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797273A - 预编码方法、装置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预编码方法、装置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797273A
CN106797273A CN201480082618.5A CN201480082618A CN106797273A CN 106797273 A CN106797273 A CN 106797273A CN 201480082618 A CN201480082618 A CN 201480082618A CN 106797273 A CN106797273 A CN 10679727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ecoding
matrix
nonlinear
linear
user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80082618.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797273B (zh
Inventor
李俏杰
王祥
周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679727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79727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79727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79727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PC
    • H04W52/38TPC being performed in particular situations
    • H04W52/42TPC being performed in particular situations in systems with time, space, frequency or polarisation divers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PC
    • H04W52/06TPC algorithms
    • H04W52/14Separate analysis of uplink or downlink
    • H04W52/143Downlink power contro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Cable Transmission Systems, Equalization Of Radio And Reduction Of Echo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预编码方法、装置及系统。本发明预编码方法,包括:针对每个子载波,获取子载波上的信道矩阵,信道矩阵由子载波上所有用户的信道向量组成,用户包括支持线性预编码的线性用户和支持非线性预编码的非线性用户;根据信道矩阵计算获取预编码矩阵;根据信道矩阵对即将发送给非线性用户的信号进行非线性预编码;根据预编码矩阵对发送信号进行线性预编码,发送信号包括即将发送给线性用户的信号和即将发送给非线性用户且已经过非线性预编码的信号。本发明实施例实现保持线性用户的速率并提升非线性用户速率的双赢效果,且可降低误码率,提升系统稳定性。

Description

预编码方法、装置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通信技术,尤其涉及一种预编码方法、装置及系统。
背景技术
数字用户线路(Digital Subscriber Line,简称:DSL)是一种在电话双绞线上传输高速数据的技术,铜线宽带接入技术(G.fast)是最新的DSL技术,也称作吉比特DSL。G.fast使用了100M,甚至200M的高频段,在高频段串扰十分严重,因此在中心局(Central Office,简称:CO)使用预编码的方式来消除远端串扰(Far End Crosstalk,简称:FEXT)的影响,目前主要有两种预编码方式:线性预编码和非线性预编码。
目前,在用户前端装置(Customer Premises Equipment,简称:CPE)中存在支持线性预编码的用户和支持非线性预编码的用户共存的情况,为了适应这两种用户有两种简单的方法:一、只要有线性预编码的用户存在,就将CO设置成线性预编码方式,这样针对非线性预编码的用户也采用线性预编码方式,牺牲非线性预编码的用户可达最大速率;二、将CO设置成非线性预编码方式,使非线性预编码的用户提升达到其最大速率,但线性预编码的用户的速率会受到较大影响甚至会引起线性预编码的用户不稳定。
上述两种方法都是以牺牲一种用户的速率为代价,实现线性预编码和非线性预编码的共存,没有有效利用两种预编码方式保持两种用户的可达速率,甚至可能出现大量误码使用户掉线,导致整个DSL系统不稳定。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预编码方法、装置及系统,以实现保持线性用户的速率并提升非线性用户速率的双赢效果,且可降低误码率,提升系统稳定性。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预编码方法,包括:
