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900663A - 一种沉底式底刺网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沉底式底刺网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6900663A CN106900663A CN201510981442.3A CN201510981442A CN106900663A CN 106900663 A CN106900663 A CN 106900663A CN 201510981442 A CN201510981442 A CN 201510981442A CN 106900663 A CN106900663 A CN 106900663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rat
- cylinder body
- net
- rope
- triggering cylind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0000005484 gravity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8
- XEEYBQQBJWHFJM-UHFFFAOYSA-N Iron Chemical compound [Fe] XEEYBQQBJWHFJM-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0
- 229910052742 iro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5
- 230000006835 compre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1
- 238000007906 compress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1
- 239000011148 porous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5
- 230000007797 corro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8000005260 corros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9000013535 sea wat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0000001960 triggered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41000251468 Actinopterygii Speci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3
- 230000003292 diminished effect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5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5
- 230000000366 juvenile effect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5
- 229910001018 Cast iro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7812 deficienc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00831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853 adhesiv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070 adhes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568 cem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203 everyday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667 floa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959 ste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1364 upper extremity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AVICULTURE; APICULTURE; PISCICULTURE;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69/00—Stationary catching devices
- A01K69/06—Traps
- A01K69/08—Rigid traps, e.g. lobster pot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Animal Husbandry (AREA)
- Biodiversity & Conservation Biology (AREA)
- Farming Of Fish And Shellfish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沉底式底刺网装置,旨在提供一种可有效避免底刺网的网孔受浮子的浮力拉扯作用发生形变,从而使网孔的实际通过尺寸变小,不利于幼鱼逃脱的问题的底刺网装置。它包括底刺网,所述底刺网包括上网纲、下网纲、位于上网纲与下网纲之间的长方形网片及若干条等距分布在上网纲与下网纲之间的竖直连接绳,所述竖直连接绳的上端与上网纲相连接,下端与下网纲相连接,所述竖直连接绳的上端设有浮子,竖直连接绳的下端设有重锤装置,各浮子的浮力之和小于底刺网及重锤装置的重力之和,且各浮子的浮力之和大于底刺网的重力。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底刺网,具体涉及一种沉底式底刺网装置。
背景技术
底刺网是流刺网的一种,其使用一层或多层塑胶丝所织成的长方形网片。底刺网的上缘系有多个浮子,底刺网的下缘系有多个配重块,从而使底刺网垂直张开的铺设于海底,等待鱼类游入而被网目缠住。
目前的底刺网的长方形网片的网孔尺寸一般都会进行限定,避免网孔尺寸过小而造成不论大鱼、小鱼都全部落网,会造成生态破坏;但在底刺网实际使用过程中,由于浮子的浮力拉扯作用往往会使网孔变形、拉长,从而使网孔的实际通过尺寸变小,不利于幼鱼逃脱。
另一方面,底刺网在使用过程中经常会被因网具损坏,而被渔民丢弃在海域内。这些被丢弃在海域内的底刺网沉入海底非常难以打捞,并且造成海底幽灵捕捞,严重破坏海底生态环境。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一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沉底式底刺网装置,其可有效避免底刺网的网孔受浮子的浮力拉扯作用发生形变,从而使网孔的实际通过尺寸变小,不利于幼鱼逃脱的问题。
本发明在第一目的基础上的另一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沉底式底刺网装置,其可有效解决底刺网沉入海底非常难以打捞,并且造成海底幽灵捕捞,严重破坏海底生态环境的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沉底式底刺网装置,包括底刺网,所述底刺网包括上网纲、下网纲、位于上网纲与下网纲之间的长方形网片及若干条等距分布在上网纲与下网纲之间的竖直连接绳,所述竖直连接绳的上端与上网纲相连接,下端与下网纲相连接,所述竖直连接绳的上端设有浮子,竖直连接绳的下端设有重锤装置,各浮子的浮力之和小于底刺网及重锤装置的重力之和,且各浮子的浮力之和大于底刺网的重力。
本方案的底刺网装置通过重锤装置及浮子将底刺网垂直张开的铺设于海底。当底刺网垂直张开的铺设于海底后,本方案通过竖直连接绳来承受浮子与重锤装置的拉扯力,长方形网片不受浮子与重锤装置的拉扯力;因而可有效避免底刺网的网孔受浮子的浮力拉扯作用发生形变,从而使网孔的实际通过尺寸变小,不利于幼鱼逃脱的问题。
作为优选,竖直连接绳的上端设有上吊环,下端设有下吊环,所述浮子通过上吊绳与上吊环相连接,所述重锤装置通过下吊绳与下吊环相连接。
作为优选,重锤装置包括上下两端封闭的圆筒形配重及插接杆,所述圆筒形配重的顶板为易被海水腐蚀的铁板,该铁板的上表面中部设有插接孔,插接孔内侧面上设有密封圈安装槽,密封圈安装槽内设有充气密封圈,充气密封圈上设有充气嘴;所述铁板上表面设有环形减薄凹槽,所述插接孔位于环形减薄凹槽的内侧,所述圆筒形配重内设有第一预紧压缩弹簧,第一预紧压缩弹簧的下端抵靠在圆筒形配重的内底面上、上端抵靠在圆筒形配重的内顶面上,且第一预紧压缩弹簧的上端位于环形减薄凹槽的内侧,所述插接杆插设在插接孔内,且充气密封圈套设在插接杆上,所述插接杆的上端与竖直连接绳的下端相连接。
本方案的沉底式底刺网装置可有效解决底刺网沉入海底则非常难以打捞,造成海底幽灵捕捞,将严重破坏海底生态环境的问题。
作为优选,重锤装置还包括腐断触发释放装置,该腐断触发释放装置包括设置在铁板的上表面上的触发缸体,可滑动设置在触发缸体上活塞体及下活塞体,连接上、下活塞体的连接杆及位于触发缸体正上方的环形挡板,所述环形挡板通过连接件固定在触发缸体上,且连接件位于环形减薄凹槽的外侧,环形挡板与圆筒形配重的轴线相垂直;所述触发缸体位于环形减薄凹槽的内侧,触发缸体的轴线与圆筒形配重的轴线相平行,触发缸体的上端开口、下端封闭,触发缸体的内侧面上部设有上限位块,触发缸体的内侧面下部设有下限位块,且上活塞体及下活塞体位于上限位块与下限位块之间,所述触发缸体内位于触发缸体内底面与下活塞体之间设有第二预紧压缩弹簧,所述触发缸体外侧面上设有与触发缸体的内腔相连通的第一连通孔及第二连接通孔,所述上活塞体的上端面设有与触发缸体同轴的触发顶杆,触发顶杆的端部穿过触发缸体的上端开口并位于触发缸体上方;所述充气密封圈上设有排气接头,所述第一连通孔与排气接头之间通过连接管相连接;当上活塞体抵靠在上限位块上时:所述第一连通孔位于下活塞体的下方,第二连接通孔位于上、下活塞体之间;当下活塞体抵靠在下限位块上时:所述第一连通孔及第二连接通孔位于上、下活塞体之间。
作为优选,环形挡板上设有轴线与圆筒形配重的轴线相平行的导向通孔,铁板上设有导向杆,导向杆位于环形减薄凹槽的内侧,导向杆穿过导向通孔。
作为优选,环形挡板的轴线与圆筒形配重的轴线重合。
作为优选,铁板的下表面设有环形减薄凹槽相对应的环形易断槽,且环形易断槽呈V形。
