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851830A - 一种用于lte-a异构网络的资源分配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lte-a异构网络的资源分配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6851830A CN106851830A CN201510892220.4A CN201510892220A CN106851830A CN 106851830 A CN106851830 A CN 106851830A CN 201510892220 A CN201510892220 A CN 201510892220A CN 106851830 A CN106851830 A CN 106851830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ase station
- micro
- coverage
- user
- resource alloca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50—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 H04W72/52—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load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J—MULTIPLEX COMMUNICATION
- H04J11/00—Orthogonal multiplex systems, e.g. using WALSH codes
- H04J11/0023—Interference mitigation or co-ordination
- H04J11/005—Interference mitigation or co-ordination of intercell interference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53—Resources in frequency domain, e.g. a carrier in FDMA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50—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 H04W72/51—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terminal or device properti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LTE-A异构网络的资源分配方法和装置,所述异构网络包括一个宏基站和若干个微基站,所述方法包括:确定宏基站的覆盖范围和微基站的位置;根据所述宏基站的覆盖范围和所述微基站的位置,将用户划分为宏基站用户和微基站用户;在所述微基站用户中确定边缘用户所占比例;根据所述边缘用户所占比例,确定出所述微基站的资源分配信息;按照所述资源分配信息,为所述微基站用户分配资源,从而能够根据异构网络的动态变化,自适应地选择增强型技术组合,并结合用户服务质量,采用合适的资源分配方法,达到了在满足用户服务质量需求的情况下,提高了边缘用户的吞吐量和系统频谱效率,保证了边缘用户的通信质量。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LTE-A异构网络的资源分配方法和一种用于LTE-A异构网络的资源分配装置。
背景技术
LTE-A是LTE(Long Term Evolution,长期演进)的升级版本,其目的是为了满足未来数年内无线通信市场的更高需求和更多应用,在LTE-A系统中部署异构网络是提高系统性能的重要途径之一。异构网络是将微基站Pico等低功率节点部署在高功率节点如宏基站Macro小区内部的一种技术,由于宏基站Macro和微基站Pico发射功率差异较大以及传输路径损耗等原因,由微基站Pico产生的新小区与宏基站Macro小区之间存在着严重的干扰。3GPP LTE-A标准提出了一些改善小区间干扰的增强型技术,主要包括基于非载波聚合Non-CA的增强型小区间干扰协调技术eICIC,载波聚合CA的ICIC技术,和协作多点传输CoMP技术三种。
eICIC技术主要采用时域空白子帧ABS方案,干扰基站通过设置几乎空白子帧ABS(即在一部分子帧上保持静默)来减少对被干扰用户的干扰。在ABS内,干扰基站只发射公共参考信号CRS和其他必须的公共信道信号,而不进行任何数据传输。在Macro-Pico异构网络场景中,为了避免Pico小区边缘用户受到Macro基站的干扰,Macro基站将部分子帧配置成ABS,Pico基站则在那些与Macro小区ABS相对应的Pico小区的受保护子帧上为被干扰的微基站用户提供服务。
CoMP技术是指在地理位置上相互分离的多个小区的协作发送和接收,是LTE-A中的新技术,能够有效地解决小区边缘干扰问题,从而在高负载情况下,可以提高小区边缘用户吞吐量和系统吞吐量,并扩大高速传输覆盖。下行CoMP按照协同方式分为两大类:联合处理(Joint Processing,JP)和协作调度/波束赋形(CS/CB)。在联合处理JP中,传给UE的数据同时来自于协作集的多个基站,这样可以提高接收信号的质量。用户的数据和信道信息在协作集中所有的小区间是共享的,并在这些小区间进行联合处理。而在协作调度/波束赋形中,待发送的数据则仅仅存在于协作集里的一个节点上,但是,如何调度和如何进行波束赋形则是由协作集中的多个节点共同决定的,这样就可以有效地控制协作区域内产生的干扰。在这种传输模式下,协作集内用户的数据不进行共享,但是每个用户的信道信息则需要在协作集中的小区间共享。
载波聚合CA是LTE-A的关键技术之一,主要用于扩展系统带宽。基于载波聚合的ICIC技术主要利用载波聚合中成员载波分配的一些技术,降低异构网络中不同层之间的干扰,从而解决异构网络中的小区间干扰问题。
上述三种增强型技术都各有优缺点。eICIC技术在提高Pico小区平均吞吐量的同时却降低了宏基站的吞吐量,尤其当宏基站用户业务量较大时,ABS方案难以确保宏基站用户的业务服务质量;CoMP技术虽然能有效解决小区边缘干扰问题,但是多个小区间的协作需要大量的数据信息、资源分配、信道状态信息、基站端MCS选择等信息交互,有比较高的复杂度和较长的时延,同时,CoMP技术还需要考虑后向兼容性的问题,特别是节点比较多的时候,采用CoMP技术会极大地增加系统开销和复杂度;基于载波聚合CA的ICIC技术虽然可以灵活地进行载波配置,能够有效地节省网络节点发射功率及减小网络整体的干扰水平,但不同频带资源块的SINR(Signal toInterference plus Noise Ratio,信号与干扰加噪声比)相差很大,给资源调度带来了较高的难度。由此可知,现有的研究只侧重于关注其中某一种增强型技术的性能及改进方案,不能适应异构网络的动态变化。
