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876976A - 一种天线、后盖和终端以及通信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天线、后盖和终端以及通信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876976A
CN106876976A CN201611257668.XA CN201611257668A CN106876976A CN 106876976 A CN106876976 A CN 106876976A CN 201611257668 A CN201611257668 A CN 201611257668A CN 106876976 A CN106876976 A CN 10687697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rol
antenna
point
distributing point
distribu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1257668.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笛
张宪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ubia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ubi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ubia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ubi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1257668.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876976A/zh
Publication of CN10687697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87697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44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using equipment having another main function to serve additionally as an antenna, e.g. means for giving an antenna an aesthetic aspec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48Earthing means; Earth screens; Counterpois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50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antennas with earthing switches, lead-in devices or lightning protecto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5/00Arrangements for simultaneous operation of antennas on two or more different wavebands, e.g. dual-band or multi-band arrangements
    • H01Q5/10Resonant antenna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5/00Arrangements for simultaneous operation of antennas on two or more different wavebands, e.g. dual-band or multi-band arrangements
    • H01Q5/20Arrangements for simultaneous operation of antennas on two or more different wavebands, e.g. dual-band or multi-band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operating wavebands
    • H01Q5/28Arrangements for establishing polarisation or beam width over two or more different waveband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5/00Arrangements for simultaneous operation of antennas on two or more different wavebands, e.g. dual-band or multi-band arrangements
    • H01Q5/30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operation on different wavebands
    • H01Q5/307Individual or coupled radiating elements, each element being fed in an unspecified way
    • H01Q5/314Individual or coupled radiating elements, each element being fed in an unspecified way using frequency dependent circuits or components, e.g. trap circuits or capacitor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Aerials (AREA)

