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930915A - 一种利用固体物体地球引力能发电机械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利用固体物体地球引力能发电机械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6930915A CN106930915A CN201710203136.6A CN201710203136A CN106930915A CN 106930915 A CN106930915 A CN 106930915A CN 201710203136 A CN201710203136 A CN 201710203136A CN 106930915 A CN106930915 A CN 106930915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hain
- steel ball
- energy
- weighted object
- earth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3—MACHINES OR ENGINES FOR LIQUIDS; WIND, SPRING, OR WEIGHT MOTORS; PRODUCING MECHANICAL POWER OR A REACTIVE PROPULSIVE THRUST,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03G—SPRING, WEIGHT, INERTIA OR LIKE MOTORS; MECHANICAL-POWER PRODUCING DEVICES OR MECHANIS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OR USING ENERGY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03G7/00—Mechanical-power-producing mechanis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or using energy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03G7/10—Alleged perpetua mobilia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oys (AREA)
Abstract
一种利用固体物体地球引力能发电机械装置,由总体支架(1)、主轮(2)、链条(3)、加重物体钢球(4)、固装在链条上加重物钢球(4)、导向轮支撑杆(5)、导向轮(6),导轨运行自动伸缩支撑链条轨道装置(7)、发电机(8)、另端支撑链条轨道伸缩换挡杆及导轨系统(9)、上导向斜面楔状部件(10)、伸缩装置下导向装置(11)、另端固定安装在主轴(12)上,链口片(13)、链片凹形(14)、链条轴(15)、链条间隔距套(16)、地球吸引力消失及失重原理装置(17)个部件组成;加重物体钢球(4)分布在轴心垂直平分线左右两侧,由于左右两侧加重物体钢球(4)个数不等,产生引力差使加重物体钢球(4)沿设计轨道(7)运行,这样就可不断推动主轮(2)转动,发电装置就可连续无限转动发电。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自然地球引力能发电技术领域。
技术背景
在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中有好多种类的能源,已开发实际应用的或物理或化学的等等。人们总是捕捉最实惠、最经济、最清洁的能源。如:风能、太阳能、水力发电能源等,它们都是清洁的无限能源,只有存在于自然界中离开地球表面的固体物体地球吸引力能源人类还没有涉足。即存在自然界中的自然现象如下文,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无限能源,是全人类的空白,本专利技术用附图1原理使离开地球表面的固体物体在自然地球吸引力能供给作用下,使固体物体钢球(4)沿设计轨道无休止无限运行,释放能量,带动发电机发电,本发电机械装置附图1原理设计转化附图2、附图3等发明是解决这一项离开地球表面的固体物体地球引力能源发电机械装置空白的技术方案之一。
离开地球表面的固体物体地球引力能释放能量实验演示附图1中加重物体钢球(4)地球引力消失及物体失重状态装置(17),这一现象是发生在太空,地球人类是无法实现的。可从此实验演示附图1中技术及原理,得出一条能在地球表面能实现的一个核心线索,若此附图1实验装置中使此加重物体钢球(4)进入地球引力消失及失重现象原理装置(17)内时,瞬间使加重物体钢球(4)重量等于零,即地球引力等于零时,本装置机械(17)相对应处,相等个数的加重物体钢球(4)在地球引力能量供给作用下无限延设计轨道按照附图7所示转动运行下去,释放无限地球引力能。
地球引力能发电原理:
因发明本身是极少数的人多年细心观察自然知识积累研究出的新课题是书本及物理史料中无注解的科学,要让全人类接受或读懂它,是有一个过程的,它抽象得让人无法特好读懂,无法消化、无法特好理解,导致本人无法下笔用汉字词句叙述。
阅读此拙作后再审理,此发明离开地球表面固体物体地球引力能发电装置的技术、方法及原理,就消化此悬离地球表面固体物体地球引力能源发电机械装置技术原理。附图1,此技术是全人类一切物理历史资料书中没有注译的新技术知识,初次见此文特别抽象,消化是有一过程的。
地球引力发电技术是经详细观察自然界与日常生活中发现每一固体物体自然循环现象经多次实验最后得出的原理,是存在于自然日常生活中,此装置附图1中,装置(17)原理是根据一切自然界中的自然现象总结,瞬间有机会发现捕捉研究实验得出发明。如:固体物体是如何依靠自然能源地球引力能供给,使固体物体无限循环,且释放无限能量如何转化为电力能源。在自然界中,常见到的固体物体在自然能源供给作用下周期性或非周期性上升、下落循还的固体物体如:沙尘暴中的固体沙尘、尘土等一切固体物体,自从有人类记载或更早就自然无限循环至今.
