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927013B - 飞艇的姿态调整方法 - Google Patents

飞艇的姿态调整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927013B
CN106927013B CN201710113854.4A CN201710113854A CN106927013B CN 106927013 B CN106927013 B CN 106927013B CN 201710113854 A CN201710113854 A CN 201710113854A CN 106927013 B CN106927013 B CN 10692701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ship
robot
cable
balancing
gravity cen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113854.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927013A (zh
Inventor
赵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Infinite Spac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Infinite Spac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Infinite Spac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Infinite Spac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113854.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927013B/zh
Publication of CN10692701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92701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92701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92701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4AIRCRAFT; AVIATION; COSMONAUTICS
    • B64BLIGHTER-THAN AIR AIRCRAFT
    • B64B1/00Lighter-than-air aircraft
    • B64B1/06Rigid airships; Semi-rigid airships
    • B64B1/38Controlling position of centre of gravit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Manipulator (AREA)
  • Control Of Position, Course, Altitude, Or Attitude Of Moving Bod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动调整飞行姿态的飞艇及其姿态调整方法,该飞艇包括艇体气囊,艇体气囊内部设置配平机器人、配平机器人保持装置和传感器,配平机器人位于飞艇的理论重心位置附近,配平机器人与传感器连接并能够接收传感器的信号;传感器用于监测飞艇的飞行姿态,配平机器人保持装置用于维持配平机器人沿固定路线向理论重心一侧运行,配平机器人在艇体气囊内部自主沿配平机器人保持装置移动,通过自身重量实现对飞艇的重新配平。本发明的自动调整飞行姿态的飞艇简化了飞艇的尾部或两侧的推进装置,对减轻飞艇结构重量,增加飞艇的有效载荷具有重要意义。