Abstract

一种天线、后盖和终端以及通信方法,所述天线包括:设置在带边框的后盖的下边框的第一部分、一端与第一部分相连的第二部分;设置在第一部分上且位于通用串行总线USB端口的一侧的第一馈电点、设置在第一部分上且位于USB端口的另一侧的接地点、设置在第一部分上且位于USB端口和接地点之间的第二馈电点。通过本发明的方案,采用一端与第一部分相连的第二部分改变了天线的电流分布,从而改善天线的方向性,提高了部分高频频段的辐射效率,因此,有效地提高了天线的性能。

Description

一种天线、后盖和终端以及通信方法
技术领域
本文涉及但不限于终端技术,尤指一种天线、后盖和终端以及通信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金属移动终端(例如手机)是市场的主流,金属天线的设计是难点,而全网通金属天线(工作频段包括824~960兆赫兹(MHz),1710~2700MHz)的设计是难中之最。
图1为相关技术的移动终端的带边框的后盖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带边框的后盖包括边框1、金属部分2、净空部分3;边框1的上边框和下边框分别设置天线4。
相关技术中,天线4的部分高频频段的辐射效率较低,因此,天线4的性能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天线、后盖和终端以及通信方法,能够提高天线的性能。
本发明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天线,包括:
设置在带边框的后盖的下边框的第一部分、一端与第一部分相连的第二部分;设置在第一部分上且位于通用串行总线USB端口的一侧的第一馈电点、设置在第一部分上且位于USB端口的另一侧的接地点、设置在第一部分上且位于USB端口和接地点之间的第二馈电点。
可选的,还包括:与所述第二部分的另一端相连的第三部分。
可选的,所述第三部分与所述第一部分平行。
可选的,所述第一部分的长度为38毫米mm~60mm。
可选的,所述第一部分的长度为44mm~54mm。
可选的,所述第二部分与所述第一部分垂直。
可选的,所述第二部分的长度小于净空区域的高度。
可选的,所述第二部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部分的左端或右端相连;
或者,所述天线包括两个所述第二部分,其中一个所述第二部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部分的左端相连,另一个所述第二部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部分的右侧相连。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出了一种后盖,包括:
边框、与边框相连的金属部分、设置在金属部分的上边和下边的净空部分;其中,边框的下边框设置有天线的第一部分;
还包括:
天线的一端与第一部分相连的第二部分;设置在第一部分上且位于通用串行总线USB端口的一侧的第一馈电点、设置在第一部分上且位于USB端口的另一侧的接地点、设置在第一部分上且位于USB端口和接地点之间的第二馈电点。
可选的,还包括:
所述天线的与所述第二部分的另一端相连的第三部分。
可选的,所述第三部分与所述第一部分平行。
可选的,所述第二部分与所述第一部分垂直。
可选的,所述第二部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部分的左端或右端相连;
或者,所述天线包括两个所述第二部分,其中一个所述第二部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部分的左端相连,另一个所述第二部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部分的右侧相连。
可选的,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边框的非天线部分之间的缝隙的宽度大于或等于1mm,且小于或等于2mm。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出了一种终端,包括:前面所述的任意一个天线;
还包括:
控制器,用于检测用户当前手持终端的模式,根据用户当前手持终端的模式控制第一馈电点、第二馈电点和接地点的状态,控制天线进行不同频段的通信。
可选的,所述第一馈电点位于所述USB端口的左侧,所述接地点位于所述USB端口的右侧;
所述控制器具体用于:
检测用户当前手持终端的模式,判断出用户当前手持终端的模式为左手模式,控制所述接地点处于断开状态,控制所述第一馈电点处于馈电状态、所述第二馈电点处于非馈电状态,控制所述天线进行第一频段通信;或者,控制所述接地点处于导通状态,控制所述第一馈电点处于馈电状态、所述第二馈电点处于非馈电状态,控制所述天线进行第二频段通信。
可选的,所述控制器还用于:
当判断出用户当前手持终端的模式为右手模式时,控制所述接地点处于断开状态,控制所述第一馈电点处于非馈电状态、所述第二馈电点处于馈电状态,控制所述天线进行第一频段通信;或者,控制所述接地点处于导通状态,控制所述第一馈电点处于非馈电状态、所述第二馈电点处于馈电状态,控制所述天线进行第二频段通信。
可选的,所述第一馈电点位于所述USB端口的右侧,所述接地点位于所述USB端口的左侧;
所述控制器具体用于:
检测用户当前手持终端的模式,判断出用户当前手持终端的模式为左手模式,控制所述接地点处于断开状态,控制所述第一馈电点处于非馈电状态、所述第二馈电点处于馈电状态,控制所述天线进行第一频段通信;或者,控制所述接地点处于导通状态,控制所述第一馈电点处于非馈电状态、所述第二馈电点处于馈电状态,控制所述天线进行第二频段通信。
可选的,所述控制器还用于:
当判断出用户当前手持终端的模式为右手模式时,控制所述接地点处于断开状态,控制所述第一馈电点处于馈电状态、所述第二馈电点处于非馈电状态,控制所述天线进行第一频段通信;或者,控制所述接地点处于导通状态,控制所述第一馈电点处于馈电状态、所述第二馈电点处于非馈电状态,控制所述天线进行第二频段通信。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出了一种通信方法,应用于终端,所述终端包括前面所述的任意一个天线、控制器;
所述通信方法包括:
所述控制器检测用户当前手持终端的模式,根据用户当前手持终端的模式控制第一馈电点、第二馈电点和接地点的状态,控制天线进行不同频段的通信。
可选的,所述第一馈电点位于所述USB端口的左侧,所述接地点位于所述USB端口的右侧;
所述根据用户当前手持终端的模式控制第一馈电点、第二馈电点和接地点的状态,控制天线进行不同频段的通信包括:
判断出用户当前手持终端的模式为左手模式,控制所述接地点处于断开状态,控制所述第一馈电点处于馈电状态、所述第二馈电点处于非馈电状态,控制所述天线进行第一频段通信;或者,控制所述接地点处于导通状态,控制所述第一馈电点处于馈电状态、所述第二馈电点处于非馈电状态,控制所述天线进行第二频段通信。
可选的,所述根据用户当前手持终端的模式控制第一馈电点、第二馈电点和接地点的状态,控制天线进行不同频段的通信还包括:
当判断出用户当前手持终端的模式为右手模式时,控制所述接地点处于断开状态,控制所述第一馈电点处于非馈电状态、所述第二馈电点处于馈电状态,控制所述天线进行第一频段通信;或者,控制所述接地点处于导通状态,控制所述第一馈电点处于非馈电状态、所述第二馈电点处于馈电状态,控制所述天线进行第二频段通信。
可选的,所述第一馈电点位于所述USB端口的右侧,所述接地点位于所述USB端口的左侧;
所述根据用户当前手持终端的模式控制第一馈电点、第二馈电点和接地点的状态,控制天线进行不同频段的通信包括:
判断出用户当前手持终端的模式为左手模式,控制所述接地点处于断开状态,控制所述第一馈电点处于非馈电状态、所述第二馈电点处于馈电状态,控制所述天线进行第一频段通信;或者,控制所述接地点处于导通状态,控制所述第一馈电点处于非馈电状态、所述第二馈电点处于馈电状态,控制所述天线进行第二频段通信。
可选的,根据用户当前手持终端的模式控制第一馈电点、第二馈电点和接地点的状态,控制天线进行不同频段的通信还包括:
当判断出用户当前手持终端的模式为右手模式时,控制所述接地点处于断开状态,控制所述第一馈电点处于馈电状态、所述第二馈电点处于非馈电状态,控制所述天线进行第一频段通信;或者,控制所述接地点处于导通状态,控制所述第一馈电点处于馈电状态、所述第二馈电点处于非馈电状态,控制所述天线进行第二频段通信。。
与相关技术相比,本发明实施例包括:设置在带边框的后盖的下边框的第一部分、一端与第一部分相连的第二部分;设置在第一部分上且位于通用串行总线USB端口的一侧的第一馈电点、设置在第一部分上且位于USB端口的另一侧的接地点、设置在第一部分上且位于USB端口和接地点之间的第二馈电点。通过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案,采用一端与第一部分相连的第二部分改变了天线的电流分布,从而改善天线的方向性,提高了部分高频频段的辐射效率,因此,有效地提高了天线的性能。
并且,通过左右手模式的识别来进行不同馈电点的切换,减少了手对天线的影响,从而提高了天线的性能。
附图说明
下面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进行说明,实施例中的附图是用于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
图1为相关技术的移动终端的后盖的示意图;
图2为实现本发明各个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图3为如图2所示的移动终端的无线通信系统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天线的结构组成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后盖的结构组成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第四实施例通信方法的流程图;
图中,1为边框,2为金属部分,3为净空部分,4为天线,5为第一部分,6为第一馈电点,7为接地点,8为第二部分,9为第三部分,10为缝隙,11为USB端口,12为第二馈电点。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并不能用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各种方式可以相互组合。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现在将参考附图描述实现本发明各个实施例的移动终端。在后续的描述中,使用用于表示元件的诸如“模块”、“部件”或“单元”的后缀仅为了有利于本发明的说明,其本身并没有特定的意义。因此,"模块"与"部件"可以混合地使用。
移动终端可以以各种形式来实施。例如,本发明中描述的终端可以包括诸如移动电话、智能电话、笔记本电脑、数字广播接收器、PDA(个人数字助理)、PAD(平板电脑)、PMP(便携式多媒体播放器)、导航装置等等的移动终端以及诸如数字TV、台式计算机等等的固定终端。下面,假设终端是移动终端。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的是,除了特别用于移动目的的元件之外,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构造也能够应用于固定类型的终端。
图2为实现本发明各个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硬件结构示意。
移动终端100可以包括无线通信单元110、存储器160、控制器180和电源单元190等等。图1示出了具有各种组件的移动终端,但是应理解的是,并不要求实施所有示出的组件。可以替代地实施更多或更少的组件。将在下面详细描述移动终端的元件。
无线通信单元110通常包括一个或多个组件,其允许移动终端100与无线通信系统或网络之间的无线电通信。例如,无线通信单元可以包括移动通信模块112。
