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793019A - 附着apn的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 Google Patents

附着apn的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793019A
CN106793019A CN201611142306.6A CN201611142306A CN106793019A CN 106793019 A CN106793019 A CN 106793019A CN 201611142306 A CN201611142306 A CN 201611142306A CN 106793019 A CN106793019 A CN 10679301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m
apn
data card
attachment
car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1142306.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793019B (zh
Inventor
周汉心
彭弘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Oneplus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Oneplus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Oneplus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Oneplus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1142306.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793019B/zh
Publication of CN10679301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79301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79301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79301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8/00Access restriction; Network selection; Access point selection
    • H04W48/18Selecting a network or a communication servi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60/00Affiliation to network, e.g. registration; Terminating affiliation with the network, e.g. de-registr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2Terminal devices
    • H04W88/06Terminal devices adapted for operation in multiple networks or having at least two operational modes, e.g. multi-mode termina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附着APN的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涉及通信技术领域,该附着APN的方法应用于移动终端,所述移动终端安装有至少两张SIM卡,该方法包括:当检测到第一SIM卡发起附着APN请求时,判断所述第一SIM卡是否为数据卡;如果是,为所述第一SIM卡执行附着APN流程。本发明通过对数据卡发起的附着APN请求执行附着APN流程,对非数据卡发起的附着APN请求不响应的方式,改善了多卡移动终端(如双卡双待单通手机)容易发生无法注册数据网络的问题,提升了用户的体验度。

Description

附着APN的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附着APN的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移动终端(例如手机、平板电脑)中的一些应用程序需要连接到互联网才能正常使用,因此当今的SIM卡一般均支持连接到互联网的服务,目前SIM卡支持的网络模式包括2G(GSM)、3G(CDMA/WCDMA/TD-SCDMA)和4G(LTE)。
以4G模式为例,支持LTE的手机插入4G SIM卡后,要使用LTE网络,首先需要发起附着(attach)流程,将SIM卡的接入点名称(Access Point Name,简称APN)发到调制解调器(modem)处理,当SIM卡的APN与运营商的APN一致时,才能成功完成附着流程。之后,手机才可以获得网络分配的IP地址和路由。最后,网络应用就可以通过TCP/IP协议栈以数据包形式与基站进行数据交互。
