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845982A - 支付收款的系统或方法 - Google Patents

支付收款的系统或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845982A
CN106845982A CN201710097515.1A CN201710097515A CN106845982A CN 106845982 A CN106845982 A CN 106845982A CN 201710097515 A CN201710097515 A CN 201710097515A CN 106845982 A CN106845982 A CN 10684598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ser
user account
withholding
beneficiary
pay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097515.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任少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ublication of CN10684598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84598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20/00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 G06Q20/30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specific devices or networks
    • G06Q20/32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specific devices or networks using wireless devices
    • G06Q20/326Payment applications installed on the mobile devic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20/00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 G06Q20/08Payment architectures
    • G06Q20/20Point-of-sale [POS] network system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20/00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 G06Q20/22Payment schemes or model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20/00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 G06Q20/30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specific devices or networks
    • G06Q20/32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specific devices or networks using wireless devices
    • G06Q20/322Aspects of commerce using mobile devices [M-devic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20/00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 G06Q20/30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specific devices or networks
    • G06Q20/32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specific devices or networks using wireless devices
    • G06Q20/327Short range or proximity payments by means of M-devices
    • G06Q20/3276Short range or proximity payments by means of M-devices using a pictured code, e.g. barcode or QR-code, being read by the M-devic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20/00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 G06Q20/38Payment protocols; Details thereof
    • G06Q20/385Payment protocols; Details thereof using an alias or single-use codes
    • GPHYSICS
    • G07CHECKING-DEVICES