因此,目前迫切需要本领域技术人员解决的一个技术问题就是:如何在异构网络中自适应地选择增强型技术,使得系统在满足用户服务质量QoS需求的同时,能够提高边缘用户的吞吐量和系统频谱效率,保证边缘用户的通信质量。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提出了本申请实施例以便提供一种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的一种用于LTE-A异构网络的资源分配方法和相应的一种用于LTE-A异构网络的资源分配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用于LTE-A异构网络的资源分配方法,所述异构网络包括一个宏基站和若干个微基站,所述方法包括:
确定宏基站的覆盖范围和微基站的位置;
根据所述宏基站的覆盖范围和所述微基站的位置,将用户划分为宏基站用户和微基站用户;
在所述微基站用户中确定边缘用户所占比例;
根据所述边缘用户所占比例,确定出所述微基站的资源分配信息;
按照所述资源分配信息,为所述微基站用户分配资源。
优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将所述宏基站的覆盖范围划分为第一覆盖范围和第二覆盖范围。
优选地,所述将所述宏基站的覆盖范围划分为第一覆盖范围和第二覆盖范围的步骤包括:
确定所述宏基站的最大覆盖半径和第一覆盖半径,所述第一覆盖半径与所述最大覆盖半径之比小于1;
将所述第一覆盖半径内区域确定为第一覆盖范围;
将所述第一覆盖范围外区域确定为第二覆盖范围。
优选地,所述根据所述宏基站的覆盖范围和所述微基站的位置,将用户划分为宏基站用户和微基站用户的步骤包括:
所述用户接收由所述宏基站和所述微基站发送的下行参考信号,所述下行参考信号具有对应的功率值;
根据所述用户接收到的下行参考信号功率值大小,将所述用户划分为宏基站用户和微基站用户。
优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分别计算出在第一覆盖范围内的微基站数量和在第二覆盖范围内的微基站数量。
优选地,所述根据所述边缘用户所占比例,确定出所述微基站的资源分配信息的步骤包括:
获取所述异构网络的当前负载;
根据所述当前负载,所述在第一覆盖范围内的微基站数量和在第二覆盖范围内的微基站数量,以及,所述微基站边缘用户比例,确定所述微基站的技术组合;
根据所述技术组合,确定出所述微基站的资源分配信息。
优选地,所述技术组合包括:基于非载波聚合Non-CA的增强型小区间干扰协调技术eICIC,和/或,基于载波聚合CA的小区间干扰协调技术ICIC,和/或,基于协作多点传输CoMP的小区间干扰协调技术ICIC。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用于LTE-A异构网络的资源分配装置,所述异构网络包括一个宏基站和若干个微基站,所述装置包括:
位置确定模块,用于确定宏基站的覆盖范围和微基站的位置;
用户划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宏基站的覆盖范围和所述微基站的位置,将用户划分为宏基站用户和微基站用户;
边缘用户比例确定模块,用于在所述微基站用户中确定边缘用户所占比例;
资源分配信息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边缘用户所占比例,确定出所述微基站的资源分配信息;
资源分配模块,用于按照所述资源分配信息,为所述微基站用户分配资源。
优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
覆盖范围划分模块,用于将所述宏基站的覆盖范围划分为第一覆盖范围和第二覆盖范围。
优选地,所述覆盖范围划分模块包括:
覆盖半径确定子模块,用于确定所述宏基站的最大覆盖半径和第一覆盖半径,所述第一覆盖半径与所述最大覆盖半径之比小于1;
第一覆盖范围确定子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一覆盖半径内区域确定为第一覆盖范围;
第二覆盖范围确定子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一覆盖范围外区域确定为第二覆盖范围。
优选地,所述用户划分模块包括:
信号接收子模块,用于由所述用户接收所述宏基站和所述微基站发送的下行参考信号,所述下行参考信号具有对应的功率值;
用户划分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用户接收到的下行参考信号功率值大小,将所述用户划分为宏基站用户和微基站用户。
优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
微基站数量计算模块,用于分别计算出在第一覆盖范围内的微基站数量和在第二覆盖范围内的微基站数量。
优选地,所述资源分配信息确定模块包括:
当前负载获取子模块,用于获取所述异构网络的当前负载;
技术组合确定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当前负载,所述在第一覆盖范围内的微基站数量和在第二覆盖范围内的微基站数量,以及,所述微基站边缘用户比例,确定所述微基站的技术组合;
资源分配信息确定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技术组合,确定出所述微基站的资源分配信息。
优选地,所述技术组合包括:基于非载波聚合Non-CA的增强型小区间干扰协调技术eICIC,和/或,基于载波聚合CA的小区间干扰协调技术ICIC,和/或,基于协作多点传输CoMP的小区间干扰协调技术ICIC。
与背景技术相比,本申请实施例包括以下优点: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确定异构网络中宏基站的覆盖范围和微基站的位置,然后计算出微基站边缘用户所占比例,从而确定出所述微基站的资源分配信息,按照所述资源分配信息,为所述微基站用户分配资源,从而能够根据异构网络的动态变化,自适应地选择增强型技术组合,并结合用户服务质量,采用合适的资源分配方法,达到了在满足用户服务质量需求的情况下,提高了边缘用户的吞吐量和系统频谱效率,保证了边缘用户的通信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的一种用于LTE-A异构网络的资源分配方法实施例的步骤流程图;
