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911065A - 一种激光光源模组组合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激光光源模组组合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911065A
CN106911065A CN201510976524.9A CN201510976524A CN106911065A CN 106911065 A CN106911065 A CN 106911065A CN 201510976524 A CN201510976524 A CN 201510976524A CN 106911065 A CN106911065 A CN 10691106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source
laser light
source module
reflecting optics
las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976524.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911065B (zh
Inventor
罗炽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xi Seemile Laser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xi Seemile Laser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xi Seemile Laser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xi Seemile Laser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976524.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911065B/zh
Publication of CN10691106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91106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91106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91106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SDEVICES USING THE PROCESS OF LIGHT AMPLIFICATION BY STIMULATED EMISSION OF RADIATION [LASER] TO AMPLIFY OR GENERATE LIGHT; DEVICES USING STIMULATED EMISSION OF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IN WAVE RANGES OTHER THAN OPTICAL
    • H01S3/00Lasers, i.e. devices using stimulated emission of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in the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wave range
    • H01S3/05Construction or shape of optical resonators; Accommodation of active medium therein; Shape of active medium
    • H01S3/08Construction or shape of optical resonators or components thereof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SDEVICES USING THE PROCESS OF LIGHT AMPLIFICATION BY STIMULATED EMISSION OF RADIATION [LASER] TO AMPLIFY OR GENERATE LIGHT; DEVICES USING STIMULATED EMISSION OF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IN WAVE RANGES OTHER THAN OPTICAL
