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894608B - 一种重组竹地板 - Google Patents

一种重组竹地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894608B
CN106894608B CN201710291556.4A CN201710291556A CN106894608B CN 106894608 B CN106894608 B CN 106894608B CN 201710291556 A CN201710291556 A CN 201710291556A CN 106894608 B CN106894608 B CN 10689460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mboo flooring
bar portion
restructuring
connecting portion
restructuring bamboo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291556.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894608A (zh
Inventor
李小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AN GOLDEN BAMBOO INDUSTRIAL Co
Original Assignee
FUJIAN GOLDEN BAMBOO INDUSTRIAL Co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AN GOLDEN BAMBOO INDUSTRIAL Co filed Critical FUJIAN GOLDEN BAMBOO INDUSTRIAL Co
Priority to CN201710291556.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894608B/zh
Publication of CN10689460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89460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89460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89460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FFINISHING WORK ON BUILDINGS, e.g. STAIRS, FLOORS
    • E04F15/00Flooring
    • E04F15/02Flooring or floor layers composed of a number of similar elements
    • E04F15/02038Flooring or floor layers composed of a number of similar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ongue and groove connections between neighbouring flooring element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FFINISHING WORK ON BUILDINGS, e.g. STAIRS, FLOORS
    • E04F15/00Flooring
    • E04F15/02Flooring or floor layers composed of a number of similar elements
    • E04F15/04Flooring or floor layers composed of a number of similar elements only of wood or with a top layer of wood, e.g. with wooden or metal connecting members
    • E04F15/045Layered panels only of wood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FFINISHING WORK ON BUILDINGS, e.g. STAIRS, FLOORS
    • E04F2201/00Joining sheets or plates or panels
    • E04F2201/04Other details of tongues or grooves
