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850422B - 一种基于路由反射器的路径优选方法和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路由反射器的路径优选方法和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850422B
CN106850422B CN201510885399.0A CN201510885399A CN106850422B CN 106850422 B CN106850422 B CN 106850422B CN 201510885399 A CN201510885399 A CN 201510885399A CN 106850422 B CN106850422 B CN 10685042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ute
route reflector
reflector
path
bg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885399.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850422A (zh
Inventor
何晓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Telecom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Telecom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Telecom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Telecom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885399.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850422B/zh
Publication of CN10685042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85042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85042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85042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24Multipath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48Routing tree calcul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路由反射器的路径优选方法和系统,涉及数据通信领域。其中的方法包括:第一路由反射器获取全网拓扑信息并接收第二路由反射器发送的全网完整的BGP路由信息;第一路由反射器收集和分析全网流量流向数据及链路利用率数据,并制定流量疏导和优化策略;第一路由反射器根据全网拓扑信息及全网完整的BGP路由信息、全网流量流向数据及链路利用率数据,按流量疏导和优化策略向待优化路径路由器反射优选BGP路由。能够实现流量的多路径负载均衡,并且避免了全网拓扑视角的缺失导致次优路由产生的问题。另外,由于第一路由反射器仅需要与涉及到路径优化的路由器建立IBGP连接,这样可减轻第一路由反射器的处理负担。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路由反射器的路径优选方法和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据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路由反射器的路径优选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当路由反射器(Route Reflector,RR)接收到同一目的地网络的多条路由时,由于遵循标准BGP选路原则,存在如下局限性:
1、路由选择的唯一性原则导致RR只向全网路由器反射唯一一条优选路由,使得一部分链路发生拥塞,而另一部分链路经常空载或轻载,无法实现流量的多路径负载均衡。
2、由于RR基于自身到通告路由器(下一跳)的IGP度量(Metric)值选择一条IGP距离最近的路由,这个优选的路由跟RR所处的位置有关,并不能代表全网其它路由器到这个被选定的BGP下一跳是最近的,全网拓扑视角的缺失导致次优路由的产生。
3、不考虑全网资源利用情况,无法实现全网流量工程。
4、RR遵循标准BGP选路原则无法实现流量按照规划的路径疏导。
例如,普通RR需与全网路由器建立IBGP连接,获取全网BGP路由。普通RR遵循标准BGP选路原则的一个局限性是路径选择的唯一性,即,在收到同一目的地网络的多条路由时,只选择它认为最优的路由,因此无法实现跨域多归属网络的负载均衡。图1中,110为城域网A,120为城域网B,130为骨干网。RR收到到达城域网B的4个由出口路由器C1、C2、C3、C4通告的BGP路由信息,RR优选C1通告的路由并向全网反射,这样的话,城域网A访问城域网B的流量全部经由C1出口。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是当前路由反射器接收到同一目的地网络的多条路由时,存在局限性的问题。