针对每个子载波,获取所述子载波上的信道矩阵,所述信道矩阵由所述 子载波上所有用户的信道向量组成,所述用户包括支持线性预编码的线性用户和支持非线性预编码的非线性用户;
根据所述信道矩阵计算获取预编码矩阵,所述预编码矩阵包括用于消除所述非线性用户之间的串扰的预编码子矩阵、用于消除所述线性用户之间的串扰的预编码子矩阵、以及用于消除所述非线性用户与所述线性用户之间的串扰的预编码子矩阵;
根据所述信道矩阵对即将发送给所述非线性用户的信号进行非线性预编码;
根据所述预编码矩阵对发送信号进行线性预编码,所述发送信号包括即将发送给所述线性用户的信号和即将发送给所述非线性用户且已经过非线性预编码的信号。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根据信道矩阵计算获取预编码矩阵,包括:
根据所述信道矩阵采用预设的方法计算获取所述预编码矩阵。
结合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信道矩阵对即将发送给所述非线性用户的信号进行非线性预编码之前,还包括:
根据所述预编码矩阵计算获取功率控制矩阵,所述功率控制矩阵包括对所述即将发送给所述线性用户的信号进行功率控制的功控因子,和对所述即将发送给所述非线性用户的信号进行功率控制的功控因子;
根据所述功率控制矩阵对所述即将发送给所述线性用户的信号和所述即将发送给所述非线性用户的信号进行功率控制,并将所述功率控制矩阵中的所述功控因子分别发送给所述非线性用户和所述线性用户。
结合第一方面、第一方面的第一种至第二种中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由中心局CO设备执行。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中心局CO装置,包括:
矩阵获取模块,用于针对每个子载波,获取所述子载波上的信道矩阵,所述信道矩阵由所述子载波上所有用户的信道向量组成,所述用户包括支持线性预编码的线性用户和支持非线性预编码的非线性用户;根据所述信道矩阵计算获取预编码矩阵,所述预编码矩阵包括用于消除所述非线性用户之间 的串扰的预编码子矩阵、用于消除所述线性用户之间的串扰的预编码子矩阵、以及用于消除所述非线性用户与所述线性用户之间的串扰的预编码子矩阵;
非线性预编码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信道矩阵对即将发送给所述非线性用户的信号进行非线性预编码;
线性预编码模块,用于根据所述预编码矩阵对发送信号进行线性预编码,所述发送信号包括即将发送给所述线性用户的信号和即将发送给所述非线性用户且已经过非线性预编码的信号。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矩阵获取模块,具体用于根据所述信道矩阵采用预设的方法计算获取所述预编码矩阵。
结合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还包括:
功控模块,用于根据所述预编码矩阵计算获取功率控制矩阵,所述功率控制矩阵包括对所述即将发送给所述线性用户的信号进行功率控制的功控因子,和对所述即将发送给所述非线性用户的信号进行功率控制的功控因子;根据所述功率控制矩阵对所述即将发送给所述线性用户的信号和所述即将发送给所述非线性用户的信号进行功率控制,并将所述功率控制矩阵中的所述功控因子分别发送给所述非线性用户和所述线性用户。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中心局CO设备,包括:
处理器,用于针对每个子载波,获取所述子载波上的信道矩阵,所述信道矩阵由所述子载波上所有用户的信道向量组成,所述用户包括支持线性预编码的线性用户和支持非线性预编码的非线性用户;根据所述信道矩阵计算获取预编码矩阵,所述预编码矩阵包括用于消除所述非线性用户之间的串扰的预编码子矩阵、用于消除所述线性用户之间的串扰的预编码子矩阵、以及用于消除所述非线性用户与所述线性用户之间的串扰的预编码子矩阵;根据所述信道矩阵对即将发送给所述非线性用户的信号进行非线性预编码;根据所述预编码矩阵对发送信号进行线性预编码,所述发送信号包括即将发送给所述线性用户的信号和即将发送给所述非线性用户且已经过非线性预编码的信号。
结合第三方面,在第三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处理器,具体用于根据所述信道矩阵采用预设的方法计算获取所述预编码矩阵。
结合第三方面或第三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还包括:发送器;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根据所述预编码矩阵计算获取功率控制矩阵,所述功率控制矩阵包括对所述即将发送给所述线性用户的信号进行功率控制的功控因子,和对所述即将发送给所述非线性用户的信号进行功率控制的功控因子;根据所述功率控制矩阵对所述即将发送给所述线性用户的信号和所述即将发送给所述非线性用户的信号进行功率控制;
所述发送器,用于将所述功率控制矩阵中的所述功控因子分别发送给所述非线性用户和所述线性用户。
第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数字用户线路DSL系统,包括:中心局CO设备和用户前端装置CPE设备;所述CO设备与所述CPE设备通过双绞线连接;所述CO设备采用第三方面、第三方面的第一种至第二种中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的设备。