    • E04F2201/044Other details of tongues or grooves with tongues or grooves comprising elements which are not manufactured in one piece with the sheets, plates or panels but which are permanently fixedly connected to the sheets, plates or panels, e.g. at the factory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FFINISHING WORK ON BUILDINGS, e.g. STAIRS, FLOORS
    • E04F2201/00Joining sheets or plates or panels
    • E04F2201/05Separate connectors or inserts, e.g. pegs, pins, keys or strips
    • E04F2201/0594Hinge-like connecto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Floor Finish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重组竹地板,随着重组竹地板B逐渐下移,重组竹地板A的第一平滑过渡弧面会与重组竹地板B的第二平滑过渡弧面相接触,重组竹地板B的第二平滑过渡弧面对重组竹地板A的第一平滑过渡弧面有顺势力的作用,使重组竹地板A的第一倒刺与重组竹地板B的第二倒刺卡扣在一起,进而使重组竹地板B的卡嘴部与重组竹地板A的翻转卡部卡扣在一起,然后依靠重组竹地板A的水平转轴向下翻转重组竹地板B,使整个重组竹地板B与重组竹地板A处于同一水平面内,重组竹地板A和重组竹地板B通过相对应的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而卡扣在一起。因而,本发明结构新颖合理,相邻地板连接便捷,操作灵活,实用性强。

Description

一种重组竹地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地板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重组竹地板。
背景技术
建筑地板的结构已为公知,但是市场上现有的地板无论在材料外观上还是在相邻地板卡扣连接的结构上都有待改进。
鉴于此,本案发明人对上述问题进行深入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新颖合理,相邻地板连接便捷,操作灵活,实用性强的重组竹地板。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这样的技术方案:
一种重组竹地板,包括重组竹地板主体和连接相邻重组竹地板主体的连接件;所述重组竹地板主体包括水平设置处于上层的上层地板,和处于下层的下层地板;所述连接件包括平行滑动贯穿于所述上层地板和下层地板连接处的滑动杆部,设于滑动杆部一端的第一连接部,和设于滑动杆部另一端的第二连接部;所述滑动杆部具有与所述第一连接部连接的第一端和与所述第二连接部连接的第二端;
所述第一连接部包括与所述第一端枢接的翻转卡部,所述翻转卡部朝上设置,所述翻转卡部和第一端通过与所述滑动杆部相垂直的水平转轴枢接在一起可进行上下翻转;所述翻转卡部具有朝上的上侧面,朝向所述第二端的第一侧面,与第一侧面相对的第二侧面,以及连接于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之间并与所述水平转轴相垂直的第三侧面和第四侧面;所述第一侧面形成有多个由上至下排列且尖端朝下的第一倒刺,所述上侧面和所述第二侧面之间形成有第一平滑过渡弧面;以所述水平转轴的轴线所在的竖向平面为界,所述第三侧面包括较靠近所述第一侧面的第一靠近面部和较远离第一侧面的第一远离面部;所述第一远离面部和所述滑动杆部之间连接有拉簧,所述第一远离面部具有与所述拉簧一端连接且处于所述水平转轴轴线上方的第一连接点,所述滑动杆部具有与所述拉簧另一端连接的第二连接点,所述水平转轴的轴线具有通过所述第一连接点的垂线,所述垂线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45°,所述第二连接点与所述水平转轴的轴线处于同一水平面内;
所述第二连接部包括与所述第二端连接的卡嘴部,所述卡嘴部具有与所述第二端连接的第一外侧面和与第一外侧面相对的第二外侧面,所述第二外侧面形成有容置相邻地板的所述翻转卡部的卡槽;所述卡槽具有处于上方的上内侧面,处于下方的下内侧面,以及连接于上内侧面和下内侧面之间并与所述滑动杆部相垂直的垂直内侧面;所述上内侧面形成有多个由外至内排列且尖端朝内的第二倒刺,所述第二倒刺与相邻地板的所述第一倒刺匹配卡扣在一起;所述垂直内侧面和所述下内侧面之间形成有第二平滑过渡弧面;所述上内侧面至所述下内侧面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一侧面至所述第二侧面之间的距离,所述第二平滑过渡弧面的半径大于所述第一平滑过渡弧面的半径;
