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899506B - 一种协议报文转发的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协议报文转发的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899506B
CN106899506B CN201710056818.9A CN201710056818A CN106899506B CN 106899506 B CN106899506 B CN 106899506B CN 201710056818 A CN201710056818 A CN 201710056818A CN 106899506 B CN106899506 B CN 10689950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rt
protocol
expansion port
expansion
mess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056818.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899506A (zh
Inventor
周孟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ew H3C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ew H3C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ew H3C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New H3C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056818.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899506B/zh
Publication of CN10689950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89950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89950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89950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5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using label swapping, e.g. multi-protocol label switch [MPLS]
    • H04L45/507Label distribu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58Association of routers
    • H04L45/583Stackable rout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74Address processing for rout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74Address processing for routing
    • H04L45/745Address table lookup; Address filter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munication Control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一种协议报文转发的方法和装置,应用于扩展网桥的端口扩展器,其中该方法包括:通过上游口接收具有第一通道标签的第一协议报文;通过上游口接收具有第二通道标签的第二协议报文;根据第一通道标签携带的第一扩展端口标识查找到第一扩展端口和扩展端口分类标识;根据第二通道标签携带的第二扩展端口标识查找到第二扩展端口和扩展端口分类标识;根据扩展端口分类标识在接入控制列表查找到匹配的第一表项;其中第一表项的动作为允许转发;通过第一扩展端口发送剥除了第一通道标签的第一协议报文;通过第二扩展端口发送剥除了第二通道标签的第二协议报文。

Description

一种协议报文转发的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特别是涉及一种协议报文转发的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扩展网桥(Extended Bridge)由控制网桥(CB,Controlling Bridge)和端口扩展器(PE,Port Extender)构成。CB可以是单个网桥或多个网桥堆叠构成的网桥。
CB的级联口与PE的上游口连接,PE的扩展端口与终端的物理端口连接。在扩展网桥内,CB与PE之间的邻居关系以及CB与终端之间的邻居关系通过链路层发现协议(LLDP,Link Layer Discovery Protocol)维护,CB与PE之间的链路聚合组以及CB与终端直连的链路聚合组通过链路聚合控制协议(LACP,Link Aggregation Control Protocol)维护。因此,PE的转发芯片通过上游口收到发给自身的LLDP协议报文和LACP报文需要发送本地CPU进行处理,PE的转发芯片通过上游口收到发给终端的带有E-TAG(通道标签)的LLDP协议报文和LACP报文需要通过扩展端口发往终端处理。