而双卡双待单通手机已经越来越多的出现在市面上,此种手机能够同时支持两张SIM卡,两个号码可以同时待机,但不能同时通话。在上网方面,两张SIM卡中只有数据卡(主卡)才能发起数据拨号,连接互联网,另一张SIM卡(副卡)由于不是数据卡,因而不能连接互联网。但是当手机中插入了不同运营商的主卡和副卡时,手机会把主卡和副卡的APN都发到调制解调器处理。如果调制解调器只能处理一张SIM卡的APN时,由于调制解调器读取SIM卡的速度不确定,有时会发生先读取主卡后读取副卡的情况,这种情况下,先读取并设置好的主卡的APN会被后读取到的副卡的APN替换,此时主卡就会使用副卡的APN进行附着流程。这种情况下,因为手机使用了错误的APN,附着流程会失败,导致无法注册数据网络,手机会长时间没有数据网络可用。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附着APN的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以提高多卡移动终端(如双卡双待单通手机)连接数据网络的成功率和稳定性。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附着APN的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移动终端,所述移动终端安装有至少两张SIM卡,该方法包括:
当检测到第一SIM卡发起附着APN请求时,判断所述第一SIM卡是否为数据卡;
如果是,为所述第一SIM卡执行附着APN流程。
结合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预先存储数据卡的SIM卡识别信息;
所述判断所述第一SIM卡是否为数据卡包括:
根据所述SIM卡识别信息判断所述第一SIM卡是否为数据卡。
结合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预先存储数据卡的SIM卡识别信息包括:
当所述移动终端正常启动后,默认设置先检测到的SIM卡为数据卡,或者,当接收到用户设置数据卡的指令时,将所述指令对应的SIM卡设置为数据卡;
将所述数据卡的卡槽编号或SIM卡号作为SIM卡识别信息存储。
结合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根据所述SIM卡识别信息判断所述第一SIM卡是否为数据卡包括:
当所述SIM卡识别信息为卡槽编号时,比较所述第一SIM卡的卡槽编号和所述SIM卡识别信息是否一致,如果一致,确定所述第一SIM卡是数据卡;
当所述SIM卡识别信息为SIM卡号时,比较所述第一SIM卡的SIM卡号和所述SIM卡识别信息是否一致,如果一致,确定所述第一SIM卡是数据卡。
结合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为所述第一SIM卡执行附着APN流程包括:
根据历史记录信息判断所述附着APN请求是否为重复请求;
如果否,在所述移动终端的调制解调器内设置所述附着APN请求携带的APN信息;
通过设置所述APN信息后的调制解调器为所述第一SIM卡注册数据网络。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附着APN的装置,所述装置设置于移动终端,所述移动终端安装有至少两张SIM卡,该装置包括:
数据卡判断模块,用于当检测到第一SIM卡发起附着APN请求时,判断所述第一SIM卡是否为数据卡;
附着控制模块,用于当所述数据卡判断模块判断出所述第一SIM卡是数据卡时,为所述第一SIM卡执行附着APN流程。
结合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装置还包括:识别信息预存模块,用于预先存储数据卡的SIM卡识别信息;
所述数据卡判断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识别信息判断所述第一SIM卡是否为数据卡。
结合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二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识别信息预存模块包括:
数据卡设置单元,用于当所述移动终端正常启动后,默认设置先检测到的SIM卡为数据卡,或者,当接收到用户设置数据卡的指令时,将所述指令对应的SIM卡设置为数据卡;
识别信息确定单元,用于将所述数据卡的卡槽编号或SIM卡号作为SIM卡识别信息;
存储单元,用于存储所述识别信息。
结合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二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数据卡判断模块包括:
卡槽编号比较单元,用于比较所述第一SIM卡的卡槽编号和所述SIM卡识别信息是否一致;
SIM卡号比较单元,用于比较所述第一SIM卡的SIM卡号和所述SIM卡识别信息是否一致;
确定单元,用于当所述卡槽编号比较单元或SIM卡号比较单元的比较结果为一致时,确定所述第一SIM卡是数据卡。
结合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二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附着控制模块包括:
重复判断单元,用于根据历史记录信息判断所述附着APN请求是否为重复请求;
APN信息设置单元,用于当所述重复判断单元的判断结果为否时,在所述移动终端的调制解调器内设置所述附着APN请求携带的APN信息;
注册单元,用于通过设置所述APN信息后的调制解调器为所述第一SIM卡注册数据网络。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移动终端,所述移动终端安装有至少两张SIM卡,所述移动终端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所述处理器执行的指令和运行过程中的信息;
