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872642B - 一种微量进样管 - Google Patents

一种微量进样管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872642B
CN106872642B CN201710002658.XA CN201710002658A CN106872642B CN 106872642 B CN106872642 B CN 106872642B CN 201710002658 A CN201710002658 A CN 201710002658A CN 106872642 B CN106872642 B CN 10687264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olution
main body
body portion
sample injection
body pa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002658.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872642A (zh
Inventor
敖小强
肖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SD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SD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SD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SD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002658.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872642B/zh
Publication of CN10687264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87264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87264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87264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1/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non-biological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the chemical methods specified in the subgroup;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ch methods
    • G01N31/16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non-biological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the chemical methods specified in the subgroup;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ch methods using titration
    • G01N31/18Burett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itration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Immunology (AREA)
  • Pathology (AREA)
  • Sampling And Sample Adjustm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量进样管。该微量进样管包括主体部分和浸入溶液部分;主体部分为中空柱体,主体部分的横截面的内边界为圆形;主体部分底端的端面与浸入溶液部分的纵截面相互垂直,浸入溶液部分的厚度小于或等于主体部分的管壁厚度。本发明提供的微量进样管的进样精度高,溶液不会出现挂壁现象,特别适合用以半滴(或非整滴)的方式滴加溶液。此外,本发明提供的微量进样管制作成本低、工艺简单,而且便于操作。

