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845950A - 一种符合二元体系的数字币 - Google Patents

一种符合二元体系的数字币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845950A
CN106845950A CN201710065186.2A CN201710065186A CN106845950A CN 106845950 A CN106845950 A CN 106845950A CN 201710065186 A CN201710065186 A CN 201710065186A CN 106845950 A CN106845950 A CN 10684595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gital currency
message
digital
credible platform
back si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065186.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吕文华
宛海加
董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710065186.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845950A/zh
Priority to PCT/CN2017/084697 priority patent/WO2018141143A1/zh
Publication of CN10684595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84595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20/00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 G06Q20/04Payment circuits
    • G06Q20/06Private payment circuits, e.g. involving electronic currency used among participants of a common payment scheme
    • G06Q20/065Private payment circuits, e.g. involving electronic currency used among participants of a common payment scheme using e-cash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20/00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 G06Q20/38Payment protocols; Details thereof
    • G06Q20/40Authorisation, e.g. identification of payer or payee, verification of customer or shop credentials; Review and approval of payers, e.g. check credit lines or negative lists
    • G06Q20/401Transaction verifica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20/00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 G06Q20/38Payment protocols; Details thereof
    • G06Q20/382Payment protocols; Details thereof insuring higher security of transaction
    • G06Q20/3821Electronic credentials
    • G06Q20/38215Use of certificates or encrypted proofs of transaction right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20/00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 G06Q20/38Payment protocols; Details thereof
    • G06Q20/382Payment protocols; Details thereof insuring higher security of transaction
    • G06Q20/3825Use of electronic signatures

Landscapes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Accounting & Taxation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Finance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Financial Or Insurance-Related Operations Such As Payment And Settlem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符合二元体系的数字币,所述数字币包括:数字币正面报文,用于在流通环节中将使用含有发送者数字证书对数字币正面报文的币面内容摘要进行数字签名字段的数字币正面报文传送至接收者进行展示;和数字币背面报文,用于使用可信平台的数字证书或登记中心的数字证书对数字币正面报文从发送端到接收端的信息进行鉴证加签,数字币背面报文作为数字币存根不在用户端间流转,不离开可信平台。本发明实现“纸币的数字化”并利用该技术发行新币种,减少货币发行中的各类成本,有效降低传统纸币沉淀睡眠所造成的发行量失准,有效改善传统纸在流通环节中无法追踪、追查和统计分析的不利情况,有效提高持有者的保管和运输安全的技术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符合二元体系的数字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互联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符合二元体系的数字币。
背景技术
纸币:俗称为“钱”,对于当今每一个人来说都不陌生。纸币存在诸多不便和弊端,例如:一、防伪的成本:纸币防伪需要花费大量的成本在印制、验钞等环节。二、运输的成本:运钞车、押运人员等。三、补发的成本:易旧、损坏、损毁。纸币在流通环节中存在易旧、损坏等现象,在保存环节存在损毁或焚毁等情况。需要定期补发新币回收旧币。四、沉淀的代价:中国人爱存现金尤其是广大农村,大量货币被存在家中导致一部分货币不能参与市场流通,政府只能通过加大发行,量补发纸币、加大信贷和预算额度来避免通货紧缩这从某种角度说,纸币睡眠也扰乱货币发行的稳定性。五、匿名的弊端:由于纸币不具备流转痕迹的追踪功能,导致大量行贿受贿、洗黑钱等现象存在。六、盗抢的损失:易被盗或被抢,携带大量纸币现金是不安全的。也不方便。
比特币:已经被央行定义为“一种有价值的商品。而非货币”。比特币没有发行主体、随机开采。更类似于原始的黄金采矿。是一种人人皆可挖矿的原始形态。之所以盛行被膜拜是因为比特币可开采的数量有限,也即可出现的梅数有上限。因而被视为网络黄金。比特币的底层是以区块链技术作为支撑,是一个全民挖矿的游戏,其核心要点是“共同见证、共同信任。”。这种共同见证的底层支撑便是区块链技术。而区块链技术的核心又是去中心化,无中心的纯互联互信的理念。也正是因为这种去中心化的“乌托邦”特性,使得比特币不能称为一个国家的法定货币。也使得区块链技术难以融入现有二元体系(央行+商业银行)的银行机制之中,更不可能接受以区块链技术实现的“乌托邦”式的数字币发行机制。数字币的发行必须由央行统一管控,对于数字币面值设计、发行数量、流通和回笼等有序的管理和有效的监控。因此,可以明确说比特币乃至其底层的区块链技术存在先天性缺陷
网币:如“Q币”、“游戏币”、“xx豆”等,仅仅是某个商家自己记账的一种方式,与网站积分属同等类型。无论是从技术角度或是从发行机制的角度说,网币都不能等同于数字币。
