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856423B - 一种终端载波聚合频点数与上行mcs等级的获取方法与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终端载波聚合频点数与上行mcs等级的获取方法与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856423B
CN106856423B CN201510906133.XA CN201510906133A CN106856423B CN 106856423 B CN106856423 B CN 106856423B CN 201510906133 A CN201510906133 A CN 201510906133A CN 106856423 B CN106856423 B CN 10685642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usiness
carrier wave
terminal
cpe terminal
c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906133.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856423A (zh
Inventor
黄德球
王丽
喻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utia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utia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utia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Putia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906133.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856423B/zh
Publication of CN10685642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85642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85642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856423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02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by adapting the transmission rate
    • H04L1/0003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by adapting the transmission rate by switching between different modulation schem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09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by adapting the channel cod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14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by adapting the source cod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268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using specific QoS parameters for wireless networks, e.g. QoS class identifier [QCI] or guaranteed bit rate [GB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16Central resource management; Negotiation of resources or communication parameters, e.g. negotiating bandwidth or QoS [Quality of Service]
    • H04W28/18Negotiating wireless communication paramet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终端载波聚合频点数与上行MCS等级的获取方法与装置。该方法包括:获取来自基站周期性广播的本小区的业务负载率;根据本小区的业务负载率、下行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SRP和业务特性向该基站发起数据传输申请;其中,业务特性包括:业务最低比特率、终端最大吞吐量和业务实时性;获取该基站根据上述数据传输申请计算CPE终端的工作模式,从而获取该CPE终端的业务所需的载波聚合频点数N与上行MCS等级。本发明可以调节CPE终端不同业务的载波聚合频点数与上行MCS等级,从而提高传输系统的频谱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终端载波聚合频点数与上行MCS等级的获取方法与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终端载波聚合频点数与上行MCS等级的获取方法与装置。