本发明实施例预编码方法、装置及系统,通过增加非线性预编码和线性预编码的结合对即将发送给线性用户的信号和即将发送给非线性用户的信号进行预编码,实现保持线性用户的速率并提升非线性用户速率的双赢效果,且可降低误码率,提升系统稳定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预编码方法的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预编码方法的另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预编码方法的又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预编码方法的再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CO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CO装置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CO装置的又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CO设备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CO设备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DSL系统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图1为本发明预编码方法的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方法可以包括:
步骤101、针对每个子载波,获取所述子载波上的信道矩阵;
所述信道矩阵由所述子载波上所有用户的信道向量组成,所述用户包括支持线性预编码的线性用户和支持非线性预编码的非线性用户。
G.fast系统使用矢量化(Vectoring)技术来消除多路信号之间的串扰,其包括CO设备和CPE设备,其中,CO设备为矢量化控制实体(Vectoring ControlEntity,简称:VCE)、交换机、机柜等网络侧的设备,还可以包括分布式接入点单元(Distributed Point Unit,简称:DPU);CPE设备即为用户设备,例如调制解调器(modem)。在CO侧和CPE侧分别包括M个(M大于1)收发器,CPE侧的M个收发器分别在不同的modem中,CO侧的M个收发器集中在DPU上。当CO设备向CPE设备进行下行传输时,CO设备的M个收发器作为发送端,CPE设备的M个收发器作为接收端,每个发送端对应一个接收端。G.fast系统可采用两种预编码方式:线性预编码和非线性预编码。
本实施例的执行主体可以是上述CO设备。CO设备获取每个子载波对应的信道矩阵,该信道矩阵是一个子载波上所有用户的信道向量组成的信道矩阵,所有用户包括支持线性预编码的线性用户和支持非线性预编码的非线性用户,有多少个子载波就有多少个信道矩阵。本实施例中,不同子载波的频段不同,而在每个子载波上CO设备均有可能使用该子载波的频段向用户设备发送信号,因此,在每个子载波上,对应于所有的用户设备均可以获取到 一个信道向量,而所有用户的信道向量组成的矩阵即为该子载波上的信道矩阵。而用户设备可以是支持线性预编码的,也可以是已经升级为支持非线性预编码的,因此信道矩阵就包括线性用户的信道子矩阵和非线性用户的信道子矩阵。
步骤102、根据所述信道矩阵计算获取预编码矩阵;
所述预编码矩阵包括用于消除所述非线性用户之间的串扰的子矩阵、用于消除所述线性用户之间的串扰的子矩阵、以及用于消除所述非线性用户与所述线性用户之间的串扰的子矩阵。
CO设备根据信道矩阵计算获取预编码矩阵,由于信道矩阵是针对子载波的,因此获取到的预编码矩阵也是与子载波一一对应的,而预编码矩阵包括三类子矩阵,即针对非线性用户之间的串扰的预编码子矩阵、针对线性用户之间的串扰的预编码子矩阵、以及针对非线性用户和线性用户之间的串扰的预编码子矩阵,而非线性用户和线性用户之间的串扰又可以分为非线性用户对线性用户的串扰和线性用户对非线性用户的串扰。
步骤103、根据所述信道矩阵对即将发送给所述非线性用户的信号进行非线性预编码;
CO设备首先采用非线性预编码根据信道矩阵中对应于非线性用户的子矩阵对即将发送给非线性用户的信号进行处理,由于G.fast系统的高频串扰严重,非线性预编码可以提供较为显著的信噪比(Signal/Noise,简称:SNR)增益,目前,非线性预编码主要包括基于QR分解(即将矩阵分解为一个正交矩阵Q与一个上三角矩阵R的乘积)的预编码技术,基于LU分解(即将矩阵分解为一个下三角矩阵L和一个上三角矩阵U的乘积)的预编码技术,本发明对此不做具体限定。通过非线性预编码可以消除非线性用户间的串扰,有效地提高非线性用户的速率。
步骤104、根据所述预编码矩阵对发送信号进行线性预编码。
所述发送信号包括即将发送给所述线性用户的信号和即将发送给所述非线性用户且已经过非线性预编码的信号。
CO设备根据预编码矩阵对发送信号进行预编码,由于预编码矩阵同时考虑到了线性用户和非线性用户的串扰,发送给线性用户的信号通过线性预编码抵消了来自非线性用户的串扰,其速率可以基本保持不变,维持了其原本 的速率;发送给非线性用户的信号由于已经采用了非线性预编码,又经过线性预编码同样抵消了来自线性用户的串扰,使得其速率得到提升。
本实施例,通过增加非线性预编码和线性预编码的结合对即将发送给线性用户的信号和即将发送给非线性用户的信号进行预编码,实现线性用户速率得以保持和非线性用户速率提升的双赢的效果,并降低误码率,提升系统稳定性。
下面采用几个具体的实施例,对图1所示方法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图2为本发明预编码方法的另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方法可以包括:
步骤201、针对每个子载波,获取子载波上的信道矩阵H;
本实施例中,每个子载波上的信道矩阵该信道矩阵是根据在同步符号(Sync symbol)上发送导频序列通过反馈的误差或离散傅里叶变换(Discrete Fourier Transform,简称:DFT)后得到的数值计算出来的。其中,HNN是非线性用户的信道向量组成的信道子矩阵,HLL是线性用户的信道向量组成的信道子矩阵,HLN和HNL是非线性用户和线性用户的信道向量组成的信道子矩阵。
步骤202、根据信道矩阵H采用预设的方法计算获取预编码矩阵P;
该步骤中其中,PNN为用于消除非线性用户之间的串扰的预编码子矩阵,PLL为用于消除线性用户之间的串扰的预编码子矩阵,PNL和PLN为用于消除非线性用户与线性用户之间的串扰的预编码子矩阵。
步骤203、根据预编码矩阵P计算获取功率控制矩阵C;
功率控制矩阵C包括对即将发送给线性用户的信号XL进行功率控制的功控因子,和对即将发送给非线性用户的信号XN进行功率控制的功控因子。
该步骤中其中,CN为非线性用户对应的功控子矩阵,CL为线性用户对应的功控子矩阵,二者都是对角矩阵。可以通过对预编码矩阵P中的元素利用行列平方计算获取。具体地,对预编码矩阵P的元素按行平方得按列平方得然后取两者的最大值为 mu1=max(mur,muc),将该因子构成的对角矩阵乘预编码矩阵P得然后将P2按行平方得则功率控制矩阵为功率控制矩阵C也可由其他方法得出,只要保证最后信号的功率谱密度(Power Spectral Density,简称:PSD)满足要求即可。
步骤204、根据功率控制矩阵C对即将发送给线性用户的信号XL和即将发送给非线性用户的信号XN进行功率控制,并将功率控制矩阵C中的功控因子分别发送给非线性用户和线性用户;
该步骤的计算公式可以是另外还要将功控子矩阵CN中的元素发送给非线性用户,将功控子矩阵CL中的元素发送给线性用户的,具体地可以是将这些元素发送给用户的CPE,以使用户对接收信号进行相应的恢复。
步骤205、根据信道矩阵H的子矩阵HNN计算获取非线性预编码的酉矩阵Q和上三角矩阵R;
酉矩阵Q和上三角矩阵R是上述信道子矩阵HNN的转置通过QR分解后得到的。
步骤206、根据酉矩阵Q和上三角矩阵R对即将发送给非线性用户的信号XN进行非线性预编码;
该步骤的计算公式可以是这里采用上三角矩阵R对信号XN进行串行的非线性预编码,本领域技术人员易于想到的非线性预编方式均适用于此,此处不再赘述。
步骤207、根据预编码矩阵P对发送信号进行线性预编码。
发送信号包括即将发送给线性用户的信号XL和即将发送给非线性用户且已经过非线性预编码的信号。
该步骤的计算公式可以是
通过上述过程,CO设备对即将发送给用户的信号进行了统一的预编码处理,其中包括即将发送给线性用户的信号XL和即将发送给非线性用户的信号XN,而用户接收到的信号y为:
本实施例,通过增加非线性预编码和线性预编码的结合对即将发送给线性用户的信号和即将发送给非线性用户的信号进行预编码,实现线性用户速率得以保持和非线性用户速率得以提升的双赢,并降低误码率,提升系统稳定性。
优选的,CO设备可以将预编码矩阵P与酉矩阵Q相乘存储在一个预设存储空间内,将上三角矩阵R存储在另一个预设存储空间内,这样在预编码过程中可以直接从相应的存储空间内获取到矩阵进行处理,提高预编码的效率。
优选的,CO设备发送功控因子时可通过发射机发起增益调节(TransmitterInitiated Gain Adjustment,简称:TIGA)传给CPE端。
图3为本发明预编码方法的又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方法可以包括:
步骤301、针对每个子载波,根据信道矩阵H或功率控制矩阵C判断是否采用单一的预编码方式;
若根据信道矩阵H进行判断,可计算出等电位远端串扰(Equal Lever FarEnd Crosstalk,简称:ELFEXT),在某个子载波上ELFEXT大于预设阈值则采用单一的预编码方式;若根据功率控制矩阵C进行判断,若功率控制矩阵C的最小对角元素小于预设阈值则采用单一的预编码方式。
步骤302、若判断结果为采用单一的预编码方式,则确定在该子载波上对即将发送给线性用户的信号XL和即将发送给非线性用户的信号XN进行非线性预编码;
对所有用户采用非线性预编码,目的是进一步提高非线性用户的速率,但这种方法可能对线性用户速率有所影响,可以通过控制使用非线性预编码的子载波个数降低对线性用户的影响。
步骤303、若判断结果为不采用所述单一的预编码方式,则确定在该子载波上采用混合预编码对即将发送给线性用户的信号XL和即将发送给非线性用户的信号XN进行预编码。
混合预编码即为图1或图2所示方法实施例中的预编码过程,此处不再 赘述。
图4为本发明预编码方法的再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方法可以包括:
步骤401、根据预设时隙分配方法将下行时隙分为非线性时隙和线性时隙;
步骤402、在所述非线性时隙,在所有子载波上向非线性用户发送信号,并对所述信号进行非线性预编码;
步骤403、在所述线性时隙,在所有子载波上向线性用户发送信号,并对所述信号进行线性预编码。
因为G.fast系统是时分双工(Time Division Duplexing,简称:TDD),可以在对下行时隙进行分类,例如将下行时隙分成两个时间段,一个时间段内进行非线性预编码,另一个时间段内进行线性预编码,可通过调整每个时间段的长短来调整速率,线性时隙内只对所有的线性用户发送信号,并进行线性预编码,而在非线性时隙内只对所有的非线性用户发送信号,并进行非线性预编码。这样由于线性用户和非线性用户在时间上是分离开的,所以他们之间是不会有任何影响。
