现主控板的一条总线分别连接到至少两个线卡上,例如第一线卡203和第二线卡204,并通过总线控制单元205引入总线协商机制,实现该至少两个线卡通过时分复用的方式向主控201发送信号,保证主控板201和该至少两个线卡正常工作,从而在无需修改主控板201结构的情况下,实现了线卡数量的增加,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网络设备扩容困难的技术问题。
参见图5,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网络设备中信号发送的方法。该网络设备可以为前述实施例中的网络设备。该网络设备包括主控板、转接板、第一线卡、第二线卡和总线控制单元,所述主控板通过所述转接板与所述第一线卡和所述第二线卡连接;所述转接板,用于将所述主控板的一条总线分别连接到所述第一线卡和所述第二线卡;所述总线控制单元与所述第一线卡和所述第二线卡连接,该方法包括:
501,所述主控板以广播的方式向所述第一线卡和所述第二线卡发送信号;
502,所述总线控制单元通过总线协商控制所述第一线卡和第二线卡;
503,所述第一线卡和所述第二线卡通过时分复用的方式向所述主控板发送信号。
可选的,所述总线控制单元包括第一控制管理器、第一开关控制单元、第二控制管理器、第二开关控制单元以及复位置位RS触发器,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第一开关控制单元控制所述第一线卡与所述主控板的连通;所述第二开关控制单元控制所述第二线卡与所述主控板的连通。
可选地,所述第一线卡和所述第二线卡通过时分复用的方式向所述主控板发送信号包括:当所述第一线卡需要向所述主控板发送信号,并且所述第一线卡没有占用总线时,所述第一控制管理器通过所述RS触发器控制所述第一开关控制单元连通,所述第二控制管理器通过所述RS触发器控制所述第二开关控制单元断开。
可选地,所述第一线卡和所述第二线卡通过时分复用的方式向所述主控板发送信号还包括:当所述第二线卡需要向所述主控板发送信号,并且所述第二线卡没有占用总线时,所述第一控制管理器通过所述RS触发器控制所述第一开关控制单元断开,所述第二控制管理器通过所述RS触发器控制所述第二开关控制单元连通。
通过上述说明,可以得知总线控制单元的工作过程,第一控制管理器401通过RS触发器405控制第一开关控制单元403的连通和断开,第二控制管理器402通过RS触发器405控制第二开关控制单元404的连通和断开,控制第一线卡203和第二线卡204在上行方向以时分复用的方式进行信号传输,使得在同一时刻,两个线卡中只有一个线卡可以进行信号发送,有效保证了总线在信号传输过程中不会发生冲突。
通过上述方案,利用网络设备中转接板来实现主控板的一条总线分别连接到至少两个线卡上,主控板以广播的方式向该至少两个线卡发送信号,总线控制单元通过总线协商控制该至少两个线卡,该至少两个线卡通过时分复用的方式向该主控板发送信号,实现主控板和该至少两个线卡正常工作,从而在无需修改主控板结构的情况下,实现了线卡数量的增加,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网络设备扩容困难的技术问题。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尤其,对于方法实施例而言,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网络设备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技术方案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显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申请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申请的范围。倘若本申请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申请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设备包括:主控板、转接板、第一线卡、第二线卡和总线控制单元,其中,
所述主控板通过所述转接板与所述第一线卡和所述第二线卡连接;
所述转接板,用于将所述主控板的一条总线分别连接到所述第一线卡和所述第二线卡,所述转接板是无源单板;
所述总线控制单元与所述第一线卡和所述第二线卡连接,所述总线控制单元通过总线协商控制所述第一线卡和所述第二线卡,使得所述第一线卡和所述第二线卡通过时分复用的方式向所述主控板发送信号,所述总线控制单元集成在所述第一线卡和第二线卡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总线控制单元包括第一控制管理器、第一开关控制单元、第二控制管理器、第二开关控制单元以及复位置位RS触发器,其中,
所述第一开关控制单元控制所述第一线卡与所述主控板的连通;所述第二开关控制单元控制所述第二线卡与所述主控板的连通;
所述第一控制管理器通过所述RS触发器控制所述第一开关控制单元,所述第二控制管理器通过所述RS触发器控制所述第二开关控制单元。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设备还包括阻抗匹配单元,所述阻抗匹配单元设置在所述转接板上,位于所述总线的末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转接板包括:第一连接端子、第二连接端子、第三连接端子、第四连接端子、第五连接端子、第六连接端子、第七连接端子和第八连接端子;
所述主控板包括:第一发射端TX+、第一发射端TX-、第一接收端RX+和第一接收端RX-;