图2(a)是本申请的一种用于LTE-A异构网络的资源分配方法实施例中采用技术组合Mode 0的子帧资源分配信息示例图;
图2(b1)是本申请的一种用于LTE-A异构网络的资源分配方法实施例中采用技术组合Mode 1的正常子帧资源分配信息示例图;
图2(b2)是本申请的一种用于LTE-A异构网络的资源分配方法实施例中采用技术组合Mode 1的LP-ABS子帧资源分配信息示例图;
图2(c1)是本申请的一种用于LTE-A异构网络的资源分配方法实施例中采用技术组合Mode 2的Non-CoMP子帧资源分配信息示例图;
图2(c2)是本申请的一种用于LTE-A异构网络的资源分配方法实施例中采用技术组合Mode 2的CoMP子帧资源分配信息示例图;
图2(d1)是本申请的一种用于LTE-A异构网络的资源分配方法实施例中采用技术组合Mode 3的正常子帧资源分配信息示例图;
图2(d2)是本申请的一种用于LTE-A异构网络的资源分配方法实施例中采用技术组合Mode 3的LP-ABS/受保护子帧资源分配信息示例图;
图2(e)是本申请的一种用于LTE-A异构网络的资源分配方法实施例中采用技术组合Mode 4的成员载波资源分配信息示例图;
图2(f1)是本申请的一种用于LTE-A异构网络的资源分配方法实施例中采用技术组合Mode 5的正常子帧资源分配信息示例图;
图2(f2)是本申请的一种用于LTE-A异构网络的资源分配方法实施例中采用技术组合Mode 5的LP-ABS子帧资源分配信息示例图;
图2(g1)是本申请的一种用于LTE-A异构网络的资源分配方法实施例中采用技术组合Mode 6的Non-CoMP子帧资源分配信息示例图;
图2(g2)是本申请的一种用于LTE-A异构网络的资源分配方法实施例中采用技术组合Mode 6的CoMP子帧资源分配信息示例图
图2(h1)是本申请的一种用于LTE-A异构网络的资源分配方法实施例中采用技术组合Mode 7的正常子帧资源分配信息示例图;
图2(h2)是本申请的一种用于LTE-A异构网络的资源分配方法实施例中采用技术组合Mode 7的LP-ABS子帧资源分配信息示例图;
图3是本申请的一种用于LTE-A异构网络的资源分配装置实施例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参照图1,示出了本申请的一种用于LTE-A异构网络的资源分配方法实施例的步骤流程图,所述异构网络包括一个宏基站Macro和若干个微基站Pico,所述方法具体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01,确定宏基站的覆盖范围和微基站的位置;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为了获得异构网络中微基站的资源分配信息,首先可以确定出宏基站的覆盖范围和微基站的位置。
进一步地,还可以将所述宏基站的覆盖范围划分为第一覆盖范围和第二覆盖范围。
在本申请的一种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将所述宏基站的覆盖范围划分为第一覆盖范围和第二覆盖范围可以包括如下子步骤:
子步骤1011,确定所述宏基站的最大覆盖半径和第一覆盖半径;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由于宏基站的覆盖范围呈圆形状,因此,在确定宏基站的覆盖范围时,可以获得所述宏基站的最大覆盖半径R,此时,宏基站的覆盖范围可表示为S=πR2。同时,为了便于将所述宏基站划分为第一覆盖范围和第二覆盖范围,还可以确定出第一覆盖范围的第一覆盖半径r,其中,所述第一覆盖半径r与所述最大覆盖半径R之比小于1。
比如,可以将所述第一覆盖半径r与所述最大覆盖半径R之比设定为0.45,即r/R=0.45;上述数值仅为一种示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宏基站与微基站的实际情况,具体设定第一覆盖半径与最大覆盖半径之比,本申请对此不做具体限定。
子步骤1012,将所述第一覆盖半径内区域确定为第一覆盖范围;
子步骤1013,将所述第一覆盖范围外区域确定为第二覆盖范围。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当确定出宏基站的最大覆盖半径R和第一覆盖半径r之后,可以进一步确定出第一覆盖范围和第二覆盖范围。
在具体实现中,本申请实施例将第一覆盖半径内区域确定为第一覆盖范围,将第一覆盖范围外区域确定为第二覆盖范围。
若以数值化来表示,根据宏基站的覆盖范围S=πR2,则第一覆盖范围S1=πr2,第二覆盖范围S2=S-S1,即S2=πR2-πr2。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将所述宏基站的覆盖范围划分为第一覆盖范围和第二覆盖范围后,可以进一步确定出微基站在所述第一覆盖范围和所述第二覆盖范围中的位置,从而可以计算出在第一覆盖范围内的微基站数量kinner和在第二覆盖范围内的微基站数量kouter。
比如,在当前异构网络中,可以包括3个微基站,其中在第一覆盖范围内的微基站可以有1个,第二覆盖范围内的微基站可以有2个。以上对微基站个数的设定,以及对微基站位置的设定只是作为一种示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异构网络的实际状态对微基站的个数和位置进行判断,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
步骤102,根据所述宏基站的覆盖范围和所述微基站的位置,将用户划分为宏基站用户和微基站用户;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当确定出宏基站的覆盖范围和微基站的位置后,可以根据用户所选择的主服务小区,将用户划分为宏基站用户MUE和微基站用户PUE。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还可以进一步地将微基站用户划分为中心用户PCUE和边缘用户PEUE。宏基站用户、微基站中心用户和微基站边缘用户共同构成了当前异构网络的总用户数量。
在本申请的一种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宏基站的覆盖范围和所述微基站的位置,将用户划分为宏基站用户和微基站用户具体可以包括如下子步骤:
子步骤1021,所述用户接收由所述宏基站和所述微基站发送的下行参考信号,所述下行参考信号具有对应的功率值;