    • H01S3/00Lasers, i.e. devices using stimulated emission of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in the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wave range
    • H01S3/05Construction or shape of optical resonators; Accommodation of active medium therein; Shape of active medium
    • H01S3/08Construction or shape of optical resonators or components thereof
    • H01S3/08059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the reflector, e.g. shape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lasma & Fusion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Investigating, Analyzing Materials By Fluorescence Or Luminescence (AREA)
  • Microscoopes, Condense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激光光源模组组合结构,该激光光源模组组合结构包括N个激光光源模组对、N或N-1个反射镜片和透镜,其中,每个反射镜片中开设有4个等间距设置的等宽开口,相应地,该4个开口之间的反射镜片条等间距且等宽;每个激光光源模组对为2个激光光源模组,每个激光光源模组包括8个激光发光元件,该8个激光发光元件分两排四列排列,每排的激光发光元件等间距设置;该N个激光光源模组对沿列向并排设置,16N个激光发光元件形成4N排四列,或者,该N个激光光源模组对中N-1个激光光源模组对沿列向并排设置,1个激光光源模组对位于系统光路的中心位置。本发明采用整体式反射镜片,改善了反射镜片太多造成的组装统一性。

Description

一种激光光源模组组合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激光显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激光光源模组组合结构。
背景技术
激光显示是继黑白显示、彩色显示、数字显示之后的下一代显示技术。激光显示能实现传统显示所达到的所有先进技术指标,如大屏幕、高分辨率、数字化等,而且以激光作为光源,具有色域更广、色彩更亮丽、真正长寿命、更高的效率和亮度的特点。由于单个激光发光元件功率较小,故为了达到投影机应有的亮度,目前都采用激光发光元件阵列的组合作为投影机光源。但因为激光发光元件数量较多,组装统一性很难保证,故越来越多公司采用激光模组组合作为投影机光源,以减少设计和组装成本。
现有技术中采用的激光光源设计如图1和2所示,该光源设计采用4个激光发光模组,其中2个激光发光模组组成激光模组对,因此4个激光发光模组组成2*2结构。从图1中可以看出,该光源模组结构需要采用8片反射镜片将激光发光模组出来的激光反射到聚光透镜上。图1所示的光源设计采用的反射镜片较多,反射镜片的组装差异会造成激光模组出来的激光统一性较差;而且若要增加激光模组,反射镜片会增加,整个光源发光模组就会加长很多,增加组装难度。另外,若直接采用单个激光发光元件阵列设计,会造成激光发光元件固定结构复杂,可靠性差,而且组装统一性较差,会存在部分激光发光元件组装不到位的现象,激光发光元件阵列出来的激光难以统一汇聚到聚光透镜上。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在现有的激光光源模组组合结构的基础上,采用整体式反射镜片,以减少反射镜片较多造成的组装差异,减少激光发光元件的固定结构和提高组装统一性。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激光光源模组组合结构,该激光光源模组组合结构包括N个激光光源模组对、N或N-1个反射镜片和透镜,其中,每个反射镜片中开设有4个等间距设置的等宽开口,相应地,该4个开口之间的反射镜片条等间距且等宽;
每个激光光源模组对为2个激光光源模组,每个激光光源模组包括8个激光发光元件,该8个激光发光元件分两排四列排列,每排的激光发光元件等间距设置;
该N个激光光源模组对沿列向并排设置,16N个激光发光元件形成4N排四列,或者,该N个激光光源模组对中N-1个激光光源模组对沿列向并排设置,1个激光光源模组对位于系统光路的中心位置;
当该N个激光光源模组对沿列向并排设置时,该反射镜片为N个,分别与N个激光光源模组对一一对应;每个反射镜片与对应激光光源模组对的出光面呈45度放置;每个反射镜片的反射镜片条用于折射对应激光光源模组对出来的激光,其开口供在其后方设置的反射镜片所折射的激光穿过;所有折射的激光进入透镜;