背景技术
由于受限于当前技术水平和用户需求,230M频段频谱资源分给各行业只能为离散窄带频谱,用于较低速率数据传输。随着近年来社会发展,各行业通信的数据量急剧增加,目前所分配的频谱和带宽无法满足当前大量数据业务传输的需求,因此行业发展急需合理、有效利用频谱资源,实现离散窄带频谱的宽带化。
鉴于频谱的窄带离散特性,在不改变行业已有频谱划分方案的条件下实现支持高达上百个窄带联合传输,现有技术中LTE230系统引入多频点动态载波聚合技术。该多频点动态载波聚合技术可以将许可频段内的多个离散频谱组合起来,形成虚拟的连续频谱,最终实现离散窄带资源的宽带化,满足高速率业务需求。同时,按照业务需求将离散频段进行灵活的分配与调度;采用高阶调制与编码、自适应调制与编码、自适应重传等技术,来提高频谱利用率;采用窄带驻留支持海量用户同时在线、快速接入减小接入时延、动态快速调度方案实现业务传输的快速响应。
例如,现有技术中LTE230系统中用户终端设备(Custom Premise Equipment,CPE)目前可以聚合1、4、9、19、39个频点的载波,甚至还可以聚合160个频点,从而可应用在石油、电力、水利等行业应用需要高速数据和高清视频的实时传输的场景中。由于上行发射功率受限,当聚合越来越多的频点,CPE终端发射功率无法达到覆盖要求,导致其小区边缘调制与编码策略(Modulation and Coding Scheme,MCS)只能选择较低的调制编码等级,引起实际空口传输频谱效率可能远远低于系统设计值,从而影响系统总容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其中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终端载波聚合频点数与上行MCS等级的获取方法与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载波聚合频点数较多时小区边缘MCS等级较低而引起的传输频谱效率较低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终端载波聚合频点数与上行MCS等级的获取方法,包括:
获取来自基站周期性广播的本小区的业务负载率;
根据本小区的业务负载率、下行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SRP和业务特性向该基站发起数据传输申请;其中,业务特性包括:业务最低比特率、终端最大吞吐量和业务实时性;
获取该基站根据上述数据传输申请计算CPE终端的工作模式,从而获取该CPE终端的业务所需的载波聚合频点数N与上行MCS等级。
可选地,所述获取该基站根据上述数据传输申请计算CPE终端的工作模式的步骤中,包括:
当本小区的业务负载率T超过第一负载率预设值X1时,所述CPE终端的数据传输申请被拒绝;或者,
当本小区的业务负载率T超过第一负载率预设值X1且所述CPE终端的业务实时性与优先级高于当前所承载的业务时,则所述CPE终端的数据传输申请被接受,以实现为所述CPE终端的业务传输数据。
可选地,所述获取该基站根据上述数据传输申请计算CPE终端的工作模式,从而获取该CPE终端的业务所需的载波聚合频点数与上行MCS等级的步骤中,包括:
当小区的业务负载率T小于第一负载率预设值X1时,根据所述CPE终端的下行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SRP、业务最低比特率和业务实时性获取该CPE终端的业务所需的载波聚合频点数;
根据载波聚合频点数N获取相对应的上行MCS等级,并根据实际链路性能自适应调整该上行MCS等级。
可选地,所述获取该基站根据上述数据传输申请计算CPE终端的工作模式,从而获取该CPE终端的业务所需的载波聚合频点数与上行MCS等级的步骤中,包括:
当本小区的业务负载率T小于第一负载率预设值X1时,根据基站负载率要求获取当前基站可容纳接入CPE终端所允许的最大载波聚合频数K;
根据终端最大吞吐量与最大上行MCS等级获取该CPE终端的最大载波聚合频数L;
根据CPE终端的下行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SRP和最低比特率获取业务最小载波聚合频点数据M;
根据CPE终端的业务实时性和本小区容量最大化要求在K、L与M之间选择实际业务所需的载波聚合频点数N;
根据载波聚合频点数N获取相对应的上行MCS等级。
可选地,所述根据CPE终端的业务实时性和本小区容量最大化要求在K、L与M之间选择实际业务所需的载波聚合频点数N的步骤中,包括:
当CPE终端的业务为实时性业务时,比较CPE终端的业务实际所需的载波聚合频点数M与基站的空闲载波聚合频点数K的大小;
若M>K,则判断CPE终端的业务优先级;当CPE终端的业务高于当前所承载的业务时,所述CPE终端的数据传输申请被接受,确定载波聚合频点数N=M;否则,所述CPE终端的数据传输申请被拒绝;
若M<K,则所述CPE终端的数据传输申请被接受,并确定载波聚合频点数N=min(K,L);
其中,min(K,L)为该载波聚合频点数N为K与L中的较小值;L为终端最大吞吐量以及最大上行MCS等级时所对应的频点数。
可选地,所述根据CPE终端的业务实时性和本小区容量最大化要求在K、L与M之间选择实际业务所需的载波聚合频点数N的步骤中,包括:
当CPE终端的业务为非实时性业务时,比较CPE终端的业务实际所需的载波聚合频点数M与基站的空闲载波聚合频点数K的大小;
若M>K,则所述CPE终端的数据传输申请被拒绝;
若M<K,则所述CPE终端的数据传输申请被接受,且判断本小区的业务负载率T与第二负载率预设值X2的大小;
若本小区的业务负载率T大于第二负载率预设值X2,则确定载波聚合频点数N=M;
若本小区的业务负载率T小于第二负载率预设值X2,则确定载波聚合频点数N=min(K,L)。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终端载波聚合频点数与上行MCS等级的获取装置,基于上文所述的获取方法实现,包括:
业务负载率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来自基站周期性广播的本小区的业务负载率;
