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879307A - 一种玉米秸秆行间还田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玉米秸秆行间还田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879307A
CN106879307A CN201710059557.6A CN201710059557A CN106879307A CN 106879307 A CN106879307 A CN 106879307A CN 201710059557 A CN201710059557 A CN 201710059557A CN 106879307 A CN106879307 A CN 10687930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raw
returning
maize straw
stalk
soi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059557.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岳现录
张斌
刘立意
岳龙凯
尧水红
张月玲
韩亚
丛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stitute of Agricultural Resources and Regional Planning of CAAS
Original Assignee
Institute of Agricultural Resources and Regional Planning of CAA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stitute of Agricultural Resources and Regional Planning of CAAS filed Critical Institute of Agricultural Resources and Regional Planning of CAAS
Priority to CN201710059557.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879307A/zh
Publication of CN10687930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87930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DHARVESTING; MOWING
    • A01D89/00Pick-ups for loaders, chaff-cutters, balers, field-threshers, or the like, i.e. attachments for picking-up hay or the like field crops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玉米秸秆行间还田方法,其步骤包括:1)将玉米秸秆按条带状铺于农田表土层;2)将铺成条带状的玉米秸秆翻埋入土壤;3)对非秸秆还田条带土壤进行翻耕并在该条带区播种,可进行双行播种或者单行播种。进一步可对玉米秸秆进行堆沤处理;也可在玉米秸秆中加入秸秆腐解剂和适量氮肥。本发明通过玉米在秸秆非还田带播种,可有效避开播种时种子与秸秆接触,土壤孔隙度、保水性能不受秸秆还田的影响,种子出苗率得以保持,能够提高作物产量;并且还田密度较大,配合施用氮肥、秸秆腐熟剂以及灌溉等辅助措施,促使秸秆快速腐解并释放养分供作物吸收利用,缩短了其转化为土壤有机质的周期,能够快速提高农田地力水平。

Description

一种玉米秸秆行间还田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田耕作与作物栽培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将秸秆还田于玉米行间的方法。
背景技术
秸秆是能够被直接利用的可再生资源。秸秆通过不同的技术途径还田,可以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板结和微物活性状况、提高作物产量和产品品质,因此越来越受到重视。秸秆的原始利用方式是通过堆积沤制成堆肥,然后再施入农田;部分秸秆通过饲喂家畜,将收集的动物粪便还田。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农业机械化程度的提高,尤其是秸秆粉碎机械的研发与应用,导致秸秆还田方式逐渐转变为直接还田。
由于我国人多地少的现状,人均耕地面积不足1.5亩,农机的发展以小型为主。小型农机动力不足,浅耕现象比较突出,耕层厚度普遍不足15cm。而连年浅耕与机械碾压,也导致犁底层厚度与紧实度增加,耕层土壤质量下降。玉米为大生物量作物,玉米秸秆还田与浅耕结合,导致耕层土壤容重降低,保水保肥性变差,作物出苗率不高以及产量减少。因此,在农民中推广也是困难重重。本发明创制了一种将玉米秸秆还田于作物行间的方法,解决了秸秆还田影响作物出苗率及产量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并解决秸秆还田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提高作物出苗率和产量的玉米秸秆还方法。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玉米秸秆行间还田方法,其步骤包括:
1)将玉米秸秆按条带状铺于农田表土层;
2)将铺成条带状的玉米秸秆翻埋入土壤;
3)对非秸秆还田条带土壤进行翻耕并在该条带区播种。