所述重组竹地板主体在对应所述第一连接部的侧面上形成有供第一连接部滑入滑出的第一容置槽,所述重组竹地板主体在对应所述第二连接部的侧面上形成有供第二连接部滑入滑出的第二容置槽。
所述上层地板的下表面形成有与所述滑动杆部相对应的上凹槽,所述下层地板的上表面形成有与所述滑动杆部相对应的下凹槽,所述上凹槽和所述下凹槽对应扣合在一起形成供所述滑动杆部匹配滑动的导向滑孔;
所述重组竹地板主体包括形成所述第一容置槽的第一空心部,形成所述第二容置槽的第二空心部,以及处于第一空心部和第二空心部之间的实心部,所述导向滑孔形成于所述实心部,所述滑动杆部的长度大于所述实心部的宽度。
所述导向滑孔具有与所述第一容置槽相连通的第一端口,和与所述第二容置槽相连通的第二端口;所述滑动杆部的周面设有处于所述第一容置槽内的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和所述第一端口之间张设有套于所述滑动杆部外的压簧。
所述第一端口固定有与所述压簧的相应端连接的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二支撑板形成有供所述滑动杆部滑动穿过的通孔。
所述压簧的自然长度与所述第一容置槽的长度相应。
还包括长条形的锁紧片体,所述锁紧片体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一容置槽的高度且小于所述重组竹地板主体的厚度,所述锁紧片体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一容置槽的高度,所述锁紧片体两端的边缘为处于同一圆心上的圆弧边缘,所述锁紧片体的中心处形成有与所述圆弧边缘同心的轴孔,所述锁紧片体形成有连通所述轴孔和其一所述圆弧边缘的豁口,所述豁口的宽度与所述轴孔的直径相同;所述滑动杆部在所述第一支撑板的外侧形成有细径部,所述细径部的直径与所述轴孔的直径相应。
所述滑动杆部外滑动套设有滑套,所述滑套匹配固定连接于所述上凹槽和所述下凹槽中。
所述滑动杆部的横截面为长方形,所述滑套的横截面为相应的长方形。
所述第一端形成有平滑外圆弧面,所述第一连接部形成有容置所述第一端的枢接槽,所述枢接槽形成有与所述平滑外圆弧面相配合的平滑内圆弧面;所述翻转卡部形成有处于所述第二侧面并竖向设置的翻转限位部。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发明的重组竹地板,主体采用重组竹,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相邻的两个重组竹地板通过连接件连接在一起,具体是,在初始状态,翻转卡部向上翻转,此时第一连接点处于水平转轴的轴线上方,拉簧对翻转卡部具有向上的拉力,使翻转卡部保持向上竖起的状态;当相邻的重组竹地板A和重组竹地板B需要连接时,依靠重组竹地板A的滑动杆部相对于重组竹地板主体滑动将重组竹地板A的第一连接部相应拉出,此时第一连接部朝上设置,依靠重组竹地板B的滑动杆部相对于重组竹地板主体滑动将重组竹地板B的第二连接部相应拉出;将重组竹地板B竖起与重组竹地板A垂直且重组竹地板B的底面朝外,使重组竹地板B的第二连接部与重组竹地板A的第一连接部相对应,然后将重组竹地板B向下移动,使重组竹地板A的翻转卡部插入到重组竹地板B的卡槽中,随着重组竹地板B逐渐下移,重组竹地板A的第一平滑过渡弧面会与重组竹地板B的第二平滑过渡弧面相接触,重组竹地板B的第二平滑过渡弧面对重组竹地板A的第一平滑过渡弧面有顺势力的作用,使重组竹地板A的第一倒刺与重组竹地板B的第二倒刺卡扣在一起,进而使重组竹地板B的卡嘴部与重组竹地板A的翻转卡部卡扣在一起,然后依靠重组竹地板A的水平转轴向下翻转重组竹地板B,使整个重组竹地板B与重组竹地板A处于同一水平面内,重组竹地板A和重组竹地板B通过相对应的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而卡扣在一起,此时由于第一连接点翻转到水平转轴的轴线下方,拉簧对翻转卡部具有向下的拉力,使翻转卡部保持向下处于水平的状态。而且当重组竹地板A和重组竹地板B通过相对应的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卡扣在一起后,可将重组竹地板A或重组竹地板B向相邻的重组竹地板B或重组竹地板A方向拉动,依靠滑动杆部相对于重组竹地板主体滑动,重组竹地板A或重组竹地板B会与相邻的重组竹地板B或重组竹地板A靠紧,第一容置槽和第二容置槽相配合匹配容置连接件,连接件不会露在外面,相邻的重组竹地板A和重组竹地板B之间无缝隙,整个结构更加简洁,而且当多个依次相邻的重组竹地板依次朝同一方向拉动紧靠后,所有的重组竹地板均将紧密无缝拼接在一起,结构牢固整齐。