另有植物的种子、叶子、果实等等都从有人类记载或更早就周期性或非周期性自然循环至今,下落时释放的能量如何转化为电力能源:
即,牛顿总结在物理史料中,苹果熟后是由于地球的吸引力作用,使苹果下落到地球的表面。以后再也没有后续的研究;物理书中至今没有见到固体物体依靠自然地球引力能供给无限循还运行,且释放能量的课题被人类破解的内容。而在自然界中的自然现象是,苹果熟后由于地球的引力能的供给,使苹果下落到地球表面,苹果是有重量m,又有下落的高度h的现实存在,只有下落时释放的能量f是未知数,由f=mgh得mgh是下落时释放的能量。
在自然界及日常生活中现实存在自然现象一切固体物体是如何依靠自然能的供给,使固体物体,物质,是如何依靠自然能供给使固体物体离开地球表面上升一定高度后自然终止能量的供给,使物体又在地球吸引力能自然能量供给作用下,使物体又下落到地球表面,且释放一定的能量,这种现实存在于自然界中,固体物体依靠自然供给循还,自从有人类或更早就循还至今的自然现象,至今是全人类之谜;无人破译;把释放这一能量的自然现象原理如何加快周期性循环设计制造出一台让固体物体钢球(4)依靠自然地球引力能供给,使固体加重物体钢球(4)进入附图1中(17)装置内,使进入(17)装置内的5个加重物体钢球(4),瞬间重量等于零、即地球引力等于零,加重钢球(4)走出(17)装置时,瞬间地球引力及重量恢复自然常态使装置(17)其相对应处5个加重物体钢球(4)在地球自然引力能供给作用下推动整体加重钢球(4),沿设计轨道(7)无限循环运行的简单机械,像人类已实用的内燃机等一切机械的简单原理,是人类破解每一项发现释放能量的机械索取能量是一样的原理,破译后,都有产品诞生。
而离开地球表面的固体物体依靠自然地球吸引力能自然供给,无限循环的简单机械附图1,至今是全人类之谜,即人类空白。
人类只要索取无限能源就细心观察自然界中的每一个自然现象,苹果是如何上升到树枝杈上的,上升时所需能量的大小,熟后又是如何依靠自然地球的吸引力能源供给,使苹果下落到地球表面,且释放能量的大小,及如何周期性春夏秋冬循环至今,另有沙尘暴自然现象中成千上百万吨固体沙尘,是如何依靠自然能量供给离开地球表面,上升时所需能量的大小,最后又是如何在自然地球吸引力能源供给作用下,下落到地球表面,且释放能量的大小。
若破解了自然界中的这些固体物体物质,使依靠自然能量供给,而不是人为的自然循环现象就得出:物体运行上升时所需的能量是大于物体下落时释放的能量。它们是以不等式的方式及原理存在无限循环至今,释放出无限能源——地球引力能。至今是人类未解之谜,而固体物体物质不动或不运行时,他们是以等式的方式存在。若要让物体“动”或离开地球表面上升有高度距离产生时时,供给的外力必须要大于它自身地球对它的自然吸引力,物体才能上升。是等式变为不等式时,物体才会动或上升。
这就是打开固体物体依靠自然吸引力能的供给使固体物体无限循环运行,且释放无限能量的一把钥匙,设计一台简单的机械如附图1及破译固体物体依靠自然无限引力能的供给,是固体物体(4)沿设计轨道(7)无限循环运行,释放无限地球引力能源。
发明内容
利用悬离地球表面固体物体地球引力能源发电机械装置的原理如下:
附图1设计安装加重钢球(4)使它达到静平衡,在达到静平衡圆周周边设计位置处,安装地球引力消失装置(17),使进入装置(17)内加重物体瞬间重量为零,即引力为零,导致固定安装地球引力消失及失重原理装置(17)相对应处5个加重物体钢球(4),在自然地球吸引力能量供给作用下,使加重物体钢球(4)沿设计轨道(7)向轴心垂直平分线地心位置运行,导致整套设计按装在设计轨道上的加重物体钢球(4)无限沿设计轨道循环运行,且释放能量,先决条件是在设计同一位置处无限失去静平衡,如附图1(固体物体无限循环原理图)。
在自然界日常生活中,不到10克重的自行车加气咀,为什么人为的用手把加气咀拉倒离开轴心垂直平分线地心位置点时撒手,在自然地球吸引力能量供给作用下在轴心垂直平分线左右任意一侧的加气咀重心最后总是重合在轴心垂直平分线上地心位置点上的原理。人类设计一台让自行车加气咀重心永不重合轴心垂直平分线重心地心点的机械,多设计几个加气咀,让它释放的能量更大些而已。这些日常生活中的自然现象得出:把附图1转化成附图2、附图3等机械加工制造后就可以实现本附图1的原理技术,成为现实使用的地球引力能发电机械,根据引力差释放能量的大小利用能量守恒定律计算匹配相适应的发电机(8)。
发电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在自然界中植物的果实,叶子,种子,沙尘暴现象中等固体物体物质在自然能量的供给作用下,自从有人类记载以来,或更早,他们都依靠自然能量的自然供给作用上升下落的运行至今,且下落时释放的能量,,如:人们经常观察到的苹果。它周期性或非周期性的年复一年,循环至今,熟后下落到地球表面时,释放一定的能量,可人们发现它释放能量,就是人类没有一个人去研究出一个简单的机械缩短周期循环,把苹果下落时释放的能量索取出来利用于人类,至今物理课本书中及物理史料科技资料中无记载,只记载牛顿提到苹果熟后自己掉到地球表面是由于地球的吸引力所致,再就无后续的记载及研究课题。
