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900010B - 一种基于rrc连接进行负载均衡的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rrc连接进行负载均衡的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900010B
CN106900010B CN201510967039.5A CN201510967039A CN106900010B CN 106900010 B CN106900010 B CN 106900010B CN 201510967039 A CN201510967039 A CN 201510967039A CN 106900010 B CN106900010 B CN 10690001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community
equalized
rrc connection
terminal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967039.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900010A (zh
Inventor
陈耕雨
李晓燕
徐剑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967039.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900010B/zh
Publication of CN10690001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90001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90001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90001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8Load balancing or load distribu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RRC连接进行负载均衡的方法及装置,用以在多层网络中,及时实现负载均衡。该方法为:到达设定的均衡周期时,判断第一小区中所有已成功建立RRC连接的终端的状态是否满足预设的均衡条件,确定满足时,根据预设的过滤条件,筛选出待均衡终端,并按照预设的优先级顺序,依次切入至均衡目标小区。这样,按照设定的均衡周期,周期性进行均衡处理,保证了负载均衡的及时性,基于已成功建立RRC连接的终端数目判断小区是否需要负载均衡,可以及时发现高负载小区,并及时处理,以及通过采用过滤条件有针对性地选择待均衡终端,并按照预设的优先级顺序依次进行均衡,保证了待均衡终端的业务体验,减少了对非均衡终端的影响。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RRC连接进行负载均衡的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RRC连接进行负载均衡的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第四代通信技术的长期演进系统(Long Term Evolution,LTE)以网络时延小、数据速率高和运营成本低等优势,成为当下移动通信领域的研究热点。LTE系统采用多层组网技术进行网络组建,在实际组网的过程中,在多层网络之间,无线资源控制(RadioResource Control,RRC)连接终端数经常发生分配不均的情况,这不仅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多层网络资源的浪费,而且还会导致网络时延加大、主要绩效指标降低,甚至,还会导致RRC建立失败、系统宕机等。所以,多层网络之间RRC连接终端数分配不均的问题是LTE系统亟待解决的问题。
现有技术中,均衡RRC连接终端数的方案是通过物理资源块(Physical ResourceBlock,PRB)利用率实现终端数的均衡。具体实现方案如下:
第一步:小区负荷评估。
首先,计算小区的PRB利用率,其中,小区的PRB利用率分为上行和下行两个方向。具体计算方法如下:
小区上行PRB利用率=各终端设备(User Equipment,UE)的上行等效PRB数的累加和×100%/(上行可用PRB总数)。
小区下行PRB利用率=各UE的下行等效PRB数的累加和×100%/(下行可用PRB总数)。
其中,计算小区的PRB利用率时,采用等效PRB数的原因是:UE的实际PRB数并不能真正反映小区的负荷水平。
例如:当小区中只有几个UE,但每一个UE的业务都是文件传输协议(FileTransfer Protocol,FTB)类型的业务时,由于FTB类型的业务的数据量很大,可能会占用整个小区宽带的资源,所以,在保证所有UE的服务质量(Quality of Service,QoS)要求的情况下,该小区仍然可以承载很多的UE。此时,UE的实际PRB数并不能真正反映小区的负荷水平。
由此可知,在计算小区的PRB利用率时,不能使用UE的实际PRB数,需要使用满足UE的保证速率时需要的PRB数,即需要使用等效PRB数。其中,由于承载类型的不同,实际PRB个数与等效PRB个数的关系也会不同,具体如下:
若为保证比特速率(Guaranteed Bit Rate,GBR)承载,由于保证速率与实际速率是相同的,所以,实际PRB数即为等效PRB数。
若为与GBR承载相反的承载,即若为NGBR(Non GBR,NGBR)承载,需要先计算出保证速率部分占用的PRB个数,然后再计算等效PRB数。具体的计算公式如下:
等效PRB数=实际PRB数/实际速率×min{保证速率,实际速率}。
然后,分别将获取的小区的上行PRB利用率和下行PRB利用率与设定的高负荷门限进行比较,若小区的上行方向和下行方向中任何一个方向上的PRB利用率大于设定的高负荷门限,则判定该小区处于高负荷状态。其中,在所有的同覆盖小区中,可能存在多个处于高负荷状态的小区。
其中,若小区的某一方向上的PRB利用率大于设定的高负荷门限,则选取该方向为该小区的均衡方向;若小区的上行和下行两个方向上的PRB利用率均大于设定的高负荷门限,则选取PRB利用率高的方向为该小区的均衡方向;若小区的上下行两个方向的PRB利用率相等,且均大于设定的高负荷门限,则选取小区的下行方向为该小区的均衡方向。
其中,下面提到的PRB利用率均为等效PRB利用率,同样的,下述邻区的PRB利用率也为取均衡方向上的等效PRB利用率。
第二步:筛选均衡目标小区。
首先,获取待均衡小区的所有同覆盖的邻区,并获取所有同覆盖的邻区的PRB利用率。
其中,根据均衡目标小区与待均衡小区的覆盖关系不同,获取方式也不同,具体如下:
若该邻区为站内的同覆盖小区,可直接获取;若该邻区为站间的同覆盖小区,可以通过X2接口获取。
然后,基于待均衡小区的所有同覆盖邻区的PRB利用率,从该同覆盖邻区中筛选出均衡目标小区,作为均衡目标小区需满足以下两个条件:
(1)同覆盖的邻区的PRB利用率低于待均衡小区的PRB利用率。
(2)同覆盖的邻区的PRB利用率与待均衡小区的PRB利用率的差值大于设定的门限值。
第三步:计算均衡目标小区可以承载的均衡终端数。
首先,计算每个均衡目标小区可以承载的均衡负荷量,即选取下面两个数值中较小的数值即可。