作为优选,铁板的厚度为2-4mm,所述环形减薄凹槽的槽深为1.5-3.5mm。
作为优选,环形减薄凹槽的底面与铁板下表面之间的间距为0.4-0.6mm。
作为优选,竖直连接绳的长度小于等于长方形网片的网高。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其一,可有效避免底刺网的网孔受浮子的浮力拉扯作用发生形变,从而使网孔的实际通过尺寸变小,不利于幼鱼逃脱的问题。。
其二,可有效解决底刺网沉入海底则非常难以打捞,造成海底幽灵捕捞,将严重破坏海底生态环境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沉底式底刺网装置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重锤装置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4是图3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中:长方形网片1a,上网纲2a,竖直连接绳3a,上吊环4a,浮子5a,上吊绳6a,下网纲7a,下吊环8a,下吊绳9a;
重锤装置1b:圆筒形配重1,第一预紧压缩弹簧2,铁板3,环形减薄凹槽4,插接杆5、环形挡块51,挂环7,腐断触发释放装置8,触发缸体81、环形挡板82、导向杆83、触发顶杆84、上限位块85、上活塞体86、第二连接通孔87、下活塞体88、第二预紧压缩弹簧89、下限位块810、第一连通孔811,环形易断槽9,过连接管10,排气接头11,插接孔12,充气密封圈13,充气嘴1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一种沉底式底刺网装置包括底刺网。底刺网包括上网纲2a、下网纲7a、位于上网纲与下网纲之间的长方形网片1a及若干条等距分布在上网纲与下网纲之间的竖直连接绳3a。长方形网片在网高方向自上而下分为上网片部、中网片部及下网片部。下网片部的网孔面积大于中网片部的网孔面积,中网片部网孔面积大于上网片部的网孔面积。
竖直连接绳的上端与上网纲相连接,下端与下网纲相连接。竖直连接绳的长度小于等于长方形网片的网高。竖直连接绳的上端设有浮子5a。竖直连接绳的下端设有重锤装置1b。竖直连接绳的上端设有上吊环4a,下端设有下吊环8a。浮子通过上吊绳6a与上吊环相连接。重锤装置通过下吊绳9a与下吊环相连接。各浮子的浮力之和小于底刺网及重锤装置的重力之和,且各浮子的浮力之和大于底刺网的重力。
如图2、图3所示,重锤装置1b包括上下两端封闭的圆筒形配重1,插接杆5及腐断触发释放装置8。圆筒形配重的顶板为易被海水腐蚀的铁板3,本实施例中铁板的材质为铸铁。铁板上表面设有环形减薄凹槽4。铁板的下表面设有环形减薄凹槽相对应的环形易断槽9,且环形易断槽呈V形。铁板的厚度为2.2-4.2mm,本实施例中铁板的厚度为4.1mm。环形减薄凹槽的槽深为1.7-3.5mm,本实施例中环形减薄凹槽的槽深为3.51mm。环形减薄凹槽的底面与铁板下表面之间的间距为0.39-0.6mm,本实施例中环形减薄凹槽的底面与铁板下表面之间的间距为0.61mm。环形易断槽的槽深为0.21mm。
铁板的上表面中部设有插接孔12。插接孔的轴线与圆筒形配重的轴线重合。插接孔位于环形减薄凹槽的内侧。插接孔内侧面上设有密封圈安装槽。密封圈安装槽内设有充气密封圈13。充气密封圈通过粘胶剂固定在密封圈安装槽的内侧面上。充气密封圈上设有充气嘴14。充气密封圈上设有排气接头11。圆筒形配重内设有第一预紧压缩弹簧2。第一预紧压缩弹簧的下端抵靠在圆筒形配重的内底面上。第一预紧压缩弹簧的上端抵靠在圆筒形配重的内顶面上,且第一预紧压缩弹簧的上端位于环形减薄凹槽的内侧。铁板的下表面上设有环形限位凸起,环形限位凸起位于环形减薄凹槽的内侧。第一预紧压缩弹簧的上端位于环形限位凸起内。
插接杆插设在插接孔内。充气密封圈套设在插接杆上。插接杆的上端设有挂环7。插接杆的外侧面下部设有环形挡块51。环形挡块位于圆筒形配重的上方。连接绳的上端与方形网片的下缘相连接。插接杆的上端与竖直连接绳的下端相连接,具体说是,插接杆的上端通过下吊绳与竖直连接绳的下吊环相连接。
如图2、图3、图4所示,腐断触发释放装置8包括设置在铁板的上表面上的触发缸体81,可滑动设置在触发缸体上活塞体86及下活塞体88,连接上、下活塞体的连接杆及位于触发缸体正上方的环形挡板82。环形挡板通过连接件固定在触发缸体上,且连接件位于环形减薄凹槽的外侧。环形挡板与圆筒形配重的轴线相垂直;环形挡板的轴线与圆筒形配重的轴线重合。插接杆穿过环形挡板。环形挡板上设有轴线与圆筒形配重的轴线相平行的导向通孔。铁板上设有导向杆83。导向杆与圆筒形配重的轴线相平行。导向杆位于环形减薄凹槽的内侧,导向杆穿过导向通孔。
触发缸体位于环形减薄凹槽的内侧。触发缸体的轴线与圆筒形配重的轴线相平行。触发缸体的上端开口、下端封闭。触发缸体的内侧面上部设有上限位块85。触发缸体的内侧面下部设有下限位块810,且上活塞体及下活塞体位于上限位块与下限位块之间。触发缸体内位于触发缸体内底面与下活塞体之间设有第二预紧压缩弹簧89。触发缸体外侧面上设有与触发缸体的内腔相连通的第一连通孔811及第二连接通孔87。上活塞体的上端面设有与触发缸体同轴的触发顶杆84。触发顶杆的端部穿过触发缸体的上端开口并位于触发缸体上方。触发缸体位于环形挡板的正下方。第一连通孔与排气接头之间通过连接管10相连接。
当上活塞体抵靠在上限位块上时:第一连通孔位于下活塞体的下方,第二连接通孔位于上、下活塞体之间。
当下活塞体抵靠在下限位块上时:第一连通孔及第二连接通孔位于上、下活塞体之间。
本实施例的沉底式底刺网装置的具体使用过程如下:
首先,将插接杆的下端自上而下插入插接孔内,并使充气密封圈套设在插接杆上;