我研究的领域就是:固体的苹果是有体积重量的存在,熟后在自然地球吸引力能的供给作用下,下落到地球表面时,因苹果是有体积,重量,高度落差等一切已知条件的存在时,它下落到地球表面时,释放一定的能量,就是把这种自然界中观察到的这些自然周期性循环自然现象的实例。如何缩短它的周期性,把它们自然释放的能量通过一个简单机械将附图1转化为附图2、附图3等,索取他们释放的能量,转化为电力能供人类使用。
人类只要发现有释放能量的现象存在时,就一定有人在想办法索取它释放的能量,研究出简单的机械,如现在实用的内燃机等一切机械。只有固体物体下落时释放的地球引力能,无人索取,是全人类的空白。因发明是一种前人没有涉入,而它的原理是古有存在的一门学问,破译后抽象的让人无法特好读懂,抽象的原因是物理史料中无记载。就用附图1图示的方法设计、转化、加工制造,附图2、附图3等所示的引力发电机械发电装置,见附图11。
附图1中固体物体钢球(4)在地球吸引力能的供给作用下沿设计轨道(7)下落轨道循环运行时释放的能量转化为电力能的发电系统,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清洁能源,属无限能源领域。就从附图1附图2附图3中固体物体钢球(4)在自然引力能源供给下沿设计轨道(7)循环运行且释放能量,转化为电力能源,以这种方式发出清洁的电力能源,供全人类电力能源短缺需求。
1.随着人类社会的飞速发展,全人类能源短缺与环保问题,成为今后人类面临的重大问题,人们不断探索,用细心观察研究积累自然界中的自然现象及一切研究,每一自然现象所释放的能量,探索研究索取自然能量,发展新型自然地球引力能,即无限引力能源,地球引力能源发电技术是替代落后有限的矿产化工燃料发电的一种新型发电方法及原理。此技术是牛顿总结在物理史料中苹果熟后由于地球的吸引力使苹果下落到地球表面,这一自然现象的后续新技术,属无限自然地球吸引力新型能源的范畴,多少次模型试验失败后几十年找到了它的正确方法及原理,这不是人为的想干什么就干什么那么简单的问题。它是有一定的科学技术支撑,如附图1转化加工制造附图2、附图3等,另有自然界中自行车加气咀现象,他为什么最后由于地球吸引力能的供给加气咀重心总是停在轴心垂直平分线上,即重心点重合于轴心垂直平分线点上地心位置,人类为了索取地球引力释放的能量,就设计一台让加气咀自然现象中,让不到10克重的加气咀重心与轴心垂直平分线地心位置点永不重合的机械,让地球引力无限的释放能量,如附图1中所示,多设计5个加气咀原理让五个加气咀的总体重心永远不能重合与轴心垂直平分线地心位置点上,让加气咀永找地心点运行,让加气咀永找不到地心,永找地心点永运行,这就破译了地球引力能无限释放能量的原理及正确的方法:索取地球引力能转化为电力能源这一自然现象就实现了。让苹果年复一年的上升下落周期缩短,无限循环释放出无限的地球吸引力能转化为电力能。点亮爱迪生发明的电灯泡等一切工农业、民用、用电器的供电问题。若设计附图1中的几个加重钢球(4)的重心点重合于轴心垂直平分线地心点上时,就以失败而告终就等同于法国亨内考,意大利画家达·芬奇两人研发的永动机是经轴心垂直平分线两侧。加重物体个数相等,体积重量相等,行程高度相等,所以地球供给它们轴心垂直平分线两侧每个加重钢球(4)的引力能也是相等的,轴心垂直平分线两侧,地球引力差等于零,重心点重合在轴心垂直平分线地心位置点上,即mgh=mgh、mgh-mgh=0即吸引力差等于零,无能量释放,以失败告终。
一种利用固体物体地球引力能发电机械装置由总体支架(1)、主轮(2)、链条(3)、加重物体钢球(4)、导向轮支撑杆(5)、导向轮(6),导轨运行自动伸缩支撑链条轨道装置(7)、发电机(8)、另端支撑链条轨道伸缩换挡杆及导轨系统(9)、上导向斜面楔状部件(10)、伸缩装置下导向装置(11)、主轴(12),链扣片(13)、链片凹形(14)、链条轴(15)、链条间隔距套(16)、地球吸引力消失及失重原理装置(17)、动力输出齿轮(18)等部件组成,其特征是:总体支架(1)、主轮(2)、链条(3)、使加重物体钢球(4)等重、等距;固装在链条上的加重物钢球(4)安装在链条上;导向轮支撑杆(5),支撑杆分为上导向杆和下导向杆,另端固定安装在主轴(12)上;,导向轮(6)分为上导向轮和下导向轮,使链条(3)在导轨运行自动伸缩支撑链条轨道装置(7)上伸出时形成轨道,使链条(3)行走在附图7轨道上;发电机(8)、另端支撑链条轨道伸缩换挡杆及导轨系统(9)、上导向斜面楔状部件(10),使导轨运行自动伸缩支撑链条轨道装置(7),伸缩装置下导向装置(11),在伸缩装置下导向装置(11)的导轨作用下,使链条沿下导向轮导向上导向轮方向轨道运行;主轴(12)固定安装在总体支架(1)上,链扣片(13)、链片凹形(14)吻合于伸缩杆末端轨道(7)上;链条间隔距套(16)安装在链条轴(15)上,形成一条链条(3);地球吸引力消失及失重原理装置(17)固定安装在外支架(1)上,不跟随加重物体钢球(4)及链条(3)行走运行转动,动力输出齿轮(18)安装在主轮(2),与主轮同向运行。
所述的一种利用固体物体地球引力能发电机械装置,其特征是:根据所提供的附图2,附图3等设计图纸加工制造出零部件后,即可组装成型一台离开地球表面固体物体地球引力能发电机械装置,在自然地球引力能的供给作用下,利用地球引力能发电机械装置在加重物体(4)沿设计轨道(7)连续重复运行转动,推动主轮(2)运行释放出地球引力能量,经动力输出齿轮(18)带动发电机(8)转化为电力能源。
