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911851A - 一种移动终端的控制方法及移动终端 - Google Patents

一种移动终端的控制方法及移动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911851A
CN106911851A CN201710108070.2A CN201710108070A CN106911851A CN 106911851 A CN106911851 A CN 106911851A CN 201710108070 A CN201710108070 A CN 201710108070A CN 106911851 A CN106911851 A CN 10691185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bile terminal
default
data
earphone
us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108070.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911851B (zh
Inventor
郑梓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108070.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911851B/zh
Publication of CN10691185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91185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91185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91185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 H04M1/72448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adapting the functionality of the device according to specific conditions
    • H04M1/7245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adapting the functionality of the device according to specific conditions according to context-related or environment-related condi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30Authentication, i.e. establishing the identity or authorisation of security principals
    • G06F21/31User authentica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30Authentication, i.e. establishing the identity or authorisation of security principals
    • G06F21/31User authentication
    • G06F21/32User authentication using biometric data, e.g. fingerprints, iris scans or voiceprint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70Protecting specific internal or peripheral components, in which the protection of a component leads to protection of the entire computer
    • G06F21/88Detecting or preventing theft or los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 H04M1/72403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local support of applications that increase the functionalit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的控制方法及移动终端,该方法包括:在移动终端插入耳机状态下,检测耳机与移动终端的连接状态;若检测到耳机被拔出,则在预设的第一时间段内,进行移动终端的用户身份验证,得到验证结果;若验证结果为预设的异常结果,则开启移动终端的防盗工作模式。本发明提供的移动终端的控制方法及移动终端,能够在检测到耳机被拔出时,及时进行移动终端的用户身份验证,快速得到验证结果,能够实现快速开启防盗工作模式,在移动终端丢失的短时间内就能够进行防盗提醒,时效性强,有利于用户及时发现移动终端被盗,从而提高了用户找回丢失的移动终端的成功率。