当该N-1个激光光源模组对沿列向并排设置,激光光源模组对位于系统光路的中心位置时,该反射镜片为N-1个,分别与N-1个激光光源模组对一一对应;每个反射镜片与对应激光光源模组对的出光面呈45度放置;每个反射镜片的反射镜片条用于折射对应激光光源模组对出来的激光,其开口供在其后方设置的反射镜片所折射的激光和所述位于系统光路的中心位置的激光光源模组对直射的激光穿过;所有折射的激光和直射的激光进入透镜;
其中,N为2、3或4。
优选地,当N为2时,该N个反射镜片为反射镜片I和反射镜片II,该N个激光光源模组对为激光光源模组对I和激光光源模组对II,激光光源模组对I位于激光光源模组对II与透镜之间;
反射镜片II位于激光光源模组对I上方,并且反射镜片II的各反射镜片条与激光光源模组对I的各列激光发光元件对齐;
反射镜片I位于激光光源模组对II上方,并且反射镜片I的各反射镜片条与激光光源模组对II的各列激光发光元件对齐;
其中,反射镜片I和反射镜片II的位置沿光路方向相对错位一定距离,相应地,激光光源模组对I和II的位置也会沿光路方向相对错位一定距离,确保激光光源模组对II出来的激光经反射镜片I折射后不会被反射镜II遮挡;
激光光源模组对II出来的激光经反射镜片I折射后穿过反射镜片II的开口进入透镜,激光光源模组对I出来的激光经反射镜片II折射后进入透镜。
优选地,当N为2时,该N-1个反射镜片为反射镜片I,该N个激光光源模组对为激光光源模组对I和激光光源模组对II;
反射镜片I位于激光光源模组对II上方,并且反射镜片I的各反射镜片条与激光光源模组对II的各列激光发光元件对齐;
激光光源模组对I位于系统光路的中心位置,并位于反射镜片I的后方;反射镜片I的各开口与激光光源模组对I的各列激光发光元件对齐,确保激光光源模组对I出来的直射光线不会被反射镜I遮挡;
激光光源模组对I出来的激光穿过反射镜片I的开口直射进入透镜,激光光源模组对II出来的激光经反射镜片I折射后进入透镜。
优选地,当N为3时,该N个反射镜片为反射镜片I、反射镜片II和反射镜片III,该N个激光光源模组对为激光光源模组对I、激光光源模组对II和激光光源模组对III;
反射镜片III位于激光光源模组对I上方,并且反射镜片III的各反射镜片条与激光光源模组对I的各列激光发光元件对齐;
反射镜片II位于激光光源模组对II上方,并且反射镜片II的各反射镜片条与激光光源模组对II的各列激光发光元件对齐;
反射镜片I位于激光光源模组对III上方,并且反射镜片I的各反射镜片条与激光光源模组对III的各列激光发光元件对齐;
其中,反射镜片I、反射镜片II和反射镜片III的位置沿光路方向相对错位一定距离,相应地,激光光源模组对III、激光光源模组对II和激光光源模组对I的位置也会沿光路方向相对错位一定距离,确保激光光源模组对III出来的激光经反射镜片I折射后不会被反射镜片II和反射镜片III遮挡,激光光源模组对II出来的激光经反射镜片II折射后不会被反射镜片III遮挡;
激光光源模组对III出来的激光经反射镜片I折射后穿过反射镜片II的开口和反射镜片III的开口进入透镜,激光光源模组II出来的激光经反射镜片II折射后穿过反射镜片III的开口进入透镜;激光光源模组I出来的激光经反射镜片III折射后进入透镜。
优选地,当N为3时,该N-1个反射镜片为反射镜片I和反射镜片II,该N个激光光源模组对为激光光源模组对I、激光光源模组对II和激光光源模组对III;
反射镜片II位于激光光源模组对I上方,并且反射镜片II的各反射镜片条与激光光源模组对I的各列激光发光元件对齐;
反射镜片I位于激光光源模组对II上方,并且反射镜片I的各反射镜片条与激光光源模组对II的各列激光发光元件对齐;
其中,反射镜片I和反射镜片II的位置沿光路方向相对错位一定距离,相应地,激光光源模组对I和II的位置也会沿光路方向相对错位一定距离,确保激光光源模组对II出来的激光经反射镜片I折射后不会被反射镜片II遮挡;
激光光源模组对III位于系统光路的中心位置,并位于反射镜片I的后方;激光光源模组对III的各列激光发光元件与反射镜片I的各开口以及反射镜片II的各开口对齐,确保激光光源模组对III出来的直射光线不会被反射镜I和反射镜II遮挡;
激光光源模组对III出来的激光穿过反射镜片I的开口和反射镜片II的开口直射进入透镜,激光光源模组II出来的激光经反射镜片I折射后穿过反射镜片II的开口进入透镜;激光光源模组对I出来的激光经反射镜片II折射后进入透镜。
优选地,当N为4时,该N-1个反射镜片为反射镜片I、反射镜片II和反射镜片III,该N个激光光源模组对为激光光源模组对I、激光光源模组对II、激光光源模组对III和激光光源模组IIII;
反射镜片III位于激光光源模组对IIII上方,并且反射镜片III的各反射镜片条与激光光源模组对IIII的各列激光发光元件对齐;
反射镜片II位于激光光源模组对I上方,并且反射镜片II的各反射镜片条与激光光源模组对I的各列激光发光元件对齐;
反射镜片I位于激光光源模组对II上方,并且反射镜片I的各反射镜片条与激光光源模组对II的各列激光发光元件对齐;
其中,反射镜片I、反射镜片II和反射镜片III的位置沿光路方向相对错位一定距离,相应地,激光光源模组对II、激光光源模组对I和激光光源模组对IIII的位置也会沿光路方向相对错位一定距离,确保激光光源模组对I出来的激光经反射镜片II折射后不会被反射镜III遮挡,激光光源模组对II出来的激光经反射镜片I折射后不会被反射镜II和III遮挡;