子步骤1022,根据所述用户接收到的下行参考信号功率值大小,将所述用户划分为宏基站用户和微基站用户。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当用户处于当前异构网络中时,可以接收到由所述宏基站和所述微基站发送的下行参考信号,由于所述下行参考信号具有对应的功率值,因此,可以根据用户接收到的下行参考信号功率值的大小,将用户划分为宏基站用户和微基站用户。
在具体实现中,可以根据如下公式来确定出宏基站用户和微基站用户:
其中,Cellserving是用户选择的服务小区,即用户确定接受服务的宏基站或微基站,RSRPj是用户接收到的来自宏基站(当j=0时)或者微基站(当j=1,2……,M时,M为当前异构网络的微基站个数)的下行参考信号的功率值。biasj为微基站(当j=1,2……,M时)的小区范围扩展偏置值。
传统的小区选择方法是基于最强下行参考信号的功率RSRP,但由于微基站发射功率比宏基站小得多,所以如果按照传统方法进行,就只有距离微基站很近的少数用户能成功接入微小区,微小区分担流量的能力得不到发挥。基于此,学界和工业界普遍关注小区范围扩展偏置(Cell RangeExpansion,CRE)策略的研究。
小区范围扩展偏置策略是增加偏置值来强制地增加微小区的覆盖范围。范围扩展偏置值只在小区选择过程中起作用,可以理解为微基站的虚拟发射功率。用户在其接收到的微基站到达信号功率的基础上增加范围扩展偏置值,再进行最强RSRP小区选择。
所述用户根据接收到的最强下行参考信号的功率,进而确定为宏基站用户或微基站用户。
对于微基站用户,可以根据下述公式进一步划分为中心用户和边缘用户:
对于某一微基站用户,如果该用户接收到的宏基站的下行参考信号功率值RSRPmacro不大于从所述微基站接收到的下行参考信号功率值RSRPpico与小区范围扩展偏置值biaspico之和,则可以将该用户确定为微基站边缘用户,如果该用户接收到的宏基站的下行参考信号功率值RSRPmacro只是不大于从所述微基站接收到的下行参考信号功率值RSRPpico,则该用户为微基站中心用户。
步骤103,在所述微基站用户中确定边缘用户所占比例;
在将用户划分为宏基站用户、微基站中心用户和微基站边缘用户后,可以获得微基站边缘用户在当前微基站用户中所占的比例。在具体实现中,微基站边缘用户所占比例可以通过微基站边缘用户数与微基站用户数的比值获得,还可以通过微基站边缘用户数,与微基站边缘用户和微基站中心用户数之和的比值获得。
进一步地,对于所述异构网络,还可以获得在第一覆盖范围内的微基站边缘用户比例门限和第二覆盖范围内的微基站边缘用户比例门限。微基站边缘用户比例门限是在当前异构网络中,所述微基站所能接入的边缘用户的最大比例。
在具体实现中,微基站边缘用户比例门限可以根据当前异构网络所接入用户的实际情况,动态调整。
步骤104,根据所述边缘用户所占比例,确定出所述微基站的资源分配信息;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边缘用户所占比例,确定出所述微基站的资源分配信息具体可以包括如下子步骤:
子步骤1041,获取所述异构网络的当前负载;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对于当前异构网络,在每一个传输周期内,网络总负载门限loadth是一定的,取决于网络中宏基站和微基站所能承载的最大负载。同时,还可以进一步获取异构网络的当前负载load。
在具体实现中,异构网络的当前负载可以根据系统当前用户的速率需求获得。用户的速率需求是指为了保证用户的正常通信以及其他业务需求所需要的资源,在满足用户的速率需求的同时,系统所能接入的最大用户量所需要的资源便构成了所述异构网络的当前负载。
子步骤1042,根据所述当前负载,所述在第一覆盖范围内的微基站数量和在第二覆盖范围内的微基站数量,以及,所述微基站边缘用户比例,确定所述微基站的技术组合;
在具体实现中,可以通过如下公式获得微基站的技术组合所对应的十进制整数:
其中,ω0,ω1,ω2为常量输入值,取值均为1,kinner、kouter分别表示在第一覆盖范围内和在第二覆盖范围内的微基站数量,θ1、θ2分别表示在第一覆盖范围内和在第二覆盖范围内的微基站边缘用户比例门限,θj表示当前微基站的边缘用户比例,为向下取整符号。
然后,将该十进制整数转化为一个包含五位二进制数的输入序列α4α3α2α1α0,在所述输入序列中,α4的取值对应于异构网络当前负载load状态;α3α2的取值对应于微基站位置的状态,由于输入场景为异构网络,因此需舍弃α3α2=00的情形,从而α3α2可表示微基站位置的三种状态10,01和11;α1α0则表示分别位于第一覆盖范围和第二覆盖范围的微基站边缘用户比例的状态。
因此,α4α3α2α1α0的取值构成了一个具有物理意义的输入序列,代表该传输周期内输入的异构网络场景。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微基站可选择的技术包括:基于非载波聚合Non-CA的增强型小区间干扰协调技术eICIC,记为TeICIC,和/或,基于载波聚合CA的小区间干扰协调技术ICIC,记为TCA,和/或,基于协作多点传输CoMP的小区间干扰协调技术ICIC,记为TCoMP。
因此,可以根据如下公式获得所述微基站的选择系数:
g(TCA,TCoMP,TeICIC)=α4·TCA+(α3&α1)·TCoMP+(α2&α0)·TeICIC
=β2·TCA+β1·TCoMP+β0·TeICIC
其中,β2,β1,β0分别为TCA、TCoMP、TeICIC的选择系数,若选择系数为1,则表示选取对应的技术;若选择系数为0,则表示不选取对应的技术。从而可以获得如下表所示的增强型技术组合模式表:
表1增强型技术组合模式表
Mode 0 | 不选用增强型技术 |
Mode 1 | eICIC |
Mode 2 | CoMP |
Mode 3 | eICIC+CoMP |
Mode 4 | CA |
Mode 5 | eICIC+CA |
Mode 6 | CoMP+CA |
Mode 7 | eICIC+CoMP+CA |
在具体实现中,当获得选择系数β2,β1,β0后,可以将所述选择系数作为三位二进制数输出,即β2β1β0,得到一个输出序列。将输出序列根据如下公式
Mode(β2β1β0)=β2·22+β1·21+β0·20
转化成十进制数表示,根据该十进制数的值在表1中查找相应的模式,最终可获得如表2所示的自适应增强型技术选择模式表,从而确定出所述微基站的技术组合。
表2自适应增强型技术选择模式表
十进制 | 技术组合 | |
000 | 0 | Mode 0 |
001 | 1 | Mode 1 |
010 | 2 | Mode 2 |
011 | 3 | Mode 3 |
100 | 4 | Mode 4 |
101 | 5 | Mode 5 |
110 | 6 | Mode 6 |
111 | 7 | Mode 7 |