所述处理器用于当检测到第一SIM卡发起附着APN请求时,判断所述第一SIM卡是否为数据卡;如果是,为所述第一SIM卡执行附着APN流程。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了以下有益效果: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附着APN的方法、装置和移动终端中,当检测到任一SIM卡发起附着APN请求时,首先判断该SIM卡是否为数据卡。只有当该SIM卡是数据卡时,才对该SIM卡执行附着APN流程,因此能够避免使用错误的APN进行附着APN流程,并确保使用数据卡的APN进行附着APN流程,从而改善了多卡移动终端(如双卡双待单通手机)容易发生无法注册数据网络的问题,提升了用户的体验度。
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发明而了解。本发明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在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附着APN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附着APN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附着APN的装置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的附着APN的装置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五提供的移动终端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目前的双卡双待单通手机容易出现无法注册网络,使手机长时间没有网络可用,用户体验非常差。基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附着APN的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以解决现有技术容易发生无法注册网络的技术问题。
实施例一: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附着APN的方法,可应用于手机等移动终端,并且该移动终端安装有至少两张SIM卡。如图1所示,该附着APN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1:当检测到第一SIM卡发起附着APN请求时,判断第一SIM卡是否为数据卡。如果是,则进行步骤S12;如果否,进行步骤S13。
本实施例以手机为例进行说明,该手机中安装有两张SIM卡,两张SIM卡中可以有一张SIM卡被设置为数据卡。为了便于区分,将当前发起附着APN请求的SIM卡称之为第一SIM卡,该第一SIM卡可能是数据卡,也可能不是,如果该第一SIM卡为数据卡,其相当于主卡;另一张SIM卡相当于副卡。
S12:为第一SIM卡执行附着APN流程。
S13:结束当前流程。
如果步骤S11中判断出第一SIM卡是所设置的数据卡,则为第一SIM卡执行附着APN流程,并为第一SIM卡进行数据拨号。拨号成功后,手机即可连接至互联网,用户就可以使用手机通过第一SIM卡使用数据网络。
另一方面,如果步骤S11中判断出第一SIM卡不是所设置的数据卡,则结束当前流程,即不会为第一SIM卡执行附着APN流程,以避免使用错误的APN进行附着APN流程。
同样的,当手机中的另一张SIM卡发起附着APN请求时,可以用相同的方法处理。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附着APN的方法中,当检测到任一SIM卡发起附着APN请求时,首先判断该SIM卡是否为数据卡。只有当该SIM卡是数据卡时,才对该SIM卡执行附着APN流程,因此能够避免使用错误的APN进行附着APN流程,并确保使用数据卡的APN进行附着APN流程,从而改善了多卡移动终端(如双卡双待单通手机)容易发生无法注册数据网络的问题,提升了用户的体验度。
实施例二: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附着APN的方法,可应用于手机等移动终端,并且移动终端安装有至少两张SIM卡。如图2所示,该附着APN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21:启动移动终端及初始化。
本实施例以手机为例进行说明,在手机开机启动时,已经安装有第一SIM卡和第二SIM卡,其中第一SIM卡和第二SIM卡没有功能和流程的区分,只是为了描述清楚,从名称上给予的区分,对第一SIM卡执行的操作,同样也适用于第二SIM卡。手机启动后进行硬件检测,包括读取SIM卡的状态、SIM卡的运营商相关信息、身份认证信息等。
S22:预先存储数据卡的SIM卡识别信息。
当手机正常启动后,将第一SIM卡和第二SIM卡中的一张设置为数据卡。数据卡是指当前能附着PS(Packet Service)域数据业务的SIM卡,也就是说双卡双待单通手机中的数据卡能够上网。可以默认设置先检测到的SIM卡为数据卡;或者可以由用户设置,当接收到用户设置数据卡的指令时,将指令对应的SIM卡设置为数据卡。
然后,将数据卡的卡槽编号或SIM卡号作为SIM卡识别信息进行存储。
双卡双待单通手机中设置有两个卡槽,分别用于插入第一SIM卡和第二SIM卡,而每个卡槽具有自身的编号。在本步骤的一种实现方式中,可以将数据卡所插入的卡槽的编号作为SIM卡识别信息,并将该SIM卡识别信息进行存储。
在另一种实现方式中,也可以将数据卡的SIM卡号,也就是呼叫号码作为SIM卡识别信息,并将该SIM卡识别信息进行存储。
S23:当检测到第一SIM卡发起附着APN请求时,判断第一SIM卡是否为数据卡。如果是,执行步骤S24;如果否,执行步骤S27。