所述的一种利用固体物体地球引力能发电机械装置,其特征是:所述装置的加重物体钢球(4)等重、等距固装在链条(3)上并分布在轴心垂直平分线左右两侧,轴心垂直平分线左侧加重物体钢球(4)的数量是13个;轴心垂直平分线右侧加重钢球(4)是16个,由于轴心垂直平分线左右两侧加重物体钢球(4)个数不等,重量不等,即有引力差的形成,运行时垂直高度相等,所以地球供给轴心垂直平分线左右两侧加重物体钢球(4)的吸引力也不相等,轴心垂直平分线左右两侧地球引力供给加重物体钢球(4)的引力能,是轴心垂直平分线左右两侧有引力差的存在,这种引力差正是能够不断重复运行的动力来源;地球吸引力消失及失重原理装置(17)相对应处是5个加重物体钢球(4),当其他部位的有重量的钢球进入地球吸引力消失及失重原理装置(17)后,使进入(17)装置内的加重物体钢球(4)瞬间重量为零,即地球引力为零,使相对应处的加重物体钢球(4)在自然地球吸引力能量供给作用之下带动整体附图7所示链条轨道上的加重物体运行,而处于主轴(12)轴心垂直平分线右侧的所有有重量的钢球(4)在地球引力的供给作用下,推动整体链条上固装的加重物体沿设计轨道(7)运行,这样就可不断推动主轮(2)转动;主轴(12)固定安装在总体支架(1)上是不能转动的,动力输出齿轮(18)与发电机(8)齿轮为反向转动,发电装置就可连续无限转动发电。
所述的一种利用固体物体地球引力能发电机械装置,其特征是:经轴心垂直平分线左右两侧加重物体个数,重量之比有差的存在,差大于零;公式中F是地球引力能,m是加重物体重量,g是常数,g=9.8㎡/秒,h是行程高度。轴心垂直平分线左右两侧F左=mgh F右=mgh,F=mgh得轴心垂直平分线左右两侧,加重物体钢球(4)的个数不等、及重量不等、即引力不等,mgh≠mgh mgh-mgh≠0即 mgh-mgh>0 有差的存在,差必须大于零及轴心垂直平分线两侧加重物体之比是16比13.即16个加重物体钢球(4)比13个加重物体钢球(4),差等于3个加重物体钢球(4),本附图4中,安装3排加重物体钢球(4)时,差等于9个加重物体钢球(4),在地球引力能差的供给作用之下使整条链上安装的加重物体沿设计轨道运行时释放能量的大小,差越大释放的能量就越大,反之则小,即轴心垂直平分线两侧地球引力差决定释放能量的大小;轴心垂直平分线两侧地球引力差大于零的任何形状设计,且无限转动运行,释放无限引力能量。
附图说明
图1是地球引力机械发电方法及原理实验图:来源于日常生活中详细观察自然界中的一切自然科学现象的多年研究知识积累,得到后将附图1设计转化为附图2,附图3等,最后转化为附图11。
图2是发电机械横截剖面图
图3是发电机械平面图
图4是引力发电分解平面图
图5等重等距安装加重物体分解图
图6链条连接片平面图
图7等重等距安装加重物体链条轨道图。钢球(4)固定安装在链条上使链条行走在轨道(7)上。
图8链条导轨部件伸缩伸出使链条导向设计位置运行装置平面图。
图9链条导轨部件伸进装置平面图使(7)在下导向轮设计位置处在图8的作用下拉出脱轨,使链条沿设计轨道方向运行至上导向轮(6)无休止运行。
图8的作用下拉出脱轨,使链条沿设计轨道方向运行至导向轮(6)无休止运行。
图10链条导轨部件整体图。
图11引力发电装置整体图。
图中部件名称及作用:
1是总体支架:是安装主轮等主机。
2是主轮:是由两部分组成,A侧和B侧合成一个静平衡圆轮。
3是链条:是行走在主轮(2)设计位置轨道(7)支撑链条装置上的,是加重物体钢球(4)地球所提供的自然引力所受力经(7)传递给主轮设计部位。
4是加重物钢球:是等距,等重,等体积,安装在设计链条上面,沿设计位置轨道安装,是无限重复循环运行。
5是导向轮支撑杆:分上导向支撑杆另端固装在主轴(12)设计位置处,下导向支撑杆,是固定安装在主轴(12)设计位置处,另端是安装上下导向轮,上导向轮(6)的设计位置。
6是导向轮:安装在导向轮支撑杆一端设计位置处是引导链条沿设计轨道运行指向。
7是自动伸缩支撑链条轨道装置:是链条行走的主轨道(7)。设计原理是闭合伸缩方式功能是指引链条(3)沿设计轨道(7)运行。
8是发电机装置:将输出的引力能转化为机械能,再转化为电力能源。
9是链条支撑伸缩杆轨道(7),使链条导轨装置部件附图8的作用下使伸缩杆拉出,形成设计轨道导轨使链条脱离轨道(7),使链条经下导向轮沿上导向轮的设计方向运行,无休止的重复轨道(7)运行,使链条(3)行走运行在设计轨道(7)上。
10.上导向斜面楔状部件:是控制支撑链条收缩杆(7)的收缩尺度,使链条(3)支撑在伸缩杆(7)上,沿设计轨道导向附图7运行,即自动导向装置。
11.伸缩装置下导向轮:使链条支撑杆缩回装置,使链条沿设计轨道导向运行,即自动导向装置。
12.主轴是安装主轮(2),A轮,B轮,两轮转动安装在主轴(12)上,主轴(12)是固定安装在外支架(1)上,不转动。
13.链扣片。
14.链片凹型口。凹型吻合于链条支撑杆轨道(7),见附图7。
15链条轴。
16.链条间隔距套。
17.地球吸引力消失及失重原理装置。相似于内燃机已供油的钢桶与活塞主部件,使进入本(17)装置内的加重物体钢球(4)重量瞬间等于零,即地球吸引力瞬间等于零,当加重物体钢球(4)行走出(17)装置时加重物体钢球(4)的重量及引力瞬间恢复正常自然状态,使(17)装置相对应处加重物体钢球(4)在自然引力供给作用下,沿自动伸缩支撑链条轨道装置(7)按附图7设计轨道运行。