但是,目前转发芯片还尚无法区分上游口收到的LLDP协议报文和LACP报文是否携带了E-TAG,通过接入控制列表(ACL,Access Control List)的表项匹配带E-TAG的LLDP协议报文和LACP报文,会跳过E-TAG字段,直接匹配报文原始内容,也无法实现将带有E-TAG的LLDP协议报文和LACP报文发往终端,将不带E-TAG的LLDP协议报文和LACP报文发往本地CPU。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协议报文转发的方法和装置,将携带E-TAG的协议报文通过扩展端口发往终端。
一种协议报文转发的方法和装置,应用于扩展网桥的端口扩展器,其中该方法包括:通过上游口接收具有第一通道标签的第一协议报文;通过上游口接收具有第二通道标签的第二协议报文;根据第一通道标签携带的第一扩展端口标识查找到第一扩展端口和扩展端口分类标识;根据第二通道标签携带的第二扩展端口标识查找到第二扩展端口和扩展端口分类标识;根据扩展端口分类标识在接入控制列表查找到匹配的第一表项;其中第一表项的动作为允许转发;通过第一扩展端口发送剥除了第一通道标签的第一协议报文;通过第二扩展端口发送剥除了第二通道标签的第二协议报文。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协议报文转发的装置,应用于扩展网桥的端口扩展器,其中,该装置包括:接收模块,通过上游口接收具有第一通道标签的第一协议报文以及具有第二通道标签的第二协议报文;查找模块,根据所述第一通道标签携带的第一扩展端口标识查找到第一扩展端口和扩展端口分类标识;根据所述第二通道标签携带的第二扩展端口标识查找到第二扩展端口和所述扩展端口分类标识;根据所述扩展端口分类标识在接入控制列表查找到匹配的第一表项;其中所述第一表项的动作为允许转发;发送模块,通过所述第一扩展端口发送剥除了第一通道标签的第一协议报文;通过所述第二扩展端口发送剥除了第二通道标签的第二协议报文。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包括以下优点: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上游口携带E-TAG的协议报文后,查找到E-TAG的扩展端口标识对应的扩展端口和扩展端口分类标识,通过扩展端口分类标识进行ACL匹配,通过匹配的ACL表项实现通过扩展端口发送协议报文至终端,避免了ACL表项跳过E-TAG字段直接匹配报文原始内容,无法识别携带E-TAG的协议报文。
当然,实施本申请实施例的任一产品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一种协议报文转发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扩展网桥的架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一种协议报文转发装置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示出了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一种协议报文转发方法,该方法应用于扩展网桥的端口扩展设备。如图1所示,该方法具体包括:
步骤101,通过上游口接收具有第一通道标签的第一协议报文;
步骤102,通过上游口接收具有第二通道标签的第二协议报文;
步骤103,根据第一通道标签携带的第一扩展端口标识查找到第一扩展端口和扩展端口分类标识;
步骤104,根据第二通道标签携带的第二扩展端口标识查找到第二扩展端口和扩展端口分类标识;
步骤105,根据扩展端口分类标识在接入控制列表查找到匹配的第一表项;其中第一表项的动作为允许转发;
步骤106,通过第一扩展端口发送剥除了第一通道标签的第一协议报文;
步骤107,通过第二扩展端口发送剥除了第二通道标签的第二协议报文。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上游口携带E-TAG的协议报文后,查找到E-TAG的扩展端口标识对应的扩展端口和扩展端口分类标识,通过扩展端口分类标识进行ACL匹配,通过匹配的ACL表项实现通过扩展端口发送协议报文至终端,避免了ACL表项跳过E-TAG字段直接匹配报文原始内容,无法识别携带E-TAG的协议报文。
图2示出了本发明实例提供的扩展网桥26。控制网桥23和24通过堆叠链路连接,构成一台堆叠设备,控制网桥23是主控设备。
端口扩展器21的上行端口211和控制网桥23的端口231之间通过链路201连接,端口扩展器21的上行端口212和控制网桥24的端口241之间通过链路202连接。控制网桥23和24连接端口扩展器21的级联端口是聚合端口(图中未示),端口231和端口241是控制网桥23和24连接端口扩展器21的级联端口的成员端口。链路201和链路202是同一链路聚合组的成员链路。
端口扩展器22的上行端口221和控制网桥23的端口232之间通过链路203连接,端口扩展器22的上行端口222和控制网桥24的端口242之间通过链路204连接。控制网桥23和24连接端口扩展器22的级联端口是聚合端口(图中未示),端口232和端口242是控制网桥23和24连接端口扩展器22的级联端口的成员端口。链路203和链路204是同一链路聚合组的成员链路。
端口扩展器21的扩展端口213与终端27的端口271之间通过链路205连接,端口扩展器22的扩展端口223与终端27的端口272之间通过链路206连接,这样扩展网桥26通过聚合端口(图中未示)连接终端27,链路205和链路206是同一链路聚合组的成员链路。端口扩展器21的扩展端口214与终端28的端口281之间通过链路207连接。
控制网桥23为扩展端口213、214以及223分别分配通道标识ECID1,ECID2以及ECID3,将分配的ECID1和ECID2发送给端口扩展器21,将分配的ECID3发送给端口扩展器22。
端口扩展器21根据收到的ECID1和ECID2,为收到的ECID1和ECID2分配同一个扩展端口分类标识;生成ECID与端口和扩展端口分类标识的对应关系,如表1-1所示:
ECID 端口 扩展端口分类标识
ECID1 扩展213 Class_ID 5
ECID2 扩展214 Class_ID 5
表1-1
端口扩展器21生成允许扩展端口分类标识转发的访问控制列表(ACL,accesscontrol list)的表项,如表1-2所示:
匹配项 动作