(1)待均衡小区的PRB利用率-待均衡小区的PRB利用率与均衡目标小区的PRB利用率的平均值。
(2)待均衡小区的PRB利用率-均衡目标小区设置的高负荷门限。
然后,按照下式计算每个均衡目标小区可以承载的均衡终端数,其中,delta门限是系统配置的门限。
一个均衡目标小区可以承载的均衡终端数=(待均衡小区上行或下行向所述一个均衡目标小区均衡的负荷量/待均衡小区当前的上行或下行的负荷量)×待均衡小区当前的终端数×delta门限。
第四步:获取均衡终端队列。
首先,获取待均衡小区中的所有终端。
然后,将所有终端按照服务质量类标识符(QoS Class Identifier,QCI)优先级的顺序进行升序排列,从而,获取均衡终端队列。其中,QCI优先级内部根据PRB利用率进行降序排列,即优先均衡QCI优先级低、PRB利用率高的终端。
第五步:均衡待均衡小区的终端数。
根据上述均衡终端队列的排列顺序,依次选取终端进行均衡。其中,根据均衡目标小区与待均衡小区的覆盖关系不同,均衡方式也不同,具体如下:
(1)若均衡目标小区与待均衡小区是完全同覆盖的关系,则可以直接进行盲切换。
(2)若均衡目标小区与待均衡小区是部分同覆盖的关系,则需先进行A4测量,在终端上报A4测量报告后,再进行盲切换。
其中,为了避免终端均衡到均衡目标小区后,引起均衡目标小区的PRB利用率达到设置的高负荷门限,在执行终端数均衡之前会进行门限判决,确定满足下述条件时,才执行终端数均衡,
待均衡终端的PRB利用率+均衡目标小区的PRB利用率<设置的均衡目标小区的高负荷门限。
上述均衡负载的方案,在计算小区的PRB利用率时,需要在UE接入LTE系统并处理一段时间的业务之后,才能计算出准确的PRB利用率,即只有在小区处于高负荷状态后才能对该小区的终端数进行均衡处理,从而,不能及时均衡处于高负荷状态的小区的终端数,而且上述均衡方案没有解决多层网络之间不同层终端差异较大的问题。
基于上述分析,现有技术中的均衡负载的方法仍然存在多层网络之间不同层的终端数差异大、不能及时均衡负载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RRC连接进行负载均衡的方法及装置,用以在多层网络中,及时实现负载均衡。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基于RRC连接进行负载均衡的方法,包括:
到达设定的均衡周期时,从第一小区的所有同覆盖的邻区中,选定均衡目标小区;
将第一小区中所有已成功建立RRC连接的终端的状态与预设的均衡条件进行匹配,确定满足所述预设的均衡条件时,计算所述第一小区在当前均衡周期内需要均衡的目标终端数目;
第一小区采用预设的过滤条件,排除第一小区内所有符合所述过滤条件的终端,并将剩余的终端作为待均衡终端;
第一小区确定待均衡终端的数目大于等于所述目标终端数目时,按照预设的优先级顺序,依次将符合所述目标终端数目的待均衡终端切入至所述均衡目标小区内。
本发明实施例中,基于已成功建立RRC连接的终端的数目判断待均衡小区是否需要进行负载的均衡,并在确定需要对待均衡小区进行负载均衡时,按照预设的过滤条件,排除所有符合过滤条件的终端,并将剩余的终端作为待均衡终端进行切换,这样,通过设定的均衡周期,周期性的进行均衡处理,保证了负载均衡的及时性,进一步地,不再采用PRB利用率作为判断依据,无需等到终端做一段时间的业务之后再进行判断,从而能够及时发现小区处于高负载状态,及时进行负载均衡,以及通过采用预设的过滤条件有针对性地选择待均衡终端,并按照预设的优先级顺序依次进行均衡,既保证了待均衡终端的业务体验,也减少了对非均衡终端的影响。
较佳的,从第一小区的所有同覆盖的邻区中,选定均衡目标小区,包括:
从所述第一小区的所有同覆盖的邻区中,选取出已成功建立RRC连接的终端的数目最少的邻区,并将所述邻区作为均衡目标小区。
较佳的,第一小区确定自身管辖内的所有已成功建立RRC连接的终端的状态满足预设的均衡条件,包括:
第一小区确定同时满足以下条件时,判定自身管辖的所有已成功建立RRC连接的终端的状态满足预设的均衡条件:
第一小区中所有已成功建立RRC连接的终端的数目大于预设的高负荷门限;
第一小区中所有已成功建立RRC连接的终端的数目,与均衡目标小区中所有已成功建立RRC连接的终端的数目的差值,大于预设门限值。
较佳的,计算所述第一小区在当前均衡周期内需要均衡的目标终端数目,包括:
取以下三个数值中的最小值作为所述目标终端数目:
预设的允许第一小区在一个均衡周期内均衡的最大终端数目;
第一小区中所有已成功建立RRC连接的终端的数目与预设的高负荷门限的差值;
第一小区中所有已成功建立RRC连接的终端的数目,与均衡目标小区中所有已成功建立RRC连接的终端的数目的差值的二分之一。
较佳的,采用预设的过滤条件,排除第一小区内所有符合所述过滤条件的终端,包括:
确定过滤条件集合,以及所述过滤条件集合中每一个过滤条件的过滤优先级;
按照所述过滤优先级从高到低的顺序,依次读取每一个过滤条件,在所述第一小区中所有已成功建立RRC连接的终端中,排除符合相应过滤条件的终端。
较佳的,所述过滤条件集合中包含的过滤条件至少有:
业务类型过滤条件、边缘终端过滤条件,以及载波聚合CA终端过滤条件。
较佳的,进一步包括:
若确定待均衡终端的数目小于所述目标终端数目时,则按照各个过滤条件的过滤优先级从低到高的顺序,依次从基于每一个过滤条件排除的终端中选择终端回退为待均衡终端,直至确定待均衡终端的数目大于等于所述目标终端数目为止;
按照所述预设的优先级顺序,依次将符合所述目标终端数目的待均衡终端切入至所述均衡目标小区内。
较佳的,从基于一个过滤条件排除的终端中选择终端回退为待均衡终端时,包括:
将基于所述一个过滤条件排除的所有终端,按照服务质量类标识符优先级QCI进行升序排列;
按照QCI优先级从高到低的顺序,依次选取终端回退为待均衡终端。
较佳的,按照预设的优先级顺序,依次将符合所述目标终端数目的待均衡终端切入至所述均衡目标小区内,包括:
第一小区将所述待均衡终端按照QCI优先级从高到低的顺序进行排列,生成待均衡终端队列,其中,同一QCI优先级中,各个待均衡终端按照PRB利用率从低到高的顺序排列。
从所述待均衡终端队列中按照QCI优先级从高到低且PRB利用率从低到高的顺序依次读取每一个待均衡终端切入至所述均衡目标小区内。
较佳的,进一步包括:
在第一小区接入新的终端且确定所述新的终端成功建立RRC连接之后,判断同时满足以下条件时,将所述新的终端切入至第一小区的一个完全同覆盖邻区中,
第一小区中所有已成功建立RRC连接的终端的数目大于预设的高负荷门限;
第一小区存在一个完全同覆盖邻区;
第一小区中所有已成功建立RRC连接的终端的数目,与均衡目标小区中所有已成功建立RRC连接的终端的数目的差值,大于预设门限值;
所述新的终端在建立RRC连接时,发送的RRC连接请求消息中,携带的请求接入的原因不为:紧急情况、高优先级接入、终端初始信令、终端被叫接入。
本发明实施例中,只要有新的终端接入待均衡小区,就判断是否将上述新的终端切入至待均衡小区的一个完全同覆盖邻区中,这样,可以及时处理待均衡小区的负载,避免了多个新的终端累加造成的高负载问题。
一种基于RRC连接进行负载均衡的装置,包括:
触发单元,用于到达设定的均衡周期时,从第一小区的所有同覆盖的邻区中,选定均衡目标小区;
判决单元,用于将第一小区中所有已成功建立RRC连接的终端的状态与预设的均衡条件进行匹配,确定满足所述预设的均衡条件时,计算所述第一小区在当前均衡周期内需要均衡的目标终端数目;
过滤单元,用于采用预设的过滤条件,排除第一小区内所有符合所述过滤条件的终端,并将剩余的终端作为待均衡终端;
执行单元,用于在确定待均衡终端的数目大于等于所述目标终端数目时,按照预设的优先级顺序,依次将符合所述目标终端数目的待均衡终端切入至所述均衡目标小区内。