根据本发明一方面,提出一种基于路由反射器的路径优选方法,包括:第一路由反射器获取全网拓扑信息并接收第二路由反射器发送的全网完整的BGP路由信息;第一路由反射器收集和分析全网流量流向数据及链路利用率数据,并制定流量疏导和优化策略;第一路由反射器根据全网拓扑信息及全网完整的BGP路由信息、全网流量流向数据及链路利用率数据,按流量疏导和优化策略向待优化路径路由器反射优选的BGP路由。
进一步地,第一路由反射器按流量疏导和优化策略向待优化路径路由器反射比第二路由器更高优先级路由;待优化路径路由器判断第一路由反射器是否可用,如果可用,则通过比较同一目的网络的第一路由反射器和第二路由反射器路由优先级,确定优选BGP路由。
进一步地,若路径待优化路由器判断第一路由反射器不可用,则选择第二路由反射器反射的BGP路由。
进一步地,第一路由反射器为指定BGP路由设置团体属性标记;待优化路径路由器通过匹配团体属性标记确定优选BGP路由。
进一步地,流量疏导和优化策略包括为特定业务流指定优选路径、根据业务流的QoS需求选择路径、基于多种约束条件的路径优化策略和/或设置流量自动优化调节的触发条件。
进一步地,流量自动优化调节的触发条件包括链路利用率门限、链路利用率偏差、时延和丢包的忍受度。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还提出一种智能路由反射器,包括:流量分析管理模块,用于收集和分析全网流量流向数据及链路利用率数据;策略管理模块,用于制定流量疏导和优化策略;路由控制模块,用于获取全网拓扑信息并接收第二路由反射器发送的全网完整的BGP路由信息,根据流量分析管理模块收集和分析的全网流量流向数据及链路利用率数据、以及策略管理模块制定的流量疏导和优化策略向待优化路径路由器反射优选BGP路由。
进一步地,路由控制模块用于按流量疏导和优化策略向待优化路径路由器反射比第二反射路由器更高优先级的BGP路由。
进一步地,路由控制模块用于为指定BGP路由设置团体属性标记,以便待优化路径路由器通过匹配团体属性标记确定优选BGP路由。
进一步地,流量疏导和优化策略包括为特定业务流指定优选路径、根据业务流的QoS需求选择路径、基于多种约束条件的路径优化策略和/或设置流量自动优化调节的触发条件。
进一步地,流量自动优化调节的触发条件包括链路利用率门限、链路利用率偏差、时延和丢包的忍受度。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还提出一种基于路由反射器的路径优选系统,包括第二路由反射器、待优化路径路由器和上述的智能路由反射器;第二路由反射器用于向智能路由反射器发送全网完整的BGP路由信息;待优化路径路由器用于接收第二路由反射器反射的BGP路由和智能路由反射器反射的高优先级优选BGP路由。
进一步地,待优化路径路由器用于判断智能路由反射器是否可用,如果可用,则通过比较同一目的网络的智能路由反射器和第二路由反射器路由优先级,确定优选BGP路由。
进一步地,待优化路径路由器用于若智能路由反射器不可用,则选择第二路由反射器反射的BGP路由。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第一路由反射器通过从第二路由反射器中获取未经优选的全网完整BGP路由,并基于全网拓扑和全局流量观按需向路径优化所涉及的路由器反射高优先级路由。能够实现流量的多路径负载均衡,并且避免了全网拓扑视角的缺失导致次优路由产生的问题。另外,由于第一路由反射器需要与涉及到路径优化的路由器建立IBGP连接,而不需要同全网路由器建立IBGP连接,这样可减轻第一路由反射器的处理负担。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及其优点将会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且连同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原理。
参照附图,根据下面的详细描述,可以更加清楚地理解本发明,其中:
图1为现有技术中RR路径选择的唯一性的一个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基于路由反射器的路径优选方法的一个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为被优选路由修改BGP路由的下一跳属性的一个具体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为被优选路由添加Community标记的一个具体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基于路由反射器的路径优选方法的一个具体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智能路由反射器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基于路由反射器的路径优选系统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应注意到: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同时,应当明白,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所示出的各个部分的尺寸并不是按照实际的比例关系绘制的。
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发明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
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授权说明书的一部分。