图5为本发明CO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的装置可以包括:矩阵获取模块11、非线性预编码模块12以及线性预编码模块13,其中,信道获取模块11,用于针对每个子载波,获取所述子载波上的信道矩阵,所述信道矩阵由所述子载波上所有用户的信道向量组成,所述用户包括支持线性预编码的线性用户和支持非线性预编码的非线性用户;根据所述信道矩阵计算获取预编码矩阵,所述预编码矩阵包括用于消除所述非线性用户之间的串扰的预编码子矩阵、用于消除所述线性用户之间的串扰的预编码子矩阵、以及用于消除所述非线性用户与所述线性用户之间的串扰的预编码子矩阵;非线性预编码模块12,用于根据所述信道矩阵对即将发送给所述非线性用户的信号进行非线性预编码;线性预编码模块13,用于根据所述预编码矩阵对发送信号进行线性预编码,所述发送信号包括即将发送给所述线性用户的信号和即将发送给所述非线性用户且已经过非线性预编码的信号。
本实施例的装置,可以用于执行图1所示方法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其实 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进一步的,所述矩阵获取模块11,具体用于根据所述信道矩阵采用预设的方法计算获取所述预编码矩阵。
图6为本发明CO装置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的装置在图5所示装置结构的基础上,进一步地,还可以包括:功控模块14和控制模块15,其中,功控模块14,用于根据所述预编码矩阵计算获取功率控制矩阵,所述功率控制矩阵包括对所述即将发送给所述线性用户的信号进行功率控制的功控因子,和对所述即将发送给所述非线性用户的信号进行功率控制的功控因子;根据所述功率控制矩阵对所述即将发送给所述线性用户的信号和所述即将发送给所述非线性用户的信号进行功率控制,并将所述功率控制矩阵中的所述功控因子分别发送给所述非线性用户和所述线性用户。
控制模块15,用于针对每个所述子载波,根据所述信道矩阵或所述功率控制矩阵判断是否采用单一的预编码方式;若判断结果为采用所述单一的预编码方式,则确定在所述子载波上对所述即将发送给所述线性用户的信号和所述即将发送给所述非线性用户的信号进行非线性预编码;若判断结果为不采用所述单一的预编码方式,则确定在所述子载波上采用图1或图2所示方法的步骤对所述即将发送给所述线性用户的信号和所述即将发送给所述非线性用户的信号进行预编码。
本实施例的装置,可以用于执行图1~图3任一方法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图7为本发明CO装置的又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7所示,本实施例的装置可以包括:分配模块21和预编码模块22,其中,分配模块21,用于根据预设时隙分配方法将下行时隙分为非线性时隙和线性时隙;预编码模块22,用于在所述非线性时隙,在所有子载波上向非线性用户发送信号,并对所述信号进行非线性预编码;在所述线性时隙,在所有子载波上向线性用户发送信号,并对所述信号进行线性预编码。
本实施例的装置,可以用于执行图4所示方法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图8为本发明CO设备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8所示,本实 施例的装置可以包括:处理器31,用于针对每个子载波,获取所述子载波上的信道矩阵,所述信道矩阵由所述子载波上所有用户的信道向量组成,所述用户包括支持线性预编码的线性用户和支持非线性预编码的非线性用户;根据所述信道矩阵计算获取预编码矩阵,所述预编码矩阵包括用于消除所述非线性用户之间的串扰的预编码子矩阵、用于消除所述线性用户之间的串扰的预编码子矩阵、以及用于消除所述非线性用户与所述线性用户之间的串扰的预编码子矩阵;根据所述信道矩阵对即将发送给所述非线性用户的信号进行非线性预编码;根据所述预编码矩阵对发送信号进行线性预编码,所述发送信号包括即将发送给所述线性用户的信号和即将发送给所述非线性用户且已经过非线性预编码的信号。
本实施例的装置,可以用于执行图1所示方法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进一步的,所述处理器31,具体用于根据所述信道矩阵采用预设的方法计算获取所述预编码矩阵。
图9为本发明CO设备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9所示,本实施例的装置在图8所示设备结构的基础上,进一步地,还可以包括:发送器32。所述处理器31,还用于根据所述预编码矩阵计算获取功率控制矩阵,所述功率控制矩阵包括对所述即将发送给所述线性用户的信号进行功率控制的功控因子,和对所述即将发送给所述非线性用户的信号进行功率控制的功控因子;根据所述功率控制矩阵对所述即将发送给所述线性用户的信号和所述即将发送给所述非线性用户的信号进行功率控制;所述发送器32,用于将所述功率控制矩阵中的所述功控因子分别发送给所述非线性用户和所述线性用户。
本实施例的装置,可以用于执行图1或图2所示方法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进一步的,所述处理器31,还用于针对每个所述子载波,根据所述信道矩阵或所述功率控制矩阵判断是否采用单一的预编码方式;若判断结果为采用所述单一的预编码方式,则确定在所述子载波上对所述即将发送给所述线性用户的信号和所述即将发送给所述非线性用户的信号进行非线性预编码;若判断结果为不采用所述单一的预编码方式,则确定在所述子载波上采用权 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对所述即将发送给所述线性用户的信号和所述即将发送给所述非线性用户的信号进行预编码。