因此,急需一种技术实现“纸币的数字化”或利用该技术发行数字形式的新币种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理想的数字币首先要符合银行业的二元体系架构,有明确的发行主体且对于发行、流通、回收均可控。在二元的银行体系中可存可取。在个人之间(C2C)可离线转移。在商业消费(B2C)中可收可付。在流通环节中做到实名持有,实名签收签付,对流转痕迹可跟踪、可追查、可分析。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符合二元体系的数字币,利用该技术实现“纸币的数字化”或利用该技术发行新币种,可达到减少货币发行中的各类成本,有效降低传统纸币沉淀睡眠所造成的发行量失准,有效改善传统纸在流通环节中无法追踪、追查和统计分析的不利情况,有效提高持有者的保管和运输安全:以及适应互联网时代电子商务大环境改善网上支付、交易的应用体验和安全需要的目的。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符合二元体系的数字币,所述数字币包括:
数字币正面报文,用于在流通环节中将使用含有发送端数字证书对数字币正面报文的币面内容摘要进行数字签名字段的数字币正面报文传送至接收端进行展示;和
数字币背面报文,用于使用可信平台的数字证书或登记中心的数字证书对数字币正面报文从发送端到接收端的信息进行鉴证加签,数字币背面报文作为数字币存根不在用户端间流转,不离开可信平台。
进一步的,所述数字币正面报文包括但不限于,数字币正面的文字内容、图案信息和/或发行机构数字证书签名;
数字币背面报文包括但不限于,数字币背面的文字内容、图案信息、发行机构数字证书签名、前任持有者数字证书签名、现任持有者数字证书签名和/或登记中心数字证书签名。
进一步的,所述数字币正面的文字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报文头、发行机构、数字币面值、数字币单位、年号和/或币号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数字币正面的图案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图章代码、图案代码和/或底纹代码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数字币背面的文字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报文头、发行机构、数字币面值、数字币单位、年号、币号和/或币号派生码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数字币背面的图案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图章代码、图案代码和/或底纹代码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登记中心数字证书用于对发送端和/或接收端签名流转信息的鉴证签名。
进一步的,所述币号由币号发生器产生,包括但不限于由冠字以及唯一序号组合之后生成的数字币的唯一币号,所述币号在数字币发行时分发至数字币正面报文和数字币背面报文;
所述数字币的报文头、发行机构、数字币面值、数字币单位、年号、币号派生码、图章代码、图案代码、底纹代码的内容由发行机构预先设定,导入造币服务器中。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二元体系数字币的流通方法,应用于所述的一种符合二元体系的数字币,该方法包括:
发送端向可信平台发送对数字币正面报文进行签付的第一交易报文;
接收可信平台返回的第一受理结果;
基于第一受理结果向接收端发送签转中的数字币正面报文。
进一步的,所述发送端向可信平台发送对数字币正面报文进行签付的第一交易报文,包括:
发送端通过握手协议获取接收端信息;
向服务器请求基于数字币正面报文的交易报文,
接收服务器返回的基于数字币正面报文的第一交易报文,使用发送端数字证书对所述第一交易报文进行签名,通过与可信平台建立的可信通道,将签名后的第一交易报文发送至可信平台,所述第一交易报文至少携带接收端信息。
进一步的,所述接收可信平台返回的第一受理结果,包括:
接收可信平台返回的签付成功的第一受理结果,所述第一受理结果携带的交易时间;同时锁定数字币正面报文的流通权限,仅开放基于第一交易报文中的交易内容的操作权限;或
接收可信平台返回的签付失败的第一受理结果,停止对数字币背面报文的后续操作。
进一步的,所述基于第一受理结果向接收端发送签转中的数字币正面报文之后,包括:
接收可信平台返回的第二受理结果,所述第二受理结果包括:
交易时间内,接收可信平台返回的签收成功提示信息,或
交易时间超时,接收可信平台返回的签收失败提示信息,同时接收具备流通权限的所述数字币正面报文。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二元体系数字币的流通方法,应用于所述的一种符合二元体系的数字币,该方法包括:
可信平台接收并验证发送端发送的对数字币正面报文签付后的第一交易报文及接收并验证接收端发送的对数字币正面报文签收后的第二交易报文;
更新基于第二交易报文对应的数字币背面报文中的当前持有者信息,并对数字币背面报文鉴证加签后;分别向发送端和接收端返回第二受理结果。
进一步的,所述可信平台接收并验证发送端发送的对数字币正面报文签付后的第一交易报文,包括:
可信平台接收发送端发送的对数字币正面报文签名后的第一交易报文;
调取发送端公钥证书验证第一交易报文的签名,验证通过后,在交易时间内冻结所述第一交易报文对应的数字币背面报文;向发送端返回签付成功的第一受理结果;
验证不通过后,向所述发送端返回签付失败的第一受理结果,停止对数字币背面报文的后续操作。
进一步的,所述可信平台接收并验证接收端发送的对数字币正面报文签付后的第二交易报文,更新基于第二交易报文对应的数字币背面报文中的当前持有者信息,并对数字币背面报文鉴证加签后;分别向发送端和接收端返回第二受理结果,包括:
在交易时间之内收到接收端发送的签名后的第二交易报文,调取接收端公钥证书验证第二交易报文的签名,验证通过后,解冻所述第二交易报文对应的数字币背面报文;基于所述第二交易报文,更新数字币背面的持有者信息,并使用可信平台的数字证书对数字币背面报文鉴证加签;分别向发送端和接收端返回签收成功的第二受理结果;
验证不通过后,解冻所述第一交易报文对应的数字币背面报文,分别向发送端和接收端返回签收失败的第二受理结果;
未在交易时间内收到接收端发送的签名后的第二交易报文,解冻所述第一交易报文对应的数字币背面报文,分别向发送端和接收端返回签收失败的第二受理结果。
进一步的,所述验证不通过,包括但不限于,同一数字币正面报文被重复签付或发送端的数字证书不合格。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二元体系数字币的流通方法,应用于所述的一种符合二元体系的数字币,该方法包括:
接收端接收发送端发送的签转中的数字币正面报文;
向可信平台发送对数字币正面报文进行签收的第二交易报文;
基于所述第二交易报文接收可信平台返回的第二受理结果。
进一步的,所述向可信平台发送对数字币正面报文进行签收的第二交易报文,包括:
接收端通过握手协议获取发送端信息;
向服务器请求基于数字币正面报文的交易报文反馈请求,
接收服务器返回的基于数字币正面报文的第二交易报文,使用接收端数字证书对所述第二交易报文进行签名,通过与可信平台建立的可信通道,在交易时间内,将签名后的第二交易报文发送至可信平台,所述第二交易报文至少携带发送端信息。
进一步的,所述接收可信平台返回的第二受理结果,包括:
接收可信平台返回的签收成功的第二受理结果;同时存储具备流通权限的数字币正面报文;或
接收可信平台返回的签收失败的第二受理结果,同时将接收到的发送端发送的签转中的数字币正面报文删除。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二元体系数字币的流通方法,该方法包括:
发送端向可信平台发送对数字币正面报文进行签付的第一交易报文;
可信平台接收并验证发送端发送的对数字币正面报文签付后的第一交易报文后,向发送端返回第一受理结果;
发送端接收所述第一受理结果后,向接收端发送签转中的数字币正面报文;
接收端向可信平台发送对数字币正面报文进行签收的第二交易报文;
可信平台接收并验证接收端发送的对数字币正面报文签收后的第二交易报文,更新基于第二交易报文对应的数字币背面报文中的当前持有者信息,并对数字币背面报文鉴证加签后;分别向发送端和接收端返回第二受理结果。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二元体系数字币的流通系统,该系统包括:
第一发送端发送模块,用于通过发送端向可信平台发送对数字币正面报文进行签付的第一交易报文;
发送端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可信平台返回的第一受理结果;
第二发送端发送模块,用于基于第一受理结果向接收端发送签转中的数字币正面报文。
第一发送端发送模块,包括:
第一握手协议单元,用于由发送端通过握手协议获取接收端信息;
第一请求单元,用于向服务器请求基于数字币正面报文的交易报文,
第一发送单元,用于接收服务器返回的基于数字币正面报文的第一交易报文,使用发送端数字证书对所述第一交易报文进行签名,通过与可信平台建立的可信通道,将签名后的第一交易报文发送至可信平台,所述第一交易报文至少携带接收端信息。
