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888132A - 一种配置信息的管理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配置信息的管理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888132A
CN106888132A CN201710293915.XA CN201710293915A CN106888132A CN 106888132 A CN106888132 A CN 106888132A CN 201710293915 A CN201710293915 A CN 201710293915A CN 106888132 A CN106888132 A CN 10688813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figuration information
managed devices
user name
login password
inform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293915.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888132B (zh
Inventor
杨印州
张岩
常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DPTech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DPTech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DPTech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DPTech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293915.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888132B/zh
Publication of CN10688813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88813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88813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88813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08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of networks or network elements
    • H04L41/0803Configuration sett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2866Architectures; Arrangements
    • H04L67/30Profil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 Computer And Data Communicati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配置信息的管理方法及装置,所述方法包括:解析来自被管理设备的第一报文,得到请求标识、用户名及登录密码;当基于所述请求标识确定需要针对所述用户名及登录密码下发第一配置信息时,从预设列表中确定与所述用户名及登录密码对应的第一配置信息;向所述被管理设备发送携带所述第一配置信息的第二报文。应用本发明实施例,当组网中更换的被管设备数量庞大时,配置过程耗时大大缩短,同时提高了配置的正确率。

Description

一种配置信息的管理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网络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配置信息的管理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管理人员针对不同的被管理设备需要配置不同的配置信息,当被管理设备发生异常需要进行更换时,管理人员需要在更换后的被管理设备上重新输入配置信息。当组网中的被管理设备数量较多时,被管理设备发生更换的情况时有发生,为更换后的被管理设备重新进行配置的过程耗时长,易出错。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配置信息的管理方法及装置,以解决为更换后的被管理设备重新进行配置的过程耗时长,易出错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技术方案如下: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种配置信息的管理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解析来自被管理设备的第一报文,得到请求标识、用户名及登录密码;
当基于所述请求标识确定需要针对所述用户名及登录密码下发第一配置信息时,从预设列表中确定与所述用户名及登录密码对应的第一配置信息;
向所述被管理设备发送携带所述第一配置信息的第二报文。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出了一种配置信息的管理装置,包括:
