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872670B - 一种水平滑移型土拱效应试验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水平滑移型土拱效应试验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872670B
CN106872670B CN201710298331.1A CN201710298331A CN106872670B CN 106872670 B CN106872670 B CN 106872670B CN 201710298331 A CN201710298331 A CN 201710298331A CN 106872670 B CN106872670 B CN 10687267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ush pipe
push
pull
horizontal
sli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298331.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872670A (zh
Inventor
刘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an Jiaotong Engineering Test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jian Jiaotong Engineering Test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an Jiaotong Engineering Test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jian Jiaotong Engineering Test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298331.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872670B/zh
Publication of CN10687267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87267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87267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872670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3/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specific method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1N1/00 - G01N31/00
    • G01N33/24Earth material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Geology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Immunology (AREA)
  • Pathology (AREA)
  • Investigating Strength Of Materials By Application Of Mechanical Stress (AREA)
  • Investigation Of Foundation Soil And Reinforcement Of Foundation Soil By Compacting Or Drainag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平滑移型土拱效应试验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包括试验箱和升降装置,试验箱底设置结构单元板和非结构单元板;升降装置包括升降动力装置、顶管平台板、顶管;顶管平台板由升降动力装置升起或降落;顶管可以在顶管平台板的滑槽滑动。上述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调整顶管的位置,升起顶管以固定结构单元板,逐渐降低结构单元板模拟实际工况。