进一步地,步骤3)在非秸秆还田条带内进行双行播种,或者单行播种。
进一步地,步骤1)中玉米秸秆为碎秸秆,秸秆长度小于12cm。
进一步地,步骤1)对玉米秸秆进行堆沤处理,然后再按条带状铺于农田表土层;所述堆沤处理为:将秸秆和农家肥以一定比例混合,加水后堆集成堆,沤制一定时间。优选地,所述堆沤处理是将秸秆和农家肥以10:2-15的比例混合,加水致80%湿度,然后堆集成堆,沤制2-5个月。
进一步地,步骤1)在玉米秸秆中加入秸秆腐解剂,并与玉米秸秆混合均匀;所述秸秆腐解剂的施加量为30-45kg/ha。
进一步地,步骤1)在玉米秸秆中加入氮肥,并与玉米秸秆混合均匀;所述氮肥的施加量为30-60kg N/ha。
进一步地,步骤3)在翻耕后,用镇压设备对农田进行镇压处理,然后进行播种;在播种后进行灌溉以利于土壤水分的保持、秸秆分解和作物出苗。
进一步地,第2年进行秸秆还田时,将秸秆还田条带较第1年错开一定距离,第3年进行秸秆还田时再较第2年错开一定距离,3年为一个周期;或者第2年进行秸秆还田时,将秸秆还田条带区域与非还田条带区域互换,2年为一个周期。
进一步地,上述方法通过联合作业机械来实现。
进一步地,上述方法在秋季作业,以易于保墒和增加出苗率。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所涉及的秸秆在玉米行间还田,可有效避开播种时种子与秸秆接触。玉米在秸秆非还田带双行播种,土壤孔隙度、保水性能不受秸秆还田的影响,种子出苗率得以保持,提高作物产量。并且,秸秆集中在条带还田,还田密度较大,配合施用氮肥、秸秆腐熟剂以及灌溉等辅助措施,促使秸秆快速腐解并释放养分供作物吸收利用、缩短了其转化为土壤有机质的周期、快速提高农田地力水平。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中将秸秆还田于玉米行间的方法的步骤流程图。
图2是秸秆还田区域与非秸秆还田区域平面示意图。
图3是在非秸秆还田条带内进行双行播种的示意图。
图4是以3年为一个周期秸秆还田位置错位紧临还田的示意图,其为图2的沿垂直于地面方向的截面图。
图5是以2年为一个周期秸秆还田位置错位紧临还田的示意图,其为图2的沿垂直于地面方向的截面图。
图6是在非秸秆还田条带内进行1行播种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本实施例的将秸秆还田于玉米行间的方法,其流程如图1所示,具体包括以下具体步骤:
第1步:秸秆制备。收集玉米碎秸秆,秸秆长度小于12cm。将秸秆按条带状铺于农田表土层,条带宽度90cm,两个条带之间相距45cm。如图2所示,其中1为铺成的玉米秸秆条带,即秸秆还田区域,2为非秸秆还田区域。
该步骤收集的秸秆,经过堆沤处理之后,应用效果更好。堆沤过程:将秸秆和猪粪(牛粪、人粪尿、其它农家肥均可)以10:2-15的比例混合,加水致80%湿度,堆集成堆,沤制2-5个月或更长时间。
第2步:往秸秆中撒入促进秸秆腐解的微生物菌剂30-45kg/ha,并与秸秆混合均匀,以促进秸秆腐解。
第3步:向秸秆中撒入氮肥30-60kg N/ha(尿素,硫酸铵,氮磷钾肥合肥等均可),与秸秆均匀混合,减少其C/N比并为土壤微生物提供N源,促进微生物分解秸秆。
第4步:秸秆翻埋。将条带秸秆、连同腐熟剂、氮肥一起翻埋入土壤,混均。翻埋深度20-30cm。
第5步:非秸秆还田条带土壤翻耕,与第4步同时进行。将非秸秆还田条带土壤翻耕20-30cm。
第6步:镇压。用耕作的普通镇压设备,镇压一遍农田,保持农田墒情。
第7步:播种。在非秸秆还田条带45cm间距内双行播种,如图3中虚线所示,两行内间距30cm,每一行距条带边缘7.5cm;双行大间距105cm。
第8步:灌溉。灌溉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有利于土壤水分的保持,秸秆分解和作物出苗均有好处。
如图4所示,第2年,秸秆还田位置向左或向右错开35cm,第3年再继续错位35cm还田,3年一个周期。
步骤1也可按照等间距设置。即秸秆还田宽度35cm与无秸秆农田宽度35cm相间排列。如是,则步骤7播种,则在无秸秆条带中间位置播种1行(左、右边距各17.5cm),玉米行间距70cm。第2年种植时,秸秆还田与非还田条带互换,2年一个周期,如图5所示。图6中虚线示意了1行播种的情况。
上述各种参数都是可变化的,主要取决于秸秆还田数量和玉米种植密度。
上面所述的秸秆还田方法,在秋季作业比春季作业更易于保墒、增加出苗率。
上面所述的秸秆还田方法,可以通过研制联合作业机械加以实现,以节省劳动力成本,增加作业效率。
田间试验表明,与普通秸秆还田方式相比,秸秆采用该方法还田后,玉米出苗率从74%提高到87%,出苗率提高13%;玉米产量从7.5t/ha提高到8.6t/ha,产量提高15%。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进行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书所述为准。

Claims (10)

1.一种玉米秸秆行间还田方法,其步骤包括:
1)将玉米秸秆按条带状铺于农田表土层;
2)将铺成条带状的玉米秸秆翻埋入土壤;
3)对非秸秆还田条带土壤进行翻耕并在该条带区播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在非秸秆还田条带内进行双行播种或者单行播种;进行双行播种时,两行内间距30cm,每一行距条带边缘7.5cm,双行大间距105cm。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玉米秸秆为碎秸秆,秸秆长度小于12cm。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对玉米秸秆进行堆沤处理,然后再按条带状铺于农田表土层;所述堆沤处理为:将秸秆和农家肥以10:2-15的比例混合,加水致80%湿度,然后堆集成堆,沤制2-5个月。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在玉米秸秆中加入秸秆腐解剂,并与玉米秸秆混合均匀;所述秸秆腐解剂的施加量为30-45kg/ha。