激光光源模组对III位于系统光路的中心位置,并位于反射镜片I的后方;激光光源模组对III的各列激光发光元件与反射镜片I的各开口、反射镜片II的各开口以及反射镜片III的各开口对齐,确保激光光源模组对III出来的直射光线不会被反射镜I、反射镜II和反射镜片III遮挡;
激光光源模组对III出来的激光穿过反射镜片I的开口、反射镜片II的开口和反射镜片III的开口直射进入透镜;激光光源模组对II出来的激光经反射镜片I折射后,穿过反射镜片II的开口和反射镜片III的开口进入透镜;激光光源模组对I出来的激光经反射镜片II折射后,穿过反射镜片III的开口进入透镜;激光光源模组对IIII出来的激光经反射镜片III折射后进入透镜。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采用整体式反射镜片,改善了反射镜片太多造成的组装统一性。
2.本发明采用两组光源在系统光路的中心位置直射,减少了一个反射镜片,同时也减少了不必要的光路损失。
3.本发明采用两个反射镜片相对错位组合,可以有效减小整个模组的体积。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的光源模组组合结构的主视示意图。
图2是现有技术的光源模组组合结构的俯视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所采用的反射镜片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光源模组组合结构实施例1的主视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光源模组组合结构实施例1的俯视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的光源模组组合结构实施例2的主视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的光源模组组合结构实施例2的俯视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的光源模组组合结构实施例3的主视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的光源模组组合结构实施例3的俯视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的光源模组组合结构实施例4的主视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的光源模组组合结构实施例4的俯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本发明并不局限于附图和以下实施例。
本发明为了解决反射镜片较多,反射镜片的组装差异会造成激光模组出来的激光统一性较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用于激光光源模组组合结构的反射镜片,如图3所示。该反射镜片中开设有4个等间距设置的等宽开口,相应地,该4个开口之间的反射镜片条等间距且等宽。其中,反射镜片条用于折射发光模组发出的激光,开口供其他光路穿过。
本发明提出的激光光源模组组合结构,包括N个激光光源模组对、N或N-1个反射镜片和透镜,其中,每个反射镜片中开设有4个等间距设置的等宽开口,相应地,该4个开口之间的反射镜片条等间距且等宽。
每个激光光源模组对为2个激光光源模组,每个激光光源模组包括8个激光发光元件,该8个激光发光元件分两排四列排列,每排的激光发光元件等间距设置。
该N个激光光源模组对沿列向并排设置,16N个激光发光元件形成4N排四列,或者,该N个激光光源模组对中N-1个激光光源模组对沿列向并排设置,1个激光光源模组对位于系统光路的中心位置。
当该N个激光光源模组对沿列向并排设置时,该反射镜片为N个,分别与N个激光光源模组对一一对应;每个反射镜片与对应激光光源模组对的出光面呈45度放置;每个反射镜片的反射镜片条用于折射对应激光光源模组对出来的激光,其开口供在其后方设置的反射镜片所折射的激光穿过;所有折射的激光进入透镜。
当该N-1个激光光源模组对沿列向并排设置,激光光源模组对位于系统光路的中心位置时,该反射镜片为N-1个,分别与N-1个激光光源模组对一一对应;每个反射镜片与对应激光光源模组对的出光面呈45度放置;每个反射镜片的反射镜片条用于折射对应激光光源模组对出来的激光,其开口供在其后方设置的反射镜片所折射的激光和所述位于系统光路的中心位置的激光光源模组对直射的激光穿过;所有折射的激光和直射的激光进入透镜。
其中,N为2、3或4。
下面针对不同数量的激光光源模组对进行说明。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涉及2个激光光源模组对,即激光光源模组对I和II,激光光源模组对I位于激光光源模组对II与透镜之间,该激光光源模组组合结构如图4和5所示。
反射镜片II位于激光光源模组对I上方,并且反射镜片II的各反射镜片条与激光光源模组对I的各列激光发光元件对齐,并与激光光源模组对I的出光面呈45度设置,目的是把激光光源模组对I出来的激光转90度折射进入透镜。