进一步的,发送端接收模块,包括:
第一接收单元,用于接收可信平台返回的签付成功的第一受理结果,所述第一受理结果携带的交易时间;同时锁定数字币正面报文的流通权限,仅开放基于第一交易报文中的交易内容的操作权限;或
第二接收单元,用于接收可信平台返回的签付失败的第一受理结果,停止对数字币背面报文的后续操作。
进一步的,还包括:接收可信平台返回的第二受理结果,所述第二受理结果包括:
第三接收单元,用于在交易时间内,接收可信平台返回的签收成功提示信息,或
第四接收单元,用于在交易时间超时后,接收可信平台返回的签收失败提示信息,同时接收具备流通权限的所述数字币正面报文。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二元体系数字币的流通系统,该系统包括:
接收验证模块,用于通过可信平台接收并验证发送端发送的对数字币正面报文签付后的第一交易报文及接收并验证接收端发送的对数字币正面报文签收后的第二交易报文;
更新加签模块,用于更新基于第二交易报文对应的数字币背面报文中的当前持有者信息,并对数字币背面报文鉴证加签后;分别向发送端和接收端返回第二受理结果。
进一步的,所述接收验证模块,包括:
接收验证单元,用于在可信平台接收发送端发送的对数字币正面报文签名后的第一交易报文后;
调取发送端公钥证书验证第一交易报文的签名,验证通过后,在交易时间内冻结所述第一交易报文对应的数字币背面报文;向发送端返回签付成功的第一受理结果;
验证不通过后,向所述发送端返回签付失败的第一受理结果,停止对数字币背面报文的后续操作。
进一步的,所述更新加签模块,包括:
更新加签单元,用于在交易时间之内收到接收端发送的签名后的第二交易报文,调取接收端公钥证书验证第二交易报文的签名,验证通过后,解冻所述第二交易报文对应的数字币背面报文;基于所述第二交易报文,更新数字币背面的持有者信息,并使用可信平台的数字证书对数字币背面报文鉴证加签;分别向发送端和接收端返回签收成功的第二受理结果;
验证不通过后,解冻所述第一交易报文对应的数字币背面报文,分别向发送端和接收端返回签收失败的第二受理结果;
未在交易时间内收到接收端发送的签名后的第二交易报文,解冻所述第一交易报文对应的数字币背面报文,分别向发送端和接收端返回签收失败的第二受理结果。
进一步的,所述验证不通过,包括但不限于,同一数字币正面报文被重复签付或发送端的数字证书不合格。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二元体系数字币的流通系统,该系统包括:
第一接收端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端接收发送端发送的签转中的数字币正面报文;
接收端发送模块,用于向可信平台发送对数字币正面报文进行签收的第二交易报文;
第二接收端接收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第二交易报文接收可信平台返回的第二受理结果。
进一步的,所述接收端发送模块,包括:
接收端发送单元,用于接收端通过握手协议获取发送端信息;
第二请求单元,用于向服务器请求基于数字币正面报文的交易报文反馈请求,
接收端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服务器返回的基于数字币正面报文的第二交易报文,使用接收端数字证书对所述第二交易报文进行签名,通过与可信平台建立的可信通道,在交易时间内,将签名后的第二交易报文发送至可信平台,所述第二交易报文至少携带发送端信息。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接收端接收模块,包括:
第二接收端接收单元,用于接收可信平台返回的签收成功的第二受理结果;同时存储具备流通权限的数字币正面报文;或
接收可信平台返回的签收失败的第二受理结果,同时将接收到的发送端发送的签转中的数字币正面报文删除。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二元体系数字币的流通设备,包括所述的系统。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二元体系数字币的运行系统,应用于所述的一种符合二元体系的数字币或所述的二元体系数字币的流通方法,所述系统包括:
发行库,用于签收并存储出厂后的数字币,将数字币正面报文签名后分发至银行库,同时将数字币背面报文签名后分发至可信平台;
银行库,为数字币正面报文从发行库出库向银行分发的中间流转库,用于签收并存储所述发行库分发的数字币正面报文;
可信平台,用于签收并存储发行库分发的数字币背面报文,记录数字币背面报文流转的签转信息,并对所述签转信息进行加签和验证管理;
登记中心,用于登记并管理可信平台上传的数字币在造币、流转和/或流通环节中的数据;
认证中心,用于验证可信平台上传的数字币在流转和/或流通环节中的数据,并管理可信平台上传的数字币在流转和/或流通环节中的权属认证事务;
数据分析中心,用于对登记中心和/或认证中心上传的数据进行监管、监控、预测和/或预警。
进一步的,所述可信平台中,对签转信息进行加签和验证管理,包括:
使用可信平台数字证书对签转信息签名,验证发行系统、银行系统和/或用户客户端对数字币背面报文的数字签名;
向登记中心登记数字币的当前持有人的身份;
向登记中心申请,按指令删除数字币背面报文;
向登记中心申请,按指令向合法持有者换发新数字币。
进一步的,所述对登记中心和/或认证中心上传的数据进行监管、监控、预测和/或预警,包括但不限于根据登记中心和/或认证中心记录的数字币流通痕迹进行分析,对数字币的发行量评估控制和/或对数字币流通走向、不同面值使用率按需进行大数据提取。
进一步的,还包括造币系统;
所述造币系统,用于制造符合二元体系的数字币,使用造币系统数字证书对所述数字币内容进行数字签名,并将签名结果写入数字币报文中相应字段,通过与发行系统建立的可信通道,将数字币出厂并发送至发行系统的发行库中。
进一步的,所述造币系统,还包括样式设置装置、批次设置装置和币号发生器装置;
所述样式设置装置,用于设定包括但不限于数字币的报文头、发行机构、数字币面值、数字币单位和/或年号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批次设置装置,用于设定包括但不限于数字币的批次号和/或生产数量参数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币号发生器,用于产生包括但不限于由冠字、序号中的一种或多种构成独一无二的组合币号,其中,所述冠字包括但不限于由冠头、批次号组成信息;所述币号在数字币发行时分发至数字币正面报文和数字币背面报文。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二元体系数字币的运行方法,应用于所述的一种符合二元体系的数字币或所述的二元体系数字币的流通系统,所述方法包括:
发行库签收并存储出厂后的数字币,将数字币正面报文签名后分发至银行库,同时将数字币背面报文签名后分发至可信平台;
银行库签收并存储所述发行库分发的数字币正面报文,为数字币正面报文从发行库出库向银行分发的中间流转库;
可信平台签收并存储发行库分发的数字币背面报文,记录数字币背面报文流转的签转信息,并对所述签转信息进行加签和验证管理;
登记中心登记并管理可信平台上传的数字币在造币、流转和/或流通环节中的数据;
认证中心验证可信平台上传的数字币在流转和/或流通环节中的数据,并管理可信平台上传的数字币在流转和/或流通环节中的权属认证事务;
数据分析中心对登记中心和/或认证中心上传的数据进行监管、监控、预测和/或预警。
所述发行库签收并存储出厂后的数字币之前,还包括:
造币系统制造符合二元体系的数字币,使用造币系统数字证书对所述数字币内容进行数字签名,并将签名结果写入数字币报文中相应字段,通过与发行系统建立的可信通道,将数字币出厂并发送至发行系统的发行库中的步骤。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符合二元体系的数字币,所述数字币包括:数字币正面报文,用于在流通环节中将发送端数字证书对数字币正面报文的币面内容摘要进行数字签名的字段作为数字币正面报文的组成部分流转传送至接收端进行展示;和数字币背面报文,用于使用可信平台的数字证书或登记中心的数字证书对数字币正面报文流转的签转信息进行鉴证加签,数字币背面报文不参与流转,不离开可信平台的技术方案,实现了“纸币的数字化”,并可利用该技术发行新币种。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可有效减少货币发行中的各类成本:防伪的成本:纸币防伪需要花费大量的成本在印制、验钞等环节。二、运输的成本:运钞车、押运人员等。三、补发的成本:易旧、损坏、损毁。纸币在流通环节中存在易旧、损坏等现象,在保存环节存在损毁或焚毁等情况。需要定期补发新币回收旧币。
可有效降低传统纸币沉淀睡眠所造成的发行量失准:中国人爱存现金尤其是广大农村,大量货币被存在家中导致一部分货币不能参与市场流通,政府只能通过加大发行,量补发纸币、加大信贷和预算额度来避免通货紧缩这从某种角度说,纸币睡眠也扰乱货币发行的稳定性。
可有效改善传统纸在流通环节中无法追踪、追查和统计分析的不利情况:匿名的弊端:由于纸币不具备流转痕迹的追踪功能,导致大量行贿受贿、洗黑钱等现象存在。