第一报文解析模块,用于解析来自被管理设备的第一报文,得到请求标识、用户名及登录密码;
配置信息确定模块,用于当基于所述请求标识确定需要针对所述用户名及登录密码下发第一配置信息时,从预设列表中确定与所述用户名及登录密码对应的第一配置信息;
报文发送模块,用于向所述被管理设备发送携带所述第一配置信息的第二报文。
由以上技术方案可见,管理设备解析来自被管理设备的第一报文,得到请求标识、用户名及登录密码,若被管理设备为更换的设备,管理设备基于请求标识可以确定需要针对该用户名及登录密码下发第一配置信息,管理设备从预设列表中确定与用户名及登录密码对应的第一配置信息,管理设备向被管理设备发送携带第一配置信息的第二报文,被管理设备根据该第一配置信息对自身进行配置,当组网中更换的被管设备数量庞大时,配置过程耗时大大缩短,同时提高了配置的正确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配置信息的管理方法所适用的网络架构图;
图2是本发明提供的一个配置信息的管理方法的实施例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提供的另一个配置信息的管理方法的实施例流程图;
图4是本发明提供的再一个配置信息的管理方法的实施例流程图;
图5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管理设备的硬件结构图;
图6是本发明提供的一个配置信息的管理装置的实施例框图;
图7是本发明提供的另一个配置信息的管理装置的实施例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发明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发明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在本发明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发明。在本发明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还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并包含一个或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目的任何或所有可能组合。
应当理解,尽管在本发明可能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来描述各种信息,但这些信息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同一类型的信息彼此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发明范围的情况下,第一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二信息,类似地,第二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一信息。取决于语境,如在此所使用的词语“如果”可以被解释成为“在……时”或“当……时”或“响应于确定”。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配置信息的管理方法所适用的网络架构图,如图1所示,该网络架构图中包括:管理设备11、被管理设备12、被管理设备13。在一实施例中,以被管理设备12为例,被管理设备12为未被更换的初始被管理设备,通常,管理设备11会将被管理设备12对应的基本配置信息、后期配置信息、拓扑信息、用户名及登录密码记录在预设列表中,其中,基本配置信息包括:MAC地址信息、软件版本信息、硬件版本信息、端口数量等被管理设备的基本设备信息;后期配置信息包括:配置的IP地址信息、vlan配置信息等后期用户在被管理设备12上配置的信息;拓扑信息为在组网中可以确定被管理设备12的位置的信息,例如被管理设备12对应的拓扑信息为1.1,被管理设备13对应的拓扑信息为1.2,此处对拓扑信息的相关描述可参考现有技术。被管理设备13接入管理设备11的流程同被管理设备12相同,此处不做赘述。
当被管理设备12发生故障需要更换时,例如,用户将被管理设备12更换为被管理设备14(图中未示出),用户需要在被管理设备14上重新配置之前针对被管理设备12配置的后期配置信息。当管理设备11接收到来自被管理设备14的第一报文时,管理设备11解析该第一报文得到请求标识、用户名及登录密码,其中,请求标识用于标记不同的请求内容,例如:请求标识1表示设备首次请求连接,请求标识2表示设备非首次请求连接,请求标识3表示设备发生更换需要下载配置信息,需要说明的是,管理设备11通过请求标识可以确定被管理设备为更换前的设备还是更换后的设备,例如,第一报文携带请求标识1对应的被管理设备为更换前的设备,第一报文携带请求标识3对应的被管理设备为更换后的设备;用户名及登录密码为用户登录被管理设备时输入的。以管理设备11解析该第一报文得到请求标识3、用户名ABC及登录密码123,被管理设备12对应的后期配置信息为vlan-if1、IP地址1.1.1.1为例,管理设备11基于请求标识3确定需要针对用户名ABC及登录密码123下发第一配置信息,第一配置信息为管理设备11从预设列表中确定的与用户名ABC及登录密码123对应的被管理设备12对应的后期配置信息:vlan-if1、IP地址1.1.1.1,管理设备11向被管理设备14发送携带第一配置信息vlan-if1、IP地址1.1.1.1的第二报文,被管理设备14根据第二报文中携带的第一配置信息vlan-if1、IP地址1.1.1.1对自身进行配置。通过本发明实施例,被管理设备12发生故障,被更换为被管理设备14时,管理设备11从预设列表中根据用户名及登录密码为管理设备14下载已经记录的第一配置信息,被管理设备14基于第一配置信息对自身重新进行配置,当组网中更换的被管设备数量庞大时,配置过程耗时大大缩短,同时提高了配置的正确率。