反射镜片I位于激光光源模组对II上方,并且反射镜片I的各反射镜片条与激光光源模组对II的各列激光发光元件对齐,并与激光光源模组对II的出光面呈45度设置,目的是把激光光源模组对II出来的激光转90度折射进入透镜。
其中,反射镜片I和反射镜片II的位置沿光路方向相对错位一定距离,相应地,激光光源模组对I和II的位置也会沿光路方向相对错位一定距离,确保激光光源模组对II出来的激光经反射镜片I折射后不会被反射镜II遮挡。
在本实施例中,激光光源模组对II出来的激光经反射镜片I折射后穿过反射镜片II的开口进入透镜,激光光源模组对I出来的激光经反射镜片II折射后进入透镜。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涉及2个激光光源模组对,即激光光源模组对I和II,该光源模组组合结构如图6和7所示。
该光源模组组合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减少反射镜片II,将激光光源模组对I置于系统光路的中心位置,并位于反射镜片I的后方;反射镜片I的各开口与激光光源模组对I的各列激光发光元件对齐,确保激光光源模组对I出来的直射光线不会被反射镜I遮挡。
在实施例2中,激光光源模组对I出来的激光穿过反射镜片I的开口直射进入透镜,激光光源模组对II出来的激光经反射镜片I折射后进入透镜。
本实施例的结构进一步提高了组装统一性并减小了整体体积。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涉及3个激光光源模组对,即激光光源模组对I、II和III,该光源模组组合结构如图8和9所示。
该光源模组组合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该光源模组组合结构增加了激光光源模组对III;其中,激光光源模组对III位于系统光路的中心位置,并位于反射镜片I的后方;激光光源模组对III的各列激光发光元件与反射镜片I的各开口以及反射镜片II的各开口对齐,确保激光光源模组对III出来的直射光线不会被反射镜I和反射镜II遮挡。
在实施例3中,激光光源模组对III出来的激光穿过反射镜片I的开口和反射镜片II的开口直射进入透镜,激光光源模组II出来的激光经反射镜片I折射后穿过反射镜片II的开口进入透镜;激光光源模组对I出来的激光经反射镜片II折射后进入透镜。
实施例4:
本实施例涉及4个激光光源模组对,即激光光源模组对I、II、III和IIII,该光源模组组合结构如图10和11所示。
该光源模组组合与实施例3的不同之处在于,该光源模组组合结构在反射镜片II与透镜之间增加了反射镜片III,在激光光源模组对I与透镜之间增加了激光光源模组对IIII。
反射镜片III位于激光光源模组对IIII上方,并且反射镜片III的各反射镜片条与激光光源模组对IIII的各列激光发光元件对齐,并与激光光源模组对IIII的出光面呈45度设置,目的是把激光光源模组对IIII出来的激光转90度折射进入透镜。
其中,反射镜片I、反射镜片II和反射镜片III的位置沿光路方向相对错位一定距离,相应地,激光光源模组对I、II和IIII的位置也会沿光路方向相对错位一定距离,确保激光光源模组对I出来的激光经反射镜片II折射后不会被反射镜III遮挡,激光光源模组对II出来的激光经反射镜片I折射后不会被反射镜II和III遮挡,激光光源模组对IIII出来的直射光线不会被反射镜I、II和III遮挡。
在实施例4中,激光光源模组对III出来的激光穿过反射镜片I的开口、反射镜片II的开口和反射镜片III的开口直射进入透镜;激光光源模组对II出来的激光经反射镜片I折射后,穿过反射镜片II的开口和反射镜片III的开口进入透镜;激光光源模组对I出来的激光经反射镜片II折射后,穿过反射镜片III的开口进入透镜;激光光源模组对IIII出来的激光经反射镜片III折射后进入透镜。
实施例5:
本实施例涉及3个激光光源模组对,即激光光源模组对I、II和III,该光源模组组合与实施例4的不同之处在于,减少了激光光源模组对IIII以及相应的光路路径,其他结构和光路路径与实施例4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以上,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激光光源模组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激光光源模组组合结构包括N个激光光源模组对、N或N-1个反射镜片和透镜,其中,每个反射镜片中开设有4个等间距设置的等宽开口,相应地,该4个开口之间的反射镜片条等间距且等宽;
每个激光光源模组对为2个激光光源模组,每个激光光源模组包括8个激光发光元件,该8个激光发光元件分两排四列排列,每排的激光发光元件等间距设置;
该N个激光光源模组对沿列向并排设置,16N个激光发光元件形成4N排四列,或者,该N个激光光源模组对中N-1个激光光源模组对沿列向并排设置,1个激光光源模组对位于系统光路的中心位置;