    • G07GREGISTERING THE RECEIPT OF CASH, VALUABLES, OR TOKENS
    • G07G1/00Cash registers
    • G07G1/12Cash registers electronically operated
    • G07G1/14Systems including one or more distant stations co-operating with a central processing unit

Landscapes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ccounting & Taxation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Finance (AREA)
  • Financial Or Insurance-Related Operations Such As Payment And Settlem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支付收款的系统或方法,该系统或方法可以使通过手机进行的支付收款更加安全可靠和方便有效。

Description

支付收款的系统或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支付收款的系统或方法。
背景技术
现在,很多互联网服务商通过手机终端提供支付收款的便捷服务,例如:支付宝、微信、QQ等等。这些服务商通过用手机扫二维码的方式能快速便捷地在两个手机的账号间进行支付收款。因此,现在很多商家都开始采用这种手机支付的方式进行收款。
但是,这种在支付宝、微信上由支付方手机扫描收款方二维码的手机支付方式存在几个问题和缺点,如下。
第1个问题,在微信和支付宝等软件等用户可以在不同手机上登录的客户端上还没有代收系统,不能由第三人的终端为收款人代收款并记录和反馈详细的代收信息。例如,一个商家的收款人为商家老板,同时这个商家还有几个店员也为商家老板收款,目前的手机支付收款办法是商家老板将自己收款账号的二维码印刷出来分发给店员,客人用自己的手机扫这个二维码来付款,客人扫码付款后,只有客人和老板的账号会收到支付凭证,而店员只能通过查看客户和老板的手机来确认客人是否付款,这里的问题是:店员无法确保客人手机的支付凭证是真实的,店员通常也看不到老板的手机,老板也无法区分每笔付款是由哪个店员接待或销售的。
第2个问题,支付方不能为每次付款生成不同的二维码从而区分每次不同的付款信息。例如,对于一个大商家同时有很多顾客要付款,目前采用的方式是顾客都扫描相同的二维码,然后由顾客自己输入支付的具体金额,顾客和商家收到的付款凭证上只有金额和收款人或付款人而没有对应于支付交易具体内容的信息(如顾客所购买物品的具体信息)。
目前,已经有基于代收POS机的分散收款或代收系统,但是,这种基于代收POS机的系统只能专用于一家大规模公司(例如顺丰),而在微信和支付宝等软件等普通用户可以在不同手机上登录使用的客户端上还没有代收系统或代收功能。
另外,由收款方扫描支付方手机二维码的方式也有缺陷:支付方是完全被动地付款,在支付时不能控制支付的金额也不能确保支付购买的内容。
发明内容
针对以上的问题,本发明提出支付收款的系统或方法,该系统或方法可以使通过手机进行的支付收款更加安全可靠和方便有效。
一种支付收款的系统或方法,包括用户、手机和服务平台,其特征在于,服务平台能够通过网络与手机相互通讯,服务平台发布有可以在手机上运行的软件终端,不同用户分别在服务平台具有用户账号,不同用户都能分别使用不同手机上的该软件终端来登录自己在服务平台的同一用户账号,一个用户账号能够使用该软件终端通过服务平台向另一用户账号进行付款,其中,服务平台的两个不同用户账号能够分别作为代收方和收款方,服务平台能够为该代收方和收款方生成代收识别码,其中,在手机的该软件终端已经登录作为支付方的用户账号时用户能够通过向该手机输入该代收识别码来使支付方向收款方进行付款,其中,用户在登录该收款方用户账号后能查看到通过该代收识别码收到的付款并能够识别出该付款是通过该代收识别码进行的,其中,该付款完成后代收方用户账号会收到付款确认信息。
其中,代收识别码是二维码,用户向该手机输入该代收识别码具体是指用户用该手机扫描所述二维码。
其中,代收识别码是图形码,用户向该手机输入该代收识别码具体是指用户用该手机扫描所述图形码。其中,该图形码是条形码或二维码或其它图形码。
其中,多次不同的付款中能使用同一的代收识别码,该同一的代收识别码能对应确定代收方和收款方。
其中,付款能使用为本次付款专门生成的代收识别码。其中,专门生成的代收识别码能对应确定代收方、收款方和付款金额。其中,专门生成的代收识别码还能对应确定交易内容的具体信息。
其中,能够在服务平台收款的用户账号都能够作为收款方,能够在服务平台付款的用户账号都能够作为支付方,服务平台的用户账号都能够作为任一收款方的代收方。
其中,能够在服务平台收款的用户账号都能够作为收款方并且在手机的该软件终端登录该收款方用户账号后用户能够在该软件终端上以服务平台的其它用户账号作为代收方向服务平台请求代收识别码,或者,服务平台的用户账号都能够作为代收方并且在手机的该软件终端登录该代收方用户账号后用户能够在该软件终端上以能够在服务平台收款的其它用户账号作为收款方向服务平台请求代收识别码。
其中,使用手机上该终端软件登录收款方或代收方的用户账号后,用户能在该终端软件界面中向服务平台请求为收款方和代收方生成代收识别码,而服务商在生成代收识别码后会将该代收识别码返回该终端软件。
其中,同一用户账号能够作为代收方为不同用户账号的不同收款方进行收款。
其中,付款完成后支付方用户账号会收到付款确认信息。
其中,付款完成后收款方用户账号会收到付款确认信息。
其中,付款确认信息中包括支付金额、支付方信息、收款方信息和代收方信息。其中,支付方信息、收款方信息和代收方信息分别是支付方用户账号、收款方用户账号和代收方用户账号。
其中,使用手机的该终端软件登录收款方或代收方的用户账号后,手机屏幕上能够显示代收识别码。
其中,登录收款方或代收方的用户账号后,能够打印出代收识别码。