本实施例中,判断第一SIM卡是否为数据卡可根据步骤S22存储的SIM卡识别信息进行判断,具体包括以下两种实现方式: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SIM卡识别信息为卡槽编号,则比较第一SIM卡的卡槽编号和SIM卡识别信息是否一致。如果一致,则确定第一SIM卡是数据卡;如果不一致,确定第一SIM卡不是数据卡。
在另一种实现方式中,SIM卡识别信息为SIM卡号,则比较第一SIM卡的SIM卡号和SIM卡识别信息是否一致。如果一致,确定第一SIM卡是数据卡;如果不一致,确定第一SIM卡不是数据卡。
本实施例中,如果第一SIM卡是数据卡,则为第一SIM卡执行附着APN流程;如果第一SIM卡不是数据卡,则结束当前流程。以避免使用错误的APN进行附着APN流程。为第一SIM卡执行附着APN流程可以包括以下步骤S24至S26。
S24:根据历史记录信息判断本次附着APN请求是否为重复请求,如果是,进行步骤S25;如果否,进行步骤S27。
如果没有第一SIM卡发起附着APN请求的历史记录,则判断本次附着APN请求不是重复请求,表示本次是第一SIM卡首次发起附着APN请求,然后进行步骤S25。
如果已经有第一SIM卡发起附着APN请求的历史记录,且历史记录中记录的第一SIM卡的附着APN请求中的APN信息与本次第一SIM卡的附着APN请求中的APN信息相同,则判断本次附着APN请求为重复请求。此时,第一SIM卡已经在首次发起附着APN请求之后成功注册网络,因此不需要再次附着APN,应当结束当前流程,即执行S27。
S25:在移动终端的调制解调器内设置附着APN请求携带的APN信息。
将第一SIM卡的APN信息写入手机的调制解调器内,使调制解调器中设置正确的APN信息。
S26:通过设置APN信息后的调制解调器为第一SIM卡注册数据网络。
调制解调器利用其内部设置的APN信息,为第一SIM卡进行数据拨号。拨号成功后,手机即可连接至互联网,用户就可以使用手机通过第一SIM卡使用数据网络。
S27:结束当前流程。
同样的,当手机中的第二SIM卡发起附着APN请求时,可以用相同的方法处理。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附着APN的方法中,当检测到任一SIM卡发起附着APN请求时,首先通过卡槽编号或SIM卡号等SIM卡识别信息,判断该SIM卡是否为数据卡。只有当该SIM卡是数据卡时,才对该SIM卡执行附着APN流程,因此能够避免使用错误的APN进行附着APN流程,并确保使用数据卡的APN进行附着APN流程,从而改善了多卡移动终端(如双卡双待单通手机)容易发生无法注册数据网络的问题,提升了用户的体验度。
此外,在附着APN的过程中,还判断本次附着APN请求是否属于重复请求,如果是重复请求则不做处理,而只处理同一张SIM卡首次发起的附着APN请求,以避免不必要的操作。
实施例三: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附着APN的装置,可应用于手机等移动终端,并且该移动终端安装有至少两张SIM卡。如图3所示,该附着APN的装置包括数据卡判断模块31和附着控制模块32。
数据卡判断模块31用于当检测到第一SIM卡发起附着APN请求时,判断第一SIM卡是否为数据卡。本实施例以手机为例进行说明,该手机中安装有两张SIM卡,两张SIM卡中可以有一张SIM卡被设置为数据卡。为了便于区分,将当前发起附着APN请求的SIM卡称之为第一SIM卡,该第一SIM卡可能是数据卡,也可能不是,如果该第一SIM卡为数据卡,其相当于主卡;另一张SIM卡相当于副卡。
附着控制模块32用于当数据卡判断模块31判断出第一SIM卡是数据卡时,为第一SIM卡执行附着APN流程,并为第一SIM卡进行数据拨号。拨号成功后,手机即可连接至互联网,用户就可以使用手机通过第一SIM卡使用数据网络。
本实施例中,当数据卡判断模块31判断出第一SIM卡不是数据卡时,则结束当前流程,即附着控制模块32不会为第一SIM卡执行附着APN流程,以避免使用错误的APN进行附着APN流程。
同样的,当手机中的另一张SIM卡发起附着APN请求时,可以用相同的方式处理。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附着APN的装置中,当检测到任一SIM卡发起附着APN请求时,首先由数据卡判断模块31判断该SIM卡是否为数据卡。只有当该SIM卡是数据卡时,才由附着控制模块32执行附着APN流程,因此能够避免使用错误的APN进行附着APN流程,并确保使用数据卡的APN进行附着APN流程,从而改善了多卡移动终端(如双卡双待单通手机)容易发生无法注册数据网络的问题,提升了用户的体验度。
实施例四: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附着APN的装置,可应用于手机等移动终端,并且移动终端安装有至少两张SIM卡。如图4所示,该附着APN的装置包括数据卡判断模块31、附着控制模块32、识别信息预存模块33和调制解调器。
本实施例以手机为例进行说明,在手机开机启动时,已经安装有第一SIM卡和第二SIM卡,其中第一SIM卡和第二SIM卡没有功能和流程的区分,只是为了描述清楚,从名称上给予的区分,对第一SIM卡执行的操作,同样也适用于第二SIM卡。手机启动后进行硬件检测,包括读取SIM卡的状态、SIM卡的运营商相关信息、身份认证信息等。
识别信息预存模块33用于预先存储数据卡的SIM卡识别信息。作为一个优选方案,识别信息预存模块33包括数据卡设置单元331、识别信息确定单元332和存储单元333。
当手机正常启动后,将第一SIM卡和第二SIM卡中的一张设置为数据卡。数据卡是指当前能附着PS域数据业务的SIM卡,也就是说双卡双待单通手机中的数据卡能够上网。数据卡设置单元331用于默认设置先检测到的SIM卡为数据卡;或者可以由用户设置,当数据卡设置单元331接收到用户设置数据卡的指令时,将指令对应的SIM卡设置为数据卡。
识别信息确定单元332用于将数据卡的卡槽编号或SIM卡号作为SIM卡识别信息,存储单元333用于存储识别信息。
双卡双待单通手机中设置有两个卡槽,分别用于插入第一SIM卡和第二SIM卡,而每个卡槽具有自身的编号。在一种实现方式中,识别信息确定单元332可以将数据卡所插入的卡槽的编号作为SIM卡识别信息,并由存储单元333将该SIM卡识别信息进行存储。