移动通信模块112将无线电信号发送到基站(例如,接入点、节点B等等)、外部终端以及服务器中的至少一个和/或从其接收无线电信号。这样的无线电信号可以包括语音通话信号、视频通话信号、或者根据文本和/或多媒体消息发送和/或接收的各种类型的数据。
存储器160可以存储由控制器180执行的处理和控制操作的软件程序等等,或者可以暂时地存储己经输出或将要输出的数据(例如,电话簿、消息、静态图像、视频等等)。而且,存储器160可以存储关于当触摸施加到触摸屏时输出的各种方式的振动和音频信号的数据。
存储器160可以包括至少一种类型的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包括闪存、硬盘、多媒体卡、卡型存储器(例如,SD或DX存储器等等)、随机访问存储器(RAM)、静态随机访问存储器(SRAM)、只读存储器(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M)、磁性存储器、磁盘、光盘等等。而且,移动终端100可以与通过网络连接执行存储器160的存储功能的网络存储装置协作。
控制器180通常控制移动终端的总体操作。例如,控制器180执行与语音通话、数据通信、视频通话等等相关的控制和处理。另外,控制器180可以包括用于再现(或回放)多媒体数据的多媒体模块1810,多媒体模块1810可以构造在控制器180内,或者可以构造为与控制器180分离。控制器180可以执行模式识别处理,以将在触摸屏上执行的手写输入或者图片绘制输入识别为字符或图像。
这里描述的各种实施方式可以以使用例如计算机软件、硬件或其任何组合的计算机可读介质来实施。对于硬件实施,这里描述的实施方式可以通过使用特定用途集成电路(ASIC)、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数字信号处理装置(DSPD)、可编程逻辑装置(PLD)、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处理器、控制器、微控制器、微处理器、被设计为执行这里描述的功能的电子单元中的至少一种来实施,在一些情况下,这样的实施方式可以在控制器180中实施。对于软件实施,诸如过程或功能的实施方式可以与允许执行至少一种功能或操作的单独的软件模块来实施。软件代码可以由以任何适当的编程语言编写的软件应用程序(或程序)来实施,软件代码可以存储在存储器160中并且由控制器180执行。
至此,己经按照其功能描述了移动终端。下面,为了简要起见,将描述诸如折叠型、直板型、摆动型、滑动型移动终端等等的各种类型的移动终端中的滑动型移动终端作为示例。因此,本发明能够应用于任何类型的移动终端,并且不限于滑动型移动终端。
如图2中所示的移动终端100可以被构造为利用经由帧或分组发送数据的诸如有线和无线通信系统以及基于卫星的通信系统来操作。
现在将参考图3描述其中根据本发明的移动终端能够操作的通信系统。
这样的通信系统可以使用不同的空中接口和/或物理层。例如,由通信系统使用的空中接口包括例如频分多址(FDMA)、时分多址(TDMA)、码分多址(CDMA)和通用移动通信系统(UMTS)(特别地,长期演进(LTE))、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等等。作为非限制性示例,下面的描述涉及CDMA通信系统,但是这样的教导同样适用于其它类型的系统。
参考图3,CDMA无线通信系统可以包括多个移动终端100、多个基站(BS)270、基站控制器(BSC)275和移动交换中心(MSC)280。MSC280被构造为与公共电话交换网络(PSTN)290形成接口。MSC280还被构造为与可以经由回程线路耦接到基站270的BSC275形成接口。回程线路可以根据若干己知的接口中的任一种来构造,所述接口包括例如E1/T1、ATM,IP、PPP、帧中继、HDSL、ADSL或xDSL。将理解的是,如图2中所示的系统可以包括多个BSC2750。
每个BS270可以服务一个或多个分区(或区域),由多向天线或指向特定方向的天线覆盖的每个分区放射状地远离BS270。或者,每个分区可以由用于分集接收的两个或更多天线覆盖。每个BS270可以被构造为支持多个频率分配,并且每个频率分配具有特定频谱(例如,1.25MHz,5MHz等等)。
分区与频率分配的交叉可以被称为CDMA信道。BS270也可以被称为基站收发器子系统(BTS)或者其它等效术语。在这样的情况下,术语"基站"可以用于笼统地表示单个BSC275和至少一个BS270。基站也可以被称为"蜂窝站"。或者,特定BS270的各分区可以被称为多个蜂窝站。
如图3中所示,广播发射器(BT)295将广播信号发送给在系统内操作的移动终端100。如图1中所示的广播接收模块111被设置在移动终端100处以接收由BT295发送的广播信号。在图2中,示出了几个全球定位系统(GPS)卫星300。卫星300帮助定位多个移动终端100中的至少一个。
在图3中,描绘了多个卫星300,但是理解的是,可以利用任何数目的卫星获得有用的定位信息。如图1中所示的GPS模块115通常被构造为与卫星300配合以获得想要的定位信息。替代GPS跟踪技术或者在GPS跟踪技术之外,可以使用可以跟踪移动终端的位置的其它技术。另外,至少一个GPS卫星300可以选择性地或者额外地处理卫星DMB传输。
作为无线通信系统的一个典型操作,BS270接收来自各种移动终端100的反向链路信号。移动终端100通常参与通话、消息收发和其它类型的通信。特定基站270接收的每个反向链路信号被在特定BS270内进行处理。获得的数据被转发给相关的BSC275。BSC提供通话资源分配和包括BS270之间的软切换过程的协调的移动管理功能。BSC275还将接收到的数据路由到MSC280,其提供用于与PSTN290形成接口的额外的路由服务。类似地,PSTN290与
MSC280形成接口,MSC与BSC275形成接口,并且BSC275相应地控制BS270以将正向链路信号发送到移动终端100。
基于上述移动终端硬件结构以及通信系统,提出本发明方法各个实施例。
如图4所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出一种天线,包括:
设置在带边框的后盖的下边框的第一部分5、一端与第一部分5相连的第二部分8;设置在第一部分5上且位于通用串行总线(USB,Universal Serial Bus)端口11的一侧的第一馈电点6、设置在第一部分上且位于USB端口的另一侧的接地点7、设置在第一部分5上且位于USB端口11和接地点7之间的第二馈电点12。