Class_ID 5 允许转发
表1-2
端口扩展器21生成本地协议报文转发的ACL表项,如表1-3所示:
表1-3
端口扩展器22根据收到的ECID3,生成ECID与端口和扩展端口分类标识的对应关系,如表2-1所示:
ECID 端口 扩展端口分类标识
ECID3 扩展233 Class_ID 5
表2-1
端口扩展器22生成允许扩展端口分类标识转发的访问控制列表(ACL,accesscontrol list)的表项,如表2-2所示:
匹配项 动作
Class_ID 5 允许转发
表2-2
端口扩展器22生成本地协议报文转发的ACL表项,如表1-3所示:
匹配项 动作
MAC22,E-type字段 重定向到CPU
表2-3
本实施例中,端口扩展器21和22都使用Class_ID 5作为扩展端口分类标识。需要说明的是,在同一个端口扩展器中,所有扩展端口的ECID对应同一个扩展端口分类标识,在扩展网桥中,不同的端口扩展器之前可以使用相同或者不同的扩展端口分类标识。
向终端发送LACP协议报文
控制网桥23在连接端口扩展器21的级联口中,选择端口241发送具有E-TAG的LACP报文,该LACP报文的E-TAG携带了ECID1。端口扩展器21通过上游口212收到具有E-TAG的LACP报文,根据其E-TAG携带的ECID1在表1-1中查找到关联的扩展端口213以及Class_ID5,根据Class_ID5在表1-2查找到匹配动作为允许转发,则通过扩展端口213发送剥除了ETAG的LACP报文到终端27。
控制网桥23在连接端口扩展器22的级联口中,选择端口232发送具有E-TAG的LACP报文,该LACP报文的E-TAG携带了ECID3。端口扩展器22通过上游口221收到具有E-TAG的LACP报文,根据其E-TAG携带的ECID3在表2-1中查找到关联的扩展端口223以及Class_ID5,根据Class_ID5在表2-2查找到匹配动作为允许转发,则通过扩展端口223发送剥除了ETAG的LACP报文到终端27。
向终端发送LLDP协议报文
控制网桥23在连接端口扩展器21的级联口中,选择端口231发送具有E-TAG的LLDP报文,该LLDP报文的E-TAG携带了ECID1。端口扩展器21通过上游口211收到具有E-TAG的LLDP报文,根据其E-TAG携带的ECID1在表1-1中查找到关联的扩展端口213以及Class_ID5,根据Class_ID5在表1-2查找到匹配动作为允许转发,则通过扩展端口213发送剥除了ETAG的LLDP报文到终端27。
控制网桥23在连接端口扩展器21的级联口中,选择端口231发送具有E-TAG的LLDP报文,该LLDP报文的E-TAG携带了ECID2。端口扩展器21通过上游口211收到具有E-TAG的LLDP报文,根据其E-TAG携带的ECID2在表1-1中查找到关联的扩展端口214以及Class_ID5,根据Class_ID5在表1-2查找到匹配动作为允许转发,则通过扩展端口214发送剥除了ETAG的LLDP报文到终端27。
控制网桥23在连接端口扩展器22的级联口中,选择端口242发送具有E-TAG的LLDP报文,该LACP报文的E-TAG携带了ECID3。端口扩展器22通过上游口222收到具有E-TAG的LACP报文,根据其E-TAG携带的ECID3在表2-1中查找到关联的扩展端口223以及Class_ID5,根据Class_ID5在表2-2查找到匹配动作为允许转发,则通过扩展端口223发送剥除了ETAG的LLDP报文到终端27。
向端口扩展器发送LACP协议报文
控制网桥23在连接端口扩展器21的级联口中,选择端口241发送目的MAC地址是MAC21的LACP报文。端口扩展器21通过上游口212收到LACP报文,根据收到的LACP报文的目的MAC地址MAC 21和E-TYPE字段查找到表1-3所示ACL表项与收到的LACP报文匹配,将收到的LACP报文重定向到CPU。
控制网桥23在连接端口扩展器22的级联口中,选择端口242发送目的MAC地址是MAC22的LACP报文。端口扩展器22通过上游口222收到LACP报文,根据收到的LACP报文的目的MAC地址MAC 22和E-TYPE字段查找到表2-3所示ACL表项与收到的LACP报文匹配,将收到的LACP报文重定向到CPU。
由此可见,端口扩展器21和23各自通过上游口携带E-TAG的协议报文后,先查找到ECID对应的扩展端口和扩展端口分类标识,再通过扩展端口分类标识进行ACL匹配,通过匹配的ACL表项实现通过扩展端口发送协议协议报文至终端,避免了ACL表项跳过E-TAG字段直接匹配报文原始内容,无法识别携带E-TAG的协议报文的问题。此外,由于同一端口扩展器上,例如端口扩展器21,所有扩展端口对应相同的扩展端口分类标识,这样在一个端口扩展器上只需配置一条ACL表项,就可实现指导通过不同的扩展端口发送协议报文的转发动作,节约了端口扩展器的转发芯片上有限的ACL表项资源。
向端口扩展器发送LLDP协议报文
控制网桥23在连接端口扩展器21的级联口中,选择端口231发送目的MAC地址是MAC21的LLDP报文。端口扩展器21通过上游口211收到LACP报文,根据收到的LACP报文的目的MAC地址MAC 21和E-TYPE字段查找到表1-3所示ACL表项与收到的LLDP报文匹配,将收到的LLDP报文重定向到CPU。
控制网桥23在连接端口扩展器22的级联口中,选择端口241发送目的MAC地址是MAC22的LLDP报文。端口扩展器22通过上游口221收到LACP报文,根据收到的LLDP报文的目的MAC地址MAC 22和E-TYPE字段查找到表2-3所示ACL表项与收到的LLDP报文匹配,将收到的LLDP报文重定向到CPU。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协议报文转发装置,该装置300应用于扩展网桥的端口扩展器的转发芯片上。如图3所示,该协议报文转发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310,通过上游口接收具有第一通道标签的第一协议报文以及具有第二通道标签的第二协议报文。
查找模块320,根据第一通道标签携带的第一扩展端口标识查找到第一扩展端口和扩展端口分类标识;根据第二通道标签携带的第二扩展端口标识查找到第二扩展端口和扩展端口分类标识;根据扩展端口分类标识在接入控制列表查找到匹配的第一表项;其中第一表项的动作为允许转发。