Description

一种移动终端的控制方法及移动终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移动终端的控制方法及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手机等移动终端已经逐步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为人们工作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但是,手机等移动终端被盗的事件也时有发生。移动终端被盗后,里面所存储的重要信息很可能会丢失或者泄露,给用户带来财产或其他损失。
目前,针对移动终端存在着一些防盗方法,在用户发现移动终端丢失后,可通过开启防盗模式,控制移动终端锁定所有功能,并清除移动终端的所有数据,从而避免移动终端中的隐私信息的泄露。但是,现有的防盗方法在移动终端用户发现移动终端被盗,已经错过了最佳的找回时机,缺乏时效性,不利于用户及时找回丢失的移动终端。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移动终端的控制方法及移动终端,以解决现有的移动终端防盗措施,缺乏时效性,不利于用户及时找回丢失的移动终端的问题。
一方面,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的控制方法,该方法包括:
在移动终端插入耳机状态下,检测耳机与移动终端的连接状态;
若检测到耳机被拔出,则在预设的第一时间段内,进行移动终端的用户身份验证,得到验证结果;
若验证结果为预设的异常结果,则开启移动终端的防盗工作模式。
另一方面,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包括:
检测模块,用于在移动终端插入耳机状态下,检测耳机与移动终端的连接状态;
验证模块,用于若检测到耳机被拔出,则在预设的第一时间段内,进行移动终端的用户身份验证,得到验证结果;
开启模块,用于若验证结果为预设的异常结果,则开启移动终端的防盗工作模式。
这样,本发明提供的移动终端的控制方法及移动终端,在移动终端插入耳机状态下,检测耳机与移动终端的连接状态;若检测到耳机被拔出,则在预设的第一时间段内,进行移动终端的用户身份验证,得到验证结果;若验证结果为预设的异常结果,则开启移动终端的防盗工作模式。本发明提供的移动终端的控制方法,能够在检测到耳机被拔出时,及时进行移动终端的用户身份验证,快速得到验证结果,能够实现快速开启防盗工作模式,在移动终端丢失的短时间内就能够进行防盗提醒,时效性强,有利于用户及时发现移动终端被盗,从而提高了用户找回丢失的移动终端的成功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的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2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3表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4表示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的框图之一;
图5表示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的框图之二;
图6表示本发明的第五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的框图;
图7表示本发明的第六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第一实施例
参见图1,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的控制方法,包括:
步骤101,在移动终端插入耳机状态下,检测耳机与移动终端的连接状态。
可选地,本发明预先设置有防盗功能,当防盗功能开启后,移动终端检测耳机与移动终端的连接状态,若检测到耳机被拔出,则在预设的第一时间段内,进行移动终端的用户身份验证,得到验证结果;若验证结果为预设的异常结果,则开启移动终端的防盗工作模式。
步骤102,若检测到耳机被拔出,则在预设的第一时间段内,进行移动终端的用户身份验证,得到验证结果。
本发明实施例中,当检测到耳机被拔出时,产生一个中断用来触发移动终端对用户进行身份验证。可选地,身份验证可以是指纹验证、密码验证或其他验证方式。在规定的验证时间内,需要用户回应移动终端,通过指纹或者密码锁等安全识别方式来进行实现人机互连。而限定在预设的第一时间段内完成身份验证,目的是验证拔出者是否为用户本人,若长时间未完成身份验证,则表明移动终端可能被盗,而盗用者无法完成身份验证。
步骤103,若验证结果为预设的异常结果,则开启移动终端的防盗工作模式。
其中,若验证结果为预设的异常结果,表明移动终端当前可能被盗,启动防盗工作模式,可以包括发出防盗警报等。
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中,当用户启动防盗功能后,检测到与移动终端连接的耳机被拔出时,启动身份验证,以检测耳机是否被异常拔出;当身份验证结果为预设的异常结果时,则移动终端可能被盗用,启动防盗工作模式。本发明能够在检测到耳机被拔出时,及时进行移动终端的用户身份验证,快速得到验证结果,能够实现快速开启防盗工作模式,在移动终端丢失的短时间内就能够进行防盗提醒,时效性强,有利于用户及时发现移动终端被盗,从而提高了用户找回丢失的移动终端的成功率。
第二实施例
参见图2,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的控制方法,包括:
步骤201,在移动终端插入耳机状态下,检测耳机与移动终端的连接状态。
可选地,本发明预先设置有防盗功能,当防盗功能开启后,移动终端检测耳机与移动终端的连接状态,若检测到耳机被拔出,则在预设的第一时间段内,进行移动终端的用户身份验证,得到验证结果;若验证结果为预设的异常结果,则开启移动终端的防盗工作模式。
其中,可以是实时检测检测耳机与移动终端的连接状态,或者按照预设的周期,检测耳机与移动终端的连接状态,例如每隔20秒检测一次耳机与移动终端的连接状态,检测的间隔时间可以任意设置。对于上述按照预设周期检测耳机与移动终端的连接状态,可减小频繁检测带来的功耗。优选地,在预设时间段没有检测到耳机拔出后,将防盗功能设置为睡眠状态,减少耗电。
在用户设置启动防盗功能之后,移动终端插入耳机状态下,定时检测耳机与移动终端的连接状态,优选地,在预设的地理位置或者区域,移动终端自动启动防盗功能,例如,用户在一些容易丢失移动终端的环境里,比如当检测到移动终端位于移动终端用户的居住地到上班地点之间的预设范围,则自动启动防盗功能,及时检测耳机与移动终端的连接状态,从而能够避免当耳机被拔出时用户未察觉时,造成移动终端丢失。
步骤202,若检测到耳机被拔出,检测在预设的第一时间段内是否接收到移动终端的用户输入的第一验证数据;第一验证数据包括移动终端所采集的指纹数据、虹膜数据、密码数据中的至少一项。
其中,当防盗功能启动后,检测到耳机被拔出时,产生一个中断,用来触发移动终端对用户进行身份验证。
例如,当检测到耳机被拔出的场景,启动身份验证,比如在显示屏上要求用户将手指置于指纹采集区域采集指纹信息,或者要求用户输入密码,或者要求采集用户的虹膜数据;并检测在预设的第一时间段内是否接收到移动终端的用户输入的第一验证数据,限定在预设的第一时间段内完成身份验证,目的是验证拔出者是否为用户本人,若长时间未完成身份验证,则表明移动终端可能被盗,而盗用者无法完成身份验证。
其中,第一验证数据包括移动终端所采集的指纹数据、虹膜数据、密码数据中的至少一项。可选地,对于同一移动终端的不同用户,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并不限定第一验证数据的具体内容,可以为指纹数据、虹膜数据、密码数据中的一种或多种,增强验证数据的多样性,以提高验证数据被破解的难度。
步骤203,若接收到移动终端的用户输入的第一验证数据,则将第一验证数据与预先存储的加密数据进行比对,得到验证结果。
具体地,上述第一验证数据需将验证模板预先存储在移动终端中,当采集到用户输入的第一验证数据时,与预先存储的验证模板进行比对,得出验证结果。
例如,当第一验证数据为密码时,若接收到用户输入的密码时,将用户输入的密码与预先存储的密码模板进行比对,根据比对情况得到验证结果。
步骤204,若验证结果为在预设的第一时间段内未接收到移动终端的用户输入的第一验证数据,则开启移动终端的防盗工作模式。
或者若验证结果为第一验证数据与预先存储的加密数据不匹配,则开启移动终端的防盗工作模式。
其中,当身份验证的验证结果为异常时,异常包括在规定的时间内未完成验证以及验证数据不匹配,则表明耳机当前被异常拔出,移动终端可能被盗,在用户未察觉耳机被异常拔出时,及时启动防盗警报提醒用户避免移动终端被盗;若用户未能察觉防盗警报,且盗用者携带移动终端离开,移动终端可周期性地获取移动终端的当前位置信息,不停地将当前位置信息上报至云服务器,通过云服务器便可获知移动终端的当前位置。