所述第一线卡包括:第二发射端TX+、第二发射端TX-、第二接收端RX+和第二接收端RX-;
所述第二线卡包括:第三发射端TX+、第三发射端TX-、第三接收端RX+和第三接收端RX-;
其中,
所述第一发射端TX+通过所述第一连接端子与所述第二接收端RX+连接;所述第一发射端TX-通过所述第二连接端子与所述第二接收端RX-连接;
所述第二发射端TX+通过所述第三连接端子与所述第一接收端RX+连接;所述第二发射端TX-通过所述第四连接端子与所述第一接收端RX-连接;
所述第一发射端TX+通过所述第五连接端子与所述第三接收端RX+连接;所述第一发射端TX-通过所述第六连接端子与所述第三接收端RX-连接;
所述第三发射端TX+通过所述第七连接端子与所述第一接收端RX+连接;所述第三发射端TX-通过所述第八连接端子与所述第一接收端RX-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转接板包括:第一连接端子、第二连接端子、第三连接端子、第四连接端子、第五连接端子、第六连接端子、第七连接端子和第八连接端子;
所述主控板包括:第一发射端TX+、第一发射端TX-、第一接收端RX+和第一接收端RX-;
所述第一线卡包括:第二发射端TX+、第二发射端TX-、第二接收端RX+和第二接收端RX-;
所述第二线卡包括:第三发射端TX+、第三发射端TX-、第三接收端RX+和第三接收端RX-;
其中,
所述第一发射端TX+通过所述第一连接端子与所述第二接收端RX+连接;所述第一发射端TX-通过所述第二连接端子与所述第二接收端RX-连接;
所述第二发射端TX+通过所述第三连接端子与所述第一接收端RX+连接;所述第二发射端TX-通过所述第四连接端子与所述第一接收端RX-连接;
所述第一发射端TX+通过所述第五连接端子与所述第三接收端RX+连接;所述第一发射端TX-通过所述第六连接端子与所述第三接收端RX-连接;
所述第三发射端TX+通过所述第七连接端子与所述第一接收端RX+连接;所述第三发射端TX-通过所述第八连接端子与所述第一接收端RX-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抗匹配单元包括第一电阻和第二电阻,所述第五连接端子经所述第一电阻与所述第六连接端子电连接,所述第七连接端子经所述第二电阻与所述第八连接端子电连接。
7.一种网络设备中信号发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设备包括主控板、转接板、第一线卡、第二线卡和总线控制单元,其中,所述主控板通过所述转接板与所述第一线卡和所述第二线卡连接;所述转接板,用于将所述主控板的一条总线分别连接到所述第一线卡和所述第二线卡,所述转接板是无源单板;所述总线控制单元与所述第一线卡和所述第二线卡连接,所述总线控制单元集成在所述第一线卡和第二线卡上;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主控板以广播的方式向所述第一线卡和所述第二线卡发送信号;
所述总线控制单元通过总线协商控制所述第一线卡和第二线卡;
所述第一线卡和所述第二线卡通过时分复用的方式向所述主控板发送信号。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总线控制单元包括第一控制管理器、第一开关控制单元、第二控制管理器、第二开关控制单元以及复位置位RS触发器,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第一开关控制单元控制所述第一线卡与所述主控板的连通;所述第二开关控制单元控制所述第二线卡与所述主控板的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线卡和所述第二线卡通过时分复用的方式向所述主控板发送信号包括:
当所述第一线卡需要向所述主控板发送信号,并且所述第二线卡没有占用总线时,所述第一控制管理器通过所述RS触发器控制所述第一开关控制单元连通,所述第二控制管理器通过所述RS触发器控制所述第二开关控制单元断开。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线卡和所述第二线卡通过时分复用的方式向所述主控板发送信号包括:
当所述第二线卡需要向所述主控板发送信号,并且所述第二线卡没有占用总线时,所述第一控制管理器通过所述RS触发器控制所述第一开关控制单元断开,所述第二控制管理器通过所述RS触发器控制所述第二开关控制单元连通。
CN201511032373.8A 2015-12-31 2015-12-31 一种网络设备及信号发送的方法 Active CN10693672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1032373.8A CN106936722B (zh) 2015-12-31 2015-12-31 一种网络设备及信号发送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1032373.8A CN106936722B (zh) 2015-12-31 2015-12-31 一种网络设备及信号发送的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936722A CN106936722A (zh) 2017-07-07
CN106936722B true CN106936722B (zh) 2020-07-24

Family