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重组竹地板,其结构新颖合理,相邻地板连接便捷,操作灵活,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第一状态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第二状态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第三状态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第一使用状态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第二使用状态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第三使用状态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第四使用状态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1中局部A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7中局部B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的第一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的第二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
1-重组竹地板主体 11-上层地板 111-上凹槽 12-下层地板 121-下凹槽 13-第一容置槽 14-第二容置槽 15-第一端口 151-第二支撑板 16-第二端口
21-滑动杆部 211-第二连接点 212-第一支撑板 213-压簧 214-细径部 215-滑套 216-平滑外圆弧面
22-第一连接部 221-翻转卡部 2211-上侧面 2212-第一侧面 2213-第二侧面2214-第三侧面 2215-第一倒刺 2216-第一平滑过渡弧面 2217-第一连接点 222-水平转轴 223-拉簧 224-枢接槽 225-翻转限位部
23-第二连接部 231-卡嘴部 2311-第一外侧面 2312-第二外侧面 2313-卡槽2314-上内侧面 2315-下内侧面 2316-垂直内侧面 2317-第二倒刺 2318-第二平滑过渡弧面
3-锁紧片体 31-圆弧边缘 32-轴孔 33-豁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解释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
本发明的一种重组竹地板,如图1-12所示,包括重组竹地板主体1和连接相邻重组竹地板主体1的连接件;重组竹地板主体1包括水平设置处于上层的上层地板11,和处于下层的下层地板12;连接件包括平行滑动贯穿于上层地板11和下层地板12连接处的滑动杆部21,设于滑动杆部21一端的第一连接部22,和设于滑动杆部21另一端的第二连接部23;滑动杆部21具有与第一连接部22连接的第一端和与第二连接部23连接的第二端;
第一连接部22包括与第一端枢接的翻转卡部221,翻转卡部221朝上设置,翻转卡部221和第一端通过与滑动杆部21相垂直的水平转轴222枢接在一起可进行上下翻转;翻转卡部221具有朝上的上侧面2211,朝向第二端的第一侧面2212,与第一侧面2212相对的第二侧面2213,以及连接于第一侧面2212和第二侧面2213之间并与水平转轴222相垂直的第三侧面2214和第四侧面;第一侧面2212形成有多个由上至下排列且尖端朝下的第一倒刺2215,上侧面2211和第二侧面2213之间形成有第一平滑过渡弧面2216;以水平转轴222的轴线所在的竖向平面为界,第三侧面2214包括较靠近第一侧面2212的第一靠近面部和较远离第一侧面2212的第一远离面部;第一远离面部和滑动杆部21之间连接有拉簧223,第一远离面部具有与拉簧223一端连接且处于水平转轴222轴线上方的第一连接点2217,滑动杆部21具有与拉簧223另一端连接的第二连接点211,水平转轴222的轴线具有通过第一连接点2217的垂线,垂线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45°,第二连接点211与水平转轴222的轴线处于同一水平面内;
第二连接部23包括与第二端连接的卡嘴部231,卡嘴部231具有与第二端连接的第一外侧面2311和与第一外侧面2311相对的第二外侧面2312,第二外侧面2312形成有容置相邻地板的翻转卡部221的卡槽2313;卡槽2313具有处于上方的上内侧面2314,处于下方的下内侧面2315,以及连接于上内侧面2314和下内侧面2315之间并与滑动杆部21相垂直的垂直内侧面2316;上内侧面2314形成有多个由外至内排列且尖端朝内的第二倒刺2317,第二倒刺2317与相邻地板的第一倒刺2215匹配卡扣在一起;垂直内侧面2316和下内侧面2315之间形成有第二平滑过渡弧面2318;上内侧面2314至下内侧面2315之间的距离大于第一侧面2212至第二侧面2213之间的距离,第二平滑过渡弧面2318的半径大于第一平滑过渡弧面2216的半径;
