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900389A - 一种鉴定小麦生长发育稳定性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鉴定小麦生长发育稳定性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900389A
CN106900389A CN201710144272.2A CN201710144272A CN106900389A CN 106900389 A CN106900389 A CN 106900389A CN 201710144272 A CN201710144272 A CN 201710144272A CN 106900389 A CN106900389 A CN 10690038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heat
stability
heading stage
growth
identifi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144272.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道杰
冯毅
张玲丽
张传量
崔紫霞
冯洁
许小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orthwest A&F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Northwest A&F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orthwest A&F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Northwest A&F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710144272.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900389A/zh
Publication of CN10690038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90038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7/00Botany in general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Biodiversity & Conservation Biology (AREA)
  • Botany (AREA)
  • Ecology (AREA)
  • Forests & Forestry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Breeding Of Plants And Reproduction By Means Of Cultur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鉴定小麦生长发育稳定性的方法,涉及小麦种植领域。本发明方法包括:选取生长发育稳定的小麦为第一类参照物,选取生长发育不稳定的小麦为第二类参照物;对第一类参照物、第二类参照物及待鉴定小麦均分两期播种;分别记录第一类参照物、第二类参照物和待鉴定小麦分别在各自两期播种期的两个抽穗期;分别计算出第一类参照物、第二类参照物和待鉴定小麦的两个抽穗期的时间差值,分别对应为T1、T2和T3;当T3小于或等于T1,待鉴定小麦的生长发育稳定性为A类;当T3大于T1且T3小于T2,稳定性为B类;当T3大于或等于T2,稳定性为C类。本发明方法具有快速、简单及鉴定结果准确的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鉴定小麦生长发育稳定性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小麦种植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鉴定小麦生长发育稳定性的方法。
背景技术
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小麦的生长发育稳定性对于提高稳产性、减少气候波动对产量的影响至关重要。
春化基因和光周期基因是小麦重要的发育相关基因,通过鉴定春化基因型和光周期基因型来推测小麦的发育稳定性是现有的发育稳定性鉴定技术之一。其中,春化作用是指低温对越冬植物成花的诱导和促进作用。光周期是指植物通过感受昼夜长短变化而控制开花的一种生理现象;大多数一年生植物的开花决定于每日日照时间的长短;普通小麦是典型的长日照作物,光周期反应对其生育期、适应性以及产量均具有重要意义。
通常认为,具有冬性的春化基因和敏感的光周期基因的品种,生长发育的稳定性较好;具有春性的春化基因和不敏感的光周期基因的品种,生长发育的稳定性较差。而小麦的生长发育是由众多基因控制的,春化和光周期基因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并且当前对春化和光周期基因的研究还不够深入,对其功能尚未明晰,所以通过春化和光周期基因型来推测小麦的发育稳定性往往准确性较低,只能用作参考。