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示例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示例可以具有不同的值。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2为本发明基于路由反射器的路径优选方法的一个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在步骤210,第一路由反射器获取全网拓扑信息并接收第二路由反射器发送的全网完整的BGP路由信息。
其中,第一路由反射器(Route Reflector,RR)为智能RR,第二路由反射器为骨干网中的普通RR。本发明中的智能RR只需要与涉及到路径优化的路由器建立IBGP连接,而不需要同全网路由器建立IBGP连接。智能RR可以是一台运行控制软件的服务器。智能RR与骨干网中的普通RR建立IBGP连接,普通RR通过修改标准BGP选路原则,把接收到的全网BGP路由不加优选地完整反射给智能RR;同时,智能RR也充当骨干网中的一台普通路由器,通过运行IGP协议获取全网拓扑数据库,建立全局拓扑视图。
在步骤220,第一路由反射器收集和分析全网流量流向数据及链路利用率数据。
其中,智能RR收集和分析全网流量流向数据及链路利用率数据。它基于SNMP(简单网络管理协议)收集全网链路的流量数据,实现流量历史曲线的可视化;基于NetFlow收集全网流量流向数据,实现各省份、各城域网以及各IDC(互联网数据中心)等多个维度的流量流向可视化。
在步骤230,第一路由反射器制定流量疏导和优化策略。
智能RR可制定多种流量疏导和优化策略,比如为特定业务流指定优选路径、根据业务流的QoS(Quality of Service,服务质量)需求选择路径、基于多种约束条件的路径优化算法、流量自动优化调节的触发条件,其中的流量自动优化调节的触发条件包括链路利用率门限、链路利用率偏差、时延和丢包的忍受度等参数。
在步骤240,第一路由反射器根据全网拓扑及全网完整的BGP路由信息、全网流量流向数据及链路利用率数据,按流量疏导和优化策略向待优化路径路由器反射优选的BGP路由。
在该实施例中,智能RR通过从RR中获取未经优选的全网完整BGP路由,并基于全网拓扑和全局流量观按需向路径优化所涉及的路由器反射高优先级路由。由于智能RR支持人工或自动方式,因此能够实现全网流量工程和负载均衡。并且智能RR只需要与涉及到路径优化的路由器建立IBGP连接,而不需要同全网路由器建立IBGP连接,这样可减轻智能RR的处理负担。
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第一路由反射器按流量疏导和优化策略向待优化路径路由器反射比第二路由反射器更高优先级BGP路由。
即智能RR基于全网拓扑或全局流量观,并结合自定义策略(如最短路径、最轻负载、指定路径等)按需向路径优化所涉及的路由器反射比普通RR更高优先级路由。高优先级路由可以通过修改特定路由的BGP属性来实现,如本地优先级(local preference)值、自治系统路径(AS-PATH)长度等方式。
待优化路径路由器判断第一路由反射器是否可用,如果可用,则通过比较同一目的网络的第一路由反射器和第二路由反射器路由优先级,确定优选BGP路由,安装在RIB中,以此决定数据流的转发。
当第一路由反射器不可用时,第一路由反射器的高优先级路由立即撤销,路由器仍能回退到普通RR选路状态,业务不受影响。
在该实施例中,智能RR基于全网拓扑或全局流量观,并结合自定义策略按需向路径优化所涉及的路由器反射比普通RR更高优先级路由。路径优先所涉及的路由器通过比较同一目的地网络中来自普通RR的低优先级路由和智能RR的高优先级路由,最终选择来自智能RR的最佳路由,并安装在RIB中,以此决定数据流的转发。当智能RR不可用时,智能RR的高优先级路由立即撤销,路由器仍能回退到普通RR选路状态,业务不受影响。
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第一路由反射器还可以为指定BGP路由设置团体属性(Community)标记,待优化路径路由器通过匹配团体属性标记确定优选BGP路由。
在该实施例中,待优化路径路由器通过匹配团体属性标识,进而修改被优化路由的策略来达到流量路径优化的目的。
图3为本发明为被优选路由修改BGP路由的下一跳属性的一个具体实施例的示意图。
在该图中,300为智能RR,310为城域网A,320为城域网B,330为骨干网。可以看出,智能RR与骨干网中的普通RR建立IBGP连接,同时,智能RR只需要与涉及到路径优化的路由器C5、C6、C7、C8建立IBGP连接。普通RR需要同全网8台路由器C1~C8建立IBGP连接。普通RR收到到达城域网B的4条由出口路由器C1、C2、C3、C4通告的BGP路由信息,下一跳分别为C1、C2、C3、C4。普通RR通过修改标准BGP选路原则,把接收到的4条BGP路由不加优选地完整反射给智能RR。智能RR也充当骨干网中的一台普通路由器,通过运行IGP协议获取全网拓扑数据库,建立全局拓扑视图。
普通RR基于标准BGP选路原则,向路由器C5、C6、C7、C8反射唯一一条它认为最优的下一跳为C1的到达城域网B的路由。智能RR基于全局拓扑视图,分别向路由器C5、C6、C7、C8反射4条不同的比普通RR的local preference值高的路由:向C5反射到达城域网B的路由的下一跳为C1,向C6反射到达城域网B的路由的下一跳为C2,向C7反射到达城域网B的路由的下一跳为C3,向C8反射到达城域网B的路由的下一跳为C4。
路由器C5、C6、C7、C8比较来自普通RR和智能RR的到达城域网B的2条路由,由于智能RR反射的路由的local preference值比普通RR高,C5、C6、C7、C8优选来自智能RR反射的高优先级路由,并安装在路由信息表(RIB)中,用于IP报文转发。