采用本发明的装置和使用方法,在对比不同位置的涵洞时土拱效应试验时,具有省时省力经济、结果精确等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水平滑移型土拱效应试验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利工程试验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平滑移型土拱效应试验装置及其 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土拱效应是自然界最普遍的一种现象,其在水利工程、建筑工程等均是需要考虑的 因素,由于土拱效应的存在,结构物的土压力分布会受到显著的影响。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考虑土拱效应的计算方法被提出来。但是相关的试验进展较为 缓慢,尤其是多涵洞条件下土拱效应试验更为缺乏,究其原因,在于试验研究装置的发展偏 慢。
对于涵洞而言,一般的研究仅仅限于涵洞在开挖回填面中间部位的研究,而对于涵 洞中轴线处于距离回填面左侧边部为开挖面总宽度的1/5、1/4、1/3等位置的影响还没有研 究。而按照现有的试验设备,如果要进行对比试验,每做一次试验,试验装置基本需要重新 设计、制作,试验装置的通用性不足,每次试验的费用较高。这一因素直接制约了试验效率, 进一步制约了人们对土拱效应的认识。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水平滑移型土拱效应试验装置及其使用方法,该装置用于研 究涵洞在不同位置处的主动拱效应。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专利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水平滑移型土拱效应试 验装置,包括试验箱(4)和升降装置(6);
所述试验箱(4)的底部设置结构单元板(5-4)与非结构单元板(5-3);结构单元板(5-4) 能够上下活动,用于模拟涵洞,非结构单元板(5-3)固定设置,用于模拟填土基础;
所述升降装置(6)包括升降动力装置(6-1)、顶管平台板(6-2)、顶管(6-3)、顶管移动支架(6-5);所述顶管平台板(6-2)由升降动力装置(6-1)升起或降落,顶管平台板 (6-2)上方为顶管移动支架(6-5),顶管(6-3)设置在顶管移动支架(6-5)上;
所述顶管平台板(6-2)上方设置滑动槽(6-7),顶管移动支架(6-5)自下而上分别为: 滑动构件、滑动移动板(6-5-1)、顶管安装件;顶管(6-3)安装在滑动移 动支架顶管安装件上;滑动构件能够在顶管平台板(6-2)上方的滑动槽 (6-7)中运动;
所述结构单元板(5-4)正下方对应顶管(6-3)。
进一步,在顶管平台板(6-2)上设置水平推拉装置(6-4),水平推拉装置(6-4)用于顶管移动支架(6-5)在滑动槽(6-7)中运动,所述水平推拉装置(6-4)包括:水平 推拉动力装置(6-4-1)、推拉轴、推拉端板(6-4-2)、以及螺栓(6-4-3),水平推拉动力装 置(6-4-1)外端固接有推拉轴,推拉轴外端固接有推拉端板(6-4-2),在推拉端板(6-4-2) 贯穿有螺纹孔;
滑动移动板(6-5-1)的侧面设置螺纹孔,螺栓(6-4-3)依次穿过推拉端板(6-4-2)的螺纹孔、滑动移动板(6-5-1)的侧面的螺纹孔,在推拉端板一侧设置有螺帽,以便将 推拉端板(6-4-2)和滑动移动板(6-5-1)固定在一起。
进一步,所述水平推拉装置(6-4)设置在顶管移动支架(6-5)的两侧。
进一步,在机架上设置有红外线发射器和红外线传感器,红外线发射器和红外线传感 器的方向与滑动槽的方向垂直,红外线发射器和红外线传感器处于同一高度,其高度处于滑 动移动板(6-5-1)与顶管(6-3)所在的水平面内;当红外线传感器收到红外器发射器的信 号时,水平推拉装置(6-4)推动顶管移动支架(6-5)移动;当顶管(6-3)挡住红外器发射器信号时,水平推拉装置(6-4)停止运动。
进一步,所述滑动槽(6-7)的数量为两条以上,其形状为状;滑动构件形状为状,顶管移动支架(6-5)的插入滑动槽(6-7)时需要采用侧向插入的方式 来放置;所述滑动构件、滑动移动板(6-5-1)、顶管安装件一体成型;所 述顶管(6-3)与顶管安装件采用螺纹连接。
进一步,试验箱(4)固定在机架的承重平台(3)上,所述机架包括上横梁(1-1)、 下横梁(1-4)、平台横梁(1-2)、立柱(2)、纵梁(1-3)、平台横梁(1-2)和纵梁(1-3) 上设置承重平台(3),所述试验箱(4)固定在承重平台(3)上;上横梁(1-1),下横梁(1-4) 的位置处分别设置纵梁(1-3)以形成机架框架;