可有效提高持有者的保管和运输安全:传统纸币易被盗或被抢,携带大量纸币现金是不安全的。也不方便。
适应互联网时代电子商务大环境改善网上支付、交易的应用体验和安全需要。符合政府倡导的“互联网+”政策方向。
也可用于换互联网应用领域中的网币、游戏币、代金劵等。其作用与好处与上述法定货币基本相同,不再逐一列举。
附图说明
图1为根据本发明的一种符合二元体系的数字币的结构框图;
图2为据本发明的一种符合二元体系的数字币正面报文实例之一;
图3为据本发明的一种符合二元体系的数字币背面报文实例之一;
图4为根据本发明的一种二元体系数字币的流通方法的流程图之一;
图5为根据本发明的一种二元体系数字币的流通方法的流程图之二;
图6为根据本发明的一种二元体系数字币的流通方法的流程图之三;
图7为根据本发明的一种二元体系数字币的流通方法的流程图之四;
图8为根据本发明的一种二元体系数字币的流通系统的结构框图之一;
图9为根据本发明的一种二元体系数字币的流通系统的结构框图之二;
图10为根据本发明的一种二元体系数字币的流通系统的结构框图之三;
图11为根据本发明的一种二元体系数字币的流通设备的结构框图之一;
图12为根据本发明的一种二元体系数字币的流通设备的结构框图之二;
图13为根据本发明的一种二元体系数字币的流通设备的结构框图之三;
图14为根据本发明的一种二元体系数字币的流通设备的结构框图之四;
图15为根据本发明的一种二元体系数字币的运行系统的结构框图;
图16为根据本发明的一种二元体系数字币的运行方法的流程图;
图17为根据本发明的一种二元体系数字币的应用实例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发明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实施例一
参照图1,图1示出了一种符合二元体系的数字币100的结构框图。所述数字币100包括:
数字币正面报文11,用于在流通环节中将使用含有发送端数字证书对数字币正面报文的币面内容摘要进行数字签名字段的数字币正面报文传送至接收端进行展示。使用含有发送端数字证书对数字币正面报文的币面内容摘要进行数字签名,优选为,在数字币发行时使用发行者数字证书对数字币币面报文进行数字签名,可有效杜绝伪造和篡改。和
数字币背面报文12,用于使用可信平台的数字证书或登记中心的数字证书对数字币正面报文从发送端到接收端的信息进行鉴证加签,数字币背面报文作为数字币存根不在用户端间流转,不离开可信平台。
所述数字证书的电子签名具有不可伪造和不可篡改的特性,包括但不限于有证书颁发机构、证书持有人和签名时间戳的非对称密钥加密方式且支持国密算法SM2、SM3、SM4的电子签名。数字币正面报文、数字币背面报文(数字币存根)中的所有签名,以及数字币正面报文、数字币背面报文的所有传输通讯均适用符合国密(SM2、SM3、SM4)的算法标准。以及也支持国际通用的RSA算法标准。即同时支持自适应双算法标准。可信平台为登记中心的下一级,可统称为“父子”关系,因此,为了给登记中心减轻压力,可由可信平台的数字证书或登记中心的数字证书进行鉴证加签。
进一步的,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数字币正面报文11包括但不限于,数字币正面的文字内容、图案信息和/或发行机构数字证书签名;
数字币背面报文(票根)12包括但不限于,数字币背面的文字内容、图案信息、发行机构数字证书签名、前任持有者数字证书签名、现任持有者数字证书签名和/或登记中心数字证书签名。
进一步的,所述数字币正面的文字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报文头、发行机构、数字币面值、数字币单位、年号和/或币号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数字币正面的图案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图章代码、图案代码和/或底纹代码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数字币背面的文字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报文头、发行机构、数字币面值、数字币单位、年号、币号和/或币号派生码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数字币背面的图案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图章代码、图案代码和/或底纹代码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登记中心数字证书用于对发送端和/或接收端签名流转信息的鉴证签名。
进一步的,所述币号由币号发生器产生,包括但不限于由冠字以及唯一序号组合之后生成的数字币的唯一币号,所述币号在数字币发行时分发至数字币正面报文和数字币背面报文;冠字包括但不限于冠头、批次号等组成,所述批次号,包括但不限于:在数字币生成时由设定的批次号、生产数量参数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而成。
所述数字币的报文头、发行机构、数字币面值、数字币单位、年号、币号派生码、图章代码、图案代码、底纹代码的内容由发行机构预先设定,导入造币服务器中。
进一步的,在流通环节中,将所述数字币正面报文转移时,经由发送端和接收端以各自的实名数字证书对数字币正面报文进行签付和签收,同时将数字币正面报文流转的签转信息在数字证书背面报文中进行鉴证加签。
数字币在异手时必须签收签付,即数字币当前持有者欲将此币异手他人时须先使用数字证书电子签名签署转移给谁,该签名结果提交给可信平台并由可信平台对该数字币票根进行登记签转。
接收端收到数字币的正面报文后,在终端中展现数字币内容和图案等信息,接收端也须使用数字证书签收数字币,签收结果提交可信平台对该数字币背面报文(币根)进行登记变更所有者。即接收者变更为该数字币的现任持有者。
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符合二元体系的数字币,数字币正面报文为流通流转报文,发行者数字证书对币面内容摘要进行数字签名,鉴证数字币的真实性,用于在银行存取、商业消费、个人专款等环节中流转传送。数字币背面报文存放在可信平台中不参与流通,记录数字币的状态、当前持有者数字证书签名以及登记中心数字签名。用于在可信平台中进行流转加签登记,不参与任何社会流转,不离开可信平台。在数字币背面报文中(币根)记录数字币的状态、当前持有者数字证书签名以及登记中心数字签名,可对丢失的数字币正面报文提供补发存证。对数字币币根进行流转加签可有效杜绝复制、复用、盗用等问题。数字币币根仅用于可信平台内,不参与社会流转。不离开可信平台(除非是货币回笼时)。本发明中,数字币发行采用“票根存证”策略。数字币发行时将一个币号分发至两个数字币报文中,一个分发至数字币正面报文中(用于流转流通,在用户端展现)。另一个分发至数字币背面报文也即数字币票根(用于流转加签存证,仅在可信平台中不参与流通)。发明人在研究的过程中发现,数字币(正面)在流通流转环节中也会出现丢失和损坏的情况。例如:签付一方以送出而签收的一方因网络故障、手机掉电、软件司机等各种可能性都会导致未能收到数字币,或者受到的数字币报文不完整。此种情况被视为数字币丢失或损坏。由于本发明采用了数字币存根机制,因此当数字币(正面)损坏时使得报失、挂失、都有据可查,数字证书电子签名具有法律效力,数字币存根的签转记录可有效证明该给谁补换新币。
实施例二
参照图4,图4示出了一种二元体系数字币的流通方法的流程图,应用于实施例一所述的一种二元体系数字币100。为数字币签收签付过程中的发送端,包括步骤S210至步骤S230:
在步骤S210中,发送端向可信平台发送对数字币正面报文进行签付的第一交易报文,包括:
发送端通过握手协议获取接收端信息;向服务器请求基于数字币正面报文的交易报文,接收服务器返回的基于数字币正面报文的第一交易报文,使用发送端数字证书对所述第一交易报文进行签名,通过与可信平台建立的可信通道,将签名后的第一交易报文发送至可信平台,所述第一交易报文至少携带接收端信息。
在步骤S220中,接收可信平台返回的第一受理结果,包括:
接收可信平台返回的签付成功的第一受理结果,所述第一受理结果携带的交易时间;同时锁定数字币正面报文的流通权限,仅开放基于第一交易报文中的交易内容的操作权限;或接收可信平台返回的签付失败的第一受理结果,停止对数字币背面报文的后续操作。
在步骤S230中,基于第一受理结果向接收端发送签转中的数字币正面报文,之后,包括:
接收可信平台返回的第二受理结果,所述第二受理结果包括:
交易时间内,接收可信平台返回的签收成功提示信息,或
交易时间超时,接收可信平台返回的签收失败提示信息,同时接收具备流通权限的所述数字币正面报文。
数字币流通环节中,在异手时必须签收签付,即数字币当前持有者欲将此币异手他人时须先使用数字证书电子签名签署转移给谁,该签名结果提交给可信平台并由可信平台对该数字币票根进行登记签转。保证数字币在流通环节中的安全性。
实施例三