本发明实施例中,基于已成功建立RRC连接的终端的数目判断待均衡小区是否需要进行负载的均衡,并在确定需要对待均衡小区进行负载均衡时,按照预设的过滤条件,排除所有符合过滤条件的终端,并将剩余的终端作为待均衡终端进行切换,这样,通过设定的均衡周期,周期性的进行均衡处理,保证了负载均衡的及时性,进一步地,不再采用PRB利用率作为判断依据,无需等到终端做一段时间的业务之后再进行判断,从而能够及时发现小区处于高负载状态,及时进行负载均衡,以及通过采用预设的过滤条件有针对性地选择待均衡终端,并按照预设的优先级顺序依次进行均衡,既保证了待均衡终端的业务体验,也减少了对非均衡终端的影响。
较佳的,从第一小区的所有同覆盖的邻区中,选定均衡目标小区时,所述触发单元用于:
从所述第一小区的所有同覆盖的邻区中,选取出已成功建立RRC连接的终端的数目最少的邻区,并将所述邻区作为均衡目标小区。
较佳的,确定自身管辖内的所有已成功建立RRC连接的终端的状态满足预设的均衡条件时,所述判决单元用于:
确定同时满足以下条件时,判定自身管辖的所有已成功建立RRC连接的终端的状态满足预设的均衡条件:
第一小区中所有已成功建立RRC连接的终端的数目大于预设的高负荷门限;
第一小区中所有已成功建立RRC连接的终端的数目,与均衡目标小区中所有已成功建立RRC连接的终端的数目的差值,大于预设门限值。
较佳的,计算所述第一小区在当前均衡周期内需要均衡的目标终端数目时,所述判决单元用于:
取以下三个数值中的最小值作为所述目标终端数目:
预设的允许第一小区在一个均衡周期内均衡的最大终端数目;
第一小区中所有已成功建立RRC连接的终端的数目与预设的高负荷门限的差值;
第一小区中所有已成功建立RRC连接的终端的数目,与均衡目标小区中所有已成功建立RRC连接的终端的数目的差值的二分之一。
较佳的,采用预设的过滤条件,排除第一小区内所有符合所述过滤条件的终端时,所述过滤单元具体用于:
确定过滤条件集合,以及所述过滤条件集合中每一个过滤条件的过滤优先级;
按照所述过滤优先级从高到低的顺序,依次读取每一个过滤条件,在所述第一小区中所有已成功建立RRC连接的终端中,排除符合相应过滤条件的终端。
较佳的,所述过滤单元用于:
将所述过滤条件集合中包含的过滤条件设置为:业务类型过滤条件、边缘终端过滤条件,以及载波聚合CA终端过滤条件。
较佳的,所述判决单元进一步用于:
若确定待均衡终端的数目小于所述目标终端数目时,则按照各个过滤条件的过滤优先级从低到高的顺序,依次从基于每一个过滤条件排除的终端中选择终端回退为待均衡终端,直至确定待均衡终端的数目大于等于所述目标终端数目为止;
按照所述预设的优先级顺序,依次将符合所述目标终端数目的待均衡终端切入至所述均衡目标小区内。
较佳的,从基于一个过滤条件排除的终端中选择终端回退为待均衡终端时,所述判决单元用于:
将基于所述一个过滤条件排除的所有终端,按照QCI优先级进行升序排列;
按照QCI优先级从高到低的顺序,依次选取终端回退为待均衡终端。
较佳的,按照预设的优先级顺序,依次将符合所述目标终端数目的待均衡终端切入至所述均衡目标小区内时,所述执行单元具体用于:
将所述待均衡终端按照QCI优先级从高到低的顺序进行排列,生成待均衡终端队列,其中,同一QCI优先级中,各个待均衡终端按照PRB利用率从低到高的顺序排列。
从所述待均衡终端队列中按照QCI优先级从高到低且PRB利用率从低到高的顺序依次读取每一个待均衡终端切入至所述均衡目标小区内。
较佳的,所述执行单元进一步用于:
在接入新的终端且确定所述新的终端成功建立RRC连接之后,在所述判决单元同时判断满足以下条件时,将所述新的终端切入至第一小区的一个完全同覆盖小区中:
第一小区中所有已成功建立RRC连接的终端的数目大于预设的高负荷门限;
第一小区存在一个完全同覆盖小区;
第一小区中所有已成功建立RRC连接的终端的数目,与均衡目标小区中所有已成功建立RRC连接的终端的数目的差值,大于预设门限值;
所述新的终端在建立RRC连接时,发送的RRC连接请求消息中,携带的请求接入的原因不能为:紧急情况、高优先级接入、终端初始信令、终端被叫接入。
本发明实施例中,只要有新的终端接入待均衡小区,就判断是否将新的终端切入至待均衡小区的一个完全同覆盖邻区中,这样,可以及时处理待均衡小区的负载,避免了多个新的终端累加造成的高负载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基于RRC连接进行负载均衡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基于RRC连接进行负载均衡的方法的具体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基于RRC连接进行负载均衡的装置的功能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并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在多层网络中,不能及时进行负载均衡的问题,本发明实施例中,到达设定的均衡周期时,将第一小区中所有已成功建立RRC连接的终端的状态与预设的均衡条件进行匹配,确定满足预设的均衡条件时,第一小区将进行负载均衡处理,当到达下一个均衡周期时,再将第一小区中所有已成功建立RRC连接的终端的状态与预设的均衡条件进行匹配,如此循环往复,以实现周期性的均衡。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方案进行详细描述,当然,本发明并不限于以下实施例。
本发明实施例中,以一个待均衡小区在一个均衡周期内执行负载均衡为例进行说明,其中,第一小区为待均衡小区,参阅图1所示,基于RRC连接进行负载均衡的方法的具体流程如下:
步骤100:到达设定的均衡周期时,从第一小区的所有同覆盖的邻区中,选定均衡目标小区。
本发明实施例中,在执行步骤100之前,第一小区需要预先设定均衡周期,可以采用但不限于以下方式:
在第一小区安装一个周期性的定时器,并设定定时时间,即设定均衡周期。定时超时时,即到达均衡周期时,触发第一小区进行均衡条件的判决,同时,定时器重新计数,直到到达下一个均衡周期,再次触发第一小区进行均衡条件的判决,如此循环往复,实现周期性均衡。
例如:定时器定时时间为24小时,即设定的均衡周期为24小时,在超过24小时时,触发第一小区进行均衡条件的判决,同时,定时器从0开始计数,计数时间超过24小时时,再次触发第一小区进行均衡条件的判决,如此循环往复,实现周期性均衡。
进一步地,从第一小区的所有同覆盖的邻区中,选定均衡目标小区,需要以第一小区的所有同覆盖邻区的数目大于等于1为前提,即在确定第一小区的所有同覆盖邻区的数目大于等于1时,才可以选定均衡目标小区。
具体地,从第一小区的所有同覆盖的邻区中,选定均衡目标小区时,可以采用但不限于以下方式:
确定第一小区的所有同覆盖的邻区,以及确定各个邻区中已成功建立RRC连接的终端数目,将已成功建立RRC连接的终端数目低于设定门限值的一个邻区作为均衡目标小区,当然,较佳的,可以选择已成功建立RRC连接的终端数目最少的邻区作为均衡目标小区。其中,同覆盖邻区为与第一小区的覆盖区域相同,频段不同的小区。
例如:第一小区共有三个同覆盖的邻区,分别为第一邻区、第二邻区和第三邻区,其中,三个邻区中,已成功建立RRC连接的终端数目分别为300个、150个和200个;显然,第二邻区中已成功建立RRC连接的终端数目最少,则选择第二邻区为均衡目标小区。
步骤110:将第一小区中所有已成功建立RRC连接的终端的状态与预设的均衡条件进行匹配,确定满足上述预设的均衡条件时,计算第一小区在当前均衡周期内需要均衡的目标终端数目。
较佳的,第一小区中所有已成功建立RRC连接的终端的状态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以下状态:
第一小区中所有已成功建立RRC连接的终端的数目。