当路由器C5、C6、C7、C8收到目的地为城域网B的IP数据报文时,由于下一跳各不相同,C5把到达城域网B的数据流转发到C1,C6把到达城域网B的数据流转发到C2,C7把到达城域网B的数据流转发到C3,C8把到达城域网B的数据流转发到C4。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为被优选路由修改BGP路由的下一跳属性,到达城域网B的流量同时由出口路由器C1、C2、C3、C4实现负载分担。避免了普通RR基于BGP标准选路原则导致的流量路径唯一性局限。
图4为本发明为被优选路由添加Community标记的一个具体实施例的流程示示意图。
在该图中,400为智能RR,410为优化流路径,420为规划流路径。普通RR与全网中路由器D1、D2、E1、E2建立IBGP连接,同时,普通RR也与智能RR建立IBGP连接。智能RR只需要与涉及到网间流量路径优化的路由器E1、E2建立IBGP连接。
图5为本发明基于路由反射器的路径优选方法的一个具体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在步骤510,RR把接收到的全网业务路由按照标准BGP选路原则优选后向路由器E1、E2反射;同时,RR通过修改标准BGP选路原则,把接收到的全网BGP路由不加优选地完整反射给智能RR中智能路由控制模块。
智能RR也充当骨干网中的一台普通路由器,通过运行IGP协议获取全网拓扑数据库,建立全局拓扑视图。
在步骤520,智能RR实时监测网间互联链路利用率情况,并收集分析网间互联互通流量中各省份、各城域网以及各IDC等多个维度的流量流向数据。
在步骤530,智能RR预先设定人工或自动优化调节的触发条件,如链路利用率门限、链路利用率偏差。
在步骤540,智能RR收集到全网拓扑及路由信息,根据输入的流量分析数据及输入的策略信息进行路径优化选择。
在步骤550,当监测到某条网间链路利用率超过预设的门限值时,智能RR启动流量路径优化调整,具有操作如下:
1、假设E1互联链路利用率达到90%,需要对流量进行疏导。流量流向分析数据显示E1和E2互联链路入方向流量由三个城域网流量构成(如表1所示),智能RR可通过人工或某种自动优化算法挑选E1互联链路的流2(对应城域网2的汇聚流量)的2.5Gb/s流量调整到E2互联链路,挑选E2互联链路的流3(对应城域网3的汇聚流量)的0.5Gb/s流量调整到E1互联链路。
2、智能RR把E1互联链路的流2对应的城域网路由设置比RR更高的localpreference值,并添加优选Community标记和降级Community标记,分别向优化出口E2路由器和规划出口E1路由器反射。
3、E1、E2路由器预配置Community匹配策略(匹配上优选Community标记的路由修改MED为0,匹配上降级Community标记的路由修改MED为50),并应用于对端PEER的EBGP路由的播发。
4、E1和E2路由器同时接收到RR和智能RR反射的流2和流3对应的城域网路由,由于智能RR反射的路由优先级更高,E1和E2优选来自智能RR反射的高优先级路由,并安装在路由信息表(RIB)中,用于IP报文转发。同时,E1对匹配上的带降级Community标记的城域网2的路由修改MED为50,E1对匹配上的带优选Community标记的城域网3路由修改MED为0,并应用于对端E3的EBGP路由的播发。相对应地,E2对匹配上的带优选Community标记的城域网2的路由修改MED为0,E2对匹配上的带降级Community标记的城域网3路由修改MED为50,并应用于对端E4的EBGP路由的播发。
表1显示出调整后的E1互联链路利用率下降到70%,E2互联链路利用率上升到60%,基本达到网间流量的负载均衡效果。
Figure BDA0000867180590000101
表1 网间互联链路流量流向分析监测数据
通常情况下,两个运营商网络都会通过多点跨域互联来实现路径备份和负载均衡,双方通过eBGP协议相互交换业务路由。对于多点通告的相同目的地网络,通过控制路由的多出口鉴别(MED)属性来控制入方向流量的主用通道和备用通道。并在多条路径中合理规划流量,保持网间互联互通流量的多路径负载均衡。由于互联网流量的突发性和可变性,规划流量跟实际流量可能相去甚远,会导致实际网间流量在多条路径分配极不均衡现象。而通过本发明的优化路径选择方法,能够维持网间流量的动态均衡。解决了RR遵循标准BGP选路原则无法实现流量按照规划的路径疏导的问题。
图6为本发明智能路由反射器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该路由反射器包括流量分析管理模块610、策略管理模块620和路由控制模块630。
流量分析管理模块610用于收集和分析全网流量流向数据及链路利用率数据。
流量分析管理模块610收集和分析全网流量流向数据及链路利用率数据。它基于SNMP收集全网链路的流量数据,实现流量历史曲线的可视化;基于NetFlow收集全网流量流向数据,实现各省份、各城域网以及各IDC等多个维度的流量流向可视化。
策略管理模块620用于制定流量疏导和优化策略。
策略管理模块620可制定多种流量疏导和优化策略,比如为特定业务流指定优选路径、根据业务流的QoS需求选择路径、基于多种约束条件的路径优化算法、流量自动优化调节的触发条件,其中的流量自动优化调节的触发条件包括链路利用率门限、链路利用率偏差、时延和丢包的忍受度等。
路由控制模块630用于获取全网拓扑信息并接收第二路由反射器发送的全网完整的BGP路由信息,并根据流量分析管理模块收集和分析的全网流量流向数据及链路利用率数据、以及策略管理模块制定的流量疏导和优化策略向待优化路径路由器反射优选BGP路由。