数据传输申请模块,用于根据本小区的业务负载率、下行参考信号接收功率和业务特性向该基站发起数据传输申请;其中,业务特性包括:业务最低比特率、终端最大吞吐量和业务实时性;
频点数与MCS等级获取模块,用于获取该基站根据上述数据传输申请计算CPE终端的工作模式,从而获取该CPE终端的业务所需的载波聚合频点数N与上行MCS等级。
可选地,所述频点数与MCS等级获取模块包括第一判断单元,用于当本小区的业务负载率T超过第一负载率预设值X1时,所述CPE终端的数据传输申请被拒绝;或者,
当本小区的业务负载率T超过第一负载率预设值X1且所述CPE终端的业务实时性与优先级高于当前所承载的业务时,则所述CPE终端的数据传输申请被接受,以实现为所述CPE终端的业务传输数据。
可选地,所述频点数与MCS等级获取模块包括第二判断单元,用于执行以下步骤:
当小区的业务负载率T小于第一负载率预设值X1时,根据所述CPE终端的下行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SRP、业务最低比特率和业务实时性获取该CPE终端的业务所需的载波聚合频点数;
根据载波聚合频点数N获取相对应的上行MCS等级。
可选地,所述频点数与MCS等级获取模块包括第三判断单元,用于执行以下步骤:
当本小区的业务负载率T小于第一负载率预设值X1时,根据基站负载率要求获取当前基站可容纳接入CPE终端所允许的最大载波聚合频数K;
根据终端最大吞吐量与最大上行MCS等级获取该CPE终端的最大载波聚合频数L;
根据CPE终端的下行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SRP和最低比特率获取业务最小载波聚合频点数据M;
根据CPE终端的业务实时性和本小区容量最大化要求在K、L与M之间选择实际业务所需的载波聚合频点数N;
根据载波聚合频点数N获取相对应的上行MCS等级,并根据实际链路性能自适应调整该上行MCS等级。
本发明实施例根据多频点载波聚合与上行MCS等级,通过获取本小区的业务负载率以及业务特性计算CPE终端的工作模式;其中,该工作模式中包括该CPE终端的业务所需的载波聚合频点数与上行MCS等级。本发明可以调节CPE终端不同业务的载波聚合频点数与上行MCS等级,从而提高传输频谱的效率。
附图说明
通过参考附图会更加清楚的理解本发明的特征和优点,附图是示意性的而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进行任何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载波聚合频点数与上行MCS等级的获取方法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载波聚合频点数与上行MCS等级的获取装置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终端载波聚合频点数与上行MCS等级的获取方法,如图1所示,包括:
获取来自基站周期性广播的本小区的业务负载率;
根据本小区的业务负载率、下行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SRP、和业务特性向该基站发起数据传输申请;其中,业务特性包括:业务最低比特率、终端最大吞吐量和业务实时性;
获取该基站根据上述数据传输申请计算CPE终端的工作模式,从而获取该CPE终端的业务所需的载波聚合频点数N与上行MCS等级。
本发明实施例根据多频点载波聚合与上行MCS等级,通过获取本小区的业务负载率以及业务特性计算CPE终端的工作模式;其中,该工作模式中包括该CPE终端的业务所需的载波聚合频点数与上行MCS等级。本发明可以调节CPE终端不同业务的载波聚合频点数与上行MCS等级,从而提高传输频谱的效率。
首先,介绍S1、获取来自基站周期性广播的本小区的业务负载率的步骤。
实际应用中,基站会周期性向本小区中的CPE终端广播本小区的业务负载率。该业务负载率是本小区中所承载的业务数量与本小区最多可以承载的业务数量的比值。
其次,介绍S2、根据本小区的业务负载率、下行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SRP和业务特性向该基站发起数据传输申请;其中,业务特性包括:业务最低比特率、终端最大吞吐量和业务实时性的步骤。
当CPE终端检测到基站所发送的本小区的业务负载率时,根据本小区的业务负载率、下行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SRP以及业务特性向该基站发起数据传输申请,从而提供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eference Signal Receiving Power,RSRP)和服务质量(Quality ofService,QoS)等参数。其中,业务特性包括:、业务最低比特率、终端最大吞吐量和业务实时性。
最后,介绍S3、获取该基站根据上述数据传输申请计算CPE终端的工作模式,从而获取该CPE终端的业务所需的载波聚合频点数N与上行MCS等级的步骤。
实际实用中,载波聚合频点数N确定对应的上行MCS等级;该上行MCS等级是业务传输初始MCS等级,并可以根据实际传输误码率等参数通过自适应编码调制机制(AdaptiveModulation and Coding,AMC)进行调整。
当基站接收到该CPE终端的数据传输申请时,根据上述业务负载率和业务特性计算该CPE终端的工作模式。该工作模式中包括该CPE终端的业务所需的载波聚合频点数N与上行MCS等级。该CPE终端的工作模式包括以下情形:
一、当本小区的业务负载率T大于第一负载率预设值X1时,基站可以拒绝该CPE终端的任何数据传输申请。其中,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一负载率预设值X1是指,CPE终端所承载业务占用的载波聚合频点数与CPE终端全部频点数的比值。当本小区中CPE终端的负载率超过该预设值时会影响该CPE终端的正常工作。该第一负载率预设值X1可以根据具体的CPE终端使用场景进行合理的设置。本发明实施例中,该第一负载率预设值X1可以设置有85%~95%之间。较优的,本发明一实施例中,该第一负载率预设值X1设置为90%。
