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932834A - 一种地震监测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地震监测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932834A
CN106932834A CN201710037425.3A CN201710037425A CN106932834A CN 106932834 A CN106932834 A CN 106932834A CN 201710037425 A CN201710037425 A CN 201710037425A CN 106932834 A CN106932834 A CN 10693283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bile terminal
acceleration
acceleration magnitude
message
addres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037425.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德建
黄才远
陈宏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an TQ Digit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jian TQ Digit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an TQ Digit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jian TQ Digit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037425.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932834A/zh
Publication of CN10693283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93283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VGEOPHYSICS; GRAVITATIONAL MEASUREMENTS; DETECTING MASSES OR OBJECTS; TAGS
    • G01V9/00Prospecting or detecting by method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G01V1/00 - G01V8/00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2Protoc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oprietary or special-purpose networking environments, e.g. medical networks, sensor networks, networks in vehicles or remote metering networks
    • H04L67/125Protoc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oprietary or special-purpose networking environments, e.g. medical networks, sensor networks, networks in vehicles or remote metering networks involving control of end-device applications over a networ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9/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independent of the application payload and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H04L69/16Implementation or adaptation of Internet protocol [IP], of 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 [TCP] or of user datagram protocol [UDP]
    • H04L69/161Implementation details of TCP/IP or UDP/IP stack architecture; Specification of modified or new header field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ophysics (AREA)
  • Geophysics And Detection Of Objec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地震监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地震监测方法及系统,通过以下方法实施地震监测:第一移动终端与第二移动终端建立连接;若所述第二移动终端的加速度传感器的第一加速度值发生变化,则发送所述第一加速度值至所述第一移动终端;获取所述第一移动终端的加速度传感器的第二加速度值;若所述第二加速度值和所述第一加速度值均大于预设阀值,则发送预警信息。本发明同时通过第一移动终端和第二移动终端的加速值与预设阀值进行比较,使数据判断更加准确,提高了地震监测系统的可靠性与稳定性;在夜间家庭的房间中放有第一移动终端和第二移动终端,在地震发生时,通过所述预警信息,能够起到提醒作用,避免人员伤亡,具有重大意义。

Description

一种地震监测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地震监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地震监测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地震频发,所带来的危害也越来越大,传统的地震监测方式是由专业的地震台站来完成,存在布点少、数据不足、成本高等缺点,而且很难正好安装在地震时需要测量的位置,不容易获得地震监测关键点或其附近的地震数据;无法在地震发生时及时发出通知及警报。