进一步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还可以获得如表3所示的所述异构网络的输入输出映射表:
表3输入与输出映射表
子步骤1043,根据所述技术组合,确定出所述微基站的资源分配信息。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当确定出所述微基站的技术组合后,便可以根据所述技术组合,确定出所述微基站的资源分配信息。
参照图2(a)~图2(h2),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一种资源分配信息示例图,其中,异构网络中包括一个宏基站Macro#0和三个微基站Pico,微基站Pico#1和微基站Pico#2位于宏基站Macro#0的第二覆盖范围内,微基站Pico#3位于宏基站Macro#0的第一覆盖范围内。
步骤105,按照所述资源分配信息,为所述微基站用户分配资源。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确定异构网络中宏基站的覆盖范围和微基站的位置,然后计算出微基站边缘用户所占比例,从而确定出所述微基站的资源分配信息,按照所述资源分配信息,为所述微基站用户分配资源,从而能够根据异构网络的动态变化,自适应地选择增强型技术组合,采用合适的资源分配方法,达到了在满足用户服务质量需求的情况下,提高了边缘用户的吞吐量和系统频谱效率,保证了边缘用户的通信质量。
在本申请的一种优选实施例中,还可以根据用户的服务质量需求选择合适的资源分配方法。
若当前系统对用户的公平性要求较高,则可以根据如下公式对各个用户进行资源的调度与分配:
其中,Tk,l(i)的递推公式如下:
此外,若当前系统用户对时延要求较高,还可以根据如下公式对各个用户进行资源的调度与分配:
使得在所述微基站确定出增强型技术组合后,能够结合用户服务质量,采用合适的资源分配方法,进一步保证边缘用户的通信质量。
在本申请的另一种优选实施例中,当所述微基站按照确定出的增强型技术组合所对应的资源分配方法为用户分配资源时,如果在当前传输周期内,满足速率需求的用户比例小于满足速率需求的用户门限比例,可以通过调整分别在第一覆盖范围内和第二覆盖范围内的微基站边缘用户比例门限θ1、θ2来进一步优化系统的资源分配。
在具体实现中,微基站边缘用户比例门限θ1、θ2可以通过如下公式进行调整:
其中,λ1、λ2分别为小于1的常量,|·|为取绝对值符号。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方法实施例,为了简单描述,故将其都表述为一系列的动作组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知悉,本申请实施例并不受所描述的动作顺序的限制,因为依据本申请实施例,某些步骤可以采用其他顺序或者同时进行。其次,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应该知悉,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实施例均属于优选实施例,所涉及的动作并不一定是本申请实施例所必须的。
参照图3,示出了本申请的一种用于LTE-A异构网络的资源分配装置实施例的结构框图,所述异构网络包括一个宏基站和若干个微基站,所述装置具体可以包括如下模块:
位置确定模块301,用于确定宏基站的覆盖范围和微基站的位置;
用户划分模块302,用于根据所述宏基站的覆盖范围和所述微基站的位置,将用户划分为宏基站用户和微基站用户;
边缘用户比例确定模块303,用于在所述微基站用户中确定边缘用户所占比例;
资源分配信息确定模块304,用于根据所述边缘用户所占比例,确定出所述微基站的资源分配信息;
资源分配模块305,用于按照所述资源分配信息,为所述微基站用户分配资源。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可以包括如下模块:
覆盖范围划分模块306,用于将所述宏基站的覆盖范围划分为第一覆盖范围和第二覆盖范围。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覆盖范围划分模块306具体可以包括如下子模块:
覆盖半径确定子模块3061,用于确定所述宏基站的最大覆盖半径和第一覆盖半径,所述第一覆盖半径与所述最大覆盖半径之比小于1;
第一覆盖范围确定子模块3062,用于将所述第一覆盖半径内区域确定为第一覆盖范围;
第二覆盖范围确定子模块3063,用于将所述第一覆盖范围外区域确定为第二覆盖范围。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用户划分模块302具体可以包括如下子模块:
信号接收子模块3021,用于由所述用户接收所述宏基站和所述微基站发送的下行参考信号,所述下行参考信号具有对应的功率值;
用户划分子模块3022,用于根据所述用户接收到的下行参考信号功率值大小,将所述用户划分为宏基站用户和微基站用户。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可以包括如下模块:
微基站数量计算模块307,用于分别计算出在第一覆盖范围内的微基站数量和在第二覆盖范围内的微基站数量。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资源分配信息确定模块304具体可以包括如下子模块:
当前负载获取子模块3041,用于获取所述异构网络的当前负载;
技术组合确定子模块3042,用于根据所述当前负载,所述在第一覆盖范围内的微基站数量和在第二覆盖范围内的微基站数量,以及,所述微基站边缘用户比例,确定所述微基站的技术组合;
资源分配信息确定子模块3043,用于根据所述技术组合,确定出所述微基站的资源分配信息。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技术组合可以包括:基于非载波聚合Non-CA的增强型小区间干扰协调技术eICIC,和/或,基于载波聚合CA的小区间干扰协调技术ICIC,和/或,基于协作多点传输CoMP的小区间干扰协调技术ICIC。