参照图5,图5示出了一种二元体系数字币的流通方法的流程图,应用于实施例一所述的一种二元体系数字币100。为数字币签收签付过程中的可信平台,包括步骤S310至步骤S320:
在步骤S310中,可信平台接收并验证发送端发送的对数字币正面报文签付后的第一交易报文及接收端发送的对数字币正面报文签收后的第二交易报文。
所述可信平台接收并验证发送端发送的对数字币正面报文签付后的第一交易报文,包括:
可信平台接收发送端发送的对数字币正面报文签名后的第一交易报文;调取发送端公钥证书验证第一交易报文的签名,验证通过后,在交易时间内冻结所述第一交易报文对应的数字币背面报文;向发送端返回签付成功的第一受理结果;验证不通过后,向所述发送端返回签付失败的第一受理结果,停止对数字币背面报文的后续操作。
在步骤S320中,更新基于第二交易报文对应的数字币背面报文中的当前持有者信息,并对数字币背面报文鉴证加签后;分别向发送端和接收端返回第二受理结果。
进一步的,所述可信平台接收并验证接收端发送的对数字币正面报文签付后的第二交易报文,更新基于第二交易报文对应的数字币背面报文中的当前持有者信息,并对数字币背面报文鉴证加签后;分别向发送端和接收端返回第二受理结果,包括:
在交易时间之内收到接收端发送的签名后的第二交易报文,调取接收端公钥证书验证第二交易报文的签名,验证通过后,解冻所述第二交易报文对应的数字币背面报文;基于所述第二交易报文,更新数字币背面的持有者信息,并使用可信平台的数字证书对数字币背面报文鉴证加签;分别向发送端和接收端返回签收成功的第二受理结果;
验证不通过后,解冻所述第一交易报文对应的数字币背面报文,分别向发送端和接收端返回签收失败的第二受理结果;
未在交易时间内收到接收端发送的签名后的第二交易报文,解冻所述第一交易报文对应的数字币背面报文,分别向发送端和接收端返回签收失败的第二受理结果。
进一步的,所述验证不通过,包括但不限于,同一数字币正面报文被重复签付或发送端的数字证书不合格。
数字币在互联网中进行流通时,参与包括电子商务消费支付、个人专款等活动时为保障数字的防复制、防盗用、防冒用等安全问题,必须由可信平台对数字币存根(数字币背面、也即钱的另一半)进行流转加签和验证管理。这一设计使得在互联网间流转的数字币(正面)更加简单可行。
实施例四
参照图6,图6示出了一种二元体系数字币的流通方法的流程图,应用于实施例一所述的一种二元体系数字币100。为数字币签收签付过程中的接收端,包括步骤S410至步骤S430:
在步骤S410中,接收端接收发送端发送的签转中的数字币正面报文。
在步骤S420中,向可信平台发送对数字币正面报文进行签收的第二交易报文,包括:
接收端通过握手协议获取发送端信息;向服务器请求基于数字币正面报文的交易报文反馈请求,接收服务器返回的基于数字币正面报文的第二交易报文,使用接收端数字证书对所述第二交易报文进行签名,通过与可信平台建立的可信通道,在交易时间内,将签名后的第二交易报文发送至可信平台,所述第二交易报文至少携带发送端信息。
在步骤S430中,基于所述第二交易报文接收可信平台返回的第二受理结果,包括:
接收可信平台返回的签收成功的第二受理结果;同时存储具备流通权限的数字币正面报文;或接收可信平台返回的签收失败的第二受理结果,同时将接收到的发送端发送的签转中的数字币正面报文删除。
数字币流通环节中,在异手时必须签收签付,即数字币当前持有者欲将此币异手他人时须先使用数字证书电子签名签署转移给谁,该签名结果提交给可信平台并由可信平台对该数字币票根进行登记签转。保证数字币在流通环节中的安全性。
实施例五
参照图7,图7示出了一种二元体系数字币的流通方法的流程图,应用于实施例一所述的一种二元体系数字币100。包括步骤S510至步骤S550:
步骤S510中,发送端向可信平台发送对数字币正面报文进行签付的第一交易报文。
步骤S520中,可信平台接收并验证发送端发送的对数字币正面报文签付后的第一交易报文后,向发送端返回第一受理结果。
步骤S530中,发送端接收所述第一受理结果后,向接收端发送签转中的数字币正面报文。
步骤S540中,接收端向可信平台发送对数字币正面报文进行签收的第二交易报文。
步骤S550中,可信平台接收并验证接收端发送的对数字币正面报文签收后的第二交易报文,更新基于第二交易报文对应的数字币背面报文中的当前持有者信息,并对数字币背面报文鉴证加签后;分别向发送端和接收端返回第二受理结果。
在流通环节中,将所述数字币正面报文转移时,经由发送者和接受者以各自的实名数字证书对数字币正面报文进行签付和签收,同时将数字币正面报文流转的签转信息在数字证书背面报文中进行鉴证加签。
数字币在异手时必须签收签付,即数字币当前持有者欲将此币异手他人时须先使用数字证书电子签名签署转移给谁,该签名结果经数字币钱包提交给可信平台并由可信平台对该数字币票根进行登记签转。
接收者收到数字币的正面报文后,在终端中展现数字币内容和图案等信息,接收者也须使用数字证书签收数字币,签收结果提交可信平台对该币币根进行登记变更所有者。即接收者变更为该数字币的当前持有者。
实施例六
参照图8,图8示出了一种二元体系数字币的流通系统200的结构图,应用于实施例一所述的一种二元体系数字币100。该系统包括:
第一发送端发送模块21,用于通过发送端向可信平台发送对数字币正面报文进行签付的第一交易报文。
发送端接收模块22,用于接收可信平台返回的第一受理结果。
第二发送端发送模块23,用于基于第一受理结果向接收端发送签转中的数字币正面报文。
在流通环节中,将所述数字币正面报文转移时,经由发送者以实名数字证书对数字币正面报文进行签付,同时将数字币正面报文流转的签转信息在数字证书背面报文中进行鉴证加签。
数字币在异手时必须签收签付,即数字币当前持有者欲将此币异手他人时须先使用数字证书电子签名签署转移给谁,该签名结果经数字币钱包提交给可信平台并由可信平台对该数字币票根进行登记签转。
实施例七
参照图9,图9示出了一种二元体系数字币的流通系统300的结构图,应用于实施例一所述的一种二元体系数字币100。该系统包括:
接收验证模块31,用于通过可信平台接收并验证发送端发送的对数字币正面报文签付后的第一交易报文及接收端发送的对数字币正面报文签收后的第二交易报文。
更新加签模块32,用于更新基于第二交易报文对应的数字币背面报文中的当前持有者信息,并对数字币背面报文鉴证加签后;分别向发送端和接收端返回第二受理结果。
在流通环节中,将所述数字币正面报文转移时,经由发送者和接受者以各自的实名数字证书对数字币正面报文进行签付和签收,同时将数字币正面报文流转的签转信息在数字证书背面报文中进行鉴证加签。保证数字币的真实性和安全性。
实施例八
参照图10,图10示出了一种二元体系数字币的流通系统400的结构图,应用于实施例一所述的一种二元体系数字币100。该系统包括:
第一接收端接收模块41,用于接收端接收发送端发送的签转中的数字币正面报文。
接收端发送模块42,用于向可信平台发送对数字币正面报文进行签收的第二交易报文。
第二接收端接收模块43,用于基于所述第二交易报文接收可信平台返回的第二受理结果。
在流通环节中,将所述数字币正面报文转移时,经由发送者和接受者以各自的实名数字证书对数字币正面报文进行签付和签收,同时将数字币正面报文流转的签转信息在数字证书背面报文中进行鉴证加签。
数字币在异手时必须签收签付,即数字币当前持有者欲将此币异手他人时须先使用数字证书电子签名签署转移给谁,该签名结果经数字币钱包提交给可信平台并由可信平台对该数字币票根进行登记签转。
接收者收到数字币的正面报文后,在终端中展现数字币内容和图案等信息,接收者也须使用数字证书签收数字币,签收结果提交可信平台对该币币根进行登记变更所有者。即接收者变更为该数字币的当前持有者。
实施例九
参照图11-14,图11-14示出了一种二元体系数字币的流通设备500的结构图,该系统包括所述的系统200,300或400中的一种或多种。
包括但不限于包括所述系统200,300或400中的一种或多种的智能终端,所述智能终端包括但不限于智能手机、电脑、智能穿戴设备等。
实施例十
参照图15,图15示出了一种二元体系数字币的运行系统600的结构图,应用于所述的一种二元体系数字币100或所述的二元体系数字币的流通方法,所述系统包括:
发行库61,用于签收并存储出厂后的数字币,将数字币正面报文签名后分发至银行库,同时将数字币背面报文签名后分发至可信平台;
银行库62,为数字币正面报文从发行库出库向银行分发的中间流转库,用于签收并存储所述发行库分发的数字币正面报文;
可信平台63,用于签收并存储发行库分发的数字币背面报文,记录数字币背面报文流转的签转信息,并对所述签转信息进行加签和验证管理;
登记中心64,用于登记并管理可信平台上传的数字币在造币、流转和/或流通环节中的数据;
认证中心65,用于验证可信平台上传的数字币在流转和/或流通环节中的数据,并管理可信平台上传的数字币在流转和/或流通环节中的权属认证事务;
数据分析中心66,用于对登记中心和/或认证中心上传的数据进行监管、监控、预测和/或预警。
进一步的,所述可信平台中,对签转信息进行加签和验证管理,包括:
使用可信平台数字证书对签转信息签名,验证发行系统、银行系统和/或用户客户端对数字币背面报文的数字签名;
向登记中心登记数字币的当前持有人的身份;
向登记中心申请,按指令删除数字币背面报文;
向登记中心申请,按指令向合法持有者换发新数字币。
进一步的,所述对登记中心和/或认证中心上传的数据进行监管、监控、预测和/或预警,包括但不限于根据登记中心和/或认证中心记录的数字币流通痕迹进行分析,对数字币的发行量评估控制和/或对数字币流通走向、不同面值使用率按需进行大数据提取。