但是也存在例外情况:当该CPE终端中业务的业务实时性和优先级高于当前所承载的业务时,则基站可以接受该数据传输申请,为请求数据传输申请的业务分配频谱资源:中断部分业务所需要的频谱资源,并将该频谱资源分配给该CPE终端中业务,从而提高高优先级用户的用户体验。
二、当本小区的业务负载率小于第一负载率预计值X1时,基站可以接收CPE终端的数据传输申请。此时还需要根据该CPE终端的业务特性进行计算,包括以下情形:
S31、当本小区的业务负载率T小于第一负载率预设值X1时,根据基站负载率要求获取当前基站可容纳接入CPE终端所允许的最大载波聚合频数K,通过以下公式获取K:
K=Function1(X1–T) (1)
其中,X1为第一负载率预计值,T为本小区的业务负载率T。
S32、根据终端最大吞吐量与最大上行MCS等级获取该CPE终端的最大载波聚合频数L;通过以下公式获取L:
L=Function2(Rmax,mcs_l) (2)
其中,Rmax为终端最大吞吐量,mcs_l为最大上行MCS等级。
S33、根据CPE终端的下行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SRP和最低比特率获取业务最小载波聚合频点数据M;通过以下公式获取K:
M=Function3(Rmin,mcs_m,RSRP) (3)
其中,Rmin为最低比特率,RSRP为CPE终端下行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SRP,mcs_m为根据下行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SRP计算的合理上行MCS等级。需要说明的是,上文中合理,是指通过下行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SRP大致可以判断UE所处的小区位置(对于位置误差,由于只会带来更严格的限制,所以允许误差的存在),对于小区中心的UE,可以适当放宽单个子载波允许的最大发射功率,尽量选择最大上行MCS等级,对于小区边缘的UE,越靠近边缘,其单个子载波允许的最大发射功率越低并且严格受限,同时边缘UE信号到达基站的路损越大,所以只能选择较低的MCS等级,具体值可以定性或简单定量计算;
S34、根据CPE终端的业务实时性和本小区容量最大化要求在K、L与M之间选择实际业务所需的载波聚合频点数N。
(1)当CPE终端的业务为实时性业务时,包括以下步骤:
比较CPE终端的业务实际所需的载波聚合频点数M与基站的空闲载波聚合频点数K的大小;
若M>K,则判断CPE终端的业务优先级;当CPE终端的业务高于当前所承载的业务时,CPE终端的数据传输申请被接受,确定载波聚合频点数N=M;否则,CPE终端的数据传输申请被拒绝;
若M<K,则CPE终端的数据传输申请被接受,并确定载波聚合频点数N=min(K,L);
其中,min(K,L)为该载波聚合频点数N为K与L中的较小值;L为终端最大吞吐量以及最大上行MCS等级时所对应的频点数。
本发明实施例中,例如语音通话的实时性业务是指,需要在数毫秒或者100毫秒内得到应答,如果业务得不到应答,则用户听到对方的语音则是断断续续的,影响用户体验。
(2)当CPE终端的业务为非实时性业务时:
当CPE终端的业务为非实时性业务时,比较CPE终端的业务实际所需的载波聚合频点数M与基站的空闲载波聚合频点数K的大小;
若M>K,则CPE终端的数据传输申请被拒绝;
若M<K,则CPE终端的数据传输申请被接受,且判断本小区的业务负载率T与第二负载率预设值X2的大小;
若本小区的业务负载率T大于第二负载率预设值X2,则确定载波聚合频点数N=M;
若本小区的业务负载率T小于第二负载率预设值X2,则确定载波聚合频点数N=min(K,L)。
本发明实施例中,业务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得到应答。如果得不到应答或者应答时间大于规定的时间,则使用该业务的用户会感觉到网络不稳定。例如,网络用户需要在数分钟内得到应答,如果业务得不到应答,则用户网络会比较缓慢,影响用户体验。
S35、根据载波聚合频点数N获取相对应的上行MCS等级。
三、当本小区的业务负载率小于第二负载率预设值X2时,基站满足该CPE终端的数据传输请求时,获取干扰邻小区相应频点最小的最多载波聚合频点数,其中每个频点的平均发射功率最低;
获取使CPE终端保持最高传输比特率的上行MCS等级。
也就是说,此时可以考虑聚合尽可能多的频点数,确定CPE终端聚合频点数之后,选择合适的MCS等级,尽量使该CPE终端保持最高传输比特率;其优势在于小区频点资源可以得到充分利用,而且单个频点上的平均发射功率最小化,从而最小化蜂窝组网系统的小区间干扰。
为体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终端载波聚合频点数与上行MCS等级的获取方法的优越性,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终端载波聚合频点数与上行MCS等级的获取装置,如图2所示,包括:
业务负载率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来自基站周期性广播的本小区的业务负载率;
数据传输申请模块,用于根据本小区的业务负载率、下行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SRP、和业务特性向该基站发起数据传输申请;其中,业务特性包括:业务最低比特率、终端最大吞吐量和业务实时性;
频点数与MCS等级获取模块,用于获取该基站根据上述数据传输申请计算CPE终端的工作模式,从而获取该CPE终端的业务所需的载波聚合频点数N与上行MCS等级。
可选地,上述频点数与MCS等级获取模块包括第一判断单元,用于当本小区的业务负载率T超过第一负载率预设值X1时,所述CPE终端的数据传输申请被拒绝;或者,
当本小区的业务负载率T超过第一负载率预设值X1且所述CPE终端的业务实时性与优先级高于当前所承载的业务时,则所述CPE终端的数据传输申请被接受,以实现为所述CPE终端的业务传输数据。