较佳的,预设的均衡条件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条件:
第一小区中所有已成功建立RRC连接的终端的数目大于预设的高负荷门限;
第一小区中所有已成功建立RRC连接的终端的数目,与均衡目标小区中所有已成功建立RRC连接的终端的数目的差值,大于预设门限值。
具体地,执行步骤110时,可以采用但不限于以下步骤:
首先,读取第一小区中所有已成功建立RRC连接的终端的状态,并判断是否满足预设的均衡条件,即判断是否同时满足上述均衡条件。
然后,在确定第一小区同时满足上述均衡条件时,计算第一小区在当前均衡周期内需要均衡的目标终端数目,具体地,可以采用式[1]进行计算。
NO=Min{1bc Fast Ho Max User Num、(Ns-1bc User Num Threshold)、(Ns-Nn)/2}.................[1]
式[1]中,NO为第一小区在当前均衡周期内需要均衡的目标终端数目,1bc FastHo Max User Num为预设的允许第一小区在一个均衡周期内均衡的最大终端数目,1bcUser Num Threshold为预设的高负荷门限,Ns为第一小区中所有已成功建立RRC连接的终端的数目,Nn为均衡目标小区中所有已成功建立RRC连接的终端的数目。
其中,在确定第一小区不满足上述均衡条件中的任何一种条件时,第一小区直接结束负载均衡的处理,直到到达下一均衡周期时,再次进行均衡条件的判决。
例如:预设的高负荷门限为300个终端数目,预设门限为50个终端数目,均衡目标小区中所有已成功建立RRC连接的终端的数目为100个,
读取的第一小区中所有已成功建立RRC连接的终端的状态为:第一小区中所有已成功建立RRC连接的终端数目为400个,
预设的允许第一小区在一个均衡周期内均衡的最大终端数目为20个。
首先,通过将第一小区中所有已成功建立RRC连接的终端的状态与预设的均衡条件进行匹配,可知:
第一小区中所有已成功建立RRC连接的终端的数目400大于预设的高负荷门限(即300个终端数目);
第一小区中所有已成功建立RRC连接的终端的数目400,与均衡目标小区中所有已成功建立RRC连接的终端的数目150的差值250,大于预设门限值100。
所以,判定第一小区满足预设的均衡条件。
然后,根据式[1],1bc Fast Ho Max User Num=20个,Ns-1bc User NumThreshold=150个,(Ns-Nn)/2=150个,计算出目标终端数目NO=20个。
步骤120:第一小区采用预设的过滤条件,排除第一小区内所有符合上述过滤条件的终端,并将剩余的终端作为待均衡终端。
较佳的,由于第一小区中的所有已成功建立RRC连接的终端中,可能存在与均衡目标小区频段不同的终端,所以,在执行步骤120之前,需要先排除第一小区中所有不支持均衡目标小区频段的终端,再将剩余的终端按照过滤条件进行过滤。
例如:第一小区中的所有已成功建立RRC连接的终端数目为400个,其中,不支持均衡目标小区频段的终端数目为50个,即剩余的终端数目为350个,将该350个已成功建立RRC连接的终端按照过滤条件进行过滤。
较佳的,预设的过滤条件可以包含但不限于以下三种条件:
条件一为业务类型过滤条件,条件二为边缘终端过滤条件,以及条件三为CA终端过滤条件。
较佳的,上述过滤条件中每一个过滤条件的过滤优先级可以为但不限于:
业务类型过滤条件的优先级最高,其次是边缘终端过滤条件,载波聚合(CarrierAggregation,CA)终端过滤条件的优先级最低,即上述条件一、条件二、条件三的优先级顺序分别为:3、2、1。
具体地,执行步骤120时,可以采用但不限于以下步骤:
首先,确定过滤条件集合,即确定上述三种过滤条件为过滤条件集合,并确定过滤条件集合中每一个过滤条件的过滤优先级顺序为:3、2、1。
然后,按照过滤优先级从高到低的顺序依次读取每一个过滤条件,在第一小区中所有已成功建立RRC连接且支持均衡目标小区频段的终端中,排除符合相应过滤条件的终端。
最后,将依次经过三种过滤条件排除后的剩余的不符合任何一种过滤条件的终端作为待均衡终端。
例如:过滤条件集合中每一个过滤条件的过滤优先级顺序为:3、2、1,即在第一小区中所有已成功建立RRC连接且支持均衡目标小区频段的终端中,需要先排除所有符合条件一的终端,然后,将被条件一过滤后剩余的终端进行条件二的过滤,最后,将被条件一和条件二过滤后剩余的终端进行条件三的过滤。
具体地,按照过滤优先级从高到低的顺序依次进行过滤的步骤如下:
首先,在第一小区中所有已成功建立RRC连接且支持均衡目标小区频段的终端中,将符合条件一的所有终端放入队列3中,其中,队列3中的终端为被条件一过滤的终端。
然后,对剩余的不符合条件一的终端进行条件二的过滤,且将符合条件二的所有终端放入队列2中,其中,队列2中的终端为没有被条件一过滤,但是被条件二过滤的终端。
最后,对剩余的不符合条件二的终端进行条件三的过滤,且将符合条件三的所有终端放入队列1中,将剩余的不符合条件三的终端放入队列0中,其中,队列1中的终端为没有被条件一和条件二过滤,但被条件三过滤的终端;队列0中的终端为没有被任何一种条件过滤的终端,即队列0中的终端为待均衡终端。
例如:上述第一小区中所有已成功建立RRC连接且支持均衡目标小区频段的终端数目为350个终端数目,其中,符合条件一的终端数目为150个,符合条件二的终端数目为100个,符合条件三的终端数目为70个。
首先,在第一小区中的350个终端中,将符合条件一的150个终端放入队列3中,此时,剩余的终端数目为200个。
然后,将剩余的200个终端进行条件二的过滤,且将符合条件二的100个终端放入队列2中,此时,剩余的终端数目为100个。
最后,对将剩余的100个终端进行条件三的过滤,且将符合条件三的70个终端放入队列1中,此时,还剩余30个终端,并将剩余的30个终端放入队列0中。其中,队列0中的30个终端是没有被任何一种条件过滤的终端,即该30个终端为待均衡终端。
步骤130:第一小区确定待均衡终端的数目大于等于目标终端数目时,按照预设的优先级顺序,依次将符合目标终端数目的待均衡终端切入至均衡目标小区内。
具体地,执行步骤130时,可以采用但不限于以下步骤:
首先,判断待均衡终端的数目是否大于等于目标终端数目。
然后,在确定待均衡终端的数目大于等于目标终端数目时,将待均衡终端按照QCI优先级进行升序排列,生成待均衡终端队列,其中,同一QCI优先级中,各个待均衡终端按照PRB利用率从低到高的顺序排列,即优先均衡QCI优先级高、PRB利用率低的待均衡终端。
最后,从待均衡终端队列中按照QCI优先级从高到低且PRB利用率从低到高的顺序依次读取每一个待均衡终端,切入至均衡目标小区内。
例如:上述待均衡终端数目为30个,目标终端数目NO=20个,由此可以确定,待均衡终端的数目30,大于目标终端数目20。
所以,需要先将30个待均衡终端按照QCI优先级进行升序排列,生成待均衡终端队列,然后,按照QCI优先级从高到低且PRB从低到高的顺序依次读取每一个待均衡终端,并依次将上述待均衡终端切入至均衡目标小区内,直至达到目标终端数目为止。
具体的,将待均衡终端切入至均衡目标小区内时,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的切入方法进行切换,即根据第一小区与均衡目标小区的覆盖关系进行切换:
若均衡目标小区与第一小区是完全同覆盖的关系,则可以直接进行盲切换。
若均衡目标小区与第一小区是部分同覆盖的关系,由于不能确定均衡目标小区的信号强度,所以需要先进行A4测量,在上报A4测量报告后,再进行盲切换。
较佳的,由于在进行A4测量时,第一小区和均衡目标小区中已成功建立RRC连接的终端数目可能会发生变化,所以,在将待均衡终端切入至均衡目标小区之前,需要重新进行均衡条件的判决。