其中,所述的软件终端能够有用于不同操作系统的不同版本。其中,不同版本包括IOS版、android版、windows版等等。
其中,所述网络是互联网。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的一个典型的网络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本实施例中,服务平台是一个与QQ、微信、支付宝相同的全平台的服务商,服务商通过互联网向用户提供服务,服务商在手机上发布有针对安桌、苹果IOS和视窗等不同操作系统的客户端软件。在服务商注册有账号的用户,可以把自己的银行账号与用户在服务商的账号相关联或者用户可以直接向用户在服务商的账号中存款,然后,用户可以通过自己在服务商的账号向服务商的其它用户账号进行付款。
以下通过服务商的3个用户账号A、B、C为例进行说明。用户账号C的用户是一位商家,用户账号B的用户是用户账号C的用户商家的员工,用户账号A是一位来这个商家进行购买的顾客。
第1步,用户账号B的用户使用手机或电脑上服务商发布的专用程序登录自己在服务商的用户账号B,然后该用户在该专用程序的界面中输入用户账号C来请求服务商生成以用户账号C为收款方并以用户账号B为代收方的代收识别码,服务商在收到请求后会生成一个专用的二维码,根据该二维码可以对应到用户账号B作为代收方和用户账号C代为收款方,服务商将该二维码通过互联网发送给用户账号B,其中,用户账号B的用户可以将该二维码打印出来以方便使用。
第2步,作为商家顾客的用户账号A的用户要向用户账号C的用户付款,而这时在该商家进行收款的是商家的员工——用户账号B的用户,这时,用户账号B的用户使用手机上该服务商发布的专用软件登录自己在服务商的用户账号B从而调出以上二维码或者用户账号B的用户拿出事先打印好的以上二维码。用户账号A的用户使用使用手机上该服务商发布的专用软件登录自己在服务商的用户账号A,然后调用该专用软件的功能使用手机扫描该二维码,这时该专用软件界面上出现支付画面,用户账号A的用户在支付画面上输入金额和密码等之后进行付款。
第3步,服务商在通过互联网收到用户账号A的用户的手机发送来的支付请求并确认无误后,服务商在自己平台内操作使用户账号A向服务账号C付款,付款完成后服务商会向用户账号A、B、C发送付款确认信息,该付款确认信息中包括金额和用户账号A、B、C。
第4步,作为付款顾客的用户账号A的用户和作为代收员工的用户账号B的用户都在自己手机的已经登录自己用户账号的该专用软件中收到付款确认信息,从而双方都能确认交易支付已经完成。
其中,在以上第1步中,也可以由用户账号C的用户登录用户账号C后向服务商请求生成以用户账号C为收款方和以用户账号B为代收方的代收识别码。
本实施例在以上的全部步骤和特征之外还可以具有以上发明内容中或以下技术特征中所述的任何适用的步骤或特征,或者,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以按照以上发明内容中或以下技术特征中所述的任何适用的步骤或特征对本实施例进行变形或变更——以与本实施例具体方案所不同的方式来实现本发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不可能在说明书中穷尽,但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根据以上发明内容或以下技术特征进行变形或变更,这些变形或变更的具体方案显然也都属于本发明说明书已公开和所支持的范围。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中,服务平台是一个与QQ、微信、支付宝相同的全平台的服务商,服务商通过互联网向用户提供服务,服务商在手机上发布有针对安桌、苹果IOS和视窗等不同操作系统的客户端软件。在服务商注册有账号的用户,可以把自己的银行账号与用户在服务商的账号相关联或者用户可以直接向用户在服务商的账号中存款,然后,用户可以通过自己在服务商的账号向服务商的其它用户账号进行付款。
以下通过服务商的3个用户账号A、B、C为例进行说明。用户账号C的用户是一位商家,用户账号B的用户是用户账号C的用户商家的员工,用户账号A是一位来这个商家进行购买的顾客。
第1步,用户账号C的用户使用手机或电脑上服务商发布的专用程序登录自己在服务商的用户账号C,然后该用户在该专用程序的界面中输入用户账号B来请求服务商生成以用户账号C为收款方并以用户账号B为代收方的代收识别码,服务商在收到请求后会生成一个专用的二维码,根据该二维码可以对应到用户账号B作为代收方和用户账号C代为收款方,服务商将该二维码通过互联网发送给用户账号C和用户账号B,其中,用户账号C或用户账号B的用户可以将该二维码打印出来以方便使用。
第2步,作为商家顾客的用户账号A的用户要向用户账号C的用户付款,而这时在该商家进行收款的是商家的员工——用户账号B的用户,这时,用户账号B的用户使用手机上该服务商发布的专用软件登录自己在服务商的用户账号B从而调出以上二维码或者用户账号B的用户拿出事先打印好的以上二维码。用户账号A的用户使用使用手机上该服务商发布的专用软件登录自己在服务商的用户账号A,然后调用该专用软件的功能使用手机扫描该二维码,这时该专用软件界面上出现支付画面,用户账号A的用户在支付画面上输入金额和密码等之后进行付款。
第3步,服务商在通过互联网收到用户账号A的用户的手机发送来的支付请求并确认无误后,服务商在自己平台内操作使用户账号A向服务账号C付款,付款完成后服务商会向用户账号A、B、C发送付款确认信息,该付款确认信息中包括金额和用户账号A、B、C。
第4步,作为付款顾客的用户账号A的用户和作为代收员工的用户账号B的用户都在自己手机的已经登录自己用户账号的该专用软件中收到付款确认信息,从而双方都能确认交易支付已经完成。
其中,在以上第1步中,也可以由用户账号B的用户登录用户账号B后向服务商请求生成以用户账号C为收款方和以用户账号B为代收方的代收识别码。