图2是本发明提供的一个配置信息的管理方法的实施例流程图,结合图1进行示例性说明,如图2所示,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201:解析来自被管理设备的第一报文,得到请求标识、用户名及登录密码。
步骤202:当基于请求标识确定需要针对用户名及登录密码下发第一配置信息时,从预设列表中确定与用户名及登录密码对应的第一配置信息。
步骤203:向被管理设备发送携带第一配置信息的第二报文。
在步骤201中,在一实施例中,请求标识用于标记不同的请求内容,例如:请求标识1表示设备首次请求连接,请求标识2表示设备非首次请求连接,请求标识3表示设备发生更换需要下载配置信息;用户名及登录密码为用户登录被管理设备时输入的。结合图1的相关描述,以被管理设备12被更换为被管理设备14为例,管理设备14向管理设备11发送第一报文,管理设备11解析该第一报文,得到请求标识3、用户名ABC及登录密码123。
在步骤202中,在一实施例中,结合步骤201,管理设备11基于请求标识3确定需要针对用户名ABC及登录密码123向被管理设备14下发第一配置信息,第一配置信息为未被更换的被管理设备对应的后期配置信息,以未被更换的被管理设备为被管理设备12为例,具体的,管理设备11从预设列表中确定与用户名ABC及登录密码123对应的第一配置信息vlan-if1、IP地址1.1.1.1,其中,预设列表用于记录基本配置信息、后期配置信息、拓扑信息、用户名及登录密码。基本配置信息包括:MAC地址信息、软件版本信息、硬件版本信息、端口数量等被管理设备的基本设备信息;后期配置信息包括:配置的IP地址信息、vlan配置信息等后期用户在被管理设备12上配置的信息;拓扑信息为在组网中可以确定被管理设备的位置的信息,例如被管理设备12对应的拓扑信息为1.1,被管理设备13对应的拓扑信息为1.2,此处对拓扑信息可参考现有技术的相关描述。如表1所示,以用户名ABC及登录密码123对应被管理设备12、用户名DEF及登录密码456对应被管理设备13为例,对预设列表的结构进行示例性说明:
表1
表1所示的用户名ABC及登录密码123对应MAC地址信息00:00:00:00:01、被管理设备12的端口数量48、vlan配置信息vlan-if1、IP地址信息1.1.1.1、拓扑信息1.1;用户名DEF及登录密码456对应MAC地址信息00:00:00:00:02、被管理设备12的端口数量23、vlan配置信息vlan-if2、IP地址信息2.2.2.2、拓扑信息2.2。其中,MAC地址信息、端口数量为基本配置信息,IP地址信息、vlan配置信息为后期配置信息。管理设备11从表1所示的预设列表中确定与用户名ABC及登录密码123对应的第一配置信息,即被管理设备12对应的后期配置信息vlan配置信息vlan-if1、IP地址信息1.1.1.1。
在步骤203中,在一实施例中,管理设备11向被管理设备14发送携带第一配置信息vlan配置信息vlan-if1、IP地址信息1.1.1.1的第二报文。
本发明实施例中,管理设备解析来自被管理设备的第一报文,得到请求标识、用户名及登录密码,若被管理设备为更换的设备,管理设备基于请求标识可以确定需要针对该用户名及登录密码下发第一配置信息,管理设备从预设列表中确定与用户名及登录密码对应的第一配置信息,管理设备向被管理设备发送携带第一配置信息的第二报文,被管理设备根据该第一配置信息对自身进行配置,当组网中更换的被管设备数量庞大时,配置过程耗时大大缩短,同时提高了配置的正确率。
图3是本发明提供的另一个配置信息的管理方法的实施例流程图,本发明实施例结合图1、图2,在步骤201-步骤203的基础上,对管理设备11基于请求标识确定需要针对用户名及登录密码下发第一配置信息后的步骤,以及管理设备11基于请求标识确定不需要针对用户名及登录密码下发第一配置信息后的步骤进行示例性说明,如图3所示,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301:基于请求标识确定是否需要针对用户名及登录密码下发第一配置信息,当基于请求标识确定需要针对用户名及登录密码下发第一配置信息时,执行步骤302,当基于请求标识确定不需要针对用户名及登录密码下发第一配置信息时,执行步骤304。
步骤302:解析第一报文,得到被管理设备的第二配置信息,第二配置信息为被管理设备的基本配置信息,执行步骤303。
步骤303:将预设列表中与用户名及登录密码对应的第三配置信息更新为第二配置信息,流程结束。
步骤304:确定被管理设备是否首次与管理设备进行连接,当确定被管理设备首次与管理设备进行连接时,执行步骤305,当确定被管理设备非首次与管理设备进行连接时,执行步骤307。
步骤305:解析第一报文,得到被管理设备的第二配置信息,第二配置信息为被管理设备的基本配置信息,执行步骤306。
步骤306:将第二配置信息记录在预设列表中,第二配置信息与用户名及登录密码相对应,流程结束。
步骤307:解析第一报文得到被管理设备的第四配置信息,第四配置信息为被管理设备的后期配置信息,执行步骤308。
步骤308:将预设列表中与用户名及登录密码对应第五配置信息更新为第四配置信息,流程结束。
在步骤301中,管理设备11基于请求标识确定是否需要针对用户名及登录密码下发第一配置信息,当基于请求标识确定需要针对用户名及登录密码下发第一配置信息时,执行步骤302,当基于请求标识确定不需要针对用户名及登录密码下发第一配置信息时,执行步骤304。