6.如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在玉米秸秆中加入氮肥,并与玉米秸秆混合均匀;所述氮肥的施加量为30-60kg N/ha。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在翻耕后,用镇压设备对农田进行镇压处理,然后进行播种;在播种后进行灌溉以利于土壤水分的保持、秸秆分解和作物出苗。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第2年进行秸秆还田时,将秸秆还田条带较第1年错开一定距离,第3年进行秸秆还田时再较第2年错开一定距离,3年为一个周期;或者第2年进行秸秆还田时,将秸秆还田条带区域与非还田条带区域互换,2年为一个周期。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联合作业机械来实现。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秋季作业,以易于保墒和增加出苗率。
CN201710059557.6A 2017-01-24 2017-01-24 一种玉米秸秆行间还田方法 Pending CN10687930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059557.6A CN106879307A (zh) 2017-01-24 2017-01-24 一种玉米秸秆行间还田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059557.6A CN106879307A (zh) 2017-01-24 2017-01-24 一种玉米秸秆行间还田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879307A true CN106879307A (zh) 2017-06-23

Family

ID=591760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059557.6A Pending CN106879307A (zh) 2017-01-24 2017-01-24 一种玉米秸秆行间还田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879307A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934842A (zh) * 2018-07-09 2018-12-07 沈阳农业大学 玉米耕免交错秸秆带状还田栽培方法
CN109348772A (zh) * 2018-12-12 2019-02-19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 盐碱地中地膜和膜间的水平轮换种植方法
CN112037867A (zh) * 2020-09-24 2020-12-04 大连理工大学 一种玉米秸秆还田土壤中农药淋溶性指数的预测方法
CN114375630A (zh) * 2021-12-24 2022-04-22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一种土壤耕作层扩容方法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17377A (zh) * 2011-08-17 2012-04-18 肥东县农业技术综合服务中心 一种农作物秸秆堆腐还田方法
RU2010145665A (ru) * 2010-11-09 2012-05-20 Федеральное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ое образовательное учреждение высшего профессионального образования "Горский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ый аграрный уни Способ возделывания злаковых однолетних кормовых культур на семена
CN102838391A (zh) * 2011-06-24 2012-12-26 吴杰森 一种秸秆还田时秸秆腐熟剂的使用方法
CN103766035A (zh) * 2014-01-09 2014-05-07 太仓市金诸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秸秆还田的高效处理方法
CN103931378A (zh) * 2014-03-25 2014-07-23 吉林农业大学 玉米与秸秆种还分离轮作耕作制
CN104737663A (zh) * 2015-04-10 2015-07-01 江苏沿江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 稻秸条带状深耕还田小麦种植方法
CN105191537A (zh) * 2015-10-21 2015-12-30 漯河市农业科学院 一种秸秆还田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RU2010145665A (ru) * 2010-11-09 2012-05-20 Федеральное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ое образовательное учреждение высшего профессионального образования "Горский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ый аграрный уни Способ возделывания злаковых однолетних кормовых культур на семена