其中,第二部分8的一端与第一部分5的左端或右端相连;
或者,所述天线包括两个第二部分8,其中一个第二部分8的一端与第一部分5的左端相连,另一个第二部分8的一端与第一部分5的右侧相连。
也就是说,第二部分8可以设置在第一部分5的左端或右端,或者,在第一部分5的左端和右端分别设置有第二部分8。
其中,第一部分5的长度可以是38毫米(mm)~60mm。
当第一部分5的长度为44mm~54mm时,天线的性能最好。
其中,第二部分8与第一部分5可以成任意角度。例如,为了工艺的方便,可以使第二部分8与第一部分5垂直。
其中,第二部分8的长度小于净空区域3的高度。
其中,净空区域3的高度大于或等于5mm,且小于或等于10mm。
其中,第一馈电点6与第一部分5的一端之间的距离小于第一部分5的长度的一半(例如6mm),接地点7与第一部分5的另一端之间的距离小于第一部分5的长度的一半(例如6mm)。
也就是说,第一馈电点6和接地点7分别设置在第一部分5的两端,当第一馈电点6设置在第一部分5的左端时,接地点7设置在第一部分5的右端;当第一馈电点6设置在第一部分5的右端时,接地点7设置在第一部分5的左端。图4中仅以第一馈电点6设置在第一部分5的左端,接地点7设置在第一部分5的右端为例进行示意。
当第一馈电点6设置在第一部分5的左端时,会产生880~960MHz的低频段和1710~2170MHz的高频段,在接地点7处可以通过开关(如单刀双制开关或单刀四制开关等)实现低频的切换,满足824~960MHz的频段。
通过在第一部分5的右端增加第二部分8后,可以改变天线的谐振频率和天线方向性,同时在第一部分5的左端增加第二部分8后,可以产生2300~2700MHz的高频段,从而实现全网通频段的需求。
当第一馈电点6设置在第一部分5的右端时,会产生880~960MHz的低频段和1710~2170MHz的高频段,在接地点7处可以通过开关(如单刀双制开关或单刀四制开关等)实现低频的切换,满足824~960MHz的频段。
通过在第一部分5的左端增加第二部分8后,可以改变天线的谐振频率和天线方向性,同时在第一部分5的右端增加第二部分8后,可以产生2300~2700MHz的高频,从而实现全网通频段的需求。
当天线所处的环境较好时,如果天线能够覆盖整个低频频段,也可以不在接地点7处增加开关,从而节省成本。
可选地,还包括:与第二部分8的另一端相连的第三部分9。
其中,第三部分9和第二部分8可以成任意角度。例如,为了工艺的方便,可以使第三部分9与第二部分8垂直,即第三部分9与第一部分5平行。
当天线包括两个第二部分8时,可以包括一个第三部分9,也可以相应地包括两个第三部分9,其中一个第三部分9与其中一个第二部分8的另一端相连,另一个第三部分9与另一个第二部分8的另一端相连。
参见图5,本发明第二实施例还提出了一种后盖,包括:
边框1、与边框1相连的金属部分2、设置在金属部分2的上边和下边的净空部分3;其中,边框1的上边框和/或下边框设置有天线的第一部分5;
还包括:
天线的一端与第一部分5相连的第二部分8;设置在第一部分5上且位于USB端口11的一侧的第一馈电点6、设置在第一部分上且位于USB端口511的另一侧的接地点7、设置在第一部分5上且位于USB端口11和接地点7之间的第二馈电点12。
图中,仅以第一部分5设置在上边框和下边框为例进行示意。
其中,第一部分5与边框1的非天线部分之间的缝隙10的宽度大于或等于1mm,且小于或等于2mm。
可选地,还包括:天线的与第二部分8的另一端相连的第三部分9。
本发明第三实施例还提出了一种终端,包括:上述描述的任意一个天线;
还包括:
控制器,用于检测用户当前手持终端的模式,根据用户当前手持终端的模式控制第一馈电点、第二馈电点和接地点的状态,控制天线进行不同频段的通信。
可选的,当第一馈电点位于所述USB端口的左侧,所述接地点位于所述USB端口的右侧时;
所述控制器具体用于:
检测用户当前手持终端的模式,判断出用户当前手持终端的模式为左手模式,控制所述接地点处于断开状态,控制所述第一馈电点处于馈电状态、所述第二馈电点处于非馈电状态,控制所述天线进行第一频段通信;或者,控制所述接地点处于导通状态,控制所述第一馈电点处于馈电状态、所述第二馈电点处于非馈电状态,控制所述天线进行第二频段通信。
其中,上述左侧和右侧是针对从移动终端的背面向显示屏看时来说的,如果看的方向发生改变,则左侧和右侧相应的发生改变,改变后的实现方案均在本发明实施例的保护范围内。例如,当从显示屏向移动终端的背面看时,则第一馈电点设置在USB端口的右侧,接地点设置在USB端口的左侧。
其中,控制器可以采用硬件传感器来检测用户当前手持终端的模式,也可以通过软件检测用户当前手持终端的模式,例如,通过检测第一馈电点处于馈电状态或第二馈电点处于馈电状态时,天线的效率,当第一馈电点处于馈电状态,且第二馈电点处于非馈电状态时,如果天线的效率小于或等于预设阈值,则判断出用户当前手持终端的模式为右手模式;当第二馈电点处于馈电状态,且第一馈电点处于非馈电状态时,如果天线的效率小于或等于预设阈值,则判断出用户当前手持终端的模式为左手模式。
其中,控制器具体如何控制第一馈电点和第二馈电点的馈电状态可以采用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技术实现,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实施例的保护范围,这里不再赘述。
其中,第一频段包括:824~960MHz的频段。
第二频段包括:880~960MHz的低频段和1710~2170MHz的高频段,还可包括2300~2700MHz的高频段。
可选的,所述控制器还用于:
当判断出用户当前手持终端的模式为右手模式时,控制所述接地点处于断开状态,控制所述第一馈电点处于非馈电状态、所述第二馈电点处于馈电状态,控制所述天线进行第一频段通信;或者,控制所述接地点处于导通状态,控制所述第一馈电点处于非馈电状态、所述第二馈电点处于馈电状态,控制所述天线进行第二频段通信。
可选的,当第一馈电点位于所述USB端口的右侧,所述接地点位于所述USB端口的左侧时;
所述控制器具体用于:
检测用户当前手持终端的模式,判断出用户当前手持终端的模式为左手模式,控制所述接地点处于断开状态,控制所述第一馈电点处于非馈电状态、所述第二馈电点处于馈电状态,控制所述天线进行第一频段通信;或者,控制所述接地点处于导通状态,控制所述第一馈电点处于非馈电状态、所述第二馈电点处于馈电状态,控制所述天线进行第二频段通信。