本实施例在以上的全部步骤和特征之外还可以具有以上发明内容中或以下技术特征中所述的任何适用的步骤或特征,或者,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以按照以上发明内容中或以下技术特征中所述的任何适用的步骤或特征对本实施例进行变形或变更——以与本实施例具体方案所不同的方式来实现本发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不可能在说明书中穷尽,但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根据以上发明内容或以下技术特征进行变形或变更,这些变形或变更的具体方案显然也都属于本发明说明书已公开和所支持的范围。
实施例3
本实施例中,服务平台是一个与QQ、微信、支付宝相同的全平台的服务商,服务商通过互联网向用户提供服务,服务商在手机上发布有针对安桌、苹果IOS和视窗等不同操作系统的客户端软件。在服务商注册有账号的用户,可以把自己的银行账号与用户在服务商的账号相关联或者用户可以直接向用户在服务商的账号中存款,然后,用户可以通过自己在服务商的账号向服务商的其它用户账号进行付款。
以下通过服务商的3个用户账号A、B、C为例进行说明。用户账号C的用户是一位商家,用户账号B的用户是用户账号C的用户商家的员工,用户账号A是一位来这个商家进行购买的顾客。
第1步,作为商家顾客的用户账号A的用户要向用户账号C的用户付款,而这时在该商家进行收款的是商家的员工——用户账号B的用户,用户账号B的用户使用手机或电脑上服务商发布的专用程序登录自己在服务商的用户账号B,然后该用户在该专用程序的界面中来请求服务商生成以用户账号C为收款方并以用户账号B为代收方的特定金额的代收识别码,服务商在收到请求后会生成一个专用的二维码,根据该二维码可以对应到用户账号B作为代收方和用户账号C代为收款方以及支付金额,服务商将该二维码通过互联网发送给用户账号B。其中,该二维码中还可以包括交易内容的具体信息,如购买物品的目录,该交易内容的具体信息可以由用户账号B的用户在手机上输入,例如用户账号B的用户用自己手机扫描收款台生成的二维码来向手机输入交易内容的具体信息。
第2步,用户账号A的用户使用使用手机上该服务商发布的专用软件登录自己在服务商的用户账号A,然后调用该专用软件的功能使用手机扫描该二维码,这时该专用软件界面上出现支付画面,用户账号A的用户确认支付画面的输入金额(和交易内容)无误后输入密码进行付款。
第3步,服务商在通过互联网收到用户账号A的用户的手机发送来的支付请求并确认无误后,服务商在自己平台内操作使用户账号A向服务账号C付款,付款完成后服务商会向用户账号A、B、C发送付款确认信息,该付款确认信息中包括金额和用户账号A、B、C(以及交易内容的具体信息)。
第4步,作为付款顾客的用户账号A的用户和作为代收员工的用户账号B的用户都在自己手机的已经登录自己用户账号的该专用软件中收到付款确认信息,从而双方都能确认交易支付已经完成。
本实施例在以上的全部步骤和特征之外还可以具有以上发明内容中或以下技术特征中所述的任何适用的步骤或特征,或者,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以按照以上发明内容中或以下技术特征中所述的任何适用的步骤或特征对本实施例进行变形或变更——以与本实施例具体方案所不同的方式来实现本发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不可能在说明书中穷尽,但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根据以上发明内容或以下技术特征进行变形或变更,这些变形或变更的具体方案显然也都属于本发明说明书已公开和所支持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支付收款的系统,包括用户、手机和服务平台,其特征在于,服务平台能够通过网络与手机相互通讯,服务平台发布有可以在手机上运行的软件终端,不同用户分别在服务平台具有用户账号,不同用户都能分别使用不同手机上的该软件终端来登录自己在服务平台的同一用户账号,一个用户账号能够使用该软件终端通过服务平台向另一用户账号进行付款,其中,服务平台的两个不同用户账号能够分别作为代收方和收款方,服务平台能够为该代收方和收款方生成代收识别码,其中,在手机的该软件终端已经登录作为支付方的用户账号时用户能够通过向该手机输入该代收识别码来使支付方向收款方进行付款,其中,该付款完成后代收方用户账号会收到付款确认信息,其中,付款完成后支付方用户账号会收到付款确认信息。
2.一种支付收款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服务平台能够通过网络与手机相互通讯,服务平台发布有可以在手机上运行的软件终端,不同用户分别在服务平台具有用户账号,不同用户都能分别使用不同手机上的该软件终端来登录自己在服务平台的同一用户账号,一个用户账号能够使用该软件终端通过服务平台向另一用户账号进行付款,其中,服务平台的两个不同用户账号能够分别作为代收方和收款方,服务平台能够为该代收方和收款方生成代收识别码,其中,在手机的该软件终端已经登录作为支付方的用户账号时用户能够通过向该手机输入该代收识别码来使支付方向收款方进行付款,其中,该付款完成后代收方用户账号会收到付款确认信息,其中,付款完成后支付方用户账号会收到付款确认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支付收款的系统或方法,其特征在于,代收识别码是二维码或图形码,用户向该手机输入该代收识别码具体是指用户用该手机扫描所述二维码或图形码。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支付收款的系统或方法,其特征在于,多次不同的付款中能使用同一的代收识别码,该同一的代收识别码能对应确定代收方和收款方。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支付收款的系统或方法,其特征在于,付款能使用为本次付款专门生成的代收识别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支付收款的系统或方法,其特征在于,专门生成的代收识别码能对应确定代收方、收款方和付款金额。