发送模块330,通过第一扩展端口发送剥除了第一通道标签的第一协议报文;通过第二扩展端口发送剥除了第二通道标签的第二协议报文。
接收模块310,通过上游口接收第三协议报文。
查找模块320,根据第三协议报文的报文特征参数在皆可入控制列表中查找到匹配的优先级低于第一表项的第二表项;其中第二表项的动作重定向到CPU。
发送模块330,将第三协议报文发送到本地CPU。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本领域技术人员易于想到的是:上述各个实施例的任意组合应用都是可行的,故上述各个实施例之间的任意组合都是本申请的实施方案,但是由于篇幅限制,本说明书在此就不一一详述了。
尽管已描述了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做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申请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以上对本申请所提供的一种协议报文转发的方法和装置,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申请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Claims (8)

1.一种协议报文转发的方法,应用于扩展网桥的端口扩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通过上游口接收具有第一通道标签的第一协议报文;
通过所述上游口接收具有第二通道标签的第二协议报文;
根据所述第一通道标签携带的第一扩展端口标识查找到第一扩展端口和扩展端口分类标识;
根据所述第二通道标签携带的第二扩展端口标识查找到第二扩展端口和所述扩展端口分类标识;
根据所述扩展端口分类标识在扩展端口分类标识转发的访问控制列表中查找到匹配的第一表项;其中所述第一表项的动作为允许转发;
通过所述第一扩展端口发送剥除了第一通道标签的第一协议报文;
通过所述第二扩展端口发送剥除了第二通道标签的第二协议报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通过所述上游口接收第三协议报文;
根据所述第三协议报文的报文特征参数在本地协议报文转发的访问控制列表中查找到匹配的优先级低于所述第一表项的第二表项;其中所述第二表项的动作重定向到CPU;
将所述第三协议报文发送到本地CPU。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协议报文、所述第二协议报文以及所述第三协议报文是链路层发现协议报文。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协议报文、所述第二协议报文以及所述第三协议报文是链路聚合控制协议报文。
5.一种协议报文转发的装置,应用于扩展网桥的端口扩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通过上游口接收具有第一通道标签的第一协议报文以及具有第二通道标签的第二协议报文;
查找模块,根据所述第一通道标签携带的第一扩展端口标识查找到第一扩展端口和扩展端口分类标识;根据所述第二通道标签携带的第二扩展端口标识查找到第二扩展端口和所述扩展端口分类标识;根据所述扩展端口分类标识在扩展端口分类标识转发的访问控制列表中查找到匹配的第一表项;其中所述第一表项的动作为允许转发;
发送模块,通过所述第一扩展端口发送剥除了第一通道标签的第一协议报文;通过所述第二扩展端口发送剥除了第二通道标签的第二协议报文。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收模块,通过所述上游口接收第三协议报文;
所述查找模块,根据所述第三协议报文的报文特征参数在本地协议报文转发的访问控制列表中查找到匹配的优先级低于所述第一表项的第二表项;其中所述第二表项的动作重定向到CPU;
所述发送模块,将所述第三协议报文发送到本地CPU。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协议报文、所述第二协议报文以及所述第三协议报文是链路层发现协议报文。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协议报文、所述第二协议报文以及所述第三协议报文是链路聚合控制协议报文。
CN201710056818.9A 2017-01-25 2017-01-25 一种协议报文转发的方法和装置 Active CN10689950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056818.9A CN106899506B (zh) 2017-01-25 2017-01-25 一种协议报文转发的方法和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056818.9A CN106899506B (zh) 2017-01-25 2017-01-25 一种协议报文转发的方法和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899506A CN106899506A (zh) 2017-06-27
CN106899506B true CN106899506B (zh) 2019-12-06

Family

ID=591979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056818.9A Active CN106899506B (zh) 2017-01-25 2017-01-25 一种协议报文转发的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89950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547449B (zh) * 2017-06-30 2020-06-09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 镜像报文转发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9088894B (zh) * 2018-10-25 2021-04-06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合肥分公司 Acl下发方法及网络设备