其中,若一基站同时开启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于RRC连接进行负载均衡的方法,以及现有技术中的基于PRB利用率进行负载均衡的方法,为了避免算法间的相互影响,在将待均衡终端切入至均衡目标小区之前,需要判断待均衡终端是否满足下述条件:待均衡终端的PRB利用率+均衡目标小区的PRB利用率<设置的均衡目标小区的高负荷门限;若满足,则进行切换;若不满足,直接跳过该待均衡终端,进行下一待均衡终端的判断。
进一步地,若确定待均衡终端的数目小于目标终端数目时,则需要先按照各个过滤条件的过滤优先级从低到高的顺序,依次从基于每一个过滤条件排除的终端中选择终端回退为待均衡终端,直至确定待均衡终端的数目大于等于目标终端数目为止。
然后,再按照所述预设的优先级顺序,依次将符合所述目标终端数目的待均衡终端切入至所述均衡目标小区内。
具体地,基于一个过滤条件排除的终端中选择终端回退为待均衡终端时,包括:
将基于所述一个过滤条件排除的所有终端,按照QCI优先级进行升序排列;
按照QCI优先级从高到低的顺序,依次选取终端回退为待均衡终端。
例如:假设目标终端数目为20个,按照过滤条件筛选出的待均衡终端数目为10个,由此可以确定,待均衡终端的数目10,小于目标终端数目20。
所以,需要先将上述队列1中的终端,即没有被条件一和条件二过滤,但被条件三过滤的70个终端,按照QCI优先级从高到低的顺序,依次选取终端回退为待均衡终端,直至达到目标终端数目20为止,即在70个按照QCI优先级从高到低的顺序排列的终端中,将前10个终端依次回退为待均衡终端;最后,将回退的10个待均衡终端和筛选的10个待均衡终端,按照QCI优先级进行升序排列,生成待均衡终端队列,再按照待均衡终端队列的顺序依次读取每一个待均衡终端,切入至均衡目标小区内。
其中,若队列1中的终端数目达不到目标终端数目时,需要将所有队列1中的终端依次回退为待均衡终端后,再按照上述回退方法将队列2中的终端依次回退为待均衡终端,以此类推,直至达到目标终端数目为止。若将所有队列1、队列2和队列3中的终端数目依次回退为待均衡终端后,仍然达不到目标终端数目时,则直接将所有支持均衡目标小区频段的终端作为待均衡目标小区,按照上述切入方法切入至均衡目标小区内。
除此之外,对于新接入的终端,在确定新接入的终端已成功建立RRC连接时,判断上述新的终端是否同时满足下述条件,若是,则将上述新的终端切入至第一小区的一个完全同覆盖邻区中,否则,结束处理。
第一小区中所有已成功建立RRC连接的终端的数目大于预设的高负荷门限;
第一小区存在一个完全同覆盖邻区;
第一小区中所有已成功建立RRC连接的终端的数目,与均衡目标小区中所有已成功建立RRC连接的终端的数目的差值,大于预设门限值;
上述新的终端在建立RRC连接时,发送的RRC连接请求消息中,携带的请求接入的原因不为:紧急情况、高优先级接入、终端初始信令、终端被叫接入。
较佳的,将新的终端切入至第一小区的一个完全同覆盖邻区中时,可以在第一小区的所有同覆盖小区中,选择已成功建立RRC连接的终端的数目最少的邻区,将新的终端切入至该邻区中。
下面采用一个具体的应用场景对上述实施例作出进一步详细说明,参阅图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的具体流程如下:
步骤200:到达设定的均衡周期时,触发第一小区进行均衡条件的判决。
步骤210:从第一小区的所有同覆盖的邻区中,选定已成功建立RRC连接的终端数目低于设定门限值的一个邻区作为均衡目标小区。
较佳的,可以选择已成功建立RRC连接的终端数目最少的邻区作为均衡目标小区。
步骤220:读取第一小区中所有已成功建立RRC连接的终端的状态,并判断是否满足预设的均衡条件,若是,则执行步骤230;否则,执行步骤330。
步骤230:计算第一小区在当前均衡周期内需要均衡的目标终端数目。
步骤240:从第一小区中的所有已成功建立RRC连接的终端中,排除所有不支持均衡目标小区频段的终端。
步骤250:将所有已成功建立RRC连接且支持均衡目标小区频段的终端进行条件一的过滤,将符合条件一的所有已成功建立RRC连接的终端放入队列3中。
步骤260:对剩余的不符合条件一的终端进行条件二的过滤,且将符合条件二的所有已成功建立RRC连接的终端放入队列2中。
步骤270:对剩余的不符合条件二的终端进行条件三的过滤,且将符合条件三的所有已成功建立RRC连接的终端放入队列1中,将剩余的不符合条件三的终端放入队列0中。
步骤280:将队列0中的没有被任何一种条件过滤的终端,作为待均衡终端。
步骤290:判断待均衡终端的数目是否大于等于目标终端数目,若是,执行步骤310;否则,执行步骤300。
步骤300:按照各个过滤条件的过滤优先级从高到低的顺序,依次从基于每一个过滤条件排除的终端中选择终端回退为待均衡终端,直至确定待均衡终端的数目大于等于目标终端数目为止。
步骤310:将待均衡终端按照QCI优先级进行升序排列,生成待均衡终端队列。
步骤320:从待均衡终端队列中按照QCI优先级从高到低且PRB从低到高的顺序依次读取每一个待均衡终端,切入至均衡目标小区内。
步骤330:结束负载均衡处理。
基于上述实施例,参阅图3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基于RRC连接进行负载均衡的装置,至少包括:
触发单元300,用于到达设定的均衡周期时,从第一小区的所有同覆盖的邻区中,选定均衡目标小区;其中,第一小区为上述装置的管辖小区;
判决单元310,用于将第一小区中所有已成功建立RRC连接的终端的状态与预设的均衡条件进行匹配,确定满足上述预设的均衡条件时,计算第一小区在当前均衡周期内需要均衡的目标终端数目;
过滤单元320,用于采用预设的过滤条件,排除第一小区内所有符合上述过滤条件的终端,并将剩余的终端作为待均衡终端;
执行单元330,用于在确定待均衡终端的数目大于等于上述目标终端数目时,按照预设的优先级顺序,依次将符合上述目标终端数目的待均衡终端切入至上述均衡目标小区内。
较佳的,从第一小区的所有同覆盖的邻区中,选定均衡目标小区时,触发单元300用于:
从上述第一小区的所有同覆盖的邻区中,选取出已成功建立RRC连接的终端的数目最少的邻区,并将上述邻区作为均衡目标小区。
较佳的,确定自身管辖内的所有已成功建立RRC连接的终端的状态满足预设的均衡条件时,判决单元310用于:
确定同时满足以下条件时,判定自身管辖的所有已成功建立RRC连接的终端的状态满足预设的均衡条件:
第一小区中所有已成功建立RRC连接的终端的数目大于预设的高负荷门限;
第一小区中所有已成功建立RRC连接的终端的数目,与均衡目标小区中所有已成功建立RRC连接的终端的数目的差值,大于预设门限值。
较佳的,计算上述第一小区在当前均衡周期内需要均衡的目标终端数目时,判决单元310用于:
取以下三个数值中的最小值作为上述目标终端数目:
预设的允许第一小区在一个均衡周期内均衡的最大终端数目;
第一小区中所有已成功建立RRC连接的终端的数目与预设的高负荷门限的差值;
第一小区中所有已成功建立RRC连接的终端的数目,与均衡目标小区中所有已成功建立RRC连接的终端的数目的差值的二分之一。
较佳的,采用预设的过滤条件,排除第一小区内所有符合上述过滤条件的终端时,过滤单元320具体用于:
确定过滤条件集合,以及上述过滤条件集合中每一个过滤条件的过滤优先级;
按照上述过滤优先级从高到低的顺序,依次读取每一个过滤条件,在上述第一小区中所有已成功建立RRC连接的终端中,排除符合相应过滤条件的终端。
较佳的,过滤单元320用于:
将上述过滤条件集合中包含的过滤条件设置为:业务类型过滤条件、边缘终端过滤条件,以及载波聚合CA终端过滤条件。
较佳的,判决单元310进一步用于:
若确定待均衡终端的数目小于上述目标终端数目时,则按照各个过滤条件的过滤优先级从低到高的顺序,依次从基于每一个过滤条件排除的终端中选择终端回退为待均衡终端,直至确定待均衡终端的数目大于等于上述目标终端数目为止;