例如,当第一验证数据为密码数据时,若验证结果为用户输入的密码数据与密码模板不匹配,或者输入超时,在预设的第一时间段内为收到用户输入的第一验证数据,则验证结果为异常。
优选地,步骤204包括:屏蔽移动终端的关机指令;或者当移动终端设置有开关机电路时,将开关机电路中的关机电路设置为断开状态。
具体地,当身份验证结果异常时,屏蔽关机指令,使移动终端无法关机;若移动终端被盗,启动防盗警报之后,盗用者可能会采取关机措施,避免警报工作以及将位置信息上传至云服务器,若不屏蔽关机指令,则盗用者极有可能在盗取移动终端后,将移动终端关机,使得移动终端无法进行防盗警报,因此,屏蔽关机指令之后,盗用者无法关机,无法关闭防盗工作模式,确保防盗工作模式顺利进行。
优选地,步骤204包括:判断移动终端是否设置有电池锁;若移动终端是否设置有电池锁,则将移动终端的电池设置为锁定状态。
其中,当移动终端设置有硬件结构的电池锁时,比如设置有用于锁定电池的凸起结构或者其他形式的电池锁,通过锁定电池锁,可避免盗用者将电池拔出,确保防盗警报正常工作;若不锁定电池锁,则盗用者极有可能在盗取移动终端后,将电池拔出,使得移动终端无法进行防盗警报等,造成无法挽回的后果。
优选地,步骤204包括:执行如下至少一项操作:控制移动终端的扬声器按照预设第一周期,播放预设语音数据;控制移动终端的闪光灯按照预设第二周期,进行闪烁;按照预设第三周期,将移动终端实时地理位置信息上传至云服务器。其中,防盗警报可包括多种形式;可通过移动终端的扬声器持续或周期性响铃,按照预设第一周期播放而不是持续播放,以节省移动终端电量,且音量可设置为移动终端的最大音量且不可调小,使用户以及周围环境中的人及时听见响铃。
控制闪光灯按照预设第二周期,进行闪烁,一方面为了节省移动终端的电量,一方面为了保护闪光灯的硬件结构,确保在嘈杂或者黑暗环境中起到警报的作用。
移动终端预设第三周期获取移动终端的当前位置信息,周期性地获取便于获得位置信息的变化,将当前位置信息上报至云服务器,使用户通过云服务器便可获知移动终端的当前位置。
优选地,步骤204包括:在预设的第二时间段内,控制移动终端启动防盗警报,其中,防盗警报包括如下至少一项:移动终端的扬声器持续响铃或按照预设周期进行响铃,移动终端的闪光灯按照预设周期进行闪烁;
在预设的第二时间段之后,按照预设第四周期,启动防盗警报。
其中,在预设的第二时间段内,控制移动终端持续性或者频率较高地启动防盗警报,当防盗警报持续工作一段时间后,移动终端被盗的情况仍未被发现,为了保存移动终端的电量,将防盗警报设置为按照预设第四周期、周期性地进行,降低防盗警报启动的频率,确保移动终端的电量不被耗尽。
可选地,可设置在扬声器响10分钟或者稍长一点的时间后,扬声器不再一直响铃,或者进行周期性响铃,进入低功耗模式。
优选地,步骤204之后,该方法还包括:接收移动终端用户输入的第二验证数据;将第二验证数据与预先存储的加密数据进行比对;若第二验证数据与预先存储的加密数据相匹配,则关闭防盗工作模式。
其中,当防盗警报开始工作后,若移动终端被及时找回,或者由于用户误操作触发了防盗警报,需解除防盗警报;具体地,通过第二身份验证对用户进行机主身份认证,第二身份验证可包括指纹验证和/或密码验证。
其中,上述预先存储的加密数据可与步骤204中的预先存储的加密数据相同,也可不同。
当第二身份验证通过时,关闭防盗工作模式,使移动终端正常工作。
例如,如果是机主本人或者已经认证过的用户,可以通过指纹或者密码锁来进行解锁,此时防盗检测模式会被停止,同时退出防盗功能,使用户可继续正常使用手机,比如,移动终端丢失后再寻回时,需要解锁防盗警报;或者若耳机上带有指纹识别功能,在拔出的时候识别到是本人的指纹,可以直接退出防盗功能;如果不是本人的指纹,还是继续保持防盗功能。
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中,当用户启动防盗功能后,检测到与移动终端连接的耳机被拔出时,启动身份验证,以检测耳机是否被异常拔出;当身份验证结果为预设的异常结果时,则移动终端可能被盗用,启动防盗工作模式,屏蔽关机指令使得盗用者无法关机,并通过移动终端的扬声器持续或周期性响铃以及控制闪光灯周期性闪烁。本发明能够在检测到耳机被拔出时,及时进行移动终端的用户身份验证,快速得到验证结果,能够实现快速开启防盗工作模式,在移动终端丢失的短时间内就能够进行防盗提醒,时效性强,有利于用户及时发现移动终端被盗,从而提高了用户找回丢失的移动终端的成功率。
第三实施例
参见图3,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的控制方法,包括:
步骤301,在移动终端插入耳机状态下,检测耳机与移动终端的连接状态。
可选地,可在用户设置启动防盗功能之后,定时检测耳机与移动终端的连接状态,比如当用户在一些容易丢失移动终端的环境里,可预先启动防盗功能。检测耳机与移动终端的连接状态,以避免当耳机被拔出时用户未察觉时,造成移动终端丢失。例如,用户在公交车上插着耳机听音乐的场景,当用户插上耳机后,移动终端可检测到耳机为插入状态,然后开始检测耳机与移动终端的连接状态。
步骤302,若检测到耳机被拔出,则检测耳机的指纹感应区是否采集到指纹信息。
本步骤适用于移动终端盗窃者在偷移动终端过程中,偷盗者的手指触碰的区域位于耳机的指纹感应区,和移动终端用户自己拔出耳机的情况。当耳机上设置有指纹感应区时,若检测到耳机被拔出,则通过耳机的指纹感应区检测指纹信息;可选地,可在耳机上设置指纹识别模块,用于识别指纹,一方面可识别出是否为用户指纹信息,一方面还可记录盗用者的指纹信息。例如,当移动终端接收到耳机采集到指纹信息的指令时,获取耳机的指纹识别模块采集的指纹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在耳机的指纹感应区域进行指纹检测,一方面,在移动终端用户自己拔下耳机的情况下,移动终端用户拔耳机的同时就可关闭移动终端的防盗工作模式,节省移动终端用户输入验证数据的操作。另一方面,在偷盗者的手指触碰的区域位于耳机的指纹感应区的情况下,在偷盗者拔出耳机时就进行指纹验证,能够更快地开启移动终端的防盗工作模式进行提醒,更有利于用户及时发现移动终端被盗,从而提高了用户找回丢失的移动终端的成功率。
步骤303,若检测到耳机的指纹感应区采集到指纹信息,则将指纹感应区所感应到的指纹信息与预先存储的移动终端的用户的指纹信息进行比对,得到验证结果。
其中,当检测到耳机的指纹感应区采集到指纹信息时,与预先存储的用户的指纹信息进行比对,得出验证结果,以判断当前使用者是否为移动终端所信任的用户。
步骤304,若验证结果为指纹感应区所感应到的指纹信息与预先存储的移动终端的用户的指纹信息不匹配,则开启移动终端的防盗工作模式。
其中,当指纹感应区所感应的指纹信息与预先存储的指纹信息不匹配,表明该用户不被移动终端信任,移动终端机有可能被盗用,在用户未察觉耳机被异常拔出时,通过耳机的指纹感应区检测偷盗者的指纹信息,及时启动防盗警报提醒用户避免移动终端被盗;若用户未能察觉防盗警报,且盗用者携带移动终端离开,移动终端可周期性地获取移动终端的当前位置信息,不停地将当前位置信息上报至云服务器,通过云服务器便可获知移动终端的当前位置。
具体地,若验证结果为指纹感应区所感应到的指纹信息与预先存储的移动终端的用户的指纹信息相匹配,则关闭移动终端的防盗工作模式,恢复移动终端的正常工作模式。在移动终端用户自己拔下耳机的情况下,移动终端用户拔耳机的同时就可关闭移动终端的防盗工作模式,节省移动终端用户输入验证数据的操作。
步骤305,若检测到耳机的指纹感应区未采集到指纹信息,则检测在预设的第一时间段内是否接收到移动终端的用户输入的第一验证数据。
本步骤适用于移动终端盗窃者在偷移动终端过程中,偷盗者的手指触碰的区域不在耳机的指纹感应区的情况。其中,第一验证数据包括移动终端所采集的指纹数据、虹膜数据、密码数据中的至少一项。
其中,当防盗功能启动后,检测到耳机被拔出时,产生一个中断,用来触发移动终端对用户进行身份验证;在没有异常拔出的时候,防盗功能处于睡眠状态,不占用系统以及耗电。
例如,若检测到耳机的指纹感应区未采集到指纹信息,则进一步检测在预设的第一时间段内是否接收到移动终端的用户输入的第一验证数据,比如在显示屏上要求用户将手指置于指纹采集区域采集指纹信息,或者要求用户输入密码,或者要求采集用户的虹膜数据;并检测在预设的第一时间段内是否接收到移动终端的用户输入的第一验证数据,限定在预设的第一时间段内完成身份验证,目的是验证拔出者是否为用户本人,若长时间未完成身份验证,则表明移动终端可能被盗,而盗用者无法完成身份验证。
其中,第一验证数据包括移动终端所采集的指纹数据、虹膜数据、密码数据中的至少一项。可选地,对于同一移动终端的不同用户,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并不限定第一验证数据的具体内容,可以为指纹数据、虹膜数据、密码数据中的一种或多种,增强验证数据的多样性,以提高验证数据被破解的难度。