试验箱(4)包括箱体主架(4-1)和四周的有机玻璃(4-2),主架(4-1)包括上层横梁和下层横梁以及四根立柱,在下层横梁、四根立柱上设置玻璃插槽,有机玻璃(4-2)通过插槽按照在箱体主架(4-1)上,上层横梁下表面设置有插槽,进一步固定有机玻璃(4-2);有机玻璃背板上绘制有刻度网格。
进一步,所述试验箱(4)的四周设置有挡板,与结构单元板相接触的非结构单元板的侧边也设置有挡板(7)。
进一步,在试验箱(4)上方还设有加载系统和箱体内部填料位移监测系统;加载系统包括与上横梁(1-1)相连接的千斤顶,以及与千斤顶下部相互连接的测力装置,测力装置采用测力环,测力环下部与试验箱(4)上方的加载板连接;或者加载系统为激振器;箱体内部填料位移监测系统包括:在试验箱短边方向前侧设置有数码照相机,和/或在试验箱体长边 方向相对应的两侧设置的数码照相机或CT扫描机。
进一步,所述的每个升降装置(6),以及水平推拉装置(6-4),以及红外线发射器与红外线传感器均与PLC连接,通过PLC来控制升降装置中的升降动力装置(6-1)的运动,以及水平推拉动力装置(6-4-1)。
一种水平滑移型土拱效应试验装置的使用方法,试验步骤包括如下步骤:
(1)安装顶管:将顶管移动支架(6-5)从顶管平台板(6-2)的侧面插入到滑动槽(6-7) 中,然后在顶管平台板(6-2)上固定安装水平推拉动力装置(6-4-1),然后启动水平推拉动 力装置(6-4-1),使得水平推拉动力装置(6-4-1)固定的推拉端板(6-4-2)接触到顶管移动支架(6-5)中的滑动移动板(6-5-1),推拉端板(6-4-2)上的螺纹孔与滑动移动板(6-5-1)的螺纹孔对齐,将螺栓插入到螺纹孔中,安装螺母将推拉端板(6-4-2)与滑动移动板(6-5-1) 固定在一起;在滑动移动板(6-5-1)上方设置有顶管安装件,将顶管(6-3)安装到顶管安装件上;
(2)调节顶管的位置:在机架上的两边设置有红外线发射器和红外线传感器,红外线 发射器和红外线传感器的方向与滑动槽的方向垂直,红外线发射器和红外线传感器处于同一 高度,其高度处于滑动移动板(6-5-1)与顶管(6-3)所在的水平面内;
当红外线传感器收到红外器发射器的信号时,水平推拉装置(6-4)推动推拉顶管移动 支架(6-5)移动;当顶管(6-3)挡住红外器发射器信号时,水平推拉装置(6-4)停止运动;
启动红外线发射器和红外线传感器,水平推拉装置(6-4)在PLC的控制下,推动顶管 移动支架(6-5)到预设位置,使得顶管(6-3)正好在结构单元板(5-4)的下方;
(3)将非结构单元板(5-3)安装在试验箱上,将结构单元板(5-4)底部设置的插孔插入到顶管(6-3)上;通过PLC控制升降装置(6),升起顶管(6-3)使得结构单元板(5-4) 的上表面高度到达预设高度;
(4)制备土样,试验箱内填筑土体:制备三种颜色:黄、绿、红的土体,采用水洗色浆将土样染色,将其放置在烘箱25h后取出,揉碎冷却至常温;然后按照黄、绿、红循环分 层在箱体内设置土体,直至土体填筑到达预设高度;
(5)试验过程:控制升降动力装置(6-1),使得顶管平台板(6-2)和顶管(6-3)逐步下降,最终带动结构单元板(5-4)逐步下降。
进一步,试验步骤还包括:
步骤(3)中,在完成结构单元板(5-4)安装后,在填土之前,在结构单元板(5-4) 上表面布置土压力盒;
在步骤(5)中,试验开始后,加载系统对填料进行荷载的加载;
在步骤(5)中,数码相机在顶管(6-3)每下移0.1mm时拍摄一张土体填料相片,同时土压力盒也采集一次数据。
试验步骤(5)中,试验箱土体上表面高度降低到预设高度后,升降装置和加载系统停止 工作,继续填土,待填土完成后,重新控制升降装置和加载系统运作,继续试验。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1)本发明可以研究多条管涵下的主动拱效应;2)顶管设置在顶 管移动支架上,通过水平推拉动力装置可以在滑动槽中滑动,作用有两个:一是每次试验时 结构单元板的位置都不同,顶管设计成可移动式,在试验时可以根据结构单元板的位置进行 调整,试验仪器具有一定的通用性;二是:在试验过程中,结构单元板上覆土体的压力由顶 管来承担,顶管将力传递到顶管移动支架上,在仪器研发过程中发现:顶管竖向力如果过大, 会使得顶管移动支架发生移动,进而导致试验失败的情况,这种破坏与“压杆破坏”的原理 类似;基于上述认识,将水平推拉动力装置与顶管移动支架固定,以便起到水平位置限位的 作用,避免压杆破坏;3)采用红外线发射器-传感器来对设计顶管移动支架移动的位置,可 能也是土拱效应试验仪器中首次应用,通过PLC来控制水平推拉动力装置,提高设备的自动 化水平;4)位移是影响土拱效应的最大因素,但是这种影响的定量分析目前还缺乏试验研 究,升降装置与PLC连接,可以精确控制结构单元板的位移,试验成果可以得到:结构沉降- 土压力变化曲线,对于土拱效应的位移影响可以得到定量的试验结果;5)在与结构单元板接 触的非结构单元板和箱体侧壁下方设置有挡板,这一设计的原因是:对于软土地区,基础沉 降有可能达到1-2m之多,或者为了满足通航等条件,涵洞本身设置的高程较低等情形,这两 