进一步的,所述处理器31,还用于根据预设时隙分配方法将下行时隙分为非线性时隙和线性时隙;在所述非线性时隙,在所有子载波上向非线性用户发送信号,并对所述信号进行非线性预编码;在所述线性时隙,在所有子载波上向线性用户发送信号,并对所述信号进行线性预编码。
图10为本发明DSL系统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0所示,本实施例的系统包括:CO设备41和CPE设备42;所述CO设备41与所述CPE设备42通过双绞线连接(图中用粗线表示双绞线);所述CO设备41可以采用图8或图9所示设备实施例的结构,其对应地,可以执行图1~图4中任一方法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在本发明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该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硬件加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上述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的集成的单元,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上述软件功能单元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或处理器(processor)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部分步骤。而前述 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仅以上述各功能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功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模块完成,即将装置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功能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上述描述的装置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1)

  1. 一种预编码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针对每个子载波,获取所述子载波上的信道矩阵,所述信道矩阵由所述子载波上所有用户的信道向量组成,所述用户包括支持线性预编码的线性用户和支持非线性预编码的非线性用户;
    根据所述信道矩阵计算获取预编码矩阵,所述预编码矩阵包括用于消除所述非线性用户之间的串扰的预编码子矩阵、用于消除所述线性用户之间的串扰的预编码子矩阵、以及用于消除所述非线性用户与所述线性用户之间的串扰的预编码子矩阵;
    根据所述信道矩阵对即将发送给所述非线性用户的信号进行非线性预编码;
    根据所述预编码矩阵对发送信号进行线性预编码,所述发送信号包括即将发送给所述线性用户的信号和即将发送给所述非线性用户且已经过非线性预编码的信号。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信道矩阵计算获取预编码矩阵,包括:
    根据所述信道矩阵采用预设的方法计算获取所述预编码矩阵。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信道矩阵对即将发送给所述非线性用户的信号进行非线性预编码之前,还包括:
    根据所述预编码矩阵计算获取功率控制矩阵,所述功率控制矩阵包括对所述即将发送给所述线性用户的信号进行功率控制的功控因子,和对所述即将发送给所述非线性用户的信号进行功率控制的功控因子;
    根据所述功率控制矩阵对所述即将发送给所述线性用户的信号和所述即将发送给所述非线性用户的信号进行功率控制,并将所述功率控制矩阵中的所述功控因子分别发送给所述非线性用户和所述线性用户。
  4. 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由中心局CO设备执行。
  5. 一种中心局CO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矩阵获取模块,用于针对每个子载波,获取所述子载波上的信道矩阵,所述信道矩阵由所述子载波上所有用户的信道向量组成,所述用户包括支持 线性预编码的线性用户和支持非线性预编码的非线性用户;根据所述信道矩阵计算获取预编码矩阵,所述预编码矩阵包括用于消除所述非线性用户之间的串扰的预编码子矩阵、用于消除所述线性用户之间的串扰的预编码子矩阵、以及用于消除所述非线性用户与所述线性用户之间的串扰的预编码子矩阵;
    非线性预编码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信道矩阵对即将发送给所述非线性用户的信号进行非线性预编码;
    线性预编码模块,用于根据所述预编码矩阵对发送信号进行线性预编码,所述发送信号包括即将发送给所述线性用户的信号和即将发送给所述非线性用户且已经过非线性预编码的信号。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矩阵获取模块,具体用于根据所述信道矩阵采用预设的方法计算获取所述预编码矩阵。