可选地,上述频点数与MCS等级获取模块包括第二判断单元,用于执行以下步骤:
当小区的业务负载率T小于第一负载率预设值X1时,根据所述CPE终端的下行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SRP、业务最低比特率和业务实时性获取该CPE终端的业务所需的载波聚合频点数;
根据载波聚合频点数N获取相对应的上行MCS等级。
可选地,上述频点数与MCS等级获取模块包括第三判断单元,用于执行以下步骤:
当本小区的业务负载率T小于第一负载率预设值X1时,根据基站负载率要求获取当前基站可容纳接入CPE终端所允许的最大载波聚合频数K;
根据终端最大吞吐量与最大上行MCS等级获取该CPE终端的最大载波聚合频数L;
根据CPE终端的下行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SRP和最低比特率获取业务最小载波聚合频点数据M;
根据CPE终端的业务实时性和本小区容量最大化要求在K、L与M之间选择实际业务所需的载波聚合频点数N;
根据载波聚合频点数N获取相对应的上行MCS等级。
本发明提供的终端载波聚合频点数与上行MCS等级的获取装置基于上文所述的终端载波聚合频点数与上行MCS等级的获取方法实现,因而可以解决同样的技术问题,并取得相同的技术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终端载波聚合频点数与上行MCS等级的获取方法与装置,根据多频点载波聚合与上行MCS等级,通过获取本小区的业务负载率以及业务特性计算CPE终端的工作模式;其中,该工作模式中包括该CPE终端的业务所需的载波聚合频点数与上行MCS等级。本发明可以调节CPE终端不同业务的载波聚合频点数与上行MCS等级,从而提高传输频谱的效率。
在本发明中,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术语“多个”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
虽然结合附图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做出各种修改和变型,这样的修改和变型均落入由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终端载波聚合频点数与上行MCS等级的获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来自基站周期性广播的本小区的业务负载率;
根据本小区的业务负载率、下行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SRP和业务特性向该基站发起数据传输申请;其中,业务特性包括:业务最低比特率、终端最大吞吐量和业务实时性;
获取该基站根据上述数据传输申请计算CPE终端的工作模式,从而获取该CPE终端的业务所需的载波聚合频点数N与上行MCS等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获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该基站根据上述数据传输申请计算CPE终端的工作模式,从而获取该CPE终端的业务所需的载波聚合频点数N与上行MCS等级的步骤中,包括:
当本小区的业务负载率T超过第一负载率预设值X1时,所述CPE终端的数据传输申请被拒绝;或者,
当本小区的业务负载率T超过第一负载率预设值X1且所述CPE终端的业务实时性与优先级高于当前所承载的业务时,则所述CPE终端的数据传输申请被接受,从而获取该CPE终端的业务所需的载波聚合频点数N与上行MCS等级,以实现为所述CPE终端的业务传输数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获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该基站根据上述数据传输申请计算CPE终端的工作模式,从而获取该CPE终端的业务所需的载波聚合频点数与上行MCS等级的步骤中,包括:
当小区的业务负载率T小于第一负载率预设值X1时,根据所述CPE终端的下行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SRP、业务最低比特率和业务实时性获取该CPE终端的业务所需的载波聚合频点数;
根据载波聚合频点数N获取相对应的上行MCS等级,并根据实际链路性能自适应调整该上行MCS等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获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该基站根据上述数据传输申请计算CPE终端的工作模式,从而获取该CPE终端的业务所需的载波聚合频点数与上行MCS等级的步骤中,包括:
当本小区的业务负载率T小于第一负载率预设值X1时,根据基站负载率要求获取当前基站可容纳接入CPE终端所允许的最大载波聚合频数K;
根据终端最大吞吐量与最大上行MCS等级获取该CPE终端的最大载波聚合频数L;
根据CPE终端的下行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SRP和最低比特率获取业务最小载波聚合频点数据M;
根据CPE终端的业务实时性和本小区容量最大化要求在K、L与M之间选择实际业务所需的载波聚合频点数N;
根据载波聚合频点数N获取相对应的上行MCS等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获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CPE终端的业务实时性和本小区容量最大化要求在K、L与M之间选择实际业务所需的载波聚合频点数N的步骤中,包括:
当CPE终端的业务为实时性业务时,比较CPE终端的业务实际所需的载波聚合频点数M与基站的空闲载波聚合频点数K的大小;
若M>K,则判断CPE终端的业务优先级;当CPE终端的业务优先级高于当前所承载的业务优先级时,所述CPE终端的数据传输申请被接受,确定载波聚合频点数N=M;否则,所述CPE终端的数据传输申请被拒绝;