进一步的,还包括造币系统67;
所述造币系统,用于制造符合二元体系的数字币,使用造币系统数字证书对所述数字币内容进行数字签名,并将签名结果写入数字币报文中相应字段,通过与发行系统建立的可信通道,将数字币出厂并发送至发行系统的发行库中。
进一步的,所述造币系统,还包括样式设置装置、批次设置装置和币号发生器装置;
所述样式设置装置,用于设定包括但不限于数字币的报文头、发行机构、数字币面值、数字币单位和/或年号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批次设置装置,用于设定包括但不限于数字币的批次号和/或生产数量参数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币号发生器,用于产生包括但不限于由冠字、序号中的一种或多种构成独一无二的组合币号,其中,所述冠字包括但不限于由冠头、批次号组成信息;所述币号在数字币发行时分发至数字币正面报文和数字币背面报文。
本发明的数字币生成体系完全符合二元体系的银行架构,即:“一币、两库、三中心”。造币环节完全符合现行纸币的流程体系。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一种二元体系数字币的运行系统完全符合二元体系的银行架构,从造币、发行、发放、银行存取、消费、转款、到回笼销毁等所有环节完全符合现行纸币的流程体系。数字币的中央管理架构中包括(数字币,发行库、银行库,登记中心、认证中心、数据分析中心),即:“一币、两库、三中心”。
实施例十一
参照图16,图16示出了一种二元体系数字币的运行方法的流程图,应用于所述的一种二元体系数字币100或所述的二元体系数字币的流通系统,所述方法包括步骤S610至步骤S660:
在步骤S610中,发行库签收并存储出厂后的数字币,将数字币正面报文签名后分发至银行库,同时将数字币背面报文签名后分发至可信平台;
在步骤S620中,银行库签收并存储所述发行库分发的数字币正面报文,为数字币正面报文从发行库出库向银行分发的中间流转库;
在步骤S630中,可信平台签收并存储发行库分发的数字币背面报文,记录数字币背面报文流转的签转信息,并对所述签转信息进行加签和验证管理;
在步骤S640中,登记中心登记并管理可信平台上传的数字币在造币、流转和/或流通环节中的数据;
在步骤S650中,认证中心验证可信平台上传的数字币在流转和/或流通环节中的数据,并管理可信平台上传的数字币在流转和/或流通环节中的权属认证事务;
在步骤S660中,数据分析中心对登记中心和/或认证中心上传的数据进行监管、监控、预测和/或预警。
所述发行库签收并存储出厂后的数字币之前,还包括:
造币系统制造符合二元体系的数字币,使用造币系统数字证书对所述数字币内容进行数字签名,并将签名结果写入数字币报文中相应字段,通过与发行系统建立的可信通道,将数字币出厂并发送至发行系统的发行库中的步骤。
一应用实例,如图17所示,在造币环节中,造币系统制造符合二元体系的数字币,使用造币系统数字证书对所述数字币内容进行数字签名,并将签名结果写入数字币报文中相应字段,通过与发行系统建立的可信通道,将数字币从造币系统发送至发行系统,完成数字币出厂。
数字币分发环节,发行系统接收造币系统发送的数字币,并使用造币系统的公钥证书验证签名结果,并将验签后的数字币存入发行系统的发行库中,并向登记中心登记,设定数字币的发行数量及分发的银行对象后,将数字币从发行系统出库,将指定的银行对象作为当前持有人写入数字币报文中相应字段,使用发行库的数字证书对数字币的内容进行数字签名,并将签名结果写入数字币报文中相应字段,将数字币保存至银行库,并向登记中心登记,数字币从银行库出库后,通过与可信平台建立的可信通道,将数字币背面报文分发至可信平台;通过与指定银行系统建立的可信通道,将数字币正面报文分发至指定银行;
可信平台接收发行系统分发的数字币背面报文,使用发行系统公钥证书验证签名结果,将验签后的数字币背面报文存入数字币存根登记库。
银行系统,接收发行系统发送的数字币正面报文,使用发行系统公钥证书验证签名结果,将验签后的数字币正面报文进行存储。
在数字币流通环节中,发送端提取数字币,向可信平台发送对数字币正面报文进行签付的第一交易报文;可信平台接收并验证发送端发送的对数字币正面报文签付后的第一交易报文后,向发送端返回第一受理结果;发送端接收所述第一受理结果后,向接收端发送签转中的数字币正面报文;接收端向可信平台发送对数字币正面报文进行签收的第二交易报文;可信平台接收并验证接收端发送的对数字币正面报文签收后的第二交易报文,更新基于第二交易报文对应的数字币背面报文中的当前持有者信息,并对数字币背面报文鉴证加签后;分别向发送端和接收端返回第二受理结果。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二元体系数字币,所述数字币包括:数字币正面报文,用于在流通环节中将发送端数字证书对数字币正面报文的币面内容摘要进行数字签名的字段作为数字币正面报文的组成部分流转传送至接收端进行展示;和数字币背面报文,用于使用可信平台的数字证书或登记中心的数字证书对数字币正面报文流转的签转信息进行鉴证加签,数字币背面报文不参与流转,不离开可信平台的技术方案,实现了“纸币的数字化”,并可利用该技术发行新币种。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可有效减少货币发行中的各类成本:防伪的成本:纸币防伪需要花费大量的成本在印制、验钞等环节。二、运输的成本:运钞车、押运人员等。三、补发的成本:易旧、损坏、损毁。纸币在流通环节中存在易旧、损坏等现象,在保存环节存在损毁或焚毁等情况。需要定期补发新币回收旧币。
可有效降低传统纸币沉淀睡眠所造成的发行量失准:中国人爱存现金尤其是广大农村,大量货币被存在家中导致一部分货币不能参与市场流通,政府只能通过加大发行,量补发纸币、加大信贷和预算额度来避免通货紧缩这从某种角度说,纸币睡眠也扰乱货币发行的稳定性。
可有效改善传统纸在流通环节中无法追踪、追查和统计分析的不利情况:匿名的弊端:由于纸币不具备流转痕迹的追踪功能,导致大量行贿受贿、洗黑钱等现象存在。
可有效提高持有者的保管和运输安全:传统纸币易被盗或被抢,携带大量纸币现金是不安全的。也不方便。
适应互联网时代电子商务大环境改善网上支付、交易的应用体验和安全需要。符合政府倡导的“互联网+”政策方向。
也可用于换互联网应用领域中的网币、游戏币、代金劵等。其作用与好处与上述法定货币基本相同,不再逐一列举。
上述本发明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前述的各方法实施例,为了简单描述,故将其都表述为一系列的动作组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知悉,本发明并不受所描述的动作顺序的限制,因为依据本发明,某些步骤可以采用其他顺序或者同时进行。其次,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应该知悉,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实施例均属于优选实施例,所涉及的动作和模块并不一定是本发明所必须的。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可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需要指出,根据实施的需要,可将本申请中描述的各个步骤/部件拆分为更多步骤/部件,也可将两个或多个步骤/部件或者步骤/部件的部分操作组合成新的步骤/部件,以实现本发明的目的。
上述根据本发明的方法可在硬件、固件中实现,或者被实现为可存储在记录介质(诸如CD ROM、RAM、软盘、硬盘或磁光盘)中的软件或计算机代码,或者被实现通过网络下载的原始存储在远程记录介质或非暂时机器可读介质中并将被存储在本地记录介质中的计算机代码,从而在此描述的方法可被存储在使用通用计算机、专用处理器或者可编程或专用硬件(诸如ASIC或FPGA)的记录介质上的这样的软件处理。可以理解,计算机、处理器、微处理器控制器或可编程硬件包括可存储或接收软件或计算机代码的存储组件(例如,RAM、ROM、闪存等),当所述软件或计算机代码被计算机、处理器或硬件访问且执行时,实现在此描述的处理方法。此外,当通用计算机访问用于实现在此示出的处理的代码时,代码的执行将通用计算机转换为用于执行在此示出的处理的专用计算机。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8)

1.一种符合二元体系的数字币,其特征在于,所述数字币包括:
数字币正面报文,用于在流通环节中将使用含有发送端数字证书对数字币正面报文的币面内容摘要进行数字签名字段的数字币正面报文传送至接收端进行展示;和
数字币背面报文,用于使用所述可信平台的数字证书或所述登记中心的数字证书对数字币正面报文从发送端到接收端的信息进行鉴证加签,数字币背面报文作为数字币存根不在用户端间流转,不离开可信平台。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字币,其特征在于,所述数字币正面报文包括但不限于,数字币正面的文字内容、图案信息和/或发行机构数字证书签名;