种情况必须得考虑结构单元板的大变形要求,挡板高度+非结构单元板板厚度+结构单元板高 于非结构单元板上表面的厚度>结构单元板下移高度,当结构单元板起始位置低于非结构单元 板上表面时,结构单元板高于非结构单元板上表面的厚度取负值,上述设计提高了沉降单元 板下移活动的范围增加,解决基础在大变形情况尤其是埋设较低时大变形的土拱效应研究;6) 对于软土地区而言,不均匀沉降较大,施工过程中,沉降较大时,会随着沉降的增加不断的 填土到原有标高,即填土-沉降-再填土-沉降-再填土的施工过程,因此,本次试验方法中特 别指明:试验箱土体上表面高度降低到预设高度后,升降装置和加载系统停止工作,继续填 土,待填土完成后,重新控制升降装置和加载系统运作,继续试验。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一工程实例对比图;
图2为试验装置侧视图;
图3为实施例一试验箱承重平台构造俯视图;
图4为实施例一试验箱结构图;
图5为实施例一第一种结构单元板和非结构单元板安装俯视图;
图6为实施例一顶管与结构单元板关系图;
图7为实施例一顶管移动支架俯视图;
图8为实施例一中的试验箱、结构单元板、非结构单元板。升降装置的立面安装示意图;
图9为水平推拉装置俯视图;
图10为实施例一第二种结构单元板和非结构单元板安装俯视图;
附图标记:上横梁1-1,平台横梁1-2,纵梁1-3,下横梁1-4;立柱2;承重平台3; 试验箱4,箱体主架4-1,有机玻璃4-2;非结构单元板5-3,结构单元板5-4;升降装置6, 升降动力装置6-1,顶管平台板6-2,顶管6-3,水平推拉装置6-4,水平推拉动力装置6-4-1, 推拉端板6-4-2,螺栓6-4-3,顶管移动支架6-5,滑动移动板6-5-1,滑动槽6-7;挡板7。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平面应变条件下的单一管涵模拟,如附图1所示,对比两种情形下管涵表面的土压力的变化,a.管涵直径1m,回填土体宽2m,回填高度3m,管涵在回填土体的中 间位置;b.管涵直径1m,回填土体宽2m,回填高度3m,管涵距离左侧的距离为0.3m;两个 对比试验中:填土上侧还需要考虑交通荷载。试验中按照1:1的比例模拟。
如图2-3所示:首先进行管涵在中间的试验,土拱效应模拟试验装置包括:机架、试验箱4、升降装置6;其中,机架包括两根上横梁1-1、两根下横梁1-4、两根平台横梁1-2、四根立柱2、6根纵梁1-3、平台横梁1-2和纵梁1-3上设置承重平台3,试验箱4固定在承 重平台3上;上横梁1-1,下横梁1-4的位置处分别设置2根纵梁1-3以形成机架框架。
如图4所示,试验箱4为包括箱体主架4-1和四周的有机玻璃4-2,主架4-1包括上层横梁和下层横梁以及四根立柱,在下层横梁、四根立柱上设置玻璃插槽,有机玻璃4-2通过插槽安装在箱体主架4-1上,上层横梁下表面设置有插槽,进一步固定有机玻璃4-2;有机玻璃背板上绘制有刻度网格;根据刻度网格进行填料分层。
如图5所示,在试验箱4底部设置结构单元板5-4和非结构单元板5-3,结构单元板5-4能够上下活动,用于模拟涵洞,非结构单元板5-3固定设置,用于模拟填土基础;结构 单元板5-4设置在中间,宽度为1m,在结构单元板5-4两侧各设置0.5m的非结构单元板, 结构单元板和非结构单元板的长度均为1m且均为整体板,非结构单元板通过螺丝或其他方式直接固定在箱体侧壁上。
如图6所示,升降装置6包括:升降动力装置6-1、顶管平台板6-2、顶管6-3、顶 管移动支架6-5;升降动力装置采用液压油缸,也可以采用丝杆等其他动力装置;顶管平台 板6-2由升降动力装置带动升起或降落;顶管平台板6-2上方为顶管移动支架6-5,顶管6-3 设置在顶管移动支架6-5上;所述顶管平台板6-2上方设置滑动槽6-7。
顶管移动支架6-5自下而上分别为:滑动构件、滑动移动板6-5-1、 顶管安装件;顶管6-3安装在顶管移动支架的顶管安装件上;滑动构件能 够在顶管平台板6-2上方的滑动槽6-7中运动。
顶管6-3和顶管安装件采用螺纹连接或者焊接或者卡接或者插接等连接方式。
如图7可知:在顶管平台板6-2上设置水平推拉装置6-4,水平推拉装置6-4用于推拉顶管移动支架6-5在滑动槽6-7中运动。
如图9可知:所述水平推拉装置6-4包括:水平推拉动力装置6-4-1、推拉轴、推拉端板6-4-2、以及螺栓6-4-3,水平推拉动力装置6-4-1外端固接有推拉轴,推拉轴外端固接有推拉端板6-4-2,在推拉端板6-4-2贯穿有螺纹孔,滑动移动板6-5-1的侧面设置螺纹孔,螺栓6-4-3依次穿过推拉端板6-4-2的螺纹孔、滑动移动板6-5-1的侧面的螺纹孔,在 推拉端板一侧设置有螺帽,以便将推拉端板6-4-2和滑动移动板6-5-1固定在一起。
所述水平推拉装置6-4设置在顶管移动支架6-5的一侧。