当该N个激光光源模组对沿列向并排设置时,该反射镜片为N个,分别与N个激光光源模组对一一对应;每个反射镜片与对应激光光源模组对的出光面呈45度放置;每个反射镜片的反射镜片条用于折射对应激光光源模组对出来的激光,其开口供在其后方设置的反射镜片所折射的激光穿过;所有折射的激光进入透镜;
当该N-1个激光光源模组对沿列向并排设置,激光光源模组对位于系统光路的中心位置时,该反射镜片为N-1个,分别与N-1个激光光源模组对一一对应;每个反射镜片与对应激光光源模组对的出光面呈45度放置;每个反射镜片的反射镜片条用于折射对应激光光源模组对出来的激光,其开口供在其后方设置的反射镜片所折射的激光和所述位于系统光路的中心位置的激光光源模组对直射的激光穿过;所有折射的激光和直射的激光进入透镜;
其中,N为2、3或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激光光源模组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当N为2时,该N个反射镜片为反射镜片I和反射镜片II,该N个激光光源模组对为激光光源模组对I和激光光源模组对II,激光光源模组对I位于激光光源模组对II与透镜之间;
反射镜片II位于激光光源模组对I上方,并且反射镜片II的各反射镜片条与激光光源模组对I的各列激光发光元件对齐;
反射镜片I位于激光光源模组对II上方,并且反射镜片I的各反射镜片条与激光光源模组对II的各列激光发光元件对齐;
其中,反射镜片I和反射镜片II的位置沿光路方向相对错位一定距离,相应地,激光光源模组对I和II的位置也会沿光路方向相对错位一定距离,确保激光光源模组对II出来的激光经反射镜片I折射后不会被反射镜II遮挡;
激光光源模组对II出来的激光经反射镜片I折射后穿过反射镜片II的开口进入透镜,激光光源模组对I出来的激光经反射镜片II折射后进入透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激光光源模组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当N为2时,该N-1个反射镜片为反射镜片I,该N个激光光源模组对为激光光源模组对I和激光光源模组对II;
反射镜片I位于激光光源模组对II上方,并且反射镜片I的各反射镜片条与激光光源模组对II的各列激光发光元件对齐;
激光光源模组对I位于系统光路的中心位置,并位于反射镜片I的后方;反射镜片I的各开口与激光光源模组对I的各列激光发光元件对齐,确保激光光源模组对I出来的直射光线不会被反射镜I遮挡;
激光光源模组对I出来的激光穿过反射镜片I的开口直射进入透镜,激光光源模组对II出来的激光经反射镜片I折射后进入透镜。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激光光源模组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当N为3时,该N个反射镜片为反射镜片I、反射镜片II和反射镜片III,该N个激光光源模组对为激光光源模组对I、激光光源模组对II和激光光源模组对III;
反射镜片III位于激光光源模组对I上方,并且反射镜片III的各反射镜片条与激光光源模组对I的各列激光发光元件对齐;
反射镜片II位于激光光源模组对II上方,并且反射镜片II的各反射镜片条与激光光源模组对II的各列激光发光元件对齐;
反射镜片I位于激光光源模组对III上方,并且反射镜片I的各反射镜片条与激光光源模组对III的各列激光发光元件对齐;
其中,反射镜片I、反射镜片II和反射镜片III的位置沿光路方向相对错位一定距离,相应地,激光光源模组对III、激光光源模组对II和激光光源模组对I的位置也会沿光路方向相对错位一定距离,确保激光光源模组对III出来的激光经反射镜片I折射后不会被反射镜片II和反射镜片III遮挡,激光光源模组对II出来的激光经反射镜片II折射后不会被反射镜片III遮挡;
激光光源模组对III出来的激光经反射镜片I折射后穿过反射镜片II的开口和反射镜片III的开口进入透镜,激光光源模组II出来的激光经反射镜片II折射后穿过反射镜片III的开口进入透镜;激光光源模组I出来的激光经反射镜片III折射后进入透镜。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激光光源模组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当N为3时,该N-1个反射镜片为反射镜片I和反射镜片II,该N个激光光源模组对为激光光源模组对I、激光光源模组对II和激光光源模组对III;
反射镜片II位于激光光源模组对I上方,并且反射镜片II的各反射镜片条与激光光源模组对I的各列激光发光元件对齐;
反射镜片I位于激光光源模组对II上方,并且反射镜片I的各反射镜片条与激光光源模组对II的各列激光发光元件对齐;
其中,反射镜片I和反射镜片II的位置沿光路方向相对错位一定距离,相应地,激光光源模组对I和II的位置也会沿光路方向相对错位一定距离,确保激光光源模组对II出来的激光经反射镜片I折射后不会被反射镜片II遮挡;
激光光源模组对III位于系统光路的中心位置,并位于反射镜片I的后方;激光光源模组对III的各列激光发光元件与反射镜片I的各开口以及反射镜片II的各开口对齐,确保激光光源模组对III出来的直射光线不会被反射镜I和反射镜II遮挡;