另外一种方法是通过多年的生产实践来评价鉴定小麦品种的生长发育的稳定性。其中,通过多年(往往需要5到10年),在不同播种时间、不同环境中,通过观察和调查品种的生长发育和生产状况来评价。该鉴定方法耗时长,不能及时筛选,不利于快速为生产服务。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鉴定小麦生长发育稳定性的方法,主要目的是解决鉴定小麦生长稳定性的方法可行性低,结论不准确,耗时长,操作复杂的技术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主要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鉴定小麦生长发育稳定性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选取生长发育过程稳定的一种小麦作为第一类参照物,选取生长发育过程相对第一类参照物生长发育过程不稳定的另一种小麦作为第二类参照物;
对所述第一类参照物、所述第二类参照物及待鉴定小麦分别进行两期播种,常规管理,适时灌溉;
记录第一类参照物在第一播种期的第一抽穗期,第二播种期的第二抽穗期,计算第一类参照物的第一抽穗期和第二抽穗期的时间差值T1;
记录第二类参照物在第一播种期的第一抽穗期,第二播种期的第二抽穗期,计算第二类参照物的第一抽穗期和第二抽穗期的时间差值T2;
记录待鉴定小麦在第一播种期的第一抽穗期,第二播种期的第二抽穗期,计算待鉴定小麦的第一抽穗期和第二抽穗期的时间差值T3;
当所述T3小于或等于所述T1,所述待鉴定小麦的生长发育稳定性为A类;
当所述T3大于所述T1且所述T3小于所述T2,所述待鉴定小麦的生长发育稳定性为B类;
当所述T3大于或等于所述T2,所述待鉴定小麦的生长发育稳定性为C类。
作为优选,所述生长发育过程稳定的一种小麦是指第一抽穗期和第二抽穗期的时间差值为0-4天的一种小麦;所述生长发育过程不稳定的另一种小麦是指第一抽穗期和第二抽穗期的时间差值为7-20天的一种小麦。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类参照物是品种为小偃81的小麦;所述小偃81小麦是经过多年生产实践被广泛公认的生长发育稳定性优秀的品种,改变其播种期或温度波动时对其生长发育影响不大;所述第二类参照物是品种为西农1376的小麦;所述西农1376是经过多年实践被广泛公认的生长发育不稳定、易受播种期和环境影响的品种,需要适期播种、温度适宜方可创造高产。
作为优选,所述T1为2-3天;所述T2为7-20天;所述小偃81的两个抽穗期的时间差值为2-3天,所述西农1376的两个抽穗期的时间差值为7-15天。
作为优选,所述两期播种的时间相差25天-35天。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类参照物、所述第二类参照物及所述待鉴定小麦均属于冬小麦,该鉴定方法更适用于我国冬小麦(主产区为河南、山东、河北、安徽、江苏、山西、山西和湖北北部等地)。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针对小麦生长发育稳定性的鉴定方法耗时长、操作复杂及结论不准确的技术问题,采取了以稳定性好和稳定性相对差的小麦品种作为两个参照物,分两期播种所述参照物和待鉴定小麦,分别记录三种小麦在两个播种期的两个抽穗时间,分别计算三种小麦的两个抽穗期的时间差值,通过对比待鉴定小麦的抽穗期的时间差值与两个参照物的抽穗期的时间差值的大小以判断出待鉴定小麦的生长发育是否稳定的技术手段,达到了快速且准确鉴定出待鉴定小麦生长发育稳定性的有益效果,为农业生产筛选生长发育稳定、稳定性好的品种提供可行方法,保障了小麦生产的稳定性和粮食的安全性。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发明为达成预定发明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以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发明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技术方案、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下述说明中的多个实施例中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点可由任何合适形式组合。
抽穗期:抽穗是禾谷类作物发育完全的穗,随着茎秆的伸长而伸出顶部叶的现象,是决定作物结实粒数多少的关键时期,对外界条件反应敏感。抽穗期标志着农作物由营养生长转向生殖生长,也就是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旺盛的并进阶段,是农作物产量最为重要的关键期,也是农作物一生中生长发育最快,对养分、水分、温度和光照要求最多的时间;
抽穗期是一个具体日期,(全区50%以上麦穗顶部小穗露出叶鞘,或在叶鞘中上部裂开见小穗时的日期),是一个具体的时间节点,即具体的某月某日。
实施例1
选取品种为小偃81的小麦第一类参照物(小偃81小麦是经过多年生产实践被广泛公认的生长发育稳定性优秀的品种,改变其播种期或温度波动时对其生长发育影响不大),选取品种为西农1376作为第二类参照物(西农1376是经过多年实践被广泛公认的生长发育不稳定、易受播种期和环境影响的品种,需要适期播种、温度适宜方可创造高产)
将上述小偃81小麦、西农1376小麦和小偃6号(小偃6号为待鉴定小麦)分别于第一年的10月5日在河南郑州进行第一期播种,后期进行常规农作物管理,适时灌溉;当上述三种小麦出现50%以上麦穗顶部小穗露出叶鞘,或在叶鞘中上部裂开见小穗时的日期作为抽穗期,记录上述三种小麦各自的抽穗时间,小偃81小麦的第一期抽穗时间为第二年的4月18日,西农1376小麦的第一期抽穗时间为第二年的4月13日,小偃6号的第一期抽穗时间为第二年的4月19日;