重组竹地板主体1在对应第一连接部22的侧面上形成有供第一连接部22滑入滑出的第一容置槽13,重组竹地板主体1在对应第二连接部23的侧面上形成有供第二连接部23滑入滑出的第二容置槽14。本发明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相邻的两个重组竹地板通过连接件连接在一起,具体是,在初始状态,翻转卡部221向上朝上,此时第一连接点2217处于水平转轴222的轴线上方,拉簧223对翻转卡部221具有向上的拉力,使翻转卡部221保持向上竖起的状态;当相邻的重组竹地板A和重组竹地板B需要连接时,依靠重组竹地板A的滑动杆部21相对于重组竹地板主体1滑动将重组竹地板A的第一连接部22相应拉出,此时第一连接部22朝上设置,依靠重组竹地板B的滑动杆部21相对于重组竹地板主体1滑动将重组竹地板B的第二连接部23相应拉出;将重组竹地板B竖起与重组竹地板A垂直且重组竹地板B的底面朝外,使重组竹地板B的第二连接部23与重组竹地板A的第一连接部22相对应,然后将重组竹地板B向下移动,使重组竹地板A的翻转卡部221插入到重组竹地板B的卡槽2313中,随着重组竹地板B逐渐下移,重组竹地板A的第一平滑过渡弧面2216会与重组竹地板B的第二平滑过渡弧面2318相接触,重组竹地板B的第二平滑过渡弧面2318对重组竹地板A的第一平滑过渡弧面2216有顺势力的作用,使重组竹地板A的第一倒刺2215与重组竹地板B的第二倒刺2317卡扣在一起,进而使重组竹地板B的卡嘴部231与重组竹地板A的翻转卡部221卡扣在一起,然后依靠重组竹地板A的水平转轴222向下翻转重组竹地板B,使整个重组竹地板B与重组竹地板A处于同一水平面内,重组竹地板A和重组竹地板B通过相对应的第一连接部22和第二连接部23而卡扣在一起,此时由于第一连接点2217翻转到水平转轴222的轴线下方,拉簧223对翻转卡部221具有向下的拉力,使翻转卡部221保持向下处于水平的状态。而且当重组竹地板A和重组竹地板B通过相对应的第一连接部22和第二连接部23卡扣在一起后,可将重组竹地板A或重组竹地板B向相邻的重组竹地板B或重组竹地板A方向拉动,依靠滑动杆部21相对于重组竹地板主体1滑动,重组竹地板A或重组竹地板B会与相邻的重组竹地板B或重组竹地板A靠紧,第一容置槽13和第二容置槽14相配合匹配容置连接件,连接件不会露在外面,相邻的重组竹地板A和重组竹地板B之间无缝隙,整个结构更加简洁,而且当多个依次相邻的重组竹地板依次朝同一方向拉动紧靠后,所有的重组竹地板均将紧密无缝拼接在一起,结构牢固整齐。进一步优选地,第四侧面也与滑动杆部21之间连接有与拉簧223相对称的对称拉簧,使翻转卡部221的翻转受力更加均匀平衡。
优选地,上层地板11的下表面形成有与滑动杆部21相对应的上凹槽111,下层地板12的上表面形成有与滑动杆部21相对应的下凹槽121,上凹槽111和下凹槽121对应扣合在一起形成供滑动杆部21匹配滑动的导向滑孔;
重组竹地板主体1包括形成第一容置槽13的第一空心部,形成第二容置槽14的第二空心部,以及处于第一空心部和第二空心部之间的实心部,导向滑孔形成于实心部,滑动杆部21的长度大于实心部的宽度。
优选地,导向滑孔具有与第一容置槽13相连通的第一端口15,和与第二容置槽14相连通的第二端口16;滑动杆部21的周面设有处于第一容置槽13内的第一支撑板212,第一支撑板212和第一端口15之间张设有套于滑动杆部21外的压簧213。本发明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压簧213使重组竹地板主体1相对于滑动杆部21有向第二端方向移动的趋势,当相邻的重组竹地板A和重组竹地板B连接后,重组竹地板B的重组竹地板主体1会在其压簧213的弹力驱动下自动向重组竹地板A靠拢,并且可使后续依次连接的其他重组竹地板均自动向上一重组竹地板靠拢,确保地板连接排列的紧密性,自动靠拢,不易松动。
优选地,第一端口15固定有与压簧213的相应端连接的第二支撑板151,第二支撑板151形成有供滑动杆部21滑动穿过的通孔。第二支撑板151可与第一支撑板212相配合对压簧213进行高效顺畅的压缩。
优选地,压簧213的自然长度与第一容置槽13的长度相应。此结构可确保即使重组竹地板A的翻转卡部221伸出第一容置槽13与重组竹地板B连接,也可确保重组竹地板A的压簧213对重组竹地板A的重组竹地板主体1有力的作用。