Description

一种微量进样管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进样管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进样精度的微量进样管。
背景技术
进样管是化学实验中的一种常用仪器,当对进样精度有较高要求或进样量较少时,现有的进样管无法将半滴或由于重力无法滴下的试剂滴入溶液中,造成实验数据的误差。特别是加入的试剂量较少时,误差会对实验结果造成较大的影响。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缺陷,提高进样管的进样精度,有待开发一种新型进样管。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新型微量进样管,以解决现有进样管进样精度低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的微量进样管,包括主体部分和浸入溶液部分;所述主体部分为中空柱体,所述主体部分的横截面的内边界为圆形;所述主体部分底端的端面与所述浸入溶液部分的纵截面相互垂直,所述浸入溶液部分的厚度小于或等于所述主体部分的管壁厚度。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浸入溶液部分由所述主体部分的部分管壁延伸而成。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浸入溶液部分为圆柱体。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的微量进样管的纵截面上,所述主体部分的内壁与所述浸入溶液部分的外表面共线。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主体部分的内壁与所述浸入溶液部分平滑连接。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主体部分与所述浸入溶液部分的连接处设有圆弧过渡角。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主体部分包括第一主体部分和第二主体部分,所述第一主体部分和所述第二主体部分由第一连接部分相连。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微量进样管还包括第二连接部分,所述第二连接部分与所述主体部分相连,所述第二连接部分用于将所述微量进样管连接到另一设备/仪器上。
本发明提供的微量进样管的进样精度高,进样溶液不会出现挂壁现象,特别适合用以半滴(或非整滴)的方式滴加溶液。此外,本发明提供的微量进样管制作成本低、工艺简单。本发明提供的微量进样管的操作也十分简便,而且不会对溶液造成污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进样管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进样管的前视图;
图3为图1所示的进样管的后视图;
图4为图1所示的进样管的主体部分的横截面示意图;
图5为图1所示的进样管的使用状态参考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另一种进样管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所示的进样管的部分剖视图。
图8为图6所示的进样管的仰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更加详细的说明,以便能够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方案以及其各个方面的优点。然而,以下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和实施例仅是说明的目的,而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术语均为本领域常用的术语,除非文中有特别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本发明提供的微量进样管,包括主体部分和浸入溶液部分;主体部分为中空柱体,其横截面的内边界为圆形。主体部分的横截面的外边界可以是圆形、正方形、长方形,也可以是其他任意形状,并不需要特别限定。图4为本发明一个优选实施例的进样管的主体部分的横截面示意图,其横截面是两个大小不同的同心圆,即,其横截面的外边界也是圆形。
主体部分的底端面与浸入溶液部分的纵截面相互垂直,这样设置可避免由于液体张力带来的误差,且可更好的将挂在主体部分内壁上的微量溶液引流至另一容器中。
浸入溶液部分的厚度也不能太大,太大也会影响引流效果,本发明中,浸入溶液部分的厚度需小于或等于所述主体部分的管壁厚度,当小于壁厚时,浸入溶液部分与主体部分连接光滑。
本发明的浸入溶液部分的具体形状有很多种,只要能满足上述要求即可,本文并不能穷举,在此,仅给出图1及图6所示的两种优选实施方案。
如图1、图2及图3所示,本发明的浸入溶液部分可由主体部分的部分管壁延生而成。经过大量实验发现,浸入溶液部分优选由主体部分的1/4-1/3管壁延生而成。
图6为本发明另一优选实施例,其浸入溶液部分是圆柱体。圆柱体外表面光滑,引流效果更好,可避免微量溶液挂在主体部分的内壁上。圆柱体的直径优选等于主体部分管壁的厚度。图8为图6所示的进样管的仰视图。
图6所示的圆柱形的浸入溶液部分可由主体部分的管壁直接拉出而制得,也可借助成型模具成型。
图7为图6所示的进样管的部分剖视图,在其纵截面上,主体部分的内壁与浸入溶液部分的外表面共线。此时,进样溶液更容易流入另一容器中,而不会挂在主体部分的内壁上。
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中,主体部分的内壁与浸入溶液部分平滑连接,以避免出现挂液现象。
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中,主体部分与浸入溶液部分的连接处设有圆弧过渡角。这样设置,在连接处不会产生应力集中的现象,增加了进样管的强度,也能减小液体张力带来的误差。
浸入溶液部分的长度(其纵截面的长度)足够浸入溶液部分插入另一容器中的溶液中即可,因此长度并不需要特别限定,只要能保证浸入溶液部分在使用过程中不易断裂即可。
可使用玻璃制备本发明的微量进样管,也可以使用其他任何材料,只要其不与进样溶液发生反应即可。
本发明提供的微量进样管可以是一体的(即主体部分与浸入溶液部分一次性成型),也可以是可拆卸式的。
在本发明优选的实施例中,主体部分包括第一主体部分和第二主体部分,第一主体部分和第二主体部分由一个连接部件(本发明亦将其称为第一连接部分)相连。第二主体部分与浸入溶液部分相连,因此其高 度(纵向长度)可以比较短,只要够连接部件连接即可。这样,任何一部分损坏后都可以单独更换,不仅可降低损耗成本,而且方便储存。
此连接部件可套接在第一主体部分的底端和第二主体部分的顶端,其也可与第一主体部分的底端和第二主体部分的顶端螺纹连接。优选地,连接部分的顶端与第一主体部分的底端的外壁螺纹连接,连接部分的底端与第二主体部分的顶端的内壁螺纹连接,这样设置能最大限度的避免溶液挂在连接部分的管壁上。
当然,连接部件也可以是另外的样式,在此,仅给出上述两种优选实施方案。
连接部件的中部可设置一个活塞,其作用为开启或关闭液体流通通道。在这种情况下,连接部分需由耐酸碱的硬质材料制成,诸如玻璃或铁氟龙。当然,也可将活塞换为其他任何具有开启或关闭液体流通通道的部件。
本发明提供的微量进样管不仅能单独使用,还可与其他设备(如蠕动泵、计量泵)配合使用,使用范围广。
因此,本发明提供的微量进样管的主体部分的顶端(若可拆卸,即为第一主体部分的顶端)也可加装一个连接部件(本发明亦将其称为第二连接部分,其一端与主体部分的顶端相连,另一端用于连接另一设备/仪器),或做成带有螺纹的样式,用于将该微量进样管连接到另一设备/仪器上,便于使用。当然,也可以用现有的连接部件(如连接阀或软管)将微量滴定管连接到另一设备/仪器上。
与现有的进样管相比,本发明提供的微量进样管的进样精度高,溶液不会出现挂壁现象,特别适合用以半滴(或非整滴)的方式滴加溶液。此外,本发明提供的微量进样管制作成本低、工艺简单。本发明提供的微量进样管的操作也十分简便,而且不会对滴定溶液造成污染。
下面参考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说明。下述实施例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但下述实施例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发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下述实施例中所有的部件均为玻璃材质的。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微量进样管,该微量进样管包括第一连接部分(图中未示出)、第一主体部分(图中未示出)、第二主体部分1和浸入溶液部分2。第二主体部分1和浸入溶液部分2的结构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浸入溶液部分2由主体部分的1/4管壁延伸而成,浸入溶液部分2的长度为20mm。主体部分1为中空圆柱体,图4为主体部分1的横截面示意图,其内径为4mm,外径为7mm。主体部分1的底端的端面与浸入溶液部分2的纵截面相互垂直。
第一连接部分与第一主体部分的底端和第二主体部分的顶端螺纹连接。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主体部分1的内壁与浸入溶液部分2平滑连接,主体部分1与浸入溶液部分2的连接处设有圆弧过渡角。
图5为本实施例提供的微量进样管的进样管的使用状态参考图,图中,标号3指代溶液。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微量进样管,该微量进样管的结构如图6所示,其包括主体部分1'和浸入溶液部分2'。浸入溶液部分2'为圆柱体,其直径为1.5mm,长度为20mm。主体部分1'为中空圆柱体,其内径为4mm,外径为7mm。如图6所示,主体部分1'的底端的端面与浸入溶液部分2'的纵截面相互垂直。图7为本实施例的进样管的部分剖视图,如图7所示,由于本实施例中的浸入溶液部分2'的轴线与主体部分1'的管壁(内壁与外壁之间的部分)的中心线共线,主体部分1'的内壁和外壁均分别与浸入溶液部分2'的外表面共线。
图8为图6所示的进样管的仰视图。
如图6及图7所示,主体部分1'的内壁与浸入溶液部分2'平滑连接,主体部分1'与浸入溶液部分2'的连接处设有圆弧过渡角。
从上述实施例可以看出,与现有的进样管相比,本发明提供的微量进样管的进样精度高,滴定溶液不会出现挂壁现象,特别适合用以半滴(或非整滴)的方式滴加溶液。此外,本发明提供的微量进样管制作成本低、工艺简单,而且便于操作。
再次说明,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例如各实施例之间技术特征的相互结合,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5)