将上述小偃81小麦、西农1376小麦和小偃6号分别于第二年的11月4日在相同的种植地方进行第二期播种,后期进行常规农作物管理,适时灌溉,记录上述三种小麦的抽穗时间,小偃81小麦的第二期抽穗时间为第三年的4月21日,西农1376小麦的第二期抽穗时间为第三年的4月25日,小偃6号的第二期抽穗时间为第三年的4月20日;
计算上述三种小麦在两期播种过程中的两个抽穗期的时间差值,分别为:小偃81小麦的抽穗时间差值T1为3天,西农1376小麦的抽穗时间差值T2为12天,待鉴定小麦小偃6号的抽穗时间差值T3为1天,通过对比得知,待鉴定小麦小偃6号的抽穗时间差值T3小于小偃81小麦的抽穗时间差值T1,则认为小偃6号小麦的生长发育稳定性计为A类,即认定为小偃6号的小麦生长稳定性为优秀。
实施例2
第一年与小偃6号一起在相同时间相同地方以相同方式,同时进行分期种植的待鉴定小麦还有西农979,本实施例2的参照物和实施例1相同;
在第一期抽穗时,记录西农979的第一期抽穗时间为第二年的4月16日;
在第二期抽穗时,记录西农979的第一期抽穗时间为第三年的4月20日;
经计算,西农979的两期抽穗期时间差值T3为4天,待鉴定小麦西农979的抽穗时间差值T3处于小偃81小麦的抽穗时间差值T1和西农1376小麦的抽穗时间差值T2之间,则认为西农979的生长发育稳定性计为B类,即认定为该品种的小麦生长稳定性为中等。
实施例3
第一年与小偃6号一起在相同时间相同地方以相同方式,同时进行分期种植的待鉴定小麦还有西农84G6,本实施例3的参照物和实施例1相同;
在第一期抽穗时,记录西农84G6的第一期抽穗时间为第二年的4月11日;
在第二期抽穗时,记录西农84G6的第一期抽穗时间为第三年的4月26日;
经计算,西农84G6的两期抽穗期时间差值T3为15天,待鉴定小麦西农84G6的抽穗时间差值T3大于西农1376小麦的抽穗时间差值T2,则认为西农84G6的生长发育稳定性计为C类,即认定为该品种的小麦生长稳定性较差。
采用本发明方法鉴定小偃6号、西农979和西农84G6的结果分别是:小偃6号生长发育稳定性为优秀,西农979生长发育稳定性为中等,西农84G6生长发育稳定性为差;上述鉴定结果和业内技术人员一般认同的情况相符;其中,业内技术人员一般认同是指该品种小麦经过多年的生长实践已经证实了该品种的生长发育稳定性情况;例如,大家一致认同小偃6号的生长发育非常稳定,西农979的生长发育稳定性中等,西农84G6为春性品种,生长发育十分不稳定,极易受到播种期、稳定等条件影响。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小麦的稳定性优秀、中等和差的对比是相对而言,其划分标准基本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一致认同的标准。例如小偃81在两个播种期的不同抽穗期差值为0-4天,是经过多年生产实践被广泛公认的生长发育稳定性优秀的品种,改变其播种期或温度波动时对其生长发育影响不大,则认为该品种小麦的生长发育稳定性优秀;而西农1376在不同播种期的不同抽穗期的时间差值为7-20天,是经过多年实践被广泛公认的生长发育不稳定、易受播种期和环境影响的品种,需要适期播种、温度适宜方可创造高产,则认为该品种小麦的生长发育稳定性差。我国黄淮麦区的小麦品种只有抽穗期适宜才能获得高产(抽穗过早,容易遭遇倒春寒,发生冻害,造成减产;抽穗太晚,灌浆期就会缩短,籽粒不饱满,影响产量);由于经常受到土壤墒情、前茬作物熟期等因素的影响,致使小麦播种期不固定,所以必须选育生长发育比较稳定的品种;通常情况下,抽穗期小幅波动(5天以内)对产量影响不大,因而本发明选用抽穗期波动较小的小偃81为发育稳定的参照物。
本发明的鉴定小麦生长发育稳定性的方法中,生长发育稳定性差的小麦品种,很容易受到播种日期和环境温度的影响,导致其抽穗期也不稳定,容易提前或者推后;其早播早抽穗、晚播晚抽穗;环境温度高则抽穗期提前,环境温度低则抽穗期延迟。抽穗期变化导致小麦籽粒灌浆期变化并致使成熟期变化,影响产量。而生长发育稳定性好的小麦品种,不容易受到播种日期和环境温度的影响,抽穗期表现稳定,变化不大;早播或晚播对抽穗期影响不大;环境温度变化对抽穗期的影响有限;抽穗期稳定可以保障小麦灌浆期稳定,成熟期也相应变得稳定,所以生长发育稳定性好的品种往往具有良好的稳产性。
本发明方法采取了以稳定性好和稳定性相对差的小麦品种作为两个端点参照物,对两种参照物和待鉴定小麦分别进行分期播种,分别记录三种小麦在各自不同播种期内的不同抽穗时间,分别计算出三种小麦各自的不同抽穗时间的差值,通过将待鉴定小麦的抽穗时间差值和两个参照物的抽穗时间差值进行对比,可判断出待鉴定小麦的生长发育是否稳定,当待鉴定小麦的抽穗期差值小于等于稳定性好的参照物的抽穗期差值,则认为该待鉴定小麦的生长发育稳定性优秀,当待鉴定小麦的抽穗期差值大于稳定性好的参照物的抽穗期差值并且小于等于稳定性差的参照物的抽穗期差值,则认为该待鉴定小麦的生长稳定性为中等,当待鉴定小麦的抽穗期差值大于稳定性差的参照物的抽穗期差值,则认为该待鉴定小麦的生长稳定性差。本发明方法鉴定过程相对简单可行,判断快速,鉴定结果相对准确可靠,为农业生产筛选生长发育稳定、稳定性好的品种提供可行方法,保障了小麦生产的稳定性和粮食的安全性。
本发明实施例中未尽之处,本领域技术人员均可从现有技术中选用。
以上公开的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上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6)