在另一种实现方式中,识别信息确定单元332也可以将数据卡的SIM卡号,也就是呼叫号码作为SIM卡识别信息,并由存储单元333将该SIM卡识别信息进行存储。
当检测到第一SIM卡发起附着APN请求时,数据卡判断模块31判断第一SIM卡是否为数据卡,具体可以根据识别信息预存模块33存储的识别信息判断第一SIM卡是否为数据卡。
本实施例中,数据卡判断模块31包括卡槽编号比较单元311、SIM卡号比较单元312和确定单元313。
当SIM卡识别信息为卡槽编号时,由卡槽编号比较单元311比较第一SIM卡的卡槽编号和SIM卡识别信息是否一致。
当SIM卡识别信息为SIM卡号时,由SIM卡号比较单元312比较第一SIM卡的SIM卡号和SIM卡识别信息是否一致。
当卡槽编号比较单元311或SIM卡号比较单元312的比较结果为一致时,确定单元313确定第一SIM卡是数据卡。
如果数据卡判断模块31判断出第一SIM卡不是所设置的数据卡,则结束当前流程,即不会为第一SIM卡执行附着APN流程,以避免使用错误的APN进行附着APN流程。
本实施例中的附着控制模块32包括重复判断单元321、APN信息设置单元322和注册单元323。
重复判断单元321用于根据历史记录信息判断附着APN请求是否为重复请求。如果没有第一SIM卡发起附着APN请求的历史记录,则重复判断单元321的判断结果为否,本次附着APN请求不是重复请求,表示本次是第一SIM卡首次发起附着APN请求。
如果已经有第一SIM卡发起附着APN请求的历史记录,且历史记录中记录的第一SIM卡的附着APN请求中的APN信息与本次第一SIM卡的附着APN请求中的APN信息相同,则重复判断单元321的判断结果为是,本次附着APN请求为重复请求。此时,第一SIM卡已经在首次发起附着APN请求之后成功注册网络,因此不需要再次附着APN,应当结束当前流程。
当重复判断单元321的判断结果为否时,APN信息设置单元322在移动终端的调制解调器内设置附着APN请求携带的APN信息,将第一SIM卡的APN信息写入手机的调制解调器内,使调制解调中设置正确的APN信息。
注册单元323用于通过设置APN信息后的调制解调器为第一SIM卡注册数据网络。调制解调器利用其内部设置的APN信息,为第一SIM卡进行数据拨号。拨号成功后,手机即可连接至互联网,用户就可以使用手机通过第一SIM卡使用数据网络。
同样的,当手机中的第二SIM卡发起附着APN请求时,可以用相同的方式处理。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附着APN的装置中,当检测到任一SIM卡发起附着APN请求时,首先通过卡槽编号或SIM卡号等SIM卡识别信息,判断该SIM卡是否为数据卡。只有当该SIM卡是数据卡时,才对该SIM卡执行附着APN流程,因此能够避免使用错误的APN进行附着APN流程,并确保使用数据卡的APN进行附着APN流程,从而改善了多卡移动终端(如双卡双待单通手机)容易发生无法注册数据网络的问题,提升了用户的体验度。
此外,在附着APN的过程中,还判断本次附着APN请求是否属于重复请求,如果是重复请求则不做处理,而只处理同一张SIM卡首次发起的附着APN请求,以避免不必要的操作。
实施例五: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移动终端,具体可以是手机或平板电脑等,且该移动终端中安装有至少两张SIM卡。如图5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包括处理器51和存储器52。
存储器52用于存储处理器执行的指令和运行过程中的信息,例如预先存储的数据卡的SIM卡识别信息等。
处理器51用于当检测到第一SIM卡发起附着APN请求时,判断第一SIM卡是否为数据卡。如果是,为第一SIM卡执行附着APN流程。
本实施例中,处理器51还用于当第一SIM卡不是数据卡时,结束当前流程。
本实施例中,处理器51中可以设置上述实施例四中的数据卡判断模块、附着控制模块等模块,以实现相应的功能。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与上述实施例提供的附着APN的方法及附着APN的装置具有相同的技术特征,所以也能解决相同的技术问题,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
所述功能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实施例,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可轻易想到变化,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变化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1)

1.一种附着APN的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移动终端,所述移动终端安装有至少两张SIM卡,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当检测到第一SIM卡发起附着APN请求时,判断所述第一SIM卡是否为数据卡;
如果是,为所述第一SIM卡执行附着APN流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预先存储数据卡的SIM卡识别信息;
所述判断所述第一SIM卡是否为数据卡包括:
根据所述SIM卡识别信息判断所述第一SIM卡是否为数据卡。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先存储数据卡的SIM卡识别信息包括:
当所述移动终端正常启动后,默认设置先检测到的SIM卡为数据卡,或者,当接收到用户设置数据卡的指令时,将所述指令对应的SIM卡设置为数据卡;