所述数字币的背面存根报文结构包括但不限于,数字币背面的文字内容、图案信息、发行机构数字证书签名、前任持有者数字证书签名、现任持有者数字证书签名和/或登记中心数字证书签名。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数字币,其特征在于,所述数字币正面的文字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报文头、发行机构、数字币面值、数字币单位、年号和/或币号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数字币正面的图案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图章代码、图案代码和/或底纹代码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数字币背面的文字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报文头、发行机构、数字币面值、数字币单位、年号、币号和/或币号派生码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数字币背面的图案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图章代码、图案代码和/或底纹代码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登记中心数字证书用于对发送端和/或接收端签名流转信息的鉴证签名。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数字币,其特征在于,所述币号由币号发生器产生,包括但不限于由冠字以及唯一序号组合之后生成的数字币的唯一币号,所述币号在数字币发行时分发至数字币正面报文和数字币背面报文。
所述数字币的报文头、发行机构、数字币面值、数字币单位、年号、币号派生码、图章代码、图案代码、底纹代码的内容由发行机构预先设定,导入造币服务器中。
5.一种二元体系数字币的流通方法,应用于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符合二元体系的数字币,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发送端向可信平台发送对数字币正面报文进行签付的第一交易报文;
接收可信平台返回的第一受理结果;
基于第一受理结果向接收端发送签转中的数字币正面报文。
6.一种二元体系数字币的流通方法,应用于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符合二元体系的数字币,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可信平台接收并验证发送端发送的对数字币正面报文签付后的第一交易报文及接收并验证接收端发送的对数字币正面报文签收后的第二交易报文;
更新基于第二交易报文对应的数字币背面报文中的当前持有者信息,并对数字币背面报文鉴证加签后;分别向发送端和接收端返回第二受理结果。
7.一种二元体系数字币的流通方法,应用于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符合二元体系的数字币,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接收端接收发送端发送的签转中的数字币正面报文;
向可信平台发送对数字币正面报文进行签收的第二交易报文;
基于所述第二交易报文接收可信平台返回的第二受理结果。
8.一种二元体系数字币的流通方法,应用于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符合二元体系的数字币,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发送端向可信平台发送对数字币正面报文进行签付的第一交易报文;
可信平台接收并验证发送端发送的对数字币正面报文签付后的第一交易报文后,向发送端返回第一受理结果;
发送端接收所述第一受理结果后,向接收端发送签转中的数字币正面报文;
接收端向可信平台发送对数字币正面报文进行签收的第二交易报文;
可信平台接收并验证接收端发送的对数字币正面报文签收后的第二交易报文,更新基于第二交易报文对应的数字币背面报文中的当前持有者信息,并对数字币背面报文鉴证加签后;分别向发送端和接收端返回第二受理结果。
9.一种二元体系数字币的流通系统,应用于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符合二元体系的数字币,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
第一发送端发送模块,用于通过发送端向可信平台发送对数字币正面报文进行签付的第一交易报文;
发送端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可信平台返回的第一受理结果;
第二发送端发送模块,用于基于第一受理结果向接收端发送签转中的数字币正面报文。
10.一种二元体系数字币的流通系统,应用于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符合二元体系的数字币,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
接收验证模块,用于通过可信平台接收并验证发送端发送的对数字币正面报文签付后的第一交易报文及接收并验证接收端发送的对数字币正面报文签收后的第二交易报文;
更新加签模块,用于更新基于第二交易报文对应的数字币背面报文中的当前持有者信息,并对数字币背面报文鉴证加签后;分别向发送端和接收端返回第二受理结果。
11.一种二元体系数字币的流通系统,应用于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符合二元体系的数字币,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
第一接收端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端接收发送端发送的签转中的数字币正面报文;
接收端发送模块,用于向可信平台发送对数字币正面报文进行签收的第二交易报文;
第二接收端接收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第二交易报文接收可信平台返回的第二受理结果。
12.一种二元体系数字币的流通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系统。
13.一种二元体系数字币的流通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系统。
14.一种二元体系数字币的流通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系统。
15.一种二元体系数字币的运行系统,应用于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符合二元体系的数字币或权利要求5-8之一所述的一种二元体系数字币的流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
发行库,用于签收并存储出厂后的数字币,将数字币正面报文签名后分发至银行库,同时将数字币背面报文签名后分发至可信平台;
银行库,为数字币正面报文从发行库出库向银行分发的中间流转库,用于签收并存储所述发行库分发的数字币正面报文;
可信平台,用于签收并存储发行库分发的数字币背面报文,记录数字币背面报文流转的签转信息,并对所述签转信息进行加签和验证管理;
登记中心,用于登记并管理可信平台上传的数字币在造币、流转和/或流通环节中的数据;
认证中心,用于验证可信平台上传的数字币在流转和/或流通环节中的数据,并管理可信平台上传的数字币在流转和/或流通环节中的权属认证事务;
数据分析中心,用于对登记中心和/或认证中心上传的数据进行监管、监控、预测和/或预警。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造币系统;
所述造币系统,用于制造符合二元体系的数字币,使用造币系统数字证书对所述数字币内容进行数字签名,并将签名结果写入数字币报文中相应字段,通过与发行系统建立的可信通道,将数字币出厂并发送至发行系统的发行库中。
17.一种二元体系数字币的运行方法,应用于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符合二元体系的数字币或权利要求9-11之一所述的一种二元体系数字币的流通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发行库签收并存储出厂后的数字币,将数字币正面报文签名后分发至银行库,同时将数字币背面报文签名后分发至可信平台;
银行库签收并存储所述发行库分发的数字币正面报文,为数字币正面报文从发行库出库向银行分发的中间流转库;