1.一种鉴定小麦生长发育稳定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选取生长发育过程稳定的一种小麦作为第一类参照物,选取生长发育过程相对第一类参照物生长发育过程不稳定的另一种小麦作为第二类参照物;
对所述第一类参照物、所述第二类参照物及待鉴定小麦分别进行两期播种,常规管理,适时灌溉;
记录第一类参照物在第一播种期的第一抽穗期,第二播种期的第二抽穗期,计算第一类参照物的第一抽穗期和第二抽穗期的时间差值T1;
记录第二类参照物在第一播种期的第一抽穗期,第二播种期的第二抽穗期,计算第二类参照物的第一抽穗期和第二抽穗期的时间差值T2;
记录待鉴定小麦在第一播种期的第一抽穗期,第二播种期的第二抽穗期,计算待鉴定小麦的第一抽穗期和第二抽穗期的时间差值T3;
当所述T3小于或等于所述T1,所述待鉴定小麦的生长发育稳定性为A类;
当所述T3大于所述T1且所述T3小于所述T2,所述待鉴定小麦的生长发育稳定性为B类;
当所述T3大于或等于所述T2,所述待鉴定小麦的生长发育稳定性为C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鉴定小麦生长发育稳定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生长发育过程稳定的一种小麦是指第一抽穗期和第二抽穗期的时间差值为0-4天的一种小麦;所述生长发育过程不稳定的另一种小麦是指第一抽穗期和第二抽穗期的时间差值为7-20天的一种小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鉴定小麦生长发育稳定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类参照物是品种为小偃81的小麦;所述第二类参照物是品种为西农1376的小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鉴定小麦生长发育稳定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T1为2-3天;所述T2为7-20天。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鉴定小麦生长发育稳定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两期播种的时间相差25天-35天。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鉴定小麦生长发育稳定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类参照物、所述第二类参照物及所述待鉴定小麦均属于冬小麦。
CN201710144272.2A 2017-03-10 2017-03-10 一种鉴定小麦生长发育稳定性的方法 Pending CN10690038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144272.2A CN106900389A (zh) 2017-03-10 2017-03-10 一种鉴定小麦生长发育稳定性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144272.2A CN106900389A (zh) 2017-03-10 2017-03-10 一种鉴定小麦生长发育稳定性的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900389A true CN106900389A (zh) 2017-06-30

Family

ID=591877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144272.2A Pending CN106900389A (zh) 2017-03-10 2017-03-10 一种鉴定小麦生长发育稳定性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900389A (zh)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07016A (zh) * 2006-08-08 2007-02-07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一种冷型小麦的鉴定方法
CN103404382A (zh) * 2013-08-02 2013-11-27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一种小麦光周期敏感性量化的鉴定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07016A (zh) * 2006-08-08 2007-02-07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一种冷型小麦的鉴定方法
CN103404382A (zh) * 2013-08-02 2013-11-27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一种小麦光周期敏感性量化的鉴定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简俊涛: "小麦农艺性状及发育稳定性相关基因研究",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_农业科技辑》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Xu et al. Yield performance of direct-seeded, double-season rice using varieties with short growth durations in central China