步骤306,若接收到移动终端的用户输入的第一验证数据,则将第一验证数据与预先存储的加密数据进行比对,得到验证结果。
具体地,上述第一验证数据需将验证模板预先存储在移动终端中,当采集到用户输入的第一验证数据时,与预先存储的验证模板进行比对,得出验证结果。
例如,当第一验证数据为密码时,若接收到用户输入的密码时,将用户输入的密码与预先存储的密码模板进行比对,根据比对情况得到验证结果。
步骤307,若验证结果为在预设的第一时间段内未接收到移动终端的用户输入的第一验证数据,则开启移动终端的防盗工作模式;
或者若验证结果为第一验证数据与预先存储的加密数据不匹配,则开启移动终端的防盗工作模式。
其中,当身份验证的验证结果为异常时,异常包括在规定的时间内未完成验证以及验证数据不匹配,则表明耳机当前被异常拔出,移动终端可能被盗,在用户未察觉耳机被异常拔出时,及时启动防盗警报提醒用户避免移动终端被盗;若用户未能察觉防盗警报,且盗用者携带移动终端离开,移动终端可周期性地获取移动终端的当前位置信息,不停地将当前位置信息上报至云服务器,通过云服务器便可获知移动终端的当前位置。
例如,当第一验证数据为密码数据时,若验证结果为用户输入的密码数据与密码模板不匹配,或者输入超时,在预设的第一时间段内为收到用户输入的第一验证数据,则验证结果为异常。
优选地,步骤307包括:屏蔽移动终端的关机指令;或者当移动终端设置有开关机电路时,将开关机电路中的关机电路设置为断开状态。
具体地,当身份验证结果异常时,屏蔽关机指令,使移动终端无法关机;若移动终端被盗,启动防盗警报之后,盗用者可能会采取关机措施,避免警报工作以及将位置信息上传至云服务器,若不屏蔽关机指令,则盗用者极有可能在盗取移动终端后,将移动终端关机,使得移动终端无法进行防盗警报,因此,屏蔽关机指令之后,盗用者无法关机,无法关闭防盗工作模式,确保防盗工作模式顺利进行。
优选地,步骤307包括:判断移动终端是否设置有电池锁;若移动终端是否设置有电池锁,则将移动终端的电池设置为锁定状态。
其中,当移动终端设置有硬件结构的电池锁时,比如设置有用于锁定电池的凸起结构或者其他形式的电池锁,为了避免盗用者将电池拔出,锁定电池锁,使得电池无法拔出,确保防盗警报正常工作;若不锁定电池锁,则盗用者极有可能在盗取移动终端后,将电池拔出,使得移动终端无法进行防盗警报等,造成无法挽回的后果。
优选地,步骤307包括:执行如下至少一项操作:控制移动终端的扬声器按照预设第一周期,播放预设语音数据;控制移动终端的闪光灯按照预设第二周期,进行闪烁;按照预设第三周期,将移动终端实时地理位置信息上传至云服务器。
其中,防盗警报可包括多种形式;可通过移动终端的扬声器持续或周期性响铃,按照预设第一周期播放而不是持续播放,节省移动终端电量的且音量可设置为移动终端的最大音量且不可调小,使用户以及周围环境中的人及时听见响铃。
控制闪光灯按照预设第二周期,进行闪烁,一方面为了节省移动终端的电量,一方面为了保护闪光灯的硬件结构,确保在嘈杂或者黑暗环境中起到警报的作用。
移动终端预设第三周期获取移动终端的当前位置信息,周期性地获取便于获得位置信息的变化,将当前位置信息上报至云服务器,使用户通过云服务器便可获知移动终端的当前位置。
优选地,步骤307包括:
在预设的第二时间段内,控制移动终端启动防盗警报,其中,防盗警报包括如下至少一项:移动终端的扬声器持续响铃或按照预设周期进行响铃,移动终端的闪光灯按照预设周期进行闪烁;
在预设的第二时间段之后,按照预设第四周期,启动防盗警报。
其中,在预设的第二时间段内,控制移动终端持续性或者频率较高地启动防盗警报,当防盗警报持续工作一段时间后,移动终端被盗的情况仍未被发现,为了保存移动终端的电量,将防盗警报设置为按照预设第四周期、周期性地进行,降低防盗警报启动的频率,确保移动终端的电量不被耗尽。
可选地,可设置在扬声器响10分钟或者稍长一点的时间后,扬声器不再一直响铃,或者进行周期性响铃,进入低功耗模式。
优选地,步骤307之后,该方法还包括:接收移动终端用户输入的第二验证数据;将第二验证数据与预先存储的加密数据进行比对;若第二验证数据与预先存储的加密数据相匹配,则关闭防盗工作模式。
其中,当防盗警报开始工作后,若移动终端被及时找回,或者由于用户误操作触发了防盗警报,需解除防盗警报;具体地,通过第二身份验证对用户进行机主身份认证,第二身份验证可包括指纹验证和/或密码验证。
其中,上述预先存储的加密数据可与步骤306中的预先存储的加密数据相同,也可不同。
当第二身份验证通过时,关闭防盗工作模式,使移动终端正常工作。例如,如果是机主本人或者已经认证过的用户,可以通过指纹或者密码锁来进行解锁,此时防盗检测模式会被停止,同时退出防盗功能,使用户可继续正常使用手机,比如,移动终端丢失后再寻回时,需要解锁防盗警报;或者若耳机上带有指纹识别功能,在拔出的时候识别到是本人的指纹,可以直接退出防盗功能;如果不是本人的指纹,还是继续保持防盗功能。
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中,当用户启动防盗功能后,检测到耳机的指纹感应区所检测到的指纹与移动终端预先存储的指纹信息不匹配时,则移动终端可能被盗用,启动防盗工作模式;若耳机的指纹感应区所检测到的指纹与移动终端预先存储的指纹信息匹配时,检测到与移动终端连接的耳机被拔出时,启动身份验证,以检测耳机是否被异常拔出;当身份验证结果为预设的异常结果时,则移动终端可能被盗用,启动防盗工作模式,屏蔽关机指令使得盗用者无法关机,并通过移动终端的扬声器持续或周期性响铃以及控制闪光灯周期性闪烁,整个防盗检测过程耗时较短,操作便捷,确保在丢失的瞬间进行防盗提醒。本发明能够在检测到耳机被拔出时,及时进行移动终端的用户身份验证,快速得到验证结果,能够实现快速开启防盗工作模式,在移动终端丢失的短时间内就能够进行防盗提醒,时效性强,有利于用户及时发现移动终端被盗,从而提高了用户找回丢失的移动终端的成功率。
第四实施例
参见图4,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400,包括:
检测模块401,用于在移动终端400插入耳机状态下,检测耳机与移动终端400的连接状态。
可选地,可在用户设置启动防盗功能之后,定时检测耳机与移动终端400的连接状态,比如当用户在一些容易丢失移动终端400的环境里,可预先启动防盗功能。检测耳机与移动终端400的连接状态,以避免当耳机被拔出时用户未察觉时,造成移动终端400丢失。
验证模块402,用于若检测到耳机被拔出,则在预设的第一时间段内,进行移动终端400的用户身份验证,得到验证结果。
其中,当防盗功能启动后,检测到耳机被拔出时,产生一个中断,用来触发移动终端400对用户进行身份验证;在没有异常拔出的时候,防盗功能处于睡眠状态,不占用系统以及耗电。
可选地,身份验证可以是指纹验证、密码验证或其他验证方式。在规定的验证时间内,需要用户回应移动终端400,通过指纹或者密码锁等安全识别方式来进行实现人机互连。而限定在预设的第一时间段内完成身份验证,目的是验证拔出者是否为用户本人,若长时间未完成身份验证,则表明移动终端400端可能被盗,而盗用者无法完成身份验证。
开启模块403,用于若验证结果为预设的异常结果,则开启移动终端400的防盗工作模式。
其中,若验证结果为预设的异常结果,表明移动终端400当前可能被盗,启动防盗工作模式,可以包括发出防盗警报等。
可选地,参见图5,验证模块402包括:
检测子模块4021,用于检测在预设的第一时间段内是否接收到移动终端400的用户输入的第一验证数据;第一验证数据包括移动终端400所采集的指纹数据、虹膜数据、密码数据中的至少一项;
比对子模块4022,用于若接收到移动终端400的用户输入的第一验证数据,则将第一验证数据与预先存储的加密数据进行比对,得到验证结果。
可选地,参见图5,开启模块403包括:
第一启动子模块4031,用于若验证结果为在预设的第一时间段内未接收到移动终端400的用户输入的第一验证数据,则开启移动终端400的防盗工作模式;
或者第二启动子模块4032,用于若验证结果为第一验证数据与预先存储的加密数据不匹配,则开启移动终端400的防盗工作模式;
其中,预设的异常结果包括:在预设的第一时间段内未接收到移动终端400的用户输入的第一验证数据和第一验证数据与预先存储的加密数据不匹配。
可选地,参见图5,验证模块402包括:
耳机指纹感应检测子模块4023,用于检测耳机的指纹感应区是否采集到指纹信息;
验证子模块4024,用于若检测到耳机的指纹感应区采集到指纹信息,则将指纹感应区所感应到的指纹信息与预先存储的移动终端的用户的指纹信息进行比对,得到验证结果。
可选地,开启模块403还用于:
若验证结果为指纹感应区所感应到的指纹信息与预先存储的移动终端400的用户的指纹信息不匹配,则开启移动终端的防盗工作模式。
可选地,验证模块402还用于:
若检测到耳机的指纹感应区未采集到指纹信息,则执行在预设的第一时间段内,进行移动终端的用户身份验证,得到验证结果的步骤。
可选地,参见图5,验证模块402包括:
屏蔽子模块4025,用于屏蔽移动终端400的关机指令;
或者断开子模块4026,用于当移动终端400设置有开关机电路时,将开关机电路中的关机电路设置为断开状态。
可选地,参见图5,验证模块402包括:
电池锁控制子模块4027,用于判断移动终端400是否设置有电池锁;
若移动终端400是否设置有电池锁,则将移动终端400的电池设置为锁定状态。
可选地,开启模块403用于:
执行如下至少一项操作:
控制移动终端400的扬声器按照预设第一周期,播放预设语音数据;
控制移动终端400的闪光灯按照预设第二周期,进行闪烁;
按照预设第三周期,将移动终端400实时地理位置信息上传至云服务器。
可选地,参见图5,开启模块403包括:
警报子模块4033,用于在预设的第二时间段内,控制移动终端400启动防盗警报,其中,防盗警报包括如下至少一项:移动终端400的扬声器持续响铃或按照预设周期进行响铃,移动终端400的闪光灯按照预设周期进行闪烁;
在预设的第二时间段之后,按照预设第四周期,启动防盗警报。
可选地,参见图5,移动终端400还包括:
关闭模块404,用于在开启模块403开启移动终端400的防盗工作模式之后,
接收移动终端400用户输入的第二验证数据;
将第二验证数据与预先存储的加密数据进行比对;
若第二验证数据与预先存储的加密数据相匹配,则关闭防盗工作模式。
移动终端400能够实现图1至图3的方法实施例中移动终端实现的各个过程,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中,当用户启动防盗功能后,检测到与移动终端400连接的耳机被拔出时,启动身份验证,以检测耳机是否被异常拔出;当身份验证结果为预设的异常结果时,则移动终端400可能被盗用,启动防盗工作模式,本发明能够在检测到耳机被拔出时,及时进行移动终端400的用户身份验证,快速得到验证结果,能够实现快速开启防盗工作模式,在移动终端400丢失的短时间内就能够进行防盗提醒,时效性强,有利于用户及时发现移动终端被盗,从而提高了用户找回丢失的移动终端的成功率。
第五实施例
图6是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框图。图6所示的移动终端600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601、存储器602、至少一个网络接口604、其他用户接口603、扬声器606以及闪光灯607。移动终端600中的各个组件通过总线系统605耦合在一起。可理解,总线系统605用于实现这些组件之间的连接通信。总线系统605除包括数据总线之外,还包括电源总线、控制总线和状态信号总线。但是为了清楚说明起见,在图6中将各种总线都标为总线系统605。
其中,用户接口603可以包括显示器、键盘或者点击设备(例如,鼠标,轨迹球(trackball)、触感板或者触摸屏等。
可以理解,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存储器602可以是易失性存储器或非易失性存储器,或可包括易失性和非易失性存储器两者。其中,非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grammable ROM,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M,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 EPROM,EEPROM)或闪存。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其用作外部高速缓存。通过示例性但不是限制性说明,许多形式的RAM可用,例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tatic RAM,S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ynamic RAM,DRAM)、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ynchronous DRAM,SDRAM)、双倍数据速率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ouble DataRateSDRAM,DDRSDRAM)、增强型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Enhanced SDRAM,ESDRAM)、同步连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ynchlink DRAM,SLDRAM)和直接内存总线随机存取存储器(DirectRambus RAM,DRRAM)。本文描述的系统和方法的存储器602旨在包括但不限于这些和任意其它适合类型的存储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存储器602存储了如下的元素,可执行模块或者数据结构,或者他们的子集,或者他们的扩展集:操作系统6021和应用程序6022。
其中,操作系统6021,包含各种系统程序,例如框架层、核心库层、驱动层等,用于实现各种基础业务以及处理基于硬件的任务。应用程序6022,包含各种应用程序,例如媒体播放器(Media Player)、浏览器(Browser)等,用于实现各种应用业务,实现本发明实施例方法的程序可以包含在应用程序6022中。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调用存储器602存储的程序或指令,具体的,可以是应用程序6022中存储的程序或指令,处理器601用于:在移动终端插入耳机状态下,检测耳机与移动终端的连接状态;若检测到耳机被拔出,则在预设的第一时间段内,进行移动终端的用户身份验证,得到验证结果;若验证结果为预设的异常结果,则开启移动终端的防盗工作模式。
上述本发明实施例揭示的方法可以应用于处理器601中,或者由处理器601实现。处理器601可能是一种集成电路芯片,具有信号的处理能力。在实现过程中,上述方法的各步骤可以通过处理器601中的硬件的集成逻辑电路或者软件形式的指令完成。上述的处理器601可以是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可以实现或者执行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公开的各方法、步骤及逻辑框图。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结合本发明实施例所公开的方法的步骤可以直接体现为硬件译码处理器执行完成,或者用译码处理器中的硬件及软件模块组合执行完成。软件模块可以位于随机存储器,闪存、只读存储器,可编程只读存储器或者电可擦写可编程存储器、寄存器等本领域成熟的存储介质中。该存储介质位于存储器602,处理器601读取存储器602中的信息,结合其硬件完成上述方法的步骤。
可以理解的是,本文描述的这些实施例可以用硬件、软件、固件、中间件、微码或其组合来实现。对于硬件实现,处理单元可以实现在一个或多个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数字信号处理设备(DSP Device,DSPD)、可编程逻辑设备(Programmable LogicDevice,PLD)、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通用处理器、控制器、微控制器、微处理器、用于执行本申请所述功能的其它电子单元或其组合中。
对于软件实现,可通过执行本文所述功能的模块(例如过程、函数等)来实现本文所述的技术。软件代码可存储在存储器中并通过处理器执行。存储器可以在处理器中或在处理器外部实现。
可选地,作为另一个实施例,处理器601还用于:检测在预设的第一时间段内是否接收到移动终端的用户输入的第一验证数据;第一验证数据包括移动终端所采集的指纹数据、虹膜数据、密码数据中的至少一项;若接收到移动终端的用户输入的第一验证数据,则将第一验证数据与预先存储的加密数据进行比对,得到验证结果。
可选地,作为另一个实施例,处理器601还用于:若验证结果为在预设的第一时间段内未接收到移动终端的用户输入的第一验证数据,则开启移动终端的防盗工作模式;或者若验证结果为第一验证数据与预先存储的加密数据不匹配,则开启移动终端的防盗工作模式;其中,预设的异常结果包括:在预设的第一时间段内未接收到移动终端的用户输入的第一验证数据和第一验证数据与预先存储的加密数据不匹配。
可选地,作为另一个实施例,处理器601还用于:检测耳机的指纹感应区是否采集到指纹信息;若检测到耳机的指纹感应区采集到指纹信息,则将指纹感应区所感应到的指纹信息与预先存储的移动终端的用户的指纹信息进行比对,得到验证结果;若验证结果为指纹感应区所感应到的指纹信息与预先存储的移动终端的用户的指纹信息不匹配,则开启移动终端的防盗工作模式。
可选地,作为另一个实施例,处理器601还用于:若检测到耳机的指纹感应区未采集到指纹信息,则执行在预设的第一时间段内,进行移动终端的用户身份验证,得到验证结果的步骤。