18.动力输出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地球引力能发电机械装置有几大组成部分:总体支架(1)、主轮(2)、链条(3)、使加重物体钢球(4)等重等距,固装在链条上;加重物钢球(4)、导向轮支撑杆(5),支撑杆分为上导向杆和下导向杆,另端固定安装在主轴(12)上,一端安装导向轮(6),导向轮(6)分为上导向轮和下导向轮,使链条(3)在导轨运行自动伸缩支撑链条轨道装置(7)伸出时形成轨道使链条(3)行走在附图7轨道上,发电机(8)、另端支撑链条轨道伸缩换挡杆及导轨系统(9)、上导向斜面楔状部件(10),使导轨运行自动伸缩支撑链条轨道装置(7),伸缩装置下导向装置(11),在伸缩装置下导向装置(11)的导轨作用下,链使链条沿下导向轮导向上导向轮方向轨道运行;主轴(12)固定安装在总体支架(1)上,链口片(13)、链片凹形(14)吻合于伸缩杆末端轨道(7)上;链条间隔距套(16)套在链条轴(15)上;地球吸引力消失及失重原理装置(17)固定安装在外支架(1)上,不能跟随加重物体钢球(4)及链条(3)行走运行转动。
根据附图2,附图3等设计图纸加工制造出零部件后,即可组装成型一台离开地球表面固体物体地球引力能发电机械装置,附图11在自然地球引力能的供给作用下本发电机(8)使加重物体(4)沿设计轨道(7)连续重复运行转动,推动主轮(2)运行释放出地球引力能量,带动发电机(8)转化为电力能源。
索取自然地球引力能的简单机械的核心技术是,根据附图1研究设计附图2,附图3等原理,经轴心垂直平分线左右两侧,轴心垂直平分线左侧加重物体钢球(4)的数量是13个;轴心垂直平分线右侧加重钢球(4)是16个,由于轴心垂直平分线左右两侧加重物体钢球(4)个数不等,重量不等,即有引力差的形成,运行时垂直高度相等,所以地球供给轴心垂直平分线左右两侧加重物体钢球(4)的吸引力也不相等,轴心垂直平分线左右两侧地球引力供给加重物体钢球(4)的引力能,是轴心垂直平分线左右两侧有引力差的存在。这种引力差正是能够不断重复运行的动力来源。附图1中所示的地球吸引力消失及失重原理装置(17)相对应处是5个加重物体钢球(4),在自然地球引力能的供给下沿设计轨道运行。地球引力消失及失重的装置原理是,当其他部位的有重量的钢球进入地球吸引力消失及失重原理装置(17)后,使进入(17)装置内的加重物体钢球(4)瞬间重量为零,即地球引力为零,使相对应处的加重物体钢球(4)在自然吸引力供给作用之下带动整体附图7链条轨道上的加重物体处于主轴心垂直平分线右侧的所有的加重物体钢球(4)在地球引力的供给作用下,推动整体链条及加重物体钢球(4)沿设计轨道(7)运行,这样就可源源不断推动主轮(2)转动,主轴(12)是固定安装在总体支架(1)上不能转动的,动力输出齿轮(18)与发电机齿轮为反向转动,发电装置就可连续无限转动发电。
利用地球引力发电的基本原理是
经轴心垂直平分线左右两侧加重物体个数,重量之比有差的存在,差大于零。公式中F是地球自然引力释放的能量,m是加重物体重量,g是常数,g=9.8㎡/秒,h是行程高度。轴心垂直平分线左右两侧 F左=mgh F右=mgh
F=mgh得轴心垂直平分线左右两侧,加重物体钢球(4)的个数不等、及重量不等、即引力不等,mgh≠mgh mgh-mgh≠0即mgh-mgh>0 有差的存在,差必须大于零及轴心垂直平分线两侧加重物体之比是16比13.即16个加重物体钢球(4)比13个加重物体钢球(4),差等于3个加重物体钢球(4),本附图4中,安装3排加重物体钢球(4)时,差等于9个加重物体钢球(4),在地球引力能差的供给作用之下使整条链上安装的加重物体沿设计轨道运行时释放能量的大小。差越大释放的能量就越大,反之则小,即轴心垂直平分线两侧地球引力差决定释放能量的大小,轴心垂直平分线两侧地球引力差大于零的任何型状设计,依靠自然引力能供给无休止运行的机械,都属同一发明。
根据设计图纸加工制造出零部件后,即可组装成型一台固体物体地球引力能发电机械装置,在轴心垂直平分线两侧加重物体钢球(4),个数形成差即重量形成差,地球引力形成差,差在地球引力能的供给作用下使整根链条上的加重物体钢球(4)沿设计轨道运行,本发电机(8)使加重物体(4)沿设计轨道(7)连续重复转动运行,推动主轮(2)运行将地球引力能量转化为电力能源。
虽然这项发明无法用汉字语言词句精确组织叙述,只能用图示方法阐述本发明原理,如附图1中的原理是固有的,但文中的这种方式方法及固有的原理,人类是无法完善实现的科学,可这种实验方法及原理在瞬间捕捉科学原理,给人类科研带来福音,经过设计附图2,附图3,附图4等就实现了附图1的科幻原理变为现实,最后形成附图11,却让我研发转化为下文中的这项发明地球引力发电原理装置。如附图2附图3等。
核心技术保护范围:在日常生活中不到10克重的自行车加气咀,不管人为的把它拉开轴心垂直平分线左右,任意一侧位置撒手时,加气咀在自然地球吸引力能量的供给作用下,自找轴心垂直平分线的重合点。地心位置,那么本发明附图1中安装地球引力消失及失重原理装置(17)相对应处的5个加重物体钢球(4),它的重量为5吨重。他们这5个加重物体钢球(4),也是依靠地球自然吸引力能量供给,使它们5个加重物体钢球(4)沿设计轨道运行,自找轴心垂直平分线上的地心点的重合点地心位置,他们是自己永远找不到轴心垂直平分线设计重心点地心位置。及整体重心永不让重合轴心垂直平分线设计点地心位置。即轴心垂直平分线左右两侧永远是有引力差的存在,永不让左右两侧地球引力差等于零,永找地心永转,永远找不到重心重合点,地心位置。无休止的重复循环轨道转动运行。