在步骤302中,当管理设备11基于请求标识3确定需要针对用户名ABC及登录密码123下发第一配置信息时,表示被管理设备为被更换的设备,结合图1的相关描述,此处以被管理设备12发生故障,被更换为被管理设备14为例,此处的被管理设备即为被管理设备14。管理设备11解析被管理设备14发送的第一报文,得到被管理设备14的第二配置信息,第二配置信息为被管理设备14的基本配置信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由于被管理设备14的基本配置信息可能与被管理设备12不同,因此管理设备11需要重新获取被管理设备14的基本配置信息。
在步骤303中,管理设备11将预设列表中与用户名ABC及登录密码123对应的第三配置信息更新为第二配置信息,此处的第三配置信息即为被管理设备12的基本配置信息,管理设备11将被管理设备12的基本配置信息更新为被管理设备14的基本配置信息。
在步骤304中,当管理设备11基于请求标识1或者请求标识2确定不需要针对用户名ABC及登录密码123下发第一配置信息时,表示被管理设备不为被更换的设备,结合图1的相关描述,此处的被管理设备应为被管理设备12。管理设备11确定被管理设备12是否首次与管理设备11进行连接,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当被管理设备12初始接入即首次接入管理设备11时,用户尚未对被管理设备12配置后期配置信息,此时需要对被管理设备12的基本配置信息进行记录,当被管理设备12已接入即非首次接入管理设备11时,此时需要对被管理设备12的后期配置信息进行记录。当管理设备11确定被管理设备12首次与管理设备11进行连接时,执行步骤305,当管理设备11确定被管理设备12非首次与管理设备11进行连接时,执行步骤307。
在步骤305中,第二配置信息为被管理设备的基本配置信息。管理设备11解析第一报文,得到被管理设备12的第二配置信息,此时第二配置信息为被管理设备12的基本配置信息。
在步骤306中,管理设备11将步骤305中得到的被管理设备12对应的第二配置信息记录在预设列表中,第二配置信息与用户名ABC及登录密码123相对应。
在步骤307中,当管理设备11确定被管理设备12非首次与管理设备11进行连接时,即请求标识为2,表示用户对被管理设备12配置的后期配置信息发生变化,此时需要对被管理设备12的后期配置信息进行更新。例如,结合表1,被管理设备12对应的后期配置信息为vlan配置信息vlan-if1、IP地址信息1.1.1.1,若用户将IP地址信息1.1.1.1修改为2.2.2.2时,被管理设备12将携带vlan配置信息vlan-if1、IP地址信息2.2.2.2的第一报文发送给管理设备11,管理设备11解析该第一报文得到被管理设备12的第四配置信息,第四配置信息为用户当前对被管理设备12配置的后期配置信息,第四配置信息即为vlan配置信息vlan-if1、IP地址信息2.2.2.2。
在步骤308中,管理设备11将预设列表中与用户名ABC及登录密码123对应第五配置信息更新为第四配置信息,第五配置信息为未被更换的被管理设备记录的最后一次后期配置信息,例如,被管理设备12会定期向管理设备11上传自身的后期配置信息,最后一次上传的后期配置信息即为第五配置信息。结合表1,表1中用户名ABC及登录密码123对应的第五配置信息为vlan配置信息vlan-if1、IP地址信息1.1.1.1,管理设备11将vlan配置信息vlan-if1、IP地址信息1.1.1.1更新为vlan配置信息vlan-if1、IP地址信息2.2.2.2。
本发明实施例中,管理设备11基于请求标识确定是否需要针对用户名及登录密码下发第一配置信息,当管理设备11基于请求标识确定需要针对用户名及登录密码下发第一配置信息时,被管理设备为更换后的设备。结合图1,更换后的被管理设备为被管理设备14,管理设备11对被管理设备14的基本配置信息进行记录;当管理设备11基于请求标识确定不需要针对用户名及登录密码下发第一配置信息时,被管理设备为并未被更换的被管理设备,结合图1,未被更换的被管理设备例如为被管理设备12,当被管理设备12的后期配置信息发生变化时,管理设备11在预设列表中及时更新被管理设备12对应的后期配置信息,组网中的全部被管理设备均由管理设备11进行统一管理,无需在组网中设置多台管理设备,预设列表可以全面展示被管理设备的具体配置情况,极大提高了管理设备11的管理效率。
图4是本发明提供的再一个配置信息的管理方法的实施例流程图,本发明实施例结合图1、图2,对管理设备11获取被管理设备拓扑信息的过程及目的进行示例性说明,如图4所示,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401:获取被管理设备的拓扑信息。
步骤402:将拓扑信息记录在预设列表中,拓扑信息与用户名及登录密码相对应。
步骤403:基于预设列表中全部被管理设备对应的拓扑信息,生成拓扑信息图。
在步骤401中,以被管理设备为被管理设备12为例,管理设备11获取被管理设备12的拓扑信息,拓扑信息为在组网中可以确定被管理设备12的位置的信息,例如被管理设备12对应的拓扑信息为1.1,被管理设备13对应的拓扑信息为1.2。被管理设备12通过与周围的被管理设备建立邻居关系,从而确定自身的拓扑信息1.1,被管理设备12将该拓扑信息1.1发送至管理设备11,管理设备11获取到被管理设备12的拓扑信息1.1,此处被管理设备12确定自身拓扑信息的过程描述可参考现有技术,此处不作详述。
在步骤402中,管理设备11将拓扑信息1.1记录在预设列表中,拓扑信息1.1与用户名ABC及登录密码123相对应。
在步骤403中,管理设备11基于预设列表中全部被管理设备对应的拓扑信息,生成拓扑信息图,此处以预设列表中全部被管理设备为被管理设备12、被管理设备13为例,管理设备11基于被管理设备12、被管理设备13对应的拓扑信息1.1、1.2生成拓扑信息图,此处可将拓扑信息图理解为图1所示的网络架构图。
本发明实施例中,管理设备11获取被管理设备的拓扑信息,并将拓扑信息记录在预设列表中,管理设备11基于预设列表中全部被管理设备对应的拓扑信息,生成拓扑信息图,各个被管理设备处于组网中的位置可以清楚的展现在拓扑信息图中,便于管理人员根据拓扑信息图对全部被管理设备进行管理。