对于装置实施例而言,由于其与方法实施例基本相似,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申请实施例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装置、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申请实施例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申请实施例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申请实施例是参照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终端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终端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终端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终端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终端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终端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终端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尽管已描述了本申请实施例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做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申请实施例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最后,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终端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终端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终端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对本申请所提供的一种用于LTE-A异构网络的资源分配方法和一种用于LTE-A异构网络的资源分配装置,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申请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Claims (14)
1.一种用于LTE-A异构网络的资源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异构网络包括一个宏基站和若干个微基站,所述方法包括:
确定宏基站的覆盖范围和微基站的位置;
根据所述宏基站的覆盖范围和所述微基站的位置,将用户划分为宏基站用户和微基站用户;
在所述微基站用户中确定边缘用户所占比例;
根据所述边缘用户所占比例,确定出所述微基站的资源分配信息;
按照所述资源分配信息,为所述微基站用户分配资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将所述宏基站的覆盖范围划分为第一覆盖范围和第二覆盖范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宏基站的覆盖范围划分为第一覆盖范围和第二覆盖范围的步骤包括:
确定所述宏基站的最大覆盖半径和第一覆盖半径,所述第一覆盖半径与所述最大覆盖半径之比小于1;
将所述第一覆盖半径内区域确定为第一覆盖范围;
将所述第一覆盖范围外区域确定为第二覆盖范围。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宏基站的覆盖范围和所述微基站的位置,将用户划分为宏基站用户和微基站用户的步骤包括:
所述用户接收由所述宏基站和所述微基站发送的下行参考信号,所述下行参考信号具有对应的功率值;
根据所述用户接收到的下行参考信号功率值大小,将所述用户划分为宏基站用户和微基站用户。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分别计算出在第一覆盖范围内的微基站数量和在第二覆盖范围内的微基站数量。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边缘用户所占比例,确定出所述微基站的资源分配信息的步骤包括:
获取所述异构网络的当前负载;
根据所述当前负载,所述在第一覆盖范围内的微基站数量和在第二覆盖范围内的微基站数量,以及,所述微基站边缘用户比例,确定所述微基站的技术组合;
根据所述技术组合,确定出所述微基站的资源分配信息。
7.根据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技术组合包括:基于非载波聚合Non-CA的增强型小区间干扰协调技术eICIC,和/或,基于载波聚合CA的小区间干扰协调技术ICIC,和/或,基于协作多点传输CoMP的小区间干扰协调技术ICIC。
8.一种用于LTE-A异构网络的资源分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异构网络包括一个宏基站和若干个微基站,所述装置包括:
位置确定模块,用于确定宏基站的覆盖范围和微基站的位置;
用户划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宏基站的覆盖范围和所述微基站的位置,将用户划分为宏基站用户和微基站用户;
边缘用户比例确定模块,用于在所述微基站用户中确定边缘用户所占比例;
资源分配信息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边缘用户所占比例,确定出所述微基站的资源分配信息;
资源分配模块,用于按照所述资源分配信息,为所述微基站用户分配资源。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覆盖范围划分模块,用于将所述宏基站的覆盖范围划分为第一覆盖范围和第二覆盖范围。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覆盖范围划分模块包括:
覆盖半径确定子模块,用于确定所述宏基站的最大覆盖半径和第一覆盖半径,所述第一覆盖半径与所述最大覆盖半径之比小于1;
第一覆盖范围确定子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一覆盖半径内区域确定为第一覆盖范围;
第二覆盖范围确定子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一覆盖范围外区域确定为第二覆盖范围。
11.根据权利要求8或1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划分模块包括:
信号接收子模块,用于由所述用户接收所述宏基站和所述微基站发送的下行参考信号,所述下行参考信号具有对应的功率值;
用户划分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用户接收到的下行参考信号功率值大小,将所述用户划分为宏基站用户和微基站用户。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微基站数量计算模块,用于分别计算出在第一覆盖范围内的微基站数量和在第二覆盖范围内的微基站数量。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资源分配信息确定模块包括:
当前负载获取子模块,用于获取所述异构网络的当前负载;
技术组合确定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当前负载,所述在第一覆盖范围内的微基站数量和在第二覆盖范围内的微基站数量,以及,所述微基站边缘用户比例,确定所述微基站的技术组合;
资源分配信息确定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技术组合,确定出所述微基站的资源分配信息。
14.根据权利要求8或1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技术组合包括:基于非载波聚合Non-CA的增强型小区间干扰协调技术eICIC,和/或,基于载波聚合CA的小区间干扰协调技术ICIC,和/或,基于协作多点传输CoMP的小区间干扰协调技术ICIC。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10892220.4A CN106851830B (zh) | 2015-12-07 | 2015-12-07 | 一种用于lte-a异构网络的资源分配方法和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10892220.4A CN106851830B (zh) | 2015-12-07 | 2015-12-07 | 一种用于lte-a异构网络的资源分配方法和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6851830A true CN106851830A (zh) | 2017-06-13 |
CN106851830B CN106851830B (zh) | 2020-11-06 |
Family
ID=591508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10892220.4A Active CN106851830B (zh) | 2015-12-07 | 2015-12-07 | 一种用于lte-a异构网络的资源分配方法和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6851830B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260193A (zh) * | 2018-01-12 | 2018-07-06 | 东北大学 | 异构网络中基于信道聚合的联合资源分配方法 |
CN109743149A (zh) * | 2019-01-22 | 2019-05-10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 | 异构网络中基于载波聚合的干扰协调方法 |
CN112544101A (zh) * | 2019-01-08 | 2021-03-23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调度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通信系统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215533A (zh) * | 2010-04-02 | 2011-10-12 |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 一种异构系统中控制信道上的干扰协调方法和设备 |
CN102480738A (zh) * | 2010-11-26 | 2012-05-30 | 普天信息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一种长期演进先进系统中的干扰协调方法 |
US20130137447A1 (en) * | 2010-08-06 | 2013-05-30 | Fujitsu Limited | Inter-cell interference coordination method and device for control channel and data channel |
CN103535086A (zh) * | 2013-05-16 | 2014-01-22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上行功率控制方法及基站 |
CN103929781A (zh) * | 2014-04-09 | 2014-07-16 | 东南大学 | 超密集异构网络下跨层干扰协调优化方法 |
-
2015
- 2015-12-07 CN CN201510892220.4A patent/CN106851830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215533A (zh) * | 2010-04-02 | 2011-10-12 |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 一种异构系统中控制信道上的干扰协调方法和设备 |
US20130137447A1 (en) * | 2010-08-06 | 2013-05-30 | Fujitsu Limited | Inter-cell interference coordination method and device for control channel and data channel |
CN102480738A (zh) * | 2010-11-26 | 2012-05-30 | 普天信息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一种长期演进先进系统中的干扰协调方法 |
CN103535086A (zh) * | 2013-05-16 | 2014-01-22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上行功率控制方法及基站 |