可选地,作为另一个实施例,处理器601还用于:屏蔽移动终端的关机指令;或者当移动终端设置有开关机电路时,将开关机电路中的关机电路设置为断开状态。
可选地,作为另一个实施例,处理器601还用于:判断移动终端是否设置有电池锁;若移动终端是否设置有电池锁,则将移动终端的电池设置为锁定状态。
可选地,作为另一个实施例,处理器601还用于:执行如下至少一项操作:控制移动终端的扬声器606按照预设第一周期,播放预设语音数据;控制移动终端的闪光灯607按照预设第二周期,进行闪烁;按照预设第三周期,将移动终端实时地理位置信息上传至云服务器。
可选地,作为另一个实施例,处理器601还用于:在预设的第二时间段内,控制移动终端启动防盗警报,其中,防盗警报包括如下至少一项:移动终端的扬声器606持续响铃或按照预设周期进行响铃,移动终端的闪光灯607按照预设周期进行闪烁;在预设的第二时间段之后,按照预设第四周期,启动防盗警报。
可选地,作为另一个实施例,处理器601还用于:接收移动终端用户输入的第二验证数据;将第二验证数据与预先存储的加密数据进行比对;若第二验证数据与预先存储的加密数据相匹配,则关闭防盗工作模式。
移动终端600能够实现前述实施例中移动终端实现的各个过程,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的移动终端600,通过处理器601当用户启动防盗功能后,检测到与移动终端连接的耳机被拔出时,启动身份验证,以检测耳机是否被异常拔出;当身份验证结果为预设的异常结果时,则移动终端可能被盗用,启动防盗工作模式。本发明能够在检测到耳机被拔出时,及时进行移动终端的用户身份验证,快速得到验证结果,能够实现快速开启防盗工作模式,在移动终端丢失的短时间内就能够进行防盗提醒,时效性强,有利于用户及时发现移动终端被盗,从而提高了用户找回丢失的移动终端的成功率。
第六实施例
图7是本发明第六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的结构图。具体地,图7中的移动终端700可以为手机、平板电脑、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或车载电脑等。
图7中的移动终端700包括射频(Radio Frequency,RF)电路710、存储器720、输入单元730、显示单元740、处理器750、Wi-Fi(Wireless Fidelity)模块760、音频电路770、电源780、扬声器790以及闪光灯711。
其中,输入单元730可用于接收用户输入的数字或字符信息,以及产生与移动终端700的用户设置以及功能控制有关的信号输入。
具体地,本发明实施例中,该输入单元730可以包括触控面板731。触控面板731,也称为触摸屏,可收集用户在其上或附近的触摸操作(比如用户使用手指、触笔等任何适合的物体或附件在触控面板731上的操作),并根据预先设定的程式驱动相应的连接装置。可选的,触控面板731可包括触摸检测装置和触摸控制器两个部分。其中,触摸检测装置检测用户的触摸方位,并检测触摸操作带来的信号,将信号传送给触摸控制器;触摸控制器从触摸检测装置上接收触摸信息,并将它转换成触点坐标,再送给该处理器750,并能接收处理器750发来的命令并加以执行。此外,可以采用电阻式、电容式、红外线以及表面声波等多种类型实现触控面板731。除了触控面板731,输入单元730还可以包括其他输入设备732,其他输入设备732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物理键盘、功能键(比如音量控制按键、开关按键等)、轨迹球、鼠标、操作杆等中的一种或多种。
其中,显示单元740可用于显示由用户输入的信息或提供给用户的信息以及移动终端700的各种菜单界面。显示单元740可包括显示面板741,可选的,可以采用LCD或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OLED)等形式来配置显示面板741。
应注意,触控面板731可以覆盖显示面板741,形成触摸显示屏,当该触摸显示屏检测到在其上或附近的触摸操作后,传送给处理器750以确定触摸事件的类型,随后处理器750根据触摸事件的类型在触摸显示屏上提供相应的视觉输出。
触摸显示屏包括应用程序界面显示区及常用控件显示区。该应用程序界面显示区及该常用控件显示区的排列方式并不限定,可以为上下排列、左右排列等可以区分两个显示区的排列方式。该应用程序界面显示区可以用于显示应用程序的界面。每一个界面可以包含至少一个应用程序的图标和/或widget桌面控件等界面元素。该应用程序界面显示区也可以为不包含任何内容的空界面。该常用控件显示区用于显示使用率较高的控件,例如,设置按钮、界面编号、滚动条、电话本图标等应用程序图标等。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调用存储该第一存储器721内的软件程序和/或模块和/或该第二存储器722内的数据,处理器750用于:在移动终端插入耳机状态下,检测耳机与移动终端的连接状态;若检测到耳机被拔出,则在预设的第一时间段内,进行移动终端的用户身份验证,得到验证结果;若验证结果为预设的异常结果,则开启移动终端的防盗工作模式。
可选地,作为另一个实施例,处理器750还用于:检测在预设的第一时间段内是否接收到移动终端的用户输入的第一验证数据;第一验证数据包括移动终端所采集的指纹数据、虹膜数据、密码数据中的至少一项;若接收到移动终端的用户输入的第一验证数据,则将第一验证数据与预先存储的加密数据进行比对,得到验证结果。
可选地,作为另一个实施例,处理器750还用于:若验证结果为在预设的第一时间段内未接收到移动终端的用户输入的第一验证数据,则开启移动终端的防盗工作模式;或者若验证结果为第一验证数据与预先存储的加密数据不匹配,则开启移动终端的防盗工作模式;其中,预设的异常结果包括:在预设的第一时间段内未接收到移动终端的用户输入的第一验证数据和第一验证数据与预先存储的加密数据不匹配。
可选地,作为另一个实施例,处理器750还用于:检测耳机的指纹感应区是否采集到指纹信息;若检测到耳机的指纹感应区采集到指纹信息,则将指纹感应区所感应到的指纹信息与预先存储的移动终端的用户的指纹信息进行比对,得到验证结果;若验证结果为指纹感应区所感应到的指纹信息与预先存储的移动终端的用户的指纹信息不匹配,则开启移动终端的防盗工作模式。
可选地,作为另一个实施例,处理器750还用于:若检测到耳机的指纹感应区未采集到指纹信息,则执行在预设的第一时间段内,进行移动终端的用户身份验证,得到验证结果的步骤。
可选地,作为另一个实施例,处理器750还用于:屏蔽移动终端的关机指令;或者当移动终端设置有开关机电路时,将开关机电路中的关机电路设置为断开状态。
可选地,作为另一个实施例,处理器750还用于:判断移动终端是否设置有电池锁;若移动终端是否设置有电池锁,则将移动终端的电池设置为锁定状态。
可选地,作为另一个实施例,处理器750还用于:执行如下至少一项操作:控制移动终端的扬声器790按照预设第一周期,播放预设语音数据;控制移动终端的闪光灯711按照预设第二周期,进行闪烁;按照预设第三周期,将移动终端实时地理位置信息上传至云服务器。
可选地,作为另一个实施例,处理器750还用于:在预设的第二时间段内,控制移动终端启动防盗警报,其中,防盗警报包括如下至少一项:移动终端的扬声器790持续响铃或按照预设周期进行响铃,移动终端的闪光灯711按照预设周期进行闪烁;在预设的第二时间段之后,按照预设第四周期,启动防盗警报。
可选地,作为另一个实施例,处理器750还用于:接收移动终端用户输入的第二验证数据;将第二验证数据与预先存储的加密数据进行比对;若第二验证数据与预先存储的加密数据相匹配,则关闭防盗工作模式。
移动终端700能够实现前述实施例中移动终端实现的各个过程,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的移动终端700,通过处理器750当用户启动防盗功能后,检测到与移动终端连接的耳机被拔出时,启动身份验证,以检测耳机是否被异常拔出;当身份验证结果为预设的异常结果时,则移动终端可能被盗用,启动防盗工作模式。本发明能够在检测到耳机被拔出时,及时进行移动终端的用户身份验证,快速得到验证结果,能够实现快速开启防盗工作模式,在移动终端丢失的短时间内就能够进行防盗提醒,时效性强,有利于用户及时发现移动终端被盗,从而提高了用户找回丢失的移动终端的成功率。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或者计算机软件和电子硬件的结合来实现。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发明的范围。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
所述功能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ROM、RAM、磁碟、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20)