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支付收款的系统或方法,其特征在于,能够在服务平台收款的用户账号都能够作为收款方,能够在服务平台付款的用户账号都能够作为支付方,服务平台的用户账号都能够作为任一收款方的代收方。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支付收款的系统或方法,其特征在于,能够在服务平台收款的用户账号都能够作为收款方并且在手机的该软件终端登录该收款方用户账号后用户能够在该软件终端上以服务平台的其它用户账号作为代收方向服务平台请求代收识别码。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支付收款的系统或方法,其特征在于,服务平台的用户账号都能够作为代收方并且在手机的该软件终端登录该代收方用户账号后用户能够在该软件终端上以能够在服务平台收款的其它用户账号作为收款方向服务平台请求代收识别码。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支付收款的系统或方法,其特征在于,具有以下特征中之一项或几项或全部:
1)使用手机上该终端软件登录收款方或代收方的用户账号后,用户能在该终端软件界面中向服务平台请求为收款方和代收方生成代收识别码,而服务商在生成代收识别码后会将该代收识别码返回该终端软件;
2)同一用户账号能够作为代收方为不同用户账号的不同收款方进行收款;
3)付款完成后支付方用户账号会收到付款确认信息;
4)付款完成后收款方用户账号会收到付款确认信息;
5)付款确认信息中包括支付金额、支付方信息、收款方信息和代收方信息;
6)支付方信息、收款方信息和代收方信息分别是支付方用户账号、收款方用户账号和代收方用户账号;
7)使用手机的该终端软件登录收款方或代收方的用户账号后,手机屏幕上能够显示代收识别码;
8)登录收款方或代收方的用户账号后,能够打印出代收识别码;
9)所述的软件终端能够有用于不同操作系统的不同版本;
10)所述网络是互联网;
11)用户在登录该收款方用户账号后能查看到通过该代收识别码收到的付款并能够识别出该付款是通过该代收识别码进行的。
CN201710097515.1A 2016-03-18 2016-04-03 支付收款的系统或方法 Pending CN106845982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159302 2016-03-18
CN2016101593022 2016-03-18
CN201610204492.5A CN105913586A (zh) 2016-03-18 2016-04-03 支付收款的系统或方法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204492.5A Division CN105913586A (zh) 2016-03-18 2016-04-03 支付收款的系统或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845982A true CN106845982A (zh) 2017-06-13

Family

ID=56745312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204492.5A Withdrawn CN105913586A (zh) 2016-03-18 2016-04-03 支付收款的系统或方法
CN201710097515.1A Pending CN106845982A (zh) 2016-03-18 2016-04-03 支付收款的系统或方法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204492.5A Withdrawn CN105913586A (zh) 2016-03-18 2016-04-03 支付收款的系统或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2) CN105913586A (zh)
WO (1) WO201715714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913586A (zh) * 2016-03-18 2016-08-31 任少华 支付收款的系统或方法
CN110288330B (zh) * 2019-05-29 2021-08-27 心医国际数字医疗系统(大连)有限公司 一种可代收的聚合支付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050567A (zh) * 2014-05-30 2014-09-17 深圳天珑无线科技有限公司 离线模式下的数据交互方法、终端以及服务器
CN104574074A (zh) * 2013-10-22 2015-04-29 李宏 一种用于付款方和收款方实时付款和收款的方法及系统
CN104599113A (zh) * 2013-10-31 2015-05-06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5337933A (zh) * 2014-07-03 2016-02-17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创建子账户的方法、系统以及主账户装置和子账户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510190A (en) * 2013-01-29 2014-07-30 Cashincode Ltd Payment method using mobile devices