优选地,本发明还包括长条形的锁紧片体3,锁紧片体3的长度大于第一容置槽13的高度且小于重组竹地板主体1的厚度,锁紧片体3的宽度小于第一容置槽13的高度,锁紧片体3两端的边缘为处于同一圆心上的圆弧边缘31,锁紧片体3的中心处形成有与圆弧边缘31同心的轴孔32,锁紧片体3形成有连通轴孔32和其一圆弧边缘31的豁口33,豁口33的宽度与轴孔32的直径相同;滑动杆部21在第一支撑板212的外侧形成有细径部214,细径部214的直径与轴孔32的直径相应。本发明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锁紧片体3可与细径部214可拆装连接,根据要求直接卡上或拔下,如当重组竹地板A和重组竹地板B连接后需要对二者的靠拢进行锁定时,可将锁紧片体3的豁口33与重组竹地板B的细径部214对应并插入,使此细径部214与轴孔32相配合,然后朝相应的时针方向转动,使锁紧片体3的两圆弧边缘31卡在重组竹地板B的第一容置槽13的上下边缘处,且保持豁口33朝下而使锁紧片体3不易下滑掉落,使锁紧片体3对重组竹地板B的重组竹地板主体1始终保持向重组竹地板A的靠拢力,当有多个重组竹地板连接后,可在最后一个重组竹地板上设置锁紧片体3即可确保各重组竹地板紧密锁紧在一起,当然也可在多个重组竹地板上设置锁紧片体3,可确保锁紧强度;而且第一容置槽13的上下边缘可形成有匹配容置两圆弧边缘31的台阶槽,对锁紧片体3进行有效限位固定。
优选地,滑动杆部21外滑动套设有滑套215,滑套215匹配固定连接于上凹槽111和下凹槽121中。本发明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滑套215可与重组竹墙板主体牢固粘结在一起,一起胶合成型,确保导向滑孔与滑动杆部21的配合性。
优选地,滑动杆部21的横截面为长方形,滑套215的横截面为相应的长方形。本发明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横截面为长方形的滑套215和滑动杆部21可进行单一方向的滑动,而不会发生转动,确保第一连接部22和第二连接部23相连接的准确性。
优选地,第一端形成有平滑外圆弧面216,第一连接部22形成有容置第一端的枢接槽224,枢接槽224形成有与平滑外圆弧面216相配合的平滑内圆弧面;翻转卡部221形成有处于第二侧面2213并竖向设置的翻转限位部225。本发明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第一端和第一连接部22可依靠平滑外圆弧面216和平滑内圆弧面进行平滑高效的转动,同时翻转限位部225可将翻转卡部221的转动范围限定在90°内,还可确保相邻重组竹地板处于同一水平面内,更加平整。
优选地,每个重组竹地板主体1配设有两个以上的连接件,各连接件的滑动杆部21相互平行。此结构可确保相邻的两重组竹地板连接更加牢固整齐。
本发明的产品形式并非限于本案图示和实施例,任何人对其进行类似思路的适当变化或修饰,皆应视为不脱离本发明的专利范畴。

Claims (8)

1.一种重组竹地板,其特征在于:包括重组竹地板主体和连接相邻重组竹地板主体的连接件;所述重组竹地板主体包括水平设置处于上层的上层地板,和处于下层的下层地板;所述连接件包括平行滑动贯穿于所述上层地板和下层地板连接处的滑动杆部,设于滑动杆部一端的第一连接部,和设于滑动杆部另一端的第二连接部;所述滑动杆部具有与所述第一连接部连接的第一端和与所述第二连接部连接的第二端;
所述第一连接部包括与所述第一端枢接的翻转卡部,所述翻转卡部朝上设置,所述翻转卡部和第一端通过与所述滑动杆部相垂直的水平转轴枢接在一起可进行上下翻转;所述翻转卡部具有朝上的上侧面,朝向所述第二端的第一侧面,与第一侧面相对的第二侧面,以及连接于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之间并与所述水平转轴相垂直的第三侧面和第四侧面;所述第一侧面形成有多个由上至下排列且尖端朝下的第一倒刺,所述上侧面和所述第二侧面之间形成有第一平滑过渡弧面;以所述水平转轴的轴线所在的竖向平面为界,所述第三侧面包括较靠近所述第一侧面的第一靠近面部和较远离第一侧面的第一远离面部;所述第一远离面部和所述滑动杆部之间连接有拉簧,所述第一远离面部具有与所述拉簧一端连接且处于所述水平转轴轴线上方的第一连接点,所述滑动杆部具有与所述拉簧另一端连接的第二连接点,所述水平转轴的轴线具有通过所述第一连接点的垂线,所述垂线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45°,所述第二连接点与所述水平转轴的轴线处于同一水平面内;
所述第二连接部包括与所述第二端连接的卡嘴部,所述卡嘴部具有与所述第二端连接的第一外侧面和与第一外侧面相对的第二外侧面,所述第二外侧面形成有容置相邻地板的所述翻转卡部的卡槽;所述卡槽具有处于上方的上内侧面,处于下方的下内侧面,以及连接于上内侧面和下内侧面之间并与所述滑动杆部相垂直的垂直内侧面;所述上内侧面形成有多个由外至内排列且尖端朝内的第二倒刺,所述第二倒刺与相邻地板的所述第一倒刺匹配卡扣在一起;所述垂直内侧面和所述下内侧面之间形成有第二平滑过渡弧面;所述上内侧面至所述下内侧面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一侧面至所述第二侧面之间的距离,所述第二平滑过渡弧面的半径大于所述第一平滑过渡弧面的半径;
所述重组竹地板主体在对应所述第一连接部的侧面上形成有供第一连接部滑入滑出的第一容置槽,所述重组竹地板主体在对应所述第二连接部的侧面上形成有供第二连接部滑入滑出的第二容置槽;