CN102838391A (zh) * 2011-06-24 2012-12-26 吴杰森 一种秸秆还田时秸秆腐熟剂的使用方法
CN102417377A (zh) * 2011-08-17 2012-04-18 肥东县农业技术综合服务中心 一种农作物秸秆堆腐还田方法
CN103766035A (zh) * 2014-01-09 2014-05-07 太仓市金诸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秸秆还田的高效处理方法
CN103931378A (zh) * 2014-03-25 2014-07-23 吉林农业大学 玉米与秸秆种还分离轮作耕作制
CN104737663A (zh) * 2015-04-10 2015-07-01 江苏沿江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 稻秸条带状深耕还田小麦种植方法
CN105191537A (zh) * 2015-10-21 2015-12-30 漯河市农业科学院 一种秸秆还田的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杨丽娟: "农作物秸秆还田的方式及技术要求", 《现代农业》 *
王元仲,刘秀艳: "《循环农业模式技术手册》", 30 September 2013, 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 *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934842A (zh) * 2018-07-09 2018-12-07 沈阳农业大学 玉米耕免交错秸秆带状还田栽培方法
CN108934842B (zh) * 2018-07-09 2021-07-27 沈阳农业大学 玉米耕免交错秸秆带状还田栽培方法
CN109348772A (zh) * 2018-12-12 2019-02-19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 盐碱地中地膜和膜间的水平轮换种植方法
CN109348772B (zh) * 2018-12-12 2021-09-28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 盐碱地中地膜和膜间的水平轮换种植方法
CN112037867A (zh) * 2020-09-24 2020-12-04 大连理工大学 一种玉米秸秆还田土壤中农药淋溶性指数的预测方法
CN114375630A (zh) * 2021-12-24 2022-04-22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一种土壤耕作层扩容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579940C (zh) 防治线虫危害的生物有机肥制备方法及用途
CN105272404A (zh) 有机物料腐熟剂、腐殖酸高效生物有机肥及其制作方法
CN104609949A (zh) 有机生物炭酶控失肥料及其生产方法
CN102010274A (zh) 平衡缓释型化肥
CN106961869A (zh) 一种改良盐碱地的方法
Sepat et al. Planting systems and integrated nutrient management for enhanced wheat (Triticum aestivum) productivity
CN110089369A (zh) 一种小麦-玉米轮作秸秆还田平衡施肥方法
CN106879307A (zh) 一种玉米秸秆行间还田方法
CN104067844A (zh) 一种高产玉米的栽培方法
Sharma et al. Response of pigeonpea to biofertilizers in pigeonpea based intercropping systems under rainfed conditions
CN104557279A (zh) 一种种苗护理素
CN106900313A (zh) 一种玉米秸秆还田于垄台下的方法
CN105330420A (zh) 一种含氨基酸、腐植酸、烟碱的生物功能有机-无机复混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4641756A (zh) 一种提高矿区土壤固碳能力的方法
CN109348767A (zh) 华北潮土区小麦-玉米轮作体系下的土壤改良方法
CN107324926A (zh) 适用于盐碱地的改良肥及其生产方法
CN105940803B (zh) 一种利用微生物肥料改良果园土壤的方法
CN107333479A (zh) 一种机械灭茬秸秆还田方法
CN107980529A (zh) 防除苜蓿田间杂草的方形播种方法
CN107879838A (zh) 改善盐碱土壤并增加作物产量的微生物菌肥的制备方法
CN107548600A (zh) 一种提高黑土土壤肥力的方法
Kumar et al. Growth indices and nutrient uptake of fodder maize (Zea mays L.) as influenced by integrated nutrient management
CN101519328B (zh) 灭螺有机复合肥料
CN108668554A (zh) 一种利用玉米秸秆改善农田土质的种养结合处理方法
CN114651683A (zh) 一种保护性耕作下东北黑土区玉米节肥增效栽培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0623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