根据设计加工制造附图2,附图3图纸零部件加工制造出后,组装成型一台固体地球引力能发电机械装置附图11,在自然地球引力能的供给作用下运行释放能量转化为电力能源。
本专利技术中,离开地球表面固体物体地球引力能源发电机械附图1附图2 附图3等至附图11的原理技术都是核心技术保护范围。
经轴心垂直平分线两侧加重物体个数,重量之比有差的存在,差大于零。公式中F是地球引力,m是加重物体钢球(4)重量,g是常数,g=9.8㎡/秒,h是行程高度。
F=mgh得mgh≠mgh mgh-mgh≠0 即 mgh-mgh>0 有引力差的存在,差必须大于零及轴心垂直平分线左右两侧加重物体钢球(4)之比是16比13.即16个加重物体钢球(4)比13个加重物体钢球(4),差等于3个加重物体钢球(4),本附图2中安装3排时,差等于9个加重物体在地球引力能的供给作用之下沿设计轨道(7)运行时释放能量的大小。差越大释放的能量就越大,反之则小,即差决定释放能量的大小,差大于零的任何型状设计都属同一发明。
在日常生活中,自行车加气咀为什么运行最后停在轴心垂直平分线点上,即加气咀重心重合于轴心垂直平分线地心位置。
法国亨内考与意大利画家达.芬奇两人设计的永动机,整体重心也是重合于轴心垂直平分线地心位置线段点上无引力差的形成,以失败而告终。
地球引力发电机械附图2 附图3等的重要部位整体重心是永不重合重心垂直平分线地心位置点上,所以加重物体钢球(4)在地球自然引力能源供给作用下,使加重钢球(4)自找轴心垂直平分线地心位置点运行,设计得让加重钢球(4)整体的重心永远找不到轴心垂直平分线地心点重合,让它永找轴心垂直平分线地心点运行,且释放无限能量。
把地球吸引力消失及失重原理装置(17)安装在法国亨内考与意大利画家达·芬奇两人设计的永动机。经轴心垂直平分线左右任意一侧设计位置时,使进入装置内的钢球瞬间重量等于零,即地球引力等于零,永动机也在地球吸引力消失及失重装置(17)技术原理改进作用下正常运行释放无限能量,点亮爱迪生发明的电灯泡,及替代矿产石化燃料发电,改变落后的发电方式。
那么本地球引力发电技术及原理附图2附图3等。就是利用附图1中本地球引力消失及失重(17)的技术及原理装置附图1中,地球引力消失及失重原理(17)转化为附图2附图3实现,利用本地球吸引力技术原理发电,使安装地球吸引力消失装置,使进入装置(17)内的加重物体钢球(4)瞬间地球引力为零及重量为零,是相对应处加重物体钢球(4)似自行车加气咀现象及果熟枝落的自然现象自找地心点位置设计的让整体加重钢球(4)自己永远找不到地心点位置,自找沿设计轨道永无休止的无限自找运行且释放能量。释放能量的大小取决于轴心垂直平分线左右两侧加重物体钢球(4)吸引力差的大小。差越大释放的能量越大反之则小。即附图1的方法及原理经附图2附图3等实现,转化成型为附图11,释放能量转化为电力能源。
即让加重物体钢球(4)无限自找轴心垂直平分线地心位置,无限循环运行转动。释放无限的地球引力能,转化为人类短缺的电力能源,代替矿产石化燃料能源发电等。对大气污染等都有一定的益处,是人类今后的无限新能源方向及设置主要释放能量的部件,整体重心点与轴心垂直平分线重心,地心设计点永不重合,无休止无限自找地心点运行转动释放无限地球引力能的技术原理,都属技术保护范围及根据附图1原理技术设计,垂直平分线左右任意一侧减取掉一个加重物体或两个加重物体或更多加重物体钢球(4)的技术原理等,属技术保护范围。
附图1实验方法及步骤:
加工一个达到静平衡的圆轮,象自行车后轮一样将车轮刹住,等重、等距安装加重物体,使轮子达到静平衡。经轴心垂直平分线任意一侧设计部位,安装地球引力消失及失重装置(17);将地球引力消失及失重装置(17)内的加重物体用手工方法去掉,放开刹车,让去掉加重物体的相对应处的加重物体在地球引力自然能量的供给作用下,沿设计方向转动。当其后面紧跟随的加重物体运行填充在以前去掉加重物体的位置时,再去掉进入地球引力消失及失重装置(17)内的加重物体,将去掉的加重物体用手工的方法安放在走出地球引力消失及失重装置(17)空余的设计位置,这样刹车刹住去掉设计部位处的加重物体,放开刹车,运行使其后续的加重物体进入地球引力消失及失重装置(17)内充填,又刹住刹车去掉加重物体,安装在走出地球引力消失及失重装置(17)外的空位置上,以此重复类推,实验完成,产生实验附图1,再将附图1设计转化为附图2、附图3等,最后形成附图11总装机械产品。
本机械的自然能量的供给系统及命名是以国际惯例命名:供给自然无限地球引力能使机械无限运行,最后将输出的能量命名为无限地球引力能,即地球引力能机械。
Claims (4)