1.一种微量进样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微量进样管包括主体部分和浸入溶液部分;所述主体部分为中空柱体,所述主体部分的横截面的内边界为圆形;所述主体部分底端的端面与所述浸入溶液部分的纵截面相互垂直,所述浸入溶液部分的厚度小于或等于所述主体部分的管壁厚度;
所述浸入溶液部分为圆柱体;在所述微量进样管的纵截面上,所述主体部分的内壁与所述浸入溶液部分的外表面共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量进样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部分的内壁与所述浸入溶液部分平滑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量进样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部分与所述浸入溶液部分的连接处设有圆弧过渡角。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量进样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部分包括第一主体部分和第二主体部分,所述第一主体部分和所述第二主体部分由第一连接部分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量进样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微量进样管还包括第二连接部分,所述第二连接部分与所述主体部分相连,所述第二连接部分用于将所述微量进样管连接到另一设备/仪器上。
CN201710002658.XA 2017-01-03 2017-01-03 一种微量进样管 Active CN10687264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002658.XA CN106872642B (zh) 2017-01-03 2017-01-03 一种微量进样管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002658.XA CN106872642B (zh) 2017-01-03 2017-01-03 一种微量进样管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872642A CN106872642A (zh) 2017-06-20
CN106872642B true CN106872642B (zh) 2020-01-17

Family

ID=591645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002658.XA Active CN106872642B (zh) 2017-01-03 2017-01-03 一种微量进样管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872642B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449229Y (zh) * 2000-08-31 2001-09-19 武汉大学 微型滴定管
CN1891340A (zh) * 2005-07-01 2007-01-10 长春吉大·小天鹅仪器有限公司 手持式微量滴定器
CN201020363Y (zh) * 2007-01-26 2008-02-13 张权青 一种滴定管或移液管的滴头结构
CN202994806U (zh) * 2011-12-27 2013-06-12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医院 微流控芯片多样品顺序加载装置
CN203678407U (zh) * 2013-11-25 2014-07-02 黑龙江农垦职业学院 微量移液器
CN204203185U (zh) * 2014-08-11 2015-03-11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分析测试中心 拆卸式滴定管
CN205007990U (zh) * 2015-09-16 2016-02-03 广州璞雅医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微量吸取滴管
CN105983460A (zh) * 2015-02-01 2016-10-05 李晓娟 一种多腔体可精确调配化学试剂的实验仪器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449229Y (zh) * 2000-08-31 2001-09-19 武汉大学 微型滴定管
CN1891340A (zh) * 2005-07-01 2007-01-10 长春吉大·小天鹅仪器有限公司 手持式微量滴定器
CN201020363Y (zh) * 2007-01-26 2008-02-13 张权青 一种滴定管或移液管的滴头结构
CN202994806U (zh) * 2011-12-27 2013-06-12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医院 微流控芯片多样品顺序加载装置
CN203678407U (zh) * 2013-11-25 2014-07-02 黑龙江农垦职业学院 微量移液器
CN204203185U (zh) * 2014-08-11 2015-03-11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分析测试中心 拆卸式滴定管
CN105983460A (zh) * 2015-02-01 2016-10-05 李晓娟 一种多腔体可精确调配化学试剂的实验仪器
CN205007990U (zh) * 2015-09-16 2016-02-03 广州璞雅医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微量吸取滴管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872642A (zh) 2017-06-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819029B2 (en) Automated pipette machine
CN106872642B (zh) 一种微量进样管
CN110355157A (zh) 加样针清洗装置以及组件
JP2016017877A (ja) 流体取扱装置および流体取扱装置の取扱方法
CN209576727U (zh) 一种便于与移液器卡接的移液吸头
CN208568703U (zh) 一种组合交叉双通道式滴定管
CN201423289Y (zh) 一种附带旋塞的定量移液管
CN210571531U (zh) 管道气液取样装置
CN205308360U (zh) 一种移取溶液的装置
JP2023071689A (ja) 条線を有する試験管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る流体移送方法
JP2013011577A (ja) 流体を容器から流体レセプタクル内へ分配するシステムおよび方法
CN210730426U (zh) 加样针清洗装置以及组件
CN206392096U (zh) 一种快速准确转移液体的新型移液管
CN204276007U (zh) 一种改进的吸头型移液管
CN209631232U (zh) 一种一次性多适配移液管
CN205941073U (zh) 一次性定量采血吸管
CN208049957U (zh) 一种微量上样移液枪头
CN210752751U (zh) 一种气密性良好的生物培养用弧形移液器吸头
CN209005762U (zh) 一种防污染试剂瓶
CN205850885U (zh) 一种活塞式移液管
CN207287494U (zh) 一种可伸缩、可拆卸型吸管架
CN208711747U (zh) 一种胶头滴管
CN209086260U (zh) 具有容器管路固定装置的容器及样本分析仪
CN203695075U (zh) 试剂加载装置
CN208839613U (zh) 一种高精度的滴管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