申请号为:201510989276.1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微地震监测传感器,包括传感器探头和传感器主机,传感器探头由加速度传感器探头和地声探头组成,加速度传感器探头由传感器探头壳体、MCU微控制器、加速度传感器、地磁传感器、传感器探头印制电路板、导线及固体填充物组成,地声探头由地声探头壳体、声音传感器、功率放大器、地声探头印制电路板、导线及固体填充物组成,传感器主机由主机壳体、主机印制电路板、无线信号传输电路和电源组成;该发明实现了地震信号的全面监测,提高了地震监测的精确度、可靠性和稳定性,不仅安装方便而且使得地震监测前端设备实现信息化和智能化。但该方案存在以下不足,结构较为复杂,需要购买专用的传感器,成本较高,其操作复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地震监测方法及系统,简单易行,无需购买专用设备,并且能在地震发生时第一时间发出通知及警报。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地震监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第一移动终端分别与多个的第二移动终端建立连接;
S2:分别将多个的所述第二移动终端的加速度传感器的加速度值发送至所述第一移动终端,得到加速度值集合;
S3:获取所述第一移动终端的加速度传感器的第一加速度值;
S4:若所述加速度值集合中所有加速度值和所述第一加速度值均大于预设阀值,则发送预警信息。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地震监测系统,包括:
连接模块,用于第一移动终端分别与多个的第二移动终端建立连接;
第一发送模块,用于分别将多个的所述第二移动终端的加速度传感器的加速度值发送至所述第一移动终端,得到加速度值集合;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第一移动终端的加速度传感器的第一加速度值;
第二发送模块,若所述加速度值集合中所有加速度值和所述第一加速度值均大于预设阀值,则发送预警信息。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本发明通过移动终端上的加速度传感器,能够获取加速度值;分别将多个的所述第二移动终端的加速度传感器的加速度值发送至所述第一移动终端,得到加速度值集合;第一移动终端接收到第二移动终端发送的加速度值后,获取第一移动终端自身的第一加速度值;若加速度值集合中所有加速度值和所述第一加速度值均大于预设阀值,则发送预警信息;通过同时判断第一移动终端和多个的第二移动终端的加速值与阀值之间的关系,使数据判断更加准确,避免偶然因素的影响,提高了地震监测系统的可靠性与稳定性;在夜间家庭的房间中分别放有第一移动终端和多个的第二移动终端,在地震发生时,通过所述预警信息,能够起到提醒作用,避免人员伤亡,具有重大意义。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地震监测方法主要步骤的流程图;
图2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地震监测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标号说明:
1、连接模块;2、第一发送模块;3、获取模块;4、第二发送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内容、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
本发明最关键的构思在于:通过获取移动终端的加速度传感器的加速度值,若加速度值大于预设阀值,则发送预警消息,提供了一种简单易行的地震监测方法及系统,无需购买专用设备。
请参照图1,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地震监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第一移动终端分别与多个的第二移动终端建立连接;
S2:分别将多个的所述第二移动终端的加速度传感器的加速度值发送至所述第一移动终端,得到加速度值集合;
S3:获取所述第一移动终端的加速度传感器的第一加速度值;
S4:若所述加速度值集合中所有加速度值和所述第一加速度值均大于预设阀值,则发送预警信息。
从上述描述可知,本发明通过移动终端上的加速度传感器,能够获取加速度值,通过分别获取第一移动终端和多个的所述第二移动终端的加速度值,得到加速度值集合和第一加速度值,若加速度值集合中所有加速度值和所述第一加速度值均大于预设阀值,则发送预警信息;通过同时判断第一移动终端和多个的第二移动终端的加速值与阀值之间的关系,使数据判断更加准确,避免偶然因素的影响,提高了地震监测系统的可靠性与稳定性;在夜间家庭的房间中分别放有第一移动终端和多个的第二移动终端,在地震发生时,通过所述预警信息,能够起到提醒作用,避免人员伤亡,具有重大意义。
进一步的,所述S2具体为:
判断多个的所述第二移动终端的加速度传感器的加速度值是否均发生变化;
若是,则分别将多个的所述第二移动终端的加速度传感器的加速度值发送至所述第一移动终端,得到所述加速度值集合。
从上述描述可知,若多个的所述第二移动终端的加速度传感器的加速度值均发生变化,则发送至所述第一移动终端,避免了因为其中一个所述第二移动终端的加速度值,由于某种原因而造成其加速度值发生变化,而获取所有第二移动终端的加速度值,使系统数据处理效率降低。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移动终端的加速度传感器的加速度值发送至所述第一移动终端”具体为:
获取所述第二移动终端的第二加速度值;
所述第二移动终端将所述第二加速度值封装在第一传输协议的净荷部位,得到第一报文;
发送所述第一报文至所述第一移动终端。
从上述描述可知,通过所述第一协议传输所述第二加速度值,提高了数据传输的准确性与安全性。
进一步的,所述的一种地震监测方法,还包括:
获取第一目的IP地址和第一源IP地址;所述第一目的IP地址为所述第一移动终端的地址;所述第一源IP地址为所述第二移动终端的地址;
通过TCP协议将所述第一目的IP地址和所述第一源IP地址封装在报文的报头部位,将所述第二加速度值封装在报文正文部位,得到所述第一报文。
从上述描述可知,通过所述第一目的IP地址,能够准确的将所述第二加速度值发送至所述移动终端;通过TCP协议进行数据传输,所述第一移动终端接收到所述第一报文后,会自动发送确认接收消息至所述第二移动终端,提高了数据传输的准确性。