路由反射器为智能路由反射器(Route Reflector,RR),第二路由反射器为骨干网中的普通RR。本发明中的智能RR只需要与涉及到路径优化的路由器建立IBGP连接,而不需要同全网路由器建立IBGP连接。智能RR可以是一台运行控制软件的服务器。智能RR与骨干网中的普通RR建立IBGP连接,普通RR通过修改标准BGP选路原则,把接收到的全网BGP路由不加优选地完整反射给智能RR;同时,智能RR也充当骨干网中的一台普通路由器,通过运行IGP协议获取全网拓扑数据库,建立全局拓扑视图。
在该实施例中,根据收集全网拓扑及路由信息、流量分析数据及策略信息进行路径优化选择,按需向相关路由器反射优选路由,支持人工或自动方式实现全网流量工程和负载均衡。
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路由控制模块630用于按流量疏导和优化策略向待优化路径路由器反射比第二反射路由器更高优先级的BGP路由。
高优先级路由可以通过修改特定路由的BGP属性来实现,如本地优先级(localpreference)值、自治系统路径(AS-PATH)长度等方式。
待优化路径路由器判断路由反射器是否可用,如果可用,则通过比较同一目的网络的路由反射器和普通路由反射器路由优先级,确定优选BGP路由,安装在RIB中,以此决定数据流的转发。
当路由反射器不可用时,路由反射器的高优先级路由立即撤销,路由器仍能回退到普通RR选路状态,业务不受影响。
在该实施例中,智能RR基于全网拓扑或全局流量观,并结合自定义策略按需向路径优化所涉及的路由器反射比普通RR更高优先级路由。路径优先所涉及的路由器通过比较同一目的地网络中来自普通RR的低优先级路由和智能RR的高优先级路由,最终选择来自智能RR的最佳路由,并安装在RIB中,以此决定数据流的转发。当智能RR不可用时,智能RR的高优先级路由立即撤销,路由器仍能回退到普通RR选路状态,业务不受影响。
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路由控制模块630还可以用于为指定BGP路由设置团体属性(Community)标记,待优化路径路由器通过匹配团体属性标记确定优选BGP路由。
在该实施例中,待优化路径路由器通过匹配团体属性标识,进而修改被优化路由的策略来达到流量路径优化的目的。
图7为本发明基于路由反射器的路径优选系统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该系统包括第一路由反射器710、第二路由反射器720和待优化路径路由器730。
第一路由反射器710用于获取全网拓扑信息并接收第二路由反射器720发送的全网完整的BGP路由信息;收集和分析全网流量流向数据及链路利用率数据,并制定流量疏导和优化策略;并根据全网拓扑及全网完整的BGP路由信息、全网流量流向数据及链路利用率数据,按流量疏导和优化策略向待优化路径路由器反射优选BGP路由。
其中,第一路由反射器(Route Reflector,RR)为智能RR,第二路由反射器为骨干网中的普通RR。本发明中的智能RR只需要与涉及到路径优化的路由器建立IBGP连接,而不需要同全网路由器建立IBGP连接。智能RR可以是一台运行控制软件的服务器。智能RR与骨干网中的普通RR建立IBGP连接,普通RR通过修改标准BGP选路原则,把接收到的全网BGP路由不加优选地完整反射给智能RR;同时,智能RR也充当骨干网中的一台普通路由器,通过运行IGP协议获取全网拓扑数据库,建立全局拓扑视图。
智能RR收集和分析全网流量流向数据及链路利用率数据。它基于SNMP收集全网链路的流量数据,实现流量历史曲线的可视化;基于NetFlow收集全网流量流向数据,实现各省份、各城域网以及各IDC等多个维度的流量流向可视化。
智能RR可制定多种流量疏导和优化策略,比如为特定业务流指定优选路径、根据业务流的QoS需求选择路径、基于多种约束条件的路径优化算法、流量自动优化调节的触发条件,其中的流量自动优化调节的触发条件包括链路利用率门限、链路利用率偏差、时延和丢包的忍受度等。
第二路由反射器720用于向第一路由反射器发送全网完整的BGP路由信息;
待优化路径路由器730用于接收第一路由反射器反射的优选BGP路由和第二路由反射器反射的普通BGP路由,并对路由优先级进行比较,最终把优选的高优先级路由安装在RIB中。
在该实施例中,智能路由反射器通过从普通路由反射器中获取未经优选的全网完整BGP路由,并基于全网拓扑和全局流量观按需向路径优化所涉及的路由器反射高优先级路由。由于智能RR支持人工或自动方式,因此能够实现全网流量工程和负载均衡。并且智能RR只需要与涉及到路径优化的路由器建立IBGP连接,而不需要同全网路由器建立IBGP连接,这样可减轻智能RR的处理负担。
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第一路由反射器710用于按流量疏导和优化策略向待优化路径路由器730反射比第二反射路由器720更高优先级BGP路由。
即智能RR基于全网拓扑或全局流量观,并结合自定义策略(如最短路径、最轻负载、指定路径等)按需向路径优化所涉及的路由器反射比普通RR更高优先级路由。高优先级路由可以通过修改特定路由的BGP属性来实现,如本地优先级(local preference)值、自治系统路径(AS-PATH)长度等方式。
待优化路径路由器730用于判断第一路由反射器是否可用,如果可用,则通过比较同一目的网络的第一路由反射器和第二路由反射器路由优先级,确定优选BGP路由,安装在RIB中,以此决定数据流的转发。
当第一路由反射器不可用时,第一路由反射器的高优先级路由立即撤销,路由器仍能回退到普通RR选路状态,业务不受影响。
在该实施例中,智能RR基于全网拓扑或全局流量观,并结合自定义策略按需向路径优化所涉及的路由器反射比普通RR更高优先级路由。路径优先所涉及的路由器通过比较同一目的地网络中来自普通RR的低优先级路由和智能RR的高优先级路由,最终选择来自智能RR的最佳路由,并安装在RIB中,以此决定数据流的转发。当智能RR不可用时,智能RR的高优先级路由立即撤销,路由器仍能回退到普通RR选路状态,业务不受影响。