可选的,所述控制器还用于:
当判断出用户当前手持终端的模式为右手模式时,控制所述接地点处于断开状态,控制所述第一馈电点处于馈电状态、所述第二馈电点处于非馈电状态,控制所述天线进行第一频段通信;或者,控制所述接地点处于导通状态,控制所述第一馈电点处于馈电状态、所述第二馈电点处于非馈电状态,控制所述天线进行第二频段通信。
本发明第四实施例还提出了一种通信方法,应用于终端,所述终端包括上面所述的任意一个天线、控制器;
参见图6,所述通信方法包括:
步骤600、控制器检测用户当前手持终端的模式。
本步骤中,控制器可以采用硬件传感器来检测用户当前手持终端的模式,也可以通过软件检测用户当前手持终端的模式,例如,通过检测第一馈电点处于馈电状态或第二馈电点处于馈电状态时,天线的效率,当第一馈电点处于馈电状态,且第二馈电点处于非馈电状态时,如果天线的效率小于或等于预设阈值,则判断出用户当前手持终端的模式为右手模式;当第二馈电点处于馈电状态,且第一馈电点处于非馈电状态时,如果天线的效率小于或等于预设阈值,则判断出用户当前手持终端的模式为左手模式。
步骤601、控制器根据用户当前手持终端的模式控制第一馈电点、第二馈电点和接地点的状态,控制天线进行不同频段的通信。
本步骤中,当第一馈电点位于所述USB端口的左侧,所述接地点位于所述USB端口的右侧时;
所述根据用户当前手持终端的模式控制第一馈电点、第二馈电点和接地点的状态,控制天线进行不同频段的通信包括:
判断出用户当前手持终端的模式为左手模式,控制所述接地点处于断开状态,控制所述第一馈电点处于馈电状态、所述第二馈电点处于非馈电状态,控制所述天线进行第一频段通信;或者,控制所述接地点处于导通状态,控制所述第一馈电点处于馈电状态、所述第二馈电点处于非馈电状态,控制所述天线进行第二频段通信。
可选的,所述根据用户当前手持终端的模式控制第一馈电点、第二馈电点和接地点的状态,控制天线进行不同频段的通信还包括:
当判断出用户当前手持终端的模式为右手模式时,控制所述接地点处于断开状态,控制所述第一馈电点处于非馈电状态、所述第二馈电点处于馈电状态,控制所述天线进行第一频段通信;或者,控制所述接地点处于导通状态,控制所述第一馈电点处于非馈电状态、所述第二馈电点处于馈电状态,控制所述天线进行第二频段通信。
本步骤中,当第一馈电点位于所述USB端口的右侧,所述接地点位于所述USB端口的左侧时;
所述根据用户当前手持终端的模式控制第一馈电点、第二馈电点和接地点的状态,控制天线进行不同频段的通信包括:
判断出用户当前手持终端的模式为左手模式,控制所述接地点处于断开状态,控制所述第一馈电点处于非馈电状态、所述第二馈电点处于馈电状态,控制所述天线进行第一频段通信;或者,控制所述接地点处于导通状态,控制所述第一馈电点处于非馈电状态、所述第二馈电点处于馈电状态,控制所述天线进行第二频段通信。
可选的,根据用户当前手持终端的模式控制第一馈电点、第二馈电点和接地点的状态,控制天线进行不同频段的通信还包括:
当判断出用户当前手持终端的模式为右手模式时,控制所述接地点处于断开状态,控制所述第一馈电点处于馈电状态、所述第二馈电点处于非馈电状态,控制所述天线进行第一频段通信;或者,控制所述接地点处于导通状态,控制所述第一馈电点处于馈电状态、所述第二馈电点处于非馈电状态,控制所述天线进行第二频段通信。
通过本发明实施例的通信方法,通过左右手模式的识别来进行不同馈电点的切换,减少了手对天线的影响,从而提高了天线的性能。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上述本发明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上述实施例方法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如ROM/RAM、磁碟、光盘)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终端设备(可以是手机,计算机,服务器,空调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20)

1.一种天线,其特征在于,包括:
设置在带边框的后盖的下边框的第一部分、一端与第一部分相连的第二部分;设置在第一部分上且位于通用串行总线USB端口的一侧的第一馈电点、设置在第一部分上且位于USB端口的另一侧的接地点、设置在第一部分上且位于USB端口和接地点之间的第二馈电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第二部分的另一端相连的第三部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部分与所述第一部分平行。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部分与所述第一部分垂直。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部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部分的左端或右端相连;
或者,所述天线包括两个所述第二部分,其中一个所述第二部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部分的左端相连,另一个所述第二部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部分的右侧相连。
6.一种后盖,其特征在于,包括:
边框、与边框相连的金属部分、设置在金属部分的上边和下边的净空部分;其中,边框的下边框设置有天线的第一部分;
还包括:
天线的一端与第一部分相连的第二部分;设置在第一部分上且位于通用串行总线USB端口的一侧的第一馈电点、设置在第一部分上且位于USB端口的另一侧的接地点、设置在第一部分上且位于USB端口和接地点之间的第二馈电点。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后盖,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所述天线的与所述第二部分的另一端相连的第三部分。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后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部分与所述第一部分平行。