进一步的,“发送预警信息”具体为:将预警信息对应的预警指令封装在第二传输协议的净荷部位,得到第二报文;
将所述第二报文发送至所述第二移动终端;
所述第二移动终端获取第二报文中的预警指令,并发出预警提示音。
从上述描述可知,若第一移动终端和第二移动终端在夜间位于不同的房间内,若只有第一移动终端发出预警消息,则其他房间的用户会听不到所述预警消息;通过上述方法能够确保移动终端所在的房间的用户都能听到预警提示音;若地震发生时,能及时预警房间中的用户。
进一步的,所述的一种地震监测方法,还包括:
获取第二目的IP地址和第二源IP地址;所述第二目的IP地址为所述第二移动终端的地址;所述第二源IP地址为所述第一移动终端的地址;
通过UDP协议将所述第二目的IP地址和所述第二源IP地址封装在报文的报头部位,将所述预警指令封装在报文正文部位,得到所述第二报文。
从上述描述可知,通过UDP协议能够提高数据传输效率,能够快速提醒用户发生地震。
请参照图2,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地震监测系统,包括:
连接模块1,用于第一移动终端分别与多个的第二移动终端建立连接;
第一发送模块2,用于分别将多个的所述第二移动终端的加速度传感器的加速度值发送至所述第一移动终端,得到加速度值集合;
获取模块3,用于获取所述第一移动终端的加速度传感器的第一加速度值;
第二发送模块4,若所述加速度值集合中所有加速度值和所述第一加速度值均大于预设阀值,则发送预警信息。
从上述描述可知,本发明通过移动终端上的加速度传感器,能够获取加速度值,通过分别获取第一移动终端和多个的所述第二移动终端的加速度值,得到加速度值集合和第一加速度值,若加速度值集合中所有加速度值和所述第一加速度值均大于预设阀值,则发送预警信息;通过同时判断第一移动终端和多个的第二移动终端的加速值与阀值之间的关系,使数据判断更加准确,避免偶然因素的影响,提高了地震监测系统的可靠性与稳定性;在夜间家庭的房间中分别放有第一移动终端和多个的第二移动终端,在地震发生时,通过所述预警信息,能够起到提醒作用,避免人员伤亡,具有重大意义。
请参照图1,本发明的实施例一为: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地震监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第一移动终端分别与多个的第二移动终端建立连接;
S2:判断多个的所述第二移动终端的加速度传感器的加速度值是否均发生变化;若是,分别将多个的所述第二移动终端的加速度传感器的加速度值发送至所述第一移动终端,得到加速度值集合;
S3:获取所述第一移动终端的加速度传感器的第一加速度值;
S4:若所述加速度值集合中所有加速度值和所述第一加速度值均大于预设阀值,则发送预警信息。
从上述描述可知,本发明同时通过第一移动终端和多个的第二移动终端的加速值与预设阀值进行比较,使数据判断更加准确,提高了地震监测系统的可靠性与稳定性;在夜间家庭的房间中放有第一移动终端和多个的第二移动终端,在地震发生时,通过所述预警信息,能够起到提醒作用,避免人员伤亡,具有重大意义。
本发明的实施例二为:
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一种地震监测方法还包括:
获取所述第二移动终端的第二加速度值;
获取第一目的IP地址和第一源IP地址;所述第一目的IP地址为所述第一移动终端的地址;所述第一源IP地址为所述第二移动终端的地址;
通过TCP协议将所述第一目的IP地址和所述第一源IP地址封装在报文的报头部位,将所述第二加速度值封装在报文正文部位,得到所述第一报文发送所述第一报文至所述第一移动终端;
所述第一移动终端接收到所有的第二移动终端通过TCP协议发送的报文,得到所述加速度集合;
若加速度值集合中所有加速度值和所述第一加速度值均大于预设阀值,则获取第二目的IP地址和第二源IP地址;所述第二目的IP地址为所述第二移动终端的地址;所述第二源IP地址为所述第一移动终端的地址;
通过UDP协议将所述第二目的IP地址和所述第二源IP地址封装在报文的报头部位,将所述预警指令封装在报文正文部位,得到所述第二报文;
将所述第二报文发送至所述第二移动终端;
所述第二移动终端获取第二报文中的预警指令,并发出预警提示音。
从上述描述可知,通过TCP协议能够提高第二加速度传输至第一移动终端的准确性,从而提高地震监测的准确性;通过UDP协议能够提高预警信息传输的效率,及时地预警用户发生地震了。
请参照图2,本发明的实施例三为:
连接模块,用于第一移动终端分别与多个的第二移动终端建立连接;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第二移动终端的第二加速度值,并发送第二加速度值至第一封装单元;第一封装单元,用于所述第二移动终端将所述第二加速度值封装在第一传输协议的净荷部位,得到第一报文,并将第一报文发送至第二发送单元;第二发送单元,用于发送所述第一报文至所述第一移动终端;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第一移动终端的加速度传感器的第一加速度值,并将第一加速度值发送至第二发送模块;第二发送模块,若所述加速度值集合中所有加速度值和所述第一加速度值均大于预设阀值,则发送预警信息,并将预警信息发送至第二封装单元;第二封装单元,将预警信息对应的预警指令封装在第二传输协议的净荷部位,得到第二报文,并发送第二报文至第三发送单元;第三发送单元,用于将所述第二报文发送至所述第二移动终端;预警单元,用于所述第二移动终端获取第二发送单元中的第二报文的预警指令,并发出预警提示音。
本发明的实施例四为:
智能手机自带加速度传感器,多台智能手机通过Wi-Fi连接到同一个无线局域网中;其中一台智能手机(以下简称服务端)控制其它智能手机(以下简称客户端)的连接请求;同一网络的服务端和所有客户端开始监听加速度传感器数据的变化;若所有客户端的加速度值均发生了变化,则通过TCP协议,分别将各个客户端的加速度值发送至服务端;同时服务端获取自身的加速度值,若服务端的加速度值和所有客户端的加速值均大于预设阀值,则服务端通过UDP协议发送预警指令至所有的客户端;各个客户端根据预警指令,发出警报提示音。
综上所述,本发明通过移动终端上的加速度传感器,能够获取加速度值,通过分别获取第一移动终端和多个的所述第二移动终端的加速度值,得到加速度值集合和第一加速度值,若加速度值集合中所有加速度值和所述第一加速度值均大于预设阀值,则发送预警信息;通过同时判断第一移动终端和多个的第二移动终端的加速值与阀值之间的关系,使数据判断更加准确,避免偶然因素的影响,提高了地震监测系统的可靠性与稳定性;在夜间家庭的房间中分别放有第一移动终端和多个的第二移动终端,在地震发生时,通过所述预警信息,能够起到提醒作用,避免人员伤亡,具有重大意义。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同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地震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第一移动终端分别与多个的第二移动终端建立连接;