Description

飞艇的姿态调整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飞行器浮空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飞艇的姿态调整方法。
背景技术
飞艇属于浮空器的一种,它由巨大的流线型艇体、位于艇体下面的吊舱、起稳定控制作用的尾面和推进装置等组成。艇体气囊内充以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如氦气以产生浮力使飞艇升空,吊舱用于搭载人员和装载货物,尾面用来控制和保持航向、俯仰的稳定。
在理想情况下,飞艇在某一高度巡航时,囊体和吊舱应保持水平状态,其姿态不会发生倾斜。这就要求必须合理布置吊舱的位置,保证整个飞艇的重心位于飞艇升力中心的正下方。但是,在实际情况下,由于各种误差的存在,吊舱的位置与其理想状态下的位置存在一定差距,导致飞艇囊体和吊舱发生倾斜。
对于在某一高度巡航的飞艇,其囊体体积是固定的,因此飞艇囊体内气体产生的浮力保持不变。这就意味着飞艇所携带的有效载荷受到一定限制。为了增加飞艇的有效载荷,有必要对飞艇的结构做出改进。
目前,用于调节飞艇姿态的装置大多是安装于囊体尾部或两侧的螺旋桨,导致囊体尾部或两侧的推进装置结构比较复杂,重量也大大增加。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具有正常载荷的自动调整飞行姿态的飞艇及其姿态调整方法。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自动调整飞行姿态的飞艇,包括艇体气囊,该艇体气囊内部设置配平机器人、配平机器人保持装置和传感器,配平机器人位于飞艇的理论重心位置附近,配平机器人与传感器连接并能够接收传感器的信号;传感器用于监测飞艇的飞行姿态,配平机器人保持装置用于维持配平机器人沿固定路线向理论重心位置一侧运行,配平机器人在气囊内部自主沿配平机器人保持装置移动,通过自身重量实现对飞艇的重新配平。
优选,配平机器人保持装置为缆绳,缆绳经过理论重心位置,且两端分别与飞艇前缘和飞艇后缘连接,缆绳的长度与艇体气囊的长度相等,配平机器人能够在缆绳上沿缆绳的延伸方向移动。
优选,配平机器人上设有一通孔,缆绳穿过通孔使配平机器人能够在缆绳上自由移动。
优选,传感器位于配平机器人上。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该飞艇的姿态调整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在飞艇的理论重心位置附近设置连接有传感器的机器人和配平机器人保持装置,保证机器人能够沿配平机器人保持装置向理论重心位置的一侧自由移动。
S2:当飞艇处于巡航高度时,判断飞艇姿态是否水平。
S3:当飞艇姿态处于水平时,保持当前状态;当飞艇姿态偏离水平位置时,传感器生成信号,并将信号传递给机器人,指示机器人沿保持装置的移动,实现对飞艇的重新配平,使飞艇重新处于水平飞行姿态。
S4:传感器再次发出信号,机器人停止移动。
优选,配平机器人保持装置为缆绳,缆绳两端分别与飞艇前缘和飞艇后缘连接,并且缆绳的长度与气囊的长度相等,配平机器能够在缆绳上前后自由移动从而调整飞艇的飞行姿态。
优选,配平机器人上设置一通孔,并通过通孔将配平机器人穿设于缆绳上实现前后自由移动。
优选,步骤S3包括:当飞艇飞行姿态偏离水平位置时,其重心偏离理论重心位置并位于理论重心位置一侧,传感器生成信号并将信号传递给配平机器人,指示配平机器人向设计位的另一侧反向爬行,直至飞艇的重心重归理论重心位置。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的自动调整飞行姿态的飞艇简化了飞艇的尾部或两侧的推进装置,对减轻飞艇结构重量,增加飞艇的有效载荷具有重要意义。
2.由于在实际操作中,飞艇重心偏离设计位的距离比较小,而缆绳的长度很长,因此本发明的调节姿态用方法的调节范围很宽,调节的灵敏度高。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发明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飞艇的姿态调整方法的飞艇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飞艇的姿态调整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方式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提出一种自动调整飞行姿态的飞艇,包括艇体气囊1,该艇体气囊1内部设置配平机器人3、配平机器人保持装置2和传感器,配平机器人3与传感器连接并能够接收传感器的信号;传感器用于监测飞艇的飞行姿态,配平机器人保持装置2用于维持配平机器人3沿固定路线向理论重心位置一侧运行,配平机器人3在艇体气囊1内部自主沿配平机器人保持装置2移动,通过自身重量实现对飞艇的重新配平,使飞艇的飞行重心重回理论重心位置,保持水平姿态飞行。
配平机器人保持装置2为缆绳,在本实施方式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缆绳两端分别与飞艇前缘和飞艇后缘连接,缆绳的长度与艇体气囊1的长度相等,配平机器人3能够在缆绳上前后自由移动从而调整飞艇的飞行姿态。在本实施方式的另一个实施例中,缆绳的两端分别与飞艇内部的左侧和右侧刚性片连接,缆绳的长度与艇体气囊1的宽度相等,配平机器人3能够再缆绳上左右自由移动从而调整姿态。也就是说,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不仅限于缆绳连接在飞艇的前缘和后缘,且缆绳的长度与飞艇的长度相等,方案中,为纠正飞艇在任一方向上的角度倾斜而对应设置的缆绳方向以缆绳长度均在本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配平机器人3上设有一通孔,缆绳穿过通孔使配平机器人3能够在缆绳上前后自由移动。通常情况下为使传感器感觉更为灵敏,将传感器设置于艇身的理论重心位置,本实施方式中,传感器设置于配平机器人3上。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还包括该飞艇自动调整飞行姿态的方法。方案包括:
S1:在艇体气囊的理论重心位置附近设置连接有传感器的配平机器人3和配平机器人保持装置2,保证配平机器人3能够沿配平机器人保持装置2的延伸方向自由移动。
S2:当飞艇处于巡航高度时,判断飞艇姿态是否水平。
S3:当飞艇姿态处于水平时,保持当前状态;当飞艇姿态偏离水平位置时,传感器生成信号,并将信号传递给机器人,指示机器人沿保持装置的移动,实现对飞艇的重新配平,使飞艇重新处于水平飞行姿态。
S4:传感器再次发出信号,机器人停止移动。
具体包括:
S1:在飞艇囊体1内部的理论重心位置附近设置连接有传感器的配平机器人3和缆绳,在配平机器人3身上开孔,使缆绳穿过配平机器人3身上的小孔,将缆绳两端分别和飞艇囊体1的前缘、后缘的刚性片连接,且保证缆绳的长度与飞艇长度相等,使得当飞艇囊体1充入氦气升空,在固定高度巡航时,飞艇囊体1在内外压差的作用下完全撑开,此时缆绳恰好被拉直,并经过飞艇的理论重心位置,配平机器人3恰好位于缆绳上飞艇的理论重心位置,且配平机器人3能够沿缆绳自由移动。
S2:当飞艇经过囊体充气、释放升空过程后,处于在固定高度的巡航状态时,判断飞艇姿态是否水平。在巡航过程中,当飞艇的实际重心位置在理论重心位置之前,飞艇前倾,当飞艇的实际重心位置在理论重心位置之后,飞艇后倾,当飞艇的实际重心位置与理论重心位置重合,飞艇保持水平姿态飞行。
S3:当飞艇姿态处于水平时,保持当前状态;当飞艇姿态偏离水平位置时,当飞艇飞行姿态偏离水平位置时,其重心偏离理论重心位置并位于理论重心位置一侧,传感器生成信号并将信号传递给配平机器人3,指示配平机器人3向设计位的另一侧反向爬行,直至飞艇的重心重归理论重心位置。
S4:传感器再次发出信号,配平机器人3收到信号后停止移动。
由以上可知,办发明的方案及保护范围包括但不限于调整飞艇的前俯、后仰、左倾、右倾姿态,飞艇在平明方向的任一方位的倾斜,都可以通过设置对应位置的缆绳来进一步实现。
另外,在实际操作中,传感器可以设为角度传感器、位移传感器等多种传感器,机器人3身上的传感器可以和飞艇的控制中心信号连接,通过控制中心将信号转化为指令,控制机器人的行走。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使用机器人调节飞艇姿态的方法,能够在不改进飞艇囊体尾部或两侧的推进装置的前提下,利用简单的设备,容易地进行实现,并且本方法对比一般方法,调节灵敏度更高,调节的范围更宽。
以上,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2)