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第一路由反射器710还可以用于为指定BGP路由设置团体属性(Community)标记,待优化路径路由器通过匹配团体属性标记确定优选BGP路由。
在该实施例中,待优化路径路由器通过匹配团体属性标识,进而修改被优化路由的策略来达到流量路径优化的目的。
至此,已经详细描述了本发明。为了避免遮蔽本发明的构思,没有描述本领域所公知的一些细节。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上面的描述,完全可以明白如何实施这里公开的技术方案。
可能以许多方式来实现本发明的方法以及装置。例如,可通过软件、硬件、固件或者软件、硬件、固件的任何组合来实现本发明的方法以及装置。用于所述方法的步骤的上述顺序仅是为了进行说明,本发明的方法的步骤不限于以上具体描述的顺序,除非以其它方式特别说明。此外,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可将本发明实施为记录在记录介质中的程序,这些程序包括用于实现根据本发明的方法的机器可读指令。因而,本发明还覆盖存储用于执行根据本发明的方法的程序的记录介质。
虽然已经通过示例对本发明的一些特定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以上示例仅是为了进行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可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以上实施例进行修改。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来限定。

Claims (12)

1.一种基于路由反射器的路径优选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路由反射器获取全网拓扑信息并接收第二路由反射器发送的全网完整的BGP路由信息,其中,所述第一路由反射器与待优化路径路由器建立IBGP连接;
所述第一路由反射器收集和分析全网流量流向数据及链路利用率数据,并制定流量疏导和优化策略;
所述第一路由反射器根据所述全网拓扑信息及全网完整的BGP路由信息、全网流量流向数据及链路利用率数据,按所述流量疏导和优化策略向所述待优化路径路由器反射比第二路由反射器更高优先级路由,其中,所述待优化路径路由器判断所述第一路由反射器是否可用,如果可用,则通过比较同一目的网络的第一路由反射器和第二路由反射器路由优先级,确定优选的BGP路由。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若所述路径待优化路由器判断所述第一路由反射器不可用,则选择第二路由反射器反射的BGP路由。
3.根据权利要求1-2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路由反射器为指定BGP路由设置团体属性标记;
所述待优化路径路由器通过匹配所述团体属性标记确定优选BGP路由。
4.根据权利要求1-2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流量疏导和优化策略包括为特定业务流指定优选路径、根据业务流的QoS需求选择路径、基于多种约束条件的路径优化策略和/或设置流量自动优化调节的触发条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流量自动优化调节的触发条件包括链路利用率门限、链路利用率偏差、时延和丢包的忍受度。
6.一种智能路由反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路由反射器与待优化路径路由器建立IBGP连接,所述智能路由反射器为第一路由反射器,包括:
流量分析管理模块,用于收集和分析全网流量流向数据及链路利用率数据;
策略管理模块,用于制定流量疏导和优化策略;
路由控制模块,用于获取全网拓扑信息并接收第二路由反射器发送的全网完整的BGP路由信息,根据所述流量分析管理模块收集和分析的全网流量流向数据及链路利用率数据、以及所述策略管理模块制定的所述流量疏导和优化策略向待优化路径路由器反射比第二反射路由器更高优先级的BGP路由,其中,所述待优化路径路由器判断所述第一路由反射器是否可用,如果可用,则通过比较同一目的网络的第一路由反射器和第二路由反射器路由优先级,确定优选BGP路由。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智能路由反射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路由控制模块用于为指定BGP路由设置团体属性标记,以便所述待优化路径路由器通过匹配所述团体属性标记确定优选BGP路由。
8.根据权利要求6-7任一所述的智能路由反射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流量疏导和优化策略包括为特定业务流指定优选路径、根据业务流的QoS需求选择路径、基于多种约束条件的路径优化策略和/或设置流量自动优化调节的触发条件。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智能路由反射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流量自动优化调节的触发条件包括链路利用率门限、链路利用率偏差、时延和丢包的忍受度。
10.一种基于路由反射器的路径优选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二路由反射器、待优化路径路由器和权利要求6-9任一所述的智能路由反射器;