1.一种移动终端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移动终端插入耳机状态下,检测所述耳机与所述移动终端的连接状态;
若检测到所述耳机被拔出,则在预设的第一时间段内,进行所述移动终端的用户身份验证,得到验证结果;
若所述验证结果为预设的异常结果,则开启所述移动终端的防盗工作模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预设的第一时间段内,进行所述移动终端的用户身份验证,得到验证结果的步骤,包括:
检测在预设的第一时间段内是否接收到所述移动终端的用户输入的第一验证数据;所述第一验证数据包括所述移动终端所采集的指纹数据、虹膜数据、密码数据中的至少一项;
若接收到所述移动终端的用户输入的第一验证数据,则将所述第一验证数据与预先存储的加密数据进行比对,得到验证结果。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若所述验证结果为预设的异常结果,则开启所述移动终端的防盗工作模式的步骤,包括:
若所述验证结果为在预设的第一时间段内未接收到所述移动终端的用户输入的第一验证数据,则开启所述移动终端的防盗工作模式;
或者若所述验证结果为所述第一验证数据与预先存储的加密数据不匹配,则开启所述移动终端的防盗工作模式;
其中,所述预设的异常结果包括:在预设的第一时间段内未接收到所述移动终端的用户输入的所述第一验证数据和所述第一验证数据与预先存储的加密数据不匹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移动终端插入耳机状态下,检测耳机与所述移动终端的连接状态的步骤之后,所述在预设的第一时间段内,进行所述移动终端的用户身份验证,得到验证结果的步骤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检测耳机的指纹感应区是否采集到指纹信息;
若检测到耳机的指纹感应区采集到指纹信息,则将所述指纹感应区所感应到的指纹信息与预先存储的所述移动终端的用户的指纹信息进行比对,得到验证结果;
若所述验证结果为指纹感应区所感应到的指纹信息与预先存储的所述移动终端的用户的指纹信息不匹配,则开启所述移动终端的防盗工作模式。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耳机的指纹感应区是否采集到指纹信息的步骤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检测到耳机的指纹感应区未采集到指纹信息,则执行所述在预设的第一时间段内,进行所述移动终端的用户身份验证,得到验证结果的步骤。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进行所述移动终端的用户身份验证的步骤,包括:
屏蔽所述移动终端的关机指令;
或者当所述移动终端设置有开关机电路时,将所述开关机电路中的关机电路设置为断开状态。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进行所述移动终端的用户身份验证的步骤,包括:
判断所述移动终端是否设置有电池锁;
若所述移动终端是否设置有电池锁,则将所述移动终端的电池设置为锁定状态。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启所述移动终端的防盗工作模式的步骤,包括:
执行如下至少一项操作:
控制所述移动终端的扬声器按照预设第一周期,播放预设语音数据;
控制所述移动终端的闪光灯按照预设第二周期,进行闪烁;
按照预设第三周期,将移动终端实时地理位置信息上传至云服务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启所述移动终端的防盗工作模式的步骤,包括:
在预设的第二时间段内,控制所述移动终端启动防盗警报,其中,所述防盗警报包括如下至少一项:所述移动终端的扬声器持续响铃或按照预设周期进行响铃,所述移动终端的闪光灯按照预设周期进行闪烁;
在所述预设的第二时间段之后,按照预设第四周期,启动所述防盗警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启所述移动终端的防盗工作模式的步骤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移动终端用户输入的第二验证数据;
将所述第二验证数据与预先存储的加密数据进行比对;
若所述第二验证数据与预先存储的加密数据相匹配,则关闭防盗工作模式。
11.一种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检测模块,用于在移动终端插入耳机状态下,检测所述耳机与所述移动终端的连接状态;
验证模块,用于若检测到所述耳机被拔出,则在预设的第一时间段内,进行所述移动终端的用户身份验证,得到验证结果;
开启模块,用于若所述验证结果为预设的异常结果,则开启所述移动终端的防盗工作模式。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验证模块包括:
检测子模块,用于检测在预设的第一时间段内是否接收到所述移动终端的用户输入的第一验证数据;所述第一验证数据包括所述移动终端所采集的指纹数据、虹膜数据、密码数据中的至少一项;
比对子模块,用于若接收到所述移动终端的用户输入的第一验证数据,则将所述第一验证数据与预先存储的加密数据进行比对,得到验证结果。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启模块包括:
第一启动子模块,用于若所述验证结果为在预设的第一时间段内未接收到所述移动终端的用户输入的第一验证数据,则开启所述移动终端的防盗工作模式;
或者第二启动子模块,用于若所述验证结果为所述第一验证数据与预先存储的加密数据不匹配,则开启所述移动终端的防盗工作模式;
其中,所述预设的异常结果包括:在预设的第一时间段内未接收到所述移动终端的用户输入的所述第一验证数据和所述第一验证数据与预先存储的加密数据不匹配。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验证模块包括:
耳机指纹感应检测子模块,用于检测耳机的指纹感应区是否采集到指纹信息;
验证子模块,用于若检测到耳机的指纹感应区采集到指纹信息,则将所述指纹感应区所感应到的指纹信息与预先存储的所述移动终端的用户的指纹信息进行比对,得到验证结果;
所述开启模块具体用于:若所述验证结果为指纹感应区所感应到的指纹信息与预先存储的所述移动终端的用户的指纹信息不匹配,则开启所述移动终端的防盗工作模式。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验证模块还用于:
若检测到耳机的指纹感应区未采集到指纹信息,则执行所述在预设的第一时间段内,进行所述移动终端的用户身份验证,得到验证结果的步骤。
16.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验证模块包括:
屏蔽子模块,用于屏蔽所述移动终端的关机指令;
或者断开子模块,用于当所述移动终端设置有开关机电路时,将所述开关机电路中的关机电路设置为断开状态。
17.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验证模块包括:
电池锁控制子模块,用于判断所述移动终端是否设置有电池锁;
若所述移动终端是否设置有电池锁,则将所述移动终端的电池设置为锁定状态。
18.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启模块用于:
执行如下至少一项操作:
控制所述移动终端的扬声器按照预设第一周期,播放预设语音数据;
控制所述移动终端的闪光灯按照预设第二周期,进行闪烁;
按照预设第三周期,将移动终端实时地理位置信息上传至云服务器。
19.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启模块包括:
警报子模块,用于在预设的第二时间段内,控制所述移动终端启动防盗警报,其中,所述防盗警报包括如下至少一项:所述移动终端的扬声器持续响铃或按照预设周期进行响铃,所述移动终端的闪光灯按照预设周期进行闪烁;
在所述预设的第二时间段之后,按照预设第四周期,启动所述防盗警报。
20.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还包括:
关闭模块,用于在所述开启模块开启所述移动终端的防盗工作模式之后,
接收移动终端用户输入的第二验证数据;
将所述第二验证数据与预先存储的加密数据进行比对;
若所述第二验证数据与预先存储的加密数据相匹配,则关闭防盗工作模式。
CN201710108070.2A 2017-02-27 2017-02-27 一种移动终端的控制方法及移动终端 Active CN10691185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108070.2A CN106911851B (zh) 2017-02-27 2017-02-27 一种移动终端的控制方法及移动终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108070.2A CN106911851B (zh) 2017-02-27 2017-02-27 一种移动终端的控制方法及移动终端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911851A true CN106911851A (zh) 2017-06-30
CN106911851B CN106911851B (zh) 2019-04-12