S2:分别将多个的所述第二移动终端的加速度传感器的加速度值发送至所述第一移动终端,得到加速度值集合;
S3:获取所述第一移动终端的加速度传感器的第一加速度值;
S4:若所述加速度值集合中所有加速度值和所述第一加速度值均大于预设阀值,则发送预警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震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具体为:
判断多个的所述第二移动终端的加速度传感器的加速度值是否均发生变化;
若是,则分别将多个的所述第二移动终端的加速度传感器的加速度值发送至所述第一移动终端,得到所述加速度值集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震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移动终端的加速度传感器的加速度值发送至所述第一移动终端”具体为:
获取所述第二移动终端的第二加速度值;
所述第二移动终端将所述第二加速度值封装在第一传输协议的净荷部位,得到第一报文;
发送所述第一报文至所述第一移动终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地震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获取第一目的IP地址和第一源IP地址;所述第一目的IP地址为所述第一移动终端的地址;所述第一源IP地址为所述第二移动终端的地址;
通过TCP协议将所述第一目的IP地址和所述第一源IP地址封装在报文的报头部位,将所述第二加速度值封装在报文正文部位,得到所述第一报文。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震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发送预警信息”具体为:
将预警信息对应的预警指令封装在第二传输协议的净荷部位,得到第二报文;
将所述第二报文发送至所述第二移动终端;
所述第二移动终端获取第二报文中的预警指令,并发出预警提示音。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地震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获取第二目的IP地址和第二源IP地址;所述第二目的IP地址为所述第二移动终端的地址;所述第二源IP地址为所述第一移动终端的地址;
通过UDP协议将所述第二目的IP地址和所述第二源IP地址封装在报文的报头部位,将所述预警指令封装在报文正文部位,得到所述第二报文。
7.一种地震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连接模块,用于第一移动终端分别与多个的第二移动终端建立连接;
第一发送模块,用于分别将多个的所述第二移动终端的加速度传感器的加速度值发送至所述第一移动终端,得到加速度值集合;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第一移动终端的加速度传感器的第一加速度值;
第二发送模块,若所述加速度值集合中所有加速度值和所述第一加速度值均大于预设阀值,则发送预警信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地震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发送模块包括:
判断单元,用于判断多个的所述第二移动终端的加速度传感器的加速度值是否均发生变化;
第一发送单元,用于分别将多个的所述第二移动终端的加速度传感器的加速度值发送至所述第一移动终端,得到所述加速度值集合。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地震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发送模块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第二移动终端的第二加速度值;
第一封装单元,用于所述第二移动终端将所述第二加速度值封装在第一传输协议的净荷部位,得到第一报文;
第二发送单元,用于发送所述第一报文至所述第一移动终端。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地震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发送模块包括:
第二封装单元,用于将预警信息对应的预警指令封装在第二传输协议的净荷部位,得到第二报文;
第三发送单元,用于将所述第二报文发送至所述第二移动终端;
预警单元,用于所述第二移动终端获取第二报文中的预警指令,并发出预警提示音。
CN201710037425.3A 2017-01-18 2017-01-18 一种地震监测方法及系统 Pending CN10693283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037425.3A CN106932834A (zh) 2017-01-18 2017-01-18 一种地震监测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037425.3A CN106932834A (zh) 2017-01-18 2017-01-18 一种地震监测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932834A true CN106932834A (zh) 2017-07-07

Family

ID=594228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037425.3A Pending CN106932834A (zh) 2017-01-18 2017-01-18 一种地震监测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932834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68481A (zh) * 2019-09-23 2019-12-13 深圳市深创谷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地声传感探头和地震检测系统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57974A (zh) * 2005-01-19 2005-08-24 天津大学 加速度感应地震预报装置