在机架上设置有红外线发射器和红外线传感器,红外线发射器和红外线传感器的方 向与滑动槽的方向垂直,红外线发射器和红外线传感器处于同一高度,其高度处于滑动移动 板6-5-1与顶管6-3所在的水平面内;当红外线传感器收到红外器发射器的信号时,水平推 拉装置6-4推动顶管移动支架6-5移动;当顶管6-3挡住红外器发射器信号时,水平推拉装置6-4停止运动。
所述滑动槽6-7的数量为两条,其形状为状;滑动构件形状为 状,顶管移动支架的插入滑动槽6-7时需要采用侧向插入的方式来放置;所述滑动构件 、滑动移动板6-5-1、顶管安装件一体成型。
如图6所示,所述试验箱4的四周设置有挡板,与结构单元板相接触的非结构单元板的侧边也设置有挡板7。
在试验箱4上方还设有加载系统和箱体内部填料位移监测系统;加载系统包括与上 横梁1-1相连接的千斤顶,以及与千斤顶下部相互连接的测力装置,测力装置采用测力环, 测力环下部与试验箱4上方的加载板连接;或者加载系统为激振器;箱体内部填料位移监测 系统包括:在试验箱短边方向前侧设置有数码照相机,和/或在试验箱体长边方向相对应的两 侧设置的数码照相机或CT扫描机。
所述的每个升降装置6,以及水平推拉装置6-4,以及红外线发射器与红外线传感器 均与PLC连接,通过PLC来控制升降装置中的升降动力装置6-1的运动,以及水平推拉动力 装置6-4-1。
此外,为了模拟管涵上部有均匀荷载的情况,试验箱4上方还设有加载系统,加载系统包括与上横梁1-1相连接的千斤顶,以及与千斤顶下部相互连接的测力装置,测力装置采用测力环,测力环下部与试验箱4上方的加载板连接;为了模拟管涵上部的交通荷载,加载系统可更换为激振器。
在试验箱短边方向前侧设置有数码照相机,以便测量试验过程中土体的位移场。
本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结构单元板5-4为一空心盒体,下表面设置有与顶管6-4截面相对应的插孔,顶管可直接接触结构单元板5-4的上表面,更好的控制沉降单元板的沉降过程,插孔的作用在于限位结构单元板与顶管,以及在升降过程中固定沉降单元板不发生 水平位移。
试验过程如下。
(1)安装顶管:将顶管移动支架6-5从顶管平台板6-2的侧面插入到滑动槽6-7中,然后在顶管平台板6-2上固定安装水平推拉动力装置6-4-1,然后启动水平推拉动力装置6-4-1,使得水平推拉动力装置6-4-1固定的推拉端板6-4-2接触到顶管移动支架6-5中的滑动移动板6-5-1,推拉端板6-4-2上的螺纹孔与滑动移动板6-5-1的螺纹孔对齐,将螺栓插入到螺纹孔中,安装螺母将推拉端板6-4-2与滑动移动板6-5-1固定在一起;在滑动移动板6-5-1上方设置有顶管安装件,将顶管6-3安装到顶管安装件上。
(2)调节顶管的位置:在机架上的两边设置有红外线发射器和红外线传感器,红外线发射器和红外线传感器的方向与滑动槽的方向垂直,红外线发射器和红外线传感器处于同 一高度,其高度处于滑动移动板6-5-1与顶管6-3所在的水平面内。当红外线传感器收到红 外器发射器的信号时,水平推拉装置6-4推动顶管移动支架6-5移动;当顶管6-3挡住 红外器发射器信号时,水平推拉装置6-4停止运动。启动红外线发射器和红外线传感器,水 平推拉装置6-4在PLC的控制下,推动顶管移动支架6-5到预设位置,使得顶管6-3正好在 结构单元板5-4的下方。
(3)将非结构单元板5-3安装在试验箱上,将结构单元板5-4底部设置的插孔插入到顶管6-3上;通过PLC控制升降装置6,升起顶管6-3使得结构单元板5-4的上表面高度 到达预设高度;在完成结构单元板5-4安装后,在填土之前,在结构单元板5-4上表面布置 土压力盒。
(4)制备土样,试验箱内填筑土体:制备三种颜色:黄、绿、红的土体,采用水洗 色浆将土样染色,将其放置在烘箱25h后取出,揉碎冷却至常温;然后按照黄、绿、红循环 分层在箱体内设置土体,直至土体填筑到达预设高度。
(5)试验过程:控制升降动力装置6-1,使得顶管平台板6-2和顶管6-3逐步下降,最终带动结构单元板5-4逐步下降;试验开始后,加载系统对填料进行荷载的加载;数码相机在顶管6-3每下移0.1mm时拍摄一张土体填料相片,同时土压力盒也采集一次数据;试验箱土体上表面高度降低到预设高度后,升降装置和加载系统停止工作,继续填土,待填土完成后,重新控制升降装置和加载系统运作,继续试验。
(6)绘制结构单元板竖向位移-土压力变化曲线。
试验时,在完成第一个试验后,将土体移除、拆除非结构单元板,顶管和结构单元板不需要拆除,重新设置红外线传感器收到红外器发射器的位置,启动水平推拉装置6-4,使得顶管及其上部的结构单元板到达新的位置如图10所示,即结构单元板距离箱体侧板0.3m 的位置处,然后按照非结构单元板。按照前述试验过程重新进行试验即可。
通过上述实施例可知:采用本装置,在做对比试验时可以减少大量的重复工作,试验成本和试验时间都大大的节约了。
以上已详细描述了本方面的较佳实施例,但应理解到,在阅读了本发明的上述内容后,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入本申请所附权利要 求书的保护范围中。