若M<K,则所述CPE终端的数据传输申请被接受,并确定载波聚合频点数N=min(K,L);
其中,min(K,L)为该载波聚合频点数N为K与L中的较小值;L为终端最大吞吐量以及最大上行MCS等级时所对应的频点数。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获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CPE终端的业务实时性和本小区容量最大化要求在K、L与M之间选择实际业务所需的载波聚合频点数N的步骤中,包括:
当CPE终端的业务为非实时性业务时,比较CPE终端的业务实际所需的载波聚合频点数M与基站的空闲载波聚合频点数K的大小;
若M>K,则所述CPE终端的数据传输申请被拒绝;
若M<K,则所述CPE终端的数据传输申请被接受,且判断本小区的业务负载率T与第二负载率预设值X2的大小;
若本小区的业务负载率T大于第二负载率预设值X2,则确定载波聚合频点数N=M;
若本小区的业务负载率T小于第二负载率预设值X2,则确定载波聚合频点数N=min(K,L)。
7.一种终端载波聚合频点数与上行MCS等级的获取装置,基于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的获取方法实现,其特征在于,包括:
业务负载率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来自基站周期性广播的本小区的业务负载率;
数据传输申请模块,用于根据本小区的业务负载率、下行参考信号接收功率和业务特性向该基站发起数据传输申请;其中,业务特性包括:业务最低比特率、终端最大吞吐量和业务实时性;
频点数与MCS等级获取模块,用于获取该基站根据上述数据传输申请计算CPE终端的工作模式,从而获取该CPE终端的业务所需的载波聚合频点数N与上行MCS等级。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获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频点数与MCS等级获取模块包括第一判断单元,用于当本小区的业务负载率T超过第一负载率预设值X1时,所述CPE终端的数据传输申请被拒绝;或者,
当本小区的业务负载率T超过第一负载率预设值X1且所述CPE终端的业务实时性与优先级高于当前所承载的业务时,则所述CPE终端的数据传输申请被接受,以实现为所述CPE终端的业务传输数据。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获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频点数与MCS等级获取模块包括第二判断单元,用于执行以下步骤:
当小区的业务负载率T小于第一负载率预设值X1时,根据所述CPE终端的下行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SRP、业务最低比特率和业务实时性获取该CPE终端的业务所需的载波聚合频点数;
根据载波聚合频点数N获取相对应的上行MCS等级。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获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频点数与MCS等级获取模块包括第三判断单元,用于执行以下步骤:
当本小区的业务负载率T小于第一负载率预设值X1时,根据基站负载率要求获取当前基站可容纳接入CPE终端所允许的最大载波聚合频数K;
根据终端最大吞吐量与最大上行MCS等级获取该CPE终端的最大载波聚合频数L;
根据CPE终端的下行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SRP和最低比特率获取业务最小载波聚合频点数据M;
根据CPE终端的业务实时性和本小区容量最大化要求在K、L与M之间选择实际业务所需的载波聚合频点数N;
根据载波聚合频点数N获取相对应的上行MCS等级,并根据实际链路性能自适应调整该上行MCS等级。
CN201510906133.XA 2015-12-09 2015-12-09 一种终端载波聚合频点数与上行mcs等级的获取方法与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685642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906133.XA CN106856423B (zh) 2015-12-09 2015-12-09 一种终端载波聚合频点数与上行mcs等级的获取方法与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906133.XA CN106856423B (zh) 2015-12-09 2015-12-09 一种终端载波聚合频点数与上行mcs等级的获取方法与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856423A CN106856423A (zh) 2017-06-16
CN106856423B true CN106856423B (zh) 2019-07-23

Family

ID=591319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906133.X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6856423B (zh) 2015-12-09 2015-12-09 一种终端载波聚合频点数与上行mcs等级的获取方法与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856423B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04832A (zh) * 2010-09-15 2012-04-04 普天信息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分配上行链路功率资源的方法及装置