CN112769601B (zh) * 2020-12-29 2022-05-24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链路切换方法及设备
CN112866208B (zh) * 2020-12-31 2022-11-08 迈普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表项配置方法、报文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87027A (zh) * 2011-06-25 2012-03-2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配置方法、环形网络系统和一种节点
CN105306353A (zh) * 2014-07-29 2016-02-0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转发报文的方法、设备及系统
US9294396B2 (en) * 2013-03-12 2016-03-22 Dell Products L.P. Port extender
CN106254243A (zh) * 2016-09-30 2016-12-21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报文转发方法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87027A (zh) * 2011-06-25 2012-03-2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配置方法、环形网络系统和一种节点
US9294396B2 (en) * 2013-03-12 2016-03-22 Dell Products L.P. Port extender
CN105306353A (zh) * 2014-07-29 2016-02-0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转发报文的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06254243A (zh) * 2016-09-30 2016-12-21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报文转发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899506A (zh) 2017-06-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899506B (zh) 一种协议报文转发的方法和装置
US11374848B2 (en) Explicit routing with network function encoding
US9832130B2 (en) Data packet routing method and device
CN106878065B (zh) 一种分布式聚合系统的配置方法及装置
US20160234097A1 (en) Packet forwarding in software defined networking
US9455916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changing path and controller thereof
CN107547391B (zh) 一种报文传输方法和装置
US20180097658A1 (en) Virtual local area network mismatch detection in networks
CN105991445A (zh) 链路聚合组的设置方法和装置
CN103338152B (zh) 一种组播报文转发方法和主控板
US10313154B2 (en) Packet forwarding
CN103338161A (zh) 一种实现跨设备聚合的方法和设备
CN101848171A (zh) 一种基于gre隧道的数据传输方法、设备和系统
CN107547334B (zh) 一种报文转发方法及装置
CN103401774A (zh) 一种基于堆叠系统的报文转发方法和设备
CN103874114A (zh) 一种ap故障处理方法、ap设备以及ac设备
CN101247351B (zh) 负载分担方法及装置
CN103731349A (zh) 一种以太网虚拟化互联邻居间报文转发方法和边缘设备
JP6845934B2 (ja) マルチキャストデータパケット転送方法、マルチキャストデータパケット転送装置及びマルチキャストデータパケット転送システム
CN101651626A (zh) 一种流量转发的方法及设备
EP3292660B1 (en) Packet forwarding in a vxlan switch
US20150146726A1 (en) Hybrid data plane forwarding
CN114640557A (zh) 网关以及云网络系统
CN107547419B (zh) 一种扩展网桥系统以及报文转发方法及装置
US20160135017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multiple clients synchronization in wi-fi peer-to-peer group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