所述第二路由反射器用于向所述智能路由反射器发送全网完整的BGP路由信息;
所述待优化路径路由器用于接收所述第二路由反射器反射的BGP路由和智能路由反射器反射的高优先级优选BGP路由。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待优化路径路由器用于判断所述智能路由反射器是否可用,如果可用,则通过比较同一目的网络的智能路由反射器和第二路由反射器路由优先级,确定优选BGP路由。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待优化路径路由器用于若所述智能路由反射器不可用,则选择第二路由反射器反射的BGP路由。
CN201510885399.0A 2015-12-04 2015-12-04 一种基于路由反射器的路径优选方法和系统 Active CN10685042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885399.0A CN106850422B (zh) 2015-12-04 2015-12-04 一种基于路由反射器的路径优选方法和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885399.0A CN106850422B (zh) 2015-12-04 2015-12-04 一种基于路由反射器的路径优选方法和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850422A CN106850422A (zh) 2017-06-13
CN106850422B true CN106850422B (zh) 2020-03-31

Family

ID=591512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885399.0A Active CN106850422B (zh) 2015-12-04 2015-12-04 一种基于路由反射器的路径优选方法和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85042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873762B (zh) * 2017-12-05 2021-08-31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路径调度方法、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0138660B (zh) * 2019-06-06 2020-03-03 杭州商湾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多出口路由选择方法
CN111817954B (zh) * 2020-06-19 2022-07-26 聚好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路由反射模式的切换方法及网络架构系统
CN111935031B (zh) * 2020-06-22 2022-02-11 北京邮电大学 一种基于ndn架构的流量优化方法及系统
CN111935015B (zh) * 2020-07-29 2022-07-26 云南诺寻科科技有限公司 Mpls vpn分析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347093B (zh) * 2021-05-31 2022-12-27 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流量数据的传输方法、装置、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CN113890777A (zh) * 2021-11-02 2022-01-04 杨世标 一种网络流量拥塞自动调整的方法和装置
CN114039914B (zh) * 2021-11-03 2023-08-08 中盈优创资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城域网存活IPv6地址与规划分析方法及装置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647426B2 (en) * 2006-01-12 2010-01-12 Cisco Technology,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chieving Border Gateway Protocol convergence using alternate route information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80101385A1 (en) * 2006-10-30 2008-05-01 At&T Knowledge Ventures, L.P. System and method for filtering routing updates
CN101425975B (zh) * 2008-11-21 2010-12-08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广东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bgp虚拟下一跳的ip骨干网络流量负载均衡的方法