9.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后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部分与所述第一部分垂直。
10.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后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部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部分的左端或右端相连;
或者,所述天线包括两个所述第二部分,其中一个所述第二部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部分的左端相连,另一个所述第二部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部分的右侧相连。
11.一种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天线;
还包括:
控制器,用于检测用户当前手持终端的模式,根据用户当前手持终端的模式控制第一馈电点、第二馈电点和接地点的状态,控制天线进行不同频段的通信。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馈电点位于所述USB端口的左侧,所述接地点位于所述USB端口的右侧;
所述控制器具体用于:
检测用户当前手持终端的模式,判断出用户当前手持终端的模式为左手模式,控制所述接地点处于断开状态,控制所述第一馈电点处于馈电状态、所述第二馈电点处于非馈电状态,控制所述天线进行第一频段通信;或者,控制所述接地点处于导通状态,控制所述第一馈电点处于馈电状态、所述第二馈电点处于非馈电状态,控制所述天线进行第二频段通信。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还用于:
当判断出用户当前手持终端的模式为右手模式时,控制所述接地点处于断开状态,控制所述第一馈电点处于非馈电状态、所述第二馈电点处于馈电状态,控制所述天线进行第一频段通信;或者,控制所述接地点处于导通状态,控制所述第一馈电点处于非馈电状态、所述第二馈电点处于馈电状态,控制所述天线进行第二频段通信。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馈电点位于所述USB端口的右侧,所述接地点位于所述USB端口的左侧;
所述控制器具体用于:
检测用户当前手持终端的模式,判断出用户当前手持终端的模式为左手模式,控制所述接地点处于断开状态,控制所述第一馈电点处于非馈电状态、所述第二馈电点处于馈电状态,控制所述天线进行第一频段通信;或者,控制所述接地点处于导通状态,控制所述第一馈电点处于非馈电状态、所述第二馈电点处于馈电状态,控制所述天线进行第二频段通信。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还用于:
当判断出用户当前手持终端的模式为右手模式时,控制所述接地点处于断开状态,控制所述第一馈电点处于馈电状态、所述第二馈电点处于非馈电状态,控制所述天线进行第一频段通信;或者,控制所述接地点处于导通状态,控制所述第一馈电点处于馈电状态、所述第二馈电点处于非馈电状态,控制所述天线进行第二频段通信。
16.一种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终端,所述终端包括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天线、控制器;
所述通信方法包括:
所述控制器检测用户当前手持终端的模式,根据用户当前手持终端的模式控制第一馈电点、第二馈电点和接地点的状态,控制天线进行不同频段的通信。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馈电点位于所述USB端口的左侧,所述接地点位于所述USB端口的右侧;
所述根据用户当前手持终端的模式控制第一馈电点、第二馈电点和接地点的状态,控制天线进行不同频段的通信包括:
判断出用户当前手持终端的模式为左手模式,控制所述接地点处于断开状态,控制所述第一馈电点处于馈电状态、所述第二馈电点处于非馈电状态,控制所述天线进行第一频段通信;或者,控制所述接地点处于导通状态,控制所述第一馈电点处于馈电状态、所述第二馈电点处于非馈电状态,控制所述天线进行第二频段通信。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用户当前手持终端的模式控制第一馈电点、第二馈电点和接地点的状态,控制天线进行不同频段的通信还包括:
当判断出用户当前手持终端的模式为右手模式时,控制所述接地点处于断开状态,控制所述第一馈电点处于非馈电状态、所述第二馈电点处于馈电状态,控制所述天线进行第一频段通信;或者,控制所述接地点处于导通状态,控制所述第一馈电点处于非馈电状态、所述第二馈电点处于馈电状态,控制所述天线进行第二频段通信。
19.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馈电点位于所述USB端口的右侧,所述接地点位于所述USB端口的左侧;
所述根据用户当前手持终端的模式控制第一馈电点、第二馈电点和接地点的状态,控制天线进行不同频段的通信包括:
判断出用户当前手持终端的模式为左手模式,控制所述接地点处于断开状态,控制所述第一馈电点处于非馈电状态、所述第二馈电点处于馈电状态,控制所述天线进行第一频段通信;或者,控制所述接地点处于导通状态,控制所述第一馈电点处于非馈电状态、所述第二馈电点处于馈电状态,控制所述天线进行第二频段通信。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用户当前手持终端的模式控制第一馈电点、第二馈电点和接地点的状态,控制天线进行不同频段的通信还包括::
当判断出用户当前手持终端的模式为右手模式时,控制所述接地点处于断开状态,控制所述第一馈电点处于馈电状态、所述第二馈电点处于非馈电状态,控制所述天线进行第一频段通信;或者,控制所述接地点处于导通状态,控制所述第一馈电点处于馈电状态、所述第二馈电点处于非馈电状态,控制所述天线进行第二频段通信。