1.一种飞艇的姿态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飞艇的艇体气囊(1)内部设置配平机器人(3)、配平机器人保持装置(2)和传感器,所述配平机器人(3)位于所述飞艇的理论重心位置附近,所述配平机器人(3)与所述传感器连接并能够接收所述传感器的信号;所述传感器用于监测所述飞艇的飞行姿态,所述配平机器人保持装置(2)用于维持所述配平机器人(3)沿固定路线向理论重心一侧运行,所述配平机器人(3)在所述艇体气囊(1)内部自主沿所述配平机器人保持装置(2)移动,通过自身重量实现对飞艇的重新配平;
所述配平机器人保持装置(2)为缆绳,所述缆绳经过所述理论重心位置,且两端分别与飞艇前缘和飞艇后缘连接,所述缆绳的长度与艇体气囊(1)的长度相等,所述配平机器人(3)能够在所述缆绳上沿所述缆绳的延伸方向移动;
所述配平机器人(3)上设有一通孔,所述缆绳穿过所述通孔使所述配平机器人(3)能够在所述缆绳上自由移动;所述传感器位于所述配平机器人(3)上;
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在艇体气囊(1)的理论重心位置附近设置连接有传感器的配平机器人(3)和配平机器人保持装置(2),保证配平机器人(3)能够沿配平机器人保持装置(2)向理论重心位置的一侧移动;
S2:当飞艇处于巡航高度时,判断飞艇姿态是否水平;
S3:当飞艇姿态处于水平时,保持当前状态;当飞艇姿态偏离水平位置时,传感器生成信号,并将信号传递给配平机器人(3),指示配平机器人(3)沿配平机器人保持装置(2)移动,实现对飞艇的重新配平;
S4:传感器再次发出信号,配平机器人(3)停止移动;
配平机器人保持装置(2)为缆绳,缆绳两端分别与飞艇前缘和飞艇后缘连接,并且缆绳的长度与气囊的长度相等,配平机器人(3)能够在缆绳上前后自由移动从而调整飞艇的飞行姿态;
配平机器人(3)上设有一通孔,缆绳穿过通孔使配平机器人(3)能够在缆绳上自由移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姿态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包括:
当飞艇飞行姿态偏离水平位置时,其重心偏离理论重心位置并位于理论重心位置一侧,传感器生成信号并将信号传递给配平机器人(3),指示配平机器人(3)向设计位的另一侧反向爬行,直至飞艇的重心重归理论重心位置。
CN201710113854.4A 2017-02-28 2017-02-28 飞艇的姿态调整方法 Active CN10692701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113854.4A CN106927013B (zh) 2017-02-28 2017-02-28 飞艇的姿态调整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113854.4A CN106927013B (zh) 2017-02-28 2017-02-28 飞艇的姿态调整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927013A CN106927013A (zh) 2017-07-07
CN106927013B true CN106927013B (zh) 2020-08-14