所述滑动杆部外滑动套设有滑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重组竹地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地板的下表面形成有与所述滑动杆部相对应的上凹槽,所述下层地板的上表面形成有与所述滑动杆部相对应的下凹槽,所述上凹槽和所述下凹槽对应扣合在一起形成供所述滑动杆部匹配滑动的导向滑孔;
所述重组竹地板主体包括形成所述第一容置槽的第一空心部,形成所述第二容置槽的第二空心部,以及处于第一空心部和第二空心部之间的实心部,所述导向滑孔形成于所述实心部,所述滑动杆部的长度大于所述实心部的宽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重组竹地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滑孔具有与所述第一容置槽相连通的第一端口,和与所述第二容置槽相连通的第二端口;所述滑动杆部的周面设有处于所述第一容置槽内的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和所述第一端口之间张设有套于所述滑动杆部外的压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重组竹地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口固定有与所述压簧的相应端连接的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二支撑板形成有供所述滑动杆部滑动穿过的通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重组竹地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簧的自然长度与所述第一容置槽的长度相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重组竹地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长条形的锁紧片体,所述锁紧片体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一容置槽的高度且小于所述重组竹地板主体的厚度,所述锁紧片体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一容置槽的高度,所述锁紧片体两端的边缘为处于同一圆心上的圆弧边缘,所述锁紧片体的中心处形成有与所述圆弧边缘同心的轴孔,所述锁紧片体形成有连通所述轴孔和其一所述圆弧边缘的豁口,所述豁口的宽度与所述轴孔的直径相同;所述滑动杆部在所述第一支撑板的外侧形成有细径部,所述细径部的直径与所述轴孔的直径相应。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重组竹地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杆部的横截面为长方形,所述滑套的横截面为相应的长方形。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重组竹地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形成有平滑外圆弧面,所述第一连接部形成有容置所述第一端的枢接槽,所述枢接槽形成有与所述平滑外圆弧面相配合的平滑内圆弧面;所述翻转卡部形成有处于所述第二侧面并竖向设置的翻转限位部。
CN201710291556.4A 2017-04-28 2017-04-28 一种重组竹地板 Active CN10689460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291556.4A CN106894608B (zh) 2017-04-28 2017-04-28 一种重组竹地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291556.4A CN106894608B (zh) 2017-04-28 2017-04-28 一种重组竹地板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894608A CN106894608A (zh) 2017-06-27
CN106894608B true CN106894608B (zh) 2018-03-30

Family