CN102281199B (zh) * 2011-08-16 2015-05-06 北京华为数字技术有限公司 路由设备、路由反射器、路由信息处理方法和系统
CN103618677B (zh) * 2013-12-11 2017-01-11 王逊 一种网络流量调整方法及系统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647426B2 (en) * 2006-01-12 2010-01-12 Cisco Technology,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chieving Border Gateway Protocol convergence using alternate route information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850422A (zh) 2017-06-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850422B (zh) 一种基于路由反射器的路径优选方法和系统
US5854899A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naging virtual circuits and routing packets in a network/subnetwork environment
CN100596102C (zh) 最小化路径抢占代价的标签交换路径建立方法
US8203954B1 (en) Link policy routing based on link utilization
US9015299B1 (en) Link grouping for route optimization
US7675868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ordinating routing parameters via a back-channel communication medium
US8094555B2 (en) Dynamic weighted-fair load-balancing
US6925061B2 (en) Multi-constraint routing system and method
US6944675B2 (en) QoS-based shortest path routing for hierarchical communication network
US7187652B2 (en) Multi-constraint routing system and method
US10715446B2 (en)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data center load balancing
EP1989836B1 (en) Technique for optimized routing of data streams on an ip backbone in a computer network
EP1580940A1 (en) Method, apparatus and computer readable medium storing a software program for selecting routes to be distributed within networks
US20050243723A1 (en) Multi-parameter load balancing device for a label switched communications network peripheral device
US10506037B2 (en) Discovery of ingress provider edge devices in egress peering networks
Lee et al. A survey of multipath routing for traffic engineering
JP2011515974A (ja) エンドツーエンドインタードメインルーティング
US20070070893A1 (en) Method and network node for self-regulating, autonomous and decentralized traffic distribution in a multipath network
CN112118181B (zh) 一种流量调度方法及装置
WO2020259259A1 (zh) 一种发送流量的方法和装置
Seok et al. Explicit multicast routing algorithms for constrained traffic engineering
Riedl Optimized routing adaptation in IP networks utilizing OSPF and MPLS
Bertrand et al. Ad-Hoc Recursive PCE-Based Inter-Domain Path Computation (ARPC) Methods
Pereira et al. Optimizing segment routing using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
Jaron et al. QoS-aware multi-plane routing for future IP-based access network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