CN103198403A (zh) * 2013-03-12 2013-07-10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一种基于二维码的安全移动支付方法
CN105913586A (zh) * 2016-03-18 2016-08-31 任少华 支付收款的系统或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574074A (zh) * 2013-10-22 2015-04-29 李宏 一种用于付款方和收款方实时付款和收款的方法及系统
CN104599113A (zh) * 2013-10-31 2015-05-06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4050567A (zh) * 2014-05-30 2014-09-17 深圳天珑无线科技有限公司 离线模式下的数据交互方法、终端以及服务器
CN105337933A (zh) * 2014-07-03 2016-02-17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创建子账户的方法、系统以及主账户装置和子账户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7157148A1 (zh) 2017-09-21
CN105913586A (zh) 2016-08-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487126B2 (en) Computer network method for conducting payment over a network by debiting and crediting utilities accounts
US8200260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processing purchase transactions between mobile phones
US9043240B2 (en) Systems,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mobile companion prepaid card
US7461010B2 (en) Computer network method for conducting payment over a network by debiting and crediting telecommunication accounts
CN108027925B (zh) 一种使用二维码的无卡支付方法及其系统
US20120284130A1 (en) Barcode checkout at point of sale
US20180082275A1 (en) Transaction verification system
JP2009510589A (ja) モバイル通信装置を利用した代金決済についての方法とシステム
US20150012371A1 (en) Alternative payment implementation for electronic retailers
US20120290480A1 (en) Electronic payment using transaction identity codes
EA036171B1 (ru) Способ осуществления платежей за товары или услуги с использованием мобильного телефона
WO2007028004A2 (en) Credit proxy system and method
US11928654B2 (en) Application program interface for conversion of stored value cards
CN109598490A (zh) 交易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6845982A (zh) 支付收款的系统或方法
KR100837816B1 (ko) 이동통신 단말기를 이용한 복합결제 서비스 방법
KR20050091203A (ko) 후불결제 처리방법
US20120143751A1 (en) Gift card system including virtual gift card and card aggregator
US20100131375A1 (en) Money transfer payments for mobile wireless device prepaid services
RU57037U1 (ru) Система для электронных платежей за мобильный контент, товары и услуги в подвижной сети связи
AU2004100516A4 (en) Purchasing goods or services on the Internet
SE2250013A1 (en) Payment method, system and computer software product
GB2566591A (en) Dynamic currency conversion system and method
US20150227900A1 (en) Business to business invoice generation and payment system and method using mobile phones
AU2008203036A1 (en) Business rating system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0613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