1.一种利用固体物体地球引力能发电机械装置,由总体支架(1)、主轮(2)、链条(3)、加重物体钢球(4)、导向轮支撑杆(5)、导向轮(6),导轨运行自动伸缩支撑链条轨道装置(7)、发电机(8)、另端支撑链条轨道伸缩换挡杆及导轨系统(9)、上导向斜面楔状部件(10)、伸缩装置下导向装置(11)、主轴(12),链扣片(13)、链片凹形(14)、链条轴(15)、链条间隔距套(16)、地球吸引力消失及失重原理装置(17)、动力输出齿轮(18)等部件组成,其特征是:总体支架(1)、主轮(2)、链条(3)、使加重物体钢球(4)等重、等距;固装在链条上的加重物钢球(4)安装在链条上;导向轮支撑杆(5),支撑杆分为上导向杆和下导向杆,另端固定安装在主轴(12)上;,导向轮(6)分为上导向轮和下导向轮,使链条(3)在导轨运行自动伸缩支撑链条轨道装置(7)上伸出时形成轨道,使链条(3)行走在附图7所示的轨道上;发电机(8)、另端支撑链条轨道伸缩换挡杆及导轨系统(9)、上导向斜面楔状部件(10),使导轨运行自动伸缩支撑链条轨道装置(7),伸缩装置下导向装置(11),在伸缩装置下导向装置(11)的导轨作用下,使链条沿下导向轮导向上导向轮方向轨道运行;主轴(12)固定安装在总体支架(1)上,链扣片(13)、链片凹形(14)吻合于伸缩杆末端轨道(7)上;链条间隔距套(16)安装在链条轴(15)上,形成一条链条(3);地球吸引力消失及失重原理装置(17)固定安装在外支架(1)上,不跟随加重物体钢球(4)及链条(3)行走运行转动,动力输出齿轮(18)安装在主轮(2),与主轮同向运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固体物体地球引力能发电机械装置,其特征是:根据所提供的附图2,附图3等设计图纸加工制造出零部件后,即可组装成型一台离开地球表面固体物体地球引力能发电机械装置,在自然地球引力能的供给作用下,利用地球引力能发电机械装置在加重物体(4)沿设计轨道(7)连续重复运行转动,推动主轮(2)运行释放出地球引力能量,经动力输出齿轮(18)带动发电机(8)转化为电力能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固体物体地球引力能发电机械装置,其特征是:所述装置的加重物体钢球(4)等重、等距固装在链条(3)上并分布在轴心垂直平分线左右两侧,轴心垂直平分线左侧加重物体钢球(4)的数量是13个;轴心垂直平分线右侧加重钢球(4)是16个,由于轴心垂直平分线左右两侧加重物体钢球(4)个数不等,重量不等,即有引力差的形成,运行时垂直高度相等,所以地球供给轴心垂直平分线左右两侧加重物体钢球(4)的吸引力也不相等,轴心垂直平分线左右两侧地球引力供给加重物体钢球(4)的引力能,是轴心垂直平分线左右两侧有引力差的存在,这种引力差正是能够不断重复运行的动力来源;地球吸引力消失及失重原理装置(17)相对应处是5个加重物体钢球(4),当其他部位的有重量的钢球进入地球吸引力消失及失重原理装置(17)后,使进入(17)装置内的加重物体钢球(4)瞬间重量为零,即地球引力为零,使相对应处的加重物体钢球(4)在自然地球吸引力能量供给作用之下带动整体附图7所示链条轨道上的加重物体运行,而处于主轴(12)轴心垂直平分线右侧的所有有重量的钢球(4)在地球引力的供给作用下,推动整体链条上固装的加重物体沿设计轨道(7)运行,这样就可不断推动主轮(2)转动;主轴(12)固定安装在总体支架(1)上是不能转动的,动力输出齿轮(18)与发电机(8)齿轮为反向转动,发电装置就可连续无限转动发电。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固体物体地球引力能发电机械装置,其特征是:经轴心垂直平分线左右两侧加重物体个数,重量之比有差的存在,差大于零;公式中F是地球引力能,m是加重物体重量,g是常数,g=9.8㎡/秒,h是行程高度;轴心垂直平分线左右两侧F左=mgh F右=mgh,F=mgh得轴心垂直平分线左右两侧,加重物体钢球(4)的个数不等、及重量不等、即引力不等,mgh≠mgh mgh-mgh≠0 即 mgh-mgh>0 有差的存在,差必须大于零及轴心垂直平分线两侧加重物体之比是16比13.即16个加重物体钢球(4)比13个加重物体钢球(4),差等于3个加重物体钢球(4),本附图4中,安装3排加重物体钢球(4)时,差等于9个加重物体钢球(4),在地球引力能差的供给作用之下使整条链上安装的加重物体沿设计轨道运行时释放能量的大小,差越大释放的能量就越大,反之则小,即轴心垂直平分线两侧地球引力差决定释放能量的大小;轴心垂直平分线两侧地球引力差大于零的任何形状设计,且无限转动运行,释放无限引力能量。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10203136.6A CN106930915A (zh) | 2017-03-30 | 2017-03-30 | 一种利用固体物体地球引力能发电机械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10203136.6A CN106930915A (zh) | 2017-03-30 | 2017-03-30 | 一种利用固体物体地球引力能发电机械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6930915A true CN106930915A (zh) | 2017-07-07 |
Family