接着;通过充气嘴往充气密封圈内充气,使充气密封圈膨胀,从而将插接杆抱紧,使插接杆与圆筒形配重相连接。
另一方面,本发明利用圆筒形配重的顶板为易被海水腐蚀的铁板的特点{普通钢铁(铸铁)在海水中的腐蚀率为每年0.15至0.4毫米之间,其最深的腐蚀点可达0.3至0.65毫米},并在铁板上设有环形减薄凹槽及环形易断槽;当圆筒形配重的铁板长期被海水腐蚀,通过试验本实施例的环形减薄凹槽的底面处铁板大致在一年内能够被海水腐蚀穿透;从而在第一预紧压缩弹簧的作用下使环形减薄凹槽内侧的铁板沿环形减薄凹槽处断裂并与圆筒形配重分离,并被第一预紧压缩弹簧顶起。
因而,当底刺网下沉到海底后,大致在一年内,在第一预紧压缩弹簧的作用下将使环形减薄凹槽内侧的铁板与圆筒形配重分离,并被第一预紧压缩弹簧顶起。
当第一预紧压缩弹簧将环形减薄凹槽内侧的铁板顶起后,在导向杆的作用下使触发缸体上移。在触发缸体上移过程中,当触发顶杆的上端抵靠在环形挡板上后,触发顶杆将带动上活塞体及下活塞体往下移动,直至下活塞体抵靠在下限位块上为止:此时,第一连通孔及第二连接通孔位于上、下活塞体之间,从而使充气密封圈内的气体通过排气接头、过连接管、第一连通孔及第二连接通孔排出。
当充气密封圈内的气体排出后,充气密封圈收缩,从而释放插接杆,使插接杆与圆筒形配重分离。当若干圆筒形配重分离与插接杆分离后,底刺网将在浮子的浮力作用下重新上浮。上浮到海面的底刺网可以方便的通过垃圾打捞船进行打捞、清理,从而可有效解决底刺网沉入海底则非常难以打捞,造成海底幽灵捕捞,将严重破坏海底生态环境的问题。
另外,本实施例的沉底式底刺网装置在平时使用过程,当底刺网未进行捕捞作业时,需要将重锤装置挂干(即使重锤装置干燥),从而有效延长重锤装置的使用寿命。
Claims (9)
1.一种沉底式底刺网装置,包括底刺网,其特征是,所述底刺网包括上网纲、下网纲、位于上网纲与下网纲之间的长方形网片及若干条等距分布在上网纲与下网纲之间的竖直连接绳,所述竖直连接绳的上端与上网纲相连接,下端与下网纲相连接,所述竖直连接绳的上端设有浮子,竖直连接绳的下端设有重锤装置,各浮子的浮力之和小于底刺网及重锤装置的重力之和,且各浮子的浮力之和大于底刺网的重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沉底式底刺网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竖直连接绳的上端设有上吊环,下端设有下吊环,所述浮子通过上吊绳与上吊环相连接,所述重锤装置通过下吊绳与下吊环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沉底式底刺网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竖直连接绳的长度等于长方形网片的网高。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沉底式底刺网装置,其特征是,所述重锤装置包括上下两端封闭的圆筒形配重及插接杆,所述圆筒形配重的顶板为易被海水腐蚀的铁板,该铁板的上表面中部设有插接孔,插接孔内侧面上设有密封圈安装槽,密封圈安装槽内设有充气密封圈,充气密封圈上设有充气嘴;所述铁板上表面设有环形减薄凹槽,所述插接孔位于环形减薄凹槽的内侧,所述圆筒形配重内设有第一预紧压缩弹簧,第一预紧压缩弹簧的下端抵靠在圆筒形配重的内底面上、上端抵靠在圆筒形配重的内顶面上,且第一预紧压缩弹簧的上端位于环形减薄凹槽的内侧,所述插接杆插设在插接孔内,且充气密封圈套设在插接杆上,所述插接杆的上端与竖直连接绳的下端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沉底式底刺网装置,其特征是,所述重锤装置还包括腐断触发释放装置,该腐断触发释放装置包括设置在铁板的上表面上的触发缸体,可滑动设置在触发缸体上活塞体及下活塞体,连接上、下活塞体的连接杆及位于触发缸体正上方的环形挡板,
所述环形挡板通过连接件固定在触发缸体上,且连接件位于环形减薄凹槽的外侧,环形挡板与圆筒形配重的轴线相垂直;
所述触发缸体位于环形减薄凹槽的内侧,触发缸体的轴线与圆筒形配重的轴线相平行,触发缸体的上端开口、下端封闭,触发缸体的内侧面上部设有上限位块,触发缸体的内侧面下部设有下限位块,且上活塞体及下活塞体位于上限位块与下限位块之间,所述触发缸体内位于触发缸体内底面与下活塞体之间设有第二预紧压缩弹簧,所述触发缸体外侧面上设有与触发缸体的内腔相连通的第一连通孔及第二连接通孔,所述上活塞体的上端面设有与触发缸体同轴的触发顶杆,触发顶杆的端部穿过触发缸体的上端开口并位于触发缸体上方;所述充气密封圈上设有排气接头,所述第一连通孔与排气接头之间通过连接管相连接;
当上活塞体抵靠在上限位块上时:所述第一连通孔位于下活塞体的下方,第二连接通孔位于上、下活塞体之间;
当下活塞体抵靠在下限位块上时:所述第一连通孔及第二连接通孔位于上、下活塞体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沉底式底刺网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环形挡板上设有轴线与圆筒形配重的轴线相平行的导向通孔,铁板上设有导向杆,导向杆位于环形减薄凹槽的内侧,导向杆穿过导向通孔。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沉底式底刺网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环形挡板的轴线与圆筒形配重的轴线重合。