CN201611257668.XA 2016-12-30 2016-12-30 一种天线、后盖和终端以及通信方法 Pending CN10687697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1257668.XA CN106876976A (zh) 2016-12-30 2016-12-30 一种天线、后盖和终端以及通信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1257668.XA CN106876976A (zh) 2016-12-30 2016-12-30 一种天线、后盖和终端以及通信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876976A true CN106876976A (zh) 2017-06-20

Family

ID=591651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1257668.XA Pending CN106876976A (zh) 2016-12-30 2016-12-30 一种天线、后盖和终端以及通信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876976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276930B2 (en) 2018-06-01 2022-03-15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Antenna and mobile terminal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2957891U (zh) * 2012-10-19 2013-05-29 东莞宇龙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通信终端
CN105655687A (zh) * 2016-01-27 2016-06-08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天线、后盖和终端
CN105680176A (zh) * 2015-12-18 2016-06-15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天线性能优化方法及电子设备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2957891U (zh) * 2012-10-19 2013-05-29 东莞宇龙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通信终端
CN105680176A (zh) * 2015-12-18 2016-06-15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天线性能优化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5655687A (zh) * 2016-01-27 2016-06-08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天线、后盖和终端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276930B2 (en) 2018-06-01 2022-03-15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Antenna and mobile terminal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356037B (zh) 一种天线和移动终端
CN105655687B (zh) 一种天线、后盖和终端
CN105914450A (zh) 一种基于金属后壳的终端天线及终端
CN106299608B (zh) 一种终端天线的频段扩展结构
CN104808944A (zh) 触摸操作感应方法及装置
CN104767889B (zh) 屏幕状态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6887699A (zh) 一种天线结构及移动终端
CN106848536A (zh) 一种天线、移动终端及通信方法
CN106357905A (zh) 一种移动终端
CN105958180A (zh) 一种天线、移动终端和其控制方法
CN105791561A (zh) 一种实现移动终端的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05933481A (zh) 一种天线结构及移动终端
CN105760055A (zh) 一种移动终端及其控制方法
CN106486782A (zh) 一种缝隙天线及终端
CN106876977A (zh) 一种基于金属后壳的终端天线及终端
CN106876892A (zh) 一种天线和移动终端
CN106486760A (zh) 一种基于金属后壳的终端天线及终端
CN106384870A (zh) 一种终端天线的频段扩展结构
CN106210189A (zh) 一种屏蔽接地结构和移动终端
CN106876980B (zh) 一种终端天线系统以及终端天线的设置方法
CN106329064B (zh) 一种天线和移动终端
CN106887672A (zh) 一种移动终端和通信方法
CN106817145A (zh) 一种移动终端和通信方法
CN106876976A (zh) 一种天线、后盖和终端以及通信方法
CN106505302A (zh) 一种天线、移动终端和其控制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0620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