Family

ID=594244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113854.4A Active CN106927013B (zh) 2017-02-28 2017-02-28 飞艇的姿态调整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92701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639304A (zh) * 2018-06-30 2018-10-12 达天飞艇(宁夏)有限公司 带有前翼的平流层飞艇及其工作方法
CN108639305A (zh) * 2018-06-30 2018-10-12 达天飞艇(宁夏)有限公司 带有全动式前翼和移动式配重的平流层飞艇
CN109733586B (zh) * 2018-12-28 2020-10-16 北京临近空间飞艇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软式飞艇艇库内高效简易配平配重方法
CN114152453B (zh) * 2020-09-08 2023-10-27 北京机械设备研究所 一种浮空平台缆绳操纵机构地面缩比试验装置
CN112925336B (zh) * 2021-01-15 2022-11-22 北京电子工程总体研究所 一种基于缆绳操纵吊舱的囊体姿态控制回路和方法
CN113335491A (zh) * 2021-07-23 2021-09-03 湖北航特航空飞行器有限公司 一种飞艇的重心平衡装置及其调节方法
CN113978690B (zh) * 2021-10-27 2023-11-21 中国特种飞行器研究所 一种飞艇配平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305641B1 (en) * 1999-03-29 2001-10-23 Agency Of Industri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uper-pressured high-altitude airship
CN201071111Y (zh) * 2007-09-14 2008-06-11 奥飞亚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适用于飞艇气囊的压差自动调节控制装置
CN101734366A (zh) * 2010-01-05 2010-06-16 严学文 飞艇姿态调整方法以及相关飞艇
CN204124357U (zh) * 2014-07-28 2015-01-28 湖南航天机电设备与特种材料研究所 一种带有配平装置的多起落架飞艇
JP2015030294A (ja) * 2013-07-31 2015-02-16 地方独立行政法人東京都立産業技術研究センター 飛行装置及び駆動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2346635U (zh) * 2011-09-29 2012-07-25 鲁国庆 可移动配重的塔吊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305641B1 (en) * 1999-03-29 2001-10-23 Agency Of Industri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uper-pressured high-altitude airship
CN201071111Y (zh) * 2007-09-14 2008-06-11 奥飞亚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适用于飞艇气囊的压差自动调节控制装置
CN101734366A (zh) * 2010-01-05 2010-06-16 严学文 飞艇姿态调整方法以及相关飞艇
JP2015030294A (ja) * 2013-07-31 2015-02-16 地方独立行政法人東京都立産業技術研究センター 飛行装置及び駆動装置
CN204124357U (zh) * 2014-07-28 2015-01-28 湖南航天机电设备与特种材料研究所 一种带有配平装置的多起落架飞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927013A (zh) 2017-07-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927013B (zh) 飞艇的姿态调整方法
US9745042B2 (en) Airship including aerodynamic, floatation, and deployable structures
US9428257B2 (en) Extended endurance air vehicle
US9567055B2 (en) Airship pitch trim and directional control system
CN109515674B (zh) 混合动力垂直起降运载工具
ES2420963T3 (es) Aeronave lenticular
US8308142B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transporting cargo utilizing an air towing system that can achieve vertical take-off and vertical landing
KR101646736B1 (ko) 조인드윙형 무인항공기
US9193432B2 (en) Stratospheric stay facility
US20180134357A1 (en) Kite-powered unmanned underwater vehicle
JP2013079034A (ja) 空撮用回転翼機
US11685500B2 (en) Unmanned airships, aerostats, and hybrid airship-aerostat systems and methods thereof
US20210354821A1 (en) Flying Apparatus
EP1599382A2 (en) Air vehicle
US20160179097A1 (en) Unmanned Aerial Vehicle and a Method for Landing the Same
US20140012433A1 (en) Self-powered releasable aerostat and method and system for releasing and controlling the aerostat
PT1551706E (pt) Dirigível de casco duplo controlado por orientação do impulso
KR20200028742A (ko) 부력기구를 구비한 무인 비행체 및 무인 비행체의 자세제어방법
CN106005394A (zh) 一种救援飞行器
US8100367B1 (en) Variable geometry wing using a roll-up device
CN110979625A (zh) 一种四矢量涵道的载重飞艇
CN115743511A (zh) 行星探测浮空系统及行星探测方法
US20240158091A1 (en) Hydrofoil Equipped Seaglider Takeoff
CN212172509U (zh) 一种四矢量涵道的载重飞艇
Tayyab et al. Design of a blimp based unmanned aerial vehicle for surveillanc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Zhao Lei

Inventor after: Guo Ta

Inventor before: Zhao Le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