激光光源模组对III出来的激光穿过反射镜片I的开口和反射镜片II的开口直射进入透镜,激光光源模组II出来的激光经反射镜片I折射后穿过反射镜片II的开口进入透镜;激光光源模组对I出来的激光经反射镜片II折射后进入透镜。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激光光源模组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当N为4时,该N-1个反射镜片为反射镜片I、反射镜片II和反射镜片III,该N个激光光源模组对为激光光源模组对I、激光光源模组对II、激光光源模组对III和激光光源模组IIII;
反射镜片III位于激光光源模组对IIII上方,并且反射镜片III的各反射镜片条与激光光源模组对IIII的各列激光发光元件对齐;
反射镜片II位于激光光源模组对I上方,并且反射镜片II的各反射镜片条与激光光源模组对I的各列激光发光元件对齐;
反射镜片I位于激光光源模组对II上方,并且反射镜片I的各反射镜片条与激光光源模组对II的各列激光发光元件对齐;
其中,反射镜片I、反射镜片II和反射镜片III的位置沿光路方向相对错位一定距离,相应地,激光光源模组对II、激光光源模组对I和激光光源模组对IIII的位置也会沿光路方向相对错位一定距离,确保激光光源模组对I出来的激光经反射镜片II折射后不会被反射镜III遮挡,激光光源模组对II出来的激光经反射镜片I折射后不会被反射镜II和III遮挡;
激光光源模组对III位于系统光路的中心位置,并位于反射镜片I的后方;激光光源模组对III的各列激光发光元件与反射镜片I的各开口、反射镜片II的各开口以及反射镜片III的各开口对齐,确保激光光源模组对III出来的直射光线不会被反射镜I、反射镜II和反射镜片III遮挡;
激光光源模组对III出来的激光穿过反射镜片I的开口、反射镜片II的开口和反射镜片III的开口直射进入透镜;激光光源模组对II出来的激光经反射镜片I折射后,穿过反射镜片II的开口和反射镜片III的开口进入透镜;激光光源模组对I出来的激光经反射镜片II折射后,穿过反射镜片III的开口进入透镜;激光光源模组对IIII出来的激光经反射镜片III折射后进入透镜。
CN201510976524.9A 2015-12-23 2015-12-23 一种激光光源模组组合结构 Active CN10691106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976524.9A CN106911065B (zh) 2015-12-23 2015-12-23 一种激光光源模组组合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976524.9A CN106911065B (zh) 2015-12-23 2015-12-23 一种激光光源模组组合结构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911065A true CN106911065A (zh) 2017-06-30
CN106911065B CN106911065B (zh) 2019-03-05

Family

ID=592001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976524.9A Active CN106911065B (zh) 2015-12-23 2015-12-23 一种激光光源模组组合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911065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967372A (zh) * 2022-07-20 2022-08-30 中山新诺微电子装备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多模组光引擎及其应用的无掩模光刻机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8039752A2 (en) * 2006-09-25 2008-04-03 Novalux, Inc. Manufacturable vertical extended cavity surface emitting laser arrays
JP2010219393A (ja) * 2009-03-18 2010-09-30 Nec Corp 面発光レーザアレイ
CN102141683A (zh) * 2011-03-30 2011-08-03 青岛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光束整形方法和装置及激光显示光源模组和设备
CN102156352A (zh) * 2011-03-30 2011-08-17 青岛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光束整形方法和装置及激光显示光源模组和设备