KR20150011723A (ko) * 2013-07-23 2015-02-0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전자 장치에서 무선망 선택 장치 및 방법
CN105119693A (zh) * 2015-09-06 2015-12-02 魅族科技(中国)有限公司 在非授权频谱中设置mcs的方法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04832A (zh) * 2010-09-15 2012-04-04 普天信息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分配上行链路功率资源的方法及装置
KR20150011723A (ko) * 2013-07-23 2015-02-0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전자 장치에서 무선망 선택 장치 및 방법
CN105119693A (zh) * 2015-09-06 2015-12-02 魅族科技(中国)有限公司 在非授权频谱中设置mcs的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856423A (zh) 2017-06-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397928B2 (ja) ワイヤレス通信ネットワークの資源を、ネットワークのチャネルを介してユーザ機器に送信すべきトラヒックに割り当てる方法
JP4885980B2 (ja) 制御情報のフレキシブルなレポーティングのための方法および装置
JP4295206B2 (ja) 高速共有チャネル用の無線リソース管理
JP5096367B2 (ja) 専用制御チャネルを実装し、および/または使用する方法ならびに装置
JP5694209B2 (ja) 送信バックログ情報を通信するための方法及び装置
RU2264036C2 (ru) Способ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управления передачами в системе связи
JP4885981B2 (ja) 制御情報を報告及び/又は使用するための方法及び装置
US5701294A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flexible coding, modulation, and time slot allocation in a radio telecommunications network
JP4801172B2 (ja) 送信電力情報を通信及び/又は利用するための方法及び装置
JP4950217B2 (ja) 制御情報を通信するための方法及び装置
CN102076072B (zh) 上行功率控制方法、用户设备和载波聚合系统
US20080020779A1 (en) Radio communications system
US20050207441A1 (en) Packet transmission scheduling in a multi-carrier communications system
US20120263164A1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adjusting forward link signal to interference and noise ratio estimates
JP2007507947A (ja) サービス品質を測定する基地局によりユーザ装置の上りリンク送信をスケジューリングする方法、基地局、ユーザ装置及び通信システム
WO2009157481A1 (ja) 無線通信装置および無線通信方法
CN101132631A (zh) 一种根据用户服务质量分配系统资源的方法及基站
US20140226477A1 (en)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for Improving user Experience of Small Flow User
WO2002019744A2 (en) Class based bandwidth scheduling for cdma air interfaces
CN102946622A (zh) 业务流建立方法和装置、及业务流修改方法和装置
Proebster et al. Context-aware resource allocation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service of heterogeneous traffic
KR20040003052A (ko) 상대적 스루풋 산포도에 기초하여 이동 단말기로의 데이타패킷 송신을 스케쥴링하는 다중 임계 스케쥴러
WO2008035840A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fairly allocating resources in band amc mode of wideband wireless access system
CN103442446A (zh) 一种lte系统中动态与半静态联合调度方法
Jeon et al. Combined connection admission control and packet transmission scheduling for mobile Internet service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723

Termination date: 20211209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