对应于上述配置信息的管理方法,本发明还提出了图5所示的管理设备的硬件结构图。请参考图5,在硬件层面,该管理设备包括处理器、内部总线、网络接口、内存以及非易失性存储器,当然还可能包括其他业务所需要的硬件。处理器从非易失性存储器中读取对应的计算机程序到内存中然后运行,在逻辑层面上形成配置信息的管理装置。当然,除了软件实现方式之外,本发明并不排除其他实现方式,比如逻辑器件抑或软硬件结合的方式等等,也就是说以下处理流程的执行主体并不限定于各个逻辑单元,也可以是硬件或逻辑器件。
图6是本发明提供的一个配置信息的管理装置的实施例框图,如图6所示,该配置信息的管理装置可以包括:第一报文解析模块61、配置信息确定模块62、报文发送模块63,其中:
第一报文解析模块61,用于解析来自被管理设备的第一报文,得到请求标识、用户名及登录密码;
配置信息确定模块62,用于当基于请求标识确定需要针对用户名及登录密码下发第一配置信息时,从预设列表中确定与用户名及登录密码对应的第一配置信息;
报文发送模块63,用于向被管理设备发送携带第一配置信息的第二报文。
图7是本发明提供的另一个配置信息的管理装置的实施例框图,如图7所示,在上述图6所示实施例的基础上,配置信息的管理装置还包括:
第二报文解析模块64,用于解析第一报文,得到被管理设备的第二配置信息,第二配置信息为被管理设备的基本配置信息;
第一配置信息更新模块65,用于将预设列表中与用户名及登录密码对应的第三配置信息更新为第二配置信息。
在一实施例中,配置信息的管理装置还包括:
首次连接确定模块66,用于当基于请求标识确定不需要针对用户名及登录密码下发第一配置信息时,确定被管理设备是否首次与管理设备进行连接;
配置信息记录模块67,用于当确定被管理设备首次与管理设备进行连接时,将第二配置信息记录在预设列表中,第二配置信息与用户名及登录密码相对应。
在一实施例中,配置信息的管理装置还包括:
第三报文解析模块68,用于当确定被管理设备非首次与管理设备进行连接时,解析第一报文得到被管理设备的第四配置信息,第四配置信息为被管理设备的后期配置信息;
第二配置信息更新模块69,用于将预设列表中与用户名及登录密码对应第五配置信息更新为第四配置信息。
在一实施例中,配置信息的管理装置还包括:
拓扑信息获取模块70,用于获取被管理设备的拓扑信息;
拓扑信息记录模块71,用于将拓扑信息记录在预设列表中,拓扑信息与用户名及登录密码相对应;
拓扑信息图生成模块72,用于基于预设列表中全部被管理设备对应的拓扑信息,生成拓扑信息图。
上述装置中各个单元的功能和作用的实现过程具体详见上述方法中对应步骤的实现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对于装置实施例而言,由于其基本对应于方法实施例,所以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其中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来实现本发明方案的目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情况下,即可以理解并实施。
由上述实施例可见,管理设备解析来自被管理设备的第一报文,得到请求标识、用户名及登录密码,若被管理设备为更换的设备,管理设备基于请求标识可以确定需要针对该用户名及登录密码下发第一配置信息,管理设备从预设列表中确定与用户名及登录密码对应的第一配置信息,管理设备向被管理设备发送携带第一配置信息的第二报文,被管理设备根据该第一配置信息对自身进行配置,当组网中更换的被管设备数量庞大时,配置过程耗时大大缩短,同时提高了配置的正确率。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发明后,将容易想到本发明的其它实施方案。本发明旨在涵盖本发明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发明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发明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发明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下面的权利要求指出。
还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保护的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配置信息的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解析来自被管理设备的第一报文,得到请求标识、用户名及登录密码;
当基于所述请求标识确定需要针对所述用户名及登录密码下发第一配置信息时,从预设列表中确定与所述用户名及登录密码对应的第一配置信息;
向所述被管理设备发送携带所述第一配置信息的第二报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解析所述第一报文,得到所述被管理设备的第二配置信息,所述第二配置信息为所述被管理设备的基本配置信息;
将所述预设列表中与所述用户名及登录密码对应的第三配置信息更新为所述第二配置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基于所述请求标识确定不需要针对所述用户名及登录密码下发第一配置信息时,确定所述被管理设备是否首次与管理设备进行连接;
当确定所述被管理设备首次与管理设备进行连接时,将所述第二配置信息记录在所述预设列表中,所述第二配置信息与所述用户名及登录密码相对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确定所述被管理设备非首次与管理设备进行连接时,解析所述第一报文得到所述被管理设备的第四配置信息,所述第四配置信息为所述被管理设备的后期配置信息;