按照上述预设的优先级顺序,依次将符合上述目标终端数目的待均衡终端切入至上述均衡目标小区内。
较佳的,从基于一个过滤条件排除的终端中选择终端回退为待均衡终端时,判决单元310用于:
将基于上述一个过滤条件排除的所有终端,按照QCI优先级进行升序排列;
按照QCI优先级从高到低的顺序,依次选取终端回退为待均衡终端。
较佳的,按照预设的优先级顺序,依次将符合上述目标终端数目的待均衡终端切入至上述均衡目标小区内时,执行单元330具体用于:
将上述待均衡终端按照QCI优先级从高到低的顺序进行排列,生成待均衡终端队列,其中,同一QCI优先级中,各个待均衡终端按照PRB利用率从低到高的顺序排列;
从上述待均衡终端队列中按照QCI优先级从高到低且PRB利用率从低到高的顺序依次读取每一个待均衡终端切入至上述均衡目标小区内。
较佳的,执行单元330进一步用于:
在接入新的终端且确定所述新的终端成功建立RRC连接之后,在上述判决单元310判断同时满足以下条件时,将上述新的终端切入至第一小区的一个完全同覆盖小区中:
第一小区中所有已成功建立RRC连接的终端的数目大于预设的高负荷门限;
第一小区存在一个完全同覆盖小区;
第一小区中所有已成功建立RRC连接的终端的数目,与均衡目标小区中所有已成功建立RRC连接的终端的数目的差值,大于预设门限值;
上述新的终端在建立RRC连接时,发送的RRC连接请求消息中,携带的请求接入的原因不能为:紧急情况、高优先级接入、终端初始信令、终端被叫接入。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中,到达设定的均衡周期时,第一小区先从所有同覆盖的邻区中,选定均衡目标小区;然后,将第一小区中所有已成功建立RRC连接的终端的状态与预设的均衡条件进行匹配,确定满足预设的均衡条件时,计算当前均衡周期内需要均衡的目标终端数目,并根据预设的过滤条件,排除所有符合过滤条件的终端,且将剩余的终端作为待均衡终端;最后,在确定待均衡终端的数目大于等于目标终端数目时,按照预设的优先级顺序,依次将符合目标终端数目的待均衡终端切入至均衡目标小区内。这样,通过设定的均衡周期,周期性的进行均衡处理,保证了负载均衡的及时性,进一步地,不再采用PRB利用率作为判断依据,无需等到终端做一段时间的业务之后再进行判断,从而能够及时发现小区处于高负载状态,及时进行负载均衡,以及通过采用预设的过滤条件有针对性地选择待均衡终端,并按照预设的优先级顺序依次进行均衡,既保证了待均衡终端的业务体验,也减少了对非均衡终端的影响。
进一步地,本发明实施例中,只要有新的终端接入待均衡小区,就判断是否将上述新的终端切入至待均衡小区的一个完全同覆盖邻区中,这样,可以及时处理待均衡小区的负载,避免了多个新的终端累加造成的高负载问题。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发明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发明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发明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发明是参照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尽管已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发明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实施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实施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20)

1.一种基于无线资源控制RRC连接进行负载均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到达设定的均衡周期时,从第一小区的所有同覆盖的邻区中,选定均衡目标小区;
将第一小区中所有已成功建立RRC连接的终端的状态与预设的均衡条件进行匹配,确定满足所述预设的均衡条件时,计算所述第一小区在当前均衡周期内需要均衡的目标终端数目;
第一小区采用预设的过滤条件,排除第一小区内所有符合所述过滤条件的终端,并将剩余的终端作为待均衡终端;
第一小区确定待均衡终端的数目大于等于所述目标终端数目时,按照预设的优先级顺序,依次将符合所述目标终端数目的待均衡终端切入至所述均衡目标小区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从第一小区的所有同覆盖的邻区中,选定均衡目标小区,包括:
从所述第一小区的所有同覆盖的邻区中,选取出已成功建立RRC连接的终端的数目最少的邻区,并将所述邻区作为均衡目标小区。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小区确定自身管辖的所有已成功建立RRC连接的终端的状态满足预设的均衡条件,包括:
第一小区确定同时满足以下条件时,判定自身管辖的所有已成功建立RRC连接的终端的状态满足预设的均衡条件:
第一小区中所有已成功建立RRC连接的终端的数目大于预设的高负荷门限;
第一小区中所有已成功建立RRC连接的终端的数目,与均衡目标小区中所有已成功建立RRC连接的终端的数目的差值,大于预设门限值。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计算所述第一小区在当前均衡周期内需要均衡的目标终端数目,包括:
取以下三个数值中的最小值作为所述目标终端数目:
预设的允许第一小区在一个均衡周期内均衡的最大终端数目;
第一小区中所有已成功建立RRC连接的终端的数目与预设的高负荷门限的差值;
第一小区中所有已成功建立RRC连接的终端的数目,与均衡目标小区中所有已成功建立RRC连接的终端的数目的差值的二分之一。
5.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预设的过滤条件,排除第一小区内所有符合所述过滤条件的终端,包括:
确定过滤条件集合,以及所述过滤条件集合中每一个过滤条件的过滤优先级;
按照所述过滤优先级从高到低的顺序,依次读取每一个过滤条件,在所述第一小区中所有已成功建立RRC连接的终端中,排除符合相应过滤条件的终端。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条件集合中包含的过滤条件至少有:
业务类型过滤条件、边缘终端过滤条件,以及载波聚合CA终端过滤条件。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若确定待均衡终端的数目小于所述目标终端数目时,则按照各个过滤条件的过滤优先级从低到高的顺序,依次从基于每一个过滤条件排除的终端中选择终端回退为待均衡终端,直至确定待均衡终端的数目大于等于所述目标终端数目为止;
按照所述预设的优先级顺序,依次将符合所述目标终端数目的待均衡终端切入至所述均衡目标小区内。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从基于一个过滤条件排除的终端中选择终端回退为待均衡终端时,包括:
将基于所述一个过滤条件排除的所有终端,按照服务质量类标识符QCI优先级进行升序排列;
按照QCI优先级从高到低的顺序,依次选取终端回退为待均衡终端。