  7. 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功控模块,用于根据所述预编码矩阵计算获取功率控制矩阵,所述功率控制矩阵包括对所述即将发送给所述线性用户的信号进行功率控制的功控因子,和对所述即将发送给所述非线性用户的信号进行功率控制的功控因子;根据所述功率控制矩阵对所述即将发送给所述线性用户的信号和所述即将发送给所述非线性用户的信号进行功率控制,并将所述功率控制矩阵中的所述功控因子分别发送给所述非线性用户和所述线性用户。
  8. 一种中心局CO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器,用于针对每个子载波,获取所述子载波上的信道矩阵,所述信道矩阵由所述子载波上所有用户的信道向量组成,所述用户包括支持线性预编码的线性用户和支持非线性预编码的非线性用户;根据所述信道矩阵计算获取预编码矩阵,所述预编码矩阵包括用于消除所述非线性用户之间的串扰的预编码子矩阵、用于消除所述线性用户之间的串扰的预编码子矩阵、以及用于消除所述非线性用户与所述线性用户之间的串扰的预编码子矩阵;根据所述信道矩阵对即将发送给所述非线性用户的信号进行非线性预编码;根据所述预编码矩阵对发送信号进行线性预编码,所述发送信号包括即将发送给所述线性用户的信号和即将发送给所述非线性用户且已经过非线性预编码的信号。
  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具体用于根 据所述信道矩阵采用预设的方法计算获取所述预编码矩阵。
  10. 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发送器;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根据所述预编码矩阵计算获取功率控制矩阵,所述功率控制矩阵包括对所述即将发送给所述线性用户的信号进行功率控制的功控因子,和对所述即将发送给所述非线性用户的信号进行功率控制的功控因子;根据所述功率控制矩阵对所述即将发送给所述线性用户的信号和所述即将发送给所述非线性用户的信号进行功率控制;
    所述发送器,用于将所述功率控制矩阵中的所述功控因子分别发送给所述非线性用户和所述线性用户。
  11. 一种数字用户线路DSL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中心局CO设备和用户前端装置CPE设备;所述CO设备与所述CPE设备通过双绞线连接;所述CO设备采用权利要求8~10中任一项所述的设备。
CN201480082618.5A 2014-12-18 2014-12-18 预编码方法、装置及系统 Active CN10679727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14/094250 WO2016095171A1 (zh) 2014-12-18 2014-12-18 预编码方法、装置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797273A true CN106797273A (zh) 2017-05-31
CN106797273B CN106797273B (zh) 2019-07-12

Family

ID=561256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80082618.5A Active CN106797273B (zh) 2014-12-18 2014-12-18 预编码方法、装置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EP (1) EP3236605B1 (zh)
CN (1) CN106797273B (zh)
WO (1) WO2016095171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239301A (zh) * 2018-09-12 2019-01-18 江苏科技大学 一种锚链闪光焊质量在线评估方法
WO2020107188A1 (zh) * 2018-11-26 2020-06-04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667552A (zh) * 2017-03-28 2018-10-1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预编码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0365380B (zh) * 2018-04-10 2021-12-14 成都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的方法、通信装置及系统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45984A (zh) * 2012-01-10 2012-07-04 北京邮电大学 一种多用户mimo系统的线性与非线性综合预编码方法及装置
CN102571279A (zh) * 2012-01-06 2012-07-11 上海交通大学 双向中继系统中源端和中继端的联合信号处理方法
WO2014054043A1 (en) * 2012-10-03 2014-04-10 Sckipio Technologies S.I Ltd Hybrid precoder
CN103731233A (zh) * 2012-10-12 2014-04-1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码字反馈方法及接收机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2244189A (ja) * 2011-05-13 2012-12-10 Sharp Corp 基地局装置、移動局装置、制御プログラムおよび集積回路