将所述数据卡的卡槽编号或SIM卡号作为SIM卡识别信息存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SIM卡识别信息判断所述第一SIM卡是否为数据卡包括:
当所述SIM卡识别信息为卡槽编号时,比较所述第一SIM卡的卡槽编号和所述SIM卡识别信息是否一致,如果一致,确定所述第一SIM卡是数据卡;
当所述SIM卡识别信息为SIM卡号时,比较所述第一SIM卡的SIM卡号和所述SIM卡识别信息是否一致,如果一致,确定所述第一SIM卡是数据卡。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为所述第一SIM卡执行附着APN流程包括:
根据历史记录信息判断所述附着APN请求是否为重复请求;
如果否,在所述移动终端的调制解调器内设置所述附着APN请求携带的APN信息;
通过设置所述APN信息后的调制解调器为所述第一SIM卡注册数据网络。
6.一种附着APN的装置,所述装置设置于移动终端,所述移动终端安装有至少两张SIM卡,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
数据卡判断模块,用于当检测到第一SIM卡发起附着APN请求时,判断所述第一SIM卡是否为数据卡;
附着控制模块,用于当所述数据卡判断模块判断出所述第一SIM卡是数据卡时,为所述第一SIM卡执行附着APN流程。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识别信息预存模块,用于预先存储数据卡的SIM卡识别信息;
所述数据卡判断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识别信息判断所述第一SIM卡是否为数据卡。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识别信息预存模块包括:
数据卡设置单元,用于当所述移动终端正常启动后,默认设置先检测到的SIM卡为数据卡,或者,当接收到用户设置数据卡的指令时,将所述指令对应的SIM卡设置为数据卡;
识别信息确定单元,用于将所述数据卡的卡槽编号或SIM卡号作为SIM卡识别信息;
存储单元,用于存储所述识别信息。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卡判断模块包括:
卡槽编号比较单元,用于比较所述第一SIM卡的卡槽编号和所述SIM卡识别信息是否一致;
SIM卡号比较单元,用于比较所述第一SIM卡的SIM卡号和所述SIM卡识别信息是否一致;
确定单元,用于当所述卡槽编号比较单元或SIM卡号比较单元的比较结果为一致时,确定所述第一SIM卡是数据卡。
10.根据权利要求6-9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附着控制模块包括:
重复判断单元,用于根据历史记录信息判断所述附着APN请求是否为重复请求;
APN信息设置单元,用于当所述重复判断单元的判断结果为否时,在所述移动终端的调制解调器内设置所述附着APN请求携带的APN信息;
注册单元,用于通过设置所述APN信息后的调制解调器为所述第一SIM卡注册数据网络。
11.一种移动终端,所述移动终端安装有至少两张SIM卡,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所述处理器执行的指令和运行过程中的信息;
所述处理器用于当检测到第一SIM卡发起附着APN请求时,判断所述第一SIM卡是否为数据卡;如果是,为所述第一SIM卡执行附着APN流程。
CN201611142306.6A 2016-12-12 2016-12-12 附着apn的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Active CN10679301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1142306.6A CN106793019B (zh) 2016-12-12 2016-12-12 附着apn的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1142306.6A CN106793019B (zh) 2016-12-12 2016-12-12 附着apn的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793019A true CN106793019A (zh) 2017-05-31
CN106793019B CN106793019B (zh) 2020-07-31

Family

ID=588760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1142306.6A Active CN106793019B (zh) 2016-12-12 2016-12-12 附着apn的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793019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35385A (zh) * 2019-05-16 2019-07-19 深圳市沃特沃德股份有限公司 Sim卡选用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计算机设备
CN113645609A (zh) * 2021-10-14 2021-11-12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网络注册的方法、设备和存储介质