CN201429705Y (zh) * 2009-06-22 2010-03-24 上海华勤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具有地震报警功能的移动终端
CN101958965A (zh) * 2010-05-31 2011-01-26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地震预警的方法及系统
CN102540248A (zh) * 2011-12-31 2012-07-04 北京佳讯飞鸿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铁路防灾的地震加速度传感器
CN103390325A (zh) * 2012-05-09 2013-11-13 上海市闵行中学 一种无线火灾报警器
CN103399340A (zh) * 2013-07-31 2013-11-20 浙江每日互动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移动终端的地震实时监测的方法和系统
CN104597495A (zh) * 2015-01-31 2015-05-06 哈尔滨理工大学 基于手机地震监测网络的地震数据记录分析系统
CN105336107A (zh) * 2014-07-25 2016-02-17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震动报警方法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57974A (zh) * 2005-01-19 2005-08-24 天津大学 加速度感应地震预报装置
CN201429705Y (zh) * 2009-06-22 2010-03-24 上海华勤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具有地震报警功能的移动终端
CN101958965A (zh) * 2010-05-31 2011-01-26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地震预警的方法及系统
CN102540248A (zh) * 2011-12-31 2012-07-04 北京佳讯飞鸿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铁路防灾的地震加速度传感器
CN103390325A (zh) * 2012-05-09 2013-11-13 上海市闵行中学 一种无线火灾报警器
CN103399340A (zh) * 2013-07-31 2013-11-20 浙江每日互动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移动终端的地震实时监测的方法和系统
CN105336107A (zh) * 2014-07-25 2016-02-17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震动报警方法及装置
CN104597495A (zh) * 2015-01-31 2015-05-06 哈尔滨理工大学 基于手机地震监测网络的地震数据记录分析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UNG: "Android手机打造web服务器", 《个人电脑》 *
技术宅: "便携为上 打造移动式服务器", 《电脑爱好者》 *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68481A (zh) * 2019-09-23 2019-12-13 深圳市深创谷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地声传感探头和地震检测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841466B (zh) 屏幕投影方法、计算机端和移动终端
CN109189698A (zh) 设备控制方法、装置以及物联网系统
CN204991027U (zh) 广告机及基于广告机的定位系统和广告受众量统计系统
CN110493369A (zh) 一种对隐蔽性电子设备进行检测的方法、系统及检测设备
CN106468597A (zh) 基于云端的电力线缆接头温度监测方法及系统
CN106533539A (zh) 一种嵌入式北斗卫星短报文通信控制系统
CN106932834A (zh) 一种地震监测方法及系统
CN108235237A (zh) 数据上报方法、装置、移动终端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10349391A (zh) 基于物联网和云平台的家用火灾报警方法及系统
CN106027618A (zh) 一种基于云端的能源数据采集系统及方法
CN110049471A (zh) 一种基于无线传感网的远程婴幼儿监护系统
CN108494592A (zh) 基于传感器网络的土壤水分监测系统及土壤水分监测方法
CN103997503B (zh) 基于can总线的数据采集系统
CN207706453U (zh) 一种基于无线传感网的远程婴幼儿监护系统
CN206975789U (zh) 一种智能控制无线烟雾报警系统
CN203300028U (zh) 一种工业监测装置
CN103680073A (zh) 一种无线环境气体监测报警系统
CN204965728U (zh) 物联网数据采集终端
CN103533562B (zh) 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协议一致性测试装置及方法
CN207052056U (zh) 一种基于lora技术的无线火灾报警系统
CN103280088A (zh) Gprs水表远程监控系统
CN207541775U (zh) 一种带gprs无线远传的cems尾气成份监测系统
CN104376703A (zh) 一种具有无线跳传功能的声光报警装置
CN207600540U (zh) 一种烟气流量排放监测系统
CN205722342U (zh) 一种应用于住宅的wifi无线火灾报警中继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0707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