CN203217229U (zh) * 2013-03-01 2013-09-25 深圳市绎立锐光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发光装置及投影系统
CN105098600A (zh) * 2015-08-26 2015-11-25 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激光光源模组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8039752A2 (en) * 2006-09-25 2008-04-03 Novalux, Inc. Manufacturable vertical extended cavity surface emitting laser arrays
JP2010219393A (ja) * 2009-03-18 2010-09-30 Nec Corp 面発光レーザアレイ
CN102141683A (zh) * 2011-03-30 2011-08-03 青岛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光束整形方法和装置及激光显示光源模组和设备
CN102156352A (zh) * 2011-03-30 2011-08-17 青岛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光束整形方法和装置及激光显示光源模组和设备
CN203217229U (zh) * 2013-03-01 2013-09-25 深圳市绎立锐光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发光装置及投影系统
CN105098600A (zh) * 2015-08-26 2015-11-25 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激光光源模组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967372A (zh) * 2022-07-20 2022-08-30 中山新诺微电子装备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多模组光引擎及其应用的无掩模光刻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911065B (zh) 2019-03-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515423B (zh) 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
CN205299279U (zh)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US10613375B2 (en) Backlight modul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CN103453393B (zh) 视角切换模块及其背光系统
CN104501096A (zh) 一种反射透射装置和具有该反射透射装置的激光背光源
CN101153936B (zh) 一种用于激光显示的光源装置
EP3081986B1 (en) Fly-eye lens and optical engine for projector including same
CN103457147A (zh) 一种白光激光模组
CN102073139A (zh) 一种led照明光源及投影机
CN205842379U (zh) 一种侧入式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N106911065A (zh) 一种激光光源模组组合结构
CN201731424U (zh) 一种红绿蓝黄四色激光灯
CN102162936B (zh) 显示组件
CN102156362A (zh) 用于液晶显示器光学模块的准直耦合片及光学模块
TWI484265B (zh) 彩色分光系統
CN201518089U (zh) 一种基于三色光源的微型投影光学引擎
CN204028471U (zh) 多彩激光景观照明装置
CN207034818U (zh) 用于显示系统的激光背光装置
CN105573035B (zh) 一种可扩展激光光源的投影机
CN204966964U (zh) 白光激光模组、激光显示系统和激光投影系统
CN204678254U (zh) 多向折射式背光透镜及基于该透镜的直下式背光模组
CN107448909B (zh) 背光模块
CN104345377A (zh) 导光板与光源模块
CN101573557A (zh) 面状照明装置以及使用了该面状照明装置的液晶显示装置
CN108594432B (zh) 一种使用三原色光源的高效率抬头显示器照明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