CN103166688B (zh) * 2011-12-14 2015-08-26 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预编码的实现方法、装置及mimo系统
CN103229445B (zh) * 2012-12-26 2015-12-0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线路的初始化方法及设备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71279A (zh) * 2012-01-06 2012-07-11 上海交通大学 双向中继系统中源端和中继端的联合信号处理方法
CN102545984A (zh) * 2012-01-10 2012-07-04 北京邮电大学 一种多用户mimo系统的线性与非线性综合预编码方法及装置
WO2014054043A1 (en) * 2012-10-03 2014-04-10 Sckipio Technologies S.I Ltd Hybrid precoder
CN103731233A (zh) * 2012-10-12 2014-04-1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码字反馈方法及接收机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239301A (zh) * 2018-09-12 2019-01-18 江苏科技大学 一种锚链闪光焊质量在线评估方法
CN109239301B (zh) * 2018-09-12 2021-06-01 江苏科技大学 一种锚链闪光焊质量在线评估方法
WO2020107188A1 (zh) * 2018-11-26 2020-06-04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6095171A1 (zh) 2016-06-23
EP3236605A4 (en) 2018-01-10
EP3236605B1 (en) 2019-02-20
CN106797273B (zh) 2019-07-12
EP3236605A1 (en) 2017-10-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904711B1 (en) Hybrid precoder
TWI622277B (zh) 鎖定之長方調節
US9887736B2 (en) Non-linear precoder with separate tracking
US10367554B2 (en) Multi-user multiple-input and multiple-output for digital subscriber line
EP2668729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the precompensation and postcompensation of crosstalk in a dsl mimo system
CN107210780B (zh) 经由稳定的向量化控制来减少串扰的方法和系统
EP2912776A1 (en) Scheme system and method for power saving in vectored communications
CN106797273A (zh) 预编码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4054275A (zh) 一种dsl系统信号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US20170126442A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data in communication system
WO2015028445A1 (en) Randomization of crosstalk probing signals
CN103765789A (zh) 一种线路初始化方法、装置和系统
Strobel et al. Zero-Forcing and MMSE Precoding for G. fast
US9985741B2 (en) Method for adjusting parameters of sending device and receiving device, and terminal device
WO2017045207A1 (zh) 信号处理方法、装置和系统
EP2514109B1 (en) Crosstalk control method and apparatus using a bandwidth-adaptive precoder interface
CN108702176B (zh) 用于矢量化矩阵的确定的方法和装置
Fazlollahi et al. FEXT Exploitation in next generation DSL systems
CN106209164B (zh) 功率控制方法及装置
EP3400653A1 (en) Communication devices and methods
CN107852385B (zh) 一种线路速率提升方法和装置
CN105009472B (zh) 功率控制方法、收发器、矢量化控制实体及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