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沉底式底刺网装置,其特征是,所述铁板的厚度为2.2-4.2mm,所述环形减薄凹槽的槽深为1.7-3.5mm。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沉底式底刺网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环形减薄凹槽的底面与铁板下表面之间的间距为0.39-0.6mm。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10981442.3A CN106900663A (zh) | 2015-12-23 | 2015-12-23 | 一种沉底式底刺网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10981442.3A CN106900663A (zh) | 2015-12-23 | 2015-12-23 | 一种沉底式底刺网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6900663A true CN106900663A (zh) | 2017-06-30 |
Family
ID=591999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10981442.3A Pending CN106900663A (zh) | 2015-12-23 | 2015-12-23 | 一种沉底式底刺网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6900663A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789082A (zh) * | 2020-08-19 | 2020-10-20 | 王玉芳 | 一种自锚式稳定流水用地笼网 |
CN112616783A (zh) * | 2020-12-18 | 2021-04-09 | 浙江大学 | 一种全海深多用途捕鱼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
-
2015
- 2015-12-23 CN CN201510981442.3A patent/CN106900663A/zh active Pending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789082A (zh) * | 2020-08-19 | 2020-10-20 | 王玉芳 | 一种自锚式稳定流水用地笼网 |
CN111789082B (zh) * | 2020-08-19 | 2021-12-14 | 滨州市闽轩塑料制品有限公司 | 一种自锚式稳定流水用地笼网 |
CN112616783A (zh) * | 2020-12-18 | 2021-04-09 | 浙江大学 | 一种全海深多用途捕鱼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6592550B (zh) | 水上漂浮物自动收集装置 | |
CA3046947C (en) | A floating arrangement for breeding fish and shellfish | |
CN105445059B (zh) | 一种底层海水的抗干扰采集设备 | |
CN104686412B (zh) | 一种海洋鱼类放流船 | |
CN105532590B (zh) | 流刺网用重锤装置 | |
CN106900663A (zh) | 一种沉底式底刺网装置 | |
CN105475242B (zh) | 可有效避免幽灵捕捞的流刺网装置 | |
CN104719193A (zh) | 一种大黄鱼放流设备 | |
CN105230580B (zh) | 触发自上浮式底栖类虾蟹样品捕捉器 | |
US8146970B2 (en) | Recovery net | |
CN106900666A (zh) | 一种漂浮式浮刺网装置 | |
CN111513039B (zh) | 海底鱼类捕获装置及方法 | |
CN105557644B (zh) | 一种便于打捞的流刺网 | |
CN106922633B (zh) | 一种刺网捕捞装置 | |
CN106900664A (zh) | 一种底刺网具 | |
KR102241250B1 (ko) | 친환경 물고기 유인 낚시추 | |
CN106900665A (zh) | 一种浮刺网具 | |
CN201243559Y (zh) | 一种浮球控制装置 | |
CN109122606A (zh) | 一种捕鱼装置及方法 | |
CN107396870B (zh) | 一种便于采收的自上浮式藻礁装置 | |
CN105360079B (zh) | 一种禁渔期科学实验用虾捕捉装置 | |
US20110293377A1 (en) | Collapsible High-Volume Oil Containment Device, and Deepwater Oil Containment Methods | |
CN106954597B (zh) | 一种刺网用自脱离重锤机构 | |
CN105076026A (zh) | 大水面捕龙头鱼笼具 | |
CN206136947U (zh) | 一种捕捞网具的沉网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06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