可信平台签收并存储发行库分发的数字币背面报文,记录数字币背面报文流转的签转信息,并对所述签转信息进行加签和验证管理;
登记中心登记并管理可信平台上传的数字币在造币、流转和/或流通环节中的数据;
认证中心验证可信平台上传的数字币在流转和/或流通环节中的数据,并管理可信平台上传的数字币在流转和/或流通环节中的权属认证事务;
数据分析中心对登记中心和/或认证中心上传的数据进行监管、监控、预测和/或预警。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行库签收并存储出厂后的数字币之前,还包括:
造币系统制造符合二元体系的数字币,使用造币系统数字证书对所述数字币内容进行数字签名,并将签名结果写入数字币报文中相应字段,通过与发行系统建立的可信通道,将数字币出厂并发送至发行系统的发行库中的步骤。
CN201710065186.2A 2017-02-06 2017-02-06 一种符合二元体系的数字币 Pending CN10684595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065186.2A CN106845950A (zh) 2017-02-06 2017-02-06 一种符合二元体系的数字币
PCT/CN2017/084697 WO2018141143A1 (zh) 2017-02-06 2017-05-17 一种符合二元体系的数字币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065186.2A CN106845950A (zh) 2017-02-06 2017-02-06 一种符合二元体系的数字币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845950A true CN106845950A (zh) 2017-06-13

Family

ID=591220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065186.2A Pending CN106845950A (zh) 2017-02-06 2017-02-06 一种符合二元体系的数字币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6845950A (zh)
WO (1) WO2018141143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908932A (zh) * 2017-12-10 2018-04-13 宛海加 一种基于l算法的数字货币防伪及验证方法、系统和设备
CN110009349A (zh) * 2019-03-26 2019-07-12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区块链中生成和验证可链接环签名的方法及装置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08106A (zh) * 1999-12-05 2003-04-02 穆萨·伊利莎·埃尔爱姆利 银行支票系统以及带有磁条和/或存储芯片的支票
CN1716297A (zh) * 2004-06-28 2006-01-04 国际商业机器公司 连同手写签名一起呈现文件图像的设备,系统和方法
CN101884189A (zh) * 2007-10-05 2010-11-10 全球标准金融股份公司 电子支票金融支付系统和方法
CN103400267A (zh) * 2013-07-12 2013-11-20 珠海市金邦达保密卡有限公司 生成货币文件的系统和方法、安全设备、交易系统和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125181A4 (en) * 1998-08-13 2001-10-17 Richard C Fuisz METHOD AND DEVICE FOR GENERATING, TRANSFERRING AND REDEEMING ELECTRONIC COINS
CN105096118B (zh) * 2015-08-21 2019-04-16 廖小谦 一种电子货币转付系统及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08106A (zh) * 1999-12-05 2003-04-02 穆萨·伊利莎·埃尔爱姆利 银行支票系统以及带有磁条和/或存储芯片的支票
CN1716297A (zh) * 2004-06-28 2006-01-04 国际商业机器公司 连同手写签名一起呈现文件图像的设备,系统和方法
CN101884189A (zh) * 2007-10-05 2010-11-10 全球标准金融股份公司 电子支票金融支付系统和方法
CN103400267A (zh) * 2013-07-12 2013-11-20 珠海市金邦达保密卡有限公司 生成货币文件的系统和方法、安全设备、交易系统和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姚前: "中国法定数字货币原型构想", 《中国金融》 *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908932A (zh) * 2017-12-10 2018-04-13 宛海加 一种基于l算法的数字货币防伪及验证方法、系统和设备
CN107908932B (zh) * 2017-12-10 2020-10-13 吕文华 一种基于l算法的数字货币防伪及验证方法、系统和设备
CN110009349A (zh) * 2019-03-26 2019-07-12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区块链中生成和验证可链接环签名的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8141143A1 (zh) 2018-08-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564668A (zh) 电子抵押经纪和监控
CN112534453A (zh) 区块链交易安全
CN106485167A (zh) 基于区块链的信用记录系统及方法
CN109906443A (zh) 用于形成通用记录的系统和方法
CN109509287A (zh) 电子投票系统以及控制方法
CN107862535A (zh) 优惠券管理方法、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5844505A (zh) 一种通过区块链技术进行数字货币交易的方法
CN108711051A (zh)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知识产权交易共享平台及方法
CN108830602A (zh) 一种基于变色龙哈希函数的许可链构造及管控方法
CN107563754A (zh)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冠字号码信息存储及验证方法
CN107533700A (zh) 验证电子交易
US11682018B2 (en) Machine learning model and narrative generator for prohibited transaction detection and compliance
CN111768296A (zh)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小微企业贷款审批方法和装置
CN107230049A (zh) 提供数字货币的方法和系统
CN109447807A (zh) 数字银行的总分双链的弱中心化可信数据管理系统及方法
CN107067241A (zh) 一种二元体系数字币的运行系统
CN107067254A (zh) 一种二元体系数字币的流通方法
CN107908932A (zh) 一种基于l算法的数字货币防伪及验证方法、系统和设备
CN115829574A (zh)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数据资产交易系统及方法
CN107230054A (zh) 将数字货币存入存款账户的方法和系统
CN106845950A (zh) 一种符合二元体系的数字币
CN205015906U (zh) 电子证件防伪验证系统
CN109889343A (zh) 电子发票流转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3701785B (zh) 基于所有权转移和密钥阵列的rfid安全认证方法
CN107230076A (zh) 在线支付数字货币的方法和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0613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