CN103929781A (zh) * | 2014-04-09 | 2014-07-16 | 东南大学 | 超密集异构网络下跨层干扰协调优化方法 |
Non-Patent Citations (1)
Title |
---|
NTT DOCOMO,INC.: "View on CSI requirements for 4Rx UE", 《3GPP TSG-RAN WG4 MEETING #74BIS R4-151948》 * |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260193A (zh) * | 2018-01-12 | 2018-07-06 | 东北大学 | 异构网络中基于信道聚合的联合资源分配方法 |
CN108260193B (zh) * | 2018-01-12 | 2020-05-05 | 东北大学 | 一种异构网络中基于信道聚合的联合资源分配方法及装置 |
CN112544101A (zh) * | 2019-01-08 | 2021-03-23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调度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通信系统 |
CN109743149A (zh) * | 2019-01-22 | 2019-05-10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 | 异构网络中基于载波聚合的干扰协调方法 |
CN109743149B (zh) * | 2019-01-22 | 2021-04-20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 | 异构网络中基于载波聚合的干扰协调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6851830B (zh) | 2020-11-0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Hasan et al. | Distributed resource allocation in 5G cellular networks | |
JP5697622B2 (ja) |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及びそのリモート無線ユニットクラスタリング方法 | |
CN103957563B (zh) | 基于增强型小区间干扰协调的联合上下行负载分配方法 | |
Chang et al. | Dynamic fractional frequency reuse (D‐FFR) for multicell OFDMA networks using a graph framework | |
CN106793047B (zh) | 一种上行功率控制方法及基站 | |
Huang et al. | Cross-tier cooperation for optimal resource utilization in ultra-dense heterogeneous networks | |
CN103686744B (zh) | 资源分配方法、宏基站、微微基站和通信系统 | |
US20240349325A1 (en) | Electronic device and metho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nd computer-readable storage medium | |
Douik et al. | Distributed hybrid scheduling in multi-cloud networks using conflict graphs | |
CN104902431A (zh) | 一种lte网络中跨小区d2d通信频谱分配方法 | |
CN107070583A (zh) | 一种异构网络增强型小区间干扰协调的能效优化方法 | |
US20240137967A1 (en) | Rate selection for user equipments of cluster | |
Popovski et al. | Interference spins: Scheduling of multiple interfering two-way wireless links | |
CN106851830A (zh) | 一种用于lte-a异构网络的资源分配方法和装置 | |
CN104640177B (zh) | 多层异构网络中基于能效的小区选择方法 | |
CN106714292A (zh) | 认知网络中基于干扰功率和服务质量受限的最优功率控制方法 | |
Ge et al. | Joint user association and scheduling for load balancing in heterogeneous networks | |
Paymard et al. | Task scheduling based on priority and resource allocation in multi-user multi-task mobile edge computing system | |
US12035144B2 (en) | Spectrum management device, electronic device, radio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storage medium | |
Merlhe et al. | Dynamic cell-less radio access network meta-scheduler for high system capacity increase | |
CN107947890B (zh) | 一种小区间干扰协调方法及网络设备 | |
Shahsavari et al. | A two-level temporal fair scheduler for multi-cell wireless networks | |
CN106550401B (zh) | 一种小区偏置和abs比例的联合配置方法及装置 | |
CN116634410A (zh) | 网络功能实例或网元的目标面能力上报、获取方法及设备 | |
CN109005589B (zh) | 一种用于频谱资源分配的方法及设备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