CN102487771A (zh) 水稻品种抽穗期耐高温性鉴定方法
Kaleem et al. Effect of growing degree days on autumn planted sunflower
Zhang et al. How plant density affects maize spike differentiation, kernel set, and grain yield formation in Northeast China?
Ishimaru et al. Quantifying rice spikelet sterility in potential heat-vulnerable regions: Field surveys in Laos and southern India
Cruz et al. Rice cold tolerance at the reproductive stage in a controlled environment
Li et al. Optimal yield-related attributes of irrigated rice for high yield potential based on path analysis and stability analysis
Cooper Developmental analysis of populations in the cereals and herbage grasses I. Methods and techniques
Lindsey et al. Impact of imposed root lodging on corn growth and yield
Wiegand et al. Development and yield of hard red winter Wheats under semitropical conditions 1
Wurr et al. The influence of field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on calabrese growth and development
Satapathy et al. Evaluation of rice (Oryza sativa) under double transplanting in rainfed lowland rice ecosystem of Asom
CN107014709B (zh) 利用错期播种鉴定水地小麦灌浆期耐高温耐干热风性方法
CN106900389A (zh) 一种鉴定小麦生长发育稳定性的方法
CN113079984B (zh) 水稻两系光温敏雄性核不育系原种生产方法
Rutayisire et al. Effect of low temperature stress on field performance of highland sorghum (Sorghum bicolor (L.) Moench) at flowering stages
CN107864851B (zh) 一种解决西南山区玉米光敏自交系的方法
Ray et al. Effect of climate change on productivity and profitability of chickpea cultivars under various dates of sowing in rice fallows
Khosravi et al. The effect of different sowing dates on yield and yield components of wheat (Triticum aestivum L.) cultivars.
Faraji Quantifying factors determining seed weight in open pollinated and hybrid oilseed rape (Brassica napus L.) cultivars
Singh et al. Spikelet sterility, harvest index and yield of rice (Oryza sativa) cultivars as influenced by low temperature and transplanting dates in temperate Kashmir
Thakur Effect of planting dates on production of broccoli under different agro-climatic conditions
CN117610776B (zh) 一种再生稻品种再生力大田鉴定方法及装置
Seth et al. Phenology, thermal indices and yield of chickpea (Cicer arietinum L.) varieties under different sowing dates in New Alluvial Zone of West Bengal
Morgan The eco-physiology of Mediterranean and north temperate varieties of tall fescu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0630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