Family

ID=592086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108070.2A Active CN106911851B (zh) 2017-02-27 2017-02-27 一种移动终端的控制方法及移动终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911851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609371A (zh) * 2017-09-04 2018-01-19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消息提示方法及音频播放设备
CN107798796A (zh) * 2017-10-30 2018-03-13 江西博瑞彤芸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耳机状态的警报方法
CN110086942A (zh) * 2019-05-13 2019-08-02 闻泰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智能终端的防盗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09126A (zh) * 2010-07-13 2010-12-08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的状态监控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3024164A (zh) * 2012-12-03 2013-04-03 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的防盗方法和装置
CN103327175A (zh) * 2013-05-21 2013-09-25 上海斐讯数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防盗系统及方法
CN103838992A (zh) * 2014-03-03 2014-06-04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指纹识别方法及终端
CN104391712A (zh) * 2014-10-24 2015-03-04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关机方法和装置
KR20160001747U (ko) * 2014-11-14 2016-05-24 홍종수 휴대폰(스마트폰) 이어폰 잭(데이터 통신·충전 포트) 삽입용 지문인식 센서 키
CN105827865A (zh) * 2016-05-16 2016-08-03 李�浩 一种防盗报警系统、电子设备以及防盗控制方法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09126A (zh) * 2010-07-13 2010-12-08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的状态监控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3024164A (zh) * 2012-12-03 2013-04-03 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的防盗方法和装置
CN103327175A (zh) * 2013-05-21 2013-09-25 上海斐讯数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防盗系统及方法
CN103838992A (zh) * 2014-03-03 2014-06-04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指纹识别方法及终端
CN104391712A (zh) * 2014-10-24 2015-03-04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关机方法和装置
KR20160001747U (ko) * 2014-11-14 2016-05-24 홍종수 휴대폰(스마트폰) 이어폰 잭(데이터 통신·충전 포트) 삽입용 지문인식 센서 키
CN105827865A (zh) * 2016-05-16 2016-08-03 李�浩 一种防盗报警系统、电子设备以及防盗控制方法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609371A (zh) * 2017-09-04 2018-01-19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消息提示方法及音频播放设备
CN107609371B (zh) * 2017-09-04 2021-04-13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消息提示方法及音频播放设备
CN107798796A (zh) * 2017-10-30 2018-03-13 江西博瑞彤芸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耳机状态的警报方法
CN110086942A (zh) * 2019-05-13 2019-08-02 闻泰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智能终端的防盗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911851B (zh) 2019-04-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778183A (zh) 一种终端指纹识别的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4216742B (zh) 基于密码的刷机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7679426A (zh) 一种屏幕内容显示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6327193B (zh) 一种系统解锁方法和设备
CN106211070B (zh) 一种移动终端的防盗保护方法和移动终端
CN106874728A (zh) 指纹解锁方法及系统
CN106911852A (zh) 一种自动报警的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7450799A (zh) 一种消息的显示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7391995A (zh) 解锁操作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6911851A (zh) 一种移动终端的控制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5279415B (zh) 一种终端设备控制方法及控制系统
CN107632870A (zh) 一种应用的启动方法及终端
CN106874727A (zh) 双屏终端应用处理方法、装置及一种终端
CN107862194A (zh) 一种安全验证的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06909820A (zh) 移动终端及其指纹数据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07424274A (zh) 一种智能门锁开锁的方法、装置及智能门锁
CN106507334A (zh) 一种身份认证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6778389A (zh) 一种移动终端的丢失检测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6203038A (zh) 一种解锁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4021327A (zh) 一种智能设备的解锁方法及装置
CN106709457A (zh) 一种基于指纹的任务执行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6991306B (zh) 一种输入密码的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6803031A (zh) 一种信息保护方法和移动终端
CN106874787A (zh) 一种图像查看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6503997A (zh) 一种支付授权的方法及移动终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71110

Address after: 283 No. 523860 Guangdong province Dongguan city Changan town usha BBK Avenue

Applicant after: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Applicant after: Wew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Beijing branch

Address before: 283 No. 523860 Guangdong province Dongguan city Changan town usha BBK Avenue

Applicant before: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522

Address after: 283 No. 523860 Guangdong province Dongguan city Changan town usha BBK Avenue

Patentee after: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Ltd.

Address before: 283 No. 523860 Guangdong province Dongguan city Changan town usha BBK Avenue

Co-patentee before: Wew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Beijing branch

Patentee before: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