9.如权利要求1-4或6-8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预设的优先级顺序,依次将符合所述目标终端数目的待均衡终端切入至所述均衡目标小区内,包括:
第一小区将所述待均衡终端按照服务质量类标识符QCI优先级从高到低的顺序进行排列,生成待均衡终端队列,其中,同一QCI优先级中,各个待均衡终端按照物理资源块PRB利用率从低到高的顺序排列;
从所述待均衡终端队列中按照QCI优先级从高到低且PRB利用率从低到高的顺序依次读取每一个待均衡终端切入至所述均衡目标小区内。
10.如权利要求1-4或6-8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在第一小区接入新的终端且确定所述新的终端成功建立RRC连接之后,判断同时满足以下条件时,将所述新的终端切入至第一小区的一个完全同覆盖邻区中,
第一小区中所有已成功建立RRC连接的终端的数目大于预设的高负荷门限;
第一小区存在一个完全同覆盖邻区;
第一小区中所有已成功建立RRC连接的终端的数目,与均衡目标小区中所有已成功建立RRC连接的终端的数目的差值,大于预设门限值;
所述新的终端在建立RRC连接时,发送的RRC连接请求消息中,携带的请求接入的原因不为:紧急情况、高优先级接入、终端初始信令、终端被叫接入。
11.一种基于无线资源控制RRC连接进行负载均衡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触发单元,用于到达设定的均衡周期时,从第一小区的所有同覆盖的邻区中,选定均衡目标小区;
判决单元,用于将第一小区中所有已成功建立RRC连接的终端的状态与预设的均衡条件进行匹配,确定满足所述预设的均衡条件时,计算所述第一小区在当前均衡周期内需要均衡的目标终端数目;
过滤单元,用于采用预设的过滤条件,排除第一小区内所有符合所述过滤条件的终端,并将剩余的终端作为待均衡终端;
执行单元,用于在确定待均衡终端的数目大于等于所述目标终端数目时,按照预设的优先级顺序,依次将符合所述目标终端数目的待均衡终端切入至所述均衡目标小区内。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从第一小区的所有同覆盖的邻区中,选定均衡目标小区时,所述触发单元用于:
从所述第一小区的所有同覆盖的邻区中,选取出已成功建立RRC连接的终端的数目最少的邻区,并将所述邻区作为均衡目标小区。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确定自身管辖内的所有已成功建立RRC连接的终端的状态满足预设的均衡条件时,所述判决单元用于:
确定同时满足以下条件时,判定自身管辖的所有已成功建立RRC连接的终端的状态满足预设的均衡条件:
第一小区中所有已成功建立RRC连接的终端的数目大于预设的高负荷门限;
第一小区中所有已成功建立RRC连接的终端的数目,与均衡目标小区中所有已成功建立RRC连接的终端的数目的差值,大于预设门限值。
14.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计算所述第一小区在当前均衡周期内需要均衡的目标终端数目时,所述判决单元用于:
取以下三个数值中的最小值作为所述目标终端数目:
预设的允许第一小区在一个均衡周期内均衡的最大终端数目;
第一小区中所有已成功建立RRC连接的终端的数目与预设的高负荷门限的差值;
第一小区中所有已成功建立RRC连接的终端的数目,与均衡目标小区中所有已成功建立RRC连接的终端的数目的差值的二分之一。
15.如权利要求11-14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采用预设的过滤条件,排除第一小区内所有符合所述过滤条件的终端时,所述过滤单元具体用于:
确定过滤条件集合,以及所述过滤条件集合中每一个过滤条件的过滤优先级;
按照所述过滤优先级从高到低的顺序,依次读取每一个过滤条件,在所述第一小区中所有已成功建立RRC连接的终端中,排除符合相应过滤条件的终端。
16.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单元用于:
将所述过滤条件集合中包含的过滤条件设置为:业务类型过滤条件、边缘终端过滤条件,以及载波聚合CA终端过滤条件。
17.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判决单元进一步用于:
若确定待均衡终端的数目小于所述目标终端数目时,则按照各个过滤条件的过滤优先级从低到高的顺序,依次从基于每一个过滤条件排除的终端中选择终端回退为待均衡终端,直至确定待均衡终端的数目大于等于所述目标终端数目为止;
按照所述预设的优先级顺序,依次将符合所述目标终端数目的待均衡终端切入至所述均衡目标小区内。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从基于一个过滤条件排除的终端中选择终端回退为待均衡终端时,所述判决单元用于:
将基于所述一个过滤条件排除的所有终端,按照服务质量类标识符QCI优先级进行升序排列;
按照QCI优先级从高到低的顺序,依次选取终端回退为待均衡终端。
19.如权利要求11-14或16-18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按照预设的优先级顺序,依次将符合所述目标终端数目的待均衡终端切入至所述均衡目标小区内时,所述执行单元具体用于:
将所述待均衡终端按照服务质量类标识符QCI优先级从高到低的顺序进行排列,生成待均衡终端队列,其中,同一QCI优先级中,各个待均衡终端按照物理资源块PRB利用率从低到高的顺序排列;
从所述待均衡终端队列中按照QCI优先级从高到低且PRB利用率从低到高的顺序依次读取每一个待均衡终端切入至所述均衡目标小区内。
20.如权利要求11-14或16-18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执行单元进一步用于:
在接入新的终端且确定所述新的终端成功建立RRC连接之后,在所述判决单元判断同时满足以下条件时,将所述新的终端切入至第一小区的一个完全同覆盖小区中:
第一小区中所有已成功建立RRC连接的终端的数目大于预设的高负荷门限;
第一小区存在一个完全同覆盖小区;
第一小区中所有已成功建立RRC连接的终端的数目,与均衡目标小区中所有已成功建立RRC连接的终端的数目的差值,大于预设门限值;
所述新的终端在建立RRC连接时,发送的RRC连接请求消息中,携带的请求接入的原因不能为:紧急情况、高优先级接入、终端初始信令、终端被叫接入。
CN201510967039.5A 2015-12-21 2015-12-21 一种基于rrc连接进行负载均衡的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0690001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967039.5A CN106900010B (zh) 2015-12-21 2015-12-21 一种基于rrc连接进行负载均衡的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967039.5A CN106900010B (zh) 2015-12-21 2015-12-21 一种基于rrc连接进行负载均衡的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900010A CN106900010A (zh) 2017-06-27
CN106900010B true CN106900010B (zh) 2019-08-09

Family