将所述预设列表中与所述用户名及登录密码对应第五配置信息更新为所述第四配置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所述被管理设备的拓扑信息;
将所述拓扑信息记录在所述预设列表中,所述拓扑信息与所述用户名及登录密码相对应;
基于预设列表中全部被管理设备对应的拓扑信息,生成拓扑信息图。
6.一种配置信息的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报文解析模块,用于解析来自被管理设备的第一报文,得到请求标识、用户名及登录密码;
配置信息确定模块,用于当基于所述请求标识确定需要针对所述用户名及登录密码下发第一配置信息时,从预设列表中确定与所述用户名及登录密码对应的第一配置信息;
报文发送模块,用于向所述被管理设备发送携带所述第一配置信息的第二报文。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二报文解析模块,用于解析所述第一报文,得到所述被管理设备的第二配置信息,所述第二配置信息为所述被管理设备的基本配置信息;
第一配置信息更新模块,用于将所述预设列表中与所述用户名及登录密码对应的第三配置信息更新为所述第二配置信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首次连接确定模块,用于当基于所述请求标识确定不需要针对所述用户名及登录密码下发第一配置信息时,确定所述被管理设备是否首次与管理设备进行连接;
配置信息记录模块,用于当确定所述被管理设备首次与管理设备进行连接时,将所述第二配置信息记录在所述预设列表中,所述第二配置信息与所述用户名及登录密码相对应。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三报文解析模块,用于当确定所述被管理设备非首次与管理设备进行连接时,解析所述第一报文得到所述被管理设备的第四配置信息,所述第四配置信息为所述被管理设备的后期配置信息;
第二配置信息更新模块,用于将所述预设列表中与所述用户名及登录密码对应第五配置信息更新为所述第四配置信息。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拓扑信息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被管理设备的拓扑信息;
拓扑信息记录模块,用于将所述拓扑信息记录在所述预设列表中,所述拓扑信息与所述用户名及登录密码相对应;
拓扑信息图生成模块,用于基于预设列表中全部被管理设备对应的拓扑信息,生成拓扑信息图。
CN201710293915.XA 2017-04-28 2017-04-28 一种配置信息的管理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0688813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293915.XA CN106888132B (zh) 2017-04-28 2017-04-28 一种配置信息的管理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293915.XA CN106888132B (zh) 2017-04-28 2017-04-28 一种配置信息的管理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888132A true CN106888132A (zh) 2017-06-23
CN106888132B CN106888132B (zh) 2020-09-08

Family

ID=591836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293915.XA Active CN106888132B (zh) 2017-04-28 2017-04-28 一种配置信息的管理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888132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259215A (zh) * 2017-09-26 2018-07-06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设备管理方法及装置
CN108928213A (zh) * 2018-07-17 2018-12-04 深圳市汇川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控制面板的参数配置方法、控制面板及被控设备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31740A (zh) * 2005-07-29 2006-02-08 杭州华为三康技术有限公司 网络设备的管理方法及网络管理系统
CN101106480A (zh) * 2007-06-27 2008-01-16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配置备份方法、系统及配置文件服务器和被管理设备
CN102324966A (zh) * 2011-05-11 2012-01-18 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网元管理单元自动发现变化单盘的方法
CN103200030A (zh) * 2013-03-12 2013-07-10 福建星网锐捷网络有限公司 网络管理的装置和方法