ID=594254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10203136.6A Pending CN106930915A (zh) | 2017-03-30 | 2017-03-30 | 一种利用固体物体地球引力能发电机械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6930915A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517573A (zh) * | 2019-08-02 | 2019-11-29 | 安徽盛鸿展览工程有限公司 | 一种机械韵律演示装置用演示球双向提升机构 |
-
2017
- 2017-03-30 CN CN201710203136.6A patent/CN106930915A/zh active Pending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517573A (zh) * | 2019-08-02 | 2019-11-29 | 安徽盛鸿展览工程有限公司 | 一种机械韵律演示装置用演示球双向提升机构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AU2022259777A1 (en) | Gravitational electric power plant technology | |
US20100327603A1 (en) | D.E.S. generator 2 | |
US20080001579A1 (en) | Gravity propelled generator | |
US20120119508A1 (en) | Gravity and Buoyancy Electricity Generation System | |
CN102374108A (zh) | 浮力、重力循环发电法 | |
CN106930915A (zh) | 一种利用固体物体地球引力能发电机械装置 | |
CN202538367U (zh) | 一种类似水车结构的玩具 | |
US20220316449A1 (en) | Gravitational Electric Power Plant Technology | |
WO2010025502A1 (en) | A power producing wheel using gravity | |
Natu et al. | Generation of electricity using gravity | |
Saeed et al. | Steps towards sustainability: Energy generating seesaw | |
Khan et al. | Self-energy sustainable playgrounds for children | |
CN102055276B (zh) | 一种集成化新动力发电机组 | |
CN2091366U (zh) | 自转动力能源产生器 | |
US20160186724A1 (en) | Hybrid Electric Generation Systems for generating cleaner and renewable electric energy | |
CN103511201A (zh) | 一种动力机 | |
CN202756189U (zh) | 动力机 | |
US20190312435A1 (en) | Regenerative and Sustainable Energy Structures | |
CN105736260A (zh) | 应用陀螺效应的重力连续发电机械装置 | |
Pimienta Martínez | Design and Analysis of a Wave Energy Converter of Point Absorber Type for the Energy Extraction from the Waves | |
CN103388553B (zh) | 动力装置 | |
TR202022486A2 (tr) | Yerçeki̇mi̇ kuvveti̇ ve sivilarin kaldirma kuvveti̇ prensi̇bi̇ne dayanarak çalişan elektri̇k üreteci̇ | |
Sarma | Principle of the Gravitation Engine Based on'Continuous Weight-Transfer'Method | |
Franklin | Similarities in portable energy form in the Hoover Dam and electron transport chain. | |
Chain et al. | Cell Biology Research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0707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