ID=594436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1032373.8A Active CN106936722B (zh) 2015-12-31 2015-12-31 一种网络设备及信号发送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936722B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01474A (zh) * 2006-12-31 2007-07-1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实现多种业务统一交换的通信设备、方法和交换板
CN102299857A (zh) * 2011-09-15 2011-12-28 福建星网锐捷网络有限公司 一种组播报文处理方法、线卡及通信设备
CN102546400A (zh) * 2011-12-20 2012-07-04 福建星网锐捷网络有限公司 一种卡间通信的方法、通信卡及网络转发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52537B (zh) * 2008-03-31 2011-04-13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交换网通信系统、方法和主控板
CN101667951A (zh) * 2008-09-02 2010-03-10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网络设备及其数据传输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01474A (zh) * 2006-12-31 2007-07-1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实现多种业务统一交换的通信设备、方法和交换板
CN102299857A (zh) * 2011-09-15 2011-12-28 福建星网锐捷网络有限公司 一种组播报文处理方法、线卡及通信设备
CN102546400A (zh) * 2011-12-20 2012-07-04 福建星网锐捷网络有限公司 一种卡间通信的方法、通信卡及网络转发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936722A (zh) 2017-07-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887596B1 (en) Network device and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method
US7644215B2 (en)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providing management in a tele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shelf assembly using a shared serial bus
US20030191883A1 (en) Interface for upgrading serial backplane application from ethernet to gigabit ethernet
CN102724093B (zh) 一种atca机框及其ipmb连接方法
CN111427824B (zh) 串口通信电路
CN108337577A (zh) 一种新型的vpx集成背板
CN108683618A (zh) 通信设备和智能终端
EP0947076A1 (en) Network including multi-protocol cross-connect switch
CN103793003B (zh) 一种交换板和刀片服务器
CN101610143A (zh) 链路数据的保护方法、系统及装置
CN106888142A (zh) 一种具有环自愈功能的e1双环网
EP2197218B1 (en) A shared bus distributed intercross device
US6493319B1 (en) Test access system and method for digital communication networks
CN106936722B (zh) 一种网络设备及信号发送的方法
US20090073669A1 (en) Double-width advanced mezzanine card,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unit
CN109147649B (zh) 显示屏控制卡
US7543044B2 (en) Automatic configuration system
CN114780476A (zh) 一种支持多主多从的spi分时复用电路
EP2897325B1 (en)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2346503B (zh) 一种机柜及机柜系统
WO2015131670A1 (zh) 基于交换网实现机架堆叠的设备、方法和系统
EP2873174A1 (en) Method and arrangement for providing data plane redundancy
CN101217442A (zh) 利用以太网作为工业控制器的系统总线
EP2816788B1 (en) Line processing unit and switch fabric system
CN217240843U (zh) 一种支持万兆光环网的din轨型工业以太网交换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