Claims (7)

1.一种水平滑移型土拱效应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试验箱(4)和升降装置(6);
所述试验箱(4)的底部设置结构单元板(5-4)与非结构单元板(5-3);结构单元板(5-4)能够上下活动,用于模拟涵洞,非结构单元板(5-3)固定设置,用于模拟填土基础;
所述升降装置(6)包括升降动力装置(6-1)、顶管平台板(6-2)、顶管(6-3)、顶管移动支架(6-5);所述顶管平台板(6-2)由升降动力装置(6-1)升起或降落,顶管平台板(6-2)上方为顶管移动支架(6-5),顶管(6-3)设置在顶管移动支架(6-5)上;
所述顶管平台板(6-2)上方设置滑动槽(6-7),顶管移动支架(6-5)自下而上分别为:滑动构件、滑动移动板(6-5-1)、顶管安装件;顶管(6-3)安装在顶管移动支架的顶管安装件上;滑动构件能够在顶管平台板(6-2)上方的滑动槽(6-7)中运动;
升降装置(6)中的顶管能够带动结构单元板(5-4)上下运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平滑移型土拱效应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在顶管平台板(6-2)上设置水平推拉装置(6-4),水平推拉装置(6-4)用于顶管移动支架(6-5)在滑动槽(6-7)中运动,所述水平推拉装置(6-4)包括:水平推拉动力装置(6-4-1)、推拉轴、推拉端板(6-4-2)、以及螺栓(6-4-3),水平推拉动力装置(6-4-1)外端固接有推拉轴,推拉轴外端固接有推拉端板(6-4-2),推拉端板(6-4-2)贯穿有螺纹孔;
滑动移动板(6-5-1)的侧面设置螺纹孔,螺栓(6-4-3)依次穿过推拉端板(6-4-2)的螺纹孔、滑动移动板(6-5-1)的侧面的螺纹孔,在推拉端板一侧设置有螺帽,以便将推拉端板(6-4-2)和滑动移动板(6-5-1)固定在一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水平滑移型土拱效应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推拉装置(6-4)设置在顶管移动支架(6-5)的两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水平滑移型土拱效应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机架;
所述机架包括上横梁(1-1)、下横梁(1-4)、平台横梁(1-2)、立柱(2)、纵梁(1-3),平台横梁(1-2)和纵梁(1-3)上设置承重平台(3),所述试验箱(4)固定在承重平台(3)上;上横梁(1-1),下横梁(1-4)的位置处分别设置纵梁(1-3)以形成机架框架;
在机架上设置有红外线发射器和红外线传感器,红外线发射器和红外线传感器的方向与滑动槽的方向垂直,红外线发射器和红外线传感器处于同一高度,其高度处于滑动移动板(6-5-1)与顶管(6-3)所在的水平面内;当红外线传感器收到红外器发射器的信号时,水平推拉装置(6-4)推动顶管移动支架(6-5)移动;当顶管(6-3)挡住红外器发射器信号时,水平推拉装置(6-4)停止运动。
5.根据权利要求2-4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水平滑移型土拱效应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槽(6-7)的数量为两条以上;顶管移动支架(6-5)插入滑动槽(6-7)时需要采用侧向插入的方式来放置;所述滑动构件、滑动移动板(6-5-1)、顶管安装件一体成型;所述顶管(6-3)与顶管安装件采用螺纹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水平滑移型土拱效应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
试验箱(4)包括箱体主架(4-1)和四周的有机玻璃(4-2),主架(4-1)包括上层横梁和下层横梁以及四根立柱,在下层横梁、四根立柱上设置玻璃插槽,有机玻璃(4-2)通过插槽安装在箱体主架(4-1)上,上层横梁下表面设置有插槽,进一步固定有机玻璃(4-2);有机玻璃背板上绘制有刻度网格。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水平滑移型土拱效应试验装置的使用方法,试验步骤包括如下步骤:
(1)安装顶管:将顶管移动支架(6-5)从顶管平台板(6-2)的侧面插入到滑动槽(6-7)中,然后在顶管平台板(6-2)上固定安装水平推拉动力装置(6-4-1),然后启动水平推拉动力装置(6-4-1),使得水平推拉动力装置(6-4-1)固定的推拉端板(6-4-2)接触到顶管移动支架(6-5)中的滑动移动板(6-5-1)、推拉端板(6-4-2)上的螺纹孔与滑动移动板(6-5-1)的螺纹孔对齐,将螺栓插入到螺纹孔中,安装螺母将推拉端板(6-4-2)与滑动移动板(6-5-1)固定在一起;在滑动移动板(6-5-1)上方设置有顶管安装件,将顶管(6-3)安装到顶管安装件上;
(2)调节顶管的位置:在机架上的两边设置有红外线发射器和红外线传感器,红外线发射器和红外线传感器的方向与滑动槽的方向垂直,红外线发射器和红外线传感器处于同一高度,其高度处于滑动移动板(6-5-1)与顶管(6-3)所在的水平面内;
当红外线传感器收到红外器发射器的信号时,水平推拉装置(6-4)推动顶管移动支架(6-5)移动;当顶管(6-3)挡住红外器发射器信号时,水平推拉装置(6-4)停止运动;
启动红外线发射器和红外线传感器,水平推拉装置(6-4)在PLC的控制下,推动顶管移动支架(6-5)到预设位置,使得顶管(6-3)正好在结构单元板(5-4)的下方;
(3)将非结构单元板(5-3)安装在试验箱上,将结构单元板(5-4)底部设置的插孔插入到顶管(6-3)上;通过PLC控制升降装置(6),升起顶管(6-3)使得结构单元板(5-4)的上表面高度到达预设高度;
(4)制备土样,试验箱内填筑土体:制备三种颜色:黄、绿、红的土体,采用水洗色浆将土样染色,将其放置在烘箱25h后取出,揉碎冷却至常温;然后按照黄、绿、红循环分层在箱体内设置土体,直至土体填筑到达预设高度;
(5)试验过程:控制升降动力装置(6-1),使得顶管平台板(6-2)和顶管(6-3)逐步下降,最终带动结构单元板(5-4)逐步下降。
CN201710298331.1A 2017-05-01 2017-05-01 一种水平滑移型土拱效应试验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687267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298331.1A CN106872670B (zh) 2017-05-01 2017-05-01 一种水平滑移型土拱效应试验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298331.1A CN106872670B (zh) 2017-05-01 2017-05-01 一种水平滑移型土拱效应试验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872670A CN106872670A (zh) 2017-06-20
CN106872670B true CN106872670B (zh) 2019-05-28

Family

ID=591618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298331.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6872670B (zh) 2017-05-01 2017-05-01 一种水平滑移型土拱效应试验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87267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228935B (zh) * 2017-07-13 2019-11-15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一种基于渗流作用的被动桩土拱效应试验装置
CN113176172B (zh) * 2021-04-08 2023-03-31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 砂石骨料表面含水率测量装置及方法
CN113776965B (zh) * 2021-09-27 2023-10-03 湖北工业大学 一种载荷作用下涵洞土拱变化规律的模拟试验装置及方法
CN114740026B (zh) * 2022-04-06 2022-11-01 安徽理工大学 一种带ct实时扫描的水力耦合实验装置及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655646A (en) * 1986-06-16 1987-04-07 Stresswall International, Inc. Multitiered, rigid tieback, essentially vertical retaining wall system
CN102914632A (zh) * 2012-10-16 2013-02-06 武汉理工大学 一种多功能土工模型试验箱