WO2021244157A1 (zh) * 2020-06-04 2021-12-09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频率调整方法、装置及终端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87240A (zh) * 2008-05-29 2008-10-15 德信智能手机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双模双待移动终端的数据连接处理方法及装置
WO2014169859A1 (zh) * 2013-10-10 2014-10-2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数据的处理方法、终端和数据卡
CN105101170A (zh) * 2014-05-16 2015-11-2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户识别卡自适配的方法、装置及终端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87240A (zh) * 2008-05-29 2008-10-15 德信智能手机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双模双待移动终端的数据连接处理方法及装置
WO2014169859A1 (zh) * 2013-10-10 2014-10-2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数据的处理方法、终端和数据卡
CN105101170A (zh) * 2014-05-16 2015-11-2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户识别卡自适配的方法、装置及终端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35385A (zh) * 2019-05-16 2019-07-19 深圳市沃特沃德股份有限公司 Sim卡选用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计算机设备
WO2021244157A1 (zh) * 2020-06-04 2021-12-09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频率调整方法、装置及终端
CN113645609A (zh) * 2021-10-14 2021-11-12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网络注册的方法、设备和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793019B (zh) 2020-07-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072035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task mapping based on corresponding virtual modem identifiers in an operating system for virtual modems within a multi-SIM multi-standby communication device
CN111066348B (zh) 一种网络接入方法及终端设备
CN106793019A (zh) 附着apn的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05338659B (zh) 一种设备连接方法及终端
CN104202773A (zh) 基于网络流量的智能卡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10197402B (zh) 基于用户群的用户标签分析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US9554237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transferring address book based on bluetooth
CN107613471A (zh) 一种wifi热点信息推送方法、接收方法及装置
CN106657154B (zh) 无线接入方法、系统、WiFi平台及运营商取号平台
CN107517211A (zh) 配置信息的获取方法、系统和配置信息的处理方法
CN104581884A (zh) 一种移动终端搜索网络的方法及移动终端
WO2017197798A1 (zh) 一种无线网络接入方法、系统及设备
CN110351433A (zh) 一种双卡切换的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CN102065582B (zh) 一种通信方法和通信系统
CN105898735A (zh) 一种获取sim信息的方法和设备
CN106604358A (zh) 一种数据网络自适应选择的方法及装置
CN109451518B (zh) 一种区分终端接入wlan方式的方法及设备
CN105704010A (zh) 消息显示方法及装置
CN107508784B (zh) 一种应用登录方法及终端设备
CN102149170A (zh) 无线通信设备的网络接入方法和装置
CN109246280B (zh) 通讯录云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05744504A (zh) 终端与卡应用的通信方法和终端
CN108959984A (zh) 智能卡数据写入方法及装置
CN102065521A (zh) 一种通信方法和通信系统
CN105848133B (zh) 接入点名称配置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