ID=591908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967039.5A Active CN106900010B (zh) 2015-12-21 2015-12-21 一种基于rrc连接进行负载均衡的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90001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995655B (zh) * 2017-11-22 2021-09-21 南京熊猫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LTE系统中针对VoLTE用户的拥塞控制方法
CN110505043B (zh) * 2018-05-17 2020-10-30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基于多载波聚合的负载均衡方法及装置
CN110831052B (zh) * 2018-08-07 2021-11-12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周期测量报告的负载均衡方法及装置
CN112333830B (zh) * 2020-11-27 2023-05-16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业务处理方法及设备
CN112367710B (zh) * 2020-11-27 2023-05-16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业务处理方法及设备
CN112333829B (zh) * 2020-11-27 2023-05-16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业务处理方法及设备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70281A (zh) * 2007-08-15 2009-02-1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区域负载控制方法、系统及设备
CN101998514A (zh) * 2009-08-14 2011-03-3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多频段td-scdma系统小区间的负荷均衡方法及控制器
CN103079235A (zh) * 2013-01-16 2013-05-01 上海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在lte系统中实现负荷均衡的方法及装置
CN104735724A (zh) * 2013-12-20 2015-06-2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负载均衡处理方法、装置、无线接入节点及用户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918325B2 (en) * 2014-05-21 2018-03-13 Altiostar Networks, Inc. Enhanced inter-cell interference coordination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70281A (zh) * 2007-08-15 2009-02-1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区域负载控制方法、系统及设备
CN101998514A (zh) * 2009-08-14 2011-03-3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多频段td-scdma系统小区间的负荷均衡方法及控制器
CN103079235A (zh) * 2013-01-16 2013-05-01 上海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在lte系统中实现负荷均衡的方法及装置
CN104735724A (zh) * 2013-12-20 2015-06-2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负载均衡处理方法、装置、无线接入节点及用户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900010A (zh) 2017-06-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900010B (zh) 一种基于rrc连接进行负载均衡的方法及装置
US10999774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nter-cell load distribution and interference mitig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3079235B (zh) 在lte系统中实现负荷均衡的方法及装置
KR101794784B1 (ko) 제어 방법 및 장치
WO2014101674A1 (zh) 负载均衡的方法和网络控制节点
WO2016090770A1 (zh) 一种频点测量消息的发送方法及装置
KR20140075771A (ko) 간섭 관리를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CN103987087B (zh) 一种移动负载均衡方法及装置
JP5967768B2 (ja)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CN107872825B (zh) 一种负载均衡方法及装置、基站
CN109392019A (zh) 一种lte网络容量均衡优化方法
CN104053160A (zh) 一种小区工作频段的调整方法及装置
US8620370B2 (en) Procedure latency based admission control node and method
CN104105135A (zh) 一种移动负载均衡、空口资源利用率统计方法和设备
CN102131238B (zh) 一种td-scdma系统到gsm系统的负荷均衡方法
CN105517054B (zh) 一种负荷控制的方法和装置
CN104602300A (zh) 电网异构网络负载均衡的方法和装置
CN103379574B (zh) 切换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
JP2022542861A (ja) セルラネットワークの基地局のための複数の同時帯域幅部分
CN106233782B (zh) 软切换比例控制装置及方法
CN106714236A (zh) 一种负载均衡方法及装置
CN106162747B (zh) 一种负荷均衡的方法及装置
CN104507120B (zh) 一种小区间负载均衡方法及装置
CN109586861B (zh) 一种载波聚合系统负载均衡方法和装置
CN109996293A (zh) 一种负载均衡的方法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