CN104301141A (zh) * 2014-10-10 2015-01-2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保存配置信息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31740A (zh) * 2005-07-29 2006-02-08 杭州华为三康技术有限公司 网络设备的管理方法及网络管理系统
CN101106480A (zh) * 2007-06-27 2008-01-16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配置备份方法、系统及配置文件服务器和被管理设备
CN102324966A (zh) * 2011-05-11 2012-01-18 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网元管理单元自动发现变化单盘的方法
CN103200030A (zh) * 2013-03-12 2013-07-10 福建星网锐捷网络有限公司 网络管理的装置和方法
CN104301141A (zh) * 2014-10-10 2015-01-2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保存配置信息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259215A (zh) * 2017-09-26 2018-07-06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设备管理方法及装置
CN108259215B (zh) * 2017-09-26 2021-05-28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设备管理方法及装置
CN108928213A (zh) * 2018-07-17 2018-12-04 深圳市汇川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控制面板的参数配置方法、控制面板及被控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888132B (zh) 2020-09-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417803B2 (en) Interfacing between a command line interface-based application program and a remote network device
US8219662B2 (en) Redirecting data generated by network devices
US9288185B2 (en) Software firewall control
US7499926B1 (en) Maintaining and replicating chat histories
CN104754062B (zh) 基于互联网的信息推广方法、服务器及用户终端
US20060206594A1 (en) System and method to uniquely identify identically configured branches in a distributed enterprise
CN107360184A (zh) 终端设备认证方法和装置
CN101562631A (zh) 网络存储管理装置和方法
US20070033176A1 (en) Searching and reusing information from previously executed control instructions in a data forwarding device
CN109981493A (zh) 一种用于配置虚拟机网络的方法和装置
CN104601666B (zh) 日志服务方法及云平台
CN108347731A (zh) 一种进行安全绑定的方法、介质、设备及终端
CN106888132A (zh) 一种配置信息的管理方法及装置
CN106411742A (zh) 一种报文传输的方法和装置
CN106582013B (zh) 游戏服务系统、用于向在线的游戏更新数据的方法和装置
CN107147581A (zh) 路由表项的维护方法和装置
CN107124310A (zh) 一种权限的配置方法及装置
US8266329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accessing command line interface information from a device
US20140366141A1 (en) Apparatus, System, and Method for Reconciling Network Discovered Hosts Across Time
CN103986605B (zh) 网管服务器、处理服务器、网管系统以及对应方法
CN104461709B (zh) 任务计划的控制方法和装置
Cisco VTP Management
US11153157B2 (en) 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using OVSDB protocol
CN110309150A (zh) 一种日志存储、查询方法及装置
US20130332591A1 (en) Dynamic script interpretation in remote context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