ID=591975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291556.4A Active CN106894608B (zh) 2017-04-28 2017-04-28 一种重组竹地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89460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NL2019609B1 (en) * 2017-09-22 2019-03-28 Innovations4Flooring Holding N V Panel and covering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202005020074U1 (de) * 2005-12-21 2006-04-20 Herm. Friedr. Künne Gmbh & Co. Profilschienensystem
CN2866697Y (zh) * 2005-12-16 2007-02-07 陈士民 地板自动锁紧卡扣龙骨单元体
EP1764813A1 (de) * 2005-09-16 2007-03-21 Cherry GmbH Elektrischer Schalter
CN204728640U (zh) * 2015-06-02 2015-10-28 浙江亚厦装饰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卡接式木质地板铺装龙骨
CN205976293U (zh) * 2016-08-22 2017-02-22 将乐县白莲汉源木制品厂 横向自锁式指接板
CN206000119U (zh) * 2016-08-05 2017-03-08 无锡市天龙装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便于铺装的强化地板
CN206737342U (zh) * 2017-04-28 2017-12-12 福建金竹竹业有限公司 一种重组竹地板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764813A1 (de) * 2005-09-16 2007-03-21 Cherry GmbH Elektrischer Schalter
CN2866697Y (zh) * 2005-12-16 2007-02-07 陈士民 地板自动锁紧卡扣龙骨单元体
DE202005020074U1 (de) * 2005-12-21 2006-04-20 Herm. Friedr. Künne Gmbh & Co. Profilschienensystem
CN204728640U (zh) * 2015-06-02 2015-10-28 浙江亚厦装饰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卡接式木质地板铺装龙骨
CN206000119U (zh) * 2016-08-05 2017-03-08 无锡市天龙装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便于铺装的强化地板
CN205976293U (zh) * 2016-08-22 2017-02-22 将乐县白莲汉源木制品厂 横向自锁式指接板
CN206737342U (zh) * 2017-04-28 2017-12-12 福建金竹竹业有限公司 一种重组竹地板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894608A (zh) 2017-06-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743033B (zh) 一种新型可折叠滑板车及使用方法
CN106894608B (zh) 一种重组竹地板
CN203302508U (zh) 一种设有隔层的行李箱
CN205768305U (zh) 一种写生油画箱
CN206737342U (zh) 一种重组竹地板
CN106760356B (zh) 一种重组竹墙板
CN205358580U (zh) 一种折叠式手提包
CN204861628U (zh) 旅行箱旋转拉杆
CN206499092U (zh) 三合一化妆刷
CN206588922U (zh) 移动式工具箱
CN107594775A (zh) 一种拉头
CN204048379U (zh) 一种自收纳雨伞
CN206655327U (zh) 一种重组竹制成的新型墙板
CN206888455U (zh) 一种新型重组竹地板
CN205757962U (zh) 折叠水壶
CN207984450U (zh) 一种美术设计用功能模块化画板
CN207461645U (zh) 一种吹风机
CN206933783U (zh) 图书整理装置
CN206910086U (zh) 带坐凳和伞箱的鞋柜
CN205143752U (zh) 一种改进型伞具
CN203692173U (zh) 一种踏板可折叠收放的孵蛋箱
CN206729389U (zh) 一种便置式多功能雨伞
CN206808839U (zh) 一种行李箱及其组件
CN210471815U (zh) 一种便于携带的竹制茶托盘
CN209339831U (zh) 一种钢铝结构材质混合家用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