CN203365430U (zh) * 2013-07-30 2013-12-25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桩承式加筋路堤三维土拱效应试验装置
CN203606356U (zh) * 2013-11-13 2014-05-21 同济大学 模拟土拱效应及加筋土拱作用的试验装置
CN105510219A (zh) * 2015-11-30 2016-04-20 中国矿业大学 一种可灵活控制底板升降和间距的循环模型试验方法
CN205443975U (zh) * 2015-12-14 2016-08-10 葛世伟 一种用于箱型涵洞、通道施工的滑动模板装置
CN205778929U (zh) * 2016-07-10 2016-12-07 中交一公局第六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拱型涵洞、通道施工的滑动模板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872670A (zh) 2017-06-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872670B (zh) 一种水平滑移型土拱效应试验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108872530B (zh) 一种模拟非对称小净距隧道开挖过程的大型模型试验装置
US11333590B1 (en) Experimental system for simulating creep and stick-slip dislocations of fault in tunnel structure
CN108007800B (zh) 一种循环动载土体沉降的模型试验装置及试验方法
CN107727424B (zh) 一种顺层岩质边坡稳定性的地质力学模型实验装置及方法
CN107167386B (zh) 一种结构构件竖向荷载加载装置及加载方法
CN111188622B (zh) 一种地下工程围岩危石垮塌模拟用平台、模拟系统及方法
CN101832993B (zh) 强夯法加固地基模型试验半模试验箱
CN107831009A (zh) 煤矿巷道帮部锚杆或锚索锚固模拟实验装置及其实验方法
CN114199686B (zh) 运营公路隧道衬砌病害演化规律的模型试验装置及方法
CN110805076B (zh) 一种模拟基坑被动区加固的试验装置及方法
CN111044375B (zh) 一种可对管片进行大型足尺试验的反力井加载装置及方法
CN206223564U (zh) 一种基于边坡的固定加载装置
CN112881166B (zh) 一种采矿全过程及采空塌陷区地基稳定性试验装置及方法
CN103149091A (zh) 建筑桩抗拔竖向拉力加载试验装置
CN110747876A (zh) 一种用于沉井施工下沉的辅助装置及其操作方法
CN105783975A (zh) 离心机试验强夯模拟辅助试验装置
CN112396936B (zh) 一种岩质边坡崩塌物理实验模型及方法
CN108538174A (zh) 一种基于岩土材料的大尺寸实验模型制备装置及方法
CN109883846B (zh) 一种基于大桥沉管隧道模型三维加载试验平台及试验方法
CN109839313B (zh) 一种足尺夯土试验墙根部掏蚀进程应力表征方法
CN107179391A (zh) 一种用于超浅埋下穿隧道浅层注浆的试验装置
CN111127993A (zh) 一种简化的逆断层错动离心模拟装置
CN110528602A (zh) 地下连续墙不同地下水位工况下土的侧压力试验模拟装置
CN113311107B (zh) 一种模拟特大断面变截面城市隧道开挖的试验装置及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0428

Address after: 350000 Second Floor of Fuwan Flat Standard Factory Building, 869 Panyu Road, Gaishan Town, Cangshan District, Fuzhou City, Fujian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Fujian Jiaotong Engineering Testing Co.,Ltd.

Address before: 230013 Liu Ying villager group, Qun village, Yaohai District, Hefei, Anhui

Applicant before: Liu Hua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